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2024-07-25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精选十篇)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篇1

1 严密监护

立即对患者进行血压、脉搏、脉压等血液动力学检测,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每10~15 min记录一次, 直至病情稳定。

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输液补充血容量是提升血压的重要措施。要尽快恢复血容量, 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一条选用头静脉或肘静脉, 穿刺成功率高, 快速输入液体;另一条选用浅静脉缓慢滴注药液。输液速度最初要快, 以后根据患者的血压、静脉和尿量进行调解。快速输液时应警惕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3 早期快速应用5%葡萄糖盐水

失血性休克时微循环处于血液浓缩或淤滞状态, 伤口之末梢血管痉挛收缩期官腔狭窄, 如先给予单纯输血, 只能加重血液粘滞, 对微循环不利, 5%葡萄糖盐水是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等渗液, 并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 静脉输入可降低血液粘滞性, 疏通微循环, 改善组织器官灌流, 增加能量供机体代谢, 又可减少单纯给予生理盐水引起的组织间水肿及肺水肿等并发症。因此, 早期快速应用5%葡萄糖盐水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极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4 胶体液的应用

在补充一定量的晶体液后, 随即给予胶体液可提高胶体渗透压, 有利于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容量, 而且减少补液量, 防止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4.1

低分子右旋糖酐是临床常用的血浆代用品, 能将组织中细胞外液的水分引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 降低粘滞性, 扩充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 并能抑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 延长出血时间, 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快速滴注, 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4.2 积极输血。

在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输入同型血, 能补充血容量, 提高胶体渗透压。最好输新鲜血, 尽量减少库存血的应用。注意大量输血后可出现低钙血症, 应及时补充葡萄糖酸钙等钙剂。

5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患者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除用平衡液体, 可采用碳酸氢钠治疗。失血性休克常伴有电解质紊乱, 如低钾、低氯等应及时补充。

6 及时祛除病因

在不影响休克治疗的情况下, 及早手术治疗。

7 做好休克患者的护理

7.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7.1.1 神志

休克时因脑组织血液灌流减少, 脑细胞功能障碍, 患者神志往往表现为淡漠、烦躁, 甚至谵妄或昏迷。适当调整患者体位, 使患者的躯干和头部处于水平位, 将下肢抬高20~30°, 有助于改善脑的灌流。患者清醒表示休克好转。

7.1.2 皮肤色泽和温度

休克时四肢皮肤因动脉收缩、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体表灌流不足而苍白、湿冷。体温过低时, 可保暖, 但不宜局部加温。四肢温暖, 皮肤干燥, 表示休克好转。

7.2 严格记录出入量

尿量是反映肾血流量的可靠指标, 休克时尿量减少, 对休克患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管, 记录每小时尿量, 并送检尿比重。若尿量每小时少于25 ml、比重增加, 表示肾血液灌流不良。若尿量过多、比重降低, 则应减慢输液速度, 12~24 h将液体出入量总结1次。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7.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休克患者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频率和节律发生改变。故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呼吸困难, 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7.4 皮肤的护理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篇2

研究选取20xx年3月~20xx年3月我院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一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另一组则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其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患者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xx年3月~20xx年3月我院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年龄27~35岁,出血量1100~3200ml,经产妇14例,初产妇10例。研究组年龄20~33岁,出血量1025~3225ml,初产妇与经产妇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临床表现、年龄跨度等基础性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操作为: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给予严密监护,护理人员从旁协助医生抢救,给予生物提取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卡孕栓、欣母沛、立止血等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止血治疗。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护理人员应重视监测病情,如发现存在失血性休克的问题,要及时监测血压情况,同时综合观察脉搏以及体温变化、呼吸状况以及神志状态等,密切注意生命体征情况,力求对其病情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为了增加回心血量,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当协助,避免出现肝、肾等关键脏器供血不足的问题,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休克体位,确保下肢抬高的角度维持在18°左右,选择枕头等将头部适当垫高,角度控制在30°左右。此外,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随时进行输液,注意保暖。

1.2.2科学构建静脉通道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确保医生能够顺利实施各项临床抢救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少于5min。一般情况下,应选择12号针头,挑选肘正中静脉以及大隐静脉,给予科学、合理的穿刺处理[3]。患者被推进手术室接受治疗后,按2~4l/min的速度对患者实施输氧治疗,氧气浓度控制在5%,采取科学的输氧护理,避免其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护理人员借助双腔氧管针对患者进行输氧,在预算时间内顺利构建2条静脉通道,分别用于血容量扩充以及止血处理。针对休克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如穿刺无法顺利进行,可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完成对静脉通道的有效构建。

1.2.3适当补充血容量失血性休克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容量不足的问题,要及时、顺利的完成抢救,就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补充血容量。选择静脉输注平衡液以及葡萄糖,视病情需要,实施加压输入,确保静脉处于通畅状态。待患者机体血容量恢复正常之后,针对具体的补充量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肺水肿现象及防止心衰。

1.2.4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通常会感到十分痛苦,易滋生恐惧、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有技巧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排解压力,疏导心理,缓解恐惧和不安。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失血性休克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效果等,重点讲述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治疗及护理配合度。

1.2.5术后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手术结束后,应实时监测患者尿量变化,观察和测量一天时间内脉搏及血压状况等。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是否存在不适及痛苦反应。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形成相关并发症,有规律地协助患者翻身,正确移动休息体位。患者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介绍一些失血性休克的日常护理技巧,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自救措施,促使认知度得以提升。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者按时复查。

1.3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资料用SPSS19.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及对照组抢救情况比较

研究组抢救效果取得良和优的依次为5例和18例,1例为差,抢救优良率为95.8%;对照组抢救效果取得良和优的依次为12例和7例,5例为差,抢救优良率为79.2%。研究组临床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抢救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前的.剖腹产率为63%,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的剖腹产率为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研究组及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其总体满意度为95.8%。而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则为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现象越来越普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带来痛苦和不便。临床上要高度重视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以及护理,针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科学构建静脉通道,适当补充血容量,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讲述出院注意事项和护理重点,实施人性化护理和抢救,提高抢救效果以及满意度。研究组经人性化护理和抢救,其抢救优良率为95.8%;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及抢救,其抢救优良率为79.2%。研究组临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抢救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本院剖腹产率由的63%减少到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5.8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针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和急救方法能够提高抢救优良率,并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篇3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首先对病人做初步的急救护理,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原则。同时向病

人及家属等周边人员询问病史,包括:致病原因、发病的速度及主要表现。边询问边迅速体检:生命体征、有无高热、畏寒或肢端冰冷、发绀,有无创口疼痛及创伤部位等。

休克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是0.5,表示血容量正常。如指数为1,表示丢失血容量20%~30%,如指数>1,表示丢失血容量30%~50%。评估休克指数,对指导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治疗很有参考价值。

