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档案

2024-07-26

客家档案(精选七篇)

客家档案 篇1

关键词:档案管理,客家土楼,文化遗产

土楼是指没有经过焙烧,仅按照特定比例拌合黏质型沙土和沙质型粘土,通过夹墙板的方式,夯筑建筑的柱梁、墙体,且建筑基本构架都使用木料的楼层,一般高于两层。“客家”土楼之所以称为“客家”,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被人们誉为“土楼之乡”的永定区完全属于福建省的客家区域,在上个世纪中期,土楼被作为该区域居民的唯一住房形式,土楼被建筑在永定每一村落;二是,土楼是被客家人创建,被称为“客家”更能够凸显出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三是,为了区别于中国许多地方的生土民居建筑永定区的土楼已经拥有将近70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结构独特、种类较多、规模庞大、源远流长、功能齐备、文化底蕴丰富等优点,从而在现代建筑中独树一帜。土楼代表着客家文化,属于中华民族古代璀璨文明之一,是世界上风格奇特的民居建筑。其中集庆楼、奎聚楼、承启楼、振成楼均被列为我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对象。同时在2008年7月份时,以永定区客家土楼为中心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考察客家土楼的过程中说到:“客家土楼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小社会、大家庭共同生活,和谐共处的典型代表,我们必须将祖先流传下来的这份宝贵遗产传承好、保护好,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好客家土楼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客家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应该如何做好客家土楼档案管理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加强客家土楼档案信息的收集,扩大档案信息储存量

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福建永定区的客家土楼数量庞大,共计3000多座,且种类繁多,如五凤楼、宫殿型方楼、府第型方楼、纯方形楼、殿堂型围楼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收集土楼档案的难度,其工作量较大。永定客家土楼档案产生于土楼构建技术和保护工作活动领域,大部分档案都在各村各楼楼主、技术人员的手中,为确保在土楼保护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和其具体构建技术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深入到实践中,基于此,工作人员必须拥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基层实践中,并与技术人员和建筑楼主保持良好的联系,协助其完善该区域客家土楼档案资料的整理、分析、归档制度,突出每个工作环节的重点与关键,帮助其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运用工作,科学的拓宽土楼档案收集的范围,不断积累土楼档案资料。

2 保障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整理、归档客家土楼的档案

客家土楼的档案资料拥有以下特点:规格不同、形式多变、来源多种、杂乱零散等,只有不断加大对该区域土楼资料的重视程度,并经过系统整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永定客家土楼档案的整理就是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归档和整理,对接收来的永定客家土楼档案实行一楼一档进行分类、编号、编目、排列等一系列的归档和整理工作。整理永定区客家土楼的档案资料时,应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则:一是,利用当地原本档案整理资源;二是,总结出该区域土楼档案资料形成规律并推陈出新,保持档案之间的联系性;三是,确保经过整理以后的档案可进行使用与保管。需要注意的是,整理保存客家土楼的档案,其目的主要是为社会提供资源服务,基于此,在整理过程中,其档案必须符合查找方便、系统完整、编号整齐等要求。

例如:土楼王子———振成楼,在归档整理中把它分为A、B、C三卷,其中A卷也叫主卷,是记录保护管理工作和科学资料为主。它可分为:其可分成十种主要案卷,包括图纸案卷、文字案卷、拓片案卷、照片案卷、工程保护与规划方案案卷、考古发掘与文物调查案卷、电子型文件案卷、展示文物案卷、防治监测案卷、文化保护工程案卷等。B卷可称之为副卷,主要用来收集土楼日常管理工作情况和行政工作文件,可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包括法律文书案卷、行政管理类文件案卷、大事记案卷和续补案卷等;C卷通常叫做参考卷,用来收集与土楼相关且能够用来做参考依据的资料,其可分为十八种案卷,一般划分为图书案卷、参考资料案卷、续补案卷、论文案卷等。

3 确保客家土楼档案的真实性,提升归档材料的可靠性

在鉴定客家土楼的档案过程中,必须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态度,坚持准确、仔细、科学的工作作风,避免粗心大意而出现的人为失误。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客家土楼的相关文件、结构等材料是否具有保存的价值,进而合理取舍该类型的文件资料,革除没有参考价值的部分,保障资料的真实性;鉴定档案的保密程度,根据我国当前使用的保密文件要求,对土楼档案进行科学的密级调整,及时解密可以公之于众的材料;核对土楼档案资料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落实补制、更改等工作,提升土楼档案材料的质量。

4 重视客家土楼档案的保护工作,系统收集客家土楼档案

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维护档案的系统性、准确性、完整性,坚持“四不”原则,即不让档案混乱、不让档案分散、不让档案丢失泄密、不损坏档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客家土楼档案的损坏。深入了解、调查客家土楼档案资料被破坏的规律与原因,通过相关实践工作,施以对应的解决措施和方式,最大程度上保护客家土楼档案资料,消除对其不利的因素,进而降低档案信息资源的人为或者自然破坏率。

(2)延长客家土楼档案的寿命。保管客家土楼的档案信息,不仅要避免出现自然损害现象,也要从最根本上制定出更为主动的保护措施,从而科学的延长档案信息资料的使用寿命,防止档案被认为损坏。

(3)维护客家土楼档案的安全。客家土楼的档案信息是一种珍贵资源,应结合其自身特征,完善其安全措施,避免档案因保管方式不恰当或者保管条件的不安全,而出现档案资源缺失或者泄密的情况,如保密性文档应配备相应的加密措施,将纸质文档储存在加锁柜中等,合理的处理档案中废旧文档,按照相关规定程序,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5 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共享客家土楼档案的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的使用手段和方式及其传播途径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其中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作为两种典型代表,逐渐普及于群众生产、生活与学习中。如何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共享客家土楼档案的资源,是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首先,适当增加现代化设备的资金投入,为档案管理配备扫描仪、复印机、计算机、刻录机等硬件设施,保障档案管理室的防火、防盗和防潮等性能,借助当前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推动信息共享。加强客家土楼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建设和提供利用工作,建立客家土楼档案网站,使网络在档案教育、咨询和交流上起到其他传播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做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其次,根据客家土楼的实际情况,建立起自动化档案系统,以档案的数据库为基础,推进客家土楼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完善其管理措施,制定完整的标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

6 借助客家土楼档案资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

充分开发利用客家土楼的档案资源,是提升档案工作者工作积极主动的关键,只有将馆藏室收集的土楼档案完全开发出来,使其为现代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服务,将其潜藏的文化价值转变为可利用的现实力量,充分发挥其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存储、加工客家土楼的档案资料信息,完善档案的各级目录与对应的数据库,科学编排客家土楼的档案信息,编制成汇编、简介与文摘等可供参考的资料,方便读者的使用;采取多种方式,直接提供服务。例如:2008年7月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档案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给旅游业带来无限商机,促进了经济不断发展。

总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有效地做好客家土楼档案,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够长久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巨大效益,落实好客家土楼中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客家土楼的档案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Z].2003-11-24.

