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血管造影

2024-08-08

荧光素血管造影(精选八篇)

荧光素血管造影 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149例, 男85例, 女64例, 年龄56岁, 其中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例, 其它眼底病变例, 共计多个病种。荧光素钠为一种染色剂, 不被人体吸收, 一般在48h内从肾排除, 临床使用很少有不良反应, 少数人在注射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寻麻疹等反应。常用浓度为10%荧光素钠5mL/支 (进口) 或20%荧光素钠3mL/支 (国产) 。我院多采用20%的荧光素钠静脉注射。

2 造影前护理

2.1 环境与物品的准备

保证暗室环境舒适清洁, 治疗车上置静脉注射盘一个, 备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生产的0.6 g/3 ml的荧光素钠及0.9%氯化钠100ml, 备抢救器材与急救药品。

2.2 患者的准备

荧光素钠是一类诊断用药, 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极个别病例会引起休克死亡的危险。因此, 应做好造影检查前的评估。造影检查前, 常规检查生命体征, 详细询问过敏史及过去史。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有哮喘史和其他过敏性疾病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检查前应重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检查中和检查后潜在的风险, 让患者和家属能够充分理解配合, 签造影检查同意书后再进行检查。取原液0.1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 ml, 抽取5 ml备用, 余下抽取0.25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5 ml混匀, 再抽0.1 ml作前臂内侧划痕试验, 20 min观察结果。符合造影条件, 无闭角型青光眼可疑者, 造影前应充分散大瞳孔, 防止造影时拍照漏掉眼底病变区域。

2.3 心理护理

荧光造影需在暗室中进行, 大多数患者由于对检查缺乏了解, 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向患者介绍检查过程、静脉用药造影的意义, 检查程序, 造影前先练习固视, 并说明配合的重要性, 消除患者的恐惧与顾虑, 取得患者的配合。医护态度和蔼,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取得患者的信任。

3 造影术中的护理

3.1 造影前应协助患者取舒适坐位, 头固定在支架上, 上臂放平, 避

免静脉扭曲或衣袖过紧, 影响臂到视网膜的循环时间。嘱患者双眼向前看, 固视前方指示灯, 随时听从医生要求, 向上、下、左、右看, 待医生对准瞳孔后, 护士再开始静脉穿刺, 尽量选择肘部粗大而有弹性的血管, 做到心中有数, "一针见血"。避免反复进针, 造成患者疼痛或药液外渗等不配合因素, 导致造影失败。静脉穿刺后, 固定头皮针, 用一支稀释的荧光素钠缓慢推入。观察是否有不适, 及过敏反应, 若无不适, 即更换20%的荧光素钠3ml。听从医生指令, 一般在4s内注射完毕, 开始注射后, 同时按下计时按扭, 开始拍片, 推注完毕拔掉针头, 一手压住针眼, 一手触摸脉搏注意速率节率或强弱有无异常变化, 有无喉头发痒、恶心、发热、腹痛、寻麻疹等, 如有异常, 及时处理。

3.2 造影时异常反映的处理

(1) 轻度恶心、呕吐, 可稍作休息, 恢复后继续检查, 呕吐严重, 甚至伴有晕厥, 应立即停止检查, 并作相应处理。 (2) 如休克立即平卧, 建立静脉通路、吸氧。肌注抗组织胺药物及运用激素,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 (3) 局部药物外漏可用冷敷或硫酸镁湿敷, 24h后改为热敷, 疼痛剧烈时, 可用2%奴夫卡因局部封闭。

4 造影后护理

检查完毕, 嘱患者休息, 避免强光刺激, 4h内不能驾驶, 观察30min, 如无异常, 方可离去。告知患者及家属:注射后可有一过性的皮肤、巩膜、小便发黄, 视物有黄色、粉红色感觉, 是药物的正常反应, 嘱多喝开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 24 h可自行消退, 不必紧张。

5 护理体会

这149例眼底造影中有147例医护配合密切, 比较成功, 另外2例因选择血管较细, 导致药业外渗, 使显影模糊不清而失败。荧光素钠推药的速度越快显影的效果越好。操作过程中医护患默契的配合是造影成功的关键。

摘要:目的 总结在眼科特殊检查中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 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 总结该检查配合要点, 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检查后1例出现全身荨麻疹;5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发生注射部位药物渗出;结论由于注射荧光素钠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使该检查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能成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检查前精心准备, 检查中密切观察、熟练配合和检查后正确及时的观察、处理是保证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荧光素钠,眼底造影,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王志云, 宋秀宁, 朱秀莲.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的心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11) :2637.

