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管理

2024-07-05

林木管理(精选十篇)

林木管理 篇1

1 林木修枝的意义

在自然状况下, 林木的下部枝条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地枯死脱落, 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整枝。人为地除去树冠下部的枯枝及部分活枝的抚育措施, 称为林木修枝。林木修枝分两种:a.干修:去掉枝干下部枯枝;b.绿修:去掉部分活枝。自然整枝常常不能满足人们对木材质量的要求。为了把林木培育成年轮宽度均匀、通直、圆满、少节和无节良材, 必须进行林木修枝。具体说来, 林木修枝有如下重要意义:

第一, 林木修枝能提高木材的材质。因为林木修枝可以消灭木材的死节, 减少活节, 增加木材中的无节部分, 提高树干的圆满度, 增加晚材率, 提高原木和成材的等级。

多节是木材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缺点。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使木材纤维倾斜, 降低木材强度。节子的硬度大会使锯刨加工困难。有死节的板材, 干燥时死节松弛脱落, 形成空洞。所以国家材种标准, 严格规定了各种等级的材种容许节子的数量、尺寸和种类。尽管林木有自然整枝的特性, 但很多树种, 尤其是耐荫针叶树种, 自然整枝是很不理想的。必须进行林木修枝, 以培育无节或少节树干圆满的优质木材。

第二, 修枝可增加树干的圆满度。修除活枝后, 首先可以看到, 在树干上部接近树冠的部位, 直径生长增加的现象, 这是由于同化物质从树冠向下流经树枝切口时, 不能直接通过, 必须绕到切口之间的狭窄区域运往下方, 这就影响了同化物质的运输速度, 造成切口上部同化物质积累、下部同化物质减少的状况。因此, 在切口上方的树干生长量有所增加, 而切口下部的树干生长量则有所减少, 从而提高了树干的圆满度。

第三, 对林木修枝可提高林木生长量。如果修除树冠下部受光极差的枝条, 修掉妨碍主干生长的竞争枝、大侧枝以及枯枝, 则使林木的高生长和直径生长都有所增加。克罗特凯维奇对8年生松树整枝研究指出:当只保留1盘枝和2盘枝时, 在修枝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 树梢嫩枝的高生长量和直径生长量都降低, 而保留3盘枝时, 树梢嫩枝高生长量则有所增加。其原因, 是由于去掉树冠下部受光极差的第4盘和第5盘枝, 减少上部轮生枝造出来的同化物质消耗的结果。此外, 去掉树冠下部树枝后, 树冠上部的水分和矿物质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 这也是提高生长的原因。山东省徂徕山林场对剌槐幼林整枝试验结果表明, 正确整枝比不整枝的林木, 树高生长量增加28.9%以上, 胸径生长量增加48%。这主要是由于修去粗大的竞争枝、大侧枝和徒长枝, 使树体营养能集中于主干生长的结果。积极的修枝与抚育采伐相结合, 既能通过抚育采伐扩大林分的空间, 又能通过修枝调整单株林木的树冠, 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立木密度, 以提高整个林分生产力。

第四, 对林木修枝能改善林内通风透光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尤其在林地水分供应不足, 而蒸腾又很大的情况下, 适当整枝对减轻旱害和防止枯梢起一定作用。

修枝在森林保护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为修除枯枝、弱枝, 能减少发生树冠火的危险性, 增加林木的抗性, 减弱雪压和风害, 防止次期害虫及立木腐朽病的发生和蔓延。如红松林内不修枝, 林内通风程度差, 空气湿度大, 则易生烂皮病。

第五, 对林木修枝还能提供燃料、饲料、肥料, 增加收益。这在中国少林地区显得很重要。例如山东省昆嵛山林场进行赤松人工整枝, 每公顷林地可得干柴5250kg左右, 扣除修枝的工资, 净收益占82%。此外, 如剌槐、旱柳等修下来的枝条还可作饲料、肥料。总之, 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发展, 国民经济建设对优质木材将有更多和更高的要求, 因而, 人工整枝在营林抚育措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得重要。

2 摘芽

2.1 摘芽的经济价值

摘芽是整枝的另一种形式, 即在侧芽膨大, 芽尖呈绿色时, 把芽摘掉, 以省去以后整枝的一种方法。摘芽的经济价值首先在于能够培育出无节高干良材, 其次, 摘芽可以使林木养分集中于树干上部以加快树高生长, 增加树干圆满度, 缩短优良材种的培育期。摘芽能提高树干圆满度, 并加快树高生长。摘芽简单易行, 省工省力, 伤口容易愈合, 又不消耗树体养分。尤其重要的是, 有些树种修活枝容易引起微生物从伤口侵入, 造成木材腐朽, 例如黄波罗、鸡爪槭等, 故更宜采用摘芽方法来培育无节良材。

2.2 摘芽的方法、时间和间隔期

2.2.1 针叶树的摘芽

当前进行摘芽试验较多的为马尾松。马尾松的摘芽是在造林3~5年后, 树高10~1.5m有2~3轮枝时开始。其方法是每年摘除主干梢头侧芽, 仅留顶芽, 侧枝的主侧芽都不动, 树干的发育全靠树干下部轮枝和主干的针叶。如此连续摘芽4~5年, 然后改为修除下邵轮生枝和隔年摘芽交替进行。其方法:即上部不摘芽, 下部就修除1盘枝;上部摘芽, 下部就不修枝。直到10~12年生, 净干高度达6~7m时即可停止摘芽。

2.2.2 阔叶树的摘芽

臭椿摘芽在造林后第二年早春开始, 主干顶端保留1个壮芽, 摘除其余全部侧芽。这样经过8~10年摘芽, 主干可达7~8m的成材高度即可停止摘芽, 任其在这段树干以上部位, 抽生侧枝, 形成庞大树冠以保进直径生长。这种方法造成树干的枝叶量较少, 可能对前期树干直径生长量有所影响。另外因主干直立细弱, 易遭风折。摘芽可用手摘或特制的托铲。

3 除蘖

当林木被砍伐后, 或被火灾烧死后, 在伐桩上与根颈处或树根上会萌发出一些萌生条, 它们都是由于树木伐倒或火烧而失去顶端优势后, 使伐桩根颈, 或根上的休眠芽、不定芽得以萌动, 生长的结果。无论是伐桩上还是根上产生萌生条, 并长成大树, 均能很好地保持母株的性状, 能将母株的优良特性延续下来。尤其对那些采种、育苗困难, 造林不易成活的树种, 采用这种无性更新的方式来恢复新的一代林分, 更有着较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 由伐桩或树根产生的萌生条生长快, 早期生长量比实生苗高出几倍, 甚至十几倍, 如白杨、白桦的1年生萌生条就可高达50~80cm。2年生条的高可超过1m, 不被杂草所压, 因而可以大大减少幼林抚育工作量。加之有很多树种的伐桩与根系能萌发出大量的萌生条, 能很快地郁闭成林, 这对缩短林分轮伐期与保持水土、维护森林生境来说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林.浅析营林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1.