[2]胡大新.永定客家土楼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客家档案 篇2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卓越民系。据史学家考证, 客家先民本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居民。客家先民因为中原战乱而南迁, 先後迁徙到了赣江、泞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区。他们在那里披荆斩棘, 开山造田, 落地生根。相对当地原居民, 他们被称为客家, 后来也自称客家。

客家人在长达千余年的磨练中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在长期的辗转迁徙中形成了吃苦耐劳、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客家精神。这些就构成了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客家文化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不断渗入、融合到文学、音乐、舞蹈、雕刻、绘画等艺术之中其中包括闽西客家山歌。

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之一, 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其内容贴近生活, 语言生动, 情真意切, 神韵自然, 有人称它是中国民歌最华彩的乐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祖祖辈辈在长期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的民间歌谣。客家人把勤劳、坚韧、热情, 融入自己喜爱的山歌之中。客家文化精神哺育的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为深情、最为放达, 也最为卓越的歌种。客家地区的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多山, 而山歌之所以能产生并流行, 最为重要的客观环境就是因为有“山”。

闽西, 地处武夷山脉南段, 因其山峦起伏的地势、闭塞的交通环境以及特有的民俗文化, 闽西山歌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并形成了具有传统民俗风情的客家山歌体系。闽西山歌按音调特点可分三类:客家山歌、龙岩山歌、连城山歌。闽西客家山歌是指流传于旧属汀州府治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清流、归化 (今明溪) 等县和连城部分地区客家人聚居地的山歌[1]。

从大的方面说, 民间音乐的种种类型, 都综合体现出与具有共生性质的相关文化之间的“文化血缘”关系。正是这种与相关文化的同源构成, 使得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也可以说, 文化构成了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 成为将民间音乐包容于其中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框架[2]。

同理, 客家山歌作为民间音乐的类型之一, 也与客家文化密不可分。那么, 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又是怎样与当地的山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呢?笔者通过以下两点分析, 并且以几首闽西客家山歌为例, 通过分析其歌词、节奏、音阶、调式、曲式等方面的特点, 从闽西客家山歌在闽西人民生活中的渗透等方面, 对闽西客家山歌与客家精神的联系进行探究。

首先, 闽西客家山歌除具有一般南方山歌在唱词句式、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的普遍特点外, 在音乐上的突出特点, 就是在旋律进行中突出强调羽、商两音。由于其具有这些简单、易于传唱的特点, 使得闽西客家山歌琅琅上口, 并广泛地运用、融入于闽西客家人的生活、生产劳动、爱情中, 成为体现和传播闽西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儿时时常听见村里的长辈们茶余饭后、出门劳作时唱那没有伴奏但又动听的山歌。他们扛着锄头、牵着牛羊, 在田间地头劳作, 或在山野森林砍柴时都能够边劳作边唱歌。遇见谁家迎亲嫁女、子女上大学, 都会用山歌表达愉快喜悦之情。客家妇女不仅在做针线活时唱山歌, 而且在下橱时也唱山歌。从上述民间音乐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可知, 山歌已经融入到闽西客家的民俗中, 成为了闽西客家人民生活、生产、爱情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如:

1.《黄连树上结苦瓜》

从音程关系上看, 这也是一首四度、五度相结合的五声徵调式山歌。节拍为2/4, 3/4。节奏也相对灵活。但根据歌词内容所显示的信息来看, 这首山歌的节奏较《山歌会唱大家来》应该相对舒缓。《黄连树上结苦瓜》是不断变化重复四句乐段。第一句为主题乐句, 而第二、三、四句是根据主题乐句作变化发展, 其结构图是:a+a 1+a 2+a 3 (4+3+3+2) 。类似这种结构的山歌, 在闽西地区比较容易找到, 其他地区较少[3]。

歌词如下:黄连树上结苦瓜 (哎哎哎) , 世上最苦穷人家 (啊) (哦) 。汗水洗身泪洗面 (咯) (哎) , 穷人长年受熬煎 (哦) 。

用平缓的四度、五度音程关系, 音调中突出re、mi、la这三个音。简单明朗的旋律线条, 琅琅上口。因此, 闽西客家人用这样明了的客家山歌来表达、倾诉自己的生活。虽然歌词中向我们传达的是关于“艰苦”的信息, 勤劳勇敢的客家人民却是乐观的, 他们用歌声来排解生活的压力。但同时也可以看出, 客家人以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着自我的生存环境, 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

2.《留朵梅花等郎开》

这首歌从音程角度, 也是四度、五度叠置。音调突出的是do、sol, 羽调式。节拍为2/4, 3/4。节奏舒缓, 表情专注。从曲式结构看, 这是一首复合乐段曲式的歌曲, 其结构图是:a+b+a1+b1。第三、四句是变化的重复了一、二句, 并在第二乐句有半终止。

歌词:檀香烧尽变成灰 (噢) , 一心等郎郎唔来 (噢) (崖自) , 手扶栏杆督目睡哩, 梦中见郎心花开 (噢) 。

高山顶上一头梅 (噢) , 手攀梅花等郎来 (噢) (崖自) , 十朵梅花开九朵哩, 留朵梅花等郎开 (噢) 。

这首是闽西客家情歌, 客家山歌的一种。客家人的爱情也用山歌来表达。含蓄的传情达意是客家人对待爱情的特点。这首歌曲与大部分客家情歌一样为七言体, 隔句押韵, 表达了青年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憧憬。在过去的客家民间, 唱情歌是年轻人的必修课。白天走在山上或旁晚坐在各家门前, 都可以对上那么一段。情歌似乎已经成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超出了它作为传达爱情媒介的本体作用。客家人结婚前或结婚后都会坚持对客家情歌的热情。

其次, 用方言演唱山歌, 正体现出了文化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特点。闽西人在语言方面用的是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也是客家文化的特点之一。闽西客家人虽是客家, 却也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客家人用语言仍然述说不尽自己生活中的点滴, 于是寄情于歌唱。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用艺术的形式, 传承着客家文化中客家方言这一文化的精髓。

唱山歌是闽西客家人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过去闽西客家人特别喜爱用客家方言以歌会友。如现代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说:客家人无论“白天相遇于山野, 黄昏围坐于村落”, 都必定要“两人对唱, 或多人对唱, 歌声大作, 调戏杂兴”。客家人出门即山歌不断, 或在居家生活中用歌抒发情怀;或在劳动生产中以歌排解疲乏;或在月色美景前借歌传情达意。正是因为人们爱唱、会唱, 并且以歌作为交流的方式之一, 因此, 用山歌体现并传播闽西客家文化就显得理所当然。

如:《山歌会唱大家来》

这是一首四度、五度相结合的五声徵调式山歌。音调以徵音为主, 音调中突出运用re、mi、la这三个音, 正符合了闽西地区山歌中, 旋律强调四度、五度关系的特点。由于它是3/4、2/4的节拍, 因此节奏丰富灵活。在曲式结构方面, 是明显的起承转合的简单的四句体。

歌词如下:山歌会唱大 (啊) 家 (格) 来, 高山顶上 (那) 搭 (呀) 歌台, 唱得鸡 (啊) 毛沉 (啊) 落 (格) 海 (咧咧咯) , 唱得 (格) 大 (啊) 家心花开 (哎咧咯) 。

歌词里有许多衬词, 这是闽西方言的显著特征之一。闽西客家山歌里多有这样的衬词, 并且是用当地方言加以演唱。更显现出客家文化的味道。

从笔者上面所举三首歌曲中, 可以看出, 闽西山歌通过对客家人民思想的渗透, 融入到客家人的生活中, 进而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客家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

音乐和文化永远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音乐通过文化得以体现出其价值, 而文化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客家先民原居中原的黄河流域, 在客家山歌成型前, 其起源地的文化必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而客家山歌中的中原文化印记正是客家山歌形成的基础, 是中原文化在客家山歌中长期积淀的结果, 充分表现了客家山歌文化的渊源。

客家山歌与客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 没有闽西客家山歌, 闽西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就没有办法得到传播和传承, 而如果没有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做为基垫, 闽西客家山歌就失去了作为客家人古老精神依托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客家档案 篇3

1 地理环境与开发条件分析

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 对探索当代客家人文景观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而本样地所在———梅州客家公园, 就是一个绝佳地点。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我国汉族客家最集中的聚居地, 素有“世界客都”之称。而身处客都的梅州客家公园, 位于梅城江北东山片周溪河畔, 刚好在梅州诸多历史人文古迹“状元桥、东山书院、两院院士广场、千佛塔”的连接段, 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优势。

另外, 公园内部占地10.88hm2, 地理环境形态多变, 极为适合环境艺术设计的展开。就目前而言, 梅州客家公园是国内规模最大、展示客家文化最全的综合性公园。

2 设计概念的探索与规划构思

在当代, 全球文化景观百花齐放, 要在其中脱颖而出, 必须要突出自身文化印记的特点。

2.1 如何展示客家历史人文的特性

继承发扬客家文化的优秀理念, 重在提炼人文艺术元素的精髓。要从客家文化中汲取适合当代的设计精华, 就要对客家文化有精深的理解, 并用开阔的视野来探索符合现代审美的构图布局、材料选择和文化诉求, 有鉴别地使人文艺术元素成为创造新形式、新风格的源泉。

众所周知, 客家文化之所以能在全球文化百花齐放的大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很大因素在于其重义轻利、崇文重教、敢为人先等优良人文品性的传承。而这些人文品性能否通过环境设计来展现, 则是客家人文景观是否成功的关键。考虑到近年来许多风景园林较为缺乏相关人文含义的体现, 客家公园应该怎样避免这种只考虑平面构图, 而没有赋予这些空间线条以人文含义的现状呢?

