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2024-07-21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精选十篇)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该科住院的805例患者, 年龄65~79岁, 平均年龄 (73.75±7.34) 岁, 男385例 (47.83%) , 女420例 (52.17%) 。

1.2 住院期间使用药物

脱水利尿药765例, 抗血小板凝聚药743例, 脑血管扩张药691例, 抗凝及溶栓药539例 (包括活血化瘀中成药) , 营养神经药403例, 镇静催眠药325例, 抗抑郁药219例, 抗癫痫药187例, 抗帕金森药187例, 止痛药129例等。

1.3 方法

从年龄分布、疾病诊断、用药情况、住院次数等方面采用回顾性分析, 数据采用百分制比例显示。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结果

两年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数量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中女性住院患者高于男性;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65~69岁和70~79岁, ≥80岁者相对较少。见表1。

2.2 住院疾病诊断频次

住院患者疾病诊断频次前10位从高到底依次是:高血压 (55.40%) 、脑梗死 (45.09%) 、高血脂症 (27.08%) 、冠心病 (17.27%) 、糖尿病 (16.89%) 、脑供血不足 (15.16%) 、泌尿系感染 (11.93%) 、前庭周围性眩晕 (10.19%) 、肺部感染 (9.07%) 、帕金森氏病 (8.20%) , 上述疾病中除帕金森氏病外, 女性发病率均较男性高, 见表1。其他疾病诊断频次合计<10例患者为:面神经炎9例, 枕神经痛8例, 抑郁症8例, 偏头痛7例, 病毒性脑炎5例, 血管相关性晕厥4例, 痛风性关节炎4例, 癔症3例, 中毒性脑病3例, 重症肌无力2例, 精神分裂征2例, 神经白塞氏病1例,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病1例, 多系统萎缩1例等。

2.3 用药情况系统分析

用药情况系统分析表明:单个系统疾病用药9例 (1.12%) 。两个系统用药102例 (12.67%) , 3个系统385例 (47.83%) , 3个系统以上309例 (38.39%) 。3个或3个以上系统联合用药在临床较为普遍, 值得临床医生在治疗决策上深思。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老年患者住院人数将不断增加。2010年度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报指出, 截止2010年, 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8亿。近十年, 大医院住院患者中, 老年患者占37.8% (≥65岁) 。老年患者疾病具有其自身特点:慢性病多, 病情重, 病因复杂, 住院时间长, 住院费用高, 医患交流困难等[4]。该院神经内科近年来收治的住院患者大约6层为老年人, 年龄>65岁的患者也呈上升趋势, 其中老年女性患者占据大约60%, 均与文献报道一致[5,6]。可能原因是女性退休较早, 女性对自身关注度也较高, 加之目前医保政策及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的扩大, 总体就诊人次增加、女性雌激素对机体保护作用随年龄逐渐减弱等[3]。

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病以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疾病为普遍, 在该次具体诊断疾病频次中高血压、脑梗死、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脑供血不足、泌尿系感染、前庭周围性眩晕、肺部感染、帕金森氏病居前十位。可见, 心脑血管疾病目前还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 应该进一步加强老年医学保健及对这些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该院神经内科医师使用药物治疗也和目前的诊疗指南具有一致性, 主要运用抗血小板药、调脂药、抗凝药、溶栓药、降压药等药物联合治疗。研究还发现泌尿系感染在患者中常见, 提示临床医生应该重视预防和, 治疗, 该病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 老年人尿路感染患病率男女比为1:2 (31:65) , 有文献报道65~75岁老年女性为20%, 80岁以上则增加至20%~50%[7]。老年男性诊断疾病为前列腺增生98例 (12.17%) , 说明在神经内科对男性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的预防和处理是具有必要性的。

此外分析发现, 患者使用抑酸护胃药物较多, 421次 (52.29%) , 原因为患者多合并多种疾病, 特别是抗血小板药、调脂药、抗凝药等的使用, 一定程度增加了胃肠功能的负担, 使得护胃药使用频率增加, 再者老年人自身胃肠功能低下, 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 容易出现胃肠不适, 临床医生应结合实际予以相应药物处理。

综上所述, 该院神经内科主要收治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 患者中女性居多, 大多数年龄分布在65~79岁, 用药以多系统药物联合治疗为主。提示神经内科医师应加强老年医学知识专业化、系统化学习和掌握。

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住院的80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 为今后更好的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从年龄分布、疾病诊断、用药情况、住院次数等方面回顾性研究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该科住院的老年住院病人 (年龄≥65岁) ,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女性住院高于男性;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6569岁和7079岁。住院患者疾病诊断频次前10位是高血压、脑梗死、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脑供血不足、泌尿系感染、前庭周围性眩晕、肺部感染、帕金森氏病, 除帕金森氏病外, 女性发病率均较男性高。住院用药主要为脱水利尿药、抗血小板凝聚药、脑血管扩张药、抗凝及溶栓药等, 多3个或3个以上系统联合用药。结论 该院神经内科主要收治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 女性居多, 大多数年龄分布在6579岁, 用药以多系统药物联合治疗为主, 神经内科医师应加强老年医学知识专业化、系统化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新华, 邵文博.7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J].2009, 28 (10) :870-872.