[2]彭菊蓉.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J].上海护理, 2003.3 (1) :20~22.

荧光素血管造影 篇2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相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72-01

超高度近视一般指近视度数>-10.0度的近视眼患者。目前我国近视眼患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这也同时使其中超高度近视眼患者的发病率上升,而超高度近视眼患者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诸多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视力恢复效果差。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超高度近视眼患者67例,进行眼科专科检查,讨论其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此类患者的预防治疗等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超高度近视眼患者67例(134只眼),男46例,女21例;年龄18~67岁。所有患者被告知检查目的,并获得受检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定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①经检影验光、电脑验光、插片等综合验光检查,明确近视屈光度数均≥-10度;②行心电图、血压、血糖等检查排除不可行FFA检查的患者;③排除因角膜疾患、白内障、严重玻璃体浑浊及有眼外伤、眼科手术史等眼科疾患等影响检查的患者。因视网膜脱离患者有特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本组病例暂未收入。

1.2 研究方法:①所有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角膜染色、散瞳眼底检查、三面镜眼底检查。散瞳前常规测眼压。②进行眼科综合验光:均有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验光师检查,进行眼科医学综合验光,明确其屈光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③使用ODM-2100S型A/B超机进行眼球轴长的测定,每人均测量5次,取其平均值。由1名专业检查技师操作完成。④由1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技师进行FFA检查,使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机,检查前常规散瞳。先拍摄眼底彩照及无赤光眼底照相,行FFA检查时按顺序拍摄全部眼底视野。

1.3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描述,发生率与分布的比较用X【sup】2【/sup】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分析在SPSS13.0软件中完成。

2 结果

不同屈光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时眼底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9.41%、83.33%、87.5%,经统计学检验(X【sup】2【/sup】10.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眼球轴长增长,眼底病的发生率分别为76.19%、82.76%、88.24%,经统计学检验(X【sup】2【/sup】18.36,P<0.0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底FFA检查显示眼底各并发症的特点:①近视弧斑:出现率82.3%。彩照见透见粗大的脉络膜大血管,FFA表現为造影早期低荧光,均分布在视乳头颞侧,宽窄不一,晚期无荧光素渗漏,无组织着染。②漆裂纹:出现率51.49%。黄斑区多见,呈不规则线状、条索状高荧光,无明显荧光素渗漏,晚期有组织染色及较强荧光,8例合并黄斑出血,FFA早期即有边界清楚的荧光遮蔽。③Fuchs斑:出现率46.27%。彩照见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暗斑,色灰暗,FFA示有高荧光渗漏灶。有出血者早期出血灶呈荧光遮蔽。④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出现率33.58%。早期即有斑块状荧光充盈,随时间延长而增强,范围扩大,渗漏。晚期呈强荧光状态。⑤萎缩样黄斑病变:出现率38.06%。早期即见不规则块状荧光,范围较大者可透见萎缩的脉络膜血管,晚期组织着染呈高荧光。⑥周边视网膜病变:出现率56.72%。彩照可见格子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局部或弥漫性色素变性。FFA示有晚期荧光素渗漏,组织着染。

3讨 论

超高度近视目前越来越受到眼科医学界的关注,对其的治疗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透明晶状体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眼内屈光手术均给这类患者带来希望,但如果不注意到这类患者眼底并发症的危害,手术后的效果将大大折扣。因此,对这类疾病相关生理病理的研究,特别是眼底视网膜疾患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手术的预后判断、手术方案的设计,而且对手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为进行性损害,由眼球后段逐渐伸长所致,累及视网膜、脉络膜,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眼底出血、玻璃体液化混浊及后脱离、视网膜裂孔、脱离等。而这些病理变化都是退行性的,以局部组织的萎缩为其特点,并无炎性变化存在,高度近视所致的眼底退行性病变,若累及黄斑区,可造成视功能严重损害【sup】【/sup】。而FFA检查是发现这些病变的较好的检查手段,我们亦通过本组病例的研究,知道超高度近视眼底并发症的发生率要远大于普通近视的发病率,且并发症程度严重,极易出现各种严重后果【sup】【/sup】。结合ICG、OCT等检查,可对超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指导临床。如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术前FFA检查检查可显示视网膜周边部变性的程度,提示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sup】【/sup】。光动力疗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Avastin或Lucentis)或者视网膜手术等治疗超高度近视眼并发症亦可参考FFA检查结果。

参考文献

荧光素血管造影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发性硬化治疗的43例患者86只眼, 其中男性患者为14例, 女性患者29例, 年龄19~59岁, 平均年龄 (39.8±2.5) 岁;病程6个月~15年, 平均病程 (6.7±1.2) 年。患者均表现为视力下降、上睑下垂、肢体麻木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

