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2024-07-28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精选十篇)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篇1

20 世纪90 年代, 王晓明在《上海文学》第6 期上发表了《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危机》一文, 严厉批评了当时文学界现状, 认为当代文学发生了严重危机, 文学危机“不仅标志着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 更标志着整整几代人人文精神的持续恶化, 文学危机实际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1]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人文危机以及重建人文精神的大讨论。 《读书》《文汇报》等刊物开辟栏目, 发表《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 》《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等文章, 深入讨论何为人文精神、何为人文精神危机, 以及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等问题, 陈思和、郜元宝、蔡翔、张汝伦、王蒙、王干等批评家纷纷加入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中。

在今天看来, 那场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的背景和语境并不复杂。 20 世90 年代之后, 市场化和商业化在中国迅速扩展, 并从日常社会渗透到文化和文学领域, 这导致了文学和作家地位的变化, 文学被日益边缘化, 人文知识分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池莉的小说《烦恼人生》、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都讲述了商品世界和世俗生活对知识分子的冲击, 知识分子作为昔日的启蒙者, 现在甚至成为被嘲弄的对象。“五四运动”以来, 尽管知识分子不断被批判, 但是总体而言, 知识分子的启蒙者角色得到了确认和加强, 特别是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 知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但是到了20 世纪90 年代, 情况忽然发生了变化, 物质财富在社会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 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也都开始围绕经济而展开, 像南帆所说的那样:“90 年代的大众已经在小康理想的召唤下昂然崛起, 这时, 人文知识分子那一套启蒙话语再也没有市场了。 ”[2]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 知识分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不少知识分子心灰意冷乃至纷纷“下海”, 弃文从商, 投身商品大潮中, 从知识人转变为老板、商人和董事长, 而这正是王晓明等人所感到的人文精神危机。

今天看来, 发生于1994 年前后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主要围绕着文学危机展开, 人文危机主要表现为“文学危机”, 而不太涉及政治、哲学和美学等其他人文领域。 在王晓明等人眼中, 文学是20 世纪绝大部分时候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主要形式。 但随着商业化和世俗化社会的来临, 文学不仅被边缘化, 而且日益低俗化, 文学不再像过去那样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资源, 相反, 它教人变坏。 所以, 王晓明呼吁通过文学熏陶, 重建丧失已久的人文精神:“改变目前一副不平衡的模样, 能够在对文学诗意的描述和阐发上, 也同样显示出充沛的活力和持久的魅力。 也许当一个人真正体会出文学的价值的时候, 他才有可能最终走出那不仅仅是文学的精神困境。 ”[3]而重建人文精神的前提, 就是要对整个20 世纪的文学和文化来一个认真清理。

王晓明等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影响深远。但是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并没有因为王晓明等知识分子的批判而终止, 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 经济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绝对中心的位置。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 王晓明等人当年猛烈批判的一些被认为是世俗化、 商业化产物的文学作品如《废都 》《过把瘾就死 》等小说, 在今天反而成为学术界不断研究的“文学经典”。 更让人诧异的是, 王晓明这位大声疾呼重建人文精神, 并将文学视为中国人精神生活“最主要的形式”的人文知识分子, 自己却选择离开文学和文学教育, 从事具有世俗化和市场化倾向的文化产业研究了, 他的转变有点不可思议。王晓明的变化或许并不奇怪, 20 世纪90 年代之后, 整个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市场化, 已经让文学彻底失去了崇高位置, 文学并不比其他学科显得更加高尚。

不知道王晓明现在是否会反思自己, 他当年赋予了文学和文学家过高的地位, 而其实, 从更长的历史范围来看,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小说、戏曲乃至诗歌等文学体裁同今天的电影、电视一样, 都是市井社会的产物, 例如小说这种文学体裁, 就是随着报纸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供给市民大众阅读, 巴尔扎克的小说就大多首先刊登在报纸副刊上。 不过,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学的地位慢慢得到了提升, 甚至成为世俗社会的对立面。 而今天的文学不过是回到了其本来的位置而已。

二、从“人文精神”到“人文主义”

在今天, 中国的知识界仍然会有人时不时地提及1994 年那场“人文精神大讨论”, 并借思考和讨论批判当下的社会和文化现实。 不过, 与20 世纪90 年代相比, 今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 “人文精神”的内涵其实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全球化成为今天人们再思考人文精神的一个出发点。 在20 世纪90 年代的中国, 虽然市场开放, 整个社会迅速商业化, 但是全球化浪潮还没有今天这么明显, 王晓明等人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主要针对的是当时中国大陆的商业化和世俗化浪潮, 海外学者没有卷入这场大讨论中。 但在今天, 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理解当代中国文化因而必须站在全球化视角加以考察, 李欧梵的新书《人文六讲》便强调要在全球化语境下看待“人文精神”。 李欧梵强调他讨论“人文”并非是“老调重弹”, 而是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反思当今世界的人文现状。 他看到, 在全球商业主义浪潮下, 不仅在中国,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人文学科均不被重视,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欧美的高等学府,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盛行, 法学、经济学、商学和工科等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早已取代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原本强势的人文学科。 高等院校如此, 社会上更不必说, 唯利是图, 毫无人文考量。

显然, 立足于全球视野考察人文主义, 李欧梵所思考的人文问题比王晓明要广阔得多。 他也没有像王晓明等人那样拔高人文精神的价值, 将人文精神看成是知识分子的特权。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 王蒙、 南帆已经对王晓明等人拔高人文精神的功用表达了不满, 王蒙直接批评了人文精神失落一说, 他说:“如果现在是‘失落’了, 那么请问在失落之前, 我们的人文精神处于什么态势呢? ”[4]南帆更是意识到人文问题不单单是一个文学危机的问题:“在我看来, 人们没有理由把启蒙运动视为束缚‘人文精神’的便捷。 ‘人文精神’的题旨和阐述的维面远为广阔。无论是信仰、终极关怀、人格理想还是道义境界、社会职责、存在的意义, 这些问题由来已久。 她将冲破启蒙语境的既定框架, 驱使人们进行一些更为基本的追问。 的确, 在更大范围内, ‘人文精神’ 的衰落———如同张汝伦分析的那样, 正在变成人类所共同面临的趋势, 尽管启蒙的任务在许多国别业已成为历史陈迹。 如果将收复权威看作人文知识分子的首要目的, 这无疑低估了这个话题的历史分量。 ”[2]

李欧梵更是强调“人文”这个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他用“人文主义”这样一个更加宽泛、温和的词语取代“人文精神”一词:“人文指的是和人有关的东西。 ‘文’的古意是‘纹理’, 也就是形式和规则, 儒家传统也一向以‘人’和‘文’为依归, 人文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5]在《人文六讲》中, 他仔细介绍了何为“人文”, 在李欧梵看来, 人文由人与学问两部分构成, 人文就是以人为本、与人有关的学问, 凡是与人有关的学问都可以看成是人文的范畴。 在这样的论述框架中, 人文的内涵要广阔得多。