血压:血压值的改变,尤其在创伤性休克时,也可作为评价失血量的一个简易指标。当收缩压低于正常的20%,约在90mmHg时,失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20%,为轻度休克。如收缩压低于正常20%~40%,约70mmHg,或低于40%即<70mmHg时,失血量分别为30%~40%,分别为中度和重度休克。

脉搏:可清楚地扣触桡动脉触不到,仅能扣击股动脉、颈动脉搏动时,血压在60mmHg左右。

意识状态:直接反映中枢神经的血流灌注量和缺氧程度。当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昏迷时,表示从轻到重不同程度的脑血流灌注不足。

皮肤、肢体温度、浅静脉状态:是判断微循环血液灌注情况的直观指标。口唇与甲床色泽灰白、发绀,表示缺氧缺血。指压甲床后松开,毛细血管再度充盈时间>20秒,说明微循环血流量瘀滞、灌注不足。在温暖环境中,测量末梢肢端温度与肛温差>4℃,说明有循环衰竭。浅静脉萎缩,说明血容量锐减。胸前、腹部皮肤[LL]有出血点、瘀血斑或注射部位渗血不止,可能是DIC早期表现。

急救护理

松解病人的领扣、衣裤,使病人平卧,头腿各抬高30°,立即测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并在以后每2~5分钟重复1次,直至平稳。

止血、止痛、包扎:①止血:在创伤中主要因大出血引起休克,首先要控制出血量,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处理的紧急措施,一般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②止痛:疼痛可引起休克,在必要时可注射杜冷丁50~100mg,但应注意该药抑制呼吸的不良反应,有严重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有效循环血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静脉选择近心端穿刺。对穿刺困难者,应及时静脉切开。一般选用1条静脉用作扩容,给予少量生理盐水,以便输血或输入平衡液,还可输入一定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等,另1条则可及时输入各种抢救药品,如多巴胺、间羟胺等,视血压变化调节滴数、用药剂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内分泌物及异物。遇有喉头水肿或昏迷患者舌后坠,可用舌钳拉出。必要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改善缺氧状态。

放置导尿管。尿量的监测是护理工作中观察、判断肾脏毛细血管灌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如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说明肾脏血液灌注不足,提示有休克。如抢救治疗后每小时尿量恢复至30ml时,为休克缓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严格认真监测尿量极为重要。

上述急救措施应迅速及时地进行,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原则,待病情允许,应立即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转运途中监护:①给予持续生命体征监护。②给氧治疗和保持呼吸道畅通。③维持静脉通路和持续的药物治疗。④保持病人平卧、保暖,尽量不移动病人,以免加重创伤或休克程度。⑤转运时不要给病人喝任何饮料或食物。如病人口干唇裂,可用湿纱布湿润。⑥对已用的急救措施和用药要详细记录,以利于与接收医院医师交接。

药监局:便秘药“泽马可”全面停用

已受理退货

京华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使用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在治疗中存在增加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即日起各地要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替加色罗各类制剂,已上市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收回。

替加色罗主要用于女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缓解症状的短期治疗。瑞士诺华公司最近一项临床研究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在服用泽马可的11 614例患者中,有13例心血管事件发生,占0.11%;在7031例安慰剂对照组中,仅有1例发生。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一些本身已存在心血管疾病或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中。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称,我国共收到替加色罗的不良反应报告98例,涉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有:心动过速1例,低血压1例,心慌2例。目前,我国尚未发生使用替加色罗引起的缺血[LL]性心血管病例。

近期,美国、加拿大等国暂停了替加色罗的市场销售。国家药监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该品种国内外监测、研究资料进行评价和论证认为,目前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使用该药的风险大于利益。因此,国家药监局决定暂停替加色罗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追访厂商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护理 篇4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体会,链式流程

创伤失血性休克主要发生于交通事故伤、挤压伤、高处坠落伤及打架斗殴事件等,多伴有内脏损伤及体表的活动性大量失血,是创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重,进展快,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主动、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7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7例,其中,男38例,女19例;年龄25~65岁,平均38岁;车祸伤19例,坠落伤13例,砸伤13例,刀砍伤12例;闭合性损伤40例,开放性损伤17例。57例中肋骨骨折24例,合并血气胸20例。41例合并器官损伤,其中,肝破裂15例,脾破裂18例,胃肠破裂5例,肾挫伤3例;处于昏迷状态21例,清醒状态3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有明确的出血病史,多次重复测量血压小于90/60 mm Hg(1 mm Hg=0.133 k Pa)。

1.2 方法

建立规范化的“ABCD”链式流程,开展急救护理工作,即包括以下的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A)、静脉通畅(B)、监测生命体征(C)、药物治疗(D)。

2 结果

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3例,主要死于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其余54例经抢救处理恢复,存活率为94.74%。

3 讨论

3.1 评估伤情及病情观察

由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情重,病情复杂且死亡率高,因此应立即简单而概要地向患者或家属询问病史并迅速进行简要的查体,对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3.1.1 血压及脉搏观察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早期机体的代偿能力,使得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但一般伴有心率增快及休克指数升高等改变;而后期随着病情的迅速发展,患者可表现为血压的急速下降和脉搏微细缓慢,甚至摸不到。因此严密观察血压与脉搏的变化是抢救休克的关键,在急救护理中应每隔15~30 min测量血压和心率,并做好记录。

3.1.2 呼吸及尿量检测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血液的大量丢失,一般多伴有呼吸频率及幅度的改变;早期主要表现为呼吸深快进行有效地代偿,后期随着病情的发展开始出现呼吸不规则并伴有鼻翼扇动等改变,提示病情恶化。而尿量的监测是日常工作中评估肾脏毛细血管灌注量和肾脏功能的一项简单有效的方法,一般当尿量小于20 ml/h的时候,多说明肾脏血液灌注不足,提示休克的可能;如经抢救治疗后尿量大于30 ml/h,提示休克缓解。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应严格监测患者的24 h尿量变化情况。

3.1.3 意识及表情

在无颅脑损伤的情况下,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由于机体代偿功能尚好,患者一般表现为意识清楚或稍躁动等改变,后期一旦出现表现冷漠或出现意识明显异常改变则提示病情恶化或伴有颅脑损伤的可能,应密切加强监测。

3.2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通畅给氧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措施。迅速检查呼吸道,清除呼吸道内的血液、呕吐物、分泌物及异物,并将头转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对于喉头水肿患者及早行气管切开术并加强呼吸道管理;而对于昏迷患者可及早放置口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并加强吸痰。由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存在缺氧等改变,因此应及时给氧,及时改善缺氧状态;氧流量一般控制4~6 L/min,以后再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血气分析调节氧流量。

