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法

2024-08-10

归纳概括法(精选五篇)

归纳概括法 篇1

一、提供材料巧引导

如讲授鲁教版初中教材九年级下册选自《诗 经》的一首 诗“蒹葭 ”时, 我走向讲台, 先板书了“欲罢不能”这个词语, 让学生解释意思。初四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这样的问题很快就能回答出来。然后, 我又引导说:你们有“欲罢不能”的经历吗?学生纷纷举手说:有这样的经历。我又引导说:“是啊, 这样的经历谁都经历过, 今天, 我们学习的课文《蒹葭》, 文中的主人公在情感方面正经历着这样的处境, 请你们结合课文下注释, 认真阅读课文, 概括出全诗的内容。”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已有的体验和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了, 老师的引导相当于把课文中一根情感的弦接到了学生这根弦上, 只要轻轻一拨, 就会发出优美和谐之音, 这大概就是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吧!

最后, 学生们完美地概括出全诗的内容:“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寂寞的深秋旷野, 面对茫茫的秋水, 等人不见, 寻人不着, 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但他仍不能放弃心中那份美好的执着;因为越是追求不到的, 就越是觉得它可贵, 也就愈加产生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 这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 一种‘剪不断, 理还乱’的滋味。”

二、找重复处撷重点

课文中出现重复的句子或词语往往是课文的重点, 是概括归纳课文内容要特别关注的地方。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能围绕这些句子或词语动脑筋、想办法, 围绕这些句子词语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各种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 走进课文, 学生就会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很好地概括归纳文章的内容及主旨。

如讲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理想》时, 那是一大篇诗歌, 初一学生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知识积累非常有限。课前, 我有意布置预习熟读课文。上课时, 我问学生读熟课文了吗?学生都说读熟了。我问:“读懂了吗?”学生说:“没读懂。”这时我就告诉学生默读全诗, 从中找出用得最多的词语。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全诗用得最多的是“理想是……”, “理想是……”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 我要求学生把这些词语的句子划出来。学生很快地概括归纳出全诗的主要内容———“大 赞理想的 意义和作用”。也就是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要为理想而奋斗。

讲到《小溪流的歌》时, 我让学生细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写“小溪流的歌”的句子, 然后,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全文。写出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即勇往直前, 不怕任何困难阻挡,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学生抓住了要领, 轻松掌握了文章的主旨。

三、过渡段中有乾坤

过渡段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好像文中的一个枢纽, 巧妙地连接着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能找到它, 就可以顺藤摸瓜把它连接的上下内容一网打尽, 从而用简洁的语言先归纳出上下文的内容, 再把上下文的内容相加合并起来, 这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 进而体会出文章的主旨意图。

如我讲六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一上课, 我就布置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概括出课文的内容。有学生立刻就说:“这么长的课文两分钟就概括课文的内容, 怎么可能呢?”我接着说:“是有一定困难, 但有个巧法, 注意好过渡段, 能让你很快知道文章都写了哪些事件, 细读课文吧!”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说:知道了文章的内容。果然, 大多数学生找到了文章中的那个过渡段。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百草园的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活, “虽然‘我’推测了多种家里人将我送到书塾里的原因, 还是带着无限的留恋离开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去了”。最后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了文章的内容及主旨。

讲到《看云识天气》时, 我让学生细读课 文 , 找出能应 对题目中“识”的那个段落, 学生很快找出了第二段即“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 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 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段就是文中的过渡段, 它既是第一段 的总结 , 又是后三 段的“纲”。概括出这个过渡段的内容, 学生很快地归纳出了全文的内容。

申论答题技巧之归纳概括题:提取法 篇2

一般来说,在给定的一组材料中,往往会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原因、结果等各种要素,对该组材料来说,人物和事件是核心,它们表达了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而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常为辅助性要素,它们对材料的主题常常起补充说明作用。因此,在概括材料内容时,考生应用精简的话语将主要内容抽象概括出来,去掉材料中的细枝末节,概括内容中的精髓。即在概括材料时要将人物和事件从材料中提取出来,而对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要素,可根据需要保留或删减。

