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饮食文化

2024-08-16

对中国饮食文化(精选十篇)

对中国饮食文化 篇1

关键词:西餐饮食文化,饮食观念,原料搭配,饮食习惯

交流、融合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交通也越来越便利, 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距离。在餐饮行业中也因为原料地域差距的缩小, 使得各国烹饪技术的交流越发频繁, 东西方饮食呈现出了相互交融的趋势。随着西餐饮食在中国饮食中的不断深入, 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 “西菜中做”成为了我国饮食界的一大流行趋势。西餐饮食中的先进科学技术对中国传统饮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对中国餐饮业、家庭饮食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一、西餐饮食文化

西餐饮食是相对于东方饮食而言的, 它是中国及其他东方国家的人民对所有西方国家饮食的一种统一称谓, 也是广义上对西方餐饮文化的统称。其实西方国家中, 每个国家的菜式、餐饮文化都是不尽相同的, 在西方国家其实没有“西餐”这一概念, 这一概念仅是部分东方国家人民心中的概念。

二、中西餐饮食观念的不同

由于中国餐饮文化与西方餐饮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 所以二者有着显著的差异, 如饮食观念、烹饪技法、饮食习惯、原料搭配等。其中饮食观念的差异体现最为明显。

“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老谚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吃”的重视程度。这一观念的形成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生产力水平都较为低下不无关系。中国人将吃视作头等大事, 人们对美味的极致追求也丰富、提高了中国饮食的烹饪技术。但由于我们过分地追求味觉享受, 使得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被忽略。中餐烹饪中的煎、炸、炖大大破坏了食材的营养成分, 在加工过程中, 就已将食物的营养成分破坏殆尽。因而在中国饮食文化中, 食物的营养问题是最大的弱点。

相较于中国饮食追求的味觉享受, 西餐饮食则更加理性与科学。大多数西方人都是将食物的营养放在第一位, 每天摄取的蛋白质、维生素、热量是否足够是他们进食的考虑重点。只要有营养, 即使饮食没有变化, 色香味不佳也是可以接受的。这种饮食观念完全契合了西方哲学体系———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将“事物之理”作为研究对象, 这一哲学思想也对西方饮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在西方餐饮里, 一道菜肴在所有餐厅里, 即使是豪华高档餐厅, 味道都几乎一模一样, 在一盘西餐菜肴中, 菜是菜、肉是肉、调料是调料, 简单明了, 味道各不相干, 几乎没有艺术性可言。

三、烹饪原料选用、应用的影响

与中餐比起来, 西餐的食材种类、使用范围都较为简单、狭窄, 但是西餐食材的使用胜在用料精、加工细, 食材也使用更专业。例如, 肉类的取料都是按照部位分档进行的, 蔬菜种植不仅多样化, 而且控制得新鲜, 且有着极高的检验标准。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饮食是十分值得借鉴的。目前, 在中餐中也大量借鉴了西餐原料, 在肉类原料上采用了西餐原料中的鸡胸肉、牛柳、美国牛仔骨、新西兰羊扒等;鱼类原料采用了鱼子、吞拿鱼、银鳕鱼、三文鱼等;水果原料采用了车厘子、夏威夷木瓜、牛油果、奇异果、榴莲等。另外还采用了如鹅肝、芦笋尖、芝士等其他西餐食材。通过西餐食材在中餐的广泛应用, 开发出了各种新菜式, 极大地丰富了中餐菜式。

四、烹饪技法的相互影响

中餐烹饪技法的丰富、精细、高深是西方国家远不能及的。但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 复杂、费时的烹饪方法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各种营养损失过多、烹饪时间过长的菜式也将逐步被社会所淘汰。比起中餐的烹饪, 西餐烹饪更为简单, 更注重体现食材原味, 较为简捷、朴实, 其主要的烹饪方法有铁板、烧、烩、扒、煮、烟熏、煎炸等。在快速、方便的西餐烹饪技法的影响下, 中餐也开始对烹饪技法加以改良、创新, 通过应用西餐烹饪技法, 开发出了一系列“西菜中做”的菜式, 如炭烧牛仔骨、煎鹅肝、烟熏吞拿鱼、烟熏三文鱼、芝士龙虾等。

在菜式造型方面, 西餐会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 抽象性、随意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西餐厨师在造型上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西餐造型更重视食材本来的形状与色泽, 不刻意强调对原料本身的加工, 追求随意性的艺术造型, 在色彩搭配上讲究合理、和谐。西餐菜式造型的理念也被引入到了中式菜肴中, 在中餐菜式上也能随处可见具有西餐造型特色的盘饰。

五、饮食习惯的影响

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饮食习惯上也有着较大差异。但在西餐饮食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饮食习惯中的餐具使用、就餐礼仪及就餐习惯等方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 餐具。

中国人及大多数亚洲人的餐具都是筷子、汤匙, 盛饭都使用碗。而西方人用餐的工具则主要是刀叉, 盛食物主要用盘子。筷子与刀叉不仅反映出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 也体现了东西方生活观念的差异。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 不少的中餐餐厅在食用名贵菇菌、鲍鱼等菜肴时, 也会使用刀叉, 并使用西餐中的高脚杯饮用酒水。

(二) 礼仪。

中国人吃饭喜欢热闹, 喜欢在吃饭时说笑, 用餐氛围温暖、热闹。除了非常正式的宴会, 中国人基本不会特别讲究用餐礼仪。而西方人用餐则喜欢安静, 注重自己的用餐礼仪, 不会在用餐时发出不雅的声音。在宴请客人时, 中国人会将客人安排在左边上座以示尊重。而西方则以右为尊, 座位安排要男士与女士间隔开来, 男士为表示尊重要为其右边的女士拉开椅子。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酒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表示对宾客的尊重, 主人还会劝酒, 而西方人用餐则不主张大肆饮酒。

(三) 就餐习惯。

中国人的就餐习惯一般都是围坐在一起, 共同分享餐桌上的所有食物, 有时为表示尊重, 还会相互夹菜。而西方人则使用分餐制, 每人一份, 各自吃自己的食物。西餐的分餐制对中餐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围餐”饮食习惯与心理, 分餐制更加卫生, 能有效避免一些疾病的传染, 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 同时还能克服中餐中铺张浪费、讲排场的缺点。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近年来, 不少的中国家庭都开始使用公筷。在很多的餐厅中, 也开始推行“公筷食法”。

六、结语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可归结为感性与理性的差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这种差异正在逐渐消退, 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的影响也将越发全面和深刻。营养合理、健康卫生、美味可口的饮食将是东西方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 让中餐能博采众家之长, 不断完善自我, 进而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尘.浅谈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J].成功 (教育版) , 2011, 14:278

