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汉译

2024-07-20

外国文学汉译(精选六篇)

外国文学汉译 篇1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名,音译,意译,音意结合

有人说翻译是带着手铐脚镣在跳舞, 因为翻译既要考虑忠实于原文, 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还有人说译名难于译文, 因为人名属于专有名词, 而专有名词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由于各民族历史演变和文化传统不同, 人名的起源、含义、构成以及习惯用法都存在着很大差异。[1]而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又与其他的人名不同, 它们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技巧。所以, 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名字的内涵及命名方式的理解对于研究文学作品和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该文将主要探讨英语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名及翻译。

1 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理解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往往不能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命名规则来理解。虽然确实有一部分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只起到了指称或代码的作用, 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字都含有更深层的含义。作家往往根据其创作意图为人物角色选择合适的名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谐音命名

谐音命名, 就是利用英语语言的同音不同义特性而使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词来代替本来的字词给人物取名, 这样可以利用名字的读音联想来暗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英国小说家理查逊的《克拉丽莎》中, 男主人公借爱情之名行淫欲之实, 作者利用其姓Lovelace与loveless (无爱) 谐音为其命名, 暗示了其伪君子的本性。[2]英国作家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将女修道院院长命名为Eglantyne, 与eglantine (野玫瑰) 谐音而且形近, 隐射女尼的风流妖媚。[3]这种手法在美国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F.Scott.Fitzgerald) 的作品中也有体现。The Great Gatsby中的主人公Gatsby谐音gets by (勉强应付、设法过活) ,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人名的寓意非常巧妙地将great和gets by并列在一起, 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暗示了美国梦的破灭, 从而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1.2 典故命名

圣经和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 许多作家也利用这些文化典故以及莎士比亚等名家名著等来给作品中的人物命名, 以期引起读者的某种联想。典故命名的优点在于含而不露, 寓意深邃, 有助于读者更深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许多作家借助典故为人物命名。如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的许多人物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故事。其中的船长Ahab最早源于《旧约·列王记》, 是野心勃勃的以色列王, 今用来表示邪恶、凶残、贪婪的人。故事的叙述者Ishmael源于《圣经·创世纪》, 是漂泊和追求的象征。据记载, 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之妻撒拉虐待其妾夏甲, 把夏甲和她的儿子Ishmael逐出家门, 在荒漠中流浪, 后被上帝救出。《白鲸》的叙述者之所以登上“皮克德”号捕鲸船就是因为他希望脱离痛苦的现状, 到海外去寻求美好的未来。[2]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中的人物名字摩西 (Moses) 也出自圣经。摩西本是圣经中犹太人的先知, 受上帝的指示率领在埃及过着奴隶生活的以色列人逃脱埃及人的追赶到达迦南并且使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生活。摩西在西方世界是受众人尊敬的真正的先知, 而作者把这样一个名字赐予一个黑人奴隶, 也是有其深刻寓意的。小说中黑奴摩西虽身为奴隶, 却并不卑躬屈膝。他有思想有感情, 敢于反抗白人的压迫、敢于大胆追求喜欢的白人女性。从某种意义上说, 摩西是白人玛丽的心灵拯救者, 因此作者用一个西方人先知的名字为一个黑奴命名, 体现了作者的后殖民主义思想。

1.3 寓意命名

寓意命名也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一种常见方式。作家利用用能够表达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外部形象、社会地位、命运结局等的词语来给人物命名, 寓意于名字之中, 以彰显人物的特定形象。读者也可以从人物的名字来窥见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这类命名方式常见于讽喻体裁的小说 (allegory) 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小说中作者将人物命名为Christian, Mr.Worldly Wiseman, Faithful, Ignorance, Hopeful, Giant Despair, Mr.Nogood等。[2]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中的Goodman Brown和Faith也是把人物的行为特征、性格品质隐含于其名字之中, 暗示读者小说角色的品质特征和深刻的主题内涵。

2 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翻译方法

以人名寓意, 以人名塑造人物, 以人名渲染感情色彩, 以人名揭示主题, 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名往往成了反映人物性格及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读者来说, 对文学作品人名寓意的理解, 有时关系到对整个作品的正确理解。[4]因此,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 特别是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人名, 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加以关注, 译者要尽量保留原作的韵味, 使其尽可能符合起名人的初衷。针对上文所述的几种命名方式, 对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翻译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 音译

对于比较普通的没有特殊含义的人名, 多依据《英语姓名译名手册》采用音译法。音译法是最常见的, 也是最主要的译名手段。译者在正确理解源语言作者意图的前提下, 为了尽量表现出源语言的文化特征, 可直接音译, 将人物名字按源语言的发音翻译为读音相近的汉语, 这样可以增强作品的异域感和新鲜感。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名字均是直接音译为汉语, 如“Elizabeth Bennet”译为“伊丽莎白·本内特”、“Darcy”译为“达西”、“Bingley”译为“彬格莱”、“Catherine”译为“凯瑟琳”等。凯特·肖班的《觉醒》、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许多作品中的人名都是音译的范例。此外, 由于当今社会的开放性, 国人对许多英语作品的人名已经十分详熟, 这些人名所熟知的人名也可以直接音译而无需加注, 读者也可以感受到这些名字背后隐含的深层的寓意。如“夏洛克”暗含吝啬鬼之意、“犹大”则是叛徒的代名词、“丘比特”则象征爱情等。