3.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和有效循环

原则上进行迅速扩容,而建立两条以上通畅的静脉通路是抗休克治疗的首要措施[2]。一般选择离心脏近的,位于浅表较粗且较固定的上肢静脉,如贵要静脉或头静脉;选择18~20 G静脉留置针,以尽快扩容以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或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可加快输液速度,便于监测中心静脉压[3]。补液原则是先用平衡液,后用代血浆,对于老年患者或既往有心衰病史的患者应该注意输液的速度预防肺水肿、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3.4 药物治疗

3.4.1 纠正酸中毒

休克时,由于缺氧及体内代谢产物蓄积,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同时存在的酸中毒使得血管活性降低可进一步加重休克的发展,因此临床上应用如5%碳酸氢钠等进行纠正酸中毒,并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随时调整。

3.4.2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患者在充分补充有效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间羟胺、多巴胺,以解除微动脉和微静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和重要器官血液供应,并监测血压变化。

3.4.3 镇静止痛药物的使用

剧烈疼痛的刺激可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并可能影响病情的判断和治疗,因此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可以适量地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

3.5 控制活动性出血

创伤性休克患者多伴有活动性出血,在短时间可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引起休克或死亡[4]。因此,及时控制活动性出血为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前提。对于浅表皮肤创面的活动性出血,可用指压止血、压迫止血或血管钳直接钳夹止血。对于伴有骨折的患者,不能随意进行骨折的复位,以免骨断段引起继发性的血管损伤出血[5]。对内出血的患者而言,由于大量的血液多储存在胸腹腔等间隙中,因此,一旦出血则难以控制,其中对于速度较慢的腹腔出血可采用腹带加压减缓出血、及时补充血容量并进行术前准备。如为大量内出血,则应在充分补液控制休克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3.6 心理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且术后可能存在并发症,给患者的躯体和心理上都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来应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创伤性休克病情重、变化快、及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以防止心、脑、肾等继发性脏器损伤发生并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与急救护理过程中的措施是否迅速、及时、准确密切相关。制订创伤性失血性急救护理程序可指导护理人员在平时加强相关技能及知识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操作,从而在抢救过程中能够充分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曹金铎.创伤性休克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4):2-5.

[2]史爱珍,姜梅,王艺.创伤性休克急救补液速度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302-303.

[3]高士杰,张宁,宗界梅.中心静脉置管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42-43.

[4]袭建云,张兆成,钱志英.创伤性休克病人的输液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63-664.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护理查房 篇5

骨盆骨折多由于强大的暴力造成,可以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骨盆骨折较常见的并发症有休克,若处理得当,休克可很快得到纠正,否则将发展并进入抑制期,病人表现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发绀,四肢厥冷,脉搏细数或摸不清,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若皮肤粘膜出现紫斑或消化道出血,则表示病情发展致DIC阶段。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虽给予吸氧仍不能改善者,应警惕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此期病人常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一般资料

患者,女,27岁。入院时间:2005年10月12日。入院诊断:高坠伤:1)失血性休克;2)双肺挫伤;3)骨盆骨折(TILE分类C型);4)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坐骨神经损伤;5)双跟骨骨折;6)右足第2、3、5跖骨头骨折;7)左腰3、4、5横突骨折;8)右胫腓骨下段骨折;9)全身多处软组织皮肤搓擦伤。

健康状况

2.1 发病情况

患者因“高坠伤后骨盆部,左髋,双足肿痛活动受限9小时”,于2005年10月12日18:40由急诊科平车收入骨科病区,患者当日上午9:00在家中(三楼高处)擦窗户时不慎坠落至户外,地面为水泥地,双足先着地,当时无昏迷、呕吐、大小便失禁,感骨盆部、左髋、双足部剧烈疼痛,无法站立行走,由家人急送都江堰红十字医院抢救行X片及B超检查,诊断为“骨盆多发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给予“吸氧、补液、止血、输血、防治感染”,具体用药不详,输血800ml,但患者仍感伤部疼痛、心悸,由当地医院用救护车转送至我院急诊科,当时16:00,测:HR150次/分,Bp108/85mmHg,R36次/分,SpO297%,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病危通知,立即静脉双通道,给予平衡液1000ml,液1000ml ivgttst,合血6U,杜冷丁50mg imst,急查X片,胸、腹、骨盆CT检查,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不凝血,为进一步诊治由急诊科(16:30,HR151次/分,R21次/分,Bp98/66mmHg,SpO290%)转入骨科(18:40,HR136次/分,Bp87/53 mmHg)。

2.2 护理体检

身高:159cm,体重:60kg。T37.0℃,P150次/分,R24次/分,Bp94/70mmHg,神智清醒,表情淡漠,口唇,眼结膜苍白,呼吸急促,颤抖,四肢厥冷,双肺底可闻及湿音,腹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及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未见异常。专科情况:视诊左髋、双足跟部,右足背肿胀,右坐骨区皮下瘀血,左手腕掌侧,双大腿下段前外侧皮肤划破,左足跟部有皮肤擦伤2×3cm。触诊:四肢厥冷,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左侧骶尾部、腹股沟区,双足跟部触痛,直肠指检未见异常。动量诊: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左下肢纵向叩击痛,双足跟部挤压痛,左髋、双踝活动受限,左脚姆指背伸肌力III级,右侧脚拇指背伸肌力V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2.3 实验室检查

急查血常规:RBC:1.92×1012/L,HGB62g/L,HCT 0.178,PLT 77× 199/L,WBC 5.0×109,NEUT85%,急查X线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左股骨头向内上移位,左耻骨上下肢完全骨折,双跟骨骨折,右足第2、3、5柘骨头骨折,急诊CT:骨 盆多发骨折,左侧骶骨、髋臼,右侧坐骨,双侧耻骨,腰3左侧横突骨折,左肾下极显示不清,双肺下叶挫伤,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处理原则

1)抗休克:输液、输血、预防感染。2)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受伤情况(骨折类型、部位、程度、是否并发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动态检测血常规与血凝,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密切观察抗休克治疗效果。3)骨科处理:行左下肢股骨髁上牵引(目的:使移位的股骨头复位,同时对髋臼等骨折部位起到固定作用,防止骨折断端移位加重损伤,妥善固定有利于减轻疼痛),牵引重量8kg,双下肢小腿足跟部短腿石膏固定。

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量改变:与骨盆骨折致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氧、呼吸型态改变有关。3)疼痛:创伤骨折所引起。4)自理能力(进食、沐浴、穿着、卫生、修饰)缺陷综合征:与骨折后肢体活动和功能受限有关。5)躯体移动障碍:与骨盆骨折后下肢及躯干、头部活动受限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后躯体活动受限有关。7)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缺乏锻炼有关。8)便秘: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液体摄入不足有关。9)焦虑、恐惧:与担忧骨折后生命是否会受到威胁及肢体功能恢复程度有关。10)知识缺乏:缺乏骨折后预防并发症和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11)有感染的危险:与身体的创伤和精神的创伤所致的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12)睡眠型态紊乱:与躯体移动障碍、骨盆严重骨折后不能随意更换体位、舒适感降低、伤口疼痛、病区环境不适应、担心病情等有关。13)有受伤的危险: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疲乏无力等有关。14)照顾者有角色困难的危险-照顾者有负担过重的危险:因病人病情较重,护理问题较多,照顾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重点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与措施

