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2024-06-27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精选十篇)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篇1

一、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好坏关系到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 关系到社会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也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因此, 在优化高职学生理想和信念教育环境方面, 高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各个高校都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举措, 主要的体现在建立标志性的校园文化项目、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等方面。比如, 某些高校举办各项歌咏比赛、棋类比赛、心理运动会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团结、奋进、向上的良好信念;某些高校开设无人诚信店, 激发学生的诚信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优化网络环境, 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

我们身处一个网络时代,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尤其对正在成长的高职学生产生的撞击会更加明显。大学生自主能力有限, 有时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这就需要学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 发挥网络传播优势, 强化社会主义舆论导向教育

高职高专学生对网络有依恋,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借助网络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模式, 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我们要依据社会现实、学生的关注点来开展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情操, 使其学会健康使用网络, 并在网络中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二) 加大思想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

要做好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 必须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定期接受培训,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学会使用多种教育方法来开展工作。另外,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 我们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 在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他们沟通, 引导他们走出思想的困境, 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三、利用国家重大事件的大环境教育学生

(一) 国家重大事件对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影响

国家重大事件的正面效应会给大学生带来正能量,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以及责任意识。例如,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 社会和各个高校大力宣传、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 许多高职高专学生积极投身这项活动, 在活动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二) 探索不同方式, 引导高职高专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

国家重大事件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良好契机, 是社会培养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难得机遇。在校大学生平时忙于上课、考证, 很少参加社会实践, 经验极少。此时, 重大的国家事件就会引起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注意, 营造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 这个环境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平台, 在参与活动中, 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日渐形成。如2014年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事件, 这一重大事件可以进入高校的课堂, 通过这一反面事件告诉大学生恐怖组织对社会的危害, 激起他们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诸如类似的重大事件还很多, 高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事件来进行高校学生理想和信念的教育, 诸如通过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与同学相处;通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 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国家重大事件中去, 通过亲身参与体会到了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和公民责任感, 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理想和信念。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

[2]吕寒冰.网络环境下高效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山西高等小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9) .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篇2

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对全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我校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开展“坚定理想信念 促进自我成长”的主题活动。同学们以班为单位,根据我校的活动方案,开展班级建设,组织各项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现将活动的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统一部署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把“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当做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去抓,并为此成立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制。

二、营造氛围,体验“理想信念教育”

10月初,我校就制定了具体的理想主题教育方案,并隆重召开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号召全校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倡议宣传过程中,我校全面部署理想主题的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为深入开展理想主题的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三、把握时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经过前阶段的宣传教育,“理想”作为一个主题已经在学生的内心留下了一定的印象。校团委和政教处决定把10月11日至10月30日定为活动实施阶段,11月1日至11月6日为总结阶段。在这个月中,全校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的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宣传海报和各班的黑板报。这属于宣传方面的工作,学校和各班都将收集到的各种关于理想事迹展示出来,让大家都充分了解什么是理想和怎么样去追求理想。

第二、主题班会的开展。各班主任组织召开“我的理想”或“人生与理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各自的理想,通过互相评议、小组评议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理想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学校组织评选优秀的班会课方案,评出优秀的班会课。

第三、各班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名言及典型事迹,并进行学习,每人写一篇以理想为内容的心得体会。还以班为单位出一期以理想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表彰。学校办一期理想主题教育专题宣传专栏。第四、各班开展“理论集中学习和大讨论”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会,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理想专题教育,帮助学生弄清理想的含义,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志士有关立志方面的故事,明确理想和人生之间的关系。在班内进行“坚定理想信念”主题讨论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第五、根据“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内容开展校级征文和演讲比赛,并对获奖的同学进行颁奖。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篇3

关键词:有效教学;增效减负;精;细;实

常州市一中于2006年启动的“高中新课程增效减负行动研究”发展项目,对新课程下如何增效减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学案导学、当堂训练;总量控制、分层作业;及时反馈、主动辅导;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综合策略”的实施,学生学业负担有了明显的减轻,教学效率显著提高。读完《行走在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之间》一书,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大家—起来分享几点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与导学案相结合

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新的课堂模式。以自愿的方式把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组约六人,并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位。每节新课前一天,老师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中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难点,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努力给出答案。每节新课大致分成十个问题,上课时学生用十分钟通读教材后,在十五分钟内讨论自己小组的问题,老师在讲解新课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某个小组回答、表演为主,其他小组补充的方式进行。较复杂的疑难问题由全班同学讨论回答,重点问题老师要强调,并且要做好总结,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新的课堂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又使课堂更加充实,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分组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排历史短剧、扮演历史人物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讲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我让学生扮演周恩来,学生当堂表演,形象生动,使学生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既让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又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历史课堂教学要突出“精”

