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解读

2024-07-10

诗词解读(精选十篇)

诗词解读 篇1

一、对诗的结构的把握

诗有自己的构成模式: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 是旧时诗文惯用的行文方法, 后泛指文章作法。下面我以《师说》为例讲述什么是起承转合。“起”是文章的开头, 一般紧承题目, 如《师说》的第一句:“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便是起, 它紧扣题目的“师”字来谈。“承”是承接, 一般是承接前文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师说》第二段:“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这一段就具体讲述了老师存在的原因和必要性。“转”是宕开一笔转述其他, 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师说》的第三段叙述了当今社会关于从师的风气问题, 不再是单纯对老师的定义进行阐释, 而是关注了更广阔的社会现象, 这就是宕开一笔, 看似与上文疏远了, 实际是加深了文章的内涵。“合”是结尾, 一般扣住题目和开头, 就是和前文合。师说的第四段就是“合”, 从第三段对社会现象的叙述转到呼应前文关于“师”的论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在许多的诗歌中也存在起承转合的写法。

例如: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 鸣弦暂辍弹。闻潮 (起)

府中连骑出, 江上待潮观。观潮 (承)

照日秋空通, 浮天渤解宽。背景 (转)

惊涛来似雪, 一座凛生寒。潮景 (合)

第一联“起”, 交代事件的发生, 呼应了题目的“望潮”:潮水袭来, 发出轰隆隆的声音。第二联“承”, 承接第一联继续交代潮水来临后人们的举动“连骑出”“待观潮”, 气势豪壮。第三联“转”, 不再写壮阔的潮水和盛大的观潮景象, 转而写这一场面的宏大的背景:秋高日明, 钱塘宽阔。烘托了潮水的汹涌, 这一联看似和观潮没什么关系, 但是恰恰是这个宏大的背景丰富了观潮的画面感, 强化了诗歌的豪迈基调。最后一联“合”, 发出观潮的议论, 呼应标题中的“望潮作”:惊涛来似雪, 一座凛生寒。学生如果知道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就不难理解诗歌的写作思路, 也就会更好的读懂内容, 尤其是更能明白看似和其他几联不太关联的第三联的存在作用。

如同诗歌的起承转合一样有一些词也是有自己的固定写作模式的。那就是起、结和过片。

二、词的起、结和过片

(1) “起”。起就是词的开篇, 从什么入手写起。

“起”通常有景起、情起、事起三类, 并以景起为多。

景起。即由景入情以景衬情。如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情起。则往往直抒胸臆, 如《满江红》:“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事起。常采用回忆方式, 构成今昔对比的格局。

辛弃疾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追忆其青年时期起义抗金、率骑南归的军事生涯, 下片则以“追往事, 叹今吾”承转, 写今天罢官赋闲的处境, 从而形成今昔强烈的对比。

(2) 结, 就是词的结尾。

结通常分景结情结两种。

景结, 如清真词“断肠院落, 一帘风絮”。

情结, 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3) 过片。过片就是文章的过渡之处。

过片处的基本要求是:上片的结处如奔马收缰, 既要勒住, 又要为下片留有余地。下片的起处则须起新意, 辟新境, 并和上片保持血脉联系。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片赋赤壁壮观, 下片缅怀英哲和自我抒情。上片结处“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句束上, “豪杰”句启下。在起、结和过片中过片对我们理解诗词更为重要。

下面的这一道题就充分体现了词的过片的作用。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 云来去, 数枝雪。

胜绝, 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 知人倚、画楼月。

题目问:词的上片写了怎样的景?

