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2024-08-14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精选十篇)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篇1

一、中国古代服饰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人认为“天”是外在的意志、理想、福地的化身和所在, “天”被视为神圣的、伟大的、无限的, 人间事物由天所定。古代服饰的形制和色彩分别体现了人对天的尊崇, 乾为天, 未明时为玄色 (黑色) , 坤为地, 为黄色, 故上衣玄下裳黄。古代服饰中尤其重冠, 冠上为天, 冠的形制更要体现对天的崇拜。天子之冠有十二旒, 每旒贯以玉珠十二颗, “十二”这个数字体现了人们对一年十二个月的天文观, 由“十二”的观念引申到宇宙万物, 概括出十二纹饰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

“天人合一”还体现在服饰以宽大、飘逸、含蓄为美。由“天”之神圣、伟大、无限所推演出来的“大”于是也成了一种美的境界。中国古代服装一直以宽袍大袖为尚, 把自然的人体隐藏于宽大的袍袖之中, 给人以神秘、内敛之美, 力求与“天”合而为一的神韵。衣袖裙裳要宽大, 如人两手舞动, 则两宽大袖片随之飘动, 形成气势。人行走时, 上体衣袖下体裙裳随之飘动, 同样形成宽大之势, 帝王豪绅尤以衣袍宽大为美。基于此种审美观, 中国古代服饰不追求立体感, 而追求平面的“面”感。在裁剪方法上不需做过多的分割组合去追求“体”的感觉。所以, 中国服饰的传统裁剪法为平面裁剪法, 不同于西方流行的立体裁剪法。

二、中国古代服饰艺术追求礼制秩序美

中国伦理道德对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数千年的服饰艺术发展中, 儒家的礼教思想成了其核心理念。只有遵从了伦理道德规范的服饰才为美, 只有充分体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等级秩序的服饰才为美。周代制定的冠服制度影响了中国后世几千年, 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什么样的帽子配什么样的衣服, 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在不同的礼仪场合, 不同等级的人必须穿着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服饰, 这些服饰在颜色、材质、尺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周代的冠服制度规定极严, 同为裘服, 也要根据皮质、颜色来划分等级。天子穿白狐裘, 诸侯及大夫、士穿青狐裘、黄狐裘, 庶民则穿犬羊裘。自周以后, 冠服形制被历代传承相袭, 虽按各代统治者之意略有改动, 但其基本形制却大同小异, 尤其是显示阶级差别的内涵始终没有改变。

三、中国古代服饰艺术以华贵、精细、丰富为美

服饰艺术离不开审美艺术的一般规律, 华贵、精细的服装与饰品无论在手感、体感、质地、光泽、色彩等方面, 还是在工艺水平、适体状况、贵重程度、使用年限等方面, 都给人带来更高程度的满足、愉悦、自信、富贵的审美感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织锦和不到一两重的素纱禅衣, 河北出土的金缕玉衣, 其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均为后世所称颂。唐时的百鸟裙, 将多种鸟羽捻成线同丝一起织成面料再制成裙子, 色泽艳丽, 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会出现不同的色彩, 堪称珍贵。清时龙袍, 在蓝素缎底上以孔雀羽铺底, 用丝线将很细的珍珠串起来绣成龙, 珊瑚球绣火, 捻金线、银线等珍贵线材和五彩绒丝绣龙, 不同部位大小龙共9条, 大龙间绣有彩云、蝙蝠、八吉祥、暗八仙、八宝、三多纹、灵芝祝寿纹等。前后襟下幅绣平水寿山福海纹。各种材质、各种工艺达到完美组合, 精美绝伦、令人惊叹。衣冠古国的服饰瑰宝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四、服饰艺术具有具体化、个性化的审美特征

楚汉时的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 并与先秦理性精神相辅相成的又一美学思想。楚汉的浪漫不同于后世的浪漫, 它的浪漫是因气势与古拙的结合, 充满了整体性的浪漫。一种具有运动感、气势恢弘而又古拙的服饰风格出现在服饰艺术的历史画卷上。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服饰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其纹饰图案充满丰富的夸张力和浪漫的想象力。汉朝的恢宏气势在服饰上形成朴实与舒放的独特风格, 汉袍褒衣博带, 宽袂如荫, 曲裾如翼, 气度深沉而庄严。魏晋时期, 随着玄学兴起、人们思想的觉醒, 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 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在这种背景下, 出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身着大袖衫, 敞领开怀, 解衣当风, 或捋袖至肩, 或分襟露足, 或褪衣出臂, 或去冠散发等, 这都是一些完全不合礼制, 却比较个性化的服饰形象。

中国古代服饰艺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和中国其他艺术及其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形成了自身独立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中国服饰古代艺术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独特的风格特色存在于世界文化宝库中。“衣冠古国”服饰之渊博,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体现和继承中国古代服饰精髓, 是现代服饰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充分理解古代服饰深刻内涵, 现代服饰才能融会贯通, 而不是简单地照搬与模仿。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2]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4]徐清泉.中国服饰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篇2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

《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五、诗句与人

1、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14、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15、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16、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17、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纪时法

古代中国车文化 篇3

在体育比赛里,常常听到观众们对运动员的鼓励:“加油!加油!”在国际竞赛里,更有响亮而齐整的口号:“中国加油!中国加油!”平日,鼓励亲友以更大的干劲去工作、学习,或者去拼搏,也往往会用“加油”这一话语。总之,“加油”是现代汉语里的常用词汇。

笔者曾经思索过,为什么汉语里会用“加油“来表示对人的鼓励,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这个说法?

查阅过《辞源》,在书里的“加”字头名下,有一些出现在古典文籍里的词汇。如:“加日”,表示“连日”的意思,出自《荀子》的《性恶篇》;“加行”为佛教语,意为加力修行,出自唐代窥基所录《成唯识论述记》;“加志”表示“注意、留心”的意思,最早载于汉朝贾谊的《新书·修政语(上)》。但是,在《辞源》这部权威性的工具书里,没有“加油”一词;可见这个词不大可能是古人的说法,至少不是古籍文章里文言文的说法。

笔者揣测,“加油”一词可能起源于早期职业汽车司机们的说法。汽车在正常行驶途中,倘若要加快速度,或者要爬坡的时候,司机往往要加大油门,增加对发动机的供油量;而且,汽车发动机在司机加大油门这个操作实施的瞬间,马上就会有明显的跟从反应,或者跑得更快,或者爬坡时更有力量,发动机的声音也明显振奋起来。

每当我们在呼喊“加油”的时候,自然也是希望所关注的人们在这种激励的声浪里,能像汽车(发动机)一样,马上爆发出更大的精力,去争取好的成绩或者工作结果。

在汉语里还有另外一些词汇表示对人们继续奋发努力的激励,比如:努力、加把劲、展劲、雄起等等。其中“努力”是通用的词汇,也是汉语书面语里的用法;而“加把劲”、“展劲”像是口头语;“雄起”仅是笔者记忆里的四川方言词汇,主要使用在口语里,可能别种方言里也会有意思相近的说法,但是少见于文字。

一个“加油”的词汇,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非常广泛的说法,喊话者和听话者都像汽车加大油门那样,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加油”也让人联想到中国的“车文化”。