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用最少的时间,最精辟、精练的语言,给学生最大限度的知识容量和思维空间。(1)内容要精要。历史教学的精讲不是数量上的“少讲”,而是质量上的精要。讲课时言之无物、不得要领的少讲绝不是精讲;而言之有理,揭示了教材的精华,虽讲得洋洋万言又未必不是精讲。因此,“精讲”首先应依据教学目的,从内容上做文章,力求使自身的讲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紧扣热点。(2)分析要精辟。“论如析薪,贵能破理。”其意思是说,论述一个问题就好像劈柴一样,可贵的是准确地劈在纹理上。只有这样顺势运行,视理而析,才能势如破竹,充分显露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师的精讲,也莫不如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精辟的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或结论,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老师精辟的分析,了解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3)语言要精练。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迫切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做到语言精练。

四、试题要精选

做题是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多年来盛行的题海战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打好基础。学生应学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面对多如牛毛的资料和良莠不齐的检测题,老师务必亲自过目,精心把关,力求让学生所做的每一道训练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或精心挑选的。一定要坚持启迪思维、举一反三的原则,教师重点讲解的例题,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训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其所学知识能在相关试题的解答中得到灵活的应用。因此,教师务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检测或训练。教师可以选一些典型的例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基本的解题思路;也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例题,让学生自己审题和解答,并且写出解题思路和答案提要进行交流。

五、作业要适量,倡导当堂训练和分层作业

有的课当天才布置作业,10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我在课堂上试着每节课留10分钟时间给学生当堂训练,自己巡视、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信息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这样做很受学生欢迎,既减少了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错误认识又能及时得到纠正,又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我还尝试了作业的分层,分层的特点是让学生有所选择,难题可以不做,从而有效地减轻了作业量,学生抄作业的现象也比以往减少了。

六、教学各个环节落实“细”和“实”

比如根据考纲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把课本内容分为与做主观题有关的要掌握的大块知识点和与做选择题有关的精细知识点两块,大块知识点在学案上标明在书上第几页,小的精细知识点用填空的形式整理在学案上。此外,我还要求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档案,培养反思能力。教师要从以往试卷中寻找经典题,并将易错题整理汇总,每节课安排当堂训练并及时反馈训练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同时,教师还要把学生做错的共性问题整理好,形成错題集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这样,教师的工作量虽然增加了,但学生切切实实从以往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乐学好学。

以上便是我读《行走在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几点体会,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从这本书中受益,“减负增效”,把天真、活泼、快乐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自主地学习,全面发展。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篇4

2011年4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 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是人们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年代, 都是我们民族、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把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看做是中国共产党真正的优势所在。

2005年1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清楚地看到, 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复杂, 我们决不能丧失警觉。我们必须下工夫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他强调:“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 因此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

当前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着很好的条件和环境, 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 国际社会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 投向人才与科技的竞争。国际社会减少了对不同国家和民族间文化与传统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对立的关注。这种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导向力来说, 是一次深刻的冲击, 致使一部分人弱化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东欧剧变后, 西方敌对势力凭借自身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先发优势, 不断宣扬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家转型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强迫或引诱其认同西方价值, 鼓吹所谓“普世价值”观念, 达到对其进行文化渗透、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2011年最初几个月发生的“阿拉伯之春”所导致的中东北非19个国家严重政治动荡很值得我们警惕。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社会的急剧变化必然带来不同价值诉求之间的碰撞, 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追求功利、追求实效的价值理念在催生新的价值观的同时, 也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复杂背景下, 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纷纷出现, 这些阶层和群体往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来选择和评判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与我国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分歧和冲突。不仅如此, 有些群体也开始稀释我国的主流价值观, 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宣扬西方式的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在某种意义上引起了社会思潮的混乱。

社会思潮的交锋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是“五四”精神的传承者, 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深深扎根于祖国的土壤,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青年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自“五四”以来, 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天下为己任,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 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不朽的诗篇。

然而, 进入到新世纪新阶段, 青年学生在公众的视野里呈现出双重的形象。一方面,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中, 人们看到了强烈社会责任意识感召下的青年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 社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年轻一代的批判。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 高校学生似乎失去了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与集体信仰的信心和勇气, 这种精神的失范和情感的空白被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形容为“价值悬浮”。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 是关系到做什么样的人, 走什么样的路, 为谁学习, 为谁服务的重大问题, 是关系到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核心问题。为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有新的思路迎接挑战。高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 首先应体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怎样更好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思潮, 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又批评和抵制错误思想观念, 强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需要积极探索和回答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抓手

面对新形势,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抓手是: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与社会化程度,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理论是非的辨别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引领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师风带动学风, 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生中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实现这一目标, 在实际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第一, 处理好主渠道和全方位、多样化的关系。思政理论课是对高校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道德和理论修养。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许多变化往往是时代变化的直接反映。许多大学生既有追求理想的勇气, 又有目标迷失的烦恼和痛苦, 诸如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 理想憧憬与现实观照, 外在功利与内在精神的矛盾冲突, 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大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的困惑和迷茫。他们迫切希望通过一种渠道, 认清人生发展的道路, 得到认识上的升华。为此, 思政理论课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社会, 学会用理性的态度思考问题, 明确自身的人生方向。此外, 高校的其他课程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应发挥自身学科特点, 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引导人、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同时, 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结合重要纪念日、社会热点事件、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 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努力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 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知, 提高觉悟。

