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口语化问题

2024-08-07

新闻语言的口语化问题(精选六篇)

新闻语言的口语化问题 篇1

1 新闻语言口语化的必要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语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新闻来说,尤其是当代新闻传播来说,使用的传播方式更多是由新闻播报员将新闻内容以声音传播的形式向大众传达各种各样的消息。新闻所带有的特殊性使得新闻播报员在进行信息报道的时候,必须保证其真实性,为了避免长篇大论,因此必须以简短的话语将新闻事件清晰明了地讲解清楚,因此需要一定的逻辑性。另外,鉴于受众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等原因,所以播报员在进行播报时应尽量将难懂难表达的语言转换为容易理解的意思,使受众能够在接收信息的第一时间了解播报员所要表达的意思。此种情况下语言口语化则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如此快速的情况下,正确使用口语不仅能够加快新闻传播的速度,也能够增强新闻报道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力[1]。

2 新闻语言口语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语病情况较多

口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不难发现其虽然可以将事情简单说出来,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口误、病句的现象,这只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会造成过多的影响。但新闻播报不同,其肩负着传播社会消息的责任,并且其也是社会语言规范使用的楷模之一,若播报员在进行口语化播报的过程中频频出现失误,或为了能够尽快将信息传播出去而导致过多白话文出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会使得受众对新闻报道质量产生质疑,甚至会因为播报员不正规的语言使用,造成大范围语言混乱情况[2]。

2.2 过度口语化导致新闻整体质量下滑

由于当今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各个领域的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为了能够尽快抢到头条消息增加经济效益,很多主持人在进行播报时会过于重视速度,将专业化完全抛诸脑后,甚至会在播报过程中出现不文明的话语,这对新闻播报来说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另外,有些播报员在进行不好的新闻报道时,由于自身专业素养不佳,对新闻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或不法分子会出现言辞激烈的现象,这些都是口语化所带来的弊端。

2.3 新闻播报低俗化

不难发现,在当今新闻报道过程中很多主持人会经常使用口语进行报道,长久发展下去很容易导致其专业化报道能力下降,另外,如今很多领域都将经济收益看得更为重要,因此在选择新闻消息报道的过程中,很多主持人也会优先选择能够抓人眼球的低俗新闻进行报道,在报道此类新闻的过程中会导致口语化更加严重,甚至会有主持人为了“赶时髦”而使用网络用语。众所周知,网络用语实际上还不算成熟,其中存在很多歧义,而新闻机构作为专业媒体机构,若频繁出现此种现象会渐渐丧失权威性,非常不利于新闻媒体界的稳定和发展[3]。

3 如何规范使用新闻语言口语

3.1 专业化与口语化相互结合

新闻播报要将播报效果重视起来,因此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专业性,也要使受众可以清晰明白播报员所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进行报道时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播报员不得有私人情感和看法存在其中;2)在报道时尽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词语,但要注意的是保证词语不会出现歧义;3)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未成熟的网络用语,如“坑爹”,此类词语明显不适合出现在权威的媒体中。

3.2 注重语言的选择

鉴于新闻播报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进行口语化播报时应多多使用积极、健康向上的词语,如此一来可以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传递正能量,并且为了能够使新闻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播报员可以根据所报道的内容合理选择适当的词语加以修饰,是新闻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另外,虽然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赞同使用未成熟的网络用语,但不应将所有的新语言通通排除掉,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语言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新闻播报员是行走在时尚前沿的重要群体之一,也应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对于当下流行的语言进行充分研究,并将能够出现在新闻播报过程中的词语适当应用出来[4]。

3.3 提升播报员个人素质

新闻播报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新闻播报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因此应首先对播报员进行一定的思想和语言技能方面的提升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自身所担负的责任,以及一旦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出现口语化问题会引起什么后果,以此来增强播报员对新闻播报的责任心。另外,为了能够使播报员在进行口语化播报过程中尽量避免失误,播报员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尤其是语言使用规范方面应多加研究,如多音字、平翘舌等汉字的读法、用法,都是播报员在进行新闻播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对自身在报道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整理和反省,以免再次出现同样的情况,新闻机构可以在内部制定管理制度,以此来起到约束播报员的作用[5]。

4 结论

综上所述,新闻语言口语化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正确使用新闻语言口语,已经成为各个新闻媒体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将语言文化应用于新闻报道中也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虽然当下来看我国新闻报道方面的发展还算可观,但时代在进步,新闻语言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今后新闻界的发展中,应更加重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跃宏.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问题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9(2):53,157.

[2]王贤修.论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126-127.

[3]宋克升.对广播电视新闻口语化问题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5,7(1):251.

[4]李春媚.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3,8(6):97,99.

试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篇2

题目提纲、、、、、、、、、、、、、、、、、、、、、、、、、(1)内容提要、、、、、、、、、、、、、、、、、、、、、、、、、(2)摘要、、、、、、、、、、、、、、、、、、、、、、、、、、、(3)关键词、、、、、、、、、、、、、、、、、、、、、、、、、(3)引言、、、、、、、、、、、、、、、、、、、、、、、、、、、(3)

一、赵树理小说语言口语化的形成基础、、、、、、、、、、、、(3)

二、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的表现、、、、、、、、、、(4)

1、通俗化、大众化、、、、、、、、、、、、、、、、、、、(4)

2、形象化、、、、、、、、、、、、、、、、、、、、、、、、(5)

3、深度化、、、、、、、、、、、、、、、、、、、、、、、、(6)

三、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的政治和文学史上的影响、、(7)注解、、、、、、、、、、、、、、、、、、、、、、、、、、(7)参考文献、、、、、、、、、、、、、、、、、、、、、、、、(7)

试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摘要:本文对赵树理小说语言口语化特征的形成及特点(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深度化)以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赵树理 语言 艺术

在现代文学语言杰出的作家中,赵树理(1906—1970)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是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有他特殊的农民气质,能自然自在地写出真正的为农民所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他成功地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尚,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由于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学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写的,被视为最能体现毛主席《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被解释为一种新型“方向性”文学的代表,是“一位具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种“方向性”的文学是怎样在作品语言中体现的?本文就是赵树理小说语言艺术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赵树理小说语言形成的基础

一个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所就,它是作家长期从自身生活的语言环境中既潜移默化吸收,又不断弃旧图新、勇于探索、追求的结晶。

赵树理出生山西沁水县农村。1906年至1925年夏,一直在家乡务农,长期的农村生活与农民打成一片。这使他既精通各种农村技艺,深切地体验到农民的喜怒哀乐,更接受民间艺术与农民语言的熏陶,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农村生活基础。可以说,赵树理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的农民保持着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他的根深植于农村,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思想气质都彻底农民化、农村化的。他在师范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大量鲁迅等前辈作家的作品,认识到现代文学脱离人民大众的特点,立志做一个与封建小唱本争夺阵地的“文摊文学家”,使新文学真正走向劳动人民。于是,赵树理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和艰难的跋涉,成为一位把自己的全部创作都贡献给广大农民兄弟的“农民作家”,亦称“为农民代言的小说家”。②他的小说,语言风格清新,具有鲜明的山西乡土气息和社会风俗气息,并以他为代表,逐步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勃勃生机的文学流派—山药蛋派,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高尔基在论述文学语言时,曾引过一个民间谜语:“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③赵树理同志的这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正是“可以粘住一切”的“蜜”吗?这种“蜜”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在《讲话》中提到要写老百姓“喜闻见乐”的作品,要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毛主席《讲话》要求与赵树理长期以实践中体验追求的方向、志趣完全吻合,他曾说,《讲话》更坚定了我为普通群众写读本的信心。④赵树理以此作为创作起点,锲而不舍地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一条深深的足迹。