林木保护和林地管理 篇2

林地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

林木保护管理:

林业局建立了森林保护委员会及相应的林木保护机构,村、屯设专职护林员。护林员的职责是管护林木,制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林木资源的行为。各级人民政府要支持和保护护林员行使正当权力。

各林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每年定期组织林木保护大检查,有关部门要协助林业部门及时查处毁林案件。各林场都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工作,并充分发挥联防组织的作用。

每年三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五日,九月十五日至落大雪时为护林防火期;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日,为防火戒严期。防火期,禁止在林地内和林缘吸烟、弄火、狩猎。因特殊情况需要烧荒的,须经林业局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但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火期,须凭入山证入山。机动车辆入山须安装防火帽等防火设备。发生火灾,须立即报告并组织力量扑救。发生火灾后,林业局和公安部门要及时查明原因,查清损失。对人为引起的火灾,要依法追究责任。

各林场负责组织对森林病虫害的检疫和防治工作,具体要求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防护设施,如护林沟、挡车沟、抹牛地、保护架、防火线等。

天然次生林、江河两岸有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宜林荒山、荒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实行封山育林。对幼林地要加强管护,及时铲趟、抹芽、定干、合理修枝,禁止在幼林地砍柴和种植高稞爬蔓作物,防止人为破坏。

林地内禁止开垦、采砂、取土、挖窖、垛柴、扒树皮和其他不利林木生长、损坏林木的活动,不得毁坏、盗窃各种林木保护标志。必须加强对牲畜的管理,禁止牧畜进入林地。林政管理

林业局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利用、更新,实行管理、检查和监督。也相应的建设好林政、林业公安队伍;建立各级护林领导责任制,做到有奖有罚。全民、集体所有的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上级主管部门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

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林业局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当地林场处理。在权属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采伐林木,全民所有的以林场为单位,根据用材林消耗量应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制定年采伐限额,于每年八月底以前逐级上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林木采伐许可证,国营企事业单位及部队、铁路、公路用地内的行道树木和城镇林木更新采伐由其主管部门核发。林业局资源科要及时检查验收采伐迹地。对合格的发给采伐验收证,对不符合伐区作业规定的收缴采伐许可证,中止其采伐,直到改正为止。经检查验收未获得采伐验收证的,不再发给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林种,限期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勘察设计、修筑工程设施、开采矿藏等,应当不占或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由林业局严格审查,并征求林业主管部门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林地保护管理:.林地的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

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林地,个人使用的林地,由上级主管部门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林业局应当做好本施业区内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林地和个人使用的林地的清查、登记、统计工作,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报上级主管查批准,核发林权证:

(一)林地及林地上林木的权属无争议;

(二)界线清楚、界桩(标)明显,与毗邻单位有认界协议;

(三)面积、四至界线的登记文件和图表资料完备,并同实地吻合。林业局应当将林地清查登记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林场和苗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使用的国有林地,改变其隶属关系的,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

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发生争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处理依据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处理国有林地与集体林地所有权争议,以经林业局资源科规定的原设计任务书或者图纸为准;没有原设计任务书或者图纸的,以原来签订的有关合同和协议为准。没有上述凭据的,由林业局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林业局组织并编制本施业区内的林地建设、保护、利用规划,征得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同意,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依法批准后实施,并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经批准后的林地建设、保护、利用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报林业局审核并上报批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破坏林地。林业局有权对危害、破坏林地的行为进行查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林地改变为非林地。确需改变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报批手续。

在林业局施业区内经营的林地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道路或者其他护林设施的,应当逐级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矿、采石、采砂、取土、造墓、修筑工程设施及其他造成毁坏林地的行为。

临时使用林地进行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的,必须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施工中必须采取保护林地的措施,不得造成滑坡、塌陷、水土流失。因上述行为造成林地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恢复种植条件,限期植树造林,依法赔偿损失。逾期不造林的,由林业局组织造林,费用由破坏林地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临时使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禁止在25度以上的陡坡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平原沙区毁坏林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已经开垦种植的,应当退耕还林。林业局制订了退耕还林计划,采取鼓励退耕还林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未成林造林地、幼林地和封山育林区,应当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放牧、砍柴和非抚育性修枝。林业局积极组织非公有制造林,采取鼓励造林的措施,确保造林质量。对保护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业的,应当给予扶持。

鼓励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废弃地造林。凡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废弃地造林的,除执行国家和林业局关优惠规定外,并且在勘测、设计、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林地占用和征用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申请使用林地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填写《林地使用申请表》,经林业局逐级审核,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取得《使用林地许可证》后办理相关林业审批手续。申请使用林地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林业局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

(二)经批准的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和地理位置图;

(三)被占用、征用林地的图面资料;

(四)占用、征用林地的协议以及被占用、征用林地单位和个人的林权证复印件;

(五)如需采伐林木,还应当提交采伐林木的书面申请;

(六)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文件。占用、征用林地时,由设计院林地、林木价值进行评估或者鉴定。申请使用林地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林业局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森林植被恢复费。

森林植被恢复费的收取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并按照土地复垦的有关规定对使用后的林地进行复垦。

严格控制占用、征用林业局施业区内的森林公园、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的林地。确需占用、征用的,必须征得林业局同意,并依法办理有关审核批准手续。

谈谈我国的林木种苗管理 篇3

【关键词】林木种植;种苗管理;影响因素;管理策略

林木种苗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木种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行业管理、法规标准制定、质量监管、良种选育和技术推广以及种苗供应宏观调控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初步建成了以种苗生产基地为依托,以良种繁育中心、良种基地和国有苗圃为龙头的林木种苗生产和良种繁育、示范、推广体系。多年来,为保障林业和生态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影响我市造林质量的几个因素

1.1 林木良种

林木良种是提高林分质量和林木生产率的主导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积极开展林木新品种引进工作,先后成功地引进了中林杨、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千头椿、苏柳、冬枣等一系列速生、抗逆性强的品种,丰富了造林树种,为我市林业高效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十几年的推广应用,我市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90%以上,极大地改变了一些传统老品种生长慢、小老树难成材的局面。据调查,7年生中林杨树胸径可达到28cm ,极大地缩短了林木生产周期,特别是胶合板小径级木材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速生丰产林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林木良种推广中也存在着品系过杂和良莠不齐等问题,导致在造林生产中使用假苗、劣苗现象时有发生。

