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意识的缺失

2024-07-07

责任意识的缺失(精选十篇)

责任意识的缺失 篇1

关键词:幼儿,感恩意识,缺失,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的音响。”在我们埋怨孩子缺乏感恩之心,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是否发现孩子其实是一面镜子,照着大人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是对我们教育的回应。孩子的感恩之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对孩子施以悉心的培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认为可以用四句话体现: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一、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

1. 家庭教育观的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现在这个“非常6+1”的家庭模式中,两家三代的6个长辈,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的呵护无微不至。当孩子从小到大受到过多的关注,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使其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意识。而家长把养育孩子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给孩子处处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应该的,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想得到孩子的回报,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心理学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诸如“感恩”等社会情感的发展,在0~1岁的婴儿期时就已经开始,感恩——这种健康积极的社会情感,一旦被打下扎实的基础,将来就很难泯灭,而在关键期不注意有意识地培养,今后也就很难根植。

2. 幼儿园当前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长的影响,在教育中重智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德”的培养。我们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要求得到回报与感恩,但这是误解,也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也是道德教育中的缺失。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成人榜样缺失。在社会生活中,大家在实用主义的原则下,普遍变得冷漠而又急功近利,反映在家庭中,便是对父母的不孝。社会环境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诱导性,当幼儿耳濡目染了这些社会现象,便导致了“5+2=0”的现象:由于不良社会环境的负面熏陶,5天的幼儿园的教育无论多么丰富、多么向上,一旦加上星期六、星期日2天的休息,孩子因无约束地进入社会环境,其前5天的教育结果为0。孩子是成人的一面镜子,孩子不懂感恩,虽承受父母养育之恩而不思回报的行为也就在所难免。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写道:“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引入幼儿园,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

1. 成人做好感恩的表率,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教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教师、家长自己说,也要提醒孩子们主动使用“谢谢”,这不是一件几天就能做好的事情,贵在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2. 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1)感恩故事教育法。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等精美的绘本故事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2)抓住节日教育的契机,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比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进行各种感恩活动,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

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必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粒感恩的种子,再把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并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将收获孩子高尚的品格,实现让中华民族传统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念丽.让感恩之情渗透到幼儿的生命之中[J].幼儿教育,2010,(31).

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唤起 篇2

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唤起

感恩意识是我国悠久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子,却因种种原因失缺于今.通过教育与熏陶,重新唤起和培养起青年学生的感恩意识和习惯,对提升人生境界,获得幸福人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紧迫而现实的.重要意义.

作 者:尹华 曹贤香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10刊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年,卷(期):“”(12)分类号:G621关键词:教育 感恩 人生 和谐

责任意识的缺失 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责任意识;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5.1

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要组织实施课程,更要时刻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状态,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知识、情绪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度过人生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要了解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倾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学过程中不断陶冶自身的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责任意识的定义

责任意识强调首先要明白责任的含义,并且自觉、认真地执行社会赋予的责任,然后将责任意识转化成行为的心理特征。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个体能够在危险的工作中认真审慎,从而避免风险的发生,最终顺利完成任务。然而,责任意识淡薄的个体往往较为粗心大意,安全的工作中也会产生错误。

二、中小学教师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

(一)教书育人责任意识缺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然而,在现实情况下,部分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责任缺失的现象,没有履行好教师的基本责任,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例如:首先,教师在学生早读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到达教室,督促学生完成早读任务;其次,教师对学生迟到、旷课、早退的现象不闻不问,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整顿教学的秩序。相反,教师采取不文明用语对学生进行谩骂、侮辱,甚至进行体罚;再次,课程的讲授过程,课程设置不合理,且没有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漠不关心,不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或者采取随意敷衍的态度,甚至不控制课堂的秩序,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二)自我发展责任意识缺失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作为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承担了重要角色,要求教师不断与时俱进。然而,部分中小学教师固步自封,教学内容一直沿用很久以前使用的教材,把握不住时代的潮流。此外,这种意识缺失还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教学过程中采用落后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对教材进行深刻地加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学方式采取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方式,忽视对先进教具的使用,教学效率低下。

其次,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没有改变自身落后的管理理念,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实行“家长式”的管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没有锻炼其组织和管理的能力,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及培养集体荣誉感。

最后,教师专业素质方面,教师缺乏危机意识,并不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无法紧跟时代的脉搏,掌握最前沿的信息,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中小学教师责任意识重构的策略

(一)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挥洒着自己青春和热血,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是受人愛戴的崇高职业。所以,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用心做好简单的工作。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心系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心中应牢记责任意识,才能够更加地爱岗敬业,迸发出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在琐碎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教学的成就感,从而实现自我人格的升华,提高教师精神境界。

