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储

2024-07-02

云存储(精选十篇)

云存储 篇1

基于当前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化企业在网络资源配置、部署以及发布维护方面,产生一定的难度。同时,在企业的数据存储中,随着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的应用发展,云计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并且,能够将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应用到企业的数据存储中,可发挥积极的影响。以下本文对此做具体分析。

1 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

1.1 云计算技术

随着云计算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相应的系统构架、运营要素和运行机制等都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课题[1]。云计算是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门技术之一,它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计算模式,对IT行业和相关类别的产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基于云环境的数据存储服务同时也是发展的较为迅速,这就使得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个人用户,均可以切实的享受到云计算以及云存储技术带来的便捷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无论是面对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2 云存储技术

云存储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数据存储模式,数据被存储在多种虚拟服务器上,通常由第三方的组织来管理。而不是用专门的服务器来管理[3]。数据托管公司运营大型的数据中心,用户通过从公司购买或租用存储空间来存储自己需要托管的数据[4]。数据中心的运营商在后台根据用户的需要虚拟化资源,对用户来说就像在使用虚拟服务器,这样用户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数据。而实际上,这些资源或许横跨了很多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云存储技术中,也具有的一些独特特征,还是实际云计算技术中的典型,就如云存储中能够以资源池的方式,实现系统中资源的共享,同样基于云存储设计出的系统,也可以具备更强的响应能力与服务恢复功能。

2 分析当前我国企业中的数据存储现状

2.1 亟待转化存储技术

随着我国当前云计算技术不断地进步发展,企业在数据存储中,并未认识到实现云存储的重要性,并未转换传统的数据存储模式。企业仅仅按需采用传统数据存储模式,没有抓住云计算及云存储技术的优势,使得企业数据存储成本增大,数据存储模式落后,影响企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高。

2.2 拓展性低

企业在数据存储中,多数企业在数据存储中应用传统的存储架构,通过控制器联合硬盘的方式存储数据,要想为企业数据存储系统扩展容量,只能通过加硬盘的来实现。然而,数据存储中控制器能力有限,致使企业在存储大数据时,出现小控制器拉大数据硬盘的情况,以至于企业数据存储难以突破横向、纵深扩展模式,给企业数据存储技术提升带来瓶颈。在企业中,也缺乏对数据存储的维护管理,忽视数据存储的重要性,增加数据存储风险,影响企业长效发展[5]。

2.3 企业数据存储成本高

对于当前企业发展中,在数据存储方面,成本高不仅将使企业失去一定的市场经济竞争份额,也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多数企业在数据存储中多用外包形式,定期续缴许多的数据存储维护费用。而且,企业也并未认识到运用云计算与云存储的优势,因而错失降低数据存储成本的契机。相关企业研究资料显示,传统的企业在数据存储中,运用ERP软件,每年维护成本很高,将其转化为基于云计算的ERP之后,使得企业数据成本降低20.1%,降低数据存储的服务成本[6]。对此,当代企业亟待转化企业的数据存储模式,以确保降低成本,使企业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3 应用云计算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3.1 资源整合便利

对于企业的数据存储之中,有效运用云计算以及云存储服务,可以虚拟化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可以集成云计算优势,大力挖掘企业有用信息,也可以为企业存储海量的数据[7]。应用云存储技术开展企业数据存储,可以将企业所有物理资源,均整合成云存储中池化的资源,以确保所有用户基于云计算平台共享这些数据资源。在企业中应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存储,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也可以统一架构企业数据存储服务模式,简化数据存储难度。基于云存储解决方案,在云计算技术中,集成了云服务器、云存储、虚拟网络交换机等一系列组件,可以有效地为企业数据存储提供完整的云存储解决方案,还易于优化部署云服务方案,提升企业数据存储中整合相关数据资源的优势,发挥应用价值。

3.2 转化数据存储扩展方式

对于当前企业的发展,在实现数据存储中,可以应用云计算技术下的ERP软件,由软件提供商跟据企业客户的实际发展情况,并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可照企业数据存储需求,为其制定一个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云存储服务,简化企业数据存储服务流程[8]。对于企业数据存储,这样做的目的不但能节省企业用户在开展数据存储配置方面的时间,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符合需求的数据存储服务。在企业数据存储中,应用云存储技术,可以转化企业传统的存储扩展方式,不仅能够纵向地扩展,通过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一个单元内动态地添加一些数据处理器,也可以动态地连接和扩大数据存储容量,有效满足云存储服务中不断增长的数据结构容量需求。同样在企业中应用云存储技术,也实现横向的扩展,即能过利用云计算中的共享资源,将数据存储中多个单元进行动态整合,使其可以被集成在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系统中,这样可以虚拟化地提供云数据存储服务。在企业中,运用云存储技术也可纵深扩展数据存储服务,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是异构决策,有效地将存储平台中容量同数据业务效应,延伸到这些异构的云存储环境之中,增大企业数据存储能力。

3.3 存储任务拆分可行性

云计算技术环境下,可以将计算任务拆分为许多小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同时、独立、并行地进行。因此,对于需要在计算过程中交换中间结果的应用,这种计算模式是不适用的,因为不同的处理器和存储系统很难保证高速的连接。网格可以实现本地、大学内部、区域性和国际性的应用,也能对数据以及存储资源实现及时性的分享,可以跨地域、空间限制管理数据存储信息。在企业开展数据存储过程中,运用云计算技术,可以结合云中的各种应用程序之间独有的模块化特征,实现企业间数据信息的共享,将企业的数据存储任务,进行拆分管理,分解大的数据存储任务,利用云存储技术,简化企业复杂的数据存储工作。

3.4 数据储存便利

云计算作为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阶段,云计算技术中不仅包含网格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技术,还包含效用计算、网络存储等多种技术,在企业数据存储中,运用云计算,能够虚拟化实现对企业数据的虚拟化云存储,有效规避传统物理化存储数据的风险。在企业数据存储中,运用云计算,能够有效地以互联网做成云存储服务计算平台,广泛收集整理企业数据存储相关的数据,也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便于企业发展中在数据存储方面制定符合目标战略的发展决策,运用云计算对企业内大规模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与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很多是海量数据级别的,为企业的数据储存提供了重要的服务。云计算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运营维护成本,发挥应用可行性,满足企业的数据存储需求。

4 应用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的需求可行性分析

4.1 系统总体设计

在云计算技术下,设计企业数据存储平台,采取三层结构,以数据预处理、云计算以及数据挖掘平台为分层,优化提升该平台实现企业数据存储挖掘的功能。系统设计结构如下图所示:

企业的数据存储客户,就可以在云计算平台中,与它的合作者之间建立一些临时的、联盟性的数据存储共享信息,结合云技术中的API接口,就能够使合作者之间,共同运行在一个特殊的云计算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上,发挥积极的应用价值。

4.2 系统功能设计

运用云计算技术,设计数据挖掘平台,该平台具备多种数据存储挖掘功能,由数据收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模式规则选择模块、应用接口模块四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1)可以通过云计算。将更多的数据存储应用,结合信息化互联网服务的传输方式,将企业的数据存储服务搬到虚拟的云计算网络中,大力发挥云存储优势,转变企业数据存储的商业发展模式,以云计算及云存储服务来取代传统的物理存储软件,发挥应用可行性。

(2)企业可以运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将每个企业中多余的数据存储能力,由许多的企业数据存储客户进行分摊存储,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云计算技术来提升数据存储能力,也可以相应减少数据存储维护的工作量,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4.3 平台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充分利用关系数据库特征,减少数据冗余,数据只在一个地方存储,通过主键和外键对应动态生成所需视图,方便程序编写查询检索代码。部分表键对应关系如下图3所示:

在企业中运用云存储技术,通过云计算以及云存储技术,可以有效围绕企业客户的需求,为企业收集、整理、挖掘、统计相关数据信息,这样有助于企业做好发展战略决策,可以及早地发现在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满足企业在数据存储中的应用需求,发挥应用可行性。在数据库处理数据中,也应该能够批量处理数据资源,易于扩充数据库资源。因而,在实际中,可以应用关系数据库,完成对数据挖掘平台中SCL配置文件的数据建模工作,还可以利用现有的云计算数据库中的挖掘、数据备份、恢复以及数据并发控制等相关技术,可实现对数据挖掘平台数据库中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