[2].张茜.中国饮食文化对西方日常食俗的影响[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2, 29 (1) :20~23

[3].石丽.浅谈西餐礼仪[J].职业, 2009, 27:165

[4].刘申明.浅谈中西餐就餐礼仪的差异[J].青年文学家, 2011, 7:163~163

[5].张明.浅谈西餐饮食对中菜烹饪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 (下半月) , 2008, 5:236~237

对中国饮食文化 篇2

——以农耕思想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为例

【摘要】本文从中国社会的根源——农耕社会开始分析,农耕社会文化产生了长者为尊、人治、保守求稳的三种传统思想,进而,这三种传统的农耕文化思想对今天中国的企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中国企业文化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关键字】 农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企业文化长者为尊

人治保守求稳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被引入到我国,直至发展到今天,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同于西方、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虽然企业其规模大小、性质、经营的范围、管理方法各有不同,但是企业文化却大同小异,其原因是因为有着相同的中国文化的背景。

中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有政治色彩浓厚、等级制度严明、改革蔚成风气、注重“人治”轻视理性与法治、崇尚经验主义,这些都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分不开,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企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将以传统的农耕思想为例说明中国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长着为尊”的思想

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中说到过,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在这样的农耕社会,农民聚村而居,主要因为:

一、小农经营,所以住在一起,住宅和农场不会太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

三、为了安全,人多更安全;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们因继承而时代在同一块土地上延续。

1这样一种世代延续的乡土社会的特点就是人们在熟人社会里长大的,熟人社会里不太需要文字,我们可以通过“眉目传情”,我们“指石为证”,我们抛开了比较象征的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于是,在文字是多余的情形下,我们主要通过世代的承袭进行经验的传授,年长者将其承袭和摸索而得的经验传授给1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47

幼者,于是年长者因此而得到尊重。

于是延续到今天,中国人的思想中已经深深的烙下了长者为尊的思想,长者代表着更多的经验,因此在中国今天的企业中,年长者也因为有更多的经验得到尊重,这就是所谓的“讲等级,论资质”。

这一思想严重影响着中国今天的企业的职员之间的关系,老员工往往会将工作推卸给新来的年轻的员工,新来的员工都要经历这样一种被老员工任意差使的阶段。此外,同事之间的称呼也与西方社会的直呼其名不同,年轻的职员称呼年长的为哥、姐,这也是一种对经验、对资历的肯定和尊重。但是这种文化也造成了企业职员间等级森严的不好现象,以及许多老职员不干活,凭着自己的资历赖在公司混饭吃,公司领导也不敢得罪,只能白养着。

同时,企业的晋升制度、奖金的提升都与工作的年限挂钩,除了销售性行业外,其他工作的工资、奖金并不是与工作的成绩呈正比,所有的老资历都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然后又一批年轻一代的“媳妇”开始支撑的公司,“婆婆”指使“媳妇”干活,享受着成果。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劳动者进步的脚步,老资历不愿意再学习进步,也不愿意跳槽,年轻的人拿着微薄的工资拼命地卖力,这并不公平。只要是相同的劳动力,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就应该获得相同的报酬。

二、“人治”的思想

在熟人的社会里,街坊邻里都是认识的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时候约束彼此行为的是熟人的议论,同时文字在农耕社会的意义不大,社会依靠的是彼此内心达成的一套规则来运行,即内心的羞愧感。当乡土社会出现纠纷时,人们会运用内心的道德标准去判断是非,而且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来评判。这就是所谓的人治社会的原型。

2在依赖有权的长者治理的社会里,与权力的关系就决定了生存的空间大小,于是人治社会发展到今天,就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一种关系型的社会。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有了完善的法律体制,但是法律是有边界的、有弹性的,而在法律的边界之外,我们有人情,甚至法律的边界内的问题,我们还是可以用关系摆平,法律是有弹性的,我们可以利用关系将这个弹簧变到最适合自己的长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47

度。法律亦如此,企业的规则更是这样。

同样,在中国的企业的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也是“人治”。在我国的企业中,人情关系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却十分强大的社会力量,从招聘开始,人们就开始找关系,企业领导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能否应聘上。进入公司以后,对职员工作的满意度,是否失职,都是领导的自我评判,而西方社会,按规则办事是一种公平和基本人权的体现。

不仅职工的“红白喜事”有人张罗讲人情、凑份子,而且在个别违规,或出了事故;或给企业造成各种损失时,也会有一些人为之求情,为之游说、解脱,管理者永远“不好意思”批评关系户,结果往往使严格的管理变为一句空话。3在这样的气氛下,人情关系成了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而“法规”反倒成了躲在人们身后的羞羞答答的小媳妇,不仅使企业里那些成本成册的规章制度,变成了对付上级和自我安慰的装饰品,而且助长了“走后门”和“裙带风”的盛行,影响了优秀企业文化的健康成长,这也造成了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混乱和困难,但是这样一种关系型社会也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职员与职员之间并不是依据公司的章程而凝聚在一起,而是依据一种“人情关系”。我们很少在西方的社会里,看到同事之间成为多么要好的朋友,西方社会里职员之间的关系仅仅靠工作连接起来,是生硬的规则作为纽带。但是在中国企业里,同事之间成为生活中最要好的朋友,维系这种关系的不是工作,而是一种感情,一种认同感。因此,中国企业的职员之间往往会很容易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而不是西方社会的各司其职。不恰当的帮助和团结,当然也会造成分工不明,权责不分。

三、保守求稳的思想

如前所述,乡土社会的中国,人们的经验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于是,年轻的人们在老者们的教导下,按照祖辈们的方式生活,无须进行新的探索,况且在顽固的老者们,不必要的冒险是一种异类。于是,中国人的思想里有一种保守求稳的思想扎根了,也即一种中庸的思想,大胆的改革创新并不会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每个人都想按照现有的方式稳定地延续下去。

因此,中国的企业追求稳定的发展,大多数的改革都会以失败告终。有许多大型企业试图并购国外的企业,但是终因文化的差异而失败告终,其实是一种保3 魏杰,《中国企业文化之痛》,《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10

守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融合。如果一个企业的新秀提出改革的意见,必然会遭到其他保守者的反对,因为改革会威胁到其他人的安稳。但是这种保守求稳的思想,也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过度的冒险也必然会带来很多的失败。