首先,教师要认真地备好每一堂课,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有责任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从而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提升自己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教书育人融入自己的生命。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责任感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教师同样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的文化,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意识的新时代人才。教师的学习内容广泛,包括:专业知识、育人方法、教学技能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例如:书本、网络、报纸、同事、教学实践等。教师要时刻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新知识储备,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改变落后的观念,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养成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厚积薄发”,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优秀教师。

(三)不断超越自我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更难超越的同样是自己。教师要摒弃自满浮躁的心理状态,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总是照搬前人的思想,重复前人的工作,使得教学工作没有突破。所以,教师要树立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意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发扬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在教育领域不断的创新。

结语:

教师肩负了培养社会新生代优秀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通过讲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提高民族的素质,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要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解晓莉.中小学教师责任意识的缺失与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2]崔振成.教育责任意识的缺失与重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3]钟彩顺.中小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三维体系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3).

[4]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4).

浅析质量意识缺失存在的风险 篇4

我们经常会听到“态度决定一切”、“意识形态决定上层建筑”等类似的话,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肯定会有不同的态度, 态度会转化为影响质量的风险因素, 并最终转化为产品的质量, 而这种态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质量意识。

随着GMP (2010版) 的实施,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 有人误认为风险管理就是简单地运用风险管理工具撰写合格的风险评估报告, 而不是基于团队经验和对整个工艺的深刻理解和执行进行风险评估报告的撰写, 正是类似这样的质量意识的缺失成为了制药行业存在的最大的风险。

1 质量意识的概念

提到质量意识, 简而言之, 就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更确切的说,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位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这对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 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制药行业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 对制药人员质量意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GMP要求相关人员具有相应的教育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当的专业培训外, 除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是关键的前提条件。个人理解制药行业的质量意识至少应包括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系统意识、风险意识、学习欲望、时间观念、归零心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能力等, 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些品质, 才能更好地推动制药行业的良性发展。

2 法规要求

GMP (2010年版) 第4条规定:企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GMP (2010年版) 附录1第3条规定:无菌药品的生产需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 应当最大限度地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能否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

上述条款分别被列入GMP (2010年版) 总则和附录1无菌药品原则的章节中, 可见其重要性, 可以看出制药人员诚实守信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是GMP能有效实行的前提条件, 如在无菌药品生产达标的关键因素 (图1) 中, 工作态度是基础, 操作技能是手段, 从而实现达到质量目标的最终目的。在GMP的实施过程中将质量管理分为人、机、料、法、环5大要素, 因为机为人控、料为人管、法为人制、环为人测, 所以人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 也是不确定性最大的因素, 如果制药人员的质量意识存在偏差, 验证、风险管理等只会成为掩饰问题的借口, 所以GMP管理的关键就是对人员的管理, 以控制人员对药品生产产生的风险。

在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的指导思想中提到:从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 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推动建设质量强国。质量发展是兴厂之道、兴国之道、强国之策, 而增强质量意识是促进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加强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3.1 药品是特殊商品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用于治病救人, 因此药品的安全性比有效性更加重要。药品使用之后一旦对身体造成伤害是无法补救的, 而且往往有些药品使用之后的潜在危害是要通过一段时间才会表现出来, 即使是百万分之一的缺陷对于使用者来说致病的几率都是100%。因此, 在药品生产中必须保证是零缺陷的产品才能放行。

3.2 质量意识差是产品质量差的根本原因

二流的人员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 一流的人员不会生产出二流的产品, 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人品”体现。人员的质量意识差, 过程失控的几率、废品率和质量风险也就自然相应提高, 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即增加, 很难想象一个不控制成本的公司能很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3.3 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

无数药害事件的发生都源于人员质量意识的缺失, 从“欣弗事件”的随意更改灭菌参数, 到“鱼腥草注射液事件”把被雨水浸泡过的药品更换包材后重新销售, 这些惨痛经历告诉药品从业人员需加强质量意识, 切实地行使好职权, 谨小慎微, 牢固树立“质量无小事, 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患胜于救灾”等观念。

3.4 质量过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只有诚信的企业、质量过硬的企业, 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竞争的不断加剧, 制药行业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如果企业能够改进工艺达到更高的标准, 就能在行业里形成“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

在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中提到: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 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 关系可持续发展,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关系国家形象。

4 质量意识缺失的现状

国内制药行业的药品生产水平参差不齐, 制药人员的质量意识缺失是确实普遍存在的现象。下面对质量意识缺失的现象进行探讨, 对现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 提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在此不讨论技术性的细节问题。

4.1 无知又无畏

部分制药人员以从业年限为资本, 以亲历经验为依据, 因从业以来从来没有出过质量事故而高枕无忧。要想把新版GMP执行到位, 首先要更新观念, 谨小慎微, 与时俱进。如果让“无知又无畏”的人担任企业的关键岗位, 处处以省钱为借口, 处处都觉得“安全”, 把很多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都认为是多余的, 就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4.2 不深入思考, 不注重细节