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词的下片前两句是词的过片句,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这道题就非常容易了。下片的前两句是:“胜绝, 愁亦绝。”其中的“胜绝”是总结上文的, 交代了上片的景是极美的, 所以上片是写了极美的景。

屈原的诗词名句解读 篇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漫漫:长。修:长。兮:语气词,相当与“啊”。将:将要,还要。求索:寻找。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意识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汨”指汨水。“汨汨而过”指时间流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这句话可翻译为:“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意识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意识是说: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6、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灵修”指: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意思是:没有比别离更悲伤的事情了,也没有比新相识更高兴的事情了。

9、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意识是说:我在竹林深处一直见不到天,因为道路比较艰险所以我一个人迟到了。“幽篁”就是竹林。

10、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意思是:虽然春秋代序,年复一年,但祭祀之礼不废,礼乐终古而相传。

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11、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表面意思是在说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别人的心和自己的不一样。深层意应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在表示自己孤独却执着的信念。

1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翻译:我不管是弯路还是捷径,只顾南行戴着日月与星星。

深层的意思乃是把蕴藏在内心深处像乱丝般的愁情抽绎出来,抒写诗人对楚国炽烈的怀念和忧愁。

1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意识是说:我将依着正道而不犹豫,哪怕困于黑暗终身不见光明。

1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意识是说: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

1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意识是说: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16、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解读古诗词的密码 篇3

【关键词】 语文素养 诗歌鉴赏 题目 注解 体裁 关键字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高中生欣赏古诗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解决的途径通常是多读诗歌作品,深入思考,从而积累诗歌的体裁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丰富感性认识,深化审美理解,增强审美能力,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这当然不错。但是,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有点难度,能否找点“速成”的诀窍呢?兴许办得到,就是:掌握解读诗歌的几个密码,熟悉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掌握诗歌欣赏的常用技巧,这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

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诗歌欣赏的常用技巧这些内容上课时学生多有接触,笔者仅对解读诗歌的密码作简要介绍。

密码1 作者及时代背景

常言说,鉴赏诗歌要能“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要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时代影响等往往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如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的飘逸豪迈,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人生剧变,南宋诗人的山河破碎之感,等等。掌握了这些内容,能够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样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不少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诗,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2005年的全国卷选的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思家》;2006年的高考全国Ⅰ卷选取的是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2007年江苏高考卷选的是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2008年江苏高考卷选的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白都是当时的大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诗歌流派和诗作风格,学生都有所把握。

例如2008年江苏卷考查到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该诗的作者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而这首诗表面上是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但是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这一句根据李白的生平,不难发现作者正是借比喻表达自己担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担忧奸邪为非作歹,不得任用以致忧国忧君忧民的情怀。所以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是第一步。

密码2 诗歌题目注释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注释往往会补充交代一些与解题相关的信息。

请看下边一首诗: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以及下面的注解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

密码3 关键词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它们在节骨眼处锤炼,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它通过强烈的节奏为“读”所感知。如微云、河汉、疏雨、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而孟浩然炼就“谈”字、“滴”字,写成了千古不磨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例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这个“深”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鉴赏诗歌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密码4 诗歌尾联(末句)

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所以诗歌的尾联或末句也往往是作者流露思想感情的地方。

比如上文的《闽中秋思》中末句“只堪图画不堪行”中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藉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作者的情感在末句得到了抒发。所以赏读诗歌时留意诗歌的尾联及末句,比较容易把握诗歌的情感。

密码5 体裁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简单掌握诗歌分类的知识。

我国诗歌可以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

例如2001年全国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诗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而送别诗,往往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来渲染感情。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来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所以解题时先了解诗歌的体裁,对鉴赏诗歌有一定作用的。

密码6 典故意象

另外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对鉴赏诗歌比较有用。

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受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掌握重在平时积累,而且要力避生僻。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意象”。如“菊花”常表坚强清高,“梧桐”常表凄凉冷清,“日暮”多表惆怅伤感。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了解这些意象也可以帮助我们解题。

最后强调一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借助密码读懂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平时要加强平时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多思、多练,这才是提高鉴赏诗歌能力的最根本的途径。

有效解读古代诗词 篇4

一、从诗词标题入手, 搜寻相关信息

标题是文章之眼, 是解读诗歌的窗口。诗歌的题目往往包含丰富的信息, 关注题目, 挖掘其中蕴含的信息, 能有效帮助考生打开鉴赏之门。如《蝉》《寒菊》《咏梅》《早雁》等一些以事物来命题的诗, 在手法上多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方式;有些诗歌的题目直接表明了主旨, 如《枫桥夜泊》中的“泊”字提示我们, 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旅夜书怀》《月夜忆舍弟》《悯农》《独坐敬亭山》等, 主旨取向亦非常清晰, 而像《伤田家》《长恨歌》《闺怨》《江陵愁望寄子安》等, 这些题目中的“伤”“恨”“怨”“愁”等情感词, 正是作者的情感倾向及诗歌的感情基调所在, 抓住它们理解诗歌主题, 难度显然会大大降低。