1.2 苗木质量

春季是我市的主要造林季节,这个季度造林任务重、时间短,再加上春季干旱多风,苗木质量就更为重要了。随着生态建设任务的加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市林木种苗生产由单一的国有苗圃、乡镇集体苗圃生产逐步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个人、林业系统及非林业系统等多种形式的苗木生产体系,在全市6667hm2育苗面积中,个人育苗面积占80 %以上。然而,受资金、育苗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个人苗木生产品种多为扦插繁殖的速生杨、柳树种,树种结构不合理,而且生产地点分散,生产作业不规范,机械化生产作业率低,导致单位面积高质量苗木产苗率低。加之起苗环节多为人工作业,苗木根系不能很好地保证标准,从而影响造林的成活率和林木质量。另外,在我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情苗”“关系苗”等问题。

1.3 设计施工

我市虽然多为平原地区,但由于海拔低、地下水位高,因而造林地条件各异。要保证高质量造林,就必须科学规划设计,在生产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做到“适地适树”。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先施工后设计,不设计也施工等现象,严重影响造林质量。其次,造林生产多靠义务植树和行政推动,专业队伍施工比例过低。

1.4 管理检查验收

“三分造,七分管”是林业生产的准则,其管理不仅包括新造林、中幼林抚育管理,更主要的还包括完整造林档案、完善的新造林检查验收制度和成林核查制度。我市造林地多以道路、渠道两侧防护林带为主,面积小且分布零散,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在管理中,虽有交通便利的优势,但也有易受人畜伤害的劣势。

2 种苗管理的对策

2.1 依法制种,建立良好秩序

建立以“依法治种”为主的综合管理体制,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的种子法规,建立健全种苗管理的地方法规和完善相应政策。同时还应建立县级種苗管理、执法与监督机构,发挥执法与管理职能,严厉打击违法案件。

实行种子提前预定、统购政策,保证种苗的品种和质量,逐步实行造林良种化、育苗标准化、管理法制化。

2.2 加强领导,把种苗管理工作摆在林业基础位置抓实抓好

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强有力的领导是搞好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一定要重视种苗工作,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种苗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种苗行业办几件实事。各级领导还要成为种苗繁育的专家,懂得育种知识和经营筞略,提高决策能力。

2.3 抓好林木种苗的预测和生产计划管理

为避免种苗的大起大落和资金的浪费,生产用苗应实行种苗生产与造林任务提前衔接,层层签订供需合同,即造林部门提前2~4d向种苗管理部门提供造林用苗计划,种苗生产部门按造林计划准备种子和苗木。

在种苗生产的计划安排上,要以国有苗圃为主,充分发挥其技术、土地、经营等方面的优势,以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集体、个体为辅,由种苗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指导,统一种(苗)来源,确保种苗品种、质量。这样从本县内调用生产用苗,在保证品种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苗木运输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

2.4 加强培训,提高种苗管理、生产、经营人员的从业水平

针对不少种苗管理、生产、经营者不熟悉、不了解林木种子和苗木的质量标准的现状,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和各市州林木种苗管理站计划在两年内将市县分管局长和从事林木种苗管理、生产、经营的业务骨干普遍培训一次,不参加培训的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不能上岗。

2.5 建立种苗质量管理的约束机制

实行种苗质量合格证制度。坚持每年春秋两季的种苗查评和标签制度,按种苗质量查评结果发放种苗合格证,无种子合格证的不发苗木合格证,并吊销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

种苗质量管理还要走联合执法的道路。即种苗管理部门要与木材检查站、森防站、林场管理站、林业总站联合起来,没有苗木合格证森防站不给开苗木检疫证;无苗木检疫证木材站不予放行;无苗木合格证的造林地块,场管、总站不予验收,造林经费不予拨付。这样层层把关,让假种、劣苗自然淘汰,使种苗管理走向正轨。同时建立苗木质量档案,坚持春秋两季苗木查评,记录各苗圃Ⅰ、Ⅱ级苗所占比例,这样,只查档案便能了解全县苗木的品种、质量、数量等情况,便于苗木管理和使用。

2.6 提供优质服务,为种苗发展保驾护航

种苗管理部门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种苗生产中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苗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传授科学育苗知识,并与林业科研院所建立关系。同时还要加强信息交流,尽快把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种苗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来,郭佐世.青海省种子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林木育苗技术与管理 篇4

首先要进行种子催芽、苗圃整地、做育苗床或做垄、土壤消毒, 然后进行播种、灌溉、施肥、间苗、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 就会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甚至造成育苗失败。

2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育苗方式

常规育苗是在苗圃中进行的, 经播种或扦插培育出造林和绿化用的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是在温室中进行的;另外还有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大田常规育苗劳动强度大, 育苗周期长, 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苗木质量不易保证;组培、工厂化育苗缩短了育苗周期, 加快了育苗速度, 大大提高了苗木质量, 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大有好处;组培育苗、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是在种子或插条等繁殖材料紧缺、技术和设备设施具备情况下采用。但对大多数集体和个体育苗和经营者来说, 首选成本低、技术相对简单的常规育苗, 其次是嫁接和容器育苗, 组培、工厂化育苗不适合个体育苗。

3 林木育苗技术

要做到科学育苗, 繁殖、推广优良树种, 培育优质壮苗, 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3.1 苗圃地的选择

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 排水良好, 靠近水源, 光照充足, 土壤肥沃的土地。不宜设于易受水淹的河滩, 山谷洼地, 砂地, 排水不良, 土层浅薄, 风害严重, 地下害虫多的土地, 也不宜选择种植过易感染病害的作物, 如棉花、薯类、蔬菜等的土地。

3.2 整地、改土

(1) 精耕细作, 及时整地, 做到三犁三耙, 仔细碎土, 消灭杂草、害虫, 改良土壤, 提高肥力。 (2) 施足基肥。每667m2可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kg (或饼肥粉100~150kg) , 火土灰2000kg, 磷肥25~50kg。酸性土壤缺磷、钾肥, 尤其是钙, 每667m2可加施生石灰粉25~50kg。 (3) 实行轮作。不宜在同一块地上连续培育同一树种的苗木。育苗1、2年后, 苗木与水稻轮作, 如土地限制, 也可采用针—阔叶树种、豆科—非豆科树种、深根—浅根树种轮种。

3.3 土壤消毒、做床

首先, 土壤消毒, 应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 不使用高残留、污染大的药剂。 (1) 立枯病危害严重的土地, 每667m2用硫酸亚铁粉10~15kg, 或生石灰粉25~50kg (如基肥已用石灰粉, 可不再施) , 撒于床面。 (2) 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土地, 每667m2用3%敌百虫粉剂2.5~4.0kg, 撒后翻入土中。

其次, 容器育苗的培养土, 一般要疏松肥沃, 可用黄心土与火土各半, 加磷肥3%, 或肥土60%, 火土37%, 磷肥3%。

最后, 新圃地育松类、栎类等根部有菌根共生的苗木时, 要接种同种菌根, 即从培育过同种苗木的老苗床或林下取表土, 翻入苗床中。容器育苗的培养土, 育松类、栎类苗时, 要加菌根土10%。