第二, 处理好知识传授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理想信念教育说到底是个人追求信仰的教育。哲学社会学科同时存在着三个体系, 即知识体系、科学体系和价值体系。如何有效地推进哲学社会学科这三个体系的有机结合, 进而向学生自我的信仰体系转化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落脚点。以高校学生踏入大学面对的第一门思政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科学体系是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的, 同时也存在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价值体系。正确且符合时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教学内容要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 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来说要求就更高。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 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主人, 培养社会责任感,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形成自己对理想、权力、金钱、生存、幸福等问题的理解, 学会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让大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的素质修养在认识上得以贯通, 在行为上自觉践行。

第三, 处理好正面引导和批判错误思想观念的关系。历史证明, 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很多错误思潮、错误倾向不断比较和批判中发展壮大的。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 正面灌输、正面引导是主要手段, 但也要正视形形色色的观念和倾向。思想观念的价值, 只有在竞争中才会彰显, 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场赛跑, 是与各种社会思潮的赛跑。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社会进入转型时期, 不同阶层之间利益的调整与博弈, 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深入, 不同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理想信念教育要有生命力, 高校教育者就需要学会正视多样的个性表达, 需要学会整合各种意见形成统一意志的能力, 提高学生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 明确在阶级社会中, 凡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和历史的烙印, 具有特定社会形态的特点和阶级规定性, 是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的。

第四, 处理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直接制约着教书育人效果。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就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引导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心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青年学生, 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要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坚定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自身就要首先做到, 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时, 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学生的诉求, 倾听学生的利益表达, 充分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 关系到“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理论命题, 需要充分认识到它需要通过长期艰巨的实践才能实现。《劝学》云:“守志如行路, 有行十里者, 有行百里者, 有行终生者。行十里者众, 行百里者寡, 行终生者鲜。”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 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 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激发青年斗志, 引导他们奋勇向前, 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终极目的。为此,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切实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 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1-4-25.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3]谈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12) .

[4]居继清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五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9) .

[5]王岩等.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 2011-5-9.

[6]李廷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及其实现中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12) .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篇5

策教育的工作总结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学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两年来,四十八中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开展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活动。认真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成果,使广大师生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责任,增强了责任感、事业心和使命感,为四十八中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推动了学校快速发展。

两年来,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四十八中学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打造形势政策教育的主阵地,构筑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认清形势,掌握政策,进一步凝聚全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建设积极向上的四十八中学。

一、建立健全形势政策教育长效机制

为确保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我校积极建立和完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一)建立了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制度。对报告会的主旨、内容、形式、组织等严格要求,努力使形势报告会制度化,规范化。

根据这一制度规定,各年组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在分管年组作一次形势政策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作报告。学校定期分析中小学生思想状况,及时组织力量对中小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二)建立了党小组联系制度。全校各组党员都要根据本年组的特点、工作确定一个年组上,通过深入年组调查研究,掌握舆情,找出工作差距,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取得实效。

此外,各年组党小组还要定期编写形势政策教育参考材料,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教育形式,推进宣传教育载体创新,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的新路子。

二、两年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两年来,我校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着力于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理论基础、深刻内涵、精神实质;着力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着力于宣传全校上下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和变化,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在内容上做到了结以下结合:

(一)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同爱祖国、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文明市民素质教育和迎奥运、树新风、讲文明等活动。增强了师生热爱祖国,建设文明和谐的四十八中学的信心和决心。

(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使师生认清形势,坚定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同各种节庆活动和科普宣传周活动结合起来。在全校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新风,使全校的整体文明程度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部署,两年来在开展了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把提高对先进性教育的思想认识、打牢先进性教育的思想基础,充分调动党员参学的积极性,放在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广泛有力的思想发动工作。

三、加强师资队伍和阵地建设

(一)抓队伍,形成合力。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骨干力量。此外,学校教师,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每年我校都要聘请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我校作报告。

(二)抓阵地,强化依托。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组织宣讲团等形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载体和阵地。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抓关键,解决问题。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活动中,四十八中学始终将为师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放在首位,在开展帮扶工作中变以往的慰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主要成效

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了以人为本,密切了师生关系,转变了工作作风,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促进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的形成,推动了四十八中学、的全面进步。

五、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得到

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纳入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有针对性的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

(二)改革创新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活动中,改变了过去单纯地你讲我听,就事论事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来提高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内容上将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方针政策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得师生始终有切身感受。在形式上,既有大规模的集中宣讲活动,还有小范围的理论辅导。通过专家讲座、报告会、征文、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图片展览、问卷调查、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广大师生亲身参与,切身体验,效果显著。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 篇6