5.1 组织灌注量改变

5.1.1 定义

个体处于因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而导致组织细胞的含氧量和营养降低的状态。

5.1.2 诊断依据

1)表情淡漠,口唇,眼结膜苍白,呼吸急促,颤抖,四肢厥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2)P150次/分,R24次/分,Bp94/70mm Hg,休克指数为1.6(临床上常用脉率/收缩压mmHg 计算休克指数,指数为0.5表示无休克,大于1.0~1.5表示休克,大于2.0为严重休克),呼吸急促、变浅。3)急查血常规:RBC:1.92×1012/L,HGB62g/L,HCT 0.178,PLT 77×199/L,WBC 5.0×109,NEUT%85%。

5.1.3 原因及促发因素

患者因高坠伤(强大暴力)致骨盆骨折(病史、症状、体征、X线及CT确诊),骨盆骨折可以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失血性休克。骨盆为松质骨,骨折后本身出血较多,其邻近有动脉及静脉丛,加以盆腔静脉丛多无静脉瓣阻挡回流,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出血量常常达1000毫升以上,均会导致休克。休克的原因主要是骨盆腔内出血和腹膜后出血。

5.1.4 护理目标

1)病人出血在2小时内得到有效控制;2)病人的有效循环血量在1小时内得到改善,3小时内补足,病人血压2小时内上升;3)病人皮肤2~3小时内感温暖。4)病人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毫升以上。5)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再发生骨盆腔内出血。

5.1.5 护理措施

1)将病人置于重危病室,尽量减少病人的搬动,以减少出血,病人平卧位以减少骨折移位减少出血和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有利于呼吸。2)治疗护理:遵医嘱迅速建立三条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输血、输液)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其中2条分别为左右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插管,右侧同时监测CVP1次/4小时以便于观察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及时调整输液速度,CVP保持在8~12cmH2O。根据血压和脉率变化估计失血量。该患者入院时脉率为150次/分,脉速而细弱,估计失血量大于40%,超过1600,而该患者体重60kg,有效循环血量占体重的7%,约4200毫升,所以该患者的失血量超过1680毫升,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葡萄糖溶液,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搏出量。后输入胶体液,如全血、血浆、白蛋白等,以减少晶体液渗入血管外第三间隙。根据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血压及中心静脉压低时,应较快补液;高于正常时应减慢速度限制补液,以防肺水肿及心功能衰竭。CVP和PCWP超过正常,说明补液过多;CVP和PCWP低于正常,说明血容量不足,可以继续补液;当PCWP增高而CVP正常时应限制输液,以免肺水肿的发生。3)给病人进行持续面罩吸氧,氧流量8升/分,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4)严格遵医嘱用药,记录出入量:输液时尤其在抢救的过程中,应有专人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等,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根据该患者连续动态监测血常规的情况遵医嘱10月12日共输A型红细胞悬液2800毫升,A型血浆400毫升,晶体液2250毫升(0.9%NS250ml,林格氏液1500ml,5%GS 500ml);总入量5450毫升,出量2400毫升,输入顺序为晶体液与胶体液间隔输入,并遵医嘱给予速尿20mg iv st,地米10mg iv st,立止血1KUim st 立止血1KU ivgttst。10月13日共输入A型红细胞悬液400毫升,A型血浆200毫升,晶体液2500毫升及抗生素(环丙沙星)1250毫升,总入量4350毫升,出量2900毫升;10月14日患者开始进流质饮食,输入晶体液2300毫升,抗生素液400毫升(环丙沙星),总入量2700毫升,出量3000毫升。10月15日患者开始进半流质,输入液体共700毫升(5%GNS500毫升,环丙沙星200毫升),出量(尿量)2250毫升,16日输液同15日,并拔尿管,17~19日停输液,20日手术。5)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每15~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观察意识表情、面唇色泽、皮肤肢端温度、瞳孔及尿量。若病人从烦躁转为平静,淡漠迟钝转为对答自如,唇色红、肢体温暖,尿量大于每小时30毫升,提示休克好转。6)必要时保暖,应提高室温致20℃,用被子保暖,不能用热水袋在体表加温,以免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内脏器官的血流移向体表,进一步减少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且加热可提高新陈代谢,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组织缺氧。

5.2 自理能力缺陷综合征

5.2.1 定义

个体由于运动功能或认知功能的障碍,处于一种自己完成进食、穿着、修饰、沐浴、卫生、入厕能力降低的状态。

5.2.2 诊断依据

患者采取平卧位卧床休息5-6周,患者因卧床及其躯干及双下肢活动受限。

5.2.3 原因及促发因素

病人由于高坠伤后骨盆发生多发性骨折并失血性休克及双跟骨粉碎性骨折,为了防止骨折断端移位以减轻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及出血,减轻疼痛,对骨折部位要制动固定。

5.2.4 护理目标

尽量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

5.2.5 护理措施

做到四到床边,即饭、药、水、便器,坚持做好基础、皮肤和口腔护理,使其倍感舒适。协助病人完成进食、穿着、修饰、床上擦浴、卫生、床上大小便。

5.3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膝踝关节僵硬、下肢肌肉萎缩。)

5.3.1 定义

个体因医嘱或不可避免的肌肉、骨骼活动受限,而导致身体系统退化的危险状态。

5.3.2 原因及促发因素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篇6

[关键词] 闭合性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32-02

骨盆骨折是由于受强大暴力直接或者间接挤压骨盆而发生的[1],特别是闭合性骨折在所有骨盆骨折中占一半以上,但是单纯的闭合性骨折却并不常见,骨折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损伤以及器官损伤,骨折断端及脏器的损伤都可以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骤降,引起失血性休克。在所有的骨盆骨折合并症中,尤以合并失血性休克最为严重,致死率较高,诊治也较为复杂,如救治不当可导致死亡。笔者所在医院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急救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30例,由于观察病情仔细,主次分明,判断重要损伤部位正确,及时有效地进行了救护,成功抢救2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7~67岁,平均(39±1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摔伤10例;均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合并脑挫裂伤5例,腹腔脏器损伤10例,多根肋骨骨折6例,四肢骨折7例,腹膜后血肿2例。

1.2 结果

治愈28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为合并肝破裂大出血,1例为合并严重胸外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为经抗休克治疗,血压不升( 收缩压低于60 mmHg),救治无效死亡。

