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课程

2024-07-10

必要课程(精选十篇)

必要课程 篇1

一、高职院校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事前必要性论证的意义

我们通览了近几年全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发现当前高校课程双语教学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没有重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事前论证, 尤其是必要性论证。我们认为, 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事前论证是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必要环节, 是前提要求。对于高职教育而言, 没有进行事前必要性论证, 盲目开设双语课程, 不仅对专业教学不利, 实现不了高职教育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还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成才和成长。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基础素质的实际情况, 高职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事前必要性论证具有重要意义。 (注:根据教学中使用外语的程度高低,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 (1985) 》将双语教学分为沉浸式、保持式、过渡式, 国内有人则把双语教学分为全外型、半外型、混合型,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把教学过程中偶尔用几句外语称之为双语教学。) 我们认为, 对高职课程而言, 所谓的双语教学应当满足以下条件:教学资料、课堂教学和交流、课程考试与考核在量上各不少于三分之一是非母语的。本文正是基于对双语教学概念如此理解而展开阐述的。

二、双语教学必要性论证的现状和不足

通览2007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我们发现, 在必要性论证方面, 所收集的论文提出的必要性观点主要有这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 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外国文化, 有利于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国外先进学术理论, 有利于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和就业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有利于为出国、考研作准备,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等等。而这些观点是否能成为高校 (这里主要指高职院校) 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理由值得商榷。综观当前国内有关双语教学必要性观点, 我们认为这些观点的主要不足之处有:一是没有从大学生 (这里主要指高职生) 的总体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特色目标这四个层次逐层深入细致地论证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有关论证大多数停留在空洞的泛泛而谈的层面;二是没有充分考虑课程的课时有限性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效率的关系, 忽略了课程的时间维度;三是未能依据实际情况度量采取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程度。

三、高职院校采用双语教学进行事前必要性论证的层次

根据必要性理由的原因力大小和远近, 我们把必要性理由分为四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大学生的一般素质目标层次, 其必要性在原因力上最小;第二层次是专业培养目标层次, 这一层次构成开设双语课程的基础性的必要理由;第三个层次是课程目标层次, 课程目标是否需要采用双语教学是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根本性的必要理由, 是课程是否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的决定性因素;第四个层次是课程特色层次, 这是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加强性的必要理由。

第一个层次是高职生的一般素质目标层次。毫无疑问, 作为高职类型的大学生, 具备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能够应对简单的涉外事务, 对于他们的职业成长而言, 是有益的。因此, 在一定的条件下, 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有必要的。以具体课程如“国际商法”为例, 如果“国际商法”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那么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处理简单的涉外事务能力能够提高。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可以成为“国际商法”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理由。但是不管是对学生成长有益也好, 还是能够提高学生处理涉外事务能力也好, 不管是从逻辑的角度来说, 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而言, 这都不能成为“国际商法”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充分必要理由, 或者说成为开设“国际商法”的直接原因和近因。 (从逻辑上来说, 不能仅因为采用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处理简单的涉外事务能力, 就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从实践角度来看, 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处理简单的涉外事务能力提高了, 但这种能力不一定用得上。)

第二个层次是专业培养目标层次。课程设置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 所以课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有一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所以在必要性论证方面, 实质上是论证学生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是否必须应当采用双语教学, 或者至少能够证明采用双语教学比不采用双语教学更能满足岗位的技能要求。这就要求在论证过程中掌握预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的有关资料。还是以“国际商法”为例, 我们最初打算在法律事务、商务英语以及国际贸易等几个专业的“国际商法”课中采用双语教学, 但是后来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往届毕业生的有关就业情况来看, 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很少涉及到涉外商务法律事务, 也就没有在法律事务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也没有采用双语教学, 主要是因为没有达到可行性论证要求) , 所以最后只在商务英语专业采用了双语教学。根据学校设置商务英语专业的论证报告和近几年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调查材料, 我们发现,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有涉外性质的商务工作, 他们工作中会接触大量的商务单证、涉外合同和法律文书, 这些既要求具有比较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又要求具有较好的商业法律法规和商务规则知识, 还要求能够看懂具有一定难度的涉外商务法律文书。从商务英语专业未来的就业岗位需求来看, 在这个专业的一些课程当中采用双语教学是有必要的, 比如“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商务单证”等。因此, 从专业培养目标层次来看, 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国际商法”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有必要的。

第三个层次是课程目标层次。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同时专业课程也有其自身的特殊目标。我们认为课程目标是决定课程是否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 一个专业有一个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体系由二十门左右的课程组成, 而这些课程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等, 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仍以“国际商法”课程为例,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国际商事规则, 并且能够处理基本的涉外法律文书。想要让学生具备国际商事规则知识和处理涉外法律文书能力, 客观上就要求“国际商法”采用双语教学。因此, 正是基于课程目标的需要, 我们最后确定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

第四个层次是课程特色层次。高职院校主要是靠特色求生存和发展, 同理, 一门课程要想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 必须要有一定的特色。因此, 在满足前面三个层次的必要性的前提下, 为了形成课程特色, 双语教学可以成为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的理由。当然, 课程特色本身不是论证开设双语课程必要理由, 而主要是因为通过课程特色能够培养学生具备特殊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有了特殊的知识和技能, 就能在未来的岗位上作出与众不同的贡献, 就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概言之, 课程有特色, 学生有特色, 学校才有特色。这也是我们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必须同时满足前三条必要性理由, 而一门课程想要具备双语特色, 第四条理由则是加强性的必要理由。

