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2024-08-02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作用(精选三篇)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篇1

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及其他要点, 我们一方面要调动已知, 进行知识上的迁移, 另一方面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瞻前顾后, 披文入理, 推断出其意义。

一、调动已知准确迁移

(1) 课文迁移法。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实词时, 其意义和用法常常与教材联系甚密, 所谓“试题在课外, 答案在课内”, 就是说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 相互比照, 辨其异同,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2009福建卷D项“见其面斥人过”解释为“当面”, 联系课本内容《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中“面”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当面”的用法与选项是一致的。D项中解释是正确的。

(2) 借助成语法。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 因此可将文言实词的复习与成语的复习结合起来。提醒学生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要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 通过成语中词语的含义印证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

例如:2009福建卷A项“自新随口而应, 若素了者”B项“不知贫贱之为戚也”分别解释为“明白, 了解”“忧愁”可分别借助成语“了如指掌”“休戚相关”“耳提面命”三个成语断定该项是正确的。

二、结合语境合理推断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 词义是不定项的, 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 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结合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语境”, 即上下文。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一般地说, 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个义项, 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因此, 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 就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具体地说, 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语言结构推断法。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 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 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

“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 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 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应为“困惫”。 (《汉书·王褒传》:匈喘肤汗, 人极马倦 (疲惫)

(2) 语法分析推断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 组合是有规律的,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 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例如:2000年全国卷题目中C项“自放驴, 取樵炊爨”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 后有动词“炊爨”, 上下联系起来, 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 是名词, 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打柴”是动词, 明显不当。

(3) 邻字辅助法。文言文中,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 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 两个词的含义偏在其中一个词上, 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 (“便可白公姥”偏在“姥”上) ;一是同义复词, 两个词语并列, 是同一种含义。

例如:2009江苏卷B项“皆逡巡引却”C项“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给的解释分别是:“后退”“高大”。“却”有“退却”的意思, “魁”有“高大”的意思, 根据相邻的两个字意思可能相反或相对可推断:引却 (后退) 、魁垒 (高大) 均正确。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 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储备, 并具备根据已知和语境正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方法, 相信一定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摘要:文言文实词理解在文言文阅读中所占分值较重, 准确理解文言实词是准确理解文言语段的基础, 本文结合2009年高考题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进行了准确迁移和合理推断的方法总结。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篇2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课程标准: 1. 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课标解读: 1.《广东省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名词做状语等。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 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②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 2.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20分左右,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大阅读,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之一。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本专题重点复习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考纲要求的18个虚词。 2.学会运用所学方法来确定18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难点:虚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的推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述: 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 1、 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每年必考。 2、题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三、考点内容: 1、文言常见虚词的范围 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2、文言常用虚词的分类 1)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如吾、予、尔、乃、之、其等)、指示代词(如是、斯、此、之等)、疑问代词(如何、孰、安、焉等)及无定指代词(莫、或)、特殊指示代词(者)。 2)副词:包括时间副词(如旋、俄、尝等)、程度副词(如极、甚、颇、少等)、范围副词(如皆、咸、俱、只等)、语气副词(如必、勿、信、莫等)和频率副词(如再、又、复、数等)。 3)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之、是、所等)、缀加助词(如有、其、然等)和语气助词(如夫、岂、乎、欤等)。 4)介词:常见介词有:以、于、为、与、被 5)连词:包括表顺承关系的(如则、乃等)、表转折关系的(如然、却等)、表并列关系的(如且、及等)、表假设关系的(如倘、若等)等。 6)叹词:主要有:吁、嗟夫、呜呼等 高考18个文言虚词在广东卷里的考查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与 则 者 之 注:红色字是、广东卷中出现过的虚词;化横线的为2006年广东卷出现的虚词。 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详解:A.都为介词,“和”、“与”之意。B.分别是副词,“将要”;连词,“就”。C.都是连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 2004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勾践说于国人曰 B(之)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则)善则善矣 此则国人之罪也 D(其)舜不穷其民力 樊哙侧其盾一撞 【答案】C 【解析】A中的都是介词,可译为“对”。B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的作用。C中前面的“则”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后面的“则”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D中的“其”都是代词,指代前面的人物。 四、解题方法: 1、语境推断法 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 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 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练习: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塞忠谏之路”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 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看出是在叙述某件事情时又转到另一件事情上,是连词 ,可译为 “至于” 。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 连词 ,可译为 “因为”。 注意:揣摩语意和语气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前“其”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反问,可以理解为“难道”的意思;后一个“其” 表示揣测语气,可以翻译成“恐怕”、“大概”。 另一说,两“其”连用,表选择,可翻译成“是……还是”。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语法切入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 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句, “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练习: 舟摇摇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 连词,表修饰 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语法结构,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 “持璧却立” 不会是连动结构,作谓语,由此可见,故句中“因”的用法作“于是、就”解。 判断下列”之”字的`用法: 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主谓间结构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代词作前面动词的宾语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作谓语,动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哀秋冬之绪风 结构助词 是寡人之过也 3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就不同。 如“其” 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练习: ①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②叫嚣乎南北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介词,相当于“于”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助词,表反问 助词,表感叹 ⑤美哉乎,山河之固 4、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 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过于荆,至江上 从 苛政猛于虎也 比 5、比较区分法 分清虚实 如:“皆以美于徐公”的“以”,应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中的“以”,则是介词(虚词),意思是“用”、“那、拿”。 练习: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实词 率领、带领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虚词 把 善于把虚词与现代汉语比较 (1)用法没有改变:如“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与现代汉语“善于”“敢于”的“于”相同。 (2)用法改变。如“也”,在文言文中作语气助词用,而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用,表同样、并行等意义。 (3)用法完全消失。如“之”的取消独立性作用,“者”的提顿作用等。 6、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 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 表宾语前置的“之”(“何陋之有”)、“是”(“惟利是图”) 练习: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7、成语联想法 可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 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 惟命是从 唯利是图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虚指代词“他” 8、关系分析法 即通过分析句内词语之间的关系来推断语义。 例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粗看两个分句句式相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篇3

