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2024-08-22

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精选十篇)

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有着几千年的农耕史, 以农业作为经济的主要来源, 经济的发展一直较为滞后。一直到改革开放, 中国建立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城市, 对农村采取家庭联产承包制, 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相结合, 共同推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 中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 经济的发展依然稚嫩。与发达国家的工业社会相比, 中国经济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相适应, 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教育水平不足的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一直以来都有受教育人口不足的问题, 文盲的比例也非常高。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教育也在日益进步, 受教育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文盲的人数已经大大下降。但是,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中层次较高的教育,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办学质量、办学理念, 还是师资力量、学生人数, 都需要经济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以及文化底蕴的支持和帮助。而教育水平的不足, 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欠缺, 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水平是相辅相成的, 经济的进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进步, 两者的结合正是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前提。然而, 当前的经济发展过快, 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不相适应, 这反而抑制了彼此的发展。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教育对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所能带来的效益, 也对教育有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正需要人们相出合理的对策来改变现状, 从而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使得其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昌盛。

二、中国高等教育面对的问题

1. 高等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

对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中国来说, 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摆正观念, 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中国人民, 并未意识到教育对人们的重要意义, 也缺少受教育的条件。因此,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就远远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 其教育实力更是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这就使得中国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气来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极其严峻的挑战, 也是提高全面素质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教育水平的提高, 意味着中国全名素质的提高, 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法。只有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教育水平。

2.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质量监控问题

事实上,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都是作为精英教育来发展的。而随着中国教育的普及以及义务教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 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高等教育也趋向于大众化, 很大一部分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的殿堂, 学习原本所谓的精英教育。但是,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教育质量也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大主题。高校对学生数量上的扩展, 也渐渐体现出教育质量的稳定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并不意味着对教育质量的放松, 教育质量依旧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高校的学习是学生获得学习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来源, 只有保证了高校教学的质量, 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能为社会所用, 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 高等教育不能一味重视教育的普及, 而忽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3. 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忽视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就业难与社会岗位缺职的问题, 深刻反映了我国高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 是社会发展滞怠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面, 高等教育的普及, 使得本科生所占比例颇大, 占据了部分专科生的就业市场, 并且他们也面临着工资水平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 专科生在学校中所学的内容大多是以理论为主, 缺少技术实践, 很难胜任社会提供的高级技工的岗位, 这就导致了专科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就业是社会稳定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意味着社会岗位的欠缺, 体现着社会的不稳定, 是阻碍经济进步的主要表现之一。

4. 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边缘化

高等教育的考核标准是高考, 这种考核方式讲究学生的应试能力, 学生在语数英等科目上花费了无数的力气来应对高考。然而, 这种考核易使得学生重死记硬背, 忽略思考的重要性, 知识的持久性也远远不足。与此相对的, 用人单位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 重视学生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加强了学生的实用价值的培养, 而忽视学生本人的素质教育, 从而导致素质教育的边缘化。

总结

对当前社会来说, 高等教育的发展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 这就使得高等教育与经济无法共同促进。本文针对高等教育的现状, 指出了高等教育面临的四个问题:高等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质量监控问题、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忽视以及素质教育的边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 是为了让社会认识到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 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关系, 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敬泽.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在和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 .

[2]谢连华.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基于教育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 (2) .

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篇2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审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审视,还存在一些欠缺和偏差。本文试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高教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革方向和对策作一概述。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展开了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并取得了不少共识。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则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此前此后,各高校纷纷响应,根据各校具体情况,积极进行改革实践。此轮改革针对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培养专业人才的弊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在教育模式上,注重学校和学生的自主性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教育工作者就意识到国家对高校管得过死,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提出要深化高校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19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在此基础上,还分别在招生权、教学权、学科专业设置权、科研权、人事权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为高校自主权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扩大高校自主权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要按《高等教育法》规定,切实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正因为有了观念的共识和法律的依据,之后经过多年的探索改革,我国高校在招生、教学科研、经费筹措、人事等方面逐渐有了较大的自主权。指令性的要求日趋减少,指导性的意见愈益增多。3月,教育部又作出决定,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六所高校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使高校自主权改革向纵深发展。

为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各高校都从学分制入手,不断深化改革。北京大学提出本科学习制度从学年学分制转变为“自由选课学分制”,学生在教育计划和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教师和课程。复旦大学推出“完全学分制”建设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些院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实行更为宽松的专业选择制度。此外,一些高校还在跨校选课、学分互换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目前,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天津等地的部分高校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实行互选课程、学分互认以及转学等新举措。通过改革,大学生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和自我设计、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在知识结构上,强调综合性和适应性

建国之后,我国借鉴苏联模式,按照“专才”教育目标,一方面削减综合性大学,发展专门学院;另一方面,在高校内部,按照产业部门、行业甚至产品类别设立口径狭窄的学院、系科和专业。这种“专才”教育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改变这一状况,此轮改革通过高校合并、学科与专业调整、课程综合化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宽口径的学科和课程大平台。

在国家教育部的推动下,高校之间按照合并、合作的方式,建立起一批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到20,先后有708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2所综合性的高校;有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的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实体。同时,教育部还进行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不断拓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目录,目前,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已由年的504种削减到249种。我国高校文、理、工、农、医分校,学科单一,专业狭窄的状况已有所改善。