4 林木催芽技术

4.1 温床催芽

播种前40天左右, 将经过选种和消毒的种子用45℃的温水浸泡, 并充分搅动, 使温度降到10~20℃, 每隔1~2天换1次水, 一直浸泡7~10天。捞出与2~3倍湿沙混拌均匀, 放入背风向阳的土温床内, 挖深0~3m, 宽1.0~1.2m, 长依种子多少而定的长方形窖, 四周向上用木板或席子围上, 窖底铺1层砖, 上面铺席子, 盖上塑料薄膜, 每天傍晚用草帘盖上, 以利保湿, 日出后揭去席子增温。每日上下翻动1~2次, 当50%种子咧嘴时即可播种。

4.2 变温催芽

这种方法也适于调种较晚, 亟待播种的情况下而采用。将精选和消毒的种子用45℃温水浸泡6~7天, 每天换1次水, 对种皮含油脂的种子, 可在水中加入1%的面碱或3%~5%的细草木灰, 起脱脂作用。将浸好的种子于2~3倍湿沙拌匀, 放在火炕上或室内架好的木板上摊平, 厚度20~30cm, 然后进行变温处理。

5 播种育苗

(1) 选用优良种源的种子, 或从本地优良类型的优良母树上采种。 (2) 种子要精选, 除去杂质和废种子。 (3) 播种用的种子, 必须验收。 (4) 种子消毒和促进发芽: (1) 用0.5%~1.0%硫酸铜浸种4~6小时, 也可用0.5%高锰酸钾浸种2小时, 阴干后播种。 (2) 种壳不易透水或有蜡质的要采取针对措施, 以促进发芽, 如用开水烫种, 碱水退蜡, 浸泡软壳等。 (5) 播种: (1) 冬播。冬播有利操作, 种子出土早, 发芽整齐, 扎根深, 生长快, 苗壮大, 抵抗力强。具体时间在12月~翌年1月进行。 (2) 春播。宜早, 早播早发芽, 扎根深, 生长快, 抵抗力强。具体时间在2~3月进行。 (3) 种子在春、夏成熟的, 如桂花、檫树等, 宜随采随播, 大粒种子和硬壳的核果, 以及需要湿藏或贮藏困难的种子 (如栎类) 宜秋播。为便于管理, 可临时密播于苗床, 或用砂藏, 待来春取出播种。 (4) 播种方式和密度因种子大小、生长速度、出苗后是否移植或留床等不同情况而异。一般中、小粒种子采用条播或撒播, 大粒种子多用点播。条播时条距针叶树为15~20cm, 阔叶树为30~35cm, 播种沟底宽2~3cm。分床称种, 细小的种子可混砂、土播, 最好用石灰拌种, 先稀播, 后补播, 直至均匀。容器育苗, 每个容器最好有3株幼苗, 最后选留1株。 (6) 盖草:小粒种子和大部分针叶树种子, 播种复土后, 一般都需盖草, 厚度以不见床土为宜, 并在苗床两头打椿, 拉上草绳, 防止大风掀动。发芽后在傍晚将草分次撤除或置行间。

6 苗圃地的管理

6.1 春季管理

6.1.1 防冻害。

早春气候多变, 升温与降温变化幅度很大, 尤其是在雨雪初晴的夜晚, 常还有霜冻天气出现, 很容易导致逆温伤害苗木。

6.1.2 防湿害。

春季雨雪多和地势低洼的苗圃, 一旦土壤含水量过多, 不仅降低土温, 且通透性差, 严重影响苗木根系的生长, 严重时还会造成苗木烂根死苗, 影响苗木回暖复苏。

6.1.3 防肥害。

有些苗木可在早春播种或扦插, 为了培肥苗圃地, 施入基肥时应采用腐熟的有机肥料;若施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料, 随着气温回升, 肥料发酵时易造成伤种伤根伤苗;对刚开始生长的苗木, 在追施肥料时, 也应注意切忌过浓过多, 最好用稀薄的、腐熟的人畜粪尿水浇施;切不可过量施入浓肥或化肥, 防止烧根。

6.1.4 防病害。

春季苗木常见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等, 特别是猝倒病和立枯病, 随着气温回升和雨量增多, 发病率高、蔓延快, 是苗木生产的大敌, 常造成苗木成片大量死亡。

6.2 秋季管理

6.2.1 及时灌溉。

苗木速生期灌溉要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 每次灌溉要灌透、灌匀。在苗木生长后期, 除特别干旱外, 一般不需灌溉。

6.2.2 清除杂草。

在每次降雨或灌溉后要松土、除草。撒播苗不便松土, 可将苗间杂草拔掉, 再在苗床上撒一层细土, 防止苗木露根透风。人工除草结合松土进行, 用除草剂灭草前要先试验, 以免发生药害。

6.2.3 防涝。

秋季雨水较多, 一旦苗木受涝, 对苗木适时出圃影响很大, 因此要挖好排水沟。

6.2.4 科学追肥。

追肥要用速效肥料, 在行间开沟, 将肥料施于沟内, 然后盖土。也可将肥料稀释后, 均匀喷施于苗床 (垄、畦) 上, 然后用清水冲洗植株。追肥可在苗木生长侧根时进行。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左右, 应停止追施氮肥。

6.2.5 控制侧根。

对阔叶的扦插苗, 要控制其少生侧根, 对其及时摘芽、除蘖。

6.2.6 防病治虫。

苗圃地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 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摘要:本文从林木育苗的基础知识即树种的选择、苗圈地的选择等到造林苗木的种子培育等几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育苗方式,播种育苗,整土,苗期管理

参考文献

[1]侯元兆.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J].世界林业研究, 2007 (8)

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 篇5

(2006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令第21号公布 自2007

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林木种子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林木种子的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质量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林木种子,是指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等木本植物和用于林业生产、国土绿化的草本植物的种植材料(苗木)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依法负责林木种子质量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就林木种子质量问题,向林业主管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负责处理。

第六条 禁止在林木种子不成熟季节、不成熟林分抢采掠青以及损坏母树的树皮、树干、枝条和幼果等,禁止在劣质林内、劣质母树上采集林木种子。

第七条 采集林木种子应当在采种期内进行。

采种期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林木种子成熟情况及有关规定确定,并在采种期起始日一个月前,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形式对外公布。

第八条 林木种子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采集的林木种子及时进行脱粒、干燥、净种、分级等加工处理。

第九条 生产主要林木商品种子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林木种子,不得用于销售。

第十条 生产、销售籽粒、果实等有性繁殖材料的林木种子,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包装;种植材料(苗木)、无性繁殖材料和其他不能包装的林木种子,可以不经过包装。