二、慈禧与车辆的轶事

在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麓一座殿堂里,陈列着一辆慈禧坐过的御用汽车。这是1902年袁世凯为庆祝她的生日而送上的。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辋、木质辐条、实心轮胎,两轴四轮,为敞开式古典汽车。车上有两排座位,前排是司机座,后排为客座。在该汽车旁的说明牌上写着:慈禧太后要求在她前面的司机跪着开车。

好些文章里都说,这是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也有人认为,1901年由匈牙利商人李恩时从香港运到上海的两辆美国制造的“奥斯莫比尔”牌汽车才是“中国第一车”。

“伴君如伴虎”,不得不跪着为慈禧太后开车的司机,显然是遇到了比老虎还厉害的太上女皇。诚惶诚恐和高度紧张的司机,跪着开车时刻面临着悲惨的下场。

传说司机为了不再开车,暗地用棉花堵住了油管,向上禀告说车坏了,于是御车被打入了冷宫;至于司机,则瞅着一个机会率家逃亡了。

民间传说和稗官野史及当代大量的文学影视作品里,慈禧太后日常往返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都是乘坐十六人抬的御辇大轿,由沿途驿站的太监们轮替抬着跑步前进,不过人抬着跑步的速度,肯定没有马车跑得快。但是,坐在经专门训练的太监们抬着的轿子里,肯定比坐在奔跑的马车里舒服稳当。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同年8月14日慈禧太后在仓皇之中,裹挟着光绪皇帝,穿着汉式衣服、梳着汉式发髻,乔装为汉民老妇,乘坐老式骡马大车,北出德胜门逃离京师。逃亡途中,得到山西地方官员的接驾和地方仕绅的供奉后,又放弃了骡马大车,仍然乘坐人抬的轿子逃到了山西太原,再越过黄河,一直逃到西安。

经过“太后党”朝臣们与洋人们的反复斡旋,慈禧太后得知洋人们不追究她在“庚子拳乱”里的罪魁责任,还保留皇太后的尊位尊号,就在西安驻跸下来。一年以后,慈禧太后回銮京师。

慈禧太后回銮时没有再走山西那条逃亡路线,而是东出潼关,顺黄河流势下洛阳,从河南北上走进直隶地界,在保定上了火车。1902年1月8日,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下火车后乘轿辇回宫,整个路程走了三个月。

慈禧太后回銮途中坐过火车,但是顽固的旧传统观念还是让她轻视近代科学技术,把汽车打入冷宫即是一例。

三、二轮与四轮车

著名的《考工记》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先秦时期的制车工艺,给了车辆制造很高的评价:“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考工记》还把制车技术精湛的工匠称为“国工”。

著名的《天工开物》专门设立一节记述车辆,其中讲述到了双轮车和四轮车,并且有一幅四轮车的插图。然而引人疑问的,正是古代中国的四轮车。

《宋史》、《明史》、《清史稿》里的《舆服志》记载了较晚近的几个朝代皇家车辆情况。帝王御用的车辆肯定是最讲究排场、规格最高的车辆,却都是两轮车,没有四轮车。

按常理,四轮车可以有一个比两轮车大得多的底盘和平台,在这个稳定的大平台上,可以构建帝王车辆的富丽堂皇结构。但是,三代的《舆服志》里,所记述都只是两轮大车。在御用车辆里没有四轮车,说明了古代的四轮车技术不成熟,不能实用到皇家车舆上。

四轮大车有一项“前轮转向问题”的关键技术,因为四轮大车的转向技术不成熟,所以古代中国虽然也有四轮大车见之于书,甚至在《清明上河图》里亦能见到四轮大车的形象,但是没有两轮车和独轮车用得普遍。

在汉字词汇里,“车”亦用复合词“车辆”来表示;那个“辆”字,就来源于大多数车子都是两个轮子。

从欧美的影视作品里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普及了四轮马车,前排的两个轮子能够自由转弯。四轮马车实现了西方的商业化客运与货运,是商品经济高度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当官坐轿子

在古代,常把“当官坐轿子”作为读书人的追求目标。但是,当官要坐轿子,却是一种畸形的观念,这种观念主宰了古代中国的官场,而官场意识又对全社会产生示范效应。

“当官坐轿子”使民间失去了钻研车辆、改进车辆的兴趣和动力,古代中国始终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四轮车技术,也没有发展出商业化的客运马车。

中外历史表明,路况和车况是紧密联系的一对伙伴,从古希腊、古罗马以至于近代的西方,发展车辆与发展公路网是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而古代中国,车辆与车路却因为得不到官场重视而陷入恶性循环。

汉字的“轿”字从“车”旁,确实是与车辆有密切关系,却失去了车最本质的东西——轮子,载荷压在了人的肩上。

宋、明、清的《舆服志》都记载着,为了防止官员贪图安逸而懒惰,明文规定武官只能骑马,文官坐轿有年龄和品级的限制;也规定了各级官阶所坐轿子的形制规格,对违反者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史就记载着对违例坐轿王公和官员的处分。

总之,追求坐轿子,成了制约古代中国车文化发展的重大障碍。

五、《红楼梦》里的物资运输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里,有一张黑山村乌庄头向主家开列的礼品单。那是过年时节,宁国府的田庄里向主子家缴送的过年物资。

仔细读曹雪芹笔下这张单子所开列的东西,有田庄自己耕种收获的粮食:御田胭脂米二担、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担;有田庄烧制的木炭: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有田庄自制的各色干菜一车(注,这里出现了“车”)。此外,还有很多狩猎的野味及田庄饲养的家禽家畜,本文仅摘录“猪”和禽类为例: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各二百只、野鸡野猫各二百对。

曹雪芹笔下那张清单还有许多年货,笔者摘录上述的资料,是想据此讨论,那批数量巨大的物资是如何长途运输的。

乌庄头回禀贾家的主子,这一趟运送年货的行程“走了一个月零两日”;路上遇见了大雪,“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的很……”。

上述的情节,就是古代和近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典型缩影。

贾府田庄送往京城的大宗物资,是采取自己运送的方式,而不是商业化的运输方式。这种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与商业化方式不沾边;民间的小宗运输、小本买卖也没有促进古代发展商业化的交通运输。

相似的运输情节,还可以在《水浒》智取生辰纲的故事里读到。蔡京的生辰纲是使用一队兵丁挑运物资;打劫生辰纲的一伙“贩枣客人”也是自己推车贩运。古代这种自运或自销的自然经济模式,发展不起商业化的运输网路,从大名府到京师,没有通畅的运输大道,要走险恶的黄泥岗。

六、东洋车在中国

所谓“东洋车”,是指一种人力拉动的载客车辆。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人力车”条目记载:“十九世纪末期,亚洲出现一种载客人力车。它的主要元件是弹性车轮、钢片弹簧的悬挂装置和木制车厢。车厢前伸出两根辕杆,是挽车的手把……中国的载客人力车是由日本传入中国,故又称‘东洋车’。”