2 急诊抢救

2.1 急诊检查

立即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休克早期,头部垫薄枕,严重休克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及腿间断抬高,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并减少静脉血流保持血压。剪除衣裤,检查受伤原因,便于随时观察病情,随时手术;检查时要注意保暖,身体暴露不要过多、时间不要太长,防体温的急剧降低而加重休克[2]。及早全面的初步检查,了解患者伤情及并发症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检查患者气道通畅与否,有无合并伤,必要时气管插管。

2.2 密切观察

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病情危重而复杂,并发症多,应该自入院抢救之时就应迅速连接各种监测仪器,随时监测并记录各生命体征变化,测量血压的间隔时间视病情而定,必要时可进行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以精确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如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脉率升高(心率高于120次/min),应及时处理。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皮肤和黏膜色泽,并准确记录各项指标的动态,随时监测休克的纠正情况,患者出现血压及中心静脉压上升、心率减慢、面色红润、尿量增加说明治疗有效果,医生根据这些动态监测数据,判断休克程度,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调整用药量,必要时手术治疗,为整个治疗抢救提供准确的原始材料,赢得抢救的最佳时机。

2.3 开通静脉通道

马上选用12#~16#留置针头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用药通畅,维持有效循环,必要时进行深静脉置管补液。静脉输液一般保持要及早、充足,晶胶平衡的原则,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及适量的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补充血容量;随时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输入血浆及全血或悬浮红细胞补充血容量,并要在输液的同时注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适当输入碳酸氢钠和钙,应用止血药物或者血管活性药物。在快速输液时根据患者的血压回升、心率变化、中心静脉压、尿量进行调节,警惕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出现。

2.4 充足给氧

因失血性休克循环血量减少,肺部血流量降低可引起肺微血管阻塞,造成肺功能不全,氧的需要量不足,导致氧分压下降,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患者应给予充分大流量吸氧,以面罩吸氧最为适宜,并注意氧气的充分湿化。根据缺氧的轻重来调整氧流量,降低机体缺氧状态。为保持吸氧的充足供给,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如果影响呼吸,紧急给予胸腔壁式引流,记录引流量;出现呼吸窘迫患者及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5 观察尿量

创伤后,特别是挤压伤,大量的肌红蛋白及红细胞破坏,加之休克造成肾脏本身的损伤,极易导致肾功能衰竭;骨盆骨折也可能造成内脏及泌尿系统的损伤,应在抢救的初期给与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尿色,并做好记录;还可以帮助观察内脏器官损伤情况,监测抗休克治疗的效果[3]。导尿时必须动作轻柔,防止误伤。如果不能插入尿管,则立即给予膀胱置管导尿,说明有尿道损伤或者膀胱损伤的情况,立即手术。对于尿量、颜色、比重、PH值加强动态监测,如有异常应随时记录并汇报,根据医嘱作出对应的处理。

2.6 一般护理措施

2.6.1 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由于意外伤害使患者遭受了身体创伤和精神伤害的双重打击,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或沮丧状态。护士应关心同情患者,动员家属给患者以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全力支持。耐心介绍医生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的治疗方案,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细致的护理患者,注意语言轻柔,动作轻柔,使其产生信赖感,能积极配合治疗。

2.6.2 皮肤护理 由于骨盆以松质骨为主,骨盆腔内血管丰富,出血量较大且不易控制,需绝对卧床休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以免加重痛苦,使骨折错位和加重休克。如必须搬动,则应放置在平板担架上移动,医护人员陪同,随时监测病情变化。由于卧床时间长,易形成压疮,必须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平整、皮肤清洁,保护骨突部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2~3 h可稍抬高受压部位减压1次,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以防引起疼痛或加重神经、血管损伤。

2.6.3 注意观察其他部位的伤情 出血过多是休克的常见原因,有胸内出血、腹内出血、靠近骨盆的髂内外动静脉撕裂伤出,还有可能是骨盆骨折出血急聚在腹膜后形成腹膜后血肿等等,都可能成为危机生命的损伤,应随时注意观察[4]。经过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实施后,如血压不升或者上升后很快又下降,说明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此时应在积极补液及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准备手术急救。

3 小结

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出血量大,且经常合并失血性休克,通过对30例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笔者认识到,对于抢救合并休克的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要有主观能动性,合理评估病情;娴熟的急救技能和操作能力,还要有一个紧密团结的抢救小组,分工合理,密切配合。总而言之,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及护理的体会是:分工明确、及时准确、严密观察、加强护理。

[参考文献]

[1] 曹维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58.

[2] 陆彩萍.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急救护理[J].淮海医药,2004,22(4):143.

[3] 鲁劲松,卜丽雅,宋玉芝.骨盆骨折合并休克57例急救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5-67.

[4] 徐晓燕,占淑琴.骨盆骨折早期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骨伤,2001,14(3):187.

(收稿日期:2011-11-30)

(上接第122页)

3 讨论

漏斗胸是小儿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小儿漏斗胸的治疗方法依旧是手术法配合后期的护理治疗,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目的,手术治疗十分重要,传统的漏斗胸患儿的治疗,对患儿会造成剧烈的手术创伤,患儿在接受手术后,往往会伴有手术创口的剧烈疼痛,这也是限制临床漏斗胸患儿进行有效治疗的一个影响因素,改良后的NUSS法属于微创手术技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易于患者术后恢复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给广大漏斗胸患儿带来了低创伤治疗的福音。同时护理配合是本术式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减少手术中发生意外的风险,也能有效的促进本术式的推广。

本次实验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但是由于临床病例有限,不能排除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小儿漏斗胸的改良NUSS手术治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取得更加详细的临床治疗资料。

[参考文献]

[1] 戚继荣,莫绪明,顾海涛,等. Nuss手术矫治复杂漏斗胸[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0,26(6):393-395.

[2] 吴映红,杨翠芹.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349-2350.

[3] 包德意.胸腔镜辅助F漏斗胸矫治术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4):2376-2378.

[4] 曾骐,张娜,陈诚豪,等.漏斗胸的分型和微创Nuss手术[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5):322-326.

(收稿日期:2011-10-18)

(上接第131页)

对接受前列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使患者的应激心理状态发生显著改变[7]。

[参考文献]

[1] 王振香,姜文,张颖,等.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835-836.

[2] 李运贵,张茹英,孙长生,等.临床护理科研原理[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6:222.

[3] 刘喜梅,魏新,梁涛,等.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度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18(12):311-312.

[4] 何其英,李露霞,蒋平,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护理[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6,17(5):20-21.

[5] 李艳玲.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15(7):488.

[6] 吕振环,徐俊,张淑燕,等.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术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90-91.

