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和谐发展

2024-09-01

人的和谐发展(精选十篇)

人的和谐发展 篇1

一、诗教的涵义

“诗教”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 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 《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 则深于《诗》者也。”[1]大体意思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气, 反映出其文教思想和实施教化的情况。历来对“温柔敦厚”的解释颇多, 最具权威的解释是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温柔敦厚, 诗教也’。‘温’谓颜色温润, ‘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 故云‘温柔敦厚’, 是《诗》教也。‘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而不愚, 则深于诗者也。’此一经以诗化民, 虽用敦厚, 能以义节之, 欲使民能敦厚而不至于愚, 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 能以诗教民也, 故云深于诗者也。若以诗辞美刺讽喻以教人, 是诗教也。以为政以教民, 有六经。”孔颖达从教人作诗和以诗教人两个方面来解“温柔敦厚”, 但并没有就教人作诗能推动温柔敦厚、教化人民作出阐述。简而述之“温柔敦厚”符合我国古代中和之道的情感态度。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理解的“诗教”有两个主要的品格:一是诗教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面貌;二是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和谐性格。同样, 个人的和谐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是相辅相成的。所谓《诗》的教育, 就是养成人的平和性情和温厚品格。换言之, 诗教所提倡温柔敦厚, 并非愚昧和笨拙, 诗教形式不是为读诗而读诗, 是要人幻化成高雅的气质和涵养。这才是学习《诗》的精义。

二、孔子诗教的思想

孔子诗教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诗》为诗教的教材、诗教的方法和诗教的原则等方面。

1.《诗》注重德育、智育、美育

孔子是最早有意识地以《诗》为教材的人。《诗经》本名是《诗》。汉代董仲舒把《诗》奉为经典, 此后便有了《诗经》这个名字, 把它列为“五经”之首。直到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废止读经”, 两千多年中, 《诗经》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教材, 历代研究《诗经》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诗经》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1) 重视智育

首先是重视语言学习。孔子深受赋诗言志之风的熏习, 始终把学《诗》当成培养语言的重要途径。孔子曾说“不学《诗》, 无以言。”[2]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把这句话解释为:“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指一种具有权威性的语言能力, 即语言的表现手法和精炼语言的本领。孔子用《诗经》作为教材, 不仅是语言的学习, 更强调运用。子曰:“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朝聘会盟, 都习惯用赋诗喻意、断章取义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向。当时的外交场合, 往往都通过赋《诗》的方式互相交流, 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诗经》, 赋诗万一“不类”———意思表达错了, 往往会闹笑话,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左传》记载郑国的子产陪同郑伯去见楚王, 主人让乐工唱“瞻彼中原, 其祁孔有” (《小雅·吉日》) , 表示自己逐鹿中原的远大志向, 顺便通报明天的日程安排。子产回到住处就准备打猎用具, 第二天楚王果然就请郑君一块儿打猎。因为《吉日》篇是描写周宣王田猎的。因此, 学好《诗》是为政治生活和外交出使发言做好准备的必要工具。

“西周后秦地”, “雅言”是用秦地方音作为标准正音的“普通话”的。周时期《诗》是推行“雅言”的标准读本。据《论语·述而》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皆雅言也。”[2]意思是说:孔子诵读《诗》、《尚书》以及在司掌礼仪的重要场合, 都使用“雅言”。孔子的学生来自许多诸侯国, 方言各异, 孔子在教学时运用当时的规范语言“雅言”, 以“雅言”诵读《诗》、《书》, 朗朗上口、情深意切, 《诗》是孔子教授语言的教材, 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对教学的认真态度, 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诗》的规范用语的重视。

从言语的角度来看, 整部《诗经》所呈现的正是“雅言之美”———辞气的谦逊、态度的娴雅、文辞的通达、用语的典雅, 以及所传授道理的纯正, 使人感受到情感的真挚与中和。学《诗》可以学习雅言, 说大家都能听懂的标准话, 从而可以进一步锻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孔子在《论语·泰伯》篇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诗》、礼、乐三者之中, 《诗》语言优美、含蓄, 基本是四字一句, 读起来朗朗上口, 把诵《诗》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初级阶段的教学内容, 反映了孔子对教育对象和学习规律的准确把握。以诗为教, 可以培养人们温和、优柔、敦厚的性情品格。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在教学生诵《诗》的同时重视有关科学和自然方面的知识传授。

因此, 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来教育弟子, 把握孩子学习语言的主要时期, 和现在的专家所说的语言敏感期不谋而合, 语言学习的规律就是先吸收而后才是应用, 孔子提倡的诵《诗》的教学理念, 是尊重学生成长和学习规律、促进智育开发的重要体现。

(2) 重视德育

在孔子看来, 《诗》、礼、乐是弟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 《诗》是弟子道德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开始阶段。孔子的诗教借助音乐对人的情感启迪和陶冶, 使人气质高雅, 提高道德涵养, 提升品格和情操。这种道德教化形式, 是和诗乐的审美结合在一起的。《孝经》里有“诗云:‘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这三句是断取《小雅·小旻》末章拿来教人谨慎、恐失孝道的名言。像这样直接用《诗》教人修养自己德行的例子在《学而》、《八佾》、《子罕》等篇都能见到;在《论语》中直接引用《诗》来说明修身养性进行道德教化的有七章。