《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介绍,对于东洋车的发明者,有三种说法;但三种说法都认为东洋车的发明地在日本。有意思的是,把这种车辆传入中国的,却不是日本人而是西方人,传入时间在1873年底至1874年初,传入地是上海。1873年6月,法国人米拉向上海法租界当局申请人力车客运专利,期限为十年,法国租界当局同意米拉备车三百辆。同年8月,上海《申报》刊载一条消息,大意是上海的西方人准备成立一家东洋车公司,出资两万两,赴日本购买东洋车九百辆,租给上海的中国车夫,每月收银两元。

据介绍,在东洋车传入中国的当年,上海人已开始仿制。到二十世纪初,上海已有人力车大约九千辆。

引入初期的东洋车是木头轮子,后来轮缘包铁皮。1901年至1911年,上海出现了经改进的人力车,木头轮子外包上实心的橡皮条,减少了行车的颠簸震动。那是用废旧汽车轮胎料裁割成的实心橡皮条轮胎,箍在车轮辋外缘的浅槽子里,轮胎条接头的地方穿铁丝来锁扣,成为早期的软质弹性轮子。这是木板硬车轮向钢骨橡胶车轮发展的第一步,是中国传统车辆走向近代车辆的突破性进展。

初期引进的人力车车身漆为黄色,其中一部分是当时豪绅买办富户的私家用包车,因此叫“黄包车”。并且进一步发展出充气轮胎,同时加强了车的装饰,朝专用客车方向演进。考究的私家车还加装了减震弹簧、车铃、车灯、风雨篷及客座遮帘。黄包车在当时成了一种流行的新式客运车辆。

富绅人家用东洋车取代轿子,有经济利益考虑:一,东洋车只需雇一个车夫,而轿子最少要两个人抬。二,钢铁车架比全木质的轿子结实耐用。三,东洋车采用了弹性车轮,乘车的颠簸减少,而且速度也比轿子快。四,东洋车时髦,私家黄包车成为一种上流社会身份标志。

中国古代服饰的林业文化诠释 篇4

一.林业文化的启蒙作用

在人类使用树叶树枝编织而成的草裙遮身蔽体之时便已开启了服装历史的序幕, 成为现代服装的始祖。人类的第一件衣服是由花木兽皮制成, 虽然这是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所致,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正是由于林木在人类文明初创阶段所占的重要地位, 才令这件看似稀松平常之事在人类心中埋下林业思想的种子, 奠定林业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服饰之基础。

诸多资料表示: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 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 到了周代渐趋完善, 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夏商周时期的服装多以丝、麻、葛布、裘皮、织锦等为主。在对山西夏县西阴村一处新石器晚期遗址的考古中曾发现过一个被人工半割切过的蚕茧, 之后又在另一新石器遗址发现一块染成朱红色的麻布, 由此可知夏代已用丝绸、麻布作衣料, 并用朱砂染色。这些材料不但不易保存, 且极易磨损。此外, 当时的服饰图案主要以规则回龟纹、菱形纹、云雷纹作为装饰, 此时虽然尚未明确体现林业文化的内涵, 但作为自然观的表示符号, 这些花纹已经开始试图表述复杂的自然现象, 隐约透露出人类对包含林业在内的自然的无限崇敬。随着历史的发展, 社会科技水平水涨船高, 民众的主观意识更是不断提升。人们在对服饰纹样的追求上逐渐加入能够体现文化思想的元素, 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动、植物形体, 如:花、鸟、鱼、虫等作为摹本, 形象地抽取出来作图腾崇拜之用, 而后刻画在日常生活所用的器物之上, 并且很快就在服装服饰上有所反应。据推测, 三皇五帝之“帝”取花蒂涵义, 预示农耕时节的来到。由于华夏族在每次祭典中均需部族酋长献花祭祀祖先, 以“禘”形容之, 所以之后各支领袖均以“帝”自居。此时, 林业文化已开始摩拳擦掌, 为登上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舞台做最后准备。

二.中国古代服饰在林业文化影响下的黄金时期

《孟子》曰:“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人为了穿衣, 家家种桑植麻。众所周知, 桑树叶可作养蚕的饲料, 桑蚕丝则是丝绸纺织的重要原料。得利于制铁工艺的产生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桑麻生产量迅速提升, 与此同时, 服饰用料、纺织原料、染料和纺织品的流通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 人们开始普遍采用丝织品代替细麻布作为服装服饰的基础材料。对林木的不断认识促使人们钻研与其相关的开发技术, 生产大量以林木为原材料的丝绸产品, 不但为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还间接带动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流, 林木对于古代农业社会的价值与贡献可谓不言而喻。除此之外, 林木在服饰图案上的运用也逐渐从自然物象的具体纹样演变成自然物象的抽象画。这表示, 此时的林木文化已从单纯崇拜、简单模仿进入到林业文化思想这一重要的转变阶段。

夏燕靖说:“秦汉时期贵族阶层的服装面料以丝绸为主, 当时丝绸图案中的龙虎纹、对鸟纹、茱萸纹以及吉祥文字广泛采用……”。从出土的汉代织锦来看, 图案已很精美, 有云气纹、鸟兽纹、字形、几何形、人物骑猎纹, 在新疆出土的毛织物上则多葡萄纹, 这可能与当地所盛产的植物直接相关。各类鸟兽和花草树木等林业文化范畴内的事物被大量运用于服装的图案纹理设计当中, 充分反映当时林业文化氛围的浓烈程度。秦汉时期的林业文化在古代服饰染色领域也颇有建树。除早期已熟知的植物染色工艺以外, 人们开始大量使用植物性染料, 从出土的锦织中得知, 汉代对色彩的使用相当丰富。该时期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 尤其是匈奴族, 已熟练掌握提取植物色素的技术。西汉时的斋戒中, 出现有玄衣、绛缘领袖、绛等词汇, 玄、绛均指色彩的色相, 玄代表黑色, 绛意味着大红色, 衣、裤则与现代意义几乎无异。由此可见, 在尚未出现化学染色剂的古代中国, 服饰的色彩大都来源于各种植物。

而随后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直到隋、唐、元朝代, 林业文化更在中国古代服装史的舞台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唐代的“图案装饰有飞禽走兽、花草和几何形, 形象生动, 艺术性比较高。”坊间艺人通过捕捉林业范畴中动、植物的美感, 或据实描绘或抽象提取, 将林业的艺术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宋朝之邻国——辽国地处一望无垠的广袤草原, 在其国土范围内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虽然在生活环境和风俗传统等方面都与中原地区存在诸多差别, 但辽国在服装服饰方面却同中原地区一样受到林业文化的巨大影响。辽人喜爱绿色, 对林木充满无限崇拜, 青、绿是其服饰的主要色调。上至君臣朝廷, 下至黎民百姓, 无论官场或是民间, 着绿色服装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如:绿窄袍、绿巾、墨绿衣等, 辽人以更加直接、纯粹方式体现着他们的林业文化观念。

