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2024-07-06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精选十篇)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篇1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有一个感性认识, 并初步具备进行出口与进口交易的实际能力。具体要求是:熟悉国际贸易惯例、法律、法规;具有国际贸易进口与出口的一般认识能力;具有贸易谈判及合同签订能力;具有价格核算、运费、保险费及佣金的计算能力;具有根据合同缮制发票、提单、汇票等相关单证的具体操作能力。原有的教材体系过于强调理论, 并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动手强的特点。因此, 根据本课程所涉及的几个能力点在内容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

1.1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是删去一些过时理论, 压缩专业理论课程中的纯理论, 以及交叉课程中的重要理论。如进出口贸易流程具体可分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存档备案等七个大的模块, 在这七个模块之中又可以细分成市场调查、寻找客户、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起草合同、催证审证改证、备货、租船订舱、报检、报关、保险、装船、制单结汇、核销退税、争议解决、存档备案18个环节。因涉及的环节较多, 所以针对市场调查、寻找客户等一些交叉理论及争议解决、存档备案等次要环节, 在讲解的过程中只做简单介绍, 让同学们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自己动手做来强化知识。

1.2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集中式的实践教学

根据过去的教学计划, 本课程是由6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2周的实践教学组成, 理论教学安排在第三学期, 而实践教学安排在了第五学期的模块教学中, 因为间隔时间较长, 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需要重新回顾, 既耽误了实训时间, 又影响了实训效果。因此, 对2008级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了调整, 将64学时的理论教学安排在第二学期, 在本学期末就安排了2周的模拟实训, 这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到我校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利用浙科模拟软件模拟完整的进出口业务程序, 通过国际商务环境模拟、业务角色扮演和出口业务操作, 使学生对进出口贸易流程有感性认识。

1.3 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 增加情景训练

如在每个任务结束后都会设置一个实际业务模拟训练, 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调研 (起草调查报告) 、了解产品 (收集相关信息) 、寻找客户 (书写建立贸易关系往来函件) 、进行磋商 (询盘、发盘、还盘、接受) 、起草合同、缮制结汇单证等, 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贸岗位动手能力, 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效融合,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优化调整, 满足了高职高专“以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教育特色, 侧重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进而实现了将所学知识及能力与工作任务紧密结合。

2 改革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教, 忽视了学生的做和学, 因此, 为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并积极尝试了任务驱动法、典型问题评价或讨论法、研讨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

2.1 任务驱动法

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任务导入—背景知识—任务实践—任务反馈—知识扩展”的驱动模式, 在课程导入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理论, 这些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 即使遇到没学习过的知识, 也可以通过在学校培养的自我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

2.2 典型问题评价或讨论法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贸易纠纷案件,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如课程设置中的任务三《价格核算》是本门课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 掌握六种常用贸易术语的用法是很难的。对此, 在本任务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穿插案例教学的方法, 在解释完每个贸易术语之后都插入一个现实中对贸易术语运用的案例, 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在本方法运用过程中应注意案件的选择及运用, 所选择的案件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而且能体现出本课程的前沿性特点, 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 而2007年以前的一些关于《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的案例就不能再用了。

2.3 研讨互动教学法

对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疑难问题的处理采用研讨互动教学法。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方法, 变依赖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 在上课前,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给学生布置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查阅相关资料, 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从设问出发展开讨论、交流, 最后得出结论。

3 改革考核方法, 突出应用能力

过去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主要从期末试卷上反映, 考核结果并不客观, 而且大多数同学又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考完试后无论考九十分的学生还是考六十分的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因此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为此, 构建了及时反馈的多元整合评价体系, 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形式, 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具体的考评机制如下:

(1) 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40%。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①学习态度 (20%)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课堂实践示范情况, 占本部分成绩的15%, 即满分值15分;根据学生上课考勤情况, 占本部分成绩的5%, 即满分值5分。

②任务反馈 (20%)

将课程内容划分若干个任务, 每个任务进行一次测验 (可以是笔试或口试, 笔试主要侧重于纸质单据及电子单据的制作和填写) , 题量、测试时间可灵活掌握。成绩的评定方式主要由学生自评、组内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学生自评占5%, 他人评价占5%, 教师评价占10%

(2) 考核结果占总成绩的60%。这是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终结性和综合性测评, 主要采取闭卷笔试。试卷的设计采取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

总之,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 以上只是几点浅显的看法, 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摸索, 进行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就《进出口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如何适应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岗位的需求,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 旨在通过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提高学生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篇2

进出口贸易公司简介

进出口贸易公司

进出口贸易公司简介

中国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20**年注册的,是一家主要面向消费类电子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开发的高科技电子企业。

主要经营PC-CAMERA和车载音频发射器等一系列数码产品。公司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形成了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完整体系;公司本着“创新”、“诚信”的经营理念,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领先的技术技能,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而周到的服务来赢得市场,并将一如既往坚持“以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准点”的开发战略。我们将不懈努力,不断的推出我们的新产品,竭诚为广大客户最诚挚的服务!

进出口贸易公司

进出口贸易公司简介

艾力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实验室用户提供先进的实验室仪器、技术和实验室理念。通过多年的发展,我们正将涉及生命科学、生物安全、制药、精细化工、食品等领域的先进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源源不断的引入中国,为快速发展的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们承诺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最专业的服务。由我们的技术应用专家,销售专家和售后服务人员组成的团队,将为我们客户提供优质和专业的售前技术咨询、方案设计和售后服务。

进出口贸易公司

进出口贸易公司简介

***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经营进出口贸易的专业外贸公司,开展国内外贸易,中外合资、合作生产,转口贸易等方式的经营业务,****年正式挂牌营业。

主要经营各种化工原料、塑料树脂、染料和助剂、颜料及中间体,橡胶制品、化学试剂、稀土产品、化工机械、农药、农膜原料,五金矿产、农副产品、办公与家居用品、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针纺织品、汽车零配件,百货,工艺品,皮革,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木材,竹木制品,服装等产品的进出口业务。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篇3

关键词: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出口绩效

我国沿海地区进出口企业在整个贸易中占据较大比重,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外贸经营主体的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这使得几乎所有生产企业都将参与到中小外贸企业的竞争中,市场竞争环境日趋突出,对外贸形态进行创新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B2B电子商务作为创新型贸易和营销手段,与外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出口企业电子商务出口的影响因素

(一)技术层面因素。企业外贸出口行为中技术因素是指其运用电子商务的技术手段,以及电子商务绩效水平,一般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企业员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水平,二是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专家,三是完整的外贸第三方平台,四是企业维护电子商务系统的能力。技术因素影响企业外贸进出口中电子商务绩效的直观表现为运用成本与技术实用性,这是因为电子商务系统是业务和技术的结合,二者协调才能够表现出较高的出口绩效。从沿海地区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在外贸业务中占据较大比例,但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具备高水平的自建电子商务系统能力,这使得其必须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这种情况下的技术因素则主要集中于企业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技术。

(二)组织层面因素。组织因素是影响企业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重要因素,通常包括领导因素和战略因素两个方面,细致来讲,领导因素包括企业提供充足的人、财、物,领导亲自参与电子商务;而战略因素则包括企业已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利用电子商务出口有明确的目标。通常来说,企业电子商务行为的起点是领导层决策,之后才是战略层面的制定和实施,这样决定了外贸企业是否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电子商务贸易是一个系统计划,需要领导与战略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各项目标与环节中的资源合理配置,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

(三)环境层面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方面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政府对企业电子商务进入口的优惠、进出口环境等因素。实际情况来看,政策与优惠因素是政府行为,属于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基本属于企业的不可控因素。对于进出口环境因素而言,B2B电子商务则能够作为创新手段在进出口环境中产生优势影响。随着近些年来国际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内部环境来看,国家为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不断推出支持政策,使得内部环境不断提升;外部环境来看,外贸大环境不容乐观,出口所面临的心事较为严峻,世界贸易保持低迷发展态势,全球需求持续恶化,这使得我国外贸出口中必须取得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才能够实现平稳发展的目标。