四、结语

乡土中国的许多文化精神已经扎根到中国人的思想中,即使是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我们也难以改变这些文化现象。这些传统的文化特点对中国企业文化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将好的一面从坏的一面剥离开来,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根源。我们总是试图高呼企业改革,殊不知,企业文化背后有着无法根除的乡土社会文化。改革当然要继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鉴西方优秀的企业文化,但是,我们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472、范志杰,《浅谈中国企业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商业现代化,2006,(24)

3、陈战国,《儒家精神及现代进路》,南阳师范学院报,2007,14、郭济兴,《现代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经济经纬,2003,(04)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篇3

吉川幸次郎(吉川幸次郎,1904~1980),生于日本神户市,著名汉学家。曾任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博士。代表作有《宋诗概说》、《元明诗概说》,是日本研究中国断代诗史的先驱。

根据我的观察,中国文化的精神里面,历来就有确信事物应该归于一,并对差异极度敏感的传统。

分裂成千差万别形态而存在于天地间的万物,作为现象,虽是千差万别,却仍被统合为一,强调这种感觉的是宋儒,亦即宋代的懦者们。这种同一性,宋儒以“道”或“理”来表示,因此宋儒的学问,就叫“道学”或“理学”。“道”或“理”,为万事万物所共有,当然也表现于人类,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的“道”或“理”,又叫“性”、“德”。人的责任,就是把普遍存在于万物中的,因而也是先天就有的“道”亦即“理”、“德”、“性”,予以说明,以使自己的行为与普遍存在于万物中的“道”相一致,这是宋儒的意思,所以他们的学问又叫“性理之学”。“性理之学”的集大成者朱子(1130-1200)的“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话: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蕙、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底道理。德,便是得此道于身。则为君必仁,为臣必忠之类,皆是自有口口。方解凭地。尧所修此道而成尧的德,舜所以修此道而成舜之德。自天地以先,羲黄以降,都即是这一个道理。亘古今未尝有异。(《朱子语类》卷十三)

类似的话,在(朱子语录)中,大概随处可见。

然而,如此强调万物的具有同一性,用宋儒的话来说,就是“理一”的宋懦,同时也强调“分殊”,或者毋宁说更加强调“分殊”。所谓“分殊”,说的是尽管万物有着共同的“理”,实际上却方向各异。因为“理”虽然只有一个,它所呈现却是千变万化的样子。人的责任自然在于探究“理”,使自己的实践符合于“理”,可是怎样去做,才能弄清楚“理”呢?既然个体的形态千变万化,势必要把这千变万化的形态逐个加以彻底细致的考察。

上而无极大概,下而至于一草一术、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须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

上面这段话,反过来也可以说,万物的共通之“理”,并不会在万物共有的某一种形式上轻松得到。以为能够轻松得到的,是佛教、道教的看法。儒者的“道”与佛教、道教的“道”的不同之处,其实正在于此,这是朱子经常强调的另外一个原则。“若只说大本,便是释老之学。”释指佛教,老指以老子为教祖的道教。

不只是释老之道和儒家之道的分歧在这里,孟子不及孔子的地方也在这里。孔子的谈话,往往是以事物间存在细微的差别为前提,不厌其烦、娓娓道来,自然导出一个结论,而孟子却能够灵活地抓住“道理”的“大头脑”处,倾向于单纯的理论阐述。

凡看道理,要见得大头脑处分明。下面节节,只是此理散为万殊。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台聚凑来,也自见得大头脑处:若孟子,便已指出教人,周子说出太极,已是忒煞分明矣。(《朱子语类》卷九)

最后的“周子说出太极”云云,指的是宋学的创始人濂溪先生周敦颐。称赞他的学说“忒煞分明”,既包含有对他创造“理学”、确认“理一”的敬意,也包含有对他忽略了“分殊”、至少在后人那里造成影响的批评。

上述朱子的观点,可以说不单是朱子个人的看法,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经由这位哲学家的反省累积而成的。

此外中国人的实践,也常常深刻地体现着这一传统的世界观。首先是学问的方法,中国人的学问,总以博览群书即博学为必要的前提。如前所引,既然“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这便是理所当然的结论。清朝的考据学,就实现了朱子的这一理想。“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话虽这样说,但在过去的中国文化里,自然科学并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发展,却是件不可理解的事情。对差异性的高度敏感,妨碍了对同一性的追求,或许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不仅学问的方法,就在日常的生活伦理中,好像也能经常看到对他人与自我之不同的反省。当然,在人皆为人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人伦社会。“人性皆善”也好,“仁即人道”也好,讲的都是这一点。可是,个人与个人的立场,则又千差万别。自己的立场与他人不同,他人的立场也与白己不同。在为他人考虑时,必须要好好地想到他人,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体贴”这个词,说的就是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但要把中国人日常频繁使用的这个词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难上加难。译成“关怀”都不够。同睡懒觉的人约时间,即使得意于自己的早起,也不能约得太早。就是说,虽然早起对自己来讲是美德,却不可将它当作绝对的美德强加于人,要能站在睡懒觉人的立场上去想,这就是“体贴”。与中国人有过交往的人,一定会想到他们曾经感受过的这种“体贴”的美德。而这种“体贴”的美德,在缺乏对于事物多样性的敏感并有包容精神的人身上,当然是不会有的。

我最近正好从堀正人君那儿得到他的新著《阿尔图斯·赫胥黎的研究》,对其中引用的这位英国现代作家的下面一段话很感兴趣:

当然,分裂与变化正是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完全的万物合一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尽管如此,合一还是必要的。所谓善,就是要归于“一”的,所谓恶,强调的则是“分裂”。“一”是宁静、和平的海底,“分裂”是波涛汹涌的水面。如果没有水面上的风波,就没有“存在”,没有对“善”的认识,没有震慑“恶”的狂暴的努力,海底的和平也就不可能再度发现,更不会觉悟到“狂暴”的实体与“和平”的实体具有同一性。

要把这段话直接解读成朱子式的看法,大概不合适。“完全的万物合一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尽管如此,合一还是必要的”,赫胥黎的重点,与其说在前面,不如说恐怕在后面的“尽管如此,合一还是必要的”。不过这一观念,可以说并不是中国式的。他在“分裂”与“恶”的关系上的论述,尤其不是中国式的,至少不是朱子式的,因为在朱子看来,“分裂”并不是恶。然而,“如果没有水面上的风波,就没有“存在”,“海底的和平也就不可能再度发现”,这一说法,倒跟朱子接近。因为“理”是万物应该朝着的同一方向,“气”只是这一存在的表现,这是朱子的根本主张。

赫胥黎的话,究竟是西洋的正统思想,抑或是对正统思想的某种程度的逆反,对不熟悉西洋思想史的我来讲,知之不详。然而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思想,都是人类的故乡之一,一到某种时刻,有意无意的,就在讲述着对它的乡愁。