三.林业文化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地位进一步飞跃

明清时期的官员服装大幅度提升了林业文化的政治意义, 由此林业文化一举占据中国古代服装史中举足轻重的位置。两代官员平时上朝、办公所穿的常服上饰有以金线彩线绣成的鸟和兽缀于前胸和后背, 这是标志官员品级的徽饰, 统称“补子”。文官、武将的各级官员所用“补子”的绣纹图案均有严格规定, 不可乱用。明代规定:一品官至七品官衣袍上所绣之花大小不同, 八品官以下则无纹饰。补子上, 文官以秀丽的飞禽为标志, 武官则用勇武的猛兽做展现。文官一品官为仙鹤, 二品为锦鸡, 三品孔雀, 四品为云雁, 五品为白鹇, 六品为鹭鸶, 七品为癏癐鸟, 八品为黄鹂, 九品为练鹊;武官一二品为狮, 三四品为虎豹, 五品为熊罴, 六七品为彪, 八品为犀牛, 九品为海马。清代时, 虽然花翎顶戴马蹄袖的官服与明代乌纱帽团领衫的官服大相径庭, 但是官服补子上的徽饰依然沿袭明代规定, 只略作改变而已。在皇室服饰中, 林业文化同样发挥巨大影响力。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植物染色外, 清朝皇帝便服的衣料多选用单色织花或提花的绸、缎、纱、锦等质地。不仅如此, 清朝皇帝常绣“卐”字, 或绣万年青花与灵芝头所组成的纹样取“万事如意”之意;在配饰方面, 常于葫芦颈上系彩带, 与“卐”字合并组成“子孙万代”文饰, 又因葫芦属爬蔓植物, 可连续接果, 所以兼具连绵繁衍子孙, 香火永恒不断之意;佩戴所用荷包之上常绣的纹饰亦有“菊花” (九月初九重阳) 、“葫芦阳升” (冬至节) 等。。

总体而言, 中国历朝历代的服饰较之以前既有继承亦有变化, 不但对特定时期的精神面貌有所反应, 更体现了林业文化在中国古代服饰历史中的绵延传承。中国古代服饰努力实现形式美与自然美的融会贯通, 在选择材料、勾兑色彩和设计图案上, 均可找到林业文化留下的痕迹。林业文化之所以能够对中国古代服饰造成如此影响, 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始终与林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亘古不变的恒常关系导致人们在审美趋向、艺术概括与感受能力等方面自然而然地向林业文化倾斜。林业文化融合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引导中国古代服饰的产生与发展, 既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更成为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象征之一。

摘要:中国敬畏自然的历史由来已久,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服饰文化同样有所体现。在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中, 无论是材质、颜色的选择还是图案的设计, 林业文化的身影随处可见, 力求在衣着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本文沿历史脉络, 从面料、色彩、图案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设计意图, 探究林业文化对其萌芽、产生和发展造成的深远影响, 阐明中国古代服饰在林业文化影响之下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古代服饰,林业文化,色彩,图案,影响

参考文献

[1]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1993.14

[2]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M].辽宁美术出版社, 沈阳:2001.81

[3]李国荣.清宫档案揭秘[M].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2004.58-59

[4]胡迎建胡欧文.中国古代服饰色彩图案的文化诠释[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24-27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篇5

一、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 28、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3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31、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诗文理论家。

33、李渔是清初杰出的戏剧理论家和创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35、梁启超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为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36、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37、龚自珍是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二、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的归类

1、《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2、《墨子》的艺术特色有:①质朴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②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4、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想象奇幻,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②好用各种比喻和寓言来阐明道理,寓抽象概念于具体形象。②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

小议中国古代家书文化 篇6

我国家书历史源远流长,大概从文字产生以后,家书就出现了。迄今发现的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是刻在战国末期的木简上的。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4号墓出土木牍两件,均两面墨书秦隶,内容为从军出征的士卒黑夫和惊兄弟俩写的家信。据专家考证,这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内容是在淮阳当兵的名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二人给安陆母亲的信,问候亲人,自报平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家书质朴无华,不加矫饰,坦率明言,如话家常。二书所应有的核心要素都已具备,在中国古代家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汉代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以及简、绢、帛、纸等物质材料的进步,家书应用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诵的名篇。如刘邦的《手敕太子文》对自己年轻时不读书及轻薄文人之举进行了沉痛反省,希望太子以此为戒,努力学习,并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地告诫太子要尊重开国功臣,养成尊老、谦虚的优良品质。东方朔的《诫子书》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诫儿子,最好的处世方法就是恰到好处,随着环境、事态的变化而变化,进退有则,游刃有余;只有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以折中的态度为人处世,才能和而不匮,优哉游哉。而刘向的《诫子歆书》引述董仲舒名言来说明福因祸生、祸藏于福、相互转化的道理,告诫儿子在得志时不骄傲,失意时不气馁,保持清醒头脑,以求免除祸患。所有这些都说明汉代家书已经成为人们教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时代,家书这种袒露心灵的文体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记载了当时人们在书信这种应用文体中竞相展示才华的盛况:“魏之元瑜,号称翩翩;文举属章,半简必录;休琏好书,留意词翰,抑其次也。嵇康《绝交》,实志高而文伟矣;赵至《叙离》,乃少年之激切也。至如陈遵占辞,百封各意;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在当时文人那里,已经不把家书单纯地看作是一种应用文体,而是使之和诗歌、辞赋并列,尽量使之想象鲜明、感情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家书不但可以用来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而且还借此炫耀文采,张扬才情。如虞翻《与弟书》、羊祜《诫子书》、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书》、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杨椿《诫子孙》、谢氏《贻王肃书》等都是流传千载的脍炙人口之作,以其强烈的主体情思和个人风格,在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诸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芝草无根,醴泉无源”“恭为德首,慎为行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语句也因为文美意深,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佳句。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其主要特点是讲究辞藻、典故、声韵、偶对。由于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家书受其影响也有骈偶化倾向,并融叙事、抒情、写景、状物为一体。骈文这种形式并没有束缚家书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反倒因为恰当的运用,增强了家书的艺术效果。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既是一封色彩瑰丽、写景如绘的家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以书简写景状物,诉说路途艰辛和旅怀愁苦,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再如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胃书》、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雷次宗《与子侄书》、宇文护《禀母书》等,都是以骈文写作家书的佳作。

书信骈偶的风气一直影响到隋唐时期。韦世康《与子弟书》、薛浚《临终与弟谟书》、李世民《诫吴王恪书》、李治《诫滕王元婴书》、李旦《诫诸王皇亲敕》、元宗《赐金城公主书》、姚崇《遗令以诫子孙》、骆宾王《与情亲书》都是用骈文写成,大都文辞简洁洗练,感情真挚深厚,艺术上浑脱自然,典雅整肃,自由地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显示作者才华横溢的诗情。而其中的名言诸如“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人之有过,贵在能改”“载怀贞顺之道,深明去就之宜”等也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食粮。

随着中唐古文运动的兴起,由于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改变了骈偶文体统治文坛的局面,新鲜活泼的散文得到普及,为家书的写作提供了充分发展的条件。家书内容日趋丰富,形式日趋完美,作家辈出,名作如林,蜚声文坛。如吕温《上族叔齐河南书》《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元稹《诲侄等书》、李观《报弟兑书》、李华《与表弟卢复书》《与弟菖书》《与外孙崔氏二孩书》等都是较有代表性的“文以载道”的书信。他们或云举世皆浊我独清,为流俗非议而不悔;或云要尊敬贤德、亲近幕僚、竭尽敬意、谨小慎微,来不断完善道德人格、提高精神境界;或云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不是寻章摘句、穿凿文字,而是要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结合起来;或云品德学问应时时砥砺,方能日进高明,积久有成;或云世宦子弟,修己必以诚,为学必以坚,先修身方能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或云不与奸佞同流合污……所有这些都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