分别对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视野检查、散瞳直接检眼镜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 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并重点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的特征。

2 结果

经磁共振成像检查, 43例患者的图像上均出现2个以上的脱髓鞘斑, 多数脱髓鞘斑位于脑室周围, 其余分布在视神经、视交叉、小脑以及脊髓白之内。经脑脊液检查, 有18例患者指标异常, 占20.93%。经直接检眼镜检查, 有32例患者指标异常, 占37.21%;其中8只眼表现为视盘边界模糊或充血水肿, 有24只眼表现为视盘部分苍白或苍白。视觉诱发电位检查中有71只表现异常, 占82.56%。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 86只眼有45只眼出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异常, 占52.3%, 患者主要表现为视盘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 其中5只眼表现为视盘炎, 视野中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以及中心暗点, 占5.8%, 早期患者的视盘表面呈辐射状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渗漏, 部分患者形成微动脉瘤;后期患者的视盘以及视盘周围呈强荧光染色, 视盘周围边界不清, 且周围未见明显受累;8例眼表现为视神经视网膜炎, 视野出现旁中心暗点或视野中有中心, 占9.30%;视盘的改变情况与视盘炎基本相同。32只眼表现为视神经萎缩, 视野表现为向心性缩窄, 严重的患者其视野中心呈管状, 早期造影的视盘荧光正常或减弱, 后期造影的视盘边界出现清晰的强荧光染色。见表1。

3 讨论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疾病可以损害视神经, 若视神经病变, 则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会有相应的改变[3]。本组研究的86只眼中, 有45只眼出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异常, 占52.3%, 有研究显示[4], 若脊髓、球后视神经、视交叉部位发生病变, 则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可显示正常, 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检查出检眼镜不能观察到的微小病变, 因此该检查方式仍具有较强优势。本组研究中,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检出率为52.3%, 明显高于直接检眼镜检查的37.21%。充分说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有效诊断多发性硬化的视神经损害情况, 有效减少漏诊现象, 提高临床诊断率。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 多发性硬化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表现为视盘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 主要与视神经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受损可以有不同表现有关。

综上所述, 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除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方式外, 还应充分结合磁共振、视觉诱发电位、脑脊液检查等方式,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诊断资料。

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表现特征,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多发性硬化治疗的43例患者86只眼,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分别对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视野检查、散瞳直接检眼镜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 86只眼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82.56%、70.93%、37.21%、20.93%。有45只眼出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异常, 占52.3%, 其中5只眼为病程早期, 表现为视盘炎, 视野中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以及中心暗点, 占5.8%;8例眼为病程中早期, 表现为视神经视网膜炎, 视野出现旁中心暗点或视野中有中心, 占9.30%;32只眼为病程晚期, 表现为视神经萎缩, 视野表现为向心性缩窄, 严重的患者其视野中心呈管状。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具体可表现为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经视网膜炎、视盘炎等症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应结合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视野检查的结果, 以全面诊断多发性硬化症, 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临床特征

参考文献

[1]唐维强, 魏世辉.多发性硬化合并眼运动功能障碍的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 20 (2) :82-83.

[2]何放.多发性硬化性眼症误诊为单纯性视神经炎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1) :390-391.

[3]吴卫平.应早期鉴别和区别治疗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2 (2) :108-112.

荧光素血管造影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术患者496例, 男200例, 女296例;年龄45~70岁;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98例, 眼底静脉阻塞90例, 眼底动脉硬化100例, 视乳头病变51例,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57例。

1.2 方法

采用TRC-50DX造影机和国产荧光素钠为患者进行眼底血管造影。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 将其在眼内血液循环时, 用装有特殊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地记录下眼底情况。

1.3 护理干预

1.3.1 造影前的护理:

有研究表明, 不良的心理因素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 使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易诱发造影剂的过敏反应。造影前患者不了解造影检查的情况, 从心理上感到恐惧害怕, 通过给患者讲解造影剂的性能、造影过程及造影室的环境等, 使患者的恐惧感消失。给患者滴散瞳剂托吡卡胺滴眼液,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瞳孔散大慢, 询问其空腹血糖是否<12mmol/L、肝肾功能是否正常、血肌酐是否<200mmol/L, 如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必须<160/80mm Hg;如是心脏病患者造影前必须做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正常方可做造影。造影前询问患者是否吃过饭, 勿在饥饿、饱餐、劳累时进行造影, 一般安排在饭后2~2.5h后进行, 以减少不良反应。造影前教会患者掌握固视灯的方法。由于大多数患者过度紧张, 上下睑紧闭, 眼球不易随固视灯转动, 需护士给予分开上下睑, 再加上早期脉络膜循环时间较短, 早期拍摄至关重要, 稍有迟缓会失去最佳时间。让患者提前10min进入暗室, 使其适应暗室环境。在造影过程中请1名家属在旁陪护, 帮助患者减轻由于环境陌生引发的紧张情绪。如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或有过敏史的患者造影前应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 严格检查荧光素钠注射液的有效期、质量有无颗粒状物质及变色[1]。