中国本土文化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影响 篇4

中国本土文化, 即儒、释、道思想的融会贯通。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数千年, 在这其间各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交融, 儒释道文化一直传承至今, 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变化变迁而消亡, 相反它对各种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并且更加地发扬光大, 这本身就说明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也正是这种包容性才使得中国文化更加的博大精深。到了现代社会, 现代设计开始产生, 它的出现是顺应社会文化, 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 它由艺术演变成为具有功能性的、实用性的应用美术, 是中国的文化再传承再延续的一种有效传播媒介, 中国本土文化必然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现代的平面、视频、包装等设计领域, 很多的设计作品都运用中国独有的工笔、重彩, 水墨等传统手法, 再融合现代电脑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 现代又不失传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元素, 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又如六间房、富春山居等现代仿古建筑, 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 使现代建筑附着古典文人气息, 形成独有的、宁静的中国风韵。这种特有的中国风能激发受众对设计赋予的本土情感的认知与认可。本土文化影响了这些设计师的作品, 作品的呈现效果又带动了受众的文化认同感。然而, 在全球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的今天, 以及数字全球化的影响下, 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 在本质上改变了我们的沟通和交流方式。网络、电视媒体的覆盖率、金融全球化等种种因素大大缩短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在空间与时间之间的距离, 加速了“现代文明”的城市化普及。文化、艺术本身的国际化与多元化已经变得不可逆转, 成功的新产品、新设计、新媒体、新的艺术形式但凡成功便会迅速流行, 表现出一种高度聚集的文化认同与接纳, 从而引发人们的外部世界的相似性:社会趋同, 消费的同化, 生活标准的同化, 愿望的同化, 活动的同化, 审美的同化和价值观的同化, 等等。因此, 面对全球化的侵袭, 我们必须在东方和西方之间, 现代与传统之间, 旧与新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所面临的焦点问题是一样的, 即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只是每个人因各自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采取的切入点有所不同。中国的设计师也在思考全球背景下的本土设计的出路, 设计师王序认为:“冲突实际可以归为沟通问题, 中国设计师应该解决这个中西文化的冲突问题, 应主动与外界沟通, 用简单明了的设计语言, 把中国的哲学带到世界其它地方去。”韩家英则表示:“不能过分强调民族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现代传媒和通讯科技的发展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日渐缩小, 设计中的传统是不必刻意标榜的。”

设计是围绕着人为核心进行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就会产生有针对性、有差异性的设计品。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过程中, 当代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对物质的基本需求, 而且必须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不同时代的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情结, 体现出不同的种族对自我实现的要求, 当代中国设计的本土化必须考虑民族认同的情感要求。比如奥运火炬祥云图案, 福娃的命名和造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式外观, 等等, 都能引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这种对文化的认同也同时演变成对设计的认同和对商品的认同, 它既能体现商业的价值, 又激发情感的共鸣, 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 是本土文化和当代中国设计能够紧密相连的基础。研究大众文化的学者建议消费者去参与或积极回应设计品的设计———这样, 设计品就不仅是为受众创造的, 而且在本质上是被受众创造出来的, 体现了受众的喜好和价值观, 使消费逐渐演化成为消费的文化和文化的消费, 成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生活方式。在情感消费或文化消费中的消费者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物质性的商品, 它更有商品背后所蕴藏的精神意义和文化附加值。由消费方式向生活方式的改变, 也预示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追求的不是拥有单一的某个物, 而是通过物本身而带来的整个生活环境品质的提升。当物及使用物的环境一直处于变化和成长状态时, 设计的方式就随之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创造的来源来自生活, 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创造, 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产生不同面貌的设计作品, 中国的设计师必须在本土文化中吸取给养, 才能走出中国的设计之路, 这种吸取给养并不是一种对传统的所谓中国元素的简单抄袭, 作品才会有创造性的生命力, 设计才能由满足基本物质需要提升到满足情感的人文关怀, 而是在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 提升作品层次与附加值的重要因素。作为今天的中国设计师, 他必须享有自由思想和自然的生活状态, 才能为大众带来更多的充满感动的事物,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令人快乐的设计。同时, 他又是一个有能力以旁观者的身份去体验和感悟人类文化生活的生活者, 并且保持一种对生活品质与品位不懈追求的生活态度, 才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体会并创造出符合消费文化的中国设计品。

这是中国设计师对于中国本土文化传播的责任, 也是本土文化影响中国设计的根本所在。

摘要: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创造的来源来自生活, 中国的设计师必须在本土文化中吸取给养, 才能走出中国的设计之路。这种吸取给养并不是一种对传统的所谓中国元素的简单抄袭, 作品才会有创造性的生命力, 设计才能由满足基本物质需要提升到满足情感的人文关怀, 而是在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 提升作品层次与附加值的重要因素。

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12 篇5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各种沟通设施的日益完善,外国文化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均产生了很多有利或是不利的影响。

一,外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具有悠远的历史,不同时期不同种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早在很久以前,我们就和外部世界有着文化交流。其中,由于都有着各自悠久历史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最深远的影响。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的罗马帝国和我国汉朝就有着交流,那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而且在宗教方面,自汉朝开始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绵延不断地传入中土,前后长达数百年,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在文学、社会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大规模的文化冲击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

1、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中国的白话文兴起的确有利于人民之间的交流,所以现在有人认为文言文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文言文比白话文先进,他们举常用的例子,假如母亲在家里病了,希望你赶快回去。要拍电报:

英语:your mother is seriously ill,please come home back quickly.白话文:你妈妈得了重病,希望你赶快回家。

文言文:母病重,盼速归。

由上至下,表达含义越来越明确,用字个数却是越来越少,由此可以自然得出结论:英语不如中文,白话文又不如文言文。这是一种侠义的比较,我个人认为没有道理的,因为电报属于在淘汰边缘的通信方式。最多是用在军事的无线电中,而军事信息的传递是不需要加入个人的情感的。像母亲病倒这种情况,打个电话表达会更加清楚。所以,白话文更适应现代的生活。外文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

当然,现在的感觉是外来文学的影响也有些过了头,中学生看古诗词的基本没有了,用英文写情诗的倒是不乏少数;自己动笔的情况少了(都是用电脑打字),所以写错别字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可否认电脑时代的大趋势就是打字写文章,因为论文在电脑上总比书面上好改的多,但是没有笔迹的区别体现不出来学生自己的风格,所以在大学之前还是提倡学生们写作用笔来完成。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现在的学生写字水平已经无法和上一辈的人相比,普遍潦草无比,字迹难辨,倒是练签名的兴趣盎然。另外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在作文中夹杂的半英文和不规范的语法现象也很多,这令许多老师大为感慨。