(3) 重视审美教育

《诗》有独特的审美特质, 孔子对《诗》的审美功能有很深刻的理解, 他总结为:“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大意是, “兴者, 起也, 取譬引类, 起发于心” (孔颖达·毛诗正义) 。首先是《诗经》引起人们的审美感觉, 然后感染人情, 激发人的志气、振奋人的精神, 从而最终达到美育的效果;然后通过“观”来考察社会和执政的得失, 提高人的观察能力, 先秦有“观风俗、知得失”;然后“群居相切相磋”[3] (孔安国注) , 在相互切磋中引发感悟, 交流感情, 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最后的“怨”是讽喻社会或者是表达不满情绪。因此说“诗教”是双向的, 诗教是人心灵的净化器, 纯洁的心灵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

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 是培养德育、智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 也就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诗教可以使人在诵读中受到熏陶, 使得心灵升华, 同样诗教可以使人实现情感的平衡。诗教将诗的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内容熔于一炉, 用它来教化人们培养人才, 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 确实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

今天利用诗教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在提高人文素养、塑造人格和净化灵魂方面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诗教是颐养性情、完善人格、和谐发展的教育。

2. 诗教的方法

(1) 诗教与乐教结合

《史记》载:“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还认为, 乐应该体现出“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中正平和, 看来, 孔子在诗歌教学中, 主张配乐吟诵, 而且他还亲自把“诗”谱成乐曲, 在教学中“弦歌”而诵, 诗的内容通过美妙动听的“雅言”来表现, 使学生不但受到思想的启迪, 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2) 谈话问答法

就是由孔子运用或引用《诗经》中的句子, 采用谈话问答的方式来教育弟子。在《韩诗外传集释》第十六章中, 就记述了孔子引证《诗经》的“野有蔓草, 零露漙兮。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的诗句, 用谈话问答法, 教诲子路“取束帛以赠先生”。孔子用这种教学方法, 师生以轻松、平等的关系进行知识的传授, 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性情得到了陶冶。

3. 诗教的原则

(1) 启发原则

孔子教《诗》时, 总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和学生们展开平等的讨论。孔子在和子贡讨论人对自己的经济地位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子贡引用《诗经·卫风·淇奥》来阐发孔子的看法, 因此, 孔子兴奋地说:“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2]师生在相互讨论和启发下, 解决了问题, 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教学相长”的原生态。

(2) 因材施教原则

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他认真分析学生个性, 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 在充分了解学生之“材”, 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孔子根据学生的特长, 以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归类施教, 利用《诗经》等教材培养出了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他们都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于此可见。” (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的诗教思想, 无论从把《诗经》作为教材的角度, 还是他的诗教方法和原则, 都是在强调诗教对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诗教有助于养心怡德, 它把汉语的声情、韵律、节奏及乐感的美发挥到了极致, 能自然地和着人的生理和心理节律, 引起情感的升华, 能变化人的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启迪人的智慧, 陶冶人的情操,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三、诗教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影响

诗是最精美最和谐的语言艺术, 它节奏抑扬, 韵律回环, 对偶整齐, 最能体现语言的和谐音乐之美。“诗可以兴”, 通过诗教, 可以鼓舞人的斗志, 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发;“诗可以群”, 通过诗教, 可以独善兼济;“诗可以观”, 自古就有采诗观民风的传统, 可以使公仆们从诗中了解民情, 完善自己的执政形象, 促进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诗可以怨”, 通过诗教, 激起人们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有利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认为, 用诗教对人们进行美的熏陶是最好的手段, 甚至扩大到整个文学艺术, 他在《与时代画报记者谈话》中说:“我们提倡美育, 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一首歌, 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 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 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 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 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 有衣裳穿, 有房子住, 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 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 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 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4]现代演说家李燕杰指出:“教育应该诗化。教育不反对灌输, 但灌输必须艺术化。”“教育应成为诗的史, 史的诗, 成为教育的诗篇。”“应该把德育寓于诗中, 把思想教育寓于乐中。”“一次演讲, 一次授课, 都应形成美的气韵。”[5]

我们要继承诗教传统, 与时俱进地坚持中国特色的当代诗教, 以诗教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珍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礼记·经解 (.清) 阮元校.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 1979.

[2]四书集注.论语集注.长沙:岳麓书社, 1987.

[3]何晏.论语注疏.四部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 1957.

[4]北京大学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自然与人的和谐作文 篇2

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是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家,可是换个角度来想,人类也是自然地破坏者。

如今的科技,生活水平在迅猛发展,这一切都是取于自然,便也代表者无休止的向自然索取。人类与自然想不想是一对母子,自然无私的把一切奉献给了人类,可是人类回报自然的`却只是几片树林,而且还是在他老人家生命垂危之时才有几个孩子觉悟。

每逢黄沙漫天,总会想到曾有人说:“这是自然给人类的惩罚。”可想来,自然其实并没有惩罚人类,在沙尘暴来临之时,自然还是在用他的屏障为人类抵御着,而那些灾害都是人类自己惹得祸。

常年来人类只顾着造福自己,却未考虑到自然几分,而自然却只是一如既往的对待他的这些无知的孩子们,为他们遮阳挡雨,最后遭到人类的误会,他也毫无怨言。

浅谈人的和谐发展及其困境 篇3

关键字:人;和谐发展;困境

所谓和谐就是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协同协调适应关系,所谓发展,即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合乎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过程。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人的发展时指出“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人们追求和谐发展,是为了获得更好地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和谐。和谐的本质是寻求实现人的自由,让自然之人与社会之人自由得融合。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内在根据