二、赵树理小说语言特色:口语化,形象化,个性化

总体说来,赵树理小说实践了他追求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具体体现在小说语言上,以口语化、形象化、个性化为特征,下面分别论述。

1、口语化,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最大特色。语言从语体色彩分阶段口语和书面语。由于赵树理描写的对象---中国农村中普通的农民,加上他自己是农民出生,在他笔下,农民已不是30年代作家笔下模糊苍白的概念化形象,而是作为生活的真正主人和作家热情歌颂的对象,有鲜明的个性气质和真正可信的生活环境。这标志着赵树理对农民题材的描写,对于农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程度,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这样,对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来说,有了为自己说话的人,有了歌颂自己的感兴趣的作品。了让农民朋友们更好的读得懂,不识字的也读得懂,这就要求用口语化。赵树理切切实实的做到了这一点。赵树理的小说大都故事性很强,而朴素明快的口语,正是作家用来叙述故事的最得力的手段。一部故事性强的作品,按照农村读者的欣赏习惯,要求作家在叙述情节、描写环境时开门见山,时间、地点、人物交待得清清楚楚,一开始就知道什么人在做什么事。那种把叙述描写语言作为作者自由驰骋的天地,离开人物和事件,堆砌一大堆空洞华丽的词句,是不利于结构故事情节,同时也不符合农村读者的欣赏习惯的。在赵树理的小说中,人物对话和叙述描写,语言是完美统一的,不仅人物对话是口语化的,而且作家的叙述语言也是真正口语化的。

《小二黑结婚》中写三仙姑“老来俏”的那段文字,“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直仍要绣花,裤腿上乃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霜。”全是群众的口语,十分生动,质朴无华,通俗晓畅,叫人过目不忘。

《登记》的开头是:“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算到一九五零年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虚岁二十,周岁十九。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爱。故事就出在他们两个身上。”这里既没有任何修饰的成分,也没有作家的议论,语言朴实无华,十分简洁明快,一句一个意思,把时间,地点,人物及其相互关系交代的请清楚楚。读赵树理的作品,就像听农民群众诉说家常一样,娓娓动听。另外,《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湾里》都是这样的。

赵树理不仅从群众口头语言中吸取了宝贵的原料,而且也从民间口头文学里得到了丰富的营养。民间口头文学是群众口头语言的艺术化。反映在赵树理的小说中,就使他的作品中的口语色彩更为鲜明,音调更为响亮,往往富有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孟祥英翻身》中的孟祥英被婆婆,丈夫折磨的吃不上饭,进不了家,“坐在屋檐下,哭着哭着就睡了,一觉醒来,婆婆睡的呼啦啦的,丈夫睡得呼啦呼啦的,院子里静静的,一天星头明明的,衣服湿湿的。”这种及其朴素的口语,有音响,有色彩,有情态,强烈地烘托出孟祥英的艰难处境和不幸遭遇。

赵树理的小说中,常常夹杂着许多诗歌,快板,顺口溜。这些来自民间口头文学中的东西,使他的作品别具一格,更为生动幽默。大家熟悉的,《李有才板话》就是最突出的一篇。农民诗人李有才和他的伙伴们,编写的大量快板,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成为他们同地主及狗腿子斗争的武器。如“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用生动形象的对比,充分表现了农民群众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和讽刺,嘲笑的语言技巧。

2、形象性,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另一特色。文艺创作必须运用形象思维塑造艺术形象,那么,作为构成艺术形象的语言,当然也应该是形象的。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形象化,突出的表现在表情状物栩栩传神,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小黑结婚》的开头:“刘家郊有两个神仙:一个是前庄上的二孔明,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孔明也叫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年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遥遥摆摆装扮天神。”全然是白描手法,在他这自然,朴实,鲜明,准确地叙述故事的同时,我们从字里行间随时都可以看到他塑造的人物的鲜明形象。《小二黑结婚》中描写三仙姑到区上出丑的那一段,就十分生动形象:“邻近的女人们都跑出来看,挤了半院,唧唧哝哝说:“看看,四十五了”“看那裤腿”“看那鞋”三仙姑半辈子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在这里,妇女们对三仙姑评头论足的热闹场面,三仙姑尴尬不安的窘态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作家没说三仙姑羞愧难当,而是说“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家对人物性格特征和外貌的描绘,很少直接去写,往往是通过别人的口,眼,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小二黑的漂亮,是以“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到那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反映出来的。小芹的漂亮,是通过村里的小伙子的围着她转描绘出来的:“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生动的比喻往往增加语言的形象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在劳动人民的口语中是常见的,当然也反映在赵树理的小说里。三仙姑“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霜。”这里所用的语言都是形象化的,一个头顶黑手帕,身穿镶边裤,脚登绣花鞋的‘老来俏’的形象跃然纸上。三仙姑年近半百又想打扮漂亮,作家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她那涂满白粉的脸,就象“驴粪上下了霜。”这个出自农民口语中的比喻十分形象,同时又为农民群众所熟悉。又如《锻炼锻炼》中,塑造的一系列人物,特别是‘小腿疼’,‘吃不饱’,故事曲折有趣。作者用绰号来加强读者对人物的形象感,识别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3、个性化,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又一特色,赵树理笔下的人物总是十分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的。但是这种鲜明的性格,主要不是通过作家的介绍,而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的语言是赵树理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他能通过看来十分普通,平常的人物对话,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殊身份,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使读者听其声便知其人。

《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是一个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的阴阳先生。他开口动嘴,三句话不离本行,区长问他给小二黑找的童养媳几岁,他先说‘属猴的’,然后回答‘十二岁’。区长告他“女不过十五不能订婚”,他说:“那不过是官家规定,其实乡间七八岁订婚的多着哩。请区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辈子的事。”这里的“官家”“恩典恩典”“命相不对”之类的词,只能出自二诸葛这种人嘴里,完全符合他落后迷信,又曾读过书,识过字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三仙姑,小芹被金旺他们送到区上以后,交通员去传她,她一点不着急,反倒很得意,嗓子拉得长长的说:“闺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请区长替咱管教管教。”然后打扮的妖里妖气,来到区上趴下就磕头,连声叫到:“区长老爷,你可要给我做主。”这些语言是个性化的,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又极为幽默风趣,作者的褒贬和倾向也隐含其中,读了仿佛如见其人,令人感到意味无穷。

赵树理同志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不仅有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而且能够曲折尽意地描绘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登记》中的小飞蛾捡起女儿艾艾掉在地上的一枚罗汉钱,又拿出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另一枚罗汉钱,叹了一口气说:“唉,算个甚?娘儿们一对戒指,换了两个罗汉钱。”两个罗汉钱代表着母女两代人的两个恋爱故事,“算个甚”三个字包含了小飞蛾对自己二十多年来酸甜苦辣经历的回忆和感慨,对女儿会不会走上自己的伤心路的关切和担心。一个短句蕴藏着多么丰富,复杂的感情啊。

