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

2024-08-06

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精选六篇)

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 篇1

1 生态危机的界定及主要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在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藐视大自然,把自然看作是可以任人宰割和役使的对象。然而,当人类对自然界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转化的能力,自然界已不堪忍受人类的掠夺和破坏时,人类自身面临了生态危机。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的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人与自然共处一个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要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势必导致“生态失衡”,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陷入危险之中。因此,生态危机从实质上来讲是“人类存在方式的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危机”[1]。

生态危机主要表现是人口压力增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消失等方面[2]。近年来,生态失衡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以森林锐减为例,森林具有无可替代的维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可是,由于人们大量过度地采伐使全球森林正在迅速减少,据联合国《2000年全球环境展望》公布的数据,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了一半[3]。联合国粮农组织2011年11月30日发表报告说1990年到2005年期间,世界森林损失速度为年均1 450万hm2。森林的锐减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减少,世界淡水资源不足,大气污染加剧。毋庸置疑,这些事例意味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恶化,并且意味着人类已到了必须对环境加以改善的紧要关头。

2 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人口的急剧增长

全球性人口膨胀严重危及整个生物圈。在人类早期人口数量的增长是缓慢的,“二战”以来,全球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到现在已达到70亿人口。罗马俱乐部曾根据生物圈每年生产植物的总产量和每人每年消耗的总能量,计算出地球生物圈最多只能满足80亿~100亿人口的需要[4]。而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科学家推断世界人口大约于21世纪中期超过90亿,将在21世纪末超过100亿。如此多的人口,显然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力。有限的地球,容不下无限增长的人口,地球已严重超载。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导致了对食物、水和能源等地球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人类为了生存过度地向自然索取,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缩小,产生生态危机,最终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

2.2 科技的负面效应

人类在20世纪借助科技的伟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然而,却不幸地看到,这些成就的取得大多数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人类的行为不仅仅是取得了胜利的果实,另一方面,它也引发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纳说: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带来福音,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泰纳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如DDT的使用不仅消灭了害虫也杀死了大量无辜的鸟儿、昆虫,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百花吐艳、百鸟争鸣的春天即将沦为“寂静的春天[5]”。汽车的发明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舒适,可是今天汽车又是城市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正是由于人类对技术不顾一切的追求,滥用科学技术盲目征服自然,而忽视了科技的负面效应,使其负面效应扩大化,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最终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

2.3 现代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在不发达国家也出现的一种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要满足“需要”,而更重要的是不断追求难以彻底满足的欲望[6]。消费主义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认为消费是人生的根本目的。消费主义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更造成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双重恶化。从环境角度看,消费主义通过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势必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现在掌握的知识已说明:地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而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所激起的人类欲望显然超越了地球生态圈所能承受的限度。消费主义煽动了人们的消费激情,使人们的消费欲望无限膨胀。例如,人们不断地更换手机,我国每年大约有7千万部手机被淘汰,从而又产生大量电子垃圾。而大量废弃物造成了垃圾过剩,也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转化限度。实际上,正是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生成了现代环境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资源枯竭和废弃物过剩。在当代社会,消费主义所采用的生活方式,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

2.4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人为自然之主的价值观念,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企图主宰和控制自然,一切以人的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为前提。这是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总根源。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而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只具有工具价值,因此,人的利益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认为只有人才享有道德的关怀,而自然被排除在道德关怀范围之外[7]。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主体性不断增强。人类凭借不断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一路高奏凯歌走向辉煌。这种事实无形中也促使人类向着“征服者”“主宰者”的中心地位逼近。人类就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是万物的主宰,视自然界及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存在的唯一价值不过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越来越觉得凭借科技的力量,可以使自然完全服从人类的利益需要。人类误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的欲望无限膨胀对自然不顾后果开始掠夺、征服,人类所到之处自然便伤痕累累。因此,正是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人类对自然只是一味索取而没有给予必要的补偿,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3 应对生态危机的对策

