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熏陶

2024-09-10

美感熏陶(精选四篇)

美感熏陶 篇1

一、品词品句, 领略语言美

散文通常是用表现力极强的语言作为物质载体来体现内涵的, 因此教学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教师的精心点拨, 引导学生领会、学习其中的语言精华和表现技巧, 领略散文语言的精妙所在。

1. 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地说, 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生动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庐山云雾》中, 站在大天池等地俯瞰, “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 波涛起伏, 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 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 燃烧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 将云絮染上斑斓的色彩”。这里, “万顷”“汪洋”写出了庐山云雾波及的范围之广;“青峰秀岭”变成了“小岛”, 表现了庐山云雾气势之壮观;“云絮翻飞”“银涛雪浪”描绘了色彩斑斓、翻动荡漾的迷人雾色。教师只要抓住了这一系列关键性词语进行点拨, 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就跃然于读者眼前, 学生自然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又如《乡下人家》有这么一句话:“……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 爬上屋檐。”作者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写出了乡下人家爱种瓜的情景, 看似简洁、朴素的语言却充满情趣。这里“攀”“爬”两字用得特别传神,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攀”“爬”的意思, 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一读、想一想, 领悟出这两个词说明瓜藤不停地生长, 从中体味“攀”是努力向上, 是一种不断追求的动态美, 相比之下, “爬”显得静悄悄, 是柔和的美。最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品读句子, 感受到乡下人家那种悠闲的心境、勤劳的品质。

2. 赏析优美的句子。

散文的语言大多非常优美, 如《桂林山水》写漓江水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整齐匀称而有音乐韵律的句子把漓江水描写得如诗如画。在教这类句子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的强烈情感。

3. 揣摩特色性语言。

《庐山云雾》中“雾来时, 风起浪涌;雾去时, 飘飘悠悠。雾浓时, 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 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一连串的排比、拟人、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庐山云雾集聚时的来势汹汹, 雾去时的飘逸洒脱, 以及雾浓时的凝重神秘和雾稀时的轻盈秀丽。引导学生把握了这些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后, 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情动而言形” (刘勰) 了。

又如《葛洲坝工地夜景》中, 那“嘟嘟”的汽车声, “呜呜”的火车声, “突突”的拖拉机声, “轰轰”的山石爆破声, 还有“嗨哟嗨哟”的劳动号子声……这一连串的摹声叠词, 犹如高山流水奔泻而下, 不仅其摹状性增强了文章的形象美, 而且其音韵节律的特性更赋予文章以音乐之美。

这些富有特色性的语言,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 在一次次品嚼的过程中, 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二、披文入境, 开拓意境美

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 每一篇散文独特的整体组合无疑也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 这种整体的美亦即文章的“意境”。因此, 教读一篇优秀的散文, 只有词句的美是不够的, 还必须随着作者的脉搏, 披文入境, 开拓其内含的意境美, 进入一种形神兼备、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

1. 以熟读为中介, 充分调动学生的再造想象, 在学生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为事物的本来形象。《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课文描写的大自然之美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教学中, 让学生闭上眼睛, 听老师范读课文, 展开想象。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结合平日对黄昏日落的印象, 火烧云的奇丽之美就在学生的脑际形成了表象。又如《桂林山水》, 课文用许多形象的比喻写景抒情。要想使学生揣摩和体味漓江水的“静、清、绿”, 桂林山的“奇、秀、险”以及“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的丰富含义,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朗读。绘声绘色的朗读拨动学生的心弦, 融情及物, 再现祖国山河的壮美, 感受大自然的瑰丽, 收到“游以恢笑啸歌, 使皆醉义忘归” (韩愈) 的美感效果。

2. 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手段, 把事物描写转化为视觉形象, 让学生生动、真实、身临其境地感知事物的整体形象。如在教学《五彩池》《林海》《黄山奇石》等文章时, 配以真实活动的画面, 再加上娓娓动听的解说, 无疑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 对课文描写的事物进行展开性描述, 进一步深入感知课文的意境美, 强化审美愉悦。《荷花》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纯真的散文, 但对于每一朵荷花的姿态怎样, 作者只用了“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加以概括, 给读者以充分想象的余地。教学中, 有位教师以此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看图或结合平时看到的满池荷花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这样一提示, 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低着头, 正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呢。”“有的害羞地藏在几片大荷叶中间, 怎么呼唤也不肯出来。”“有的随风飘动, 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李吉林老师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增强教学效果, 还让学生三人一组, 一个学生扮演“我”, 一个学生扮演蜻蜓, 一个学生扮演小鱼, 要求他们根据课文内容, 发挥自己的想象, 做转换人称的叙述, 即让小鱼和蜻蜓也变成第一人称同“我”直接对话, 在小组内表演。在学生入情的表演中, 文章的意境之美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体现。