宋元是古代书信的全盛期。这时家书的内容,从天下大势到人生哲理几乎无所不包,并密切关注现实问题,因而留下了表现贤哲们品德修养、政治主张和治学思想的宝贵史料。在艺术表现上,人们虽然更推崇有气势、有新意的辞达之作,但是也不完全排斥讲究声律和藻饰的典丽之章。于是呈现了云蒸霞蔚、蔚为壮观的局面:骈偶散体,各臻其妙;叙事言情,斐然成章。宋太宗赵炅《诫陈王元僖等书》是一篇帝王的庭训,告诫后代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懂得治国之术,以民为贵,以保一家一姓之王朝永久不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书》告诫儿辈要修身养性,树立声望,“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以光宗耀祖。六一居士欧阳修《与侄通理书》勉励侄子以国事为念,如若朝廷有派遣,“临难死节,是汝荣事”,要尽心而为,以死为荣,不可回避。司马光《训俭示康书》围绕着“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强调清白节俭是一贯家风,“俭”能立身扬名维持家运长久,“奢”则导致身败名裂遗祸后代。苏轼《与子由弟书》劝勉弟弟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进而达到谈笑死生、履险如夷的人生境界。朱熹《与长子受之书》以“勤”“谨”二字勉励其子,并列举求学、做人、交友之要旨:求学要勤于思考,不耻下问;做人对尊长言行一定要谨慎、谦虚、恭敬;交友要“不拘长少,惟善是取”,唯有如此,才不会辱没家门。陆九渊《与侄孙浚书》告诫侄孙陆浚,掌握的知识不能用来藻饰文采,来向世俗夸耀,博取声誉,而要通过读书学习修养,具有仁、智、勇三种品德,进而“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这些才是为学的目的。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 篇7

一、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相关概述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 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 充分展现了中国历史中不同时期的服饰文化特点, 为现代的中外服装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参考素材。中国古代服饰元素主要包括硬件元素和软件元素两种1。硬件元素主要是指在视觉上能够直观表现出来的元素, 例如:色彩、造型、面料等。软件因素主要是无法直观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无形元素, 如服饰中所包含的内在精神、涵义等。这些要素能够充分展现出我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着装观念、百姓生活状态及文化特征, 具有独特的文化品味和精神文化价值。

二、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 款式风格

中国古代服饰的款式具有宽大舒适的特点, 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 多数设计师都会利用这特点, 展现别样的复古风貌。并在样式设计上采用古代服饰独具特点的领、襟、扣, 以强调服饰的东方风格。

在设计中, 设计师会将古代服饰端庄的风雅与时尚元素相结合, 突显出中国精美细致的传统工艺和蕴含的内在思想精髓, 使服饰中透露出灵动超脱的意境, 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

(二) 色彩

中国服饰色彩的使用, 以深色为贵, 浅色次之2。在中国古代服饰中, 经常会将深色图纹用于正式服饰的设计中, 例如, 红色是中国的典型颜色, 其发源地就是中国, 具有着吉祥喜庆的含义, 在国内外服装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现今, 中国红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服饰的标志性色彩, 并深受国外服装设计师的喜爱。

(三) 面料

中国古代服饰十分注重面料的使用, 清代时, 我国的丝织业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宫廷中所使用的锦、绸、绢等面料质地细腻, 能够将宫廷服饰的华丽充分展现出来。而现阶段我国麻纺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一些麻纺品种已经能够达到古代服饰面料的效果,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为了实现古代面料效果, 设计师在设计时普遍采用这一面料, 力求展现出中国古代服饰中细腻、粗犷的审美风格。

(四) 图纹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的图文样式十分丰富, 设计师在进行现代服饰设计时, 往往会从古代服饰图文中需找可利用的样式, 将其与现代艺术文化相融合, 得到更具艺术效果的图文样式。并且在设计中, 设计师通常相对偏好于具有时代特征的图纹, 例如清代宫廷服饰中常见的动物、花草纹样。 (见图1) 这些图纹经过设计师的加工后, 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 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现代服饰。 (见图2)

(五) 装饰

中国古代服饰装饰工艺十分注重平面装饰, 在服饰上经常可以看到镶、嵌、绣等装饰手法, 尤其是刺绣, 已经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装饰手段。设计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经常会利用到刺绣的手法, 精美的刺绣和轻柔光滑的面料相结合, 充分展现了东方风韵, 令人无比惊叹。

(六) 服饰搭配

将原本不同感觉的设计元素混合在一起, 碰撞出新的服饰形象, 是后现代设计手法中最具特色的手法3。设计师经常利用不同的中西方服饰进行搭配, 使服饰搭配既符合时代潮流, 又具有“中式风”的意境, 推动服饰搭配朝着新的流行趋势发展。

三、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构思要点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的一些特点,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古代服饰文化, 并不是要让古代服饰重新回归与现代生活, 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护和传承。

现代服装设计的概念主要是来源于西方国家, 西方设计师再利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时, 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底蕴, 多数都只在片面的照搬服饰元素, 使得最终设计出来的服装缺乏神韵。服装设计师应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并对古代服饰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挖掘, 将服饰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充分结合, 强化应用效果。

中国古代服饰的图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普遍应用, 一般的图纹都是由点、线、面构成, 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带有纯朴、简单的民间艺术特点, 这些图纹在历史发展中已经蕴含了丰富的东方文化, 设计师在进行加工利用时, 要维护其原发性和本能性, 保持作品中的东方文化魅力。

中国古代服饰在装饰上一向注重二维效果, 而现代服装设计的装饰中, 更加注重的是三维效果, 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使古代服饰中的文化内涵及造型与现代服装风格充分融合, 产生中西合璧的效果。

设计师在利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时, 要避免盲目应用, 充分认识古代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 并将古代服饰特色与现代人的审美观相结合, 在服装中体现出强烈的中式风格, 注重色彩的和谐和面料的选用, 使设计的服装既能符合新时代的审美需求, 又能体现出东方文化的魅力, 实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最优效果。

注释

11 .苗靖.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的应用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2 (4) :51-52.

22 .徐强.基于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服装设计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1) :62-64.

