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质量审核

2024-08-15

数据质量审核(精选十篇)

数据质量审核 篇1

1 自动监测数据审核的基本原则

1.1 审核人员实名制

由于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工作的特殊性, 国家监测总站要求审核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自动检测站点维护实践经验, 熟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掌握仪器维修、计算机技术、误差理论、空气污染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在审核过程中, 不仅会采用实名制注册登录, 确定每名审核人员专用账号, 在出现数据造假、数据错误时能及时明确责任人, 进行责任追究, 保障系统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1.2 原始数据的有效性判定

由于省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是以城市为单位, 面向众多城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检查, 实行统一管理, 再加上自动站无人值守, 维护管理周期较长, 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仪器故障。为确保原始数据的有效性, 避免进行无效审核, 可将以下几种情况时的原始数据视为无效数据: (1) 仪器设备启动到运行稳定期间的数据; (2) 仪器通零气/标气或用标准膜检查/校准期间的数据; (3) 经质控检查确认质量不受控的数据; (4) 仪器故障状态下的异常数据为无效数据。

2 数据审核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流程

为确保待上报数据的真实性, 也为及时发现子站的运行状况, 应根据以下流程来进行自动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开始→数据审核→一致性检查 (数据回补) →数据上报→复核结果→结束。

2.2 系统自动预审核及人工审核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日报审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系统自身预审核, 另一种是人工审核。前者是通过软件平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日报数据进行初筛, 将全天收集的数据分为有效样本和无效样本, 并对无效样本进行标记。对于采集的自动带有标识的数据, 系统在自动审核时, 会将带标识的数据自动判断为无效。

2.3 自动监测数据人工审核流程及数据处理规则

2.3.1 数据一致性检查

数据一致性检查的作用是确保待上报数据与总站数据相同, 避免待上报数据失真。在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时, 可通过查看当天数据的缺失情况来判定待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如本地数据有出现缺失情况, 则应立即进行数据回补操作, 由系统自动将缺失数据回补[2]。而总站数据如有缺失, 则处理措施应为:对总站回补IP地质进行配置, 再下发回补指令, 由子站数采下发远程回补指令进行数据回补, 随后再进行审核数据的下一步操作。

2.3.2 无效数据及有效数据审核

无效数据审核:如某站点的PM2.5的14:00数据标记为PS, 则应先查看当天的站点维护日志14:00时是否以完成PM2.5的跨度检查操作, 对未做检查操作的数据标识为无效数据。并在完成跨度检查操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后再将数据重新标识为有效数据。有效数据标识审核:如SO2浓度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明显的, 如数据变化不明显可认定为可以数据, 需要审核人员根据监测数据与其正常日间走势和正常季节性走势之间的偏差来判定数据是否有效。

2.3.3 数据上报

保证审核数据的准确性, 严格区分无效数据与有效数据, 保存并上报数据必须是在完成所有日报数据的审核工作之后才能进行, 正确的操作应为:点击“保存审核”按钮, 随后进入到数据上报模块, 在确认各站点检测项目的日均值和AQI无误后点击“上报数据”按钮, 等待总站的复核结果。如总站的复核不通过, 审核人员应立即查明原因, 修正数据, 并与3天内重新上报, 直到复核通过即可完成所有操作。

3 结语

总而言之,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的日报审核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日报审核的整个过程中, 各个环节之间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影响, 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审核操作不当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数据上报质量和效率。因此, 作为一个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人员, 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岗位责任感, 树立岗位责任意识, 加强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以严谨、认真、仔细的态度投入到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工作中, 才能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鸿初.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探讨[J].科技与创新, 2014 (07) :152-153.

监测数据审核的质量及意义 篇2

监测数据审核的质量及意义

摘要: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反映,对数据记录的审核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重要环节.从原始数据、监测方法的`规范、待检样品时效性、数据精密性、数据审核方法等介绍了数据审核的质量及意义.作 者:张志强 作者单位:唐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唐山,063000期 刊:黑龙江科技信息 Journal: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7)分类号:X8关键词:数据审核 规范 方法

透析人普数据审核 篇3

拓宽数据审核的狭义范围

狭义的数据审核仅指普查数据以手工或光电扫描方式录入到计算机后,对数据内部存在的逻辑差错和合法而不合理的差错进行查错改错的过程。但笔者认为这样的限定会造成数据审核范围的狭窄化。在实践中,数据审核应泛指对与普查数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以计算机数据为表现形式的调查数据、编码、标准、汇总数据等综合审核。

其原因有二:首先,数据审核区别于清查摸底表、普查登记表等手工填表数据的人工审核,特指对计算机数据或信息的审核。对于录入到计算机的摸底表汇总数据、手工快速汇总数据,则可把它们列入数据审核的对象范围,通过设置审核公式等来提高上报质量。其次,数据审核应至少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对与调查数据相关的分类、编码、标准等基础数据(信息)的审核,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其中应包括对普查区地址码、普查小区地址码、城乡划分码、舟山岛屿地址码的审核;传统狭义范围的数据审核;对汇总的综合性数据的审核。