例如:

某镇两所中学有50个初中学生没有入学,失学率达10%。学校通过调查发现,50个失学学生大部分不是因经济问题,而是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而没有入学。而且这些家长文化水平也很低,受教育的程度平均只有二年级,近一半家长没有进过学校。镇政府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决定书面告知,对处罚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镇政府提起复议,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半个月过去了,家长既没有执行决定书,也没有提起复议和诉讼,镇政府申请法院执行。并让家长写了保证书。但家长没有履行诺言。于是人民法院送达强制执行通知书,强制执行通知书送达后,除3名外出打工者外,47名学生全部入学。

这个申论材料经第一次概括后大致内容约400字,我们对这400字内容再进行抽象概括,去掉一些论据及其他枝枝叶叶后,可以概括为如下主题:

学生辍学,学校、镇政府和人民法院都非常重视,他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采取了不少措施。他们运用法制手段和思想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家长的觉悟,使家长认识到学习是孩子的权利,不应该剥夺,终于使47名学生返回了学校,继续学习。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四法 篇3

从近三年湖北卷的情况看,题干中并未直接出现“归纳”“概括”的字眼,而是与其他考点比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等结合起来考查。事实上,“归纳”“概括”就是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就题型而言,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简答题。具体的解题方法可参考以下四个方面。

一、标题导引法

论述文的标题往往是论题甚至观点,如2011年的“中国建筑的‘文法’”、2012年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是文章的论题,归纳要点时可以视之为陈述对象;2013年的“乡土本色”恰是文章的中心观点。

2012年高考第8题的四个选项给出了归纳要点的几种常见语言形式: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从根本上说还是……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

如果文章没有给出标题,则要重视开头,因为重要概念、论述对象一般出现在开头。

二、关键信息提取法

论述文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因而论题、论点(分论点)是内容要点,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阅读时要重点把握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所谓的“关键信息”是指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一文第三段开头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是非常明显的过渡句,据此可知全文是围绕两个“为什么”展开论述的,要点归纳就迎刃而解了。但不是所有的要点都会这样直观,更多的时候需要瞻前顾后,对关键信息进行整合。

例:请归纳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难发现,第一句就是观点句,它是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的,但不可就此下定结论。因为接下来作者对“乡土”一词的来源做了剥笋式的分析,直至最后一句才点明“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综合首尾两句的信息,要点可归纳为:中国乡土社会产生的原因是不流动。

三、结构分析法

一般来说,论述文一个段落的中心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但各个段落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方式,如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等。把握结构特点后,通过“合并”(把并列的内容要点相加)和“提炼”(抽取各个内容要点的共同点)的方式,概括出中心意思,力争不遗漏,也不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牵扯进去。

例如,《中国建筑的“文法”》中的三处表述“这是一种‘文法’”“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前后呼应,呈并列式展开,归纳要点时一一列举即可。像《乡土本色》,用现代社会予以对照,乡土社会的特点更加鲜明了,但二者有主次之别,当以乡土社会为主要陈述对象。

四、回文对照法

对于选择题,回文对照再做判断是最后一道工序。每个选项在原文都有相应的表述,但又不尽相同,确定答案前要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如2013年湖北高考第8题的B项: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原文的相关表述在倒数第二段:“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通过对照可知B选项中“抽象真理”“普遍联系”的表述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另外,解答这类题目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对错,还要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二是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则必须构成因果关系。

盯着人写与盯着“面包”写

钟明奇

莫言在华东师范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再一次主张小说创作要“盯着人写”。“盯着人写”,就是要求作家特别重视从人出发,即尤其注重以一定典型环境中作家真正熟悉的典型人物为中心,由此写出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本质。