高校内部也积极推进改革,通过调整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设置综合化,以拓宽专业口径,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为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计划从开始,招生时不再分专业,实行按院系、学科大类招生,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清华大学提出在“十五”期间,将实现本科教育从传统的“专业对口”向加强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多样性方向转变,培养过程从单一学科背景向加强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方向转变。与此同时,一些高校还设立综合化改革试点,探索综合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三)在素质教育上,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在于,重视“成才”教育、轻视“成人”教育;重视知识教育,轻视素质教育;重视科学教育,轻视人文教育。为改变这一状况,各高校都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举措。

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不断深化“两课”教育改革,探索有效进行“两课”教育的新模式。如清华大学指导学生阅读经典,通过专题向研究性课程过渡,组织学生与教师一起开展研究,取得显著成效。上海交通大学在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团、进生活园区、进校园网络”的思路,并持续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生骨干培训班,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增强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方面,针对文化教育薄弱的情况,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 1998年,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随后正式建立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试点的带动和《意见》的指导下,各高校纷纷通过设立人文选修课、开设人文讲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建立校外文化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年 3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又联合下发通知,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3所高校试行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标志着全面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在能力培养上,突出创新性与实践性

我国传统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本次高等教育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改革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为贯彻这一精神,各高校首先从减负做起,通过减少学生的学分、学时和课业负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进行探索研究和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北京大学把本科生的总学分从80年代的200多学分逐步减少到150学分以下,南京大学则通过实行“三学期制”来减轻学生的课内学习负担。其次,高校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科研创新和实践活动。清华大学在本科生中推广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探索性研究工作。上海交通大学推行本科生提前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完善各类实践环节,开展“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此外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并争金夺银。一些高校还通过设立第二课堂,组织社会实践、科技比赛、学生社团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多种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改革,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已在高等学校引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现有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素质教育的形式化、表面化倾向,是对 “人的全面发展”的改革目标定位的误读。

高校提出素质教育,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弱的人文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倾向提出来的,其主旨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各高校在改革中都出台并实施了一些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如前所述,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在于,许多学校的改革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即把改革的这些措施和活动作为一个项目、一种程序来做,或者仅仅当作一种手段和工具,而没有当作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根本原则,在实践中只不过把素质教育作为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内教育之外的一个添加成分。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许多高校出台的素质教育计划,几乎都是建设几个素质教育基地,举办一些素质教育报告,开展一些素质教育活动这样的程式。这种把素质教育仅仅作为附加和点缀的做法,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高教改革目标的误读。

(二)培养方式上过多的共性制约,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尊崇个性发展的内涵。

传统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崇尚工业经济时代的“批量生产原则”.与此相对应,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是按照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件”人才。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创造和增值不再是通过批量的规模来实现,而常常是通过创新,通过有特色的产品来实现的,反映在对人才的需求上,要求必须具备自发性、创造性、前瞻性和快速适应性的品质。因此,尊重个性,以学生的个性为本,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内在的本质规定。

前述的高教改革,在尊重学生个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但由于相关配套的缺失,虽然在形式上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参与的权利,在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点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菜肴”.原因在于,改革者在设计方案时,考虑的更多的是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规格,并据此设置专业,设计学时、学制,制定大纲,提出要求,因此对同一专业中(在一些学校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选择专业权)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仍然是以同样长的学时、完全齐一的内容、同样规格的目标来要求的;教师备课、上课考虑更多的是教学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少注意对学生的针对性、可接受性。诚然,教育的最终目的包含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有创造性的个体。而且从逻辑上说,教育也不能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要实现这一目的只能通过促进个体的发展来实现。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个性学生成才的需要。过多的共性制约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忽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使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贯彻缺乏持久的动力。

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过去人们强调比较多的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其实,作为接受教育的个体,也有一个发展的持续性问题。前者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后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据。两者的融合是贯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持久动力。

当前的高等教育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教育改革必须具有前瞻性、超越性和持续性,即既要立足于现实,又不能拘泥于现实,而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教改革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守成多于创新,不是根据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可能的发展变化主动进行调整,而是被动适应社会的嬗变。其次,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较多,培养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较少;专业教育较多,基础教育较少;传授如何做事方面较多,教育如何做人方面较少。这样的教育必然使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适应性较差,发展后劲较小,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此,有识之士们早有洞察,但大都思多于履,言多于行。如何实现思与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已经现实地提上日程。

(四)教育评价中的机械化、教条化倾向,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有三个特点:其一是质量标准的刚性,即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采取同样的标准;对不同能力趋向、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同一规格的静态评价标准。其二是质量标准的单一性。例如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只有一条,就是争取到多少科研项目,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完成多少课时,并以此作为教师晋升晋级的最终依据;对学生评价的指标囿于接受知识的多少,而反映知识多少的标准主要是考试分数。其三是质量标准的绝对性。所有的人才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都要达到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而不考虑每一个人在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原有的基础。这样的质量观的.导向就是培养统一规格、达到统一要求的 “合格”人才;而对受教育者来说,似乎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开发自己的潜能,而是为了被现存的教育体制鉴定为“合格”.