严查数据审核中的各项关系

地址码和城乡划分码审核。审核地址编码是否规范,例如,行政村的3位编码是否以“2”开头、普查小区个数是否等于小区的最大编码(判断是否连续编码、有无遗漏)、区划名称和编码有无重复等等;审核城乡连接属性是否编错、是否与地址码相匹配,例如,某个小海岛乡镇下属村的2位连接属性编码不能以“1、2”开头,因为不可能与县级政府连接等等。同时,根据民政等部门的区域信息来核查行政区域有无遗漏、撤扩并区域及相应的城乡划分码有无调整等等。此外,还要把新地址码库与上年统计地址码库进行比对,仔细核查每一项变动,确保万无一失。

统计标准的审核。一般而言,尽量要直接取得已多次使用并证实是正确的标准化电子文档或数据库表,如农普、经普中已经使用过的行业、职业码表。

自增分类等其它基础信息的审核。浙江省舟山市为了区分岛屿的人口资料,需要增设岛屿地址码库。同样地,也需要通过设置逻辑审核条件和人工评估来做好审核。如小洋山岛屿面积原来小于大洋山,但现其建设面积比大洋山要大很多,如果没审核还用原来的面积,后果将不堪设想。

增加记录总数遗漏或多余等检查的审核关系。如在人普短表审核中,此时长表还未扫描,因此应增加审核关系:“短表最大正常户编号(编号600以下户)大于等于正常户户数的92%时,请检查长表抽样比例是否正确。”实际有些小区长表抽样错误,比例远小于8%而不是规定的约10%;有些小区对长表户同时又填报了短表;有些小区没有抽取长表。有些地区没有设置该关系,导致后来长短表冲突,影响了上报质量。

增设针对本地实际的审核关系。如“舟山户籍50周岁以下妇女存活子女人数超过2人,请核实”,对生3孩及以上妇女家庭要核实,看是否有双胞胎之类。

创设过渡表进行审核。数据记录间的相互关系,有的可以用一条逻辑审核关系来实现审核,如“户主的配偶有2个及以上”、“户主父母有3个及以上,或父母的性别相同”,用SQL语句还是可以检查的。而有些就比较困难,如“岳父母或公婆,与户主子女的年龄相差小于30岁”。笔者通过编制小程序生成“家庭成员关系表”,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多条记录形式一一罗列,再对这张过渡性的“家庭成员关系表”设置逻辑审核关系,对成员关系的所有审核就能迎刃而解了。

编制专项检查程序。有些审核,靠几条审核关系是难以实现的。如户籍少数民族人口的正确性问题。笔者就此专门编制了与公安户籍人口库进行对比检查的专项程序,产生对比不一致的人口清单并交付基层核查。

人工审核与机审的结合。人普长表行业、职业编码的审核,不能像经济普查那样根据主要业务活动来审核,因为对应的文字虽经扫描但并没有识别入库。下列方法可以协助做好审核,利用某些行业码与职业码互有冲突、不能成对出现的情况设置相应的逻辑审核关系;把行业码、职业码配上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的文字信息,组织人工进行审核;根据人工审核后错误的行业、职业组合构建一张错误组合码表,设置一条逻辑审核关系判断行业职业组合是否在其中。

巧妙处理审核中的综合数据

对汇总的综合数据的审核,包括数据之间的逻辑审核和质量评估,它是数据审核的最终屏障。

逻辑审核,是指判断经汇总得到的综合性数据之间有无逻辑矛盾和互相冲突的地方,可通过设置检查公式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当数据间冲突时,判别其是由于口径不一致还是汇总程序或汇总公式错误引起的,及时向上级反映。

质量评估,是指要评估各类人口大数、人口结构数据、综合指标数据是否符合本地实际,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有关部门行政登记数据、前次人口普查数据等是否吻合。尤其要注意: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家庭户规模、城镇化水平等是否符合发展趋势;户籍人口、户籍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户籍少数民族人口与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数据是否吻合;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相对五普数据的延续性,异动点判断是否受到外来人口结构的较大影响;出生、死亡人口数据与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数据的吻合性;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业失业率、劳动参与率、少数民族人口、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的合理性;综合数据的地区间差异是否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质量评估主要依靠人工审核和判断评估,辅之专门编制的汇总小程序、汇总公式、数据图表来完成。

齐心协力、兵贵神速

充分认识,上下齐心。省、市、县区、乡镇街道等各级人普机构要切实增强对数据审核重要性的认识,人普办领导、业务和编码组、数据处理组要形成合力抓数据审核,确保普查数据上报质量。

统计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紧密结合。因逻辑审核关系的复杂性,普查员既要全面又要严密,必须做到人普办内部统计(普查)专业业务人员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人员的紧密结合,互相配合。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篇4