1.3.2 造影后的护理:

造影后所有患者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嘱其多饮水, 使药物尽快排出体外, 使24h大小便、皮肤颜色变为正常。如有持续性恶心、呕吐的患者, 可遵医嘱肌内注射溴米那普鲁卡因注射液2ml, 并给予心理疏导, 嘱患者深呼吸或进少量温开水, 并掐合谷穴或内关穴。出现药疹后, 或有轻度打喷嚏、皮肤瘙痒等症状, 可口服抗过敏药物, 必要时肌内注射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ml。如有轻度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症状, 让患者休息片刻, 采取平卧位、吸氧等措施, 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离去。荧光素钠渗入皮下者, 于造影结束后即给予冷敷、1%硼酸溶液涂患处, 疼痛剧烈者予2%利多卡因穴位注射, 也可局部贴土豆片。局部红肿者24h内冷敷, 24h外热敷。荧光造影后观察0.5h后再离开, 并告知患者如有特殊情况及时联系[2]。

1.4 结果

造影前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使患者焦虑感、恐惧感明显降低,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 造影后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讨论

荧光素钠是一种无毒性高碱性染料, 分子量小, 不参与物质代谢, 毒性小, 不良反应少。另外20%荧光素钠过量也有一定毒性, 者注射速度过快, 导致单位时间内剂量过多或一过性组织胺物质释放过快引起不良反应。国产荧光素钠透明度较低, 难以检查, 其速度导致颗粒杂质进入人体内引起不良反应, 24h经肾脏、肝脏、胆囊排除体外。

1961年眼底血管造影应用临床, FF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通过对496例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干预后, 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 既不失去最佳拍摄时间又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我院采取提前预约, 既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又能使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大多数患者对FFA了解不多, 易产生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散瞳时, 给予解释造影目的、造影全过程及注意事项。因FFA早期脉络膜循环时间较短, 早期拍摄至关重要。稍有迟疑就会失去最佳时间, 所以检查前应告知患者掌握固视灯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护理干预,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志云, 宋秀宁, 朱秀莲, 等.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11) :2637.

荧光素血管造影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受FFA检查的180例病人, 其中男108例, 女72例;年龄22岁~70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4例, 视网膜静脉阻塞20例, 老年性黄斑病变43例, 视神经炎12例, 其他27例。

1.2 方法

采用Canon生产的CF-60UVi眼底照相机拍摄。造影剂为美国爱尔康生产的历设得 (10%荧光素钠注射液, 规格5mL:500mg) 。造影前用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 术前30min给予口服维生素B610mg、氯苯那敏4mg。过敏试验:10%荧光素钠0.1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后选择肘前过手背静脉缓慢注射, 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如无不良反应, 将病人下颌置于托架上, 额部紧贴支架, 调整托架位置, 使病人舒适, 臂部放平于检查台面一侧, 臂部与心脏基本保持等高位置, 调换备用装有10%荧光素钠4.5mL的注射器, 在3s~5s快速注射完毕, 并开始同步计时拍摄, 先患眼然后另眼, 双眼交替进行, 造影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全身情况, 拍摄总时间10min~15min。拍摄结束后观察10min, 无不适方可离开。

2 结果

本组180例病人FFA均完成检查。出现不良反应5例, 其中恶心、呕吐3例, 皮肤瘙痒1例, 头晕、胸闷1例, 经对症处理, 精心护理, 均顺利完成检查,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3 护理

3.1 造影前的护理

3.1.1 了解既往史, 排除检查禁忌证

详细询问病史及过敏史, 对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应排除, 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病人应控制好血压、血糖。

3.1.2 术前宣教

向病人介绍造影的目的、方法、过程, 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使病人对荧光造影检查有初步的认识, 以良好的心理准备接受并配合检查。最后签署检查同意书。3.1.3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造影前散瞳的必要性, 散瞳的时间大约需30min以上, 散瞳后出现视物模糊及畏光属于正常现象, 5h~6h后症状消失, 以消除病人的疑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做好解释工作, 增强病人的信任及安全感。

