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地检疫

2024-05-14

生猪产地检疫(精选十篇)

生猪产地检疫 篇1

1 检疫申报及受理

养殖场户对每批次出栏生猪进行“瘦肉精”自检或委托检验后, 向各辖区动物卫生监督站进行检疫申报, 检疫申报方式为网上申报、电话申报和现场申报。网上申报及受理:动物卫生监督站接到网上检疫申报的, 对申报信息予以登记, 填写《生猪检疫申报登记表》并通过“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核实相关申报信息。若申报信息无误的, 对养殖户的申报予以受理, 将《检疫申报受理单》打印、存档 (现场检疫时将《检疫受理单》交付申报人) ;电话申报及受理:各动物卫生监督站接到电话检疫申报的, 对申报信息予以登记, 填写《生猪检疫申报登记表》。并通过“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核实相关申报信息。若上述情况符合规定且申报信息无误的, 电话告知申报人受理检疫申报和现场检疫的期限, 并通过“电子出证系统”进行申报登记及受理, 将《检疫申报受理单》打印、存档 (电话通知申报人领回《检疫受理单》) ;现场申报及受理:各动物卫生监督站接到现场检疫申报的, 要指导申报人通过“动物检疫申报系统”进行申报登记, 并填写《生猪检疫申报登记表》。受理人员通过“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核实相关申报信息。若申报信息无误的, 对养殖户的申报予以受理, 将《检疫申报受理单》打印、存档 (当场将《检疫受理单》交付申报人) ;若生猪免疫信息、戴标信息未上传或上传信息与养殖户的申报信息不相符的, 在《检疫申报受理单》中注明不予受理检疫的理由, 将《检疫申报受理单》打印、存档 (当场将《检疫受理单》交付申报人) 。并在《生猪检疫申报登记表》备注栏中予以登记。以上三种报检方式, 若生猪信息与申报人申报信息不相符的, 在《检疫申报受理单》中注明不予受理检疫的理由, 将《检疫申报受理单》打印、存档 (电话通知申报人领回《检疫受理单》) , 同时电话告知申报人不予受理检疫的理由。并在《生猪检疫申报登记表》备注栏中予以登记。

2 现场检疫

1) 各动物卫生监督站受指派检疫人员在生猪出栏前3 d或15 d内到场到户实施检疫。检疫人员实施检疫, 要严格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和“瘦肉精”抽检规定做好相关工作。查看并回收养殖场户的“瘦肉精”自检证明或“瘦肉精”委托检验报告, 核实“瘦肉精”检测结果;查看养殖档案或免疫记录等免疫资料, 确认出栏生猪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 并在有效保护期内;检查出栏生猪的临床健康状况, 确定生猪临床检查健康;查验出栏生猪是否佩戴有合格的畜禽标识, 是否与养殖户申报信息相符, 并确认佩戴的畜禽标识与相关档案记录相符。

若上述情况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形的, 检疫工作终止, 并填写《生猪检疫信息单》, 将检疫工作终止的理由及整改要求在备注栏予以注明, 《生猪检疫信息单》一式两份, 由检疫人员和畜主共同签字确认, 一份交由畜主保存, 一份交站内务人员留存备查。

2) 检疫员按照每批次出栏生猪不低于2%的比例对出栏生猪进行“瘦肉精” (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抽检, 确认抽检生猪“瘦肉精”检测结果为阴性, 并对抽检生猪做好标记, 记录耳标号码。

若出现抽检生猪“瘦肉精”检测结果为疑似阳性的, 检疫工作终止, 检疫人员要立即将情况上报站长, 按“瘦肉精”相关规定处理。同时, 填写《生猪检疫信息单》, 将检疫工作终止的理由及相关要求在备注栏中予以注明, 《生猪检疫信息单》 一式两份, 由检疫人员和畜主共同签字确认, 一份交由畜主保存, 一份交站内务人员留存备查。

3) 生猪启运时, 养殖场户或经纪人凭《生猪检疫信息单》以及实际调运的生猪信息资料 (场户、数量、畜禽标识号等信息) 到各辖区动物卫生监督站填写相关检疫资料, 申请复检。

3 复检出证

复检出证工作由各动物卫生监督站每日值班的正式检疫员负责, 承担复检出证的正式检疫员要认真查看养殖场户或经纪人提供的《生猪检疫信息单》是否在有效期内, 核实运载数量及畜禽标识, 并回收《生猪检疫信息单》存档;对已装载生猪再次进行临床检查, 确定临床检查健康;对整车生猪按照不低于2%的比例再次进行“瘦肉精”抽检 (启用“瘦肉精”抽检台账做好抽检记录) 。确认以上项目均合格的, 由该正式检疫员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河南省瘦肉精抽检证明》。

复检时, 若养殖户分批出售检疫合格的生猪, 在对首批生猪复检时, 复检人员将《生猪检疫信息单》回收后复印, 在复印件上注明剩余未售出生猪信息交由养殖户作为另批次出售生猪的复检凭证 (以原《生猪检疫信息单》有效期为准, 超出有效期的视为无效) 。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等4个规程 篇2

农医发[2010]20号

农业部关于印发《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等4个规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

为规范生猪、反刍动物、家禽和马属动物产地检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我部制定了《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家禽产地检疫规程》和《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生猪(含人工饲养的野猪)产地检疫的检疫 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猪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野猪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2.检疫对象

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3.检疫合格标准

3.1 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

3.2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3 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3.4 临床检查健康。

3.5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3.6 省内调运的种猪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精液、胚胎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4.检疫程序

4.1 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当地相关动物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4.2 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

4.2.1官方兽医应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确认生猪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省内调运种猪的,还应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4.2.2 官方兽医应查验散养户防疫档案,确认生猪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4.2.3 官方兽医应查验生猪畜禽标识加施情况,确认其佩戴的畜禽标识与相关档案记录相符。4.3 临床检查 4.3.1 检查方法

4.3.1.1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生猪群体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情况及排泄物状态等。4.3.1.2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生猪个体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性状等。4.3.2 检查内容

4.3.2.1 出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涎;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烂斑,感染造成化脓、坏死、蹄壳脱落,卧地不起;鼻盘、口腔黏膜、舌、乳房出现水疱和糜烂等症状的,怀疑感染口蹄疫。

4.3.2.2 出现高热、倦怠、食欲不振、精神萎顿、弓腰、腿软、行动缓慢;间有呕吐,便秘腹泻交替;可视黏膜充血、出血或有不正常分泌物、发绀;鼻、唇、耳、下颌、四肢、腹下、外阴等多处皮肤点状出血,指压不褪色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瘟。4.3.2.3 出现高热;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耳朵、四肢末梢和腹部皮肤发绀;偶见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4.3.2.4出现高热稽留;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呈粟状,附有黏液,下痢;皮肤有红斑、疹块,指压褪色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丹毒。