[2]廖日洪, 姜川, 袁春星, 等.781例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特点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 (5) :94.

[3]廖日洪, 仲崇翔, 姜川, 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755例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医学, 2014, 34 (2) :29-30.

[4]谢建英, 郑筠, 黄妍璇, 等.老年住院患者特点与医疗安全措施[J].中国病案, 2006, 7 (5) :44-45.

[5]陈健峰.33388例老年病人住院情况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12, 19 (2) :144-146.

[6]王雪君.安阳市2007—2009年老年人住院患者分性别疾病谱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8) ;77-78.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篇2

(1)

神经外科静脉用药的复杂性、高风险性给临床护士提出了挑战。药物分类放置,标识醒目,限量储存,严格交接班,营造安全文化,增强防范意识,鼓励用药不良事件报告,合理安排人员,建立预警机制等措施的落实,有效保证了患者静脉用药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静脉用药

安全管理

如何防止用药过程中的差错,如何减少静脉用药给患者导致的不良损害,使身处用药一线的临床护士不得不提高用药安全风险意识,护理管理者更应高度重视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识别潜在的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科学管理理念,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质量和安全。药物分类放置,标识醒目,限量储存

1.1分类定点放置的重性

脑外急诊患者多,需护士密切观察病情的一级患者多,工作计划性时常被打乱,时常面对着应急的处理,对规范用药、高风险药、抢救用药、备用药的定点分类放置就显得尤为重,可以极大地方便护士的操作,减少用药的差错。

1.2根据药物使用中不同的风险度,加注不同标识

负责收药的办公护士在清点药物时应在高风险药物的盒子上用红色笔注明药物的名称,以提示使用药物的护士加强注意,护士在为病人使用此类药物时悬挂科内专门制作的“特殊药物”标识并告之患者陪护。

1.3限量按求储存,及时补充,严格交班

对可能给患者造成不良损害的高风险药物,应根据病区的情况定量存储,对使用情况进行登记,严格交班,及时补充,对求避光(硝普钠等)、低温(胰岛素,肝素钠等)保存的药物应按药物说明书的求执行,以免影响药物的用药效果,从而保证用药质量和安全。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

2.1查对制度的执行

在临床管理实践中,认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用药的差错发生。

2.2交接班制度的到位

我们规定了不仅应重视白班早晨责任护士、护士长与夜班护士的交接,也应重视其他各班的交接班质量。护士长不定时到病区抽查夜班护士的交接班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不仅重视病情的交接,对特殊用药患者的穿刺部位、用药名称、剂量都准确交接,求加强巡视,及时观察到异常,给予妥善处理。加强静脉治疗小组成员的职责,分享经验教训

我科有2位高年资的护士为全院静脉治疗小组的成员,每月静脉治疗小组会召开一次会议,对全院静脉药物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我们求这2位成员应及时传达静脉治疗小组会议精神,指导科室成员在静脉用药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处理,使患者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

营造安全文化,加强防范意识

4.1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强化用药安全责任

护士长每月应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学习与护理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用药安全与全院的医疗护理安全紧密结合,将用药安全纳入护理目标管理,对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应特别关注,通过教育,使大家明确:用药安全,我之责任。

《营生网》--关注您的营生

作者:刘红 林建琼 疗英 白玉玲 【摘】 神经外科静脉用药的复杂性、高风险性给临床护士提出了挑战。药物分类放置,标识醒目,限量储存,严格交接班,营造安全文化,增强防范意识...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3COME文档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4.2认识用药风险,鼓励药物不良事件报告

4.2.1识别风险,共同参与

神经外科患者由于其专业的特点,患者静脉用药的长期性、多样性、高风险药物的常规使用、患者表达能力的丧失等因素导致了用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护士应予以识别,不仅提醒自己重视,也应履行好对患者及陪护的告知义务,让患者也参与用药的安全注意。

4.2.2鼓励用药不良事件的报告,促进静脉用药的安全

应完善用药不良事件无障碍自愿上报系统,建立无惩罚性的文化环境,对护士而言,可以正视用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不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采取隐瞒不报态度,从而能及时上报用药不良事件,管理者将上报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防治同类不良事件再次发生,促进静脉用药的安全。正确选用静脉用药穿刺工具

为了减少静脉用药过程中的风险,应尽量少用头皮钢针,选择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必时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对静脉用药时间将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大力推行使用PICC,以防止药物外渗可能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损害。合理安排人员,建立预警机制,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

6.1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护士长应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员,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人员搭配合理,各班人员岗位责任明确,薄弱时段增加人力,弹性排班,有效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

6.2建立预警机制

护士长应通过多渠道的教育提高护士对静脉用药安全重性的认识,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来规范护士的行为,对发生用药不良事件报告程序给予公示,让每位护士了解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是难免的,一旦发生,应正确面对,积极处理,从而真正做到有效防范,保证神经外科静脉用药的质量和安全。

参 考 文 献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篇3

【关键词】 精神内科护理 措施分析 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24-01

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基础都有所提升,伴随着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安逸的生活,同时也带来疾病的困扰。由于人们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医院的护理水平也提出了相应的需求,不光需要高水平的治疗方案,也需要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这样一来,对护理者的要求就更加严谨。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壮大,护理的模式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变得更加人性化和专业化。神经内科相对于其他科系护理难度系数更高,神经内的病人一般治疗时间长,大多数患者都会患有功能性障碍,所以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1 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特点