1数据审核的条件

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是数据审核的前提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 才能真实反映环境质量状况或污染源排放情况。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有效样品的特性。这就要求负责数据审核的人员在审核数据的过程中, 要把好第一道关“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 采样是关键环节, 只有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才能得到有使用价值和代表性的数据。因此, 在现场采样过程中, 采样人员应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采样, 审核人员应把好采样的质量关。数据的代表性还表现在“时空”代表性上, 审核人员应着重审核采样原始记录是否全面完整, 采样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认真做好记录, 采样点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的记录等。对于污染源采样还应审核是否记录生产工况、排污状况、采样位置、采样方法、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等。如发现数据异常, 应先从采样记录着手分析原因, 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

2数据审核的内容

经审核确认为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 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2.1监测方法的规范性

不同的监测目的有不同的监测方法、规范要求, 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指定方法。监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 其测试精度应符合监测方法的要求, 并在检定合格有效期内。参加监测活动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2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精密性和准确性是监测分析结果的固有属性, 数据的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而精密性则表现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以监测数据的精密度表征。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通过在分析过程中实施有效地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来实现的。因此, 在审核这两项指标时, 要注意样品的平行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密码样及密码样平行分析等。核查样品平行测量值是否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其精密度是否达到方法给定的室内标准差的要求;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测量值是否尽可能地与真值接近, 回收率是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此外, 除了审核分析过程的精密性、准确性之外, 还应审核如校准曲线、检出限和空白实验值等相应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内容。只有全面审核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内容, 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准确性。

2.3数据的整理与修约

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定, 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数字的修约和数值计算。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 样品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不仅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值大小, 而且表示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监测数据有效数字位数是环境监测中测试记录、运算和测量结果报告的一个最基本内容。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未按统一、正确的方法对数据的有效位数进行修约, 将使监测结果发生偏差, 没有可比性。

3数据审核的方法

3.1利用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由于物质本身的特性及各组分相互关系和实际情况存在必然联系, 某些要素之间有很紧密的相关性, 对一定的样品, 各监测指标之间客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同一水样的COD和BOD较高, DO肯定很低;如果水样BOD很高, COD肯定也高, DO肯定较低;如果水样的COD很高, DO肯定很低, 但BOD难以判断;总氮的浓度大于硝酸盐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之和, 反之则异常等。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关系有助于审核人员分析和判断数据的合理性。

3.2利用现有监测资料

审核数据时, 审核人员可根据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和历年环境监测资料的研究, 掌握客观环境变化的规律, 利用这些规律对实际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从而及时发现异常数据, 并对异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实际。我们就曾通过对某一企业厂界噪声监测值中的可疑数据的分析研究, 得出同一测点在有稳态噪声存在的情况下, 夜间测得的噪声值比白天高这种实事是存在的。

4结语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 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环境决策都离不开环境监测基础数据的支持, 每一项环境管理措施的优劣成败都要依靠环境监测来验证, 人们常说“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 加强监测数据审核, 保证数据审核的质量, 才能取得合乎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 才能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摘要: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产品, 对监测数据记录的审核, 是环境监测过程中各环节的最终环节, 也是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工作实际, 提出了数据审核的条件, 并指出应从监测方法的规范性、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数据的整理与修约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审核, 同时提出了数据审核的方法。

关键词:数据,审核,条件,内容,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编.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221-449.

[2]齐文启, 孙宗光, 石金宝.环境监测实用技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51-55.

农业普查数据审核工作要点 篇5

各县(市、区)农普办、省级集聚区农普办:

根据《关于加强农业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通知》(浙农普办【2017】8号)文件要求,结合全省数据审核工作要求,现将全市近期数据审核工作要点明确如下,请各地农普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数据审核工作:

一、时间节点要求

3月25日前,完成省数据处理平台的数据审核修改工作;3月27日前,完成县级审核验收工作(乡级验收时间由各地掌握);3月28日前,完成市级审核验收工作。3月底后新增的国家级数据审核差错修改工作,其完成时间另行通知。

二、数据处理流程

1.查漏补缺工作(重点结合温州市下发的“与农村处的数据比较表”和浙农普办【2017】8号文件的核评重点开展);

2.PDA上报;

3.排重;

4.畸大畸小值校验(部分可以通过审核排除,未列入审核的要通过查询排序发现);

5.省级审核错误修改(审核公式zj开头);

6.国家级审核错误修改(近日审核公式会进行更新和添加);

7.汇总结果评估(省处理平台已经有17张汇总表,以后会陆续增加。核实评估重点同查漏补缺工作); 8.数据逐级验收。

三、具体问题说明

(一)删除和新增

鉴于现在修改都在数据处理平台,如果PDA重新上报会导致平台上的数据被覆盖,现对删除和新增的操作做以下说明

1.删除:目前除了重复的对象可以对比删除外,其他对象,等待国家授权来删除(可能会授权到地市级,到时候统一上报到市里,由市里删除)。

注意:除非所有的修改都在PDA上,否则不能用PDA上删除重新上报的方式来实现删除,会导致平台上的数据被该PDA覆盖。

2.新增:目前平台没有提供新增功能,只能在PDA上新增。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①找一个全新的PDA,安装注册好终端管理及农普采集软件。如果没有全新的PDA,请找一台未录过该普查区的PDA,做好备份(最好将备份上传到市办),然后注销,重新在终端管理注册到相应小区。