对制药行业中的很多生产管理和生产工序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而是按照以往的习惯进行工作, 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以消毒剂轮换为例, 现在药厂通常每月轮换使用2种消毒剂, 但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 采用这种方式会不会可能产生对这2种消毒剂的耐药菌?更换频率定为每月轮换是否合适?为什么不定为半个月或2个月轮换?我们是不是对周围存在的微生物有深刻的了解?“非学, 无以致疑;非问, 无以广识。”制药人员技能的提高需要有不断发现问题, 并乐于思考直至解决问题的意识。只有不断地思考和实践, 才能改变制药行业固步自封、缺少创新的格局。

制药行业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行业, 而往往细节是经常被我们忽略的。如选择无菌制剂生产时使用的除菌过滤器没有考虑过滤器的实际除菌能力, 没有做滤芯与产品相容性验证等工作, 如果一组滤芯可以过滤任何产品且没有使用时限, 很难保证药品质量。如无菌检查实验中多数企业使用微波炉用于培养基的溶解, 但微波设备在加热过程中热分布不均匀, 会影响培养基的质量, 且WHO微生物实验室的最佳实践中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微波炉溶解培养基。对细节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精心设计工作流程, 就可以很好地控制风险。

4.3 符合但不一定有效

在执行GMP的过程中, 很多药厂往往法规要求有的东西都有, 只是没有在实际当中运用并形成实效, 日常生产不按文件规定执行, 认证时和日常生产所做的工作标准完全不同, 做一些“掩耳盗铃”的事情, 没有真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的质量当然也得不到保证。制药企业在关注法规符合性的同时, 也应评估措施的有效性。

4.4 过分依赖质量管理部门

“质量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 持这种思想的人亦不在少数。质量管理部门牵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需要各部门之间协力配合, 每个工作环节都与质量息息相关, 只有建立企业的质量文化, 全员全过程的受控才能把好质量关, 仅仅依靠一个质量管理部门的力量是绝对不行的。

4.5 没有关注环境的变化

法规环境一直都在更新变化, 各种技术手段也在更新变化, 洁净室的动态环境不断变化, 人员物料设备也在变化, 如何有效控制这些变化, 维持验证的状态, 我们必须随时了解环境的变化, 因为风险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

5 质量意识缺失的风险

质量意识缺失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GMP归根到底就是对人员的管理, 质量意识缺失是一切风险的根源, 质量意识缺失是制药行业存在的最大风险。

风险与利益并存, 只有高风险的行业才会有高回报, 只看到利益而不严格控制风险是愚蠢的做法, 高风险行业对于人员质量意识的要求越高, 也越应该受到重视, 必须想方设法增强质量意识。

6 增强质量意识的方法

6.1 领导作用, 上行下效

领导者确立企业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应当创造并保持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高层管理人员建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并进行传达落实, 让全体员工理解执行。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身体力行, 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 识别影响质量的所有过程, 并管理这些过程, 使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并定期进行回顾评审。要求员工要做到的事情领导者首先要做到, 要求员工不能做的事情领导者要带头坚决不做,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上层管理人员的行为会在员工中得到效仿, 管理者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自身质量意识, 带领好团队。

6.2 加强培训, 强化监督

严格执行培训制度, 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系统, 对培训的师资进行严格筛选, 由有资质的人员对培训内容进行审核, 培训后有考核有评估, 建立淘汰机制, 激发技术人员的学习欲望。对现场监督工作进行强化,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对可能产生变化的新工艺、新人员、新物料等要严密监控, 及时处理。

6.3 完善制度, 激励员工

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岗位责任制等评估制度, 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让优秀的员工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落实责任, 用众人之智打造过硬的产品质量。没有差别化管理, 就不能体现质量的重要性, 也不能引起员工的重视, 质量意识差的员工应受到教育或处罚。

6.4 参加认证, 学习经验

参加GMP、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 可以有效评估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提高质量意识。俗话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如“3N、4M、5S”质量管理模式, 3N即不接受 (No accepting) 不合格产品、不制造 (No manufacturing) 不合格产品、不移交 (No transferring) 不合格产品;4M即人 (man) ———激发最大的竞争意识, 机器 (machine) ———保持最大的开工率, 材料 (material) ———达到合理的投入产出, 方法 (methods) ———应用最佳的手段与途径;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育。多阅读质量方面的专著, 真正理解这些先进的质量理念的精髓, 并付诸实践, 对提升质量意识大有益处。

6.5 开展质量文化活动, 内化入心

改善经营管理方式, 开展质量文化活动, 让员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日常生产活动的改进中来, 质量意识是员工对质量重要性的内心认同感, 决定了其质量行为。质量意识存在不一致性和层次性, 提升质量意识需要不断地教育和制度的约束, 使之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潜意识一步步提升。意识是人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决定了人的行为动机, 有意识是一种外在力量的作用, 只有把良好的质量行为转化为潜意识,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这种作用才能更为持久和有效。