第十一条 已经包装的林木种子需要进行分装的,应当注明分装单位和分装日期。

第十二条 销售的林木种子应当附有林木种子标签。

林木种子标签分绿色、白色两种。林木良种种子使用绿色标签、注明品种审定或者认定编号,普通林木种子使用白色标签。

第十三条 林木种子标签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由生产者和经营者依照规定的格式印制使用。

第十四条 属于繁殖材料的林木种子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在林木种子库中贮藏林木种子。

第十五条 林木种子库应当具备与所贮藏的林木种子相适应的干燥、净种、检验设备及温度、湿度测量和调节仪器设备。

第十六条 林木种子入库贮藏前和出库时,种子库的管理者应当进行质量检验,将林木种子的净度、含水量和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记载于林木种子质量检验证书中。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证书的式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制定。

第十七条 在贮藏期间,种子库的管理者应当定期检查检验,及时记载温度、湿度、霉变和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贮藏期间林木种子的质量。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林木种子质量监督和管理,根据林木种子的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林木种子质量抽查方案。第十九条 林木种子质量抽查的对象和重点是:

(一)主要林木种子生产者、经营者贮藏的用于销售的林木种子;

(二)国家投资或者以国家投资为主的造林项目和国有林业单位使用的林木种子。

第二十条 林木种子质量抽查任务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委托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执行。

承担质量抽查工作的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应当符合《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第二十一条 执行林木种子质量抽查任务时,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向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下达《林木种子质量抽查通知书》。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应当持《林木种子质量抽查通知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抽取样品并进行检验。

第二十二条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完成质量抽查任务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将抽查结果报送下达任务的林业主管部门。

质量抽查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抽查总结;

(二)抽查结果汇总表;

(三)林木种子质量总体状况评价;

(四)有关单位提出异议、复验等问题的处理情况说明;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质量抽查结果,及时公布林木种子质量抽查通报。

第二十四条 林木种子质量抽查结果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据《种子法》有关规定对其生产者、经营者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贮藏林木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照《种子法》的规定处理;《种子法》未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且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属于非经营活动的,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属于经营活动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林业日常管理工作与林木养护探究 篇6

关键词 林业管理;林木养护;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67

近年来,我国林业绿化发展迅速,根据《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2万hm2,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42万hm2,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8.2%。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 74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km2,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0万km2。”这标志着绿化环保工程正处于高热发展期,而对于配套的林业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成为绿化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

1 林业工作特点

1.1 持续时间长

树木植被的生长周期较长,且鉴于生态环境的稳定,既有的绿化带将会长时间的存在,加上新绿化区域的规划与建设,直林业管理与养护伴随绿化区域建设始终,因此进一步延长了工作持续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气候变化,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区域环境问题变化、地区林业资源类型变化、引进植被等,均可能导致各类林业问题发生持续性突变,因此需要不断地改变原有的管理对策,这不仅要求林业工作者要有长期坚持的决心,更要求他们有创新能力。

1.2 季節性和区域性强

林业与农业种植异曲同工,林木及植被在种植时需要参考其生长特性,对地区气候、温湿度、土壤结构和光照等进行对比选取,如果自然条件与生长条件不符,则林木生长缓慢影响绿化工程。例如:温带植被移植到亚热带地区栽种,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难以成活,相反我国南方植被移植往北方栽种,有可能因为湿度问题而出现生长缓慢或成活不易的情况[1]。因此,林业管理与养护工作受到区域性影响而具备不同特点。

1.3 工作反复细致

当前,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以旅游、伐木、种植和深加工几种形式,可见林业工作并非片面地针对植被生长与养护,而是还要负责林业环境的监督和管控。然而林业的现代化开发具有反复性,如树木砍伐之后实行补种,待成林后再次砍伐,实际上是现代林业循环开发的一种表现;而旅游、深加工等持续进行,逐渐累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这种经营场所是此起彼伏,虽然加剧了林业工作的难度,但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林业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存在反复性,且还需要判别林业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且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措施,因此又具备较强的细致性。

2 日常管理与养护问题

2.1 日常管理问题

2.1.1 管理区域划分与责任落实问题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管理区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例如,林业资源区覆盖毗邻行政区域边界,如果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可能造成同种问题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案区别而产生相互制约的情况,如病虫害的处理,如果不能统一操作,则可能形成病虫害在两个片区反复转移的情况,而毗邻区域内问题发生与处理的相关责任也难以追查落实。

2.1.2 预期计划与应急问题

部分林业管理制度建设相对不足,人员配置、资源支持、技术支持等工作不到位,容易造成管理持续时间长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多事后处理而少预先控制,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不合理砍伐与火灾防范,如何做到事前控制仍旧是一大难题。

2.1.3 管理效果问题

过度依靠人力管理,不仅使管理工作量居高不下,同时存在较多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难以对区域类的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监管。

2.2 养护问题

2.2.1 技术问题

部分地区引进新的植被,或因木材等产品进口带来一些新的病害,而国内缺乏对这些新型病害的防治技术,导致短时间内林业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林业类型的增多,传统的养护技术已然不再适合,因此急需研究新的选种、育种、驯化和嫁接等多种工艺技术,既要保证能够研究林木植被的功能,又要确保养护工作的科学开展。

2.2.2 人力资源

我国各领域劳动力相对充足,但林业养护涉及专业的农业方面知识,如化学药剂的使用、病害判断与处理、相关专业设备的使用等,无一不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仍应当思考如何提升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上日常管理与养护是相辅相成的,即在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实施日常养护,利用日常管理引导林业养护。

3 工作实践

3.1 管理实践

目前,在科学技术的和管理理论的支持下,需确保林业管理趋于规范化、科技化和前瞻性。科技化即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打造覆盖范围广、应急效果好的监控系统,集信息采集、实时监控、指令传输、风险预判、自动决策等为一体的高效率的综合性管理平台,目前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而较为常见的就是基于GPS和GIS的监控系统。在火灾预警时,通过设立相应的观测点对林业带进行整体监控,从而定点反映火灾隐患和火灾扩散情况,以便快速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结合视频监控技术等一些其他的科技,还能够对林区进行全时段观测,对于病害分析、采伐监管等工作起到了有效辅助。规范化和前瞻性,即按照既有的模式,对各项工作进行规划,以确保实施、评价的统一性,且注重对各项问题和风险的预先判定,并制定应急措施。

3.2 养护实践

3.2.1 养护内容

合理安排养护计划,内容包括:做好林木的切边排水工作,保护周边草类植物,加强水土保护;修剪灌木分支,清理附生藤本植物,进行树木矫形,进行死树清理。

3.2.2 不同林种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养护和管理

对生态公益林以封山育林为主,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减少人为破坏和干预,让其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对经济林或商品林在做好树种选择,林地规划,合理种植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实施精细化养护,从肥、水、杂草控制小气候等方面进行管理,满足林分生长需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

3.2.3 养护办法

制定养护制度,采取分区域、分小组养护,落实责任机制,并制定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在林区或周边区域建立苗木培植基地,及时补充树木。引进先进苗木种植、驯化技术,以经济林木和观赏林木为主,同时创造林业效益。招商引资开发林业资源,并将开发者纳入林业养护队伍,提高养护质量扩大养护效果。

4 结语

林业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是调和现代生产、生活、经济、文化多方面矛盾的关键。“生态”概念的提出加强了人们对于林业工作的重视,客观地推动了林业工作的进步。在现实工作中,依靠科学技术、理论经验等结合林业实情,对林业工作进行长期研究,是保障生态效益最为可靠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唐崇袍.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91.