关键词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0-0010-04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从教育学上讲,价值取向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1]。从哲学上讲,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2]。由此可知,价值取向既是一种社会文化倾向,又是一种人格倾向,即价值取向可以有不同的主体,主体既可以是社会、群体,也可以是个体;价值取向是选择的结果,其需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以及需要和存在之间的各种价值关系中不断选择;价值取向有应然和实然之分,应然价值取向指应该满足价值主体哪些需要,实然价值取向指实际满足了价值主体哪些需要。

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教育价值主体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教育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这种价值设定、价值预期的实质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即在教育价值主体自身与教育客体之间所具备的若干价值关系中,选择某一种或几种方案,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教育需要的目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教育主体和作为主体的教育在其实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他们和他们的活动结果中所实际遵循、指向、建构和实现的价值关系[3]。

当前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职业性价值取向和教育性价值取向[4];社会取向、个人取向、企业取向、学校取向[5];市场性取向、公益性取向[6];实利主义取向、实用主义取向、生利主义取向[7]。总体来看,目前学者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探析在研究视角上多是从价值主体、价值类型等静态角度进行,而没有从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角度来探讨,尤其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过程关注不足,缺乏从实施可行性角度对价值取向实现途径的探讨,使得价值取向缺乏现实根基和可行性,导致价值取向脱离实际,失去了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为此,需要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来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或个体基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面对和处理职业教育内部矛盾及外部关系时,对教育价值的内容及其实现手段不断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意向或倾向。由此可知,分析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角度把握职业教育价值的主体及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主体的需要及其对职业教育的理想来把握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内容及内容的选择;三是针对不同时空条件下职业教育内部的特殊矛盾来分析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然和应然状态;四是从不同时空条件下特殊矛盾的变化来反思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来探寻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的内涵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指职业教育价值主体基于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着眼对未来的追寻,根据主体的需要和希冀来建构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通过对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追寻价值理想。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理想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目的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教育的目的性决定了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教育者对教育活动充满希冀和向往,这种希冀和向往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实践活动的动力,为人们的努力指引方向、决定行为取舍,因此,教育价值取向总是指向未来的,指向理想的;同时,教育活动的长周期性、教育结果的多因性和迟效性等特点也要求其必须面向未来,不能跟在实践后面亦步亦趋;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加快,职业产生和消亡速度加快,更应着眼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新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具有理想性。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的表现形式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在教育对象上,要求职业教育把全体社会成员纳入教育视野,追求人人公平地接受其所需要的教育,为所有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在教育内容上,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追求显性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更把知识由显性知识扩展到隐性知识,由知识生产延展到知识应用,提高了知识的价值,扩大了知识的功能;在教育目的上,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最终回归教育的本质,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1.在教育对象上,体现在为不同智能类型的人创造接受教育的机会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共有七种智能类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类型[8]。普通学校教育质量标准较单一,仅仅关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没有针对不同智能类型而设计不同标准,这对具有其他智能类型优势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职业教育面向所有智能优势类型的人,尤其是普通学校教育不重视的运动智能、空间智能等智能类型的人,为不同智能类型优势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2.在教育内容上,体现在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知识应用

在知识类型上,根据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知识存在的形式不仅包括可以表达、记录的显性知识,还包括需要理解和默会的隐性知识[9]。隐性知识需要大量的练习和体悟来掌握,不同于显性知识可以存在于公众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个体之中,隐性知识只能存在于个体之中。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于积累与传播知识,在知识积累与传播过程中是着眼于知识创新还是着眼于知识应用,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野。普通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知识的积累与创新,在价值取向上是学术性的,而职业教育以隐性知识为其知识学基础,侧重于知识的传播与应用,扩展了知识的功能,使得知识的价值得以全面实现,在价值取向上是职业性的。

3.在教育目的上,体现为其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虽然面向不同的人才智能类型、在知识发展过程中对知识创新与应用关系上意见相左,但他们同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只不过是起点和途径不同,其终极目的是统一的。

总之,职业教育为不同优势智能类型的人创造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职业教育着眼于知识应用,拓展了对知识的类型、知识的功能、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方式、知识的存在方式和表现方式等不同于追求高深学问的普通教育的全新理解;职业教育在不同的起点上,以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追求与其他教育类型一样的最终理想,即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作为职业教育的理想追求,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了目标依据,指明了努力方向,即教育公平的实现、知识价值的拓展、人的素质的提高。

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实践性的内涵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是指职业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取向必须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离开实践根基、脱离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对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和引领就无从谈起。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决定的。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是指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践,以为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围绕职业活动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情境性和操作性。职业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应当指向职业、面向实践,扎根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扎根于职业教育主体发展实践;职业教育的内容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来源于实践,并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经受实践的考验,由实践来检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职业教育的方法要求将不断变化的实践作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展变化的依据,以实践主体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实践性的表现形式

