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2024-07-02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精选十篇)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1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1) 。产业结构调整指为了达到某个预定目的, 通过一定的方式、机制改变产业间或产业内部的经济资源的配置比例和配置关系的过程。对于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国外的起步较早且比较成熟, 而国内对于该理论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演变, 有关研究亦迅速得以开展。

一、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缘起及发展

西方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起源于17、18世纪,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在17世纪时研究得出结论: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工业比农业, 商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多。亚当·斯密 (1776) 认为“增加国民财富就要提高经济结构的效率, 而提高经济结构的效率又首先依赖于分工的发展”。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20世纪以来, 在产业结构理论领域众多西方学者进行了开拓性研究。霍夫曼 (1931) 对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问题及其工业化阶段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提出了“霍夫曼定理”。沃西里·里昂惕夫从20世纪30年代起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的均衡问题。费希尔 (1935) 提出了三次产业, 为后来产业结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统计资料。克拉克 (1940) 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得出三次产业间劳动力分布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库兹涅兹 (1941) 统计分析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 提出了“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的论断, 即库兹涅兹法则。刘易斯 (1954) 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筱原三代平 (1957) 提出了两基准理论, 即根据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要将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或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赫希曼 (1958) 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按照一个“不平衡增长路线”发展, 即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某些行业, 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罗斯托 (1959) 对产业主导部门在产业间的扩散效应作了规范, 开创性地提出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库兹涅茨 (1971) 根据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 应用回归方法对三大产业间的价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进行研究。钱纳里 (1975) 将开放型的产业结构理论规范化, 提出了“发展型式”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 实证分析和国家间产业结构比较研究成为产业结构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几年也出现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现状

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线, 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举措, 也是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再上新台阶的根本途径。产业结构成为众多国内学者讨论的热点, 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调整的讨论也得以逐步展开。

在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方面, 郭克莎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动, 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偏差明显, 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受到需求的制约 (1) 。毛健将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 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诸多不协调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2) 。张平考察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轨迹, 通过将各区域产业结构进行横向比较, 探讨如何促进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方面, 石磊认为, 人均收入水平、最终需求、技术进步水平、中间需求以及产业关联效应是决定产业演变的六个主导因素 (3) 。周冯琦分析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制度四个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并就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现状、现实条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4) 。原毅军用经济周期、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解释了产业结构的短期变动、长期变动和全球性趋同的原因 (5) 。

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方面, 杨治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6) 。周振华通过对产业结构机理的分析, 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实现机制 (7) 。俞可琴运用产业转移理论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王元地等认为技术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 技术进步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8) 。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方面, 杨治从产业政策出发, 就产业间合理的比例关系进行了探究;刘伟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在研究中他发现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 (9) 。蒋选指出应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拥有自主技术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10) 。而刘治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1。1张俊伟认为我国今后将由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向以技术和知识为主的发展阶段过渡 (1) 。

三、西方政府博弈的研究历程

对于政府博弈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政府竞争或制度竞争是最初对政府博弈的表述。亚当·斯密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发展之际, 政府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他认为, 一个国家要能做到有效保护产权, 否则, 资本所有者就会迁往他国, 这样就形成了国家间的政府竞争机制 (2) 。亚当·斯密主要是通过分析人们对资本税差异的不同反应, 来研究要素可移动性对于制度竞争的影响。他的论述不仅开启了研究制度竞争的先河, 也为以后研究政府竞争的作用机制和效应提供了借鉴。

Easterly认为增长需要提供“合适的激励”才会发生, 而这一激励的影响因素也就制约着经济增长, 其中最致命的因素就是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低效。诺斯提出“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非议的” (3) , 由于政府本身的腐败无能及政府间的非合作博弈, 地方政府陷入博弈困境从而导致产业同构化问题, 造成帕累托效率的损失和经济的负效

蒂布特、阿波尔特、哈耶克等学者研究了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及由此引起的政府竞争问题。蒂布特认为如果地方政府存在竞争关系, 居民有足够多的区域可以选择, 那就意味着居民可以在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区域间自由流动, 这样就驱使地方政府要提供居民满意的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 从而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 。阿波尔特提出制度竞争“必须始终把政治行为主体置于竞争压力之下, 且它必须提高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居民的福利” (3) 。哈耶克认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有效供给公共物品, 同时也激励地方政府寻找、发现更有效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这样该地方政府在竞争中也就居于有利位置 (2) 。以上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着政府竞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方政府博弈

国内学者在市场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对地方政府间行为及涉及到的利益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分为地方政府博弈的原因、结果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

(一) 地方政府博弈的原因

关于政府博弈的原因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主要观点集中于行政体制、利益争夺和政府官员的晋升三个因素。张维迎、栗树和指出民营化趋势是由于中国地方分权引起的地方政府竞争导致的, 这也为地方经济发展走不同路径提供了可能。周业安认为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为了争夺经济资源而展开竞争和博弈, 但竞争的结果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良性增长, 是因为受到垂直化行政管理架构和资源流动性的限制。毛寿龙指出由于自身的特定利益的存在, 地方政府必然竭尽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4) 。周黎安认为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政治晋升会导致政府博弈的产生 (5) 。

(二) 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博弈结果的集中表现就是各地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以及产业同构化。在以往的非合作博弈中, 地方政府为了限制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常常设置诸多的行政壁垒, 而现在则更倾向于采取技术壁垒的方式, 其中“招商引资”成为博弈的焦点, 各地方政府为此展开激烈竞争, 招商引资也转变为各地的工作重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 (6) 。姚震宇通过考察地方政府间及地方政府与外商之间的博弈关系, 认为其他方式的博弈需要成本, 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以非合作博弈的方式利用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 (7) 。曹洪指出由招商引资所产生的产业同构化在前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发展瓶颈的出现, 产业同构化问题日益突显, 严重阻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1) 。陆铭、陈钊的研究表明, 在收益递增条件下, 地方政府竞争将导致地区重复建设, 不能按比较优势参与分工 (2) 。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和短期经济效应的追求而容易忽视整个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 从而导致同构化问题, 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

(三) 地方政府博弈的可能发展趋势

由于采用非合作博弈的模式地方政府陷入博弈困境, 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损失, 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而通过构建合作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合作博弈也许是打破博弈困境可供选择的有效途径之一。冯兴元从区域制度竞争的角度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属性, 认为要提升一个区域的竞争力需要制定完善的外在规则和内在制度, 区域实现成功转型有赖于有效的制度保障。陈进通过对比众多博弈模型, 指出“零和博弈”和“对抗博弈”结构必然带来效益的损失, 区际间的最佳选择是非零和合作博弈, 这种博弈模式可以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进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3) 。

五、述评

事实上, 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一直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同时由此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低度化”问题, 不仅是市场作用下企业恶性竞争的结果, 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过剩, 更与地方政府行为有直接关系, 是地方政府间博弈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一定程度上主宰着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和流量, 也深刻影响着双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国内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博弈的研究, 呈现以下特点:

(一) 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重宏观分析, 轻微观分析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中, 国外学者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和定量研究, 主要以历史数据为根据, 通过国别 (或地区) 间的比较分析, 考察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标准模式和演化规律。他们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研究视角较多涉及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体制安排、宏观政策及经济发展战略等, 但是较少探讨各参与主体的经济行为, 也很少从利益分配的角度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失败的困惑。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性成果。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产业选择和政府政策等宏观层面, 较少涉及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探究, 未能认识到现有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源, 研究成果难免缺乏一定的现实意义, 不能用于指导遏制我国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发展。

(二) 地方政府博弈研究重原因分析, 轻对策分

国外的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同构化在短期内将有利于地方政府利益的实现。但从长期来看, 地方政府行为带有个人主义, 其政策调整是依据政治筹码改变而进行的, 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呈现非合作性化, 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另外, 有部分学者认为地方政府博弈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实现资源配置, 是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次优策略。国内主要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政府博弈的原因、结果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三个层面。在传统的行政体制下, 地方政府的行政手段导致资源配置受到种种限制, 这并不必然带来地区经济的增长, 相反, 地方政府利益却进一步扩大, 从而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 在市场化的分权状态下为了争夺经济资源而展开博弈, 追求地区利益的最大化, 并以此为筹码实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绩效和政治晋升, 从而导致资源流向特定的行业, 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2

