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建设

2024-06-12

医疗信息建设(精选十篇)

医疗信息建设 篇1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医疗信息建设

1 云计算环境

通过国内外对云计算的研究可知,在云计算模式中,“云”是动态调节的一种具有虚拟性的服务资源,用户的付费标准是依据使用量的多少产生的,可以在浏览器、桌面应用程序等地方发送服务请求,对于用户的要求也很宽松,不需要其有专业知识,也无需对“云”进行直接控制,所有具体要处理的都会在“云”端进行,而远端的“云”服务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会把用户所需要的数据资源及时返回。

2 大数据下的区域医疗信息化

2.1 区域医疗的信息化现状

本文研究的区域医疗一般是指在一个较为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的行政区划分不同的地区,可以是区、县,也可以是市、省,在这些地区中所进行的跨不同业务平台和互通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的医疗服务行为。

在国家新医改政策下,各个地区都开始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尽可能地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相互接通和信息共享。大多数三甲级医院都基本上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影响归档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但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完善地方,还没有完全实现同一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

2.2 区域医疗的信息化问题

2.2.1 成本高

医疗机构信息化基本实现,但在工序需求和数据量激增的今天,很多医院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建设还远远不够,为了更新完善现有软硬件,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量需求,就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成本投入,这也就使得其建设成本增高。

2.2.2 人才缺乏

医疗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做保障,尤其是医疗信息化人才,其熟悉医疗卫生业务,而且对计算机通信技术也非常专业,但是,现阶段我国这种综合型人才十分匮乏,这也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2.3 共享程度低

当前很多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上都是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中心而构建信息化平台的,而且各个机构部门也比较注重业务上的纵向信息化建设,一般很少考虑到部门之间的横向性信息沟通和交流,直接导致医疗信息的“孤岛化”。

2.2.4 缺少系统的规划

当前,很多医疗机构都是出于临时需要而建立信息化系统,在整体的规划建设上并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方案和计划,导致很多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3 大数据中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中的应用

3.1 云计算的重要价值

3.1.1 经济方面

医疗机构实行云计算后,医疗信息会直接存储在医疗服务器中,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主机存储建设的成本,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也可以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高效整合。

3.1.2 业务方面

在云计算实行后,患者在就医之前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网上预约和挂号,在就医之后还可以在该平台上自主查询治疗结果和方法,这不仅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节省了双方的时间。

3.1.3 IT方面

在云计算应用下,医疗机构可以对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高效管理,从而减少IT的部署和运维工作,实现数据信息的海量存储和快速检索功能,不仅能提高医疗管理水平,而且也能降低成本投入。

3.2 云计算的具体应用

云计算的服务框架由三层结构构成:第一,基础设施层,它的作用是提供网络服务、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等资源,具体部署形式有两种,即公有云和私有云;第二,平台支撑层;第三,应用服务提供层。医疗机构和患者个人可以在Web浏览器、客户端以及移动终端等的操作下,来访问相应的应用服务,它所提供的服务交付模式有三种,即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以及软件即服务。

3.3 云计算面临的问题

3.3.1 技术方面

记录云服务商提供的安全控制,是由云安全联盟提出的一种策略为主,其中包含存储、计算、应用程序、网络及用户的安全执行,并且也推出了一个免费的公开访问的关于安全性的注册表。

3.3.2 信息安全方面

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公有云上存储的信息安全性,会因为客观原因受到损坏;二是对于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三是云服务提供商的员工对云平台有权限操作和修改,也会出现恶意操作。

4 结语

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现阶段医疗服务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大数据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其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逐步提升云计算应用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医院HIS及医疗信息化建设 篇2

加中科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宗旨,是公司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1.2 价值观

尊重个人 客户至上 创造卓越

1.3 研究机构

? 数字化医院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校区卫生服务数字化应用软件研发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化应用软件研发中心

? 协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病案电子化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1.4 核心技术

? 医学信息集成平台(DOP)

? 临床路径、询证医学(EDM)管理平台

? 电子商务软件系统平台

? I/O信号处理

? 计算机图像/图形学等技术,

1.5 核心产品

? 医院信息系统(HIS)

? 医院影像传输系统(PACS)

? 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

?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

? 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化管理系统

? 校区卫生服务数字化管理系统

?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 协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超越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 篇3

赛门铁克公司华西区技术经理叶永军认为,中小医院对于数据的保护相对于大医院来讲还是“起步”。“我曾经对8个县医院进行了调研,其中有3家医院丢失过数据。”叶永军提到,很多医疗机构的数据备份还是以手工方式进行,“手工备份误操作的风险是非常高的。”

