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早期

2024-08-29

急性牙髓炎早期(精选九篇)

急性牙髓炎早期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多聚甲醛干髓液, 既多聚甲醛干髓糊剂的液体部分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药物材料厂生产, 执行标准:YZB/0675 ̄2005) , 它由甲酚、桂皮油、丁香油、福尔马林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甲酚、福尔马林的主要起消毒、防腐、固定牙髓的作用, 即多聚甲醛干髓液中主要起作用的成分。丁香油具有安抚、镇痛作用;桂皮油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多聚甲醛干髓液具有消毒及固定组织的作用, 刺激性小且能局限于根髓而不超出根尖孔。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6月间来我科就诊的急性牙髓炎早期患者。患牙选择前磨牙、磨牙。首次就诊时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开髓, 拔髓后CP棉球引流3d后复诊。复诊时根管内下1/3有明显探痛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120颗患牙 (第一、二磨牙、前磨牙) 。其中男66例, 女54例, 年龄20~58 (平均39) 岁。上颌第一磨牙21颗, 上颌第二磨牙30颗, 下颌第一磨牙40颗, 下颌第二磨牙9颗, 上颌前磨牙8颗, 下颌前磨牙12颗。将120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颗。

1.3 方法

对患急性牙髓炎患者的前磨牙, 磨牙, 初诊时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开髓, 拔髓针拔除牙髓;CP棉球引流3d后复诊。复诊时扩大针进入根尖1/3区扩大到35号, 有明显疼痛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用生理盐水冲洗根管、隔湿后, 观察组用棉捻醮取少量干髓液, 并用干棉球吸去多余液体, 将此棉捻暂封于根管内, 对照组将CP棉捻封入根管内, 1w后复诊, 行常规根管预备, 观察根管内残髓失活效果。

1.4 疗效评判

复诊时无自觉症状, 预备根尖1/3无痛感者为显效。复诊时无自觉症状, 预备根尖区1/3时有轻微酸痛感者为有效。复诊时有自觉症状, 预备根尖区1/3时有明显痛感为无效:有效率= (显著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x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1) 观察组60例, 男24例, 女36例, 平均年龄38.0±16.5岁; (2) 对照组60例, 男30例, 女30例, 平均年龄39.0±19.0岁。性别及年龄无组间差别 (P>0.05) 。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附表。试验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46.7%。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首选且最有效彻底的治疗方法[2]。根管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彻底的去除根管内牙髓及感染物质。但在实际操作中, 前磨牙、磨牙根管细或者弯曲。往往很难一次性完全地去除牙髓, 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在根管预备时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形成残髓炎样既能尽量减小患者疼痛, 又能保证治疗质量。成为一个口腔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近年来, 出现了激光去除根髓。但由于其设备昂贵, 基层医院无法实现。多聚甲醛干髓糊剂多用于牙髓炎的干髓治疗 (干尸术) ,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 干髓治疗已经被彻底的根管治疗所取代。我们利用多聚甲醛干髓糊剂的液体具有失活及固定牙髓的作用, 将其用于处理弯曲或者细小根管内残髓,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无明显毒副作用。

多聚甲醛干髓液, 既多聚甲醛干髓糊剂的液体部分, 由甲酚、桂皮油、丁香油、福尔马林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甲酚、福尔马林的主要起消毒、防腐、固定牙髓的作用, 即多聚甲醛干髓液中主要起作用的成分。丁香油具有安抚、镇痛作用;桂皮油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多聚甲醛干髓液具有消毒及固定组织的作用, 刺激性小且能局限于根髓而不超出根尖孔。其用于处理弯曲或者细小根管内残髓, 即能失活牙髓, 使患者无痛, 又能干化牙髓。使残髓容易取出, 操作简单, 疗效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来我科就诊的急性牙髓炎早期患者。首次就诊时, 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拔髓引流3d后。复诊行根管预备时存在残髓的患牙 (磨牙、前磨牙) 120颗,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封入醮有少量多聚甲醛干髓液的棉捻, 对照组封入樟脑苯酚 (即CP) 棉捻, 1w后复诊。观察根管内残髓失活效果,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16.7%。由此可见, 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多聚甲醛干髓液对前磨牙、磨牙根管内残髓有很好的失活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聚甲醛干髓液,急性牙髓炎早期,根管内残髓,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樊明文, 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J].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17.