二、从所选意象入手, 揣摩作品意蕴

意象大多都有特定的含义, 诗人通过选取特定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明月”寄相思, “流水”叹年华, “杜鹃”喻愁苦, “杨柳”传别怨……抓住意象, 调动知识积累, 结合诗句仔细揣摩, 从而理解作品的意蕴。例如:“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诗中“梧桐”“秋叶”这些意象带有悲伤凄凉的色彩, 渲染出萧瑟冷寂的气氛。“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 结合末句可知, 正是宫女内心凄凉, 愁恨难眠, 才感到来自深宫的漏声如此凄清悠长。

三、从诗眼句子入手, 直击情感主旨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抓住了诗眼, 明白了主旨, 就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用“绿”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 是取“绿”字的色彩, 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如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 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 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 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 且尽手中杯。”“落”“明”二字精练传神, 是诗眼句。“落”给“泗水”以动感, 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 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 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 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四、从作者经历入手, 力求“知人论诗”

“诗言志。”诗人所要选择的题材、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情感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学识修养、思想性格、诗风倾向等因素不无关系。知其人, 晓其风格, 才能更好地接近作品。李白由于传奇的经历、狂放不羁的个性、愤世嫉俗的人生、富有揽日月游龙宫的神奇想象, 使其诗歌清新飘逸;苏轼多次被贬官降职, 但能坦然面对厄运, 所以有“大江东去”的豪放语;李清照身处乱世, 国破家亡, 读其“昨夜雨疏风骤”时, 自然不会说它是“直抒胸臆”, 诸如此类, 鉴赏可以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为突破口。

五、从诗词典故入手, 把握主题思想

借助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抒发丰富复杂的情怀是古诗常用的手法。关注典故, 理解含义, 无疑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主题。用诗多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则是为了加深诗句的意境, 促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 讽刺南宋朝廷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表现出了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中的“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实写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两幅图景对比鲜明, 寄寓着昔盛今衰的感慨。

六、从诗词注释入手, 领会诗词含义

为了降低试题难度, 命题者往往有意识地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抓住这些提示材料, 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比如赵嘏的《长安秋望》中有这样两句:“鲈鱼正美不归去, 空戴南冠学楚囚。”诗后有注: (1) “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 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 便辞官回家; (2) “南冠”、“楚囚”:典出《左传》, 为囚徒的代称。注释 (1) 用西晋张翰事, 表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注释 (2) 用春秋锺仪事, “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 是诗人痛言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表毅然归去的决心。两相结合, 思乡归隐的思想已昭然纸上, 注释的提示对我们解读诗人情感及诗歌主旨非常关键, 而且思归典故的运用, 使得全诗意境深远和谐, 风格峻峭清新。

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 篇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等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摧人泪下。

古诗词中的“蝉”意象解读 篇6

诗人的自况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蝉居高枝鸣叫,饮露水生存,诗人喻其高洁、尊其品行,借以自况,委婉含蓄表达自我情感。

“尊其品格”以蝉自况的诗词,虞世南的《蝉》就是著名的一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远传,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独特的视角蕴含着独特的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自能声名远播,这恰恰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商隐写的《蝉》诗中的蝉,也是作者的自况:“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作者为人清高、生活清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蝉的难饱正与“我”的举家清贫相应,物我融为一体,暗示命运对自己不公。骆宾王在他的《咏蝉》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全诗运用双关、隐喻手法表达面对现状,即使自己有高洁的品性,也不为时人所了解的苦恼。

报秋的使者

刘禹锡《始闻秋风》吟道:“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诗中“我”,即“秋风”,重返人间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姜夔词作《惜红衣》词中“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的“晚蝉”,也在声声诉说着时序将变、秋风将至的消息。