4.4 提高企业数据存储效率分析

对于企业数据存储,运用云计算模式,发挥其具备的多企业共用的存储基础架构,依据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可以更强化地管理数据存储工作,也可以实现对数据存储自动化、虚拟化的存储,有助于实现基于云计算网络虚拟环境中对企业数据资源最大化的共享,促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使用云计算技术处理大数据集,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提升42.0%,发挥积极应用效益。并且,云计算可以降低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云计算在企业数据存储中,可以平复企业管理过程中外部需求的变化。在现代化企业数据存储中,结合云存储技术,还可采取使用多少就支付多少的模式,也能过防止企业用户固定投入数据存储成本而带来的风险损失。基于云计算技术,优化建构数据挖掘平台,也可以确保平台中所应用的软件以及存储平台之间,均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来按需分配,能够把所需要的数据资源分配给相应的客户,然后将剩余的数据资源,使其存储在平台中维持休眠待唤醒的状态,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数据挖掘平台的使用能耗,也可以有效提升对数据挖掘资源的利用率。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企业数据存储中,应用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通过云计算可以高效运行大量企业数据资源,能够改变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有效提高企业数据存储管理效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数据存储系统的开发成本,也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现代化企业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摘要:在企业数据存储中,应用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有助于转化传统的企业数据存储模式,提升企业数据存储工作质量、数据安全与存储效率,降低企业数据存储维护成本,发挥积极影响。本文探讨分析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在企业数据存储中的应用问题,以证实将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应用到企业数据存储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企业,数据存储,云存储,云计算

参考文献

[1]周超.基于Hadoop的云存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湖南大学,2015.

[2]曹彦婷,孙翠华.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存储[J].煤炭技术,2012.

[3]赵勇军.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架构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

[4]李志科.云存储中数据完整性验证及去重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5]王宁.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安全策略分析与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4.

[6]王瑞娜.云计算模式下数据安全存储策略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7]立臣.说说云存储和企业[J].软件工程师,2013.

云存储原理及发展趋势 篇2

0前言

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云存储(CloudStorage)”承担着最底层以服务形式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上层的云平台、云服务等业务。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

云存储提供的是存储服务,存储服务通过网络将本地数据存放在存储服务提供商(SSP)提供的在线存储空间。需要存储服务的用户不再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只需向SSP申请存储服务,从而避免了存储平台的重复建设,节约了昂贵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

1云存储技术

云存储系统与传统存储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不同:第一,从功能需求来看,云存储系统面向多种类型的网络在线存储服务,而传统存储系统则面向如高性能计算、事务处理等应用;第二,从性能需求来看,云存储服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数据的安全、可靠、效率等指标,而且由于用户规模大、服务范围广、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实现高质量的云存储服务必将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第三,从数据管理来看,云存储系统不仅要提供类似于POSIX的传统文件访问,还要能够支持海量数据管理并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功能,以方便云存储系统后台数据的维护。

基于上述特点,云存储平台整体架构可划分为4个层次,自底向上依次是:存储层、基础管理层、应用接口层以及访问层。云存储平台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云存储框架

(1)存储层

云存储系统对外提供多种不同的存储服务,各种服务的数据统一存放在云存储系统中,形成一个海量数据池。从大多数网络服务后台数据组织方式来看,传统基于单服务器的数据组织难以满足广域网多用户条件下的吞吐性能和存储容量需求;基于P2P架构的数据组织需要庞大的节点数量和复杂编码算法保证数据可靠性。相比而言,基于多存储服务器的数据组织方法能够更好满足在线存储服务的应用需求,在用户规模较大时,构建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为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云存储的存储层将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互连起来,实现海量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实现对存储设备的集中管理、状态监控以及容量的动态扩展,实质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2)基础管理层

云存储系统架构中的基础管理层为上层提供不同服务间公共管理的统一视图。通过设计统一的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副本管理及策略管理等公共数据管理功能,将底层存储与上层应用无缝衔接起来,实现多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以更好的性能对外提供多种服务。

(3)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平台中可以灵活扩展的、直接面向用户的部分。根据用户需求,可以开发出不同的应用接口,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数据存储服务、空间租赁服务、公共资源服务、多用户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备份服务等。

(4)访问层

通过访问层,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一台联网的终端设备,按照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平台,享受云存储服务。

2云存储技术的优势

作为新兴的存储技术,与传统的购买存储设备和部署存储软件相比,云存储方式存在以下优点:

(1)成本低、见效快

传统的购买存储设备或软件定制方式下,企业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硬件设备、搭建平台。软件开发则经过漫长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调研、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这一过程。往往在软件开发完成以后,业务需求发生变化,不得不对软件进行返工,不仅影响质量,提高成本,更是延误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同时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低水平重复投资以及企业内部周期性、高成本的技术升级。在云存储方式下,企业除了配置必要的终端设备接收存储服务外,不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来搭建平台。企业只需按用户数分期租用服务,规避了一次性投资的风险,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对于选定的服务,可以立即投入使用,既方便又快捷。

(2)易于管理

传统方式下,企业需要配备专业的IT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由此带来技术和资金成本。云存储模式下,维护工作以及系统的更新升级都由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完成,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享受到最新最专业的服务。

(3)方式灵活

传统的购买和定制模式下,一旦完成资金的一次性投入,系统无法在后续使用中动态调整。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落后的硬件平台难以处置;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甚至重构来与之相适应,导致维护成本高昂,很容易发展到不可控的程度。而云存储方式一般按照客户数、使用时间、服务项目进行收费。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变化、人员增减、资金承受能力,随时调整其租用服务方式,真正做到“按需使用”。

3云存储技术趋势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拓展,CDN内容分发、P2P、数据压缩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完善,云存储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以“用户创造内容”和“分享”为精神的Web2.0推动了全网域用户对在线服务的.认知。

从未来云存储的发展趋势来看,云存储系统主要还需从安全性、便携性及数据访问等角度进行改进。

(1)安全性

从云计算诞生,安全性一直是企业实施云计算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同样在云存储方面,安全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想要进行云存储的客户来说,安全性通常是首要的商业考虑和技术考虑。但是许多用户对云存储的安全要求甚至高于它们自己的架构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既便如此,面对如此高的不现实的安全要求,许多大型、可信赖的云存储厂商也在努力满足它们的要求,构建比多数企业数据中心安全得多的数据中心。现在用户可以发现,云存储具有更少的安全漏洞和更高的安全环节,云存储所能提供的安全性水平要比用户自己的数据中心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还要高。

(2)便携性

一些用户在托管存储的时候还要考虑数据的便携性。一般情况下这是有保证的,一些大型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承诺其数据便携性可媲美最好的传统本地存储。有的云存储结合了强大的便携功能,可以将整个数据集传送到你所选择的任何媒介,甚至是专门的存储设备。

(3)性能和可用性

过去的一些托管存储和远程存储总是存在着延迟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样地,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就严重威胁服务的可用性。最新一代云存储有突破性的成就,体现在客户端或本地设备高速缓存上,将经常使用的数据保持在本地,从而有效地缓解互联网延迟问题。通过本地高速缓存,即使面临最严重的网络中断,这些设备也可以缓解延迟性问题。这些设备还可以让经常使用的数据像本地存储那样快速反应。通过一个本地NAS网关,云存储甚至可以模仿终端NAS设备的可用性、性能和可视性,同时将数据予以远程保护。随着云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厂商仍将继续努力实现容量优化和WAN(广域网)优化,从而尽量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性。

(4)数据访问

现有对云存储技术的疑虑还在于,如果执行大规模数据请求或数据恢复操作,那么云存储是否可提供足够的访问性。在未来的技术条件下,此点大可不必担心,现有的厂商可以将大量数据传输到任何类型的媒介,可将数据直接传送给企业,且其速度之快相当于复制、粘贴操作。另外,云存储厂商还可以提供一套组件,在完全本地化的系统上模仿云地址,让本地NAS网关设备继续正常运行而无需重新设置。未来,如果大型厂商构建了更多的地区性设施,那么数据传输将更加迅捷。如此一来,即便是客户本地数据发生了灾难性的损失,云存储厂商也可以将数据重新快速传输给客户数据中心。

参考文献

1 Hayes B. Cloud Computing [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 51(7):9-11.

2 Schmuck F B,Haskin R L.GPFS:A shared-disk file system for large computing clusters[C]//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File and StorageTechnologies,January 28-30,:231-244.

3 Namjoshi J,Gupte 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cloud based travel reservation software as a service[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oud Computing(CLOUD’09),Bangalore,India,Sep 21-25,2009.Los Alamitos,CA,USA: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147-150.