寨府发2013(09)号

寨坝镇人民政府

“十二五”期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习水县委、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农村“14321”工程的意见,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区域布局及实施进度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有序调整,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2013)1号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立足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坚持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认真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落实惠农政策,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

业基础建设,努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二)发展目标:积极组织实施“14321”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导、以种草养羊和乡村旅游为重点、以蔬菜为基础”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格局,不断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在“十二五”期末我镇的目标是:完成种植中药材10000亩,实现年产值达2000万元;羊存出栏30000只,实现年综合产值1500万元;发展10000亩商品蔬菜,实现年产值3300万元;乡村旅游5000张接待床位,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力争“14321”工程总产值达到5300万元,“14321”工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以上。努力推进全镇小康建设。2013年的任务目标:全镇发展金银花1000亩、种草养羊139户(新发展60户)、商品蔬菜4000亩、核桃3000亩、乡村旅游3500张接待床位。

(三)区域布局及进度安排:

1、种草养羊以寨丁线和长东线为主,以大茅坡为中心建设种草养羊产业带,在桂圆、永盛、习源、凤凰、友谊、灵仙河、福星、合心、三联、新池等村组织实施,2011年8000只、2012年6000只、2013年6000只、2014年5000只、2015年5000只,在“十二五”期末全镇山羊存出栏达30000只。生猪发展以长东公路、寨丁公路为主线,在桂圆、习源、凤凰、先锋、友谊、条台等各村发展养猪示范带。稻田养鱼和小池塘养鱼以条台、上坝、福星、灵仙河、桂圆、先锋为主,以青田鱼为品牌。鸭、鸡、兔为主的短、平、快项目,发展

以先锋、桂圆。灵仙河、友谊、上坝、福星为主抓好林下生态鸡和丁山坝养鸡业的发展。

2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以桂圆、先锋、凤凰、丁山坝为主,丁山坝的蔬菜基地1000亩已经启动、2012年2000亩、2013年3000亩、2014年2000亩、2015年2000亩,“十二五”期末累计发展商品蔬菜10000亩。优质大米基地建设以丁山坝为中心,抓好生产、引种试验示范、大米深加工,同时抓好我镇高山和半高山地区的魔芋、洋芋基地半点试验示范。

3、中药材以金银花种植为主导产业,在先锋、永盛、习源、凤凰、友谊、灵仙河、福星、合心、三联、新池等村组织实施。2011年700亩,2012年3000亩,2013年3000亩,2014年3000亩,2015年1300亩。同时在以上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

4、乡村旅游在先锋、桂圆、习源、凤凰、友谊、条台、福星、上坝、居委会发展。结合我镇小集镇开发、水星湖开发,竹林坝和苍头坝的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床位:2011年1000张,2012年1000张,2013年500张,2014年500张、2015年2000张。

二、实施重点

(一)努力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产业优势,突出重点,积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头作用,搞好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作,推动产业发展。坚持抓大户、抓到户的思想不动摇,继续实施好“现代农业万户工程”。坚持以政策扶持,典型引路的办法,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搞好土地流转工作,鼓

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二)搞好四大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要按照“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建设、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实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全镇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搞好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和园区规划。围绕黔北麻羊、中药材、商品蔬菜、乡村旅游产业,加强基地和园区建设,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做大做强优质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大力培育和开拓市场,搞好农产品流通。围绕四大产业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还击,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提议;在农产业的集中产区,建立健全一批辐射能力较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积极发展资金、劳务、信息、技术、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强交通、仓库、冷藏等市场实施建设。搞好农村流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和农民联合经营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加强市场销售网络建设。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纳入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轨道上来,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加工、销售过程的信息化。

(四)提升现代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开展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抓好种畜、种苗良种产业化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温控大棚等农业适用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力发展畜—沼—菜(果、粮)的循环农业模式,推进畜禽健康养殖。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技术指导服务能力,加强生产大户的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乡土人才、农村科技致富带头

人、科技示范户,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五)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水、点、路、气、机“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捆绑农业中和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土地整治、扶贫开发、增粮工程、农业机械、农业病虫害防治及其他涉农项目,集中投向农业园区、农业产业示范带,同一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解决农业用水、用电、生产道路、农机以及其他农业装备的问题,切实改善生产实施条件。

(六)努力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要适应市场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优质农产品、畜禽产品、果蔬以及其他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食品地方特色品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我镇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引进资金兴办龙头企业,帮助现有龙头企业协调贷款,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努力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自用社会资金发展农业生产。

(二)健全工作机构。镇人民政府成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4321”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长:赵

军 副组长:赵波勇

成员:吴春友 李中良 杨登权 张正琴 周世华 刁乾容 母洪波

镇人民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办公室设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由吴春友通知负责日常办公。

(三)落实目标责任。镇人民政府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4321”工程领导小组要认真负责,着力抓好土地流转、基地建设和大户培育,同时积极帮助农民找市场、跑销路,抓好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技术培训,常深入到村到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抓好市场建设和加工销售,工商、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要创造宽松环境,促进农业农村“14321”工程实施。

(四)制定激励机制。制定考核办法,把发展情况、行政干部科技人员是否抓到户、服务到户作为评定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对抓好龙头企业、园区建设、大户发展、招商引资、市场销售成绩突出的有关人员,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年终评选时优秀评选。

寨坝镇人民政府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3

今年8月有望出台

“目前,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起草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的调研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提交到国务院。”发改委高技术司一官员介绍说。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新兴产业规划》年内应该会出台。”

如果进展顺利,8月左右会陆续出台已经划定为新兴产业振兴规划的单个振兴规划。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通过长达1.2万字的讲话,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详细的解释。按照温总理的讲话,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

在新能源领域,温家宝表示,新能源发展要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对于《新兴产业规划》哪个领域可能最先出台,一直被外界高度关注,尤其是新能源的规划。而发改委早前谋划的《新能源规划》一直处于“难产”之中。

“不是《新能源规划》难产,只是这个规划被列入《新兴产业规划》其中的一个振兴领域,新能源振兴规划有可能率先出台,而各项关于新能源发展的早前规划都有了相当规模的调高。”上述发改委官员透露说。

这位官员还表示,“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九大产业了,海洋工程和民用航空也被列入,但目前来看。海洋工程和电动汽车还存在不确定性,现在业内对这两项被列入还存在一些争议。”而这两项还存在争议的原因或与发改委官员的密集调研所掌握的情况有关联。

有消息称,4月初,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以下简称“部际协调小组”)就南下广州调研,之前已完成湖南、浙江、辽宁等地的区域调研。该部际小组由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门和单位成立。与此同时,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由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任组长,负责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位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国家发改委在调研的同时,各地发改委也在向国家发改委陆续提交各自的发展思路,国家发改委也会根据调研的情况以及各地提交的发展思路随时对划定的产业做出调整。

更倚重政府投资

与之前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不同,《新兴产业规划》更多的资金来源将更倚重各级财政的投入。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资金来源则是政府投入做引导来吸入更多社会资本。

“我们在制定河北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时,未来会在支持的方向和环节上侧重,比如以前的投入和扶持方面,大都在医药的采购环节有些扶持和鼓励,下一步会加大研发和创新的扶持。”河北发改委一官员表示。

在这位官员看来,正是会加大研发和创新环节的鼓励和支持,所以更需要政府财政做直接投入。

有专家认为:新兴产业的资金渠道需要在新的层面进行整合,也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仅靠财政的资金投入势单力薄,难以达到新的经济振兴举措的初衷。实际上,《新兴产业规划》也是政府投入做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一个思路,这可以认为是下一个4万亿元的举措,它是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引擎。