中国古代射箭文化演变探究 篇8

一、射箭运动文化演变

1. 农耕文化到军事文化的演变。

射箭最早是一种生产实践的技能, 主要用于打猎。后来, 这种技能在部落战争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之后便被广泛地用于军事上。因此, 射箭的第一次演变是从农业生产领域演变到军事领域, 并且经过发展, 在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时期, 射箭主要体现在军事上, 这种军事用途在青铜器时期得到发展, 到铁器时代发展更加迅速。射箭由打猎功能转变为军事功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人类社会早期, 并没有专门用来进行战争的军队和武器, 当部落之间或者群族之间发生冲突时, 参加战斗的都是族人, 这些人一方面没有军事训练, 也没有专门武器, 战斗中使用的都是生活劳动工具, 比如刀、斧、锄等, 弓箭也是其中一部分。由于弓箭具有可以在远程射杀敌人的功能, 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减小个人危险, 又能准确打击敌人, 因此很快在战斗中被广泛应用, 此后在进入到阶级社会以后, 军队开始出现, 此时射箭的主要功能已经由打猎转变为军事战争。这个过程体现了射箭在形式上从农耕文化向军事文化的转变, 而其不变的内涵是“武”, 即打击杀敌的射杀功能。战争促进科技进步。商周时代, 青铜箭簇的使用提高了当时的射箭水平。春秋战国频繁的战争, 使得各个国家、各种学术流派都对射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战争扩大了射箭的普及范围。对其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的著作也就越来越多。在唐朝武则天时期, 国家的科举制度当中实行了武举、武状元的选拔, 其中考核内容的八项当中有五项是对射箭技艺的考核, 可见那个时候射箭在军事使用上的重要性。

2. 军事文化到体育运动的演变。

由对射艺的崇拜演变为判断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 中国古代除军人外, 连文人也从事射箭运动, 包括古代孔子、孟子, 唐代大诗人杜甫, 宋代文豪苏东坡等等都是射箭高手, 可见此时的射箭已经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射箭而是道德修养或者体育锻炼意义上的射箭了。由军事用途向体育娱乐用途的转变也是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首先, 在远古时代射箭运动主要用于狩猎的时期, 人们对于神射手的崇拜就已经开始, 比如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当中, 最为著名的神射手后羿就是古代中国人民心中仰慕的大英雄, 后羿射日的传说更是说明了神射手的勇气与责任, 因此, 射箭能力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判断男子是否有勇气、是否能够为家庭为族人的安全提供保障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 尤其对于男孩子的培养过程当中都将培养孩子的射箭技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久而久之, 人们对射术的追求逐渐变成了对英雄的追求, 一个人射术的好坏成为能力高低的标准, 这样射箭的实用用途也慢慢被淡化, 在生活中成为了一种精神价值, 一种具有道德意义的判断。其次, 在远古时期狩猎是射箭最初的用途, 一个男人的射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他的家人和族人的生

活质量甚至生存与否, 因此射艺的重要性非常大。在那个时候, 射艺精湛的人很容易就受到族人的拥戴, 很多后来都成为了族人首领或者部落首领。再往后发展,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人们生活的社会化程度变大, 对个人射术依赖性降低, 但是射手的射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没有减弱, 已经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 因此即使在奴隶社会以及后来的封建社会当中, 男人不再需要打猎养家, 但是射术仍然是判断男子的标准。最后, 在弓箭运用到军事上以后, 射箭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打猎养家变为杀敌报国, 这个时候射箭技能和个人武力甚至国家军队强弱都有很大关系, 而且在军事训练当中也慢慢引入了射箭项目。由于上述原因, 射箭运动的内涵得到了丰富, 而对射箭技艺的掌握成为了男子培养的重要部分, 在生活中这种技艺的展示不仅仅具有娱乐性质, 还慢慢具有了判断能力高低的竞技性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射箭活动的普及更加广泛, 射箭不仅在成年人群当中普及, 少年儿童也广泛参与, 这就培养了很好的射箭文化的基础, 逐渐成为了一种为社会群体广泛参与并且广受热爱的运动项目, 在春秋战国时期射箭就已经成为一种竞技运动。孔子在谈到君子之风的时候也特别强调了一点, 他认为君子不应该相互争抢, 要保持风度, 但是射箭运动除外, 可见那时候射箭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流行的竞技性运动项目。在战国时期养由基的百步穿杨传说更是射箭展示竞技性的很好诠释。在民族大融合时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具有体育竞技功能和娱乐色彩的射箭运动已形成, 并且产生了由官方组织的正式的射箭竞赛活动。《北史·魏宗室常山王遵传》对当时举行的射箭运动就有着细致的记载:魏孝武帝在当时的都城洛阳的华林园曾举行过一次射箭比赛, 比赛形式是将一个能容二升的银酒杯悬于百步以外, 参与比赛的一共十九个人, 谁先射中酒杯就赢得比赛。比赛结果濮阳王顺喜获此奖杯。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奖杯赛了[2]。

二、中国古代射箭运动武德体现

弓箭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战争工具, 因此历代的军事人才的培养都非常注重对射箭技能的培养, 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包括战国时期的姬昌、汉代著名大将军李广、三国时期的吕布和黄忠、宋代的岳飞和韩世忠等等, 无一不是射箭高手, 可以说射箭是武力的象征。因此, 在射箭运动当中也充分体现了尚武的内涵。另一方面, “射”乃是中国古代六艺之一, 在奴隶社会以后仍然能够在社会上广泛存在 (军事用途以外) 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射箭不仅仅是一种武力或者技能, 更多的是其成为了奴隶社会道德教化的理想载体。孔子也有关于射箭运动的言论:“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揖躟而升, 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在孔子看来, 射箭运动是一种竞争性的运动, 虽然君子不应该为了小利益相互争夺, 但是在射箭运动上例外, 在射箭运动上的相互竞争是没有失君子之风的, 但是竞争过程的礼仪也要友好和谐, 上下台要相互礼让。

在中国射箭作为一种运动来说, 在体现了竞技性的同时, 也体现了武与德的内涵。首先, 对于射箭运动来说, 射箭技艺的高低事实上直接体现的就是射杀技能的强弱, 不论以比武竞技的场合还是打猎游乐的场合, 最终比的都是射箭的精准度或者是猎取猎物的数量以及难度。在辽、金、元时期, 由于统治者是游牧民族, 他们更加擅长和爱好射箭运动, 因此除了在军事打仗上使用之外, 在生活当中也是重要的娱乐手段,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体现了射箭运动的武的内涵。比如, 康熙十六年 (1677)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整治国家以振国威后, 在内蒙古接受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等部王公贝勒的朝见。康熙二十年 (1681) 再一次巡查内蒙古, 接见了上述几位大臣。在这次巡视期间, 大臣们提出了“肇开灵圃”和“酌设围场”的说法, 还给前往相度地势的大批官员以各种赏赐[3]。从那时开始围场设立, 从康熙皇帝开始在这个皇族专用的狩猎农场里狩猎。这种狩猎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参与狩猎的人的射箭技艺, 更重要的是为了展示国威、君威, 是为了展示统治者的霸气和活力, 就是一种武力展示,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射箭运动当中的武的内涵。其次, 从射箭运动形式上来说, 射箭是以柔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相比于西方竞技运动当中决斗、拳击等其形式不仅不会血溅当场, 还要求遵守一定的礼数, 比如在正规的军事人才选拔过程当中的武举考试, 考生除了要展现技艺之外还在上台和下台之前拱手作揖, 这些都是射箭运动当中道德教化的体现。《礼记·射义》当中对于射箭运动的记载也体现了这一点:“射者, 男人之事也, 因而饰之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 为立德行者莫若射, 故圣王务焉。”就算在相对野蛮的狩猎竞技当中, 猎手比试不仅仅讲究射杀技能, 还要按照规定时令和程序来进行。

中国古代的射箭运动从黄帝时期就开始萌芽, 最初射箭是专门用来打猎的, 是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后来随着氏族及部落之间的战争爆发, 射箭在战争当中又有了其他功能, 即发挥军事功能, 用于战争。在阶级社会当中, 虽然狩猎已经不是决定性的生产活动, 射箭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战争。然而,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 射箭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内容, 即作为一种运动方式和娱乐方式的出现。射箭作为一种运动方式以后, 其仍然包括两项内涵, 其一是作为一种武力的彰示手段, 通过射箭展示射箭人的武力以及勇气和气势, 从而来考察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武力能力;其二是射箭作为一种道德教化的手段和考察标准, 通过射箭一方面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培养君子之风, 另一方面也是考察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高低的手段。所以, 中国古代的射箭运动是武与德合一的运动。

参考文献

[1]谷世全.关于中国古代射箭运动的几点新探[J].体育文史, 1996 (3) .