4 ZHU B, LI K, PATTERSON H. Avoiding the Disk Bottleneck in the Data Domain File System [C]//Proceedings ofthe 6th USENIX Conference on File and Storage Technologies (FAST’08), Feb26-29, 2008, San Jose, CA, USA. Berkeley, CA, USA: USENIX Association,2008:269-282.

个人云存储:精彩在存储之外 篇3

云计算仍让人觉得有些飘渺,但个人云存储已经在不经意间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网盘类云存储公司Dropbox在2011年获得2.5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国际IT“三巨头”微软、苹果、谷歌相继推出了云存储服务,国内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京东商城也加入云存储的竞争队列。笔记类云存储公司Evernote估值已达10亿美元并计划上市,国内的盛大、网易也推出类似产品。

云存储是指将企业和个人的文件或数据集中存储在数据中心而非本地,并按实际使用进行付费的技术。云存储的大发展受到多重力量的推动:首先,移动终端的火热催生了用户对于多终端内容同步的需求,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便利性;其次,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对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云存储满足了这种要求;另外,云计算的逐步成熟让云存储能够在技术上得以实现。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个人云存储用户规模达2300万,增长率高达804%。艾瑞预计,个人云存储将在近两年迎来快速发展,到2013年,个人云存储用户规模将达到2.23亿,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将达到36.7%。

Dropbox:网盘类云存储典范

Dropbox是网盘类云存储的先行者和典范,其2007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2008年产品上线。Dropbox的创始人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研究生,他们创办公司的初衷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简单”。Dropbox提供本地文件的网络同步存储,用户可以在多个平台随时随地存取文件,可以在离线情况下更改Dropbox中的内容,网络恢复后自动将修改的部分同步至云端,Dropbox还可以通过发送邀请的方式实现内容的共享。

Dropbox创立不久便获得了720万美元的融资,产品上线半年后,用户达到100万。2009年9月,Dropbox注册用户数超过200万,并于同年底拒绝了苹果公司高达“九位数”的收购提议。2010年6月,Dropbox注册用户数突破600万。2011年10月,Dropbox获得2.5亿美元巨额融资,估值达到40亿美元。目前,Dropbox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000万。

Dropbox的盈利模式为有限空间免费、升级付费。Dropbox为个人用户提供2G的免费空间,且其每邀请一个好友便可获得500M的额外空间,通过邀请好友而获得的额外空间最多为16G。也就是说,用户可获得的免费空间最高为18G。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空间,则需要付费。2012年7月,为应对竞争,Dropbox将付费用户的存储空间提高了一倍,年付费99美元的用户的存储空间从50G上升到100G,年付费199美元的用户的存储空间从100G上调到200G,并添加了每年499美元获得500G空间的新类别。2011年,Dropbox营收超过2.4亿美元,付费用户比例约为4%。

巨头搅局:扩展云存储边界

Dropbox凭借先发优势在云存储领域获得暂时领先,但作为互联网的重要新兴领域,云存储吸引了众多巨头前来搅局,它们纷纷将云存储与自有优势进行深度结合,不断拓展云存储的边界。云存储的精彩,将远在存储之外。

微软从2007年开始低调启用云存储服务SkyDrive,并于2012年4月推出付费版本,用户可用Windows Live或MSN账号进行登录,老用户可获得25G免费空间,4月22日之后注册的新用户可获得7G免费空间。微软还通过提示好友更新等方式,将SkyDrive与Hotmail、MSN等业务联系起来。2011年6月,苹果推出云端服务iCloud,代替之前具有云存储功能的Mobileme。iCloud的免费空间为5G,集成了App Store、iBooks和iTunes音乐的功能。2012年4月,谷歌推出云存储服务Google Drive,免费空间为5G,Google Drive与谷歌文档Google Docs深度整合,不同用户可实时共同处理各类文档。

国际IT“三巨头”纷纷出手,国内公司也不甘落后。2011年,抢在苹果正式推出iCloud之前,阿里巴巴推出“阿里云OS”操作系统和搭载了此系统的天语云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100G的免费云存储空间;2012年3月,百度推出个人云存储服务百度网盘,并可能将其与百度·易智能手机平台进行整合,并计划通过付费升级的方式探索多样化盈利;2012年7月,腾讯正式发布名为“微云”的个人云服务平台,提供微云网盘、微云相册、微云传输三大功能;2012年7月,京东商场上线云存储服务JBOX,目前仅向电子书用户和金牌以上用户开放,用户可将购买的电子书直接上传到JBOX。此外,新浪依托新浪微博的优势推出云存储应用微盘,用户可在微博上对微盘内容进行分享。华为、金山、中国电信等也都推出了自己的云存储服务,国内市场还出现了酷盘、115网盘等一批专门的云存储公司。

显然,这些公司并非将云存储业务单纯视为一项存储和同步的功能,而是希望借助原有用户数量优势,把其打造成自己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借此来与其他业务整合,或者把云存储服务打造成一个应用平台。当用户把大量的照片、通讯录、文件等个人数据存储在云存储平台之后,较高的迁移成本增强了用户黏性,这或许意味着,尽管目前云存储还只是通过付费升级的方式盈利,但未来,当用户群体形成后,更大的盈利空间便水到渠成。

笔记类云存储:个人信息管家

网盘类云存储主要是对文件进行存储管理,笔记类云存储则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记录信息为核心功能,可编辑性更强,可以在多个终端随时写入和读取,充当着个人信息管家的功能。

Evernote是目前全球用户量最大的云笔记产品,于2008年6月上线。截至2012年6月,其用户量达到3400万,月均增速36%,其中付费用户140万。Evernote通过向高级用户收费的方式盈利,用户可选择每月支付5美元或者每年支付45美元,付费用户可获得多项特权,例如可上传更多类型的文件、每个月的限定流量更大等。2012年,Evernote成功获得D轮融资7000万美元,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并有上市的计划;5月,Evernote推出“印象笔记”,正式进军中国。

Evernote的目标不仅仅是做一个笔记产品,而是希望成为“全人类记忆中枢平台”。按其规划,第一阶段是记录用户的一切想法,第二阶段则是更好地管理和挖掘这些信息的价值。2010年7月,Evernote宣布推出官方应用平台Evernote Trunk,其中集合了可以与Evernote协同工作的多种应用,例如发送邮件内容到Evernote、将名片等纸质内容扫描到Evernote等。

国内市场也相继出现了一批模仿Evernote的产品。2010年9月,盛大创新学院推出永久免费的云笔记产品麦库记事,这也是国内首款云笔记产品,并于2012年二季度向开发者开放API;2011年6月,网易旗下有道搜索推出云笔记产品有道云笔记,用户可使用网易邮箱积分兑换空间,有道云笔记也表示会将免费进行到底。

考虑到中国网络用户的付费习惯,免费仍将是国内云笔记产品的主流做法。在Evernote进军中国之时,其CEO菲尔·利宾(Phil Libin)曾表示Evernote在中国可10年不求盈利,只为做一款伟大的产品。麦库记事和有道云笔记背靠盛大和网易两家实力雄厚的公司,短期来看盈利压力并不大。完善产品、培育用户,或将是中国云笔记市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安全”是道坎

无论网盘类云存储还是笔记类云存储,“安全”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以前,黑客只能攻击某家公司,如今,鉴于云存储是把信息存储到数据中心,黑客只需要攻击数据中心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抛开黑客,作为信息管家的云存储公司是否会监守自盗,或者因为技术问题而“失职”,也是使用者担心的问题。实际上,仅从近两个月发生的云存储安全事件来看,用户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2012年7月,荷兰的一位用户发现,在上传了9G的文件后,自己的SkyDrive账户被封号了,这也引发了对微软监控用户数据的质疑;也是在7月,一位用户称其为Dropbox专门设置的邮箱收到带有欺诈性质的垃圾邮件,对此Dropbox否认存在安全漏洞,但这样的否认难以让人信服,因为就在2011年Dropbox还曾出现过任何人都可以仅通过邮箱地址登录Dropbox的漏洞;8月6日,盛大云发布声明,称因为无锡机房的一台物理机本地磁盘损坏,导致部分用户个人数据丢失;同样是在8月初,一位记者的iCloud账户遭到黑客攻击,黑客删除了其在iCloud里的全部资料,并盗取了与之关联的Twitter账号。

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研究 篇4

1 云计算和云存储的含义

1.1 云计算的概念

什么是云计算?目前对云计算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世界各大主流厂商对云计算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IBM的技术白皮书“Cloud Computing”将云计算定义为:该词用来同时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者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云计算是在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络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云计算中, 客户的数据并没有存储在本地, 而是存储在互联网这个“超级计算机”中, 确切地说, 是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中。数据中心的维护和管理由提供云计算的企业负责, 用户并不需要关心数据存储在哪里, 有没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 更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计算能力, 因为云计算会把各种商业应用程序和计算资源等作为计算服务提供给用户。