李欧梵也提到了商业化对于当代人思想和生活的影响。 不过, 与王晓明等人有所不同的是, 李欧梵立足于全球化, 他认为是全球商品化浪潮导致了人文危机, 让人坠入了享乐主义 (hedonism) 中, 使得日常生活显得庸俗无意义, 而他希望通过个人的“人文修炼”扭转此局面, 在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商业霸权面前保持个人的尊严。 而如何才能加强个人的“人文修炼”呢? 在李欧梵看来, 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读读文学、看看电影和听听音乐都行, 这都是提高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 大学里也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 王晓明等人当年大声疾呼重建人文精神, 他们将人文精神看作是少数知识分子的专利, 将人文与日常生活对立起来, 知识分子高高在上, 他们是启蒙者和布道者。 但是李欧梵打破了人们对于人文的一般看法, 强调人文不只是知识分子的专利, 每个社会大众都需要人文, 而且人文素养的提高亦非难事, 通过日常的学习便可以实现。

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 李欧梵的人文观念受到了英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雷蒙·威廉斯思想的影响, 威廉斯强调文化是普通的,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李欧梵也试图重新联结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让文化的意义回到“个人日常生活的领域”, 阅读文学、欣赏电影和聆听音乐不仅是一种人文熏陶, 而且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 只要坚持, 并不是一件费力之事。李欧梵认为越是在全球化、 后现代这样快节奏的世界里, 整天忙碌、无暇顾及自身感受的现代人越需要人文熏陶, 而通过人文学习和人文体验, 方能领略生活的意义。

当然, 李欧梵也看到, 在全球化语境下, 人文精神其实还包含了全球与本土之间的冲突, 在《人文六讲》一书中, 他特别以建筑艺术为个案, 探讨了全球化来临之后那些本土建筑师们的反应。 《人文六讲》一书汇总所提到的王澍、张永和等中国建筑师, 不仅了解西方文化, 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认识, 他们通过建筑向西方传达了什么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精神, 比如王澍的建筑就被认为是 “一个17世纪的中国人整出来的现代建筑”, 王澍等人的建筑也可以看成是对那种高度现代性的西方建筑的人文批判。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文精神”

我比较赞同李欧梵用“人文”“人文主义”的概念取代“人文精神”一说, 也赞同人文并非和日常生活对立, 并且在今日的全球化语境中, 虽然各国情况不同, 但是全球商业化浪潮的确对每个人都造成了冲击。 为了应付日益快节奏的生活, 人文教育在许多国家都不受重视, 在此情况下, 确实应该倡导人文教育。 像李欧梵先生所说的那样, “人文” 并非高高在上, 专属知识分子独享。 每个人离人文都不遥远,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 注重自我修养, 多接触文学、音乐、电影和建筑等各种艺术, 便都可以成为人文主义者。如果每个人都注重自我修行, 重视人文素养, 整个社会也将富有人文气息, 而变得不那么庸俗功利。

而且在今天, 讨论“人文”或“人文主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技术和媒体日新月异的时代, 媒体技术变革对文化发展影响巨大。 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曾考察了媒介技术变革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 他认为在今天以互联网新媒介为代表的技术贯穿于人类的生活与心灵更胜于以往, “我们个人与集体存在的所有过程都直接受到新技术媒介的塑造”。 在20 世纪90 年代, 他甚至已经预测了微博、 博客等社交工具将会改变人类的交往和文化模式。 他指出 “通过 ‘超文本’ (Hypertext) 和‘后设语言’ (Meta-Language) 的形构, 历史上首度将人类沟通的书写、 口语和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里。 通过人脑两端, 也就是机械与社会脉络之间的崭新互动, 人类心灵的不同向度重新结合起来”。[6]

卡斯特对于新的文化抱有一种乐观态度, 但是媒介技术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新的媒介技术也对文化造成了很大冲击,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让文化变化太快。 在新媒体时代, 似乎每天都有新的文化作品出现, 过去写一篇小说、拍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但是在媒体发达的今天, 这些变得容易了, 在网络上, 每天都有大量小说、微电影和电视剧被炮制生产出来, 让人应接不暇;其二, 在新媒介技术的支配下, 像本雅明所看到的那样, 文化变成了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 被不断地、大量地复制, 粗制滥造、 浅薄搞怪的东西充斥着整个社会, 粗俗甚至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风尚。 在新媒体时代, 悠久的传统文明和当代的经典作品不仅没有得到重视, 甚至还被随意肢解和胡乱改编。 在新媒体时代, 讲究文化品位、生活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人文教育不被重视, 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其实在不断下降。 波兹曼悲观地认为, 在新媒体技术取得了垄断和霸权地位的今天, 文化正向技术“投降”。 (1)

当然, 通过新的媒介技术, 自由、平等和民主观念深入大众内心, 原来只属于少数人的作品, 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社会大众拥有了更多参与文化创造的权利、空间和途径, 也有了更多表达的自由, 不少新兴文化都是由青年人创造出来的。特别是在人文教育方面, 新媒体技术并非一无是处。戴维·莫利就提醒人们不要夸大新媒体对于人文传统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不要迷失在技术的神话中, 他认为“最新的技术也可被用于最传统的目的”。[7]新媒体技术其实可以用来推广传统文化和人文经典。 借助于各种新的媒介技术手段, 人文经典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更加多样化、立体化。 今天, 还有不少电信和媒体公司研发了一些新技术, 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 如笔者所在城市的一个移动公司就曾经利用手机传播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而目前在世界流行的“传统热”其实跟新媒介的积极传播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 只要整个社会合理使用, 新技术和新媒介都将有助于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接受各种传统文化, 增加他们的人文素养。

总之, 今天我们再次讨论人文精神, 不能像20世纪90 年代那样, 将人文精神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大众对立起来, 要在全球化和新媒体这样的新语境中, 反思今天的人文危机, 并通过倡导人文教育和人文学习, 增强每个人的人文素养, 并借助于新兴的媒介技术, 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播, 提高人文经典的影响力, 从而驱除日益功利化、快捷化的生活观, 恢复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 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有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危机[J].上海文学, 1993 (6) .

[2]南帆.人文精神:背景和框架[J].读书, 1996 (7) .

[3]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序》[M]//王晓明, 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8:12.

[4]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J].东方, 1994 (5) .

[5]李欧梵.人文六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23.

[6]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 王志弘, 等,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406.

