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2024-09-06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精选十篇)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篇1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宽、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造就人才,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学有所得”,就要求高校教育能够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学科发展机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充分拓展学生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提供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2 突出办学特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标志

高校的办学特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每所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都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身所处的地域、学科优势来确定的。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高校的办学特色不仅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其办学实力、品牌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标志。

营造特色、强化特色,是各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哈佛大学恪守“与真理为友”的校训、耶鲁大学倡扬“自由教育”的理念、北京大学秉承“兼容并包”的传统等,都是极富特色与个性的发展战略。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都与其坚持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息息相连。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教育规划发展纲要的核心战略。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制定特色化的发展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要求高校应结合实际,从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风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入手,重新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创建学科特色和科研特色。一所高校的生命在于学科,一个学科的生命在于特色。一所大学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此外要突出科学研究在学校工作中的权重,学科梯队的形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处于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科研课题的选择要突出学科特色,或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鼓励跨学科协同攻关,争取重大项目充分体现科研特色。也只有充分创建学科特色和科研特色,以特制胜,才能把知识创新、科技成果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

3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来说,科学与人文、课内与课外应当相互结合。长期以来,大学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很少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必须从课堂教学这种最基本的培养活动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牛津、剑桥的导师制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导师制模式下,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辩论和独立思考。美国的模式也是互动式的讨论会,一群学生自己去立论、辩论、分析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方面,而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实际上都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以怀疑甚至是否定前人为突破。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说:“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多一点在实践中提高的欲望,多一点在创新中发展的精神,比如: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创新的环境中来,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问题意识、更有目标导向、更多综合运用机会,进而提高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协作为方式的团队工作能力,以沟通为目标的国际交往能力。逐步使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活动。

4 教师角色转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手段

现代创新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因此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手段。教师角色的转变实际上经历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到“授之以渔,不如让其创渔”的过程。所谓“授之以渔”,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捕鱼实践,从教师那里学习捕鱼方法,在“断源”的情况下,能够自己张网捕鱼,使之源源不断,这样,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到了“让其创渔”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始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促进者。关键在于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知识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依托,以探究学习为目标,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超越自我,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乐于实践,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打鱼,还可以创渔,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5 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趋势

当今国际社会人才竞争激烈,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无法面对未来的冲击。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国际交往的知识结构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所说,高校创新型人才要“进行开放式培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同国际科技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了解国际前沿学术信息,吸收多元文化,从而为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拓宽领域。

摘要: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突出办学特色为标志;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结合为关键;以教师角色的转换为手段;以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趋势。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别敦荣,主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2

论文摘要:

姓名:陈玉婷专业:建筑学学号:10934101

21本文针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针砭时弊的作以详尽分析,确定其重要性,划定创新型人才所需基本素质.同时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词:创新人才 能力构成 培养模式 实践环节

谈及人才问题,我们似乎都不陌生。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创新型人才又是科技发展的不竭源泉。由此,其重要性可见一般。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党中央更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那么,何谓创新型人才,又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在此仅代表个人想法,浅谈一二。

一、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

没有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就很难实现科技方面的创新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了国家综合实力,影响国际竞争力。我国因创新型人才短缺产生的主要弊端如下:

(一)学术方面

整体科技竞争力走下滑式趋势。,我国目前在自主研发的创新科研成果、国际上获得的相关表彰奖项方面都收获寥寥。虽然目前考核职位资格的主要方式是发表在重要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但现在它们的实际含金量并不高。重数量不重质量,是我国学术界的主要弊端。同时

(二)国内方面

科技生产力水平,经济效率都不高。我国GDP总量虽然现已跻身三甲名列,但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均实际收入和效率并不高。深究其原因,不外乎我国目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很低,仅处于一个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外国技术和外贸收入作为主要国民经济来源的阶段。

(三)国际方面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列34名,甚至远远落后于排名11的中国香港。而中国目前发展中的主要弱点是:“合格人才的匮乏,就业形势严峻;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表明,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着国家长远发展。因而,怎样选拔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便成了适应当前中国发展中首当其冲的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型人才的定义以及培养方向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所谓创新思维,需要全面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辅助以正确的方法、创新品格。创新型人才需具备以下素质:

(一)清晰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思维形成,口头表达和书写表达三个方面。清晰的表达能力是获取他人认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只有让他人正确领会你的意图思想,才能进而得到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学校中的相关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都有助于锻炼个人思想的抒发,良好心态的培养。此外,考虑通过社会实践:工作或是参加志愿活动,来增强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如果不具备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那他基本等于零”。

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知晓一切,只有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局限性。兼容并序才能有所进步,集思广益才能有所创新。集体活动、友谊赛是学校内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不二选择。跨国性合作项目、联合合作项目则是大型策划的主要运作方式,以此得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平衡,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创新提升。

(三)创新人格的养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基础工作的目的。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以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发展为基础出发点的人才,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真理、崇尚科学的人才,才有持有高度热情,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的思想教育辅导,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普及创新人格的重要性。

(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需知道,创新是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失败的可能很大,这就需要人才坚忍不拔,勇于尝试,不惧失败的心里承受能力和意志品质。同时需要他们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即使面对屡次失败,也要坚持探索。初入大学时的军训、国家规定的兵役、以及一系列的磨练活动都是集中意志品质的体现方式,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体验。