②录入新增的对象,确保该对象编码(户编码或者单位编码)和平台上的不重复。

③审核通过后,上报。

(二)关于VPN使用

农普数据处理平台一律不准开放外网。有专线直接接入统计内网的乡镇,无需通过VPN,可以直接连接;没有专线接入统计内网的乡镇,只能通过VPN连接。

鉴于市局VPN服务器的连接数有限,目前同一个账号最多允许4台设备接入(农普数据处理结束之后,会恢复只允许一台),请各地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有闲置,请及时断开VPN的连接。

请各地农普办在抓好数据审核工作的同时,及时上报工作进度、工作动态和先进事迹。

温州市农普办

自动站月报表数据文件审核方法 篇6

1 A文件的审核

(1) 检查台站参数方式位正确。台站参数部分容易出错的是降水、冻土、电线积冰、积雪等观测要素[1]。虽然夏季冻土、电线积冰、积雪等不作观测, 但相应要素项仍应选上, 要素标识只能为0, 不能为9。

(2) 降水量上下连接值的输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规定, 降水量上下连接值由3段组成, 即下月1日20:00至2日8:00降水量和跨月连续降水 (或无降水) 开始日期和上跨连续降水量。月末最后一日, 应该人工录入、校对降水量上下连接值, 确保B文件数据正确。

(3) 数据质量控制部分。A文件数据文件格式增加了数据质量控制部分, 质量控制码用3位整数表示, 分别为台站级、省级、国家级。一般认为台站数据总是正确的, 表示为099。“B文件转A/J文件”生成的A文件初始的质量控制码是999, 预审员运行A文件维护录入封面、封底等附加信息, 并进行数据维护, 数据存盘的过程中, 软件会自动处理质量控制码为099。

(4) 对人工观测项目进行审核。审核云状与天气现象是否配合, 天气现象与能见度是否配合[2]。日照时数全天缺测, 应该在日出至日落的各小时都应该录入“—”, 不能根据主观判断从有日照的小时开始输“—”。日出、日落时的日照时数如果大于日出、日落时计算的最大值, OSSM0 2004审核提示为错误, 应该利用软件提供的计算功能, 算出本站该年每日日出及日落时间, 并查找引起矛盾的原因, 确保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5) 对机审疑误信息要认真判断分析。分别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和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对A文件、J文件和Z文件进行审核[3]。对软件提示的疑误信息要逐条进行排查处理。提示为“错误”的信息必须维护正确, 提示为“可疑”的信息要根据气象要素进行人工确认。值班人员要按照有关业务文件的要求, 加强自动站数据监控和人工与自动对比观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天气气候概况栏和纪要栏的审核。气候概况栏的月平均气温应该使用4次平均值, 有的站错误用24次平均;纪要栏记载“重要天气现象及其影响”, 即某些强度很大或很罕见的天气现象出现时, 应予以录入, 其文字描述内容包括天气现象名称、出现地点、持续时间、强度变化、方向路径、受灾范围、损害程度。

2 J文件处理方法

(1) 分钟记录缺测或异常处理。根据有关技术文件, J文件的分钟记录缺测或异常, 不再按内插处理。J文件的分钟数据必须是自动站原始采集数据, 因此60 min记录用A文件记录代替时, 不能用A文件中内插或人工站代替的正点记录代替。需注意:J文件风速是1 min风速, 不能用A文件定时风速代替。

(2) 分钟降水量与天气现象矛盾的处理。由于OSSMO2004软件没有把J文件降水量及降水起止时间与A文件天气现象的降水起止时间进行对比, 因此J文件经常出现降水量与天气现象矛盾的现象, 值班员和预审人员必须人工校对分钟降水量与降水的起止时间是否一致[4]。

(3) 分钟数据缺测寻找方法。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缺测记录, 用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的“数据导入”功能, 从RTD文件中恢复。具体方法是:利用质量控制软件中的文件菜单—打开—文件类型—逐分钟地面数据文件—找到相应时间的数据。

3 Y文件的审核

(1) 制作年报表的A文件月份选择。制作年报表必须在Y文件维护中同时加载当年1—12月的A文件、J文件和上年度7—12月的A文件, 这样才能制作正确的Y文件。

(2) 备注栏录入内容。从月报表备注栏中摘要录入与年报表资料内容有关的情况说明[5,6];年统计值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影响日照记录的障碍物最大仰角;冬季使用毛发湿度表 (计) 查算湿度的月份;雨量计、曲管地温表收回停用的月份;月报表备注栏 (20.2.7) 的 (4) ~ (7) 条说明等。

(3) 现用仪器栏的录入。录入全年中使用的主要仪器的名称、规格型式、号码、厂名和检定日期。年内若某项仪器调换过, 则录入年内最后换用的仪器名称、规格型式等;冬季收回的仪器 (如曲管地温表、雨量计等) 亦应填入。检定日期为8个字符, 其中年份4位, 月份2位, 日期2位, 无检定证而有合格证的, 录入合格证。