3.1 适度控制人口的增长

地球生物圈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人类要想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须保持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出生率和成活率也随之而提高,而且还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从全球看,亚洲、非洲人口增长很快,特别是亚洲,虽然欧美一些国家的人口增长较缓慢,但也是在增长。针对人口压力问题,人类就必须采取措施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缓解人口压力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使人口的数量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增长这是人类能够永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为减少世界人口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后,还应该继续严格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移风易俗,提高文化素质,促使生育观念转变。缓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给地球一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3.2 科学技术的正面引导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科技的负面效应从来没有超过它的正面影响。人类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其负面效应,使科技更好地发挥其正面效应。要以生态意识对科技发展进行重新评价,要利用科技的潜力为治理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克服人类在技术应用中的认识错误和短视行为,把有助于生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作为研究与应用的主导方向,促使科技走向正途。依靠高科技探明并开发利用自然界所蕴藏的潜在的资源,比如:利用垃圾和地震的能量发电,从而变废为宝,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节约现有能源;依靠高科技创造出新的替代材料,发现新能源以减少现有能源的压力与危机;依靠高科技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依靠高科技手段积极治理和恢复已被破坏和污染的环境。比如,通过对各类固体废物回收、分离和加工处理进行再利用,从而降低了能耗和物耗;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对各类工业污水、生活用水进行净化后再加以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总之,大量事实已显示出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控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具有光明的前景。

3.3 选择有益环境的生活方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其结果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灾难。因此,人类要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取代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拚弃现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用循环型生产体系取代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大量生产体系。同时,还需要通过广泛地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自觉地把消费行为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用对环境有利的绿色产品,去替代那种高污染高消耗的消费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勤俭节约,视节俭、节制为美德,在社会上崇尚它。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和保护大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不可能再造出第二个“生物圈”。人类只有抛弃无限膨涨的占有欲望,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圣雄·甘地说:“文明的精髓不在于需求的增长,而在于有目的地、自觉地放弃它们。”

3.4 转变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开始深刻反思,开始检讨自己的行为,重新认识地球上的植被和地下的资源,逐步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认识到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冲突,消除生态危机,就必须转变观念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彻底改变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一方面,必须抛弃追求眼前利益,不顾后果无限地向自然索取,急功近利的狭隘思想,批判人类征服主宰大自然的思想,克制人类疯狂的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另一方面,必须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的母体和家园,是人类存在的根基,人与自然是平等、共生、共存和共荣的关系,人是无法离开自然独立存活的。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必须充分考虑到是否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否超过自然所能容忍的最大限度,否则,自然就会对人类实施报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类不要试图统治自然、主宰自然,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条件,敬畏生命,视自然万物为朋友,与它们和谐共处,人类才能够持续发展。

4 结论

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在21世纪有一个健康顺畅有序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经济、法律和政策等手段远远不够,必须要在更深的文化层面进行彻底的反思,认真考察工业文明背后的价值理念。必需转变观念,抛弃“人类在自然之上”“人类可以任意主宰自然”的观念,抛弃无限度的物质性和消费主义伦理。形成兼顾人的需要与自然的需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当代人的需要与后代人的需要,以及同代人之间需要的新的文明观和新的道德伦理观。人类才有可能消除生态危机带来的种种困扰,拥有美好的适合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

摘要: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命运,为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多种原因。结果表明:人口过多、科技负面效应、消费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人类应适度控制人口、正面引导科技、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转变观念,从而解决或者缓解生态危机,降低生态危机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危机,表现,产生原因,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世东,徐程扬.论生态文明[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5.

[2]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苏州大学,2011.

[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2000[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4]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张剑.消费主义批判的生态之维——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一种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10(4):104-109.