三、赵树理小说语言是在广泛吸收基础上的创新

由以上可见,赵树理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讲话》中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经过创作实践,赵树理首先实践了用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他说:“我们的作品是写给农村的读者读的。”这是他解决语言问题的出发点。他又说:“我在写一个作品之前,总要注意到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讲的读者对象问题,问一问这东西写给谁读,如何能使读者更多。”所以,他写给农村干部看的作品,就用农村干部能懂的语言,写给一般农民看的作品,就用一般农民能看懂的语言。在1943年发表的《小二黑结婚》中,通篇没有用过一个“然而”,“于是”这类字眼儿,他考虑到当时的农民听不懂,听不惯,所以不用。

为了让农村的读者能够读得懂,听得惯,赵树理同志主张写进作品的语言应尽量与口头上的语言一样,口头上说使群众听得懂,写成文字,让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众看得懂。赵树理正是从写作应与说话一致出发,对于词汇选择,句子构造。以群众听得懂听得惯为前提,既不用那种结构复杂修饰过多的冗长的句子,更反对那种追求“古”一点,“洋”一点,“奇怪”一点的所谓“雅”,而主张字眼儿要顺当,句子要简短,使作品语言具有朴素,明快的口语化的特色。

赵树理同志主张写作要与口头一致,但他并不认为只要照搬口语就行了。他从人民,群众的口语中吸取了大量有生命力的词汇,但同时摈弃了群众口语中不科学,不健康的成分。他从不为了炫耀自己的语言知识,装饰自己的作品,而使用其他地方的读者所不懂的方言,土语,歇后语,十分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和纯洁性。他说:“要照着原话写,写出来把不必要的字,词尽量删去,不连贯的地方补起来。从说话为基础,把它修理得比说话更准确,鲜明,生动。”所以他的小说语言,既有生动形象,朴素明快的群众语言的特色,又没有那种滥用方言,土语的偏狭,既口语话又艺术化,宛若一粒金刚石,那样纯朴,那样绚烂多彩。⑤所以,赵树理的作品,不仅为山西的读者所熟悉,而且为全国各地的农村读者所热爱。

赵树理同志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的一位语言巨匠,创造出十分出色的大众化的语言艺术,也是他长期扎根与群众生活之中,努力想群众学习语言的结果。在他从事文艺工作后,为了使文艺真正能够为群众服务,使自己的作品能为群众所接受,他更加注意学习群众的语言,研究农民群众的语言习惯。他在群众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而又有所创新,所以写起来就能够运用自如。结语

综上所述,赵树理用厚重的作品实践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解决了从五四开始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这就确定了赵树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大家知道,五四时期就是提倡过“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但在文学语言上仍拖泥带水,没有做到“喜闻乐见”和“平民化”。“左联”时期又推行过文艺大众化运动,这“大众”就比较具体了,指的是广大的普通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所写作品在通俗化上有了长足之处,但真正体现在作品中的并不多。抗战期间,曾提过“文章之乡,文章入伍”口号,但多是通俗快板,朗诵诗,话报剧之类。直至毛主席讲话后,赵树理作品的出现才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它变成了现实。实现了艺术性与大众性的比较完美的结合。这正是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色和贡献,并由此界定了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注释:

①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

② 《20世纪名家名作新论》一书(395页)③ 《山西文学评论选》(309页)④ 《赵树理谈创作》(《作家谈创作》一书)⑤ 《20世纪名家名作新论》(394页)

参考书目:

新闻语言的口语化问题 篇3

关键词:新闻翻译 表达经验

由于沟通的频繁、技术的进步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新闻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的翻译问题值得重视与研究。

新闻翻译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必要途径,它是文化信息的系统性转换,而非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透彻理解原文、把握原意是翻译新闻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只有理解正确,才能表达准确,才可能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情景。在目前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保持翻译的准确和原汁原味,首先必须理解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再从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和语境的不同着手,同时要注意模糊语言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日常积累的翻译经验,才能还原出一篇贴近事实并“接地气”的新闻。

一、文化差异

文化有其多样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文化体系间可能还存在相互冲突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一个民族极具特色的语言体会这个民族与众不同的文化形态。这是因为语言是一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又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以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和我们的母语汉语为例,中西方文明所存在的历史不同,所以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必然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来自于语言表达,也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信仰和价值取向。美国翻译理论家尼达说过:“在翻译时必须要谨慎考虑到文化差异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果忽略这种影响,将无法对文章进行准确的理解,更加无从谈起翻译的准确性。在翻译当中,很多非常严重的错误都是由文章理解的非透彻性所导致的,而非词汇的选择不当。”由此,来自不同文明的人们对于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理解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的差异性。

为了逾越文化差异上的鸿沟,首先要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学习其文化和历史,体会不同语系折射出的文化积淀和民族特性,本着包容的精神去理解外来文化。其次译者在翻译中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长期的翻译过程中总结翻译经验。译者一定要从读者的反馈中了解并掌握不同语气程度、表达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反响,并充分了解这种社会反响可能导致的后果。同时在力图还原原文主旨精神的前提下,要考虑到本地的文化习惯,把文化差异的因素融入其中,避免给社会带来文化冲突和有悖受众地区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

二、思维和表达方式

语言和思维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语言和思维两者性质不同;另一方面,语言在根源上受思维的支配,二者不可分割。所以,华夏文明和西方文明语言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别。

正如语言学家所公认的,形合特征与意合特征的区别是中西方语言最根本的区别。华夏民族的语言句式松散,结构不清晰,主语谓语的作用不严格,也不在句法上体现时态,甚至所表达的逻辑内容都相对隐晦,在精神上追求形散而意不散,体现出明显的意合特征。而英语则恰恰相反,其语法结构严密,句式谨遵语法,组织结构十分严谨,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语,且唯一的谓语需要根据主语而定,时态也需要句式和谓语的变换来表达,一切都追寻整体一致性。这种直线式的逻辑思维体现出明显的形和特征。此外,英语中偏爱被动形式的表达方式,而在汉语中被动体现一种负面意思,使用频率较少。在新闻翻译中,怎样把大量被动句式不留痕迹地还原为汉语惯用表达方法值得思考。

在新闻翻译中,为了使新闻具备可读性,须在翻译过程中把受众地区读者不常接触的表达方式转换为贴近其思维和表达习惯的形式。

三、语境

对要翻译的新闻精准全面的理解离不开对新闻语境的把握。任何字、词、句、段都处于文章上下文所形成的特定关联中,并受广义语境的影响,可以说语境是意义的基本参照系。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词汇会体现不同的意思,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这种情况下,精准地翻译新闻的首要前提是理解新闻所处的环境背景。我国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表所囊括的汉字大概2500~7000个。在新闻翻译中,针对不同英语词汇所要斟酌的汉语词组数量不少,而且需要借助语境进行斟酌。

总的来说,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是一切词语所能表达的两种意境。字面意义毫无疑问起着基础性作用,在初读时有助于理解全文、把握语境,但是翻译绝对不能停留在仅仅将字面意思翻译出来的层面上。词汇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语境才能体会出来的,它和语境是融为一体的,如果在翻译中不把握语境而仅翻译字面意思,很可能引起读者对整篇文章的歧义。

