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治理

2024-07-11

农村生态治理(精选十篇)

农村生态治理 篇1

我国农村河道数量众多, 它们具有灌溉、航运、调蓄洪水等功能, 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河滩上垃圾成堆、杂草丛生, 违章搭建及阻水坝埂屡见不鲜, 大部分河道河水黑臭、鱼虾不生。河道生态严重退化, 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加强对农村河道的治理, 本文从分析农村河道特点出发, 从水环境治理及河道结构治理两方面讨论农村河道治理的模式。

1 农村河道的特点及现状

1.1 农村河道的特点

农村河道是处于农村区域的河道, 它与城市河道相比, 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功能的多样性、河道结构自然多样、污染源复杂多样。

(1) 功能多样。

承担农村灌溉排涝任务的基础性工程, 农村河道具有丰富的功能, 它是调蓄分洪的重要通道, 是农田排涝灌溉的主要渠道, 是船舶运输的主要通道。同时农村河道又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载体, 它具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有的农村河道还是重要的城乡饮用水水源地, 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另外, 农村河道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美学、教育、精神和文化价值。

(2) 河道结构自然多样。

农村河道按地貌形态有山区河道与平原区河道两大类。山区河道较为陡峭, 纵坡降较大, 蜿蜒性较强, 水流较急, 河岸冲刷较严重。平原区河道边坡较平缓, 纵坡降较小, 水面较宽, 水流较缓, 淤积严重, 河床抬高, 造成河势变化。另外, 通航河道船行波的影响, 寒区河道冻融的影响, 造成河岸崩塌, 也会使河道机构发生变化。

一般, 农村河道人为干预较少, 河道自然性保持良好, 河道生态建设方面优势相对明显, 但农村河道在建成后的管理方面还有很大滞后, 加上农村居民维护意识上的不足。

(3) 污染源复杂多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河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村河道的污染来源有来自乡镇企业的工业废水污染、农村养殖污染 (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 、农村面源污染、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污染等。其中, 农村面源污染是具有农村河道污染特色的污染源。过量使用化肥, 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着农田排水或雨水进入江河湖库, 污染了水质, 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农田使用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迁移, 农药雾滴或尘微粒随风飘移沉降进入水体以及施药工具器械的清洗都农村河道造成了污染。农村集约化养殖, 畜禽粪尿未加妥善处理的直接排放到农村河道形成污染, 还有污水灌溉也同样对农村河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1.2 农村河道的现状

农村河道不仅是水上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 行洪的主要载体, 还是很多生物生活的良好栖息地, 更是人类赖以繁衍生存的重要物质源泉。但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人为原因, 造成许多农村河道成为死水潭、断头浜, 水质恶化, 大量水生生物的消失, 河道生态现状的严重退化, 甚至完全消失[1]。

(1) 河道侵占严重, 水面积锐减纵横交错的河道水网既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 又是防洪除涝、稀释降解污染物的重要基础条件。但以往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更缺乏保护理念, 由于土地资源的缺乏, 当地政府为了眼前利益盲目挤占河道、沟塘等, 与水争地、填河造地, 埋河修路, 扩大建筑面积, 造成河道萎缩, 出现了大量的“断头河”, 致使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严重下降。由于水面积率的严重减少, 水体纳污能力下降, 水体的自净能力严重减弱。

(2) 河道淤积严重, 洪灾频繁。河道严重淤积, 河道的调蓄洪水和防灾减灾能力减弱, 造成河道导流行洪、泄洪、滞洪和引水灌溉等水利防灾功能生态的失衡, 出现“小洪大涝”和“大洪特涝”生态灾害。

(3) 河道坍塌导致植被生态弱化。山区河道由于洪水期洪水的冲刷造成河道崩塌。很多河道因常年遭受水上机动船船行波冲刷, 导致河道两岸坍塌严重。另外,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均将河道两侧河堤保护范围的土地承包到户, 而农户惜地复种指数较高, 水土保持性栽桑、植树少且零星, 故未能形成条带状绿色植被保护带, 致使河道堤岸水土流失状况严重。

(4) 河岸硬质化程度过高。过去在河道建设过程中, 仅注重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 注重河岸稳定性的保护, 所以河岸的建设大量采用硬质化护岸方式。这种建设模式不利于河道水体环境与陆地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阻断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链接。而且这种方式造成了生物适宜生存的栖息大量消失, 使生物无法生存, 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

2 河道水环境治理模式

农村河道水环境是农村大地的血脉, 对降雨、洪涝、干旱及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是农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农村水环境治理应该根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水利现代化的要求, 以建立健全农村排水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护饮用水源、修复和治理农村周边水环境为重点, 紧密结合农村水利工作实际, 综合采取法律制度、工程技术和个人行动规范等措施, 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实现农村水环境清洁、水体流动、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初步建立农村水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农村水环境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循环利用生态治理模式、整体优化生态治理模式、多尺度相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多技术集成的生态治理模式。

2.1 循环利用生态治理模式

健康的水循环利用方式主要是指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 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和品质特征, 合理科学地使用水资源, 将使用过的废水经过深度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使得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的水体功能, 地表水的循环利用不影响地下水的功能与水质, 水的人工循环不损害水的自然循环, 维系或恢复城镇乃至整个流域的良好水环境;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水达标排放”的单向式直线用水过程, 向“资源—产品—废水处理达标再生利用”的反馈式循环用水的过程转变, 从开发—排放的单向利用向循环利用转变,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多功能整体优化生态治理模式

农村水环境是多方面组合而成的复合的巨系统。整体优化生态治理模式是根据水体的系统特征, 从生态、水景观、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灌溉、航运、再生利用、排涝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各方面, 统筹规划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 增强水系统的整体性、适配性、扩展性和应急能力, 提高系统抗御外部干扰的稳定性, 以及具备可靠的供水水源、安全运行的供水排水系统、良好的灌溉用水, 满足人居环境相适应的健康水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有效地稳定改良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提高水体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使水体水产品健康无害, 野生动植物能健康繁育, 人类能在农村河湖中游泳, 从而构建农村和谐的水环境。

2.3 多尺度相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

农村河道有独立自成体系的河流, 有交错成网的河流, 如平原圩区河道, 河道相互交错, 各条水系相互沟通, 形成较为复杂的水网体系。这些河流有单一小区域的河流, 有跨越多个区域的河流。可见, 农村河道所涉及的空间尺度是多样的, 既有单河道尺度的, 又有多河道尺度的, 还有流域尺度的。而且这些不同尺度的水体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因此, 对于水环境的治理不能仅考虑单一尺度, 应该多尺度综合治理, 既要实施单一河道尺度的重点治理, 又要考虑多河道、流域尺度的综合治理、采用联动式治理模式。

2.4 多技术集成的生态治理模式

产生农村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多样, 污染是最关键的原因, 所以在农村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染源, 严格禁止点源污染的直接排放, 严格控制农药、肥料、饵料等污染物使用。对于污水, 应该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积极采用污水集中处理技术、湿地处理技术、生态河岸带缓冲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处理生产、生活污水。

对于水环境已经恶化的水体, 应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技术加以治理, 利用水利工程优化调度技术, 活化水体;利用微生物技术消除水体内的污染物质, 利用曝气技术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利用植物技术吸收污染物, 利用疏浚技术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质。这些技术措施只有相互配合使用,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所以, 治理中应该采取多技术集成的生态治理模式。

3 河道结构的生态治理模式

农村河道自然性较强, 生态状况保持较好, 但是自然河道的防洪能力大多较弱, 所以, 对这类河道的治理既要充分维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状况, 也要能大大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河道生态治理中, 能展现河道特色的关键因素是河道的结构型式, 所以河道结构型式的构造是生态河道治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综合各种治理技术和治理措施, 农村河道结构的生态治理包括自然生态型河道治理、工程生态型河道治理以及景观生态河道治理三种治理模式[3,4,5]。

3.1 自然生态型治理模式

自然生态型治理是选择适于滨河地带生长的植被种植在河道岸顶、坡面和水边, 利用植物的根、茎、叶来固岸。如种植柳树、白杨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 由它们发达的根系稳固土壤颗粒增加堤岸的稳定性, 加之柳枝柔韧, 顺应水流, 可以降低流速, 防止水土流失, 增强抗洪、保护河岸的能力。这种模式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和水文条件, 对植物结构和栽植方式做一定的改造。可以采用 “土壤生物工程法”, 利用木桩与植物梢、棍相结合、植物切枝或植株将其与枯枝及其他材料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草坪草和野生草种相结合的等技术来防止侵蚀, 控制沉积, 同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可以有效地维护河道的自然特性。这种模式适于用地充足, 岸坡较缓, 侵蚀不严重的河流。在治理过程中, 最关键的问题的植物物种的选择与配置。

3.2 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

山区河道和航运河道等冲刷较为严重的河道, 防洪要求较高。对这些河道的治理必须采用一些工程措施, 才能有效地保护河道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必须采用生态措施, 维护好河道的生态环境。这种治理模式称为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植物保护岸坡, 如在坡脚设置各种种植包、石笼或木桩等, 斜坡种植植被。

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以防止岸坡冲刷为主, 在材料选用上常常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块体等硬质且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材质。在结构形式上常用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墙、工形钢筋混凝土挡墙等结构。

3.3 景观生态型治理模式

景观生态型河道治理模式主要是从满足景观功能的角度对河道加以治理, 将河道的生态要求和景观要求综合考虑, 充分考虑河道所处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沿河设置一系列的亲水平台、休憩场所、休闲健身设施、旅游景观、主题广场、艺术小品、特色植物园和各种水上活动区, 力图在河道纵向上, 营造出连续、动感的“长幅画卷”的景观特质和景观序列;在河道横断面景观配置上, 多采用复式断面的结构形式, 保持足够的景深效果。

景观生态型治理模式将各种独立的人文景观元素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 构成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 它将美学作为一个和谐和令人愉快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这一治理模式主要适用于城镇居住区内的河道治理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河道侵占严重, 水面积锐减, 河道淤积导致水利生态功能弱化, 河道坍塌导致植被生态弱化, 水环境受到很多污染源的影响, 特别是农村面源污染。对农村河道的治理应该从水环境治理和河道结构治理两方面着手。河道水环境模式有循环利用生态治理模式、整体优化生态治理模式、多尺度相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多技术集成的生态治理模式;河道结构治理模式包括自然生态型河道治理、工程生态型河道治理以及景观生态河道治理三种治理模式。

关键词:农村河道,水环境,河道结构,生态治理

参考文献

[1]张震宇, 王哲, 陈强富, 等.南京市水利工作如何服务好新农村建设之我见[J].江苏水利, 2006, (11) :35-37.