二、出口企业电子商务出口绩效指标

电子商务实施绩效直接反映出电子商务的实施能否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而针对出口贸易,评价B2B电子商务的出口绩效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选择则依据资源利用率,在本文的研究中选择6个指标考察出口绩效。从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来看,指标分为三个方面,即市场绩效、财务绩效、生产力绩效,其中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包括出口国市场增加(X1)、客户数量增加(X2);财务绩效指标包括流动资金周转加快(X3)、利润增加(X4)、交易成本降低(X5);生产力绩效指标包括出口额增加(X6)。

三、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实证

(一)理论假设。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因素建立理论假设,具体如下:

假设1:进出口贸易企业自身建立的信用体系与其运用B2B电子商务模式实现出口贸易绩效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即企业自身信用体系越完整,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越高;假设2:在企业出口贸易战略与行为中,领导的影响至关重要,领导参与和支持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以及领导参与和重视程度越高,则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越高,二者之间正相关;假设3:对于沿海地区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突出的优势,而且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行为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直接的关系,二者表现在第三方电子商务贸易平台越完整,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越高,二者正相关;假设4:政府政策支持在企业发展B2B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中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支持力度越大,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越高,二者正相关。

(二)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因子分析。在本文研究的假设中,涉及到的影响因子是否具有适合性与相关性,需要进行验证,采用KMO取样验证,并通过SPSS21.0专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验证结果的表现形式采用KMO取值区间来衡量,KMO越接近0,表明变量间相关性越弱,KMO值越接近1,则表明变量间相关性越强。

将实地调研与相关资料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经过KMO与TOE模型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在本文所涉及的6个指标因子中,检验的信度大于0.7,效度大于0.5,说明这些影响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此外,在技术指标体系中,所有因子的TOE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度为0.740,KMO值为0.697,解释反差为50.36%;组织指标体系中,信度为0.693,KMO值为0.607,解释反差为45.01%;环境指标体系中,信度为0.721,KMO值为0.598,解释反差为67.675%;这说明本文所选择的所有指标因子所有构成的指标体系基本上能够反映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实施B2B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实际情况。

(三)回归分析及结果讨论。将各因素与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计算各因子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可得出以下结果:

从单因素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信用体系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绩效的影响产生20.5%的正向变化,领导参与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产生32.0%的正向变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产生15.3%的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产生17.6%的正向影响,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证明了本文的假设。

综合起来看,技术因素对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为65.3%,组织因素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单独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为36.3%,环境因素对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单独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为52.2%。因此从这些因素入手进行完善和革新对于企业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睦欣.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新态势与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D].吉林大学.2015.5

[2] 徐滔.B2B电子商务中机电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篇4

1 宁波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条件

1.1 宁波进出口贸易现状

据宁波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宁波市口岸进出口总额为1936.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4%。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为1004.7亿美元,下降4.0%,其中出口714.3亿美元,下降2.3%;进口290.4亿美元,下降8.0%。全年新增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3891家,累计达到29858家;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5587家。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额占宁波市出口总额的65.9%,出口额增长2.1%,拉动宁波市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从产品结构上看,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宁波市出口总额的54.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宁波市出口总额的6.4%。从贸易伙伴看,直接与宁波市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219个,其中欧盟、美国、日本、拉丁美洲的贸易额占比分别为21.1%、17.5%、6.3%和7.2%。全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251.4亿美元。

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现基本形成以保税区为主,栎社保税物流中心、栎社机场物流园区、海曙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江北电商城为辅的“一点多面”的集聚发展格局。据2015年浙江省商务厅统计,宁波市跨境电商试点业务进出口总额81.4亿元,其中进口额29.3亿元,是上年的7.9倍。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96.5亿元,增长109.5%。

1.2 宁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条件

宁波在对外开放方面进行的较早、水平程度也较高。宁波是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早在2012年,宁波就开始了跨境电子商务之旅。宁波市的贸易产业涉及到方方面面,从服装、文具、玩具、工艺品、家纺、厨具、机电、小家电、塑料工业、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但是总的来说,这些贸易产业主要依赖于轻工业和廉价劳动力。近几年大量的外贸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达成了协作交流意向。尤其是与阿里巴巴这一电商巨头的合作项目越来越频繁,新的商业模式为宁波商圈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总之,宁波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优越的条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传统外贸中的大额订单大幅缩减,宁波作为外向型港口城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跨境电子商务凭借其小额交易、低成本、低风险、敏捷灵活等特点迎合了海外买家的需求。(2)享有政府的助推力。我国政府积极鼓励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发改委正式会同商务部、海关总署、人民银行、质检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而且宁波政府设立了该城市的海关驻邮办、进口商品分销基地、电商出口基地、国际邮件交换局等。这一系列措施大大促进了宁波跨进电商的平台建设与完善。(3)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海淘族”这一消费群体日益壮大。这种特殊的消费群体能够创造出数百亿美元的交易规模,并且预期将会进一步增长。这也给跨境电商创造了较好的市场环境。(4)拥有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以及境外投资者的丰厚的资金支持,因而为宁波市的跨境电商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跨境电子商务对宁波商圈进出口的影响分析

2.1 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

与传统的跨境贸易不同,跨境电商展对进出口贸易的活动成本降低了,例如网络通讯手段的应用,节省了国际长途话费;买卖双方可以在线洽谈业务,省去了差旅的费用;降低了驻外机构的必要性,节省了人工费用和办公成本;通过应用进销存管理软件,能够对采购需求进行收集并汇总,这可以使得采购环节的人工成本降低,以及减少库存压力。在传统贸易中,贸易主体大多是通过参加展销会的方式来接触国外客户,参加展销会的成本过高,电子商务时代下通过网络营销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这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且电子单证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误和交易成本。以上都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2.2 改变了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经营主体

首先,传统进出口贸易是由贸易中间商通过整合厂家的商品资源去参加各种展会,以获取客户资源,为厂家带来订单,这是传统的对外贸易经营组织形式,但随着电子商务企业的出现,逐渐替代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中间贸易商,中间商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其次,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进出口贸易的开展更加方便、快捷,这就吸引更多的企业直接参与进出口贸易,使得对外贸易经营组织形式向着多样化发展。

2.3 改变了进出口贸易的交易方式

在电子商务出现后,进出口贸易的交易方式发生了改变。首先,交流工具。现在跟客户交流主要依靠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等方式进行,既节约成本,也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支付方式。在传统进出口贸易中付款方式大多采取信用证、汇付或托收的方式,这种成本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如今电子商务时代下,可以通过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第三方支付保障平台以及金融EDI银行等多种支付方式进行支付。最后,货物交付方式。得益于支付方式的保障性,实物产品的交付方式可以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服务类和技术类商品则可以实现在线直接交付。

2.4 改善了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克服了传统模式的一些局限性,形成了一个迥然不同的经营管理制度。首先,这一交易手段采取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所以这种方式也会给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带来新的启示,发展了更多的潜在客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其次,新的交易模式打破了以前的业务处理流程,在物流方面企业只需向一个终端进行传递产品,大大节省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最后,企业在处理跨国的经济业务上会考虑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将信息作为关键,并通过资本的运作来推动交易的进行。

2.5 带动了宁波商圈服务与信息贸易的发展

信息产品和与之相关的服务与传统的市场商品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别。它们已经从传统的服务贸易中独立,成为了一项新的消费对象。这两者都是利用了网络与信息的手段,从商家传递到来自全球的客户手中。客户不需要耗费出门的成本,只需要鼠标一点就能够与商家直接交流、货比三家、物色到心仪的商品。客户也不需要走出国门,就能接触到来源于各个区域的高品质的特色产品,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售后服务。这一新模式的出现能够使得宁波商圈的产业结构由以轻工业和劳动力密集为主转变为以科技为核心、信息密集型的有更多发展空间的产业结构。

3 跨境电商下宁波商圈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3.1 国际电子商务知识缺乏

在电子商务知识水平方面,宁波相较于其他的地区已经有一定的优势。该城市较早地涉及到电商业务,有了基础的营销理念,日益感受到只有深入发展跨境电商才能在不景气的贸易市场上求得生存。然而仍然存在为数不少的企业对该贸易模式的运营了解的不透彻,对这种新型的贸易模式采取观望态度。同时,众多的电商平台也让这些企业眼花缭乱,很难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选择。