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篇2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原因;影响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具体成因如下:

(一)内因

一些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普遍存在着生产结构性过剩问题。由于整个市场是开放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得以呈现,资本也可以自由流动,于是生产者开始扩大生产追逐利润。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盲目性、不可预见性等自身的缺陷,使整个生产处于无序状态。比如,当某一种产品有利可图时,许多生产商都集中生产同类商品,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生产供过于求使产品挤压,商家无利可图。

当资本无创新、无利润或市场饱和时,金融资本会不断侵蚀产业资本的利润,导致一小部分富裕的亚洲人开始将资本由实业型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流向如房地产、证券、股票等“泡沫型”产业,造成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的虚假繁荣。而房地产和证券等投机利润高的行业,不断吸引着外资和银行贷款的资金投入。比如,房地产价格远超出居民实际承受能力,产生巨大的房地产积压,形成银行不良债权。由于东南亚国家货币资金的流动具有盲目性和集中性,不能引导资源进行合理流动和配置,资金的流动只是对社会财富的超经济和虚假再分配。

亚洲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亚洲经济的发展受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它本身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市场经济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整个市场局势也难以控制,因而投资者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无法解决“负面外在效应”问题,我们很难把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亚洲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既保持固定汇率又扩大金融自由化,这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由于泰国所有的百姓都可以拿着泰铢自由兑换美元,且没有一定额度,导致泰国的外汇储备不够且没有美元可去换之。7月泰国政府已没有固定汇率了,在这样浮动的情况下泰铢贬值。这些对冲基金当时炒东南亚时,以美国为首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和长期资本管理基金三大基金调动了1000亿美元攻击亚洲,当时任何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没这么多,东南亚金融风暴想把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辛苦赚来的钱变成一场金融风暴或金融战争。

在中短期债务较多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便会不可避免地使本国货币贬值。1997年索罗斯把目标盯在东南亚,利用汇率来赚钱。当时泰铢与美元的比率是1:25,一个美元可换25个泰铢。美国在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在当时泰国房地产、股市都有泡沫境况下,其利用有量子基金及大量抵押资本带着钱首先冲向泰国。索罗斯找商业银行来借钱并给其利率,泰国很多银行都把钱借给他。而美国利率低亚洲利率高,于是,索罗斯就在国际上借泰铢抛泰铢,许多人心理惊慌便拿美元去换泰铢,最终获得许多美元。

银行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有经济问题均源于银行体系。亚洲一些国家的银行业未能及时建立较完善的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使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系统性风险高于发达国家,外资银行进驻也带来了各种先进的金融工具。此外,政府主导型的银行体系虽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国内资金,但缺乏竞争效益低下;银行体系中对贷款存在严重的权力干扰,内部的腐败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分配不公, 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和呆账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各种要素的配置不可能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二)外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些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该区货币,以获取短期暴利。美国金融大鳄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其胃口大开,认为工业方面赚的利润已不能满足其欲望,于是对其它国家发动以暴富的金融战争。起初美国乔治.索罗斯从事美国套利交易,二战后欧洲经济萧条美国经济崛起,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很多钱让欧洲复兴,欧洲股票大涨美国人去买赚了很多钱,这样其逐渐名声大振。索罗斯70年代成立了自己的量子基金公司,其希望其公司的爆炸速度像原子爆炸速度那么快。而有钱的大客户,为在一定期限从对冲基金中获取回报,便将自己的钱交给金融炒家,这给炒家进行金融炒作提供了可乘之机。1997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金融巨头,携巨额资本冲击亚洲金融业,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最终演变成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

美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成为超级大国后,为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经常保留危机感。新中国成立后其在亚太地区建立了一个资本主义统一战线,东南亚、韩国等都是美国经济附庸国。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各种内外因共同作用下,1991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其解体后只剩下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美国为遏制亚洲经济发展,且为本国创造经济财富,便开始采取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美国经济增长达到极限后,美国认为他们有金融大鳄,有能力去金融市场掠夺更多钱,于是开始纵容索罗斯的行为。在美国经济利益与经济政策的纵容下,1997年西方金融大鳄们的思维从创造财富向掠夺财富方向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对外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一些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商品多往美国出口,对外贸易的依存程度高。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投资、消费、出口三者的关系,经济发展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一旦國际市场局势发生动荡,商品的出口会受到巨大影响,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为金融大鳄们的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出口受阻,使中国经济发展幅度放缓。东亚国家在我国资金投入比重最多,我国的外资企业大多是加工型企业且主要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亚、东南亚等国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使我国商品出口下滑。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东南亚等国货币贬值,消费市场萎缩,人民购买力下降。东亚政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减少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方面的财政预算,东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与东亚各国在商品贸易上有紧密联系。但中国对东亚的出口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生产的商品不能顺利销售阻碍了出口产业的发展,企业亏损现象大量存在,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利进程及中国经济发展。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地区货币贬值的现象十分严重,给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了压力。虽然中国政府表明人民币不贬值,但不意味着能保障其将来不贬值。中国人民币币值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趋势,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促进了外汇储备的连续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促使我国国际收支项目顺差,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得外汇储备量不断地增加。但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使商品的出口受到限制,造成我国外汇储备量增速减缓的趋势。