三、立足文本, 鉴赏人文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借景 (物) 抒情是散文的最大特点, 不论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 都寄寓了作者某种特殊的思想情感。朱自清的《春》, 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 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 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发向前;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 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鸟的天堂》赞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长城》《桂林山水》表达对祖国山河、历史的热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景中之情, 诱发情感共鸣, 鉴赏蕴含于散文之中的人文之美。正如叶圣陶所说的“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1. 抓住点睛之笔, 返顾全文。

如阅读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 在教学中我们可用自由质疑、直扑中心的方法, 让学生找出重点段落“当你春游的时候, 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表现中心的, 重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儿童与春天的花儿一样新鲜美丽、充满生机, 进而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2.“文以载道”, 深度发掘。

窦桂梅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最后是这样做的:

师:再看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 你心中会怎样?

生:还是愤恨, 不仅恨侵略者, 还恨那些卖国贼。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 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强大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 今天的学习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 无非是让同学们在看到这一点风景后能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3. 巧妙设计练习, 润物无声胜有声。

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在自然景物变化中表现时间的流逝, 抒发内心的伤感。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 把暗含的人文美凸现得淋漓尽致:我看着月亮一寸一寸地升起, ;我看着桃花一片一片地飘落, ;我看到鱼儿在水面匆匆地游过, ;我看到燕子急急地向南方飞去, ;我轻轻地翻过一张日历, ;……

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美感熏陶 篇2

夏邑实验中学袁玉侠

美感是人对客观物体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上世纪之初就提出不同凡响的“以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崇高品质,让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以熏陶以养成良好审美和言行习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数字化已成为现实。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片、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的直观性强等特点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而语文课中集各种美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反映了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度的审美情趣、要求和观念。它有美伦美奂,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自然美:有至真至纯的,让人崇尚向往,竭力追慕的人格美;有尽善尽美,催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社会美„„运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语文辅助教学,可将这些美的因素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从而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领略自然风光美。

美感熏陶 篇3

记得,我中学时代遇到一位优秀的国文老师,她的课总是涌动着夜话般的诗意;流动着人性的光彩。有一种美感熏陶的魅力围绕着你。那时,班上的同学多受她的影响爱上了文学。同样,如今我也踏上了语文教学的行列。时至今日,她的教学风采,教学的艺术,渊博的文学底蕴,富有魅力的人文素养。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深深让我感悟语文课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洗涤与陶冶。她的教风,时刻鞭策着我,在语文教学中展示出语文课特有的那种美感的意境。并在这一领域里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一路走来,我深感素质教育、能力培养,除注重落实“知识点”外,更应挖掘课文中那些“美”的因素,让语文课真正成为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美感熏陶的课堂。进而成为学生感悟生活,启迪人生的学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语文教学中的美感熏陶恰是涓涓的溪流,侵入学生渴望知识的心田,恰是一片平静的湖水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学生热爱文学的感情波澜。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一波澜在学生情感上泛起,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语的美感熏陶,是语文课魅力之所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利用课前导言,可使一篇篇普通的课文升华到一个高度。生动的导语能够打动人的心弦,增强求知欲望。学生们往往是带着新鲜感和期待的心理来学习新课。好的导语,犹如“引鸟入林”的纽带,“引鱼上钩”的诱饵,自然的调动学生求知激情,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影响。