近年来,对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例如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从学生规模、师资队伍数量、论文数量等诸方面打分排名;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还是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细化若干,每一方面量化打分。这种评价的机械化、教条化倾向,必然导向学校失去办学特色,学生失去鲜明个性。而失去特色和个性,科学意义上的质量又从何而来?常见情况是:教师为了达到指标的数量和档次而疲于奔命,忽视对学生的辅导和培养;学生为了分数费劲心机,不惜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总之,这种裁剪特色、削减个性的质量观和评价制度,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的导向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

三、推进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审视,今后的改革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求对未来高等教育改革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如前所述,以传统质量观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象历时性和发展性的变化,其负面的导向显而易见。要保证高教改革不偏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必须以新的质量观为基础,构建一个多元、柔性、相对的、符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实际、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制度。

对高校的评价,要充分认识不同学校拥有的不同的办学历史、发展目标、任务和职能,从而确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鼓励大学办出特色。

对教师的评价,虽不能完全抛弃奖惩性的评价,但要弱化奖惩性、甄别性的评价功能,增强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实践证明,基于结果的奖惩性评价对激励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作用非常有限,必须通过满足他们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即通过发展性评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学校总体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和默契。

要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灵活的评价制度,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例如,对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的评价,要注重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对学生某些能力上的特殊发展予以承认,这样才能使各类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和潜能,成长为既全面发展,又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性人才。

(二)深化高等教育宏观体制改革,扩大和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最佳的教育环境。

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教育环境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教育自身的自我选择的确立,以及对受教育者主体需要的充分满足。这些都依赖于高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因为只有拥有了办学的自主权,学校才能够自主地进行变革、自主地选择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自主地实践非凡的办学思想和超常规的发展措施,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否则,雷池难越,动辄得咎,学校就只能搞形而上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然只能是一句空话。

事实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已提出十多年,并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但是,如果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仍是制约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体制因素。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何依法落实高校的自主权,即一方面是政府如何进一步放权给高校,另一方面是高校如何用好办学的自主权。从政府角度说,首先要转变观念,摆正与高校的关系,并切实转变职能,摆脱事务性的过程管理,加强宏观规划,具体说就是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由具体管理变为整体管理,由硬性管理变为软性管理;从高校角度说,要确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观念,学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运作,实行学生为本、通才教育和学习自由。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自主办学的能力。为此,应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职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使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势需要,具备自主办学的能力。

(三)实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型性变革,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目标和功能的转变,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施。

高校在扩大自主权等方面的改革是宏观体制层面的改革,它解决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矛盾、外部约束,高等学校内在层面的改革也不能忽略。这是由高等教育本身的功能和使命决定的,因为学生的培养最终仍然是学校的任务,高等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必然落到高校身上。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必须有利于高校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时间取向上的前瞻性,即高校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去思考今日之改革,找准学校的定位,制定好学校远、中、近三程的发展规划。二是在改革内容方面的适应性,即学校内部的各项改革如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要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定位,真正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着力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整合,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以保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教改革目标得以落到实处。

(四)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动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高教改革的终极目标。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发展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明确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能偏离这一目标。这是因为,首先,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其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教育的发展程度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也是基本内容之一。

高等教育的改革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切实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等一系列创新思路和举措,改革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这事实上是高等教育工具意识向本体意识的回归,是高等教育本质的体现。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状;问题 

中图分类号: D26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竞争能力高低的标准,不再是自然资源的多寡而是高校教师的存量及其优劣程度,其实质是知识产出能力和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积聚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因此,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现状

1999年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扩招的第一年,每年以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递增,到2007年前后,招生规模已从原来的108年扩大到接近600万。到2005年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300余所,在学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前后,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

高等教育的规模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量变以及从量变到质变可以引起高等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变化,体现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总体上看,1997-2007年间,由学校数与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表明的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总量是在不断扩张的(见图1-1、图1-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

1.2 高等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长但比重仍偏低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资状况的重要指标(见表1.1,表1.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

年份[]教育经费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普通高校在校生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表1.1的数据计算而得

从表1.2中可以看出:教育经费增长率、普通高校在校生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都是正值,这说明从1996年以来每年的教育经费投入、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以及国内生产总值都要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从总量上来说都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教育经费增长率的最大波动幅度为0.2049和0.1191;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增长率的最大波动幅度为0.3452和0.0396;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大波动幅度为0.1771和0.0625。教育经费、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极差分别为0.0858、0.3056和0.1146,变化幅度相差较大。

从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增长来看,1999年以前教育经费增长率同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增长率保持一致,并且远高于普通高校在校生增长率;然而1999年以后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猛增,增长率大大超过了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虽然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但是一直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教育经费增长相对于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增长略显不足。以上说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1.3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所占的比例,还是十万人中大学生人数这两项指标,我国均存在较大差距,如表2所示。

2000年,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仅为5%, 而美国1999年此比例就达到了39 %,可见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建设的贡献尚有很大差距。

2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篇4

一、中职学生的特征分析

伴随社会中知识和信息更新的日新月异, 当下的中职学生表现出了和之前同年龄学生完全不同的特征。

首先, 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 但自律意识和能力相对不足。当代中职生表现出鲜明的自利意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等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组织纪律性却较差。比如,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上, 发言也只是针对自己的兴趣点, 否则就毫不做声。

其次, 思想虽然比较活跃, 但积极主动性却不够。中职学生的年龄是人生求知欲望最旺盛的时期, 他们的思想相对比较活跃, 想象力也比较丰富, 但是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很差, 对于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兴趣, 尤其是文化基础课,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消极, 学习功利性动机十分明显, 对老师的话爱搭不理, 只关注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