4.3.2.5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继而哮喘,口鼻流出泡沫或清液;颈下咽喉部急性肿大、变红、高热、坚硬;腹侧、耳根、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指压褪色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肺疫。4.3.2.6 咽喉、颈、肩胛、胸、腹、乳房及阴囊等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坚硬肿块,继而肿块变冷,无痛感,最后中央坏死形成溃疡;颈部、前胸出现急性红肿,呼吸困难、咽喉变窄,窒息死亡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炭疽。4.4 实验室检测

4.4.1 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4.4.2 实验室检测须由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出具检测报告。

4.4.3 省内调运的种猪可参照《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提供相应检测报告。5.检疫结果处理

5.1 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5.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5.2.1 临床检查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动物疫病的,扩大抽检数量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5.2.2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检疫对象以外动物疫病,影响动物健康的,应按规定采取相应防疫措施。

5.2.3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怀疑为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2.4 病死动物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由畜主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规定处理。

5.3 生猪启运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监督畜主或承运人对运载工具进行有效消毒。6.检疫记录 6.1 检疫申报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指导畜主填写检疫申报单。

6.2 检疫工作记录。官方兽医须填写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畜主姓名、地址、检疫申报时间、检疫时间、检疫地点、检疫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检疫处理、检疫证明编号等,并由畜主签名。

6.3 检疫申报单和检疫工作记录应保存12个月以上。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反刍动物(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生动物)产 地检疫的检疫范围、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反刍动物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用、乳用反刍动物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生动物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2.检疫范围及对象

2.1 检疫范围 牛、羊、鹿、骆驼。2.2 检疫对象

2.2.1 牛: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炭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2.2.2 羊: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绵羊痘和山羊痘、小反刍兽疫、炭疽。

2.2.3 鹿: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2.2.4 骆驼: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3.检疫合格标准

3.1 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

3.2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3 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3.4 临床检查健康。

3.5 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3.6 省内调运的种用、乳用反刍动物须符合相应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种用、乳用反刍动物精液、胚胎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相应动物健康标准。4.检疫程序

4.1 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当地相关动物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4.2 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

4.2.1 官方兽医应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确认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省内调运种用、乳用反刍动物的,还应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4.2.2 官方兽医应查验散养户防疫档案,确认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4.2.3 官方兽医应查验动物畜禽标识加施情况,确认所佩戴畜禽标识与相关档案记录相符。4.3 临床检查 4.3.1 检查方法

4.3.1.1 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群体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反刍状态、排泄物状态等。4.3.1.2 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个体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性状等。4.3.2 检查内容

4.3.2.1 出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涎;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烂斑,感染造成化脓、坏死、蹄壳脱落,卧地不起;鼻盘、口腔黏膜、舌、乳房出现水疱和糜烂等症状的,怀疑感染口蹄疫。

4.3.2.2 孕畜出现流产、死胎或产弱胎,生殖道炎症、胎衣滞留,持续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恶露以及乳房炎症状;公畜发生睾丸炎或关节炎、滑膜囊炎,偶见阴茎红肿,睾丸和附睾肿大等症状的,怀疑感染布鲁氏菌病。

4.3.2.3 出现渐进性消瘦,咳嗽,个别可见顽固性腹泻,粪中混有黏液状脓汁;奶牛偶见乳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结核病。

4.3.2.4 出现高热、呼吸增速、心跳加快;食欲废绝,偶见瘤胃膨胀,可视黏膜紫绀,突然倒毙;天然孔出血、血凝不良呈煤焦油样、尸僵不全;体表、直肠、口腔黏膜等处发生炭疽痈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炭疽。

4.3.2.5 羊出现突然发热、呼吸困难或咳嗽,分泌黏脓性卡他性鼻液,口腔内膜充血、糜烂,齿龈出血,严重腹泻或下痢,母羊流产等症状的,怀疑感染小反刍兽疫。

4.3.2.6 羊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黏膜上出现痘疹,由红斑到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遇化脓菌感染则形成脓疱继而破溃结痂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绵羊痘或山羊痘。

4.3.2.7 出现高热稽留、呼吸困难、鼻翼扩张、咳嗽;可视黏膜发绀,胸前和肉垂水肿;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厌食、消瘦、流涕或口流白沫等症状的,怀疑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4.4 实验室检测

4.4.1 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4.4.2 实验室检测须由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出具检测报告。

4.4.3 省内调运的种用、乳用动物可参照《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提供相应检测报告。5.检疫结果处理

5.1 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5.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5.2.1 临床检查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动物疫病的,扩大抽检数量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5.2.2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检疫对象以外动物疫病,影响动物健康的,应按规定采取相应防疫措施。

5.2.3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怀疑为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2.4 病死动物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由畜主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规定处理。

5.3 动物启运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监督畜主或承运人对运载工具进行有效消毒。6.检疫记录 6.1 检疫申报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指导畜主填写检疫申报单。

6.2 检疫工作记录。官方兽医须填写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畜主姓名、地址、检疫申报时间、检疫时间、检疫地点、检疫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检疫处理、检疫证明编号等,并由畜主签名。

6.3 检疫申报单和检疫工作记录应保存12个月以上。

家禽产地检疫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家禽(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禽)产地检疫的 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家禽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禽或种蛋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禽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2.检疫对象

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痘、鸭瘟、小鹅瘟、鸡白痢、鸡球虫病。3.检疫合格标准

3.1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

3.2 按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3 养殖档案相关记录符合规定。3.4 临床检查健康。

3.5 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3.6 省内调运的种禽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种蛋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4.检疫程序

4.1 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当地相关动物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4.2查验资料

4.2.1 官方兽医应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确认禽只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省内调运种禽或种蛋的,还应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4.2.2官方兽医应查验散养户防疫档案,确认禽只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4.3 临床检查 4.3.1 检查方法

4.3.1.1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禽群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及排泄物状态等。

4.3.1.2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听诊等方法检查家禽个体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羽毛、天然孔、冠、髯、爪、粪、触摸嗉囊内容物性状等。4.3.2检查内容

4.3.2.1 禽只出现突然死亡、死亡率高;病禽极度沉郁,头部和眼睑部水肿,鸡冠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出现明显神经症状、腹泻,角膜炎、甚至失明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4.3.2.2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神经症状;缩颈闭眼、冠髯暗紫;呼吸困难;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增多,嗉囊肿胀;下痢;产蛋减少或停止;少数禽突然发病,无任何症状而死亡等症状的,怀疑感染新城疫。