[2]催乐泉.中国古代的射箭活动[J].中国文化画报, 2011 (5) .

试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 篇9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也是伦理道德型的法律文化,华夏独有的法律道德一体化法律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是伦理道德。法律体系从来都不是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也是如此,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伦理社会的特征,由中国特有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定的成因以及特有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典型的特征,独特的内容以及特殊的社会作用机制。

一、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一)时代的经济关系通常能决定时代的主流法律核心。

古代的社会背景主要有四个:

1、生产方式。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因此构成了顽强的宗法家族形式,宗法家族则是构成集权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

2、社会组织结构。

宗法家族的人们生产的基本单位,它能把个人束缚在家族里,使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社会不能以独立的身份建立相互的权利和义务管关系。

3、政治模式。

以权势为核心的政治模式可以追溯到国家法律起源中战争和实力的作用。私有制得不到发展,使得君主制始终处于统治地位。

4、农耕宗法性的意识形态。

从农耕生产方式和宗法家族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产生了平均和集权专制的思想,以及宗法道德伦理观念。以上四方面决定了中国传统道德法律文化的内容、性质和发展方向,并构成了区别于其他法系法律文化的一系列特征。

(二)儒家文化作为时代的主流文化,对古代法律的影响作用尤其深远。

儒学提倡人的道德修养要从内而外地进行,从“格物致知”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繁多的科目上来总结,要进行修身首先要革除内心邪妄的物欲,在这个基础上迁善,见贤思齐,而后才能进行其他的修养,具体有:仁爱、宽厚,倡利益恭谦让等等。

二、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及主要内容———德礼法结合

中国古代法律相对于近代法律来说,始终不能称为独立的“法”,他完全依附于“礼”,实质上是以“法”为载体,以“德”为内容。法服务于德。古语“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思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常用也。故曰:严而少思。”以及“及刻意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政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可见“法”并不能动摇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身份等级的统治地位。

道德伦理型的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家族伦理,因此国家政治以及法律生活都带有家族的温情色彩,家族的首长可以代替国家行使部分司法职能,换言之,法律赋予了家庭伦理上的不平等身份。伦理道德可以借助于“法”的形式来强制实施。中国古代法律以“德”为思想的核心。如古语“以德配天”、“明德慎行”以及“为政以德,一准乎礼”等诸如此类以德为主的思想统治了中国司法。

以“三纲五常”为典范,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德治”实际上是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将“礼”的等级差别规范转化为伦理纲常,借“法”的形式对臣民进行教化和统治,达到使臣民心悦诚服接受统治的目的。另一方面,道德生活是人性的最高体现,而家庭就是道德生活的主要场所,人们从家庭的伦理道德规范出发,在社会上进行道德实践,因此,社会和家庭的道德是完全相通的。

法律对于身份制度的规定,已经从根本上否定了利益关系的互利,仅仅只能对权利和义务进行片面规定,在身份制度下,人不能视为单独的一个人,或者说,没有单独的功能和意义,也没有独立的价值和权利,只有有他身处的一个特定的团体,成为这个团体的成员,才能决定他具有的功能,尽着无条件的义务。这个团体通常是家族团体,为家族的利益要尽到的义务甚至没有个人利益可言,为了服从家族的利益,“杀子孙”也是合法的。至于个人如果以国家生活为群体,则惟有尽忠,古语:“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君让臣三更死臣不敢五更亡”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

先秦时期的律法的主要内容几乎都是规定道德礼仪,在那个时代,甚至可以把“礼”与“法”等同起来。如“法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礼者,法之大分,天之纲纪也”等都属于引礼入法的论据。执行森严有序的社会身份制度是古代法律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身份或者说是“名份”,不但指个人在家族上的地位,也指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中国古代的“礼制”对于人的身份地位的规定非常严格,人与人在身份制度的规定下,以血缘关系和亲情关系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这个圈子把契约关系摒弃在外,把亲情关系的人情味推崇为人际关系和法律中最具价值的东西。圈子里的人们彼此之间建立一种上下、尊卑有序的伦理道德模式。在这种伦理道德模式里,属于“上”的一方则享尽特权,位于“下”方,则受尽屈辱,已经由一切无条件的义务。在重罪中“大不敬”以及“不孝”等,都源于这方面的规定。这种身份制度下的亲情关系显然与现代推崇的平等互利的契约关系相违背。

三、中国古代法律实施起到的作用

(一)正面作用

在当代思想家的理论设计中,道德是不能与法律分离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独特之处,法律拥有一种制度化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转化为度化臣民的力量,同时避免了宣教道德成为空谈。以道德作为法律制定的准绳,避免了国家法律脱离道德,尤其是在“忠”和“孝”这两个领域里,更有助于封建权利的统治。赋予法律道德的属性和功能,通过法律途径有效、有力地解决道德问题。统治者同时要求官吏带头从事道德修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

当然,这种道德与法律密切的关系也有其负面效果,就是道德的功能和领域被扩大化,道德在发挥其社会功能时,侵入了法律的功能,甚至在部分领域内取代了法律的作用,最后常常导致必须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道德上的问题。

(二)负面作用

礼法对法律规定下的身份制度,也会产生矛盾,它常常容易把人引向蔑视社会正义,无视法律尊严的方向。从身份制度的角度上来说,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是极不平等的,上下有别的规定,凭借家族团体的身份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的社会等级结构占据了首要地位。上位者享有不尽的特权,而在下者却必须背负众多的义务,当时人际关系的和谐标准只是尊卑有序的和谐。美德往往限定为对高贵者的卑微服从。人们的机会不平等,自然无法伸张正义。更严重的后果是,一旦高位者为庸才,则执政者就要考虑了,人情与法制孰轻孰重?对于法律过分倚重亲情关系,漠视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的情况,常常造成权力的模糊,被侵权者因为对方的取巧行为有口难辩,这样的矛盾关系同样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如果把伦理道德法律的构建过分担压在人际关系中的亲情关系,反而会导致情感的功利化,使得纯洁的友情、爱情以及人情变得匮乏。

结束语:

长久以来,中国以礼仪之邦闻名天下,对中国传统的法律道德文化的适当吸收进行有益改造,对于健全中国现有法制,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遵从法律至上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尊严不容侵犯的观念,应当成为中国广大公民的道德信条。

参考文献

[1]高飞.中国古代法文化特点概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1)