1.2 云存储技术的含义

云存储的概念是在云计算概念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指的是运用网络技术、集群应用、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 通过应用软件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合起来协同工作, 共同对外提供业务访问、数据存储等功能的一个系统。云存储也属于云计算系统, 当云计算因为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 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 此时一个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

1.3 云存储系统

云计算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为了保证数据的高可用、高可靠和经济性, 云计算采用了分布式存储 (又称冗余存储) 的方式来存储数据, 即为同一份数据同时保存几个数据副本, 并通过应用软件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合起来协同工作。

2 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的特性分析

2.1 云计算和云存储的特点及优势

其一, 虚拟性。云计算利用了计算机网络, 采用虚拟化技术进行存储和数据管理, 所请求的数据来自于“云”, 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物, 用户不需要了解运行的具体位置, 只需要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就可以在任何位置获取云服务。其二, 价格低廉。云是由价格较低的节点构成的, 云计算是将各种计算资源集中起来, 通过专门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并不需要人为参与, 云自身的特质使其具有通用性和公用性, 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这些都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2.2 云存储存在的问题

云存储并不是单纯的存储方式, 目前只是处于起始阶段, 发展还不够成熟, 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其一, 数据存在安全隐患, 云存储最大的缺点就是安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在云计算模式的管理下, 虽然数据可以通过SSL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但是, 由于“混搭”式的工作模式影响, 并不能严密防止某些人通过得到登录权限, 非法访问用户置于云存储服务器上的数据, 这对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是不小的挑战。其二, 信息阅览权限的失控, 当把数据存储到云服务后, 在争取到可用的存储空间的同时, 用户就不再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难以控制阅读权限。而只要参与存储工作的终端管理人员都有可能对上传的数据进行阅览。其三, 数据恢复存在风险, 在当前互联网还没有完全被合理控制的今天, 任何一个人都不敢百分之百地保证信息的安全, 一旦云端数据出现全部或部分数据破坏时, 这种“母子剥离”式的存储方式, 在信息的安全恢复上能够发挥多大的效益, 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恢复, 到底有多少信息能够在出现问题后完璧归赵, 都具有不确定性。

3 提高云计算和云存储的安全性的措施

目前为止, 安全性仍然是云计算和云存储潜在用户的最大顾虑, 如何提高云计算和云存储的安全性, 是目前很多IT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安全性包括身份验证、授权、访问控制和审计四大因素。云计算和云存储具有虚拟性, 网络服务不同于以往的服务方式, 云计算和云存储不存在物理界限, 无法通过物理控制拒绝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就需要依靠其他方式限制对信息的访问,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加密, 用户通过一定的加密手段限制第三方的访问, 加密密匙用户自己掌握。除此之外, 数据应进行差异性保存, 用户自行保存最关键的数据, 将通用性的数据进行云存储, 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 结语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 该模式是把互联网看作一个超级计算机, 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把各种计算资源和商业应用程序等计算服务提供给用户。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的云计算系统, 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来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云计算和云存储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但是云计算和云存储还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 未来还是要从安全性、便携性及数据访问等角度进行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鹏, 刑春晓, 蔡莲红.Web应用测试技术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7, (08) :36-45.

[2]赫建营, 晏海华, 刘超.一种有效的Web性能测试方法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 27 (1) :25-30.

“自家制”云存储 篇5

由于内置了电池和无线网络芯片,希捷Wireless Plus的体积比一般的移动硬盘更大。机身正面采用了灰色仿金属设计,外壳以塑料材质为主。希捷Wireless Plus可以通过USM通用存储模块外接USB 3.0接口,通过加装USM存储模块还可使用如火线、eSATA等接口,其USB3.0传输速度比USB 2.0快三倍。

支持iOS、Android、Mac OS、Windows等智能设备

在打开电源后,希捷Wireless Plus的WIFI和电源信号灯将同时闪亮。此时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WIFI连接,随后点击客户端即可使用。笔者通过谷歌nexus4进行访问,感觉操作速度还是相当流畅的,客户端应用的界面也是简而易懂。

Wireless Plus能支持搭载iOS、Android、Mac OS、Windows等多个平台的智能设备,它几乎“通吃”了所有拥有WiFi模块的电子设备。能保证多设备共享不同的1080P全高清视频,并拥有一定的流畅度。此外,还支持基于AirPlay的画面切换和所有DLNA认证的设备上使用,同时可搭配三星SmartTV进行远程控制等操作。

由于Wireless Plus是通过WIFI进行访问的,所以还需要在客户端连接无线网络后才能正常上网。虽然这样的使用步骤会让人感到手续较为麻烦,但却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在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

而通过客户端我们可以直接访问到硬盘中的各种视频、图片、音乐文件。在体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线播放高清视频相当流畅清晰,并不需要下载本地播放。

平均传输速度达到83.8MB/秒

虽然无线功能是希捷Wireless Plus的最大卖点,不过有线传输的速度也依然是用户最常用的功能。通过HD Tune可以看到,希捷Wireless Plus采用的是1TB的希捷笔记本硬盘。其USB 3.0接口的最高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11.1 MB/秒,而平均传输速度则可以去到83.8 MB/秒。通过实用情况来看,真实传输速度与测试结果也是相差无几。

评测总结:较好解决智能设备容量问题 希望未来可以支持3G无线网络

通过多方面的体验后,能同时支持在8台设备上观看不同的高清电影和长达10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的希捷Wireless Plus,确实会让人觉得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个很好的容量补充。而对笔者而言,Wireless Plus的核心价值是其能通过WiFi无线传输,进而变成一个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脑的无线存储平台。

云存储下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探究 篇6

1. 数字图书馆存储资源的特点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图书馆数据资源存储技术包括直接附加存储 (DAS) 、网络附加存储 (NAS) 、存储域网络 (SAN) 和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ISCSI) 。这几种储存方式都能解决数据储存和共享的问题, 但都有不足之处。

①直接附加存储 (DAS) 。

通过服务器, 如果用户访问数量多了, 会影响到其服务器本身, 导致崩溃。它的价格低、性能低、成本高、扩展性差, 只能访问1台服务器。

②网络附加存储 (NAS) 。

网络直接访问, 和直接附加储存相比, 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速度更加快捷, 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它的价格和性能适中, 成本低, 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

③存储区域网络 (SAN) 。

这是计算机和储存系统的网络通过光纤网络来实现的, 当有海量数据的需求时则是通过光纤通道来实现的, 突破了传统的网络瓶颈, 实现了跨平台共享。它的性能和成本都高。

④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ISCSI) 。

区域网络相同且可以和多台服务器相连。它的性能高, 但储存技术还不太成熟。

2. 云存储技术

(1) 云存储的优点。

云存储作为一种服务储存, 能提高储存资源的利用率和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度, 和以前传统的储存方式相比, 云存储的优点包括:①扩展性强, 无限量储存, 能够快速传递数据。②云存储的副本备份, 避免了由于错误的发生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现了云存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③云存储系统对硬件没有限制, 因而成本低廉;同时, 云存储的集中储存和统一管理, 又减少了管理成本。④云存储的分布式和集群系统对图书馆的访问量陡增减轻了压力, 提高了服务性能。实现了图书馆之间最大程度上的资源共享。

(2) 云存储长期保存的作用。

①存储层。

通过互联网把各种设备组织起来进行管理, 进行设备监控和故障维修。

②基础管理层。

通过云存储的特性使各个存储设备之间协同工作, 同时利用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数据加密等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安全管理。

③应用层。

不同的云存储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 提供不同的服务。

④访问层。

用户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 享受云存储服务。

(3) 云存储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优势。

①海量存储。

随着数字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大, 存储性能会受到服务瓶颈的制约而降低。云存储集成使用了支持大规模存储的技术, 允许存储服务器和存储节点同时增加并扩容。因而, 不会遇到兼容性的问题, 存储的性能还会随着节点的增加而增长。

②动态扩展与保存。

云存储将数字资源集中监控、动态管理, 保证每个应用所使用的存储空间随时调整。因此, 当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时, 随着保存资源的增加, 可动态调整存储空间大小。此外, 存储中的数据都是经常被使用到的。由于云存储自身动态灵活的特点, 确保不会因为低数据版本或其他因素而造成原有数据无法读写、原有数据无法更新的情况出现。