急性牙髓炎早期 篇2

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作为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一场,是考取执业医师资格的重要一环,中国医考网名师为大家带来的病例分析中的猖獗龋的内容,供考生参考。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具有特征性剧烈疼痛。临床上大多属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龋源性尤为显著。单纯的原发性急性牙髓炎临床较为少见,多因物理损伤、化学刺激所致。

诊断要点:

1、患者有典型的疼痛症状:自发性、阵发性、放散性锐痛或跳痛,夜间加重、遇冷热刺激加剧,疼痛不能定位。

2、患牙可查到深龋等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

3、龋洞探诊多有剧痛,有时可探及小穿髓孔,并可见少许脓血流出。晚期患牙有叩痛。

4、牙髓活力测验,尤其是温度诊有助于患牙的定性定位。温度诊反应极其敏感或为明显激发痛。刺激去除后,疼痛仍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表现为“热重冷缓”。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三叉神经痛 发作有疼痛“扳机点”,患者每触及该点即诱发疼痛;三叉神经痛很少在夜间发作;温度刺激并不引发疼痛。

2、龈乳头炎 疼痛性质为持续性胀痛;对温度测试的反应仅为敏感,一般不会导致激发痛;患者对疼痛多能定位;患牙龈乳头红肿、触痛明显。

急性牙髓炎早期 篇3

本文52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72岁,年均34岁,6例为混合牙列期,46例为恒牙列期,均为双尖牙和(或)磨牙区牙间龈乳头,无一侧为前牙牙间龈乳头。

临床表现:52例均以牙痛为主诉,初诊时病程2~10天,41例表现为明显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加重,11例表现为阵发性剧痛,持续时间约10分钟~3小时;40例有夜间牙痛加重现象,另12例无明显夜间牙痛加重现象;31例伴有对冷热牙痛加重,21例对冷热刺激无明显反应;28例伴有轻重不同程度的口臭;8例伴有牙龈出血现象。

病因分析:52例中23例(44%)为邻牙接触关系不良或对[XCYH.TIF]牙有充填式牙尖致食物嵌塞,包括19例垂直型食物嵌塞和4例水平型食物嵌塞;16例(31%)为邻面或邻[XCYH.TIF]面龋,尤其是6例儿童急性牙间龈乳头炎均为邻[XCYH.TIF]面龋引起食物嵌塞致病;10例(19)为充填体悬突或邻面洞充填体崩裂部分嵌塞或不良牙间修复体嵌塞;2例为正畸带环嵌入刺激;1例为牙髓失活剂泄漏刺激引起的。

典型病例:男,34岁,因左上后牙疼痛3天来就诊,牙痛呈明显的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剧痛,冷热刺激牙痛加重,夜间平卧时牙痛加重,但无口臭及牙龈出血现象。患者于就诊前1天在某诊所局麻下开髓上药等处理,但牙痛仍无缓解。体查:痛苦面容,颌面部无肿胀,无张口受限,上下牙列完整,B78牙叩痛(++),松动Ⅰ°,B7面有一开髓洞,内有药棉,去药棉后探痛(++)且易渗血,B78牙间隙稍宽,食物嵌塞,牙间龈乳头充血明显,探易出血,牙远中邻面大面积浅龋,B8牙冠完好,冷刺激牙痛加重。初步诊断:急性B78牙间龈乳头炎。首次治疗:去净牙间嵌塞食物,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上碘甘油加少许丁香油棉球,约10分钟后牙痛明显缓解并且阵痛现象消失,给予口服抗生素并嘱复诊。最后处理:B7干髓术,远中邻面浅龋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

讨 论

保髓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70例。患者患牙呈阵发性锐痛, 疼痛剧烈。检查显示:冷热测试可加剧患牙疼痛, 未发现穿髓点, 牙根尖及牙周组织良好, 患牙叩痛有或无。排除标准:患牙存在牙龈炎症或牙周炎者;对治疗物过敏者;患有高血压病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按时定期复诊者。

对照组35例, 给予开髓减压治疗。其中男20例, 女15例;年龄26~60岁, 平均年龄 (37.5±4.5) 岁;病程0.5~3d, 平均 (1.3±0.4) d。观察组35例中男21例, 女14例;年龄25~61岁, 平均年龄 (38.7±4.2) 岁;病程0.5~2.5d, 平均 (1.5±0.5) d。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开髓引流术。给予患者局部麻醉, 开髓, 放置甲硝唑丁香油棉球开放引流, 嘱患者使用0.2%甲硝唑液漱口10~20min, 1次/1~2h。2~3d后, 取出引流棉球, 甲硝唑液反复多次冲洗, 再次将甲硝唑丁香油液置于穿髓孔处, 牙胶封髓孔, 3~4d后, 封闭洞口。7d后复诊, 无自发痛症状者封入三氧化二砷失活剂, 2周后再次复诊, 给予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采取保髓法治疗。给予患者局部麻醉, 于患牙做一穿髓点, 直径约1mm, 以引流髓腔, 缓解疼痛。于穿髓点放置安抚药粉棉球, 用甲硝唑丁香油暂封。1周后去除安抚药粉棉球, 放置盖髓剂, 甲硝唑丁香油封补7d后复诊。