(4) 各项要素初、终间日数的挑取。霜、雪、积雪、结冰和最低气温≤0℃、地面最低温度≤0℃、草面 (雪面) 最低温度≤0℃的初、终日期, 挑自上年度 (上年7月1日至本年6月30日) 出现的初日和终日。本年度的初日挑自7月1日至12月31日出现的初日。例如, 在编制2009年年报表时, 上年度系指2008年度, 即从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本年度系指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4 结语

自动站报表数据文件内容多、数据量大, 要求审核员必须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各项技术规定及数据文件格式规定, 对机审提出的疑误信息进行判断和推敲, 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自动站报表数据文件的审核质量。

摘要:分别针对自动气象站A文件、J文件和Y文件, 总结了自动站月报表数据文件审核和处理方法, 阐述了其中应注意的要点, 以期为自动站数据文件审核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站,月报表,数据文件,审核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惠莲, 温显罡.自动站月报表审核要点浅析[J].福建气象, 2008 (3) :21-24.

[2]杨洁, 贾素贞, 王月平, 等.浅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审核[J].山西气象, 2008 (2) :36-37.

[3]张红娟, 曾英.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要素审核实例[J].陕西气象, 2006 (4) :38-39.

[4]焦俊芳.自动气象站资料数据文件的人机审核方法[J].湖北气象, 2002 (4) :30-32.

[5]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37.

数据质量审核 篇7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是直观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之一, 其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权威性和严肃性的根本保证, 是科学环境治理的前提条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一定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监测数据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是保障环境空气监测质量的基础。

2无效监测数据判定

审核判定为无效数据的监测数据, 在数据统计处理过程中应将其剔除, 不参与统计, 但均需进行标注, 作为后期仪器检查的依据予以保留。

2.1仪器校准、维护 (部件清洁、更换配件耗材等) 期间的监测数据为无效数据。

2.2子站停电至恢复供电后仪器完成预热0.5h~1h为止时段内的监测数据为无效数据。

2.3仪器参数异常、仪器已知故障至仪器排除故障期间的监测数据为无效数据。

2.4对于子站自动校准装置的系统, 仪器在校准期间, 发现仪器零点漂移或跨度漂移超出漂移控制限, 应从发现超出控制限的时刻算起, 到仪器恢复到调节控制限以下这段时间内的监测数据作为无效数据;对于手工校准的系统, 仪器在校准期间, 发现仪器零点漂移或跨度漂移超出漂移控制限, 应从发现超出控制限时刻的前一天算起, 到仪器恢复到调节控制限以下这段时间内的监测数据作为无效数据。

2.5连续12h低于仪器检出限或12h连续不变的数据判断为无效数据。二氧化硫的浓度值大于1.15mg/m3, 二氧化氮的浓度值大于0.85mg/m3, PM10的浓度值大于5mg/m3 (考虑到沙尘天气的情况) 判断为无效数据。

2.6监测数据为负数, 且绝对值大于仪器3倍检出限, 为无效数据。

3异常监测数据审核

3.1连续恒定值审核

当监测数据小时值连续出现4个以上恒定值或者在某一数据附近波动, 相对偏差小于5%, 且持续时间超过5h的情况时, 查看仪器系统是否出现故障。若仪器系统故障, 监测数据作无效数据处理;若仪器正常, 则说明其子站该时间段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浓度变化确实不大, 污染物浓度较稳定, 审核判定为有效数据。

3.2连续低浓度值审核

当监测数据为零值 (低浓度未检出结果) 或者连续在零值附近 (3倍检出限以内) 波动时, 考虑存在几种情况:仪器系统故障、仪器零点校准或者环境空气质量确实较好, 污染物浓度确实较低。若仪器系统故障或者仪器零点校准, 监测数据作无效数据处理;若仪器正常, 则说明其子站该时间段环境空气质量确实较好, 污染物浓度确实较低 (部分空气质量一贯较好的城市, 或者连续降雨后, 监测数据出现连续低浓度值的情况尤为频繁) , 审核判定为有效数据, 且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的1/2数值, 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3.3离群值审核

3.3.1当仪器系统故障、仪器零点校准或者天气变化 (大风、夏季短时暴雨) , 都有可能出现个别极低离群值。仪器系统故障和仪器零点校准的监测数据均为无效数据;天气变化造成的极低离群值, 审核判定为有效数据。

3.3.2当单个监测子站的某项污染物浓度值出现一个或数个极高值时, 首先考虑仪器系统有无故障或者仪器是否在做跨度校准, 若仪器系统故障或者仪器做跨度校准, 则审核判定为无效数据。排除仪器故障和校准, 由于突发污染源或子站位置处于污染源下风向等气象、外界影响造成的突高离群值, 审核判定为有效数据。

4质控数据审核

主要根据监测数据的浓度变化、维护记录等情况, 判别质控数据。根据平时数据审核人员经验, 当监测数据出现以下一些情况时, 应首先审核是否为质控数据:

4.1当监测数据突然出现数个连续零值或在零值附近 (3倍检出限以内) 波动值, 首先考虑是否为仪器零点校准。

4.2当监测数据突然出现数个连续突高值 (二氧化硫值接近1.15mg/m3, 二氧化氮值接近0.85 mg/m3, 一氧化碳值接近50 mg/m3, 臭氧值接近0.8 mg/m3) , 首先考虑是否为仪器跨度校准。

4.3对于仪器系统检漏、仪器系统清洗维护、流量测试、颗粒物仪器校准等质控工作, 在监测数据上不能明显反映出这类工作情况, 需数据审核人员根据子站维护人员的实际维护情况, 对照维护记录, 对质控数据进行判定。

5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在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时, 数据审核人员需要首先对历来年环境监测资料进行研究, 了解各区域内城市的地理信息、气象信息、工业生产信息、污染情况、污染源特征, 掌握各城市的日常污染状态, 了解环境浓度变化规律, 才能及时发现监测数据的不合理之处。

5.1子站内单个监测项目浓度趋势分析

子站内各监测项目的小时浓度变化趋势应基本一致, 符合平常日变化趋势, 且处于该子站同期正常浓度范围内。若浓度变化趋势异常, 或者浓度明显低于或高于同期水平, 考虑是否存在突发污染源、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

5.2城市 (区域) 内各子站间监测项目浓度趋势分析

除对照点外, 评价点位之间各监测项目的小时浓度变化趋势应基本一致, 评价点位的浓度值应高于对照点位, 若某个点位浓度变化趋势与其它点位明显不一致, 或评价点位浓度值低于对照点位值, 考虑是否存在突发污染源或点位处于污染源下风向、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 由气象、外界影响条件来支持判断, 评价浓度变化是否合理。

5.3特殊污染天气分析

当某个城市或区域发生污染情况 (特别是重污染) 时, 结合气象信息、后向轨迹、激光雷达等监测手段判断污染源类型, 对该城市 (区域) 的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5.3.1污染来源判断

根据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等监测数据, 分析污染气象特征情况, 判断污染物浓度升高的原因为内源性污染还是外源性污染造成:

(1) 污染物浓度升高前一段时间期间, 根据近地面风向条件等判断, 若污染气象条件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转移的特征, 则判断污染物浓度升高是由于不利污染气象条件下, 区域内新增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环境空气中不断累积所致, 属内源性污染。

(2) 若污染物浓度升高前, 污染气象条件呈有利于污染物扩散转移变化的特征, 则判断污染物浓度升高是由于外界污染源输入造成, 属外源性污染。

5.3.2污染源综合分析

(1) 若为外源性污染, 根据污染物特征和大气环流情况, 判断污染物是属中、小尺度外源性输入还是大尺度外源输入。若为中、小尺度外源性输入, 根据OC/EC、VOC、GC-MAS等监测仪器数据, 分析污染物成分特征和周边城市 (区域) 环境质量状况, 辅以后向轨迹分析, 确定污染源轨迹, 判断其污染源特征和污染源位置;若为大尺度外源性输入, 则主要根据污染物成分特征辅以污染物轨迹分析判断污染物来源。

(2) 若判定为内源性污染, 需进一步分析污染物成分, 根据污染物特征来判断污染源的属性。

(3) 对于受污染影响的城市, 着重审核其对应的监测项目浓度是否有所升高, 能明显体现出污染情况。对同污染区域内的“清洁孤岛”城市要进行重点审核, 参考当地地理环境和当时气象条件, 排查仪器故障情况, 评价数据的合理性。

6结语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要求数据审核人员要不断钻研业务知识, 积极探索新的方法, 熟悉监测技术规范, 具备一定的环境地理、气象综合知识, 了解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只有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数据, 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性的分析, 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才能正确的认识环境、评价环境, 提供科学、公正的监测数据, 才能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郑贤勉.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技巧与重点探讨[J].北方环境, 2012, (06) .

数据质量审核 篇8

1 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维护

1.1 逐日地面数据文件维护

每天20:00后, 观测人员定时对B文件中保存的观测编报数据进行维护, 这是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测报软件自动读取Z文件中当日各时的数据记录, 自动与B文件中数据进行比较。观测员在数据读取结束后输入人工观测要素, 并存入气薄中, 打印备份。如果B文件数据与Z文件数据存在不一致, 此时需要结合当天天气状况, 人工站的观测值进行数据决定是否替换。

1.2 数据文件备份

由于自动站的故障和计算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会造成数据的不完整, 为保证数据文件的安全性, 要对B文件和采集数据文件进行备份, 以防不时之需。观测人员要养成每天对地面数据维护和B文件以及采集数据文件备份的习惯, 避免原始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确保数据文件的完整和安全[2]。