据了解,已经有地方政府喊出大力振兴新兴产业规划的口号和具体融资设想,北京曾表示要融资300亿元来发展自己区域内的新兴产业,湖南、广东等地方政府也均表示出强烈的融资冲动。

在今年4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直言:“国家4万亿元投资中。有相当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大批重工业项目,使得钢铁、水泥等产能更加过剩,原有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衡。目前转变经济结构,刻不容缓。”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国务院参事李庆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解决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三个方面的问题。而技术的提高是长期的,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们如何超越其他先进国家?首先必须依赖原创,其次是投资和消费,新的技术只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会产生产业化的效应。新兴战略产业,我们必须要有,这是国家产业升级的根本,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投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投资方式,不能不考虑投资的成本。

经济结构调整是大趋势

随着国家对新兴产业战略定位的确立,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正风生水起。据公开资料显示,来自清科研究中心数据认为,2009年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金额高达18.8亿美元,涉及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医药/保健品、生物工程等。

而一位业界投资人士则认为,2010年各路资本对新兴产业追逐的预期至少能达到50亿美元左右。

事实上,资本市场已经对此有所反应,纵观去年以来的行情,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以及信息网络等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都已经被市场资金轮番挖掘一遍,相关个股涨幅惊人。

“未来将是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代。”原华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现任尚雅投资总经理石波说,国家也已经意识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即将出台的扶持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政策值得期待,“我坚定看好低碳经济、物联网和3G。”

一位基金经理则在回顾今年以来的行情时指出,与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各板块更多地体现为交易性机会,而医药、消费、TMT(数字新媒体)、低碳经济等板块表现异常活跃,屡创新高。“这样的分化代表了市场对未来经济的判断,即‘保增长、调结构’,在2009年以‘保增长’为主,而2010年则是‘调结构’。因此代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行业受到冷落,而代表新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个股被市场所追捧。”

天治基金投资总监常永涛介绍说:“我们成立了专门的TMT研究小组,针对相关政策对行业和个股进行了深入的跟踪和研究,并且已经取得相当好的效果。我们看投资要看趋势,经济结构调整是未来数年的主线,投资必须抓住这一点。”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所谓新兴战略性产业概念股的价格已经有透支的嫌疑。”国联安基金研究总监陈苏桥表示,一方面大家都看到这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市场资金不足,更愿意借助各种概念炒作这些题材股。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博弈分析

一、引言

1982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 总结了农村改革工作, 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之后, 连续四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农村政策放在首位。2004年1月, 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六次聚焦三农, 强调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农业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 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农业和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 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需要, 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今天,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产品品种不够丰富, 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 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要, 一些大量低质农产品销售不畅, 大量积压, 农户却仍在继续大量生产;农业区域结构雷同, 地方特色不明显, 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近年来, 我国进行了多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究其原因, 是农民与地方政府在行为选择上存在着经济悖论。本文试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各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 探讨影响决策行为的因素, 提出建议。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博弈的基本假定

第一, 博弈中每个参与者均处于封闭地区, 具有相同并确定的政策环境。

第二, 假设本文中的博弈是信息完全对称的静态博弈, 博弈双方在每次面临选择时所做出的策略选择是相同的。

第三, 假设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 即参与者均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一) 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农户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有必要在分析地方政府与农户的行为之前, 分析农户之间的决策行为, 探讨农户是否会主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表1是抽象出来的模型, 博弈的基本要素:一是参加者, 农户甲和农户乙;二是策略组合, 农户甲 (调整, 不调整) , 农户乙 (调整, 不调整) ;三是得益, 即均衡结果, 如表1所示。

具体来说, 农户甲和农户乙是情况相当的两个农户, 他们在农业产业结构不调整前的收益为R1, 调整之后的收益为R2, 调整时所需要的成本为C (包括退出产业的固定成本, 产业的专用资产, 战略性退出壁垒, 进入产业的信息壁垒, 技术壁垒, 风险壁垒等) , R2>R1, R2-C

(二) 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在农户不能主动采取措施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情况下, 政府应考虑是否出台政策及出台何种政策推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政府在上述情况下有两种选择, 即推行和不推行。具体来说, 不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户的收益为R1, 调整的成本为C (包括退出产业的固定成本, 产业的专用资产, 战略性退出壁垒, 进入产业的信息壁垒, 技术壁垒, 风险壁垒等)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收益为R2, R2>R1, R2-C0。

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如表2所示。博弈的基本要素:一是参加者, 地方政府和农户;二是策略组合, 地方政府 (推行, 不推行) , 农户 (调整, 不调整) ;三是均衡分析。

若R1>R2+N-C, 则该博弈模型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 即地方政府不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户不主动进行调整。必然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法进行, 农业问题得不到解决。

若R1

地方政府推行的期望收益值E1为:

E1=P1P2 (F-A-N) + (1-P1) P2+P1 (1-P2) (-A) + (1-P1) (1-P2) =P1P2F-P1P2N-AP1

地方政府期望收益最优的条件为:

d E1/d P1=0, 即P2F-P2N-A=0, P1*=A/ (F-N)

农户调整的期望收益值E2为:

E2=P1P2 (R2+N-C) + (1-P1) P2 (R2-C) +P1 (1-P2) R1+ (1-P1) (1-P2) R1=P1P2N+P2R2-CP2+R1-P2R1

农户期望收益最优条件为:d E2/d P2=0, P1N+R2-C-R1=0, P2*= (C+R1-R2) /N

可见, (P1*, P2*) 是地方政府和农户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点, 对应着双方的最佳行为选择。在均衡点上, 单方改变策略不会增加自身的收益, 即在一方行动不变的情况下, 理性的一方不会积极的打破这种均衡。均衡点 (P1*, P2*) 的现实意义为, 在地方政府推行产业结构调整中, 农户有 (C+R1-R2) /N的可能进行自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地方政府只有A/ (F-N) 的可能推行产业结构调整。

四、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 结果分析

从农民之间的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就长期而言, 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会增加农民的收益;但就眼前利益而言, 不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所获收益较多。从农民的决策行为可以看出, 在政府完全不介入的状态下, 农民不会为了长远的经历利益而采取有效措施及合理规划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造成农产品滞销, 地区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无法达到整个农业经济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 政府有必要制定并推行合理有效的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 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首先, 地方政府推行产业结构调整而付出的成本A (包括为了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而进行的宣传, 动员, 教育, 培训活动的人力, 财, 物等的耗费) 越大, 农户调整的概率P2*越大;政府给农户的补贴N越大, 农户调整的概率P2*越大;政府的收益F越大, 农户调整的概率P2*越小;政府给农户的补贴N越大, 政府推行的概率P1*越小;农户调整前的收益R1越大, 政府推行的概率P1*越大;农户调整时所需要的成本C越大, 政府推行的概率P1*越大;农户调整后的收益R2, 政府推行的概率P1*越小。因此, 地方政府只有政策合理有效, 才能使地方政府及农民受益的同时达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二) 建议

通过上述博弈分析可以发现,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各博弈方应共同合作, 达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目的, 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 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推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当R1>R2+N-C时, 从地方政府与农户博弈的纳什均衡可以看出, 由于地方政府预计出台的政策可能具有较多的不合理性, 使得地方政府与农户均选择了对于各自而言占优的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结构无法得到有效调整。因此, 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必须合理有效, 即只有当R1

第二,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业资本的投入, 增加农户的补贴N, 以增加农户调整的概率P2*。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使得农户利用银行贷款、外资等有偿资金难度较大, 农户因资金不足即使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想法, 但也无法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因此, 农业资本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以财政和政策性信贷为导向, 农户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的财政机制,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增加农户的补贴, 让农户能够真正得到补贴的帮助,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 地方政府应加大信息宣传。地方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后的优点及农户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需信息宣传力度越大, 即成本A越大, 农户自觉进行农业产业调整的意识越高, 积极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概率P2*就越大。然而, 目前农村信息服务滞后, 广大农户无法及时获得所需信息, 使得农户难以决定调整到哪个经营项目, 何时调整、何种方式及调整规模, 形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息壁垒。因此, 各地方政府要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工程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为农户提供有用及有效的信息。

第四, 提高农业科技投入, 增加科技支农力度。科技发展水平和劳动者吸收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决定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 而农户掌握的技术很难达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要求,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因地制宜, 突出本地特色,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使农户掌握实用技术, 提高广大农户素质, 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的科技素质,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第五, 政府有必要出台政策参与农林特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但是当R1>R2+N-C时, 从政府与开发商博弈的纳什均衡可以看出, 由于政府预计出台的政策具有较多的不合理性, 使得政府与开发商均选择了对于各自而言占优的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将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因此, 政府出台的政策必须具有合理性, 即只有当R1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应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J].产业观察, 2006 (7) .