1.1 焦躁

神经内科疾病成因相对复杂,有一些疾病甚至尚且缺乏治疗方案,为了更好的掌握患者的护理需求,必须时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将不良的心理因素从患者心理消除,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由于神经内科的确诊时间较长,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往往不能全然顾及患者的内心感受,使患者产生焦躁的心理。有些疾病是突发性的,患者在患病时可能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更容易紧张激动,加速病情的恶化。面对医护人员的反复检查而产生惧怕的心理,激烈的情绪波动致使患者不配合治疗,更有甚者会发生医疗纠纷。

1.2 惧怕

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的病情都是缺乏了解的,这样很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患者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也是恐惧感产生的原因之一。加上病痛的折磨会让患者自知能力降低,因而感觉到孤独和抑郁,。

1.3 低迷

神经内科疾病病程较长,药物疗效没有特别显著,又容易反复发作,这将带给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对此会表现的情绪低迷,甚至不配合治疗。患者治疗信心的丧失,将直接导致病情的严重恶化,影响初期的治疗效果。

2 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神经内科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甚至有智力障碍、走路不稳、偏瘫等疾病,要是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经验、耐心和责任心,就很容易造成患者跌倒。同时也存在一些患者认为自己有能力下床,私自下床后却因没有足够的控制能力而摔倒。

脑疾病很容易致使脑袋产生麻痹,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会进食困难、喝水容易呛水。要是进食方式不对或者速率过快很容易导致窒息。

还有一些老年患者会患有间歇性老年痴呆,对这一类型的患者要是护理不到位,就会有走失等问题出现。

神经内科所使用的药物大多都是具有渗透性的,这样渗透性的药物就会对心脑血管的刺激程度较大,再加上神经内科患者的年龄层次过大,所以产生静脉炎的频率是颇大的。

3 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分析

3.1 护理质量的提高

根据调查显示,人们对护理的服务态度普遍较为看重。精神内科的疾病患者身体和内心同时忍受着巨大煎熬,有不少患者因为不能正视疾病,而产生了心理上的焦虑、悲观等情绪。所以,在医护人员的护理过程中,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主动講解病理,让患者以正确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病症。同时医护人员对待患者时要更加细心,多给患者正能量上的鼓舞。护理过程中的语言也要更加礼貌,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3.2 专业水平的提升

在日常的护理当中,如病人询问自身病情医护人员无法准确解释,就会让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水平产生怀疑。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对自身进行充电,多学习专业上的知识,并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知识,让患者安心治疗。

3.3 协调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在日常护理当中,医护人员应该通过沟通来让患者放松心情。不同文化下,不同年龄的人说话语气是不同的,为了能够和患者更畅通的沟通,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倾听患者心理上的不安,抚慰患者焦躁的内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住院的过程中,患者们可能会更加关注病理等问题,所以医护人员在交流的时候应尽量围绕于此进行交流。

3.4 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会给患者营造更加良好的心情,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因此,在患者入院前,病房应该及时整理出来,让患者在进病房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以缓解患者的紧张之情,也会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并给患者带来心灵上的安抚。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给患者以安心、定心,让患者可以感性的去认识自己的疾病,主动的治疗,通过医护人员的个人行为,去影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治疗的时候更加轻松。面对越来越多的疾病产生,人们不要产生惧怕的心理,往往就是这种心理,才是最致命的的,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迟迟不肯面对自己的病,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更加会对家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同时我们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良好的心态就是我们面对病魔的利刃。

参考文献

[1]王艳.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发生的作用[J].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 2005(2):21-15.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的研究 篇4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心境障碍,临床分析

本文将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情况,从而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率,提高其心境障碍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将对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共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66例,其中男203例,女163例;患者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41.06±2.31)岁,患者病情在1天~17年,平均病程为(4.23±0.87)年,疾病分类:癫痫患者为113例、脑卒中患者为253例。

1.2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我院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心境障碍评定,采用一至两名经专业培训的心境障碍评定人员完成本次研究,记录所有患者心境障碍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2.1纳入与排除标准[1]患者年龄在18~80岁之间;患者意识清醒,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患者无任何精神类疾病史;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神经内科疾病,且进行住院治疗;患者无心脏、肝脏、肾脏等身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即HAMD,共24项评定内容,患者评分与其发生心境抑郁情况呈正相关,即评分结果越高,则患者心境抑郁情况越严重: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小于8分,则其无抑郁心境障碍发生;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在8~19分之间,则其发生轻度抑郁心境障碍;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在20~35分之间,则其发生中度抑郁心境障碍;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在35分以上,则其发生重度抑郁心境障碍。

1.2.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3]即HAMA,患者评分与其发生心境焦虑情况呈正相关,即评分结果越高,则患者心境焦虑情况越严重: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情况小于7分,则其未发生焦虑心境障碍;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情况在7~13分之间,则其发生轻度焦虑心境障碍;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情况在14~20分之间,则其发生中度焦虑心境障碍;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情况在21~28分之间,则其发生中度焦虑心境障碍;⑤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情况在28分以上,则其发生极重焦虑心境障碍。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抑郁心境障碍评分结果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心境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具体见表1。