人的发展历程,简言之,是人自身的实践本质不断完善的过程。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既包含人的自然性,又包括人的社会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和谐发展则含概了人的自身因素之间的协调,又包含了与外部尺度的同一。亦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状态。同时人的和谐又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具有相对性,变化性,是辩证的发展,最终走向人的终极关怀-人的自由发展的过程。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基本理念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限制与束缚,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诸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而人的和谐发展的本质是使人自身得到完善,并且达到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协调统一,融洽发展,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意識到,所谓的“自由全面”和“和谐”都不是一个绝对的、无条件的涵义。人若想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就要实现人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的高度统一,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要求是我们在发展中要达到的每一个层面上的和谐,也就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等一系列要求。

二、人与世界关系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外在尺度

人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与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

首先,人是自然存在物,自然是人的存在基础,是人的第一需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自然界的内在尺度,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要求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其次,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与他人发生各种复杂的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的,同时也制约着人自身,个人与社会存在着这样一种互动关系。只有在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发展中,人的社会性才能全面体现。交往的普遍发展,使得人的社会关系变得丰富且复杂,只有协调好交往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够实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却作为一个重要的外在尺度制约着人的发展,只有尊重客观世界固有的规律,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好人与外界尺度之间的相互矛盾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当代境遇下人的和谐发展的困境

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臻成熟,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强调。然而人的生存状态的恶化,精神生活的匮乏,情感寄托的失落的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和谐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超越人类发展的三重困境,以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困境一: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当今社会,人类在竭尽所能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往往是以伤害自然为前提的。对于自然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直接危及人类的发展。例如,我国近年来肆虐的沙尘暴,范围不断扩大的雾霾,以及三番五次的禽流感等等,都是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破坏的后果。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我们的生存延续提供物质资料。我们应当在利用自然之时,尊重自然规律,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加以合理的保护,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以达到促进人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困境二:人与社会矛盾的尖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过分执着于物质追求,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造成交往危机。例如:人际关系日益淡漠化,冷漠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只存在利益关系的倾向;市场化的发展使得“拜金主义”或“拜物主义”广泛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向“钱”看的现象日益严重。要想超越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彻底摒弃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同时加以制度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才能调和社会关系的矛盾,以实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困境三:人自我发展的困境。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人们已经从单纯的满足物质生活追求转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是相当匮乏的,在精神追求的过程中又会陷入盲目和从众的误区。例如:盲目追求名牌,而忽视了商品的实际用途;从众跟风,而忽视了自己的真正需要。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的派生问题,如盲目攀比,价值观错位,道德失范等等的不和谐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我们的人生定位,不要一味的追求物质满足,而是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以促进我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尚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韩庆祥.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万光侠.和谐的哲学审视[M].青海社会科学.2000.

作者简介:王彦婷,女,1989——,河南鹤壁人,现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研究。

浅析体育在构建人的和谐发展中作用 篇4

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既是人类活动的实践主体, 也是人类活动的价值主体。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没有个人的身心一体的和谐发展, 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本源。

1.1 强身健体, 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得到开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 全球兴起了“健身热”。“全民健身”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不同宣传形式致力于让每个公民都参与健身活动, 推动了体育运动向纵深发展, 体育不仅成为了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而且成为了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1.2 健心益智、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智力正常, 人格健全, 对各种精神刺激和社会压力有良好的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运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作用十分明显。体育运动中蕴涵的丰富的人类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和体育运动所具有的休闲、娱乐功能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育运动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和“重在参与”的精神以及其竞争性, 能够塑造人积极、健康进取的人格, 能够促进人自信心、竞争意识、意志力、自制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 增强人的自信心, 锻炼人的意志, 使人正确地面对困难与挫折, 成功与喜悦, 有利于人的人格和个性心理的完善。

1.3 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人的社会化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调节功能。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是人从幼儿开始的“自然人”, 经过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 从而形成自觉遵守、维护社会秩序, 以及正确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社会人”, 即是“自然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们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对体育角色的学习使人们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去承担社会中自己相应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适应社会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使人在合作中加强沟通和交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竞争中培养人积极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 体育在培养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促进人的社会化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 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一是要把社会的公平公正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二是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三是要把建立相互沟通、理解、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目的。体育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方式,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创造了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 以追求和平、进步、团结、友爱为目标的价值标准, 对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体育有助于培育社会公正公平意识

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公正、公平。和谐社会必须是公平、公正的。这个“和谐”最核心问题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有一种公正、公平的环境、规则、条件和机会, 其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 才会奋发向上, 才会相安无事。体育作为一种竞技运动, 它是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在公平竞争中合作和在合作中的公平竞争, 是人们在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中能否继续下去的基本条件之一, 也是体育告诉我们的一条经验和法则, 是培育社会公平、公正意识的重要手段。