2.2 意译

意译即译出人物名称的语用意义。一些作品中的英语人名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单词, 它们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命名的特殊意图。对这些名字的翻译则应该在理解整部作品的基础上根据人物在作品中的表现, 选择适当的译名。[2]对于寓意人名或者音译无法传递作者命名意图的可以采取意译法。英国作家约翰·班扬所著的《天路历程》中所有的人物名字都是有寓意的, 这时采用意译法显得更加合理。如“Christian”译为“基督徒”, “Mr.Worldly Wiseman”译为“世故先生”, “Faithful”译为“诚实人”, “Ignorance”译为“无知”, “Mercy”译为“慈悲者”等。意译法既可以展示人物性格, 引导读者的思维, 同时也有助于体现原作者的命名意图。[5]英语作品中还有一些人名的意义已超过名字本身, 变成了文学作品的一部分, 用来喻指某一类人或行为, 而且大多已被词典收录。这些人名在翻译时可舍弃原文中的具体人名, 直接译出其代表的这类人或行为。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Hamlet”在I am no Hamlet.中可以直接译为“我绝不犹豫”。

2.3 音意结合

文学作品中人名的音译法的不足是无法体现出原作中人名的深层含义, 造成文化信息的流失。简单的意译虽然能够体现出人名的深层含义, 但是却无法使译入语读者感受到作者命名的匠心独具及音和义的完美结合, 无法使他们产生同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效果。因此, 许多译者试图探求一种既能切音, 又能达意或表形的翻译方法, 即音意结合或音形结合的方法。如杨必在翻译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时, 将“Sharp”译为“夏泼”, 不仅将此人名的原意“精明的、有洞察力的”, 而又暗含“狡猾、诡诈”之意传达出来, 而且切音, 二者在读音上颇为接近, 把音与意巧妙地结合起来, 堪称妙译。[2]

2.4 音译加注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音、形、义的结合方面及其结构特征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原语言作者可以利用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段创造出一种意在言外、含而不漏的效果。但是在另一种语言符号体系中, 要想找到一种彼此对应的关系, 实在是可遇不可求。[4]一些对英语读者来说耳熟能详但是译入语读者却比较陌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字, 如果只采用音译, 在译入语读者当中就会造成文化信息的缺失, 无法使译入语读者产生与阅读原文同等的效果。因此要想既译出人物角色暗含的文化信息又兼顾音和形, 这时可以采取先音译再用注释表明典故寓意的增译法, 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 对于许多习语、典故及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特殊意义, 只有加以注解补充才能完全表达出原作的意图。例如“He is not a Quixote.”可以译为:“他不是堂吉诃德。”并加上注释: (堂吉诃德 (Quixote)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所著小说《堂吉诃德》的主人公, 喻指充满幻想的理想主义者, 狂热而侠义的人。)

3 需要注意的翻译原则

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翻译除了使用以上的几种方法之外, 还要注意应该遵循“名从主人”、“约定俗成”以及简化的原则。“名从主人”也就是说人名翻译时应该保留原语言本身的特点, 按其本身的顺序来翻译。这不仅是对个人姓名权的尊重, 也是对一个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尊重。[6]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 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字时要先名后姓地译成中文, 如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的主人公“Rip van Winkle”被译为“瑞普·凡·温克尔”。而傅东华将“Scarlett O hara”译为“郝思嘉”、“Ashley Wikes”译为“卫希礼”、“Rhett Butler”译为“白瑞德”等中国化的人名翻译, 则抹杀了西方文学的异国情调, 使人误以为西方人的姓名也如同中国人一样, 而不利于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不同英语国家人物的名字, 特别是英语和美语, 同形不同音现象要给予不同的翻译, 如Berkeley在英国读/bа:kli/, 译为“巴克莱”, 而在美国读|bekli|, 应译为“贝克莱”。[7]

而对于一些明显有误但使用已久的人名翻译, 因为它们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用法, 一般按习惯用法不加以更改, 对于传统的译法我们力求保持特殊的一致性, 不致于产生误解。例如,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几个译本将主人公“Hamlet”译为“哈姆莱特”、“哈姆雷特”、“汉姆莱特”、“罕秣莱德”、“汉姆来提”和“哈姆雷”等, 多个译本同时使用就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因此, 目前文学界更多的还是使用约定俗成的“哈姆雷特”译本。

简化原则主要是只英语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汉语翻译不宜过长。姓名中不重要的辅音可以省略, 如Shakespeare译为:“莎士比亚”而不是“莎克士比亚”;Mac Donald译为“麦唐纳”而不是“麦克多纳尔德”。由于外国人名较长, 传统的译法只译姓不译名, 如莎士比亚, 不必译为“威廉·莎士比亚”;当然也有只译名不译姓的, 如“Galileo Galilet”就译为“伽利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大都蕴含着一定的意义, 所以人名的翻译, 关系到对整部作品的理解。译者不应只采用简单的音译或意译, 而应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出发,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使译名既较好地传递原文中人名所隐含的意义, 又能够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2]潘明霞.文学作品中人名文化透视与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9) :24-26.