1.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产生并指向实践和实践的发展

实践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实践决定了人才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实现人类社会文明的代际传承,使个体能够适应技术发展对岗位职责的要求,促进人的职业能力发展,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对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产生于实践,职业教育价值产生于实践。职业教育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实践,不能脱离职业教育活动实践,这是由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决定的,否则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生产一线的需要。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在社会生产实践和职业教育实践中各价值主体在斗争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其实践性是面向社会生产实践和职业教育实践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应当面向实践,面向实践的发展。

2.反映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由社会生产实践来检验

质量标准是对存在满足需要的描述、背反和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认识,是对职业教育现状和职业教育满足人们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程度的认知结果,其是否符合客观存在,能否真正实现人的需要的满足,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即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完善。其原因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质量标准是对存在需要满足的反映,而实践决定了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人的需要来源于实践,人的生存状态及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人的思维,人可以想象各种美好的生活,产生任何奇异的愿望要求,但想象和愿望能否成为人的现实需要,取决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人类实践活动,这些条件和活动决定了哪些想象和愿望能够实现,哪些可以部分实现,哪些根本无法实现,只有那些经过人的实践活动能够实现的愿望,才转化为人类的有效需要。其次,实践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作为对职业教育现状是否满足生产发展及人们职业能力提高程度的认知结果,应当由实践来检验。第三,人的需要满足过程就是经由实践将人的需要具体化的过程,是人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努力的过程,人的需要的满足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因此,反映人需要满足程度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修正、补充和完善。

3.职业教育实践主体的发展决定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实现职业教育实践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其价值取向首先是职业教育实践主体发展的取向,反映实践主体发展状况,把实践主体发展作为价值诉求。同时,职业教育实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所关注的范围,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孕育了价值取向发展变化的可能,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实践主体包括职业教育者和学习者,实践主体的发展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实践主体发展方向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的领域范围,实践主体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实现的起点和水平,实践主体发展诉求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目标,实践主体发展速度决定了职业教育价值标准的变化更新。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要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立足于职业教育实践、立足于职业教育实践主体的现实发展。同时,反映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必须面向实践和实践发展,必须经由实践检验和完善。因为脱离了社会生产实践和职业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只能是画饼充饥,成为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离开实践主体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不能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反而会失去主体的参与热情,更枉谈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提升。概言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指明了职业教育价值的来源渠道、检验标准和路径选择,为职业教育价值实现提供了现实视野,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可行性提供了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立足于实践,又超越实践,对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源于对职业教育理想的追寻。在职业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不断解构和建构过程中,需要以追寻理想来加强导向,以立足实践去区分不同维度和发展阶段,不断实现理想价值取向与实践价值取向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92:1593.

[2]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6,33.

[4]张成涛.在“职业性”与“教育性”之间[J].职教通讯,2010(4):12-15,30.

[5]洪国慧.谈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8-10.

[6]杨光.坚特市场性与公益性的统一[J].教育研究,2004(12):44-47,51.

[7]候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D].河北师范大学,2008(3).

[8]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 New York: Basic Books,1983.

[9][英]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01-113.

The Idea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Value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Jun-hong, ZHOU Zhi-gang

(School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Abstrac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istinction between ideality and practicality. The “educational” ess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termines the ideal state of its value orientation, which requires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pursue educational equity, expand knowledge value and realize people’s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while the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practical state and show clearly the practical source, inspection standard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ant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pursue the ideal to guide the value orientation, to distinguish the level and development stage of value orientation based on practice, an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ideality and practicality.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 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这个‘总开关’问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有了理想, 才有活的灵魂;丧失信念, 堤坝就会崩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最先进的群体, 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从根本上夯实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 是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现状和原因分析

只有了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 认真探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找到解决路径, 才能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状况基本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少数大学生党员信仰动摇、信仰缺失、信仰多元;少数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 功利化倾向严重以及部分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形象不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学习意识淡化、党性锻炼弱化现象

部分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弱化, 缺乏世界观改造的自觉性, 有些大学生党员虽然组织上入了党, 但思想上并未完全入党。一些大学生党员满足于现状, 不思进取, 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 忽视党性锻炼, 先锋意识逐渐淡化, 理想追求逐渐丧失, 还有一些大学生党员放松政治理论学习, 导致政治敏锐性不强, 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二) 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享乐主义、违法乱纪的现象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是影响理想信念动摇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具有双重特性: (1) 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 使社会发展由“人对人的依赖性”转变为“人的独立性”, 这与自然经济相比是一大进步。 (2)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即市场经济中的“人的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 因此人依赖于物, 人与人的关系受制于物与物的关系。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必然反应到大学生党员的头脑中来。少数大学生党员忘记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 在大学期间, 就贪图享受、盲目攀比, 甚至少数党员还会做出一些考试作弊、使用违章电器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严重影响党员群体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形象。

(三) 部分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僵化性和单一性

一些高校党组织对当前大学生党员信仰状况心中没底, 对加强党员世界观的改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认为是“软指标”, 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另外, 部分学校党组织缺乏对大学生党员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也是理想信念动摇的重要原因。在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上, 一些高校党组织缺乏主动性, 习惯于根据上级的意见和要求开展活动, 缺乏创新, 理想信念的宣传手段也过于单一, 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理想信念的宣传侧重于说教, 强调“理论灌输”, 缺乏理论创新。