2.2 体育有助于培育社会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

诚实守信是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核心, 只有做到诚实守信, 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关系, 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氛围。体育竞赛的公平原则有助于培育人们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竞技体育的规则, 要求人们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平等互利的原则、等价有偿的原则从事各种社会活动, 从而使社会成员能够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并且按照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心安理得地、公平地参与社会财富分配。在体育竞赛中, 人们自觉地承认和接受各种规则的约束, 鄙视和厌恶投机耍赖的取胜者, 体现了体育的庄严、神圣的魅力。以规则约束行为, 严于律己, 遵守规则的观念就这样渗入到人们的意识, 落实到人们的行为之中。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游戏规则, 通过体育活动的公平竞争来培养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积极进取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 是现代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

2.3 体育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沟通和理解

体育是促进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 是增进亲情、友情的纽带, 是创造健康向上社会氛围的平台。通过体育来沟通人际, 体验情感, 整理心情, 亲和氛围, 是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特别是休闲娱乐体育在这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休闲娱乐体育并不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排他性、对抗性和竞争。它是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 人们进行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一种自我保健、运动方式, 它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故而消除了由于竞争而可能引发的对抗和不满, 进而带来因展示自我能力产生的更令人满足的体验, 增强人与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睦和融洽。由于它能有效地杜绝与人健康相背离的丑恶现象发生, 使人们彼此之间更能沟通、理解、信任、尊重、包容和接纳, 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

3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1 绿色奥运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绿色奥运就是环保奥运, 绿色奥运的涵义就是要保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与社会资源, 减少对环境、水资源的污染, 减少对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的损害。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 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 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 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与发展, 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 进而实现绿色体育。

3.2 休闲娱乐体育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搭建广泛的平台

休闲娱乐体育是从人类劳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原始娱乐方式中游离出来的, 供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由于种类繁多, 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方法, 人们可以因人而异, 因时因地选择休闲娱乐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强调人与自然结合, 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追求绿色、环保、生态平衡的愿望。大自然是休闲娱乐体育最广阔的舞台:河流、山川、天空、雪域、高原……休闲娱乐体育无处不在, 无所不有, 融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 成为了一种生活时尚, 它引导着人们“到阳光下, 到操场上, 到大自然中去”, 使人们回归自然,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寄情山水, 陶冶情操, 体验快乐, 忘却忧愁,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与大自然亲和的氛围中, 体验大自然的神秘与珍贵, 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 珍惜自然, 保护自然,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摘要:在微观层面上, 体育在完善社会活动主体——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研究在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休闲学等知识, 分析论述体育在构建人的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构建,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力研.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2]李力研.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

论人的全面发展 篇5

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是有客观依据的,它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一般趋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必须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

作 者:孟安邦 李玉萍 作者单位:孟安邦(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太原,030071)

李玉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人的和谐发展 篇6

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 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 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 即以“和谐人”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校园应以和衷共济, 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特征, 是各种校园内部与周边要素的整体优化的系统。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具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容,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是人的个性充分展现和自由发展;二是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三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四是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各方面潜能素质不断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全面实现。

3.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相互关联

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子系统, 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校园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只有校园内部与周边合理和谐, 才能培养出“学会锻炼、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建设和谐校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大学在确立人的知识价值、思想标准、文化坐标、人文理想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均拥有不可代替的重大重用。因此, 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综合、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氛围宽松、学术交流活动等优势, 大学就可以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夯实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物质基础方面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建设和谐校园, 着力做好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 校园文化环境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 法制与法治的和谐, 校园内与外环境的和谐。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让大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 去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

建设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整个国家和民族高素质人才的源泉, 所以大学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 走在前面。一方面, 构建和谐社会将为建设和谐高校提供持续有力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 实现校园和谐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目标是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当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密切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党所承担的推进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迫切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 顺利成才, 即需要大学生全面发展,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 建设和谐校园, 创造教育、科学、文化以及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求。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人就是现代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密切联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 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战略人才资源,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时代和现实都要求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建设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我们应积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科学、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工作。

1.构建校园贫困学生情感服务保障体系

近年来, 社会日趋势利、浮躁, 把金钱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主要乃至唯一的标准, 在一些地方, 社会风气甚至“笑贫不笑娼”,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 贫困生感到“极度自卑”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 在加强对贫困生“奖、贷、扶、补、减”的资助工作的同时, 开展全校范围的“贫困教育”、情感教育及感动教育, 培养同学之间的关爱心, 孕育同学们的社会责任心。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爱心, 在和谐的爱的氛围下帮助贫困生自强自立成长成才。

2.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及保健体系

大学生在人格成长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在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遭遇压力,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近年来由于这些方面所引发的学生休学、出走、冲突甚至自杀与凶杀等事件屡屡发生。因此, 高校须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引导他们完善自我健康人格, 从而形成全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新格局, 使学生摆脱只有有心理疾患的学生才接受心理教育的老思想, 最终能自觉地接收心理健康教育, 在生活中能够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分注重学生人格的“预培育”工作, 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组建以来, 已通过及时、经常、高质量的辅导、咨询和治疗服务, 帮助不少学生克服了心理困扰与人格障碍。我院还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培养工作融入了日常教学、网络校园与社团活动中, 逐渐使校园第一、第二乃至第三课堂 (网络课堂) 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培养的阵地。