围绕医院的数据保护与数据安全,赛门铁克提供了存储与安全两类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存储方面,赛门铁克拥有Backup Exec和NetBackup两类产品来适应不同的医院规模。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赛门铁克依托这两类产品还可以向用户交付一体机解决方案,以进行快速上线部署和一体化调优与服务。同时,根据医院的不同情况,赛门铁克还设计了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多机双柜远程灾备方案,利用现有IP网络进行数据保护。

在安全领域,赛门铁克的解决方案涵盖了包括PC、移动设备等在内的绝大部分终端,利用白名单模式以保证用户不受病毒、木马侵袭。与此同时,在医疗行业赛门铁克还可以提供整套运维工具,面向医院内所有终端进行软件、策略的分发。

医疗信息建设 篇4

关键词:移动医疗,医疗信息化,应用综述

1 移动医疗的概念及背景

伴随着科技水平持续良好发展, 中国已然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 网络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 在医疗领域,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医护推车、床旁信息终端的普及渗透率日渐提高, 医疗信息领域的移动互联化需求迅猛增加。 对于移动医疗, 美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协会 ( HIMSS) 给出的定义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 例如智能手机、3G/4G移动网络和卫星通信等, 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医疗以它使用便利、成效明显、易普及等特点, 推动了医院信息化进程, 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2 国内外移动医疗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就当前全球移动医疗的应用情况来看, 美国占到了半数以上, 欧洲约占五分之一, 非洲与拉美地区占12%, 亚太地区则仅占4%。 移动医疗服务领域主要有以下一些应用:远程监测、远程管理、远程数据获取、疾病与流行病传播的跟踪及诊疗、面向医疗技术人员的联合诊疗与护理以及慢性病与健康管理等支持。

2.1 移动医疗在临床工作管理中的应用

移动医疗在临床工作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医疗系统在无线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的应用。 20 世纪90 年代, 国外医院的数据采集工作就普遍使用掌上电脑 ( PDA) 来完成。 此后, 技术人员将PDA的优点融入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 医生利用移动设备就能随时随地查看电子病历, 获取相关诊断和处置信息以及下达新医嘱, 更加方便了用户获取移动医疗服务。 我国研发的手机具备医用PDA功能, 此功能凭借共享检验图像来实行远程移动会诊。 医疗工作者能够使用它与医院系统进行信息的互联互通, 从而完成在病床前了解患者诉求、下达医嘱等工作, 并在第一时间传输至HIS数据库, 让医生与患者不再陌生与疏远。 此外, 移动护理工作站的应用使护士运用平板电脑, 将移动网络和医院的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 从而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状况等信息, 同时, 医院系统中涉及的信息也将实时传输。

2.2 移动医疗在病患跟踪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监护管理工作是近年来移动医疗获得新发展的重要领域。 以社区、家庭为对象,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研究炙手可热。通过对远端患者的主要生理参数进行监测, 然后运用通信网络把远端生理信息、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 最后专家或专家系统给出诊断结果并提出处理意见。 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并使医疗诊治加速进行。 美国是移动医疗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20 世纪70 年代, NASA凭借远程监护技术让监测太空中宇航员的生理参数成为可能。随后人体状态监护仪的微型设备在战场上得到运用, 可以实时监测使用它参战的战士的体温、血压、心率等各项生理参数。 当前, 有些主要的能够持续监测生理参数的技术仍在研发阶段。现在已经应用的有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的无创连续监测技术。 随着可穿戴医疗技术的发展, 诸如Amon、Lifeguard等多种可穿戴传感器和系统的应用得到了推进, 比如通过各种可穿戴服饰来得到人体呼吸、心跳、脉搏、血压等生理参数, 并且能够随时随地监控着衣者的大量持续性的主要生理参数, 在参数表现异常时立即报告。 中国联通的便携式体征信息监测终端——“ 智慧医疗急救监控”系统, 其关键即是使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等感知设备来及时获取医疗感知终端采集的数据, 然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和传输, 最后利用中国联通公司自有网络把视频、体征、所处位置等信息传送到后台服务系统, 从而使医疗组织的远程医疗急救监控、诊疗与咨询的一系列服务更加便利。