初识苦修主义与人文精神 篇2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受

摘要: 《 达芬奇密码》 是本世纪初最畅销的著作之一,它反映了当代批判精神的发扬与不畏桃战权威的时代气象。藉由对作者的基本认识,让我们理解到这本着作能涵括宗教、艺术、建筑、密码学等领域的原因,从这部小说延伸出去,也让我们认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方位天才达芬奇、苦修主义的起源及其类型与演变,更让我们通过省思,意识到崇尚理性思维、尊重历史真相与追求人文精神的价值。

关键词:达芬奇 苦修主义 理性 人文精神

一 一场丰富精采的飨宴

美国作家丹•布朗(Dan Brown)本来是一位英文教师,1996年开始对密码破解翻译的秘密政府机关产生兴趣,进而研究密码学,陆续写了好几本与密码学有关小说,例如处女作《数位密码》这本美国境内首屈一指的网络小说。近年全心投入写作,《 达芬奇密码》外另有《天使与恶魔》、《 圈套》等著作。

丹•布朗的妻子不仅研究艺术史,也是一名画家,夫妻两人合作的研究成果,常体现在丹•布朗的创作之中。例如《 达芬奇密码》里对于诸多艺术品的着墨,正是由于这本畅销全球的作品,是夫妻俩一起到巴黎,在罗浮宫所完成的。

生活经验影响创作,丹•布朗的父亲是一位项尖数学家,母亲则是宗教音乐家,作者过去科学与宗教相互冲突矛盾的生活经验,从《达芬奇密码》里也可以一窥端倪。

《达芬奇密码》描写宗教符号学教授罗柏•兰登到巴黎出差,途中他突然接到一通电话,得知罗浮宫的馆长已遭人谋杀,并且陈尸在博物馆中,馆长的尸体旁边,留下了一串令人困惑的密码,兰登随后到罗浮宫协助办案。兰登在与法国密码专家苏菲•纳佛共同分析谜团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达芬奇的作品貍,有一连串被巧妙地伪装、隐藏起来的线索。原来遇害身亡的馆长是锡安会的一员,锡安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古老祕密社团,它的成员还包括了牛顿、波提且利、雨果和达芬奇等人。随着线索逐一破解,兰登与苏非发现了一个被埋藏了好几个世纪、1

既富启发性又危险的历史祕密一原来锡安会长久以来保守的秘密,竟是守护耶稣的后代,而苏菲•纳佛居然是秘密的本身。

书中出现很多历代密码学的研究,也有很多对于建筑、艺术的描述以及针对宗教的反思。

二 达芬奇及其名著「蒙娜丽莎」

《达芬奇密码》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为解密的关键之一,不过以往提到达芬奇,想到的通常是「蒙娜丽莎」,他们之间紧密的关联性,由《达芬奇密码》以「蒙娜丽莎」作为封面可以窥见,因此,我想在这个部分,谈一下这幅不朽名画与它的创作者。

《蒙娜丽莎五百年》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可说是启蒙理性时期的滥觞,在这近一百年的世纪中,知识分子对于科学最有信心、最具期待,所以在那科学强势引领的时代之下,科学深深地影响了文学与神学两大学术领域。

达芬奇被艺文界推选为文艺复兴的代表巨匠,主要是由于达芬奇在艺术与科学领域上的全才发展。他除了画家的身分外,也是一位发明家、对于解剖学也有所涉略,他所绘制的喉部与腿部的解剖图,就是最好的证明。

诞生于托斯卡尼一个小镇里的达芬奇,为了雕塑、绘画而进行各种科学知识领域的探索,让他成为首位留下胎儿成长纪录的人、兼任战争时期君主心目中最佳军事工程师人选等各种艺术家之外的身分,完全符合文艺复兴时期,对于知识分子的要求。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能在理性主义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还深受知识分子界崇拜的关键。浪漫时期,达芬奇的全才,成为天才与英雄的认证,另外,浪漫时期,也是全力将艺术美化的时代,于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逐渐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蒙娜丽莎」愈加地神秘,有人甚认为它是达芬奇的自画像、有人认为画中的女人似乎在嘲讽着什么、更有人认为达芬奇在他的一系到画作中,藏着许多密码,而「蒙娜丽莎」则是这些密码的关键。艺文界的人士对这些符号的注释,更增添它的内涵。

三 苦修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达芬奇之外,主业会在书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耐人寻味。书中对杀手西拉系苦

修带、自我鞭笞的场景描写,除了令人感到阴森恐怖之外,也引起我对所谓「主业会」、「苦修主义」的好奇。

「基督教」、「天主教」与「东正教」名义上的纠葛、三者之闲的异同与发展区隔,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加上国内的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一般统称为「基督宗教」,所以在此使用「基督宗教」来指称相关的对象。

根据《二十世纪宗教思潮》的介绍,苦修主义是指一套属于精神上修练的思想系统。

耶稣曾在旷野中接受四十多天的试炼,此一试炼后来成为苦修主义者的榜样,换句话说,早在耶稣时代说已流行苦修之行。

提倡苦修主义的人认为,通过苦修,人们能除去撒旦藉由世间种种享乐,带给信仰者沉沦的羁绊。苦修主义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共通原则就是贫穷、贞洁与顺服三大原则。此外,苦修者必须服从灵修导师的引导,使灵魂日渐提升,进入与神同在的境地。书中提到的主业会的宗教态度,正是一种苦修主义,它在基督宗教系统中有非常久远的历史。西拉可视为典型的苦修主义修士,艾林葛若萨则是他灵修的导师。

早期的基督宗教徒,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他们的苦修主义者多半选择遗世独立,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在它被君士坦丁列为国教之后,苦修的定义也逐健增广为社会服务、宣扬教化等内容了。

修士的苦修可分为个人性以及群体性两大类。个人性的苦修,对修士必须遵守纪律以及自制操练有严格的要求,加上苦修主义者认为,人类逐渐滋长的邪情私欲,是与神沟通的最大障碍,所以个人性的苦修,特别重视在肉体方面的锻鍊;而群体性的苦修则较为重视礼仪,可以视为一种包含音乐、祷告、圣礼等仪式的团体性敬拜生活。

四 尊重历史真相,追求人文精神

这本书的主旨,应该是作者对于基督宗教(尤其是现代教会)的反思,可以以书中第266 到269 页中的对话作为佐证。这一个段落强调了耶稣本非圣人,耶稣亦有妻子,只是四百年后的君士坦丁大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中心,而扶植基督宗教,教廷闭会后,以些微票数差距决定封耶稣为神,并篡改史实,去除他的家庭生活以提升其神性,藉由贬低耶稣老婆抹大拉的马利亚为妓女,来证明

耶稣的守贞… … 这段陈述,在在说明了历史在某些时刻,因为权力利益争夺的影响而失去其真实性的情形。

书中对于基督宗教迫害他人的生命安全、掩盖历史真相着墨甚深,也嘲讽了基督宗教的弊端,像之前对主业会的描写便是一例。作者描写西拉时,带有不尽认同的意味,西拉鞭打自己以及使用苦修带时,或许因为掺杂太多对过去的愤懑以及心灵上的扭曲,所以不仅无法搏得读者认同与同情,还让我有他很愚昧的感受。

我对于作者所传达的另一观点很赞同--科技之外,人文精神的追求与人性的关怀也应该被相提并论。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科技格外标榜与依赖,事事讲求真理与效率,于是人们只是一味的去追求纯然科技面的思维与价值,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这是很糟糕的情况。因为人的内涵与见识,无法单由科技就能堆砌出来,还需要一些人文的情感来保持心境的柔软。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文精神研究 篇3