3.构建校园就业服务与职业指导体系

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滞后的择业观导致了大学生考研族、校飘族人数不断增多, 不仅打破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的稳定。因此, 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 应该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并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积极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及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 通过建立职业咨询平台与整合社会资源作好职业生涯指导教育工作,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和职业, 从而从容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就业服务及指导工作作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核心工作, 以“全程、训练、发展”的新模式贯穿于学院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以始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课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以工学结合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以开展模拟招聘、创业大赛、名企名家论坛等校园二课堂活动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与从业能力, 以全天候的个人就业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惑。

4.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如今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社会消极、腐朽思想对校园文化侵蚀十分严重, 大学生群体中不乏低俗文化趣味和纵欲文化倾向。因此以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引导大学生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营造整洁的校园环境, 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 承接大学校风校史, 结合现代人文科技文化发展理念和价值观,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完善校园志愿服务体系, 形成平等、互爱、互助的校园风尚, 弘扬科学精神, 广泛开展体育健身运动,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气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校区建设时就精心打造了别具特色的文化园:笃步庭、阙疑院、格致园、桃李苑、思源居、园方塑, 布治学之道。近年来, 学院一直积极创新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开展了“双休日工程”“科技技能节”“文化艺术节”“感动机电”“名家方圆大讲堂”“体育文化月”等具有品牌效应和我院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加强了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以及运动拼搏精神, 明显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5.构建校园综合治安保障体系

随着校园后勤社会化的推广, 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日趋复杂, 餐厅、宾馆等服务场所, 网吧、KTV迪吧等娱乐场所逐年增多, 不少社会闲杂人员也聚集于此。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复杂性, 并对大学生产生诸多迷惑与诱惑, 校园暴力、学生出走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校园的稳定。因此, 只有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建立校园综合治安保障体系, 加大校园内外治安防范力度, 细化安全排查工作, 才能有效地维护校园内外环境, 保证安定有序的办学环境。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 学院在学生信息反馈工作中实行每日班级信息手机短信上报制度, 通过手机短信的上报, 辅导员可以了解各班级每日正课考勤、宿舍就寝以及思想动态情况。一方面有效地掌握了每日班级、学生的基本动态,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安全稳定方面的突发事件。

浅谈设计与人的和谐因素 篇7

在尹定邦先生的《设计艺术概论》书中, 尹定邦提出设计类别的划分, 即以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关系为框架的划分, 如图1-1所示。从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视觉传达设计体系、生产产品设计体系、空间环境设计体系是三大设计体系。

从这三大设计体系的分类方式中, 我们可以发现:人与设计的关系是最为密切。可以说设计是为人服务的, 人与设计要和谐统一。

一、人——机的和谐

“设计要为人服务”, 设计是为了改造、美化人的生存环境。在根本目的上, 设计是为了人。现代社会倡导“人——机和谐 (‘机’在此代表所有的人造产品和环境) ”。

人——机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说是人体工程学的核心问题。有关学者指出:“人——机的谐调也应当视为一种美学上的和谐统一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获得, 在设计上, 可以体现在几个不同的指标上, 即:人体尺度、心理尺度、文化尺度和重要的尺度——艺术尺度。

人体尺度指依照人体各部分尺度确定设计尺度;心理尺度指根据产品对人的心理影响来确定设计尺度;文化尺度是指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对设计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还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倾向、道德标准、风俗习尚, 也都对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尺度因时代、民族、社会环境不同而有其相对性, 同时又有跨时代、跨民族、跨地区的一致性。

要真正达到人——机谐调, 实现人——机——环境系统中种种问题的完善处理和解决, 就必须有一个重要的更高的尺度——艺术尺度, 即审美规律和艺术法则对设计有着更高、更深层次的影响, 设计时, 要根据这种影响来调整设计要求和标准。对设计师来说, 考虑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 要以人体尺度, 心理尺度, 文化尺度为前提, 而又要超越它们。

二、设计师应关注心理尺度

设计师应关注心理尺度。心理学在走进我们生活的同时, 也进入了设计这个领域。设计与心理研究的结合在当今设计十分重要。越来越多的现代设计师开始重视设计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 同时, 许多消费者和受众也开始意识到设计产品心理感受的意义和价值。

环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视觉比其他感觉器官都要发达, 并与外界的大量信息有关。人从环境中所接受到的信息大部分都要通过视觉和听觉。其中视觉可以得到听觉的千倍以上的信息。”设计信息的传播主要是经由受众的视觉进入破译阶段的。

三、设计信息

设计信息的视觉接受因素有:视觉质感、色彩视知、光影感觉、空间感受、流行心态、动静状态等。

(一) 视觉质感

视觉质感就是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感觉。色彩视觉感受较为丰富, 它们分别是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强弱感、明暗感、宁静兴奋感和质朴华美感, 这是日本学者们将色彩感受概括这七种。这当中有些取决于色彩本身的维度 (如明度、浓度或者说纯度、色相) , 有些涉及视觉质感, 有些联系到色彩的形式特征和情感效应。

光是宇宙中的一个要素, 是生命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与设计有关的光是一个涵盖面广而有可变性的概念。

色彩效果的设计离不开与用光相结合;光在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常常离不开阴影, 而创造性的光影效果逐渐成为设计师得心应手的设计手段。

(二) 空间

空间是现代设计观念体系中一个重要概念, 与现代设计有关的空间其实是多种形态的, 对于不同的空间形态, 人们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和不同的空间评价尺度, 其中又交织着复杂的成分。