2.3 移动医疗在远程医疗协同监护管理中的应用

移动医疗通过应用医疗信息技术、智能手机、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和软件应用程序, 创建了一个更周密的远程卫生保健模式来转变医疗保健的合作模式。 移动远程医疗以病患为中心, 聚合了从医疗记录系统与远距离监控获得的数据, 从而产生了以时间为顺序的健康记录。它还凭借移动医疗技术, 增进了患者、医疗照护团队、患者社会支持这三者间的联系, 维护了人们的健康。 在研究方面, 希腊在1998 年就己经对各种远程协同应用展开研究。 帕特雷大学与里恩大学医院凭借GIS、GPS、IEEE802.1.1 等技术, 协作研制了一种新型移动医疗系统, 主要应用在医院救护车的运载、策划及评价方面。 里恩大学医院的损伤传送中心承担管控移动医疗系统的全部操作, 使用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经由每辆急救车内配置的全球定位系统的进行信息交互。 研究中也为了创建整体的配套辅助机制, 而配备了为保障急救车交通顺畅的十字路口调节机制。Bursell等曾研究过糖尿病患者眼部健康远程医疗问题, 结果告诉我们:远程视网膜监测项目凭借一台便携式移动设备来获取低亮度级视网膜图片, 再通过计算机辅助方法, 迅速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检查和诊疗。 病患在查看视网膜图片后, 能够实现对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控制和对临床结果准确性的提升。这一检测项目比标准的眼部护理更具有减少投入和提升视觉的成效。在更多的欠发达国家, 监控类应用部署较多, 包括预防疾病发生应用、灾害救援应用、定位应用等。

3 移动医疗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未来发展趋势

3.1 以“ 拉近医患关系”为着手点、软硬件相结合

移动医疗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硬件方面逐步由传统的PC机向终端转换, 一些具备新式特征的医疗终端被广泛应用。 例如, 家庭、社区医疗终端, 它让家庭自主监护和诊断变成可能;再如网络医疗终端, 它让医疗数据的远距离传送变得不再困难;亦或如无创、微创的医疗终端, 它必将是医疗终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当前在我国使用较为普遍、效果较好的医疗终端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 具备医用PDA功能的手机。 此类医疗终端因为能够共同使用医学检测后的图片, 所以为实现远程移动会诊提供了可能, 并且也为改善医生与病患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运用EDA技术设计生产的医用PDA不但内置了WLAN和射频识别设备, 而且还内置了专属软件。 通过此类医疗终端医护人员不仅可以实现与医院的信息交流, 还可以实现在病床前完成有关病历, 医嘱, 病患等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并且同步传输至HIS数据库。 第二类, 便携式体征信息监控终端。 中国联通公司研发的“ 智慧医疗急救监护”系统就是此类医疗终端。 它利用人机友好交互界面管理体征信息。 具体来说, 先采用视频等感知设备接收医疗感知终端实时数据, 然后通过手机网络将体征信息等检测结果发送到后台服务系统。 这样就可以让远程体征信息监测分析与预警功能得以实现, 它具备低功耗、易操作等特点。 第三类, 健康管理终端。 此类终端运用有线和无线网络, 把医疗监测仪与健康管理终端连接在一起, 为多种来源的生物医学信号同时搜集和保存提供了可能。通过配备的医疗监护模块, 医疗机构对其进行解析, 并在终端屏幕上呈现监测内容。

3.2 以安全为目标逐步升级防御技术

网络体系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必须充分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在创建工作中, 从设计到实行再到管理, 全方面多角度的提高医院网络信息安全性, 力争做好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监管和事后的反馈, 持续推进安全技术与战略的发展。 首先, 医疗终端的安全频频受到各种挑战, 容易被攻击的劣势是导致数字医疗信息系统安全性低的原因。每个用户的健康数据都涉及其个人隐私, 因而, 相关工作人员应防止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发生, 设计稳妥的加密解密算法并创建密钥管理系统。其次, 因为医疗终端的数据收集量很大, 而且对于临床诊断来说数据又至关重要, 所以要预防被无端清除和更改等问题则应该设计大容量存储空间并创建安全的存储机制来加以解决。 再次, 医疗终端设备可能在其它无线网络中被覆盖, 因此, 既要保障其它网络不受到它的干预, 也要防范其它网络对它的干预。 此外, 由于医疗终端大量集中, 医疗组织为维持数据的即时连续传输, 应该处理好怎样避免拥堵、怎样控制拥堵的问题。 最后, 为了医疗数据能够在不一样的终端间精准互认、共享, 既要避免信息不畅又要防止反复投入, 相关组织务必拟定信息交互与共享的准则。