1.3 疗效评定

依据患者治疗后症状, 将疗效分为三级[3]:显效:患牙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复诊时无任何自觉症状, 冷热刺激均不引起疼痛;有效:患牙疼痛症状有一定缓解, 存在轻微短时疼痛, 不影响日常工作和休息;无效:疼痛症状未缓解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 有效15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25例, 总有效率为71.4%, 总治疗次数为 (6.1±1.2) 次;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 有效16例, 无效5例, 总有效30例, 总有效率为85.7%, 总治疗次数为 (2.4±0.8) 次。2组总有效率及总治疗次数比较, 均有明显差异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即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是临床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牙髓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牙周血管扩张, 周围组织充血, 炎细胞浸润, 引起髓腔压力增高[4], 导致疼痛的产生。目前, 临床对于急性牙髓炎多采用开髓减压治疗, 但开髓减压引流对患牙是一种刺激, 可加重患牙组织的损伤以及炎症进程。另外, 开髓治疗时间较长, 可造成外部细菌进入牙髓组织, 加重感染程度, 且开髓引流不能彻底去除坏死组织, 导致炎症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保髓法直接将患牙以抗生素封闭, 使牙髓血管纤维化, 使牙周组织产生严重的缺血状态, 导致神经纤维断裂坏死, 有效缓解疼痛并阻止炎性因子进入牙髓深部组织, 避免炎症扩散。研究发现, 采用开髓减压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 总治疗次数为 (6.1±1.2) 次;而采用保髓法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 总治疗次数为 (2.4±0.8) 次。2组总有效率及总治疗次数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表明保髓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髓法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7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临床资料, 依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 分别给予开髓减压引流术和保髓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次数。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 总治疗次数为 (6.1±1.2) 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 总治疗次数为 (2.4±0.8) 次。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总治疗次数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保髓法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次数少、疗程短、疗效确切, 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保髓法,开髓减压引流,疗效

参考文献

[1]刘治.后牙急性牙髓炎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 (22) :2793, 2942.

[2]高娟.开髓减压引流与保髓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比较[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 24 (4) :341-342.

[3]侯小峰, 文雯.开髓引流术与开髓失活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 2010, 31 (27) :4677.

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治疗 篇5

关键词:口腔根管,急性牙髓炎,药物治疗,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牙髓炎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有夜间痛、探痛和冷热刺激痛的现象, 没有身体上的其他疾病, 均被诊断为急性牙髓炎。男40例, 女36例, 年龄18~66岁, 平均 (41.3±7.9) 岁;前牙牙髓炎50例, 后牙牙髓炎26例。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依照双色球的方式随机把患者分成治疗组和比较组两组, 每组38例。

治疗方式:比较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即在牙刷上放置1g左右的丁硼乳膏, 之后刷牙, 3次/日, 让药物在口中滞留3~5分钟之后漱口;治疗组给予口腔根管治疗。具体如下:局部麻醉患者, 先实施开髓以及把牙髓进行拔除的有效处理, 接着对牙根管的长度通过根管长度仪进行测量, 依照所测量的结果准备相应根管, 单根管以及双、多根管分别扩大至40号和35号, 之后通过3%过氧化氢溶液+0.9%氧化钠对根管进行消毒, 在准备好的根管当中放入甲醛消毒棉捻, 7分钟之后把棉捻取出, 对根管运用吹风机实施干燥处理, 然后在根管壁均匀涂抹上Vitapex糊剂以对根管进行充填, 同时加用牙胶尖来充填根管。充填完患牙牙根之后, 利用摄片对充填的质量进行检验, 保证所有的充填都为恰填, 要重新充填那些超充抑或欠充的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 (1) 显效:患者没有疼痛感以及叩击疼痛感, 患牙没有异常症状, 如松动发炎等, 患者能够正常咀嚼食物, 根管填充在X线片的显示下完好, 根尖处没有阴影情况; (2) 有效:患者疼痛感消失, 基本恢复了咀嚼功能, 然而在叩击患者以及咬一些硬物时会产生轻度的疼痛感, 根尖在X线片的显示下变小, 有吸收情况, 根管填充在X线片的显示下基本完好; (3) 无效: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 或有加重情况, 根管填充在X线片显示下不合格, 出现根尖周炎等病变[1]。其中显效+有效=总有效。