3.2 物流配送滞后

由于这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大多依赖于小金额、多批次的订单,这也给物流运输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模式,货物配送的主要途径是航空和国际快递,再加之数量众多但体积较小的邮件也给海关等机构的检疫检查带来一定的难度,以上都增加了这一贸易模式的成本和商品传递到客户手中所耗费的时间。

3.3 电商支付安全性不足

这种新的贸易模式必然需要电子支付作为后盾。然而,其安全性问题在全球层面仍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除了在线支付需要承担汇率转换的损失这种直观的风险之外,还有更多的是潜在的危险。这些潜在的危险包括了网络支付系统瘫痪、信息造假和泄露、不法分子恶意攻击网络交易平台等。

3.4 专业人才紧缺

由于这一新兴的贸易模式与以往存在的模式有极大不同,传统的销售运营人员的水准已经无法满足新模式的发展。具有良好素养的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不仅要了解如何建设、推广、管理相关的业务,还要对海外多元化的消费人群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能与之有效地交流。然而既具有业务知识,又有相关的境外法律、文化知识储备的人才还相当缺乏。

3.5 营销水平落后

电商平台虽然在宁波商圈建立的较早,但其理念并没有深刻融入到每家外贸企业的经营、推广战略中去,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投入程度也参差不齐。网络市场在这一商圈也存在这局限性,无法发挥出理想的效果。

4 宁波商圈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想要解决目前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不仅要争取更多的政府政策支持,也需要外贸企业自身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这样才能长久发展。

4.1 物流方面

将零散、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进行整治管理,将资源重新进行配置,优化成为规模可观、集中处理、体系成熟的产业。经过重新规划后的产业将具有更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更高的服务水平。另外,将海外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吸纳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并购国外成熟的物流企业达到协同效应。还可以在市场需求较大的领域设立配送仓储,进一步减少成本并加快配送速度。

4.2 支付方面

首先,加大在信息技术安全检查方面的投入,维护关键资料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其次,要从法律法规准则上具体约束电子支付的操作环节,还要鼓励这种线上交易的方式有效推行。最后,联合多方力量,例如工商、税务、海关等机构打造一个完善的服务于国内外交易的电商平台,充分实现资源互通,共同应对异常的交易事件。

4.3 信用体系和争端解决方面

严格审查买卖双方的信用状况,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一方面,要对商家是否具有出售该类商品资质做出鉴定,以及对产品的质量做出评估。另一方面,也要甄别买家的买入行为是否存在恶意,能否及时保量的交付货款。值得注意的是,要提高注册登记跨境电商平台的准入门槛,避免一些无良商家损害这种新型贸易模式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当面临跨国争端时,应该要对涉事国在这一领域执行的法律和有关程序进行了解。

4.4 通关手续、法律和监管方面

在海关的通行方面,首先要对货物的各个要素做出尽职检查,其次还要领用先进的技术提高通关的效率,例如无纸征税等。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法规条例,具体针对新兴贸易模式的各个环节,从企业资格鉴定到工商税收再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方方面面都要做出标准化的约束。在推行此贸易模式的进程中,各国政府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该模式发展所存在的弊端,无论是从关税上还是从交易安全性维护上,都要做到相互配合和支持。

4.5 客户服务方面

由于此项贸易模式面对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理念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群体,详尽的客户需求调查就显得必不可少。同时,新兴的贸易模式依赖于小金额、多批次的订单,那么就决定了企业不能忽视个人消费者的意愿。企业要为这些零散的消费群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吸引他们的青睐。这些潜在消费者的开发也要依靠大数据挖掘这一科技手段才能有效进行。未来在这一领域取得优异成果的企业必然是对客户需求有着足够了解并且能够利用大数据进行市场开发的企业。

5 结语

在当前,国际交流和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做好进出口贸易必将成为当代社会一个重要问题而被大家所重视。跨境电子商务作为进出口贸易中的一个重要操作方式,其发展的必要性也不言而喻。在宁波商圈的进出口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的比重不断增大。虽然跨境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还算一个新的贸易方式,其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期间也将遇到不少的问题,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成长终将为宁波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梁兴众,赵硕达,廖雪君.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发展研究—以宁波地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10).

[2]康莹.跨境电商现状分析及趋势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

进出口贸易广告口号 篇5

1、明朗天地,共庆未来。

2、大朗淘金,聚国相庆。

3、心胸朗天地,福德庆有余。

4、迎世界宏图,展庆朗未来。

5、朗庆贸易,益达五洲。

6、朗誉四海,庆达五洲。

7、心朗远,天地庆——朗庆实业。

8、力争上游,朗庆天下。

9、实业俊朗,普天同庆。

10、中国的朗庆,世界的桥梁。

11、朗思敏行,庆与共赢。

12、朗思敏行,庆博志成。

13、至诚至善,朗庆贸易。

14、朗思敏行,庆徕广博。

15、朗思敏行,庆承双赢。

16、朗思敏行,庆善隽永。

17、朗朗乾坤,景星庆云。

18、朗于行,庆共赢——朗庆实业。

19、朗朗乾坤,德庆广业。

20、朗达三江,庆通四海。

21、朗眼望世界,庆泽惠于门。

22、朗通天下,庆和四方。

23、乾坤朗润,庆达天下。

24、朗长空溢彩,庆大地流金。

25、朗思敏行,庆诚商智。

26、朗驭乾坤,庆隆四海。

27、朗界无限,庆迎中外。

28、携手朗庆,开创未来。

29、朗思敏行,庆成永昌。

30、朗及四方,庆遍天下。

31、晴朗乾坤,朗庆国际。

32、朗在五湖四海,庆越环球国际。

33、开拓进取,盛世辉煌。

34、乾坤朗,庆繁荣——朗庆实业。

35、朗庆贸易,实心实意。

36、朗信天下,庆誉九州。

37、朗庆实业,豁达之选。

38、朗思敏行,庆延润利。

39、朗思敏行,庆荫众生。

40、朗思敏行,庆功伟业。

41、经贸全球,朗庆领航。

42、朗思敏行,紫来东庆。

43、朗朗乾坤,紫庆东来。

44、俊朗实业,同庆和谐。

45、朗朗乾坤,河清云庆。

46、朗行天下,庆业五洲。

47、朗朗庆贺,震吾山河。

48、朗庆,成就你我。

49、朗天下,庆成交——朗庆实业。

50、朗思敏行,庆龙腾飞。

51、旭日东升,共庆伟业。

52、晴朗天下,世界贸易。

53、事业晴朗,合作庆松。

54、隆朗盛世,得庆丰华。

55、天朗同庆,风雨同舟。

56、朗思敏行,庆龙翔跃。

57、朗朗乾坤,乐在同丰。

58、朗月经空万人瞩目,普天同庆生意兴隆。

59、朗思敏行,庆达天下。

60、朗思敏行,庆达赫成。

61、朗助天下,庆泽四海。

62、朗思敏行,庆睿诚通。

63、朗思敏行,庆智睿捷。

中国进出口贸易两年来首降 篇6

《洛杉矶时报》的文章称,尽管长达一周的春节假期令上述数据的测算结果出现了一些误差,但进口突然下降却反映出房地产部门的疲弱现状以及正在缩小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中国70%的经济产出都要依靠所谓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实现,这一水平是其他主要经济体无法相比的。

201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9.2%,低于2010年的10.3%。中国政府正努力采取措施实现经济的稳步减速,从而将该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更加可持续的水平上,以免出现过度投资和大规模信贷扩张。许多经济学家都预测,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警告说,如果欧洲遭遇严重衰退,中国的增长将会降至一半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说:“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领域,还会发生连锁反应殃及国内需求。欧洲给中国带来了可以感知到的巨大风险。”

《金融时报》的报道指出,中国1月份的进口大幅度下降是国内需求疲软的迹象,这将加剧人们对脆弱的全球经济能否指望中国作为增长堡垒的担心。报道称,中国的重点已经开始转向政府如何支持增长。而出口的疲软很有可能使中国政府的任务变得更加艰难,经济学家和官员说,中国的贸易顺差很可能与最近几年相比大大减少,这是全球经济疲软的反映。