3.1.4 指导病人配合检查

造影过程中病人的配合至关重要。言语交流要通畅, 耐心指导眼球的固视训练, 嘱病人听从命令练习眼球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 并指导病人固视视标光源。待病人能够在指令下配合完成训练方可进行检查。

3.1.5 预防并发症

忌空腹进行检查, 术前30min给予口服维生素B610mg、氯苯那敏4mg预防恶心呕吐。检查室备有抢救设备, 包括血压计、氧气瓶、输液器、注射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以备急用。

3.2 造影时的护理

3.2.1 过敏试验

过敏试验剂为10%荧光素钠0.1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选择肘前过手背静脉, 穿刺要准确, 进针后一定要先抽回血。确保针尖在血管中方可缓慢注射, 注射时观察药物有无外漏, 一旦发生外漏, 立即拔针, 另选合适的静脉注射。试敏时间为10min, 期间可双眼拍摄彩色眼底像及无赤光对照像, 用于对照以及测知眼底照相机滤片的质量。

3.2.2 FFA检查

过敏试验阴性的病人方可行FFA检查, 协助病人坐位舒适, 下颌置于托架上, 额部紧贴支架, 调整托架位置, 使病人舒适, 臂部放平于检查台面一侧, 臂部与心脏基本保持等高位置, 嘱病人注视前方指示灯。将已抽取10%荧光素钠4.5mL的注射器接到留置针管上, 在3s~5s内快速注射完毕, 同时计时开始连续摄片。先患眼然后另眼, 双眼交替进行, 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异常反应, 并及时处理。恶心、呕吐一般出现在注射后一过性反应, 嘱病人深呼吸, 精神放松, 向病人解释该反应数秒钟可缓解, 并告知病人尽量坚持, 以免影响检查继续进行。对精神特别紧张而致神经反射性呕吐、晕厥的病人, 应立即停止FFA检查, 帮助病人平卧、吸氧、测量脉搏血压、必要时开放静脉通道, 同时给予情感支持, 安抚病人, 避免病人出现紧张不安。如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 可遵医嘱予以异丙嗪50mg或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 口服抗过敏药物。如出现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平卧、吸氧,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同时通知急诊科医生到现场抢救, 留院观察后方可离院。

3.3 造影后的护理

造影检查完后交代病人因散瞳及注射荧光造影剂会导致视觉改变, 不宜驾车等活动。嘱病人在科室休息30min, 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去。如发生不适, 及时给予处理, 确保症状消失后方可离去, 以免迟发的不良反应发生。荧光素钠具有高度水溶性, 在血液中, 有40%~80%与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结合, 很快在体内弥散, 皮肤黏膜在几分钟内即被染成黄色, 染料大部分经肾脏随尿液快速排出体外, 其余经胆道排出[2]。注射荧光素钠数小时后尿会变黄, 必须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这是正常现象, 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嘱其多喝水, 促进体内的荧光素尽快随尿液排出体外。通常24h内荧光素可完全排出体外, 症状可消失。

4 讨论

FFA是眼科一种重要的形态检查, 可以发现眼底镜难以确定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 对眼底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应用这一技术过程中, 我们不能忽视荧光素钠静脉注射中可引起的不良反应, 对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仍需引起重视和关注。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个复杂的过程, 除与病人的心理活动、机体状态、反应性、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还与造影剂的种类、药理特性、给药速度、给药剂量等直接相关。所以, 如何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努力的目标。

我院在使用10%进口荧光素钠时, 从剂量上总结出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10%进口荧光素钠5mL与20%国产荧光素钠3mL的荧光素钠含量相当。使用20%国产荧光素钠行FFA检查时一般静脉注射剂量为3mL, 我院在初期使用10%进口荧光素钠静脉注射剂量为5mL时, 曾出现较为频繁的不良反应, 其中恶心呕吐较为常见, 最严重出现一例昏厥, 可能与造影剂单位时间内静脉注射剂量过多导致组胺物质释放过多过快有关。通过逐渐调整荧光素钠的注射剂量进行临床观察, 发现静脉注射剂量控制在4.5mL±0.2mL时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但静脉注射剂量如果低于4mL, 会导致FFA检查晚期显影不足而影响检查效果。我们考虑10%进口荧光素钠说明书中推荐成人静脉注射剂量为5mL主要针对外国人, 可能是因为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在体质和体型上有较大差别, 难以耐受5mL的静脉注射剂量。因此我们摸索出符合国人自身情况的剂量, 一般根据病人体质及体型的不同, 在4.5mL静脉注射剂量基础上进行加减0.2mL。