[2]夏继红, 严忠民.浅论城市河道的生态护坡[J].中国水土保持, 2003, (3) :9-10.

[3]陈明曦, 陈芳清, 刘德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河道生态岸堤构建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84-87.

[4]杨文和, 许文宗.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实践生态治河新理念[J].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6, (1) :23-25.

[5]高永敏, 许士国.大连市生态型河道建设[J].城市水利, 2004, (14) :53-55.

农村生态治理 篇2

2009-04-28 15:23:0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加速发展,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内外污染源不断增多并造成逐年增长的经济损失。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草地严重破坏,水域、湿地不适当的开垦,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城镇污染的转嫁,人口无节制增长和人口素质下降。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科学规划,统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现代生态农 业;开展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广生态环境新技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执法监察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还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 加强领导,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栌长效机制。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生态农业建设、环境保护和绿色食品生产得到 了重视和加强,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不能不看到,我国农村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还相当严峻;工业及

城市三废污染还未得到根 本解决,个别地区甚至还在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牧业生产内源性污染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 趋势。认清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了解其退化原因,找出解决退化的对策和方法,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 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现状

生态环境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水土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 环境恶化现象。特点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恢复起来就非常困难,而且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所有大的江河流域。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而且每年还在以1万km2的速度递增,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壤50亿吨,带走的N、P、K营养元素超过了全国年产化 肥的总量;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达270万km2,年均损失约6万km2;由于泥沙淤积,全国湖泊面积缩小了186万km2,占现有湖泊面积的40%,使得江河引洪能力降低,灾害频发。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流失面积大,波及范围广,发展速度快,侵蚀模数高,泥沙流失量大,危害严重。

2、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全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遍及13个省市区的598个县(旗),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41亿元。目前荒漠化发展速度还在进一步 加快。研究表明:在50-70年代,我国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1560 km2,进入80年代每年增加到2100 km2,目前沙漠化土地则以每年2460 km2的速度发展,因此而造成的草场退化达8418.8万km2,耕地退化283.8万km2,扬尘天气迅速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态后 果,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甚至形成了:一处治理,多处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恶性循环。

3、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资源仅占世界8%,约2.8万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仅及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 109位,是世界公认的贫水国。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一是缺水严重,除城市、工业缺水严重外,全国农田平均受旱面积由70年代的1.7亿亩,增加到1997 年的5亿亩。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粮食减产750-1000亿kg;每年有14亿亩草场缺水;有约8000万农村人口和40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二是水利 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3-0.4,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为0.8kg/m3,不及发达国的一半。三是开采利用不合 理,加上河流上、下游用水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调度,近年来,争水、断流经常发生,导致环境退化严重,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引 起了一系列的生态退化问题。四是水污染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我国每年从城市、工矿、企业排出来未经处理的污水达300亿-400亿m3,已使七大江河、五 大湖泊

20%-30%的水体遭受污染,仅黄河流域四级水污染河段12000km,占干支流的60%以上。

4、环境污染不断加深。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主要特点:一是污染源不断增多,除工业及城市三废对 农村污染即外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外,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粪便及秸秆引起的污染即内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水源污染导致5亿 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大气污染导致酸雨面积不断增加,全国酸雨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29%;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 圾共同污染着水源、污染着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农村新的污染物,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产品品质低劣,市场 竞争能力差;农膜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使农田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地力下降。二是环境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1985年为830亿元,近年 来估计每年达千亿无左右,逞逐年增长趋势。环境污染还危及广大群众的健康,疑难病症增多、死亡率增加,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污染造成的民事、刑事案 件增多,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开展和安定团结的局面,影响了政府的公众形象。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1、森林、草地的严重破坏。我国森林蓄积量虽然名列世界前列,居第8位,但人均只有8.6 m3,是世界人均71.8 m3的12%;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6%的一半;人均森林面积0.11hm2,是世界人均水平0.64 hm2的17.2%,居世界119倍。我国的森林资源本来就相当贫乏,加之滥砍滥伐得不

到控制,全国每年仍有44万hm2的林地,转为非林地,有 165.4万hm2的林地转为无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

森林毁坏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域小气候条件,蒸发量提高、温度降低、风速增大,大风日数多,不仅使草场失去了抵御风沙的天然屏障,同时使区域生态环境明 显恶化,最终导致沙漠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地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海和沟壑纵横的荒坡。森林的破坏,使得调节气候、截流吸纳雨水、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的能力减弱,洪涝及干旱灾害越来越频繁、灾情越来越重、水土流失越演越烈,导致大面积生态失调和环境污染。

由于滥垦过牧和不适当的管理,导致我国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草场质量日趋下降。目前我国北方牧区2.24亿hm2可利用的草地中,明显退化的面积有 0.467-0.667亿hm2,其中有0.133亿hm2已退化为沙漠,并以每年133.33-200.00 hm2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我国草地退化率已达56.6%,耕地退化率也超过40%。毁林、毁草和不合理的耕垦,使得沙漠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沙尘旱暴及扬沙 天气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已经对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人力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2、水域、湿地的不适当的开垦。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湖泊和湿地是流域来水的"汇"积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调节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灌溉、旅游资源等作用、被美誉为"地球之肾"。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6%,不足世界平均6%的一半。由于不适当的开发利用,现在已全面退化。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

来,有1/3以上的湖泊被开垦,开垦总面积13000 hm2以上,因开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开垦湖泊的蓄水容积减少达500亿m3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泾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 1.3倍,在建三峡库容的5.8倍。库容减少的直接后果是调节江河来水能力降低,洪涝、干旱灾害加重和淡水资源的减少;间接后果是,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导致气候异常,雨水分配不均,自然灾害频繁等。由于湿地景观的严重破坏而缩小,还使生物多样性衰退及污染日趋加剧,导致湿地生态功能下降与湿地进一步受 损。

3、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靠的是化肥、农药、兽药、除草剂、地膜等化学投入的大幅度增长。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施 用量超过世界平均用量的1 倍多。1997年全国化肥总量为4637万吨,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60%-70%的化肥进入环境,污染水体和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质量。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2005年农药产量100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1/10左右,现阶段我国每年有25万吨以上的化学农药原药被加工成100万吨以上的 制剂加以施用,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80%-90%散落在土壤和水里,漂浮在大气中。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农用地膜用量增大,回收甚微,又难于降解,已给农田造成新的"白色"污染。

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农村的腐败之风和农村环境的恶化,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差,设备技术陈旧落后,成为农村环境新的最大 污染源。2004年全国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为37.35亿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6.9%,但废水中的COD排放量为407万吨,占整个废水 COD的37.93%;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和排放量分别为849万吨,880万吨、957万吨,分别占全国同类废气排放总量的26.4%、56.23%、63.59%;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排放量分别为40100万吨、1686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7.889%、91.59%。由于许多 乡镇企业急功近利,只顾赚钱,不讲对污染的防治,加剧了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厂点,污染点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直接污染严重,危害更大。往往是一 家小造纸、小印染污染一条河,一个小冶炼、小采选毁掉一座山。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是加速农村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全国80%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已造成1/3以上河段受对污染而引起农灌 水的恶化。90%的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2005年我国垃圾填埋量为9.5亿吨,并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递增。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量达6.5 亿吨,累计存量131.4亿吨,已占地11.5万公顷。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许多宝贵的土地资源,又污染了周围的水质、土壤和大气。

4、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及人口素质的下降,始终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我们经常自豪的声称,我们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 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当然是个奇迹。但这个奇迹的后面隐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它像一副沉重的十字架,始终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脊梁上,成为跨世纪的 沉重负担,我国的许多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无不与人口重负这个问题直接相关。如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贵州,人口增长过快,毁林毁草开荒严重。有的地区将 35°以上的陡坡也加以开垦,造成水土流失、水旱灾害越来越严重。在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三江平原,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的需求,经过40多年的大面 积开发,垦殖率已由1949年的7.22%,增至2004年的18.21%,湿地面积减少386万hm2之多,森林覆盖率也由1949年的30.41%,降到2004年的18.21%。滥垦滥伐的结果使得该地区的生物、淡水、土地等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西北、华北草地的滥挖、滥垦、过牧,长江中上 游森林的滥砍滥伐,五大淡水湖区的开垦,沿海滩涂的不适当开发等,也无一不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密切相关。

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对策

1、科学规划,统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认真做好村镇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在固体废弃物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置方 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建立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置设施。二是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要结合村镇实际,科学规划环境设施,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三是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将镇(村)环境建设规划与农业产业规划,特别是畜禽养殖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等区 域,控制和集中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四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绿色产业,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量,有效防止农业污染;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科学规划,将环境问题作为规划的重要方面,结合实 际,将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排放、垃圾集中堆存、畜禽圈舍建设、改厕改灶、庭院绿化、兴建沼气等纳入整个规划之中,严格要求,坚持标准,统一建设,从根 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