主持者言: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欧日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进口需求特别是消费类产品的需求下滑。同时,劳动力、资源性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在我国正处于长期上升通道,加上外部要求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国内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几乎受到最大限度的压缩。国内外经济形势堪忧的双重压力之下,1月份出现进出口双双负增长的局面实属意料之中。即使按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分析,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进出口短期内仍难改增速回落态势。

实际上,认为中国经济和外贸增速放缓,此前早已是国内外的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预测,受外部经济影响,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在2012年进一步降至-0.9%。目前,政府亟需出台扶助出口企业、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继续坚持积极扩大进口的政策。进一步放宽信贷政策是帮助外贸企业摆脱困境的关键,在放松整体信贷环境的同时,可以针对重点出口企业进行定向信贷予以扶持。从企业自身来说,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剩余生产能力发掘国内市场机遇。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篇7

进出口贸易, 即国际贸易, 也称世界贸易, 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国际分工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各国资源, 有利于各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而且也自然而然地需要一种能在国际交流中广泛通用的语言来承担沟通的桥梁作用, 这就引出了商务英语的概念。

商务英语 (Business English) 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兴起, 作为交易活动中的国际语言, 它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涉及技术引进、招商引资、国际金融、海外投资、团队建设甚至管理决策等多方面内容, 贯穿整个进出口贸易活动始终, 具体可以运用在商务接待、陪同交流、贸易流程甚至建立长期往来关系上。可以说, 商务英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文化特点和价值。随着我国入世后加入经济一体化进程, 商务英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与一般常用的英语相比, 商务英语的特点就在于除了具备一般英语的常规性特点以外, 更与商务贸易知识、国际贸易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具有文化多元、实用、词义灵活、术语多、缩略语多等特点 (王磊, 2009:13-14) 。一般说来, 商务英语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1) 商务背景知识; (2) 商务语境中的语言; (3) 商务交际能力。其中商务背景知识涉及经贸、金融、公关、管理、营销等各个领域;而语言知识则涵盖词汇、句型、篇章和语音语调多个层面的综合使用, 包括术语选择、文体风格、语气节奏等。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商务英语既需要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 同时需要兼顾到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预示着不同经济、贸易、政治、文化背景下的贸易合作规模将不断扩大, 商务英语的重要价值也将在商务实践的各个环节得以体现。

2 商务英语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作用

进出口贸易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商务英语, 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工具, 被广泛的运用于贸易合作的各个环节中, 从最初的意向达成到中期的实践操作再到后期的服务完善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运用到商务英语, 并且在不同的流程和环节中, 商务英语发挥的作用和功效也是不同的。除此之外, 商务英语对企业的整体素质建设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商务英语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

2.1 商务英语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企业间开展合作的前提

众所周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开放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标志性特征, 正是由于这一特征, 使得世界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增长新的极点。从世界范围来看, 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行业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意味着企业可选择的合作对象越来越多,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要想争取优秀的合作伙伴, 企业必须注意打造积极的合作氛围。在进出口贸易中, 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必须有赖一种共同语 (lingua franca) 来完成。在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中, 只有英语能扮演这一角色。商务英语中所规定的贸易术语及专业语言特点, 是国际企业一致认同并达成共识的。依据行业内规范的语言执行标准, 跨国企业之间才可以顺利建立合作关系, 对外贸易才有进行下一步的可能。

2.2 商务英语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推进双方谈判的润滑剂

在我国, 进出口贸易一定会涉及到货物跨境交易或者是与对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各方面内容, 贸易谈判和磋商是其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在各类商务谈判中, 双方都希望营造一个良好的商讨氛围, 但“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将谈判视为不同的过程, 致使彼此在交流信息时常发生冲突” (袁平, 向晋辉, 2011:63)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同样, 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内容反映了包括谈判在内的贸易语境中可以被贸易双方接受的大众文化信息。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商务谈判中, 贸易双方只有使用同一种语言, 按照同一交易习惯和交易标准, 理解并遵循相似的文化理念, 交易合作才具有现实可行性。选择特定的商务语言既是双方进行贸易谈判的需要, 同时也是双方甚至多方进行贸易合作的基础。商业界是一个特定的言语社团, 在其中, 人们都遵循“国际上”广为接受的礼貌准则, 基于这一点, “商务用途英语才能够成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并具备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英语变体” (李明, 2004:36) 。

2.3 商务英语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了解跨国文化的途径

商务英语之所以能够承担起文化交流的作用, 主要是由其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 在全球日益密切的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而在进出口贸易中, 国际商务英语则成了必须的交流工具。进出口贸易通常不是简单的一次性的交易, 交易双方都希望在此过程中不断建立起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 只会出现越来越繁荣的景象。在寻求海外合作伙伴、建立跨国公司的过程中, 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可以借助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平台, 逐步了解并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同时借助商务英语的语言工具, 了解海外市场、宣传自主品牌、影响企业决策。商务英语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 它也是承接了各国的企业文化精髓, 作为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载体, 商务英语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2.4 商务英语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方式, 国际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潮流和重要趋势。对于电子商务的兴起, 商务英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外贸函电和在线交流两个方面。

2.4.1 外贸函电

也称商务函电, 它“是国际商务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 是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和有关商务活动的基础及重要工具” (祁慰, 2010:54) 。外贸函电作为一种英语实用文体, 离不开阅读与写作。在人与人并非面对面的交往中, 对外贸函电内容的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关乎贸易的顺利进行。人们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记录和信函来达成协议并最终实现贸易合作。电子商务和传统的书信往来一样, 都会涉及到大量的文字类信息, 对于这些文字信息的阅读和处理就必须依靠相关的专业和商务英语的相关知识共同完成。一个具备丰富商务英语知识的优秀业务员, 要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对文字材料的辨别、甄选、分析和加工, 及时准确的掌握有利信息。对于电子商务这种高效的贸易合作方式而言, 效率往往意味着先机, 商务英语知识能够让企业更快的掌握相关的行业信息, 获得更多的贸易合作机会。反过来, 在电子商务的写作环节, 可能会涉及某产品的信息发布、技术引进推广、寻求资金加盟等内容, 如何提供相关产品信息和特征, 抓住产品的独特点和卖点, 从而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这些都是提高贸易成功率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要把这些信息呈现出来, 就必须在函电中体现商务英语在文体、语言和措辞等细节方面的特点。同时, 在对外贸易中, 订货、付款以及发货等各个步骤都离不开电子商务交流, 更加离不开商务英语。这种跨国文化的应用文写作方式, 是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2.4.2 在线交流

网络在线交流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 不仅仅是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 在国内企业间的联系中, 网络交流都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国内贸易环节的在线交流, 对外贸易在线交流显得更加复杂, 因为要跨越地域、语言和文化的多重因素差异。目前各类网络即时聊天工具 (MSN, ICQ等) 都可以作为商务交流的通讯手段, 另外国内国外网站所提供的各类网络交易平台也为网络形式的电子商务提供了便利场所。不论交流模式和网络语言如何变化, 商务英语中的基本术语和固定表达不会随之改变。如果贸易双方都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知识, 那么对外贸易可以借助网络媒介这一辅助工具进行更好的完善, 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文件运输和信息传递方式而言, 在线交流已经替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的优势在于:第一,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般的国际贸易对传统文件运输和传递方式的依赖性极大, 纸质文件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在这种传统的国际贸易中, 除了实际的合作交往以外, 文件的整理、存档、收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不仅耗费的时间长, 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工作成本较高。采用在线方式, 不仅免去了纸质文件传递、运输的复杂, 而且商务英语中的大量既定短语缩写和术语等能够加快贸易双方交流时效, 减少双方交流不利所产生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商务英语和网络这两个媒介能够使对外贸易中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简单和高效,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二, 吸引多方参与、挖掘潜在客户。在传统的贸易模式中, 信息传递和交往的双方之间都是开放确定的, 这种方式固然有利于单次贸易交往活动的展开, 但是并不利于客户市场的开发和深层挖掘。利用商务英语函电的方式, 能够在实现单次贸易交往的基础上进行客户群体的开发和挖掘。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贸易主体利用网络和商务英语双媒介, 进行信息交流和商务洽谈时, 各企业都能主动出击, 积极参与, 为自身迎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机遇。这种利用网络的英语交流平台打破了传统的贸易交往的阻碍, 使得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减少了彼此之间存在的障碍, 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3 结语

在当前全球经济合作发展的局势下, 我国的对外贸易行业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动态, 而商务英语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不仅在我国, 在世界其他发达国家, 对商务英语的重视程度都是不一般的。参与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 要想增强自身实力, 势必要加强与各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而掌握必要的商务英语知识, 无疑是加强企业间贸易合作的重要保障。

摘要:在我国加入WTO以后,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提高, 进出口贸易的频率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 与外国企业的合作为国内的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种走出去的战略局势下, 使用商务英语进行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以进出口贸易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为主要探讨对象, 分析其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商务英语,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论商务用途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特点[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 (2) .