[3]王艳芳.英汉文学作品中人名的寓意及翻译[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9) :267-268.

[4]张逵.英汉文学作品人名的意蕴及翻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119-122.

[5]李静, 李崇月.浅议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翻译[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9::129-132.

[6]张丽美.英汉人名文化比较及翻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42-43.

浅析新世纪儿童文学之汉译 篇2

关键词: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11-01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以及分类.

儿童文学应其特殊的语言特征,特殊的读者对象而区别于其他文学。儿童文学同时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它的语言一般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对于儿童文学的定义,解释颇多且侧重点各不相同。儿童文学,从广义上说,是独立的文学门类。它与成人文学相对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保持文学共性的前提下显示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总的来说,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造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从年龄阶段来看,儿童文学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水平、审美要求及阅读能力相适应,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儿童文学是三个文学层次的集合体,它包 括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这三个不同的文学层次。在它所包含的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中,以童年期儿童为读者对象而创作的童年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主体与核心。从体裁来看,它又分为诗歌,童话,故事,小说,寓言,喜剧,散文,报告文学,科学文艺,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等不同类型。

二、儿童文学的特点

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征包含了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等几个方面。儿童文学存在的状态包括了“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儿童自己创作的作品,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以及“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在题材,主题,故事结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都要求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价值标准。同时,中国儿童文学外又区别于外国儿童文学。在创作意向上,中国儿童文学注重精神教化功能,西方儿童文学标榜快乐原则和反朴归真;在艺术精神上,中国儿童文学充满浓厚的伦理意识,西方儿童文学则体现出鲜明的人本的、哲学的性质;在价值取向上,中国儿童文学强调群体精神,西方儿童文学重视个性原则;在审美风格上,中国儿童文学端庄平实、温柔敦厚,西方儿童文学富于幻想、情奔放。

三、儿童文学的汉译

历史上的儿童文学概念不同于新时期的儿童文学概念,在历史上,在西方,“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训导和教育的文学”,这一概念一直从十八世纪延续到十九世纪末。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三种主要的儿童文学概念,即“儿童本位的文学”(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现代儿童诞生之初),“教育儿童的文学”(30年代直至80年代),以及“适应儿童心理和趣味的文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时期的儿童文学是指考虑到儿童理解力的文学。相较于历史时期的儿童文学概念,新的儿童文学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展现了更为灵活和开放的立场以及态度。首先,肯定了儿童文学的儿童性。基于艺术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儿童文学拥有了包括成人在内的更广泛的读者群。但儿童文学之所以存在,首先是它有特殊的读者群。儿童文学主要以儿童为读者对象。同时儿童的阅读也是以儿童文学为主要对象,两者相辅相成。其次儿童文学的本质是文学,遵循文学的基本规律,拥有文学的基本特征。文学性使儿童文学区别于其他同样具有教育性和儿童心理适应性的其他儿童读物。

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特征,揭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英语儿童文学汉译的历史变化趋势。晚清时期的文学翻译高潮培育了儿童文学的萌芽,以鲁迅等为首的文人借助西方理论,呼吁儿童文学要实“儿童本位” 这一时期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都是一些翻译大家所为,比如鲁迅,周桂笙,周作人等。特别是周桂笙在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尤其是童话和寓言的翻译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但当时的儿童文学仅仅是一股潜流,并未从成人文学中分离出来,而儿童文学翻译更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注意。五四时期,新的儿童文学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新颖的儿童文学文体比如滑稽画,音乐故事等进步满足了儿童的审美情趣。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及其翻译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文学和翻译以苏联文学为主要模式,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也没有真正关注儿童读者的需求。80年代后,随着中国越来越频繁的对外交流,儿童文的现代化随之实现,儿童文学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清末民初(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鸟瞰[J]. 三峡大学学报,2005,(1).

[2]大众文艺第二次座谈会[J].大众文艺,1930,(4):15-181

[3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杜,1982。

[4]秦弓.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上/ 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6).

[5]秦弓.“五四”时期的安徒生童话翻译[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4).

[6]徐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中国翻译,2004,(6).

[7]王泉根.《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总序[DB/OL].

[8]王泉根.儿童观的转变与 20 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J].娄底师专学报,2003,(1).