统计学处理:以上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 以 (±s) 来表示计量资料, 以t来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通过χ2来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和比较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6个月后的复查,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7% (36/38) , 显著高于比较组的73.7% (28/38)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治疗组与比较组1天内疼痛情况对比:治疗1天内, 在随访中发现, 治疗组有1例表现为重度疼痛, 5例表现为中度疼痛, 32例表现为轻度疼痛;比较组有9例表现为重度疼痛, 12例表现为中度疼痛, 17例表现为轻度疼痛, 两组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在检查当中可发现牙体硬组织 (如深龋) 有实质性缺损, 与牙髓相接近, 同时能够探及到穿孔, 有血液抑或脓液从这些微小穿孔处渗出。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自发痛、阵发痛、夜间疼痛加重、冷热刺激疼痛加重以及疼痛无法定位等情况。以往临床上在治疗急性牙髓炎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的方式, 传统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 也无法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多次根管治疗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如预备根管、消毒以及充填等, 患者要进行较多的就诊次数, 所花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以此使患者出现烦躁情绪, 对病情的治疗构成了影响。

口腔根管治疗能够确保牙齿排列的完整性, 避免由于牙齿早期拔除而造成的不正咬合, 同时如果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结核病、风湿热以及高血压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运用口腔根管治疗可以减少危险性。此外, 由于根管治疗不用拔除患牙, 无需用邻近牙齿对假牙装置进行支持, 这就免除了不正常的压力, 使假牙制作的经费得到减少[2]。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 运用口腔根管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4.7%, 显著高于运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比较组 (73.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患者的疼痛度上, 治疗组的疼痛度得到明显改善, 而比较组的疼痛较重,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有着较短的疗程, 较少的复诊次数, 治疗效果显著。另外, 在实施口腔根管治疗上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根管治疗并没有真正改善口腔环境, 这也是引起蛀牙等牙病的根源, 所以做完根管治疗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环境的平衡, 主要包括预防龋齿、隐裂、冠折、畸形中央尖、过度磨耗、牙周病逆行性感染, 物理和化学的原因引起牙髓根尖的感染以及不明原因引起的牙髓的退行性改变等[3]。

总而言之,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运用口腔根管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 有着较高的治愈率和较少的复诊次数, 安全无不良反应, 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聂华.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2) :87-88.

[2] 宁新丽.一次性根管在急性牙髓炎急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 2012, 34 (23) :3611-3612.

急性牙髓炎早期 篇6

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201例,其中男性患者126例,女性患者75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35.5±10.5)岁,均为急性牙髓炎发病1~2d患者,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经过口腔治疗,临床常规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所有患者疼痛均获得较好的缓解。

2 常规性护理措施

常规性护理措施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是遵医嘱进行护理措施干预,主要是针对患者在进行口腔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3 心理护理干预

3.1 心理同情、安慰和鼓励

对于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语言安慰、理解同情感受、对患者加以鼓励的语言,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患病的心理压力和烦躁情绪,相关文献和实践结果显示,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牙齿疼痛的感知。因为牙髓就像牙齿的根茎,一旦发生病变或是感染,较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剧烈的疼痛,此种疼痛是牙髓部组织对病原体或是感染炎性刺激的综合性反射。剧烈的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由于剧烈的疼痛,使患者对治疗产生严重的恐惧感,但联合应用语言安慰、理解同情感受、对患者加以鼓励的语言,对患者的心理压力起到减轻作用,使患者能够主动或是较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从儿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疼痛时间。同时也能更好的让患者倾诉压痛的程度和性质,使其能够更加真实的反馈病情,提高患者疼痛的阈值。

3.2 牙髓炎健康教育干预

在患者进行口腔治疗前,护理工作人员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依据患者急性牙髓炎的症状体征,进行急性牙髓炎的病因、治疗方法、预后情况、注意事项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患者对急性牙髓炎能有简单的了解,使其能初步了解急性牙髓炎的剧烈疼痛是由于髓腔内血管扩张,炎症渗出,是牙髓腔压力增高,压迫牙髓神经所致。医师用高速牙钻在患牙龋洞内开髓,使髓腔开放,炎性渗出物得到引流,从而使髓腔内压力降低,疼痛会随之缓解。同时对在操作中的感知和异常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使患者具备良好的心理准备,避免突然的感觉异常导致患者紧张和恐惧。增加患者对急性牙髓炎知识的了解,能更好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良好的的沟通及亲和的态度都可以良好的提高患者的亲切感和相互信任度,增加相互之间的配合,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