[2]祁慰.商务英语函电特征与使用探析[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3]王磊.国际商务英语的特点[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篇8

江苏省作为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省市之一, 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2012 年, 江苏省对外贸易总量约占到全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15% ,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与2007 年相比增长6倍以上,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 亿美元, 达到1468 亿美元, 在全国各省市中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与美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在“十一五”期间, 美国稳居江苏省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席位, 作为江苏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美国市场分别占江苏省服装出口, 计算机、汽车零件, 彩电、集装箱出口的27% , 30% , 40% 以上。鉴于上述数据, 美国市场对于分析江苏省对外贸易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汇率作为一个国家进行经济活动时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之一, 尤其是在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 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证实:一国汇率的变动对其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活动都会产生影响。汇率的变动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汇率水平的变化, 满足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下, 当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时, 本币实际汇率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贸易收支的恶化或改善, 但其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一现象被称为“J曲线效应”。二是汇率的稳定性, 汇率波动既有可能促进也有可能阻碍进出口贸易。

自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 关于短期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早期出现的理论大多支持汇率波动会降低贸易规模, 他们侧重于汇率的不确定波动会影响风险厌恶型出口厂商的选择 ( Artus (1983) , Brodsky (1984) ) , 结果导致产出和贸易规模的下降。Ethier (1973) 将风险厌恶型出口商的选择与汇率波动联系起来, 建立风险厌恶型厂商模型, 得出汇率波动导致了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增加了出口厂商的贸易风险, 出口厂商可能更倾向于内销。Clark (1973) , Hooper and Kohlhagen (1978) 也同样认为汇率波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的影响。Demers (1991) 论证了即使对于不厌恶风险, 对风险持中立态度的出口商在汇率风险波动加剧时, 他会减少生产和交易量, 进而影响国家间双边贸易。

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2005=100)

Franke (1991) 也是针对风险中立的出口商, 但他认为当现金流函数是凸性的, 现金流的现值比进出市场的成本增长的快, 所以企业能够从汇率波动中获益。Dellas and Zilberfarb (1993) 运用一个标准资产组合模型, 模型中的资产就是包含着汇率变动风险的未执行贸易合同, 可能因为经济主体风险规避参数的选择不同, 汇率波动性导致的风险增加可能反而会增加贸易商的出口规模。

近些年, 随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加剧和来自国际的升值, 国内学者们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研究较多, 对汇率的波动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但大多从整体上都支持汇率波动加剧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是具体到不同国家 (地区) 、不同行业、不同产品, 人民币汇率波动则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谷宇、高铁梅 (2007) , 李广众和Voon (2004) 、陈云、何秀红 (2008) ) 的研究表明汇率波动性对进出口的影响是不同的, 并不都表现为负向冲击。

2、汇率波动性的测量

关于汇率波动率的测量, 本文选用的数据是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 因为实际有效汇率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去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 更准确地反映商品进出口的变动情况。测量汇率波动率的具体方法如下表1。

注:根据Michael D.McK enzie (1999) 及相关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而来

由于其他模型通常不能够较好的拟合此类数据, 所以本文在汇率波动率测量上使用GARCH (p, q) 模型。

三、基于AR-GARCH模型的人民币波动率计算

本文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GARCH) 模型测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 由于汇率波动性具有较强的随机性, 因此本文在GARC模型的基础上引入AR形式, 选择AR-GARCH模型分析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性, 所用的数据区间是2007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 (2010 = 100) , 再换算为以2005 年平均值为基期100。首先利用Eviews软件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月度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 ADF值=-1. 24, 不满足平稳性要求, 所以将原始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去势处理, 其ADF值=-6. 02, 满足平稳性要求。AR-GARCH (p, q) 具体模型如下:

均值方程:

条件方差方程:

均值方程中的e为汇率, 对汇率一阶差分序列运用Box-Jenkins诊断找出最优拟合的回归模型为AR (1) , 将数据带入AR- GARCH (1, 1) 模型中, 利用Eviews6. 0 软件计算得:

接下来检验方程误差项是否存在条件异方差, 即利用ARCH-LM检验 (滞后一期) 看残差是否存在ARCH效应, 检验结果如下表3, 表3 中的概率为0. 7627, 说明AR- GARCH ( 1, 1) 模型不存在ARCH效应。因此, 通过AR-GARCH (1, 1) 模型计算出来的方程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 记为VOL = t。

从上图2 可知,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呈现出的是一种非随机的非线性波动。从图2 中可得, 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在2007 年下半年至2009 年期间内波动比较剧烈, 这与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相符。

四、江苏省对美国进出口模型

1、模型建立和数据说明

进口方程:IM=f (yd, reer, vol)

出口方程:EX=f (yf, reer, vol)

IM和EX分别代表江苏省进口额和出口额, yd和yf分别代表江苏省和美国的收入, reer表示实际相对进出口价格, 这里用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值来代替, vol原先表示价格的波动性, 相应地这里反映的应该是汇率的波动性, 可以用上述得出的汇率波动率来表示。由于外国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本国产品需求的增加, 而本国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对产品的需求增加, 进口增加, 所以, 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 导致本国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因此。

根据Hooper (1978) 所提出的影响进出口商品需求的因素, 本文使用如下的回归模型, 将进口和出口方程分别按对数形式展开:

其中gdpjs代表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us代表美国的GDP。本文所有数据都采用2007 年1月至2012 年12 月月度数据, 数据源于江苏省统计局和南京海关, 因为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季度数据, 所需的月度数据由工业增加值月度数据加权平均计算所得。同样由于本文选取的变量为月度数据, 而美国GDP只有季度数据, 因此本文用工业生产指数代替 ( 2005 = 100) 来代替, 数据都来源于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由于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江苏省对美国进、出口额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12 阶差分调整。再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运用CPI指数对数据进行平减处理 (以2010 年不变价格进行计量) 。

2、ADF检验及计量方法选择

(1) ADF检验。由于文中采用的模型要求变量是平稳的或一阶单整, 因此先对变量进行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来判别变量是否存在单位根, 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

说明:*、**、***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是显著的

(2) 长短期进出口方程。本文通过Eviews6. 0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 用OLS做长期静态回归分析, 得到的进口方程如下 (括号内代表t值) :

从方程的估计结果来看, 回归方程的变量系数基本是显著的, 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接着, 我们将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得到检验结果如下表5:

从上表可以看出, 回归方程的残差是平稳的, 因此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根据上述长期静态进口方程, 将残差序列resid (-1) 加入ECM模型, 得到短期动态进口方程如下:

同样利用Engle-Granger两步法, 得出长期静态的出口方程如下:

接着, 我们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得表6:

经检验, 回归方程的残差是平稳的, 因此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根据上述长期静态出口方程, 将残差序列resid (-1) 加入ECM模型, 得到短期动态进口方程如下:

(3) 结果分析。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 除了汇率的波动率, 其余都通过显著性为1% 的检验, 整合情况较好。对进口的影响为:省内生产总值与进口成正相关关系, 这与上述假设相符;汇率水平与进口成负相关关系, 汇率波动性对进口影响较小。其中, 江苏省内生产总值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 的t检验, 其弹性为1. 39, 即省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 , 出口就会增加1. 39% , 符合上述假设, 江苏省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引起进口需求的增加。汇率水平也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 的t检验, 江苏省对美进口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值的变动弹性值为-2. 14, 即人民币汇率升值降低了江苏省的进口, 与假设不符,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其一, 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变动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实际有效汇率的水平的变化较名义汇率更为剧烈。其二, 虽然为了数据的可取性, 本文使用实际有效汇率来代表相对进口价格, 但是实际有效汇率并不能完全反映进口商品的价格情况。而汇率波动性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未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0% 的t检验, 因此江苏省对美国进口与汇率波动性关联性较小, 弹性仅为0. 11。由此可知:美国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向中国施压, 促使人民币升值对其企业向江苏省出口并不起到促进作用, 反而会弄巧成拙;相反, 要改善对江苏省贸易局面, 除了应当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外, 还必须透过其他途径, 如减少与江苏省贸易摩擦 (尤其是制造加工业) , 放宽对江苏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等来增加对江苏省出口。

在进口的ECM模型中, 仅有江苏省生产总值通过1% 的显著性检验, 具有统计意义, 这表明在短期内, 江苏省生产总值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的进口就会增加1. 36% , 这与长期协整模型基本一致。

无论是长期静态模型还是ECM模型, 结果都显示江苏省对美国的进口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都与江苏省收入即生产总值正相关, 在长期和短期内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负相关, 与汇率波动的关系呈微弱的相关性, 且由于都未通过显著水平为10% 的t检验, 相关关系不能确定。

长期出口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 27,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 23, 这表明方程整体线性状况不是特别理想, 但经过ADF检验, 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在符号方面, 国外收入与中国对美国出口额正相关, 与原假设相符,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性与江苏省对美国出口出口额成负相关, 由具体结果可得, 国外收入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出口贸易额增长0.65% ;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性增加1% , 就会导致江苏省对美国出口贸易额减少0. 17% , 显然国外收入即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才是影响江苏省对美出口的主要因素, 汇率的波动性与出口之间也只有较小的相关性, 汇率水平变量的显著性不高, 可将其忽略不计。

在出口的ECM模型中, 国外收入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量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 具有统计意义, 这表明在短期内, 国外收入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的出口就会增加1. 76% , 可见短期内国外收入对江苏省对美国出口的影响将大大增加, 是长期的将近三倍弹性值;在短期内,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值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出口增加1.12% , 即人民币汇率升值反而提高了江苏省的出口, 与假设不符的原因在于:由于本文针对的是江苏省地区概念, 相对局部, 所以相对局部地区的出口能力而言, 全世界的需求能力基数较大, 得出的如上所述的长短期出口模型拟合效果不理想, 所以, 可能会出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反而提高了江苏省的出口这一假设相悖的结论, 因此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优化, 加入决定影响江苏省对美国出口能力的一大因素———江苏省的生产能力即生产总值, 得出的长期出口方程为:

经检验, 回归方程的残差是平稳的, 因此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根据上述长期静态出口方程, 将残差序列resid (-1) 加入ECM模型, 得到短期动态进口方程如下:

由上述方程可知, 方程的拟合程度较优化前的拟合程度较高, 拟合效果较好。在长期静态情况下,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量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量与出口呈反向相关关系, 这与上述的假设相符,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值增加1% , 江苏省对美国出口减少0.66% 。而在短期动态情况下, 只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量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 但是却与出口呈现较大的正向关系, 这原因将在下面两点中说明:一是近年来江苏省外贸企业在江苏省对外发展鼓励政策的推动下, 促进企业尽快“走出去”, 抵消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民营企业渐渐已从对外贸易中的“先行者”发展成为”中流砥柱”, 给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江苏省2005 年和2007 年出口总额相继跨越千亿美元和两千亿美元, 到2012 年, 出口额更是达到3285. 38 亿美元。二是近年来江苏省出口商品所含附加值越来越高, 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可能导致出口收益的迅速增加, 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内, 促进江苏省对美国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都是江苏省生产总值即江苏省内部生产供给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美国出口增长的因素则主要是来自于外国收入的增加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下降;汇率波动性对江苏省 (局部区域) 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明显。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江苏省政府应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走势, 及时指导外贸企业规避风险

由于江苏省对美出口都受到美国生产供给能力的很大影响, 江苏省对美出口收入效应极强, 所以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会对江苏省企业对美出口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由上述结论可知, 汇率水平值和波动值的变动对江苏省对美贸易都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说明对于江苏省这一加工贸易仍占重要地位的区域经济来说, 进出口对汇率的变动并不敏感, 而目的国的经济发展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 政府和企业都应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走势, 迅速针对形势的变化做出决策以规避风险。

2、增强企业对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和外汇风险管理能力

加大金融避险工具在外贸企业使用力度, 促使企业尽快了解和利用金融避险工具, 这样可以合理规避汇率风险, 锁定收益。因此不但在企业内部树立外汇风险意识, 提高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水平, 而且要求政府选择一套符合企业现状的避险工具系统, 实现用金融工具为外贸企业“上保险”, 并真正实现服务于省内经济、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的要求。

3、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 优化贸易结构

由于江苏省对美进出口都受到江苏省自身内部生产供给能力的很大影响, 所以进一步增强江苏省的经济能力就很有必要。而江苏省对外贸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单纯地靠调整汇率政策难以真正发展, 因此只有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改善我省一直以来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状况, 从全球生产链的向上游发展, 侧重于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 加大学习、模仿再创新,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江苏省贸易现状。江苏省政府还应一直积极致力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并进一步扩大与美国的贸易规模, 深化与美国外资合作的新机遇, 减少贸易争端和摩擦, 推动江苏省外贸稳定增长。

摘要:本文基于进出口需求方程, 通过建立AR-GARCH模型及协整模型来研究影响江苏省与美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 江苏省和美国两个各自的国内收入 (生产总值)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对进出口贸易都有较大的正向显著影响, 而人民币汇率波动没有显著影响, 在分析这一结果背后原因的同时, 提出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走势, 及时指导外贸企业规避风险, 树立企业外汇风险意识, 增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能力, 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 优化贸易结构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汇率变动,汇率波动,进出口贸易,AR-GARCH模型,协整模型

参考文献

[1]Artus, J.R. (1983) Toward a More Orderly Exchange Rate System.Financial and development, 20, pp.10-13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篇9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 排放关税, 2009年6月26日, 美国国会众议院微弱优势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这一法案尽管还没有完成立法程序, 但是其中的“碳关税”条款已经引发了关于美国到底是在进行环境保护还是在实行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

中国纺织业由于技术水平落后, 产品难以达到国外制定的标准, 纺织品原有的价格低廉等优势也受到冲击, 整个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白热化, 纺织服装业极有可能因碳减排不达标, 成为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纺织品进行贸易制裁的对象, 继而被征收“碳关税”。因此, 对于中国纺织行业来说, 碳减排不只是一项环境义务, 更是一项事关自身生存发展的大计。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出口拉动, 且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能源利用率较低, 由于有着出口的刺激, 以及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 企业缺乏主动转变生产方式以及降低能耗水平的动力。基于以上种种原因, 迅速降低我国碳排放强度的成本将相当大。而长时间依靠大规模劳动密集型的生产, 伴随着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包括环境的污染, 以及我国目前所承受的国际舆论的压力等等, 都已经成为我国纺织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巨大阻力。

二、碳关税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国内现在针对碳关税影响的定量研究尚处在发展阶段, 在有关分析节能减排对经济造成影响的学术论文中, CGE模型是最为常用的分析工具。测算碳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方法也主要以一般均衡模型 (CGE) 为主。可计算的一般均衡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该模型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财政税收、能源、环境、就业与收入分配等众多领域的分析。