必须指出的是,莫言所谓“盯着人写”,乃是指作家要盯着他熟悉的人物写,即便是虚构的人物作家也要熟悉他(她)——熟到人物跟自己一样,人物与自己心心相印,否则就不知道如何处理情节。莫言在演讲中说,有的作家可能写了几十部、几百部作品,但依然是二流作家,其原因就在于他只是写了一连串精彩的故事,因为对人物并不真的很熟,因此并没有完成文学写人这个最根本的任务。

但当今不少小说家在小说创作中,并不是盯着人物写,而是仅仅盯着“面包”写。所谓盯着“面包”写,就是把小说创作当成换取经济利益的商品。他们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并不着力刻画他们真正熟知的人物,而苦心经营故事情节如何吸引人,试图以看似动人魂魄实则粗俗庸陋的故事情节赢得某些读者。现在有的小说家就明确地说过,好小说的标准就是“好看”,就是要求小说故事性强,而不是“耐看”,即有耐人咀嚼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丰厚的艺术底蕴。惟是之故,当今某些作家醉心于描写性爱、暴力、迷信、奇幻等等,只考虑市场是否广大,而不管小说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真实。

毫无疑问,真正“盯着人写”的小说创作与名利无关,与仅仅盯着“面包”写,显然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诚然,盯着“面包”写的小说作品不能说一无是处,作家考虑市场也未必完全是坏事。但仅仅只盯着“面包”写,小说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也许会为着市场等原因而作出许多妥协。过于考虑读者市场、盯着“面包”写,由此刻意追求奇巧的故事情节,以致时或有失真实。

1. 与“盯着‘面包’写”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盯着‘面包’写”就是作家在写作时,试图以动人魂魄而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赢得某些读者。

B. “盯着‘面包’写”的标准就是“好看”,就是要求小说故事性强,而不是“耐看”。

C. “盯着‘面包’写”,其创作目标必然会只考虑市场是否广大,这是作者极力反对的。

D. “盯着‘面包’写” 与“盯着人写”的根本区别是,前者重名利,后者重文“道”。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家在小说创作中之所以盯着“面包”写,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试图把小说创作当成换取经济利益的商品。

B. 盯着“面包”写就是既要求小说故事性强,也要求需要追求有耐人咀嚼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丰厚的艺术底蕴。

C. “盯着人写”与盯着“面包”写,是不太相同的两种境界,莫言就说过他在写作时是独立的,从不考虑读者。

D. 盯着“面包”写由于过于考虑读者市场,小说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也许会为着市场等原因而作出一点妥协。

1. B 2. A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与概括 篇4

一、函数方程思想

函数方程思想就是用函数、方程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变化或未知数之间的关系, 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函数思想: 把某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相互制约的变量用函数关系表达出来, 并研究这些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最后解决问题, 这就是函数思想。应用函数思想解题, 确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关键步骤, 大体可分为下面两个步骤: (1) 根据题意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把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 (2) 根据需要构造函数, 利用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方程思想: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 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 (方程、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 , 然后通过解方程 (组) 或不等式 (组) 使问题获解。

函数与方程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数学概念, 它们之间相互渗透, 很多方程的问题需要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 很多函数问题也需要用方程的方法支援, 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辩证关系, 形成了函数方程思想。

二、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中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对于所研究的代数问题, 有时可研究其对应几何的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 (以形助数) ;或者对于所研究的几何问题, 可借助于对应图形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 (以数助形) ,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数形结合。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即数与形两个方面。在一维空间,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二维空间, 实数与坐标平面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我们要抓住以下几点数形结合的解题要领:

(1) 对于研究距离、角或 面积的问 题 , 可直接从几 何图形入手进行求解即可。

(2) 对于研究函数、方程或不 等式 (最值 ) 的问题 , 可通过函数的图像求解 (函数的零点, 顶点是关键点) , 做好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

(3) 对于以下类型的问题需要注意:可分别通过构造距离函数、斜率函数、截距函数、单位圆上的点及余弦定理进行转化, 达到解题目的。

华罗庚先生指出:“数缺性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 割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大致分为两种情形: 或借助于数的精确性阐明形的某些属性, 或借助于形的几何直观性阐明数之间的某种关系。