再次, 知识和能力在不断提高, 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在不断增长, 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 但是他们的道德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 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甚至有些都是00后, 思政教育的不到位使得他们表现出自私自利、没有集体观念的普遍特点, 没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只知道“人人为我”, 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而自己却不知道去奉献。

二、中职思政教育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出现了偏失, 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思政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到位, 现在的中职思政教育存在很多的不足, 具体表现为:

第一, 课程内容单调, 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当下的中职思政课程的教材全是文字性的理论, 课程的讲授也基本都在课堂上, 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很多所学生上课都不愿翻书。同时相应的教学设备也没有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 网络多媒体教学占的比例少之又少。

第二, 学校不够重视, 不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平台。很多思政教育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感受和体会, 然而现在大多数的中职思政教育只是作为学校培养计划中的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 课程安排全是理论讲授, 而且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并且模式化, 缺乏灵活性, 更别提其他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了。

第三, 教师自身素质的欠缺, 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思政课程本身比较枯燥, 不但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 同时还要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现在我们的很多思政教师自身对课程都不够重视, 课堂上敷衍了事, 照本宣科, 和学生基本没有互动, 久而久之, 学生就对思政课形成“上不上都行”的认知, 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三、改善中职思政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大家都在积极的探索, 在此提出几点具体的对策作为参考。

首先, 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针对思政课程乏味枯燥的特点, 教材内容应该更丰富一些, 除了理论介绍之外, 大量的生活实例配上插图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上, 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能够真实地去感受老师所讲解的理论,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团结合作、牺牲奉献这些他们所欠缺的品质。

其次, 可以在思政教育中合理地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日益多元化, 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当前思政教育却出现了“公式化”的现象, 千篇一律。所以在思政教育实践中, 不能忽视人的个性, 采用强输的方法, 而要针对常见的学生心理现象进行“因材施教”, 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心理的个别差异”, 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 要区别对待, 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最后, 加强思政课程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知识水平只是教学成功的一部分, 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等都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更高的要求。一个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幽默都会对学生能否对课程感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 我们的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自身的学习, 与时俱进, 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的具备人格魅力的老师。

摘要:在当今中职思政教育中, 存在着很多不足:课程内容单调, 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学校不够重视, 不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的平台;教师自身素质的欠缺, 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 首先应改革课堂的教学内容, 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其次, 可以在思政教育中合理地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最后, 加强思政课程任课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篇5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是在我们课题小组实际调查后总结指出了我区农村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从教育管理方面、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及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状;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不小的阻力。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课程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模式。、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领导重视不够,课程没有充分开展

领导重视不够,不太注意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更有甚者,不注重信息技术教育,只强调学科教学,或者是强调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由于软件更新速度快于硬件,当学校一次性投入建成以后,就再没有较多的投入搞软件建设。虽然投入较多,建起了漂亮的机房,但只是作为应付检查的摆设,学生很少有机会使用。学校领导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许多学校领导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1.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教育设备落后,硬件设施差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耗课程,它的开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由于我们农村中小学经济实力不强,寿区也是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区”。虽然国家、市、区对我区教育的总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平均起来增长不多。资金的短缺造成了软硬件建设的滞后。要在农村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有成套设备,虽然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已认识到建校园网、更新升级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可以说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1.3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或课量较重

有的学校没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让老师们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加信息技术课,造成了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有的则是把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安排带其他课,信息技术课成了摆设。由于无纸化办公的要求,我们学校及周边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兼有打字复印,负责学校机房、办公室计算机及教师计算机的维护,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使信息技术教师忙于政务,而轻了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得不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理解,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环境差、待遇低、工作重,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挫伤了大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解决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对策

2.1转变教育观念,纠正课程设置偏差

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条件。

首先要转变领导的观念。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压力,开齐课程,并按课程标准和计划认真安排好信息技术课,按专业排课,抽专人负责。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

最后,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他们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才能适应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

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新技术、新媒体的社会效益的体现关键在教师,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为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迫在眉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采取激励

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并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2.3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构建教研网络,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诚然,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而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又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着到我们民族的兴衰和我们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我们只有在了解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就我们所在的迎河中学来说,其信息资源利用率也不是很高,教师基本上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如果感到某些内容需要用多媒体来教学的话,因需要向学校申请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感到麻烦而放弃,这些都会影响我们在教学中有效的来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辅助教学。

因此,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运用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课题小组在附近的几个学校了解了一下,除少数学校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氛围之外,大部分学校的设备都处于闲置中,资源下载了就保存起来,根本没用于教学中。即便是用也是遇到要讲公开课时才用,或者是上级有关部门要查看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学校才组织教师突击使用。这样的做法,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是保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前提。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由教师来操作的,所以要改变信息技术利用率低的现状,就必须从正确引导教师树立运用信息技术的信念做起。这就对教师提出

了新的要求,即专业知识更新要“快”、教学手段要“新”、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厚”、制作的技术水平要“高”。学校要加大引导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力度,加快教师观念转变速度,把信息技术工作与校本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集体备课,利用有效资源进行上课;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只要能尽我所有,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习,全体教师都应积极参与,躬身实践。学校要让教师在交流、学习和实践中尝到甜头,从运用资源中找到上课的轻松和乐趣,促使教师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去钻研学习运用信息技术。