由表1可知,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抑郁心境障碍人数为168例,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数45.90%。

2.2焦虑心境障碍评分结果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均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心境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具体见表2。

由表二可知,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焦虑心境障碍人数为203例,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数55.46%。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大多较重,且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影响其生活质量,此类患者由于过大的心理压力,易出现心境障碍现象,如心理抑郁等。患者若发生心境障碍则可使其躯体临床表现加重,延缓身体康复时间,甚至使患者产生悲观念头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威胁其生命安全[4]。

3.1心境障碍发生机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境障碍机制为:①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发病后,导致患者脑部受损,5羟色胺(即5-HT)神经递质出现异常的代谢情况,导致其在患者脑部含量下降,同时去甲肾上腺素能(即NE)含量也随之下降,使患者发生抑郁;②神经内科疾病,如脑卒中等,临床发病较突然,因此使患者经受严重的应激因素,使其体内神经内分泌功能以及神经递质发生异常情况;③患者发生神经内科疾病后,由于多数患者致残、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因此相应增加其家庭负担及心理压力,出现生活矛盾,此现象可对患者造成慢性应激性刺激,使患者发生相应的神经生物学反应,临床表现为炎性反应、神经重塑等;④患者本身具有遗传相关易感性。

3.2心境障碍临床表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①患者精力减退,或出现疲乏感;②患者对外界事物丧失兴趣,不能产生愉快感;③患者出现迟滞或激越的精神运动性;④患者出现过低的自我评价;⑤患者心理出现内疚感或自责感;⑥患者进行联想时较困难,自觉独立思考能力下降;⑦患者出现自杀思想或自伤行为,且具有反复性;⑧患者发生睡眠相关障碍,如失眠、睡眠过多、早醒等;⑨患者食欲与体重下降;⑩患者性欲减退。

3.3心境障碍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对于神经内科发生心境障碍患者常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对此类患者及时使用药物治疗能够有效解除患者抑郁相关心境障碍,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及躯体临床表现,且有效率高达60%以上,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一线药物以及二线药物,其中一类药物包括5-HT、NaSSAu、去甲肾上腺素能摄取抑制剂(即SNRI)、NE、SSRIs,其余药物均为二线。临床对于神经内科心境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的注意事项:①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诊断,并根据患者年龄、机体情况、临床症状、对治疗药物耐受性以及合并症等多方面内容,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②治疗时应首先给予小剂量药物,并根据患者治疗情况逐步增加药物用量,从而降低患者用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依从性;③临床治疗时应尽量使用单一品种药物,若患者进行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时,可采取换药治疗措施,若仍无效则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联合给药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Lenze EJ,Rogers JCMartire LM.et al.The association of late-lif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ith physical disabilit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prospectus for future research[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11,9(2),113-135.

[2]杨艳梅.脑卒中焦虑患者的心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0,21(4):336-338.

[3]Parikh RM,Robinson,RGLipsey JR,el al.The impac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on recover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ver a 2-year follow-up[J].Arch Neurol,2009,47(7):785-789.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篇5

现状与原因:

1.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其首当其冲的是改变以药养医的现况。2012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的通知》(国发〔2012〕11号),中就提出要把“药占比等控制管理目标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药占比是指药品收入在医院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关系到患者医疗负担的一个重要指标;控制药占比是加强医院行风建设、促进合理用药、遏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医院发展模式转变、向细致化要效应的重要举措;卫生行政部门也将药占比作为医疗机构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从2009年开始将控制药占比提上工作日程,制定了管控药占比的相关规定;本科室积极响应,严格依照医院要求对药占比进行恰当管控,现对本科室近些年药占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本科室2010年、2011年、2012年与2009年药占比均数(52.24±5.75)%相比,明显下降,(p<0.05);但是2010年、2011年、2012年药占比未见明显下降,(p>0.05),见表1。为实质有效的减轻患者医药负担,结合卫生部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议及我院关于控制药占比的相关规定,现拟定“降低住院患者药占比的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表1.2009-2012本科住院患者药占比比较(xs)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F值 药占比(%)52.24±5.75 38.73±7.46 34.18±4.41 33.67±5.55 28.31 2.根因分析:①.管理因素: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管机制,目前相关规定要求降低药占比,但具体细则尚不完善,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使其存在客观盲区;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即使同病,但也不同医,使其临床科室的合理用药制度的制定困难险阻,缺乏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特定临床科室的合理用药制度。②.临床医师因素:本科医师整体存在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概念及意义不明确,思想意识淡薄;本科室部分医师对用药指征把握不明确,往往根据个人经验用药,导致超浓度用药、超剂量用药、超疗程用药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医师临床选药档次偏高,如心力衰竭是本科常见综合征,而感染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所以临床医师会选择一些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药物预防感染;

3.3 定期专项培训与理论考核。

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整体医师思想意识淡漠,特别是低年资医师。为此本科于2013年1月30日开会决定,制定本科室合理用药培训与理论考核机制、具体实施细则、奖罚标准;定期组织科室临床医师学习心内科常见药物的应用规范,学习、分析、总结本院及其他医院报道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提高医师临床合理用药的思想意识、觉悟。目标:让临床合理用药成为本科全体医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责任。3.4明确权责、追本究源。