在碳关税的研究中, 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准确测算产品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能耗。为了确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需要测算产品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量。所谓隐含能源是指产品生产全过程 (包括原材料开采、产品加工制造直至把最终产品运输至终端用户的整个过程) 中所消耗的总能源量。而隐含碳排放则是指产品生产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研究者们大多采用投入产出法结合CEG模型对碳关税可能造成的影响, 同时也有生命周期法等不同方法得到应用。国内学者中如鲍勤、汤铃、杨列勋 (2010) ;沈可挺、李钢 (2010) 等多采用的方法是在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核算矩阵 (SAM) , 计算能源消耗和隐含碳排放, 并以此作为CGE建模的核算框架。万毅 (2010) 通过采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与湖南大学联合开发的MCHUGE模型结合投入产出数据和各种经济参数 (进口品与国产品的替代弹性、不同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 对碳关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 (2008) 则通过生命周期法计算了出口贸易产品的载能量。在测算出了各部门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之后, 利用CGE模型测算碳关税对各部门的影响。

三、碳关税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现有的估算碳关税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方式以一般均衡模型为主, 但是由于CGE模型的设计适合用于宏观经济的研究, 因此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地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分析碳关税的影响, 而并没有对某个单一生产部门进行具体分析。鲍勤、汤铃、杨列勋他们的研究基于2007年数据, 使用包含37个生产部门和4个国外账户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测算了美国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设计10种碳关税税率, 计算结果显示碳关税将直接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巨额损失, 将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除此以外, 碳关税在节能碳排上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其在改善环境、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上可能效果甚微。沈可挺、李钢他们在分析中国工业品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的基础上, 采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碳关税对中国工业生产、出口和就业的可能影响。模型的评估结果表明, 每吨碳30美元或60美元的关税率可能使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产量下降0.62%—1.22%, 使工业品出口量分别下降3.53%和6.95%, 同时使工业部门的就业岗位减少1.22%和2.39%, 而且以上冲击可能在5—7年甚至更长时期内产生持续影响。

为了研究碳关税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其中有关纺织业的相关数据作为分析碳关税对中国纺织业影响的参考资料。

同时他们建立的模型估算出纺织业在60美元每吨碳关税税率下第1年的就业岗位降幅达5.48%, 由此可见碳关税政策对中国纺织业的冲击十分明显。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 2010年四季度, 纺织行业从业人员数为611.4万人, 服装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为424.3万人, 中国纺织行业、服装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就业总人口超过一千万, 碳关税的征收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纺织业工人的失业, 对于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采用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的方法来估算出口贸易产品的载能量和碳排放量。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原料与能量需要量以及对环境排放进行量化评估的研究方法。他们将出口产品按照能耗分为两类, 一类是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能耗, 另一类是产品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中所隐含的间接能耗。他们将出口贸易产品中的这种全能耗量定义为产品的“载能量”。

为了测算碳关税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本文计算出口纺织品CO2完全消耗系数:

其中E为行业CO2排放强度系数矩阵, 其第i列元素ei为i行业的CO2排放强度系数, 即表示i行业生产单位货币价值的所产出CO2排放量;其中, αi表示能源j折标准煤系数, βi表示能源j的CO2排放系数。Ei为CO2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表示指某行业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 需要直接和间接产出CO2排放量。

本文统计了2005—2010年纺织品出口量和相关的能耗数据, 根据单位价值能耗, 估算了20—60美元碳关税标准下中国纺织品应缴纳的关税税额。

由表6得出, 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未来某一时间发达国家开始征收碳关税, 国内从事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企业很有可能遭受几十亿美元的损失或者造成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下降。中国的纺织品贸易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带来的价格优势, 一旦这种竞争优势受到削弱, 国内纺织企业的生存状况也将随之恶化。中国的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众多, 这些企业普遍缺乏抗风险能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大批中小企业破产, 碳关税的征收同样会对这些抗危机能力薄弱的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也将会对纺织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出口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四、建议对策

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提出征收碳关税, 很大程度上是为缓解因减排义务所导致本国产业的竞争力下降。中国纺织业及其相关产业和中国许多制造业一样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能耗和碳排放状况意味着发达国家提议的碳关税政策可能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击。

1、政府应对碳关税的策略

第一, 扩大内需, 减少纺织品对出口的依赖。同时推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的转让。改善传统纺织业的能源利用方式, 研究开发纺织新材料, 纺织业能耗。“绿色产品”将是未来主导世界市场的主流, 政府应加强相关的投资和税收优惠的力度, 鼓励纺织企业开发绿色纺织品, 构建绿色纺织业。

第二, 积极争取碳关税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鉴于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碳排放量参照标准, 针对发达国家可能提出的过于苛刻的出口产品的碳排放标准, 同时维护本国的利益, 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公约或者协定中“碳关税”的协商和谈判, 成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联合发展中国家共同维护自身的利益, 而不是成为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的牺牲品。因此, 中国应加强同国际社会的沟通, 积极参与到碳关税和节能减排规则的制定中去, 以争取更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规则的确立, 为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而推进全球性减少碳排放目标的实现。

第三, 为低碳、节能减排事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无论企业是进行节能减排还是生产方式的创新, 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我国需要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场, 实现与发达国家接轨。我国应对低碳产业开放资本市场, 提供的融资服务。

2、纺织行业以及企业应对碳关税的策略

第一, 开发新材料, 纺织行业加快新型面料的开发应用。以化纤织物为原料的制衣业, 碳排放量很高, 而要达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 就应使用丝绸、棉布、麻布这类天然纺织原料。品牌服饰企业在纺织面料的选择方面也应倾向于环保型面料。加快技术创新, 增加科技投入, 发展绿色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和生产优质的绿色产品, 以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空间。

第二, 在出口贸易中, 我国的中小型纺织企业纺织产品普遍附加值低, 缺乏自主创新。面对国外市场更高的准入标准, 出口产品的适应能力亟待提高。就纺织服装业来说, 要想发展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成为重中之重。未来, 绿色低碳将是大势所趋, 而拥有创新能力的的企业将是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也将是市场竞争的胜利者。

摘要: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 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 在国际市场上, 中国制造可能将面临平均26%的关税, 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一旦实施, 碳关税将成为某些国家狙击“中国制造”的利器。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席卷全球的形势, 碳税的征收成为必然。纺织服装业作为中国在国际市场颇具竞争力的产业, 不可避免地承担起降低碳排放的责任, 这必然加大了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中所承受的压力。

关键词:碳关税,纺织业,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鲍勤、汤铃、杨列勋: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管理评论, 2010 (6) .

[2]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 2010 (1) .

[3]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8) .

[4]万毅:低碳时代碳关税征收的一般均衡分析[D].湖南大学, 2010.

[5]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

商务洽谈进出口贸易 篇10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出口贸易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比进口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命题只是一种假设,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能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把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比较分析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1 文献综述

亚当·斯密是第一个提出贸易能带来财富增加及经济增长的人,他在其论著《国富论》(1776年)中提出自由贸易的收益来源于绝对优势的发挥、剩余产品出路和市场扩张。大卫·李嘉图(1817年)对斯密的理论进行扩展和完善,他使用一个简单化的模型说明了两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专业化和贸易获得收益。以后的经济学家都充分证明“出口是发挥本国的优势、进口是利用外国的优势”、“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的观点。

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如凯恩斯(20世纪30年代)认为,只有出口贸易才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而且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有乘数作用。Balassa(1978年)、Kavoussi(1984年)、Ram(1985年)、Jordan Shan&Fiona Sun(1998年)等分析了不同国家对外贸易的数据,一致认为只有出口贸易才能促进经济增长。Lawrence&Weinsten(2000年)通过对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国家的相关数据的计量分析,得出的结果是:进口额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有正相关的关系,进口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来实现的。

国内学者佟家栋(1995年)等通过建立经济模型,验证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的命题。任永菊(2003年)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检验了我国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协整关系,指出进口在滞后1~2个时期能促进出口增长。

2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从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到凯恩斯的“贸易乘数论”以及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1]都表达了出口贸易的作用,认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国民收入增长的三个增量因子,贸易顺差能够带动国内投资和就业的增加;但是,把进口贸易当成经济增长减量因子。其实,世界经济增长是离不开进口,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贸易往来的关系看,一个国家的出口(EX)就是另一些国家的进口(IM),如果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那么从世界范围来看,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应该为零(因为EX-IM=0),这显然与当今全球经济增长的现实相悖。