设计师在处理物理空间的同时, 关注的却是受众的心理空间, 即受众在这一物理空间中的心理感受, 即受众所感受到的空间。心理空间是心理环境的空间表现。为了使受众者产生理想的心理空间, 设计师采用许多不同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一般来讲, 有六种相互结合的设计因素可供利用:一是方向性线条;二是色彩;三是照明;四是图像;五是肌理质感;六是构件。

在时间延续的视角移位中, 观众感受到空间的流动, 我们称之为“第四度空间”。对于“流行心态”, 由于主、客观成因诸多, 从而导致对流行的不确切界定。在现代社会里流行是一种常见的时代感强、播散速度快、过程性明显而涵盖面广的文化现象, 它涉及面多, 却也可以说是基于一种以个人方式出现的社会群体心理。众所周知, 心理在本质上则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从流行心态的角度来分析设计中的流行现象, 具有超越心理学范围的现实意义。流行心态的浅析是流行主要基于新奇感和模仿心理, 流行在本质上是一种变化。

综上所述, 我们了解到了设计与人的和谐因素有哪些, 其中包括“人——机和谐”中的人体、心理、文化、艺术四个尺度;设计的视觉接受度及诸项具体要素等。

参考文献

[1][意]马可·赞诺索.李砚祖.设计与社会[A].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下[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1-4.

[2][法]勒·柯布西耶.李砚祖.走向新建筑 (节选) [A].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下[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67-69.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李砚祖.知觉抽象与设计[A].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下[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222-236.

加强诚信建设,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篇8

一、加强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诚实信用是任何一个社会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是为人处事最为基本的准则,被称为“金科玉律”。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中,诚信都是美德,甚至是美德之首。儒家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德”,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东汉思想家王充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富兰克林说:“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说:“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和市场文化负面影响的冲击,我国社会面临着诚信缺失的严重困扰。诚信缺失集中表现为违约、偷税漏税、贷款不还、假冒伪劣、制贩假证件等等。诚信缺失不仅严重损害他人的经济利益,而且导致社会道德失范,人与人之间缺少基本信任和合理预期,社会混乱和不安定。六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还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诚信是无形的力量。诚信是为人立足的根本,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一个人或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社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以诚信为本。诚信既可以为行业、企业、机关和各类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可以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打动和激励人们继续辛勤工作。通过开展诚信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与人间的隔阂,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交流和信任,从而在人们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形成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

诚信具有的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沟通环节、增进整体信用形象等性质,良好的信誉关系,在经济上就是一种价值利益。很多的品牌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就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质量,代表着一种信誉,它能赢得别人的信赖,从而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利益,转化为一种再投入、再生产、再收益。很多的成功企业,都在内部建立起良好的诚信关系,从而降低了管理的成本,提高了合作效能和生产效率,成为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

二、加强诚信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鉴于诚信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因此解决诚信缺失和信用危机需要综合治理,除了道德教育、舆论监督之外,更主要的是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依靠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监督重建诚信社会。具体措施:

1)加强政府诚信道德建设。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应发挥其示范和表率作用,成为社会诚信的典范。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和政府诚信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的经验看,政府的诚信状况良好,社会就稳定,经济就发展。诚信建设,政府的责任最大,因为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担负着80%以上的国家职能的执行。政府部门严格有效的依法行政,是构成诚信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一个适应诚信需要的“诚信政府”,是诚信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政府自觉维护执法秩序,热情服务,以人为本,建立与公众之间透明的、可沟通的良好关系。政府通过扮演合格的角色发挥它的指引作用,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则意味着将把各行各业引入一个遵循制度的环境。

2)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诚信的本质是一种得到严格执行、得到制度保障的秩序。因此开展诚信建设的关键和首要,就在于建立健全各行各业的各种制度,使各行各业都生存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环境下,才可能使任何行业的人,可以依赖明示的、有保障的制度,来行事,从而能在全社会构建制度性诚信。

3)加强道德素质教育。目前我们所面临的诚信危机,并不全在于我们没有相关的规定,而是这些规定被虚化,或被搁置,或没有执行,形同虚设。再好的制度,都是对人的,都必须由人去遵守。一旦一个社会遭受制度性的破坏后,这个社会将失去根本的保障。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加强道德建设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道德建设的落脚点,并使之成为全人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只有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使他们都明白自己是生活在诚信社会中,受着诚信规则的制约,并都能努力去适应这种游戏规则时,诚信才可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人的和谐发展 篇9

一、政治人假设的提出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政治人的内涵

政治人假设最早是由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们在讨论“政治人”这一术语时, 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想起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的这一假定是从个人与城邦生活的关系出发的, 具有其历史局限性,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他的伟大贡献。时至今日, “政治人”的假定已被学界和社会广为传播与接受。“政治人”的内涵是受它所处的社会关系、自身特定的利益、人格个性特征和政治心理特征等多方面的影响, 所以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政治人会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承担不同的政治功能。在和谐社会这特定环境中, 政治人不仅要享有各种政治权利与承担相应的政治义务, 还要有政治认知、政治评价等能力。这是因为,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中心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其构建便是以和谐的方式对多元利益进行整合。如果政治人不具备独立的政治人格, 不具备自主的政治参与, 不能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和维护合法政治权利, 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合格政治人, 就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政治人的塑造对实现政治和谐的社会基础作用分析