3.3 个体化护理

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进行区别的心理护理措施。针对低龄患者,主要以看护和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为主,在进行治疗操作前开始,护理人员可讲故事,播放动画片等方式转移低龄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治疗依从性;针对青年或是中年患者可播放旋律轻缓的音乐或是电视剧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缓解患者的牙齿疼痛感和疼痛阈值。针对老年患者,应了解其全身的基本情况,注意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严重糖尿病等老年患者,对其进行口腔操作应注意防止意外发生。对老年患者应尽量动作轻柔缓慢,避免暴力操作给老年患者造成强烈刺激。

3.4 陪护和亲属干预

无论患者的年龄大小,可适量的增加陪护或是亲属陪诊。大部分患者在亲属或是陪护的安慰和鼓励下均能较好的配合口腔医师完成口腔操作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对口腔操作开牙髓和打磨等,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或是对口腔医师操作产生不信任感,导致患者产生不安和焦虑,这样对口腔操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如增加陪护和亲属的鼓励、支持,患者会减轻其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增加临床治疗依从性。

3.5 病患交流

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操作或是候诊时可列举症状和治疗方法相关的病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状态,在候诊室中可增加患者间的相互交流,使其相互介绍口腔操作和治疗的经验和体会,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使其能够轻松的面对和保持愉悦的心情配合口腔医师的口腔操作和治疗措施。

3.6 复诊干预

在治疗后应定期嘱患者进行免费的口腔检查和患牙的定期复诊,对患者预后的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且提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患牙复诊的重要性。能增加患者的复诊次数,对患者患牙或是其它牙齿的健康程度有个相关的了解,同时能够更及时的发现口腔问题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预防。

4 结语

口腔治疗的场所属于特殊性的环境,牙科诊室的设计基本上为单纯的器械操作区和候诊区,缺乏人性化设施,伴随牙髓炎的急性疼痛症状较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导致患者不配合治疗和身体对治疗效果反应不明显,导致患者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和不配合治疗情绪。患者对扩根的恐惧及疼痛感既有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又有心理社会方面因素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文中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措施,主要是运用心理的干预措施和语言技巧,通过对患者的言行和口腔疾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情绪、增加患者的感知能力,减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有研究表明,情绪镇定者比情绪紧张者的痛阈平均高26.00%,而且有些疼痛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甚至把疼痛忘掉。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敏感情绪,通过深呼吸使其放松全身提高痛阈降低或消除痛苦体验。

情绪产生首先是刺激引起机体生理反应,然后由机体反应引起情绪体验。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所作出的评价,而此评价又受认知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认知过程决定着情绪和行为的产生,同时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的改变。认知干预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所产生的观念来校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找出错误认知加以纠正。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总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即痛苦的感受,恐惧焦虑可增强痛苦的强度。

急性牙髓炎早期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 年7 月~2015 年8 月口腔科收治的86 例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进行研究,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40 例, 男28 例, 女12 例, 年龄20~62 (41.2±2.1) 岁;病程2 年;观察组46 例, 男25 例, 女15 例, 年龄22~60 (40.3±1.9) 岁;病程3 年。 所有患者都表现为:夜间剧烈疼痛、冷热刺痛症状, 且身体各项指标如心率、血压等均正常;根据口腔科急性牙髓疾病诊断标准确诊, 病情有急性牙髓炎、急性及慢性牙髓根尖周病。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前,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和心电图检查, 确保患者的正常身体指标, 且观察患者的牙髓病变情况及其牙尖周病状况。 对照组患者, 给予一般药物治疗, 刷牙时用丁硼膏, 刷牙3 次/d, 药物作用时间2~5min, 之后清水冲洗。 观察组患者使用口腔根管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 实施局部麻醉;拔除牙髓同时合理处理, 测量牙根管尺寸, 选用合适根管, 用3%的H2O2 溶液与0.9%的Na Cl溶液对其做消毒处理。随后将甲醛消毒棉置于预备好的根管内, 10min后取出消毒棉, 吹干根管, 均匀涂抹Vitapex剂于根管壁, 用牙胶尖填充根管。 填充完毕患牙牙根, 检查填充效果, 将所有牙根充填为恰填[2,3]。术后, 每隔3 个月复查一次, 根据复查结果评定治疗效果。 术后第1~2d回访患者的疼痛状况。