例如:我在讲《我的老师》一文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课文之中,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老师,这是多么亲切的字眼,当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跨入学校大门的时候,学会的第一个名词就是“老师”。老师用伟大的母爱驱散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我从小失去母亲,但在我人生道路上,却享受到了胜过母爱的爱,这种爱就是老师的爱。是老师用母爱般的心肠温暖着我这可冰冷的心,是老师给我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是老师把那闪闪发光的团徽佩带在我的胸前。当我再考场失意的时候,又是老师含笑着安慰我。是啊,老师就是这样把爱无私的奉献给了你、我、他。今天让我们在魏巍的作品《我的老师》一文中,重温那师生情,老师的爱---”。由于导语发自肺腑之中,深深地打动和感染者学生。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里,教学收到好的效果。。生动的导语,是师生间知识传递、情感交流、信息反馈的桥梁。是培养能力的“催化剂”。是理解课文的“燃火点”。好的导语会给学生带去无穷的回味,以及美感熏陶。就这一点来说,导语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不可忽视的环节即:导语中荡漾着美的诱惑、美的陶醉、美的享受、美的感染、激起美的联想。

二、板书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对学生起着感染和熏陶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课件逐渐代替了课堂板书。有时观看公开课,一堂课下来,黑板没写一个子。笔者认为,实不可取。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授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它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从中把握住知识的整体及内在联系,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窗口。优美精当的板书,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在板书中,学生会感知教材内容的内涵与外延之所在,进而产生对所学内容的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心灵共鸣。有了教师“恰到好处”的板书,加上教师“导之有方”,才有学生的“学之得法”的效应。学生在欣赏、体会、品味和理解中,自觉主动的提升品味,进而感悟教学的艺术魅力。

板书,不仅把重点知识投射给学生,由于内容要有目标性,少而精,重点突出,学生又从布局简洁、清楚板书中收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那艺术魅力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一堂课,板书安排巧妙,会使课堂生辉,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脑海中留下长久的记忆。板书在语文教学中是眼睛,对整体教学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科学与美感为一体的艺术。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停留在黑板的时间长,要比一闪即逝的电脑课件更有效。

三、深入挖掘教材,激发、拓展美的熏陶及艺术魅力

其实,语文课本身就带有天然的美感因素,课文里那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场景,那一尊尊感人肺腑的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深邃的意境、生动语言,无不呼唤读者,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感受。语文课自身,就将审美孕育其中,教者如能善于捕捉这些火花。教学时就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陶冶、感染学生的求知欲。如果不善于挖掘这些艺术魅力,只单纯的就知识而教,那么,再好的作品也不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何谈培养能力。

美的挖掘则取决于教者对教材的深入探讨。只有多角度、多方位去发现“美”,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出“美”;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美”,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愉快的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素质教育、培养能力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的老师》一文。描写蔡芸芝老师时有个特写镜头:“嘴角边有块榆钱大小的黑痣”。细想,榆钱大小的黑痣长在嘴角。在常人看来“过大”,也许并不给人以“美”的点缀。那么,作者为什么能以此视为美的标志来写?这说明老师的形象已在学生的眼里“完美无缺”。如果教学时能够挖掘、发现这些闪光点进行赏析,那么,对学生理解主题、体会课文中那深深的师生情,都会升华到高处。

语文教学伸缩性很大,是给學生一桶水,还是一滴水,这不仅取决于教师广博的自身素质,更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探讨,一个努力钻研业务,吃透课本的教者,它不仅能灵活自如的运用教法,而且能够多角度、多方位的剖析课本内容蕴含着的闪光点,诱发学生去发现“美的事物”,“美的内容”。进而对学生美感熏陶。

四、巧用课堂资源,扑捉课堂的精彩,引发魅力教学

美感熏陶 篇4

小学阶段, 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启蒙时期和情感的萌芽阶段, 学生对美的发现、探索、体味、鉴别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导者的正确启发与诱导。语文蕴藏的人文精神因素比其他学科丰厚而广阔, 因此必须珍视这份丰厚的资源——聚焦阅读。语文教学是在求真、向善、赏美的过程中进行的, 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这就意味着, 教师必须贴近学生的心灵,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贴近笔者的心灵, 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美感。

九年制义务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 大多是兼顾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载体, 是人类感情与美的沉淀。如何使语文文体所特有的美感为学生所感悟?