四、应充分考虑课程的课时有限性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效率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忽略时间维度不计, 课程采用双语教学肯定能实现更多教学目标。但是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不过三年, 而且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甚至二十几门课程, 每门课程都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 高职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必须考虑课时有限性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效率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忽略时间维度不计的假定环境下, 假设课程甲必不可少的常规教学目标有A、B、C三项。在学生的现有一般英语水平 (高职院校普通专业大二、大三学生的英语水平介于大学公共英语1—3级水平、或者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B级水平之间;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介于大学公共英语3—6级之间) 的情况下, 采用大学生还能接受的保持式双语教学模式, 课程甲采用双语教学能够实现额外目标D和E。很显然, 采用非双语教学所达到的目标总量 (假定课程目标可以量化) 要小于双语教学, 用数学式表示为A+B+C

假如课程甲的课时数为M,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不管课程甲是否采用双语教学, 其课程教学目标的总量都是一样的 (假设为S) , 用数学式表示为A+B+C=A′+B′+C′+D′+E′=S。那么目标A′+B′+C′与D′+E′就是一种反向关系:即目标A′+B′+C′实现程度越高, 目标D′+E′实现程度就越低;反之, 目标A′+B′+C′实现程度越低, 目标D′+E′实现程度就越高。

根据上述推理可知, 一门课程要采用双语教学, 必须要满足这样一个条件:A′+B′+C′的实现程度不能低于最低限度 (假设为P) 。在既定课时数M内, 采用双语教学如果不能够达到A′+B′+C′的实现程度的最低限度P, 那么就没有必要、也不能采用双语教学;反之不仅能够达A′+B′+C′的实现程度的最低限度P, 而且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目标D′+E′, 那么采用双语教学就有可能性空间。但是即使在既能实现教学目标A′+B′+C′的最低限度, 而且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目标D′+E′的情形下, 也不能说这门课程就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只有在采用非双语教学的目标A+B+C所实现的目标总量在效用上不如采用双语教学的目标A′+B′+C′+D′+E′所实现的目标总量, 才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而衡量效用的标准要由课程讲授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依据实际情况度量采取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程度

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素质的学生在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程度上是有差异的。在总结三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吸收他人见解的基础上, 我们对必要性程度作了如下总结和归纳:

一是只有采取双语教学模式, 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必要性程度是最高的, 在这种情况下, 就必须采用双语教学。在诸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之类的涉外性比较强的高职专业中, 有些课程 (如“国际商务单证”) 采用双语教学是必须的。

二是如果采用双语教学模式, 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更适合岗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很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在诸如商务英语之类的涉外性比较强的高职专业中, 有些课程 (如“国际商法”) 采用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三是如果采用双语教学模式, 不会对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不利的影响, 能够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如在某些国际旅游城市的高职院校的设置了旅游专业, 而该专业中的“导游”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有必要的。

四是如果采用双语教学模式, 不会对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不利的影响, 也不会有什么有益之处。在这种情况下, 不妨采用双语教学。

五是如果采用双语教学模式, 会对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比如有些高职院校不切实际地在某些公共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 (如大学数学、大学语文) , 这种做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值得怀疑。以“大学语文”为例, 尽管人们对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看法, 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即提高学生对母语的运用能力。作为基本长大成人的高职生, 他们对母语已经有了一定运用能力和文化归属感,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提升他们对母语的人文感悟和母语的理性思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大学语文”采用双语教学很有可能对开设这门课程的目标产生不利的影响, 甚至会混淆“大学语文”课程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例子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程度需要课程讲授人根据实际情况来度量和判断。应当考虑的具体实际情况, 包括但不仅限于:院校类别、院校历史传统和特色、院校的发展规划和方向、专业属性、课程属性、学生的外语基础、就业岗位职责要求等。

摘要:高职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应事先进行必要性论证。针对当前课程双语教学事前必要性论证的不足, 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 (1) 高职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宜分四个层次进行必要性论证; (2) 必要性论证中应充分考虑课程的课时有限性与课程目标的实现效率之间的关系; (3) 依据实际情况度量采取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程度。

关键词:高职课程,双语教学,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4, 2006, 2007年) [C].

[2]丁文楼.双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3]王建刚.实践教学双语教学研究与探索[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7.

[4]余强.国外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 2006.