(五)一定领域的知识深度

这似乎也不用多做赘余。一切创新活动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知识层面的基础上。至于提到具体的相关专业领域,如何在了解的层面上深入才是首要问题。学校方面建议多多举办一些专业性讲座,以此形成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同时优化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其中尤其是要突出教会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国家方面建立增加设立一些相应的机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遣送优秀人才出国交流,引进国际创新型、技术型人才交流经验。

(六)联系观察不同学科领域、文化、理念相关性的能力

如果仅仅掌握单方面的科学技术而难以做到融合贯通的话,恐怕也很难提升创新的层面上.只有首先具有观察、比较、提炼升华和总结的能力,正确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他人,才能进而达到创新。建议学校设立“学分制”制度,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任其个性化发展。交换生制度同样有利于学校之间、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

(七)形成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创新就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实验得到的收获和提升。这些需要学生的面向社会实际能力。学校的实习制度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针对这一问题,复旦更是开展了“海外交流计划”、“西部支教计划”、“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等机会,这些都为学生之后充分

融入社会和工作中去埋下了不错的伏笔。国家方面则有多种实验性项目、创新性项目,并给以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鼓励实践创新。

(八)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新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只有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对事情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和主见的人才,才能提出异于常态,优于他人的看法和意见。学校方面,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一句话,要培养有主见的人。倡导主动实践是个不错的选择。主动实践是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制定、过程的设计以及问题的质疑、分析、总结等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所进步,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都能更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九)以质疑的眼光看问题

“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怀疑与批判是迈向创新创造的第一步阶梯,是学生追求真理的驱动力。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问与答的过程,只有对知识持续持有怀疑态度的人,才能在不断的提问中不断创新与进步。学校大可以效仿国外的“反问”制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提问,学生自己寻求解答途径,教师辅助指导并做最后总结。这种做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国家则可以鼓励各方面的创新立项,甚至是对现有实体或理论的修正。

(十)辨别主次关系

效率是21世纪工作的主导,在庞大的数据工作面前,我们希望可以提高效率,以最短的时间作出最多的工作,这就需首先梳理、辨明主次关系。

也即需要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学校在这方面的政策则显得尤其欠缺,建议建立全面系统的训练实践活动。

(十一)培养创新能力

这是一个综合的话题,针对以上9中素质不可偏废其一。建议学校设立学生研究计划,提倡学生和教师在学术上密切交往,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也可综合其上开展课程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科学研究、个性化培养等环节。同时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使得“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理念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同时,要注意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含文化的营造。此外,要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社科文文献出版社.2010年 4月

2.魏发辰,颜吾铒.《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构成及其修炼》.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篇3

本期我刊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题,请到两位重点高校校长发表他们的切身理解。

龚克:为创新型人才发展打好素质基础

南开大学校长

“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跟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系。大学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单位,有着很重的责任。

人是环境教育的产物,环境是社会大环境,并不完全是大学环境,我倾向于提“创新人才发展”,因为创新型人才不完全是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是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多样化的人才,不是格式化的人才,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群中都有创新型的人才,但他们也有一些“必要的”共性——

首先要有高远的志向。古人说“志不强则智不达”,随遇而安、甘为人后的人恐怕是难有创新的。其次要有求实态度,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不把创新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那么我们全社会大讲特讲“创新”,可能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有历史经验教训的。所以,必须实事求是,现在创新的大敌就是浮躁和急功近利。再一点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坚韧的意志、开阔的胸怀,还要有学习的能力。

现在大学生就业出现问题,首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过去不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太少,就业问题大部分是中学生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千百万人上山下乡是什么样子?很多人记忆犹新。第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反馈到大学,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到底是为一生发展打基础,还是为了就业谋技能?这是我们大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考虑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

为创新型人才发展打基础,需要有几方面的改革。

第一,必须切实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远志向的培养。现在我们不是不重视德育工作,关键是要让它“入头脑”。现在的问题是教材也进了,课堂也进了,头脑没进去,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问题。

第二,必须切实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我这里讲的科学精神是把科学作为文化,包括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这里面涉及大学的质量观,我们过去的大学里对学生评价更多是知识掌握的情况。现在需要改变质量观并研究如何在质量评价中体现对科学和人文精神养成的评价,这是我们大学面临的问题,现行分数体系是无法反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的。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从现在来看,仍然受到我们过去几十年专业模式的影响,而在如今这个交叉创新的时代,这种模式会给创新性带来极大的限制。

第三,必须切实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现在评估教学时,主要看老师讲得是不是足够细、足够清楚,学生能不能特别容易理解、记住。但是这忽略了另外一方面,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王树国:好环境才能培养出好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作为一所大学的主要领导,我深感高等教育现在无论从体制、机制还是理念上都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大学的盲目和社会的盲目,使得社会处于一个发散状态——这很可能造成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崩溃,因为许多学校的扩招并没有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进行。

人才培养周期长,你如何做到当你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未来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有合适的岗位,对此,需要作出一个有效评估。然而,现在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反馈信息能提供给我们。