在这种情况下要引导学生多读些古诗,让他们发现中国文化的精髓,毕竟那种押韵的诗词有着自己的意境,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诗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只有精通本国语言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我并不提倡学生看外国的翻译诗篇,因为翻译过来的东西往往离了神,要看就看原版的东西,包括电影也一样,不要看配音版的。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现在的学生还是更倾向看传统的文学,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关键是如何引导的问题。

2、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

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现在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人们不像500前一年只能换4到5套衣服,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爱好买靓衫,所以现在在校园里你会发现,同学经常上午和下午穿的衣服都不同,并且有的一身的衣服超过7种颜色,在这种情况下,互相攀比的风气就会越来越猛,为了消除这种影响,统一的校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当然校服产生最初的目的并不在此,而是统一外表形式和表现内在的学校精神。

3、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其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思想和物质上的两个主要方面。

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有许多人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社会在变革,以珠海为例,现在的家庭自己做饭下厨的已经很少(在内地还是比较多),原因是没有时间,相应的快餐店因此长盛不衰。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有些人并不是特别青睐肯德鸡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外国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

最后我们再比较一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不得不提得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宗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流行文化(PopularCulture)对人们的影响很大,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很注重“自我”方式,简单一点说,思想上幼稚,行为上成熟。另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革新,在人们需要信仰和规范的年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不能提供相关的思想服务或者说是流行因子,而人们最容易感兴趣的就是新奇的事物,这直接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喜欢上肯德鸡、街舞、韩流服装等外来的文化,因为相比之下,传统慢节奏的中国菜、太极拳、中山装等的却不太符合生活的需求。

现在有的老一辈人比较悲观,认为传统文化一旦消亡了,中国就不是中国了,其实不然,我说过了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因时而变,因势不同,现在的中国文化和20年前相比都已经大为不同,中学生节假日去滚轴、照贴纸、卡拉OK等活动也不能视为和传统的文化趋势向孛,这是一种结合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当然原来的也可以保留,比如说文言文,我们可以视白话文是文言文的进化版本,它是流行的趋势,但是文言文本身还是要保留,可以专门开设一个科目去派专人学习,使之得以延续,但是这种不适应现代生活的文书形式不能强求每一个人学习。日本的落语文化和相扑文化历经了一千多年仍可以延续,中国难道做不到么?

二,外国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近几年来的迅猛发展和沟通的日益方便,外国文化以及西方流行也开始在中国侵占市场,各种繁多欧美以及日韩文化、产品开始中国各大中小城市开始普及,以至于出现了“哈日族”、“哈韩族”、“街舞”、“极限运动”、“80后”等等新名词。那么,这类新名字与新文化的出现会给现金的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流行音乐

中国的流行乐坛,大多受美国、日韩等地的影响,歌曲旋律、歌词当中所包括的文化内涵也基本都是外国文化的味道,而有本国文化的音乐人却很少,即便有,也不太受到国内歌迷的支持和欢迎。受支持的大多是一些20出头的年轻歌手,而恰恰他们的歌基本属于模仿欧美风格。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与他们国家的社会背景以及发展状况慢慢演变出来的,所以每一个国家他们的文化分支都是具有本国的文化内涵在内的,这也造成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不同。中国的文化古老而传统的,因为发展的历史久远,文化也就有了一些传统和古老的味道,这正是重点,正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很古老,使得很多国内的年轻人认为中国文化老土,以导致崇洋媚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可悲的是,中国的年轻一带受的都是外国文化的熏陶,而且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2、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确实好看,我不否认,因为我也曾经痴迷,日本人的坚强和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也确实值得人们尊敬,日本动漫在年轻一代当中的风行,在我看来,是无法避免的。小学5年级,那时候看《火影忍者》不知道有多少疯狂,什么忍者刀啊什么忍者道具之类动漫周边产品买了也挺多钱。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动漫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精神是我可以终身受用的。这是好处,但带来了什么坏处呢?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痴迷群体,一般在青少年,也就是10-16岁的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一些处世原则都还未成熟,看到了喜欢的东西就会过分盲目地崇拜,而日本的动漫中体现出来的大多是日本传统文化与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思想侵略”。日本人从本质上来说,写这些漫画是有某些政治目的的。设想一下,中国的年轻一代,脑子里装的都是日本的文化,都是看日本文化长大的孩子,到我们这一代长大了以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有谁还记得,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还从何寻找?!

3、“80后”文学热潮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近几年来,一批又一批80年后出生的年轻作家开始侵占中国文学市场,随着“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的越办越好,像郭敬明、韩寒这样的作家开始在中国的青少年群体当中大红大

紫起来。早期有很多喜爱文学的人曾经写了一些叛逆并且带有批判意味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符合了当时大多人的心理,所以有较多的人开始模仿这种写作风格。渐渐地,这种带有叛逆色彩风格的文章更加成为了一种形式,这些人写东西不再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而是刻意地使写的文章达到某种效果。更加严重的是,因为这种风格的文章写得多了,想法也有些过头了,很多的人有了消极的念头,更有很多人因此得了心理疾病,并且有更多的人开始认为,写文章是为了追逐某种潮流,而这并非文学的本质。

当然,这些现象也有好的一面,因为追逐潮流和这种新的“颓废风”,很多学生也开始拿起了笔试着写作,其中有一部分人挖掘了自己对于写作的兴趣,当然也有人永远无法领悟到写文章的实质意义。不过“80后”之风还是为久经沉寂的中国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4、来自美国的“摇滚颓废风”

同上面的“80后”一样,美国的摇滚朋克风潮一样带有颓废的意味。其实摇滚很好听,我也很喜欢,但从为去认真研究过,也从未想过学习它的什么或者崇拜它的什么,只是以之为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为之着迷。摇滚乐中带着强烈的颓废意味,虽然有汉森乐队这样的清新摇滚乐队,但是却少之又少。外国的摇滚歌手有很多带有心理疾病,并且常做出疯狂的举动,可是国内的歌迷也居然有人认为这很有个性,纷纷为之效仿,这真是让人想不通。加上“80后”风的熏陶,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着耍酷,学叛逆,学颓废。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心理状况,而是一种刻意制造出来的性格特点,随之而来的是对于生活、对于学习和对于事业的消极想法。

总之,对于外国文化我们要删去坏的方面,学习好的方面。

最后套用一句话:

“取洋人之长,补国人之短,耀出千分光,发出百点热!”