三、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当问题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 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 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 给出每一类的结果, 最终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

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种:

(1) 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讨论的;

(2) 运用的数 学定理、公 式、或运算 性质、法则 是分类给出的;

(3) 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性的;

(4) 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 这些参变量的不同取值导致不同的结果的;

(5) 较复杂或非常规的数学问题, 需要采取分类讨论的解题策略来解决的。

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 在中学数学中有极广泛的应用。分类讨论题覆盖知识点较多, 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分类思想和技巧;同时方式多样, 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但分类必须从同一标准出发, 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 包含各种情况, 同时要有利于问题研究。

四、化归与转化思想

将未知解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 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 化归为在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的思想叫做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实质是提示联系, 实现转化。除极简单的数学问题外, 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转化为已知问题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解决数学问题就是从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思想, 解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步步转化的过程。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是, 如:未知向已知转化, 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 新知识向旧知识转化, 命题之间的转化, 数与形的转化, 空间向平面的转化, 高维向低维转化, 多元向一元转化, 高次向低次转化, 超越式向代数式转化, 函数与方程的转化等, 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五、或然与必然的思想

概率所研究的随机现象, 研究的过程是在“偶然”中寻找“必然”, 然后再用“必然”规律解决“偶然”的问题, 这其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就是或然与必然的思想。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 高考中对概率内容的考查已经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通过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随机事件的分布列、数学期望等重点内容的考查, 一方面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另一方面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否运用或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从而体现或然与必然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顺娘.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J].福建中学数学, 2005 (08) .

[2]侯斌.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概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6) .

[3]罗增儒.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中学教研 (数学) , 2004 (07) .

[4]刘良华.数学构造思想方法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5]陈顺娘.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 2005.

归纳概括题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提炼中心思想题,引起学生对这一类题型的重视; 2,掌握两种常见概括方法——关键句法与分析归纳法的运用; 3,改善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方法,鼓励平时注重积累。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于理解两种常见概括方法的运用;

2,难点在于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并如何运用到具体的解题中。

三、教学准备

制作课堂讲义,上课前分发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平时有经常看报纸吗?有的话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整篇冗长的报道读完之后,感觉不知道作者讲了些什么,要表达怎样的观点?要想解决这个阅读难题,就必须充分重视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二)、解题方法讲解 1,关键句法。

就是在文中找出可以直接体现段落大意的句子,它可以在段首、段尾,也可以是在段中某个过渡部分。这种方法通常用在一个或几个段落大意的归纳上。以14年“语言知识运用题”第六题为例: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得出正确答案之前,我想先听听同学们的答案,并说出选择的理由的什么。好,请这位同学来谈谈他的看法。讲得很好,有没有不同意见的?(生,举手)

师:请那位同学来讲一下。

好,两位同学都很棒,讲得有理有据。其实在得出正确答案之前,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要自己先去分析思考,之后再对照老师的讲解回顾一下自己哪里想对了,哪里想错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下次拿出来用时就能做到熟记于心。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到底该选哪个答案。师:大家明白了吧?哪里还有不懂的可以提出来。

2,分析归纳法

然而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用到第二种方法——分析归纳法。通过分析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再把它们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最后得出文章主旨。下面以杨朔的《荔枝蜜》为例来讲解这种方法的运用:

《荔枝蜜》

1、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从化温泉吃鲜荔枝了。

3、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那蜜蜂忘记早晚,有时趁着月色还采花酿蜜。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大。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4、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5、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蜜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一走进“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害么?” 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是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6、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7、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8、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师:请同学们先用10分钟阅读一下这篇文章,并试着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出每个部分的大意,最后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完成后来两位同学把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生,演板结束)

先来看右边这位同学的,有多少同学是赞成的举个手;再来看左边的,有多少同学赞成;有没有两者都不赞成的,请站起来说出你的理由。

师:同学们都讲得很好,讲出了自己的见解。下面听听老师是怎么划分的吧:

五、课堂总结

师: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堂课的内容。

上一篇: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下一篇:孤独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