关键词:人的本质;现实的人;全面发展;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44-02

所谓人文精神,从本质上说就是重视人的价值和需求,关爱人的生命和命运,关注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精神。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提高到人的高度,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无不贯穿和渗透着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展现着人文魅力。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及其一系列著作中表现出来。

一、早期马克思思想的人文精神体现

马克思从青年时代起就受到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刻关注着人类命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及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从敬奉神转向关照人,从关注人来世的命运转向关注人现世生活的幸福,从倡导神性转向注重人性。他们高歌对人自身的赞美,倡导自由、平等和人的尊严。而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曾说过:“人不应当被作为手段,不应当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决、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1]268这些思想都曾深深震撼着马克思的心灵,加之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马克思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抨击专制制度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在此基础上写下了一系列展现人文精神的哲学著作。

在写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宗教的批判只是起点,是一切批判的前提条件,而且当“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2]2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的本质问题,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必须消灭使人不成其为人的一切关系来实现一个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可见,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人类解放问题,始终将此作为其哲学的最终目标,并认为无产阶级是最终能够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社会力量。

在稍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研究,继承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原理,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理解,把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开始认识到“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本质。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从而找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发点。1844年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思想实质是,以一种萌芽和原始的形态,表达了马克思的资本占有他人雇佣劳动的观点,这是马克思多年后在《资本论》中发挥并科学论证的那些极为重要的科学理论的草图和开端。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还指出私有制是异化或劳动的自我异化的基础和原因,另一方面它又是异化的结果。劳动的异化本身的结果是私有财产的再生产。因此,他认为社会从私有财产下解放出来是工人的经济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必要条件和主要条件,意味着真正的取消异化,他还强调指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进一步探讨了人的本质问题,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认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产品却作为一种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者相对立。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43劳动仅仅成为一种维持人的生存的手段。并且马克思从人与物的关系中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指出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异化,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异化了的社会。据此,马克思得出结论,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马克思在手稿中还从哲学理性出发,思辨地考察了共产主义问题。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3]426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自然科学一方面导致经济上富有的产生,另一方面导致经济上贫困的出现。而在共产主义的基础上,它们为充分表现人类本性的丰富性和丰富人类需求本身创造条件。因此,共产主义制度将消除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使人的感觉合乎人性,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地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未来的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符合最高人本主义原则的阶段。这个阶段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得到全面满足,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和谐一致。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即如何在扬弃异化劳动的基础上达到人的本质的复归,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在这篇文章的叙述中,处处都流露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境遇的关注,和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无情批判,论证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求得人的解放的正确道路,展现了马克思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成熟时期马克思思想的人文精神体现

1845年,马克思被迫流亡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就已经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伟大的科学成果最初以简要的形式在《神圣家族》中得到表达。后来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得到进一步的阐发。到1848年时,马克思恩格斯一道,用这一科学理论创作了《共产党宣言》。《宣言》向全世界展示了马克思的彻底的人文精神。在《宣言》中,马克思不仅号召无产阶级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写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开始抛弃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倾向,转而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人的本质及其解放问题进行了探讨。他着重批判了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的错误,阐发了自己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原则立场。认为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只是一种感性直观上的人,还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上的自然人。应当把人放到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放到人所生活的现实社会历史条件下去研究,看到人背后的感性活动的作用,指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奇所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72-73并由此出发进一步思考了人的异化问题,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异化的根源,要消除异化就要消灭分工和私有制,而要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就必须经过共产主义革命。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87可见,无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还是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人的本质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描述,都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类历史命运和未来理想生活的最大的关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人文精神体现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个性得到“畸形发展”的分析之后,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马克思分析说,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是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落脚点的。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质、才能、人格、行为风貌……)的充分或最大限度的发展,它是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整、由贫乏到丰富、由潜在到现实的过程。而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个性才会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那时共产主义社会将变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可见,马克思历来就重视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创造作用。它立足现实,指向未来,关注人自身,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取向。

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人文精神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价值观,还注重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论思考。马克思指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在马克思看来,人生有没有价值,不能以自我是否满足为唯一标准或主要标准,不能由自己来裁判,而应当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得到社会的承认为标准,由社会来裁判。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人只有更好地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在当今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如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并存,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拜金主义价值观并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能够引导人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真正理解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马克思的人生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为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虽然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观点也有所变化,但他的理论始终以阐发、解放、实现人的崇高价值为目标。他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本质的探讨,启发我们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关爱人的生命和命运;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促使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反对自私、冷漠、排他和不负责任;他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功能引导我们去求真、向善,不断净化心灵,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文素养。人的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在实践着马克思的理论。历史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最终证明马克思的人文精神理论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版,19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浅析 篇4

一、执着追求真理,进行理性思考

封建社会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禁锢人性的发展,否定人的独立价值。而真正的人性应该是要受到尊重,具有存在价值的,关于这一点,《牡丹亭》给予了很好的诠释,它充分肯定了人性的自由、思想的解放,对人文主义精神提出了新的思考。

杜丽娘生活在典型的封建主义官宦之家,自小深受封建伦理道德教化与影响,以致精神、肉体均被社会、家庭、父母所禁锢,没有自由可言。然而,她也是一个善于理性思考,执着追求真理的闺阁女子。

首先,当私塾先生向她传达错误思想时,她并没有盲目接受,而是进行深入思考,反复追问为什么。如对《诗经》的理解,私塾先生认为这是宣扬后妃之德的范本,杜丽娘却认为这是歌颂爱情的诗歌。可见她是一个善于理性思考,具有独立思想的女子。

其次,“游园”激发了杜丽娘青春的苦闷,她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春天,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丽。当其以少女心将人的春天与自然的春天融为一体时,那种来自于天性中的对自由、青春和美的赞美与追求便完全被激发出来。于是她开始抒发苦闷、慨叹美貌、幻想爱情、付出行动,并最终在梦中与柳梦梅欢会,享受了人性了温存。

“游园”唤醒了杜丽娘青春与思想的觉醒,唤醒了她对美好情感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汤显祖对封建礼教制度的深刻批判,控诉了其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而“惊梦”更是通过肯定杜丽娘在梦中与情郎柳梦梅大胆享受的爱情,对封建礼教提出了挑战,进而显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褒扬个性解放,体现人性光辉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极力褒扬个性解放,并于鲜明的人物形象中凸显人性光辉。杜丽娘洋溢着青春和活力,而柳梦梅则透露出秀气与知性,即使是丫头春香也十分的大胆、活泼。这些人物的性格无不体现出青春、梦想、自由。

生长于典型的封建家庭的杜丽娘,并没有被封建思想荼毒,反而闪耀着独特的人性光辉。在父母面前,她是一个温顺稳重、知书达理的深闺少女;独自而处时,她便对才子佳人有着美好的向往,思想早已脱离父母的控制。杜丽娘是一个勇敢的人,坚定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感情,为了心中所爱可以付出生命,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剧中另一主人公柳梦梅也是一个痴情男子,他对杜丽娘充满爱意,坚决维护爱情的尊严。他虽然读着四书五经,却丝毫没有被封建礼教束缚,坦荡地面对自己的感情,自由地追求爱情。柳梦梅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知识分子,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

