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期

2024-08-24

历史分期(精选五篇)

历史分期 篇1

1979年的黑龙江电影告别了“文化大革命”的辛酸与痛楚, 掀开了电影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进入一个新的探索与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艺术探索与创作中, 黑龙江电影的发展方向由“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味地政治说教转向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 转向普通百姓日常的精神文化需求。从黑龙江电影的艺术风格变化、主题类型方面分析改革开放20年的黑龙江电影的历史分期, 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反思与徘徊时期 (1979年~1980年) 。

“文化大革命”刚过, 黑龙江的电影文艺工作者和全国的文艺工作者一样,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模式已经程式化地印在头脑中, 意识形态上的倾向性成为创作人员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电影在创作上进入了对过去反思, 以及如何在新时期推动电影的发展与创新的问题上, 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者主要是沿用传统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其中1979年鲁琪编剧、林农导演的《大渡河》在创作上沿袭了传统电影创作上的“高大全”叙述模式, 在创作风格上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 在人物的叙事风格上只不过把叙事的侧重点由从前去展现领袖人物的高大形象转向革命战争中的普通人, 用他们的行动去印证领袖战略决策的英明。此时的黑龙江电影在反思过去和对现实的思考中前行, 在影像风格与创作模式上并没有对电影进行创新。

多元化发展时期 (1981年~1989年) 。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沉寂与改革初期的酝酿, 黑龙江电影终于迎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在将近10年的发展中, 黑龙江电影无论从电影的创作风格、类型化发展、艺术的表现手法, 还是地域特色的本土化叙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推动了黑龙江电影变革与发展的进程。此时,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处在第四代导演创作的顶峰时期和第五代导演创作的开创时期, 纪实美学和现实主义思潮成为这一时期电影发展的主要潮流。在这一时期正是黑龙江电影史上的收获期, 表现在电影拍摄题材的多样化:一是拍摄了反映现实题材的故事片, 如张笑天编剧、何可人导演的《她从雾中来》 (1981年) , 王兴东、刘子成等编剧、陈家林导演的《飞来的仙鹤》 (1982年) , 王荣辉编剧、姜树森导演的《爱并不遥远》 (1983年) 等;二是具有东北地域风格的戏曲电影, 如王毅编剧、李振寰导演的《皇亲国戚》 (1983年) ;三是黑龙江娱乐化影像的代表, 孟烈编剧、杨启天导演的《侠女十三妹》 (1986年) ;四是拍摄了革命斗争题材的电影, 如关守中编剧、于中效等导演的《美丽的囚徒》 (1986年) ;五是拍摄了知青题材的电影, 如肖力军等编剧、孙羽导演的《今夜有暴风雪》 (1984年) 等是黑龙江电影繁荣时期的代表。

逆境中的探索时期 (1990年~1998年) 。

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 由于对电影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模式不熟悉, 黑龙江电影在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也遭遇了电影市场的低迷时期, 电影创作者的传统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电影商业化的发展, 黑龙江电影在国外进口影片的冲击下也显得无所适从。在商业化大潮中, 黑龙江一些优秀电影创作人才的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主要是流向了经济发达的地区。黑龙江电影在逆境中前行, 又进入到了新的市场化探索时期。在探索时期, 由于导演的观念、水平和创作风格以及对商业电影的认识参差不齐, 在此时的影片中并没有太大的亮点。在困境中, 黑龙江的电影工作者经过自己的努力拍摄了一些地域性较强的影片, 成为黑龙江电影在市场化探索中的亮点。如1992年具有反特色彩的谍战影片——梁国伟、浦树林编剧, 徐书田导演的《孤注一掷》;在1993年拍摄了在市场经济时期反思人性的电影;郑亚玲、黄歆真编剧, 杨韬导演的《燃烧的雪花》;1996年拍摄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齐滨英编剧、葛晓英导演的《鹤童》。在这些影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则是《鹤童》和《冰上小虎队》, 分别荣获第五届阿尔特克国际儿童电影节大奖和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奖等殊荣。黑龙江的电影创作者在电影创作中除了具备中国电影发展的基本特征外, 还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影片中注重对人性、人生价值的思考, 已经远远超越了影片单独的叙事功能, 为黑龙江电影整体艺术层次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9~1998:黑龙江电影的风格嬗变