[3]、李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府作用[J].当代经济, 2007 (7) .

[4]、方银水.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J].社会科学, 2007 (9) .

[5]、宋磊, 孙世民.基于博弈分析的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路径选择[J].新疆农垦经济, 2008 (3) .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5

关于促进化工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实施意见

渝府办发〔2016〕248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转变我市化工产业发展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积极开拓市场,坚持创新驱动,改善发展环境,着力去产能、降消耗、减排放、补短板、调布局、促安全,推动我市化工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为主攻方向,到2020年,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值比重提高至50%以上。推动页岩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提升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的本地化供应能力,实现多种化工原料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新建化工项目全部进入工业园区。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9%(沿江化工企业比2015年下降30%);

研发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1.2%。

二、主要任务

(一)化解过剩产能。按照《指导意见》,严格控制我市尿素、磷铵、电石、纯碱和烧碱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有关部门和机构不得违规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和新增授信等业务,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对列入淘汰目录类的工艺技术和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要立即淘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二)优化产业结构。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实施以原料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节能、环保和安全为目的的技术改造。整合甲醇资源,延伸发展甲醇制烯烃,解决主要化工原料本地化供应。延伸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发展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高端聚烯烃树脂。鼓励重点化肥企业开发专用复合肥、缓控释肥等适用、新型化肥产品。鼓励用半水—二水法磷酸工艺替代传统的二水法工艺。培育农药重点企业,开发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提升农药行业整体水平。加快危险化学品企业环保搬迁工作,鼓励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实施转型,生产有市场和有效益的产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2.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五类化工新材料。一是高性能树脂,主要包括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硫醚等工程塑料;

硬泡/软泡、浆料革等聚氨酯材料;

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等氟材料;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高端聚烯烃树脂。二是高性能纤维,主要包括芳纶、碳纤维和高性能玻璃纤维等。三是专用化学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添加剂、水处理剂、含氮、磷、硫、硅、氟的特殊功能化学品等。四是高性能涂料,主要包括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汽车涂料等。五是功能性膜材料,主要包括水处理膜、锂电池膜、光学膜等。(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3.培育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利用氰化物、碳酰氯(光气)、巯基(甲硫醇等巯基化合物)、吡啶和嘧啶等特殊化学因子,发展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精细化工产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支持企业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研发机构、创新中心。支持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产业联盟、联合投资等,合作共建共性技术研究机构。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天然气和精细化工研发中试基地,突破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关键工艺,跟踪天然气直接制烯烃等国际国内天然气化工最新技术;

实现丁二烯氰化法制己二腈工业化生产;

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改进甲基丙烯酸甲酯关键工艺流程。到2020年底,力争国家级研发中心增加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10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科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四)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化工产业准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一是重点推进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长寿经开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涪陵区重点发展聚酯、聚酰胺、聚氨酯和氟材料。万州经开区原则上不拓展规模,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提升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云阳工业园区作为“万开云”化工产业的主要承载地,重点发展盐气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二是已承接化工生产企业的其他区县适度发展化工产业。万盛经开区重点发展甲醇下游和精细化工产业,巴南区、潼南区等区县(自治县)工业园区发展符合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的化工产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五)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着力引进国内外在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化学公司参与合资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天然气化工、无机盐、有机化工等优势领域开展技术输出或者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落实财税、金融、土地、职工安置等支持政策,破除开展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我市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境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为企业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支持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实现超常规发展;

鼓励优势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重组上市;

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对部分拥有潜在优势资源的困难企业,进行资产和债务重组,推动技术进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各区县人民政府)

(七)促进绿色发展。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废渣、废气、废水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加强污染防治,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污染治理。抓好铬渣处理和磷石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技术改造,到2020年,铬渣处置率达到 100%,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40%。(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环保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八)强化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探索高风险危险化学品全程追溯,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环保搬迁改造。完善化工园区监控、消防、应急等系统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和规划环评约束,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及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相关政策。利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建设基金等),整合市级现有产业扶持类、技术创新类等各类专项资金,引导股权投资类基金,加大对化工产业技术改造、高端产品发展、绿色安全生产、智能制造试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科技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争取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或基金。落实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在化工行业的广泛推广。总结放开直供用户用气门站价格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央地合作,充分利用天然气和页岩气产地相关优惠政策,确保天然气和页岩气供应量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合理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市物价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二)加强协调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要会同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做好在建和建成违规产能清理工作。市国土房管局要进一步加强用地管理,严把土地入口关。市环保局要继续强化环境监管,严把环境准入关。市人力社保局要积极提供政策咨询,帮助指导产能过剩企业依法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指导意见》和本实施意见要求,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贯彻落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强化监督检查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依法责令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停产整顿、关闭退出。加大安全、环保、质量、节能等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污染物在线监测和联网管理。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完善政策措施,正确引导舆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要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县(自治县)的督促指导,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善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1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政府精准服务 助力产业升级 篇6

2015年在“经济冷环境”下,沭阳纺织产业缘何绘成精彩华章?众所周知,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全球实体经济复苏乏力的实际情况下,沭阳经开区能够逆势而上,不仅得益于沭阳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的鼎力支持,也得益于经开区人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敬业品格;更得益于沭阳经开区拥有一支擅长招商、善于安商、力求富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精英团队。诚然,沭阳经开区投资促进局、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局功不可没。正是这个精英团队、金牌团队谱写了沭阳纺织产业发展的精彩篇章。走近他们,他们热心于沭阳纺织产业发展的那些精彩故事历历在目。

潜心履职,围绕目标谋发展

沭阳经开区投资促进局担负着全县投资环境推介、招商引资选资、信息搜集甄别、项目洽谈签约、产业研究、落户项目帮办等各项工作,为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入驻经开区,起到了先锋队、侦察兵、服务员、厂保姆的作用,谱写出了一曲曲催人进取、感人肺腑的奋进之歌。

去年,沭阳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纺织产业招商局局长、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魏伟带领团队,坚持专业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三位一体”的招商模式,有力地破解经济新常态下各地共同面临的“难招商、招商难”课题。为提高团队战斗力,使人人成为服务全县纺织产业工作的行家里手,该局每年还订阅《纺织服装周刊》等行业报刊杂志,并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活动。为提升纺织产业质态,加快产业集聚持续发力,魏伟多次赴浙江、上海、吉林辽源等地深入企业考察调研,把准市场脉搏,寻求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制订发展的新举措,响亮地喊出“未来针织看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口号。

同时,整合全县226家企业(其中118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资源,持续发力,拉长增粗“机械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已经规划的6605亩纺织产业园内,以袜业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锦纶、包覆纱、面料、服装等针织产品,率先规划建设1010亩的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着力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促进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将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建成产业转移升级的集聚区、政府与行业协会互惠合作的示范区、体制与机制创新的先导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样板区,成为全国针织行业的时尚风向标与产业新地标,奋力提升沭阳纺织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魏伟勇挑重担、奋发敢为,他和他的团队以龙头带动、平台驱动、县乡联动的运作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物管、统一服务、统一要素保障,全力建设国内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力争利用5~10年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百亿级针织品生产基地。目前,该园建设已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推介、项目洽谈、项目服务、入园企业招工等逐一细化落实。