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市场调节是必要的,但是政府也绝对推脱不了责任。作为政府,对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要有个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决定着社会未来产业的发展,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家庭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孩子们抱着美好憧憬走进大学校门,却失望地走出校门,很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不满。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认为,政府在这个环节并没有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比如说每年的招生计划,有没有对各大学的招生计划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果单纯把一个杠杆压到市场调节上,那这会是一个缓慢而不是有效的反馈系统,会造成剧烈的振荡。

另一点,培养人才不是生产产品,人才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多年后我们必将被历史淘汰,整个社会要由现在的年轻人承担。他们对未来的信念如何,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如何,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和产业的发展,所以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心态素质的培养,对民族的热爱和社会的关心,这也是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再谈谈大学育人的环境问题。高校都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把它叫做一个梦想。有这个梦总归是好事,但不要变成梦想、幻想,一定要脚踏实地做自己的事。大学做的应是真正使你育人的土壤肥沃起来。

什么叫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就是同样一个人在别的地方无可造就,进入这个环境就成为人才。一流大学之所以要有一流的大师,不是让我们花钱买一流大师,而是要求我们自己培育出一流大师,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再好的苗子在盐碱地上也养不活,好的种子撒进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所以培养人才也罢,孕育大师也罢,这些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建议我们所有的大学要抵制社会上竞名利、排名次的风气,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确定我们恰当的目标。

“神舟”的群体在35岁~40岁,极少是从国外引进的博士和硕士,大部分是我们自己培养的。这个群体的培养经验,对我们高等教育是非常好的启迪。

同时,我们培养人才的层次还不精细,培养各个专业的硕士、博士,都用同一个标准,完全脱离了社会需求。同样是硕士和博士,应该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我们究竟需要不需要那么多硕士、博士进行研究?高校没有更多地给大学生提供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对团队精神的追求,所以,他们在走向社会时会感觉很迷茫。

延伸阅读

国外一流大学怎样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国外一流大学经过长期发展积累的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重创新思维训练

英国大学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牛津大学在本科阶段设置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以颇受欢迎的“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为例,学生在第一年需要哲学、政治、经济三个学科并重,掌握每个学科的基本工具和方法。从第二年开始,学生可以三科并重,也可以集中学习其中一到两个学科。

牛津大学的每个学院都有大量导师,给本科生提供个人化的精心指导。学生每周至少同导师见一次面,讨论先前布置的论文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学院里的导师还经常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不同的思考方向使学生获得很多新鲜思路,扩展已有知识并启发创新。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德国大学将研讨课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模式。研讨课活动通常进行3个月或更长,教师会提供某一领域若干题目供学生选择。选定题目后,学生独立或几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篇研究报告或论文。然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题目作20~30分钟的学术报告,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交流,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丹麦阿尔堡大学也倡导以问题为基础、按照课题组织教学的模式。学校按教学目标确定每个学期的研究主题。教师将研究主题结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自主选择具体问题,并将课程学习所得应用于课题研究中。

美国高校从入学起,就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科研活动,并对科研活动进行资助。斯坦福大学每年为1200名学生提供40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华盛顿大学则与知名公司合作,鼓励本科生利用暑假参加企业项目研究,并對优胜者进行奖励。

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

国外大学重视与产业界的联系,鼓励学生实习和创业。美国高校普遍规定,大学生在企业或政府部门实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有些工科院校甚至要求达到15个月。美国多数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活动。马里兰大学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份创业计划书,并参加学校商业创业设计竞赛,前3名可获得5~10万美元奖金。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种子基金和孵化器服务,该机构帮助学生向风险投资家进行游说,取得投资并创办公司。

德国大学在四年中,有两个学期为实习学期,要求学生进行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习。理工科学生在完成一至三年的学业后,要参加“中间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生产性实习,才能撰写毕业论文。

科学与人文教育并举

为克服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倾向,哈佛大学将核心课程分为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社会分析等7类11个领域。学生必须在其中8个距离主攻方向最远的领域各选一门课程。在新一轮教改中,哈佛大学将用新设的“哈佛学院课程”取代“核心课程”。“哈佛学院课程”不再是单一学科的入门介绍,而是整合各门学科的知识,每门课程可能由几位不同学科的教授共同负责。

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4

第一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把探索真理、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作为一种志业。历来在科学研究当中做出贡献的, 都是虔心做学问、做研究的人。现如今这样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人都是把读本科、硕士、博士作为获取一个工作获得毕业证书或者学位证书等资质的途径, 希望以此获得高品质的生活。这样的想法和作为志业的追求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 全身心地投入某一领域的研究中去, 而都抱有这样的想法的话, 说明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做得还是不够深入。