(二)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使曾创造奇迹的东南亚地区的金融秩序遭受重创,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也阻碍了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此次危机使韩国以美元计算的全国资产减少了一半多,日本资产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银行、证券公司接连倒闭,亚洲许多大企业也相继陷入金融危机困境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实施了紧缩政策。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出口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没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其经济发展陷入衰退状态。

东南亚、韩国的货币贬值,加剧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东南亚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本身就与该国有较强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出口商品有价格优势。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为了增加外汇储备,于是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出口,而中国实行人民币不贬值政策。此外,由于韩国的货币贬值,该国的技术型产品对中国的技术型产品形成的冲击。因此,出口商品价格的降低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商品的出口,给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和美国经济没有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出现疲软趋势,影响了世界贸易。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亚洲经济,也影响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东亚大量的廉价商品售往国际市场,很有可能会引发产品输入国的贸易保护,反倾销等行为的产生。这些将会对我国产品的出口不利。此外,在各国家间的交易过程中,美国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经济发展出现贸易赤字,势必影响世界贸易的不平衡发展及国际关系的紧张。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影响。危机发生后各国自身发展存在着经济呆滞、财政状况恶化等问题,横扫东南亚的此次危机影响到港台、韩日等国家和地区,造成股市,出口等受阻局面,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约十年。此次危机,对地区性和全球性金融市场经济局势造成的影响不断恶化,此次危机使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此外,这次危机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冲击了1/4的世界贸易市场和1/5的世界服务业市场,加剧了全球性的产品过剩,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全世界范围内,此次危机使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人数上升,美国的贸易赤字大大增加,这种状况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不利于政局的稳定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小结

亚洲金融危机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形态及外在环境所致。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约两年里,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现象严重;金融体系处于无序状态,银行纷纷倒闭信贷紧张,国际融资难度加大;国内外投资减少,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使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政治经济也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给世界贫苦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人心惶惶以及社会动荡的局面,可以说亚洲金融危机在一定时期内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季风.当前日本金融危机风潮透视[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2).

[2]金姬云.韩国金融危机对其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2).

[3]郑宇.东亚金融危机对亚太及中国的影响和启示[J].现代国际关系, 1998(03).

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解析 篇3

关键词:目标体系,次贷危机,金融危机

一、同样的目标体系下的不同的有机结构

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事物, 本着社会中共同认可的理性价值, 强调社会生产的有组织性, 低风险性, 增长性等等理性目标。在这些目标体系中, 增长性有时会与风险性构成引人入深渊的正比例关系, 即风险越大, 增长越多, 风险越小, 越是畏首畏尾, 增长越迟缓, 这种正比例关系有一定的定义域, 即有效范围, 就是这种风险预期不会演化为风险现实, 一旦预期变为了现实, 我们增长的美梦必将破碎, 不仅如此, 还会让我们付出比原先得到的加倍的代价。于是乎, 对于我们普通的社会人来讲, 即使面对增长的诱惑, 我们也能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强调这种风险的控制必要性, 宁可牺牲一时的眼前利益也要控制风险。

对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业务, 其内在高风险性众所周知。但作为企业人来讲, 或者是行业人来讲, 目标体系同样是如上社会目标, 与其不同的是两者构成的有机结构不同, 企业人更加注重增长目标的实现, 在整个企业中驱动一切的动力就是增长, 对于冒险造成的危害虽然心知肚明, 但是却无人愿意牺牲业绩而去兼顾这些繁琐成本, 要想兼顾这些风险:

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预期, 即何时这种风险将要变成现实, 有了明确的模糊预期作底, 就要赶在这个模糊预期之前把能够赚到的利润赚够。其次需要在行业内的独断性, 即企业做出的判断不受其他企业的影响, 也就是说企业即行业, 而这其中存在风险的群体效应, 即大家一致认为行业有风险, 但是却都不愿意为这种风险负责, 承担必要的责任, 做出必要的牺牲。再次, 一个假想敌的出现让这种小群体效应发展到极致, 这个假想敌就是政府监管机构, 在这里, 政府监管机构作为一个控制行业风险的国家机器, 成为其群体团结心理的催化剂, 好的企业似乎就是指那些更好的规避了监管的企业, 针对于这三层关系来讲, 明确的行业预期本身没有足够的智力支持, 而对于行业独断性即使是在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没有完全垄断市场出现过, 再者, 政府监管机构与企业本身的关系无法做到完全合作, 所以产生了在同样社会目标体系下, 企业目标有机机构的偏倚, 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目标体系的崩溃与歪曲。

二、美国金融业严酷的生存环境

美国金融业整个形势的特殊性, 即低储蓄率, 造成了整个行业发展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较强依赖性。据统计, 美国在1994年的储蓄率还保持在将进5%, 但是到2006年, 储蓄率一直下滑到了负增长-1%, 而与此同时的日本人的储蓄率是25%, 中国人是50%[1], 这样就使得一贯自豪于自身保障制度的美国陷入一个困境, 即由保障而产生的欲望的放纵, 由于基本生存的保障, 人们习惯于超前透支, 忽视储蓄, 造成在银行资金来源上的紧张, 由此而产生银行在业绩增长压力下对金融衍生品的依赖。

小企业如果要在垄断环境下生存, 获得市场环境下得比较优势, 靠传统的量的积累是不可行的, 量的积累实力绝大部分集中在垄断企业当中, 这样只有获得两个因素上的优势才能成功, 一是技术创新优势, 二是制度创新优势, 这两种创新虽然都是归于创新范畴中, 但是其包含的科学性带来其风险的不同, 技术创新在其产生之初获得其全面的科学性, 所以它所面对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考验, 而制度创新在其产生之初就是一个多面体, 是利弊的混合物, 它所包含的风险除了来自于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 更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于操作过程中利弊的把握, 避免使此项制度走向极端, 至今为止, 很多制度与经济和政治相连时, 由于经济利益带来群体选择的盲目性, 政治利益伴随的一种政治安全感将制度拖向死亡。

这样大环境的要求和成熟行业中企业的发展轨迹, 决定了美国银行业只能从风险投资入手进行发展。亚当斯密讲, 在一个成熟的行业中, 就是那些资本进入比较充分的行业中, 要想维持行业的高利润率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发现该行业仍然在创造这种神话, 这种神话就像是欧洲殖民时代的北美殖民地一般, 在较高的劳动工资和较充分行业资本的前提下, 仍然保持着高利润率, 而高利润率的维持正是因为在土地价值大大大于资本价值的而产生的, 在现代美国银行业当中, 银行家们也在创造像北美未开发之时的土地一般这样穷之不尽的生力资源。所以可以说, 美国银行业的大环境给雷曼兄弟的带来了先天遗传的不良基因, 那么这种环境同样造就了雷曼发展的无奈选择。

参考文献

[1]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9月.[1]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9月.