3.3 以开拓医院信息化新模式创建“ 医疗云”平台

通过创建“ 医疗云”平台, 医院业务系统能够快速部署并进行统一维护, 那么, 医院就能够实现购进更少硬件设备和软件许可, 从而减少了采买成本。未来医疗信息化建设方向之一即是“ 医疗云”平台与移动医疗服务的大融合, 这种发展能够为用户提供基于“ 私有云”的无线医疗服务, 能够为用户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健康信息提供便利。 运用新技术的“ 医疗云”平台, 打破了眼下普遍存在于各个医院间的信息壁垒, 使区域医疗信息化不再受地域的束缚, 在更广区域内实现医疗信息的畅通交互。此外, 还可以全方位维护医院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保障医院业务系统的持续性。 近年来, 云计算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所接受, 而且绝大部分的医疗应用都可以在云平台上运行。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各种物理服务器会被这种虚拟服务平台一步步取代, 或许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但趋势不可逆转。

4 结语

突破医疗信息孤岛 篇5

“世界各国政府对数字卫生建设非常重视。”来自杭州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即宣布先期投资200亿美元发展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技术系统; 英国政府已经投资62亿英镑用于全科医生数据库系统等医用网络服务软件和全民健康档案系统; 日本也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行电子健康记录。

李兰娟认为,数字卫生发展是实施现代健康维护和提升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产业结构挑战的需要,它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需求,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力。然而“我国卫生信息化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华栋在《关于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提案》中表示,目前许多医院对信息化还缺乏深入认识,认为信息化就是IT设备的简单拼凑,而更多的医院,由于大多数系统是根据科室业务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面临着信息孤岛化的问题。

从整个医疗行业来看,医疗数据整合问题、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信息共享问题,以及医院信息透明化问题等,都极大地困扰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为此,李华栋建议,医院和整个医疗行业对症下药,在信息化建设中做好一体化集成系统的应用工作、医疗数据的整合利用工作、医疗信息共享等工作。李兰娟也同时建议卫生部,作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引导,促进数字卫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数字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发布,突破医疗信息孤岛; 为数字卫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制环境。

在医疗卫生数据整合方面,各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出发展以病人为核心,发展和完善电子病历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刚特别提交了《关于国家统筹建设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提案》,提倡建立包括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医疗机构就诊信息、慢病管理信息、传染病监测信息、妇女保健信息、儿童计划免疫信息、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等一体化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文/李响)

提案回放

目前许多医院对信息化还缺乏深入认识,认为信息化就是IT设备的简单拼凑,而更多的医院,由于大多数系统是根据科室业务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面临着信息孤岛的问题。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篇6

一、目前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医疗保险工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中, 我国医疗保险事业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一越来越突显出重要地位。当然, 处于萌芽阶段的管理信息系统, 也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给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第一,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较低, 主要是系统网络自身较弱, 在信息的输入、存储、数据库操作及Web服务器软件方面, 其安全性较差;另外, 系统信息网络还受到外部安全的困扰, 如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电磁泄露、黑客等病毒侵入等, 都在较大程度上威胁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二,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不够理想, 这主要因为其具备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政治性强等特征, 因而系统设计极为复杂, 难以避免系统设计中出现缺陷问题。第三,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分散, 这是由于其系统的分布式结构以及人工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导致系统数据库管理混乱, 数据丢失现象严重。第四,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建设较为落后, 在较多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其计算机硬件系统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大信息量的需求。

二、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覆盖各医疗机构、社会保障部门、参保单位、银行及定点药店的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 其构成及所达到的业务功能如下。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医疗保险登记管理及基金监督等制度, 并与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及相关服务设施管理方法, 全面监督管理医疗保险事物。2.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医疗保统筹基金收支、完成参保职工特殊医疗费用报销以及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费用结算的工作, 另外, 还负责单位及个人基本及信息的管理, 全面检查医保政策在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执行情况。3.参保单位及参保职工:参保单位负责定期申报本单位参保职工的变更情况, 并按时进行医疗保险费的申报与缴纳工作;参保职工要按月缴纳个人医疗保险费, 并可以持医保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4.定点医院:主要应按照医疗保险政策完成参保职工的治疗及购药等服务工作, 并按医保政策进行医疗费用结算。5.银行:负责医保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账户的建立, 并为医疗机构拨付资金;根据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要求, 收缴各单位医疗保险费。

三、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有效途径

3.1从技术上提升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对于其系统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安全技术则是提高信息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必要保障。因此,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要从技术建设方面提升安全性。 (1) 加强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的利用。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杀毒软件进行更新与优化, 并设置防火墙、系统检测技术等对计算网络病毒进行实时的扫描与抵御, 对小病毒要进行及时的清理, 避免网络病毒对系统造成的威胁与损失。 (2) 加强系统数据备份方法的利用。系统数据信息丢失的现象是当前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系统操作人员应该对医疗保险信息进行及时的备份, 这样能在发生突发问题的情况下找回和修复数据, 继续执行工作。 (3) 加强身份认证及口令保护方法的利用。在用户访问系统时, 通过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认证与口令密码验证, 能够防止非法分子进入系统, 对系统进行信息窃取与其他危害行为, 能进一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3.2从管理上规范系统运行与操作