2、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多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加之对合理利用 资源认识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对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经营,致使资源衰退,破坏了人与资源的平衡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人 口快速增长是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原因。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严格控制人口过怏的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迅 速增长。每一个有识之士,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尤其是农民,为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只生一个孩子吧!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社会公德,尤其要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要认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倡生态文明。

3、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现代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业-再生资源”的新经济 模式,以彻底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先进适 用技术和“绿色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

产,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 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实现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采用农业生态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良性循环的高效集约农业。生 态农业主张提高太阳等自然能源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开发农村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多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 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外部投入防止污染,用地养地,精耕细作,改革农业结构等。在当前对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地区,要确实搞好产业结 构调整,退耕还林、草、水,进行资源重组,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毒性化的发展趋势。构建生态农业京系统,保护农业 生态环境,4、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应以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中小企业环境设施建设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 实施。加大乡镇工业环境管理力度,对环境治理设施不完善的责令限期完善,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责其停产技改,对无污染处置设施的坚决取缔;严格防止城镇化 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新建项目要实行“环境优先”原则,严禁新建重污染企业;尽

快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强农家乐的污染治理;认真研究制订畜禽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防治等具体政策措施,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发挥典 型示范作用,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农民饮用水、小流域治理、清水河道建设、农村新能源建设等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应成立农 村环境整治专门机构,实施统一监督领导。农业、林业、畜产、水利、科技、环保等部门要通力合作,统一规划,协调工作,用生态农业的观点,开发运用现有的科 学技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重视农家肥的利用;推广生物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无 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推广使用环保型可降解的农用地膜;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坚决禁止焚烧秸秆,引导 农民进行综合利用;继续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禁止乱砍滥伐,禁止开垦和破坏草坡资源,划定基本草坡保护区,实行轮牧制度,提倡舍饲养殖,达到草畜平衡。要切实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预防和制止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大,继续抓好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加快治理步伐。

5、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广生态环境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才能在发展生产和经济的同时,做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当前要 积极引进,研究和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尤其是高新生物技术。重点解决快速封山育林,植被恢复和建造技术;小流域或区域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技术;优良畜禽(作 物)品种选育及其高产、高效饲养(栽培)管理技术;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绿色食

品、有机食品等生产配 套技术等等。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不解决,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即协调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农业 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努力去为农业、农村和农民解决1-2个技术难题;要求每一位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推广科学技 术的宽松环境条件。只喊口号,只要求做什么,不告诉怎么做,"以其昏昏,令人昭昭"是不能阻止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因而也就不能彻底解决中国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6、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执法监察体系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重城市轻农村的缺限,国家应抓紧修改,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现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作用,管理任务和违法 责任的条款,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法,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同时,应以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田径流污 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和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积极研究和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步伐,使农村环境管理有法 可依,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法律保障。环保、闺土、林业、农业、水利、畜产等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土地管 理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整治步伐。要建立使健全执法监察机构,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根据各地具体概况,目前农村生态环境徐护整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遏制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防止水土流失等的政策,坚决取缔、关停并转污染严 重、治理无望的"十五小"企业;对退耕还林、还草、还水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由群众来监督地方官员

认真执行。二是对土地施用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农 药施用强度,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实施生物防治、地膜回收等进行奖励,要制定出农牧产品优质优价的政策。三是加强新上工程和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价和 论证。尊重科技人才而不是"玩弄"科技人才。在环境问题上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以避免造成新的环境隐患和问题。四是放宽"四荒"地拍卖政策,严格遵守协议,加快治理速度。五是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保护治理成果。

7、实现城乡一体化 还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

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要解决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打破二者的界限,实现城乡一体化,还给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保好护农村生态环境。一要有利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利益。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能否保护好现有的耕地面积,关 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整个农村生态的保护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城市建设对农村耕地的侵占。二要由城乡中心主义转变为城乡一体保护。我 国现有环保法律明显偏向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调节好农村与城市的资源分配,多把精力财力投入农村的建设,使生态环境保护之力度趋于平衡。三要积极发展 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四要农民的环境权得到有效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环境权是农民合法权益的内容之一,是农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 础。但在环倮方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的待遇不同。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出现引起重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受到高度重视,而农村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农 民的环境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断裂不断加剧。弥合城乡断裂,实现城乡和谐应是

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五要新农民。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特别重要的一条是应当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好良好的道德风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

8、加强领导,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列入区(市)县、乡镇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评先创优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继续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各 级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逐级签订环保目标任期责任书,加强任期内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和措施到位。重点乡 镇建立环保机构并设立专职环保员,具体负责本辖区环保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责,确保乡镇、村环保到边到底,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解决农 村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综合性、公益性的工程,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将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农村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实行严 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坚持不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根本好转。

农村栏河工程生态综合治理措施 篇3

一、环境治理

1. 截污纳管

截污纳管是一种切断污染源的有效办法,能够提高河水流动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全面改善河道水质问题。有条件纳入污水管网的村庄,可直接将污水截流接入乡镇污水管网系统;对于位置相对偏远、没有条件纳入污水管网的村庄,应在村内建立污水集中处理池,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栏河工程水体。

2. 水系连通

水系连通就是沟通各条排污水系,增强水体溶氧能力,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有效调节水体中的化学物质,达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目的。水系连通的内容包括水系工程加固,新建堰坝,沟通渠道、池塘等,将清洁的水引进栏河工程,彻底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满足村民生活、种植、养殖、加工、景观、娱乐、休闲等用水需求。

二、疏浚河道

栏河疏浚是一个系统工程,疏浚前应当制订好规划,将栏河疏浚与上下游、左右两岸联系起来,统筹兼顾,同时与土地整治、环境治理、绿化造林、农田水利建设、机耕道人行道建设、水产养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获得“疏浚一条栏河,盘活一方水系,复垦一片耕地,增加一片森林,整治一村环境”的综合效益。河道疏浚应以提防和护岸稳定安全为前提,有淤清淤,有堵拆堵,并做好现有河道植被和滩域保护工作。栏河疏浚是一个阶段性多次重复实施的工程,因此要切实做好有效可行的工程计划。

1. 注意事项

一是选好施工方法。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测量放样,并用标杆明确标识。如果新建护岸结构位于河道中,水深大于1.5米时,采用草包围堰施工;水深小于1.5米时,采用泥土围堰施工。二是确定围堰规格。一般围堰下宽2米,上宽1米,高度根据栏河当时水位情况而定。草包围堰时,注意在围堰中间40厘米范围内填充黏土,黏土两侧的草包要叠砌牢固,预防围堰漏水。三是确定开挖方式。先用潜水泵把围堰内的水排到围堰外,然后用挖掘机开挖,开挖时注意边坡情况,当开挖达到设计底标高250毫米时,采用人工开挖修平。

2. 质量保证措施

一是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建设单位要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操作要点、质量标准等进行书面交底。二是施工方检测人员要对已完工程及时自检,避免重复施工。三是工程竣工并经自查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上级部门报检、交接。

三、生态护坡

1. 植物根系护坡

为了保证栏河工程两岸边坡持续稳定,应大力推广植物根系护坡技术。在河岸边坡常水位以下依次种植沉水植物、湿生植物、浮叶植物,形成多层生态防护;在河岸边坡常水位以上排列种植耐湿性强的杨树、樟树、柳树等,这些树种根系很发达,在植物群落生长和建群过程中加固和稳定河岸边坡,能长期控制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实现生态修复和美化河岸景观的目的。

2. 人工自然护坡

人工自然护坡采取的是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于地形开阔、河道流速较慢、岸坡土质抗冲能力较强的河段,可在岸坡底处采用砌石挡墙、格宾挡墙、仿木桩等方法来维持岸坡稳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坡脚也可采用抛石护脚,并预留缝隙种植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起到净化水质、美化景观的作用;在岸坡常水位以上扦插柳枝、芦苇、竹枝等经济型植物,可为飞禽提供栖息地。对岸坡较陡、流速较大、冲刷力较强等河段,在常水位下部采用砌石护坡,上部采用生态砌块护坡。生态砌块有很好的透水性、透气性,能为植物、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空间,能保护堤岸、防止浸蚀,形成自然生态的河道护岸。

3. 原护坡的生态修复

由于原有很多栏河工程护坡都是采用直立式挡墙,硬化的边界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使岸坡生物失去了生存环境和影响美观。所以,在满足栏河工程现有行洪的条件下,应加强生态修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攀援植物和利用天然石块等对护岸进行修饰,既可保证一定的景观量,又可改善护岸景观生态效果。

四、污水治理

1. 食藻虫治污

在栏河水体中投放一些食藻虫,可以消除富营养化水体蓝绿藻,活化水体和底泥,能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河床上种植轮叶黑藻、金鱼藻、刺若草、红线草等沉水植物,形成夏季和冬季水下森林,通过食藻虫吃藻、控藻、复氧“曝气”等辅助手段,将水体中营养物质消解转化,构建稳定的水体生态系统,形成水体生态自净能力,逐渐提高水体透明度。

2. 水生动物治污

在栏河水体中放入螺、贝、鱼、虾等,这样食藻虫和水生植物又可以被这些高级水生动物吃掉,通过食物链把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转移出去,彻底降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五、加强管护

1. 健全“河长制”

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在县级、乡级、村级等栏河工程中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彻底杜绝栏河工程脏、乱、差现象,确保栏河清洁畅通。

2. 制订乡规民约

为了保证栏河工程实现长期保洁,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水文化宣传,使栏河工程管理工作家喻户晓。在大力开展宣传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栏河工程管理现状,分乡镇、村居制订栏河工程管理办法,并在办法中融入当地道德习惯,在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采取乡规民约的形式进行推广,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实施。