1.3 疗效评价[4]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 患牙无异常症状, X线片下显示根管填充完好, 根尖无明显阴影;有效:患者疼痛感减轻, 咀嚼功能恢复, X线片下显示根管填充基本完好, 根尖变小;无效:患者疼痛感无改善, X线片下显示根管填充不合格, 仍有根尖周炎等并发症。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分析比较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的疼痛程度。

1.5 统计学意义选择SPSS 17.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 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当P<0.05 时, 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用口腔根管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总效率为97.82%,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 两组相比,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后, 在1~2d内进行回访, 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减轻, 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属于一种口腔科常见疾病, 主要因牙齿硬组织受到损害引起的。 主要临床症状为:牙齿部位剧烈阵痛, 夜间比较严重, 当牙齿受到冷热刺激时, 疼痛程度加重, 且疼痛有漫游性, 不能准确定位疼痛部位。 因此, 应用传统的药物治疗不可彻底根治该病, 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且药物治疗容易使病情反复[5]。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也再不断更新, 口腔根管手术法在目前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口腔根管治疗针对牙根尖周病, 牙齿损伤、牙髓发生病变等疾病的治疗术, 经过不断反复对根管内的病变和坏死物质反复冲洗消毒, 并进行填充的治疗法;该方法可以彻底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炎症组织及细菌等, 减少微生物对牙根尖的刺激, 提高患者牙尖部组织的防御能力, 从而提高疗效[6,7]。其次, 根管治疗法促使牙齿完整排列, 避免在牙齿拔除时带来不正咬合。 同时, 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 用根管治疗可降低危险系数。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 应用口腔根管治疗在治疗急性牙髓炎并牙根尖周病,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口腔根管治疗术, 治疗有效率达到97.82%, 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法的总有效率77.50%, 说明口腔根管治疗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在术后, 根管治疗患者的疼痛程度也明显减轻, 药物治疗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严重, 所有研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用根管治疗时, 由于其不能真正改变口腔内环境, 会发生蛀牙等症状, 所以术后要使口腔环境保持平衡[8]。

综上所述, 对急性牙髓炎并牙根尖周病患者采用口腔根管治疗, 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且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具有临床优越性及可行性,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小贤, 林碧琛, 钟洁, 等.改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体内降解匹配性与临床效果[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5, 47 (3) :529-535.

[2]郭惠杰, 田绮, 高承志, 等.未经治疗和根管治疗失败的慢性根尖周炎的细菌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 (1) :71-74.

[3]梁学军, 杜少甫.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方法的探讨[J].口腔医学研究, 2011, 27 (2) :161-162.

[4]王津, 姬爱平.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区域分布的临床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31 (3) :510-511.

[5]饶谦, 况进.乳牙急性根尖周炎初期不同首诊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18) :3030-3031.

[6]王婷婷.患牙治疗方案的选择-根管治疗和种植体修复治疗的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 23 (12) :798-801, 767.

[7]李宇飞, 田慧颖, 王晓霞, 等.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0 (1) :61-64.

急性牙髓炎早期 篇8

关键词:老年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临床疗效

临床上将发生于牙髓组织内的炎性病变称为牙髓炎,感染是牙髓炎诱发的主要致病因素,牙髓感染可继发深龋与其他牙体损伤,深龋、楔形缺损等牙体硬组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与治疗继而引发牙髓炎,发病时多表现为阵发性的剧烈疼痛,早期发作疼痛相对较短[1]。患者牙齿出现自发性、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其疼痛多在夜间加重,有温度刺激时疼痛明显加重,牙齿显见较深的龋洞是老年急性牙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2],对患者造成极大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目前,临床上多采取一次或多次根管疗法治疗。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一次性根管疗法治疗老年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74例,均经初步病理诊断确诊,其临床表现符合《临床医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其中无法经受临床治疗者、对药物过敏者、患全身疾病者、治疗前3d服用抗生素者均排除在外。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53~76(65.4±10.5)岁,37颗患牙均为磨牙,其中上颌磨牙23颗,下颌磨牙14颗。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55~75(64.3±11.2)岁;37颗患牙均为磨牙,上颌磨牙12颗,下颌磨牙25颗。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术前予2组患者行X线检查,对患者患牙的走向、根管形态及病变情况进行初步了解。治疗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患者局部麻醉成功后行常规开髓术,将患牙冠髓去除,拔出根髓,根管预备完成后使用消毒纸捻将根管内的冲洗液体吸干,在牙胶尖侧方加涂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使用加压法填充根管,待根管填充完成后,再次行X线检查确保根管填充质量[4]。对照组实施多次根管疗法,与上述一次性根管治疗步骤相同,首先行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工作,使用氢氧化钙仿糊剂封住干燥根管,氧化锌封窝洞10d,接着填充根管并行X线检查确保根管填充质量。2组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抗生素、止痛等药物治疗并于30d后复诊,评价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评价远期临床效果。