创新方法,拉长增粗产业链

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纺织行业抢占制高点、享有话语权,更好更快地拉长增粗针织产业链,在区领导支持下,魏伟多次率队往返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纺织工业协会和纺织院所请教领导、专家,多次到辽源、常熟、长乐等全国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考察学习,邀请当地客商来沭阳投资考察。他先后与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江苏省经信委、江苏省总工会洽谈合作,策划活动、推介招商。经开区相继举办“江苏省跨江经济发展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座谈会”、“江苏省纺织行业职工乒乓球邀请赛”,并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了“中国(沭阳)纺织产业区域转移投洽会”。通过举办国家级、省级行业活动,充分利用省纺织工业协会、中纺联在行业指导、信息、资源配置、技术引领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宣传推介沭阳,猎获招商信息。

去年3月,抓住区内江苏宋和宋科技有限公司与其下游客户吴江明士达纺织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家纺项目的意向,魏伟多次牵头,组织两大公司老总洽谈、推介沭阳招商政策。5月14日,由吴江明士达纺织有限公司、烟台宋和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共同投资10亿元的江苏苏锦昌大家纺有限公司大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沭阳,使得沭阳纺织产业大军再添劲旅。11月19日,江苏苏锦昌大家纺有限公司试生产。项目全面投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年利税1.5亿元;将形成6000吨毛巾及5000万米提花面料的生产能力,新增就业岗位500人。他们将以此项目龙头带动、样板示范、产业拉动为抓手,力争利用3~5年时间,将沭阳的家纺产业打造成类似于包覆纱产业的第二大特色产业。

如果说产业招商是招商工作的必然趋势、以商引商是招商工作的必由之路,那么活动招商、平台招商就是招商工作的新境界。在魏伟的带领下,沭阳先后成立了沭阳县包覆纱协会、沭阳县纺织工业协会、创办《中国包覆纱》杂志等,积极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纺联产业转移办对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多项招商服务平台,促进招商成果转化。良好的创业环境、诚挚的合作态度吸引了客商,一大批包覆纱上下游企业纷纷落户沭阳。

真诚服务,项目开花结硕果

“要先交朋友后招商,把投资商作为自己的朋友。”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由衷地感受到,以情招商就是招商工作的一大法宝,真诚服务客商是赢得“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的秘诀和关键。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负责服务推进的企业都很多,帮助企业协调征地拆迁,协助建设用地障碍物清理,做好项目开工前准备等,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nlc202309082324

王琦是安徽阜阳人,苏州大学纺织专业研究生,两年前通过国家公务员“招考”,被分到该局上班后,常常陪企业老板了解沭阳、认识沭阳。在帮办江苏西南智能纺织、江苏无痕针织、江苏双金纺织品和季旺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过程中,王琦自加压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始终将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从企业工商注册、项目审批、可研立项、供电供水、员工招聘等方面一直帮办服务到底,确保企业顺利开工生产。有的仅用几个月时间,帮办的一些企业就实现了厂房装修、设备进场、试生产的如期目标。付出总有回报,王琦的付出得到了企业老总和员工们的充分肯定与好评,先后获得了经开区“帮办之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锲而不舍,潜在投资商“转正”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招商功夫在事外。”这个团队已经将这句话作为行动指南。多年来,他们利用电话、短信、微信、拜访等方式,线上线下经常与外地企业家朋友保持情感互动,逐步让培养出来的潜在投资商“转正”、投资落户沭阳。

上海中昊集团董事长高宝霖是中国袜业行业名副其实的“袜王”。5年前,魏伟通过宝娜斯集团与其相识,高宝霖也到沭阳考察过,但由于当时无投资意向而未落户沭阳。但是魏伟并没有因其没有到沭阳投资就放弃联系。每逢节日,魏伟总会给他送上节日的祝福,偶尔也会电话向其咨询袜子行业的情况,彼此感情逐渐加深。魏伟欣赏高宝霖的魄力,高宝霖也敬重、认可魏伟的敬业精神。他们虽然不常见面,但惺惺相惜,英雄所见略同。2015年6月,魏伟给高宝霖打电话,谈起要建设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区,盼望他能“龙头带动”。恰逢上海中昊也计划扩大投资,以应对严重萧条的市场,没多久,魏伟便陪同高宝霖到吉林、浙江等地进行考察,最终决定到沭阳投资8亿元兴建江苏西南智能纺织有限公司,选用全进口的智能设备,计划投资2000台袜机,达产后年销售10亿元以上。高宝霖说:“我相信在沭阳办企业一定会成功!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沭阳有像魏伟主任这样敬业懂行的领导为我们服务,我们很放心!”

锐意进取,彰显保姆情怀

以人为本,真情服务,夯实安商、富商根基。为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让外地客商安心创业,魏伟身先士卒,在帮办服务模式方面把团队过去的“分区域帮办”转变成“分产业帮办”、“归类帮办”、“专业化帮办”的模式,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帮办服务的效率和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坚持以“保姆情怀”不断孵化沭阳纺织产业硕果,以“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伸援手”的优良作风,最大程度满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对生产性要素的合理需求,竭诚为客商提供“全方位、保姆式、零距离”的帮办服务,切实解决企业难题,受到企业的高度称赞。去年4月18日,魏伟在去上海的招商途中接到该县纺织工业协会会员单位——宿迁超博纺织有限公司的老板急需贷款400万元的求助电话后,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对接、跟进,他返回沭阳后,又多次亲自找有关部门领导协调,解决了该企业贷款难题,企业生产得以健康发展。从该企业开始求助到事情办好,他和协会人员没吃企业一顿饭,没喝企业一杯水,老板非常感动,盛赞沭阳县纺织工业协会真正是企业的“娘家”。

金牌团队能手多。沭阳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无愧于金牌团队称号,人手少,招商任务重,帮办企业多,事务杂,压力大,但是团队责任心强,贡献大,招引项目遥遥领先,帮办能力和水平深受经开区上下及企业老板的称赞。

经开区作为沭阳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吸引了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宋小敏,2008年7月从一名大学生村官、新河镇团委副书记的任上华丽转身,先后在沭阳县招商局、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几年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帮办服务之星”。另一位大学生村官李曼2013年入职经开区以来,不仅深受企业老板的好评,而且连续多次被经开区评为“帮办之星”。

服务无垠,真情无限。唯有从容的时光载满丰收喜悦,驶过2015的峥嵘。成绩属于过去,努力成就未来。为了追逐纺织产业的又一个春天,在追寻远大梦想的路上,金牌团队激情似火,锐意进取,在经济雾霾中砥砺前行,续写精彩华章,期待拥抱又一个丰硕之年。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7

一、产业结构协调概念界定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资料, 本文对于产业结构协调界定的含义是指在当地要素禀赋的基础上, 发挥比较优势, 同时在市场机制和各级政府的协调下, 三次产业GDP构成及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协调发展, 形成相互依赖, 合理分工, 共同发展的经济统一体。从定义中可以看出, 评定产业结构是否协调的标准应有三个:当地的要素禀赋、三次产业GDP构成以及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一) 基于当地要素禀赋分析。

从自然资源看, 河北省耕地相对面积广, 能矿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且劳动力价格低廉, 适宜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劳动力要素看, 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且成本比较低, 较适宜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通过对各产业的专业化率进行计算, 河北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造纸业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专业化率较高, 说明这些行业在河北省占优势, 这些均符合河北省本身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行业发展方向。因而基于当地要素禀赋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是协调的。

(二) 基于三次产业GDP构成分析。

本文通过钱纳里模型中三次产业GDP构成来判定河北省三次产业GDP构成是否协调。

根据表2可知, 河北省的人均GDP为2635.8美元, 结合表1对应三次产业GDP构成应是“二三一”结构, 表3中的三次产业GDP构成是“二三一”结构, 说明河北省内部的三次产业GDP构成是协调的。

资料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版

资料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版

(三) 基于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分析。

本文通过钱纳里模型中劳动力的三次产业构成来判定河北省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是否协调。