[2]黎民:《西方社会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2]黎民:《西方社会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 篇4

[关键词]信任;危机;分析;解除

信任危机作为近几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新词,是一个伦理学术语,表示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大量虚伪和不诚实,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严重危机。具体说来,它是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重任的现象。

一、高中学生对教师信任危机的成因探析

(一)从教师方面看:观念滞后,师德滑坡,知识匮乏

新时期,对于“教师”一词的解读有了新的含义:教师不是教学上的统治者,以往学生一味依赖教师的局面因为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而转变。但一些教师仍没有彻底的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推崇封建时代的师道尊严,致使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地位上出现不平等, 一切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情感、动机、尊严、自信等人格价值的需要, 因而造成师生信任度降低。

(二)从学生方面看:分辨能力低,认识偏颇

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是广泛的。从个体到群体,各行各业的人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学生受影响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各种媒体、时尚、风气等都是影响教育的渠道。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的思想、高犯罪率都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

二、解除高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危机

(一)从教师方面讲

1.加强师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

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更好更快地解除中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危机。

2.坚持终生学习,跟上时代节拍

终生学习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生活、工作的快节奏使人们始终处于一个因已有的知识很快老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挑战环境之中,因此教师要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让学生敬佩信任的现代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终生学习,才能和新时代的学生的思想接轨。

3.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能力

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进行素质教育首要的、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进行素质教育,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转变那些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陈旧思想和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二)从社会和家庭方面讲

1.制度约束——直面问题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出台多项政策加强师德建设,重点化解教师信任危机。2013年底教育部出台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不但要划定师德“红线”,还要实施教师资格“五年一注册”,凡此种种,都是为了遏制极少数教师的师德堕落,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引导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

2.人性关怀——另辟蹊径

化解教师信任危机重在约束,而化解职业危机重在解放,尤须教育部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升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社会地位。

3.第一环境——循循善诱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环境。产生师生信任危机,父母不无责任;破解师生信任危机,家庭责无旁贷。

由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篇5

一、生态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生产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就是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个时期人的需要和生产活动都是有边界的,需要的边界就是生产的边界,人类不会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无限制地进行生产,因此,人和自然之间能够维持一种原始的和谐共生关系。

马克思以辩证的思维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指出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带来了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和危害。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再是获得使用价值而是取得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为了获取越来越多的利润,资本家就必须不断地扩大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不仅掠夺和剥削普通劳动者,而且不断地征服和掠夺自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资本由于无限度的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1]同时,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把征服自然当成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手段。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去占有和剥削自然。然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能力和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也是有限的,人类不能够突破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限制而无节制地扩大生产和消费,资本家对利润的一味追逐必然会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最终形成各种生态问题。

我国在迈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生产方式上借用了资本主义的部分内容,特别是市场经济。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共性———追求经济利益。由于市场经济的不规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很容易出现问题。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并不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必然带来各种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决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而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为代价。

二、生态问题产生的政治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是阻碍生态文明的根本原因。生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马克思主张把生态问题放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去分析,强调应把人的全面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社会的解放统一起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强调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制度抽象地看待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是导致生态问题恶化的真正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资本主义的存在使生态问题从国内逐渐扩张到全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3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脆弱,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发展模式粗放,致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2003年,在云南怒江建坝决策过程中,针对是否要保留一条原生态河流问题,云南省环保局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上云南的专家一致支持怒江水电开发。同年8月14日,《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通过了国家发改委评审。这一具有广泛争议的大型水电工程之所以能够立项,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决策系统本身,由于当地政府和一些利益集团的需要,为了谋求经济上的增长,获得一定政绩,当地政府最后决定向国家申报这个将会破坏当地生态、影响人民生活的工程项目。由于政府是生态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在环境保护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其各部门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为政,更不能缺少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长远目标,把自然资源看作经济利益,使得自然环境落入经济利益的计算和盘剥中,绝不能够靠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从而引导政府行为不断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两极对立的程度。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人类必须对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的变革,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从而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缓解并得到最终的解决。

三、生态问题产生的文化原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资金问题、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人的灵魂问题,即生态危机的根源应该归结为现存的一些思想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正是民众长期在“人是自然的主宰者、征服者”、“人定胜天”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征服自然的观念和态度,才会造成当前极其严重的生态问题。虽然文化观念不是生态危机唯一的、决定性的根源,但可以肯定,人类的文化危机与生态问题的产生也是分不开的。