除了这两个主人公,其他的小人物也透露出人性的光辉,如天真俏皮的春香和“情”的保护者角色——花神,均体现了作者对封建主义的嘲笑和对人性的彰显。

三、勇敢探索时代,实现自身价值

《牡丹亭》很好地诠释了作者对时代、对生命的探索,引导着人们去思考生命的价值。杜丽娘以自己理性的思考,执着的追求,勇敢地超越了那个世间处境,展现了同时代女性共同经历的心理挫折及对美好人生的憧憬,激发了女性同胞的共鸣。这种敢于探索的精神,为世人做了一个出色的榜样。

人生价值可谓是人文主义的核心精神。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将人从封建奴隶变身为命运的主宰者,这在杜丽娘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她十分勇敢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用死亡对封建社会“存天理、灭人欲”的歪理进行了抗议,那不被束缚的灵魂牵引着她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结语

《牡丹亭》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情恋歌,从不同层面对人文主义精神予以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作者褒扬了勇敢自由的探索精神,歌颂了古代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斗争,提倡理性思考,个性解放和生命价值。但是该剧也存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汤显祖在《牡丹亭》前面的剧情中不断地倡导着自由和解放的思想,大胆地对人性进行赞美和歌颂,但是在最后还是没有跳出传统的圈子。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最终结合是经过皇帝的赐婚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结合是被封建皇朝认可的,所以说作者的思想还是没有完全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这不得不说是其中的遗憾。

摘要:《牡丹亭》凭借其成熟的思想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不朽的经典。本文拟以其浪漫主义理想与批判现实的精神为立足点,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其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杜丽娘

参考文献

[1]沈德符.顾曲杂言[M].北京:砚云书局,1775.

[2]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篇5

论马克思哲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形成史的梳理,可以看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马克思哲学中是统一的.两者的统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人文精神统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逻辑相矛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初步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自觉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

作 者:岳新风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4(9) 分类号:B17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篇6

关键词:前朦胧诗;人文主义;“五四”;民族主义

中国并没有人文主义的传统,或是并没有成为具有推进社会进步的潮流,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是“新文化运动”从西方引进来的。在20世纪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一个与人道主义相互制肘的力量:民族国家主义。中国的民族国家主义传统确实根深蒂固的。而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也在清季产生。余英时在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与保守》一文中认为“百年来中国最大的一个动力就是民族主义”与此相反,“人文主义”却在民族主义的裹挟之中,并没有形成一种潮流。

发生、发展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朦胧诗,则产生了“人性”之光。我们说,建国以来到70年代末的文学基本上延续了《讲话》所规定的新方向: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艺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他缺少主体性。缺少作家自觉意识的觉醒。“红色文学”是“匕首”、“投枪”,是“民歌加古典”。而在这丧失人性的精神肉体消灭的狂欢下却隐含着走向自我,审视内心,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前朦胧诗写作。他并不是严格的接续“五四”启蒙传统。

首先,前朦胧诗人并没有过多的受多少五四的影响。他们基本生在“红旗”下。建国以来的文学基本上延续左翼革命文学与讲话所规定的新方向。此时的接受“五四”洗礼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正在或者已经接受了改造。他们的作品也不在具有“五四时期”的人文主题精神。充斥的红色文学并不具备启蒙精神。前朦胧诗人们既然不能红色经典中活的必要的营养。朦胧诗是自我启蒙,是人性的觉醒,与“五四”的“揭出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改良国民性运动不同。“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的政治性目标,并不是要让国民主体性确立。这也是他后来发生转向的根本原因。

其次,在60、70年代,虽然几乎没有国外文学作品与理论的出版物,图书馆也大都封存,但有一些在此之前出版的一些“内部读物”一般作为作为反面教材,叫“灰皮书”,以及一些“黄皮书”,还有一些外国文学书籍,像《人·岁月·生活》(爱伦堡)、《解冻》(爱伦堡)、《麦田的守望者》(塞林格)、《在路上》(克鲁亚克)、《带星星的火车票》(瓦·阿克肖诺夫)、《等待戈多》(贝克特)、以及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厌恶及其他》,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在“知青”之间悄悄流传。这些具有欧美以及俄国现代主义精神的书籍给了“知青”很大的启发和感受,他们如饥似渴的传阅这些书籍,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受到了一些影响,也带来了迷茫。章明曾发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感叹,“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现在看起来,朦胧诗并不难懂,多部分是,我们生活在他们之后,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这些诗变得好理解了。朦胧诗在当时之所以这么难懂,可能确实与当时人们已经确确实实习惯了“口语加民歌”的表达方式,以及革命与战斗诗歌的内容。除此之外,朦胧诗本身也有其“朦胧”的特性,比如欧化的意象,朦胧的表达方式:象征,隐喻的运用。这与当时影响他们的西方文学作品有很大关系,也与当时的政治症候有很大关系。在欧美以及俄国作品的影响下,他确实在中国这个缺少“人文主义精神”传统的国度下生长起来了。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说:“我们的新诗,六十年来不是走着越来越宽广的道路,而是走着越来越狭窄的道路。”经过三十年代大众化发展,40年代民族化的讨论,五十年代“新民歌”,诗歌一次次的走向了民族化、群众化,民族主义的思潮压制了个性与主体性。然而朦胧诗写作“不拘一格,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某些表现形式” 顾工在《两代人-从诗的不懂谈起》中曾发出质问,质问他的儿子顾城“你是用什么样的眼睛观察生活?”,“你写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诗是美学,还是丑学?”而顾城是这样辩护的:“我是用我的眼睛,人的眼睛来看,来观察。”,“我不是在意识的世界,而是在意识人,人类在世界上的存在和价值。”舒婷也曾大声疾呼:“他们都不欢迎我,因为我是人”,“人啊,理解我吧”。这在诗评家那里得到了更精确的指认。

他们要弥补与恢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召唤人的价值的复归;她们呼吁人的自尊与自爱,他们鄙薄野蛮与愚昧……他们追求人性的自由的表现……他揭示了“人”的存在,而这种“人”曾经是被取消了的。

——谢冕《失去平静以后》

历史的曲折发展使他们普遍的都经历了从狂热的迷信到痛苦的觉醒”朦胧诗的歌者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助西方的有限资源,自我生长出浓重的“人文主义精神”