第二点是必须有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我认为这个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科学的知识观和科学观。如何看待科学和知识体系?柏林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威廉·洪堡认为应该把科学作为一个没有穷尽也永远不会有穷尽的体系来不断追求, 也就是说我们接触的不是一个先验的完美的体系, 而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完善的体系。这也要求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习中把它当成是一个不断质疑、推敲、批判、发现和完善的过程。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是深奥学问, 什么是深奥学问呢?有两种界定, 一种是常人的智慧难以把握的;另一种是处在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后一种理解指的是科学领域中的很多问题, 权威专家和博导们所讲的也不尽然是穷尽的真理, 需要学生去探索, 去发现。柏林大学的先驱们认为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科学观和知识观, 要统一到哲学的高度。所谓统一的哲学高度就是真之为真, 善之为善, 美之为美的一个学问。我们所看到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体, 各个学科知识不过是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知识通道。要形成一个科学的对知识整体的认识, 就不能把知识分割开来。我们现在出不了大师, 是因为我们画地为牢, 认为搞数学的可以不懂物理和化学, 搞文学的可以对哲学和经济学不了解, 实际上文史哲是一体的, 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有相通之处。我们这种分割的零散的知识教授过程, 让我们的学生形成很狭窄的学科视野和学术通道, 这样他们就很难在学科边界获得突破。08年诺贝尔奖者——钱学森的侄儿钱永健在哈佛大学获得了物理、化学两个学位, 后又攻读了医学和海洋生物学学位, 他获奖的研究是荧光蛋白在精神治疗和癌症防治当中的作用。正是因为他跨越了不同的学科, 才能在研究中取得如此大的突破和创新。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还开设艺术课程, 通过激发艺术的灵感来促进科学的创新。像这样把科学看作是没有穷尽的、统一的体系的知识观和学科观, 可能会对我们现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范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点是师生交往。我们现在缺少大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忙自己的事, 学生规模太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缺乏交流, 学风难以传承, 血统难以延续, 学派难以形成。2005年, 杨振宁教授到南京大学讲演, 在谈到他自己从西南联大到美国读研究生时, 他说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差, 那时候同学们常说:哪里有杨振宁哪里就有爆炸声。他到美国去以后, 大学的导师通过和他的接触, 建议他放弃实验物理学而选择理论物理学。正是因为这样, 世界上少了一个平庸的实验物理学家, 多了一个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可见, 学生的能力和其所研究的方向能否最大程度的合拍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学生自己可能找不到应该研究的方向,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加以指点, 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可见师生间的密切交往是十分重要的。怀特海说大学不仅是学生传授知识和为教师提供科研机会的场所, 而是把一些学富五车的学者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放在一起, 让他们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研讨中转换气氛。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努力营造的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风云际会才会擦出智慧的火花, 才会出学派, 出人才。

第四点是思维范式要改变, 整个科研的土壤要改变。在钱学森之前, 一位钟爱中国科技发展史的西方英国学者曾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疑问:为什么15世纪前后在西方研究成果大幅上扬的时候, 中国却在走下坡路。对于这个问题, 很多人予以解答, 教育界给出的答案之一是“科举制桎梏了人们的思想”, 另一种答案是“忽略了想象力的培养”。我觉得我们需要有想象力, 在科学的基础上要大胆地想象, 大胆地置疑, 批判原有的体系, 才能有发明创造。

大学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5

1.首先,要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1)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能力

(2)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4)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2.科学的培养模式

育人环境决定育人质量。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

(1)教学制度及其改进。当前中国为应试教育制度,这极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

以,要进行改进。如:

A:学分制问题。学分制不仅只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

B:是建立暑期学制。为一些求学欲很强、有自己发展特殊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学模式及其改进

A:特别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

B: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试验和实践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宝典。

(3)人文环境及其营建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学创设的教育环境。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压抑的环境则扼杀创新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要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

A:重视“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文化的营造。一所大学能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首先取决于这所大学的价值选择即使命确定。

B: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的营造。大学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的人文环境。

C: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普遍缺乏想象力和竞争意识,这是我们大学文化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憾和缺陷。我国大学包括著名大学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不仅缺乏与世界优秀大学进行人才竞争的实力,更缺乏的是与之竞争的意识,即便在国内大学之间尤其是著名大学之间也没有形成竞争局面,尤其在人才问题上各校之间似乎保持着高度的友谊,彼此极少有人才的竞争和流动,这种状况对一流大学的建设并非有利。

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活动,为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大学不可或缺的两类性质和任务均有所不同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授的主体,因此,大学的优秀,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优秀;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优秀。

世界名企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6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按培养背景可以分为社会培养、学校培养和企业培养。在社会中或者在学校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很虚的问题,谈起来大多是政策性口号式的话语,或者说更多的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对而言,观摩企业(尤其是世界知名企业)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这一方法来得更实在一些。以下就介绍归纳几家世界名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以期用“他山之石”来“攻玉”。

3M:三大“秘方”激发创意

3M公司的历史就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创新史。一百多年来,3M开发了42项核心技術和6万多种创新产品,涉及领域包括不织布、薄膜、光电子、精密涂布、微线路软性基板等,平均每年推出500多个新产品,每2天推出3个新产品。支撑这些数字的是3M公司沿用已久的三个激发员工创新的秘方。

“发明记录系统”:创意在这里交锋。

3M的员工一旦有了新的发明、新的idea便可以随时登陆“发明记录系统”,并将自己的发明内容、实验数据输入后发送给相关评审部门。评审部门会组织相关专家组评估该项发明。如果该项发明符合申请专利的条件,就建议并支持发明者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专利申请。如果该项发明创新性不够,评审部门会建议把该项发明作为文档保存在系统中。

但成功申请到的专利不一定就投入生产,而未获得支持申请专利的发明也不一定就此打入冷宫。对于已经申请到的专利,要同时在市场及客户需求、技术平台支持的可能性以及市场潜力和定位这三大方面都有较好的评价才能成为重点项目,得以进一步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而对于未获得支持去申请专利的发明也可以供员工继续思考、讨论和改进,或许在这些不成熟的思想之上又会进发出更多其他创意火花。