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天人合一”和“人定胜天”两种文化观同时存在。“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文艺复兴之后,特别在十八九世纪,西方“胜天论”获得了相当的成功。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向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东方发起了严重挑战。到了近代,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由于西方观念的影响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表现出人似乎无所不能、无往不胜。为了实现农业和工业高产,在“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口号下,人们投入到了大规模破坏自然的活动中,如砍伐森林,破坏草场,围湖造田,大炼钢铁,土法开矿、冶炼,消灭四害,掠夺性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等。所有这些都破坏了自然环境,产生了空气、水和土地污染,资源破坏,野生动物种类减少,水土流失,以及环境公害等诸多生态问题。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篡改了“优于”、“长于”的含义,将“胜”字理解为“战胜”,将自然放在和人完全对立的位置。20世纪的“人定胜天”失去了历史上的原意,与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点背道而驰,变成了人类可以为所欲为的口号,认为自然界终究要变成失败的敌人,人类可以长期与之斗争,并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如果让这种观点和行为继续延续下去,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进入21世纪,要想解决中国当前出现的种种生态问题,就必须对“人定胜天”的文化观念进行反思,并作出适当的调整。其实,马克思生态思想内含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中国最早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不谋而合的,二者都认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要努力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如此,中国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南, 结合当前社会的生态状况, 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润的追逐,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人定胜天”文化观念的制约, 等等。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问题,产生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人民出版社, 1972:294-2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276.

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 篇6

1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

1.1 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 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产品如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房地美”和“房利美”发放的次级抵押贷款担保规模快速膨胀, 其规模由1991年的7500多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底的50000多亿美元。在发放贷款和资信审查的过程中, 银行忽视了资产质量和按揭者的还款能力, 这为日后爆发的金融危机埋下了导火索[1]。

1.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整个经济系统可划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部分。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需求, 其发展必须相匹配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规模。但虚拟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如今已经远超过实体经济, 形成虚拟资产价格泡沫, 一旦遭受外界冲击, 陷入流动性缺乏的困境之中, 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

1.3 对金融的监管不到位, 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金融调控体系, 现行金融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

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部分发达国家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及财政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已经给金融救助和金融稳定工作带来被动,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体系的失效。由于在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过程中忽视了监管, 导致二者不协调的发展。各国银行为扩大经营利润, 直接或间接进入风险行业, 将资金大量投向房地产等非生产性领域, 而监管当局并未采取相应措施监督、控制潜在风险, 从而推动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 “泡沫经济”恶性膨胀, 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2]。

2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1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冲击

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 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0%, 其中美国和欧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因为欧美等国经济陷入衰退降低进口需求, 从而导致我国出口减缓。美国购买中国19%的出口产品, 美国经济增长每回落1个百分点, 中国出口增长将减少4%, 中国经济将减缓0.5%。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使美元进一步贬值, 人民币面对升值压力, 导致我国贸易顺差缩小, 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 经济增长率放缓。

2.2 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为减轻美国次贷危机对本国造成的影响, 美国央行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大部分是以美元形式储存的货币及货币等价物, 而美元汇率接连的大幅下降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汇率风险。其直接影响是我国出口贸易下降, 进口增加, 外汇顺差减少。在美元贬值和人民币预期升值的背景下, 国际资本迅速流入我国资本市场, 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2.3 金融危机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 这直接体现在我国对外出口规模缩减和出口增长率下降两个方面上。出口增长减缓直接导致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 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而且, 中国已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都同比上涨10%左右, 进一步阻碍、减缓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2.4 增加通胀压力

金融危机引起美元贬值, 由于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的主体结算地位, 美元贬值引起了国际性的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胀逐渐成为中国物价高涨的推手。

2.5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行

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 央行的货币政策难以取舍。在全球金融危机下, 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使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 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剧其严重程度。

3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3.1 强化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 银行把资金贷给不具备还款能力的贷款人并将其证券化且不断扩大, 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认可持有不断增值的房地产作抵押, 忽略了泡沫经济的影响, 普遍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看作为低风险的优质资产盲目扩大, 以至于出现降低贷款标准, 减少审查步骤, 放松真实性审核[3]。因此, 政府应针对房地产行业, 设立专门的、独立的监管部门, 逐步建立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而且, 针对按揭贷款者, 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 以此为参照标准发放贷款, 使发放的贷款额度与信用评级联系起来, 从源头上避免信用风险的扩大。强化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利用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增强住房抵押贷款安全性, 避免产生大量的违约风险。