(四) 部分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存在空白处和挂空挡

由于部分学校党组织不重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大学生党员长期感受不到组织的关怀, 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更无从谈起, 存在“挂空挡”现象。还有一些高校党组织, 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少必要的教材、场地, 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队伍不够健全, 力量配备不足, 能力素质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强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探究

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单纯靠教育而没有其他工作跟进, 效果往往不佳, 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必须充分调动高校各级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和大学生党员自身的作用, 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教育

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环境下, 要保持大学生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最重要的是不断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列宁指出:“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切精神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不仅是朴素的感情, 更不是盲目崇拜, 而是要通过学习, 建立在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之上的理论把握。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并且要做到: (1) 把学习和思考统一起来。 (2) 把学习和运用统一起来, 做到学以致用, 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领。 (3) 把学习和创新统一起来,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 做到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理论教育, 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高校党组织要积极建立各级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档案, 健全学习的长效机制。

(二)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

1. 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使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相结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QQ群、微博、微信, 搭建集手机彩信、手机网络和手机邮件于一体的学习平台, 推进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代化。 (2) 丰富教学内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如果仅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停滞于理论说教, 往往效果不佳, 所以要不断丰富教育内涵, 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集聚人心, 以革命英烈的形象鼓舞人, 以先进模范的事迹鞭策人。同时, 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注入党员的教育中,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力。

(三)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工作建设

1. 加强教材建设。

有关部门要组织理论工作者, 尤其是著名专家、学者, 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分类别编写适应于大学生特点的一些理论性、现实性较强又通俗易懂的有关理想信念系列丛书, 保证大学生党员能够学有所依。2.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素质较高的理论高校教师队伍。选调信仰坚定、有一定理论素养的高校党员干部从事党员教育工作, 选聘先进典型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起一支信仰坚定、业务熟悉、靠得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3.加强阵地建设。首先要把各级党校建设好, 同时注意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4.落实经费保障。高校党委和各级党总支要争取财政拨款、党费补助、渠道多元的办法,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确保大学生党支部有足够的经费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活动。

(四) 健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体制机制

1.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

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 各学院党总支牵头, 纪检、宣传等部门共同负责, 各级齐抓共管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体制, 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经常性地开展。2.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广泛开展各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优秀共产党员评比活动, 激发高校党员同志学先进当先进的动力, 增强党员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3.建立帮扶机制。高校各党支部要建立完善服务帮扶机制, 特别是要做好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 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权利保障工作, 增强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4.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坚定信仰的形成与巩固, 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的监督,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 做到大学生党员活动延伸到哪里, 党组织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不仅要监督课堂之上, 也要监督课余之外, 尤其是对那些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 甚至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党员要及早预防加强监督。

大学生党员肩负着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行的重任, 必须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 使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养成、培养优良作风。同时,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大学的党员, 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大学生党员, 使大学生党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进一步形成信仰正能量, 努力净化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 为大学生党员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2]列宁.列宁全集[M].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161.

论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 篇8

关键词:感恩教育,实践,途径

一、感恩教育的背景、现状和必要性

(一)社会背景

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给予了太多的爱,他们的生活养尊处优,把所有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渐渐地,我们的孩子缺乏同情心,变得冷漠、自私、不懂得感恩和珍惜,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和压抑。

(二)感恩教育在学校开展的现状

现在很多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在嘴巴上,没有内化到心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什么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存在“投入大,见效小”的现象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因为目前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感恩社会和共产党和感恩父母和老师。可以说,学校感恩教育存在狭隘性和局限性,因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其实,我们知道,最能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往往是生活中的某一个细节、某一位朋友的一句话、沉浸于自然时的某一感悟。因此,“感恩教育”在关注共性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应该使学生在感恩自己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激发自尊心,从而珍爱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成长。笔者认为,孩子不懂得“感恩”,首先是不懂得尊重自己,不懂得自己在社会、家庭、学校、朋友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恩自己”是“酵母”,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内容。二是学校的感恩教育很多时候是“一阵风”,被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在观念上,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在目标上,在强调德育首位的同时,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空洞,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脱离学生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方法上,教育者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将学生视为盛装“先进道德”的“容器”,把道德教育和日常生活割离,忽视学生对生活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和现实生活的客观复杂性和阶段性[1]。

(三)感恩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是发挥情感对培养完整人格作用的基础手段和要求,它对德育功能的发挥,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既是对世界教育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顺应,也是对以人的发展为本原的教育的一种回归。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外部矛盾及条件,激发受教育个体从外部情感的激励中明了所受的恩情,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体验所受的恩情,并逐步内化为自我的感恩情怀及言行,最终升华为自觉的社会公民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感恩教育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德育,让学生接触生活、亲近生活,接受生活的磨练,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在生活中构建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德育理念。感恩教育是一种与学生生活实际非常密切的活动,因此,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将其生活化。