[7] 陈丽英,李国卿.微创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术后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7):104-105.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篇7

1 失血的原因

外伤引起的大血管破裂;上消化道大出血;宫外孕破裂出血、宫血等;外伤性肝、脾等脏器破裂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

2 病情评估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 正常值:0.54±0.02。用多参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血压、脉搏, 并根据休克指数快速判断休克程度。评估程度的参数标准[1]见表1。

3 护理

3.1 应对措施

病人常因急诊而入手术室, 入室后应向病人或家属了解病情, 以及测试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参数, 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立即做好术前准备, 迅速运用手术止血。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是急诊医学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急救中一旦休克诊断成立, 立即建立静脉双通道加压输液、输血抗休克治疗, 并做好记录, 根据休克指数及中心静脉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参数, 合理选择输液液体及速度, 液体复苏多使用复方林格液或平衡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液制品。高世义[2] 认为“复方高渗液”具有良好抗失血性休克作用, 休克前期液体一般用量为失血量的3倍~4倍, 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道, 15 min内输入1 000 mL, 每2 000 mL~4 000 mL补充500 mL胶体液, 一般采用成分输血。一旦手术结束, 根据病人需要什么液体就补什么液体, 尤其是全血血浆或进行成分输血。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合理应用活血管药物 (一般不用) 等[3]。但临床救治中, 对于液体的选择和用量值得探讨。

保持呼吸道通畅, 应用面罩给氧 (流量4 L/min~6 L/min) , 如出现严重休克时必须进行气管插管, 维持血氧饱和度97%~99%。手术过程中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休克卧位, 取去枕平卧位 (可疑颈椎损伤者除外) , 下肢抬高30° (下肢创伤除外) 以利血液回流, 维持脑部供血供氧, 保持脑细胞正常功能。留置尿管, 以便观察记录尿量及尿的颜色, 了解肾灌注情况, 预防急性肾衰竭。保持亚低温状态, 使体温维持在32 ℃~35 ℃, 头部置冰袋、冰帽或者冰床、冰裤降温, 减少脑细胞耗氧和组织器官的耗血耗氧等。如发生抽搐, 遵医嘱肌肉注射安定2.5 mg~5.0 mg。

3.2 病情观察

在病人手术结束或休克得到初步控制后, 立即对休克程度进行重新评估 (利用休克指数) 和检查, 尽可能准确诊断, 减少误诊和漏诊。实践中我们认为按CRASH PLAN[4]顺序检诊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C:circulation, 心血管功能;R:respiration, 呼吸道及肺部;A:abdomen, 腹部;S:spine, 脊柱;H:head, 颅脑;P:peluis, 骨盆;L:limbs, 四肢;A:artery, 运动;N:nerve, 神经系统)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 休克早期处于兴奋状态, 病人烦躁不安, 当缺氧加重, 从兴奋转为抑制, 出现表情淡漠、感觉迟钝时, 应警惕病情恶化。晚期病人昏迷。如经过治疗, 病人从烦躁转为平静而合作, 或从淡漠转为能应答自如, 都提示脑循环改善。皮肤色泽、温度可反映体表灌注情况。皮肤从苍白转为青紫, 肢端转为湿冷, 表示休克加重, 从青紫出现皮下淤点、淤斑, 则提示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反之, 如发绀程度减轻并转为红润, 肢体皮肤干燥、复温, 说明休克好转。

3.3 做好心理护理

对意识清醒的病人在抢救的同时要给予安慰、鼓励,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让病人诉说术中可能引起的不适, 以便采取应对措施。对意识昏迷或全麻病人不能沟通时, 应在抢救或手术空隙时与病人家属沟通, 让家属对病人术中的病情有所了解, 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 讨论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伤员的救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判断休克程度的各指标同样是处于动态变化中, 所以, 必须熟练地掌握休克指数的动态变化。从院前急救、途中急救、院内绿色通道的畅通、手术急救, 每一环节都是极其重要的, 任何一环节出现脱节, 都将出现严重后果, 利用休克指数对休克程度的评估使休克处于休克前期救治效果较好, 随着休克程度加深, 救治效果越差。笔者提示在救治伤员时, 尤其重视休克指数评估, 对重度休克期伤员的抢救, 把好各个救治环节, 加强观察与护理, 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景炳文.创伤与失血性休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3) :215-216.

[2]高世义.复方高渗液抗创伤与失血性休克初步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2003 (6) :384-385.

[3]胡文贤, 徐相瑞, 王志国.急救创伤的分类与院前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4) :284-285.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和护理 篇8

关键词:创伤,失血,休克,急救,护理

我院外科2008年1~12月, 共收治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23例。经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患者均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 男20例, 女3例;年龄最大62岁, 最小4岁, 平均36岁。其中, 车祸13例, 高处跌落伤3例, 锐器损伤4例。本组肝脾破裂6例, 胃肠损伤6例, 肾破裂2例, 颅脑损伤2例, 骨折4例。

1.2 休克的急救措施

1.2.1 一般措施

1.2.1.1 止血:

创伤中因大出血引起休克占首位, 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止血。常用方法有, 腹部压力带法, 加压包扎法, 填塞止血等。

1.2.1.2 止痛:

疼痛引起休克仅次于大出血, 应及时处理, 一般肌内注射吗啡5~10 mg, 但要注意病情不明及合并呼吸困难者禁用。

1.2.1.3 包扎固定:

对开放性伤口应严密进行包扎。

1.2.2 补充血容量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见的低血容量休克, 原因是创口出血过多, 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 表情淡漠, 血压下降, 心率呼吸加快, 脉搏细弱, 四肢皮肤湿冷, 尿量减少。护理人员首先要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 力争做到“快、稳、准”, 赢得抢救时间, 必要时静脉切开, 在配血以前立即输入右旋糖酐, 平衡盐液等, 以补充血容量, 但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尽早输血。

1.3 休克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设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液体出入量 (特别记录尿量) 每15~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

1.3.1 意识与表情的变化

本组患者多数因血流量灌注不足, 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低氧状态, 表现为表情淡漠、烦躁、意识模糊或昏迷。严重者神经细胞反应降低, 患者由兴奋转入抑制, 表示脑缺氧加重。通过及时治疗后患者从烦躁转入平静, 以淡漠迟钝转为能对答自如, 提示脑循环改善, 病情有所好转。

1.3.2 心理护理

早期休克患者需要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给予正确引导, 耐心劝慰,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 使其接受治疗和护理。

1.3.3 皮肤、黏膜和肢体温度

休克一旦发生患者即面色苍白湿冷, 口唇发白, 四肢冰凉, 表示病情较重。轻压口唇、指甲时苍白区消失>1 s, 为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或有淤滞现象。皮肤有出血点或淤斑, 提示可能进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若皮肤逐渐转红, 出汗停止肢体转暖, 压唇压甲后苍白区消失快 (<1 min) , 迅速转为红润, 均说明血流灌注良好, 休克好转。