跨部门自由合作:灵感在交流中闪现。

在3M公司中有一项制度公司任何一个技术部门或者业务部门和任何其他的技术或业务部门进行合作交流都是自由的,无需经批准的。3M公司鼓励不同部门之间通过交流产生更多灵感和创意。

独特的15%理念

3M公司秉持一种独特的“15%理念”,即研发人员被允许在完成公司项目派给任务的同时,保留15%的时间和精力来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思考和研究。这个“15%理念”,保证了研发人员有独立创造的自由和时间。

除了15%的时间保障,公司还提供名为“起源基金”和“发现基金”的物质支持。“起源基金”针对非现阶段优先选择但又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研究项目;“发现基金”针对同样并非现阶段重点关注但又具有发展前途的中短期研究项目。每年都有60多名研究员向评审小组(由20名资深科学家组成)递交正式申请。3M公司每年都会发放12A20笔补助,金额从5万到10万美元不等,研究人员可以用这笔钱雇用更多的人手或购买研究所需的设备。

Intei:错误的价值与“创意日”

30多年前,英特尔的几位创始人带着些许的赌气与冒险情绪开始了创业。从此“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就深深地烙在英特尔的企业文化中。“不创造便死亡。”英特尔前总裁葛洛夫多次强调。

英特尔前亚太区总裁John Bresilin曾对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的洪力(现为英特尔中国公司OEM总监)说过:“我觉得你的工作量不够。”“你确实花了很多时间,也很辛苦,但在这一年里,我没看见你犯错误,这对我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因为你只做了你熟悉的、让你感到很舒服的事情。花时间在小的方面做得很完美,使你失去了其他机会,不能去把握创新的机会。”John Bresilin的话告诉洪力,也告诉我们,英特尔希望自己的员工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你不熟悉的事情,勇于接受失败,总结经验以获得成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去重复自己很擅长的事情,避免犯错误。这与中国古语“收罗英雄,弃瑕录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3年,英特尔开始了第一届“创意日”。鼓励员工提出创意提案。并奖励提出冠军创意提案的员工10万美元。以推动公司内部创新文化的形成。之后,英特尔“创意日”每隔2年举行一届。许多员工提出的建议都被应用在此后英特尔的新产品上,成果让大家为之振奋。其实,“创意日”不止在每2年的那一天给英特尔带来惊喜,“创意日”更为英特尔营造了一个激励员工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环境和为英特尔的员工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Google:20%理论

创新需要一种宽松的环境,当人处于非常轻松的状态,他的思维才可能是活跃的,创意才有可能随时冒出来。Google就是因为立志为消除数字鸿沟而努力,使企业充满创新活力和工作乐趣而获得了成功。Google践行20%理论:员工有权利用20%的时间从事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非上级交给的任务。其实无论公司是否允许这样的“偷懒时间”,大部分员工都会用类似的时间去偷懒,没有人可以集中100%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如果这种偷懒是制度所不允许的,他会觉得比较内疚,但是Google把这种需要变得制度化,变得光明正大,有20%的时间可以由员工自己支配。其实有很多工程师利用这20%的时间做出有意思的东西,Google总部大厅那个用来形象直观地显示全球搜索状况的不断滚动的地球仪,就是一位印度裔工程师利用20%的自由时间设计出来的。

这些在20%时间内创造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新项目在Google被称为“宠物项目”。Google内部有一个“顶尖一百宠物项目表列”,员工既可以选择参加其中任何一个项目,也可以自己创立新项目。新项目都是由所有一线员工根据市场需求结合领域内最新技术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员工可以在不同项目组之间轮岗。这种创造性的安排使得所有开发人员都参与创新,并保证了20%的人力资源投入其中。Google的工程师可以将自己创新的点子放在内部的网络交流平台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对这些点子做出评价,工程师可以利用自己的20%时间将这些点子落实为具体的产品。

Google回报有贡献的员工从不吝惜。去年有两个开发团队就获得几千万美元的奖励,而其中贡献最大的个人获得超过百万美元的奖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员工发挥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IBM:全民创新

IBM能长期保持IT界的“龙头”地位,一是因为尽可能地接近客户,了解他们的

要求,满足他们的需要;二是因为不断创新,提供给客户更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IBM几乎每年都是全球获得最多专利的公司,这充分表明IBM对创新的重视以及企业内部厚的创新氛围。

IBM认为,创新不仅仅是专职技术人员的事,公司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参与到创新中来。IBM每年都要在风景秀丽的佛罗里达州举行一次“公司技术认证大会”,公司总裁每次都要到会,亲自向获奖者祝贺。获奖者中的有些人可以荣升为研究员,这些研究员可不是“空有其名”,得此殊榮的人不仅地位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从此有权自由选择技术研究领域,集中精力搞攻关,对其他工作可以一概不管。IBM还奖励新的创意以及其他非技术方面的创新。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都有一笔资金,用以奖励本部门中非技术领域的发明者。IBM还在全球员工中开展“即兴创新大讨论”,最终筛选出的几个点子将由总额1亿美元的IBM开发基金付诸实施。