2.2 如何体现客家精神的当代特点

目前全世界2000多万华侨中有超过一半是客家人, 而作为世界闻名的客属华侨之乡———梅州, 应该如何定位梅州客家公园?梅州客家公园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展示客家人文精神的综合性公园, 又要如何体现当代客家的时代感和文化艺术品位呢?另外, 围龙屋“方圆变奏的韵律”的意境作为传统客家人文景观的主要体现, 是否在当代就无法延续了呢?

2.3 公园规划的指导思路

基于上述设计概念的思考, 考虑到围龙屋作为客家最基本的人文图腾延续了千年, 而客家人文景观的精神源于客家人对家乡山水的情感, 梅州客家公园在突出场地使用人群的国际化和当代化的基础上, 突破传统的客家园林少数人群独居一方而缺乏开放的特性, 将围龙形式的新时代建筑与现代园林规划景观结合, 用围龙形式建筑加上现代广场的营造手法艺术再现客家人文景观的精髓, 再通过各种从简提炼的现代材料来营造新形式艺术氛围, 进而展现出稳重、大气和富有现代景观视野的客家人文景观。

3 客家公园人文景区规划与系列设计

3.1 人文景区规划思路

在客家公园的景观营造过程中, 人文元素的体现一直是重要的考虑元素。首先是建筑题材与体现形式的选取。在题材上, 选取了广东客家博物馆、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黄遵宪纪念馆等代表客家文化内涵的景点建筑;在形式上, 除了传统客家围屋形式的现代展厅式改造, 更别出心裁地设计出既有客家文化特征又富有时代感的新式类围屋建筑 (图1) 。

其次, 是公园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的造园构造。就空间布局而言, 黄崇岳先生著作《客家围屋》中指出:“围屋景观布局应如同一个太极的图案:陆上屋为阳, 屋前水为阴 (图2) 。在具体的景观设置中, 公园的空间布局亦遵从此道, 而且创造性地代入了类旱山水的设置景观, 即在公园东区的主体区域, 以客家博物馆为主。加上中西合壁式的客家民居建筑达夫楼为“陆上屋”, 突出“大客家”的意识;而与此相对, 以三种形态的半环形水景来表示“屋前水”, 由里到外分别是中心层类旱山水的圆弧形沉降广场处的水池景观、利用天然地形高差制作的梯田式跌水景观 (图3-4) 以及最外围的周溪河岸环绕水带景观。这一整体布局堪称是目前国内同类公园中规模最大的客家人文景观布局了。

在功能分区方面, 该公园对人文景观的表达亦有较深层次的思考。如在基本地形分区上, 借助梅州原生态河流———周溪河, 将园区分为东西两大功能区。而两者之间, 以一个古式江南孔桥相连接。这种做法使整个公园既成一个整体, 又有功能区位的清晰划分, 充分体现了人文传承与景观构造相和谐统一的设计思想。

3.2 体现当代客家精神特点的景区规划思路

首先, 考虑到传统客家文化特征是以围龙屋为主体的风水屋场, 所以在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加强了对客家围屋建筑的演绎:“第一, 以优秀围龙屋作为梅州将军、梅州大学校长等客家英才的展览场馆, 借助老式围龙屋展示的诸多客属名宿, 反映了客家民系人才济济, 以及客家对崇文重教、重义尚武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第二, 以中西合璧式的达夫楼 (图5) 为代表的近现代建筑, 一方面, 是反映历史上客属华侨对家乡的浓浓乡情;另一方面, 代表客家人开放的心态与思想;第三, 是以新围龙屋形态展示的客家博物馆, 用新世纪的建筑方式来表达围龙屋建筑, 而内部陈设的都是客家先民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三种形态的建筑, 既有空间形态上的演化, 更有历史意义上的传承发展。

其次, 规划中还注重加强了现代广场的布局功能, 因为单纯的建筑, 如果没有合适的连接, 会显得缺乏整体感, 在本设计中借助于广场场地的连接作用, 将诸多特色各异的古今建筑, 利用各种形式的连接手法, 如拱桥、汀水阁台、高差水景 (图6) 等链接进行连接, 进而体现出一种整体的、开放的、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景观布局 (图7) 。

另外, 把握好围龙形式建筑中新与旧的关系, 既要通过展现传统围龙屋的建筑形式, 来传承客家历史人文的优良传统, 也要着眼当下和未来的发展, 通过新围龙建筑形式的设计, 使围龙精神能与时俱进, 展现出现代客家精神的时代特点。同时, 要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市民的游览休闲需求, 在较大面积的广场设计的基础上, 在空间构成中借景于自然山水, 使视线开阔。同时, 游览把主轴线与周围环境自然过渡, 结合现代的实用功能要求和元素, 创造出富有当代魅力和传统人文精神的客家人文景观系列。

3.3 广东客家博物馆

广东客家博物馆是广东省第一个客家博物馆, 按国家级博物馆标准设计和建设, 分为5个展厅, 分别以“客从何来”、“客家风采”、“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为主题, 采用数千件图表、文献、图片、实物、模型及客家文物, 再现历史上中原汉民系客家人5次大迁徙和艰辛创业的历史。

3.4 梅州大学校长馆

因为崇文重教的传统, 客家人非常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 所以各朝各代梅州都涌现出大量杰出学者。但古语云“有教方有所学”, 可见梅州不单有学者还应有杰出的教育家, 可惜一直以来相关的信息记录都较为缺乏, 导致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鲜为民间所知。为了弥补这一遗憾, 设计方特别设置了梅州大学校长馆这一景点。

梅州大学校长馆是一个二层客家围龙屋民居, 周边环境清幽、淡雅。在展览场馆中, 共分8大部24个展室, 集中展出了晚清以来236位祖籍梅州的海内外大学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

3.5 梅州将军纪念馆

在公园景观设置中, 与大学校长馆相互呼应的就是梅州将军纪念馆。梅州将军纪念馆馆址是一幢二进二层杠楼式客家传统建筑。其内部陈设了6个单元, 分别为革命先驱、长征英杰、抗日名将、开国功臣、当代骄子和将军谱。

据统计, 近100年来, 梅州出了473位将军, 其中上将10人, 中将99人, 少将364人。其中的代表人物, 除了大名鼎鼎的叶剑英元帅之外, 还有北伐名将张文、国民革命军东征名将张民达、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邓逸凡等将军。

3.6 黄遵宪纪念馆

黄遵宪纪念馆以黄遵宪书斋“人境庐”和故居“荣禄第”、客家古民居“恩元第”3处相连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 进行资源整合修建而成。主要展出黄遵宪生平著作、照片等展版以及其生前用过衣物、书籍等珍贵实物, 仅其生前留下的藏书便有1800多本。