荧光素钠是一种无毒染料, 具有不参与人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优点[4]。只有少数人出现过敏反应, 本组中仅1例出现皮肤瘙痒, 该例病人在进行过敏试验时并无任何不适, 说明变态反应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注射剂的浓度和剂量有关。我院使用10%进口荧光素钠行FFA检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可能与此荧光素钠浓度较低有关。

有些病人由于对荧光素钠不耐受和恐惧心理、强闪光刺激等, 其自主神经紧张性增强, 机体警觉性提高, 增加了反应的易感性。出现了与荧光素钠无关的中枢神经和血管舒缩反应, 表现为头晕、胸闷等, 可能是精神紧张, 迷走神经反射所引起的。因此, 在实施FFA前向病人做好细致的解释工作, 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的疑虑和紧张心理, 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检查配合度。

摘要:[目的]分析进口荧光素钠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使用进口荧光素钠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病人的病例资料, 总结护理措施, 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结果]18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 出现不良反应5例, 其中恶心、呕吐3例, 皮肤瘙痒1例, 头晕、胸闷1例, 经对症处理, 精心护理, 均顺利完成检查,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较好把握进口荧光素钠注射剂量, 加强造影前、中、后的护理, 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检查配合度至关重要。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护理

参考文献

[1]李爱君.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6) :733-734.

[2]刘珩, 周钢, 陈瑛, 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J].当代护士, 2009 (12) :45-47.

[3]刘彩娇, 关天芹, 黄时洲, 等.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特性的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8, 26 (2) :122-125.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分析 篇6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相关因素,预防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是当前眼科诊断眼底疾病常用的、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对眼底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预后的推断都具有重要意义[1]。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值得关注,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有642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其中43例发生不良反应, 现将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642例, 其中, 男342例, 女300例;年龄≥60岁的314例, <60岁的328例;病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94例,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09例, 黄斑部病变65例,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34例, 其它40例。

1.2 方法

造影前充分扩瞳, 向患者说明造影的目的、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静脉注射0.01%稀释的荧光素钠, 观察10~15min, 如无不良反应, 立即快速注入20%荧光素钠3mL, 开始计时连续拍摄荧光素钠在眼底循环过程各期图像。拍摄时间的间隔及时间长短视病变性质而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组642例患者中, 发生不良反应43例, 发生率为6.7%。其中, 恶心、呕吐26例 (60.5%) , 皮肤荨麻疹11例 (25.6%) , 头昏、心悸4例 (9.3%) , 咳嗽、打喷嚏2例 (4.7%) , 可见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常见。

2.2 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 (χ2=5.0382, P<0.05) , 中青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老年 (χ2=4.9313, P<0.05) , 具体数据分析情况见表1。

3 讨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将荧光素钠从肘静脉注入人体后, 利用装有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照片, 观察荧光素在视网膜血管及脉络膜充盈的时间和形态, 以及是否有渗漏等现象[2], 常应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脉络膜肿瘤等眼科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等全身性疾病眼部病变的检查[3]。但在这一检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个别病例还会造成严重后果,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值得探讨研究。

机体对荧光素钠的反应是否单纯为过敏反应, 目前尚无定论, 且事实上稀释推注试验阳性反应者很少, 因此可能做过敏试验并不能预知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 但笔者仍认为做皮肤过敏试验是非常必要的。为保持血中荧光素钠的高浓度, 须在4 s~5 s 内由肘静脉注入[4]。在注射荧光素钠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情况及患者局部有无疼痛, 发现荧光素钠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射, 局部加压5~10 min , 观察患者数小时甚至数天直至水肿、疼痛、充血等消退。发生一过性恶心, 嘱患者张口吸气后慢慢呼出, 并且安慰患者恶心很快会消失, 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一般可避免呕吐的发生。马晓岚等[5]曾报道荧光素钠应用在眼底视网膜血管造影时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造影剂, 不良反应中以恶心、呕吐为主, 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 中青年较老年发生率高。周妍丽等[6]也曾有研究显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发生不良反应的以男性居多, 并且是中青年人居多, 最大年龄不超过50 岁。本组结果与之前的报道基本一致, 本组642例患者中,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 以恶心、呕吐常见, 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 (χ2=5.0382, P<0.05) , 中青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老年 (χ2=4.9313, P<0.05) 。

由以上分析可见,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较为安全的检查方法, 临床应用中需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家琦, 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96.

[2]翁文庆, 邵碟依.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 10 (3) :169-170.

[3]魏广川, 孙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6, 24 (6) :636-637.

[4]温晓鸥, 张燕, 佟艳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 36 (8) :599-600.