1.3观察指标(1)近期临床疗效[5],显效:术后2周无阵发性疼痛,无夜间疼痛现象发生,温度刺激后无明显疼痛加剧的迹象,患牙无较深龋洞;有效: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牙齿龋洞明显改善;无效:急性牙髓炎的一般临床表现无任何改变,病情无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远期疗效[6],成功:急性牙髓炎治愈,牙根无脱落;进步:急性牙髓炎无复发,口腔健康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失败:病情未见改变。总有效率=(成功+进步)/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3,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远期疗效治疗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讨论

临床中常将多次根管治疗作为急性牙髓炎的常规疗法,虽该治疗方法对急性牙髓炎起到一定的治疗控制效果,但由于该法疗程漫长,复诊次数频繁,易因治疗中操作不当致根尖组织继发感染与损伤,诱发多种急症,对机体衰退老化、抵抗力差、痛阈值低的老年人相当不利,甚至导致因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继发心血管或其他系统疾病[7,8]。

与多次根管治疗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根管消毒、填充一次性完成,减少复诊次数,缩短治疗时间,其次根管消毒后随即填充,降低了感染风险,对根管系统狭小的增龄老年人群,采取及时的根管充填临床效果优于多次根管治疗[9]。

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要求主治医师熟悉掌握手术指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若患者存在细小弯曲根管变化或化脓性牙髓炎则不建议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施术者对髓腔形态及变异形态熟悉掌握,对根管长度的选择准确合理,术中注意保护根尖组织,避免根管内感染物于根尖孔推出致急性根尖周炎,根管预备过程中应动作轻柔,其次确保根管内感染物被彻底清除,使医源性所致的术后疼痛降至最低,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以刺激性小、稳定性好的根管材料作为最佳选择材料,严密填充根管,避免超填或欠填,为一次性根管治疗提供有效保证[10]。本文给予治疗组一次性根管治疗后,明显缓解患者疼痛,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由于该方法根管消毒、填充均为一次性完成,因而相比多次根管治疗而言该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性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随访2年后发现治疗组的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故针对老年急性牙髓炎临床治疗应首选一次性根管治疗。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牙髓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巨大困扰,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比多次根管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任伟.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8):1295,1297.

[2]王晓舸.一次性根管治疗65例牙髓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43-244.

[3]王爱云,王志刚.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6):1071-1072.

[4]徐艳红.一次性根管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6-137.

[5]周丽.128例老年人急性牙髓炎临床症状及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5):111-112.

[6]El Mubarak AH,Abu-bakr NH,Ibrahim YE.Postoperative pain in multiple-visit and single-visit root canal treatment[J].Journal of Endodontics,2010,36(1):36-39.

[7]张浩丽,李文利,闫意平,等.不同填充材料在老年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中的比较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6):669-671.

[8]赵宏宠,刘婷,刘文曙,等.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刊,2015,50(2):102-104.

[9]宁新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23):3613-3614.