合理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措施是促进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保障。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教师全员培训,使农村中小学教师人人会用、能用、爱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体系,组织教师利用校训资源开展“校本研修”等。为加强信息技术资源的使用,各校培训方式可以是自学、集中培训、以赛代训等;培训的内容不仅要进行设备使用的培训,更要教会教师如何整合资源来上课;要制订详细的教师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对所有教师进行轮训。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溺爱;拜金主义;体罚

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学堂。古有“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故事,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处处相连。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或不足。重要的是家长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进行教育。就像小树的枝杈,需要及时修整,才能成材。通过我们课题组的调研,发现我们学校所辖范围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二、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更大。凡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三、體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家长们理由万千,“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谁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就想去玩儿?”“你们老师不是让你写五十遍新字词吗?你写了几遍了?”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也是每个人都服从过的。

四、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自由生长”。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人意的。

马克思在1837年给父亲的信中说:“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着、温暖凝集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子女的心灵之花,只有得到父母心血的滋润才能开放。子女成才,离不开父母的深情爱抚和关怀。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姐姐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候,才真正有机会重新反思过往的经历对我们成长的意义。深入理解每一代人的历程,就必须思考生活的时代,成长的环境。在认知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本身,只追求一种表面化的统一标准,还要通过各种鲜活的形式,直达孩子们理智和心灵的最深处,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孩子应该在成长的地过程中对身边的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承担着培养任务的家长更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向上的影响。

部分地区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 篇7

1 西藏教育公平推进的成果

西藏教育通过60年的发展实现了机制不断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规模不断扩大、队伍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效益显著提高的历史性跨越, 培养了大批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所需的各类合格人才, 对推进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发挥了重大作用。

1.1 教育起点的公平得到了基本保障

教育机会的均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主要体现。截至2010年底, 西藏自治区共有872所小学, 688个教学点, 在校学习的学生达到299408人, 适龄儿童都有上学的条件, 小学生一年级的入学率达到了95%以上, 让西藏各族群众在人生教育道路的起点上享有公平的权利, 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学习生涯。

1.2 教育体系基本完善

学前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从2011年1月起, 自治区对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财政补助政策, 对学前教育阶段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实行助学金政策, 每生每学年补助标准均为2000元, 边境县在园学生再增加100元, 主要用于服装及装备。全区累计约3.4万名幼儿享受学前教育补助政策, 补助资金总额达4900万元, 除享受补助及助学金政策外, 还享受全免教育。

1.3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逐年提高, “2008年, 西藏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所, 职业教育在校生达21003人, 是1978年的4.5倍”。全区各县中学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同时,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 初中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 全员选修实用技术, 努力使学生做到“升学有基础, 就业有技能, 回乡能致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西藏高校有本科专业108个, 专科126个, 硕士授予单位3个, 硕士授予点18个。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校生达到520人。2006年, 西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 标志着西藏高等教育形成了综合大学、专业院校和高职高专层次分明、优势互补、文理交融、整体提升的办学格局。目前全区高等教育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体系。

2 西藏教育不公平现状

和平解放60多年来, 在西藏人民的艰苦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 西藏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就总体而言完善了教育体系, 办学条件、办学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 随着近几年教育公平问题的升温, 西藏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为西藏人民关注的焦点, 并日渐成为摆在西藏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 教育的区域间的不公平、城乡间的不公平、校际间的不公平、群体间的不公平, 都实实在在的存在, 牵涉到西藏社会的方方面面。

2.1 教育硬件配置的不公平现象

西藏学校之间硬件设施配置的不公平现象, 是最为明显的, 是可以直接看到的。笔者有最直观的感受。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访了拉萨的十多个大、中、小学的同时也走访了西藏山南地区、林芝地区、那曲地区等地的地区小学, 还到过一些偏远的县完小以及乡镇教学点。笔者的感受是真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在拉萨的一些学校设备精良, 甚至可以说是设备“豪华”, 教学生活设施完善, 拥有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视演播室、校园网络、天文台、学术报告厅、教室宽敞明亮, 里面配置了电视、饮水机、电脑多媒体、音响设备, 传统的黑板变白板了, 仔细一看, 是触屏的, 和电脑连接在一起的。漂亮的足球场、篮球场, 干净整齐的食堂、学生宿舍, 无不让人瞠目结舌, 惊羡不已。到地区小学的时候发现学校的教室设备跟拉萨的相差不大, 但整体规模小了很多, 配套设施也没那么齐全。再到县完小, 竟然觉得有几分萧条的景象, 有的完小教室里空空荡荡的, 只有几个人在上课。