黑龙江电影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 从改革初期的疑惑与反思到20世纪80年代迎来创作上的收获, 再到90年代的逆境中探索, 黑龙江电影在创作题材与样式上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其中, 影片中对人性的关注, 对生命价值的思索, 引发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从政治说教到艺术传达。

在改革开放初期, 黑龙江电影并没有真正确立起自己独立的艺术风格, 在理论上并没有注重对电影创作规律的研究, 也并没有生产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影片。在上世纪80年代, 在电影界加强对电影本体研究的大潮中, 黑龙江的创作者在技术和创作风格上加强了研究与探讨。此时从电影的拍摄到发行, 再到当时观众的观看热情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截至1983年, 黑龙江省电影发行公司已达95家, 电影院579个, 电影放映队8690个, 俱乐部1199个。1983年, 放映电影139.4万场, 观众达9.64亿人次, 放映点收入5298万元, 发行总收入3119万元。由于电影的热发, 市场的繁荣, 我省率先拥有了全国第一个70毫米超宽银幕”。 (1) 从电影创作者的角度来分析, 黑龙江电影市场的繁荣, 观众的观看热情都对电影创作模式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观众的角度来说, 对影片的接受与认知能力日益增强, 再用过去那种样板戏式的说教方式将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电影应该从单纯的政治说教中走出来, 研究受众的接受与认知能力, 回归电影创作的本体价值规律, 才是新时期电影发展的最终出路。

从人性触动到道德反思。

自古以来, 人性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 小说、戏剧、广播、电影、电视等往往都在“视”、“听”语言中强调对人性的主题思考。“‘文革’过后, 伦理道德的批判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社会批判在当时则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学中的许多因素, 其中以社会文化心理作为评判的基础。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透过亲情或友情等伦理情感的跌宕起伏来判断是非曲直, 以此来展现社会生活的变化, 进而再展开对社会善恶美丑的判断。另一方面, 伦理道德的社会批判与当时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相符合, 在人物曲折的情感命运中可以引发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满足他们对自身情感矛盾的焦虑, 以此达到对社会矛盾的宣泄, 进而实现对他们心灵上的抚慰”。 (2)

黑龙江电影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 在影像传达中更注重对人性美的讴歌与赞颂, 与其他的人性表达不同的是, 电影的创作者们, 在对普通人生存境遇的关注中, 一改以前叙述上的单纯说教, 把视点转移到普通人的生活, 关注他们的生存现状和生存环境, 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 关注他们情感的宣泄与寄托。如在《她从雾中来》 (1981年) 中, 描写了陈蓉被劳教释放后, 在大家的帮助下重返新生活的过程, 借此引发人们对失足女性这一特殊人群生活现状的思考;《冰上小虎队》中体育学校挽救冰雪少年雷雷的故事等, 从这些影片里所传达出来的生活中那种真挚的情感, 对普通人人性的传达, 对他们伦理道德的诠释, 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即使放在现在也应该引起当今社会的警醒与思考。

摘要:黑龙江电影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 除了具有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外, 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创作现状与电影作品的分析, 对20年来黑龙江电影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总结出20年来黑龙江电影发展的整体印象。

关键词:历史分期,风格嬗变,人性回归

参考文献

[1].李道新著:《中国电影文化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骊苏元、胡克等:《新中国电影50年》,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

[3].周星著:《中国电影艺术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试论科技治黄的历史分期 篇2

试论科技治黄的历史分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祖国的忧患.这忧患是从黄河下游、特别从山东地区洪水灾难中反映出来的..在中国水问题中,黄河治理是天下第一难题.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曾长期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治黄几乎是每个朝代的第一水利要务.康熙大帝曾告诫群臣:“黄河安危,关乎大清江山;涛起波落,直系花翎顶戴.”