7 结语

责任意识的缺失 篇5

科技应用中环境伦理意识的缺失及对策

面对科技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本文从更深层次挖掘人类环境伦理意识在科技应用过程中的缺失成因,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科技发展提供一个伦理依据,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 者:刘艳艳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教育研究中心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B82 关键词:科技应用   环境问题   环境伦理意识  

探析大学性别意识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缺失;对策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可是,在数量增加的现象背后,可以看到在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下,女大学生的教育存在种种弊端。本文从当今学术界较流行的社会性别意识的视角去审视女大学生教育,发掘大学性别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希望引起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实施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刻不容缓,同时要认识到性别意识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性别意识的内涵

性别意识是指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具有自觉的性别观念,善于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现实,认识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劳动分工和发展差异,将性别意识转变为社会行动。在个人层面上,是要从行动上积极促进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在教育层面上,要贯彻“因性施教”的原则,即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的标准,主动塑造和发展个体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性别个体的整体心理水平。

二、大学性别意识教育的缺失现状

(1)缺少性别课程及理论研究,且存在着学科设置的性别隔离。在高校课程(包括公选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教学中几乎没有考虑到对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一锅煮”现象普遍,忽视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敏感,没有设置专门的女性学系列的课程,诸如女性解放史、中外妇女运动史、女性人类学、女性心理学等课程。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已经普遍开设了妇女学课程,并且授予学生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积极培养大学生(包括男生和女生)学习社会性别方面的课程。(2)领导及教师缺少性别敏感。在目前的我国高校行政领导层中,男性多处于正职,女性则处于副职,并且男性领导人数远远多于女性领导人数,因此在绝大多数行政决策中,男性的立场发挥绝对作用,从而缺少对女性的性别敏感。高校教师队伍对女大学生缺少性别敏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女教师、女教授的队伍较小,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的关注与主张难以形成气候;二是高校部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他们不但没有性别敏感,而且还宣扬个人观点“男强女弱”,打击了女大学生潜在的积极进取精神。

三、实施性别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1)提倡“女性主体意识”和“四自”精神教育。所谓女性主体意识,具体说,就是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的意识。“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教育切合我国高校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女大学生要学会尊重自己、相信自己、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克服不利于女性发展的种种挫折,积极追求自我的价值目标,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贯彻“学习为主,活动为辅”的性别意识教育方针。基于我国高校目前的教育模式和师资力量,笔者建议“学习为主,活动为辅”的性别意识教育方针切合实际操作,而不是实行“活动为主,学习为辅”或“学习与活动齐头并进”方针。第一,学习有关女性发展的各类课程。课程包括女性健康讲座、女性就业培训、婚恋观解疑、法律理论宣传、中外妇女运动史、女性学等,实行专业课(必修课)和公共课(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图书馆要不断增加女性发展的相关资料,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空间。第二,学习女性“明星”的成功经历。在校女大学生学习的女性“明星”包括:大学校外的在学术界、政界、商界等获得成功的女士;大学校内的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女教师和模范女学生。通过开设讲座、举办茶话会、播放影片等方式,让大学生们(特别是女大学生)学习她们如何定位人生和抉择人生,如何形成善良的品性和端庄的气质,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的角色互换等,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提供打开心扉的动力,同时促进女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确立前进的方向。(3)发挥教师和辅导员在性别意识教育中的示范作用。高校要加强对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性别意识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有73.6%的大学生认为应对高校教师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教师和辅导员为学生们树立典范,并且促进大学生“因性施教”工作的开展。总之,高校性别意识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在我国大学里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实施开来。同时,要注意营造性别意识教育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氛围,因为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希望在多方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促进女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5)

用电检查中环保意识的缺失研究 篇7

1 我国用电浪费的现状

山西新闻网曾将报道过一篇为《电力告急!本报呼吁全社会参与节能》文章, 引起了网友的的广泛关注。文章指出了我国的用电现状:基本上广大国民都缺乏用电环保意识, 即使一部分人知道环保意识的好处, 但是他们认为就算自己节能了, 省下的费用也不会属于自己;不但普通民众没有节能意识, 很多商家也缺乏节能环保意识, 就那很多大型超市来说, 为了销售电扇, 同时开始许多电扇只为吸引顾客的注意;最严重的问题是, 很多高能耗企业节能意识的缺失, 造成了电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而且这种现象在全国都很明显。每年三峡水电站26台7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同时运行, 年平均发电量大约是860亿千瓦时。据调查统计, 在综合输变电线损失以及终端用电设备损失的双重作用下, 全国每年的电力浪费达到了2100亿千瓦时, 相当于2.4个三峡发电站的年发电总量。在这样的数据对比下, 电力浪费现象真的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长此以往, 一定会导致我国电力供应不足情况出现。