2.2 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第一, 教师数量质量的不均衡现象。西藏高原缺氧的气候与半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西藏和其他省份的交流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 人才的引进更是难上加难。即使是在西藏工作的教师, 不管是藏族还是其他民族的, 都希望能留在条件较好的地区, 因此, 在拉萨和西藏东部地区的学校教师数量充足, 甚至有人员超编现象, 在农牧区, 尤其偏远的农牧区教师却流失严重, 在教师数量上都无法保证近些年来, 自治区政府组织培养了大量的教师, 这些教师部分进入到了农牧区的基础教育岗位上, 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农牧区对教师的需求, 教师的分配过程中自治区城市教育系统因为自然环境和待遇的优厚获得了更多的教师, 这就使农牧区的教师的数量同城区的教师数量差距进一步拉大。西藏农牧区学校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生均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数量差距大, 很多地方甚至相差一倍以上。很多学校尤其是小学普遍存在缺乏音、体、美教师的现象。有些学校一位教师扮演多个角色, 既是美术老师又是音乐和体育老师。另一方面, 教师教学质量的不均衡, 在城区的教师有相对较好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得城区的教师文化素质教研能力等普遍高于农牧区。在农牧区, 有50%左右的小学教师学历不合格, 合格的大部分也是后来自考或者成教的, 30%左右的教师只相当于小学水平, 50%的藏族老师汉语不流利;其中比例比较少的汉族老师 (10%) 中, 会藏语的又寥寥可数, 也就是说能流利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教学的老师在农牧区是极少数。

第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有极大差异的, 教学条件、教师水平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但是他们学的是同样的教材 (人教版) , 教学进度考评标准也是一样的, 小考和中考以及高考的试卷也是一样的, 这就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学生不能自行选择教师、教材、学习内容。不管学生是否满意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必须接受这样的教学, 进行同样的试卷考试, 并以这样考试的成绩作为评判他们学习的结果和升学的依据。笔者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进行了访问, 城区的学生几乎都能接受现行的教育方式, 表示目前的学习和考试方式是比较公平合理的, 愿意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来获得好的成绩。农牧区的学生尤其是那曲、昌都等地区的偏远农牧区县完小及教学点的学生逃学愿望强烈。逃学理由也很多, 大致包括:听不懂汉语、不能理解教学内容、不愿上学只想在家里自由的生活、想念父母等, 还有想念家里牦牛的。

2.3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现象

城区学生基本都能很好的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顺利升学;然而农牧区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能升入高中的几率并不大, 能考上大学的更是少之又少。中途逃学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班级到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只剩下两三个人, 这两三个人中能考入高中或者大学的就更少了。在农牧区, 尤其是偏远县和乡镇很多学生不能正常的完成义务教育, 农牧区的学生80%止步于初中毕业, 因此他们的就业范围就更小一些, 只能从事一些传统的农牧业和体力型的工作。

2.4 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尤为突出

到2010年底, 西藏幼儿园的毛入学率才24.5%, 在这24.5%的幼儿中, 农牧区又只占了10%。截止到2011年西藏总人口数为300万左右, 其中农牧区人口约为250万, 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80%以上, 城镇人口为50万左右, 占自治区总人口的20%还不到。根据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和城区人口比来看, 农牧区学前教育机构应该远远多于城区教育机构, 但事实并非如此。2011年西藏自治区约有学前教育机构249所, 农牧区约有学前教育机构70多所, 占总数的28%。城市有170多所, 占总数的72%, 两者相差竟达40%, 由此可以看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是十分突出的。

摘要:教育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 越来越受到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注。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西藏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构建和谐西藏的重要环节, 不断全面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更是教育政策中的一个永续性主题。通过对西藏地区教育现状的分析, 使人们对西藏教育不公平现象进行关注。

我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篇8

一、《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高等数学是其他许多学科的基础,更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数学更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 高等数学一方面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14年,武汉工程大学在全国28个省 ( 自治区、直辖市) 进入一本招生.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分析了本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如下四点:

( 1) 不学思维

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 数和形的种种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的本质属性和科学规律,仅仅依靠感觉、知觉或表象是难以认识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 在自己的各种具体思维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努力找出失败的教训.

( 2) 不学自学

自学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事实上,勤做自学笔记,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问题,加深对自学内容的理解; 有助于巩固记忆,训练综合、概括能力; 有助于积累资料,逐步掌握做学问的方法,把学习过程引向创造过程.

( 3) 不学听课

听课,这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课. 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

( 4) 不学解题

解答数学题,对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解答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牢固掌握数学规律,提高实际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基本方法的技能和技巧.从而,也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等数学》教学的对策研究

( 1) 学会思维

总结思维中的成功经验,有多种方式. 例如,关于解答数学题,至少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总结: 一是总结数学题的类型,把属于同一概念而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数学题,或由某一数学题或概念衍生出来的数学题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其在思维上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二是总结重要定理、公式和常用解题方法的应用,探索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通过这样的总结,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为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设条件.

找到思维中的失败教训,也有多种方法. 例如,关于解答数学题,常常可以从解题是否做到正确、合理、完满、简捷、清楚等方面去探究. 不断总结失败教训,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全面性、深入性和逻辑性,增强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自觉性.

( 2) 学会自学

做自学笔记,形式可以多样.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 抄录式; 2. 摘录式; 3. 提要式; 4. 索引式; 5. 心得式.