浅谈英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篇6

【关键词】英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冲击 研究与分析

英国和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发展国家,英美文化通过市场经济贸易、艺术文化交流、大众新闻传播、旅游外交等方式传播至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能够正确的选择英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侧重点,那么英美文化就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助力,如果中国对这种文化冲击、影响的认识不清,则英美文化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变质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概述

文化也被称为人化,因为文化是人类通过思想、研究创造的一种精神文明,文化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寄托。作为高等动物,人类的思考能力是产生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思考人类可以转变自身的物性功能去迎合自然、调整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类转变和调整的痕迹,即为文化。文化作人类独有的精神文明成果,对人类生活、生产、思想等有具有重要影响意义。人对文化的定义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对文化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国、英国、美国等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的地域性、文化性差异非常大,是体现每个国家人民生活和生产、社会精神现象的主要媒介。

二、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哲学上、科学上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在揭示了宇宙运行奥秘、社会发展情况、人生本质和意义的同时,还强调了认知社会和生活的重点。作为一种理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文化水准非常高,在封建社会,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书本,进入上个世纪,随着西方文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记录、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现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和文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凝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不同种文化进行融合,融合后的文化,其凝聚力很强,很好的将个人和群体、群体和群体、人和社会、人和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人类之间的文化关系,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兼容,中国尊崇的文化主要为儒家、佛家、道家、法家等,不同思想和精神的文化之间也会取长补短,互动共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反而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兼容的文化不仅扩大了文化的使用范围和传播范围,还增加了文化的智慧性、科学性、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世致用,文化意在表现人和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规范人类怎样和社会和自然相处,文化的实用性是决定其文化传播周期的重要依据,确定思想和精神中枢之后,向外延伸。英美文化其表现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历史,美国是一个殖民国家,所以从某一角度上讲,美国文化是欧洲国家精神文明的结合体。自欧洲移民驱赶走当地的印第安人时,美国文化才开始发展起来,与欧洲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既留存了欧洲文化的生活习俗和社交礼仪,却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一整套自有的、特殊的文化体系。创造美国文化的移民祖先来自于世界各地,各地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融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美国文化体系。英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发源地之一,经过多年内战和王朝变更,英国人民形成了其特有的绅士文化和生活习惯,进入18世纪之后,英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将英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经济、文化、工业英国都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成为著名的日不落帝国,自19世纪后期,英国文化席卷全球。现阶段有很多国家文化都是以英国文化为模本发展起来的,英国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很大。

三、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间的异同与冲突

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汤恩伯曾提出:“要想拯救当今社会的难题,必须引入中国文化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全球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褒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英美文化亦是如此,一种文化不可能解决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这有多种文化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现代文明社会才会发展、才会进步。该文通过对上述中国传统文化和英美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虽然地域空间、发展历史存在很大不同,但其仍存在很多异同点值得交流和深思。

虽然中国和英美国家属于两个不同的空间位置,但是其人类生活方式基本相同,这和两国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有很大关系,人们都享受着日月星辰带给我国的生命资源,同时感受着大自然带给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精神。人们都会为生活而奋斗,产生喜怒哀乐,经历人生,通过知识和精神掌握自己人生的轨迹。所以在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在本质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文化通过思想传播和精神传播向人们展示社会美好的一面,让人们懂得怎样积极的面对人生、面对苦难。

通过上文对中国传统文化、英美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冲突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中国作为一个注重伦理的国家,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具有强烈的和谐统一性,这种统一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追求和生活方式上。英美国家作为一个个人色彩浓厚的国家,其每个人表现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精神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英美文化向中国传统文化侵蚀,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所以要想把握好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关系,必须提高两种文化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牛园园.浅论英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J].人民论坛,2010,13(9):110-112.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篇7

关键词:佛教,宗教

一、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起源于印度。佛教虽为宗教, 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是多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的集合。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人类文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从古至今都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间, 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根据一般传说, 也是被学佛者所公认的, 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文献记载, 是秦始皇与印度阿育王同的时代。实则, 佛教之传入中国, 应始于秦而盛行于汉, 至隋唐间, 更日趋兴盛, 及玄奘义净由印度归国, 大事翻译, 尽量介绍印度文化, 致使佛教,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宗教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 特别是佛教。佛教使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 很多典故、成语, 中国的民间传统风俗都打上了佛教的印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诗歌、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石窟等, 所以说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

(1) 国语内容的扩大

中国自汉朝后, 学者唯古是尚, 不敢稍有创作, 虽然有新观念, 但都只有古词, 使学术毫无生趣。佛经刚开始被翻译时, 除固有名词对音转译外, 其相象语者亦袭古,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 感觉旧语与新义, 很难配合在一起, 若一直保持使用古语常常是词不达意, 所以要创造新语, 这无形中促进国语内容日趋扩大, 现在的佛学大辞典, 虽然未能搜尽佛经所有新名词, 但看后足以使人叹为观止。

(2) 语法及文体的变化

佛经的文体与普通书籍有所不同, 其中最显著的是佛经既不用之、乎、者、也、矣等字, 也不用绮丽的词句, 同时佛经中不仅倒装文法很多, 而且形容词, 重牒语和同格的词句也不少, 尤其在一篇中, 散文与诗歌交错, 不管是诗体的偈颂, 或散文式的长行, 内容或说理、或述事、或问答皆兼有之。

(3) 文学艺术风格的发展

自六朝至两宋, 佛学盛行, 许多诗人涉足佛教, 与僧侣结交, 诗歌创作受到佛教很深的影响, 著名诗人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人就崇信佛教, 他们的很多作品往往寓佛理禅意于其中。唐宋之后, 禅宗盛行, 许多诗人以禅入诗, 如王维的《过香积寺》等。另外, 佛家也出现了一些以诗讲佛理的诗僧, 他们的诗, 自然洒脱, 言浅意深, 对当时的诗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代的王梵志、拾得以及宋代的佛印就是著名的诗僧, 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更是禅诗的经典之作。佛教对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小说的影响上, 有很多佛教感应、报应志怪小说, 如:刘义庆的《幽冥录》等。到后来章回体小说在题材、人物和情节等方面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出现了《西游记》、《济公传》等完全以佛教为题材的小说, 《水浒传》、《红楼梦》等也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另外, 在我国民间, 以佛教为题材的传说和故事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都充分说明佛教对我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二) 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

(1) 对建筑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 虽然没有西洋的实用, 但却力求精美, 如房屋前后的陈列布置, 左右美妙的点缀, 又不是西洋建筑物可以媲美的。特别是佛寺的营造, 结构及其精致, 气派更是弘伟庄严, 都是效仿印度原始佛教的状态, 至于遍布中国大陆各地的佛塔, 更可以代表佛教坚毅之精神, 给人神圣而崇高的感觉。