4 地形道路设计与植物配置

景观规划以自然式规划为主, 配合人文景观建筑, 营造广场疏林草地景观, 色彩庄重淡雅。

4.1 地形与道路设计

因地制宜, 力求保持原有地貌, 尽量减少土方挖填工程量。如东区规划时将原有地形稍加微形起伏整理, 保留大片绿地, 山坡草地则顺坡而下, 使整体林荫线起伏有序和富有韵律变化。水系设计则在原有周溪河道的基础上, 承自然天成之趣, 适当点缀河道景观, 河边种植垂柳、大红花等植物, 沿河小道与河边若接若离, 若隐若现, 整体收放自如, 仿若天然 (图8) 。

全园道路沿地形变化采用曲线造型, 自然流畅, 富有动感 (图9) 。主要为连接园内景区的主路 (宽6~8m) 及连接景区内旅游小路 (宽0.8~1.0m) 采用青石板或卵石铺砌, 以增野趣。

4.2 植物配置

植物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依照这一原则, 花木种植按植物群落结构模式进行搭配, 如行道树以红花羊蹄甲、榕树、刺桐、白兰、垂柳为主, 灌木地被以山茶、非洲茉莉、大红花、黄连翘、月季、杜鹃大叶红草、遍地黄金、地毡草、沿阶草、地毡草为主, 期间散植九里香、蒲葵、粉单竹等富有形态美感的低矮树种。这样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扩大了绿量, 提高了透视率, 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 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5 结论与探讨

景观规划设计在近些年由于追求“现代感”, 往往忽略了景观传统人文的内涵, 还有一些盲目崇拜国外园林的举措。在这种大背景下, 梅州客家公园作为“当代客家人文”景观的一次有益尝试, 体现了当代景观设计应该追求既在本土园林的文脉延续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又要符合现代民众的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的设计理念。笔者相信, 唯有“当代”与“人文”有机结合, 才能赋予景观创作和而不同的现代生命力。

摘要:梅州客家公园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展示客家文化最全的综合性公园, 是对“当代客家人文景观”的一次有益尝试。该项目从客家古典文化中, 抽象出可以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简洁符号, 把传统封闭的客家园林变成开放的、富有参与性的现代开敞空间, 创作属于当代的客家人文景观。

关键词:当代园林,客家,人文景观,梅州客家公园

参考文献

[1]王润生, 陈雳, 徐飞鹏.浅谈中国传统园林之人文内涵[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03) .

[2]尚娜.城市景观形象视觉设计创想[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4)

[3]胡静.现代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J].湖南包装, 2011, (01)

[4]付平.城市景观与人文景观[J].大众文艺, 2010, (01)

[5]徐怡涛.试论城市景观和城市景观结构[J].南方建筑, 1998, (04)

[6]吴涛, 汪结明, 况荣发.城市景观规划控制体系研究[J].现代园艺, 2011, (12)

[7]温莹蕾, 吕学昌.济南城市景观建设特色及评析[J].城市问题, 2007, (01)

[8]吴卫光.“园林”与“景观”的人文内涵[J].装饰, 2006, (04) .

[9]吴晓松.构筑城市景观体系, 塑造广州新形象[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8, (S2)

客家入川史与四川客家话的形成 篇4

一、客家人入川的历史

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现今四川境内的客家人约200万以上。 他们大多数是明清时期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客家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郊和川中的沱江流域。

各种文献资料显示: 明清两朝的大移民以湖广籍移民为最多, 而粤、闽、赣籍移民位居第二,成为四川移民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民国十年《 金堂县续志》 卷三《 食货志·户口》 统计,明清迁居金堂县的外省移民“ 楚省籍约占百分之三十七,粤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八,闽省籍约占百分之一十五,其余各省籍约共百分之二十”;民国二十二年《 安县志》卷五十六《 礼俗·社会风俗》 称“: ( 明末战乱之后) 各场占籍者,以楚省人为最多,其次粤省,其次秦省,其次闽省、赣省。 ”入川的粤闽赣籍移民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粤东北、闽西、赣南等地区的客家人。这在一些客家人所珍藏的族谱中有比较翔实可信的记载。 如:简阳廖氏,同治三年《 廖氏族谱·廖氏始祖发脉论》“: 四川大始祖廖吉周……原籍广东具宁县洋洞坑住人氏。 见人繁费多,祖业无几。 于是父子商议上川,移简州石坂潭深沟子居住。 ”

荣昌杨氏,光绪九年《 杨氏族谱·序》:“ ( 我祖) 乾隆戊戌( 四十三)年由粤入川,择重庆府荣昌县。 ”

德阳江氏,光绪二十五年《 江氏族谱·序》“: 江氏长蒲房,汝南两派数公于乾隆、雍正年间由粤迁蜀。 落业汉、德两郡。 ”[1]303

为了揭示四川客家人的来源, 崔荣昌十多年来访遍了巴山蜀水,收集、查阅到各地客家人族谱共计60份。通过分析和研究,他发现四川“ 客家移民来自江西、福建和广西的38个县市”。入籍四川的粤闽赣籍客家移民,又以来自广东的居多。大致说来,仪陇的客家人多半来自粤北韶州;威远的客家人主要来自粤东龙川;西昌的客家人或来自粤东龙川,或来自粤东长乐;成都东山的客家人有来自粤东兴宁的,也有来自粤东梅县和长乐的[2]。 从迁徙时间上看,四川客家人主要集中在从清康熙、雍正到乾隆的六七十年间来川。 由于入川时间比湖广人晚,城镇和富庶的平原地区已无落业之处,川中客家人多聚居在离城镇较远的山区和贫瘠的河滩地,靠种植农作物置业,故三台陈谦在《 竹枝词》 中说:“ 五方杂处密如罗,开先楚人来更多。 闽人栽蔗住平地,粤人种芋住山坡。 ”

二、四川客家话的形成

1.地方志所录清至民国时期入川客家使用客家话情况。 客家人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入川后一般是聚族而居,生活上自耕而食,自织而衣,保留了不少客家人的传统文化习俗。在语言上,四川客家人大都能讲两种语言:跟当地人交流讲当地方言,客家人之间则坚持用客家话“ 打乡谈”。 如:1994年新修 《 仪陇县志·社会风俗·语言习俗》“: 仪陇县内的客家人,除乐兴乡的一些老年人( 其中不少人从没去过县城)不会讲‘ 四里话’( 仪陇话)外,一般都对内讲广东话,对外讲‘ 四里话’,平时交谈讲‘ 广东话’,读书、唱歌、开会、学习用‘ 四里话’。 ”[2]1681993年新修《 富顺县志·风俗·方言》“: 富顺的客家话以‘ 方言岛’的形式散布于县北与隆昌相连的牛佛镇一带。 其祖先多是清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由闽南辗转迁入富顺定居的居民之后裔,人口大大少于湖北籍移民。 民国时期讲这种话的不到5%,且多在家族中使用。 ”[3]651

不同省籍的客家话虽然有一些语法和词汇上的差异,但客家方言内部有其独立的共同的语言系统, 所以也并不妨碍客家人之间 “ 打乡谈”。 正是源于客家人世代恪守“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先祖遗训,把自己的乡谈土语视为比祖宗田还重要的精神财富而代代相传,客家方言在泱泱的四川官话中才没有被淹没,三百年之后仍然独立地保留了下来。