(作者联系地址:周世明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404022;周 雄 重庆文理学院 邮编:402160)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建议 篇4

1.1 农业面源污染呈严重发展趋势

我国2007年的化肥用量约为5 100×104 t, 是1980年的4倍。农民为了增加收入, 大量施用化肥, 由于使用方法不当, 用量和时期不合理, 肥料利用率仅为35%, 造成肥料养分的极大流失, 部分下渗和随地表径流汇入江河, 造成地下水污染, 地表水富营养化, 水质变差, 全国80%以上的河流不同程度地受到氮肥污染, 直接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2007年全国农药用量约为162×104 t, 利用率仅为30%, 土壤中的残留率高于50%。同时, 有机农药的大量不科学施用, 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严重威胁食品安全。虽然2009年农业部检测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的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6%以上, 但接二连三发生的海南豇豆因农药残留让众多农户损失严重, 海口市民因吃了农药超标20倍的大白菜上吐下泻, 青岛传出因食用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的毒韭菜中毒事件等等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1.2 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日益加剧

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在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的同时, 大量的畜禽粪便却留在当地成为一大公害。据统计, 全国畜禽粪便年生产量已达30×108 t。农村畜禽养殖场大多建在村民院内或村子周边, 人畜混居, 无任何粪便处理设施。圈舍周围臭气熏天, 养殖户与邻居饱受其苦;粪便处理设施不足, 粪便露天随处堆放, 雨天雨水冲刷, 粪水恣意横流, 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粪便滋生大量蚊蝇, 易引发疾病流行。据统计, 我国猪、牛、羊三大类畜禽粪便COD年排放量为6 900×104 t, 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的5倍以上, 养殖业的污染已不容忽视。

1.3 农村室内外环境质量不容忽视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 农村住房多数修盖一新, 宽敞明亮。但由于村庄缺乏统一规划, 没有排污管网和垃圾收集设施, 大部分农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落后, 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随意堆放和当街倾泼的状况基本未变, 垃圾腐败臭味充斥各个角落, 室内苍蝇横飞;农村生活仍以传统的薪材、煤炭为主, 一日三餐生火做饭, 居室内烟熏火燎。柴煤的直接燃烧使农户室内烟尘严重污染, 检测发现家庭室内悬浮颗粒物质高于2倍的国家标准要求, CO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数倍, 冬季更甚。

2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2.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滞后

针对农村的环境保护, 各地都有《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畜禽业污染管理办法》, 但环境保护执法职能分散在农业、畜牧、环保等各个部门, 既有交叉重叠, 也有空白断档, 部门之间互相制肘、推诿、扯皮;有些部门虽然法律赋予其执法责任, 但其内部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承担此项工作, 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来保障工作的开展;农村环保执法面对的是广大农村, 覆盖面太大, 不确定性太强, 违法案件难以及时了解, 违法人员觉悟低, 抵触情绪大, 增加了不具有强制执法能力的人员和单位的执法难度;最主要的是各部门对农村环保还不够重视, 工作力度不够, 表现为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法律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和打击作用。

2.2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欠缺

国家长期以来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很少, 乡村自筹资能力又十分有限, 无力建设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没有设施, 农民只能随意丢弃、随便倾倒, 村集体又无收集清运的资金、人员、车辆, 形成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垃圾包围农村”的局面。

2.3 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

农村经济虽有所发展, 但仍相对落后, 农民忙于生计, 无暇顾及环境问题;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对环境现状、污染危害认识不足, 认为环保离自己很远, 与自己无关;农村环保执法缺失, 农民的行为无拘无束, 不受任何限制。

3 农村环境治理建议

3.1 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各地要千方百计多渠道、多形式地筹集资金, 加快修建垃圾分类收集池、垃圾处理站, 规划铺设排污管网, 建设污水净化系统, 支持各村配备垃圾收集人员及车辆, 逐步引导农民垃圾分类入池、污水定点倾倒, 开展垃圾、污水的发电、制肥等无害化处理和可再生利用。

3.2 制定农村环保制度

各地应针对农村环境及执法现状, 加强立法,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出台奖励和处罚措施, 成立专门的农村环保综合执法部门, 各乡村配备协管员, 构建上下联络畅通、反应迅速快捷的执法网。做到有法可依, 强化执法, 对违法行为加强说服教育和打击处罚, 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3.3 推广标准化小区养殖

各地应对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做出规划, 简化审批手续, 积极探索建设机制, 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 吸引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制开发, 强化小区管理服务能力, 尽量吸收养殖户入园入区。进行统一的秸秆青贮, 统一的防疫管理, 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对粪便进行处理, 既可提高养殖效益, 又避免秸秆焚烧和粪便乱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4 推行秸秆转化项目政府补贴

建议对秸秆还田、青贮养畜、饲料饲草加工、固化燃料等转化实施财政补贴, 让农民舍不得焚烧秸秆, 促进秸秆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3.5 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培训

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 修复治理工艺 篇5

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工艺。以水生态物滤装置作为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生长的良好载体,使水体中的微生物得以聚集,快速挂膜,修复低等生物群腐食食物链;同时对水体曝气增氧,将高效生态修复剂投入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剂中活性微生物在充氧的环境中,可去除杂草、水藻;辅以基底修复技术,采用专有填料产品,使水体中土著微生物快速增长繁殖,形成优势种群,可有效地将底泥中内源性污染有机物质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稳定物质,使水体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修复治理;同时辅以水生动植物(生态浮岛等技术),延长水体环境的食物链,形成完整的生态链,彻底消除恶臭,恢复水体持续自净功能。它在地表水治理尤其是城市河湖的治理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表水的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生态坝组成的源头生物生态拦截系统、生物挂膜和曝气充氧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循环系统为核心的水体生物修复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化处理系统融合生态坝拦截及生物滤池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态物滤装置是在水域中直接设置微生物载体,大量培养土著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截流和捕食藻类并综合降解污染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增氧装置可以是雾化曝气软管、或是水处理行业常用的曝气设备如鼓风曝气装置、表面机械曝气装置、射流曝气装置、喷水式曝气装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增氧装置结合了水流营造装置,使水体流动,同时实现水流营造和曝气充氧两种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修复剂是包含:芽孢杆菌、巨大芽胞杆菌、低温有机矿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光合菌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表水内部还可以直接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以种在水下、岸边或是无土种植在漂浮于水面的浮岛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表水内部还直接放养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修复是指用特殊的生物填料,使水体中土著微生物快速增长繁殖,形成优势种群,可有效地将底泥中内源性污染有机物质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稳定物质,使水体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修复治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上述的处理工艺流程,地表水能够形成持续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从而恢复水体水质。

说明书

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行业中对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港湾、人工河流、人工湖、池塘等地表水域的水质进行处理净化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港湾、人工河流、人工湖、池塘等地表水域存在着较严重的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雨水径流所携带的面源污水、风沙扬尘携污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源污染,及污水的汇入、大气沉降等外部因素;另一类是内源污染,即由于污染物在水体内的停留、沉积而形成的底泥,这些底泥还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并不断往水体内释放氮、磷以及有机质。

我国目前对天然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域的治理措施基本是依靠市政工程手段,即截污、驳岸、清淤加换水,这些方法对地表水域的水质净化很有好处,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也存在投资极其巨大、建设周期长的致命弱点,一条小河的治理资金往往需要几十亿元,而且配套管网建设、配套污水处理厂建设极其繁杂,需要数年的工期;同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驳岸及清淤的工程量大,成本高,清理出的污泥处理不当易引起二次污染;

2、无法做到完全截污,由于河、湖是开放式系统,类似大气沉降这样的污染源无法做到完全截除;

3、治标不治本,清淤后换水的水质无法保持,由于地表水的微生态系统随着底泥的清除被破坏,河道、湖泊的自净能力下降,一旦遇到外源污染水体将再度恶化;

4、很多地表水域属于封闭性半封闭性水域,如湖泊、水库、海港、大湖湖汊、死河汊、城市死水河道等,由于水体封闭、流动缓慢、与外部交换不畅,呈死水状态,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极度低下,即便是较少量的污染源进入水体,由于得不到及时分解净化,日积月累也会使水质逐渐富营养化,进而导致发臭,形成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工艺,已解决恶化的地表水体水质及生态恢复的问题,改善人居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工艺,包括以由生态坝、生物滤池组成的源头生物生态拦截强化处理系统、生物挂膜和曝气充氧生物链重建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循环系统为核心的水体生物修复系统。

源头生物生态拦截强化处理系统由生物滤池及生态坝系统组成。其中生物滤池用于点源污染(污水经排污口进入水体)的控制,在排污口附近设置生物滤池,污水通过生物滤池的作用,可去除大部分邮寄污染物及悬浮物,削减污染负荷。经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河道旁的生态拦截系统。而生态坝系统用于面源污染(雨污水形成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控制。生物滤池出水及收集的地表径流进入生态坝拦截系统,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可有效控制进入表面水体的负荷。该系统只需利用河湖的边坡建设,无需额外占地。

生物挂膜和曝气充氧生物链重建系统通过直接在地表水体内部设置微生物附着载体,即水生态物滤装置,促使水域中原有土著微生物在微生物附着载体上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最终依靠生物膜上的大量微生物分解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实现水质的直接净化。

并同时直接在地表水体内部设置曝气充氧装置进行曝气充氧,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所述的曝气充氧装置是雾化曝气软管,直接敷设在所述地表水体中,并与设置在岸边的压力气源相连接;所述的微生物附着载体设置在所述的雾化曝气软管的上方或附近。