[5]马晓岚, 张文雅, 毕春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引起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09, 15 (2) :48-49.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配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眼科门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进行FFA检查65例, 男35例, 女30例, 年龄18~65岁。

1.2 方法

采用日本生产的Topcon50EX荧光眼底造影仪。造影剂为广州明兴制药厂生产20%荧光素钠3mL, 用0.1%荧光素钠稀释液5mL行肘静脉注射, 观察10~15min, 无过敏反应, 阴性者可行FFA。将剩余20%荧光素钠4~5秒内注射完毕, 并进行造影拍摄。

2 护理配合

2.1 造影前的准备

①造影前护士详细询问病人全身情况,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了解心脏、肝、肾功能情况严格掌握禁忌证。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5mmol/L以下, 明显过敏体质禁做造影。并指导患者进行眼球注视, 与患者签定造影同意书。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FFA的了解甚少, 且在暗室内进行, 患者易产生紧张, 恐惧心理, 故在检查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耐心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嘱患者积极主动配合。③散瞳:造影前用美多丽滴眼液点眼, 每5~10分钟滴1次, 连续3次, 瞳孔达到7~8mm达到摄片要求, 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④准备好各种急救用品:如肾上腺素注射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 异丙嗪等, 备氧气, 预防过敏反应, 及时抢救。

2.2 造影中的配合

①协助患者头部固定于支架上, 前臂放于检查台上。嘱患者眼睛睁大, 尽量不眨眼, 非检查眼注视红色指示灯。选择肘静脉粗血管, 静脉推注0.1%荧光素钠稀释液5mL, 观察10~15min。如无过敏反应, 再行20%荧光素钠原液静脉推注3mL, 以4~5秒内推注完毕。同时告诉医师开始计时, 做到推药与计时同步。②推药完毕后拔针。一手按压针眼, 防止药物渗漏, 一手按压患者脉膊, 观察患者情况, 有无不良反应。③不良反应的处理:FFA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荨麻疹、晕厥, 甚至过敏性休克。其中以恶心、呕吐常见。65例中5例在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嘱患者深吸气, 放松, 并安慰患者, 以消除紧张情绪, 放松后症状自行缓解。2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 立即给予降血压药物。出现皮肤瘙痒、皮疹4例, 未经特殊处理, 几分钟后症状消失, 均未影响检查, 无1例荧光素钠渗漏血管外。

2.3 造影后的护理

造影结束后, 嘱患者散大的瞳孔在4~6h后复原, 其间视物模糊, 尽可能不要视强光, 注意安全。安排患者休息, 30min后无不适方可离院, 并告知患者会出现皮肤、球结膜、尿发黄, 甚至视物有黄色等现象, 是为荧光素钠的染料特性所致。不要紧张, 可多饮水。一般在24~48h后完全排出体外。

3 讨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眼底病的临床诊断, 预后和治疗, 疗效观察以及探讨发病机理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3]。眼底血管造影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在造影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检查, 可有效减少患者不适感, 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造影中, 荧光素钠从静脉注入后随血液流到眼底一般需要10~15秒, 拍摄造影像时需连拍, 根据不同时段, 重点拍下有病变的部位。因此医护之间的协调配合, 医患之间的配合, 对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这些都是完成此项检查的重要保障, 并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肖萍.眼底荧光造影术并发症的护理[J].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3, 6:21

[2]惠延年.眼科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9-40

荧光素血管造影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5月10日至2013年12月20日共计眼底血管造影患者863例,其中男性458例,女性405例,年龄12~78岁。进行眼底造影检查前详细询问心脑血管疾病史、药物过敏史,对于年龄>45岁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常规测量血压,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高敏体质患者。

1.2 方法:

对比剂采用20%的荧光素钠注射液(3毫升/支,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4023401)。造影检查前,向患者仔细介绍造影的目的及检查中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紧张心理状态。造影前先取0.1%的荧光素钠稀释液5 m L于肘前或手背静脉推注,观察5 min,如无不良反应,推注20%荧光素钠3 m L,3~5 s内完成,注意边检查边观察患者,并保留静脉通道,造影完毕后,嘱患者多饮水,继续观察20 min后方可离院;若出现不良反应,根据反应轻重采用相应措施。

1.3 不良反应判断标准:

根据Yannuzzi等[1]对荧光造影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分为:(1)轻度反应:恶心、呕吐、喷嚏、瘙痒等,不需治疗。(2)中度反应:荨麻疹、晕厥、血栓性静脉炎、发热、局部组织坏死等,需药物治疗,可逐渐消退。(3)重度反应:可累及心脏、呼吸、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死亡,需要积极治疗。