浅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篇2

新曙光小学 王亭亭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来临了,而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本文将从校本课程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意义上来浅谈一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①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

②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③基于学校,是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影响 外部影响

从“校本”的字面含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是一种来自于本学校的自我研究的课程,它是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教学理念创办的一种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课程,这种课程和其他学校是不同的,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都体现着自己学校的特色,一个学校有着什么样的传统,什么样的特点,都能够从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很明显的体现出来。

比如我们学校的主要目标——“培养好习惯”,这是我们的特色教育,从我们“礼仪教育”“习惯教育”“感恩教育”的课堂中便能很快感受到这种好习惯的培养。

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好的招牌,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

内部影响

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受惠。学校提高声誉,为师生了搭建平台。教师得到发展,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学生更受到加倍关注,获得知识技能,增加了展示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受益家长得意。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和学校自我更新的机会。

三、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影响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创造性地组织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反思者。要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比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素养。

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的,这就要求教师全方面的去学习,尽量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求学口味。促使教师去拓展自己的技能面,使自己变得“全能”一些,这样一来他所能开发的校本课程所选择面才会广泛,才会有喜欢他课程的孩子来学习。

再者,校本课程的上课形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换种说法可以说校本课程是“玩的课堂”,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自然而然的掌握知识,而越是“玩”就越是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底,如何才能让孩子又玩了又学了,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难的一项工作。这更是要求教师去不断的学习和探索。

四、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改变了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

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比国家课程更加丰富的问题情景,由各种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学生也会在不同的活动之中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的刺激,遇到不同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培养和发展思维的广阔性、灵敏性、深刻性和敏捷性。拓宽了学生学习领域,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

传统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没有个性可言,而校本课程就不同了,它所要的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孩子喜欢什么,就教授什么,让孩子们能够全面的发展,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全才而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人。只有这样,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成长才会更加健康!

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成就感,产生学习兴趣

一个孩子在平时的常规学习中觉得自己不行了,跟不上了,如果没有他的特长的发展,他就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但是有了校本课程,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他在自己感兴趣的校本课上有很出色的表现,一样会让他信心百倍,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再认为自己不行,说自己一事无成,他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信心,可以从“不行”的阴影中走出来,从而对学习部那么畏惧。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一个学校来说是一个创新教育的机遇;对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锻炼更是一个提高的机会;而对学生来说校本课程更是一个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途径。

不论对于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十分有利于现代教育的,而它的开发更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华东师范教育学系刊.2000.[2]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张德伟,沈英.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北京出版社.2005.[4]侯秀花.“开放性”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篇3

一、校本课程开发是完善国家教育课程的需要

国家课程以开发全国统一的、共同的课程方案为目标,课程的决策权掌握在学科专家手中,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它的开发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生活和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到众多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特别是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天文、地理、科技、历史等都有涉猎。但是囿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限制,这种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课程体系,无法照顾到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更无法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而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设计和开发的课程,却可以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憾。

例如,我校是一个流动学生和留守学生集中的地方,而且少数民族学生占到了四分之一,多数为回族和东乡族学生,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饮食卫生等差异较大。主要是语言障碍和入学年龄的差异,使得回族孩子和汉族孩子学习能力、知识水平都不在一个层面,学校统一使用的国家课程根本无法满足孩子们参差不同的需求,所以校本课程亟待开发。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正是对国家课程开发所遇到的挑战做出的实用主义的回应。它将在一定范围内弥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我国课程教育体系的完善。

二、校本课程开发是培养学生特长的契机

校本课程使学生各国课程改革大都意识到真正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人应是个体充分发展的人,能够自主学习的人。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特别是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孩子们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可塑性较强,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只强调识字、读书、写作,“一刀切”,给每个孩子提的是相同的要求,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开发校本课程势在必行,它将充分考虑时代的特点、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开发不同的课程,使课程与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是培养学生特长的契机。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从中圈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坚持学习下去,形成特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水平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课程设计通常由课程专家来完成,而最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师却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被排除在课程设计的范围之外。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教师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课程设计者的意图,那么,他就不可能很好地实施国家课程,或者很难使课程达到预期的效果。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因为教师自己参与了课程开发,掌握了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技巧,因此必然会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性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管理艺术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能自然地得到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本身,也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每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就是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这些并不够,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可是,教学情景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要求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知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够加深自己对本体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条件性知识,累计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与完善。

四、校本课程开发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举措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而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现实背景。

(一)引导学校确定自己的教育特色

学校可以根据师生的特点、教育资源、学校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志趣来确立学校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这样,国家就在政策层面上保证了学校可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以便办出学校特色。

(二)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可能

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就是承认各类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学校和社区的特殊需要。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社区环境,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社区或学校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让校长和一部分特长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整体质量的基本前提下,开发更多有特色的课程,使学校之间的距离适当拉开,并使条件较好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高中美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探索 篇4

一、高中美术课程的开设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不仅小学和初中开设了美术课, 高中阶段也开设了美术课。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 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美术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因此建议在3个学分中采取“1+2”的选择策略, 即鼓励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 以获得1个学分, 再在其他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获得另外2个学分。