——刘登翰《一股不可遏制的新诗潮-从舒婷的创作和争论谈起》

虽然“前朦胧诗”写作要早于“伤痕文学”,但是刘心武的“伤痕文学”《班主任》被认为开启了新时期文学。在小说方面,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再到“改革文学”其实是很不彻底的。“伤痕文学”与“改革文学”“‘祥林嫂式的哭诉”并没有什么用。而所谓的“改革文学”走到最后又成了寄托于铁腕人物“英明决策”,或是进行文革式的“造神”运动,而有的作家则干脆回到“农耕文明”。“新文化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展开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之进化概论》说道:“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大概因为如此“新文化运动”便成了从根本上救亡的方式,从思想上,高举“民主”、“科学”倡导人性解放,思想自由,甚至改造“国民性”。然而在这充满诱惑力的口号之下其实蕴含着民族自尊心的崩塌,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相继失败。真的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在这种现实的境遇下,启蒙是有落脚点和现实指向的,那就是“救亡图存”,至少在多数的民众看来,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救亡图存”。然而“国之不国”如何图存,于是,救亡图存在直接的目标便是首先得有一个国家。这是蕴含在新文化运动内部的“民族国家主义”倾向。这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启蒙”的姿态转向“救亡”的根本原因。梁启超在提出“器物、制度、文化”论时是有一个前提的。他说:

有一件大事,是我们五千年来祖宗的继续努力,从没间断过的,近五十年来,依然猛然进行,而且很有成绩。是什么事呢?我给他起一个名,叫做‘中华民族之扩大……他长得方法有两途:第一是把境内境外无数异族叫他同化于我,第二是本族的人年年向边境移殖,把领土扩大。五千年来的历史都是同这条线路进行……近五十年来,对于这件事,有几方面成功很大”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之进化概论》

而“前朦胧诗”写作却不是这样,他确实是一种“人性”回归与自我启蒙,他落脚与“人性”而非救亡。是关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人性”呐喊,而不是“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站在国家 、社会高度上的振臂一呼。他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种主体意识的回归。

注释:

姚家华,朦胧诗论争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姚家华,朦胧诗论争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王万森,新时期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46页.

丁帆,八十年代:文学思潮中启蒙与反启蒙的再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姚家华,朦胧诗论争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2]王万森,新时期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丁帆,八十年代:文学思潮中启蒙与反启蒙的再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0(1).

[4]孙基林,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道第三代[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

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之解析 篇7

希腊文化的精神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又体现在文化中他们对理性、自由及美的自觉的追求之中。

一、理性追求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精神

古希腊文化深受古代近东文化的影响, 但最终走上了与古代近东文化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古代近东文化的核心是宗教, 盛行多神论或一神论, 认为世界是由多神或一神掌管, 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对宗教的信仰, 而不是基于理性;他们关心的是上帝的意志和行为, 而不是人类的智慧和抽象的思维。而希腊人则超越了这种巫术、传统的束缚和神秘的权威, 开始理性地去思考社会、自然与人的关系, 由此创造了理性主义。正如伊迪丝·汉密尔顿说的:“希腊人站起身来, 理性开始它的统治。”希腊人的一个最根本的事实是:他们一定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古代的传教士告诉人们:“到此为止, 不能再向前了, 我们给思想制定了界限。”希腊人却认为“一切都应该经过考察, 经过质疑, 对于思想, 不能规定界限”。希腊人认为, 自然界是有规律可循的, 而不是由鬼神支配的, 人不仅是感觉的存在物, 而且是有理智的, 他不但能感觉到个别的自然现象, 也能理解自然规律, 这就是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理性”思想关系。

在非理性起着重要作用的上古时期, 希腊文人作为崇尚理性的先驱者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希腊理性精神的深入是彻底的反思和怀疑, 他们上天入地寻求事物的终极真理, 就是这种彻底求真的精神孕育了希腊哲学、文学及自然科学。“直至近代, 人类从没有如希腊人那样精密而又充满热情地研究自然界。”也就是这种反思精神让希腊人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死亡。希腊人把死亡看成是一场美丽的梦幻, 死亡对他们来说既不可怕又不可悲, 所以他们像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希腊人“培养思想, 使自己不受制于热情、迷信及恐惧, 而且从沉思和领悟中追寻人类生活里可获得的最平凡的幸福”。“贤哲的人, 而非勇士或圣徒, 乃希腊人生命的顶点和极致。”德谟克利特曾说:“我宁愿发现一项证明, 而不要波斯的王座。”可见, 在希腊的科学、哲学等著作中, 我们到处可以呼吸到一种宁静的沉思的空气。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我相信只有一种真正的不幸, 那就是作恶, 也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 那就是行善。”后来他因不承认希腊之神而被人告发, 并被判为有罪, 朋友劝他逃跑却被他拒绝, 因为他认为那是违法的, 于是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苏格拉底之死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一位希腊哲学家对死亡的深刻理解与认识, 更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那种可贵的理性主义精神——法律一旦形成便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尊严, 任何人都不可侵犯, 即使有不合理的成分。

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他们能客观冷静地对待人生中的悲剧。古希腊的悲剧并不等同于悲感故事, 其崇高和严肃是一场净化人心灵的教育。悲剧总在发生,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它。可以说, 就是这种理性精神铸就了希腊悲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希腊悲剧中的英雄人物在不屈不挠斗争的过程中, 使他们的精神、价值、力量等得以体现与升华, 因而使人们更加敬重和仰慕他们。正如尼采所说:“悲剧恰好证明, 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古希腊文明理性精神中这种对于英雄的崇拜而不单单对神的崇拜, 正是人文主义所颂扬的价值、尊严等的集中表现。这使希腊人能用一种乐观的积极的态度去勇敢面对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幸。

可见, 理性主义是古希腊文化的精髓, 它是古希腊对西方文化的重大贡献, 并深深地积淀在西方人的心中, 对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对自由的追求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体现

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另一表现就是对个体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对命运的反抗。希腊人比其他民族最先争取到了自由民的身份, 从争取自由到真正地拥有自由, 这个过程中既有苦难, 也有斗争, 但他们所拥有的最多的却是自豪感。即使在城邦瓦解之后, 古希腊人仍坚守自由, 此时他们的家园就是他们自己, 就是他们天赐的不可能被任何人夺走的自由。城邦会被外敌侵占、掠夺, 甚至毁灭, 但存在他们心中的这个家园, 只要人们自己不遗弃, 就无人能夺走;只要人们不辍耕耘, 就有丰收的希望;只要人们把这最后的家园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就能为之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古希腊人所享有和珍视的自由在古代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人类的奇迹。

正是希腊民族精神中这种自由独立的意志, 才促成了他们顽强的抗争精神, 也才有了希腊悲剧中震撼人心的英雄主义基调。正是这种罕见的、稀有的自由, 使人有了独立性和坚强性, 依靠自己去直面残酷的人生和自然。古希腊人的生活充满了英雄式的精神挣扎和求索, 这导致了古希腊在文学、科学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直到现在, 自由仍然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摇篮和前提。自由观念的深入人心, 也使尊重和发展个体成为人们心中神圣不可动摇的一种信念, 于是民主确立了。由此可见, 现代文明越发展, 我们能感受到的自由力量越大。

不过, 希腊文化也是有其弊端的:比如存在压迫妇女和奴隶的现象, 掀起多次疯狂的残酷的战争, 还缺乏对社会秩序责任的尊重等。于是, 辉煌的希腊衰落了, 被崇尚武力的罗马征服, 希腊文化也被随之而来的基督教文化长期压制。