受恩于生活,就应知恩与感恩于生活。把感恩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骛远,要让青少年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称得上报恩,做好一件件与生活相联系的小事都是报恩的表现。学会感恩首先应从感谢做起,感谢不仅仅是言语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做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谢意。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感恩实践活动,这种亲身体验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具震撼力和持久性。

(一)利用班会课,在课堂实践中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要想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冲动与情感,必须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感恩教育环境中,以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心底的感恩情感,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理解与掌握感恩内涵,深化感恩意识。班会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其重要功能,切忌空洞地说教和空喊口号,这样学生是无法理解和感受的,应该设置相应的感恩情境,即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看客与旁观者。教学场景中的人与事不断地感化、震撼、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其感恩情感。例如,有一次,班上有一名比较自我的学生生病了,开始大家都没有留意到他,他一个人呆着,情绪也比较低落,过了半天,我开始发动班干部和他的小组成员慢慢地给他送温暖和关心,让其深切体会到被人关照所感受到的温暖,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再找适当的时机,让这位学生在班会课上分享生病那一天的感受以及心情的变化起伏,然后小组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开口说出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如果面对别人给你带来的帮忙和关心时,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这样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利用节日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心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含蓄,不擅长说爱和表达,所以也是导致行动难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使用活动作为载体,沉甸甸的感恩之情的表达得以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引导学生学会跨出第一步。例如,这学期家长会当天刚好是母亲节,所以提前和学生商量母亲节活动,一是全班一起唱“真的爱你”,将其录成视频,母亲节当天播放。二是全班同学各用一张纸,写上自己能为母亲做的事情,如“做一顿早饭”等,将其放入“抽奖箱”,然后母亲节当天每位妈妈都可以进行一次抽奖,抽奖完毕后回家找孩子进行“兑现”,还要拍照为证,下次班会做一次分享会,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分享和收获。

(三)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强化和巩固学生感恩行为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三两次的活动和课堂实践中,那样只是将感恩教育进行“花样化”,相反地,这应该是一持之以恒的教育,需要不断地强化和巩固,所以在基本操作面上应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如母亲节学生想买一支康乃馨送给妈妈,但是用父母的钱来买,不足以表达感恩之情,所以我们就利用校运会期间组织了“跳蚤市场”,用自己做的手工来进行爱心义卖,用挣得的钱来买花送给母亲,每位学生用自己的真诚行动去感谢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于感恩的事情讲给他人听,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能性。如图书馆自愿者、关爱社区老人活动等,让学生在关爱他人,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将感恩之心不断奉献给他人和社会。

参考文献

[1]蒙记清.浅论感恩教育是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06,(03):16-17.

[2]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 篇9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德育

1 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戴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的诗句。自古至今有不少知恩报恩的名诗名句, 如, “人之有德于我也, 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 不可不忘也。”“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鸦有反哺之义, 羊有跪乳之恩”,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等等。《辞海》认为, 感恩戴德是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感激和爱戴之情。虽然目前心理学界关于感恩的定义尚不统一, 但对于感恩的理解有一些理论上的一致。首先, 它是一种正性情绪;其次, 在意识到自己获得好处之后, 可以激发自身做出善举进行回报[1,2]。可见感恩的内涵中包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认识到他人的恩惠并体验到感激等良好情感, 一是在此情绪的激发之下设法做出回报。

感恩教育乃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3]。

2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2004年底, 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信, 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这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对父母的不孝行为:除了索取还是索取, 从不体谅父母, 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 虚报学费”[4]。丛飞患病住院后, 那些曾受过资助的, 现已在深圳工作的大学生们无一人前来探望[5];有的大学生“月月领取救助款, 从不写信给恩人”[6]。

应该说, 当今的绝大多数学生是知恩感恩的, 他们孝顺父母, 尊重老师, 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对社会有责任感。但不容忽视的是,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小部分人, 他们无视家长的辛苦劳动, 不以挥霍为意, 反以攀比为荣;不珍惜学习机会, 不认真听课、逃课, 将自己的碌碌无为归咎于教师、学校和社会。这些思想和行为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现象, 一股暗流, 因此, 开展感恩教育必要并且刻不容缓。

3 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3.1 感恩教育有助于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无疑是这支队伍中的主力军。国家、社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和教育大学生, 这种付出甚至超过了家庭。仅从教育投资来看, 国家、社会的教育投入就是家庭的1倍甚至1.5倍, 这种付出是实实在在的, 但却又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下, 找到好工作、享受生活成为了学生们关心的焦点, 而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却很少考虑。进行感恩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社会对自己的栽培和爱护, 进而才能够爱社会、爱人类, 回馈社会、奉献社会。和谐社会不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更是人与人的和谐。进行感恩教育, 使学生以宽容和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 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和对抗, 增加人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终能够促成整个社会的和谐。

3.2 感恩教育有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和实效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和重要的地位, 感恩教育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促使学生知恩、感恩、报恩,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有助于实现高校德育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