2 用电浪费彰显用电检查环保意识的缺失

电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凸显出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低下, 也反映出我国广大民众节能环保意识的缺失。上海市为了降低用电浪费现象, 曾经出台过十分荒唐的措施。即在上海市施行分区轮换断电制度, 但是摩天大楼却可以彻夜灯火通明, 这一举措十分深刻的反映出环保意识的严重缺失。据专家调查研究发现, 我国是全世界浪费能源的主要国家之一, 也是能源利用率比较低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对能源的需要也越来越高。政府的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在与其他国家保持同等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下, 能源耗费却是其他国家的几倍, 每创造1000万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耗费的能源是美国的3倍, 欧盟的4.5倍, 甚至是日本的8.5倍。电力资源的浪费, 让老百姓不堪重负, 人们将会因为缺乏环保意识承担相应后果。但是问题的所在是, 目前老百姓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甚至一些素质比较高的人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现如今, 我国的电力部门压力越来越大,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能源浪费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阻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3 提高用电检查环保意识的措施

面对我国电力使用现状, 如果不立刻采取有用措施, 等到电力供应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 那么到时候的问题就更为严重。所以要采取及时的措施, 解决我国电力问题。提高用电检查环保意识, 是缓解我国电力问题的有力途径, 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1 完善用电检查制度

对于用电检查中的电力浪费, 缺乏环保意识的现状, 建立完善的用电检查制度是提高环保意识的第一步。电力检查的定义是“由电力行业及相关组织, 或个人依据规则、规范标准、或事例经验对使用电力对象进行安全、隐患、计量、质量、营销、设施性能诸方面的管理、检测、评估行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 并没有关于环保意识的明确规定, 这是这一制度不完善的最佳表现。所以, 应该将环保意识放进电力检查制度当中, 明确规定在电力检查的过程中要遵循环保意识, 这样可以使用电检查制度更加完善, 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2 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我国的电力部门明确规定, 用电检查的主要对象是用户受电装置, 而没有将节能环保放在用电检查的工作内容当中。既没有关于高能耗企业的用电检查规定, 也没有明确指出用户在用电方面的要求, 可以说根本就缺失环保意识, 这也是导致电力运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因为他们是用电的主体, 是造成电力资源浪费的直接因素。因此, 要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 大力宣传环保意识, 以及我国在用电方面的现状。让人们了解到现在的危机, 明白这些都关系着自己的利益。只要他们能够将环保意识运用在平时用电的各个方面, 明白每节约一度电, 就为自己、为国家创造了一份收益。

3.3 政府出台相关措施

面对巨大的电力浪费、资源不合理利用,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政府出台相关措施, 命令禁止电力浪费, 要求各级部门做好提高人民环保意识的工作。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需要一套完整的政策制度, 保障电力工作的开展。所以政府应该做出行动, 将用电过程中的环保意识规定为企业以及个人的基本义务, 也是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 将节能环保提高到法律层次上。政府明确规定, 电力部门要在培养用电检查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要向他们灌输环保意识, 让他们在开展工作的同时成为节能环保意识的宣传者, 相信以他们的专业素养, 一定能够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众的节能环保意识。

结束语

我国一直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节能环保作为和谐社会建成的重要衡量指标,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 资源浪费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也会愈加艰难。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 应该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和谐社会的建成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将环保意识作为生活的基本准则, 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相信一定会遏制电力浪费现象, 和谐社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傅钟, 李文辉.用电检查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大众用电, 2010 (4) .

[2]乔科华.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2) .

大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篇8

创新,从字面上来说,是要创造出新的东西,而要创造,首先要发现已有事物的缺陷或弊端,才能进一步地改造进而创新,即要先发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发现问题就需要随时随地都有问题意识。所以说,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即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有学者认为:“问题意识包括三层涵义:一种问题性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二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用已有认知结构解决问题时,由此所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索的状态;三是元认知对认知活动的监控、调整、评估能力,表现出个体的反思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1)

1 当前大学生问题意识下降

现在的大学课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人满为患的公共课,老师在讲台上不痛不痒地复述着教学内容,学生们在嘈杂中做着自己的事。另一种是选修课或专业课,相较起规模庞大的公共课课堂,这类课堂或多或少可以称作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模式。两种类型的课堂,共同的特点是老师都在表演着“重复的故事”来充当课堂唯一的表演者,学生好似观众当下课铃声响起后满场尽散。不难想象,大学类似观众与表演者的课堂现状,哪里有提问的氛围,问题意识没有产生的来源,就不可能发现问题,又何来创新?想想我们的小学课堂,小学生们手舞足蹈、积极发言、踊跃提问,活泼的课堂气氛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舞台。到中学阶段,课堂上已经鲜少有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了,而在课堂上提问有时甚至会被视为挑衅老师。升学的压力决定了以知识为中心和以考试分数高低的衡量标准,使学生完全成为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讲授与灌输的教学方法不容许有任何的质疑。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为什么当我们的身心发展越来越成熟,学历越来越高,学习环境越来越自由,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在逐渐下降直至停滞?