在所述地表水体内部直接设置水流营造装置,使水体充分流动,并使所述曝气充氧装置所充入的溶解氧随水流流向所述的微生物附着载体。

通过投加筛选的生物复合酶及微生物来改善水体的微生态系统,加快恢复水体低等生物腐食食物生物链的建立。所述的生物修复剂:芽孢杆菌、巨大芽胞杆菌、低温有机矿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光合菌等。

生物多样性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在地表水体内部还直接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以种植在水下、岸边,或是无土种植在漂浮在水面的浮岛上。

在所述地表水体内部还直接放养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

本所述地表水基底修复技术是指在水体底部投加特殊填料,激活土著微生物迅速繁殖,而被激活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菌群及后期投加的微生物群可逐渐分解底泥,进而恢复河道、湖泊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水体水质得以改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源头生物处理与生态拦截强化处理系统不仅可以控制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而且可以美化河道、湖泊护岸,无需额外占地。而生物挂膜和曝气充氧生物链重建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循环系统可以改善水体微生物系统,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有效改善水体水质。整个工艺不需要清淤,不会引起二次污染。与传统的治理方法相比,可短时间内消除河道、湖泊的黑臭、富营养化等水质恶化现象,恢复河道、湖泊的自净能力。

附图说明

1、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工艺流程图 图

2、生物滤池剖面示意图 图

3、生物滤池工作示意图

4、生态物滤装置、基底填料安装方式 图

5、曝气充氧装置工作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工艺,如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源头生物生态拦截强化处理系统

在河道或湖泊岸边的排污口处设置生物滤池,生物滤池包括高效滤料、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沉淀系统组成。可根据处理量分为钢筋混凝土式(水量大)和玻璃钢一体式(水量小),高效滤料选择适合用于低氮磷浓度的湖水的处理,吸附处理容量大,运行费用低的“F.F”吸附过滤材料;同时具有物理截留(过滤)的作用,过滤水中藻类及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由上部进水,采用多孔管布水系统,出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排入生态坝拦截系统。

工艺中生态坝拦截系统,包括布水系统,填料床,排水系统,植被等。布水系统为PVC穿孔管布水。填料可由砾石、粗砂、土壤组成。排水系统为设置在填料床底部的PVC穿孔管收集后排水。表面植被可选用挺水植物等。

该系统从源头上控制进入水体的污染源。(2)生物挂膜和曝气充氧生物链重建系统

生物挂膜和曝气充氧生物链重建系统通过直接在地表水体内部设置微生物附着载体,即水生态物滤装置,促使水域中原有土著微生物在微生物附着载体上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由生态基等生物填料组成,主要由编织层和泡沫层组成,在水流中保持漂浮状态,根据水体深度决定生态基的安装深度。

曝气充氧装置由水流营造装置与曝气充氧装置相结合的一体式造流曝气机,由造流曝气机同时实现水流营造和曝气充氧两种功能。

连续曝气10天后,水体溶解氧逐步上升至2mg/L以上时,生态基上已经附着部分微生物,水体逐步改善,产生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随后开始投加微生物,水体会在50天发生明显变化,逐步构建起适合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

(3)生物多样性生态循环系统

在河道或湖泊岸边种植水生植物,根据水深不同,分为挺水植物区、浮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

挺水植物区:在湖岸周围水深0.5米以内的种植挺水植物。主要种植荷花、香蒲、鸢尾、千屈菜、花叶芦竹、芦苇、再力花、水葱、伞草等植物。

浮水植物区:在湖岸周围水深0.5~1.0米以内的种植浮叶植物。主要种植品种为菱角、睡莲、萍蓬草。

沉水植物区:在湖岸周围水深1.0~1.5米以内的种植沉水植物。主要有沉水植物主要有穗状狐尾藻、轮叶黑藻、篦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五刺金鱼藻、苦草。

鱼类种群、大型无脊椎动物构建。适当放养一定密度的鲢、鳙鱼等,抑制藻类生长,控制蓝绿藻水华发生,为水生植被的全面恢复重建创造条件。大型水生动物是水体自净生态系统生物链中重要的“消费者”,它们吞食水中微小生物或其他生物排泄物和有机残屑,从而在水体净化中发挥作用。为减少底泥中的有机碎屑,进一步改善水质,放养能摄食有机碎屑、腐屑的底栖动物铜锈环纹螺、田螺等。

同时投放专有基底填料,是微生物在基底大量繁殖,对基底底泥起到一定的分解作用,去除湖底内源污染物。

经过上述工艺步骤,水体将会恢复为正常的浅绿色,水体的各项水质指标将逐步提高至地表V类水以上标准;而河道、湖泊的底泥会逐步降解、含水率会大大降低、底泥减少,底泥颜色也逐步由黑色恢复为浅黄色,最终,河道、湖泊的生态系统将得到稳定,持续自净能力恢复。

说明书附图 图

1、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工艺流程图

2、生物滤池剖面示意图

3、生物滤池工作示意图

4、生态物滤装置、基底填料安装方式

政府治理生态化 篇6

结合如今的“互联网+”热潮,一边是万众创新的蓬勃生机,一边是政府治理创新的小心谨慎。面对这个风口,政府治理做好准备了吗?

管理者的小心翼翼

8月初,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开始进入调试阶段。过去企业要专程到北京申报的投资项目,现在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通过这个互联网在线平台,就能实现申报,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编码,企业通过这个编码,就可以对项目审批进行全程跟踪,了解项目审批进展情况。

正在调试运行的全国审批监管平台就是利用互联网,促使政府效率和效能提速的一个大变革,在这个审批平台上,16个中央部委都纳入进来,项目核准与各部委审批由过去的串联改为并联,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项目申请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受理,其他部委同步办理,并且对办理期限进行监督提醒。

要在政府部门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述案例体现了政府面对“互联网+”的积极探索。但是我们也看到,更多的是政府的谨慎和犹豫。我们不妨从最近比较受关注的典型事件分析。

首先是互联网彩票销售的治理。7月29日晚间,500彩票网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该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0元,而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880万元,上年同期为1.56亿元。据公司方面称,之所以营业收入锐减,是因为今年3月份以来,财政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民政部、央行、国家体育总局、银监会8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坚决制止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的行为,严厉查处非法彩票,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业务必须依法合规。

暂且不论以往互联网彩票销售的种种弊端,但是利用互联网售彩是未来彩票的重要发行方式之一,政府要做的是“疏”,而不是“堵”。

第二是对互联网用车软件的监管。互联网用车软件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出租车行业存在多年的发展掣肘,是典型的利用互联网打破固有利益的代表,受到一致赞许。但是,最近,包括滴滴快的、Uber、神州专车等互联网用车软件公司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挨着约谈。事实上,特别是在广州、成都、天津等多地曾经发生过出租车围攻专车司机的事件出现之后,政府对于互联网用车软件的监管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显然,我们的政府体现出来的是局促、犹豫,并没有从行为和理念上完全准备好。往往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关了之,这是典型的“懒政”。为了保障更多人的利益,政府有效监管很有必要,但是一定不要扼杀创新。

政府治理变革

互联网已经融合金融、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政府治理如何和互联网结合起来,“互联网+”政务是重要抓手。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认为,现代化政府应该包括两个结构,第一个结构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支撑的政府体系。这个政府体系应该具有四个特征: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政府。具备这四个特征的政府完全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来支撑,“互联网+”首先要打造这四个特征类型的政府,使其在网络世界是无缝对接、开放、透明的。

第二个结构是借助于前述四个特征类型政府的构建而达成的现代政府目标。通过网络流程再造,在网上进行跨部门协同,最后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进而实现现代化政府的目标,即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

对社会公众来讲,他们对政务信息的消费不断增长,对政务信息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公众提高了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简便、更低廉的公共服务。

那么,“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路径是什么?汪玉凯认为,一是树立信息化和互联网思维至关重要。政府治理正面临一场革命性变革,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必然趋势,电子政务将被用于解决政府的全方位管理和服务问题。

二是借助行政体制改革的强大推动力,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体制条件。电子政务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体制障碍。过去一直说“三分技术、七分政务”,所以现在开始大刀阔斧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表面上,我们做了很多简政放权方面的工作,但实际上都是被动接受改革。所以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这一点不容小觑。通过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电子政务创造体制机制条件。

三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改变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但其前提是通过立法推动数据开放。

面对“互联网+”的热潮,作为资深业内人士,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政府集众多身份于一身,需要扮演好新商业生态系统的助推者、优秀商务环境的建设者、和谐宜居生活环境的设计与推动者、公民全面自由发展氛围的维护者等角色。因此政府必须在管理理念、职能发挥方面与“互联网+”的要求相吻合。

首先,从观念上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其次,推动电子政务向云计算模式迁徙,并夯实政府数据基础。第三,构建、创新良性循环平台,以服务创新的姿态,为创业者培育生态并致力推动“创业、生态、社会”三者的良性循环。第四,进一步简政放权、扶持小微企业成长。第五,用数字看世界的能力是领导干部服务、监管经济的必备能力。

“在一个创新、转型、升级的环境下,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生态系统。治理者不应该奢望这个生态是横平竖直、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生态就像一推杂草,看似杂乱,但却最有生命力。治理者的目标不应该是把这堆杂草剪成草坪,看上去很有条理、很规矩和舒服,而应只是去除掉里面的害虫就行了。所以,未来的政府治理可能是生态化治理的模式。”高红冰认为。

农村生态治理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污染,生态建设,农村环境

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遵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持续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逐渐加剧, 这一现状不仅危及农村地区的发展, 甚至快速蔓延至广大的城市地区, 对全国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时当前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并要放在突出位置。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既有利于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科学利用, 增加农业产量, 缓解农产品供需间的矛盾, 也有利于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确保农业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环境污染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