4.3.2.3 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停止产蛋,或产薄壳蛋、畸形蛋、褪色蛋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4.3.2.4 出现呼吸困难、伸颈呼吸,发出咯咯声或咳嗽声;咳出血凝块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4.3.2.5 出现下痢,排浅白色或淡绿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污染或沾污泥土;饮水减少、食欲减退;消瘦、畏寒;步态不稳、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无光泽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4.3.2.6 出现食欲减退、消瘦、腹泻、体重迅速减轻,死亡率较高;运动失调、劈叉姿势;虹膜褪色、单侧或双眼灰白色混浊所致的白眼病或瞎眼;颈、背、翅、腿和尾部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及瘤状物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马立克氏病。

4.3.2.7 出现食欲减退或费绝、畏寒,尖叫;排乳白色稀薄黏腻粪便,肛门周围污秽;闭眼呆立、呼吸困难;偶见共济失调、运动失衡,肢体麻痹等神经症状的,怀疑感染鸡白痢。4.3.2.8 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费绝、翅下垂、脚无力,共济失调、不能站立;眼流浆性或脓性分泌物,眼睑肿胀或头颈浮肿;绿色下痢,衰竭虚脱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鸭瘟。

4.3.2.9 出现突然死亡;精神萎靡、倒地两脚划动,迅速死亡;厌食、嗉囊松软,内有大量液体和气体;排灰白或淡黄绿色混有气泡的稀粪;呼吸困难,鼻端流出浆性分泌物,喙端色泽变暗等症状的,怀疑感染小鹅瘟。

4.3.2.10 出现冠、肉髯和其他无羽毛部位发生大小不等的疣状块,皮肤增生性病变;口腔、食道、喉或气管黏膜出现白色节结或黄色白喉膜病变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禽痘。

4.3.2.11 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喜活动、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稀粪沾污;运动失调、足和翅发生轻瘫;嗉囊内充满液体,可视黏膜苍白;排水样稀粪、棕红色粪便、血便、间歇性下痢;群体均匀度差,产蛋下降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鸡球虫病。4.4 实验室检测

4.4.1 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4.4.2 实验室检测须由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出具检测报告。

4.4.3省内调运的种禽或种蛋可参照《跨省调运种禽产地检疫规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提供相应检测报告。5.检疫结果处理

5.1 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5.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5.2.1临床检查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动物疫病的,扩大抽检数量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5.2.2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检疫对象以外动物疫病,影响动物健康的,应按规定采取相应防疫措施。

5.2.3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怀疑为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2.4 病死禽只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由畜主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规定处理。

5.3 禽只启运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监督畜主或承运人对运载工具进行有效消毒。6.检疫记录 6.1 检疫申报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指导畜主填写检疫申报单。

6.2 检疫工作记录。官方兽医须填写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畜住姓名、地址、检疫申报时间、检疫时间、检疫地点、检疫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检疫处理、检疫证明编号等,并由畜主签名。

6.3 检疫申报单和检疫工作记录应保存12个月以上。

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马属动物(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生马属动物)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马属动物的产地检疫。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生动物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

2.检疫对象 马传染性贫血病、马流行性感冒、马鼻疽、马鼻腔肺炎。

3.检疫合格标准

3.1 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

3.2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3 养殖档案相关记录符合规定。3.4 临床检查健康。

3.5 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4.检疫程序

4.1 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当地相关动物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4.2 查验资料

4.2.1 官方兽医应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近期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确认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免疫。

4.2.2 官方兽医应查验散养户防疫档案,了解免疫、诊疗情况,确认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4.3 临床检查 4.3.1 检查方法 4.3.1.1 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群体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情况及排泄物状态等。4.3.1.2 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个体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性状等。4.3.2 检查内容

4.3.2.1 出现发热、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马传染性贫血。

4.3.2.2 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脉搏加快;颌下淋巴结肿大;鼻孔一侧(有时两侧)流出浆液性或粘性鼻汁,可见鼻疽结节、溃疡、瘢痕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马鼻疽。

4.3.2.3 出现剧烈咳嗽,严重时发生痉挛性咳嗽;流浆液性鼻液,偶见黄白色脓性鼻液,结膜潮红肿胀,微黄染,流出浆液性乃至脓性分泌物;有的出现结膜浑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达39.5-40℃;呼吸次数增加,脉搏增至每分钟60-80次;四肢或腹部浮肿,发生腱鞘炎;颌下淋巴结轻度肿胀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马流行性感冒。

4.3.2.4 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分泌大量浆液乃至黏脓性鼻液,鼻黏膜和眼结膜充血;颌下淋巴结肿胀,四肢腱鞘水肿;妊娠母马流产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马鼻腔肺炎。4.4 实验室检测

4.4.1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

4.4.2实验室检测须由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出具检测报告。5.检疫结果处理

5.1 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5.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5.2.1临床检查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动物疫病的,扩大抽检数量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5.2.2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检疫对象以外动物疫病,影响动物健康的,应按规定采取相应防疫措施。

5.2.3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怀疑为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2.4 病死动物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由畜主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规定处理。

5.3 动物启运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监督畜主或承运人对运载工具进行有效消毒。6.检疫记录

6.1 检疫申报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指导畜主填写检疫 申报单。

6.2 检疫工作记录。官方兽医须填写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畜主姓名、地址、检疫申报

时间、检疫时间、检疫地点、检疫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检疫处理、检疫证明编号等,并由货主签名。

关于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动物产地检疫 ;思考;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65-1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产地检疫工作正在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软件、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技术储备存在的问题。目前执行动物产地检疫的人员兽医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在职教育相对滞后。动物产地检疫技术主要还停留在肉眼判断水平,一些执法人员检疫经验不足,个别县没有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验室,有时缺乏科学的执法依据;二是操作过程存在的问题。执法取证不规范,技术操作程序不到位,判断位点不全面,判断依据存在单一性;借助养殖环境的判断能力差,还没有真正做到现场检疫。全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还没有真正和动物标志可追溯制度接轨等,较大程度影响了公共卫生安全的维护;三是执法不严谨不规范。动物产地检疫目的是为了公共卫生安全,然而个别执法人员对法律条款不精通,责任吃不透,对条文断章取义。还有的只顾简单罚款,依法处理程序不到位,做不到查根追源和依法检疫处理等,以致执法不彻底事件时有发生;四是检疫量大面窄难度大。当前各地动物产地检疫受检者主要是生猪和家禽,由于养殖地域、养殖场分布的差异,散养所占比例和交通便利程度不一,检疫人员数量和报检点布控差异,加之各地各类农业经纪人逐年增加,对此类人员监管缺乏有效机制,报检制度执行程度不一等,使总体动物产地检疫难度加大,严重影响动物卫生执法形象和社会效益;五是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可以讲是一种责任心很强的工作岗位,主要表现在专业、执法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所以,执法人员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目前,各地方动物产地检疫虽然按照农业部、省市要求在辖区乡(镇)设立报检点,有些地区由于检疫申报不高,有的乡(镇)产地检疫报检率只有30%~40%,个别地方报检率甚至更低。笔者分析认为,平时宣传不够、监管打击力度不强是主要原因。另外,案件调查取证比较困难,所以就造成一些地方报检不报检一样可以运输,如果运输、屠宰环节监管不严,就给货主和承运人留下可乘之机,认为不报检照样可以通行无阻,不报检可以省去麻烦的检疫程序。这些方面都是引起产地检疫报检率低的原因。