2 结果

不良反应共74例,发生率8.88%,轻度不良反应共67例,发生率7.76%,中度不良反应共7例,发生率0.81%,无重度不良反应,无1例死亡。主要为轻度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论

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是目前眼科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在鉴别与诊断眼底疾病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荧光素钠是一种棕色澄明的液体,它是荧光物质中最富有荧光特性的碳水化合物,无毒性,不参与机体代谢,也不与组织牢固结合。注射到体内的荧光素钠大部分通过肾脏随小便排除,其余经胆道排除。荧光素静脉内注射,不良反应很少,大多数人认为对人体无害[2],是眼科较常用的药物之一。但在临床实践中做FFA时也偶尔发生不良反应,极少数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3]。为了预防和减少荧光素钠引起的不良反应,我们对FFA检查中每个环节进行细化,可采取如下措施:

3.1对患者病情做好解释,让患者明白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目的和意义,再告知检查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抢救措施,并签同意书。同时告知患者检查时需有家属陪同。在FFA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进行健康宣教,重视患者心理情绪变化,通过各种方法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告知患者荧光素钠不良反应很少,且多为一过性,减轻患者思想顾虑,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3.2造影室的准备,准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组胺药、氨基茶碱、阿拉明等,抢救箱,氧气包。造影室还备有抢救车一辆,防止患者过敏反应较重,一是让患者可以平躺、休息,二是危重时及时转移到急诊抢救室救治。

3.3对比剂的储备,因为荧光素钠见光易分解,所以应避光保存,开瓶后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灯光下。临床工作中荧光素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极少,皮试阴性,并不能预知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而且其反应的程度轻重不一[3]。

3.4禁忌证: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或对药物有过敏史者及孕妇。行FFA检查前,对于年龄>45岁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测量血压,如果血压>150/90 mm Hg,建议患者先至内科控制好血压后再行FFA检查。

3.5开始造影时,造影的医师、护士对患者要做的检查进行一些必要的解释和沟通,调整好合适的体位,取得患者的配合。在推注荧光素钠前注意检查头皮针与注射器衔接是否牢固,防止针头与注射器松脱,引起药液渗漏。我们也发现恒速推注荧光素不仅可减少恶心、呕吐反应,而且还能够保证药液在血管内形成足够浓度的染料球,使眼底成像更加清晰。文献[4]报道荧光素推注越快,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越高,为此强调均匀恒速推注荧光素。

3.6出现恶心、呕吐反应,一般不用药物,嘱患者深呼吸,放松,一般1~2 min后自行缓解。也可在造影前30 min给患者服抗过敏药,如扑尔敏4 mg或甲氧氯普胺(灭吐灵)10 mg。对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的患者如无用药禁忌,常规给予5 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10%葡萄糖酸钙10 m L静脉注射。出现晕厥的患者,立刻给予平卧,静滴平衡液(所以保留好静脉通道很关键),吸氧,测血压,2例(1例皮试后出现,1例以前有晕针史)患者未给予其他药物治疗5~10 min后缓解。在观察室休息30 min后由家属护送回家。重度不良反应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很少见,我们造影检查中也未发现。但是如果出现重度不良反应要积极组织抢救和加强处理,在抢救的同时应请急诊科医师协助救治,待患者情况许可后方可转至急诊室进一步治疗,不可贻误抢救。平时培训相关医务人员的应对能力,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3.7造影结束后,嘱患者多饮水,观察20 min后离去。告知患者检查后会有皮肤、结膜、尿色发黄,视物为黄色或粉红色现象,这是荧光素钠的染料特性所致,对身体无任何影响,也不必惊慌,肾功能正常者荧光素通常在检查后24 h随尿完全排出,上述现象也随之消失。因此需要嘱患者检查后多饮水,促进荧光素排泄。

4 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检查,一般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轻,但须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处理。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Yannuzzi LA,Rohrer KT,Tindel LJ,et al.Fluorescein angiography complication survey[J].Ophthalmol,1986,93(5):611-617.

[2]粱树今,廖菊生,高育英,等.眼底荧光帆管造影释义(上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7-8.

[3]向方,张雷.荧光素钠静脉注射致过敏性休克死亡一例[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3):22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荧光素血管造影】相关文章:

三维血管造影05-14

肾动脉血管造影09-09

肺血管造影术05-09

旋转脑血管造影05-18

头颈CT血管造影06-15

三维CT血管造影06-29

多层CT血管造影08-17

肾素血管紧张素07-30

对比增强心血管造影08-1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07-04

上一篇:供电企业QC活动下一篇:救援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