保证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 在加强系统技术优化的同时也应该从管理上规范系统的运行与操作。为此, 医疗保险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与安全管理制度, 并拟定系统安全操作的流程, 形成统一完整的信息网络安全组织体系。通过信息网络安全组织体系的制定与实施, 能够约束和规范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失误现象。同时, 能实时的监督和了解系统运行的情况, 在系统发生问题时, 保证第一时间的处理与改进, 提高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

四、结语

总之,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医疗保险机构要加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确保优质医疗保险服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爱荣, 方芳.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15) .

为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动力 篇7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惠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特别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1 医疗信息化投资的三个重点

目前医疗行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同时将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1.2 医疗保障信息系统

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并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合)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1.3 基层医疗环境和区域卫生信息化

对基层医疗的关注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由于中国对于基层医疗的关注增强,将着力改善基层、农村及社区医疗环境,因此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将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另外,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以需求为牵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带动某一区域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以达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2 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四个趋势

2.1 医疗信息化将强化标准建立,实现平台衔接

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2.2 在医疗信息化较发达地区,信息化应用将在广度与深度上有所增长

随着医院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及业务应用的日益复杂,医院IT系统原来HIS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2.3 医疗行业用户对于IT服务的需求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而凸显

随着信息化应用在医疗行业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强,用户对于IT服务的需求也将日渐增强。

2.4 远程医疗将成为增强医疗资源流动性的重要手段

对于这次新医改方案重点支持领域的社区、农村等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将通过网络等手段传输医疗数据、影像等信息,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几大内容,使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向基层扩散。

3 问闻切诊:惠普服务医疗信息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IT公司之一,惠普产品涵盖了打印成像、软件、服务和IT基础设施以及专业服务等领域,始终致力于为从个人用户到大型企业的各类客户提供便捷易用的科技体验。而这些全球范围内的领先优势,正在为服务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惠普在数据中心领域具有全面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凝聚惠普公司创新科技的惠普新一代数据中心(HP NGDC)能够在帮助客户全面提升业务成效的同时,实现7*24自动化管理,提高数据中心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总体拥有成本,大幅节省空间和人力资源。

在成像及打印领域,惠普正在从原有的打印机生产商转变为打印服务提供商,提供类型丰富、无所不在的全方位成像及打印服务,通过HP打印解决方案能帮助医疗机构管理、保护和简化他们的打印及成像环境、改进工作流程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力。

Ballarat Health Services(BHS)是澳大利亚格兰屏地区最大的地方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BHS也曾面临医疗记录输出成本不断攀升的挑战。通过与惠普(HP)合作,BHS引入了先进文印管理流程和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工作审计解决方案——MegaTrack Software为基础,配备了80台多功能一体机(MFP)和100台打印机,并由中心管理和惠普成本回收解决方案提供支持。该解决方案聚焦于成本回收、资产利用和均衡部署,将输出设备的数量从300台精简到180台,并将总体拥有成本降低了30%以上。同时还通过增加数字文档使用,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竞争力。BHS的经验,对于国内医疗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医院IT系统构架中用在各部门的PC机和软件是数量最多维护量最大的两个点。它们在医院中部署最广泛、使用最频繁。通常医院IT管理人员有70%~80%左右的经历消耗在软硬件的维护上。如操作系统重装、操作系统配置、医疗软件重装、硬件故障维护等。惠普精简PC机具有非常好的可管理性,可用于门诊、划价、药房窗口业务;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临床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等。精简PC机使用方式不仅可以带来非常好的可管理性、安全性和易维护性。同时可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降低IT运维费用并减少了IT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 篇8

一、理清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内涵

通过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形成纵向贯穿国家-省-市-县-乡镇-村,横向覆盖主要医疗卫生机构,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体系,实现医疗卫生档案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加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业务协同。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内容,它不仅包括医疗卫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数据库的建设、网络的建设、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包括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标准、法规的制定。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不同时期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相互联系的,前一时期的是后一时期的基础,后一时期是前一时期的延续。早期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做的工作主要是利用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建立预防保健、科研教学类、病案管理等门类档案机读目录,并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编目与目录检索。当前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医疗卫生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并提供利用,建成不同区域、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共享专网包括:建设省、市、县(区)、三级卫生档案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础数据资源库;建立和完善预约诊疗和远程医疗,实现新农合异地网络出院即时结报和基金监管,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二、确定实施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责任部门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跨专业的工程,不但需要档案专业知识的支持,,还需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从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人才来看,既懂档案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非常稀缺。例如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在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方面,不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而信息管理人员虽然有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力.但档案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比较贫乏,这样就造成了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依靠一个部门不能完成。因此,笔者认为,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由信息部门与档案部门合作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档案部门提供专业支持,信息部门提供技术保障。