2引起的思考

日常开展的产地检疫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如在实际中货主和承运人为什么不愿意申报检疫,如何强化管理相对人履行动物检疫申报意识,产地检疫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提高产地检疫报检率,作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只有了解和摸清楚原因问题所在,办法自然就有了,这些都是需要动物卫生监督监管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该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让更多的畜禽养殖场、户、货主能够主动自觉地履行依法申报检疫的义务。各地产地检疫工作都有许多可以让我们借鉴学习的经验。具体怎么做还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而定。

3建议与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在过去宣传的方式基础上,重点把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工作带到畜禽养殖场(户),一直延伸到畜禽贩运户、经纪人,使他们真正了解畜禽经营、运输等要申报检疫,明白他们是申报检疫主体,使广大饲养经营者认识到产地检疫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二是加强监管,制定日常的巡查监管措施,对检疫申报率低的地方加大监管频次,对发现的逃检违法案件要及时依法处理,维护动物检疫工作秩序;三是监管部门要及时掌握辖区畜禽养殖场、养殖户的畜禽数量的变化,特别是规模养殖场一年进出栏情况,畜禽贩运户流动比较大,监管起来难度大,可以考虑让畜禽养殖场、养殖户畜禽出栏时由其配合畜禽贩运户报检或者畜禽养殖场、养殖户在畜禽出栏时及时报告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由包联的官方兽医进行监管。但是如果不报检,不移动的情况下可以,一旦畜禽移动就应依法查处;四是开展提高检疫人员责任心、素质、能力教育和业务培训,对那些不负责的检疫人员调离工作岗位。

4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产地检疫的目的之一是预防消灭动物疫病,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第一道关口,到场、到户、到点检疫,开展产地检疫,可以把动物疫病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进行,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只有严格把好这道关口,进入运输、屠宰的动物就可以有效控制防止或者减少动物疫病流行。依法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法律赋予动物卫生监督监管的职责,产地检疫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对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流行、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起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做好当前生猪产地检疫工作浅议 篇4

1 产地检疫作用和意义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县境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所进行的检疫, 也就是通常说的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的检疫, 是动物检疫监督的重要环节和第一道关口。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兴平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日益频繁, 动物产地检疫已经日益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1.1 通过产地检疫, 有效控制动物疫病扩散

检疫员在到场到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疫病, 及时采取措施, 防止疫情扩散, 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同时予以扑灭、净化, 尽可能减少损失, 确保畜牧业的生产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1.2 通过产地检疫, 监督和促进动物免疫工作

实施产地检疫既能防止未经免疫的动物进入流通领域, 又能有效地监督和促进动物免疫工作, 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1.3 通过产地检疫, 把好动物安全第一道关口

产地检疫可以确定流动和出栏畜禽的健康品质, 是保证动物食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安全肉”, 喝上“放心奶”的重要环节。

1.4 通过产地检疫, 及时掌握生产动态

检疫员在实施产地检疫过程中, 通过与养殖户的交流, 能及时了解本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市场信息, 为上级部门制订有关畜牧业生产政策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2 产地检疫工作存在问题

2.1 技术储备存在的问题

目前执行动物产地检疫的人员兽医知识参差不齐, 行业在职教育相对滞后。动物产地检疫技术主要还停留在肉眼判断水平, 一些执法人员检疫经验不足, 县级没有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验室, 有时缺乏科学的执法依据。没有把农药、抗生素、有害添加剂 (瘦肉精) 等物质残留的检验监测纳入日常工作日程。

2.2 漏检现象仍较普遍

定点检疫动物检疫率较高, 其他动物漏检率较多, 特别是羊只的检疫, 群众销售动物前不报检, 甚至设法逃检, 无产地证明无耳标现象屡屡发生。

2.3 养殖户数量多、规模小、居住分散, 检疫难度大

现行的养殖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 分散饲养作为畜禽养殖业主要生产形式还相当普遍, 到户检疫具有工作量大、检疫面广的特点, 由于人力和经费的严重缺乏, 全面有效实施产地检疫还有一定难度。

2.4 宣传工作不充分, 畜主报检意识不强

由于的宣传工作不广泛、不到位, 很多养殖户认识不到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还不能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对产地检疫的具体要求、做法和一些合理的收费, 尚未完全理解和接受, 存在抵触情绪。所以, 主动报检意识不强, 存在动物上市或销售前不报检、逃避动物产地检疫的现象。

2.5 实施产地检疫人员数量少、素质低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实施动物防检疫的主体机构, 一方面承担本辖区的动物防疫工作, 另一方面也负责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由于工作量大, 容易造成检疫工作力不从心。有些村协检员素质不高, 检疫质量不能保证, 容易出现漏检、疫病不能检出的问题。

2.6 操作不规范, 违反规定出证

个别检疫员或协检员不注重检疫技术操作规范和执法形象, 出于个人利益考虑违规操作现象比较普遍, 不能严格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要求实施检疫。有的不做健康检查, 交钱就给开证。损害了检疫执法的形象, 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 如何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3.1 广泛宣传, 营造舆论氛围

为使产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广播、板报、刷写标语、召开培训会、印发宣传材料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 广泛宣传《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使其深入人心, 家喻户晓, 为检疫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支持率, 通过法制宣传, 使广大养殖户认识和理解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和配合支持畜牧站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3.2 灵通信息, 掌握一手资料

在各村设立疫情监测员和检疫工作信息员, 灵通信息, 互通有无。信息员应准确及时汇报详实可靠的待检畜禽数量, 使检疫工作人员做到信息灵、底子清。同时, 乡镇兽医站应建立各类畜禽养殖大户生产台账, 掌握生产进度, 建档立卡, 夯实责任, 强化监管, 并详实记录已检和待检畜禽品种、数量等内容, 教育和引导各养殖户主动报检, 扭转以往工作的被动局面。

3.3 整合力量, 建立联动机制

“防疫是基础, 检疫是关键、监督是保障”, 将防疫、检疫、监督三个职能单位有机结合, 以动物产地检疫为工作重心, 促进免疫、保证监督。监督所全员参加, 动检站、乡镇动监所出人配合, 组成联合督察执法队伍, 分区包乡、责任到人, 昼夜巡查, 长抓不懈。