2 我国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探寻原因。一是我国教育的社会环境。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向来强调尊师重道,从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开始,教师便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容触犯。在进小学开始我们就被父母嘱咐,在学校中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能和老师作对,偶尔还会遭到不听老师话就不能按时回家吃饭的恐吓。我们在家长日复一日的叮嘱中与学校应试教育的二重奏作用下大大增强了模仿能力,而牺牲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带着传统教育的印记我们进入了大学,逝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一去不复返,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依旧被应试思维所束缚。二是我国当前的学校环境使然。对于中小学来说,因为升学的压力决定了我国中小学实行应试教育的现实,长期对标准答案或标准解题模式的追求使学生已经丧失了探寻问题的兴趣,因为只有问题没有答案是不会考出好成绩的。而大学由于扩招政策使人数大增,一个辅导员要管几百个学生,一个教师要上几门课的情况都是屡见不鲜,在教学和管理上都造成了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形成了辅导员没事不会找学生,教师下课就走人的风气。就算有学生发问,多数出现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但此时的"问题"却并非那种能够引发思考或启动创新思维之问。另一方面,当前高校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规模为主的学术评价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带来的急功近利之风,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可以说,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高效率的原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三是中国家庭教育从小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中国父母有一些固有的观点,比如:“既然养育了你,那么就必须听从父母的安排”、“大人讲话,小孩不准插嘴”等,如果孩子质疑父母的说法,就会被冠上“不听话”、“翅膀硬了”等说辞,有偏激的家长甚至会一顿打骂,当孩子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就再也不会有问题了,循规蹈矩是被称赞的美德。

3 结论与建议

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问题意识的极度缺乏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且这种问题意识的下降是与学历逐步升高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当学生已经习惯接受,当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对未知事物或已存在的事实做出探究的心理习惯,又何谈“发现”。要改善当前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的现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从宏观方面来讲是要对我国的现有教育体制进行变革,改变中小学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和大学以学术论文数量为标准的教育评价机制,给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创造出宽松和谐的环境。微观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重。一堂课的成功不是老师讲完后学生没有问题,而是使学生脑中激起思想的火花,发现问题,进而想探求问题。二是老师要教会学生提问和思考,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仅包括作为批判性思维主体的思维能力,还包括批判性思维主体的人格特质。质疑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反思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工具,它们构成批判思维的核心。”(2)要知道,知识多的人不一定会问,不一定善问。教师应用一种“移情性理解”来接纳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理解甚至畏惧,组织包括师生之间互问和学生之间互问的多样提问形式,前者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者力求做到鼓励“不懂就问”,充分激发他们敢问的欲望,调动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移情性理解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不受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等偏见所左右,不以个人思维定势和主观想法去理解对待他们能够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客观分析,设身处地理解、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3)

创新的前提一定是要先发现问题,否则就没有创新的可能。当然,要想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各方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支持,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摘要:当前如何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热点的话题,而是否拥有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本文对我国大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缺失,原因,建议

参考文献

①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力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3(1):12.

②袁广林.大学何以培养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的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2(9):51.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篇9

1. 幼儿的年龄特点是造成易受伤害的主观原因。幼儿的生长发育远未完善, 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 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较差, 又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 幼儿常常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当处于危险之中时, 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容易受到伤害。

2. 受家庭教育因素影响。 (1) 受教养方式的影响。农村幼儿家长本身学历不高, 他们片面追求孩子的智力发展, 意识不到孩子的生存需要, 这是产生意外事故的客观原因之一; (2) 受家长的学历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在农忙时间里, 这个问题更加凸显。家长忙着顾不上管理孩子, 当孩子受伤时, 家长只是关注孩子受伤程度与受伤的原因, 而如何对孩子开展安全教育全然不在意; (3) 受隔代抚养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祖辈就给了孩子更多细致入微的爱, 事事包办代替。虽然他们通常会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但是一味地对孩子采取全方位的保护, 并过度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 剥夺了孩子可以通过实践锻炼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 结果只会降低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缺乏基本的应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

3. 受幼儿园教育因素影响。 (1) 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真正为家长宣传、指导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在安全教育方面缺乏长远和系统的目标, 比较零碎、无序、随机; (2) 如何对家长开展安全宣传, 矫正家长的安全意识已成为幼儿园必须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幼儿园也在实践着家长工作, 但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实践的广度, 都还远远不够; (3) 作为教师对幼儿的安全自护教育也是出于片面强调对幼儿的过度保护状态而忽视了让幼儿主动保护的积极引导。