在新闻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大量包含引申义的词语,这就要求译者准备地把握语境,联系上下文,筛选符合原文的相应的汉语词汇,这里经验再一次起到了重要作用。同一新闻类型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体现的语言状态是一致的,经过大量的翻译和阅读,译者会对其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在实践中可以迅速找到与原词汇对应的同义词,降低翻译过程中的难度和错误率。

四、模糊语言

新闻讲究准确性,所表述的事物要紧贴事实,力图为公众展现出客观、真实的场景。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排斥模糊语。要正确处理翻译中的模糊语,首先必须给予其一个科学的、清晰的界定。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模糊意为不清晰,而非不真实。正是为了新闻意思表达的精确性,新闻才采取了这种准确和模糊的统一。比如,对于一些没有明确起止时间的新闻,新闻记者要去调查清楚确切的时间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模糊语便是最好的选择。此外,新闻要对事实进行高度概括,因为新闻要求时效性,以最少的字数反映最大量的信息,而模糊语正好吻合了这个要求。

处理在翻译中的模糊语言现象时大致有两种方法,即等译法和变译法。等译法,顾名思义,是用翻译语言中对应的模糊语言翻译新闻原文中的模糊语言。而变译法是依据受众地区的风俗和习惯,进行模糊语言和准确语言的对换,最终达到新闻对于准确性的要求。等译法是新闻模糊语翻译中最常见的,这在数词及时间词的翻译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大量的(a great number of)”“最近(recently)”“常常(always)”。这是因为数词和时间词本身词义模糊,这类词在时政类文章中尤为明显。变译法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只要在不违背基本翻译原则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语言在意思上的等价转换,是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一定变通的。比如“love me and love my dogs”,直译不如译为“爱屋及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闻翻译时把握文化差异、思维和表达习惯、语境和模糊语言这四个基本方面,同时加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就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系梅州市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立项育苗工程项目“基于‘需求分析’理论下的高校ESP教学现状研究”(项目编号:2012SKM02)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作者单位 曾文赟 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

新闻语言的口语化问题 篇4

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他们也是公众人物, 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播音主持人面对着摄像机与镜头, 面对着多数观众, 这些都决定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总之, 播音主持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涵养与素质。在国内来说, 他们对大众有一种导向作用;在国际上来说, 他们则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与国家的文化。无论是对内的新闻信息传达还是对外的形象代表, 都不允许主持人有言语和行为上的偏颇。

此外, 新闻主持人除需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以外, 还要有人文素养和文化品质, 在面对镜头的时候不仅仅是把社会现实或国家事件向公众们传达完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倾注一定的人文色彩与情感细胞, 以一种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受众, 并且给受众鼓舞与教育的功用。这样才可以让言说的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 也更能给人一种亲和感。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口语表达要规范简洁优美

早在延安《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中就有明文规定, “用普通话的口语, 句子要短, 用字用词要力求念起来一听就懂并要注意音韵优美和响亮”。我国广播电视语言的内容和品位决定了语言的郑重性和引导性, 进入大众传播后, 更要求语言内容的郑重和语言形式的完整与严谨。字的正确读音、句的合理错落、意的有效传达等都要在追求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口语化加工, 如适度调侃、俗语应用、市井说辞等。有的播音员主持人单纯追求说起来“带劲儿”、听起来“好笑”, 而忽视语句、语态以及内容的合理性、逻辑性。

我们都知道, 受众早已习惯把广播电视播出的有声语言, 尤其是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语言, 当作读音、吐字和运用语法的模范和样板, 播音员主持人应从思想上深刻认识语言规范的重要意义, 纯洁汉语、规范语言的工作首先应当从节目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做起。

二、口语表达要文明要脱离低级趣味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载体, 语言的表达与言说可以展现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文化风俗等, 所以说要注意使用本文化下的文明用语。尤其是对新闻主持这样的特殊工作而言, 语言的表达更要精确并且文明。它是超脱于主持人个人身份的象征, 可以说在公众之下的言辞就已经被界定为意义更广的表达了。站在这个特殊背景的位置之下, 播音主持人就要注意自己的措辞, 而不应受着经济利益的牵制一味放低自己的态度去迎合某些大众喜好哗众取宠的心理。新闻节目就该保持自己的风格, 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它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 所以为了求利益而忘记应该坚持的只会在新闻节目的位置上越走越偏。

所以说, 我们应该提倡新闻口语表达的文明性, 摒弃追求低级的趣味性用语, 我们应该给新闻事业留得一份净土, 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集结语言的精华之处, 去其语言中的粗俗之词。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才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受到长远关注。

三、口语要符合节目的功能主旨

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客观性强、节奏感突出等。这就要求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闻节目的特点, 在语言的具体功能、风格、呈现样式、节奏、内涵等方面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忠实地体现新闻节目特色。这种特色来自于播音员主持人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功力, 要用受众能够并愿意接受的语言来“包装”自己, 传递信息, 建立良性互动, 从而使受众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魅力体会到节目的思想魅力, 形成受众认可的语言个性, 从而受到欢迎。

四、口语表达要通过富有人情气息达到“贴近生活”

所谓的人情气息的口语表达, 就是要用大众所能理解的语言去言说, 按照老百姓们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去传达某些信息, 如下面一段新闻导语“:就说这水吧, 在山里, 几十口就指着5公里外的一眼山泉, 水刚够人喝, 连家畜都不敢多养;您瞧现在, 哗啦啦的自来水流进了百姓的家, 滋润了百姓的心田……”这是一段关于山区村民用上自来水的新闻报道的导语, 原导语是“:通过水务部门和县乡村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某某村终于通上了自来水, 请看报道。”不难看出, 前者明显较后者更具有贴近性和亲切感, 表达效果要更为优质。所以, 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如果在规范的语言、合理的节奏和明确的语义基础上, 进行人性化的语言创作, 口语化播报更加有效。

口语化, 是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有声语言有力、有理、有为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 要求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准确把握方向、合理规范问题、科学播种芽苗、果断收获成果, 使得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摘要:新闻节目是很多人关注新闻事件、了解国家发展动态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播音主持们的语言表达并配以一定的视频和图片, 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闻信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尤其需要重视主持的口语表达规范性问题, 本文分别从口语表达的简洁、文明以及接近主题和贴近生活几方面来论述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的口语表达性规范要求。

关键词: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口语表达,规范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向辉.浅议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J].科技资讯, 2010 (36) :34-36.