3.4 建章立制, 促进文明执法

要层层推出行风建设承诺制, 一级承诺一级, 单位向社会承诺, 职工向单位承诺。严禁违规执法, 严禁“吃、拿、卡、要”的现象发生。在执法监督中要运用法律条款适当、程序合理, 真正做到亮证执法、文明执法, 树立动监人的良好形象。

3.5 加强执法, 严打违法行为

加大产地检疫监督执法力度, 进行全天候的产地检疫监督, 对重点乡镇、重点部位、重要关口进行大规模的监督活动, 大造舆论、大造声势, 使产地检疫监督常年处于高压态势, 震慑不法业者, 促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主动与县 (市、区) 公安局交警队等部门协调, 对经营病死动物和逃避检疫的典型案件进行大力查处, 严厉打击不法之徒的嚣张气焰, 维护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正常秩序, 保障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实施。

3.6 强化素质, 加强人员管理

产地检疫的出证. 篇5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产地检疫的出证

检疫结果是动物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凡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符合下列条件的,其检疫结果判定为合格。否则,其结果判定为不合格。判定条件如下:①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②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③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④临床检查健康。⑤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⑥省内调运的种用、乳用动物须符合相应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种用、乳用反刍动物精液、胚胎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相应动物健康标准。

生猪屠宰检疫关键点 篇6

关键词:生猪的屠宰;屠宰检疫;宰后检疫;待宰生猪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1.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19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发关心。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已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对生猪屠宰行业的监督管理,是保障肉类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而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保障肉类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1 屠宰前检疫

1.1 查证验物

进场的生猪必须具备有效的检疫证明,并经入场检查合格。检查发现疑似染疫的,证物不符、无免疫标识、检疫证明逾期的、涂改、伪造的,一律不得进场。

在验物时,首先需要核对生猪数量,然后了解运输途中生猪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核对免疫标识。

1.2 消毒

消毒是检疫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运输生猪的车辆消毒、卸猪前车辆和生猪都要消毒,卸猪后车辆要彻底清洗消毒。

消毒池消毒:消毒池的深度要保证消毒液没过车辆轮胎的一半,消毒池中的消毒液要保证每天更换。

卸猪前的消毒:在查证验物完成后,对生猪及车辆进行全面的消毒,可以防止生猪体表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进入屠宰厂。

卸猪后的消毒:卸猪后检疫员要监督好承运人对车辆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后方可出场。

1.3 盐酸克伦特罗抽样检测

为了保证肉制品的质量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生猪屠宰前必须进行“瘦肉精”尿样检测。检测合格后的生猪才允许进入屠宰场。

1.4 巡检及送宰检疫

经尿样抽检合格的生猪,还要进行以群体检查为主的健康检查,包括生猪体态、精神状况、食欲、饮欲、活动行为等的观察,当发现个别生猪出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做好标识并赶入隔离圈进一步观察,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

生猪在待宰圈内观察期间,值班检疫员要保证每小时巡查一次,观察生猪的体态特征及活动状态,一旦发现可疑病猪要及时采取措施。

宰前复检:在正式屠宰前要再做一次全面檢查,整体细致地对待宰生猪进行检查,防止遗漏的可疑病猪被送入屠宰车间,保证生猪品质。

1.5 检疫结果处理

只有经过以上流程检疫合格的生猪才能出具生猪准宰证,同时准备待宰。在检疫流程中发现不合格的生猪,要根据检疫部门颁布的相关条例进行缓宰、急宰、销毁等处理措施,坚决杜绝一切不合格生猪进入屠宰车间,严把宰前检疫关,是保证肉品质量安全的首要环节。

2 屠宰后检疫

生猪宰后检疫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该检疫程序一般包括头部检疫、内脏检疫、胴体检疫、寄生虫检验、复检盖印和签发检疫合格证明等岗位。

2.1 头部检疫

头部检疫主要是检查炭疽和囊虫病,检查部位是外咬肌和两侧颌下淋巴结。同时视检唇、鼻盘、咽喉黏膜、齿龈和扁桃体等部位有无异常。

2.2 内脏检疫

主要检查胃肠浆膜,剖检肠系膜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胃肠黏膜,观察粘膜有无充血、出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

2.2.1 脾脏检验 视检形状、大小、色泽,有无肿胀、淤血梗死;触检被膜和实质弹性,必要时剖检脾髓。

2.2.2 肺脏检验 视检色泽、大小、形状是否正常,触检肺叶有无结节、硬块。剖检支气管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肺实质。

2.2.3 心脏检验 视检心包和心外膜,触检心肌弹性,剖开心室视检心内膜、心肌、心内膜及血液凝固状态。

2.2.4 肝脏检验 视检色泽、大小形状、硬度以及寄生虫包囊和结节;触检被膜和实质弹性,剖检肝门淋巴结。必要时还可剖检实质和胆囊,以进行进一步检查。

2.3 胴体检疫

观察皮肤的色泽,查看有无疹块、充血、出血等现象。若发现全身皮肤发黄可能提示黄疸、黄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可怀疑猪瘟、猪巴氏杆菌病。对表现异常的白条要及时采取措施立刻隔离。

查看胴体放血程度,脂肪、肌肉色泽、弹性,淋巴结的完好程度和肾脏的色泽、大小、形状及表面粘膜的完整度,触检被膜和实质弹性。然后摘除肾上腺,剖检颈浅背(肩前)侧、腹股沟浅淋巴结、股前淋巴结、股沟深(或骼内)淋巴结有无异常,必要时要增检颈深后淋巴结和腘淋巴结。

2.4 摘除甲状腺

2.5 寄生虫检疫

主要检查猪肉孢子虫和旋毛虫。采取横膈肌角不少于30g肉样,编上与胴体相同的号码,撕去肌膜,肉眼仔细观察有无针尖大小的旋毛虫白色点状虫体或包囊。

可疑时将上述样品剪成24个肉粒,细心地制成肌肉压片,置于低倍显微镜下检查。一旦发现虫体或包囊,根据编号把相应的酮体和头部以及内脏一同隔离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6 复检盖印

为了防止检验过程出现漏检、错检的情况,所以采用复检盖印的环节来避免以上疏忽的产生。在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前对胴体重新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出场肉品的质量安全。

2.7 检疫

检疫合格的胴体签发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2.8 疫情报告

检疫员在屠宰检疫各个环节发现动物疫情时,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向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确保疫情的及时处理。