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以来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

1. 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 每组两句,着重考查1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 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 所考查虚词可能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范围。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虚词概说]

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文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备考指津]

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除了熟练掌握上述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分清虚实

分清虚实,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如介词大都为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比如“用”在“至则无可用”(《黔之驴》)中是“用处”(实)的意思,而在“用心一也”中是“因为”(虚)的意思。再如“绝”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是“横渡”(实)的意思,而在“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中是“非常”(虚)的意思。例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的“顾”是其本义“回头看”的意思,是实词(动词);“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是“但、不过”的意思,是虚词(连词,表转折)。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以”与“用”为互文见义,都是“重用”的义,是动词(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以”,义为“用”,是介词(虚词)。所以,我们在阅读时既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实为虚,要仔细加以分辨。

2. 辨清用法

所谓辨清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这些解释和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已而”等。当它是连词时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等各种不同的关系。

又如“以”字可以作介词,也常用作连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在文中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当它是连词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可以表示几种关系。

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它与其它词组合的关系不同,所起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中的“之”作代词;“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吾欲之南海”(《为学》)中的“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

3. 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不同,应注意辨别。例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却是另外的用法,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表示凭借,译作“用来……的”;在“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一句中,则表示原因,译作“……的原因”。

4. 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相当于介宾短语“于此”(在这里);“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中的“诸”,相当于“之于”的合音。二是“形同而义异”的双音字,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从而”,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是,“而”是顺承连词。而现代汉语是一个表示结果的连词。另外,文言文用词造句有一定的规律。文言虚词在文中所在位置不同,用法和意义也就不同。例如“以+动”的时候,“以”字当连词用,“以+名词、代词”时,“以”当介词用。如2003年考题中“以夸诸戎狄”,“以”在动词“夸”之前,“以”是连词。“乃谴人以财物试之”“以”后面有名词“财物”,“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

[辨析方法]

1. 语境分析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又如2003年高考题12题A项两个“为”字,第二句是课本中的句子考生一般都知道是“被”的意思,考题中的“为”是不是“被”的意思呢?联系上文裴矩“襁褓而孤”,也就是说刚生下来不久就死了父亲,下文又有“及长”,意为“等到他长大了”,他是怎么能够长大的?再看中间的句子,就可知道他是被伯父抚养长大的,这个“为”在这里也是当“被”讲。其它三项都可用此法类推,就可得出正确的判断。

2. 句意推敲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 句位判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5. 语法切入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6. 代入筛选法

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综上所述,在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综合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待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蒿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惮之。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拟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笃于教子 / 文炳明于听断

B. 称贷于人 / 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 而贷家取息岁倍

D.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以父任为蒿城令 / 以恩济威

B. 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县贫,重以旱蝗 / 数年间民食以足

D. 县以民蚕麦偿之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当为代偿 / 公为我献之

B. 吏亦不惮之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 籍其家 / 尔其不忘乃父之志

D. 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 / 古者丈夫不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众以为不可

B. 夫人有贤行,治家严

C. 同列束手下之

D. 自幼俨如成人

(二)请问这个语段中12个“其”的含义和用法是什么?

狐谓狼曰:“羊肉其⑴鲜乎!君其⑵有意,叼其⑶一而啖之,得饱其⑷口福。”狼曰:“其⑸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⑹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⑺无闻邪,其⑻畏主人邪?及其⑼嬉逐,愿为一雪其⑽耻。君其⑾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⑿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参考答案

1. B(B向/给;A在……方面;C可是;D连词,表顺接)

2. C(C因为,表原因/表修饰,不译;A凭;B把;D拿)

3. A(A替、给,引出对象;B代“他”/代“我”;C代词,“他的”/语气副词;D助词,与“不得直”组成名词性短语/音节助词)

4. C(C “束手”在文中意为“垂手”之意,可引申为“恭敬”)

(二)⑴表测度,大概⑵表假设,如果⑶指示代词,其中⑷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⑸加强疑问语气,又⑹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⑺⑻两个并用,表选择,是……还是⑼第三人称代词,它们⑽指示代词,那种⑾表期望、要求,可 ⑿表反问,难道。

上一篇:深圳东部下一篇:稻田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