作 者:李殿魁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3(6) 分类号:X2 关键词: 

论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分期 篇3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思想;近代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是社会急剧动荡、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内外矛盾尖锐复杂的时代。通过变革以谋求自强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一以贯之的主要原则和线索,也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近代思想家们在反思导致中国落后、贫穷原因的同时对中国旧的传统、观念、秩序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并将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教育等思想介绍到中国,以期“师夷长技以自强”。许多思想家认为,西方诸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与其社会福利制度有着密切关系。由此,近代思想家们在与西方思想的接触中开始了对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和建构。

一、社会福利的内涵

“福利”的概念具有宽泛性和模糊性。“福利”一词在英文里,是由well和fare两个词语组合而成,通俗来讲,可翻译为“好的生活”或者“过好的日子”。在中国,“福利”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卷四九》,其意指代幸福和利益。大体说来,福利就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条件,以公共性或社会性的援助和服务项目为表现形式,既包含物质福利条件,也包含心理、智力等因素的精神福利条件。社会福利指的是政府为满足国民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多元现实需求而提供的各项公共性服务和援助项目的总和,包括社会福利制度、政策以及一系列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国民释放社会生活的各项风险,旨在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实现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率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并为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实现其强盛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先进思想家们认识到社会福利制度对于维护西方国家之稳固、实现西方国家之富强的现实意义,将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介绍到中国,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结合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传统,提出了理想社会福利制度的初步建构。大体看来,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主要表现为先进思想家们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的介绍。鸦片战争惨败以来,一些“睁眼看世界”的先进思想家通过在西方各国游历、访问等形式对西方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将其先进的政治、教育、社会、科学等思想介绍到中国。近代改良主义先驱人物冯桂芬在《收贫民议》中记载了当时荷兰实施“养贫局”的社会救助制度,“途有乞人,官若绅辄收之。老幼残疾入养局,廪之而已” 。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的洪仁玕曾游历于香港,对西方文明接触至多,其在《资政新篇》中对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有过概括性介绍,“花旗邦即米利坚……其邦之跛盲聋哑鳏寡孤独,各有书院教习各技,更有鳏寡孤独之亲友甘心争善事者,愿当众立约保养。国中无有乞丐之民,此是其礼仪,其富足也”。晚清政论家王韬曾漫游法英等国,其在《纪英国政治》中对英国济贫院制度进行了描述,“国中之鳏寡孤独,废疾老弱,无不有养。凡一入境,其地方官必来告曰,若者为何堂,若者为何院,其中一切供给无不周备。盲聋残缺者,亦能使之各事其事,罔有一夫之失所。呜呼!其待民可谓厚矣” 。此外,一些驻外公使、官员也对西方各国的济贫院、养老院、教养局、医院等公共福利机构状况有所记载。

第二阶段是理性建构阶段,主要表现为先进思想家们对理想社会福利模式及其制度的构想和设计。洪仁玕在观念上所建构的“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的乌托邦理想国中对社会福利制度有过设计和阐述,主要体现在兴慈善公会、跛盲聋哑院和兴鳏寡孤独院,对国民正常生活给予基本的保障和援助:“兴士民公会。富贵善义,仰体天兄好生圣心者,听其甘心乐助,以拯国扶危,并教育等件。”“兴跛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 “兴鳏寡孤独院。准仁人济施,生则教以诗人各法,死则怜而葬之。因此等贫民操心危,虑患深,往多有用之辈不可不以恩感之也。”王韬根据出游欧洲的经历,认为社会福利制度建构的实质在于发展国家实业,在实业中农之为农、工之为工,以至“厚其生”和“恒其产”而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王韬的实业福利思想认为,天下之治,以民为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此外,首有以厚其生,次有以恒其生。汰浮士,裁冗兵,去游民,使尽驱而归之于农,以辟旷土,垦荒地,给以牛种犁锄,居以蓬寮,时课其勤惰,而递岁分收其所入。” “又如制造机器,兴筑铁路,建置大小轮船,其利皆公之于民,要令富民出其赀,贫民殚其力,利益溥沾,贤愚同奋。”