3 屠宰后待宰猪圈的管理

由于生猪来源大多是散户,来源比较复杂,健康情况复杂,尽管已经过宰前检疫三个环节的消毒,但待宰猪圈也会因为其他原因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为了将安全工作做到最好,因此,屠宰后要对待宰猪圈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这也是生猪屠宰场检疫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1 清洗

要保持屠宰车间、待宰猪圈以及屠宰工具的清洁。每天宰完猪后立刻对车间、待宰猪圈、墙壁、过道、排水系统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洗。

3.2 消毒

在清洗工作完成后必须对上述场所进行全面的消毒。消毒液的浓度按使用说明书配制即可,建议交替使用消毒药物,以求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3.3 空仓

清洗和消毒工作完成后需要空仓一段时间,一般是从消毒工作结束后至早上8点钟,禁止生猪进入待宰猪圈以确保消毒的效果。

总之加强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生猪屠宰行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当前要做好开展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整治,加快定点屠宰资格证章审核换发工作进度;支持“放心肉”工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商务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体制建设,建立健全与有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才能有效保证流通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殷吉,刘强,张帅.猪消化道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8.(11).

[2] 卢高峰,范振先.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08.(08).

[3] 肖映红,普树元.家畜寄生虫及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0.(1).

[4] Dubey J.P., Lindsay, D.S., 1996, A review of Neospora caninum and neosporosis [J]. Vet Parasitol, 67, 1-59.

[5] Bjcerkas, I, Mohn, S, F.Presthus, J, Z. Parasitenk, 1984,70:271-274.

[6] Dubey JP, Carpenter J L, Speer C A, et al. Newly recognized falal protozoan disease of dogs [J]. J Am Vet Med Assoc, 1988,192 (9):1269-1285.

生猪产地检疫 篇7

原公镇是城固县一个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发展重镇, 当地群众有传统的饲养母猪的良好习俗积淀, 生产的仔猪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成活率高, 多销往甘南、川西、川北、渝北及鄂西北地区, 享有盛誉。2014年全镇生猪养殖户2 013户, 龙头企业城固县顺鑫良种猪选育场年出栏50头以上场户34个;全镇存栏能繁母猪0.83万头, 其中城固县顺鑫良种猪选育场0.21万头;全年全镇生猪饲养量13.87万头, 出栏9.72万头, 年底存栏4.15万头;散养户大部分以饲养母猪出售仔猪为主, 全年共计出售仔猪5.94万头, 育肥猪0.2万头;规模养殖场出售育肥猪为主, 全年出栏育肥猪3.05万头, 仔猪0.53万头。原公镇兽医站全年生猪产地检疫办理仅1.86万头, 出栏检疫率只有18.56%。城固县顺鑫良种猪选育场年报检量1.62万头, 出栏检疫率45.25%;散养户及小型养殖场共计报检0.24万头, 出栏检疫率3.91%[1,2]。

2 原公镇生猪产地检疫呈现的特征

散养户以出售仔猪为主, 出售的仔猪占全镇出栏量的61.11%, 出栏检疫量仅占全镇检疫总量的2.15%;散养户出栏的育肥猪占全镇出栏量的2.06%, 检疫量占全镇检疫总量的10.75%。规模养殖场出售育肥猪为主, 出售的育肥猪占到了全镇出栏量的31.38%, 出栏检疫量占到了全镇检疫总量的87.10%, 呈现出仔猪检疫率低、育肥猪检疫率高的特征[3,4]。

3 原因分析

3.1 屠宰监管得到加强, 出栏育肥猪检疫率高

近年来, 由于对屠宰监管的逐渐加强, 屠宰场的准入制度进一步强化, 全镇出栏的育肥猪大部分运往本县屠宰场, 这部分都能主动申报检疫, 另有部分销售到临近县及安康、西安、四川等地, 也都会主动办理产地检疫。但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部门职能划分动卫监督机构撤出市场检疫监督后,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力量短时间内难以配置到位, 市场销售未检疫肉品现象频频出现, 部分农户出栏育肥猪未经产地检疫私屠乱宰上市销售时有发生。

3.2 仔猪检疫率低

3.2.1 认识不到位, 不主动报检。

当前仍有部分生猪养殖户对动物产地检疫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到, 甚至极端地认为检疫人员是为牟利, 对仔猪出栏报检有抵触情绪, 不愿报检。而大部分仔猪贩运人员因经济利益的驱使, 为了逃避检疫收费而不报检收购仔猪。

3.2.2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为逃避检疫检查提供了方便。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普通公路运量锐减, 许多公路检查站撤销, 而当地生产的仔猪多销往甘南、川西、川北、渝北及鄂西北地区, 多通过高速公路运输。而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上只要运输活畜禽, 并不管有无检疫证明, 尽管高速公路两省交界处设有动物检疫检查站, 仔猪贩运人员仍可以从小道绕过检查站再驶上高速公路逃避检疫检查。

3.2.3 抵触仔猪出栏挂标, 货主不报检。

当地生产的仔猪多在20日龄以后免疫, 免疫时畜主也极其反对加施耳标, 担心猪仔撕咬、流血感染, 且猪龄太小, 也不便于加施安全标识, 因此多是在出栏检疫时加施, 而货主抵触血标。未加施安全标识的仔猪不具备检疫受理条件, 必须加挂耳标后检疫人员才能实施检疫, 为此货主不报检。

4 存在的隐患

4.1 疫病传播风险加大

不经过官方兽医检疫把关, 出售的仔猪中难免有带病的, 既会给本地造成疾病传播, 也会给输入地引入病源而造成疾病传播, 且死亡率也会升高。当地出售的仔猪多销往甘南、川西、川北、渝北及鄂西北等山区, 这些地区条件差消毒防病等措施跟不上, 不利于疫病防控。而城固县曾发生过的几起疫情, 都是引入性疫情, 这几起引入的动物也是未经检疫偷运回来的, 既未落地报检, 又未采取隔离措施, 致使疫情扩散, 虽及时扑灭了, 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对城固县的养殖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4.2 不利于当地生猪产业持续发展

当地出产的仔猪之所以在甘南、川西、川北、渝北及鄂西北等山区有广阔的销路, 主要是因为当地饲养的母猪多为本地老品种, 抗病力、适应能力强, 适合山区粗放饲喂管理。但是缺乏良好的检疫秩序, 输入地引进后发病率、死亡率升高, 甚至引发疫情, 那将会失去过去的良好声誉和信誉, 失去这片市场, 对本镇乃至全县养猪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014年最低谷的9—11月, 当地仔猪价格仅9~10元/kg。

4.3 存在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特别是出栏的育肥猪, 没有产地检疫把关, 未经临床健康检查, 发病的育肥猪直接出售进入屠宰环节, 既存在疫病传播风险又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 若发病猪治疗过后兽药休药期未能很好地把持, 则兽药残留严重, 危害人们的健康。