政治和谐是指“政治关系的和谐, 是政治权力主体和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或秩序, 而这种规范或秩序双方都给予认可, 因而关系比较缓和的状态”[2]。这就要求政治人必须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主体。政治人的塑造对政治和谐的基础性作用是由市场经济多元观念的整合性和民主建设的必要性决定的。

1、政治体系功能实现的需要。

政治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 它是由各种不同的政治团体、政治组织、政治机构以及政治角色根据政治原则、政治目标组合而成, 政治体系功能的实现, 是这些社团、机构和角色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主体是政治体系功能实现的具体执行者, 它们之间组成比值和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是政治体系功能实现的基础。稳定的政治体系的秩序除了与体系本身的开放程度有关以外, 很大一个方面就在于培育良好的政治人, 在社会关系的转变中, 胜任新的政治角色, 以适应社会政治结构分化带来的价值观变化。政治和谐的实现需要一批又一批充分享受权利和自觉承担义务的政治人, 这些政治人在国家诸多领域发挥有效影响稳定政治体系的秩序。拥有良好的政治人, 是能够满足政治体系功能实现的具体需求。

2、有效地促进多元价值观的整合。

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的和谐政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客观上培育的以竞争、参与为核心的公民参与意识, 以自由、平等和法律观念为核心的公民民主意识以及政治责任感、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等, 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石, 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改革的适应度和承受力, 影响到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认同与参与, 从而在广泛层面上影响到稳定状态和社会协调程度, 更加深刻地影响到和谐政治建设的成效。在市场经济多元并存的观念体系下, 社会活动也在一个求同存异政治整合的过程之中, 在主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上, 政治人的塑造有利于政治道德和政治观念的整合, 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主导性的价值观, 为民主建设奠定良性发展的精神基础。

3、政治人是指处在一定的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公

民。在特定的政治统治体系中, 公民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能力, 并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能够作出一定政治行为的人。政治人的塑造在于政治参与行为的培育。政治参与的法制化、组织化程度和政治成熟程度直接影响政治和谐。“在缺少具有适应能力强和强有力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 参与的扩大就意味着不安定和暴乱”。[3]参与法制化与政治稳定是趋同的, 政治参与法制化意味着提供公民参与政治的合法途径, 使之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从而使社会情绪释放。缺少政治制度保障和法制化的政治参与, 很容易导致社会的无政府状态, 而政府能力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政治参与的无秩序, 引发政治的不和谐。

三、政治文化内化与行为外化——政治人的塑造

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 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对人与生俱来的社会性的判断, 但人天生是政治动物并不意味着人天生就是政治人, 仅仅只是社会人。虽然作为政治公民的政治人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表现出社会基础和支撑力量的巨大作用, 但是只有经过在政治共同体中的塑造才能发挥其功能。“人类的政治共同体构成一个政治熔炉, 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这个大熔炉中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观念。政治熔炉能够促使每个新成员形成政治自我, 从非政治人转为政治人”。“政治熔炉的意义在于:个人在政治共同体中必然要这样或那样地形成政治自我, 构成社会政治文化的载体。”[4]对于现代意义的政治人来说, 首要的不是学会在经济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生活, 而是在政治文化中生活, 不是去寻根或寻回与他人同根的感情, 而是学会如何以理性的目光、思维批判地审视自己的利益以便进入合理化、合法化的程序。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是良好的政治人, 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主体。良好政治人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保护和社会客观环境的教育和熏陶,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实的、现代的政治人, 其铸就不仅是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 还必须是经过政治参与的行为外化过程。

政治人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 不仅仅是政治心理层次的情感、认知和评价的发展过程, 也是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层次上的情感、认知和评价的发展过程。

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实践与学习、教育的过程, 最终目的是实现政治人与道德人的统一。社会就是由人及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组成人是社会的主体,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 是具有意识的, 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 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意见的目的的。”[5]但是, 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活动都能推动历史的发展。个体作为最基本的政治主体单元和最活跃的政治活动单位, 必须使思考理性化, 行动合规律化, 主动成为推动政治和谐发展的一员。因此, 自身各方面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在和谐政治建设中, 只有实现政治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 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充分发挥在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历史的创造者。

实现政治人与道德人有效统一的核心在于塑造以公民责任为体现的公共精神, 这是由公民的义务所决定的。公民义务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源于合法地建立起来的外在的政治权力。一个是来源于个人行为的内在强制, 即个人的良心。在第二个来源中, 个人良心所感到的道德感往往是人们在共同体生活中所确定下来的相互负有的责任, 体现为围绕这种道德责任建构起来的公共精神, 个人只是处于对道德的责任感而感到必须按照被人们公认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公共精神往往体现在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面, 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体现在社会建设的公共精神, 即社会公德, 是公民在社会公共事务中采取适当行为时所应当遵循的一些道德约束, 强调的是公民个体在社会场所中对其他公民不进行干预和侵犯的责任。另一个体现在政治层面, 即包括“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在内的政治品德, 强调的是公民个体对整个政治公共体和公共利益予以维护的责任, 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约束。缺乏社会公德, 社会就会缺乏使其桅顶的因素;缺乏政治品德, 国家就不可能正常地生存和运转。公共精神强调的是人们对自己的自由和行为的自主限制, 通过对公共精神的强调和培育, 可以通过引导价值内化所表现出来的公民行为的主动性来达到降低治理成本的目的。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和谐发展不仅依赖于围绕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形成的国家-市场-社会关系制定的符合正义原则的规则体系, 而且依赖于公民对自身责任的认知与实践, 最终在人们的道德情感方面予以巩固和保证, 为人们的政治认同与和谐的建构提供连续性的支持。