衬托环境幽静

诗人姚合写的《闲居》是一典型例子:“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作者身处县城,却拥有心地的静趣,居所也适应自己疏鄙之性,没有马迹过门,访者稀少。蝉声聒噪,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暗透一个“静”字。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颈联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尾联借禅理说心之静趣。

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中有这样一句:“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诗句中“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更是以动衬静的典例。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一句写一蝉不鸣,更显出空山的寂寥。辛弃疾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油然神往。

渲染悲凉氛围

蝉的生命就只有几个月,秋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家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是孟浩然的作品。诗云:“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抒写自己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以作者身居北土,旅况艰难,官场失意,呼吁无门,忽闻蝉声,怎能不“益悲”呢?

骆宾王《咏蝉》前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柳永《雨霖铃》开篇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未直接描写别离,借助寒蝉的凄切之声渲染了剪不断的离愁别绪。王沂孙《水龙吟·落叶》词云:“啼螿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螿”即寒蝉,词中蝉吟鸿鸣仿佛交织成一首深秋寒夜的协奏曲,使人愁思满肠!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赵彦端《点绛唇》中“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一句将那无边无际的愁苦巧妙地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了出来。

解读古诗词的密码 篇7

关键词:语文素养,诗歌鉴赏,题目,注解体裁,关键字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高中生欣赏古诗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解决的途径通常是多读诗歌作品,深入思考,从而积累诗歌的体裁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丰富感性认识,深化审美理解,增强审美能力,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这当然不错。但是,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有点难度,能否找点“速成”的诀窍呢?兴许办得到,就是:掌握解读诗歌的几个密码,熟悉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掌握诗歌欣赏的常用技巧,这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

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诗歌欣赏的常用技巧这些内容上课时学生多有接触,笔者仅对解读诗歌的密码作简要介绍。

密码1作者及时代背景

常言说,鉴赏诗歌要能“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要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时代影响等往往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如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的飘逸豪迈,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人生剧变,南宋诗人的山河破碎之感,等等。掌握了这些内容,能够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样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不少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诗,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2005年的全国卷选的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思家》;2006年的高考全国Ⅰ卷选取的是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2007年江苏高考卷选的是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2008年江苏高考卷选的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白都是当时的大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诗歌流派和诗作风格,学生都有所把握。

例如2008年江苏卷考查到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该诗的作者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而这首诗表面上是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但是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这一句根据李白的生平,不难发现作者正是借比喻表达自己担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担忧奸邪为非作歹,不得任用以致忧国忧君忧民的情怀。所以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是第一步。

密码2诗歌题目注释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注释往往会补充交代一些与解题相关的信息。

请看下边一首诗: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 以试探底细的诗.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以及下面的注解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

密码3关键词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它们在节骨眼处锤炼,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它通过强烈的节奏为“读”所感知。如微云、河汉、疏雨、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而孟浩然炼就“谈”字、“滴”字,写成了千古不磨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例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 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 所以“深”是诗眼.这个“深”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 而且将“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鉴赏诗歌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密码4诗歌尾联(末句)

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 (即卒章显志的写法) 。所以诗歌的尾联或末句也往往是作者流露思想感情的地方。

比如上文的《闽中秋思》中末句“只堪图画不堪行”中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藉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作者的情感在末句得到了抒发。所以赏读诗歌时留意诗歌的尾联及末句,比较容易把握诗歌的情感。

密码5体裁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简单掌握诗歌分类的知识。

我国诗歌可以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

例如2001年全国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首诗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而送别诗,往往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来渲染感情。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来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所以解题时先了解诗歌的体裁,对鉴赏诗歌有一定作用的。

密码6典故意象

另外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对鉴赏诗歌比较有用。

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受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掌握重在平时积累,而且要力避生僻。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意象”。如“菊花”常表坚强清高,“梧桐”常表凄凉冷清,“日暮”多表惆怅伤感。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了解这些意象也可以帮助我们解题。

解读古诗词“四品味” 篇8

古诗 (词) 的标题往往是诗 (词) 的窗户, 对理解诗 (词) 有指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标题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

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 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夜”,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2. 标题提示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忆”,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送”,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思”。

3. 标题暗示诗人的情感基调:

如王维《秋夜独坐》的“独”, 杜甫《恨别》的“恨”, 柳中庸《征人怨》的“怨”。

诗 (词) 的标题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 (词) 主旨的快速通道, 能初步探明诗人的情感脉络, 思路情愫, 进而把握全诗主旨。

二、品味注释

我们离古人的生活环境已经很远, 有一些古诗 (词) 在选入试题时加了注释。有的诗 (词) 需要借助注释来了解古人在彼时彼地的彼情或言谈举止, 或风俗习惯, 实际上, 注释给我们理解古诗 (词) 搭了一个梯子, 砌了一个台阶。例: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1)

荒郊一望欲消魂 (2) ,

泾水萦纡 (3) 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1) 周朴 (?—878) :字太, 吴兴 (今属浙江) 人。

(2)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3) 泾水: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通过注释我们了解到作者是唐末诗人。诗人目睹泾水周围荒凉之景引发了怀古伤今的感慨, 因为泾水是渭水的支流, 古属秦国, 作者自然会想到当年秦国统一天下, 场面何其雄壮, 气势何其恢弘!然而这一切在历史烟尘中只有“古碑存”, 看到泾水旋绕曲折, 何其破败荒凉啊, 触景生情, 怎能不令诗人消魂哀愁而黯然神伤?而对苍山残雪, 暮霭残阳, 仿佛看到了自身所处的唐王朝的悲惨结局, 行走在黄沙漫卷的道路上, 令作者不堪回首。注释为我们理解此诗搭了一个梯子。

三、品味题干

题干即试题提出的问题, 出题人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题。因此, 题干 (问题) 本身就是理解诗 (词) 的重要信息。例: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居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问题 (题干)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 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 人欲白头时’, 三诗同一机杼, 司空为优。”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请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其实题干中已经点明了这两点, 只要我们稍作分析便触及答案的核心“同一机杼”与“司空为优”。

参考答案:同意。三句诗都善于状写景物, 且都善于设喻, 所以说它们“同一机杼”。司空曙的诗句之所以“为优”, 是因为比韦应物、白居易的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个意象, 大大加强了诗境的悲凉气氛。

问题 (题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两句,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分析:题干“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独到之处, 已提示我们, 要关注“黄叶树”与“白头人”的关系。树叶在秋风中飘落 (悲景) 和人的风烛残年 (白头之人哀情) 相类似。这样写意境凄凉, 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 起衬托作用。

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 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四、品味关键词句

古人作诗有“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之说。这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 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讲究炼字, 因炼好一个字 (词) , 可以使句 (联) 或全诗游龙飞动, 生机盎然。一般说来, 诗歌中的一些动词、形容词、副诗往往是诗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王安石) , “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又” (杜甫) , “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 (李商隐) 。

解读古典诗词中的“对面落笔” 篇9

一.“对面落笔”写思人

(一) 思念佳人

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顒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 柳耆卿展开丰富想象, “我”思念佳人, 想必佳人也在远方思念“我”, 她登上妆楼盼“我”归去, 还多次误识了归舟, 这一虚写便是由“我”思妻子幻出妻子思“我”, 从对面的妻子一方落笔, 笔意双绾, 包孕的内容与情感就比仅仅刻画自己单向的思念来得丰厚、深沉得多。正是这一“对面落笔”的运用, 不仅将“我”的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现得更曲折婉转, 还可以让我们通过这一佳句解读赏析全词。可见, “对面落笔”手法不仅可以让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变得婉转含蓄, 还可以通过这一手法塑造诗句经典化。

同样, 李商隐的《无题》也是如此,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也用“对面落笔”手法, 推己及人。诗人想象对面的佳人和自己一样痛苦, 他揣度着对方大概也是夜不能寐, 吟诗遣怀, 但是愁绪深重, 无法排遣, 所以愈发感到月光寒冷凄清, 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对面落笔”手法在这首诗中的运用, 使得我们更深切的理解了作者与佳人的相知相爱, 情意绵绵。