5 当前采取的措施

5.1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宣传

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防疫法》《畜牧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规, 适时组织养殖场、屠宰场负责人以及养殖户参加培训, 讲解学习法规, 列举违规案例分析、警示, 明确生产者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提高养殖户 (场) 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水平、诚信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

5.2 加强畜禽安全标识监管

畜禽安全标识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必须加强畜禽安全标识管理, 严格领取发放使用管理。对散养户养殖的动物免疫后必须由防疫人员佩戴安全标识;对养殖场由包联官方兽医监督养殖场防疫员在对动物免疫后给动物佩戴安全标识。严禁将安全标识留给养殖场, 严禁安全标识流落非官方兽医和非政府认定的动物防疫员手中。严禁官方兽医为未佩戴安全标识的动物出具动物检疫证明, 检疫证明上填写的安全标识号码必须与动物佩戴的安全标识号码一致。

5.3 加强动物产地检疫监管

加强官方兽医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 提高检疫人员的素质,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及时受理养殖户 (场) 动物出栏报检, 严格检疫程序, 认真检疫把关, 将动物疫病控制在产地, 防止疫病扩散传播, 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5.4 加强屠宰场的检疫监管

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执法, 查处市场销售未检疫肉品的违法行为, 并以此为线索挖掘私屠乱宰窝点, 予以打击和取缔, 确保上市肉品安全。

5.5 实行动物产地检疫签约式管理

以能繁母猪入保、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等惠农政策为依托, 与养殖户 (场) 签订动物产地检疫报检协议, 养殖户 (场) 享受惠农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履行应尽的法律义务, 同时也是法律责任的告知程序。目前, 此管理模式运行良好, 收效明显。

5.6 推行官方兽医包联制度

充实基层执法队伍, 解决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等困难, 强力推行规模养殖场官方兽医包联制度和片区包联制度, 监督养殖场户防疫管理, 出栏生猪必须报检, 否则不得享受能繁母猪入保、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等惠农政策及项目扶持, 以此保障动物产地检疫签约式管理模式的运行。

6 建议

6.1 加强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的动物检疫证明查验

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与高速公路集团的协调,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上只允许有检疫证明、安全的动物享受绿色通道惠农政策, 减少逃避检疫的行为, 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6.2 限制活畜的长途调运, 减少动物疫病传播

当前法规对长途调运乳用、种用动物规定审批, 对长途调运用于饲养的非乳用、种用动物只规定常规检疫并落地报检和隔离观察, 对长途调运屠宰的动物只规定产地检疫, 实际上长途调运用于饲养的非乳用、种用动物及用于屠宰的动物的频次相当高, 传播动物疾病的风险也相当高。建议从宏观调控上合理配置区域养殖生产资源, 限制活畜禽的长途调运, 保护区域养殖业健康发展。

6.3 研发新型安全标识及其配套安全标识编码识别器

当前使用的安全标识操作性、实用性仍不够完备, 配套的编码识别器也难以准确显示标识编码, 检疫时检疫人员只能眼观标识编码, 极其不方便, 甚至有的生猪耳朵上非常脏, 标识编码无法辨识, 给准确填写安全标识号码、规范出具动物检疫证明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 建议研发新型安全标识及其配套的安全标识编码识别器, 提高检疫执法能力。

摘要:通过对原公镇生猪产地检疫情况的调查, 分析检疫特征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查找原因。介绍了当前采取的措施, 包括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宣传、加强安全标识监管、加强动物产地检疫监管、实行动物产地检疫签约式管理、推行官方兽医包联制度等措施, 并提出了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强与高速公路集团的协调, 争取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查验动物检疫证明以及出台限制或减少长途调运用于饲养和屠宰的动物的频次的政策, 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生猪,产地检疫,现状,隐患,措施,建议,陕西城固,原公镇

参考文献

[1]赵克平, 张保明, 陈涛.潞西市生猪屠宰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 2009 (2) :25-26.

[2]赵廷喜, 刘世荣, 剡学梅, 等.生猪屠宰检疫和保障肉品安全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0) :163.

[3]李有文, 钱剑.新疆生猪屠宰检疫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2 (2) :64-65.

生猪产地检疫 篇8

1 实施“动物产地检疫记录”的具体做法

1.1《动物产地检疫记录》的内容

根据《畜禽产地检疫规范》中的必检项目, 单位制定了《动物产地检疫记录》, 内容包括畜主姓名、动物种类、数量、免疫情况、耳标佩戴情况、耳标号、群体、个体检疫情况 (毛色、皮肤、精神、行为、呼吸及粪便、饮食、饮水、叫声、呼吸音、体表淋巴结、体温等方面的内容) 。在检疫工作中要求检疫员对照《动物产地检疫记录》逐项实施检疫后并认真填写检疫记录, 经检疫合格后由检疫员、畜主、运输业户共同签字确认。检疫员凭《动物产地检疫记录》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1.2《动物产地检疫记录》的运用

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 对出栏动物实行申报检疫制度的要求, 对存栏的动物我们都与饲养业户签订了“动物出栏报检责任书”, 动物出栏时, 饲养业户根据报检电话向兽医站检疫员报检, 检疫员接报检电话后, 必须到现场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规定的内容认真检疫, 并填写《产地检疫记录》, 猪、牛、羊还要逐头登记免疫耳标, 由检疫员、饲养场 (户) 负责人及运输业户在《动物产地检疫记录》上签字留档, 根据《动物产地检疫记录》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畜 (货) 主凭检疫证明和消毒证明出售、运输。

1.3 实施《动物产地检疫记录》的监督

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加强对实施《动物产地检疫记录》的监督检查, 每月对照《动物产地检疫记录》逐页审核《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对《动物产地检疫记录》记录不全的, 由检疫员说明原因, 写出检查, 记入个人档案, 根据考核情况作为奖惩的依据。

2 实施《动物产地检疫记录》制度取得的成效

2.1 促进了产地检疫工作的规范化

实行《动物产地检疫记录》制度两年以来, 全区检疫员的责任心、使命感明显增强, 促进了产地检疫工作的规范开展。全区畜禽产地检疫率大幅度提高, 由原来的不足70%提高到95%以上, 规模化饲养场的检疫率达到100%, 连续两年产地检疫收入达150万元, 有效地推动全区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2 促进了检疫员到场、到位、按程序检疫

检疫员不到现场检疫, 《动物产地检疫记录》内容就填写不完整, 饲养场 (户) 负责人签字就无法完成, 从而有力推动了检疫员到点、到位、按程序实施检疫, 杜绝了隔山开证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2.3 实现了可追溯管理