③管理方便。

原有的存储系统管理中, 工作量繁琐且容易出错。在硬盘或是存储服务器损坏时, 数据容易丢失。而云存储则不会, 若硬盘损坏, 不用更换存储器, 数据会自动迁移到另外的已经准备好的硬盘上, 这就减轻了管理者的错误几率。

④成本更低廉。

传统的存储系统对硬盘的要求很高, 而云存储系统所采用的存储及服务器设备均是性价比较高的, 对存储设备等产品的一致性没有要求, 都可以一起工作。

3. 云存储的出现可能引发的问题

云存储刚刚被引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领域不久, 由于技术问题可能引发的问题如下。

(1) 安全问题。

用户不知道实际数据的存储位置, 不能掌控自己数据的访问权限;云供应商需要保证私有数据不能被其他无授权的用户访问;数据被破坏, 云供应商是否有能力恢复等等。

(2) 数据隐私问题。

订购数据库的用户才有权利访问, 并且受到版权的保护。对云存储技术领域, 有提出可以通过密钥或文件碎片方式阻止未经授权用户的访问,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当然对数字资源长期的安全保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利用才是最终目的。

现在的云存储模式, 给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但坚信云存储会对未来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技术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摘要:云存储成为现在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文章结合数字图书馆数据资源存储技术, 探讨了云存储的优点、云存储长期保存的作用以及优势, 并就云存储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阐述, 希望为云存储技术更好地开发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存储,数字资源保存,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贺雪晴, 吴景海.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研究[J].情报探索, 2010 (12) :92-93.

[2]宋凯, 耿义良.云存储技术[J].才智, 2010 (4) :65.

基于云存储环境下的安全存储系统 篇7

云存储是在云端计算发展的过程中诞生的, 主要是指将各种各类的信息、数据等存储在网络中, 依靠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区别, 不需要再保存在实际的存储设备中, 可以设置共享, 所有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查询、使用, 也可以设置私密性, 只能用户自己使用和更改, 虽然现阶段有很多云储存的系统供人们选择, 但是总体上还是有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全功能的设置:第一, 需要保证云存储的系统中各类信息不被他人盗取、私改和破坏, 这是人们对云端存储最基本的要求, 而且对于公开的一部分信息, 需要让人们通过正常途径进行查阅和下载;第二, 设置密匙, 保护云端存储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安全, 这也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基础环节, 达到系统既有安全性又可以在线共享;第三, 除了上面两点安全保证的表现外, 还需要做好云存储系统内部的搜索功能的安全功能, 保证用户在搜索的过程中不泄漏重要信息[1]。

二、关于如何设置云存储系统以保证其安全性措施的几点思考

(一) 在编写云存储的系统程序的过程中有整体的安全设置。

第一, 编程人员在编写云存储系统之前, 先明确自身企业对云存储系统的定位, 然后分析系统的功能, 将需要进行安全保护的功能统计出来, 在这个基础上, 进行整体上的规划;第二, 运用验证服务器作为整体系统的安全保障基础, 这种服务器的设置很简单, 可以减少资金投入, 而且系统稳定性非常高, 在验证服务器之下可以设置其他的服务器, 加强安全性能, 如文件签名密匙、访问的控制块等, 保证云存储系统整体的安全性;第三, 编程人员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 推动设置系统的发展, 提高运用编程语言的能力, 然后推动创新[2]。

(二) 细化云存储的系统的各环节, 分别设置安全程序。

做好整体上的安全设置之后, 将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 然后有针对性地设置安全的程序。第一, 对于设置密码这个环节, 提高密码的复杂性, 要求用户在设置的时候, 用数字、字母和符号混合的方式, 用户在设置成功后, 系统内部要有自动保护的程序;第二, 对于用户使用存储保存各类信息的环节, 在验证服务器中设置自动解除密码的功能, 重新设置密码保护的程序, 这样不法分子只能破解用户设置的第一道密码, 很难破解系统自动生成的密码, 在他们破解第二道密码的时候, 计算机设备会自动阻止。

(三) 做好设置密码和解除密码的安全程序。

一方面, 在设置密码这个程序上, 除了用户登录的密码安全保障外, 系统自身各环节的访问都需要设置密码, 那么就需要更新设置密码服务器的等级, 保障其先进性, 使用户在系统中上传各类信息后, 服务器自动生成密码保护, 运用双向对称的加密计算方法设置系统保护的安全密匙, 双重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另一方面, 在上一点内容中已经提到, 用户在设置登录名、密码和上传文件后, 系统需要先将用户设置的密码进行解除, 那么编程人员需要在这个环节设置解除密码保护的程序, 系统后台识别密码之后再次生成保护, 运用三角函数、多元函数等计算的方法, 规避传统一次函数计算方法的漏洞。

结论

总之, 提高技术水平保证云储存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人员需要重点研究。此外, 经营云储存系统的企业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保证企业内部各环节信息的安全。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 信息的数量逐渐增加, 已经不能再完全依靠实际存储的设备进行保存, 所以云存储的技术诞生并不断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云存储的技术发展时间比较短, 所以还有一些缺陷, 最主要的就是系统的安全没有保障, 这对信息拥有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甚至危害国家的安全, 所以本文将从云存储的系统需要设置安全保障功能的各方面出发, 对如何设置进行探究, 为提高其安全指数做贡献。

关键词:云存储,环境,全存储系统

参考文献

[1]创新科助力未来电视实现媒资云化安全高效管理——专访未来电视刁蔚玲女士和创新科徐永锋先生[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 11:140-142.

云存储安全技术综述 篇8

随着云服务的推广,业界很快发现数据的安全问题是云服务推广的最大障碍,用户对于云服务提供商的安全保障能力心怀疑虑,从而未将更多的数据和业务转移到云平台上。

除传统的身份认证(网络钓鱼、密码泄漏等)、底层系统安全(安全传输、弱随机数、侧信道攻击等)、物理安全等安全需求外,云存储用户面临的特殊安全需求主要集中在如下3个问题,形成了数据外包(Data Outsourcing)的主要安全需求[2]:

(1)数据完整性与机密性,即云存储服务商是否能够向用户确保其数据和操作不被恶意或非恶意的丢失、破坏、泄漏或非法利用;

(2)数据可用性与远程验证,在发生意外(比如硬盘损坏、IDC失火、网络故障等)时,用户的数据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可用;同时用户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验证,而非仅靠云服务方的商业信用保证。

(3)访问隐私性,用户在访问某些敏感数据的时候,能否防止潜在敌手通过用户的访问模式(非直接数据泄漏)而推测出用户的行为;

云存储服务商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点:

(1)服务是否被滥用,攻击者是否可以通过滥用云服务,从而获得超出合约的额外资源或者破坏合法用户的利益。

(2)服务效能,如何在保障用户安全属性的条件下,提升自身资源的利用效能。近年来,这些问题成为学术界操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顶级会议OSDI、SOSP、CRYPTO、CCS、NDSS、STOC、ICDCS和其他众多知名会议等上涌现了大量相关论文。本文围绕这5个问题展开,阐述近年来云存储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

1 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

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即云存储服务商是否能够向用户确保其数据和操作不被恶意或非恶意地丢失、破坏、泄漏或非法利用。由于用户并不能信任云存储的运营者,而云存储服务商也基本不可能消除潜在的内部攻击(Insider Threat),因而用户将敏感数据直接存放在云存储上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在云存储之前类似的攻击就屡次发生。简单的加密则面临着密钥管理的难题以及无法支持查询、并行修改、细粒度授权等复杂需求。这个领域也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1.1 可靠存储协议

非可信存储最普通的非正常行为就是丢弃某次用户对数据的更新,而这种行为单靠简单的数据加密是无法发现的。同时一个好的存储协议还需要支持多用户并发修改。2010年,MAHAJAN P等人提出了Depot/Teapot[3],能够在非可信云存储环境下(如Amazon S3)保证分支汇聚因果一致性(Fork-Join-Causal-Consistency),能够推出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能够有效抵抗丢弃、篡改等攻击,并支持在其上实现其他的安全保护。同年,FELDMAN A等提出了SPORC[4],可以借助非可信云环境实现多用户间安全可靠的实时交互和协作,非可信的云服务器只能看见加密的数据流。但一般而言,这些可靠存储协议支持的操作类型是受限的,大部分计算都只能发生在客户端。