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康有为通过对《礼记》所描述的社会从“乱世”开始,经过“小康”最后至“大同社会”的三个进步阶段的细致研究,描绘了理想福利社会的图景。康有为认为,“大同社会”的根本表现在于公共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化和福利财富的社会化,即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所提供了的各项福利,通过建立育婴院、恤贫院、医疾院、养老院等达到“去家界为天民”的大同社会的福利状态。“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升平世小康之道也。……故大同世人人分其仰事俯畜之物产财力以为公产,以养老兹幼恤贫医疾,惟用壮者,则人人无复有老病孤贫之忧,俗美种粮,进化益上,此父子之公理也。”维新运动的另一位倡导者梁启超的福利思想基于近代中国社会灾害发生频繁的历史现实,其实质在于免除社会灾害给每个人所带来的极端损害,认为社会福利就是社会救助,并将中国古代赈济思想与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相结合,确立了人民有难、国家有责的现代意识。“万事皆可忍受,而至于饥寒迫肌肤,死期在旦夕,则无复可忍。”面对社会灾难,社会救助能够做的就是广设善堂,赈灾救济,让每个人在堂内学得手艺,“学成者听其出堂自谋生路” 。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见于其民生主义的理论之中,其民生主义思想之形成源自资本主义在欧洲近代所造成的贫富悬殊与劳资对立的流弊,因此,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 “贫富均等”是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福利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措施在于“平均地权”,通过“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照价收买”等一系列平均地权的手段以达到“土地国有”和“耕者有其田”。同时,孙中山极为重视福利的社会化和国家化,认为社会福利的目标在于使国民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能获得和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二十以后,自食其力,幸者为望人、为富翁,可不须他人之照顾。设有不幸者半途蹉跎,则五十以后,由国家给与养老金。此制英国亦已行之,人约年给七八百元,中国则可给数千元。如生子多,凡无力养之者,亦可由国家资养”。

三、结语

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镌刻着中西融合、新旧交替的历史烙印,存在着历史的合理性,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其合理性在于近代思想家看到社会福利制度在稳定社会、巩固国家统治政权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大多数近代思想家所提出的社会福利制度建构都超越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环境,中国传统宗族式的社会保障模式未被打破,以致新型社会化救助福利机构的建立条件还未成熟。同时,近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介于中西福利制度之间,具有中西融合的特点,既有传统中国的厚民思想,又有西方福利社会化的印记。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在理论上建构了不同于旧传统的、带有近代色彩的理想社会福利制度,为未来中国社会福利的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引,为近代中国谋求自强提出了民生领域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熊月之.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冯桂芬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海青.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韬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田毅鹏.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4).

[5]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历史分期 篇4

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河北地区。据文献记载,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 的河北南宫市普彤寺是河北乃至全国最早的寺庙, 它比号称“中国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建寺时间还早一年, 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隋唐时代, 佛教达到鼎盛时期。这期间, 由义玄禅师在河北正定县的临济寺创立了闻名于世的“临济宗”, 现在佛教界素有“临济子孙遍天下”之称, 其宗派在佛教界的影响之大, 略见一斑。另外, 由赵州和尚从谂在赵县柏林禅寺开创的“赵州禅”, 也在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到清代, 河北的承德形成了北方的藏传佛教中心。

佛教寺院古塔曾遍布全省的名山大川、城乡各地。河北除驰名中外的正定临济寺和赵县柏林禅寺外, 还有邯郸峰峰的南北响堂石窟、正定县隆兴寺的古建筑群、承德的外八庙以及禅宗二祖慧可大师讲经说法的邯郸成安县的元符寺 (二祖寺) 等等。据清光绪年间记载, 全省有寺庙786座, 古塔59座。只因历史战乱, 年久失修等, 现大部分被毁或仅留遗址。