进口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表现在:生产出口产品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进口,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推动出口的增长;进口的增加直接意味着国外出口的增加,国外出口收入的增加又可以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本国出口的增长。如果进口是消费品,则有利于市场商品供给增加,全新的消费品还具有“示范效应”,可以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第二,从国际贸易的动态作用看,进口贸易能使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如表1所示,把生产效率低的C产业生产要素转移到较高的A产业,C产品通过进口满足国内需求,结果贸易逆差-20,但生产率提高了0.24,国民收入增加了20。

对于进口产品而言,我们不仅进口产品的实体,也进口产品的技术,这有利于明确国内技术进步的方向,可以加速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品和相关产品技术模仿的速度。

第三,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不管是基于要素禀赋还是基于规模经济,对外贸易都要受到一国资源条件的约束。有些人习惯用TC=(X-M)/(X+M)来表示某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不准确的。

扩大出口能促进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资源供货充裕的基础上,很显然不可能每个国家都成为资源的“纯出口国”或“纯进口国”。如果进口的是投资品特别是先进设备,则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减少研发风险,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提升,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出口能力。

第四,从国际贸易结果的看,进口贸易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一般来说进口商品的价格水平低于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价格,供给增加和市场机制作用使国内总体价格水平下降,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和扩大进口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低通胀、低失业、高逆差、高增长”的新经济。美国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灵活的经济制度下,进口也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对于贸易顺差大的国家,进口的增加,意味外汇需求的增加,这可以缓解本币升值的压力,而且有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

3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统计分析

3.1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总量的增速分析

从图1~图4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6.9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53%,进口贸易年均增长16.42%,都高于GDP年均9.41%的增长速度。在进出口增长速度快的年份,经济增长也快,而在进出口增长速度放慢,经济增长率也减慢,充分说明了进出口贸易都促进了经济增长。

3.2 进出口弹性分析

为了揭示进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利用进出口弹性来进行分析。进出口弹性(TE)是GDP增长率与进出口增长率之比,即进出口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除了个别年份以外,进出口弹性都大于零,见图5~图8。

从1978~2006年,我国平均出口弹性为0.562,进口弹性为0.575,这说明出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了我国GDP增长0.562个百分点,进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了我国GDP增长0.57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GDP的增长与进出口的增长都有关系,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只有出口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3.3 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TC)和拉动度(TL)的分析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通过计算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这两个指标来进行定量分析: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TC)是指一定时期进出口增量与GDP增量之比,反映了在经济增长中进出口增加所起的拉动作用的程度;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TL)是指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的乘积,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中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程度。图9~图12表示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

由图9~图12可知,我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为0.24,即进口增加的拉动作用为24%;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平均达到2.245,表明我国GDP年均9.41%增长率中,进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2.245个百分点。1978~2006年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分别为0.25和2.253。这都证明了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

4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在经济发展中,某些活动对经济影响具有时滞性或持续性,并在以后一定时期内逐渐呈现出来,即“滞后效应”。利用滞后效应建立的模型称“分布滞后模型”(Distribute Lagged Model,DLM模型)[2]。下面以此模型分析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动态影响,其中:Y代表GDP,M0、X0代表某年进出口额,M1、X1代表某年滞后一年的进出口额,M2、X2代表某年滞后二年的进出口额。见表2。

(单位: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及海关统计资料整理计算而得。

4.1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建立及分析

以GDP(Y)为被解释变量,进口贸易额M0、M1、M2为自变量。根据表2的数据,以Eviews为分析工具,得到分布滞后模型:

显著性检验F为220.573,大大超过规定标准2.71,模型所有回归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好;且AR2=0.962028,说明GDP与进口贸易强正相关,进口额及其滞后两年对GDP总量增加都会产生影响。进口贸易增加一单位,当年能使GDP增加0.3277单位,第二年能使GDP增加1.7423单位,第三年能使GDP增加2.1776单位,进口贸易滞后效应很强,这与我国进口产品一般都是投资品有关。

通常,进口的是先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提高,同时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4.2 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以GDP(Y)为被解释变量,出口贸易额X0、X1、X2为自变量。根据表2数据,用Eviews进行分析,得到分布滞后模型:

显著性检验F为295.314,大大超过规定标准2.71,模型所有回归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AR2=0.971395,说明GDP与出口贸易强正相关,出口增加一单位,当年能使GDP增加2.7818单位,第二年能使GDP增加0.3121单位,但第三年使GDP减少0.3761单位。说明出口贸易滞后效应比较差,这与我国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且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附加值低的终端消费品有关。

4.3 对实证结果的整体分析

从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结果看,把进口当成经济增长的减量因子是一种误解,无论消费品进口还是投资品进口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我国出口短期效应大于进口,进口长期效应大于出口。

从进出口贸易的整体效应分析,我国进口贸易每增加1亿元,三年内使GDP增加4.247 6亿元;而出口贸易每增加1亿元,同期GDP增加只有2.7178亿元。可见,进口效应大于出口效应。

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1997年)认为,从短期来看,出口贸易对经济促进作用大于进口贸易[3]。我国的贸易实际与斯蒂格利茨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从我国外贸实证分析结果看,进出口都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不只是“净出口、消费、投资”,应当是“进出口、消费、投资”。

但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不同,这与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有关。我国出口产品大多属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高新技术产品的低端产品,这些产品对经济带动作用较弱。我国是原材料相对紧缺的国家,如果继续扩大资源性产品出口,经济增长将受到严重约束,甚至带来灾难性后果。而我国进口产品大多是投资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能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我国出口能力,带动经济增长,所以我国进口贸易滞后效应较大。

5 我国今后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理论分析和实证都证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亚于出口。但我国长期出口导向政策,追求贸易顺差导致贸易增长不和谐,贸易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因此,应该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做到进口和出口并重发展。

5.1 出口贸易方面对策

从我国当前出口贸易迅猛发展情况看,出口还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应该压制出口,仍然要鼓励,但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出口整体效益。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导向政策使我国成为贸易大国,但还不能成为贸易强国;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量取胜”出口的综合效益差。我国应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切实执行“以质取胜”战略,通过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2)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我国出口贸易滞后效应差与目前出口贸易结构有很大关系,主要以货物出口为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产品贸易还比较落后,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属于知识型产业,是贸易结构提高的体现,也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应重点发展知识型产业,通过知识型产业和信息产业带动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推动知识型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使服务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3)优化出口增长方式。粗放型出口增长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贸易与资源利用、贸易与环境问题,构建“资源节约型”出口结构,实现对外贸易和谐发展。把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生态和经济效益视为一个系统,重点解决贸易可持续性问题[4]。

5.2 进口贸易方面对策

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最大限度地分享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应重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促进技术创新、缓解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5]。

(1)重视进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应当加快进口体制改革,消除对国内市场的过分保护,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减少贸易扭曲;重视投资品与消费品进口相结合,适当增加高档消费品进口,“充分利用国外优势”以实现国内外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外贸综合经济效益。

(2)技术引进与国内研发相结合,带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通过外商投资和技术转让引进先进技术,但尖端科技很少,多为简单技术或滞后技术或高科技产品末端环节,而不是关键技术。应该把引进、吸收与国内研发相结合,鼓励自主创新,推行“科技兴贸,创新强贸”战略。

(3)发挥进口大国的优势,加强战略资源储备。目前我国贸易顺差巨大,外汇储备充足,进一步扩大出口带来的边际效用已经变小,应在战略性资源进口上做足文章,扩大能源和战略资源进口,实施能源和重要资源储备战略,以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内外资源合理配置,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长期以来,无论是政界还是在学术界都表现出高度重视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低估甚至忽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倾向。通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1978~2006年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比较,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支持出口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要胜过进口贸易的观点,反而得出无论是出口贸易还是进口贸易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贸易发展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进口贸易,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85。

[2]谢识予:《计量经济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0-191。

[3][美]斯蒂格里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32。

[4]朱钟棣等:《中国需要新的贸易模式》[J];《国际商务》2006(2):15-17。

上一篇:简单的答案下一篇:总进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