林木种子贮藏期间的管理 篇7

1入库前准备

1.1种子检验与处理种子入库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检验, 并对种子的各项指标进行记载, 没达到安全含水量的种子绝不能入库, 必须进行适当干燥后方能入库。对杂质过多的种子要进行筛选清除杂质, 对有病虫害的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

1.2库房防潮防漏处理种子吸湿返潮的途径主要有:从空气中吸湿、地面返潮、漏雨、雪等方面。在非密封条件下, 种子的含水量随空气的水气压变化而变化, 当种子内的水气压小于空气中水气压时种子吸潮含水量增加, 否则相反。因此库房要适当密封。为了降低空气湿度, 地面防潮湿是必要的。

仓库的屋顶、墙壁、地面有可能出现漏洞, 它不但是库房水气的来源, 而且雨、雪和进水可以直接淋湿种子。因此, 要检查库房的房顶、四壁和地面,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库房清理在贮藏种子之前, 对种子库要进行清扫、堵漏和消毒, 其目的就是为了扑灭残留病虫和防止鼠害。一般仓库消毒用1%敌百虫, 每立方米空间喷雾0.1kg, 或用敌敌畏原液挂条每立方米空间用药0.05kg。

2贮藏期间的管理

2.1种子的通风种子在贮藏期间, 采取适当的通风有利于种子的气体交换, 它可以降低种堆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种子吸潮、发热、发霉, 保持种子的活力。

通风的方法一般采用人工辅助自然通风的方法。从我省的自然条件看种子储藏在6~9月是危险期, 在这期间温度高、湿度大种子易吸潮、发热、霉变。何时进行通风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而定。

2.1.1在库内温度、湿度都大于室外时, 可以通风, 反之不能通风。但在室内外温差特大时易造成种堆结露, 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通风。

2.1.2库内外温度相同, 而库外空气相对湿度低于库内相对湿度或库内外空气相对湿度相同, 而库外温度低, 可以通风。

2.1.3在库外温度高而相对湿度低, 或库外温度低而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 则应先计算库内外的绝对湿度后再决定通风;当库外绝对湿度高于库内时不能通风, 否则可以通风。

2.2低温密封保存

低温密封保存是一种良好的种子贮藏方法, 对防治种子发热、霉变、安全贮藏是很有效果的。利用低温可以长时间保存种子。将种子净种、干燥后盛装在容器中 (种子含水量必须达到安全含水量以下) , 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干燥剂, 然后密封。密封后的种子最好贮藏在-5℃~10℃之间。如果没有低温条件, 可在气温较低时将密闭的容器埋入地下1.5~2.5m深处 (必须在地下水位以上) 。

2.3搞好贮藏期间的检查

种子储藏的安全, 通常与贮藏温度、贮藏湿度、种子含水量、种子病虫害感染度等指标有关。种子期间贮藏的检查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3.1种子的温度检查种子的呼吸是一种放热反应, 而温度升高又增强了呼吸作用。温度升高是种子霉变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 控制温度是安全贮藏的重要手段。在仓库内的不同高度和不同地点挂温度计, 在期间贮藏定期定时检查。一般在高温高湿天气增加检查次数。检查时除定点检查外, 还要检查种堆和容器内的温度, 发现温度过高时应及时散热。

2.3.2种子含水量的检查在种子储藏期间, 往往由于种子含水量大而引起种子发热霉变, 而且易发生虫害。因此, 含水量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库房温度在10℃以下时, 每季度检查一次;库房温度在10℃~25℃时, 每月检查一次。检查时也要分层布点取样。如发现含水量超过种子安全含水量时要及时干燥。

2.3.3种子发芽率的检查掌握种子在贮藏期间发芽率的变化是检查贮藏安全性、确定贮藏方法的一种手段。如发现发芽率迅速下降时应及时查找原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在种子期间一般每季度检查一次, 在种子出库前10d左右进行一次检查。

浅议林木容器育苗管理技术 篇8

1 准备工作

1. 1 育苗地选择

容器育苗的育苗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半阳坡, 切忌选择容易积水的低洼地、风口处和阴暗地块。

1. 2 育苗容器准备

由于育苗容器的种类繁多, 且形状、大小、制作材料等也存在很大差别, 因此应结合需要栽培的树种、育苗周期的长短、苗木规格及习性等来选择不同的育苗容器。

1. 3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的配制是容器育苗成败的关键, 因此一定要精细选择和合理配制育苗用营养土。

营养土的配制一般步骤为: 一是将培养土的基质材料进行粉碎, 然后过筛直至达到颗粒大小要求。二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将过筛后的基质材料进行混合。三是将混合后的营养土加入一定量的水, 使其达到一定的湿润程度, 即营养土装杯后不会从容器的排水孔中露出, 且将其握成团后不变形。在营养土的配制过程中应注意, 配制的场所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 且保持清洁, 防止在拌土的过程中混入有害的病虫。如果营养土是使用机械混拌, 则需在使用前用2% 福尔马林溶液消毒。不同的树种生长对酸碱度的要求不同, 阔叶树的p H值一般要求为5. 7 ~6. 5, 针叶树的p H值要求为4. 5 ~ 5. 5。此外, 在用容器进行松树、栎树育苗时一般还需要接种菌根菌, 通过两者共生作用以促进植株的生长。

配制好的营养土要求透气、保水性能好, 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配比要合理, 且不含有杂草种子和病虫害。营养土的消毒方法为用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 ~ 70 g /m3均匀拌入培养土内, 加盖塑料薄膜3 ~ 4d, 揭去薄膜7d后待药物气体挥发完毕即可使用。或用营养土加入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g / m3或60g /m3与40% 的甲醛300m L/m3对水30kg混拌均匀后, 用薄膜封闭7d后装入营养钵备用。

2 营养土装袋及播种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育苗容器内, 容量为容器的90% ~ 95% 。选择优良的树种,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一般要经过浸种、催芽及消毒等处理, 既可以促进苗早发、快发, 又可以减少因种子表面附带病菌所带来的病虫害。一般每个育苗容器中播2 ~ 3粒种子, 然后覆土, 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 ~ 3 倍, 以不见种子为宜。