[9]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杭州: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康雪莲(1991—)女,甘肃天水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与翻译研究。

外国文学汉译 篇3

1 翻译特性的理论背景

在众多对翻译特性的研究过程中大多是就其中一个方面研究的,比如:《社会语境视阈下的汉语新词英译》(刘燕,2013)是对社会性的研究,《我国传统翻译标准的符号学探讨》(王治江,2002)是对符号转性下翻译的研究,《翻译历史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王和福,2012)是对翻译的历史性研究以及《翻译的创造性》(蒋丽娜,2011)无疑是对翻译创造性的研究等。但对翻译特性提出完整表述的是许钧教授的新著《翻译论》(2003),他在其中通过对翻译本质五个特性的分析,从逻辑上对翻译各个属性的种种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最终,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新的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2 英语文学作品汉译

英语文学作品具有修辞题材、语言运用、注重艺术美感等的特点,给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汉译时,社会语境的制约作用不可忽视,但也不可小觑文化语境以及其他因素对其的影响。许多文学作品的汉译,与其说是文化的或是社会的,不如说是翻译特性视域下的。

2.1 翻译的文化性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翻译离不开文化。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传统习俗等方面。

在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让辟果提将“exactly”说成“/akzakli/”。董秋斯译文用“十风”与“十分”相对,很好地反映了辟果提见识短浅、口齿不清的特点。又如:“…We was living then in a solitary place,but among the beautifully trees…”译者将此句译为“……俺们那时呆的地方挺背,前后八方的树林子说不出的漂亮……”显然从语法就可以看出辟果提文化层次很低,这与其说话的风格很吻合,同时也把原文的文化风格作了如实传达。

2.2 翻译的社会性

翻译的社会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心理、社会接受程度、精神需求、语言发展进程、译者的内在动力、翻译的外在诱因、相关学科(哲学、语言学等)和翻译理论自身的发展乃至出版商的要求等。例如: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相当多一部分涉及性内容,受其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并未完全如实地翻译这些内容,而是弱化甚至删减。例如:All he did was keep talking in this very monotonous voice about some babe he was supposed to have had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the summer before.他只顾用那种微单调的声音谈着今年夏天他如何跟一个小妞儿发生暧昧关系。“To have sexual intercourse”如直译应为“发生性关系”或“性交”。可是这样的译文在当时是不会被普遍接受的,因此译者采用了“发生暧昧”这种表达方式来弱化原文中那种强烈的效果。

2.3 翻译的符号转换性

说起符号转换性很自然要说到符号学,一种语言符号在翻译者头脑中产生一个概念,并产生了一个“思想场所”,即“语境”或“符境”。然后,译者头脑中的语言编译机制就将原语的思维转化成“内部言语”,供大脑进行编码,接着转化成译语的语言,从而产生出原语语言符号的对象即译语的语言符号。这就是翻译中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

例如:Do you take up basketball when you were 12?译者大脑根据其相似块的多少,对词组take up会产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接纳(乘客)、装载(货物)、接收(挑战)、采纳(观点)、开始(从事于)、占据(地位、时间)、拿起等等。但是根据上下文,这里明显是“开始打篮球”的意思,所以选择“开始(从事于)”之意。

由此可见,译者通过一个词语的类型、语音等句法关系对它进行识别;进入大脑后产生出这一词语所对应的多个概念意义;词语的语用关系发生作用,译者根据其语境判断选择出一个最适合的意义,将其运用到表达中去,由此再现了翻译的转换过程。

2.4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大多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具有语言含蓄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这些因素最终造成译者对原文本认知理解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恰恰体现了译者对原文本认知理解上的创造性。另外由于中西方的各种差异的存在,因此,任何脱离相关文化背景甚至主观臆断的翻译,都是不可取的,而应该灵活,注重翻译的创造性。

例如《哈姆雷特》剧中的独白“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朱生豪译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卞之琳的“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张庆路的“妥协呢?还是斗争呢?这是个问题”等多种表达。每种译文都做了大胆的创造性的变通处理,可以说正是有了创造性的存在,读者才有机会结识如此多的哈姆雷特。

2.5 翻译的历史性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因此翻译在语言风格、思想理念等方面也会具有时代的特征,因此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受到译者“偏见”、译本的历史性、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学作品的翻译必然会有不同。

例如《简·爱》中:“I never liked long walks,especially on chilly afternoons…”的两种不同翻译。李霁野译本:“我从来不欢喜远长的散步,尤其在寒冷的下午……”黄源深译本:“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尤其在冷飕飕的下午……”可见,译本的语言受当时的语言习惯的影响,具有时代特点。黄译本则使用“喜欢”进行传译。因此,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译本,重译是时代的要求。

理解的历史性决定不同时期的译者对同一源文本的理解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只有对源文本的正确理解,才能正确传达作者表达的意思。

3 结论

翻译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上文的探讨为只是我们研究英语文学作品汉译提供了某种认识的角度。在对翻译特性这五个方面的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探究,我们在认识了翻译的本质价值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只有正确理解了翻译的特性,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翻译,让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理解国外文学作品精彩动人之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翻译在对各国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从翻译的本质特征出发,以翻译活动具有的“文化性”、“社会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以及“历史性”为讨论基础对翻译的特性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这五个方面对文学翻译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好地选择翻译方法实现更好的翻译,使英语的作品更易于理解。

关键词:翻译特性,英语文学,汉译

参考文献

[1]蒋丽娜.翻译的创造性[J].沈阳大学学报,2011(4):85-87.