急性牙髓炎早期 篇9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血管性头痛,鉴别诊断

临床上以口腔颌面部疼痛为主诉而就诊的患者很多,其原因繁多而复杂,如炎症、创伤、肿瘤、神经疾患等均可引起局限性疼痛,也可引起部位不清的放射性疼痛;有时邻近的组织器官疾病也可引起口腔颌面部放射性疼痛,许多患者常因急剧牙痛或颌面部疼痛而到口腔科就诊。引起牙痛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牙源性的,如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也有非牙源性的,如上颌窦病、三叉神经痛,心脏病等,对口腔颌面部急性疼痛者,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详细检查,才能确定引起疼痛的原发病灶部位和病变性质,以便进行恰当的处理,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若口腔科医师只顾局部而忽视整体,就可能导致牙痛的误诊、误治。我最近在临床上曾遇到一例初诊就诊于口腔科但最终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的病例,为了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减少误诊,特将本病例报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以左上颌牙痛伴同侧头痛5天就诊。临床检查:面部对称无肿胀,口腔检查发现患者口内无明显牙体硬组织缺损,拍口腔全景片牙齿邻面亦未见明显龋损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缺损,口内探诊见左上7颊侧深牙周袋,冷热诊疼痛不明显,轻叩痛,颊侧牙龈未见明显异常,疑为左上7逆行性牙髓炎,但考虑到患者无明显的病原牙且症状不太明显,接诊医师未贸然给予开髓引流,给予消炎镇痛药保守治疗,2d后症状未见缓解,患者于晚上9点多再次来急诊,诉患侧头痛剧烈,患侧耳颞部不适,觉患侧眼胀明显,低头位时头痛加剧,遂给予重新详细口腔检查,拍摄X线牙片仍未见明显病原牙,后考虑到副鼻窦炎症和眼压过高也可引起类似症状,遂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鼻腔情况并行副鼻窦CT排除急性上颌窦炎,请眼科会诊测眼压正常,后介绍患者去神经内科检查,当时给予止痛药物对症治疗,疼痛症状缓解,电话回访患者之后又去上级医院做相关检查,最终诊断为血管性头痛,坚持治疗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2 讨论

急性牙髓炎以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为主要特点,检查时发现患牙常有深龋,也可能有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或深牙周袋引起的牙髓的炎症,温度试验和电诊敏感,临床上一般易与三叉神经痛、龈乳头炎、急性上颌窦炎相鉴别。三叉神经痛发作一般有疼痛“扳机点”,每触及该点即诱发疼痛[1]要在白天发作,很少在夜间发作[2]冷热温度刺激也不引发疼痛。

龈乳头炎的疼痛性质为持续性胀痛,对温度测验的反应为敏感,一般不会导致激发痛,患者对疼痛多可定位。检查时可发现患者所指示的部位龈乳头有充血、水肿现象,触痛极为明显。患者两邻牙间可见有食物嵌塞的痕迹或有食物嵌塞史。一般未查及可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硬组织损害及其他疾患。

急性上颌窦炎的疼痛性质为持续性胀痛,患侧的上颌前磨牙和磨牙可同时受累而致二三颗牙均有扣痛,但未查及可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组织疾患,再检查上颌窦前壁可出现压痛,同时,患牙还可能伴有头痛、鼻塞、脓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临床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临床检查,急性牙髓炎与上述三种疾病不难鉴别,但由于血管性头痛属于神经科的疾病,而急性牙髓炎也会有头痛的伴随症状,如果接诊医师对两种病的认识不全面,患者初次分别就诊于这两个科室的话都有可能造成误诊,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延误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

血管性头痛系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致,其发作时脑血管收缩,从而导致颅内缺血,继而颅外动脉代偿性扩张而产生剧烈头痛。引起这一变化主要与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有关。研究表明,头痛发作时血液中一些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5-HT)的含量明显下降,尿中5-HT及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排泄增高。其中5-HT能够维持颅外动脉的能力性收缩,其含量下降导致颅外血管扩张而出现头痛。另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的增多,前列腺素E的出现均可使颅外血管发生强烈舒张的变化而导致头痛发作。

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患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因为引起这类头痛的原因都来自于血管,故统称为血管源性头痛。血管源性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有明确的脑血管疾病 (如脑卒中、颅内血肿、脑血管炎等) 所致的头痛,称为继发性头痛[3]。其头痛多呈轻至中度全头痛、胀痛,也可表现为枕部、额部、双颞部疼痛,用脑、用力、活动头部及改变体位时头痛加重,常伴有类似神经衰弱症状。也常发作呈现明显血管跳痛,恶心呕吐,典型的患者发作前有视力模糊,眼发花表现。国内典型的偏头痛就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血管性头痛的特点是痛点固定,其痛如刺,病程缠绵反复,迁延日久不愈。

临床上急性牙髓炎症状明显且口腔检查存在明显病原牙的情况下诊断不难,给予开髓引流症状缓解,但在有些患者主诉牙痛伴头痛但未能发现明显病原牙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开髓,特别是与神经科的血管性头痛病相区别,查找出真正的病因后才能对症下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应掌握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要详细的询问病史和进行仔细的口腔检查,针对疾病的特点进行鉴别,必要时进行多项辅助检查,力求能做出较为正确的诊断。如遇到较为复杂、症状不典型者,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进行会诊,以免发生误诊,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73.

[2]毛珍娥.口腔疾病概要[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8.

上一篇:图像特点下一篇:劳动者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