二、加强幼儿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1. 制度保证, 措施到位。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 幼儿园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 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要制定“幼儿园安全防护五项制度”, 即防火、防盗、防药物、食物中毒、防幼儿走失, 定期、定人、定点进行安全检查, 并做好记录, 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或向有关人员报告;建立领导值日、门房保卫制度、总值班制度、幼儿交接卡制度、卫生保健十项制度, 即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消毒隔离、观察体验、统计制度, 预防疾病制度、健康检查制度、卫生制度;制定园长、教师、保育员、医务、财务、后勤、门卫、炊事、清洁工等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还要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幼儿卫生准则”以及一系列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机制, 使教师每月、每周、每日都有一个清晰的工作程序。

2.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 (1) 精心设计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如,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精心设计有关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结合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一个安全自护教育的主题。如确定“标志”这一主题, 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我们找到的标志”、“有用的安全标志”和“制作标志”等一系列活动。还有, 对于主题活动“牙宝宝”, 开展了“白白的牙齿”、“蛀牙虫、快走开”、“换牙庆祝会”等; (2) 利用和安全有关的节日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护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和安全有关的节日, 如3月31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6月6日———爱眼日、9月20日———爱牙日、11月9日———消防日……这些节日都蕴含着宝贵的教育资源。于是, 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些有特殊意义的安全节日, 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护教育; (3) 利用安全儿歌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护教育。在日常生活中,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将安全教育与幼儿熟悉的儿歌有机结合, 将安全知识以儿歌的形式传授给孩子们。

童话教学中存在的三种意识缺失 篇10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录了两篇童话, 分别是《七颗钻石》和《皇帝的新装》。

教材的编写者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的主题是“奇思妙想”) , 用意很明显: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恣意绚丽的想象。正如这一单元主题语所说:“单元中的四位作家从天上到人间, 从事物到人物, 从现实到未来, 驰骋想象, 奇妙无比。”

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 也就很自然地将课堂的教学重点放在“瑰丽的想象”的讲解上。于是我们的课堂要么对文本实施全面的语言“点击” (寻找想象有关的信息) , 但由于所选童话都是翻译作品, 加之童话语言本身浅易, 因此语言的评析点相对缺乏。在匆匆“点击”完成后, 教师便给出了学生早已知晓的所谓童话中反映的教育思想;要么剑走偏锋, 用“伪理性”解读童话中的想象内容, 例如讲授《皇帝的新装》时, 有老师问学生“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戳穿这两个骗子设计的骗局?”这样的问题。童话本就是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大, 甚而是扭曲的加工, 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生活, 放大、强化教育思想的力度。用现代中学生所储备的知识看, 《皇帝的新装》中骗子的行骗的前提就不存在:世上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衣服。逻辑学告诉我们, 前提不存在, 结果自然不存在。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这样的课堂讨论不仅是无效的, 几近乎无聊的程度。

初中阶段童话教学教什么?这是一个一直困扰初中语文老师的问题。笔者就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七颗钻石》为例, 谈谈初中童话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的三种思想意识的缺失, 也许能对我们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有所启发。

教师与文本对话意识的缺失

“我信奉这样的原则:在有较好的进步原则下, 怎么解读都行。” (徐江语) 事实也应如此,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为文学经典作品,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往往“千人千面”, 不同水平层次的读者能从中获取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认知启示。所谓有一千位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正是这个道理。

反观我们的童话课堂, 教学重点始终在采用贴标签的方式、树立学生世界观的小圈子里打转转。很多教师习惯在读教参, 搬教参, 奉教参为圭臬。教参告诉我们:《七颗钻石》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心的童话, 《皇帝的新装》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吏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于是课堂上, 师生一起来兜圈子、找印证、贴标签, 让学生在平面的、同一思维水平上, 忙得不亦乐乎;于是课堂上, 处处是千篇一律的苍白说教、没有思维深度的浅层想象训练、松散粗糙的课本剧表演等拓展内容。语文课成了政治课、实践活动课, 甚至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而名家、大家们的童话就成为最佳的选择素材。

“文本是作者的第二生命。但是文本的生命内涵必须在读者的情感浸润和理性关照下才能得到释放。” (于漪语) 于漪老师所提倡“三备法”中的第一次备课, 就是要自己独立深入钻研, 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现在很多老师由于缺少文本对话意识, 进而文本对话能力也就逐渐退化。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解读文本:

很显然水罐里的水在大地一片焦渴的情况下, 就被列夫·托尔斯泰赋予了特别的意义———生命。水是如此重要, 让水就是让出活下去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的设置的背后都是托尔斯泰给文中人物设计的关于“爱”的痛苦的选择题, 对于每一次的选择, 我们又可以读出不一样的生命启示。每一个情节的背后都是一次有关“生命”的沉重选择, 而每一次的选择又是一次关于“爱”的延伸。托尔斯泰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设置, 让人物处在一个个逐步艰难、逐步痛苦的选择之中, 在这样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了“爱”的艰难与痛苦、“爱”的广博与崇高, “爱”是需要我们付出代价的;代价越大, “爱”就越高远。