(二) 思念亲人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思亲名篇,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羁旅情思, 往往可以激荡古今心灵, 因为这种力量不仅来源于质朴、深厚又具有高度艺术概括性的对亲人、家乡的思念情怀, 更来源于诗歌本身所运用的“对面落笔”手法。后两句王维笔锋陡转出新, 站在此处却“遥想”此时彼处的“兄弟”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 从对方下笔着意, 愈能烘托出自己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情感显得更加曲折有致, 更加浓郁鲜明。

高适《除夜作》也是这样,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明明是作者思乡心切, 他却不直接抒写, 而是“对面落笔”, 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 借对方思念自己来衬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把深挚的思乡之情烘托得十分婉曲。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这首诗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 愈有意味”。可见情深意切使得作者超乎寻常, 一改直写单方思乡, 运用想象“对面落笔”, 写彼处思念此处。因而显得比寻常章句有“意味”。

二.“对面落笔”写思物

戎昱有诗《移家别湖上亭》说“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作者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的深厚感情。尤其是颈联和尾联出彩, “我”在此地已经住了这么久, 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也是鸣声悠悠, 别情依依, 读来让人心弦为之一动, 这也是因为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从“对面落笔”。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 以致于从他笔下写来不单单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 还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 从三样客观的物落笔, 让它们也像作者一样有着无限的主观痴情, 达到了主客难分、物我交融的境界。两联运用“对面落笔”手法, 主客移位, 构思新奇, 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三.“对面落笔”常用表现手法

刘熙载在《艺概》中谈到“正面不写写反面, 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 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可见“对面落笔”是诗人为了使诗词达到情意互生、婉曲有致的效果而苦心经营的手法, 而这一手法的灵活巧妙又主要借助于虚实结合、反衬烘托和主客移位等手法。上面例举的几首诗词无不是作者运用想象, 身在此处却虚写彼处思念之境而反衬烘托出自我思念之情, 而对于景、物的思念, 则是运用拟人手法, 主客位移, 移情于景, 赋予景物以生命情感, 以求真切表达对物的情思。

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 篇10

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 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 领会诗歌的主旨, 进入诗歌的意境, 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 教学诗歌时, 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 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解读中国古诗词的一把金钥匙。

一.熟知古诗词中意象的内涵, 为理解诗情做好铺垫。

古诗词的意象常常有特殊的内涵, 如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还常常蕴含诗人的悲愁,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月圆喻亲朋相聚, 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喻亲友分离, 事情不如意, 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如以冰雪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菊花是清高人格的写照;梅花代表傲霜斗雪;莲及莲子表达爱情;鹧鸪传递离愁别绪;梧桐杜鹃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鸿雁则代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当学生领悟了古诗词中诸多意象的内涵, 诗人的情感与诗歌的意境便不难理解。

二.抓住诗眼, 捕捉最佳信息, 深入挖掘诗词意蕴。

诗有“诗眼”, 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和“词眼”有时是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诗中最传神精炼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本诗诗眼应为“独”字。从全诗意思看, 它紧承前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 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从诗歌形象上看, “独”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 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 “独”字准确的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景况, 也展现了作者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抓住笼罩全篇的“独”字, 感受诗中“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勾画出的一幅“冰雪独钓图”, 结合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 不难感悟一个孤独、不屈不挠、远离尘俗, 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垂钓者的形象。

三.诗画合璧, 领悟诗歌意境之美。

董其昌说:“诗以山川为境, 山川以诗为境。”诗画合璧, 领悟诗歌意境之美。是诗歌教学中常常采用的手段。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 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 弯弯曲曲的石径, 飘渺的白云, 若隐若现的人家, 红得似火的枫林, 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师作画, 师生同画, 学生自画, 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通过作画, 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 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领悟画面之外的诗意与诗情。

语文教师应该整体把握中国古诗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境界, 选择合适的教法, 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 随其悲而悲, 随其喜而喜, 让这古典文学精华, 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 使生命在诗歌的滋养中得以鲜活的成长, 塑造学生光华灿烂的伟岸人格。

摘要: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解读古诗词要熟知古诗词意象的内涵, 抓诗眼捕捉最佳信息, 深入挖掘诗词意蕴, 诗画合璧, 领悟诗歌意境之美。

上一篇:语用对比分析下一篇:在社会环境中积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