[2]董鲁杰, 熊姝丹.浅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下的公权力和私权利[J].中国市场, 2011, (31)

[3]闫博慧.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的变革[J].山东社会科学, 2011 (07)

[4]白平则.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礼与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0)

中国古代赑屃文化浅析 篇10

关于“赑屃”一词, 出处较早。早在明代以前的很多典籍中, 就有对赑屃的描述, 如:《本草纲目·介部》:“赑屃者, 有力貌, 今碑趺象之。”《疏·正义》:“西京赋云巨灵赑屃以流河曲。”

赑屃其实名叫驮碑龟, 也称龟趺, 又有人称为“霸下”。对神龟驮碑首先从其形状上研究, 形似乌龟, 龙首, 有耳。最初被认为是鳌龟。主要是石材雕刻而成, 作为碑底座, 背负着石碑。据研究发现, 驮碑龟有牙齿, 而真正的乌龟没有牙齿。其次从古代神话传说中研究。传说赑屃力大无穷, 能驮三山五岳, 常在江海里兴风作浪。大禹治水时, 常让它推山挖沟, 为治水做出了贡献。洪水退后, 大禹怕赑屃恶习不改, 于是便用一块特大的石块压在它的背上, 石碑上刻有治水的功绩, 这样使它永远也不能乱动了。所以, 赑屃本来就不同于一般的乌龟, 只是大家一直把它认为是神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了下来。

据传说, 赑屃一般被认为是“龙生九子”之一的老大。关于“龙生九子”的说法有不同的版本。“九”在中国文化中为“极”数, 常用来形容众多。 (1) 于是民间遂有“龙生九子”之说。关于“龙生九子”具体所指何物叫法不一。但是明代以来所谓“龙生九子说”, 主要有李东阳和杨基的说法让世人比较容易接受。

李东阳的《怀麓堂集》载:“龙生九子不成龙, 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 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 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 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 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 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 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 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负屃:平生好文, 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嗤吻:平生好吞, 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此外, 在明朝杨慎的《升庵集·八一卷九五》写道:“俗传龙生九子, 不成龙, 各有所好:一曰赑屃, 形似龟, 好负重, 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 形似兽, 性好望, 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 形似龙而小, 性好叫吼, 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 形似虎, 有威力, 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 好饮食, 故立于鼎盖;六曰蚆夏, 性好水, 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 性好杀, 故立于刀镮;八曰金猊, 形似狮, 性好烟火, 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 形似螺蚌, 性好闲, 故立于门铺首。” (2)

明代以后, 龙生九子之说便约定俗成, 传为佳话。从明代开始人们便汇集了古代各种文献资料中的多种怪异的兽形而演化为龙, 俗称神兽、瑞兽, 把它们安插在民间传统建筑的器物上或重要场所, 作为装饰之物, 让其“各司一职”, 孕育吉祥, 免祸消灾。

二、赑屃与玄武

玄武与赑屃的起源, 都源自于古代传说的四灵之龟, 但是后期有了区别的。对于赑屃的形象有两种说法:

1. 龙与龟图腾的直接结合。

关于龙的起源, 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 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 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2. 玄武的变体。

在古代文献中关于玄武的描述有:《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 王逸注:“呼太阳神使承卫也”。蔡曰:“北方玄武, 介虫之长”。《文选》注:“龟与蛇交, 曰玄武”。孔颖疏:“玄武, 龟也”。《后汉书·王梁传》:“玄武, 北方之神”。从古代文献资料中, 我们可以推测出玄武是龟与蛇的联合体。玄武, 五行之一, 为北方之神, 龟蛇合体。所以帝王陵寝多有驮碑之龟, 正是以此暗寓玄武。

三、赑屃设计文化的象征概说

赑屃从古代到近代, 一直都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的意义。

1. 权力地位的象征。

赑屃从鳌龟到赑屃再到龙子驮碑, 其历史地位不断地被提高, 伴随政治、社会制度的发展而演变的, 正是由于人们对赑屃的崇拜符合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龟才变成令世人敬仰的龙子和北方帝神玄武, 它的地位才得以升高, 成为权贵喜爱之物。

2. 长寿吉祥的象征。

人们崇拜龟, 一直把龟奉为长寿的象征。如:龟鹤延年, 寓意长寿吉祥。成语“独占鳌头”, 表示了人们对龟这类动物的偏爱。她是指:一只鹤立于鳌身, 鳌回头仰望。鳌传说中是大海里的吉祥之物, 唐宋时, 宫殿台阶的石板上, 就有龙和鳌的图案。 (3)

3. 地域文化的象征。

与赑屃文化类似的形象是, 宁夏银川市西夏王陵出土了石雕巨人基座。石雕底座正面为一大眼高颧骨, 手足颈部有一对圆环, 双手抱膝跪地, 丰满的女性形象。面部具有西域少数民族的特征。为何为女性作为石雕基座背负巨大的石柱?这点我没有深入的了解, 但是不难看出母神崇拜的影子在里面。在山东省平邑县境内蒙山南麓的龟蒙顶, 与泰山遥遥相望, 其形象为寿仙手托一寿桃, 面带微笑, 背负大山。因其形象酷似一神龟伏卧于云端天际而得名。它的形象是否和神龟驮碑有联系, 不得而知, 但是他们都有祈求富贵吉祥、长寿平安之意。

4. 图腾崇拜与神仙方术崇拜盛行。

有些学者认为“神龟驮碑”, 它是以龟图腾为主, 蛇图腾为辅的一个复合衍生族徽, 是一个氏族的象征, 也是图腾崇拜的象征。无论是赑屃还是玄武, 它们都代表了人们对神仙方术的追求。中国古代一直有“天为最大”的思想, 赑屃的崇拜代表了人们对神龟驮碑的敬仰。

四、结语

“龙生九子“之一的赑屃, 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现象, 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沉积的结果。当代人们仍旧喜欢把赑屃当成长寿吉祥之象征, 比如说, 现代很多的寺庙、陵园建筑中都有重建或者保存完好的赑屃。

赑屃具有极强的视觉吸引力,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的创作, 也是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形象载体。在这一建筑造型装饰中, 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体现了社会大众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对人民有强烈的感染力, 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艺术遗产。

摘要:中国古代的赑屃(音bixi) 一方面为实用之物, 用来做碑座, 俗称“神龟驮碑”。另一方面赑屃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它的象征以“长寿吉祥”为依据, 并带有地位级别、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方面涵义, 以“龙子”为象征, 广受人们喜爱, 全国各地都有“神龟驮碑”的建筑。

关键词:赑屃,神龟驮碑,玄武,象征

参考文献

[1]诸葛铠著.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山东画报出版》.2006年9月.

[2]张大鲁.神族的繁衍——“龙生九子”说浅释.《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 20 (2) .

[3]王军云编著.中国民间吉祥图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07.

[4]陈春晖.母神崇拜与中国古代思想.《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

[5]张宝萍著.论玄武图像最初的衍变.新西部:下半月.2008 (10) .-131-131

[6]武亚然.图腾崇拜神龟舞——角抵孑遗牛斗虎.《大舞台》.2008.04.

上一篇:综合评价的计算下一篇:《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