然而, 文明不会死亡, 只会迁移。文艺复兴运动中, 人们发现了希腊, 重新高举自由和理性精神的旗帜。它源于古希腊的一些民主自由政治原则, 如公民可以享有思想、言论、写作、集会、信仰等自由, 这种精神开始逐渐传播到全世界。同时, 在古希腊理性精神的哺育下, 科学在文艺复兴以后也得以空前的发展, 以致我们现代社会几乎可以说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希腊的古典人文主义既是一种哲学精神,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伯里克利曾说过:“我们爱好美丽, 但是没有因此而变得奢侈;我们爱好智慧, 但是没有因此而变得柔弱。我们把财富当作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 而没有把它当作可以夸耀的本钱。至于贫穷, 谁也不必以承认贫穷为耻, 真正的耻辱是为避免贫穷而不择手段。在我们这里, 每一个人所关心的, 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 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 对于一般政治也很熟悉——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 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 而说他根本就没有事务。我们公民们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 我们的政策也将得到广泛的讨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 最坏的事情就是没有经过恰当的讨论, 就贸然开始行动。”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希腊精神的中庸、节制与适度。在我看来, 古希腊的文化所体现的是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 流传于希腊人的生活之中, 继承于西方文化的传承之中, 它再一次照亮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前进的道路。

摘要: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文化的精神就是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 存在于对理性、自由及美的自觉追求之中;流传于希腊人的生活之中;继承于西方文化的传承之中, 它再一次照亮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古希腊文明,人文主义精神,理性追求,自由追求

参考文献

[1]苏梦薇.远去的古希腊.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6.5.

[2]周启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8.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精神 篇8

在这里, 我试图从挖掘新课程中的人文主义因素入手,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主义精神。

一、增强语言的艺术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 “对语言美的敏感性, 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 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美感、愉悦, 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简明、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

精辟独到的见解, 会令人耳目一新;深刻精准的论断, 能使人过耳不忘;美好真挚的语言, 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 离不开辞藻的热情、诚恳和激励。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穿到自己的话语中去, 做到“情动于中而言于表”。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文学性, 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 给学生以美感,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挖掘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渗透人文主义思想,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朗读中感受美。语文课本上所选的美文, 都有很强的可读性。如朱自清《春》, 以优美的文笔、流畅鲜活的语言, 呈现给我们一个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春天。通过配乐朗读, 学生脑海便会不断更迭一幅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这些图景都是可感可触可闻的。学生流连其中, 很自然地感受到作品中的自然美, 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2.人物性格中辨别美。语文课本收录的大多是古今中外的精妙佳作, 那动人的画面、鲜明的感情、精辟的言辞、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等, 使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艺术价值。学习过程中, 要注意分析人物性格, 体会其内心情感, 辨别真正的美。

3.语言中体会美。优秀的作品都是以精妙的语言见长的。老舍被誉为“语言大师”, 他的名篇《济南的冬天》, 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活脱脱地呈现给我们一个温暖、和煦的冬天。他的语言鲜活, 切入角度巧妙, 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例如:“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三、重视个性化教育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东西的存在形式。因此, 就会压制个性, 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 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 也就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当前的班级授课制形式, 过分强调共性, 而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存在, 这是极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语文教育个性化, 可理解为注意个体在不同年龄的个性差异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两个方面。

1.允许不同声音同时存在。许多过去我们认定是正确的东西, 在今天的学生眼里出现了偏差, 产生了疑问。于是, 我们就多多少少地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事情, 比如有学生批评朱自清的《背影》一文里, 父亲爬过铁道过去买橘子是违犯交通规则的行为;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 有学生公然赞赏两个骗子是高明的心理专家, 他们是为了惩罚昏庸无能的皇帝才冒着生命危险去行骗的, 等等。凡此种种, 说明当今学生思维活跃, 敢于质疑, 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面对这些与我们过去的认识相悖的观点, 不要一刀切、一刀砍, 生硬地要求他们绝对服从, 而应该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的对象, 以多元的思维去理解、包容学生的见解, 给他们多一点人文关怀, 以导为主, 使他们的思想、言论、行为更加适合现今社会的需要与发展。

2.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意识主要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去获得, 它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 它关心的是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结果, 也讲求方法技巧, 但更关注培养能力, 特别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明代法海寺壁画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篇9

一、明代法海寺壁画的人物形象

明代法海寺壁画一共有九幅壁画,77个人物画像,主要包括各类佛经人物、供养人画像以及鬼怪等,人物形象丰满,人文主义精神不亚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水月观音图》就是明代法海寺壁画的杰出作品,它类似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佛经中认为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作水月观音,明代法海寺壁画中的水月观音被塑造成一位眉清目秀的妙龄少女,她梳着高挑的发髻,脸如皎洁的明月,低垂着一双玉手,身材丰腴,身披轻盈美丽的薄纱,衣服上绣有六棱晶花,身后有一轮满月和缭绕的祥云,水中盛开着几朵莲花,映着明月和祥云的倒影。水月观音象征着大慈大悲、宽容、善良、救苦救难,凝聚着东方女性特有的气质。文学艺术作品中经常用水月观音比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不同凡俗,这也是因为水月观音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和蔼而美丽,并非严肃、不可亲近的神。

明代法海寺壁画中的《十八罗汉》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坐鹿罗汉泰然自若地端坐在神鹿之上,仿佛略有所思,非常清高;欢喜罗汉扬手欢庆,脸上洋溢着心花怒放的笑容;举钵罗汉高举铁钵,是一位慈善的化缘行者;托塔罗汉虽然道行超群,却没有丝毫的傲气;静坐罗汉排除了所有的杂念,端坐静修,乐在其中;过江罗汉身背经卷,其神态流露出了传经讲学、普渡众生的庄重与敬业;骑象罗汉气宇轩昂的朗诵着经卷,他心怀众生,致力于佛教事业;笑狮罗汉身材魁梧,他的微笑象征着一种善缘和慈祥;开心罗汉袒胸露乳,达到了佛家的包容境界;探手罗汉悠闲地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在佛门修行事业中自得其乐;沉思罗汉面型丰腴,低头托腮,两道蚕眉下有一双圆睁的秀目,风姿敦厚而凝重;挖耳罗汉怡然自得的将手伸入耳朵,妙趣横生;布袋罗汉微笑着将乾坤宝袋扛在身后;芭蕉罗汉站在芭蕉叶下静心修行,超凡脱俗;长门罗汉用一只手轻拂着一道长眉,是一位心领神会、洞察世间万物的长者形象;看门罗汉手握禅杖,警惕地凝视着四方;降龙罗汉用佛法降服了神龙,在人间普渡众生;伏虎罗汉将自己的食物分给猛虎,使其顺服,并和猛虎一起玩耍,减少了人间的灾难。十八罗汉超出三界轮回,成为受人爱戴的尊者,明代法海寺壁画中的《十八罗汉》慈祥、友善、富有亲和力。