清代至民国期间入川客家人使用客家话的情况,在这一时期的各地方志中有一些比较零散的记载,现辑录部分史料如下:民国十八年《 资中县续修资州志》 卷八《 风土·方言》:“ 资无六百年以上土著,明洪武时由楚来居者十之六七,闽、赣、粤籍大都清代迁来,明初来者今谓川省人,余则各以其籍相称,土音不尽,随山川而变。 “” 家庭父祖之间各沿其旧。 外祖父母川省称家公、家婆,楚籍称外公、外婆,粤籍称假公假婆。”民国三十一年《 仁寿县概况》第十二编《 社会· 人文·方言》:“ 本县方言相传在献忠剿蜀后,多由外省移殖( 至),对于各该省方言,因据年以远,有能操之而不纯熟,期期格格,辨识颇难。 大约县之东林安夏间,有操鄂、粤方言者;县之顺和间,有操赣、 粤方言者,但未随时操讲。 ”民国十六年《 简阳县志》 卷二十二《 礼俗篇·风俗·方言》共收录了客家话词语181条。其中天时类5条:雷鸣曰挞雷、晨曰朝( 朝晨)、午曰昼、晚曰夜、夏曰夏;地理类7条:土地曰田地、田埂曰田塍、堰底曰堰足、住家曰处屋、坝曰堰坝、走路曰行路、赶场曰上市( 上街);人事类81条,如:曾祖父曰太公( 公太)、叔母曰叔女迷 ( 叔姆)、季男曰满嗣( 满子)、媳妇曰媖媝( 心舅)、打架曰打敲、听言曰闻信等;器物类88条,如斗筐曰摩滥、筲箕曰饭筲、烘笼曰火冲、筛子曰蔑簷、响藁曰吒筢、一顿饭曰一餐饭、早饭曰晨餐、夜饭曰夕膳、红苕曰番薯等。

2.四川客家话的名称。 四川客家方言,俗称客家话,又称“ 广东话”“、 土广东话”。 1989年新修《 营山县志·方言》“: 由于外来移民的缘故,在清康熙以后,营山境内除营山话外,逐渐出现了茶盘话、安化话、广东话等方言。 营山话说的人最多;广东话说的人最少,且在解放前已逐渐消失。 ”[4]748营山县境内的“ 茶盘话”“、 安化话”属于湘方言,“ 广东话”即为客家方言;又1994年新修《 金堂县志·社会风土·方言》“: 金堂县境内的广东话,又叫‘ 土广东话’‘、 客家话’。 同成都东山‘ 广东话’一样,属于客家方言。 ”[5]897

入川的客家人一般称自己为“ 广东人”,称自己讲的话叫“ 广东话”。 而四川民间则称他们为“ 土广东”,称他们讲的话叫“ 土广东话”。 孙晓芬论及“ 土广东”这一名称的缘起认为[6]35“: 土广东”是蜀中民间对四川的客家人的通俗称呼,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反映了入蜀客家人来自广东籍的为最多,故以广东为他们的代表。第二,广东前加一个“ 土”字。这些多数来自粤籍的客家人在四川落业定居后代代相传,他( 她) 们多数自称是广东人,与世代生活在岭南的广东人相比, 蜀中民间称这些定居繁衍在四川的自称广东人的客家人为 “ 土广东”。 第三,这些客籍人聚居在一起,世代都说其祖先传下来的同一种语言。 四川民间把这种不易听懂的神秘的语言当成是广东话,称之为“ 土广东话”。

有的地方志中也称客家话为“ 广东腔”。 如民国二十二年《 安县志》 卷五十六《 礼俗·社会风俗》:“ 同一意义之俗语,各处发音不同。 有所谓广东腔者,有所谓陕西腔者,有所谓湖广宝庆腔者、永州腔者,音皆多浊。 ”1994年新修《 乐至县志·社会风俗·方言》:“ 民国时期,县北金顺乡‘ 广东湾’,原系客家人住地,至今还保留着客家人的习俗,如正月初一吃斋,个别老人还能用‘ 广东腔’( 说客家话)。 ”[7]735

3.从词汇比较看四川客家话的特点。 总的说来,四川客家话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四川客家方言保留有较多的古语成份,具有与广东客家方言相通的语言“ 活化石”的显著特点。 二是由于入川后长期受到四川官话的影响,四川客家话也表现出一些与西南官话趋近、而与客广东家方言相异的语言特色。 民国十六年 《 简阳县志》 通过实地采访,收录了通行于该地区的广东方言词语共181条。 我们通过对这181条广东方言词语中所存留的古语词进行考察,并将其与广东客家方言、四川官话方言词语作异同比较,可以窥探到四川客家话的上述两个特点。

今天的汉语方言都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方言的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有古代汉语的痕迹。通过考察方言中古语词的情况,可以判断这种方言与古汉语之间的亲疏关系。民国《 简阳县志》所收广东方言中有很多词语都是古汉语的遗留。 如:晨曰朝、 午曰昼、田埂曰田塍、走路曰行路、穿衣曰著衫、住家曰处屋、吵闹曰噪、听言曰闻信、早饭曰晨餐、夜饭曰夕膳、喂猪曰餐猪等。 《 简阳县志》 所收客家话词语中数量丰富的古语词,证明四川客家话具有较浓厚的存古色彩。

广西客家方言综述 篇5

客家方言, 在广西又称为客家话或新民话。广西客家方言是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入而逐渐形成的。它流通范围很广, 几乎遍及汉族聚居的各市 (县) 。比较集中的有以下三片: (1) 以陆川、博白及玉林 (南部) 为中心的桂南片; (2) 以贺县、昭平及钟山 (南部) 为中心的桂东片; (3) 以柳城、柳江及柳州市郊区 (北部) 为中心的桂中片。其他市 (县) 也有一些村镇通用客家方言, 形成客家方言小片或方言岛。

刘村汉先生的《广西客家话的使用人口及其分布》以客家话为基础, 采用摸底调查的方法, 用图表说话, 介绍了2000年广西客家话的人口及分布。广西使用客家话的人口为480万多人, 占全区4744.2万总人口的10.124%。在广西90个市县单位中, 80个单位有客家话, 分布面广, 没有客家话的10个县是:隆安、兴安、资源、全州、西林、乐业、东兰、凤山、那坡、巴马。在广西所有语言和方言中, 客家话分布地域之广是数一数二的;分布范围上, 多寡不均。50个县市不足万人, 占客家市县的63%, 除了宾阳之外, 都在湘桂铁路以东。超过20万的仅6个县市, 占客家市县的7.5%, 几乎全部靠近广东;另外, 县密城疏。即县份比较密集, 传统的城市比较稀少。

二、广西客家方言语音特点

1、声母特点

(1) 声母的组成大致相同, 个别地点不一。广西客家话的声母一般为22个:p ph m f v t th n lɬʦʦh sʨʨhɕk kh hǾ。主要差异为塞擦音、擦音的多少以及边擦音、半元音的有无。和梅县话相比, 广西客家话普遍多了一套塞擦音, 在边擦音的有无上, 广西各地情况不一。

(2) 送气音丰富, 广西客家话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基本送气, 和梅县话基本一致。

(3) 桂东片、桂南片都存在古知精照混读的现象, 另外, 庄组和章组和分化情况存在差异, 个别地区存在“古无舌上音”的现象。

(4) 像大多数客家话, 古非敷奉微母字今有重唇音读法, 保留了“古无轻唇音”的特点。

(5) 广西客家方言古心生两声母字今读声母不同。玉林沙田、象州妙黄、宾阳王灵等地今读声母一般为ɬ, 而贺县沙田、昭平樟木、博白凤山等地今读声母一般为s。个别地方, 如柳城大浦, 古心母字今读声母一般为ɬ, 生母字一般为s。

2、韵母特点

(1) 普遍没有撮口呼, 或只有一个撮口呼韵母。

(2) 广西大多数客家方言区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古阳声韵尾-m–n–和入声韵尾-p–t–k。

(3) 古蟹摄开口一二等见系字按等分读[ɔi ai]韵, 一等字读[ɔi], 二等字读[ai]。帮组二等字全读[ai]韵, 端精庄组字不甚规律。

3、声调特点

(1) 声调基本上是6个, 古平、入按清浊分阴阳, 上、去不分。古平声、上声以及去声全浊声母字有部分读成阴平, 和梅县客家话一致。

(2) 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调特点。比如, 博白县沙河镇客家话去声不读高降调而读中平调, 在广西客家话中很特殊;宾阳大桥客家话全浊去声不少字今读上声;浦北张黄镇部分浊音上声今读平声, 少数浊音今读阳平, 部分浊音去声今读上声, 相当部分浊音入声今读阴入 (高调) 。