( 3) 学会听课

听课的基本方法应该是: 1. 听. 听,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的思路. 这里所说的思路,就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 2. 看. 看,主要是围绕老师讲课的思路,看老师演示什么,是怎样演示的; 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些什么,是怎样板书的; 看教科书中的重要结论,是怎样描述的. 3. 想. 想,主要是把听和看起来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作用,进行加工和整理,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 做. 做,主要是做课堂练习,即当堂听课,当堂练习. 课堂练习由口练和笔练之分. 5. 记. 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记好听课笔记; 二是记住重要内容. 听、看、想、做、记是听课的五个基本环节,它们互相渗透,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 4) 学会解题

武都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9

一、武都教育的现状分析

1. 教育资源不均衡, 乡镇街道缺少正规的幼儿园, 农村孩子“入园难”。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不能进入幼儿园学习, 也有相当一批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 将孩子转入武都城区上学, 这样就使得一大批家庭出现了返贫的现象, 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由于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宣传不到位, 尤其是一些偏僻农村的农民对职业教育心存偏见, 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认识不到位, 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参加职业教育的学习和培训, 对于自己的学习培训也就更加谈不上了。

3. 特殊教育师资匮乏, 一些农村智残肢残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由于受到一些农村乡镇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 再加上人们对残疾孩子接受教育的偏见观念, 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智障孩子无缘上学, 遗憾终生。

4.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育要发展,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至关重要。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仍然采用“以分论人, 以分量才”的标准, 社会评价学校的标准就是升学率的高低, 这不但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跟新课改的课程设计也是相矛盾的, 而且使得教师们只能用以前陈旧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 从而也就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5. 教师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从教师数量和质量上来看, 城区的学校明显地优于农村的乡镇学校, 而农村的乡镇学校又明显地优于偏远的农村村小。由于城区学校的教师数量偏多, 生活和工作条件均优于农村,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千方百计地要往城里调, 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学校的师资不稳定。长此以往, 城区学校的教师越来越多, 而偏远农村学校几乎没有教师愿意去任教, 从而造成城乡教育的畸形发展。

6. 留守儿童和学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打工潮的出现, 造成了家长在经济利益和孩子教育天平上的失衡。一方面, 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 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另一方面, 家长外出务工也就造成了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 孩子的教育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 使得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心灵感到空虚, 从而形成孤独、自闭、焦虑、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问题。他们的生活中容不下别人, 我行我素, 淡薄法律, 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甚至还会出现旷课、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

二、解决武都教育问题的对策

1. 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加强宣传和管理力度, 努力办人民满意度教育。要改变武都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 需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考大学的偏执教育观念;尤其要加大职业教育意义的宣传, 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以服务于农村,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 调整学校布局结构, 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学校的布局应因地制宜, 科学灵活地改变办学模式, 不能在学校布局调整上有一刀切的做法。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 采用城乡教师轮岗制度, 让城区的年轻教师到基层去、到农村去, 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学校缺教师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年轻教师得到锻炼, 以实现教育的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发展。

3. 建立健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教师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 认真落实绩效工资。科学合理地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一旦发生改变, 教师的教法和教学理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就会顺利贯彻。这样一来, 学生的知识学到了, 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就会改变以前“高分低能”的现象, 从而也就改变了新课改从根本上不得实现的现象。

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篇10

一、网络高等教育的问题分析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 这组数据表明了某网络学院一个办学点的招生人数的变化情况:

2002年:2000多人;2003年:4000多人;2004年:1000多人;2005年:500多人。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是该网络学院招生最火爆的时候。然而据统计, 在2004年的5~6月进行的网络学院秋季招生中, 一些网络学院的生源数量竟然锐减至还不到2003年前后网络学院招生的三分之一。其它几个网络招生的高校, 招生数量也大幅“缩水”, 一般只有2003年的1/10, 因此, 大多数网络学院的招生形势恐怕很难乐观, 有的甚至因为生源不够而面临关闭的危险。

1. 网络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分析

1999年才开始的网络高等教育, 为何仅在几年内就由盛而衰、陷入如此不如人意的境地?

学习者是网络教育的直接受众群体, 学习者对网络教育的态度及满意程度, 直接影响着远程教育的发展。远程教育从一开始, 就十分关注学习者。正是为了向无法接受传统学校教育的人群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才有了远程教育。由于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 这决定了它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习环境。由于是远程教学, 教师和学生不处于同一空间, 教师不可能时时给学生以指导, 因此, 教师必定要“退居二线”, 用设计好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促进学习者不断地自主学习。另外, 在远程教育里, 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 而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助学者, 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各样学习支持的服务者。

表1表明, 学生对课程材料的评价最高, 而对于教师的角色很不满意, 与教师的交互评价最低。学生期望教师能尽快回复学生的E-mail, 定期对他们的表现提供建议, 但教师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履行这个最根本的义务, 教学站上的教师没能很好地发挥辅导作用。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教师不能及时批改作业, 且批改的作业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此外, 70%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学习中感到很孤独, 希望能和同学交流。因此, 学习者要通过远程教育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绝非易事, 如果仅靠把教学资源封装起来, 然后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传输给学生是远远不能保证远程学习质量的。一旦质量保证不了, 整个社会对远程教育的信任将大打折扣, 这将直接导致高等远程教育学习者人数减少。

2. 社会对网络文凭持怀疑态度

这是网络高等教育的致命伤。在我国, 因为社会在用人方面还找不到一种比较好的衡量标准, 只好以文凭来作基本的评价。因此, 高等教育的文凭还是比较受重视, 在就业、调动、升迁等方面, 拥有一张大学文凭占有很大的优势。直到现在, 很多用人单位还是要求至少要大专毕业以上。所以整个社会的用人标准是基于文凭上的筛选, 大学文凭在中国也就一直有着广阔的需求市场。同时, 国家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要求在职人员的文凭升级, 但这些在职人员由于条件限制, 无法或者很少真正参与高等远程教育的学习, 没有真正的达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的目的, 而为了应付社会的要求, 只好忽略了学习的内容实质, 把获得文凭当作最终的目标。