《动物产地检疫记录》通过对检疫情况的登记、免疫标识的登记及检疫员、畜主、运输业户的登记, 对运输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的追溯提供了有力的资料, 加快了问题的解决。

2.4 有力保护了检疫员的检疫行为

检疫员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检疫后, 如果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出现与检疫有关的情况, 引起的行政诉讼, 《动物产地检疫记录》就是证明检疫员到点到位按程序检疫的有力证据, 从而有力保护了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和检疫员的检疫行为。

供仔猪:广大养殖户你们好, 我县为加强仔猪市场管理, 现成立仔猪养殖协会为养殖户防疫销售一条龙服务, 现向社会提供10-60公斤二元, 三元, 长白, 大约克, 杜洛克等优良仔猪欢迎新老客户前来考察选购, 并为客户代办检疫运输等一切手续。承诺:在运输中如有伤亡原款退回。

猪产地检疫要点 篇9

1.1 静态检查猪在圈舍或车船中休息时可以进行静态观察。检疫人员要安静地接近猪只, 勿使其受惊。检疫人员可站在能清楚观察猪只状态的位置对猪进行观察。

健康猪休息时多侧卧, 其头平着地, 四肢伸开, 爬卧姿势自然, 后腿屈曲在腹下。健康猪站立平稳, 拱寻食物时, 常发出哼哼声, 其呼吸深长、均匀。健康猪被毛整齐、有光泽, 无眼屎, 活泼, 反应敏捷。

病猪多精神沉郁, 离群, 不断呻吟, 有的吻突触地, 闷哑无声, 有的全身颤抖, 被毛粗乱、无光泽, 低头夹尾, 有的呼吸困难、促迫, 咳嗽, 严重的呈犬坐姿势。病猪有眼屎, 鼻端干燥, 肛门和尾部粘有粪污, 反应迟钝。

1.2动态检查在驱赶猪只或将猪从圈舍放出时对猪进行观察。检疫人员可立于圈舍或活动场边观察猪只动态表现。

健康猪精神活泼, 反应敏捷, 四肢直立踏地, 其行动灵活, 步态平稳, 起卧或行动中常排粪、尿, 其粪软、尿清, 排泄姿势正常。

病猪精神沉郁, 不愿起立、站立不稳, 行动迟缓, 步样僵直, 低头夹尾, 弓腰曲背, 眼窝下陷, 腹上卷, 跛行。病猪多喘气、咳嗽, 叫声嘶哑, 其粪便干燥或呈水样, 有的粪便附有黏液或血液, 其尿发黄、黏稠。

1.3 饮食状态检查健康猪饥饿时发出叫声, 吃食时, 嘴巴伸入食槽底大口吞食, 发出有节奏、清脆的进食声。健康猪吃食时有力, 两耳及鬃毛震动, 尾巴甩动, 时间不长腹部即圆满。

病猪懒上槽, 有的上槽后吃食无力, 两耳、鬃毛不震动, 吃上几口就退槽, 有的只嗅不吃, 有的只饮稀汁, 不吃干食, 有的呕吐, 咽下困难, 流口水。

2 一检

对病猪和疑似病猪要逐头进行系统检查, 主要检查猪是否患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口蹄疫、猪传染性水疱病、猪支原体肺炎、猪副伤寒、猪流行性感冒、猪传染性胃肠炎等传染病和其他普通疾病。

如何做好产地检疫工作 篇10

1 检疫申报是产地检疫的基础

1.1 检疫申报范围和时限要求

产地检疫是在检疫申报的基础上进行的检疫申报范围和时限要求依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下列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 以及捕获野生动物, 屠宰动物的。货主要按照规定时限的要求向所在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1) 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 继续饲养动物, 应当提前3d申报检疫。

(2) 出售乳用动物, 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 以及参加展览, 演出和比赛的动物, 应当提前15d申报检疫。

(3) 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 易感染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 还应当在启运前3d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4) 对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相关人员应当在捕获3d内向捕获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5) 屠宰动物的应当提前6h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急宰动物的可以随时申报。

1.2 货主不进行检疫申报的原因

(1) 有些货主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法律规定, 对申报检疫不了解, 不进行检疫申报。

(2) 以贩卖病死畜禽为职业的贩子。无法获得检疫合格证明, 不进行检疫申报。

(3) 有许多货主在收购畜禽时, 视膘情情况, 饲养情况, 收购价格情况和畜主协商, 如协商不成就不收购, 无法事先就进行申报检疫。

(4) 货主防止畜主饲喂, 大多选择在半夜可清晨装运畜禽, 这时动监部门没有上班, 货主没法进行检疫申报。

1.3 解决货主不进行检疫申报

(1)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让专门从事畜禽贩运的货主知道,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从事畜禽贩运的行政许可。如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临床检查健康的动物, 将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78条的规定处罚;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 动物产品货值金额10~50%罚款;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染疫和死亡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25条第4款、第5款的规定将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76条的规定处罚。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 动物产品货值金额1~5倍的罚款。

(2) 在事先无法进行检疫申报的情况下, 从事畜禽贩运的货主, 一定要有收购畜禽的所辖区域的动物监督人员的通讯联系, 在畜禽装运前通过电话向官方兽医申报检疫。官方兽医就会在指定时间, 指定地点进行检疫。

2 严把运输关是产地检疫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 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依法应当检疫的动物、动物产品的、托运人托运时应当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也就是说《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承运人的行政许可。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承运的将会受到《动物防疫法》七十八条规定的承运费的1~3倍的罚款。

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只有公安交警有权对过往车辆进行拦截, 如果承运人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承运动物、动物产品, 对承运人的处罚权交予公安交警处罚, 则会大大提高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承运动物、动物产品的力度。

3 输入地检疫监管, 屠宰前检疫监管是产地检疫正常开展的保障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22条规定, 进入屠宰场的动物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并佩带有农业部规定的畜禽标识。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 不能进场屠宰。《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用于饲养的非乳用, 非种用动物, 到达目的地后, 未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的, 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 除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外, 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 动物产品货值金额10~50%罚款。

4 提高官方兽医素质是做好产地检疫的保证

4.1 官方兽医具有较高的素质是动物防疫法的规定

《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官方兽医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要求具备兽医专业知识, 拥有兽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通过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具备执业兽医医师资格。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遵守法纪, 公正廉洁, 掌握动物、动物产品检疫规程。相关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 掌握动物疫病知识, 掌握《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等相关法律知识。只有高素质的官方兽医实施的检疫以及得出的结论才能具有合法性、公正性、权威性, 才能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 并对自己做出的结论负责。

4.2 官方兽医素质关系到动物健康, 动物传染病发生、蔓延流行

上一篇:努力打造一流期刊下一篇:博物馆与民俗文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