高中美术课程开设既要考虑到一部分学生高一年级选修音乐, 高二选修美术课程的需要;同时也需要考虑部分学生高一至高三美术课程继续深入学习的需要。高中美术课程开设既要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学校教学条件, 注意整合学校师资与教室的条件, 尽可能多提供学习模块;又要根据学校的师资与教学条件不同, 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 并遵守“1+2”或更多的模块教学要求, 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要求。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提倡质性评价, 促进个性发展, 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理解祖国优秀艺术, 尊重多元文化, 提高美术素养;强调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美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由于美术课非考试科目, 所以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这是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 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还在埋头做主科目作业, 有些带主科目的教师甚至向年级组申请将美术课为己所用。使得美术课在高中阶段显得毫无价值和意义, 忽略了高中美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要定位自己的风格, 还要熟悉自己的身材, 优缺点一定要掌握, 穿衣要把缺点遮盖住, 要把自己美的地方穿出来, 要有自己的特点, 颜色搭配也很重要, 还要有整体性。高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外貌和穿着, 也有很多盲目追求时尚的同学, 以为穿的与众不同, 打扮的花里胡哨就是个性。很多男女同学都是留长指甲、染头发、穿低腰裤等等不合自己身份的装扮, 破坏了校园这个纯洁神圣的殿堂。所以高中绘画课中的“色彩课”为学生如何搭配色彩、如何搭配服装、如何欣赏美、如何表现美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了解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感情倾向和色彩的搭配, 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什么颜色的上衣搭配什么颜色的裤子比较美观, 并在课堂上互相评论和互相欣赏, 同时对彼此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建议。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装扮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情感和追求, 也会对周围的人起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学习和互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追求适合自己身份和气质的服装、发型等, 比起上一节仪容仪表教育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陶冶学生的情趣。

在教学生基础知识的课堂中可采用陶冶学生的情趣的方法, 由于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对于学生作业中常常存在一些绘画知识性的错误, 可在美术鉴赏课中指出正确的方法, 就能使学生一目了然、茅塞顿开。美术鉴赏课中, 我们在欣赏名人名画的同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清晰的画幅, 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能陶冶学生的学习情趣。比如在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时候, 播放一幅“山水瀑布”的画面, 让学生根据画配诗, 学生很快就想到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在“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下学生们一起朗诵了这首诗,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好一派诗情画意的美好画面。让很多的学生诗兴大起, 一节课下来大家合作非常愉快, 教师乐教, 学生乐学,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陶冶了学生的情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三) 增长学生的见识。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 要多创造机会, 多搭建舞台给学生, 要回归到教学的本元。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设计一些形式灵活的美术鉴赏能为课程教学起到铺设的作用, 又能训练学生的双基能力, 可算是一举两得。高中美术鉴赏课如果按教材一幅幅画进行讲解, 不仅内容多而杂, 学生也学的枯燥无味, 所以必须重点突出, 以点概面, 将每课的经典作品加以分析并拓展课外有意义的知识, 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增长学生的见识。

(四) 开阔学生的视野。

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 照相机和摄像机早已普及到几乎每个家庭。如今的DC和DV器材,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也都有很强大的自动功能和多种模式可供使用者选择使用。视频的应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了解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由此营造的浓厚学习气氛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会继续引导学生探讨和学习。

(五) 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 更注重阅读理解和判断, 而不是盲目听从;更注重主动学习和探究, 而不是被动接受;更注重知识的组织和归纳, 而不是知识的片断;故在高中美术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中, 要更注意学生的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发挥, 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归纳, 注重发挥想象, 做到激发思维。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 不仅能让学生熟悉美术媒体和形式, 而且可以通过视觉语言和资源的充分运用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 美术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陶冶学生的情趣,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其他文化课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春.对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 2011, 40 (6) :4~15

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论文 篇5

论文摘要: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准教师”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经验,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应注重培养专门教师队伍,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 青少年名著计划 阅读指导

所谓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从名著的宝库中撷取一些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的阅读、讨论和感悟,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不仅是在培训学生,更是在培训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阅读之醇美,感悟到教育之真谛,更要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能有效地阅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从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式和方法。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培训

(一)阅读不能仅凭兴趣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的是“添加模式”,即把名著指导添加到语文课程之中,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来负责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1](陈巍2009)。大学阶段,师范生同样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培训,使得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2](李静2008)。笔者曾对所在的师范学院116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学生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自主阅读名著,8%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2%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阅读;47%的学生从来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名著的内容,68%的学生遇到读不懂的名著就选择放弃;84%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读名著的内容。这种自发的、娱乐休闲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这些准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将难以驾驭和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有效阅读需要培训

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早在1944年,在赫钦斯(RobertM。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J。Adler)等人的倡导下,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Books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该计划由“名著基金会”(GreatBooksFoundation)推动,199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将它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加以开展。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3]。近年来刘新武、于丹、易中天等老师在《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正折射出当今的中国国民其实对名著有很高的兴趣。目前的中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组织来推动名著的阅读,这才能使中国不会与名著越走越远。

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圈子,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复制名著的思想和内容,而是希望推动学生掌握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他们“研讨”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研讨”,要求教师或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掌握有效倾听的策略和提问的技巧,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反应,使整个研讨会既生动活泼,又能紧密地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三)“名著资源”需要选择和开发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中国的《论语》、《老子》、《诗经》,还是欧洲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可被称为“经典”或是“名著”。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也留下了许多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全集或文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美国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它们都是公认优秀的“教育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4]。   让师范生去阅读一个伟大心灵写下的伟大作品,这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来教师来说,是培训专业能力,形成专业情意的重要渠道。由此,在众多教育名著中,师范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有三个:首先,阅读的材料必须能唤起“准教师”的职业情意,使他们能感悟到教育之真、善、美,使他们愿意在这项事业上坚持发展下去;其次,阅读材料应适合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最后阅读材料长度必须适中,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余阅读。