2.1 生产方式粗放, 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目前,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科学的施肥、耕作机栽培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 农业生产还是以粗放型为主, 大部分农民仍然以增加化肥、农药等物化技术的应用量来提高农作物的收成。不当的、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容易导致土壤中的N、P、K比例失调, 破坏团粒结构, 土地固化, 致使农田土壤的污染, 地力下降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和地下水源等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工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柴油发动机成为当下农业机械的主要动力输出源, 由此产生的噪声污染、排放的废气成为污染乡村环境的有一大危害。同时工业发展排放的废气对灌溉水源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 水源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容易破坏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同时还会对居民的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

2.2 技术设备落后, 乡镇企业污染加剧

近几年, 我国乡镇企业得到了前足的发展, 但是在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村周围的环境受到不小的破坏,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逐渐增加, 但用于处理这些废物的基础设备十分欠缺, 长期堆放的生活垃圾在腐坏之后还会散发恶臭, 滋生蚊虫, 在占用土地, 破坏景观的同时会污染周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人体的健康。

2.3 城乡二元格局, 污染转嫁矛盾明显

有些城市将难以处置的生活废弃物填埋或堆放在城市附近的郊区, 还有一些城市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迁到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以实现污染转嫁, 除此之外还会以招商引资为由, 将高污染、高噪音、高烟尘、高能耗的企业设置在农村, 如此一来,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会被破坏, 而且农村的各种污染还会随着食物、大气、水等渠道蔓延到城市中去。

3 治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

3.1 强化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向农民进行环境保护、科学种地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对农业环境保护知识与技术的应用能力。从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入手, 在帮助农民树立环境资源忧患观念的同时加强对《环保法》相关条例的科普教育, 强化农业管理, 推广新型绿色的农业技术。同时要改进工作方法,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建立环保机制, 将环保纳入日常的工作内容之中。

3.2 统筹城乡发展, 防止污染转嫁

要强化立法工作, 提高农村在环境基本法中的地位,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环境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实现城乡环境立法一体化。要拓展环保融资渠道,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创新城乡一体化环保工作与投入机制, 形成个人、社会、政府等多元化投资机制, 切实加大环保投入, 防止污染转嫁。

3.3 依靠科技力量,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改变农村粗放型的生产方式, 引导农民合理养殖, 科学种植,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 完善与普及相关技术设备, 带领农民走上新型农业化道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与污泥堆肥技术, 并研制能够延长肥效期、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的新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 以减少化肥浪费, 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按照安全、生态、优质、高效的要求,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4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随着生产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 农村的环境却遭遇到了严重的污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只有认清我国当前农村生态建设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生态农业,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治措施,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新农村的建设, 才能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保华.生态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J].群众, 2011 (02) .

[2]靳乐山.环境污染的国际转移与城乡转移[J].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4)

[3]胡久生, 邢晓燕, 汪权方, 胡洋.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2) .

农村生态治理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政府能力,社会资本

由于“农村环境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强外部性、地域性及公共产权属性决定了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1〕这就决定了公众参与是有效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然途径。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状况和治理对整个生态环境改善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出现,虽然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并不理想,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有效治理农村的生态环境,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探寻提高公众参与度的路径。

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度现状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而展开的,公众参与则是推动农村生态治理进程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的出现,展现出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良好现状。而实际上在全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的参与度并不理想,总体上呈现出高度关注、低度参与的状态。

1.公众参与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被动参与

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形式上,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自发形成了 “自下而上”的公众推动形式,而我国在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的 “自上而下”方式。在这种 “自上而下”的公众参与方式下,从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重视程度来看,重政府和企业、轻社会力量的情况非常明显,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行政主管部门的态度偏好。这样,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的参与权被弱化,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被公众看作是仅与政府或者他人有关的事情。即使在公众参与程度相对较高的全国十大名村中,政府主导的 “自上而下”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依然存在。当政府主管部门较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支持公众的参与行为时,公众参与度就高,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否则,公众参与就沦为了走过场和走形式而已,消解掉本来已有的积极性,实际参与度降低。公众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被动参与状态,造就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既有参与的影响力也不大。

2.公众参与主要体现为观念性参与

“从参与的层次来看,公众参与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观念性参与、行为性参与和监督性参与。”〔2〕从观念性参与看,我国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相当之高。《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7)》显示,“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排名第二,仅次于物价问题,与社会治安问题一起成为公众关注的三大热点,其关注比例达到了46.1%。与2006年相比,提高了3.8个百分点。此外,66.9%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比2006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从实践参与上看,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比例却非常低。国内仅有6.3%的公众在最近3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知道‘12369’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的人只占13.9%。”〔3〕环境问题发展到今天,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而深受其害的大部分老百姓只是停留在对环境问题的抱怨中。即使农村公众有从观念转变为环保行动者的现象,也只是个别人在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例如环保英雄张正祥等少数人。

3.公众参与的过程主要侧重于事后参与

谢尔·奥斯丁在比较不同国家公民参与发展水平和制度演进的基础上,提出了 “公民参与阶梯论”,把公民参与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八种具体形式(见图1)。

谢尔·奥斯丁认为,“在第一阶段,政府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公民基本处于无参与状态;在第二阶段,公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与的机会,但公民参与的自主性程度不高;在第三阶段,公民参与享有合法的实体性权力与程序权力。”〔4〕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实践过程看,公众参与既不属于“公民无参与”的第一阶段,也不属于“完全参与”的第三阶段,而是属于两者之间的“象征性参与”阶段。在“象征性参与”阶段中,公众的环境参与过程侧重于事后参与。事后参与是指公众主要在环境污染及生态损害行为发生后,为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通过检举、信访、诉讼等途径进行的一种参与方式。在我国因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的众多群体性事件及信访案例中,大多是事后参与的例证。这种参与如不能拓展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参与,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

4.公众参与行为的无序性

公众参与应该是限于政府允许或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活动,如果超出了政府允许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公众参与行为必然是无序的。近年来,由生态环境问题为导火索带来的 “信访洪峰”,引发多起群体性突发事件。老百姓相信通过合法的信访渠道,政府会用法律手段依法处理,但由于不具备一定的政治知识,对政策以及行为难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在受到外界干扰或外界情境影响时就做出非理性的行为,这无疑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公众的有序参与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无论是支持性还是抗议性的非制度化公众参与活动都采用了非制度手段,其中包括和平手段,比如向有关部门行贿、非法集会、大量聚集拦路断道、甚至与警察发生冲突、占领机关学校、冲击政府等。其行为已经超越了现行法律和制度所允许的范围,每个参与者都从自身利益出发,无视他人的权益,利益表达时就会出现混乱,表现为政治盲从,导致社会运行不畅,不仅损害了共同利益,个人利益也无从保障,使社会常态失序。由于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程度不高,公众参与的保障制度不完善,在现有的制度下,公众通过体制内的单通道表达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而通过非正常的途径却能引起政府的重视,问题得以解决。这种状况会进一步加剧公众参与行为的无序性。

5.环保NGO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缺失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行为的无序性还表现为公众的参与缺乏组织依托。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 《2008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全国由政府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共有1309 家,学校环保社团1382家,草根环保民间组织508家,国际环保组织驻中国机构90家,港澳台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约250家。虽然我国民间环保组织(ENGO)有了长足的发展,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不断得到完善,参与的途径不断在拓宽,但是由于数量少、组织松散、工作随意性大,我国民间环保组织(ENGO)在参与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那么明显。即使民间自发成立的环保社会组织比较活跃,由于我国实行的双重审批制度,草根NGO很难取得合法的身份,很难有效地担负起环保方面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况且,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根植于农村的民间社会组织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组织在绝对数量上缺失,农村公众即使有了环境方面的诉求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愿望,却很难找到可以依托的组织,只好通过非制度化的、无序性的参与来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

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度不足的阻滞因素

在实践中,阻碍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内部动力疲软、政府和市场外部动力不足、农村环保法规制度不健全。

1.公众参与的内部动力疲软

内部动力疲软首先体现为农民注重自身利益,漠视村庄公共利益。由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特性使得生态环境治理不可避免地出现 “搭便车”行为和 “公地悲剧”现象。 “搭便车”的现象是指公众即使不参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也可以从政府或他人的参与行为而带来的环境质量改善中得到好处。“搭便车”的心理客观上造成公众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缺乏自治的动力,导致个体对自身责任的忽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况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的增多必然导致 “公地悲剧”。在 “搭便车”心理之下,农民个体对自身责任忽视的同时,却在不断注重自身利益的实现。为了使农业效益最大化,如今的农民种地基本不用或很少用有机肥,把本来优良的可以用作能源、肥源的生物资源变成了难以处理的污染源。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既破坏了农村土地生态、污染了环境,也带来食品安全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普遍使用液化气和煤炭作燃料,导致大量庄稼秸秆被露天焚烧或者推入水中。另外,随着各种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的增多,农民把无直接权属的街边、马路、池塘等变成了他们排污的场所。这样,农村就呈现出农民只管自家院子里的环境,只要不直接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对院外的村庄环境漠不关心。

内部动力疲软还体现为农村社会资本存量不断下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费孝通先生在描述乡土中国的社会关系和结构时用了“差序格局”一词进行了形象阐释。“我们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5〕长久以来大多数学者认同这种说法,并用它解释了诸多社会现象。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人口的流动,农村社会资本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差序格局”。在整个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下,农村居民的处世之道也渐渐偏离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人伦义务让位于利益,淳朴之风正在消失。“人伦”作为“差序格局”的基础,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显然发生了一定变化,农村中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关系和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存量都在下降。