1.2 同态加密

同态加密是一种特殊的加密体系,由RIVEST R等在1978年提出,使得对密文进行代数运算得到的结果与对明文进行等价运算后再加密所得结果一致,而且整个过程中无需对数据进行解密。该技术如果实现,将很好地解决把数据及其操作委托给云服务时的数据机密性问题。

2009年GENTRY C首次提出了“全同态加密”方法[5],即可以在不解密的条件下对加密数据进行任何可以在明文上进行的运算,使这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该加密体系涉及非常复杂的计算,使得计算和存储的代价都非常高。研究者们还在进一步研究力图发现更加实用的全同态算法。

1.3 加密检索与加密数据库

由于全同态算法的效率低下,研究人员转而降低目标,研究受限的同态算法在云环境下的应用。一个基本的操作是加密状态下的检索,KAMARA S等提出了相关的高层概念,WANG C等则提出了在加密云端存储上支持排名的搜索机制,而KARAME G O等则指出,在这种场景下不合适的加密算法可能会导致信息泄漏。另外一个更通用的研究是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同态算法。POPA R等人在2011年提出了Crypt DB,可以在非可信的云端部署关系型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而且所有SQL运算都直接作用于加密数据,以MYSQL为基准的额外性能开销低于30%,因此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机密性不会因为云端的潜在威胁而遭到破坏。

1.4 确认删除

确认删除,即用户删除后能确保不能从存储上恢复该数据[6]。该问题在云存储环境中尤其严重,因为云存储一般将数据备份超过3份以上,不少服务商甚至进行7份复制。因此要将备份一一删除并清洗,以确保不可恢复,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件难以确认的事情。TANG Y等人发表的FADE系统[7],在Ephemerizer等技术的基础上,将存储到云上的数据先行加密,并采用支持策略组合的密码机制对密钥加密并独立存储。这样,用户在删除云上的数据时,只需简单地撤销对某个指定策略的授权即可。

2 数据可用性与远程验证

数据可用性,指云端在发生意外(如硬盘损坏、IDC失火、网络故障等)时,用户的数据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可用;远程验证则指用户通过技术手段验证,而非单纯依靠云服务方的商业信用保证。

2.1 硬盘存储可靠性

硬盘是目前绝大多数云存储的介质,其可靠性构成了云存储可靠性的基础。Google公司的PINHEIRO E等人在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硬盘发生错误的趋势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硬盘的错误和温度及使用频度的关联并不大,但有很强的聚集特性,现有的SMART机制并不能很好地对硬盘错误进行预测。日立公司的TSAI T等在大量使用统计的基础上对硬盘的软错误(Soft Error)进行了分析,同样指出软错误并不能很好地对硬错误(Hard Error)做出预测,只有约1/3的硬错误在软错误之后发生。但对于成功预测的场合,该技术则一般提供了若干小时的响应时间。

2.2 完整性远程验证

2009年,BOWERS K D等提出了支持可提取证据POR(Proofs of Retrievability)的理论框架,提出通过将纠错码和采样检查(Spot-checking)结合起来的方法,以提供一种可靠的远程验证目标数据是否被正确存储的方法。BOWERS K D在POR的基础上提出了HAIL系统,可以利用POR机制检查一份数据在多个云存储环境上的存储情况,并实现相互间的冗余备份,同时提供了可用性和完整性的保护。而SCHIFFMAN J等人则提出了基于TPM的远程验证,利用TPM的远程验证机制来进行云范围的数据完整性验证工作。

2.3 位置确认

云存储服务往往向用户提供透明的存储服务,在降低了服务复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对存储的控制能力。而不同备份的存储位置对于容灾等任务而言异常重要。为此,BENSON K等提出了针对地理位置证据(Proofs of Geographic Replication)的研究,并成功地对Ama-zon云服务上数据进行了定位。

3 访问隐私性

通过加密等手段可以防止攻击者直接获知云端存储的数据。但攻击者仍然可以通过侧信道Side Channe(如读写模式和后继行为)来推测使用者的秘密信息,这将严重破坏用户的隐私。为此,研究者们把注意力转移到Oblivious RAM(ORAM)上。ORAM通过访问多份数据,从而隐藏真实的访问目标。该技术在1979年被提出,后来用于软件保护,现在发现是保护云存储访问隐私性的最有潜力的方法。但ORAM有着严重的额外性能开销,目前最好的结果是STEFANOV E等在NDSS’12上提出的ORAM算法[3],比直接访问所用时间多出约20~35倍,但已经比之前最好的算法要快63倍以上。可以预见,这个安全隐患在实际环境中仍然将长时间存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将继续。

4 服务滥用

服务是否被滥用,即攻击者是否可以通过滥用云服务,从而获得超出合约的额外资源或者破坏合法用户的利益。目前研究者已经发现多种通过滥用云存储服务的攻击方法。

4.1 数据去重攻击

数据去重(Deduplication)是目前云存储系统普遍采取的技术手段,通过将不同用户的相同文件只保存一份副本,从而大大降低实际的存储空间需求。在2011年,MULAZZANI M等与HALEVI S等人分别独立发现用户只需要知道文件的hash值,就可以通过Dropbox数据去重技术中的漏洞宣称拥有该文件,从而可以无限地扩张自己在云端的存储空间,破坏与服务商的协约,该方法也造成敏感信息的泄漏。为此,研究者提出了拥有者证据(Proofs of Ownership)[9]等方法对客户端进行验证,以避免这种类型的攻击。

4.2 欺诈资源消费攻击

欺诈资源消费攻击(Fraudulent Resource Consumption是一种利用云服务收费模式的攻击方法。由于云服务的客户需要对云服务的资源耗费进行付费,因此攻击者可以通过加大特定目标的资源耗费来使得该客户产生大量额外的费用。面向公众的网络服务特别容易遭受这种类型的攻击。这种攻击与DDo S等网络攻击相比非常隐蔽,但同样给合法客户造成了大量损失。IDZIOREK J等人提出了该问题,并对其检测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

5 服务效能

云计算和云存储一般都是能耗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降低能耗和资源需求则能为运营商显著降低成本,同时降低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提升存储安全性。LEV-ERICH J等指出Map Reduce等常用的云计算模式能耗高,通过调整存储策略、降低活跃节点规模,hadoop能耗会降低9%~50%。HAMILTON J等提出了资源消耗整形技术(Resource Consumption Shaping)[10],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调整应用,能够显著地降低资源消耗从而降低成本。AMUR H等提出了Rabbit存储系统,能够实现能耗等比例特性(Power-proportionality),即所消耗的能源与完成的工作量成正比。然而Rabbit系统通过关闭节点来节能会导致灵活性和通用性的严重降低。为此AMUR H又提出了一个基于硬件的方案,即如果硬件能支持io-server的特殊低功耗模式,则不必采用特殊定制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来实现能耗等比例特性。

参考文献

[1]MELL P,GRANCE T,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145: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S].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11.

[2]SION R.TUTORIAL:secure data outsourcing[C].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COMAD 2006),2006.

[3]FELDMAN A J,ZELLER W P,FREEDMAN M J,et al.SPORC:group collaboration using untrusted cloud resour-ces[C].Proceedings of the 9th Symposium on Operating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OSDI’10),2010.

[4]GENTRY C.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using ideal lat-tices[C].Proceedings of the 41st annual ACM symposiumon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STOC’09,2009.

[5]PERLMAN R.File system design with assured delete[C].Network and distributed system security symposium proceed-ings(NDSS’07),2007.

[6]TANG Y,LEE P P C,LUI J C S,et al.FADE:secureoverlay cloud storage with file assured deletion[C].Securityand Privac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SecureComm’10),2010.

[7]TSAI T,AMPORNPUNT N T,BAGCHI S.A study ofsoft error consequences in hard disk drives[C].IEEE/IFIP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pendable Systems and Net-works(DSN 2012),2012.

[8]STEFANOV E,SHI E,SONG D.Towards practical oblivi-ous RAM[C].Network and Distributed System SecuritySymposium(NDSS’12),2012.

[9]HALEVI S,HARNIK D,PINKAS B,et al.Proofs of own-ership in remote storage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18th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Security(CCS’11),2011.