三、广西客家方言词汇特点

总体上说, 广西各地客家方言都保留了典型的客家话语词, 以区别与其他方言或语言。但是, “文化认同和语言的稳固性决定了词语传承的一致性。在多种方言共存的环境里, 相互影响、彼此吸收是必然的, 也是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广西是一个多民族人口的聚居区, 有着丰富的语言和方言, 在这种环境下, 必然会受到当地语言或方言的冲击, 产生广西客家方言的本地特色。

广西客家方言保留着客家方言的一些典型特点, 如:

词源上:

1、保留了较多的单音节词。

2、保留了一批古汉语词。

3、保留了一批典型的客家方言词语。

4、有少量少数民族词语的同源词。

5、有一批与兄弟汉语方言相同的词语。

6、有相当数量的自创词。

词汇形式上:

1、单音节词多。

2、构词词素与普通话或前同后异, 或前异后同, 或构词词素完全不同, 或构词语素位置颠倒, 或表示动物性别及大小的词素位置不对。

但是广西客家方言受到当地语言或方言的影响, 产生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语词。如, 宾阳县大桥客家话中, 新舅 (儿媳妇) 、担竿 (扁担) 、狗公/狗牯 (公狗) 、狗嫲 (母狗) 、雕 (鸟) 、春 (蛋) 、鼻 (嗅) 、食昼 (吃午饭) 、巷床 (起床) 、分 (给) , 都是典型的客家方言词语。

四、广西客家方言语法特点

1、有性、数和格的语法范畴

区别性别的词的结构上, 陆川、贺县客家话表示一般动物的性别时, 一般四脚动物用“牯”和“麻”, 一般两脚动物贺县用“公”和“麻”, 陆川用“公头”和“麻”。从词的结构看普通话属偏正式, 表示性别的成分前置, 客家话恰好相反, 表示性别的成分后置;区别人的性别时用“公”和“婆”, 并且往往在前附加“老”、“阿”等, 对年轻人也有用“牯”和“麻”区别性别的 (这与有些地方用阿猫、阿狗称呼小孩子有相同的意义) 。

2、名词的前缀可分为前缀和后缀

玉林片名词的词缀可分前缀和后缀。前缀有“第、初、阿、老、小”, 后缀有“头、公、佬、嫲、婆、子、儿、哥、仔”。“子”尾出现可能是普通话的影响以及同出一地的粤、客方言长期互相接触的结果。

3、被动句的被动标志略有差异

玉林客话的被动句如同其他客家方言, 与普通话被动句的区别在于, 一时引起施动者的介词是“分”而不是“被”, 二是施动者一定要出现, 绝不能省略。如果难以说清施动者是谁, 则须选取较含糊的词语来表示施动者。浦北张黄、宾阳客家话中, 引进施动者介词是被动化标志“着”, 梅县客家话表被动时用“分”。

4、其他特色广西客家话语法研究

邓玉荣《贺州莲塘客家话体助词“典”和“倒”的区别》中, 北京话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和状态的持续可在动词后用状态助词“着”, 贺州 (莲塘) 客家话与“着”相当的动态动词有“典”和“倒”。文章凭借语感分析二者语义不完全等同, 按叙述句和祈使句进行细致分析, 看出它们的潜藏意义和侧重点, 较为细致、深刻。

五、广西客家方言衰变

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标志。各地客家人有一个共识, “宁卖祖宗田, 不忘祖宗言”!这几乎成了客家人的“戒律”。客家人从广东逐渐迁徙到广西各地, 定居客家群体经过长期与周边强势群体的融合, 使得客家人的实际人口数和统计人口数逐渐减少。客家人文化特征受周边人群文化的影响而逐渐磨灭, 除了风俗习惯逐渐改变之外, 客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受当地强势方言的影响逐渐削弱和消亡。这个“戒律”不得不慢慢被打破。

综上述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 可以看出, 客家方言的典型特点都不同程度的体现在广西客家方言中, 体现着广西客家话的本质属性。但是又都或多或少的受着周边方言或语言的影响, 语音的影响最大。在当地强势方言的影响下, 勤劳的客家人不得不在外面交际的时候使用当地强势方言, 在家族内部才使用客家方言。刘村汉先生的《前途堪忧的广西客家话》中介绍“2000年钟文典教授统计的广西客家人为560.623万, 也是在2000年, 我们统计的广西说客家话的人为481.242万”, 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 就在2000年, 已经有79万多人不再说客家话了, 客家话的衰落可见一斑!

在《前途堪忧的广西客家话》中, 刘村汉先生深刻的介绍了导致客家话衰落的三个主要原因:时代的原因, 心理的原因以及条件的原因。并从拯救中华文化的角度对客家方言的流失表示惋惜, 并提出挽救客家方言的一些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彦行.论博白地老话与新民话[J].广西社会科学, 1994 (03) .

漫谈广州客家山歌 篇6

一、广州客家山歌活动盛况

广州客家山歌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清乾嘉第一批客家人从梅州地区辗转来穗, 直到现在, 广东客家人聚集的地区 (包括梅州、河源、惠州以及韶关) 还不断有客家人陆续到广州读书、就业、打工。据统计, 目前居住在广州地区的客家人不少于200万, 主要分布在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其中增城区50万、花都区40万, 其余分布在各区的有100多万。根据有关统计, 在广州超千万的人口当中, 约有五分之一的市民是“客家人”的后代。如此众多的人数和地域分布环境是客家山歌在广州生生不息、广泛流传的基础。

在广州城区, 客家山歌活动多以公园为主要场所, 包括越秀公园、烈士陵园、黄花岗陵园、十九路军陵园等。越秀区洪桥街、天河区凤凰街一带及其他一些社区, 还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 并有固定的山歌墟和山歌日, 尤其以每月十二号的越秀山客家山歌墟规模最大, 是名副其实的山歌大集会:每月12日, 越秀公园四方炮台便形成了喜庆热闹的客家山歌墟, 人们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这里。山歌墟每次活动少则几百人, 多则达一二千人, 人员不仅来自越秀区的洪桥街, 还有来自广州市其他区和周边地区的群众。参与表演的大部分是山歌协会的会员, 也有一些较有影响的民间歌手及慕名而从外地赶来的音乐爱好者, 基本上只要是来观看的人都可以即兴上台参与表演。每月的28号, 凤凰街斗歌场银排岭颇为热闹, 挤满了唱山歌的街坊。人们聚集在一处, 不仅唱山歌, 更多的是情感交流、同乡叙旧、拉家常等。客家山歌墟是广州客家人这一文化群落在情感、趣味和生活方式上相互认同的一种独特空间, 逐渐成为广州的新民俗。越秀区洪桥街原是在穗客籍群众聚居之地,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2000年洪桥街有人口36000多, 新老客家人数占比过半。从上世纪50年代起, 就有客家人自发聚集在越秀公园四方炮台唱山歌, 逐渐形成越秀山上的“山歌墟”。政府在此基础上举办了多届客家山歌邀请赛, 成为街坊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 洪桥客家山歌成为越秀的特色文化品牌, 洪桥街也被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不少以客家人为主的学校把客家山歌列入音乐教材, 成立山歌队, 将唱客家山歌视为最普遍的娱乐活动, 且成绩喜人。如客家山歌队是太和第一小学的一张“名片”, 2006年, 该队获白云区合唱比赛一等奖, 还先后获得过“六省客家山歌邀请赛”金奖、两届广州市中小学南腔粤调乡土音乐合唱比赛的第一名、广州地区改革开放30周年客家山歌擂台赛金奖等荣誉。