[2]李新.从《简·爱》两汉译本谈文学翻译的历史性[J].时代文学,2010(4):11-12.

[3]谢建平.文学语言的风格变异与风格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115-118.

[4]许钧.翻译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5]许钧.翻译价值简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35-39.

外国文学汉译 篇4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复译,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空白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会有多种译本。有人认为文本是客观的, 主张文学作品应有一个终极译本, 不主张复译, 否则就是对资源的浪费。然而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复译是研究文学的一种手段, 同时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语言发展的要求及读者的需求等。

一、文学作品复译的必要性

很多学者或译者都把文学作品看作一个封闭的语言结构自足体, 认为文学作品产生后保持着恒定的文学价值和意义。这表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试图精确理解原作以期做到“忠实”于原作者和原文。但近几十年来这种忠实观已受到众多质疑和挑战。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多元的,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 作品的意义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一个译本是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作品的意义也会变化。因此一部文学作品不可能产生唯一忠实的译本。复译可以体现出时代的差异性。

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译作只能接近原作, 不可能完全复制原作。作为创作性劳动的主体---译者的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阐释也有所不同, 即使是同一译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等的理解也会有差异。因此文学作品的复译是有必要的。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的语言规范。文学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的特点, 导致文学作品可能存在歧义。不同时代的译者受当时社会语言规范的影响, 及从读者的接受力衡量, 都需要产生不同的译本。因此, 语言规范的历时性需要复译的存在。

二、文学作品复译的理论依据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打破了在翻译中追求译文与原文完全对等的译界梦想。这是翻译发展过程中对原文及原作地位的一次挑战。20世纪60年代德国兴起的接受美学理论进一步改变了这种局面。

接受美学将长期以来备受冷落的读者因素提到了文学意义研究的中心地位, 认为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只能是一堆废纸, 文学意义的生成离不开读者的参与。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认为, 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 二是读者的赋予。接受美学同时考虑到作品和读者两极,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正是作品和读者对话和交流的结果。即原作的意义是由译者即读者与原作的相互作用生成的, 复译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译者理解过程的差异。据此, 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概念, 表示接受主体先行存在的指向本文的预期结构。这种结构是在历史中形成的, 并处在不断的重构之中。期待视野的内容极其广泛, 至少包括双语水平、双语文化、生活经历、文学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伦理道德、政治意识形态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等。可以说, 面对同一部原作, 不同译者的不同期待视野往往导致理解的不同。而且随着生活经历等的变化, 同一译者的期待视野也会发生变化。

另一代表人物伊泽尔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是一个充满未定点的召唤结构, 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就是使未定点具体化的过程。作品一旦脱离作家之手, 便成了丰富的立体的、多维的艺术生命体, 它是有生命的。伊泽尔认为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许多空白和未定点, 这些空白和未定点正是作品意义生成的根源。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填补这些空白和未定点。

在文学名著复译中, 译者面对的原作是一个充满空白和未定点的结构, 这为译者的理解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有些作品多次被复译, 原因之一就是它具有更丰富的意义潜能。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有意无意地设置的许多空白, 形成潜在的召唤结构, 以调动和启发读者的想象和创造性。

接受美学的这两个代表人物都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产生于作品与读者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对复译来说, 正是文学名著的空白和未定点给具有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的理解带来了无限意义的可能。

三、文学作品复译的现实意义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代表作。该小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另一魅力在它的语言特色。自20世纪50年张谷若的第一个译本产生后, 相继出现了多个译本。本论文从《苔丝》的汉译本探讨复译的意义。

3.1 提高翻译质量, 使优秀文学作品永生

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 它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但文学作品译作的质量影响着它的传播。很多作品的复译无疑就是源于其他译者对现有译本表示不满或译本本身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张谷若对自己的译作《苔丝》进行两次改动。他对前译不甚满意, 发现别别扭扭的句子并不在个别, 于是他又对前译进行了润色和修订。

And when they had started anew she rode along withan inward and not an outward eye.