拟定构建弹性务实的本科室纵向合理用药管理体系,实行合理用药主管医师责任制、连带上级医师负责制。每月定期总结,对不合理用药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严重程度,加以经济处罚,具体处罚细则,邀请医务科、经管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协定;主管医师并附带提交个人总结教训及整改方案,叶生明主任医师对其监督、检查其整改效果。3.5加强沟通、及时反馈。

拟定与其他相关科室建立协作机制,主要包括医务科、药剂科、质控办等,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反馈机制以确保本科室及时调控合理用药指标,内容包括本科室合理用药相关指标值、药品消耗排序、临床医师用药明细等。3.6 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目前本科室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较为滞后,如急诊PCI、ICD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心封堵术等技术发展落后其他同级兄弟医院、甚至部分技术尚未开展;现要求本科医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技术的发展方向,定期汇报,加快心内科新技术的开展力度;定期邀请院外专家指导我科新技术的具体落实和开展。为心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提供多元化方案。

三、Check—检查

统计2013年-2015年上半年住院患者药占比、自费药占比、人均费用、日均费用等指标。应用SPSS20.0软件包统计分析显示,自2013年本科开展降低药占比的质量持续改进以来,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药占比均低于30%,与2012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13年-2015年上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占比未见逐年持续下降,见表2;同时经统计发现自费药占比、人均费用、日均费用均未见明显下降。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篇6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373-02

跌倒是每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到老年、健康到衰老都会出现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探究,发现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

2000年8月-2009年7月,两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跌倒34例中,男21例,(占61.8%),女13例(占38.2%),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70.6岁。其中,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占52.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占23.5%);帕金森病6例(占17.6%);血管性痴呆2例(占6.0%)。

1.2 有关因素 睡眠阻碍9例(占26.6%);心理因素8例(占23.5%);药物副作用6例(占17.6%);环境因素6例(占17.6%);排便5例(占14.7%)。

1.3 跌倒结果 头、面部轻度淤青8例;股、颈骨折2例;头皮裂伤2例;眉弓裂伤5例;其他17例无不良后果。

2 跌倒原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 出于老年人肌肉萎缩,对钠、钾吸收减弱,促使肌张力缩减,肌肉弹性减少;致使机体衰退、身心作用退化、平衡失调、感觉减退。本组病例基本出现在老年病患中,96%的老年病患入院后急查血生化八项均有不同程度低钾血症。病患均有轻度全身无力、精神疲倦、胃纳差、恶心、步态不稳、反应缓慢等临床病症。

2.2 疾病因素 在该组统计病例中,出现跌倒事件导致病理性骨折者均是男性病患。如帕金森病病患,年龄72岁,由于吞咽困难半月多被入院,病患体型极为消瘦,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加,步态不稳,由于半夜下床小便时跌倒在床旁所致。本组探究病例中,病患产生临床症状有中枢性神经瘫痪、头晕、动作缓慢、反应迟缓、肌张力变化等。有些病患还伴有眼科病症,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所产生的视觉阻碍。

这更为表明神经内科病症患者更易出现跌倒不良事件,致使病患在日常生活自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和控制。

2.3 心理因素 出于脑血管疾病出现临床病症较为急、快,让病患突然失去部分或完全日常生活自理力,定会导致病患心情焦虑、急躁。尽管瘫痪侧肢体肌力在2级左右,病患也会自己尝试从床上起床或下床运动。病患通常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心情失落,随处觉得自己老而无用,力不从心,不服老的心态存在。这些状况在A型人格中体现最为显著,在性别中以男性病患为多。故病患发病后也不愿让家人或其他人帮助自己状况下极易出现跌倒。

2.4 药物因素 老年人跌倒次数与镇静药品运用有关。本组病例中,所有病患都服用4种或4种以上药物。当中,服用降血压药物有20例(占58.9%);服用镇静剂有8例(占23.5%);服用精神类药物有6例(占17.6%)。尤其是服用降血压、镇静剂、精神类药物病患,均会有不同程度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如产生低血压、头晕、尿频、夜尿增加等问题,以上状况让老年病患极易在夜间上厕所时或突然体位发生转变时出现跌倒状况。

2.5 环境因素 本组病例中跌倒在床旁16例(占47.1%);病区厕所10例(占29.4%);病室内通道8例(占23.5%)。出于地面不平坦,如地面有水迹不能及时清除,或有些家属把病患换掉衣物随便丟在床下,没有及时放入污衣袋;因老年人视觉改变对照明亮度有极高需要,要避免灯光不均匀或过强集中光线;现在病区内地板基本均是高级胶性地板,要求定期打蜡保护等,但在通亮过道上行走,极易让病患出现晕厥感受;厕所里马桶坐椅过低或没有扶手,厕所间门口设有阶梯结构的不足布局;床距不吻合规定水准、床头柜和床距过近(<10cm)或床头柜旁设有不锈钢挂钩、床位极高,活动性床档和床单位置不完全合适,无法完全稳妥固定在床沿上等因素。这些不良氛围因素对老年人安全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危险。

2.6 重视因素 尽管在入院宣教时或日常生活护理工作中,护士向每位病患陪护者或家属已反复指出应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策略非常重要,但有些陪护者却总不在意,不予注意,带有侥幸心理的态度不配合和接受安全预防措施,如病患卧床休息不习惯加床档或忘记加床档;有些病患家属因家庭关系有矛盾、不和睦,不愿陪护病患;有些家属因工作时间关系或经济拮据,无法陪护病患;有时护士繁忙于护理操作而忘记把床档复位;最终致使患者跌倒事件出现。

3 结论

近几年,随病患安全目标监管年工作不断展开和改善,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病情查看、用药和心理护理,而在防止和降低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工作方面也越来越得到注重和探究。怎样做好神经内科住院病患有效预防跌倒工作,降低和杜绝住院老年病患跌倒不良事件出现,这些均是医护人员需要积极注重和配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肖春梅,周户林,李阳,等.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4(6):1014.