在IBM的研究部门,所有的信息、资料、研究报告都对员工开放。无论谁,只要愿意努力,都有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IBM鼓励每个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IBM还鼓励研究人员进行跨部门团队合作,很多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和其他业务团队一起工作。一方面积累相关行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从IBM的业务和项目中获得实际经验,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星巴克:“灵感”的旅行

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被公认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难以琢磨的。星巴克CEO舒曼说“你需要时间,需要思考的时间,从每天的工作中走出来,看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看看消费者身上发生了什么。”

星巴克提倡在旅行中学习。这是星巴克的又一新招。最近它开始让产品开发人员和跨部门小组进行“灵感”的旅行,去亲眼看看消费者和流行趋势。负责产品种类管理的高级副总裁米歇尔·盖斯参观了遍布全球的星巴克连锁店和其他餐厅,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及时尚。她说:“我们回来的时候,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想法及各种想问题的方式,这和我们在杂志上或者e—mail里读到的完全不同。”

上述世界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采取适当的方法是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

我们不难看出,世界知名企业培养员工创新能力的方法也是有一定相似性和规律性的。例如,3M公司的15%理念和Google的20%理论如出一辙,都是给予员工一定时间的自由,以制造轻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进发创意。又比如,英特尔的“创意日”与3M公司的“发明记录系统”也是有类似的功效。这些久经验证的方法,如果能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与借鉴,其作用恐怕是非凡的。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篇7

办学理念是学校、师生追求的理想信念,是校长基于“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是教育思想、办学思想与学校实际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价值取向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引领办学方向,决定办学思路。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以正确的理念来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开县实验中学于2010年被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重点中学。2010年秋,重庆市高中新课改全面实施。学校高度重视新课改为学校带来的发展机遇,明确提出坚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校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成功的规律,发展每个学生;敬畏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一个生命都具有充沛的发展潜能。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摒弃功利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有理想、学做人,促使学生坚定信念,爱国、爱家、爱校,立志成材、文明做人。坚持以智为主,学会求知,培养学生勤探究、学真知,使学生勤学好问,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学有成就。坚持以体为本,抓健康生存,培养学生学会健身强体,体格强壮,心理健康,意志坚强,生动活泼。以艺促美,抓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有能力会审美,使学生学习美育知识,在感受、鉴赏、内化过程中,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进而追求心灵美、人格美。坚持以特见长,抓个性张扬,培养学生特长,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掘、特长得以展现、个性得到发展,能够宁静、快乐、自信的学习与生活。

2创新课程设置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除了要创新办学理念,更重要的要改革课程设置。南京市第一中学开设的“崇文班”除了教授传统的高考课程外,还专门开发研究了具有南京一中特色的“崇文课程”(即文明课程、文化课程、文艺课程),设置了研究型课程、活动课程以及综合拓展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修,也可以根据需要选修大学课程,部分拔尖学生还有机会进入高校实验室,跟随大学教授做科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中小学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教育思想,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将课程开发与育人目标相结合,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与硬件资源相结合,开发活动、学科、艺术三大类校本课程。目前,如园艺、摄影、铜管乐、享受口语、未来科技、电脑动漫、自然探秘、海洋地理等86门校本课程已具雏形,每周三下午的4∶30~5∶50集中开放,共有3 800多名学生参与选修。这对学生个性特长、心智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

3创新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知识主要依靠教材、教师。我校在新课改中大力实施“121”三段循环教学模式。将40分钟的课堂时间划分为准备→操作→迁移三段,其时间比例为1∶2∶1。即准备阶段不少于10分钟,操作阶段不少于20分钟,巩固提升不少于10分钟。在课堂教学中严格执行“三不讲”:学生一目了然的不讲、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三不探究”:不宜探究的不探究,简单的问题不探究,超难的问题不探究。三个叫停:对讲授超过20分钟的叫停;小组学习任务不明确、学生自学尝试探究不到位的叫停;当堂练习、反馈不到位的叫停。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割除传统课堂教师讲得多,磨得多,灌得多的弊端,并着力培养学生五种能力:一是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动手能力,四是创新能力,五是合作能力。

4创新学校文化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环境,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校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校园文化,它就是一个为学生的成长所创造的特殊的教育环境,学校文化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一种教育资源,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南联大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和启发式教学,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一份资料记载了当年开课的状况:“每当学年伊始,教务处公布全部课程,无数的课程单把好几堵墙壁都贴满了,真是壮观!学生们一连几天,在课程表前挤来挤去,记下自己要选的、想听的课程。”由于师资充裕,西南联大常常是几位教授同时开讲一门课程,如文学院的必修课中国通史,就分别由吴晗、雷海宗、钱穆等讲授,观点流派各异。长期研究联大历史的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余斌说,“学术自由”只是联大文化的一个方面,与之对应的是规章制度的严格。据联大老校友张凤鸣回忆,联大一个学生考了59.5分,去跟教务长求情。教务长不开口子,学生愤愤地说:“59.5分跟60分有什么区别?”教务长回答:“如果没有区别,59.5分和59分也就没有区别,以此类推,60分和零分又有什么区别?”