3.3 感恩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完善人格

感恩是一种对自然、社会、他人的尊重, 学会感恩, 就会懂得尊重, 自尊以及尊重他人。感恩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 重新看待身边的每个人, 尊重、感谢他人的每一分劳动和付出, 重塑、完善自身的加值观、道德观。常怀感恩之心, 会使人心怀恬淡、心胸广博, 能够推己及人, 学习他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改善性格中的弱点, 完善人格。

3.4 感恩教育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促进心理健康

大学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学业、人际关系处理、就业等几个主要方面, 而人际关系处理又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和重要的问题。在校生要处理与教师、同学和舍友之间的关系问题, 如果处置不当则会导致大学生与周围人的关系紧张, 而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感恩教育能使学生感教师教育之恩、同学帮助扶持之恩, 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促进心理健康。

4 感恩教育的对策

4.1 将感恩教育纳入到“两课”教学中去

高校应充分利用“两课”教学, 将感恩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 使之成为大学生们的“必修课”。在教学中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强化是非观, 抵制周围奢侈、攀比和享受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4.2 构建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感恩教育要“生活化”, 教育要从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抓起。要敏感于学生身上发生的每一件关乎道德的事情, 以此为契机, 将教育“生活化”。可以在班级里设立感恩园地, 交流感人事迹、感恩的心路历程;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立感恩活动周、校园感恩文化节等, 让这些宣传和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交流、成长。

4.3 重视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和共同教育

学生的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之所以会出现“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的情况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三者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学生目前的情况, 因此, 感恩教育不能单纯依赖某一方, 只有社会、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才能最终收到好的效果。

4.4 建立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

感恩评价是一种外部推动力量, 可以起到督促、监督学生的作用。高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 这样才能将感恩教育从思想上落到实处, 做到卓有成效。可以将感恩素质纳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把感恩素质量化, 加以考核, 并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最终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

4.5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不论外部条件多么完善, 推动力多么强大, 如果学生自身不能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 那么感恩教育最终可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必须将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与自身的反思、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真正将知恩、感恩的意识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表现在具体行动中。

参考文献

[1]Fredrickson B 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 300-319.[1]Fredrickson B 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 300-319.

[2]Michael E.McCullough.Robert A.Emmons.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 112.[2]Michael E.McCullough.Robert A.Emmons.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 112.

[3]萧家芳.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 2007.[3]萧家芳.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4]祝国超.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3) :226-229.[4]祝国超.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3) :226-229.

[5]梁勤儒, 王燕芳, 陈昌龄.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J].青年研究, 2006 (2) :8-11.[5]梁勤儒, 王燕芳, 陈昌龄.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J].青年研究, 2006 (2) :8-11.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篇10

目前, 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显得十分薄弱, 尚需大力加强。

1、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 很少涉及精神领域, 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父母应教育子女不能只会接受爱, 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是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 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2、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多年来, 我们的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 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 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 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 让学生“成才先成人”, 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 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 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 社会风气的败坏, 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 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1、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 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 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 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

2、大学生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当今社会, 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 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 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今天的大学生更应该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

3、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感恩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 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会感恩, 学会做人, 努力塑造完美人生, 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 把关心留给他人, 把爱心献给社会, 把忠心留给祖国, 把信心留给自己。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感恩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每个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 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加强感恩教育,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主要方法

(一) 利用环境进行宣传教育。

利用环境进行宣传教育, 让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感恩之情。一、高校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事件, 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院广播台, 播放感恩的诗歌、散文, 播音员讲感恩故事, 播放感恩歌曲;悬挂张贴以感恩为主题的标语牌、横幅等;在宣传栏里张贴以感恩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故事等材料;出版以感恩为主题的墙报、校报等来引导大学生知校、爱校。二、高校要通过发现、树立感恩典型, 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可以开展“大学生道德标兵”、“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评选活动, 引导大学生把学会感恩作为改造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 就会时刻感受到感恩的熏陶, 感受着浓郁的情感氛围, 感悟着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之情。

(二) 学科渗透感恩教育。

各学科也可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进行感恩教育。第一、高校要抓住“两课”教学主渠道, 开展感恩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让教育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上, 我们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感恩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开展题为《拥抱亲情》的心理教育活动;在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中组织学生制作“爱心卡”献给父母老师等等。这就使德育和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更加有效。第二、高校要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感恩知识讲座, 校友座谈会, 辩论赛等, 帮助大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感恩等。第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陶冶大学生的感恩情怀。可以通过各种图片展, 漫画比赛, 征文大赛等, 帮助大学生形成比较稳固的道德情感。

摘要: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 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 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却十分薄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徐芳:《推进感恩教育和谐社会的德育改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6) 。

[2]邓永超:《高校感恩教育之我见》, 《煤炭高等教育》, 2006 (03) 。

[3]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 《当代教育论坛》, 2006 (01) 。

上一篇:中英文混杂语下一篇:数字媒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