(2) 对绘画和雕刻的影响

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 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古印度的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 中国的石窟艺术是它们的继承和发展。其影响路线, 就是的“丝绸之路”。但中原地区的石窟雕塑, 则逐渐吸收和融合中国艺术的风格, 造象也模拟了中国人的形象, 当然也保留了印度雕塑世艺术的某些特点。以佛教为内容的宗教壁画迅速发展起来, 出现了象吴道子著名的宗教画家。在表现手法上, 释迦牟尼在印度的生活, 加入了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下, 使中国人在感觉上更为接近和亲切。

(4) 对音乐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音乐很丰富, 但佛教进入中国后更有新调加入, 使中国的音乐有了新的突破, 如‘寺院钟声’等乐曲, 都是模仿佛经中极好的梵音, 至于佛寺中档磬钟鼓等, 皆僧众起居与共之礼乐。中国诗人多喜闻佛寺之暮鼓晨钟, 而歌咏出绝妙诗词歌赋, 即使是现代乐府, 亦多取韵于佛教唱诵, 可见佛教音乐之感人。

(三) 佛教对中国风俗的影响

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 是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 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问题, 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 都是存而不论。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问题也只寄望于个人的后代子孙, 其实, 从现实的史实上看, 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不可靠的。因此, 自从佛教传入之后, 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佛教给我们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 均由各自负责;善恶报应的问题告诉我们, 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 善报属于自己, 恶果也属于自己, 现生不报, 来生必报。这一点鼓励了人们, 要积极地去除恶。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篇8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 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 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二、贵和尚中的影响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历来主张以和为贵, 这与与西方文化所倡导的竞争意识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小农经济上, 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 重视自然、和谐, 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

贵和的意思是主张和谐, 而尚中指的是主张中庸, 不走极端。天地万物存于自然之中, 他们的运行却始终保持着各自的个性, 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才是最为光明的前景。在中国人与人的交往向来主张和谐, 自然地, 在国际间的合作中, 中国也保持着这样的精神, 求同存异, 共同进步, 以此构建和谐新世界, 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一个大国应该有的风范。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理论的集成和升华。[1]现今,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更应该努力推进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合作, 建立更完善的多边贸易体制, 争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处理与他国的问题。

三、中庸之道的魅力

中庸之道是由孔子和子思阐发关于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的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天人合一, 需要人们自觉的修养以达到与自然和谐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 重视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相处。中庸之道的精髓是“致中和”, 做事留有余地, 不偏执, 以此妥善地处理了矛盾, 安定团结的局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和维护的。

新中国刚成立伊始, 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 在面对激烈的争论所带来的紧张氛围时, 及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由此妥善缓解了参会国人员间的矛盾, 搁置了争议, 最大程度上使会议顺利地进行。后来求同存异也成为中国外交的一条基本原则, 例如“一国两制”原则的提出, 其实质就是求同存异, 它的实行成功地使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为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事业做出了一份贡献, 也为台湾的早日回归积累了经验。再有就是改革开放, 虽说中国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又不失为一条良策, 因为一味地坚持计划经济, 不与时俱进是不符合历史潮流发展规律的。以上政策无不体现着中庸之道, 但是坚持中庸之道还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否则过犹不及, 反而得不偿失。

四、树立大国新形象

中华民族自古就认为自己是泱泱大国, 因此中国即为“中央之国”, 就应该有大国所应有的风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光是人口就有13亿, 占了近全球人口的1/5。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效果显著, 人口减少了近3亿, 使全球贫困人口的总数大幅下降, 同时中国已参加了近300个国际条约、130多个国际组织, 除了按照规则履行自己的责任外, 中国还积极地援助他国, 为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合作而努力。这不仅仅因为中国是国际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同时也是因为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为树立国际新形象所应该积极行动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中国主张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不赞成单方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 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 在和平对话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间中国是被排除在国际之外的, 但是不可否认通过我们的女里, 现在的中国重新崛起于东方之林, 为了得到国际的认同, 我们付出了很多, 不管前路如何坎坷崎岖, 我们都应该风雨兼程, 无惧无畏, 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坚韧、自强, 为目标而奋斗。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源远流长, 对后代影响深远, 尤以贵和尚中、中庸之道对当代中国的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此之外, 中国历来崇尚建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以此来展示大国风采。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中国致力于建立新的外交形象, 而中国传统文化对其影响巨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外交,影响

参考文献

[1]叶静.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中国外交.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5.

[2]唐莉胡碧玉.浅析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绥化学院学报.2010.2.

[3]谢有光.中国当代外交伦理思想探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2.

[4]楚树龙王青.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2期.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篇9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起源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源起于清朝末年的洋务派与外国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办的新式军事、民用和工矿企业等, 后来逐渐的演变成为军阀官僚控制的买办企业和国民党时期的以四大家族为核心的资本集团。但是我国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始于1985年, 在传统文化向企业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的关注。

二、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1. 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源泉,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毛泽东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中国现时的新政治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 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从古代旧文化发展而来, 因此, 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 决不能割断历史。”那么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积极意义理应受到企业文化建设者们的重视。

(1) 奋发向上

古训教导我们做人要像天一样, 有奋发图强的精神, 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这是我中华民族品格的高度概括。千百年来, 它激励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以拼搏之势脚踏实地的做事业。企业文化应汲取奋发图强的精神作为企业精神的支柱勉励企业的领导者及其员工, 以此激发企业整体的活力。

(2) 以“人和”促发展

传统文化崇尚“民本”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 唯人兴企的企业管理理念, 重视人才的培养, 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 企业管理者汲取古训“天时、地利、人和”的精髓, 以厂歌、晨会、假日出游等形式将企业员工聚在一起增进心灵上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注重内外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鼓励企业员工之间相互帮助, 以诚相待, 团结协作。

(3) 以“义”求“利”的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以追求利益为首要, 但是在现代企业文化中建设中, 价值观念主要指企业全体成员通过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对企业价值的共同评价标准。良好的价值观念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的同时更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秉承“义利并重”的企业价值观。同时, 企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贪图眼前小利而损害整个民族和社会利益的企业会断送其未来的发展。可见, 义利并重的价值观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4) 以智谋发展企业

谋略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发展源远流长。《孙子·谋攻》有云“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竞争中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不顿而利可全”, 那才是最高明的。也就是说, 企业以光明磊落的方式在竞争中寻求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谋略、策略的运用事关重要, 应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 提高应变能力,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要从传统谋略思想中汲取营养, 树立市场观念, 做到谋略在先, 行动随后, 三思而后行, 稳扎稳打。