浅论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8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方式,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课题。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 改革教育教学理念, 同时, 创新人才培养应处理好个性化培养与批量化培养的关系、课程体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据调查, 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定义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 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 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 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而对于大学生竞赛, 有的高校更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 就是展示自身本科教授教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因此, 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 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人才”, 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 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 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 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 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 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将内容“竞赛化”, 而这些, 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这些情况, 笔者认为要点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 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 不要急功近利, 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 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 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创新文化。文化是孕育人之灵性的胞衣。要不断催生创新型科技人才, 必须拥有相适宜的文化氛围。

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 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1) 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 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 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 都需要有创造性, 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2) 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 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3)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 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 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 就能成为创新人才, 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 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4) 无论是创新还是创新人才都是历史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 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 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 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作为一个教师, 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 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 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 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 从教学方法上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 要实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一个班集体、一个学习小组或一个宿舍集体内, 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 这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最重要的渠道, 是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是最重要的学风。

(2) 注重培养兴趣。学习中有了兴趣,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内动力, 就能做到忙而不累, 乐而忘忧, 就能够产生灵感, 提高效率。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足,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不足, 因此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成为高等教育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3) 引导学生善于综合, 善于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以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 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 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 而以综合化整体化为主。

(4) 指导学生注重转化, 就是由输入与吸纳知识到转化为能力与素质。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 而能力和素质是更稳定更长久的。美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主要是由学到的知识而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

(5) 鼓励学生勇于突破, 有意识地突破前人, 突破书本, 突破自己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把学生教得超过了自己, 那是这个老师最了不起的成就。科学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既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 又是以怀疑否定前人为突破。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篇9

一、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的创新教育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以求新、求变的开放精神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一种内在的创新态度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动机、坚毅的创新意志和杰出的创新动力,从而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独特可行的实验改进方案,等等。

1.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和研究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诸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和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实验现象的共同和差异,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其内容充满思维性、挑战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途径。在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学生没有观察到置换出红色物质,但看到了金属钠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浮于液面上不停地转动,时而还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声响,还可看到出现了蓝色浑浊,原因何在?有的学生想到了密度问题;有的想到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推动着钠运动;有的想到了气体不纯而产生的爆鸣声……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加以引导和讨论,不是很多问题都能解决吗?在实验和探究活动中,要留有“空白”、“开发区”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

2. 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可视为创造思维的核心,其中“一题多解”等则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以保证他们的创新。这样让学生有参与欲望、创新意识,既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其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 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联想。如讲到硬水与软水时,联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甚至“异想天开”。如讲到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时,有学生问:“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还会有温室效应吗?”对学生的这种想象,老师要加以肯定、称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 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意和见解,注意保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对一些突破思维定势的解题方法,只要解题思路宽广,知识应用灵活,解法与众不同的,都属有创见。如讲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我按照教材讲述,但有一个学生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解题,不但思路正确,计算简便,而且简化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种方法真是新颖独到。把元素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不就是创新吗?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提问是营造宽松教学氛围的关键,学生能提出问题,则表明他们在动脑、在思考,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在讲述中还可以让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述,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时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从而营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就能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尊重客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和风格,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就能得到培养和发挥。

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我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学生没有观察到生成红色物质,疑惑不解。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没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金属钠不遵守金属活动性顺序。”有的则认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乱套了,有问题。”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探究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宝贵的、不拘泥于说教的创新意识。在表扬他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时,另一个学生马上回答:“这只是一般规律,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这样。”我非常佩服这个同学,虽然不太清楚“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但他表现出的发散思维和应变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类似的情景举不胜举。虽然学生突然提问会影响教师的讲解思路,但我们不能随意制止和拒绝学生的提问。否则,就遏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是开始,是创新的前奏。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保护活跃的气氛,灵活驾驭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的滋长和迸发。

三、以人为本、以导为先,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格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对很多内容会感到好奇,难免会提问。好奇是一种天性,如果加以引导和点拨,创新必将顺其自然。此时我们应虚心聆听,适度激发,让学生在交流、探寻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达成共识,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尊重客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和风格,让他们在今后各种认知过程和实践活动中做到遇事善思考、好探索、有主见。

教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时,有这样一个活动与探究:取三只试管,各加入3ml水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内焰和焰心加热,分别记录加热至水沸腾时所需要的时间。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有一位学生在按照要求和步骤完成后,认为这个实验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学生说:“难道老师说错了?”他立即讲道:“火焰有大也有小,实验中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这时部分同学理解了他的思维后,抢着回答:“如果用三只火焰大小不一样的酒精灯来做这个实验,结果会一样吗?”我听后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吗?事实上,教材中的实验在控制变量方面的确不太完善。像这样让学生发表意见而“耽误”一点时间不值吗?