新闻媒体的语言规范问题 篇5

新闻媒体中出现的各种语言不规范现象

追求时尚, “洋化”汉语言。改革开放后,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和世界接轨, 新闻媒体的语言随之出现了西化现象。例如, 日语就备受媒体的青睐, “企画”、“物语”、“事典”等日语词, 被频频地引用到新闻报道中。“物语”一词, 许多受众知道它来自日本, 但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恐怕有的人就不知所以然了。其实, “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 意为故事或杂谈。在日本文学史上是指平安时代 (794~1192) 至室町时代 (1336~1573) 的传奇小说、和歌式小说、恋爱小说、历史小说和战记小说。在日本, 这类传说故事最初是民间艺人以口头说唱的形式代代相传、广泛传播的,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我国读者比较熟悉的有《源氏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等日本古典名著。新闻媒体使用“物语”一词, 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出于实际的需要, 而仅仅是为了达到追求时尚、新奇的目的, 是用语不规范的一种表现。又如近年来, 网络上称极度喜欢某种事物的人为“某某控”。这种“某某控”的结构也是从日语中借鉴来的, 而日语中的这个“控”则来源于英文单词complex (情结) , 因为日语中“控”的读音与complex开头的音相近, 所以日本人就用“控”来表示具有某种情结的人。国内网民将超喜欢宠物的人称为“宠物控”, 将疯狂购物的人成为“购物控”, 将半夜还要爬起来写微博的人叫“微博控”。再如, 在时尚生活类报刊上屡屡出现的“贴士”一词, 很多读者都不知道该词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贴士”来源于英语, 是“tips”的音译词。“tips”作名词用时, 是提示、指导、忠告的意思。借用“tips”的词义, “贴士”就指供参考的方法、诀窍或提醒、提示别人的信息。由此, 出现了诸如“旅游小贴士”、“美容小贴士”、“家居小贴士”等词。目前, 这类洋化的语言已经成为报刊、网络上的常用词, 但许多受众见到这些语言时, 对它们确切含义的认识是模糊的, 从而也就谈不上正确、恰当地使用它们了。总体来说, 迎合时尚的洋化语言虽然给汉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 增强了汉语言的活力, 但也冲击了日常书面和口头语言的规范性, 对不了解这些时尚语言背景的人来说, 也影响了他们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言。

错别字现象严重。2010年《瞭望》第49期刊登的《登高壮阔江油关》一文中写道:“马邈妻李氏唾夫寻节后, 人们为她立下了墓碑……”《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寻节”一词, 根据文意此处应改为“殉节”。“殉节”指战争失败或国家灭亡后因不愿投降而牺牲生命;旧时指妇女受封建礼教毒害, 因丈夫死而自杀。

2010年9月18日《贵阳晚报》一条新闻的大标题是:“公积金套现‘捐客’被捕”。《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捐客”一词, 联系新闻内容, 发现原来是专门替人介绍生意、从中赚取佣金的“掮客”被错写成了“捐客”。

2010年各电视台热播的《包青天之七侠五义》的荧屏字幕多次出现错别字。例如, “丹书铁券”错写为“丹书铁卷”。《现代汉语词典》中“券”指票据或作为凭证的纸片。“卷”指书本、卷子或文书等。“丹书铁券”在《七侠五义》中是皇帝御赐给大臣的一种用朱砂书写的铁质凭证, 因此, 不应写作“丹书铁卷”。

“蛾眉”, 指的是女子细长而弯的眉毛, 古人常用“蛾眉”指称貌美的女子。2011年3月4日的《扬子晚报》在一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中, 出现了“黛玉葬花, 紧蹙鹅眉……”的句子, 文中的“鹅眉”应为“蛾眉”。

2011年5月发生的故宫失窃案, 引起了世人高度的关注。案件侦破后, 故宫有关领导特意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 对市公安局迅速侦破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新闻媒体配以锦旗的图片刊发以后, 读者发现在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上居然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撼”的意思是撼动、搬动;“捍”才是保卫的意思。一字之差, 导致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了。

词语之间搭配不当。2010年10月5日《贵州都市报》撰文宣传某部电视剧, 写道:“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 国民党势如破竹, 解放军乘胜追击, 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现代汉语词典》对“势如破竹”的解释是:“形势像劈竹子一样, 劈开上端之后, 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 比喻节节胜利, 毫无阻碍。”可以说, 根据词典, “势如破竹”是一个具有褒扬色彩的褒义词。然而, 根据剧情介绍, 国民党是在解放军的追击下, 溃不成军, 兵败如山倒的, 用“势如破竹”修饰国民党的退败战况, 显然是搭配不当。

2007年9月4日《人民日报》有一篇引题为“他成功创办了上海大学生第一门户网站”的报道, 该报道的正标题是:“周强:用韧劲作创业敲门砖”。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敲门砖的解释, 其义是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而报道的主题是赞扬上海大学生周强自主创业的精神。将创业“韧劲”比做“敲门砖”, 明显是搭配不当。

2010年9月13日的《书刊报》有一篇文章, 标题是:“叶剑英爱戴下属”。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条标题存在词语搭配不当问题。《现代汉语词典》对“爱戴”的解释是敬爱并且拥护, 如爱戴领袖。在实际运用中, “爱戴”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下属对上司、民众对领袖、晚辈对长辈。而文章讲的是叶剑英与身边工作人员的关系, 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 也是领袖与群众、长辈与晚辈的关系, 用“爱戴”明显不合适, 应该为“爱护”比较恰当。

误解词义。2010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放举重比赛。针对某一运动员经历两次失败后取得的成功, 解说员说:“哎呀, 不容易啊!功败垂成啦!”《现代汉语词典》对“功败垂成”的解释是:“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含惋惜意) 。”很明显, 解说员的话出现了错误, 他将“功败垂成”的词义理解成“先失败后成功”的意思了。

网络上曾有网友发文将自己的儿子称作“内子”的。该网友看来是误解了“内子”的词义。“内子”语出《左传》, 最早是用来称呼王公贵族嫡妻的, 后来古人以“内子”用作妻子的通称。“内子”与自己的儿子指代的是家庭内部的两个成员, 其含义是不同的。

2010年11月25日《健康时报》刊载了《名医饿肚写食疗方》, 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麸子, 就是米剥下来的那个壳, 也叫糠。”《现代汉语词典》中“糠”作为名词指稻、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多指脱下来的) 。“麸”通常是指小麦磨成面筛过后剩下的麦皮和碎屑。显然作者将“麸”和“糠”的词义混淆了, 误解了“麸”的词义。

文史错误。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蔡京是北宋末年的大奸臣。后人将他与王黼、朱勔、李彦、童贯、梁师成等六人称为“北宋六贼”, 而蔡京是“六贼之首”。《北京晚报》在2009年7月18日刊载的《最怕贪官爱书画》一文写道:“北宋被称作‘六贼之首’的大奸臣严嵩, 权倾一时恶贯满盈, 深为百姓痛恨, 老年失宠被流放岭南……”文中所提的大奸臣严嵩是明代权臣, 而非北宋之臣, 这是一处文史错误, 混淆了严嵩和蔡京所处的朝代。

政治性错误。众所周知,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 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为收回澳门多方努力。1987年, 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约定了中国政府自1999年12月20日起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如期回归祖国后, 权威机构曾对新闻报道中的有关用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公布的《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 (第一批) 》中说:“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不能将台湾、香港、澳门与中国并列提及, 如‘中台’‘中港’‘中澳’等。”目前, 大部分新闻媒体在报道有关澳门的文字表述中, 能够遵守相关规定。但也有部分媒体将“中国”与“澳门”并提。例如, 2010年第28期的《凤凰周刊》刊载的《何、霍共治“澳博”幕后》一文中, 就出现了两次“中澳两地”的表述, 而文中所指就是“中国”和“澳门”。新闻媒体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上, 一定要避免这种政治性错误。