二、提升指导水平,需要一个教学团队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有多位教师开设了诸如《当代作家名篇赏析》、《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赏析》、《儒学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与阅读有关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较浓厚的“解说”性质,注重教师对原著的讲解和阐释,而较少关注学生思考和参与。但诸位教师对原著内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思维和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与几位教师商议沟通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行阅读有关文献,然后酝酿和选择问题,带着问题去旁听相关教师的课程。学生们开始还安于“旁听”的角色,逐渐就有大胆者敢于当堂向教师发问,甚至一度引起与原班学生的激烈冲突。任课教师向笔者抱怨“你的学生破坏了我原有的教学秩序,抢夺了我学生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赞赏“你的学生确实胆子大,有想法,思路敏捷也很开阔”。

在经历了几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却也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应该有所改进!目前由笔者主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研究课题《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的行动研究》,已获得立项。所有课题组成员还自发组织阅读研讨活动,其目的:一是真正作为一个阅读者来感悟阅读的真与美;二是在研讨中思考如何驾驭“研讨”。在这一课题背景之下,必能推动阅读指导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师范生的阅读培训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推动名著阅读,需要学校支持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名著指导课程,往往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放,选课的学生动辄好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而以“青少年名著计划”的经验来看,要很好地组织学生发言和交流,却以三十人为最宜。笔者正于学校积极沟通,期望将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至30人,视选课学生的数量分班教学。另外,本课程期望分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多名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考虑到每位教师都还承担着各自的专业教学,团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选课学生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若要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负担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确实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很好的沟通。

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专业课,增加综合实践、实验课。如师范生开设的《教育哲学》、《课堂管理》、《教师口语》等课程,完全可以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为综合实践课。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试行高级班指导初级班、中级班观摩高级班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这些想法和建议目前正处在实验论证阶段,期望在不远的将来能为师范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不论是指导教师的阅读训练、师范生的阅读训练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整个系统,是推动整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它需要所有人参与和倾力付出,它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交流和承上启下,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巍。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3

[2]李静。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及其对我国借鉴意义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3

[3]TheGreatBooksFoundation。OurEvaluationstudy。Chicago:TheGreatBooksFoundation。1993(2010―08―07)。

高职院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英语 复合型人才

专业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它有别于通用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设计,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建筑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将语言教育与学习者需求结合起来是专业英语的灵魂和精髓,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培养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而专业英语恰恰体现了这一教学目标,真正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应用能力,使英语学习更具实际意义。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逐年压缩英语课时的比例,学校仅仅是为了英语过级考试而设定一定量的英语课,但是没有从实质发现英语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此外,学生通过了英语AB级考试以后,普遍认为已经完成了学校制定的目标,潜意识地认为英语在今后工作中的应用是微乎其微。同时,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繁多,一学期开设了多门专业课程,课程负担较重,这些都使得学生无暇顾及英语学习,从而在思想上不予重视。综上所述,学生在英语方面缺乏积极性从而使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加举步维艰。

所以要想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我们英语教师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英语专业会展实训课程,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这一课程的开展要求带训老师必须有会展专业方面的知识,对整个工作流程非常熟悉,操作能力强。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还要有博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能只是纯学者,理论家,更应该是懂生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让专业英语老师到生产第一线锻炼,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改革原有老教材,采用新的实用型专业英语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是教学成功德保障,专业英语课程使用教材应侧重于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强调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性。其次,专业英语教材除阅读,写作之外还应包括听力,口语。听说内容可以将该职业业务活动中经常用到的英语作为编写材料,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让他们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开发教材的形式,将语言教学与职场工作情景进行有机融合。

三、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高职英语教学要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拓展文化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上,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和交互式活动,将每一次课堂的教学目标分成单个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职场模拟训练,将学习与职场工作相结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热情,又能培养学生在职场工作场景下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语音室,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第三是在教学评估中,除了统一考试外还应将一些更具专业特色的内容纳入考核中。如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应该对学生的业务交际能力进行考核;机械专业,医药专业则应对学生阅读,翻译说明书的能力进行考核。总之,多样化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

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要想使学生通过高职学习从社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英语教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既精通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专业英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自身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名著阅读教学课程创建的必要性 篇7