三、理清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工作,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此,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理清思路。一是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档案信息网络系统与档案数字化设备建设。因为,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只有建设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二是医疗卫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包括馆(室)藏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医疗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病案档案的数字化。同时,紧密依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整合院内数据,逐步形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临床路径为代表的具有高度服务性、整合能力的档案信息系统,因此在确定工作思路时,要充分考虑这两项工作如何完成。在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立项阶段,可以先围绕建设重点与目的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成立专门小组对方案的可行性与预期效果进行充分的论证。制定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时,不但要考虑硬件的配置、软件的开发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还要考虑完成这项工作需制定的规章与标准。例如按照卫生部电子病历的有关标准,大力推进电子病历的标准化传输,实现跨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基本内容共享。论证小组要尽量包括各专业人才参加,如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网络专业、档案专业、医疗岗位技术人才等。方案在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一定不能仓促上马,否则不能实现建设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期望达到的目标要求。

四、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与采取的措施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两个主要内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平台建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针对两个难点,笔者认为我们急需做的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

1、医疗卫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资源的管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数字化是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也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是重视硬件建设,轻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造成在先进的网络系统里,只有党群管理类、行政管理类、医疗卫生类、预防保健类等和少量的病案档案信息资源在流通,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应将资源建设作为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给予充分的重视。一是依托本医疗机构档案馆(室)建立档案信息资源中心,有效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包括公共卫生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医疗保障体系信息、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的形成、积累、共享、交流一体化;网络信息资源与各类医疗卫生文档信息优势互补,对各种载体医疗卫生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医疗卫生档案在线信息与离线信息实现相互融合。二是对医疗卫生系统馆(室)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一方面对具有参考价值,利用频繁的纸张载体档案通过扫描进行数字化加工;另一方面对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系统直接形成电子文件的接收,通过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数字化加工和扩大医疗卫生档案信息收集途径,把医疗卫生系统所有文件、档案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知识相互关联起来。

2、制定电子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制定的有效程度,对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的成败起到重要影响。制定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标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是从规划、执行转向系统运行的重要节点。为保证不同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由国家和省层面统一设计架构体系、确定建设标准,规范基本业务应用范围。一是医疗卫生档案信息来源标准。从信息来源可以看出,建立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系统是一个跨业务系统、跨行政区域,数据持续积累与实时动态更新、资源共享是一个长期建设过程,必须制定科学合理、满足基层、灵活适用的全国统一医疗卫生档案数据标准。如卫生部制定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等标准,进行统一设计和项目建设实施,确保医疗卫生档案信息互联互通。二是数据管理标准,数据标准目前包括三种类型:医疗卫生档案相关卫生服务基本数据集标准;医疗卫生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医疗卫生档案数据元分类代码标准。

3、根据标准建设电子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应用平台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系统是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发展,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理念,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成开发、共建共用”的原则,建设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卫生管理等五大重点业务系统建设。通过省级、地级市平台,对各级各类卫生服务和管理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汇聚、整合、筛选,建成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医药卫生基础资源库。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以外卫生服务和管理相关的卫生信息,可以通过从具体的各类生产性业务系统中采集,通过各级卫生档案信息平台实现卫生档案信息的整合、共享,来满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保障、药品监管等其他相关部门业务服务、管理、科研等各种需要。

五、开发人力资源,确保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应用过程,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建设,其开发、运行和组织管理工作是由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的,它不仅需要档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更需要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首先要建立一支思想解放业务精通、技术过硬,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队伍。医疗卫生档案部门要培养和引进具有信息技术和医疗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高学历、还应精通医疗卫生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其次,立足于现有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他们掌握数字化信息技术,能熟练将档案管理知识与数字化信息技术互相融合。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如制定标准、系统规划、数据库的建设等,需要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与事业心来做后盾,确保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档案信息互联互通,整合数据资源和应用资源,能全面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减少卫生资源浪费,使优质卫生服务资源集约化。这对于方便城乡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科学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是实现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提高档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对档案需求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探讨 篇9