2. 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在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璀璨的一面, 但是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晦暗的的一面, 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无疑会对对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 民主精神的缺失

商鞅献策秦国时说:“能制天下者, 必先制其民者也, 能胜强敌者, 必先胜其民者也。”如此可知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均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先。民在专制国家中, 处于被束缚, 被制约的状况之下, 压抑和束缚了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滋生了官僚主义, 随之产生的是权利滥用的现象。对企业来说, 职代绝非形式, 员工智慧不可随意忽略, 职工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益应得到有效的实施, 但是当这一切得不到有效保证的同时就会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企业失去活力和凝聚力。

(2) 女性创造性的忽视

古中国是一个男权思想浓郁的国度, 男主外女主内被认定是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思想禁锢下女性被限制在家中, 使得女性与社会长期隔离。新中国成立后, 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 女性的创造性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但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男尊女卑的思想难以根除。在企业中女性的才智和创造性难以充分的大大的影响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消极守旧的处世有碍企业发展

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分散的个体经济“,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的人们容易满足于现状, 安份守纪虽为好事但是不求多变难免会错失了发展的机会。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相对过慢。同时传统文化中遗留的消极处世、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留存于企业中, 会造成员工思想保守缺乏竞争意识, 传统难以突破随之而来的会阻碍企业改革, 并且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淡薄, 缺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识。

(4) 法制观念淡薄

中国传统文化尚“礼”重“仁”, 忽视法治。认为道德教化是最优的也是治理国家最有效的方法, 法律仅仅被视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这种思想对企业的影响, 就是特权现象严重, 领导者按个人意志去行使权力, 解决问题;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格格不入。

综上所述, 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摒除文化传承中的陋习, 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管理企业, 将先人的谋略思想在商业竞争中合理的运用, 合理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国际经济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2]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隐逸文化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篇10

儒家是影响中国文人最深的一种文化, 千百年来对文人影响至深。儒家是讲究入世的, 于是文人们把自己手中的笔, 当做了通往“庙堂”的桥, 十年寒窗只为一鸣惊人, 实现自己胸中的大抱负。在这其中, 少有人会逆势而为, 即使是曾经最为惨烈的“焚书坑儒”, 也没有埋葬文人心中那种家国梦。

在这样的一股潮流中, 悄然兴起了另外一种处世态度, 那就是隐逸。它讲究出世, 其鼻祖大概要追溯到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的身上了。庄子那种飘然于物外, 神游天外, 翩然欲仙的生活态度走向了一条与文人士子平家治国理想完全不同的方向。隐逸文化与当时 (也包括以后相当长的时间甚至现在) 的社会主流意识是相背离的。那种不与世人交往, 只与天地沟通的境界是居于“庙堂“之高的人无法体会的。而庄子则犹如闲云野鹤一样, 静静地漂游于世人之外, 冷眼看世间百态。

屈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士大夫的典范, 但是这个宁死不屈的皇室成员也曾经想过隐逸, 当然屈原不像庄子, 他是被迫浪迹江湖的, 而庄子则是一开始就对那些人抱有厌恶情绪。因此, 屈原虽然被迫隐逸, 但是他的心还在庙堂之上, 其心中深厚的爱国之情无法让他真正舍弃家国, 神游四方。因此, 可以说是家国始终束缚着屈原的心, 也是家国最终将他送入了滔滔的江水之中。

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度, 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入仕制度, 官本位的现实, 使入仕成为文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因此, 更多文人的隐逸如屈原一样是被迫的, 他们不管是身处庙堂的心灵隐逸, 还是身在田园心在庙堂的隐逸, 都是经历过挣扎的, 都是因为自身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自我难以逾越的沟壑。文人心中大都有平天下的大志向, 有一番济世心肠, 但最终得不到实现, 且难以融入庙堂之中, 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好隐匿于山水之间, 用山水来凭吊自己的心情, 寻回生命最初的宁静。

在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了。陶渊明之所以成为中国文人心中的一座高峰, 不在于他在庙堂上的作为, 而是他隐退之后的情操。既然庙堂难以容忍, 何不脱下皂袍, 摘下官帽, 远离是非, 在山水田园之间寻找一片适合自己的“净土”。陶渊明的出世, 为后代文学留下了一抹清新, 一点飘逸。他成为了后世文人世子学习的楷模, 使得他们都希望能够寻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能够采菊东篱, 锄豆南山。王维是模仿得比较好的一位, 他高居庙堂之中, 但却对山川竹林留恋不已, 高居政治中心却能跑到城郊八景去“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也算是对庙堂与江湖之间失衡的一种弥补吧。但他和陶渊明不一样, 陶渊明的隐逸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宣言, 王维则是一种调节而已, 是假于外物的隐逸。

在中国古代社会, 文人士子真正的隐匿无非是如下几种生活状态, 一是躬耕于田地, 二是捕鱼于河面, 三是砍柴于深山。曾有很多诗人将这样的生活给诗意化了, 如“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如“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活的艰辛和沉重, 不敢面对这种真实生活的尴尬和无奈。尊崇如孔子也被老农嘲讽过:“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那些文人的雅号常常自称为××钓徒, ××樵子, 他们也许连钓竿或斧头柄都没有摸过。一味的清高, 让他们如孔乙己无法脱下那件象征身份的“长衫”一样, 无法真正混淆在农人商贾之中, 他们的“归园田居”只不过是游戏在山水田园的物境中, 精神上不可能真正归属于此。

比较看中入世的代表是杜甫。杜甫的一生是充满悲情的, 他的生命中充满了艰辛, 一生中大半的时间都在漂泊和贫困中度过。但是无论是身心得意, 还是抑郁失意, 他总是在固执地前行, 带着心中那几乎无法实现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 颠沛流离。在近代这样的人就应该是鲁迅先生了, 虽然当时的社会黑暗无比, 让人看不到希望, 是一间“铁屋子”, 民众找不到方向, 没有逃生的希望, 但是先生还是在呐喊, 在呼唤, 在寻找, 他要唤醒广大民众, 一起努力砸了那混沌的笼。这又是另一种境界了。

庙堂与江湖梦, 是缠绕在中国文人心中的一个难解的结, 他们在出世入世的跷跷板上, 跌跌撞撞地寻找着那个可以平衡的支点, 但有人得意, 有人失意, 总是亘古不变的事实。无论出世还是入世, 都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心灵备受煎熬之后的一种处世选择。

参考文献

[1].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商务谈判的影响下一篇:生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