新闻媒体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新闻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影响广泛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世界局势、时政资讯, 掌握外部世界的发展变化。但在接受新闻媒体信息的同时, 新闻媒体中的语言不规范现象也影响了人们对语言的规范使用, 特别是新时期的大学生思维灵活, 富于好奇心, 接受新事物快, 但他们辨别能力较弱, 在接受和运用新鲜事物的时候欠思考, 对某些知识常常是一知半解, 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 在写作中易受新闻媒体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从而出现各种错误。例如, 大学生在写作求职简历时, 不仅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做到称呼得体, 字迹工整;而且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 做到文从字顺, 文字精练, 简洁明了。求职简历是大学生对过去多年学习生活的概括总结, 同时也是大学生向用人单位推介自己的一份广告。一份语言规范、写作精良的求职简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 新闻媒体应规范运用语言文字, 为人们规范使用语言作出表率, 发挥引领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往沟通活动的基本工具, 人们靠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情达意。语言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化表现, 正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 慧于心而秀于言。”规范、文明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形象。所以, 人们有必要认识当前新闻媒体中易出现的各种语言不规范现象, 在写作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摘要:人们对语言的运用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这样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一旦脱离了规范, 就可能造成语言的混乱, 成为人际交流中的障碍。当前新闻媒体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不够规范, 出现了追求时尚、“洋化”汉语言, 错别字现象严重, 词语之间搭配不当, 误解词义, 文史错误, 政治性错误等问题。新闻媒体语言的不规范, 不仅会影响社会的文明程度, 也会影响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人们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体育新闻语言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6

随着国力的增强, 亚运、奥运等大型赛事都在家门口陆续上演, 媒体报道的心态也随之好转, 风格纷呈, 色彩斑斓。当前体育新闻写作出现一些新特点, 语言的使用上有一些新变化。下面主要以《文汇报》南非世界杯特刊报道情形说明之。

一.新颖的画说世界杯专栏

早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 《文汇报》特刊所作的章回式标题系列, 就具有新颖生动、整齐醒目的特点。本届世界杯, 《文汇报》报道文字秉承优良传统, 风趣、活泼, 泛娱乐化凸显。多形式、多角度地报道了南非世界杯的情况。大量的赛事报道, 大小图片近150幅。主要栏目及篇数:画说世界杯33篇、“体彩杯”我与世界杯32篇、博客32篇、界外球22篇、专家评球21篇、MVP人物报道12篇、特别策划9篇、第一现场8篇、第三只眼7篇、第二落点2篇。此外, 声音、花絮也不少。来的球评专家是申思、祁宏、朱广沪、吴金贵、杜威、谢晖、孙吉、秦国荣等人。博客是由特派记者赵博的博客组成, 多如实记载南非的风土人情、安全问题、交通、曼德拉的情形等等。可以说, 总体上完成了一届精彩世界杯报道的任务。尤其是阿仁主笔的画说世界杯栏目文字部分用方言的形式评论, 令人耳目一新。 (限于篇幅, 与文字相配的图画, 此处不显示)

画说世界杯专栏33篇篇名如下:世界杯, 男人节 (6月11日5版) 踢钞票 (6月12日7版) 计划看球 (6月13日6版) 握手之战 (6月14日5版) 教学范本 (6月15日6版) 魔法时刻 (6月16日6版) 祝福朝鲜 (6月17日7版) 沉痛检讨 (6月18日6版) 烦煞, “呜呜祖拉”! (6月19日6版) 高抬贵手 (6月20日6版) 讲点礼貌礼节 (6月21日5版) 小品汇演 (6月22日6版) 朝鲜队是镜子 (6月23日6版) 加油日本 (6月24日6版) 抠门的欧洲豪门 (6月25日6版) 明天在哪里? (6月26日6版) 难见名局 (6月27日6版) 踢走天真 (6月28日5版) 合法的“冤案” (6月29日6版) 摆平就是水平 (6月30日6版) “双鬼拍门” (7月1日4版) 又想爱谁 (7月2日4版) 保罗的启示 (7月3日6版) 魔法时刻 (7月4日7版) 球王的新衣 (7月5日6版) 自己打倒自己 (7月6日4版) 四大金刚 (7月7日6版) 荷兰的“托儿” (7月8日6版) 领先盘点 (7月9日3版) 站荷兰这一边 (7月10日4版) 我们是冠军 (7月11日3版) “跑进”世界杯去! (7月12日3版) 决赛成历史 (7月13日4版)

对文本内容仔细阅读后我们可以有如下的感受:评论纵横捭阖, 语言活泼。分析形势, 游刃有余。显示了资深评论员高超的体育新闻涵养, 视角犀利, 文笔老辣, 左右逢源。评论对象涉及到这次表现不强的“强队”, 如法国、意大利、阿根廷、巴西、英格兰;也寄希望于荷兰夺冠;对表现上佳的日本队、韩国队大加赞赏。特别提到中国球迷的热情, 殷殷希望中国队再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或者主办一届世界杯赛。等等。这里特举出一篇就其方言特点加以讨论。

抠门的欧洲豪门 (2010年6月25日6版)

德国人进了加纳一个球, 可以出线了。“一个球主义”被想起来了。于是他们与对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彼此都来站桩式倒球。一脚来, 一脚去。就此安全、轻松、愉快地结束比赛。

英格兰人进了斯洛文尼亚一个球, 保证出线了。“一个球主义”也被回忆出来了。于是他们也与对手操练太极推手。一脚去, 一脚来。到比赛终了的最后几分钟, 兰帕德和乔科尔把皮球弄到角旗前头白相头头转、脚脚转, 拖延辰光来死保一个球的伟大胜利。

“一个球主义”上个世纪风行过。一个球是赢, 十个球也是赢, 不牵涉到净胜球的计算问题, 那就确保一个球的战果吧。“一个球主义”是功利主义。没错。踢足球就是为了功名与利益。到了世界杯赛里, “一个球主义”就更有市场。唯一受到损害的是球迷, 看台上是五万、八万, 电视机前是二亿、三亿。看一场一只球胜负的比赛, 决不是享用鱼翅, 只是上了一碗泡饭。

记得很早很早读过的书。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 一个势利人、一个吝啬鬼。老葛成为了小气、抠门的代言人。越是有钱越是抠。欧洲足球的豪门贵族学习葛朗台有心得, 花一个球能赢下的比赛, 决不花两个球。理智、冷静得可怕。

南美球队还没有学刁。这次世界杯上的大比分数他们打得多。男人往往手头松、派头大。只要大家开心, 就多奔几圈、多踢几脚。越是生活拮据的人家出来办酒水, 小菜老酒一定丰盛。就此一点, 我是欢喜奔放大气的南美球队的。与他们扳老酒, 决不会只有一碟豆腐干。

有朋友一定会提问:葡萄牙人不是落落大方地灌了朝鲜队7个球吗?葡萄牙也算是欧洲豪门的。不用我来回答。葡萄牙大将蒂亚戈来说明了, 他们担心这个小组的最后排名是算计净胜球。一个葡萄怕不够, 就送上一串吧。