根据表2可知河北省的人均GDP为2635.8美元, 结合表4对应劳动力产业构成应是“三二一”结构, 表5中的劳动力产业构成是“一二三”结构, 说明河北省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是不协调的。

资料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版

(四) 启示。

评定产业结构是否协调的标准有三个, 其中基于当地要素禀赋、基于三次产业GDP构成分析, 河北省产业结构是协调的, 但是基于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是不协调的。总体来说, 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是不协调的, 尤其是三次产业GDP构成与劳动力构成不协调, 不利于河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三、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从近代经济发展史看, 推动产业结构协调的基本力量是市场机制, 但单纯依靠市场作用自动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是不现实的, 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中必须要有政府行为介入, 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政府职能也要根据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转变。胡春华省长在2009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实现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必须牢牢把握“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这条主线, 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把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政府职能也要围绕这一发展目标而适时转变, 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对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府职能转变:

(一) 以干部作风建设年为契机,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2009年是河北省干部作风建设年, 各级政府要以此为契机, 切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落实公开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等五项制度, 改善干部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要求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应不断解放思想, 打破惯性思维, 彻底摒弃依赖资源、只顾眼前发展、自我感觉良好等不良思想作风;要始终保持攻坚克难、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 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干部作风, 切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千方百计抓投入、上项目、促发展上来, 集中到全心全意、优质高效为企业排忧解难、为群众做好服务上来;这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环境的重大举措, 首先从思想上转变。

(二)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让各类企业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政府不要代替企业和市场去争投资、选项目和分配资源, 而应当集中精力改善投资经商的软硬环境, 创造使河北省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制度条件和市场条件。特别要加紧培育资本市场和经营者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增强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同时要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技术质量规范和市场运行规则, 形成开放有序、法治严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各级政府在地方性基础设施项目上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但也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建设, 并尽量引入竞争机制。

(三) 坚决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地方壁垒, 搞好对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对省内外各类企业 (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非公有企业) , 应当实行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 取消在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 保证各类企业能够平等进入河北省市场, 平等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时, 政府要增强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 加大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在这一过程中, 应当完善各项监管制度, 包括对行政执法本身的监督和责任追究等等, 以保证政府正确行使维护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职责。政府一定要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自觉性, 排除随意性和不规范的人为管制, 以避免在市场监管中产生新的“规制过度”或“造租-寻租”的恶性循环。此外, 要建立健全对各种经济主体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 加强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的宣传教育, 使各经济主体树立守法和诚信的良好习惯。

(四) 正确行使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和服务职能。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的产业政策,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区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和规划。这种战略和规划, 在制定程序上一定要遵循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在内容上应当突出预测性、指导性和政策性, 尽量减少具体的指标;在政策手段上主要依靠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 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政策应当对各类经济主体具有普适性, 而不应带有歧视性, 不应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除正确行使规划职能外, 各级政府还应运用好信息搜集、处理和发布手段,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引导。一些由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转化成的行业协会, 要尽快改变原有的政府运作方式和习惯,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好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胡春华.2009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2].张继英.主体功能区格局下的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J].兰州大学学报, 2008, 11

[3].韩小威.赵晓明.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效果分析[J].税务与经济, 2008, 6

政府产业结构调整 篇8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符类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问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 是全国经济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结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组织的合理化, 也是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优化和高度化。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应建立在区域资源优势基础上, 他一般不要求区域经济涵盖所有的产业, 只要求有利于发挥区域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禀赋优势, 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 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每个国家, 特别是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变化, 对国民经济总体产业结构合理与否产生极大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各个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的影响, 还受各个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因此, 要实行国民经济高效增长和发展, 必须协调好各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1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化

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于区域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与发展机遇。区域内外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并随着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科学技术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应适时地进行调整, 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满足社会需求, 使得各类产品和劳务既不会缺乏或不会过剩。

1.1 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的协

调发展要求正确选择主导产业, 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 使区域产业结构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 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生产出国内外市场所需求的产品。目前, 我国由于多年的重复投资和建设, 形成了各区域几乎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 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浪费, 使得许多产业缺乏规模效应, 延缓了一些部门的生产集中进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以市场为基础, 通过政府的宏观测控, 因势导利, 确立各区域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关联产业, 对各地区重复建设的产业进行跨地区兼并和联合, 以发挥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各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 集中有限资金, 适时地培养主导产业、压缩调整衰退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加速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在尽可能短的时问内实行跨越式发展。区域产业政策是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素质, 进行资源长期合理配置,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上,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 干预经济的一种重要职能, 是政府在市场调控区域产业结构的框架下的一种主观能动行为, 他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政策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府可以通过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来支持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制定区域未来发展计划, 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 突出区域分工特色,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的客观需要, 发挥区域优势, 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设计、演进、调整和转换。

1.2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法律化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

期、全面的过程, 其措施和手段具有广泛性和稳定性, 因此仅靠区域产业结构政策还不足以引导和规范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应该把实践中一些较为固定, 并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 才能保证得到遵守和执行。当相关主体违反产业法律时, 则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和制定各种区域产业政策。多年来, 区域产业政策对调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至今为止, 我国仍缺乏系统并行至有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已有的政策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及官员的利益最大化倾向, 使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科学性并非必然。这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几乎完全趋同化的根本原因。由此引发的结果是, 各区域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和福祉相冲突。二是行政分权不彻底, 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政策在执行中被扭曲。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事权上的相对独立, 导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 破坏了全围统一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通和优化配置。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收入, 不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中长期产业规划, 不考虑区域之间分工协作问题, 盲目发展, 重复建设, 阻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 许多产业政策都是在信息不完全的状态下出台的, 加上政府机构膨胀, 决策迟滞, 使得许多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失误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在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政策引导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强调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法治化问题。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一种政府经济政策, 是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行为, 在此领域实行法治的基本表现为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 依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政策一旦上升为法律, 就不再是政府意志, 而是国家意志。这种产业政策获得法律的表现形式, 具有法律的一般性质:当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行为与法相抵触时, 必须以法律为准, 服从法律的要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制定并实施具体的产业政策时, 都非常重视建立和推行产业立法制度。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制度中缺少法治传统, 更多的是人治。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逐步走上正轨, 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战略方针。在过去的30多年中, 出台了一系列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 其中也不乏调整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法律法规, 但是我国政府更多的还是习惯于用各种政策调整社会经济活动。政策具有概括性、灵活性等诸多优点, 但不具有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强制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我国有必要将已经成熟并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稳定性等特点的政策法律化, 以推动政策目标的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使得各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高度化是工业化中期国家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体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 则应该制定一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来落实、推动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将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作为一项稳定、连续的历史过程。

2《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基本架构

2.1《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地位《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是区

域产业结构政策的法律化, 他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他强调社会性、公共性, 具有政策性、社会本位性和综合性, 在性质上属于经济法。我国经济法基本构成体系中, 宏观凋控法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是克服“市场失灵”确立国家干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之法, 也是防范“政府失灵”, 规范国家干预的法律, 属于宏观调控法的范畴, 并且应该是宏观调控法的核心组成部分。除此之外,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地位问题还涉及他与经济法体系中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问题。正确理解《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与产业法、计划法、金融法的关系, 有助于说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产业法一般是属于全国性法律, 并由中央政府组织落实, 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作用, 总体上对全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布局。他主要从宏观上明确各个产业的地位, 发展方向及国家支持和限制的重点, 但不能反映各区域的发展特点和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是对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合理分布和协调问题, 既包括全国性的立法, 也有各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制定的配套地方性法规。因为经常涉及到区域之间的经济和产业协调问题, 所以应由中央政府作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实施的主持人和仲裁者。相对于全国性产业法,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更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布局。《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可视为广义的计划法的范畴, 但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所产生的经济关系作为调整对象, 计划法则以制定和实施计划的经济关系作为调整对象, 而且计划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指标体系和调整方式也不同。所以现代社会包含《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在内的产业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法亚部门, 与狭义的计划法律体系并行。