明代法海寺壁画中的侍女、童子、鬼怪的形象也被塑造的妙趣横生,侍女大多是美丽、温柔的少女,童子明礼而温顺,小鬼也不同于传说中的鬼怪,非常有规矩的扛着艮锯,长发鬼用手撑着风幡,他们庄严肃穆地跟随着长发帝王向前行进。

二、明代法海寺壁画的颜色搭配

明代法海寺壁画的颜色搭配非常和谐,水月观音白皙的玉颈上戴着一串项链,薄如蝉翼的披纱带有微微的天蓝色,碧蓝的海水和紫色的天空相接在一起,海面上浮现出了紫色、天蓝色、红色、粉色和浅黄色的莲花,圣洁而高雅,整幅壁画的人文主义色彩浓厚、鲜明。

十八罗汉后面的两幅壁画主要包括如来佛祖和飞天,壁画神像端庄、祥和,配有诸多艳丽的牡丹、舒卷各异的芭蕉、色泽鲜艳的月季和象征着智慧与觉悟的菩提树,飞天身披五彩飘带,反弹着精致的琵琶在空中起舞,周围有祥云缭绕,形象美丽、真实。

三、明代法海寺壁画的画法特点

明代法海寺壁画的画法技巧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从佛教故事来分析,《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虽然讲述了西天佛界的故事,但是取材于民间,巧妙地融合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祈福祭天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风情与场景,凝聚着民间智慧。从壁画线条勾勒法来分析,明代法海寺壁画兼具自由奔放和严谨凝重的特点,在77个壁画人物中,有不少人物形象都是一气呵成的,线条之间毫无停留的痕迹,体现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但是,在刻画人物面部表情和衣着时,线条收敛非常谨慎,像仙女的微笑和衣袂飘飘的衣裙基本都使用了单线平涂和丝染的手法,体现了温柔、美丽、慈祥、庄重等人文主义色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潮流,主张以人为核心,在美术界主要表现为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突显其庄重和宁静。明代法海寺壁画面积多达236.7平方米,被称作法海寺的“镇寺之宝”,壁画内容主要包括各类佛经人物、佛教故事、经变画、供养人画像、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壁画中的77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象征着美丽、优雅、善良、包容、慈祥等人文主义理念,壁画颜色搭配非常和谐,人文主义色彩浓厚,壁画内容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风情与场景,壁画线条勾勒兼具自由奔放和严谨凝重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凝聚着民间智慧。我国应该不断弘扬和发展中国的壁画艺术方能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参考文献

[1]马锦冰.心灵的飞动--北京法海寺壁画中的四大天王艺术风格研究[J].美术学,2014(15)

[2]杨恭胜.魅力无穷隽永当代--明代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特征与研究[J].湖南教育,2012(13)

[3]冬雷.有关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及其艺术特色的研究[J].教育学科,2011(12)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篇10

如何实现中学历史教学以知识、能力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把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放在首位, 努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拥有健康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品质、高雅的审美情趣、真诚的情感, 并学会宽容和尊重别人, 正成为新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广大历史教师也是能够做到一些改变的。笔者认为只要教师有心, 坚持在自己的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寓人文教育于历史教学中, 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 把握历史教育的特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从细微处慢慢的改变, 一步步提高, 就能让历史课真正变成有趣味的, 而又充满智慧的、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课堂。

以下试以人教版必修Ⅱ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 以就教与方家:

一、关注生命, 创设新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 可以为学生准备充分的阅读材料, 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情感。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 是一个饥荒时代。根茂叔的童年就在东一把树叶、西一把草根的日子里打发的。根茂叔的父亲, 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根茂叔七岁时的那年冬天, 家里一连两天都没有可填肚子的东西。当根茂叔饿得眼睛都懒得睁时, 根茂叔的父亲攥着一把带着泥土的地瓜藤回来了, 父亲哄根茂叔在屋外喝着放入藤粉面的水汤, 而后转身回屋, 用一条草绳在房梁上自尽了。根茂叔长大后才知道, 父亲是为了给他省一口吃的, 才如此做的。”提问:“同学们, 请说一说你对根茂叔遭遇的内心感受是什么?”

“材料二《村居》:围墙紧傍小溪流, 雪白阳台绿树头。拆掉草房换砖瓦, 家家更上一层楼。 (刘振德《诗刊》, 2005年2月号) ”又问:“从《村居》中, 你们对今天的生活的内心感受又有哪些?为了珍惜今天生活,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生活观?”

关注生命质量, 关注人的存在状态是政治经济变化的产物, 更是基础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只有把教学目标从“天堂”回到“人间”, 关注历史上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关注现实中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现实, 体察百姓疾苦的人文精神。我们的历史教育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创设新情景可以使历史学习由枯燥变得生动, 由历史恒远变得触手可及。这样历史学习就会由简单抽象的死记硬背变成生命成长过程的体验和感悟, 这对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实现主体, 组织社会实践,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虽然历史是过去的事物、现象, 但人类活动沉积下来的大量历史信息, 很多仍存在于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里。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 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社会实践式的历史教学模式, 主要指结合校外历史调查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内容贴近社会,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加强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这样的实践调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

我在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 安排这样一些社会实践活动:1、“以调查访问的方式, 整理出近现代社会生活中服饰发生了哪些演变?原因是什么 (调查表略) ?”2、“以社会调查、影视资料收集等方法, 整理出新中国成立后民居、风俗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优化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可以按衣、食、住、习俗等生活内容, 把学生分为四小组, 各小组从当今报纸、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中挑选宣传现今社会生活的流行语, 进行竞赛, 各组报出流行语后, 要有一名同学总结生活流行语背后反映的社会生活变化趋向。形式是这样的:

甲组 (衣) :休闲随意, 领舞时尚新潮;恒久魅力, 你我共有;拉链衫;及膝裙;宽松裤;百褶裙……

总结变化:当今人们服饰内涵丰富化、品位化, 服装款式多样化。

乙组 (食) :生态美食;膳食革命;科学饮食;菜篮子工程;清水工程;绿色GDP;能炒菜的电磁炉……

总结变化:当今人们饮食注重营养、讲究质量;温饱不在是唯一追求, 调整口味, 时尚饮食。

丙组 (住) :安居工程;浪漫家居;民心安居;民生焦点;康居工程……

总结变化:当今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 居住面积扩大, 注重居室装修, 居住环境。

丁组 (习俗) :略。

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可以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 不拘泥于教材的结论, 让教材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资源。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 设计历史知识的综合问题, 在能力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的过程, 这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可以说无处不在。如, 就“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专题可设计以下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我们无穷的力量。无论我们走到哪里, 只要听到那振奋人心的旋律, 一种自豪感、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

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什么?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 歌词中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5年, 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主要做了哪些努力?你如何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今天的作用。

这样的设计, 使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能力训练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和载体, 在教学中颇有成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时代的要求面前, 我们这些带着“知识分子”头衔的人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精雕细凿自己教学, 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始终不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上一篇:小学数学中的体验学习下一篇:序贯性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