[2] 毛丽娟,戴宝珍.实用老年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通讯作者简介: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3768例, 发生医院感染281例, 其中男2018例, 女1750例;年龄23~91 (58.3±6.2) 岁;28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原发病主要为脑梗死、脑出血、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癫痫等。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2], 并排除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功能障碍和免疫能力低下等。

1.2 方法

所有住院患者均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 内容包括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原发病、年龄、个人烟酒史、既往史、侵入性操作、意识状态及住院时间等, 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总发生率及常见疾病医院感染率

376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1例 (7.46%) 。其中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最高, 为8.86%。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的分布及其构成比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 余依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及口腔等。见表2。

2.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年龄>60岁、有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慢性基础疾病 (包括心脏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及高血压病等) 、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2w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 (P<0.05) 。见表3。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发生率

376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1例 (7.46%) , 明显高于我院同期医院感染平均发生率的5.05%及国内同类文献报道的5.76%[3], 表明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常见, 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在治疗中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原发病的种类看, 急性脑卒中是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病种, 尤以脑梗死、脑出血为首, 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4]。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原发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脑梗死、脑出血的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 导致吞咽、排泄及呼吸功能异常;其血浆内啡呔明显上升, 降低了免疫功能;另外大部分重症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咳嗽反射丧失或长期卧床, 气道分泌物排出不畅, 肺部淤血, 加上脱水剂作用, 使得痰液浓稠不易排出, 从而造成细菌滋生, 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由此可见, 脑梗死、脑出血患者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

3.2 医院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 余依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及口腔等。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5], 均以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感染为主, 仅是部位分布及构成比稍有差别。这与神经内科病区是否落实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及治疗护理操作是否规范有关。患者在疾病急性期所行的治疗、护理手段及侵入性操作较多。文献报道, 在对鼻饲、气管插管、导尿等各种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有显著性差异[6], 同时侵入性操作还可对肠道优势菌的易位定植进行介导, 从而造成下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另外急性期患者病情重, 要求其绝对卧床,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多, 同时探视陪护人员多, 病房人员密度大, 空气质量差, 造成上呼吸道医院感染, 从而使医院感染发生率上升。可见规范侵入性操作、建立洁净病区、实施保护性隔离制度都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

3.3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 发生医院感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60岁、有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慢性基础疾病 (包括心脏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及高血压病等) 、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2w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 (P<0.05) 。由于患者年龄越大, 抵抗能力随之下降, 且病情严重, 长期卧床, 从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另外若患者有吸烟饮酒史, 身体机能下降, 免疫力减弱, 也易发生医院感染。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球蛋白、抗体及补体等生成减少, 同时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繁殖, 使感染难以控制。文献报道,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 医院感染发生率随之增高[7]。由此可见, 患者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多、意识障碍越严重、住院时间越长, 越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综上, 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易感科室, 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诸多, 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重点预防和控制, 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摘要: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3768例, 对其出现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6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1例 (7.46%) , 其中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最高, 为8.8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 余依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及口腔等;年龄>60岁、有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慢性基础疾病、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2w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 (P<0.05) 。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易感科室, 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诸多, 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重点预防和控制, 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李静, 李艳丽.神经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5) :1033-10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院内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10-12.

[3]马菲, 李东力.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6, 24 (5) :386-389.

[4]陈皎英.4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6) :429-430.

[5]杨来.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病因分析与预防[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2) :139-141.

[6]马珉, 阮永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1) :2235-2236.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篇8

关键词:神经内科,神经眼科,临床特点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并具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100例, 男53例, 女47例。年龄17~63岁, 平均 (41.5±6.5) 岁。患者在进入医院时, 经过相应的专业检查, 依据相关标准, 全部患者具有明显的神经眼科症状。两组患者的其他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对1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相关治疗护理情况进行搜集整理, 然后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以及相关情况,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特点。临床症状:神经眼科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 主要分为2类:患者出现了眼球和眼眶疼痛情况, 并且眼球转动时会疼痛, 出现了短暂性的或者持续性的视力下降情况, 伴有色觉的衰退、视野的缺损以及视物旋转等情况。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t检验。

结果

临床症状: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中, 属于复视症状33例, 属于持续性视力下降31例, 属于视物旋转17例, 属于视野缺损9例, 属于短暂性视力下降5例, 属于眼球和眼眶疼痛3例, 属于色觉异常1例, 见表1。