我校是邗江区仅存的几所完中之一, 对于这类校本课程,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有目的的开展名著的阅读与教学;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这一很好的资源, 帮助学生开出一学期, 一学年甚至是初中三年的阅读书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假期时间, 借阅书籍, 定期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而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的时间,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 寻求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学校和教师也可以定期邀请一些老师, 甚至可以是一些当代的名家。让他们来到学生中间, 开设讲座, 举行互动节目, 让学生更好的领略文学的魅力;受到更广泛, 更深层次的熏陶;学会怎样去阅读, 赏析文章和作品。能够从不喜欢到不讨厌再到喜欢和酷爱。当然这也是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话说明了一个问题:广泛的阅读可以提高人多方面的能力。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很好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期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分析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读书的好处自不用多说。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 据说三岁就开始看《红楼梦》, 到七岁前就已经读了好多遍, 用她自己的话说, 她之所以能成为作家, 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和她童年的广泛阅读是分不开的。她的许多作品在当时很受读者欢迎, 人们争相传阅和购买;她的不少作品还被改编成剧本, 被搬上舞台和银幕。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出:阅读是一位作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代国学大师钱钟书, 为人很低调, 平时言语不多, 外出也很少, 但他一生大量的时间都在阅读, 做学问。钱老的记忆力超人, 在西方文学方面也很有研究。记得有一次, 他应邀到西班牙去讲学, 讲到精彩处, 钱老引用了一部古代西班牙著作中的一大段文字, 而且是用古西班牙语说出来的, 当时是震惊全场, 要知道, 就连在座的一些西班牙的老学者, 许多也只是听说过那部书的名字, 结果那些学者散会以后, 赶忙找到那本书, 打开后才发现, 钱老竟然是一字不落的把那段文字给背出来的。更加对钱老佩服不已。这件事情一直被后人所传诵。

再回到我们当代来看看:为什么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会有较高的收视率, 其原因也可以归结为:一是那些名家个人的魅力;二是内容的确吸引人, 因为那些内容是这些学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成就;当然这也离不开阅读。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 也可以通过创建图书目录, 也可以编写文选, 也就是我所要提倡的, 建立科学, 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将中外的一些名著, 名篇挑选出来, 装订成册, 按照年级进行教学。对于一些文章可以让老师重点讲析, 指导学生如何深从深层次挖掘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文章的主题、作品的艺术特色等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加上大量的阅读, 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喜欢的作品, 可以在阅读鉴赏时, 怎样找切入点, 怎样沉浸到作品中去, 去体会作者的悲与喜, 苦与乐, 怨和哀……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作品的独特魅力。

必要课程 篇8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现代人的重要素养之一, 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等。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 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 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二是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 知晓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能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三是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甄别信息;四是能有效地吸收、存储、管理、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五是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分享, 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 能用好的方式表达、呈现和储存新信息;六是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学习、生活的能力和方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教学资源必须生活化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的资源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含了网络资源, 但远不能局限于网络。教学资源生活化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善于检索、甄别和使用互联网上的教育教学资源。二是要善于改造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 使之符合课程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个性化需要。三是要善于使用身边生活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增进教师与学生的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一些教师只管从网上下载资源, 不加改造地用在教育教学中, 这是互联网依赖惰性的体现, 不是合格教师应有的职业习惯。网上的教育教学资源必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处理, 贴近课程需要、贴近学生需要、贴近教师教学风格, 才能有效服务于自己的教育教学, 真正为我所用。否则学生直接上网校得了, 哪里还用得着教师?同时, 我们要明确互联网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是全部, 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身边生活中的资源, 让学生学以致用, 让学生能学习、能实践、能创造。因此, 我们的教学内容应当不拘泥于教材与大纲, 而是以教材为基础, 以大纲为线索, 从网络和生活、工作实践中寻找真实素材、真实案例进行教学。

教学理念必须开放化

“互联网+”课程的运用日益广泛, 教师只有信息素养和技能还不行, 还要有与之适应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 教师不再具有知识上的优势,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逐渐转变为观念的引导者、方法的探索者、学习的同盟者。因此,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 教师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各种变化, 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进步, 虚心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使之更好地适应学情的发展变化, 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沟通方式必须多样化

教育教学的本质是沟通交流。因此可以说,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互联网+”课程也带来了沟通交流方式的巨大变化。一是开辟了沟通交流的新渠道,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 优于其他任何教学媒体的显著特点就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 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 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这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更为开放的交流,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独立思考精神。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实施个性化教学。学生可以依据其自身的兴趣特点选择学习内容, 可以依据其自身的能力水平自定学习速度, 从而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实现差异化的发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充分的体现,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三是交流沟通的网络模式与传统模式不是替代关系, 而是融合关系。传统教育模式以言传身教为主, 这种明眸传神、体态达意的方式, 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面的互动、集体生活的熏陶,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发展社会性、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等素养及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可以预见, 沟通交流的网络模式与传统模式将扬长避短、充分融合, 深刻影响我们的教育和生活。

国学红楼初探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研究 篇9

一、开设红楼梦通识教育课程的背景

1.经济背景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 让世界看到了发展中的中国, 正以最为迅猛的势头开拓, 经济世界融合性, 带来了文化的频繁交流,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 国家的倍受瞩目, 也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契机, 近几年来, 我国也加强了对于国学和传统的认识, 英语的不记入高考总成绩, 汉字听写大会的举行, 都印证了我国把国人提高国学素养提到上了日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国人坚定的, 才能把其发扬于全球;再加之,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整体国民经济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中国文化热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风尚, 不少的外国友人来华学习中国文化, 中国也把孔子学院办到了世界, 中国的经济地位和政治背景决定了我国的语言和文化将来在世界上都会成为热门, 所以就更应该从国人抓起, 不断提高国学的基本素质和整体水平。