1.3 文件维护

B文件保存地面数据中每天定时观测编报的数据, 并对其进行维护, 是常规业务的综合, 对输入逐日天气现象、雨量、日照、电线积冰、雪深和雪压等时数后, 自记录雨量、自记风、自记值的日极值和月末跨月降水数据等资料自动保存, 与日常地面测报业务联系密切。在维护B文件的过程中, 首先要针对该记录是否会对极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做出判断。若有一定的影响则要以极值出现的时间为依据对其进行缺测处理, 并判断其是都会对日极值产生影响。对月数据文件产生一定影响的应该备注在A文件当中。对于A文件而言, 是由B文件转换得到的, 是地面测报的数据文件。在维护A文件的过程中, 观测数据部分、参数部分及附加信息等都能够输入进行修改, 其中数据更正段与质量控制段是由程序自动处理而形成的。

2 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审核

就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审核而言, 是人工检验审核与自动站质量控制程序相互结合的一种方式, 使用自动站地面数据质量控制程序来审核观测得到的数据文件, 之后使用人工检验的方式对其进行重复审核。A、J数据文件由自动站审核程序进行格式和质量检查, 找出不正常的数据记录, 缺测或者异常的数据要通过人工加以判断。

2.1 观测数据文件审核的要点

(1) A文件的重要参数是由B文件转换而来的, B文件是台站的基本参数。在转换文件之前, 必须确保各气象观测项目要符合需要转换的B文件。通常情况下, 在本月的基本数据库B文件中修改数据。因此, 在进行文件维护过程中, 必须先修改B文件中的错误信息, 将其转换成A文件之后才能进行复审。

(2) B文件能够转换成分钟数据文件J, 一旦J文件中的数据出现缺测, 便影响到A文件。因此, 如果使J文件完整, 就要保持自动站监控程序的始终正常工作。当文件数据缺测时, 在审核过程中要按照规定, 对其缺测项目、时次和处理分别做备注。目前, 维护与审核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程序还不够完善, 必不可少会有错输、漏输的现象,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应特别注意易出错的地方, 并对其加强维护审核工作。

2.2 正确处理A、J文件的疑误数据

在审核A文件的过程中, 通常包含有数据格式、附件信息、记录与相关要素的变化与规律是否相符等。审核J文件则主要为小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量是否保持一致, 日、月统计值的合理性也包含在内。一旦J文件中的分钟数据出现缺测, 会与A文件的数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对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 必须使这一情况得到较好的改善。因为自动站设备的故障, 导致降水矛盾出现的数据错误, 可以进行人工干预。用正点前后10 min接近正点的记录代替正点数据的缺测或者异常。自动站雨量严重滞后于降水结束, 判断其是否野值, 如果不是, 需要人工将雨量数值修改至这一降水时段的最后一分钟。通常情况下, 夜间值班为7 h, 夜间无值班且无法确定降水最后一分钟的, 应当按照野值进行处理;如果某一日正点时出现极值, 并且该数值与相对应的正点值之间存在着差异, 则当极值大于正点的对应值时应该使用极值来代替正点值;当极值小于正点的对应值时, 应当使用正点值来代替极值。

2.3 报表审核

2.3.1 保证Z/A文件的完整性

当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不能够对数据进行正常采集, 而导致Z文件某时次的记录缺测时, 正点A文件也因此缺测, 但分钟数据正常。因此, 预审员每5 d检查一次数据, 卸载掉不完整数据。采集器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记录的完整上传, 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查看某日的压、温、湿和降水等曲线图, 及早查看是否异常, 采集器工作是否正常。必须在每天19:00过后, 校对采集器和计算机的系统时间, 因为当其时间误差大于60 s, 计算机终端将会由于采集器数据无法正常采集而出现数据缺测, 引起数据丢失。

2.3.2 J文件的预审

当J文件中的数据出现跳跃性的突变时, 首先应该对天气因素进行检查, 查看是否由于天气因素而导致降水、温度、湿度等曲线发生异常变化。若曲线正常显示, 那么可能是仪器异常造成的数据突变。分钟数据在出现野值或者仪器故障时则要按照缺测进行处理。如果A文件小时降水量用相应的自记降水量代替时, A文件小时降水量缺测, 则J文件相应的分钟数据应该作缺测处理。如果没有雨量自记记录, 则对应降水时段内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均作缺测处理。

3 结语

随着自动气象站业务的越来越深入, 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业务技能, 充分掌握《气象观测规范》, 准确分析和判断审查出疑误信息, 及时修改, 确保数据文件完好性和准确性。同时, 在日常工作中, 要加强对自动气象站相关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 减少发生故障的机率, 确保自动气象站的正常高效运行, 全面提升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的质量, 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理, 程爱珍, 黄琳.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因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 (2) :127-128.