2.公众参与的外部动力不足

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外部力量主要有政府和企业两大力量。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外部动力不足首先体现为“政府失灵”,其重要表现就是自利性政府。所谓政府的自利性,是指“政府除了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之外,具有为自身组织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属性”。〔6〕自利性虽不是政府的本质属性,但这种属性有扩张的可能。当政府及其政府成员使用其掌握的权力和公共资源为自身谋求利益时,“政府失灵”就显现出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GDP增量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这使地方政府面临着政绩表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地方政府大搞“政绩工程”,急迫地发展经济,导致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往往将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单纯依靠开发自然资源来寻求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农村发展的主要模式”。〔7〕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但没有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反而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的带头者。“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不符合环境要求的乡镇企业放松监督管理的力度,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8〕如此,地方政府的环境职责在错误的政绩观指引下出现价值偏离,为自身利益,阻碍环境执法。在这种情况下,环保机构即使执法,环境治理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政绩压力、决策失误、成本约束交织在一起使政府的环境治理面临严重“失灵”。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外部动力不足还体现为“市场失灵”。当市场无法满足公共利益之时就产生“市场失灵”。企业作为市场中最主要的主体,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逃避治污成本,在“经济理性”的支配下,往往轻视环境污染。“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企业会采取扭曲各种信息的方式规避经济处罚以及法律制裁;另一方面,由于监管成本过高,监管工作阻力重重,政府不可能获取企业不想公开的全部信息,从而加重了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难度。”〔9〕有时企业宁愿接受处罚也要违法,因为对于受环境规则规范的企业来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守法悖论”现象促使企业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挺而走险,“市场失灵”就产生了。“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成为了泡影。

3.农村环保法规制度不健全

1989年我国颁布了环保的根本大法— 《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虽对农业环境有涉及,但很简单,缺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及主要法律措施等系统而明确的规定,难以及时、有效地指导农村环境保护中新问题的解决。 “重城市环境保护,轻农村环境保护;重防治工业污染,轻防治农业污染”,是 《环境保护法》的显著特点,在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条款几乎是空白。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首部农业农村环保行政法规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填补了专门的农村环保法律缺失的空白,是农业农村环保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直到今年1 月1 日,新修订的 《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中国环境领域的 “基本法”才完成了25年来首次修订后的实施。此次修订的环保法,有关农村、农业环境保护的条文从一条增加到4条,为实现环境保护的城乡公共服务公平,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实现了从城市环境保护向农村环境保护的拓展,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这项环境法律上的基本原则从教科书真正上升为我国的实然立法,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虽然新 《环保法》关于农村的环保规定和公众参与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也实施了首部农业农村环保行政法规,但是在基层治理层面,对于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规定还很缺乏。在其他多个相关的环保法律中,对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立法规定也是过于分散和抽象,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方面根本没有具体涉及。再者,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农村清洁生产、土壤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村饮用水及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还存在专门性的立法空白。农村环保法治建设仍极其薄弱,基本制度欠缺。

三、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度的路径

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度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三方面来着手: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

1.提升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

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决定着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引导力和监督力,其强弱影响着政府在促进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提升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并不是否认当下政府的治理能力,“准确地说,政府治理能力并非不强,而是政府在某些方面的治理能力强大,在另一些方面因各种原因未能显示出其强大的治理能力。当前,政府在生态治理上就未能体现出强大的治理能力”,〔10〕尤其是在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上。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失灵”说明,当前政府能力突出体现为经济发展的能力,政府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将自身“能力”大部分放在了发展经济上,从而挤压了生态治理,导致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较弱。为此,就必须从影响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核心要素着手来提升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

提升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就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能,“政府职能框定了政府能力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政府能力的大小强弱则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11〕没有政府职能的合理界定,政府能力的提升就无从下手。而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民众生活质量的现实,决定了环境治理职能和与之相关的职能应成为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只有如此,政府在动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活动中才可能具有公信力。

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必须提升政府的效能。政府不仅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把正确的事做好,政府不仅要充分行使环境治理的职能,还要把这一职能行使好,这是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最好彰显。要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效能,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真正把绿色GDP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价值取向,摆脱 “GDP至上”的政绩观,建立科学全面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把政府更多的能力放到环境治理上,以达到经济发展与良好生态环境并存的局面。

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必须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道德能力是构成政府能力的核心要素。“行政改革虽然为政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性框架,但它没有为提高政府能力提供充分保证,不可能深入到行政人员的内心世界,变成他们积极行政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行政改革中,应当包含也必须包含着政府行政道德化的目标:朝着以德行政的政府模式转换。”〔12〕尤其是在环境治理方面,要克服政府的自利性,避免经济发展挤压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加强对行政人员的道德教育,这是提升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必要工作。

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必须提升政府素质。“政府是否善于进行自我治理以增强自身素质和活力,是政府能力的内容之一。素质低下的政府和僵化的政府,毫无疑问都是没有能力的政府”。〔13〕政府的素质,一方面包括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适时进行观念转变、知识更新、技术提升的素质,另一方面包括政府公务人员自身的素质。政府整体素质的提升最终要依靠公务人员个人素质的提升,为此,政府就应该成为学习型的政府,使政府公务人员及时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新动态,学习有关生态环境的新知识,掌握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技术,提升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

2.培育农村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一词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首先正式提出,而真正使社会资本的概念引起广泛关注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14〕在社会资本的三个组成要素中,社会资本的基础是社会网络关系,群体和组织是社会资本的载体,公民可以从参与网络中产生社会信任;社会信任度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信任恰如润滑剂,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的更加有效”,〔15〕可以有效促进网络内的有效合作;制度、规范是社会资本存续和发展的条件,从互惠规范中可以产生信任。在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中,培育农村社会资本,通过规范、关系网络和信任机制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农村社会的整合,促进公众参与及合作,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

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就要构建农村横向社会参与网络,加强正式组织建设。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横向社会参与网络既包括村庄内的环保参与网络,也包括村庄外的环保参与网络。村庄内的参与网络可以是农村环保合作社、环保小组、社区环保组织,也可以是纳入环保规则的村民自治组织,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的制度安排,但都有着地理空间上共同的生态环境利益。村庄外的参与网络主要有以全国性和区域性为基础的民间环保组织。村庄内的参与网络共同致力于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的解决,而民间环保组织在经济、高新技术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对农村的环保起着很大的引导和帮助作用。所以,要以每个村为中心形成由里到外、由小到大的横向参与网络,村民参与这些网络的过程,就是社会信任建立的过程。

构建了各种环保网络组织后,要保证环保网络组织的运转,必须加强参与网络内的制度建设。制度是一种社会规范,可以保证组织成员关系的正常化、有序化,是增加社会资本的必要条件。环保组织网络内的规范包括两种:一种是农村中传统的道德规范、良好的风俗习惯等非正式的规范,另一种是正式的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虽然市场化对中国社会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而言,“熟人”社会的特征尤其明显。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其实是最可靠没有的了。因为这是规矩。”〔16〕借助于“熟人社会”的基础,通过参与网络更拉近村民之间的关系,本着平等、自愿、民主的原则构筑起非正式的规范。规范构筑的过程就是社会信任加强的过程,信任的增强使关系网络更好地维持运转。正式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制定就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公众参与来完成。

关系网络和规范的构筑使社会产生良好的信任机制,三者的合力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资本。如果农村社会资本的构建,让超过7亿的农民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这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3.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

社会资本中的各级环保组织虽然是民间的、横向的关系网络,但它的成立和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及法律法规的保障。要让农村的环保组织网络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合力,就必须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为此,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尤其是将保障农民环境权写入法律条文之中。同时,在完善《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一批对农村环保具有针对性的专门法,如 《农村环境保护法》、《农村清洁生产促进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农村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为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行动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在改革和完善现行民间组织登记注册和管理制度的同时,要研究制定有助于推动民间环保组织和农村环保社会网络发展的公众参与、公益捐款等方面的规定,为维持民间环保组织和农村环保社会网络提供正式的规范。我国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才刚刚起步,完善立法、明确标准,构筑一个涵盖各类法规条例的、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农村人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是当务之急。

农村生态治理 篇9

1 新媒体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新媒体”则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与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体存在着诸多不同。从信息传播载体的角度来看,新媒体主要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媒体;就信息传播的方式而言,新媒体是多向性、互动性传播的媒体;就信息传播的主体而言,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媒体,即,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可以相互转换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新媒体就是所有的信息交流者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当前,新媒体可以理解为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形态,不仅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还将各种网络平台、各种信息传播系统等涵盖其中,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局限,能够适时地、交互地向使用者提供各种信息的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数字互动电视媒体、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具体形态。

当前,中国新媒体发展可谓是异军突起。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可见,当前我国已经有一半的人口接入和使用了互联网。并且,《报告》还显示,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这标志着中国新媒体已经进入了移动化时代。另外,数字互动电视、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和言行,也深刻影响着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理念与行动。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2014年8月,《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2015年3月,“互联网+”行动计划载入《政府工作报告》。种种现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

2 新媒体发展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带来契机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等多元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协调不同主体利益关系、促使不同主体保持协同行动,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强调通过多元主体协同行动、多种治理方式的综合,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各种局限,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带来良好契机和全景式服务。

2.1 交互性治理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由于受到技术发展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体呈现出的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这种传播方式之下,信息往往呈现出单向线性的传播,这可以称为一点对多点的或者是点对面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这种单向线性的传播机制,实现了多点对多点、立体化的发散性传播,即信息不再单纯依赖于社会精英或国家宣传机构的单方发出,而是任何拥有新媒体设备的大量普通受众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主地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这就使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成为现实。在新媒体时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式能够打破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开创出一种交互性的治理方式。

2.2 即时性治理

一般地,传统媒体要受信息采集、编辑和交通手段、发行环节的限制,其出版或播出都有固定的周期,不能实现即时传播。新媒体运用通讯卫星、微波、光纤电缆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所受到的时空限制,只要具备基本的接受设备,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随时传递信息,实现了信息的“零时间”即时传播和实时更新。新媒体这种即时性的传播优势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环境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得非常突出。新媒体可以第一时间播出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文字和图片,同时可以发布相关的视频和音频。通过新媒体即时传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信息,将带来治理主体最及时的实践行动,由此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即时性治理。