1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非安全因素分析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属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一部分, 这一系统毋庸置疑为医保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带来了巨大便利, 然而其中的非安全因素所带来的威胁也是不可忽视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属于联机系统,

1.1 网络信息系统自身的缺点

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数字系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足, 例如:在进行信息录入、传送、存储等工作时, 很有可能出现被剽窃、盗取、破坏性等问题, 这些都形成了影响信息安全的不良因素;信息网络没能达到稳定、安全的程度, 特别是操作系统、通信协议以及信息存储设备中出现了不稳定特征;网络浏览设备本身的安全等级较低;或者磁盘内部信息储存空间做到非安全因素的威胁, 导致很多信息外漏, 或者存储中介的一些余留信息也受到了威胁, 计算机各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磁辐射导致了信息外漏现象。

1.2 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承受着危机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 可以说网络信息系统正在接受着巨大的考验, 因为有很多来自于内外环境的非安全因素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例如:电磁外漏、来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因素, 如:雷电、地震等都会为系统带来不良影响;系统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转会出现老化等故障, 以及工作者由于工作失误造成一些问题等都是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最大、最频繁的因素莫过于网络内部病毒、黑客等的攻击, 一旦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系统甚至会出现崩溃, 无法安全、正常运行的局面。

1.3 不法分子的非法运作

医疗保险服务属于一项福利事业, 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是对参保人员的公益性服务, 然而, 却又一些不法分子巧取豪夺, 为了自身享受到更多、更加广泛的医疗保险服务, 不惜利用各种手段破坏信息系统, 窃取信息资源, 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 这些人为的信息系统破坏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 也是一大因素。

2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途径

由于信息系统本身就存在着非安全因素的威胁, 这无疑影响了医疗保险工作的全面、长期、安全、有效开展, 为了解除这些问题和非安全因素的不良影响, 就要积极思考科学的解决方法, 采取一些维护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 创建一个健全、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 可以从组织机构、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入手:

2.1 创建安全组织机构

系统的安全运行不是单纯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 而是要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内部配置专业的工作者, 负责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督与管理, 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安全监管系统, 建立责任制, 将具体的责任和任务都要落实到人, 进而保证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这一专业机构的大体任务包括:创建具体的工作规范、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详细的规章制度, 再经过各个专业人士的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开展网络信息建设工作, 通过安全检测的方法来监督系统安全, 通过浏览安全保护方面的信息文件, 来探讨科学的安全措施, 以达到对安全系统的维护;做好平时的管理、监督工作, 全面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并做好日常的安全总结, 并将这些总结形成文件资料, 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 对于安检部门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积极采纳。

2.2 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套健全、科学的制度予以保障, 只有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下, 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都顺利有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才能实现信息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因此,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内部要创建一套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用制度来约束机构内部的各项工作, 具体的制度规定至少要包含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 计算机工作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就是机器所在地环境要保持整洁、稳定和安全, 要确保计算机系统配置在一个安全稳定、无闲杂人员流动, 制定具体的计算机工作中心安全维护制度, 使整个机房内的一切工作都在安全制度规定范围内完成。

第二,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分清部门, 并具体配置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人, 全面负责这一部门的安全工作, 形成安全责任机制, 使安全问题同责任人的薪酬待遇以及职权的任免形成联系, 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 实现其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第三, 网络系统安全威胁监管制度。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应对制度, 当系统出现问题时, 根据这些制度规定来得出解决方案, 达到系统安全维护与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同时也要积极完善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 例如:人员操作权限管理、用户等级制度等等。

2.3 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与使用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与健全的管理制度外,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 合理的安全技术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 确保网络功能合理发挥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先进安全技术的引进与实施, 增设更多的安全技术约束项目, 来维护系统的安全, 例如:口令保护。

可以通过对口令设置密码;身份确认机制, 也就是通过设置验证码、数字证明等来进行身份认证;不断更新升级各种杀毒软件, 创建牢固的防火墙系统, 病毒扫描仪等来保护信息系统;将用户的主要信息, 例如:通讯号码、网络信息等收录下来, 并创建预警机制, 全面监督网络信息系统安全。

3 建设与维护安全信息系统中的注意事项

3.1 要在安全的基础上来分享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的目标与作用就是实现信息的方便传输与共享, 然而, 不能因为单纯为了维护系统安全, 就避免信息的分享, 失去了分享功能的信息系统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解除这些问题, 可以以部门为单位实行权限管理, 也就是说每个部门只有权力对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询、更改与更新, 每个部门的数据库都要设置专业科员与部门领导, 在二者的共同制约监督下, 维护本部门信息安全, 当出现其他部门要求信息分享时, 必须经过领导以及各层科员的审核, 这样就更加维护了信息的安全性。