2.文化背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 也是世界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标地, 而《红楼梦》涵盖了中国文化的绝大部分, 是中国文学、文化、美学、艺术等的代言, 其诗词歌赋、传统的酒令、骨牌、服饰艺术、奇珍异宝、奇花异草、粉头优伶、名人传记和古书等形式等, 不仅有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 还有下里巴人的市井生活, 不仅有道教和佛教的法事, 还有巫傩文化的邪恶降头, 有传说和传奇, 还有轶事和野史, 有《大学》和《中庸》的老八股, 还有《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字句与篇章, 无处不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当前, 我国的文化也奉行着“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宗旨, 虽然也有无数不同形式的文学和文化出现, 但无一能取代《红楼梦》的历史意义和文学意义, 也无一能抗衡其在文化领域中的先锋效应, 所以在我校开设红学通识教育课是有其前瞻性的。

3.学术背景

《红楼梦》这一历史巨著, 在思想史、文化史和美学史上都具有研究空间和潜力, 从十八世纪红楼梦诞生起, 对于红学的研究就此起彼伏, 从最初的脂砚斋重评到刘心武和周汝昌先生的研究, 到日今一共有四大研究派别, 评点派, 考证派, 题咏派和索隐派, 主要的代表人物也为胡适、周汝昌、王国维、蔡元培等, 从古至今, 每个年代没有终止对于这部巨著的考证和研究, 周汝昌就提出了“红学”“脂学”“版本学”和“探佚学”等红学中的“四大支柱”, 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和孔子学院的传播, 以及国学热潮的回暖, 做为其经典巨著的红楼梦势必也将再度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学科及科研课题, 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深入研究, 也将把跨文化比较红学研究推向科研领域上的焦点。

二、开设红楼梦构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1. 学科建设现状

目前我校学科建设主要以经济类为主, 像金融、经济、税务、工商、国经等, 学校的建设重心也向经济类倾斜, 我校本身也是经济为体的, 从1948年建校起, 就是我国的税务人才的培养基地, 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 也造就了无数的经济类人才, 也逐渐形成了我校自身的经济特色, 但是由于学校历来的传统和学科的构架, 使我校一直以来, 对于国学建设是一个空白, 尽管在近几年也成立了新闻院, 但也主要是传播和广告等为主要的学科的框架, 而就目前的形势和我校的情况来说, 开设国学讲堂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整体文学修养和自身的文艺素养, 而且在强调国学和全世界国学的热的大环境下, 国学更是高校理应重视的一个领域, 《红楼梦》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其中不仅包含着文学层面, 还较为深刻的触及到艺术、建筑、服饰、风俗、传统、语言、诗词、美学等, 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就目前学科的建设上来看, 开设红学欣赏是势在必行的。

2. 我校特有情况

我校学科建设的倾斜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情况, 比如说像学生对于经济类知识的过度专注, 大部分学生课余的时间除了娱乐和自主生活以外, 对于文学修养的提高基本上是空白, 对于红楼梦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 甚至有的同学都不知道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文字, 更不说故事的梗概和作者的写作意思以及这本不同人观之为不同的红楼梦的话里话外了。加之我校有较大一部分学生在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 本来就对文科的内容感到陌生, 就不用说自己找时间来自学红楼梦了。再者, 我校培养学生也主要是经济类和金融类方向, 对于中文和国学历来的重视就不足够, 也更不用提对于文学和艺术的鉴赏力的培养了。

3.学生国学需要

在经过了半年的调查和课堂试讲之后, 发现了学生们对于红楼梦的深厚的兴趣, 不仅仅对于故事的大体脉络, 人物命运的波折, 诗词的欣赏和书里书外潜在的内容, 以及对于宗教、艺术、服饰、文艺等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这半年红学相关的课程中, 笔者由浅入深的讲解, 给学生们展开了一幅幅的红楼中人物白描工笔, 一幕幕故事的跌宕起伏, 以及一个个话里话外的单纯城府, 让学生们对于人物有了大体了解的同时也使同学们对于红学的欣赏角度更为明确和清晰, 所以在国学热的大环境下, 我校学生对于红学的渴求度也越来越高, 所以开设红学课程势在必行。

4.科教研究需要

各学段体育课程衔接必要性研究 篇10

在体育学界, 由于体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 使得课程整体衔接性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关于体育课程衔接研究较早, 毛振明 (2002年) 就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整体设计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或许当时也由于在课程理论中并没有“课程衔接”这个专属概念名词, 毛振明教授除了在文章标题中涉及“课程衔接”这一名词, 文章其他部分均用”整体设计“来表达这一新的课程研究视域的前沿思想。在他的研究中, 毛振明教授指出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指对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安排, 使其更加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使各段的教学更加有特点、有重点, 使教学效果更佳的工作, 是使学科的知识技能系统 (客观世界) 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系统 (主观世界) 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工作, 也是课程研究和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1]同时他从体育课程各学段的角度指出课程整体设计的关键是要体现各学段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和区别性上, 并以此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当时体育课程衔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学段划分、学生身心发展、体育需求的确认等方向入手对体育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的工作思路。这应该是体育学界较早的关于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的权威论述, 但笔者研究发现, 在此之后很长时间内, 体育学界便很少有学者就课程衔接问题做更多深入研究。但就整个教育学界而言, 情况却不同。