3.2 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 防范金融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警示我国在研发和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时需保持高度警觉的态度。资产证券化既有优点, 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其有助于转移、分散和化解风险, 但它同时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风险源头, 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差风险和收益风险等。在一定条件下, 它会把局部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演变为全局性风险、不可控风险或系统性风险。在推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 发行次级债的主体机构与广大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容易滋生道德风险, 并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设想在日常经济运行中, 出现如利率持续上涨、导致按揭贷款人借贷资金成本上涨, 极有可能使资金供应链出现断裂, 到时就会出现较大范围的资金违约现象, 导致信用风险扩大, 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和不稳定, 构成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威胁。

目前我国相比欧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 市场化程度不高, 风险预警与控制制度还不健全, 若盲目效仿、推行住房按揭证券化, 则可能扩大银行的风险, 并将其推向整个宏观经济市场, 一旦房地产价格低于原先预期的价格, 广大投资者很难承受其传导出的风险, 并因此承受巨额损失。因此, 应积极稳妥地推行资产证券化, 不断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的风险自留制度, 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产品的健康发展, 让其真正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4]。

3.3 完善信用等级评级制度, 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目前, 我国金融产品研发和设计并没有与信用评级相联系起来, 贷款审查与发放手续简单, 仅需要身份证和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这使得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混合在一起, 很难进行区分。而西方国家经验丰富, 体制完善, 已建立健全完善的征信系统, 能有效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区分, 实行差别化的贷款政策,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借鉴, 从根源上防范、控制风险。

根据美国次贷款危机中, 国际知名评级机构信用评级失真、片面的问题, 导致众多投资者盲目相信次级贷款评级, 对次级贷进行大额投资, 结果遭受巨额损失, 因此, 本文呼吁评级机构坚守诚实信用原则, 对金融产品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 正确引导投资者, 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不必要损失。由于金融企业从事高风险经营, 因此自身也应具备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 根据银行产品研发和经济发展周期, 审慎经营, 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风险控政策与标准。

3.4 加强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 提高监管效率

目前我国在监管领域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提示和预防、控制体系, 缺乏早期预警和控制部门与专业人员, 技术设备尚不充足, 以致监管信息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因此, 我国针对房地产市场应建立专门的负责机构与执行部门, 严格对贷款者进行信用评级划分, 严格资信审核与发放贷款, 规范贷后审查和跟踪控制机制[5]。监管机构应严格控制金融产品的创新规模, 洞悉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标准监管, 提高监管的效率。

3.5 信息披露应真实、客观, 适度创新

在我国, 众多金融机构存在信息披露延迟、虚假的现象, 尤其在发放贷款和住房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 产品信息极其复杂, 存在信息非对称现象, 投资者得不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则可能做出错误的分析判断, 从而遭受损失。因此, 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和央行等监管机构应切实履行各自相应监管职责, 在保证各金融机构运行和管理独立性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地发挥经济主体在信息披露中应有的作用, 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经济纠纷[6]。还应学习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与管理经验, 适度创新金融产品, 结合我国市场的现实特点和特殊国情, 使风险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积极发挥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益处。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这场金融危机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 以惊人的速度波及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对全球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造成重大消极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资产价格上涨、信贷投放过度的经济环境之中, 美国的金融危机给我国敲响了警钟, 并再次引发我国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思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的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我国应积极面对以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窦圣勃.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3) .

[2]徐亚平.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简述[J].现代商业, 2008 (17) .

[3]刘元发.浅析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

[4]谭雅玲.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警示[J].西部论丛, 2010 (10) .

[5]吴琳.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警示[J].理论视野, 2011 (11) .

[6]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财经科学, 2010 (10) .

上一篇:引产方法比较下一篇:净化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