车又走动起来了, 她只顾着心里思索, 外面的东西一样也没看见。 (张谷若, 1953:57)

车又走起来了, 她是带着内心的眼睛, 不是带着外面眼睛坐着车前进的。 (张谷若, 1957:59)

车又走动起来了, 她只顾心里琢磨, 外面的景物一样也没看见。 (张谷若, 1984:61)

旧译一般会存在四个问题“1.有明显的翻译腔;2.无文彩;3.不贴切;4.未透彻理解原文, 拿那些句子与原作对照, 可看出一个共同点:形似而神不似。” (张经浩, 1999:2) 因此, 复译可提高翻译质量, 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再生、永生。

3.2 满足不同读者的期待视野

译文读者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审美能力、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差异, 对事物的理解会存在差异。可以说, 面对同一部原作, 不同译者的不同期待视野往往导致理解的不同。因此会出现多种译本, 这些译本也能满足不同的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Some had beautiful eyes, others a beautiful nose, others a beautiful mouth and figure;few, if any, had all. (Thomas Hardy, 2003:7)

她们里面, 有的美目流盼, 有的鼻准端正, 有的樱唇巧笑, 有的身材苗条;但是兼备众美的, 固然不能说没有, 缺少得很。 (张谷若, 1984:20)

有的姑娘眼睛漂亮, 有的姑娘鼻子漂亮, 有的则嘴唇漂亮或身段漂亮, 但是, 全身上下无懈可击的即使不能说没有, 却也寥寥无几。 (孙法理:1993:11)

例句中张谷若大量使用四字成语翻译原文, 试图追求与原文多次出现的“beautiful”对等。但在其他译者看来, 这种译法过于文艺腔, 所以孙法理的版本中处理成通俗的语言。这两个译本满足了不同读者的期待视野。

3.3 推动比较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有人说没有翻译就没有比较文学。因为对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主要借助于翻译。从事比较文学的学者不可能穷尽所有语言, 很多情况下, 只能靠译本进行研究。但仅凭一部译作去研究对比, 即使是很优秀的译本也很难对两民族的文学作出客观公正的比较研究。如果一部作品有多个译本可参考、比较, 就会减少对原著的误解, 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从而推动比较文学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经典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 国家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反映了社会, 还服务社会, 还推动社会的发展。译作也是如此。因此在选择复译时要考虑到译作的社会意义, 避免资源的浪费。

译者选择复译时, 必须要有超越意识。翻译活动繁荣之初, 因为社会因素的影响, 读者只能被动的接受译作。因此对同一部文学作品, 通常只有一部译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外交流的增多, 读者的审美日趋多元化, 期待视野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译者在选择复译时, 必须要有超越意识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译者在复译前要对旧有译本有所了解, 把握其成功和不足之处, 争取复译时超越旧译。

此外, “译作之臻于完美, 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需要经过不同译家甚至几代译家呕心沥血的努力, 方能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达到最大限度地与原著相接近的水平。文学复译是一种文化积累, 前译与后译不应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而应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许钧, 2003:9) 。因此, 我们要提倡复译要有继承意识, 这既是对前译的尊重, 也是科学精神的要求。

文学作品复译是研究文学的一种手段, 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翻译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复译, 我们会对文学和文学翻译的本质有更加深刻了解和认识, 可以推动文学的传播和文学翻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2]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译林出版社, 2001.

[3]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4]张经浩.重译《爱玛》有感[J].中国翻译, 1999, (2) .

[5]许钧.复译是一种文化积累[N].文汇报2003-7-9.

[6]孙法理.苔丝.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3.

[7]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外国文学汉译 篇5

对于中西方国家来讲,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别。但由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工作,必须以中西文化差异为视角,正如我国当代语言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考虑文化与语言两个方面。”基于此,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在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人员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色小说。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club-walking”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外国文学汉译 篇6

总结国内31篇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论文, 发现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 多采取对比研究方法, 分析同一著作的不用译本, 从选词, 句法, 修辞, 插图, 语义, 语气, 文化等几大方面讨论, 极少论文从具体的词汇层面上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2) 侧重针对儿童者来研究翻译策略。

国内基于翻译目的论分析研究《夏洛的网》中译本的3篇论文中, 郄翠 (2009) 通过举例法从词汇, 结构, 语义和语体四方面探讨任溶溶译文达到翻译目的效果的翻译策略;卞月娥 (2012) 基于翻译目的论对比分析康馨和任溶溶两个译本, 指出译文没有达到交际目的效果的三个方面;邹艳萍 (2013) 从翻译目的论出发, 通过举例法从语义和修辞这两个角度研究任溶溶《夏洛的网》译文中采用的隐喻翻译策略。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 试图通过统计任溶溶《夏洛的网》译本中言说类动词及分析其翻译情况以及其达到的交际效果, 以探讨在目的论视角下儿童文学翻译的英语言说类动词汉译的翻译技巧及策略, 希望为国内的儿童文学翻译带来一定的启示。

1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 Skopos是希腊语, 意为“目的”。在翻译领域中, “目的”包含三个层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目的, 比如谋生;译文为在目标语环境中要达到交际效果的目的, 如启发读者;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程序的目的, 如为体现原文结构而采用直译法等。然而目的论一般指的是第二个层面, 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 (张美芳, 王克非, 2005:35) , 即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是翻译目的论的核心部分。