2.2《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立法原则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其

最终目的是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 增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为此,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立法和执法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2.2.1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实现效率最大化原则。

《区域产产业结构调控法》立法的主导思想是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发挥区域优势, 保持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 结合本区域实际, 制定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规划, 正确行使地方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权利。地方政府要从本区域实际出发, 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面临的实际问题, 合理选择有自身特色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重点。一个区域未必追求产业体系的完整, 也必须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结构的雷同, 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 选择好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以实现区域经济效率最大化。

2.2.2 分工协作与区域经济自主发展相结合原则。

区域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组成部分。虽然强调区域的自主发展, 强调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在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综合发展, 不能过于倾向于某一特定产业, 除要求区域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 即技术成熟、产业关联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外, 还要有一系列辅助产业, 但是在自主发展区域产业的同时, 各级政府要处理好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问题。

2.2.3 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原则。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全面发展。但是, 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与其资源环境相联系。资源的有限性要求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调整和发展过程, 实际上是对其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过程。自然资源条件直接促进和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 并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这就要求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和潜力、开发现状, 正确选择资源战略和发展对策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2.4 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则。

加强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 就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 但并不表明政府要脱离市场的基本作用, 相反地应遵循市场规律,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 按照市场原则培育区域优势产业, 使区域在培养优势产业时真正能够获得优势利益。通过市场竞争, 使处于劣势的产业退出市场, 加快那些市场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和产品, 培植区域新的增长点。但足, 在强化优胜劣汰机制, 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 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局限性。各级政府在法律框架内, 以市场作为区域产业调整的基本手段, 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因势导利地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 扶持幼稚产业或对衰退产业实行有限度地、透明度较高的保护。

2.2.5 前瞻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原则。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任务, 一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要管几代人, 持续几十年。因此, 为了保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稳定性和严肃性, 在制订该法时采取科学的态度, 并深谋远虑, 以避免法律变化无常、反复修改, 而应保持其法律和产业结构调控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面对各个区域不同的资源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国内外市场环境, 我们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不应坚持过去的“管粗不管细”的做法, 也不应该事无粗细都规定, 而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尽量使得立法具有前赡性、稳定性和科学性。

2.3《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结构调控

法》的基本内容较为广泛, 并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拓展。除立法目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法律地位外, 主要还包括:区域产业结构调控的基本政策和措施、产业政策委员会、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控中的权利和责任。

《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区域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产业法律关系主体在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时的经济关系作为调整对象。本法与产业法一同作为经济法的子法, 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在与本法不相抵触的情况下, 可根据具体条件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区域产业结构调控的基本政策和措施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主要内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首先要制定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这种标准要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充分体现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速度, 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 必须考虑区域各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及不同产业技术进步快慢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把高新技术产业和一些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不同的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不同,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也应不同, 把握好区域产业政策重点, 及时调整与修改不合理和过时的区域产业政策, 是充分发挥区域产业政策作用的根本保证。《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作为法律化的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 税收、信贷、对外贸易和政府购买等手段来发挥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当然在必要时, 各级政府也可以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 从而达到扶持和限制特定产业的目的。产业政策委员会是包括《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在内的产业法的实施者。从实证角度考查, 几乎每一部经济法律的颁布都带来一个相应的组织机构。我国可设立产业政策委员会, 委员会隶属国务院, 并在各省设立分支机构。在法律性质上, 产业政策委员会为法律授权的组织, 享有行政权、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其主要职责为:第一, 根据产业法和《区域产业结构凋控法》, 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第二, 对全国及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和布局进行审查, 纠正不合理的产业发展情况;第三, 监督、检查产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第四, 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协调, 对有关争议进行仲裁;第五, 对全国及各地区产业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进行监控。各分支机构在产业政策委员会授权的范围内对本区域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进行落实。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权利与责任。区域产业结构, 主要由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区域产业政策, 结合本区域实际制定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与规划, 行使地方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和服务职能。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构, 掌握着行政干预、经济杠杆、政策法规等调控手段, 是宏观调控的中间层次, 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负有重要职责。但是, 我国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 由于各区域资源优势不同, 各产业形成的历史不同,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作用, 使中央政府担当起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需要扶持的产业实行各种优惠, 反之则加以限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 只有分工明确、相互补充, 才能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

摘要:笔者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实证性分析, 阐述了加强对区域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制订《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法的调整对象、法律地位、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但笔者认为, 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依靠市场的培育、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整体认识的提高, 这是一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所不能及的。法不足于自行, 如果没有一整套保证法律的实行机制,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仍将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发展,调控立法

参考文献

[1]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马广琳.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 (5) .

[3]刑会强.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董玉明.试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职责[J].中国法学.2000 (2) .

[5]刘文华.论产业法的地位[J].法学论坛.2001 (6) .

[6]黄家骅.论跨省区域经济的空间架构与合作激励[J].当代经济研究.2005 (4) .

[7]张凤荣.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制度创新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5 (4) .

[8]孙久文.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趋势[J].中国软科学.2004 (12) .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解析 篇9

一、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概述

(一)产业转移概述

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以企业为主体,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的方式,将发达区域的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经济现象。一般而言,这种转移的发生是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发生了不利的变化,使得某一产业或企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将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对于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通常,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产业转移具有整体性。即产业转移不是单个生产要素的流动,而是多个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的整体转移。产业转移的整体性特点使其与一般的技术转移、资本转移区别开来,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单一生产要素流动不能比拟的。其次,产业转移具有方向性。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区域间由于生产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导致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这些差异构成了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最后,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从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经验和现实情况来看,产业转移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转出区域的产业从最初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着以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的方向演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概述

产业结构是经济社会中各产业的构成及产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对于产业结构的基本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质的角度来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分布情况,可以从资本密集程度、附加值高低、加工深浅度等占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等方面来考察,揭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不断更新替代的经济现象;二是从量的角度来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从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构成及三次产业各自的内部构成等方面来考察。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目标。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内各部门之间协调性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遵循一般的发展规律,由低级形态不断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学术界通常会用三次产业的比重来进行衡量。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比较分析,可以认识到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前提条件,而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会促使产业结构从一种合理化形态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合理化形态。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

产业转移是一个伴随着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以及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转移的综合性流动过程。具体来说,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主要通过资本、技术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通过资本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积累,同样产业的调整升级也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毋庸置疑地受到了资本量不足的制约。尤其是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过程中,资本的供给量更是十分有限。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正好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储备,也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资本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资本增量的扩张上,也体现在资本质量的提升上。首先,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引进新的产业资本,并通过设立新企业的方式,来实现地区内产业的全方位投融资,有利于地区产业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说,资金、技术相对密集的行业吸引投资的份额较大,这些高科技、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企业通过对地区本土企业的兼并、收购,可以将低质量的资本存量转变成高质量的资本存量。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资金引入,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营销手段等一揽子要素都会随之转移,这些综合要素的转移,将有助于提升地区产业的整体素质。其次,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带动地区关联产业的发展,并提升新形成资本的质量。一般而言,产业转移到承接地之后,外资企业会选择承接地区的相关企业作为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外资企业对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往往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在承接地区的企业技术水平较低或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外资企业要求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可能会提供相应的技术援助,在满足自己生产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承接地区这些关联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新形成资本的质量水平。

(二)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居于主导地位。产业转移的梯度性决定了转移地区某产业的技术水平一般高于承接地区该产业的技术水平。承接产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及其溢出效应将扩散和渗透到承接地区各产业部门中,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1. 技术转移效应

通常情况下,核心技术的创新活动会发生在发达地区的企业中,但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和市场条件的变化,技术创新也成为欠发达地区的内在需求。在产业转移浪潮的背景下,企业普遍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转移企业在承接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后,会随着这一专业领域技术的日益复杂,对承接地区企业的技术能力产生很大的依赖。首先,转移企业在承接地区内进行经营活动时,往往会采购承接地区企业生产的零部件或原材料,在承接地区企业无法满足转移企业提出的质量或技术要求时,转移企业可能会提供技术帮助,使得承接地区内的企业获得技术转移,缩小与转移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其次,由于承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转移地区大不相同,他们的市场需求结构必然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开发一些符合承接地区当地需求的产品时,可能会与承接地区内企业合作,建立研究机构,共享技术资源。