随着课程研究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很多教育学者已经意识到并指出课程衔接是课程理论新的研究视域, 课程衔接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广大学者在研究相关理论时不可回避的课程视域。周仕德 (2010年) 研究指出, 目前课程衔接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 但在他的研究中十分肯定课程衔接对于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他结合以往各国教育学者关于衔接性的相关解释和描述, 指出课程衔接指的是不同学段或某一学科在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科书编制等宏观与微观体系化的最优组合。

并且他认为加强课程衔接研究是我国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和有效教学的内在要求, 是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是我国课程理论由静态走向动态的逻辑必然, 是我国课程理论从宏观阐述转向微观研究的逻辑必然。[2]

2 各学段体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各学段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不衔接问题所反映出来的体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十分明显, 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2 .1 终身体育的内在要求

杨黎明 (2011年) 指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课程衔接[3]。随终身教育应运而生的终身体育也是如此, 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是终身体育的内在要求。终身体育要求一个人应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知识以及相对稳定的体育项目兴趣。而6~22岁是一个良好体育意识和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 学校体育对于终身体育的基础性意义可见一斑。

而在现阶段各学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中, 低水平重复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各相近学段教学目标含糊重复、教学内容陈旧不变, 以篮球教学为例, 从小学到大学, 篮球的课程安排始终都可能是球感练习、原地运球, 然后是传球、行进间运球等。

尽管很多中学都在积极尝试体育教学改革, 中学体育专项化、俱乐部化已经在很多条件成熟的中学开始实行,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由于中学与大学的体育课程并未系统性衔接, 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可能又要回到更低的层级水平重复学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

就总体而言, 很显然, 学校体育缺乏系统性整体设计和各学段课程的科学衔接, 这不利于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形成, 相反, 正是这种低水平重复导致了学生不爱运动、讨厌体育、讨厌体育课的现象, 因此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兴趣, 系统性的培养和提升必不可少, 而这种系统性必须来自于各学段体育课程设置本身的连续性、递进性和科学性, 即体育课程衔接。

2 . 2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

张晓林 (2015年) 指出体育课程应充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4]。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这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体育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然体育课程的设计应充分、科学地遵循学生在成长发展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身心发展的规律规定在不同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目前而言, 体育课程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充分遵循学生, 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含糊、分段不清, 导致教学内容区别不明显, 单一低水平重复, 教学要求低且变化不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 学生对身体活动的多样化需求的增多, 对自身运动能力渴望程度的不断提高, 体育课堂似乎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这也是很多学生喜爱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堂, 喜欢向其他运动能力高的人请教也不愿意向体育老师请教的原因所在。因此从以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 体育课程的衔接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 这也同时要求在顶层设计的视角上重新审视各学段的体育课程, 重新规划, 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更具整体性、递进性和系统发展性。

2 . 3 教师教学整体满意度提升的需要

无论是通过口头访谈还是问卷调查, 相当一部分教师, 特别是年轻教师普遍认为在教学岗位执教一到两年之后便对教学活动失去兴趣, 对体育课堂不再抱有积极、热情的态度, 究其原因, 除了教师本身的个别原因之外, 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对高中之前的课程教学效果的失望, 课程体系的设置让教师对教学工作失去兴趣, 很多年轻高校体育教师在进入教学岗位之前基本都想在岗位上一展才华, 但基本结果却是, 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水平很低, 甚至连基本的体育常识都不具备, 例如每学期都要在体育课程结束之前进行体能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会反映出许多问题, 大部分高校学生对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常识都没有掌握, 例如立定跳远怎么跳, 跑步的摆臂, 不知道运动后如何有效放松等, 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师重新再去教授, 而这些学生是已经接受了至少10多年的体育课程学习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他们依然从事着中学甚至小学教师承担的任务, 而这是与高校教育的根本特征相冲突的, 教师对教学整体满意度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系统性有效衔接是各学段教师教学满意度提升的需要。

2 . 4 体育课程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不断促进着体育课程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而与此同时, 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在不断推进着课程研究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要求理论研究要不断地从不同视域进行深入。课程衔接是课程理论新的研究视域, 在之前的很长时间内是课程理论体系中的空白点, 正是由于在课程需求与课程实际之间的矛盾凸显, 促使教育研究者从新的视域审视课程教育, 从而推进课程理论不断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和实施是体育课程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结语

体育课程衔接是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全新视域, 从这个视域出发, 体育课程将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体育课程衔接的推进, 一方面会给教师教学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发展机会, 但更多的则是对大部分教师以往教学形式和理念的挑战甚至颠覆, 尽管在推进大、中、小学各学段体育课程整体衔接过程中仍然会有来自于制度、计划实施者和课程执行者的各方面的阻力。但终身体育的宏伟目标需要体育课程整体性衔接, 学生的身心发展呼唤更具科学性和发展性的体育课程设置, 更多的年轻教师需要更多的挑战和提升的机会和空间, 体育课程理论及其研究需要课程衔接来开拓更为宽广的视野, 使其更具科学性和价值性。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 (大中小学课程衔接) 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5.

[2]周仕德.课程衔接:亟待研究的课程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9.

[3]杨黎明.关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的关键是课程衔接[J].职教论坛, 2011 (24) .

上一篇:青岛小城镇建设下一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