笔者认为必须从儿童的视野出发, 从儿童的心理需要为起点, 去触摸文本的语言, 去想象、去体验, 让孩子感受美的语言, 走进美的意境, 获得美的情感。

一、让“通感”调动学生的心, 去体味语言灵动之美

“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吸引你伸手触摸那飘忽的云雾, “只有浪花还不时的回过头来”我们感觉到的不仅仅是浪花的跳跃;“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任它在我们的心间驻足, 向我们轻轻地诉说;“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其间有绚丽的画面, 更有动听的鸣唱……

文本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世界, 阅读教学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通感”, 去体味语言灵动之美。通感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沟通起来看语言之形, 听语言之音, 品语言之味。

教学《槐乡五月》时, 笔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 我们要一起去五月的槐乡游览, 一路上,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尝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待会儿把你最想说的与大家分享。”这样一问, 把读课文变成了“欣赏”景物, 学生乐得发表自己的所观所感:“我看见槐花真美!”“我听到……”

在此基础上, 笔者播放槐花图片, 让学生比较图上的槐花与诵读课文时想象到的槐花有何不同。有学生说:“图上的一树槐花很美, 但我在课文中看见槐花一大片一大片, 五月的阳光下居然有茫茫的‘雪’, 我都以为在仙境中了!”“图上的槐花美, 但我见到的槐花喷香喷香, 我都浸在香海中变成香人了!”……此时, 语言符号描绘的画面活了起来, 他们也正真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美感和快感。

二、让留白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 去品出个性韵味之美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教师就要引导他们阅读, 读中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透过句意去体验美感, 即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要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本情景交融的意境, 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 引导学生领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美感, 即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 通过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审美想象, 去接受美的熏陶。

“爱如茉莉”传达的是爸妈间平淡却深厚的爱;“醉里吴音相媚好”传来的是老夫妻俩夸赞儿子的话语;雪儿“转着圈儿咕咕直叫”道出的是雪儿对小主人的感激与眷恋之情;我“把带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和自己的母亲, 那是寄托对小女孩的爱怜、佩服、祝福与对自己母亲的爱……

教学时, 我们要在学生接触文本的基础上, 根据文本的主题拓展延伸, 让学生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从而产生一个自我的认识, 通过对文字本身的品读尽情地想象补白, 做到走进文本解读, 跳出文本感悟,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有自己个性情感的韵味之美。

当我们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品读、想象, 他们就能借助文本、借助自己的已有经验让文本的意义成了一个变量, 学生的每一次阅读, 都成了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发现、一种创造、一种增添……文本的形象之美也因此变得立体丰满。

三、涵咏其间, 去感受生命濡染之美

同在蓝天下, 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海伦, 凭借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积极热爱生活的态度, 战胜困难, 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不幸的桑兰在比赛中意外地颈椎骨折, 却用微笑承受了一切;从小生活穷困的阿炳, 双目失明后面凭借对生活的爱, 对音乐的爱, 对理想的追求, 同命运抗争, 创作出不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小姑娘的一句话, 让萧伯纳意识到要永远谦虚;年轻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吃尽了千辛万苦, 冒着生命危险砍死了恶龙, 拯救了日月, 造福百姓……

“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 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 (叶澜语) “语言有温度, 字词知冷暖”, 体味文本中涌动的生命激情, 需要我们寻找语言文字的生长点, 在文本间涵咏、体悟……不断地濡染, 让孩子们有海一样博大的情怀, 从而消化和吸收一切美的言行。

阅读, 要贴近作者的心去读, 读进作者的内心, 读出文路, 读出思路, 读出感悟, 读出美感, 读出精神与灵魂……

“一切情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 (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动作……) , 即以此为语言生长点, 每一个细节都在孩子们的心中活起来:“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阳光也被父母的真情感动了, 不忍心打扰他们, 更给这静谧美好的画面添了一份暖意……

美有形, 美有魂, 我们的阅读教学如果让学生感受到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内外兼具之美——即获得美的体验, 就会让阅读教学变得轻松而愉快, 自然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美的思想和情感, 寓阅读于美的享受中, 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鉴别美的能力, 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美育, 就要紧扣教材中的精彩语言, 刺激学生的知觉形象思维, 拓展学生的审美想象, 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理智上得到启迪, 心理上产生愉悦, 精神上得到满足, 课堂上形成轻松沸腾的氛围, 在强烈的情绪感染和心灵震撼下, 使学生真切地感知美, 更使他们学会做一个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研究》

[3].《江苏教育》

[4].《语文学习教育》

上一篇:家具专业下一篇:奈保尔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