加强云存储数据安全 篇9

云存储服务属于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 S) 的范畴, 是云计算服务的最基本服务形式之一。在云存储服务中, 云服务提供商 (CSP) 为用户提供无限量的空间供其存储海量数据, 并从中收取少量费用, 这就为用户省去了购买存储设备的费用。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56%的云用户使用的是I a a S服务, 并且绝大部分I a a S用户使用的是云存储服务和虚拟机租借服务。由此可见, 云存储服务在所有云服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以为CSP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然而, 用户在使用云存储服务过程中也有很多担忧。一项国外调查结果[1]显示, 81%的云用户关注云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其中数据“安全性”指的是数据可靠性和完整性。显然, 数据安全性和机密性是云服务中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保证云端数据安全性, CSP (如Google, 使用GFS[2]系统) 会为每一份数据保存多份备份数据, 当发生数据损坏时就可以从完整的数据副本里恢复出正确数据。显然, 备份数据越多数据越安全, 但同时却也降低了云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此外, 就机密性来说, 一般情况下, 用户在存储数据的时候会先将数据进行加密, 然后将密文存于云端, 这就可以避免数据信息泄露。

我们提出了一个空间高效的、面向用户的、安全、可调节数据存储方案。本方案基于Shamir秘密分享方案[3], 可以在保证提供与GFS系统相同数据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减少空间使用量。并且, 本方案使得用户可以估计自己数据安全性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备份数据的数量。该机制的引入对于用户和C S P均有好处, 对用户来说, 用户可以租用适当的存储空间, 从而节约存储费用;而对CSP来说, 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服务更大量的用户。此外, 本方案还可以为备份数据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数据机密性。最后, 在用户下载数据的时候本方案可以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传输模式。

2 相关工作和设计目标

G F S [ 2 ] 系统包括了两个部分:M a s t e r服务器和C h u n k服务器集群。其中, Master服务器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和对Chunk服务器集群的管理。而C h u n k服务器集群负责存储用户的数据并接受M a s t e r服务器的调度和控制。当用户存储数据时, 数据会被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分块存储在Chunk服务器集群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GFS为每一个数据分块备份三份数据副本。此模式下, GFS系统的有效空间利用率为25%。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 当前的云存储服务系统有效空间利用率非常低, 并且云系统并不为备份数据提供数据机密性。因此, 本文提出了一个空间高效的、面向用户的、安全、可调节数据存储方案。其具体设计目标包括:1.空间高效性, 方案空间利用率应比较高;2.方案应该是面向用户的, 用户可以自己估计数据的安全性, 并根据安全需求个性化设置备份数据的数量;3.方案是安全的, 方案能为备份数据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数据机密性;4.方案是可调节的, 当用户下载数据时系统能为用户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传输模式。

3 方案

3.1 系统架构

图1 系统架构图

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系统包括用户模块和CSP模块。用户模块即使用云存储服务的用户, CSP模块即云系统模块。如GFS一样, CSP模块也包括了两类服务器:Master服务器和Storage服务器。

在我们的系统中, 用户模块除了可以向CSP模块租用云服务以外还可以:1. 根据自己实际安全需求个性化定制自己备份数据副本的数量;2.下载数据时可以选择不同安全级别的传输模式。

在CSP模块中, Master服务器主要负责与用户进行请求交互、管理Storage服务器集群、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引导Storage服务器备份数据等。而Storage服务器则主要负责存储数据、在Master服务器的引导下备份数据等。

在我们的方案中, 当用户想要将数据存储至云端的时候, 他首先应该个性化定制他的数据备份方案 (即, 确定备份数据的数量) 。接着他向Master服务器提出存储请求, Master服务器根据用户的数据总量和备份方案选择是否向用户提供云存储服务。

3.2 数据备份方案

我们的存储方案与G F S系统一样, 存储数据时用户数据会首先被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分块, 然后再备份并存储。但我们的数据备份方案却与GFS完全不一样。我们的方案基于 (K, N) -Shamir秘密分享方案[3], 是一个空间高效性的、面向用户的备份过程。当用户拥有N中的任意K份数据就能恢复出原始数据, 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当Storage服务器收到用户的数据之后, 它会以数据分块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备份, 我们以一个数据分块 (记作D) 为例来讲解数据备份过程。服务器首先将数据分块D分成多份更小的单位数据块 (记作URP) , 于是我们就可以用有序对 (i, URPi) 来表示D, 即D={ (i, URPi) ┤0

然后我们可以从f (x) 上采集不同于之前K个点的其他N个点。这N个点即是Storage服务器备份完成的数据。使用N个中的任意K个点即能重构出多项式f (x) , 从f (x) 中抽取出原始的K个点就能恢复出原始数据。

显然, 只要保证N个点中的K个点正确我们即能轻易地恢复出原始数据, 因此我们的方案能保证很强的数据安全性。假设我们用ρ表示一个U R P的出错概率, P S表示D的备份数据所能提供的数据安全性, 于是我们可以用公式 (2) 来量化我们的数据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 公式 (2) 中的K是由云服务商根据系统能力来确定, 备份数据的数量N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安全需求来确定。

3.3 数据存储过程

在我们的系统中, 当用户需要存储数据到云端时。他首先根据自己的安全需求和公式 (2) 确定备份数据的数量N, 即个性化定制备份方案。

当N确定之后, 用户会向Maste服务器发出请求并告知其数据存储需求, 即数据存储总量和备份方案。M a s t e r服务器收到请求之后会根据用户的存储需求确定所有数据 (包括原始数据和备份数据) 的存储位置。接着Master服务器会通知各Storage服务器准备接收数据并按照用户的备份方案来备份数据。当上述过程完成之后, Master服务器会告诉用户数据的存储位置。接着用户可以上传所有数据到指定的Storage服务器。各Storage服务器收到数据之后在Master服务器的指令引导下完成数据的备份和存储。

值得注意的是,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用户原始数据和备份数据所存储的位置不能相同。当Storage服务器备份完数据之后需要将备份数据发送到其他Storage服务器保存, 以提高数据的存储安全性。

3.4 数据下载过程

当用户需要从云端下载数据时, 它会向Master服务器发出下载请求, 请求中还应包含用户指定的数据传输模式:即传输备份数据或者传输原始数据。

如果用户选择传输备份数据, 它应该指定传输备份数据中的特定K个数据。在该传输模式下, 数据传输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因为一个数据分块 (D) 所占空间等于K个单位数据块 (URP) 所占空间。然而, 由于传输的是K个备份数据, 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的映射, 相当于对原始数据的加密, 即便传输过程中被敌手窃取了这些备份数据, 只要敌手不知道各U R P的序列号敌手就无法恢复出原始数据。因此, 此模式下传输安全级别较高。

如果用户选择传输原始数据, 则敌手窃取到的内容即是原始数据。显然, 该传输模式安全级别较低。

4 方案分析

4.1 数据存储安全性

在这里, 我们将比较GFS系统备份方案和我们的备份方案所能提供的数据安全性。为了使得比较标准一致, 我们将GFS系统的数据分块分成NBlock个更小的单位数据块 (记作unitr e p l i c a) , 具体做法与我们的存储方案做法一样。同样的, 我们用ρ表示单位数据块出错概率, NG F S表示GFS系统中备份数据的数量, 于是GFS系统中备份数据所能提供的安全性可以用公式 (3) 表示:

其中, NB l o c k与公式 (2) 中的K的意义完全一样, 而公式 (2) 中的N=NGFS*NBlock。

如果我们令NBlock=10、ρ=0.01, 则根据公式 (2) 和公式 (3) 我们可以得出备份数据所提供的数据安全性, 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安全性 (NBlock=10, ρ=0.01)

图2中, 横坐标是备份数据的数量, 纵坐标是备份数据所提供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 在GFS系统中, 由于备份方案是复制整个数据分块, 所以, 单位数据块的数量的增长应该是按照NBlock的倍数增长方式进行的:即NBlock=10时, 当单位数据块数量为10时, 备份了一个数据, 为20时, 备份了两个数据, 以此类推。因此, 当NBlock处于10~20之间时, 由于GFS没有完整的备份完第二个数据副本, 因此其提供的安全性并没有增长。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备份数据数量达到12时我们的方案即能提供99.98%的安全性。而在G F S系统中, 要达到同等级别的数据安全性则需要备份三份 (即NG F S=3) 完整数据, 即备份数据数量为30 (3*NB l o c k) 。此时, 我们的方案可以比GFS节约60% ( (30-12) /30*100%) 的存储空间。

同样的, 当NB l o c k和ρ的值发生变化时, 根据公式 (2) 和公式 (3) 我们依然能得出如图2所示的同等结论:我们的存储方案提供与GFS系统同等数据安全性的情况下能比后者节约大量的存储空间。因此, 我们的方案有着非常高的空间利用率。