从上图可以看出, 拿文凭仍然是大多数人选择高等远程教育的目的, 高等远程教育主要还是靠文凭吸引学生, 一旦这种教育与文凭脱钩, 选择它的学生就会剧减。

虽然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 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还是比较肤浅。对于远程教育, 人们存在很多疑问, 比如“课堂上见不到一个老师, 这能算上课吗?”、“国家承认远程教育文凭吗, 用人单位承认吗?”、“它和电大有什么不同?”。正是这些疑问的存在, 直接导致一些企业排斥远程教育文凭, 使一些地方的远程教育处境尴尬。目前, 在中国存在着用人单位的观念差异, 远程教育生源呈现一种“东南化”的趋势, 究其原因就是沿海地区用人单位普遍认可远程教育文凭, 并鼓励员工通过这种业余学习的方式进行深造, 而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企业并不认可远程教育文凭。

目前, 社会对网络文凭评价很低, 人们对网络文凭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虽然现在高等远程教育没有和文凭脱钩, 但不少学生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 会选择社会认可度更高的文凭教育。

3. 其他学历教育对高等远程教育生源的冲击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 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全国高等教育的录取比率已从1998年的36%提高到2004年的60%, 2005年的录取比率也已超过60%。同时, 成人高考的门槛不断降低, 录取比例较高, 据悉, 河南省2004年成人高校录取率大概为72.5%, 而有的专业录取率达到100%。另外成人高考生的学费也比较便宜, 而高等远程教育的学费相对来说就贵一些。目前, 一般每门网络课程 (约60学时) 的开发成本平均在10万元以上。高成本必然导致较高的收费标准。表格2是我从几所大学的远程教育网上调查到的收费情况:

显而易见, 对一个普通收入者来说, 修读一个高等远程教育的本科学位也有不小的经济负担。因此, 在同等条件下, 人们一般会选择收费相对便宜的成人高等教育而放弃网络高等教育。这就直接冲击了网络高等教育的生源。

4. 学生通过网络高等教育的门槛不断提高

教育部2004年1月下发通知, 决定从2005年开始对2004年3月1日之后入学注册的所有试点高校的网络远程教育学生进行统考。要求网络高等教育的在学学生必须通过语文 (或高数) 、英语、计算机统考, 没有通过统考者, 则拿不到毕业证书, 这一规定使一些以获取文凭为最终目的的学生止步于高等远程教育的门前。

5. 有关部门对网络高等教育管理逐步规范

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调整网络高等教育试点工作的政策。教育部于2004年5月下发通知, 规定自2004年7月开始所有试点高校网院停招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同时, 湖南大学等5所高校网院被暂停招生。还有国内一些名牌高校为了维护声誉, 已开始退出网络高等教育这块地盘。2004年清华大学就率先宣布退出网络高等教育市场。一些高校也根据自身情况删减专业, 缩小招生规模。遵照教育部的要求,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网院设立的校外学习中心进行年检和整顿。以福建省为例, 经过整顿, 原来220个办学点目前就只剩下120个, 造成了报考人数出现较大滑坡。2006年, 教育部对网络高等教育学校及其办学点进行了评估, 一些不合格者被取消了办学资格。

实施以上种种举措的结果, 使得试点高校网院各自独立设置的校外学习站点数量开始下降, 试点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招生数也从2003年的高峰大幅度跌落。

二、针对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缩水”现状, 采取有力对策

1. 保证网络高等教育的质量, 完善管理机制

质量是决定网络高等教育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 必须保证其教学质量, 让人真正觉得能从中受益。要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最需要强调的有两条:

(1) 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在线活动必须是依据正确的理论原则设计的, 便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和保持。

(2) 采取一些措施来规范网院的学习支持服务。

2.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特别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等角色的转变并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

针对网络高等教育“缩水”现状还可以采取很多行之有效的对策。择其要, 笔者认为还应该在采取以上两个对策的基础上实施以下几点:

(1) 设立一部网络高等教育法, 从而使网络高等教育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有法可依。

(2) 教学点设置上应力求平衡, 需要将网络高等教育网点延伸到教育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3) 在网络高等教育立法和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下, 使各网络教育学院之间以及网络教育学院与普通高校之间形成学分互认。

(4) 进一步强化网络学习的过程管理。

(5) 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三、结束语

网络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 但其作为一种有自身特色的崭新教育形式, 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任务极重与教育资源十分紧缺的矛盾。虽然在几年的探索中, 存在着很多矛盾和问题, 但我国具有发展和加快网络高等教育的优越基础条件, 面对机遇和挑战同在的发展态势, 我们应该坚持规范网络高等教育的运作, 学习其他国家开展网络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 真正使网络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凡凡.网络高等教育:“缩水”为哪般?[DB/OL], http://www.chinaet.org/

[2]李海霞.从教育经济角度反思网络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 2002, 1

[3]张建伟.中国远程教育的实施状况及其改进 (二) [J].开放教育研究, 2003, 4

[4]张倩苇.韩国网络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1, 2

上一篇:农村合作机构下一篇:民营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