3 水肥管理

播种完毕要立即浇水, 且要浇透。如果种子较小, 也可以先浇足底水, 再播种, 最后再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 防止浇水量过大冲掉种子。出苗期和幼苗期要经常浇水但每次浇水量不可过多, 只要保持营养土湿润即可; 速生期浇水次数要减少, 但是应加大每次浇水量, 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 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 出圃前停止浇水。不同发育时期要施不同的肥料, 及时掌握苗木氮、磷、钾养分的匹配, 另外, 在苗木木质化后要向苗木喷洒叶面肥, 加快苗木的生长速度。

4 抚育管理

幼苗出齐10d左右, 间除过多的幼苗, 每个容器只保留1 株苗, 这样才能有利于苗木的木质化速度。容器育苗能否成功, 关键是能否管护、抚育好苗木。前期工作的投入只是第一步, 关键在于抚育管理, 以防止前功尽弃, 常言道“三分植苗, 七分管理”的道理就是这样的, 松土、除草、遮阳, 病虫害的监测、防治, 野生动物的毁损, 人为破坏等都要管护好,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

5 病虫害防治

林木种苗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篇9

一、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投资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 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仍然比较低, 财政支农资金实行分块管理, 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总量不足, 相对规模下降。

(一)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相对规模呈现下降趋势。

近年来, 尽管财政部门大幅度增加了

对“三农”的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但与林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以及历史上形成的欠账相比, 政府对林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1996—2000年, 我国农业支持总量分别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9%、5.3%、7.4%、7%和8.8%, 按照相同的口径, 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约为30%~50%, 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绝对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的同时, 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并不高, 从1996年到2002年大致维持在8%左右, 比1990年的10%约低2个百分点, 比1980年的12%约低4个百分点, 2003—2006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年均增长15.6%。2002—2006年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长19.6%, 也是低4个百分点。2000年以前国家对我省林业投入每年不到3 000万元, 2001年至2006年, 国家项目投资达100.61亿元, 支持力度相对比较大, 湖南省财政安排的林业经费累计6.15亿元, 年均递增10.3%, 而同期湖南省财政经常性收入递增15.88%, 低5.5个百分点。总体上中央和地方都没有达到《农业法》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和《湖南省农业投资条例》规定“省本级财政预算对农业总投资应当做到: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

(二) “支农”与“养人”的矛盾突出, “吃饭财政”特征明显。

省农业财政支出中,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部门的事业费占主体地位, “养人”支出比重过高, 2001—2006年省本级财政预算林业投入6.15亿元, 人员经费就占2.03亿元, 真正用于建设方面的“支农”支出比重不高, 致使特别需要纳入公共财政森林保护、森林防火、检验检测及执法体系建设等的专项经费严重不足。

(三) 购销环节的补贴过高, 基础性战略投资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为了保证城乡居民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优价供给, 给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购销差价以巨额的财政补贴, 占政府农业支持总量的30%以上。由于财力有限, 一些关系林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 如林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林业执法体系建设、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建设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等, 要么没有财政立项支持, 要么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致使林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确定林木种苗财政支农的重点

林业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向重点应当是市场调节不了和调节不好及政府投资的公共需要方面。因此, 林木种苗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向重点可界定为:林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教育、执法体系建设、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建设、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林产品项目建设等方面。

(一) 加紧林木种苗基础设施建没。

充分利用当前苗木供应充足的机会, 大力调整种苗生产基地类型和树种结构, 将种苗工程建设重点和资金转到种子基地、资源保护、良种选育、种子贮备、质量监督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要加大阔叶树种、优良珍稀乡土树种、城市绿化树种、以及名特优新经济林树种种子基地的建设。过去, 人们的林木良种意识不强, 林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 林木良种很难短时间内见成效, 对林木良种的需求也就不迫切, 正因为如此, 更应加快研究应用多世代选择育种技术、病虫害抗性育种技术、引种技术、遗传资源保存技术、改良种苗生产技术和实施研修培训事业, 以适应种苗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 加快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建设。

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辖区内林木种子、林木质量的监督抽查和检验任务, 承担辖区内林木种子、苗木检验的技术指导、业务咨询和培训, 参与制定、修订有关林木种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参与林木种苗检验、加工、贮藏和种苗培育等技术研究。2003年, 经省编委批准, 湖南省林业厅成立了全国首家单设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国家林业局在湖南省林木种苗检测加工储藏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120万元用于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建设。2006年省林业厅安排了计量认证项目资金10万元, 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 标志着质量运行体系和技术能力已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今后还需在设备购置, 林木种子的监督抽查、检验检测、调查研究方面逐步加大投入, 并加强、充实市县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在经费, 人员, 设备购置等方面政策倾斜, 目前, 全省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已发展到80多个, 工作人员达400多人。

(三) 加强林木种苗监督抽查力度及执法队伍建设。

各级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负责林木种苗质量的检验和监督, 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良种使用率、本辖区内林木种苗质量的监督管理, 加大造林使用林木种苗监督抽查力度, 通过各种有效措施, 不断提高林木种苗质量。建立健全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杜绝关系苗、人情苗, 切实防止腐败行为, 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林木种苗的调拨和出圃现象的发生。在种苗调拨和出圃前, 要按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并填写种子、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对无证生产经营林木种苗, 销售劣质种子, 种子来源不清楚, 销售的种苗无质量检验证和标签, 不给销售发票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四) 加大对植物新品种、林木良种、外来树种的开发利用与技术研究。

从子代测定林中选择生长性状优良、抗病虫害能力强、材质良好的二代优树, 进一步提高种子园的世代水平, 为林业提供遗传品质更好的优良种子, 并对经过人工培育的、外来的树种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加以开发利用。

(五) 加速对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加工、贮藏、保

管、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 以适应种苗产业发展需要。1.对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人员进行研修再教育培训, 与南北检中心、林业科研院校积极交流, 吸收外来科技人才, 充实队伍, 培养骨干, 逐步加强软件建设, 为成功申报国家级林木种苗质检机构做积极准备。2.对来自全省种苗生产、经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林木种子检验、加工储藏、保管”、“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苗圃常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品种审定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本省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及常用苗木测量工具使用方法”以及《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种子法》等法律知识的相关培训。

三、建立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一) 通过法制化和规范管理, 使属于公共支出

范围的预算单位的基本支出、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得到保证。逐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保证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 使基层单位的财务状况有所好转, 建立一支安全稳定的种苗队伍。