教育具有“培育”和“压抑”双重力量。它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正在制造框限,在训练思维之际正在赶走灵感,在注重全体之际正在忽略个性,在讲究规范之际正在压抑自由。所以,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导为先,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篇10

一、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与定位

首先要认识清楚与其他普通教育形式的实质区别。切实把握自身的本质特征,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服务社会。

我院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既然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就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创新能力,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才能对症下药。

我认为创新能力的提出是非常准确的。创新能力就是强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发现、发明、改进、创造的结果, 对于学生采取具有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恰到好处。具有创新能力不等于创新型, 换句话说创新型即为科研型, 以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 成为创新型人才有很大难度, 不易实现, 因此, 应向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向靠拢。

其次, 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它与知识型、研发型、技能型人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联系在于应用型人才也同样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区别在于它既不需要知识型 (学科型) 人才那么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不需要技能型 (技艺型) 人才那么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艺, 更不需要研发型 (创新型) 人才那种研发能力和创新品质。

因此, 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即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高层次性。因此, 要求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 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毕业生主要从事高等技术应用和生产运行中的技术管理工作。

二、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们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必须有新思维, 对这种教育的态度要转变, 一切都要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为学生寻找毕业后的出口。

我国目前属于制造业大国, 而目前我国高校却在培养大量只能适应于服务行业的大学生, 因为我国的高校一直在向美国学习, 而美国高校70%以上的毕业生都在服务业就业。目前服务业在国家经济所占的比重太低, 容纳不下这么多的毕业生, 故而导致目前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 另外一方面许多企业寻找不到合适的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我国技术类人才奇缺, 技术类毕业生的工资很高, 比方说一个优秀的厨师或者美发师, 属于高收入阶层。但我国高校学生的现实心态是都想做白领, 不需要出力气, 不需要去工厂, 要有好的工作环境和高工资, 对这样的就业岗位才感兴趣。要改变这些不健康的心态, 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让那些优秀的学子以学习技术为荣, 这样才能培养出我国制造业大国所需的合格人才, 改变目前的畸形培养体系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在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 而是方向错了, 这个方向应该快速调整过来。

由于技术发展和经济形势变化, 高等教育改革的讨论正成为热门话题。我院的发展应该以革新为主导思想。随着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 学生现在可以不受校园的限制, 学习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课程。未来的学生可以“东写西读”, 用远程、开放的模式, 用而今流行的“重组”手段, 完成自己的教育。另外, 有人对教育的培养效果产生了怀疑, 例如最近的美国《高校纪事报》登出了一篇评论《学校未能服务于民主社会》, 谈及美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不能充分参与公民政治。美国经济的衰退, 更是使得美国人开始怀疑由来已久的教育模式。

我们要时刻有高校危机感, 学会在危机当中如何求新求变。大学应该引导创新, 而不是反过来被人牵着鼻子走, 充当附庸。大学应该成为创新的领头军, 而不是跟从者。应该说培养“大师”不是大学的最终目的, 成就大事才是更值得大学追求的事。

对于我国现实国情和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势, 我们应该强化创业教育。每个学科都应该把创业作为一门辅修专业, 让学生认识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会如何创业, 如何创好业。独立学院首先要像重视招生工作一样, 重视就业工作, 只有学生有了好的出口, 才能够保证学院的稳定发展。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采取恰当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确保独立院校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我认为, 要以确保就业率和就业效果为目标, 做好这项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探索性的工作。

1.以就业为目的, 开展教学活动,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 我们就多开这样的课程, 让学生在毕业前能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 这样能够使学生树立就业自信心, 认识到所学即有所用,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增加理论知识的同时, 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生产实践环境中来, 并且要加大动手环节。现在我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实验室的利用率低, 学生动手的欲望不强, 很多环节都是由老师代替了, 以老师的讲授为主, 以学生的动手为辅。我们尝试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 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拼盘式教学和双语教学, 探索基于研究的教学和以探索为本的学习, 以及研讨式课程 (Seminar) 。只有从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到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钻研能力引导的模式, 才能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环节, 以实验课来提高学生课堂理论学习兴趣,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教学单位应该以“走出去, 请进来”为指导思想, 跟社会上的优秀企业进行合作性的交流和沟通。让企业里优秀的员工来现身说法, 也可以尝试让一些资深的技术人员指导实验课程,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到成熟的企业中感受到先进的企业文化, 培养学生上课即是上岗的责任心, 并且增强参与到工作中去的热情和积极性。

我院还根据一部分学科专业的具体特点, 着手建设一批基于校园的集人才培养、教师提高、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在这类基地里, 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开发与社会服务实践中, 在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开发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 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第二课堂平台, 使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4.组建特色班, 加强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 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采取不同的系联办专业的方式。例如, 我院的计算机专业, 近年来一些企业为了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从国内诚招一些做软件外包的工作人员, 大多为日本、韩国企业, 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日语韩语的机会, 将来就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做针对日韩的软件开发工作;理工系可以和经济管理系联合办理科的会计专业, 或者金融数学, 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复合。

5.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到整个大学生涯中去。让学生从进校初期就对未来的人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并且用积极的思想和行动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个规划。

6.独立学院应该为老师提供一些积极的学习机会, 让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机会深造, 了解现实社会真正的人才需求, 使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制订出更贴合实际的教学计划, 这样才会把这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准确而生动地传递给学生,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前, 首先要从制度和环境中, 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新的突破, 积极提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环境, 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允许年轻教师适度地尝试和失败, 不能只看结果, 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在不断地失败中诞生的, 培养模式也是一样的。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切实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对于高校来说这比外延的规模发展任务更为艰巨:人才观的转变, 对市场经济逻辑的适应, 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寻找合理的发展坐标, 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绝非一蹴而就。有着母体高校在教育资源、学校声誉及办学传统方面鲜明优势的独立学院要在高素质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这需要所有创新人才携起手来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兴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DB/OL].

[2]王立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DB/OL].

上一篇: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下一篇:初中英语听力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