3.2 创建紧急避险策略, 应对危机

信息系统虽然为人们带来了便利, 解除了人工工作的困难和不便, 然而, 机器运行下的系统管理也难免会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威胁, 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甚至会造成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 或者整个信息系统的崩溃, 使正常的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起来。因此, 要提前制定一系列应对危机的紧急措施, 做好应急准备, 确保灾难或危机发生时, 能够积极应对。

4 总结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确保各项医保工作开展的安全系统, 要做好科学的管理工作, 利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 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全面确保这一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实现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化监督与管理。

摘要:近年来, 我国医疗保险事业获得了发展和普及, 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医疗保险待遇, 同时也加剧了医疗保险工作的工作量和业务量, 如何能够准确、客观地为参保人员提供服务, 医疗保险系统与医院共同就医保工作创建了信息技术系统, 在这一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各项医疗保险工作有效开展起来, 然而, 信息系统仍然涉及到运行的安全问题, 要想确保数据的准确安全, 就要打造一个安全的医保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参考文献

[1]田田, 宋睿妍.医疗保险的信息化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0.

[2]周绿林, 李绍华.医疗保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赵非, 张曙光.触发器及其在数据完整性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 2010.

[4]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医疗信息化亟待统筹规范 篇10

本报讯 5月27日~29日,由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与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CHIMA)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第三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在西安举行。医院信息集成、电子病历、临床信息系统,成为与会者重点交流的三大议题。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张宗久在大会致辞中认为,一方面,医疗信息化成绩值得肯定,全国绝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建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这些医院管理业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设施。同时,一些基层小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正在向深度发展。另一方面,在“热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冷思考”。由于缺少集中、规划和协调统一,导致各行其是、效率低下的现象不在少数。一些单位由于缺乏顶层设计、缺乏论证和标准化基础,结果是交巨额学费,买惨痛教训。对此,需要主管部门充分加以重视,也希望行业协会、科研单位能在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面多做些工作。

他进而认为,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不可能解决医疗服务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如果不首先解决管理上和运作流程上,包括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即使建立和使用一流的信息系统,也必定是事倍而功半。”

又讯 IBM公司与其合作伙伴首次携带全线医疗解决方案亮相大会,经过3年多开拓,IBM已经成功切入中国的医院、公共卫生项目。今年以来开始关注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埃森哲、毕博等公司也首次现身大会。(朱)

世界杯考验融合通信

本报讯 2006德国世界杯将在6月9日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不但是球技和体育精神的较量,同时也是对新的IT和通信技术的考验。近日,从世界杯的官方融合通信提供商Avaya处获得信息,国际足联(FIFA)德国世界杯将采用下一代IP语音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安全技术和融合通信网络,传递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本届世界杯的规模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从6月9日到7月9日,世界杯的融合通信网络将传送超过15TB的语音和数据,这相当于在互联网上传送超过1亿本书。一些数据更能传达这一信息:12个场馆、32个参赛队、3万名志愿者、3万个网络设备、20万次认证、超过300万现场观众。网络上的应用包括身份认证、运输、后勤/物流、协议、食宿与旅游、VIP管理、赛果与信息提供、媒体信息、球票确认等,这些都对融合通信技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胡)

简讯

协同应用成信息化热点

本报讯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2006协同软件创新应用高峰论坛”上获悉,推进协同在企业、政府的深入应用成为目前信息化的热点之一。据介绍,目前协同软件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应用方兴未艾。协同软件特别是协同平台软件,提供了一种整合各种独立的业务系统的解决方案。协同平台软件目前正朝着企业应用门户的方向发展。(李)

晋江卫生局构筑医疗信息传送系统

本报讯 近日,晋江卫生局采购了深信服科技产品,晋江市下属各乡村卫生所通过SINFOR VPN将乡村内的医疗信息及时方便地反馈给各县卫生局,各县卫生局再将信息安全地传送给晋江市卫生局,方便快捷地进行了卫生系统内的信息互连,构建了三级VPN网络。(服)

政府网站正在发生质变

本报讯 记者从 “2006中国电子政务与政府网站应用绩效高峰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政府网站正在发生一场质变。政府网站建设的成败与否,直接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的成败。

粤豫部署下一代宽带网

本报讯 力博通信公司(Redback)近日宣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最大子公司广东省电信公司及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子公司河南网通公司,分别在其网络扩建过程中选用了力博通信公司的SmartEdge系列综合业务网关。(李)

“导航电子地图”项目成功验收

上一篇:打印系统下一篇:西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