把“一个球主义”踢出世界杯赛吧。踢得越远越好, 我以为。

评论中对球赛有了看法, 直抒胸臆, 不含糊。希望踢出水平, 满足观众的需要。但球场很诡异, 充满变异, 是各种因素较量的竞技舞台。要用计谋, 用脑踢球, 讲技法、讲策略。这些赛场的综合因素在评论里得到反映。美国佐治亚大学著名教授康拉德·芬克认为:“只有在体育专栏写作中, 撰稿人才能建立起那种非凡的同读者亲密的联系。我们谈论的写作是那种脱了鞋子、喝着啤酒之时所谈的话题。”丁法章先生在他的《新闻评论学》中说:“触及现实, 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力所在。”记者就是要与受众打成一片, 想受众所想, 贴近受众。另外, 这个专栏语言上的特点, 也有独到之处。

此篇中“皮球、白相 (玩) (1) 、辰光、泡饭、酒水、小菜、老酒、欢喜、扳老酒 (喝酒) ”, 这些生活场景方言词语, 上海话常用, 在上海地区就很流行, 用方言传播足球赛起到通俗易懂的作用, 人们也容易理解。同栏目其它文章里还有以下词语, “弗会误点、弗容易、茄山胡 (聊天) 、轧进来、弗懂足球、算弗清爽、坐弗进去、弗出铜钿看白戏、白相铜钿、困梦头里、捧牢 (住) 、吃力煞脱了、馋佬坯、坍台、骂山门、力道、做脱过、弄穿帮哉、霉运当头、放白鸽、忘记脱哉、别人家、贴隔壁、讲得上闲话、名次、不怕热煞只怕冷煞、此时此地、活络、烦煞、功架、被烦透烦煞哉、总归、必定 (一定) 、辣手、熟识、搞弗定、吵相骂 (吵架) 、说三道四、讲闲话、温吞水、蛮好看、收牢、好停下来哉、有空 (闲) 、关脱电视机、摆平 (搞定) 、像模像样、犟头倔脑、便当 (容易) 、闹猛、爽气、独养儿子、压岁钿、老娘舅、越看越触气 (讨厌) 、蛮作孽的 (可怜) 、自家 (自己) 、有运道、不识相、一顿老拳、气煞、蛮开心的、也蛮好白相的、不出铜钿看白戏、作孽啊 (干坏事) ”。

这种比较集中的方言报道形式, 在世界杯连续报道中使用有很强的效果。以前, 《文汇报》报道包括体育报道, 方言词语偶见 (如阿拉、触霉头、拎清、弹眼落睛等) 。尝试用方言报道, 虽然有亲切感, 接近上海等吴方言地区, 但此方言区域外的读者, 读到其中一些词语, 还是要皱眉头的, 这就很可能会使得本身很精彩的评论大打折扣。

其实, 这种写法, 可以说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 它是对西方现代化实践和整个西方哲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 是对强调严格的决定性与秩序性、强调高度抽象的经院式研究方法及形而上学方法的现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在某种意义上的反拨, 它这种思潮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把西方哲学内部一切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因素发展到了极致。这种思潮在社会学科领域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人就玩起了黑色幽默、反讽、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等结合本土特质舶来花样阐释本土现象。后现代主义流派文化观对语言学的影响就是对传统文本进行解构, 出现了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的文化倾向, 这种倾向与先前的现代结构主义并行不悖地流行于世, 反映了生活的一个侧面。

方言是一种文化, 尤其南方方言, 但使用语域有限, 特别是在主流媒体里重大体育报道中大量使用, 是否妥当, 这也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二.“标题党”仍旧显现

从传媒营销角度来讲, 新闻标题讲制作, 要有新意、出彩、夺人眼球。但也不能片面摆“噱头”、哗众取宠。体育新闻语言曾经一度充斥了“火药味”:一是战争比赛全程类:“宣战”、“挑战”、“应战”、“先锋”、“主力”、“沙场老将”、“阵容挂帅”、“厉兵秣马”、“摆开战场”、“剑拔弩张”、“兵临城下”、“枕戈待旦”、“安营扎寨”……“旗开得胜”、“歼灭”、“奏捷”、“再披战袍”、“走马换帅”、“奋勇当先”、“单枪匹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孤军奋战”、“四面楚歌”、“弹尽粮绝”、“寡不敌众”、“临阵易人”、“诱敌深入”、“杀出重围”、“再决雌雄”、“鸣金收兵”、“久疏战阵”、“点燃战火”、“迎风一刀斩”、“全军覆没”、“今夜重掀战幔”……等等, 不胜枚举。二是运动队、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称号、绰号类:主帅、名将、将士、健儿、教头、巾帼;“影子杀手”祁宏、“玉面书生”张玉宁、“战神”巴蒂斯图、“大佬”范志毅、“华南虎”吕钦, “铿锵玫瑰”中国女足队员, “石佛”邓肯, “老虎”伍兹, “飞人”乔丹……三是战争策略类:“兵不厌诈”、“避实就虚”、“兵贵神速”、“缓兵之计”、“排兵布阵”、“反戈一击”、“以逸待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礼后兵”、“暗度陈仓”、“声东击西”……

这次世界杯报道, 《文汇报》在语词运用上不能免俗地出现了一些令人不爽的标题。比如:揭幕战延续东道主不败定律 (引题) 失绝杀, 南非憾平墨西哥 (主题) (6月12日6版) 乌拉圭1比0胜墨西哥, 两队携手杀出A组 (引题) 肉搏战让默契球靠边 (主题) (6月23日7版) 美国队补时绝杀阿尔及利亚, 小组头名挺进16强 (引题) 扬基佬, YESYOUCAN! (主题) (6月24日6版)

韩国队2比2平尼日利亚队进军16强, 43万球迷涌上街头目睹历史一刻———韩流激进, 红魔癫狂 (6月24日7版) 英格兰进球遭误判, 1比4不敌德国无缘8强 (引题) 德意志得志, 日不落日落 (主题) (6月28日5版) “轰炸机二世”续写传奇 (6月28日5版) 南非世界杯首场点球决战, 巴拉圭5比3胜出跻身8强 (引题) 日本憾遭“点杀”, 亚洲全军覆没 (主题) (6月30日6版) 明晨2时30分, 德国VS西班牙引爆“欧洲内战” (引题) 不谈复仇, 日耳曼人更重结果 (主题) (7月7日6版)

经过这些年的体育普及尤其奥运后,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体育就是身体上的锻炼, 使人健康, 体现在速度、耐力等指标里, 可以竞技, 但更要普及。体育新闻语言曾经一度充斥了“火药味”, 上述所列标题中, 仍然出现这些词语, “绝杀、杀出、肉搏战、扬基佬、红魔、轰炸机、点杀、复仇”。业界讲究经济利益, 讲究发行量, 就是要制作不凡的标题。陈梦飞认为:标题就要“军事化”, 要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学界有不同看法, 认为没必要杀气腾腾。上述词语, 仍用来报道体育, 我看仍是耸人听闻, 冷战思维。完全可以换一种和谐的中性词语。如“敌人”可换成“对手”, “绝杀”可替换为“终结”, 等等。这是一个老问题、痼疾、顽疾。体育新闻语言究竟怎样, 估计口水战一直要打下去。

这里着重探讨一个“佬”字。美国人有一个绰号:Yankee, 中文一般译做“扬基佬”。准确吗?这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 众说纷纭, 其中比较可靠的一个说法是它来自荷兰。