越秀区文化馆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广州客家山歌的保护单位, 在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客家山歌方面, 做了很多探索与实践。为了让客家山歌得到更好的传承, 2008年起保护中心专门开设了客家山歌培训班, 吸收有声乐基础的年轻歌手参加, 并收集一些客家山歌新作品, 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 更好地传承下去。培训班所排练的客家山歌作品《f家五朵大红花》在2008年“激情山歌唱盛世——广州地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客家山歌擂台赛”中获得了金奖;《寻梦》作品在2014年“两岸三地邀请赛”中获得金奖。为了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 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与洪桥街文化站携手于2014年12月连续三天组织了“名家社区行”系列活动之客家山歌培训交流活动, 12日适逢客家山歌墟, 在越秀公园四方炮台客家山歌活动点, 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客家山歌歌唱家、有中国“山歌皇后”之称的徐秋菊老师主讲, 她与大家分享客家山歌歌词和歌曲创作的技巧、山歌唱腔及即兴“斗歌”技巧等, 并与爱好者们一起参与了山歌墟交流互动活动。

罗邦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客家山歌的市级传承人, 他的技艺特点是声腔抑扬顿挫、节奏感强, 表演时感情丰富, 引人入胜。他退休多年来一直担任民间的山歌团团长, 还挖掘出失传多年的莲花板山歌说唱, 丰富了山歌舞台的表演。除了培养山歌手, 他还不断改进山歌唱法, 并自己编曲写词。近年从自己创作的山歌稿件中, 挑选部分基础较好的进行整理, 集结成《山歌飘香》书册。

二、广州客家山歌的特色

广州客家山歌具有传统客家山歌普遍的特点, 如:用客家方言和特有的腔调歌唱, 歌词保存了许多古代中原文化, 有十五国风和吴歌的古韵, 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 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从结构上看, 歌词的基本结构是七言四句体, 一、二、四句押韵, 修辞以比喻、双关、歇后见长;从腔调上看, 广州客家山歌在城区流行的主要是来自梅县、兴宁和五华等地的腔调;在白云、花都、增城和从化等区, 主要是太和调和增城过山拉等。广州客家山歌除继承原有传统山歌特点外, 还融入了广府文化特色, 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广州客家山歌尤其是越秀山歌墟的演唱活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 都市性

客家山歇墟出现在都市气息非常浓厚的广州市, 既保持了传统的自娱性和民众性特质, 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他娱性、时尚性特征以及新时代的特点。参加者大多是生活在城市的居民, 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有直接联系。

(二) 广泛性

有很强的群众性, 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阶层, 也不分男女老少、贫贱富贵, 大家高兴就唱, 既是歌者也是听众, 而且形式自由多样, 形成广州城乡群众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 歌曲创新

1.旧曲填新词:这类歌曲的曲调取自传统的客家山歌, 但歌词属重新创作, 内容多为歌颂党的领导、歌唱美好新生活。在越秀山歌墟上这一类歌曲演唱较多。2.新曲新词。在山歌墟上有时也听到一些专业作曲家的创作, 这些作曲家有的本身就是客家人, 有的则去过客家地区采风, 回来后运用传统客家山歌音调作为素材进行创作, 让听众感受到了新的音调、新的情调。这类歌曲总体上艺术性较强, 旋律优美。

(四) 加入时代元素

主要体现在吸收新的演唱方法及加入新的伴奏乐器。在一些新创作的客家山歌的演唱中, 一些歌手吸收了新的演唱方法, 如融入流行歌曲的唱法等。有的歌手在演唱时还会使用新的伴奏乐器, 如萨克斯、架子鼓等, 颇有新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客家文化的包容性。

三、面临的困境与转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 劳动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变化, 现在广州客家山歌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1.目前在广州群众性客家山歌活动中, 唱歌和听歌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少部分中年人。除了地处客家人聚集的在校中小学生外, 年轻人普遍不感兴趣。2.随着城市建设大规模的拆迁, 许多圆寨、围龙屋, 走马楼、四角楼等客家特色民居建筑受到破坏, 造成客家人口聚居状态发生变化, 由集中居住逐渐演变为分散居住。3.各地山歌腔调的优秀代表人物, 大部分已经去世或者年事已高, 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与日俱增。4.经费短缺。山歌协会是一个非盈利团体, 山歌墟的活动虽是自娱自乐, 但由于活动长期举行, 所以需要一定经费, 目前经费来源主要靠协会会员们每年交10元会员费作为活动经费。鉴于以上情况, 如不采取有力的抢救和保护措施, 广州客家山歌的前途令人担忧。抢救和保护广州客家山歌, 对于保存客家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办法总比困难多。近十年来,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 广州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了很大转机。

(一) “政府搭台, 百姓唱戏”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越秀区文化馆作为广州客家山歌的保护单位,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例如:为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 打造越秀区特有的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品牌, 增强客家文化在粤语城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丰富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越秀区近年举办了“2013越秀客家山歌邀请赛”, 来自全省各地的客家山歌参赛队伍在越秀公园欢聚一堂, 以“山歌汇羊城, 幸福来相约”为活动主题, 展示山歌艺术特色, 交流传统民俗文化, 歌唱中国梦想, 传递幸福心声。经过前期选拔, 共有40支参赛队伍进入初赛。既有少年儿童, 又有花甲老人, 客家山歌的魅力还吸引了外籍友人参赛。节目形式丰富多样, 包括合唱、独唱、表演唱、歌舞剧等。一些节目注重了创新性, 注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在决赛上还增加了擂台赛和拉歌的比赛环节, 为广大群众献上独特的文化盛宴。

(二) 广州市和越秀区的非遗保护机构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客家山歌的措施

1.收集整理山歌资料。20世纪80年代后, 广州对民间歌谣开展了挖掘、收集、整理等抢救工作, 出版了多部山歌集, 其中包括广州客家山歌;2.成立客家山歌群众组织。目前有洪桥客家山歌协会、天河区凤凰街客家山歌协会、太和镇山歌协会、从化山歌协会、广州市山歌协会等;3.支持山歌墟的发展。从精神和物质方面支持越秀公园、烈士陵园、黄花岗陵园、从化河滨公园等场所的山歌活动, 使山歌墟能够定期开展活动;4.组织文艺活动。广州市及各区已多次举办各类型客家山歌的演出及比赛活动。

(三) 发展规划正在实行

1.政策及资金扶持。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保护非遗的政策、条例、法规, 拓宽广州客家山歌基金的来源渠道, 争取将来自民间的保护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2.继续深入开展广州客家山歌音乐、文学方面的普查工作, 挖掘、收集、整理、出版原生态的文本及音像资料, 编写中小学客家山歌乡土教材, 在所有中小学普及客家山歌的基本知识;3.不断创新, 拓宽歌词的表达范围, 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 例如可以举办客家山歌歌词征集、评比活动, 举办有时代精神有创意的对歌活动等;4.在精神层面加大扶持传承人的力度, 对优秀的基层山歌手授予“优秀山歌手”“山歌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5.保护好群众性客家山歌活动场所, 定期举办民间的基层群众山歌比赛, 以激发群众学习及参与的积极性。

这些措施及规划是对客家山歌保护传承的良好开端。我们相信, 在各级政府和各级保护单位的重视、扶持下, 客家山歌这一岭南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广州客家山歌》, 2007.