临床体征:在本次的研究对象中, 有眼球运动障碍患者35例, 眼球震颤31例, 眼睑下垂17例, 视盘水肿9例, 瞳孔异常5例, 视觉神经萎缩3例, 见表2。

讨论

其实, 神经眼科在欧美国家已有百年历史, 但是在我国还只是一门新生的学科, 而且仅有少数的单位或者医生能够诊断一部分的神经眼科类疾病。这也使得医师对于神经眼科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知识想当匮乏。加上我国人种和欧美人种的差异, 使得欧美的神经眼科研究成果并不能够直接地应用于我国的人群, 这就使得我国必须独立地进行研究眼科的研究, 从而为神经眼科病谱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1]。目前, 国内对于神经眼科进行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分析得出的总结仍然是比较零散的, 相关研究多是以临床报道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 没有系统性的长期跟踪研究, 更没有形成全面的临床研究报告。而且, 在关于神经内科疾病中, 神经眼科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 对于其临床的特征并不是十分的清晰。但是有些研究人员研究了相关的临床表现, 发现它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眼睑异常、眼底异常、视野缺损和眼肌麻痹;还有一些学者对重症脑梗死中神经眼科体征的意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2]。总之, 并没有针对性地对整体的神经眼科相关特征进行研究, 相关的研究结果也只是部分比较片面的结果, 并不具有代表性。

根据收集的相关患者数据显示, 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表现出神经眼科的现象, 这种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神经眼科医生而言, 当发现患者具有神经眼科的表现时, 应当及时排除患者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可能。同时, 对于神经眼科医师, 紧密关注患者在神经眼科方面的临床表现有利于全面地掌握神经眼科疾病的临床特征。而且, 根据相关部门的临床数据统计显示, 患有神经眼科疾病的患者数目是十分庞大的。而且, 社会的不断发展, 导致人们用眼过度疲劳, 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对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还有人们对于视觉的高要求, 非传统性质的疾病也会引发视觉下降, 使得患者主动去选择专业的医师进行治疗, 这也会导致神经眼科疾病的患者数目逐渐增加, 远远超过当前的数量[3]。所以, 对于医务人员, 特别是神经眼科部门的医师, 越来越多的患者, 都需要这些医师来进行治疗。因此, 相关医务人员就应该感受到自己重大的责任, 有义务联合其他相关的科室, 尽可能地帮助神经眼科患者, 减少病症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为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视觉功能的恢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以, 从神经眼科的病因形成来看, 神经内科中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疾病中, 最多的疾病包括脑梗死、视神经脊髓炎 (NMO) 、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多发性硬化 (MS) 、炎性脱髓鞘病和颅内恶性肿瘤等, 这些疾病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占有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4]。这也使得我们对于神经内科疾病引起的神经眼科表现以及构成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提示我们在对神经内科疾病进行相关的研究时, 不能忽视神经眼科特征方面的表现[5]。另一方面, 这也指出了眼科研究与神经内科研究两者潜在的合作研究方向。此外, 这些疾病也是神经眼科中需要重点研究的疾病, 其研究意义对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康鹏, 魏世辉, 邱怀雨, 等.215例脑梗死患者神经眼科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 21 (4) :215-217.

[2]程康鹏, 魏世辉, 范珂, 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 (8) :1354-1356.

[3]王奕琪, 顾苏兵.神经眼科中的眼底病和视神经病[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2, 20 (2) :205-208.

[4]苗建波.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眼科体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1) :106-107.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篇9

关键词:神经内科,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研究分析

神经眼科的范畴包括所有原发性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全身疾病继发的神经系统损害, 而临床表现为眼部症状的疾病[1]。狭义的神经眼科疾病是指从视盘、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直至枕叶视皮层损伤而导致的视敏度、视野、视功能异常及瞳孔功能异常在内的眼球运动异常[2]。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总结、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 探讨神经眼科的发病特点, 为临床提供实践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收治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 例, 男80 例, 女120例, 年龄30~75 岁, 平均 (49.3 ± 5.4) 岁。对他们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统计、分析。

纳入标准[3]:①有以下临床症状之一者:眼球及眼眶静息痛、眼球转动痛、一过性或持续性视力下降、色觉消失或减退、视野缺损、复视、视物旋转;②或有以下体征之一: 眼球震颤或突出、视盘水肿、视神经萎缩、瞳孔异常、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眼裂闭合不全。

排除标准:①未成年人;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者, 如急慢性心衰、急慢性呼衰;③诊断不明确者;④临床资料不完善, 缺乏重要临床信息者;⑤既往患有眼部疾病或有眼部疾病家族史者。

方法:将每位患者的神经眼科症状和体征以及引起神经眼科疾病的原发神经内科疾病记录下来, 建立有效数据库, 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处理:对所有数据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连续性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 比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比较方式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入选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症状分析:在所有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症状中, 最常见的是复视70 例, 其次是持续性视力下降40 例。剩下的症状排序依次为:视野缺损30例, 短暂性视力下降25例, 眼球及眼眶疼痛20例, 色觉异常15例, 见表1。

入选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体征分析:在所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神经眼科的临床体征中, 最多见的是眼球运动障碍75例, 眼球震颤30例。剩下的体征排序依次为:眼睑下垂28 例, 视盘水肿25 例, 瞳孔异常22 例, 视神经萎缩20例, 见表2。