2 河北省佛教建筑的历史分期与分布格局

2.1 河北省佛教建筑的历史分期

河北的佛教建筑初创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并曾于隋唐时期进入了建设高峰期, 可惜彼时佛教建筑保留者甚少, 大多寺院被损毁, 只剩少量寺塔存世。宋元时期是河北省佛教建筑存世较多的一个时期, 该时期佛塔仍是现存佛教建筑的主导类型。明清时期, 佛教寺庙大量存世。明代中期以后, 在蒙古俺答汗的提倡下, 藏传佛教 (喇嘛教) 迅速向青海、甘肃、四川等藏族地区及北方蒙古族地区传播, 河北承德的寺庙建筑也受此影响,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藏传寺庙的鼎盛时期 (如表1) 。

2.2 河北省佛教建筑的分布格局

河北省的寺庙建筑要分部主要集中在承德市, 石家庄市到保定沿途一带的个各市县, 张家口, 唐山市也有零星分部, 承德以寺庙居多, 佛塔主要集中在河北生的中部以及西南部, 如图1所示。

3 河北省佛教建筑的基本类型及艺术特点

3.1 汉传佛教寺庙

汉传佛教寺庙一般都由一组又一组的庭院式建筑组成, 中轴线分明, 左右对称。寺庙的等级不同, 大小不同, 寺中庭院的数目也不相同。在汉传佛教寺庙中, 单体建筑的种类非常丰富, 有殿、堂、楼、阁、廊、庑、亭、台等。在这些建筑物中, 梁架交错, 斗拱支撑, 木榫卯接, 人字形两面坡, 屋面上铺着青瓦、琉璃瓦或者镏金铜瓦, 屋脊上还安置了各类装饰品。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常常采用的传统模式。河北正定隆兴寺就是汉传佛教寺庙的杰出典范。

3.2 藏传佛教寺庙

藏传佛教寺庙建筑极具特色, 宫殿塔寺合一, 充分表现了政教合一的性质。一些著名的大寺, 依山而建, 巍峨庄严, 殿宇层叠, 金碧辉煌, 表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它既是宗教活动场所, 又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财富的集中地。它的总体布局常取对称式布局, 但没有明显的中轴线, 以低矮的建筑群衬托, 突出主体建筑大殿, 河北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依山势而建, 气势更为恢宏, 其后部仿西藏布达拉宫, 形成错落有致的红白台建筑, 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3.3 汉藏结合式建筑

这类寺庙多建在北方地形平坦之处, 喜欢采用轴线布局, 主要建筑大经堂往往用简化的藏式装饰, 其他附属建筑及塔幢的形式选用汉式藏式不一。呼和浩特市的席力图召是这类寺庙的典型, 其主要建筑按轴线排列, 完全采用汉族传统佛寺的制度, 但在中轴线的後面布置了藏传佛寺特有的大经堂。平面分为前廊、经堂、佛殿三部份, 全部建在高台上。屋顶为汉族建筑的构架形式。但整体平面及空间处理仍是藏传佛寺经堂的特有规制。建筑外墙镶嵌蓝色琉璃砖, 门廊上面满装红色格扇窗, 墙上鎏金饰物也很多, 这些都使大经堂在外形上显得很华丽, 而无藏族寺院雄伟的气质。

河北承德外八庙中的须弥福寿庙吸取了蒙藏建筑特点, 集中了当时建筑上成功的经验而创造出来的, 建筑布局采用前汉后藏式, 即前边平地部份按汉人的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的轴线对称格局布置, 而后部则以藏式大经堂或坛城式布局结合山势布置, 成为汉藏建筑的叠加。如须弥福寿庙是仿西藏扎什伦布寺, 其后部建造了一座方形大红台, 把经堂建筑包蕴在内;又如