1.3.4 血压与脉压

本组有18例患者血压低于10.0/7.4 k Pa, 脉压<2.4 k Pa。其中, 2例重复休克患者开始血压测不到, 另16例开始时血压维持在 (12~13.2) /9.8 k Pa, 待56~72 min后血压逐渐下降。因此, 休克患者必须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 至少每15~30分钟测量1次。

1.3.5 脉搏与心音

休克时脉率增快, 初期超过100~120次/min, 其中5例患者达130~140次/min, 随着病情恶化, 脉率均加速, 脉搏变为细弱直至摸不到。大多数休克患者往往出现第一心音减弱, 第二心音消失的现象, 均系心搏出量减少的结果。若脉搏逐渐增强, 脉率转为正常, 脉压由小变大, 提示病情好转。

1.3.6 呼吸

应注意呼吸次数, 有无节律变化, 呼吸增快、变浅、不规则或出现鼻翼扇动, 为病情恶化, 同时应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分泌物及时吸出, 鼻导管给氧时用40%~50%的高流量 (2~4 L/min) , 输入氧气时通过湿化器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防止黏膜干燥。每2~4小时检查鼻管如后坠可用舌钳拉出,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3.7 体温

休克时体温大多偏低, 若体温突然升高至40℃以上或骤降至常温以下均系预后不良之前兆。护理时慎防患者受寒, 因低温影响血流速度, 增加血液的黏稠度, 对微循环不利, 一般可用棉被或羊毛毯保暖。高温患者可用夹层冰帽或冰袋置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 也可用40℃等渗盐水100 ml灌肠, 一般降至38.5℃即可, 并配合室内通风或药物降温法。

1.3.8 瞳孔

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 观察瞳孔的重点是瞳孔大小, 对光反应及双侧是否对称, 如双侧散大, 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说明脑组织低氧, 患者濒临死亡。

1.3.9 尿量监测

尿量能反映肾血液灌注情况, 患者休克时应放置并保留导尿管, 每小时测尿量1次。若尿量每小时少于25 ml, 比重增加, 表明肾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不足。每小时尿量在30 ml以上提示休克好转。在测定尿量时, 必须由护士亲自动手, 绝对不允许估计, 更不能让患者或家属来测量。

1.4 休克患者在快速输液时注意事项

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样痰, 警惕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如有呼吸困难及严重低氧可给呼吸兴奋剂, 并立即向医生报告。抗休克时输液药物繁多, 要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药物浓度及滴数。准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抢救休克时, 避免差错, 每24小时总结1次液体的出入量, 保持适量的液体输入, 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1.5 休克患者应用升压药时的护理

开始用升压药时血压常不稳定, 应每5~10分钟测量一次, 根椐血压高低适当调节药物浓度, 在患者感到头痛、头昏、烦燥不安时应立即停药, 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生。静脉点滴升压药时, 应随时观察有无液体外渗, 以免升压药物致组织坏死, 如升压药物外渗应立即用2.5%普鲁卡因或胺唑啉在血管周围封闭, 并更换输液部位。长期输液患者, 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1次, 并注意保护血管, 选择血管时宜先难后易, 先下后上。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时, 输液的肢体宜用夹板固定, 并应衬好软垫, 松紧适度, 同时应备床挡, 以防患者坠床。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 干燥, 清洁无皱褶, 病情许可时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叩背一次, 骨隆突处垫气圈、棉垫, 并按摩。

2 结果

本组23例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急救及护理, 均痊愈出院。

护理此类患者最主要的是积极排除一切导致休克的因素,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改变, 可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和输血, 从而维持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 改善机体的缺血低氧状况, 使休克及时得以纠正, 争取主动及时治疗能大大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以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陈志斌, 陈艺坛, 葛慧珠.颅脑损伤昏迷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03, 8 (1) :51.

[2]刘芳, 韩莹, 刚婷婷.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临测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 (4) :346-347.

[3]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98-102.

[4]赵秀芝.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8) :97-98.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篇9

关键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各类意外创伤事故层出不穷, 已经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地危害。急救护理及时与否、措施正确与否, 都对降低伤残率和病死亡率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就5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所收治的5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 最大年龄为68岁, 最小为15岁, 平均 (37.6±1.3) 岁, 女16例, 男36例。损伤分类:21例为开放性损伤, 31例为闭合性损伤;损伤原因:34例患者为交通意外伤, 9例患者为高空坠落伤, 7例患者为锐器伤, 2例患者为其他损伤。

2 急救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救过程中最主要、最基础的措施就是要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1]。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检查, 将其呼吸道内分泌物、痰液、呕吐物、血液迅速清理干净;若患者出现气管断裂、喉头水肿等情况, 护士要配合医师现场做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可基于其血气分析结果和呼吸情况来对给氧时间和氧浓度予以适当调节。

2.2 迅速补充血容量

2.2.1 正确选择静脉通道

应选择如胸部、头部等远离受伤部位的静脉血管, 四肢受伤者选择颈外静脉, 下肢、盆腔、腹部受伤者选择上肢静脉, 上肢受伤者选择下肢静脉;静脉通道要有2条以上[2]。也可以在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等浅表大静脉处用12~16号套管针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 必要时还可以切开静脉[3]。

2.2.2 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多以晶体液为主, 辅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代血浆等[4]。对严重休克患者, 其早期复苏的监测指标应为尿量、中心静脉压、心率、血压, 并且输入2 000 ml平衡液。绝大多数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出血所致, 因此, 医护人员要提前做好输血的准备。

2.3 体位护理

为了利于呼吸的通畅, 避免出现脑水肿, 增加回心血量, 患者应该取下肢抬高20°~30°、躯干和头部抬高10°~20°的休克体位或者取平卧位[4];对于休克循环状态不稳定的患者, 尽量避免过多翻身搬动, 以免造成休克、血压波动加重, 导致死亡。同时, 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脉搏、血压的测量频率为每10~15 min/次。若发现患者出现尿少、烦躁不安、头晕、血压下降、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慌等情况, 不可搬动患者, 应及时进行抢救[5]。

2.4 及时止血

止血方法的选择要基于出血部位不同而定。高位扎止血带适用于包扎上下肢开放性伤口, 纱布绷带加压包扎适用于开放性伤口, 纱布填塞加压包扎适用于广泛创面出血。及时止血, 一方面能够便于快速做好术前准备, 如留置导尿管、备血、备皮、三大皮试 (破伤风、青霉素、普鲁卡因) 试验等, 另一方面能够便于纠正休克、快速扩容。

2.5 病情观察

2.5.1 呼吸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深度、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要将分泌物及时清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快速输液时要尽量避免出现肺水肿, 抗休克过程中, 应及时机械通气, 避免出现休克肺。