4.2 数据机密性

从本文3.2节中我们知道, 我们的备份数据是从原始的K个单位数据中映射出来的N个单位数据, 这N个数据与原来的K个数据完全不同。敌手在不知道各单位数据的具体序列的情况下, 即便窃取了所有数据也无法重构出原始数据, 因此可以看作是对原始数据的一次加密。所以, 我们的方案能为备份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数据机密性。

4.3 传输安全级别

从本文3.4节的介绍可知, 用户在下载数据的时候有两种安全级别的传输模式:高安全传输模式和低安全传输模式。

然而, 高安全传输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在高安全传输模式中, 用户下载完数据之后还需要利用公式 (1) 恢复出原始数据, 与低安全传输模式相比, 此模式下计算开销相对较大、用户等待时间相对较长。因此, 高安全传输模式不适合对数据读取及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景。

4.4 备份过程计算开销

在我们的备份方案中, 备份时间TS可以用公式 (4) 表示:

TS=Tr (s) +Tb (s) +Tt (s) +Tw (s) (4)

其中, T r (s) 是读取大小为s的数据所需时间, Tb (s) 是备份数据所需时间, T t (s) 是传输备份数据到其他S t o r a g e服务器所需时间, T w (s) 是S t o r a g e服务器存储备份数据所需时间。由于, 数据读取和数据备份并发进行, 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并发进行 。因此 , 我们可以 认为TS≈Tb (s) +Tt (s) 。同时, 在公式 (1) 中的各系数li (x) 独立于用户数据U R Pi, 可以预先计算出来。于是, 我们在备份的过程中只需要计算公式:的计算开销, 该公式的计算时间为Tb (s) ≈N*K*T m u l (p) , 其中, T m u l (p) 表示计算 有限域Z p上的一次 乘法所需时间。再 者, 如果我们用Tu r表示服务 器传输单 位数据块 所需时间 , 则传输备 份数据所 需时间Tt (s) =N*Tu r=N*K*Tu r/K。于是, TS≈N*K* (Tm u l (p) +Tu r/K) 。又根据公式 (2) 可知, N和K大小相差不大, 因此, 备份方案的时间复杂度约为O (K2) 。

5 结论

云存储服务是云计算服务的基本服务形式之一, 用户对云服务的最大担忧是数据的安全性。我们调研了各大CSP, 如, Google、Amazon和Microsoft等, 发现在这些云系统中保证数据安全性的机制是简单的存储多份相同数据, 这极大降低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因此, 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秘密分享方案的、空间高效的、面向用户的、安全、可调节数据存储方案。方案中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和秘密分享技术备份用户数据, 从而达到了对数据加密和提高空间利用率双重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方案的架构, 并结合设计目标对方案做了详尽的分析, 完全达到了既定目标。最后, 我们通过分析可知备份过程的时间复杂度为O (K2) , 当K取值合理时, 备份时间开销是完全可接受的。

参考文献

[1]Wu J, Ping L, Ge X, et al.Cloud storage as the infrastructure of cloud computing[C]//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Cognitive Informatics (ICICCI) ,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 2010:380-383.

[2]Ghemawat S, Gobioff H, Leung S T.The Google file system[C]//ACM SIGOPS Operating Systems Review.ACM, 2003, 37 (5) :29-43.

[3]Parakh A, Kak S.Space efficient secret sharing for implicit data security[J].Information Sciences, 2011, 181 (2) :335-341.

[4]Quadling D A.Lagrange's Interpolation Formula[J].The Mathematical Gazette, 1966, 50 (374) :372-375.

[5]Z.Zheng and M.R.Lyu.A qos-aware fault tolerant middleware fordependable service composition.In DSN, pages 239–248, 2009.

[6]S.Dustdar and L.Juszczyk.Dynamic replic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of web services for high availability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OCA) , 1 (1) :19–33, 2007.

云存储:入市需谨慎 篇10

火了一整年的硅谷明星公司Dropbo×在中国制造了一片“血海”,而且不再是典型的“背后站着各家VC的一众小创业者”的沙场,而是聚集了腾讯、百度、阿里、360、金山、华为、联想、中国移动等巨头的必争之地。那么,“云”的美好未来是不是跟创业公司无关了PA?且让我们从头说起。

国内外市场迥然有别

云存储的概念虽然是近两年提出的,但其实际应用早在10多年前便已随着Emall系统而开始(最早由Hotmall提出这一概念,如今Gmall成了这一领域的象征)。Web2.0引爆的各种热门的服务,从GoogIe DOCS文档到Facebook、Twitfer,都建立在云存储的机制之上。可以说,不是每个网民都知道云存储的存在,但至少有八成网民已经生活在了云端。

在云产业链中,云存储位于最底层,核心功能是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它是云平台、云服务等业务的基础。IT市场咨询公司Sprinqboara Research预计,在未来5年中,中国云存储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3%,至2014年将达2.1亿美元。报告同时指出,“尽管每月每GB的存储服务价格将持续下降,但是云存储市场总量的增长幅度更为迅猛,这将推动市场整体规模在未来5年内快速上扬”。

在云存储的海外产业链中,亚马逊、谷歌等几家大公司多年来已经打下了云计算的基础。尤其是亚马逊S3,其使用方式具有高度的弹性和灵活性,用户仅需为自己使用的计算平台付费,把云计算做到了“像自来水一样随取随用”。而Dropbox等产品,便是基于S3的文件同步和分享服务,而它自身又是开放的,可以对接各种垂直应用。

然而,国内云存储市场与国外有天壤之别,其中的竞合关系也大不相同,在市场增长的美好背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残酷性。国内的大公司“开放”喊在嘴上,却没有人去承担亚马逊S3的角色,它们都想覆盖从基础设施到终端产品(甚至包括垂直应用)的全链条,梦想着成为这一领域的寡头。它们相信,只做“中国S3”会导致自己永居底层,让那些做垂直应用的公司在用户面前占尽先机。另外一重深意是,“云”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云”的主人才是移动互联网真正的霸主,所以要任何一家大公司在这一领域袖手旁观都是不可能的。

大与小的博弈

因此,中国的云存储创业公司也不像美国伺行那样有“巨人肩膀”可以站,也不得不自己花钱架设专属的云计算平台。酷盘CEO黄明明告诉《创业家》,其B轮的2000万美元融资中,将有四分之三用于在各地架设服务器,它们会在10个月内被用掉。空前的资源消耗由此可见一斑,令人自然地联想到那些曾经浪漫但残酷的泡沫,比如视频,比如电商。

基于“资源”在这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领域未来赢家通吃、强者愈强,而处在夹缝中的小团队步履维艰的可能性就极大。

首先,从投入成本看,大公司有着先天的优势,非一般小创业团队所能比拟。而一些国内的云存储创业团队,将用户数据寄存在Amazon S3上,自身不能对安全性和稳定性承担完全责任,而这却恰恰是用户所关心的。

其次,从产品角度说,云存储的重点不在“存储”,而在“服务”。大公司能够将已经成熟的业务线向云存储作拓展,继而带来新的增长点。而许多创业团队曲解了应用的本质,将视线锁定在了做云存储本身,于是云存储就做成了单纯卖空间的生意,缺乏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再者,云存储参与者需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被Dropbox证明可行的道路是不求速胜,先用廉价甚至免费的午餐牢牢抓住用户,等用户乖乖走到自愿付费的那一天。但这种玩法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风险极高,甚至连如今备受追捧的Evernote都曾一度因资金链差点断裂而到了濒死的境地。

杀手尚未出现

云存储现有4种产品类型:1.通用型文件同步存储服务:以Dropbox为代表,国内有DBank、快盘、Everbox等。2.笔记同步服务:以Evernote为代表,国内有盛大麦库、有道笔记、云笔记等。3.各种垂直同步服务:如通讯录同步、应用同步、手机设置同步等。4.以高级功能、延伸补充、第三方扩展为形式提供的同步功能:如浏览器的书签、密码同步。

单从产品来看,现在“杀手”尚未现身。因为一众仿效Dropbox和Evernote的追随者们(不管大部分自称与众不同、革命性突破性)充其量只是对样板的简单照搬(从产品形态到UIANeb设计),同质化严重,而且大部分相当早期,尚在基础功能的完善过程中。

这一次《创业家》选取了四家产品基因和服务方向都不尽相同的云存储创业公司,他们或者资本运作较为出色(如“酷盘”),或者在服务性能、界面设计和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等方面把控得相对较好(如“yunio”和“云笔记”),或者剑走偏锋(如“迷你云”)。较为可贵的是,它们都意识到了“开放”的重要性。

上一篇:销售人员薪酬体系设计下一篇:数学课堂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