3.4 石窟寺

石窟寺院与一般平地的木造、石造或砖造寺院不同, 是利用岩盘或岩山开凿而成, 十分坚固并富有防护性, 因此大多能保存迄今, 其间留有印度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痕迹, 弥足珍贵。内部多设有佛龛、佛坛、华盖、塑像, 饰以浮雕、壁画等, 并收藏各种经典、佛画、佛具及寺院文书等, 俨然是佛教的宝库, 形成石窟艺术, 同时造就了佛教艺术史, 实为震撼全世界的文化宝藏, 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响堂山洞窟深邃, 山上的石头石质坚实细腻, 对之拂袖就能发出铿锵之声, 故而得名“响堂山”。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鼓山上响堂山石窟分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石窟。现在共有16座保存完好的石窟, 造像3400多尊, 分别开凿在鼓山的南麓和中麓, 称为“南窟”和“北窟”, 两窟相距约15公里。

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 美观大方, 其雕艺承前启后, 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4 结语

以上是对河北省佛教建筑历史分期和艺术特色的一个初步分析, 研究佛教建筑对发展佛教、传播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一部研究中国佛教建筑很好的史书, 希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河北省的佛教建筑做更深入更透彻的分析和研究。S

摘要:中国佛教大约在两汉时期传入河北省, 河北省的佛教文化底蕴深厚, 佛教建筑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 在我国佛教建筑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对河北省的佛教建筑历史分期, 分部格局, 文化属性做了初步的统计与分析, 重点分析了河北地区佛教建筑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河北地区,佛教建筑,历史分期,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田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2) .

[2]张勃.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3 (4) .

[3]才旦.藏族建筑艺术浅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2) .

分期管理互助合作 篇5

依赖型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上依赖家长,依赖老师。譬如,在完成作业时,稍有一点困难,就希望获得帮助;生病了,不知道求医问药,气候变化了,不知道增减衣服。

盲目型学生。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没有主见,别人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譬如,许多违纪学生都是在别人的唆使下违纪的;见别人冬天洗冷水澡,他就洗冷水澡,不管自己身体怎样。

懒散型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出无所谓,没有什么追求,没有年轻人的激情,萎靡不振。在学习上,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在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绵羊”型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自信心不够,创造力不足,做任何事情百依百顺,经不起挫折。比如,在学习上没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在生活中懦弱,一受批评,就哭鼻子。

逆反型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着严重的逆反心理,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学习上,总认为学校的管理太严格,家长的要求太苛刻,在生活上标新立异,目无法纪。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学校,在于家庭和社会。从社会层面看,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繁荣、民主张扬、传媒发达、个性独立、意识前卫的开放时代。受社会的影响,学生意识前卫,个性张扬,但又缺乏判断力。

从家庭层面看,当代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除一部分学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外,还有很多学生要么在家长娇生惯养中成长,要么在顺其自然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要么在家长的“皮鞭”下生活,甚至少部分的学生在单亲家庭的畸形感情中长大。虽然他们物质宽裕,生活无忧,但是他们思维简单,性格怪异,感情脆弱,生活压抑,能力低下,所以,他们强调个性,希望民主,渴望成功。

从学校教育层面看,常见的几种管理类型有“家长式”管理、“管束式”管理、“保姆式”管理、“警察式”管理、“唯智型”管理、“封闭型”管理。但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强调严格的规范和秩序、统一和服从,忽视的是灵活和变化、多样和创造。其最大弊端在于无视学生的发展需要,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缺乏朝气,学校教育渐渐失去生命力。实际上,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家长包养、学校包教、家长和学校包办的情况,强调听从,忽视了学生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让他们适时地得到锻炼,谈何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自下而上的学生分期教育、互助合作管理方法。