2.3 数字化治理

数字化是新媒体发展必备的技术条件,也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无论是手机媒体、网络媒体还是数字互动电视媒体,都是依附于数字化而存在的,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媒体说到底就是数字化媒体,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的支撑,也不会有新媒体的发生和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将引起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无论各个治理主体处于何时、何地,都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新媒体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农村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6a”模式:anyone(任何人)可以在any time(任何时间)以及any where(任何地方)通过any media(任何媒体),传播any message(任何信息)并采取any measure(任何行动)。

3 新媒体视阈下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3.1 新媒体视阈下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也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当前,必须从多方面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3.1.1 形成新媒体治理理念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借助媒体为时代发声。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治理理念。当前,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发挥新媒体交互性、即时性、数字化优势,加强政府、企业、个人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运用新媒体进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城乡一体化原则。在中国这个大生态系统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密切相关,不可孤立。因此,在利用新媒体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做到基于全局、城乡联动。第二,适宜性原则。中国广大农村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异,各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忙农闲时间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因农制宜,而绝不能一刀切。第三,渐进性原则。新媒体是新生事物,虽然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但在广大农村,其普遍利用和效能发挥还需要长期的过程。因此,既要高瞻远瞩,又要立足实际,要循序渐进地予以推进。

3.1.2 大力发展新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是新媒体发展的动力,也是新媒体时代进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托。当前,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手机媒体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功能、发挥其他新媒体的治理作用,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为此,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服务器研发、推进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应用的进程;需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实际,推进各种治理技术研制、运用和普及;需要加大对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资金提供的支持力度,等等。

3.1.3 为新媒体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新媒体发展的土壤,是新媒体时代进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条件。当前,必须及时清理不利于新媒体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新媒体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创新平台,保障各个治理主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顺利发展,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真正实现人人主体、万众创新。另外,针对新媒体时代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要加快网络信息安全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等预防网络风险、惩治网络犯罪,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造健康、有序的新媒体环境。

3.2 新媒体视阈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通过新媒体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建设美丽乡村,将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2.1 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更应该体现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存在明显的信息脱节和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在新媒体条件下,城市与农村链接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真正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实现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良性互动,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2.2 有利于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建设生态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任务。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除了要求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广大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于农村广大地区,无论从思想理念还是从人力物力的投入,相对来说都比较欠缺。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新媒体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日趋数字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3.2.3 有利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将美丽中国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所谓“绿色”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暂时的发展。当前,通过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遵循和自觉行为,大大地推动了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匡文波.新媒体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葛洛蒂.数字化世界[M].张国治,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6][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农村生态治理 篇10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污染问题,治理措施

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农村环境的, 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环境问题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主要是为了实现农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一个相对优质的的农村人居环境。

1 环境污染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

1.1 生产方式粗放, 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我国的农业现代特别化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 农村技术推广系不够完善, 科学有效栽培方法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普及, 这就使得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粗放型。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粗放型农村生产方式, 这就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大农业生产中各要素的投放量来提高农村农作物产量, 其中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农业机械的投入、劳动力数量、耕地的面积以及农药和化肥等物化产品的投放量。

1.2 基础设施较差, 生活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差, 生活污染问题相对严重。绝大多数的农村还停留在初始阶段, 垃圾得不到处理, 污水只能依靠蒸发, 这种状况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中、西部。相比之下, 东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农村的生活垃圾, 如快餐盒、塑料袋、废旧电池和废旧的农药瓶等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处理, 导致随处可见, 对农村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 这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还比较缺失。其中生活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这都对农民的生活质量[1]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工业日用品的不断普及, 农村生活污染问题遭遇了更大的挑战。2011年我国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达到了九十亿吨, 制造的生活垃圾达到三点六亿吨, 并且这一数据还会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而不断提高,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量的增加将严重影响到周年环境质量。另一方面, 伴随现代化产品的日益普及, 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的成分更为复杂、生活垃圾种类更为繁多, 但是这些农村里却没有能够处理这些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基础设施, 加上许多农民环保意识不强, 造成大量的生活污水到处倾倒、不少的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

1.3 技术设备落后, 乡镇企业污染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富农政策, 畜牧养殖企业和工业企业在乡镇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就为大量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乡镇工业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乡镇工业数量较多、技术相对落后、机器设相对简陋且布局混乱, 这就导致不少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多, 造成了不必要的的浪费。当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在2011年我国农村工业污染破坏的耕地占到了全国耕地总量的百分之十七点五, 为十六点七万平方千米。乡镇工业企业带来的污水排放量占到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2]。这些都是由于乡镇企业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所致, 且分别占到了全国“三废”排放量的百分之六十七、百分之二十一和百分之八十九, 严重危害到了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与此同时, 农村对于畜牧养殖经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 导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到处排放、大量的粪便出现堆积, 致使养殖场附近的水环境被污染, 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用水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在2011年我国的三大畜禽鸡、猪、牛的粪便年排放一氧化碳达到了六千九百万吨, 占到全国生活废水产出的一氧化碳值的五倍以上, 对农民的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

1.4 城乡二元格局, 污染转嫁矛盾明显

将城市污染转嫁到农村是一些城市治理环境污染的捷径。这种转嫁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随着城市环境管理和准入条件的加强和提高, 有些城市便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偏远的农村地区或是城市的郊区。二是将无法安置或是难以处理的城市垃圾转运到城市附近的郊区加以填埋或是堆放。对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土地资源会发生短缺, 大量的城市垃圾则会被运往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进行处理。三是以招商为由, 将高噪声、高污染、高烟尘和高能耗的企业建立在农村地区。四是将城市过时或淘汰的商品和电子产品卖农村地区。将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的举动不仅不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 还会极大程度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农村的污染还是会通过一系列的渠道影响到城市环境, 从而造成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

1.5 法制不健全, 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后, 我国先后出现一系列的环境法律和部门规章, 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法律体系。但是这套体系和现实需求还相差甚远, 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如:执行力差、力度不够、内容比较陈旧等, 尤其是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农村, 很难开展环保工作。就现在的环境保护行政程序法来说, 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且各部门的职能相对模糊、职权常常出现交叉等问题, 这对高效开展环保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阻挠, 现有的立法中很多条款都不能有效的对农村环保工作进行指导。如对污染物排放制度只是局限在污染点, 而不是整理的一个污染物处理, 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防治。同时, 对农村自然环境的利用没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动态监测系统, 对农村自然资源的损耗情况没有清楚的了解, 这种体系缺陷将导致我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非常大的障碍。

2 综合防治环境污染,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1 依靠科技力量,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的特征主要是高投入, 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也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并且也是对农村可持续经济的一种不良影响。改良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 大力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投放, 建立一套合理的推广体系, 引导广大的农民学习科学的种殖技术, 走向新型的农业化生产道路;要做到循环经济, 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生产要求, 发展绿色农业、支持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努力提高无污染、高功能和易降解的农用膜的研发和推广, 积极促进固化气化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让农业环境友好型得到快速的发展;合理施肥、高效用肥、减少化肥浪费和化肥污染[4]。按照不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专用型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使用。同时充分利用腐植肥料和微生物提高肥料利用率。

2.2 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 同时他们也是担任着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重任。广大农民具备了很强的环保意识, 会极大的促进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如何提高农民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环保意识呢?主要是要多开展一些多形式和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 认真维护农民的环境权利, 尊重农民的环境参与权和知情权以及监督权, 农民要有自主发言的权利和想法, 勇于在建设项目过程中从自己的切身利益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还要不定时的对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让他们拥有保护环境的能力, 清楚的了解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 全面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新技术, 做到健康文明生产, 文明消费和文明生活, 真正让农民能够从行动上开始保护环境。

2.3 统筹城乡发展, 防止污染转嫁

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的举动不仅不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 还会极大程度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农村的污染还是会通过一系列的渠道影响到城市环境, 从而造成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所以, 一定要认真贯彻“城市支持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实现城市农村环境立法一体化, 加强完善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 规范农村环境现状及发展规范, 只有提升农村在环境基本法中的地位, 才有利于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的发展[5]。

2.4 完善农村生态法制体系

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的思想体现在法律中, 农村环境保护首先要考虑到农村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整体性, 然后才能制定一套完善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 同时还要对农村人口、社会、经历以及环境和资源等之间的关系做合理的协调。第一, 要完善环境保护各项政策, 全面分析和系统、各部门对环境保护执行的要求和担负的责任, 并提出对应的要求和管理机制, 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度;第二, 通过国家制定基本的环境法, 将生态环境作为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 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内容, 让人人有法可依, 有据可行;第三, 在地方上, 可以专门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或是地方条例, 对现有的环境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对现有的一些法律中提到的相关内容作具体的规定。

3 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关系了我们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某些城市发展道路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更应该知道不能继续走“先发展, 后治理”的错误道路。面对着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情况, 我们必须深知所面临的艰巨现实, 各级政府和人民都必须认真落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 努力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加大防治农村环境污染, 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发展, 大力依靠高新科技, 积极创新, 实现政府做主导, 全民共参与的和谐局面。共同将农村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推行, 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戴向荣, 蒋立科, 罗曼.发展农村生物质能的设想与建议[J].世界农业, 2011, (07) .

[2]苏杨, 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02) .

[3]吴新涛, 陈绍军, 林乃铨, 叶夏, 吴明其, 黄玲清.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J].开放潮, 2012, (Z3) .

[4]赵海霞.科学发展观下的农村环境政策创新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

上一篇:信息化下企业财务管理下一篇:非指导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