2. 技术溢出效应

这种技术溢出效应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分别是竞争效应、模仿效应和人才效应。首先,转移企业会拉动市场竞争。一般而言,转移企业都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以及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这将会给承接地区本土企业带来较大的生存压力,促使承接地区市场的竞争程度加剧。为了避免被市场淘汰,承接地区本地企业不得不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研发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推进技术的进步。其次,转移企业会给本土企业带来示范作用。通常情况下,转移企业会倾向于投资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的产业能给转移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同类企业中,承接地区企业的技术水平与转移企业存在明显差距,这对承接地区企业来说有着很好的技术示范作用。承接地区企业应积极效仿转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最后,转移企业在承接地区内进行经营活动时,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还对本地雇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培养了一批高专业技能和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当这些人员扩散到承接地区内其他行业后,转移企业的管理方法、营销手段以及生产技术等也随之扩散,从而推动承接地区内产业整体的技术发展。

(三)通过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质就是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率的提高。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吸纳投资,并对资源存量进行调整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转移企业进入承接地区所投资的产业一般是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这些产业也通常是承接地区正着力发展的产业。转移产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产业发展中所短缺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也凭借着其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优势,吸引着更多的资源向这些产业集中,利用这些资源,产业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形成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其次,企业间的有效竞争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一般而言,转移企业的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其资源的使用效率也较高,在转移过程中,它的移入会提高承接地区局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转移企业的进入加剧了承接地区的市场竞争,本地企业为求生存,必须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总而言之,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来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引入较其自身来说相对先进的产业、技术以及管理模式等,这些生产要素均有利于提升承接地区产业整体的素质。承接地区企业应通过技术学习、技术模仿等手段,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三、如何优化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的转移

目前,从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资金来源上看,港澳台中小企业的投资所占比重较高。他们转移来的企业大都是一般加工工业企业,这部分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含量较低,不利于承接地区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升级。因此,今后承接地区可适当减少一般加工工业企业的引入,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的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因其良好的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对承接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时,可以学习和借鉴其成熟的管理经验,有效的营销策略,这些生产要素对企业、甚至是一个行业的发展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承接地区本土企业在与内地以外投资企业合作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因此,现阶段,要积极引导外部投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以带动承接地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对“绿色产业”的引入

在国家倡议建设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的前提下,承接地区选择引入的产业应遵循“环境无害”的原则,即选择承接“绿色产业”。一直以来,政府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只注重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数量,而不管移入产业是否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产业移入,违背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现阶段,承接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充分考虑移入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环保法律体系,从法律角度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禁止外资企业将其环境污染型产业转入承接地区。其次,严格审查产业转移项目的投资准入,防止外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将环境污染物的生产进行转移。最后,承接地区应积极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到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包括环保部门、清洁能源部门等,通过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对高污染产业进行改造,从而改善承接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三)完善产业链,走产业集聚之路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区域内聚集着众多相互关联的产业。产业转移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当旧的产业集群在转移地区不再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承接地区发展潜力较大时,旧的产业集群即从转移地区过渡到承接地区,转移地区又将出现新的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产业集群区作为主要载体,将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承接地区应主动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着力构建产业园区,以其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地区应根据其自身产业基础,确定承接的优势产业领域,并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例如某省工业产业中,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势头最为强劲,那该地区应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汽车产业链的外资项目,发展汽车产业集聚,进而提升该地区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优势产业为依托,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延伸这些产业的加工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承接地区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提升传统产业,以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采取自主发展策略,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产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能够通过伴随产业转移而来的先进技术,来加速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欠发达区域的产业升级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区域的先进技术的问题。为避免承接产业过程中的技术依赖风险,承接地区应积极采取自主发展战略,以自主型产业发展模式取代技术依赖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创建属于承接地区的自主创新体系,承接地区可以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积极促成承接地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大型外资企业的技术合作交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校等的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共同研发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通过自主研发来彻底摆脱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

四、结语

中国经济也在全球化战略的带动下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的政策倾斜,在经济发展上远远领先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却遭遇瓶颈,包括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偏低、市场逐渐饱和等问题;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却相对落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实现内地沿海地区的产业转向中西部地区的局面,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胡耀辉.产业转移示范区科技园的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1-3.

[2]范文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影响分析[J].经济地理,2010,(4):33-37.

[3]王文森.近年广东产业转移演进趋势及发展对策研究[J].统计研究,2012,(1):110-11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不能缺席 篇10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一词,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理论概念, 在我国, 若依据产业的运作流程对其定义, 则是指以文化为基础, 通过创意阶级运用其创意、才华和技巧, 形成创意产品与服务, 再由运营管理人才围绕创意产品与服务进行商业运作, 最终使社会公众接受创意产品与服务, 从而实现其价值的产业。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传媒产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一) 有助于扩大内需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在于创新, 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是经济和网络时代诞生的高科技和高智力型的产业, 因此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开辟了新“蓝海”。

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 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 而在于代表“冷门”商品的长长的尾部。文化创意产业所提供的创新化产品正处于长尾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又能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因此有助于扩大内需。

(二) 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特殊的文化主权形态, 只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才能使得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得以继承、发展, 并通过文化贸易在制定相关保护政策的基础上将其传播到其他国家, 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 使得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三) 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要素结构调整、供给和需求结构的转变, 其中, 供给结构的转变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比重的转变, 具体是指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降低, 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无疑会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 促进产业升级。

三、政府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市场与政府结合理论认为, 单纯的国家干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单纯依靠市场也不能完全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等问题, 只有现代市场机制与现代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 才能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历史经验也表明, 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管理具有必要性。具体表现在:

(一) 市场失灵

文化创意产业遭遇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

第一, 文化创意产品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所谓外部性是指边际私人价值与边际社会价值出现不一致, 若前者大于后者, 则称为负外部性, 反之即为正外部性, 在正外部性的假设前提下, 从生产的角度看, 文化创意产品可以带来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劳动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发展和城市中心去复兴等方面的共同收益, 从消费的角度看, 它又可以带来民族认同、民族尊严、教育子孙后代等方面的共同收益。由于外部性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所以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度的现象, 这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 解决这一问题。

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 非排他性, 即不能排除人们消费, 所以很难向人们收取相应的费用;非竞争性, 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3]。显然, 市场供给会导致供给不足, 而绝大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属于准公共物品, 所以需要政府的干预。

第二, 文化创意企业的自然垄断属性。一旦某个厂商最先达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生产规模, 他就能垄断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 从而形成自然垄断。文化创意资源的稀缺性、难以替代性, 前期投入的巨额性和经济效益的规模性使得文化创意企业具有了自然垄断性。垄断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需要政府的干预。

第三, 信息不对称。由于文化创意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很高, 这样消费者就处于信息劣势, 如果政府不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 就很难保证消费者得到公平合理的文化服务。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创意产业是实践的意识形态, 使得意识形态能被人们通过某种形式得以大量地复制, 通过生产和传播影响人们的社会文化行为, 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国家道路选择, 鉴于此, 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管理, 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独立完整性。

(三) 法律不完备

在文化市场上, 法律的不完备性甚是突出, 由于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很高, 以及市场行情的瞬时变化, 立法机关很难将法律设计成最优;在执法方面, 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 法庭执法的被动性及事后性使得对文化市场的违法行为惩处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必要引入管理者, 将立法权和执法权从立法者和法庭扩散到由高度专业化人士组成的规制机构。政府就充当了这个管理者的角色。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升级, 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时代内涵,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意义重大, 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 再加上它自身的内在需求, 使得政府的管理成为必要。

参考文献

[1]、John Hartley.创意产业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G].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29.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教学下一篇:对中国编辑出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