翻译目的论主要有三大法则, 目的法则, 连贯性法则及忠实性法则。目的法则是首要法则。诺德的书中曾指出雷斯和威密尔所说的:无论什么翻译, 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 (张美芳, 王克非, 2005:37) 。根据这一准则, 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 也就是“目的决定手段”。那么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特定翻译任务的目的要求的可能是意译, 可能是直译, 也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策略, 这都依翻译所服务的目的而定 (张美芳, 王克非, 2005:37)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在目的语文化中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译文要有意义, 即语内连贯, 能让接受者理解。忠实性法则指的是译文与原文要保持语际连贯, 在译文交际目的达成及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篇际一致从属于篇内一致, 篇际一致和篇内一致又都从属于目的准则 (张美芳, 王克非, 2005:42) 。”这说明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成为翻译过程的主要标准, 因此目的论更强调的是目标语, 目标读者和目标语文化这三者, 并且注重满足目标读者, 实现目标语在目标语文化中与目标读者的和谐关系的达成。

翻译目的论对我国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卞建华 (2006:45) 网上采访诺德指出, 目的论既有规定性又有描述性的特点, 对处理翻译问题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2 儿童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

根据我国儿童文学界的划分, 儿童文学主要是供6至12岁的儿童阅读欣赏 (徐德荣, 2004:33) 。6至12岁的儿童,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 但仍然带有具体形象性, 对韵律和节奏依赖性程度仍然高。

翻译目的论提倡将译文目标读者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这一理论框架中, 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受者,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张美芳, 王克非, 2005:15) 。”那么在儿童文学翻译中, 译者就需要考虑目标读者儿童的背景知识及需求等。儿童文学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儿童, 这是儿童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的最大不同之处。根据徐德荣 (2004:34) , 儿童文学翻译的特定交际环境是翻译文本与儿童读者构成了一个译者通过译作给儿童讲故事这样的语境。根据目的法则, 儿童文学翻译在“讲故事”这样的语境中应该要达成让儿童听懂读懂故事并从中得到教育, 获得娱乐的交际功能。要实现此功能, 儿童文学翻译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 年龄, 性格, 认知, 审美特点。李宏顺 (2014:68) 强调“童趣的再现是儿童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在语言层面上, 要具体做到选择适合儿童读者接受的词汇和表达, 要求儿童文学翻译译者在遣词造句上选用朗朗上口,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 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 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和趣味性, 从而实现译者与儿童读者特殊的“讲故事”与“听故事”的交际功能。

儿童文学形式以故事和对话情节居多, 会出现大量动词。因此, 英语动词的汉译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交际效果。因而研究探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言说类动词汉译具有一定意义。

3 任溶溶《夏洛的网》中译本

《夏洛的网》 (Charlotte’s Web) 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E.B怀特 (E.B White) 创作的一部儿童童话, 主要讲述蜘蛛夏洛 (Charlotte) 利用其才智和努力帮助她的朋友小猪威尔伯 (Wilbur) 的故事。童话里体现出的友谊之情以及真善美, 对儿童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作品主要通过对话形式展开, 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这部作品受到许多国家儿童甚至成人的喜欢, 其译作非常重要。

《夏洛的网》在国内有四个译本:康馨译本, 春心和柳水的合译本, 肖毛的网上译本和任溶溶译本。这四个译本各有特点, 但任溶溶译本最大适度地体现了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准则。周望月, 邵斌 (2014) 谈到“而2004年, 任溶溶坚持儿童本位原则, 归化异化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 既保留了原作文化, 又使译本处处充满幽默、乐观向上的童趣。”郭静 (2012) 研究任溶溶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采访的方式对二百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任溶溶的译本比康馨的译本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更受儿童欢迎。从以上可以看出任溶溶坚持的最主要翻译原则还是目的原则, 让孩子看得懂, 同时还具有趣味性。这与翻译目的论基本是一致的, 因此, 本文以任溶溶的译本为语料具有一定的价值。

4 英语言说类动词

根据方寅和夏燕舞 (2012) 对中文的言说动词研究述评可知, 言说动词包括:所有述说动词 (“说话”和“告诉”类动词) ;大部分赞成动词 (“了解”及“检验”类动词) ;小部分情感动词。而根据维基百科, 言说类动词被用来表示言语, 作者在用直接引语时需要一个词来表达“说”这个意思, 这个词就称作言说类动词, 言说类动词使人知道接下来的话语是如何被表达的。综上所述, 言说类动词一般是在直接引语发生前或后的“表示言语行为”的以及使人知道话语将如何被表达的一类动词, 比如说、告诉、询问、表白等等。

5 原文及译文中言说类动词的特点

5.1《夏洛的网》中英语言说类动词的定量分析

《夏洛的网》中英语言说类动词的汉译分析采用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3版) 进行参考 (中阶第3版无gabble和holler因而参考高阶第4版) 。中阶或高阶一般适合成年学习者使用, 以此对比更能看出任溶溶的汉译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以目标读者儿童为核心的翻译效果。从表1中可以总结出原文中言说类动词的特点:

第一, 词汇多样性。原文共出现50个言说类动词, 其中say, ask, reply, cry, scream, call, whisper出现频率最高, 分别是357、85、48、33、14、11、10次, 其他言说类动词均低于10次。除了普遍常用的say, reply, cry, call, ask, scream六个词, 由于该书动物种类多, 剩余的44个动词都使用地十分形象, 其中14个动词专门生动描绘动物的叫声。

第二, 富于想象。“beg, boast, breathe, complain, growl, groan, gasp, grunt, gabble, grumble, honk, holler, plead, mutter, murmur, moan, ramble, retort, scream, shout, suggest, snap, shriek, sigh, sneer, whisper, yell”27个单词 (超过一半的言说类动词) 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和状态, 适合儿童读者想象。见表1。

5.2 任溶溶《夏洛的网》译本中言说类动词的特点

5.2.1 频率最高的言说类动词语义明确

原文出现频率最高的say, ask, reply, cry, scream, call, whisper这7个言说类动词的汉译都和字典的翻译对应, 采用直译, 汉译次数分别是344、80、42、18、13、7、7次。译者对这七个词并没有增添过多的其他表神情, 状态副词修饰。言说类动词增译想象较少, 除了say只有一次翻译成“连忙说” (无其他副词修饰say) , explain翻译成“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添加了开门见山的意味) ”, 其他的在儿童读者接受的程度上根据动词本身意义进行汉译。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些动词语义明确, 儿童容易理解, 达成有效的交际目的, 体现了目的法则。

5.2.2 其他言说类动词具有口语化特点

译文中言说类动词的其他处理体现目的论的首要法则——目的法则。以下关于译文言说类动词汉译的两方面可以证明。

第一, 口语化语言。从表1字体加粗的汉译可知, 19个言说类动词的翻译口语化, 贴近生活。比如, beg有一次翻译处理成“吵着要去”, begin翻译成“说起来, 讲起来”, boast翻译成“说大话”, “snap”翻译成“狠狠地回答”, 及其他的翻译“大叫一声”, “悄悄地说了一声”, “叹了口气”等。

童话里很多情景对话, 口语化的语言使译者成功充当一位“讲故事”的人, 儿童读者成为“听故事”的人, 从而实现译者与儿童读者通过译介达成交际目的, 口语化语言的特殊处理, 使译文的交际目的得以实现, 符合目的法则。

第二, 拟声词、叠词或者重复词的使用。表1中加下划线的15个言说类动词汉译用到拟声词、叠词或重复词。这些翻译使语言富有节奏感, 音乐感, 并且体现音律美。“儿童文学中隐含的情趣最终是通过语言手段来实现的” (吴艳晖, 2007) 。这样的特点迎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对节奏与旋律的接受程度高, 使儿童读者容易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些动词的汉译富含动物语言意义, 形象地表现动物及人类说话时的方式, 体现出童趣, 儿童读者更有效地接受, 因而也实现了目的法则。

5.2.3 对同一言说类动词的不同翻译处理

表5.1中斜体的12个原文言说类动词根据具体情景对话采用不同翻译, 既围绕词典的中心意思, 又适当变化, 是词语多样化的典型例子。这样的处理使得译文与原文在词汇多样性方面是一致的, 实现了忠实原则。更重要的是, 语言多样化, 使译文更生动风趣, 有利于儿童进行丰富的想象, 符合儿童的心理, 年龄, 认知特点, 为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提供了可能, 忠实法则为目的法则服务。

6 言说类动词翻译技巧及策略

以上分析表明从目的论出发的儿童文学翻译的言说类动词汉译技巧和策略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 为了目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采用直译。为达成交际目的, 译者需优先考虑目的法则, 从读者理解的基础上出发。任溶溶译本的言说类动词体现了这一点。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采用直译, 语义明确, 目标读者——儿童易于理解, 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第二, 根据不同对话情景采用增词翻译法, 使言说类动词翻译尽量多样与形象。任溶溶译本中除了使用频率最高的7个言说类动词采用直译, 其他的言说类动词根据不同对话情景采用增词翻译法, 具有形象生动的意味, 利于儿童读者想象。因此, 除了经常使用的言说类动词, 根据不同的对话情景, 其他的言说类动词应该围绕本身具有的涵义而拓展出更具有童趣的汉译, 即增词翻译法, 这可以为成功和谐的交际效果的实现提供可能。

第三, 言说类动词汉译多使用拟声词、叠词、重复词实现童趣。为了让儿童读者能更容易接触辨别不同生物特点及理解故事, 言说类动词需要根据不同生物特点以及词基本含义使用不同的拟声词、叠词、重复词等, 既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 又体现童趣, 从而为儿童读者呈现形象生动的画面, 使儿童读者易于投入译者“讲故事”的交际环境, 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交际目的。

7 总结

上一篇:北京高校学生下一篇:体育团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