政治人的塑造还是经过政治参与的行为外化过程, 扩大政治参与是塑造政治人的必然过程。可以说, 政治人的塑造首先在于政治参与行为的培育。“一种民主意识的形成, 到进一步内化为人们的民主思想, 再促生自觉的民主政治行为, 远不是简单的政令问题, 而是人们的思想逐渐民主化的问题”[6] (P290) 。培育成熟的政治行为, 对公民进行必要的参政技能、参政行为等培训可以使公民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参与到政治中, 对塑造政治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增强政府的能力。政府必须有能力整合社会利益, 满足不同阶层对参与政治的需求。政府在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热情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整合不同的利益差别, 有效地扩大政治参与的扩大程度。二是保证参与渠道畅通的质量, 它直接决定着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社会不断发展, 公民参与政治的需求不断增多。如果渠道少, 路径阻塞, 就不可能满足公民参政的需求, 就会造成公民的压抑和沮丧。只要渠道多, 路径宽, 信息畅通, 就能使公民的愿望得到充分的表达, 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修果、林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治和谐问题探析[J].东南学术, 2005 (06) ;

[2]于光胜:政治和谐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济南大学学报, 2004 (02) ;

[3][美]塞娜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

[4]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5][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10

一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批判以往自由观特别是批判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上, 建立了自己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天性是根植于劳动的, 人的真正的自由是从劳动中获得的, 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身上得到了体现, 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人的头脑、人的思维不断发展, 人本身不断由自发走向自觉, 由自在走向自为。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由必然向自由转换的桥梁和中介, 马克思说, “在我个人的活动中, 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真正的本质, 即我的人的本质, 我的社会本质”, 人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自由本质, 而且强调人的自由不是片面的绝对意志而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 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 “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和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 才是属于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说明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他之为人的本质, 个人的自由实质上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自由。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是在历史变化发展中的, “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的和所容许的范围内, 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 人的自由既受到历史条件的客观制约, 又通过实践冲破这种制约而得到发展。马克思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自由发展, 实质上是人在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之上, 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 实现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统一, 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成为自由人。

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 “个人就是受分工的支配的, 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 使他畸形发展, 受到限制”,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的旧式分工在成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人的身体, 即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人, 人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个人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仅是个人与其他人类建立的普遍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全面性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发展的内在根据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 在需要的驱动下, 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达到满足, 在满足的同时人自身也得到发展, 而人的活动是满足人需要的唯一手段,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活动是人生命的特征和存在的基本方式, 人的需要必然通过活动来表现, 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活动的全面性。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也必然包含着人的能力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应当包括实践、认识、审美等能力。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全面发展是在劳动、活动基础上人的社会关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是使人成为无所不能的完人而是使人达到智力与体力、精神与物质、身心与道德、才能与个性得到丰富而全面的发展。

三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区别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看到, 人的自由发展是人作为一个主体, 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自身, 使人的人格完善, 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每个人的发展不屈从于外在的目的, 不屈从于强加给他的任何活动和条件, 使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才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马克思为人类指出了自由发展的历史趋势, 通过人的劳动, 在改造外在自然的同时不断改造自身自然, 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 不断获得更高境界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要改变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对立状态, 人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和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 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消除和克服人发展中的矛盾性, 使人的劳动、活动和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 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 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 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 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笔者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更多强调的是个人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个性或每个人的独创性, 而人的全面发展则侧重于使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普遍的发展, 每个个体的丰富个性都能得到普遍发展, 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四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联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未来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发展既应是自由的又应是全面的, 也就是应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 这就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理想模式。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固定的分工和职业, 每个人不会只限制和束缚在专属的某个生产领域, 每个人为了适应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及自身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 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掌握各种知识, 接受多方面的技能训练, 不会出现某种人对某个领域或某种工作的垄断, 每个人都可称为多面手,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另外由于消除了社会分工, 特别是消除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人也就可以成为自由发展的人。当然, 马克思的这种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心理素质不同, 每个人不可能在一切社会活动中都达到同等的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人在每个活动领域都成为专家, 活动种类是广泛的, 深度是无限的,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全部才能的发展, 并不是一致均衡的发展, 而是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反过来, 个人的自由发展也要以全面发展为条件, 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发展是自由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甚至来讲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比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的内容更广。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要成为可能是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 要求能力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笔者认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互为条件的、相互促进的。人通过全面发展来突出人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通过自由发展来突出人的差异性。人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得到驾驭自然和社会的自由, 人具有了自由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达到自由而全面发展, 就可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的改造自己, 丰富自己的需要, 提高自己的能力, 按照自己的先进形象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创造出自由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7、96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7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07、508、259、514、330、51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90、64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23、27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的和谐发展】相关文章:

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发展12-16

发展和谐07-09

和谐发展新县04-21

和谐发展创新04-28

学生和谐发展05-21

社区和谐发展07-16

和谐与发展09-16

发展与和谐05-28

和谐和发展07-26

师生和谐发展08-21

上一篇:迟到问题下一篇:自由现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