广西客家建筑聚落研究 篇7

1.1 广西客家的“动态”文化背景

广西是全国客家第四大聚居地, 总计人口560万, 其总体人口是政治性移民:一是仕宦广西, 一是躲避战乱。客家人在玉林, 北海、防城港、钦州和南宁, 柳州、贵港和贺州等地聚集, 占广西客家人口绝大部分, 并且形成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分布。少部分的客家人分散在其他乡镇中。广西四大客家聚居地分别是博白县、陆川县、贺州市和贵港市, 其中博白是广西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客家县。

1.2 广西客家的迁徙史及迁徙路线

1.2.1 广西客家的迁徙史

客家人的迁徙能反映出中国历史的变迁。第一次迁徙在西晋惠帝时发生的八王之乱以及永嘉五年发生的永嘉之乱, 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 史称“衣冠南渡”;第二次迁徙发生在唐朝末年, 社会矛盾激化, 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时;第三次迁徙发生在金军攻破汴京, 北宋灭亡, 宋高宗即位后, 先将都城迁于扬州, 后迁于南京, 最后定都杭州时;第四次迁徙发生在明末清初, 满族人入主中原时;第五次迁徙发生在清朝末年, 广东西路事件后许多客家人向南迁徙, 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失败后, 他们改名换姓, 或逃亡外地。客家人迁桂并形成规模是在明清时期客家第四次大规模迁徙期, 客家人入桂多数几经辗转流离而来到现居地。

1.2.2 广西客家人的迁徙路线

广西客家第一、二次主要迁徙路线由中原迁至湖北等地, 再由其迁入长沙而后依次进入衡阳、兴安, 最后抵达广西, 最先到达的是桂林, 而后为柳州、桂平、崇左等地。广西客家第三、四次主要的迁徙路线是由赣州到韶关, 进入广西后由梧州到桂平最后到钦州。

1.3 广西客家聚落的形成过程

客家人入桂应始于宋元时期, 历经明清时期的高峰, 至清末民初时, 广西客家族群得到了发展壮大, 成为一个庞大的汉族族群。现将这一过程分说如下:1) 宋元时期是客家人入桂的前奏。客家人入桂的前奏从宋代开始, 一些客家人从闽、粤、赣等地的客家聚居区迁入广西。至南宋时期, 迁入广西的客家人数量仍然不多。2) 明清时期是客家人入桂的高潮。明代客家人入桂的迁出地和迁入地主要分别集中在福建闽西汀州府一带和桂东南地区。清代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高峰是清初, 迁出地主要为广东、福建, 部分为江西、湖南等地;第二次高潮是清中叶, 数以10万计的客家人因战败逃到广西;第三次高潮是清末时期, “改土归流”吸引了大批广东客家人迁入广西各地, 初步形成了“小集中, 大分散”的分布格局。3) 清末民初时期是客家族群在广西的壮大发展。清末至民初时期, 迁入广西的客家人在数量上大为减少, 民国时期, 只有少量客家人迁入。其数量到清末民初时期已达90多万, 占当时广西总人口的1/10。其中的博白、贵县两县的客家人数量最多, 超过了10万人, 占了当时广西客家人的1/5, 其他的县份大约都在10%, 最少的桂北、桂西北的一些县也有2%左右。到清末民初时期, 广西客家族群“小集中, 大分散”的分布格局最终形成[1] (见表1) 。

1.4 客家聚落最终的形成

从分布地区来看, 广西客家族群形成了三大聚居区:桂东南区, 桂东区和桂中区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客家人。从分布面上看, 从东部到西部, 除了上述的桂东北几个县外, 全省90多个县市中, 绝大部分都有客家人居住, 包括桂西南、桂西北等民族地区, 其中位于最西端的隆林、西林两县, 客家人所占的比例也有2%。这样, 点面结合的分布形成了“小集中, 大分散”“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居住格局[2]。

2 客家建筑及聚落的特征

2.1 客家建筑基本概念、民族性及文化特征

客家典型民居建筑的特点是:建筑被墙壁包围、平面中轴对称、建筑以祖堂为核心、外部封闭内部通畅。

2.1.1 聚落及客家聚居建筑的定义

聚落有三层含义:首先指人类社会的早期, 集中居住的区域;其次, 是指居住区域人们所居住的环境, 如与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最后, 是指人类所居住的社会与所居住的环境的整体[3]。“客家聚居建筑”是客家人为了保证聚族而居的方式而建造的大型住宅[4]。

2.1.2 客家聚落的民族性

客家建筑聚落的空间层次分为一个中心和多个中心。客家有很多姓氏, 如果一个区域里只有一个姓氏的客家人居住, 这片区域可以称作是一个中心的建筑聚落。如一片区域里出现不同姓氏的族人, 那么这片区域就可以认为有多个中心。这种布局形式也称之为围团式布局, 一般是按照姓氏宗族的不同, 三五成群的置于坡地或山脚。每个群体都自成体系, 互不干扰[5]。

客家聚落的空间结构和等级层次如图1所示, 以祠堂为核心的聚落形态结构见图2。

2.1.3 客家聚落的文化性

客家聚落通常有两套祭祀体系, 即祖先祭祀、地域神祭祀, 其基本社会制度为行政制度和宗族制度的合二为一。祠堂建筑、悬挂堂匾、祠联楹联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祟拜祖先的寻根文化特征。其次, 族学和供贫困子弟读书的学堂也表明了客家人重视教育的理念。

2.1.4 客家聚落的生活方式及防御特征

客家人聚族而居, 建筑体量很大, 一般有一百多间, 更大的有四百多间, 内部有可供聚居的相连空间。这种方式使礼制建筑空间与居住建筑空间相结合。客家人在建造房屋时往往怀着强烈的防御心理, 因此首先考虑的重点是房屋的防御功能。比如:福建土楼的重重围合, 楼内有楼, 最外面的建筑外墙体高十几米, 上部有很窄的窗洞供眺望, 下部墙体则不开洞。同时土楼很封闭, 防守森严, 进入楼内只能通过楼底的门洞, 可以看出土楼的防御特征已发展成熟。

2.2 客家建筑基本形制

1) 受古代礼制影响的天人合一性、对称性、生殖崇拜性。围龙屋中的方、圆造型分别代表“天”“地”, 半圆形的塘与后面的半圆形围龙屋对应, 与整个围龙屋建筑合成一个圆形代表着“天”;位于整个建筑平面中间位置的三个堂和它们两旁的横屋所构成的方形代表着“地”。并且代表“地”的方形位于代表着“天”的两个半圆之间, 代表着天的地位高于地。这种居住形式暗示着客家人很重视中轴线:纵轴线以及横轴线。从客家人的生殖崇拜中可以看到, 两个合二为一的半圆风水塘和胎土分别表示阴、阳, 从而整体代表着天;两个半圆及它们之间的方形所传达的是天圆地方、阴阳互补的观念。

2) 客家建筑的向心性。以祖堂为核心的平面构成关系导致了空间的向心性。客家的厅井是客家建筑的核心也是其面对天地、祖先、文化的地方。祖堂是家族祖先的象征, 具有很强的威慑力。放在重要位置的祖公牌位是客家建筑人的精神支柱。

3) 客家祠堂的建筑形制。在我国宗祠的一般格局是三间。客家祠堂特征也如此, 一般为三堂式结构, 分上中下三堂, 三堂之间为天井, 上中堂间左右回廊。客家祠堂的基本形制有“无横屋式两堂制”“两堂两横式”“四架三间式平面简单式” (见图3~图5) 。

4) 客家建筑的围合性。客家建筑围合性很强的原因有两方面, 其一, 由于客家人所居住的环境多为山地盆谷, 建筑围合起来以便应对环境的威胁。其次, 是客家人的防御心理。客家建筑多为封闭式的围楼、四角楼。它们大都外墙高耸, 且只有墙面上部设有一些防卫设备。建筑外部封闭, 但是建筑内部通畅, 一般几家人共用水井、粮仓等。值得一提的是客家建筑中一特色民居四角楼, 它既有被动防守又有主动抗击的特点。四角楼整体结构与一般的客家建筑结构大致相同。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左右横屋的前面第一间和后面第一间加建高出房屋1层~2层的炮楼, 高高耸立的炮楼既可居高临下对房屋四周进行监护, 又可对入侵者进行狙击。

摘要:对客家聚落基本形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对广西客家的来源、迁徙路线、形成过程以及最终的分布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 为客家建筑聚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客家建筑,聚落,建筑形制

参考文献

[1]黄震.清代至民国时期客家族群与广西的经济开发[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 2008.

[2]王文卿.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文背景区划探讨[J].建筑学报, 1994 (1) :23-25.

[3]余英, 陆元鼎.东南传统聚落研究——人类聚落学的架构[J].华中建筑, 1996 (4) :48-53.

[4]林皎皎.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4.

上一篇:对教学的思考下一篇:刑事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