2.5.2 尿量、尿比重

尿量、尿比重能够较好地反映肾灌流量。应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颜色、尿比重、尿量, 以便于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休克程度。当每小时尿量>30 ml/h表示循环好转, 每小时尿量<30 ml/h则表示医护人员应加快输液[6]。

2.5.3 皮肤黏膜、肢端温度

若患者的皮肤苍白转为发绀, 说明休克现象未好转, 还有待于进一步治疗和观察;若患者的皮肤发绀减轻转为温暖、干燥、红润, 说明循环好转。

2.5.4 血压与脉搏

血压与脉搏的测量频率为每15 min1次。脉压增大, 则表示血管循环功能改善、痉挛缓解;脉压越小, 则表示血管痉挛严重。要对脉搏强弱节律、脉搏速率予以密切地注意;脉率过于细弱、不规则或过快, 则表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

3 结果

本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8.1%, 仅1例患者由于抢救无效而死亡;有9例患者在经过急救之后, 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予以进一步治疗;另外42例患者经急救处理后, 直接转入到医院手术室行急诊手术, 均痊愈。

4 讨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病迅速, 病情危重。处理原则是预防并发症, 最大限度地抢救患者的生命。首先, 医护人员要及时控制活动性出血等紧急情况, 并对液体复苏、呼吸道梗阻进行及时处理, 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护理人员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 要定时观察意识、记录尿量, 定时测脉搏、血压, 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予以严密观察, 确保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导尿、输血、输液等各管道通畅,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检查有无合并伤。同时, 要对病情变化和液体出入量予以准确记录, 尽快帮助患者度过休克关。

参考文献

[1]杨西宁.多发伤急救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 :51-53.

[2]史爱珍, 姜梅, 王艺.创伤性休克急救补液速度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4) :302-302.

[3]戚文涛, 刘冬, 王刚, 等.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6) :1358-1358.

[4]顾沛, 徐建鸣, 高颖.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6-22.

[5]Sidi, A.Treating ischemic left wentricular administered after coronary occlusion in pigs[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2007, 21 (3) :400-405.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篇10

1异位妊娠的概述

异位妊娠指的是子宫腔以外的妊娠,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输卵管炎、输卵管手术或输卵管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3]。破裂和流产是异位妊娠的两种不同结局。二者均可引起腹腔内出血,但前者更严重,破裂后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疼痛向全腹扩散,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4]。检查常有腹腔内出血体征,子宫旁有包块,超声检查可助诊。治疗以手术为主:一种是切除病侧输卵管;另外一种是切开输卵管取出胚胎后局部缝合,以保留输卵管功能[5]。部分病人由于文化水平低,不了解疾病诊断和预防的基本常识[6]。曹新等[7]报道异位妊娠病人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病人缺少信息来源。冯静[8]在随机抽查的病人当中发现,对如何预防宫外孕及对宫外孕认知程度不足一半,甚至一些已经入院的病人及家属由于对疾病发展过程不了解,没有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手术而耽误治疗时间。

2急救措施

2.1体位护理取中凹卧位即抬高头胸部10°~20°,利于呼吸道通畅,抬高下肢20°~30°,利于下肢回心血量的增加而缓解休克症状。

2.2积极抢救休克宫外孕破裂出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脏器、手术治疗等[9]。病人病情变化快,为赢得抢救时间,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迅速有条不紊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士长亲自参加并指挥抢救,采取预见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协助医生询问病史,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10]。急救的首要原则是快速扩容,迅速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道。一般选择大静脉通道,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建立颈外静脉通路[1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通气量对抢救休克极为重要。必须保证充足供氧,氧流量应保持在5L/min~6L/min,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保证重要脏器供氧量[12],同时要注意保暖,以促进血液循环。

2.3心理护理病人因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对手术缺乏了解和认识,产生恐惧和焦虑[13]。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害怕手术后终身无生育能力,产生沉重的思想负担。有研究显示,宫外孕病人除了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甚至还出现更偏激的心理反应[14]。护士可通过给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如宫外孕手术后,切除了患侧的输卵管,健侧的输卵管功能正常仍有机会受孕等知识,以消除病人的心理顾虑[15]。也可以通过与病人丈夫的沟通,让其安慰开导,有时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意识、体温、腹痛、阴道流血量、尿量等变化[16]。宫外孕破裂时病人突感下腹撕裂样疼痛,随后遍及全腹,放射至肩部,可有肛门坠胀感。病人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病人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

2.5手术治疗的护理手术治疗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张跃萍等[17]报道对36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病人采取个性化护理后病人短期内康复出院,充分说明目前治疗宫外孕最佳选择是腹腔镜手术,同时也说明对病人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2.5.1术前准备禁食、备皮、清洁脐孔、留置尿管及备血。

2.5.2术后体位与活动手术后6h内病人尽量采用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导致呕吐[18]。丁荣英等[19]报道对43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病人采用术后早期协助下床活动,效果良好。术后6h护士应鼓励并协助病人床上翻身[20],第2天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促进康复。

2.5.3术后心理护理病人手术后最迫切的心情是了解手术是否成功、是否影响生育等[21]。对于未婚先孕的病人应该充分尊重其隐私,同情和关心病人,也可借助同病房的病友对其进行现身说法,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22]。

2.5.4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病人的意识、腹痛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密切观察腹部穿刺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如有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切口。

2.5.5疼痛护理术后24h内疼痛最明显,持续的疼痛会使病人产生焦虑、失眠甚至保持被动体位,拒绝翻身。护士应根据医嘱给予止痛治疗,必要时可使用镇痛装置,可以每日轻揉腹部数次,播放舒缓的音乐[23],使病人放松,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2.5.6饮食护理术后禁食6h,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6h后按医嘱给予流质饮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进富含营养、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伴有贫血者,建议多食补血食品。

2.5.7术后管道护理尿管、引流管一般放置24h后拔除。为了防止尿路感染,嘱咐病人多喝水,同时做好会阴护理。指导病人按摩下腹部,有规律地进行缩肛运动和腹式呼吸运动,防止拔除尿管后引起尿潴留[2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管道脱落,观察并记录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

2.5.8出院指导病人痊愈出院时,除了按妇科手术后护理交代注意事项外,还嘱病人有生殖道感染者应早期治疗,防止再次发生宫外孕的可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定期门诊复查,如再次妊娠,怀孕50d后做B超检查,判定着床位置;指导病人宫外孕的居家鉴别方法,可以通过下列一些症状及早发现,避免发生危险:比如停经、剧烈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果平时经期正常的育龄妇女,若近期月经紊乱,而之前患输卵管炎或有反复人工流产史,应警惕有宫外孕的可能,在家里可用早孕试纸验尿,结果阳性者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3小结

上一篇:加减速运动下一篇:三维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