认识到“爱”的意义固然重要, 让学生感受“爱”背后的深沉, 可能更重要, 也更富有现实意义。

童话荒诞性解读意识的缺失

在小说、报告文学等写实文体中, 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 越是接近生活本身, 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热情。而童话则恰恰相反, 你越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觉得没味。童话就是需要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 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 就越能激发小读者的阅读热情。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

正如, 《七颗钻石》中, 列夫·托尔斯泰开篇便创设了一个大地干旱而一片荒芜的死寂空间, 这种创设显然是荒诞的, 但也正是这样荒诞而奇异的前提设计, 让读者对在这样的空间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充满了期待。而在《皇帝的新装》里, 这种荒诞感则表现在骗子所编织的能测试人忠诚和智慧的衣服上, 当老师在询问学生, 该如何识别两个骗子所编织的骗局的时候, 其实就已经完全破坏了童话的荒诞的审美品质。

但是荒诞的本质不是荒诞, 荒诞以牺牲“自然可能性”为代价, 同时在保全“内在的可能性”中得到补偿, 出色的荒诞创造的应有一种新的美学意义。我们的教者就是要带领学生透过这种荒诞的创造, 分析其“内在的可能性”。

首先, 荒诞本身可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真实写照。列夫·托尔斯泰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关键时期, 他去世后七年, 俄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他一生都关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重重矛盾, 但至始至终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 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列夫·托尔斯泰在文中创设人类世界, 其实不过是当时俄国夸大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世界里, 作者提出了什么才是疗救社会的良方的问题。因此看似荒诞创设的背后, 却是合情合理而富有深刻意味的现实, 作者也以此来阐述了人类摆脱宿命的最后希望只能是无“限制”的爱。

其次, 教师要推究童话荒诞感中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依据作家的荒诞创设, 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因荒诞而产生的问题。如有教师在教授《七颗钻石》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女孩木罐里的水是谁给的?这个伪问题有无有讨论的必要倒在其次, 首先是这位教者根本没有弄清童话荒诞性中的“模糊”原则。这种提问其实就破坏了童话的荒诞美感。就《七颗钻石》, 笔者认为我们要探究小姑娘因何得到水, 以及得到水之后作者所设置的每一个让水情节之间的内在关联 (此间的分析可以参照前文内容) 。这种关联性就是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和童话教育思想的合理性。

童话主题思想多元性意识的缺失

于漪老师提出, 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精当、美妙、生动的语言跨越时空传递给学生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非凡的智慧、高尚的情操。可是很多教师在教授童话时, 似乎有种天然的“心理轻视”:童话不过是给小孩看的故事, 只要把其中的浅见而简单的生活道理告诉学生就可以了, 能有什么深邃思想、精辟见解?

真是这样么?

笔者在备《七颗钻石》时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时选编了这篇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在网络上仔细搜寻了三年级和七年级的课堂教学设计, 笔者惊讶地发现两个年级教师的教学设计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 还是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进程的推进均大体一致, 只是三年级增加了“认字”的教学内容。两个年级教师得出的童话主题也是惊人的一致:童话表达了列夫·托尔斯泰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这不禁让人陷入深思:三年级与七年级学生的对文本的心理期待与认知水平是一致的吗?初中阶段学生还有必要重新去学一遍三年级学生的课文吗?是编者选材有问题还是教者对主题把握有问题?

伟大作品是穿越时空和年龄的。知识广度决定了认知水平, 认知水平决定了作品深度。就对《七颗钻石》主题的讲解和表述, 三年级和七年级全无二样。推究起来, 恐怕我们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文学视野狭窄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 更是伟大的思想家。其作品体现了他对人类自我, 对社会, 对生活的思考。他作品中表达的思想被后人归纳为“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博爱”和“道德的自我完善”。

所谓“博爱”即广博之爱, 不是利己而是利他。此“他”包括自然生物、其他非己之人类。在《七颗钻石》中则体现在小狗、母亲、陌生人这些具象之上。

所谓“道德的自我完善”, 则是通过修复童心, 靠自我牺牲的道德信念保持人性的纯洁。他希望以道德的纯洁完善来赢得他人,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爱, 从而改进社会。这样看来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七颗钻石》的初衷正出于此。《七颗钻石》一文中开篇所创设的灾难性大地, 似乎也可以看作是人类内心世界的道德荒原。而小女孩为母寻水、给狗喂水、给陌生人喝水的情节也恰恰是体现一种自我牺牲的崇高道德。寻找水、分水的过程实则上是寻找自我, 分享纯洁人性的过程。

上一篇:混合动力柴油机下一篇:高墩空心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