据说, 从前德国人把做干酪 (cheese) 的荷兰人称为JanKees, 译成英文就是John Cheese.十七世纪初, 荷兰一些“约翰-干酪”移居美洲新英格兰 (New England, 指现在美国东北沿海六州) , 他们见早些时移居当地的英国人在山坡瘠地上开辟牧场, 认为是徒劳无功的蠢事, 于是把Jan Kees这个含有嘲谑意味的绰号转赠给那些英国人。Jan Kees渐渐变做Yankees, 也渐渐流行起来, 嘲谑意味则淡了很多。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北方人都给叫做Yankees;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Yankee更成为所有美国兵的绰号, 往往略作Yank。现在, 凡是美国人都可以叫做Yankee或Yank了。“佬”字用于中文, 用于人, 一般是贬义。常指成年男子。如《太平天国诗歌选·活捉财主佬》:“听讲洪杨到, 浑身乐陶陶;领着天军去, 活捉财主佬。”茅盾《船上》:“上舱可说是个大杂院, 摩登女郎, 西装的商人, 公务员, 本地人, 乡下佬, 甚至背兜里装着婴孩的乡下女人, 江浙口音的熟练技工, 带着机关符号的小勤务, 什么都有。”黄谷柳《虾球传·做了“马仔”》:“艇上除了船家佬船家婆和船家女三人外, 还有一个用绳索套住了的船家仔, 两三岁模样, 很有趣。”如果了解了中外对于“佬”这个词的理解上的差异, 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传媒人员还会轻易地用“佬”这个贬义词吗?虽然有着老外的幽默, 但难以消除国人对这个词的贬义认识。当然, 这无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以及“和谐思想的贯彻”。

三.谩骂的文字

比如:愚蠢红牌葬送“非洲雄鹰” (引题) 希腊逆转力保晋级希望 (主题) (6月18日7版) 0比3惨败于乌拉圭, 南非“难飞” (引题) “史上最烂东道主”呼之欲出 (主题) (6月18日7版) 0比0闷平阿尔及利亚, 英格兰队走到悬崖边 (引题) 球臭脾气更臭, 鲁尼再惹争议 (主题) (6月20日7版)

谩骂尼日利亚、南非干什么, 采编人员不同于一般的观众球迷。一般球迷可以用粗口, 其实也是不文明的表现, 自会遭到谴责。但采编人员不同了, 要起到社会责任, 要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 不能总让输赢观念流露。赢就赢, 输就输, 重在参与, 提高水平, 宣传认真比赛才是真谛。

用开骂的方式能解决问题吗?说鲁尼表现差, 脾气不好就可以了。就是引用鲁尼原话也要做一些技术处理, 不能原封不动地加以实录。报道本身的正文里措辞也显示中性。如英格兰主帅卡佩罗面露为难之色, 简单地回应:“他的表现非常糟糕, 不是原来的鲁尼了。”退场时冲着电视镜头, 鲁尼恶狠狠地说道:“这就是所谓的忠实球迷, 他们竟然朝我们发出了嘘声, 真是太忠诚了!”还不忘以一句粗口为结尾。

现场球迷抱很大希望。18日晚的开普敦绿点球场寒气逼人, 近3万名远道而来的英格兰球迷与无处不在的圣乔治旗帜, 让“三狮军团”上下感受着主场的温暖。结果令人失望。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中, 也有不少冷静的媒体强调了鲁尼现在的处境———急于打破进球荒, 在世界杯上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性子鲁莽的他又往往“祸从口出”。不久前的热身赛, 因为言词不当被裁判出示红牌;现在又将进球受阻的怨气转嫁给球迷。“人们不远万里来到现场给英格兰队助威,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 说出这样的话都是不应该的。”前英格兰著名前锋阿兰·希勒表示自己不能理解鲁尼的做法。

新闻语言如同新闻图片, 不适宜发表的都应技术处理。新闻《乌拉圭1比0胜墨西哥, 两队携手杀出A组 (引题) 肉搏战让默契球靠边 (主题) (6月23日7版) 》配1大图1小图, 小图显示的是运用自然主义手法的特写:乌拉圭队的迭戈·佩雷斯眉骨在拼抢中被墨西哥队中场队员瓜尔达多左肘打破, 鲜血沿着脸颊流过喉结、脖子, 再往下淌, 染红了球衣。此图片配发不是太理想。

《文汇报》本届世界杯报道, 焦点在于赛况报道、评论。韩国、日本和美国自2002年以来, 再度齐齐晋身16强。季军由乌拉圭和德国角逐, 结果德国以3:2击败乌拉圭夺得季军, 欧洲球队继上届后, 再次包办三甲, 也是德国连续第二届夺得季军。晋身决赛的两支队伍荷兰和西班牙, 是首次在决赛中对战, 西班牙凭着伊涅斯塔加时的入球, 以1:0击败荷兰, 首次夺得冠军, 成为世界杯史上第八支夺得冠军的球队。这些赛事很激烈、很精彩, 在报道中都被作为重点头条加以传播。如新闻《日本队3比1完胜丹麦队挺进16强, 直播吸引5000万本国人创收视纪录 (引题) 日式狂欢尤胜韩国 (主题) 》 (6月26日7版) , 可见一斑。

以上结合后现代语境从语言运用的多向维度分析了当下体育新闻语言运用的实际。在不断改革开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形势下, 确实存有相反相成的语言运用的多极发展现状, 因而中西文化交流环境下有的写作用语一时还很难判断孰是孰非。总体上规范占主流, 但是推陈与出新, 特别是这个出新有时还真正引起了一场革命, 不可小觑。 (众所周知, 回溯汉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 词汇、语音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恕不赘言。) 规范有规范存在的土壤, 但不能说求变就失去意义。规范中有超越, 超越中有规范。在实际运用中, 不分你我,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就像螺旋似地朝前推动语言科学的发展。套用西方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萨特“存在先于本质”说:每个人只能根据不断选择自己并超越自己, 给自己下定义, 每个人只能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但不是思维本身;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但不等于随意性, 它还有强制性即约定俗成。不是个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 体育新闻语言出现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倾向, 究竟该如何发展, “堵”还是“疏”?既不能因循守旧, 固步自封, 也不能太复古、超前出位与当下主流社会所谓规范语词不合拍, 这是一个值得不断商讨的问题。

总之, 体育新闻语言的重点在于:报道比赛消息、实况。这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沉下去, 坚持“走、转、改”的踏实作风。当然也可以做一些社会新闻的报道, 但切不可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张梦新, 阮家骅.充满韵味的章回式标题——评析《文汇报》世界杯特刊标题[EB/OL].新闻实践电子版 (2003-2-19) http://zjdaily.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37145/node154484/node154502/userobject15ai1545691.html.

[2]王仁维.媒体新宠儿——体育言论个性化初探[G]//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 体育记者谈体育新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265.

[3]姚红卫.试论报纸体育新闻标题制作的语言艺术[J],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2) :42.

[4]陈梦飞.论体育新闻标题的新趋势[G]//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体育记者谈体育新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282-283.

[5]姚红卫.谈谈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体育新闻用语倾向[G]//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体育新闻传播新视野.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396-397.

上一篇:幼儿德育下一篇:山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