入选患者的神经眼科原发病构成分析:引起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疾病最多见的是脑梗死, 65例, 其次是重症肌无力, 35例。其余的疾病构成依次为:脑出血3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多发性硬化20例、炎症脱髓鞘病18例, 见表3。

讨论

虽然神经眼科作为眼科的亚专业, 和神经内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且它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也已有百年历史, 但是在我国还只是一门新兴学科, 还没有真正走进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头脑里。通过查阅文献等资料, 我们发现, 当前国内学者进行的关于神经眼科的各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相对零散, 研究人群比较局限, 研究方式比较单一, 多是横断面研究, 没有进行长期、系统的随访研究, 而且也没有生成全面的临床研究报告[4]。目前国内关于神经眼科的研究结果仍然缺乏代表性, 相对比较片面, 仍然需要大规模的系统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通过分析发现, 在所有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症状中, 最常见的是复视, 70 例, 其次是持续性视力下降, 40 例。剩下的症状排序依次为:视野缺损30例, 短暂性视力下降25 例, 眼球及眼眶疼痛20例, 色觉异常15例。而在所有患者的神经眼科的临床体征中, 最多见的是眼球运动障碍75 例, 眼球震颤30 例。剩下的体征排序依次为:眼睑下垂28例, 视盘水肿25例, 瞳孔异常22例, 视神经萎缩20 例。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多数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的神经眼科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的特异性, 很多医务人员常常忽略伸进眼科疾病存在的可能, 提示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此类现象的重视。发现患者有神经眼科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时, 首先要注意寻找病因, 一旦排除眼部原发性问题, 就要确定患者是否是由神经内科疾病引起的。

通过总结本研究中引起入选患者的神经眼科疾病谱发现, 引起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疾病最多见的是脑梗死65例, 其次是重症肌无力35 例。其余的疾病构成依次为:脑出血32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多发性硬化20例、炎症脱髓鞘病18 例。这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问题, 就是关于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眼科常见原发病的构成情况, 提示我们在研究神经内科疾病时, 不能忽视神经眼科的问题[5]。

总之, 引起神经眼科症状和体征的主要神经内科疾病为脑梗死和重症肌无力。目前国内外对于神经眼科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 医护人员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 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 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以免错过治疗时间, 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张晓君.神经眼科概念和新进展[J].眼科, 2005, 14 (6) :365-368.

[2]刘树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特征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7) :102-103.

[3]程康鹏.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 (8) :1353-1355.

[4]程康鹏.215例脑梗死患者神经眼科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 21 (4) :215-217.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期间本院神经内科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1例, 女87例;年龄16~85岁, 平均 (55.5~26.7) 岁, 病程1d~18年。其中脑卒中85例, 癫痫56例, 帕金森26例, 其他21例。排除严重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文盲、视力听力障碍以及病情严重到影响交流和调查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亲自填写。使用焦虑抑郁筛查量表 (HAD) , 焦虑自评表 (SAS) , 抑郁自评表 (SDS) 评估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倾向和抑郁倾向[1]。高于50分判断为有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 分数越高, 焦虑或抑郁倾向越明显。严重程度指数=受试者总分/80, 指数在0.5以下表明无焦虑或抑郁, 0.5~0.59为轻度焦虑或抑郁, 0.6~0.69为中度焦虑或抑郁, 0.70以上为重度焦虑或抑郁。对有焦虑或抑郁状况的患者行治疗和干预[2]。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 (x-±s) 表示, 采取t检验, 计量资料采取χ2检验, 以P<0.05, 为有显著差异性,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调查和评价, 应答率100%。以H A M D和H A M A为评价量表, 女性癫痫患者焦虑合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30%, 22.73%, χ2=2.565, P=0.116) , 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41.18%, 23.53%, χ2=2.912, P=0.097) , 帕金森男性与女性无显著差异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往往病情严重, 病程较长, 致残率较高, 因此, 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较其他科室严重。在DSM-IV中,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和抑郁是多源性的, 脑损伤会破坏与情感有关的神经环路, 因此会直接导致患者焦虑和抑郁;癫痫患者在反复发作的情况下, 在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 患者的抑郁症状较重。张琰萍等[3]的研究表明, 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哭泣、悲伤及环境退缩等多与其左侧大脑半球损伤有关。重度抑郁往往容易发生于住院后1~5个月期间[4]。本组患者年龄对焦虑和抑郁的线性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2 (P>0.05) 和0.18 (P>0.05) , 表明年龄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不存在线性相关。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调查和评价, 应答率100%。以HAMD和HAMA为评价量表, 女性癫痫患者焦虑合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30%, 22.73%, χ2=2.565, P=0.116) , 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41.18%, 23.53%, χ2=2.912, P=0.097) , 帕金森男性与女性无显著差异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为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困扰, 应根据不同原因, 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 对本院18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女性癫痫患者焦虑合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30%, 22.73%, χ2=2.565, P=0.116) , 女性脑卒中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41.18%, 23.53%, χ2=2.912, P=0.097) , 帕金森男性与女性无显著差异性,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

参考文献

[1]何丽萍.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 2010.

[2]胡满基, 李春波, 伍毅, 等.对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症状群及生活质量的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 2010, 2.

[3]张琰萍, 李龙斌.综合医院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J].地方病通报, 2008, 3.

上一篇:小区绿地下一篇:财务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