班集体是教师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基层组织。班集体的好坏,对保障教学质量、校风建设等至关重要。对学生分期教育、互助合作管理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经验的班主任一般都会紧紧围绕学生的成才需要,抓好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班级工作应分阶段按时进行管理,我们不妨把一个班集体的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分为四个阶段,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施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地管理教育。

第一阶段:刚进校门的学生,往往凭着自己的想象构出一幅中学生生活的美好图景,很少考虑对新生活的适应性。进校后,随着独立生活的开始,原来由父母包揽和教师指导的事情现在由自己来办,常常使他们不知所措,颇有一种失落感。进入高中校园后,学习竞争更加激烈,学习成绩平平的同学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再加上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原来的同窗知己,处在新的环境中,不少学生产生了“知音中断”的寂寞感,极个别同学随着上高中的目的达到,还会产生一种松懈感。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尽职尽责,辛苦一点,深入学生之中。首先是配合学校搞好新生的军训工作,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树立他们集体主义的信念,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的意识。另外,新生刚入校,依赖性还是有的,这个阶段的班主任,无论从时间上、精力上都要跟得上,从关心学生最根本的衣食住行着手,给他们以慈母般的关怀,教育学生要相互帮助,发扬风格,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对他们来讲缺乏的不是批评和冷漠,而是温暖和鼓励。因此要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抓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多给他们一些表扬与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感到老师的信任。有时哪怕是夹在作业本中的一张小纸条也会将师生的距离拉近,会使学生奋起直追。

与此同时,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悄悄形成。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通过召开班会,民主推选学生干部,组建班委会。因为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威信的领导核心。班委会成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公正、合理、及时处理班级中的事务。这样,学生会把对班主任的依赖逐渐转变为对班干部的信任和支持,班集体将产生不可替代的向心力、凝聚力,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基础也就夯实了。针对不同时期,在班级中举行一系列活动。如新生入学不久我召开了“爱在心中流淌”“礼仪,形象的天使”等主题班会。为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庆之际举行朗诵赛,后来又举行了一系列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以及辩论赛等。针对学生自信心不足又召开了“我自信,我能成功”的主题班会。冬季的越野赛,春天的羽毛球赛等等都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通过参加各种特色活动,学生的自我得以展示,特长得以发挥,能力得到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得以加强;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学生不再有多余的时间去挥霍浪费,减少了违纪现象,形成了文明向上的班风。

第二阶段:随着在校时间的推移及对学校各方环境的熟悉,同学们的新鲜感、陌生感消失,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对某些人和事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甚至同学间的不同习惯、不同爱好以及目标追求的差异等都会成为他们产生矛盾的因素,由此同学关系开始重新调整、分化、组合。这一阶段多出现干部难当、工作难开展的情况。班主任应经常深入班级、宿舍、学生之中,了解情况,分析情况,抓住主要问题,理顺各种关系。首先调整班委,选拔那些威信高、能力强的骨干进班委会工作,在班级中重新确立并巩固核心力量,这是缓冲矛盾的第一步。然后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愿望,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使更多的同学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己的能力,让良好的学风在班内形成,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实更多的课余时间,减少他们之间冲突的可能性。

第三阶段:当班级出现的矛盾缓冲后,一般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对班级工作取得了一致认识,班干部调整后更具威信,定期召开班委会,督促班委工作并及时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时让他们明白: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任何一个学生干部都不能凌驾于其他学生之上;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要求一般同学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当学生干部不是费力不讨好,而是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必须树立服务班级、服务学生和爱岗奉献的意识,这样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既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做好班级工作,又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组织班级活动,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人。

第四阶段: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班集体核心形成后,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学生,学习上互助合作,共同进步。反复向学生强调“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的“我能行”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形成文明向上的班风,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历史分期】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史历史分期04-08

分期04-11

分期流程04-15

分期价值06-28

分期研究07-09

分期教学07-29

分期针灸09-10

社会分期09-14

分期还款协议05-13

分期还款流程05-31

上一篇:小麦向日葵套种下一篇:个人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