(二) 落实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抽查等专项资金。

林木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效, 建设种子园、母树林、采种基地等林木种子生产基地是确保林木种子质量的关键。目前基地数量、规模不足, 大部分林木种子仍然靠满山遍野采收, 质量难以保证。而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周期长, 投资大, 属于公益性事业, 必须由国家和省 (区、市)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子生产基地投入机制, 保障稳定的林木种子供应能力。同时, 为确保六大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种苗质量, 加强林木种苗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 组织开展林木种苗执法和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建立健全林木种苗执法和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林木种苗执法和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四、将财政支农资金的追踪监管、效益反馈放在与资金分配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要通过考察、认真论证、立项审批和总体规划, 减少重复和盲目投资的情况, 加强法制观念, 减少挪用、占用财政支农资金现象的发生, 规范财政支农资金账务处理, 使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检查、评估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确保资金使用绩效。

(一) 建立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系。

首先, 强化财政监督通过制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协调资金在部门间的分配, 明确部门间的管理责任, 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 对项目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按进度拨款, 控制投资规模, 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等, 以加强对支农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其次, 改善部门监督, 各业务部门主要从技术条件、过程规模、资金专款专用等方面进行项目监督;再次, 搞好社会监督, 要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 定期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多方位监督,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合理, 效益提高。

(二) 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一般包括:制定明确、合理的公共支出绩效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 并把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 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由易到难, 由重点到一般逐步展开, 通过制定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目标, 设计出衡量绩效目标的指标和衡量标准, 采取发展、科学、系统的观点, 运用适当的方法, 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和报告, 可以有效地保证政府部门以“最正确、最低成本的方式”做“最有效的事情”。

(三) 对现有林木种苗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对于由不同渠道管理的林木种苗投入, 尤其是用于林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 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 以确保林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7) :4-9

[2].孙健夫.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转轨及其制约因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41-44

浅谈新栽林木的管理及养护 篇10

新栽树木根系尚未恢复、入土又浅, 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弱, 所以加强管理,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是保证树苗成活, 促进树苗生长、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措施。影响树苗成活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份、空气、温度、光照等, 我们的管理就是围绕这些因素, 根据某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化, 结合土壤特点和树种特性, 抓住主要矛盾, 通过人工调节, 满足树苗对这些因素的要求, 从而创造有利于树苗成活的环境条件。新栽树木管理, 从技术角度讲, 主要有以下几项, 这几项管理工作是一环扣一环的, 缺一不可。

1、灌溉

新栽树木根系少, 吸水困难, 而树木发叶和生根都需要很多水分。东台冬季雨水稀少, 春季又常出现春旱, 夏季雨水分布不均, 因而久旱不雨时及时灌溉, 保持树根周围土壤有适当的含水率, 保证苗根始终处在湿润的土壤中, 满足树木苗发根及生长对水分的需要, 可提高树木苗的成活率。

2、扶苗壅土

新栽树木一般入土较浅, 周围土松, 一经风雨, 土壤下陷, 一些栽得不紧实的树苗就会东倒西歪或基部松动, 造成根部悬空或根系暴露或塘内积水。所以风雨后, 应对所栽树木进行一次检查, 把歪斜和松动的树苗扶正并壅土踏实, 这是一项保证树苗成活的重要措施, 不可忽视。

3、注意排渍

树苗根系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呼吸加强, 需要足够的氧气。这时如遇大雨, 一些地下水位高和排水不畅的林地就会积水, 土壤间隙被水填满, 造成土壤通气不良, 一些不耐水树种就会因根系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所以雨后及时排除林地积水, 为树木苗成活创造条件。

4、除草松土

杂草与树苗争夺水分养分, 并盘结土壤, 阻碍树苗根系伸展, 及时清除杂草, 可以改善树苗生根和生长的条件, 清除的杂草覆盖地面, 可以保持林地湿度, 松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 减少水分蒸发, 保蓄土壤水分, 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促进微生物活动, 提高土壤肥力, 有利于树苗成活和生长。松土除草一般一年进行2-3次, 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5、林农间作

新造林树下间种农作物, 可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壤资源, 增加收益, 而且结合农作物田间管理, 可以抚育所栽的树木, 提高成活率, 促进生长, 但间作物只能是豆类、花生、绿肥等矮杆作物, 并和幼树保持一定距离。

6、树体抚育

主要有去蘖、修枝、平茬、刈蔓等几项工作。对一些萌发能力强, 但主干已经折断或弯曲等无培育前途的树木苗, 可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平茬, 只要加强肥水管理, 可培育成新的端直的主干;对基部分枝多或多个主干的苗, 要进行除蘖, 只留一个好的主干;对主干上分枝多或分布不均的树苗, 可适当修剪, 以培育优质主干;常绿树要剪去部分枝叶, 减少蒸发, 有利成活;有蔓藤缠树的, 要及时刈除。

二、新栽林的养护

1、加土扶正

新栽树木在下过透雨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树干动摇倾斜的应松土夯实。树坛泥土下沉缺土的, 应及时覆土填平, 防止雨后积水引起烂根。树坛泥土堆得过高的要耙平, 防止深埋影响根系发育。如果支撑树木的扶木已松动, 要重新绑扎加固。对于倒伏的树木必须重新栽种, 并支撑扶木。

2、浇水

树木栽种后, 必须浇透水, 使土壤与根部紧密结合。天气干旱时, 每隔7—10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都应浇透。为浇透水 (即指水浇下后, 能暂时停留在地面上, 并不立刻被泥土吸完) , 要将根际附近表土锄松, 并筑成浇水的“土圩子”, 不使所浇之水溢出外流, 水渗入土中“吃”足后, 再把土覆盖好。夏季浇水应在早晚进行, 中午气温较高, 枝叶蒸腾旺盛, 如骤然浇水, 降低了土温, 会抑制根系的吸水能力, 破坏树木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 导至树木萎蔫。浇水的水质以河水、雨水、井水、自来水为宜, 切忌使用工厂排出的废水及其它污水。

3、剥芽修剪

新栽树木到了生长季节, 树干、树枝上会萌发出许多嫩芽、嫩枝, 使树木生长不能挺直, 树冠生长不均匀, 并消耗大量养分。为使树木生长茁壮, 在春季萌发时, 可用手随时摘除多余的嫩芽, 这叫“剥芽”。在树木生长期间, 对生长部位不得当的枝条也要剪除, 使树冠能生长均匀和通风透光。

4、施肥

为使树木生长良好, 枝叶茂盛, 施肥是重要措施之一。有计划地施一些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形成土壤团粒结构, 使土壤疏松, 改变土壤的酸碱度, 增进土壤肥力。新栽树木在栽种前, 可结合挖坑换土, 在挖好的坑底施入腐熟的堆肥、粪肥等作基肥。如在生长季节施肥, 由于新栽树木的根系幼嫩, 肥料不能过浓, 否则反而会影响树木生长发育, 可采用腐熟的稀薄人粪尿或沤制的饼肥水。

6、防除自然灾害

风、霜、雪、雨所构成的自然灾害往往给新栽树木带来较大的伤害, 因此防除自然灾害也是养护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要做到四防:防风寒、防雪害、防冻害、防日灼。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程分析下一篇:桥梁和涵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