数据质量审核 篇9

我国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自动气象系统已经在全国各级气象台站得到普遍使用。该系统主要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审核的工作。使用自动气象系统与之前的人工制作、审核方法相比, 自动站程序的地面气象数据转化、查缺补漏的功能极为强大。自动站的自动审核最终仍然需要人工审核数据和记录的疑误点, 这个过程需要人工的判断和干预处理。尤其是在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 更需要探测人员在制作和审核过程中对自动站观测和审核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备注。所以即使气象台站使用了自动观测审核设备, 仍需要探测人员对数据进行维护和审核。

1 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审核的方法

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审核主要采用自动站质量控制程序和人工检验审核相结合的方法。自动站地面数据质量控制程序主要是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程序和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程序对自动站所测得的数据文件进行审核。人工检验审核是在自动站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一号》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程序操作手册》进行再次审核。

自动站质量控制系统的审核在整个审核过程是初审也被称为机审。机审主要是针对文件首部参数、数据格式的审查。在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中, 文件首部参数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所以是第一项被检查的项目。因为参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观测数据的形成、转换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如果文件首部参数出现变更时, 就必须改正单站参数库和省区的参数库,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自动站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的人工审核主要体现在机审之后由工作人员对机审提出的每一条疑误信息和记录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技术规定、各个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 仔细检查。同时工作人员要对机审无法查出但资料确实有疑误的记录进行审查。在观测项目中必须填写上级部门规定的观测项目, 在审查时应该重点检查;检查的是数据文件的格式和质量。根据机审提出的“错误”信息和“可疑”记录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审核, 并判断某个记录是否真的有误, 再依靠气象要素的变化找出原因。对于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与值班员沟通验证, 确保错误的及时更正,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同时还要审查A文件附加的信息, 主要包括纪要栏、本月天气概况等具体内容是否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要求相符合, 是否与对应数据一致[1]。

2 观测数据文件审核的要点

要想做好地面气象数据文件的审核与维护工作, 就必须在数据文件的审核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B文件转成A文件的重要参数是“台站基本参数”。也是就说在文件转换之前, 要确定各种观测项目标志与该文件要转换的B文件相符;修改数据首先应该在当月基本数据库B文件中进行。也就是说在文件维护时, 首先应该修改B文件中错误信息, 再转换成A文件进行复审;在观测数据文件的维护中, 分钟数据J文件是B文件转换形成的。如果J文件中的数据缺测会影响A文件, 所以应尽力避免J文件缺测, 避免J文件缺测办法就是尽量避免关闭自动站监控程序等。如果J文件中的数据出现缺测事项时, 应该对其缺测项目、时次和处理做备注;审核过程填写的备注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的规定执行, 这样不易造成格式错误;自动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程序的维护和审核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对降水量的漏输、错输等情况, 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在日常的维护审核工作加强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检查。

3 正确处理A、J文件的疑误数据

A文件的维护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审核数据格式、记录和附加信息以及各相关要素的变化是否符合规律。而J文件维护和审核的内容主要是对分钟降水和小时降水的一致性、各日、月统计值合理性的审核。J文件分钟数据的缺测导致与A文件的数据值不一致, 影响观测数据的正确性。所以要改善A、J文件疑误记录的处理。如何有效处理A、J文件的疑误数据,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以人工干预由于自动站设备故障而导致降水矛盾出现的数据错误;对于因为正点数据缺测或异常而作不正常记录时, 应优先使用正点前后10min接近正点的记录代替正点的记录;使用人工观测的数据和内插法来处理;当遇到自动站雨量严重滞后于降水结束的 (一般以2h以内为期限) 应判断其是不是野值, 如果不是野值而是雨量的, 应该人工修改到该降水时段的最后1min。夜间情况要稍作调整, 有夜间值班的一般是7h, 没有夜间值班的, 并且不能确定降水最后1min的, 按野值处理;当某日的极值出现在正点时, 且与相应的正点值不一致时, 应该采用以下方法处理。如果极值高于正点的相应值, 采用极值代替正点值, 极值低于正点的相应值, 应采用正点值代替极值[2]。

4 结语

审核人员在审核时必须充分掌握《地方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各种技术的规定和数据的文件格式, 准确分析和判断审查中出现的疑误信息, 及时修改数据, 保证文件的完好性。同时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维护好监测设备,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减少错误的记录和缺测的记录。对于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仔细思考, 反复推敲, 并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探索新的更高效的审核办法, 推进自动站地面气象数据文件质量的提升, 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近年来, 我国地面气象探测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维护向程序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进程。数据审核的重点也转向了目测项目的合理性以及数据质量的分析和控制。本文主要论述了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维护与审核的方法, 以期望为提高我国自动站地面气象数据文件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维护与审核

参考文献

数据质量审核 篇10

一是严格确定全县的报送单位范围, 与预算执行系统、编办名单相核对相结合, 确定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报送单位的范围, 保证报送单位不重不漏。

二是严格与决算数据相对照, 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在上报数据时以本单位年底的资产负债表为依据, 将各单位上报数据与决算数据中资产总额和固定资产总额相核对, 确保资产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三是严格审核新增固定资产卡片的填报, 要求各单位要将新增固定资产卡片的分类、物品商标型号、价值、使用管理部门、使用人都认真详实的填报, 牢把固定资产卡片关, 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直接细化到具体责任人。

上一篇:年终奖投资下一篇:非线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