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素质教育

2024-07-22

就业素质教育(精选十篇)

就业素质教育 篇1

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 并不是一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就业教育”与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分”的就业特征相对应, 以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培养专业对口、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个体, 它强调个体与岗位之间的“填充性”与匹配。他们认为就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就业, 以寻找到已有工作为目的, 是一种被动的求职者。其实, 就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在我国, 如果, 按照学生就业模式来划分的话, 的确有毕业分配教育时期。由于那时学生就业是政府分配, 高校谈不上就业教育。

中国的就业教育是起步于1998年大学生自主择业开始之后, 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 就业教育, 更多的是帮助、指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制定正确的职业取向、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 以及开创今后的事业之路。所以目前我们的就业教育, 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专业学习、学业进步、职业选择、事业发展等关系的指导与服务, 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这种教育并不排斥创业教育, 恰好相反, 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试想, 一个连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都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取向都不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事业目标都不正确的大学生, 能够很好地创业么?所以, 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 甚至可以说, 创业教育的内容, 其实是就业教育的一种延伸。所以, 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对立起来。事实上, 即便是在创业教育非常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 他们的就业教育也做的非常好。

可见, 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割裂开来, 对立起来。否则, 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似乎我们现在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而极力鼓励他们去创业了。

二、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改变观念, 适应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如今世界各国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掀起了科技与教育竞争的热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不遗余力地加大科技与教育投入, 以此来提高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因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坚定不移的教育与发展方针, 也是中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决策。

2、教育转型适应我国现行教育制度转变的需求。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 提出新的更高的教育要求, 注入新的教育内容, 寻求新的结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培养一代既能动脑又能动手, 既有开创精神又有一定创业能力, 既能从事一般生产劳动又能从事某种开拓性的创业活动的劳动者。这就把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因此,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加强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使

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创新性、法制性。为适应这些特点, 就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广的视野, 善于捕捉信息;有果断的决策能力, 敢想敢干, 勇于创新;有经济头脑, 注重经济效益, 讲究工作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善于社会交往, 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素质的培养, 正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着力点。

4、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直接帮助大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 而是重在教给大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许多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对大学生创业教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

5、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用先进的

理念管理学生, 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学生, 充分发挥创业教育中的团队优势, 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不仅仅满足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 同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社会调研和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创业教育在基础理论上,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在社会实践上,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科研立项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创业教育终会创造新的辉煌。

创业教育是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潜能, 以开发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 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形成经营管理和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发展的本领, 以提高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 尤其注重培养大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 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 《社科纵横》, 2006 (9) 。

就业把握就业形势,提升自身素质 篇2

08级日语一班

作为一个即将跨入大四的大三生,既要明确整体的就业形势,又要明确本专业就业前景。更重要的是要在明确形势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就业素质。我是日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重视日语专业的就业情况。在明确日语专业的就业情况下,提高自身的日语能力。

首先是大学生的整体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才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接着是日语就业前景

现在在中国日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高级日语翻译,资深日语翻译,根据用人单位不同其日语要求也不同,一般日企的要求就是日语一级。还有一种JIEST日语考试,其实它是日本民间组织创办的,好像没什么说服力,但在国内现在这个比较流行。我觉得最好的就是日语国际能力考试。抛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观的说,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手上都篡着几件日货:卡西欧的手表、电子词典、计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机摄像机。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小日本的英语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达到了227所,快赶上英语院校的一半了;日语的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

我认为日语的就业前景很好,但是有个前提:愿意到日本工作。日语人才的就业地点无非是一在中国、二在日本、三在欧洲和美国。

1)在中国就业,那么前景一般:日本的企业和欧美企业相比,工资普遍不高,除非你做到高管。你看看招聘网站和报纸上的日企职位就知道了:营业担当啊,销售啊,客户服务啊,很普通,少有像欧美企业那样招聘那么多经理、主管的。因为日本在亚洲的先进地位,和明治维新以来深入人心的国策“脱亚入欧”,他们很少放高级职位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来。而且,日企普遍加班,这一点你应该有所耳闻吧。所以说,由于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巨大,在中国找一份日企的工作不难,但是如果你想在日企之谋求高薪、高职,则不是长久之计

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从具体实施来看,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并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比如,一年级为试探期,这一时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但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不宜过多参加实践活动;二年级为定向期,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好在课余时间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年级为冲刺期,在加强专业学习、寻求工作和准备考研的同时,把目标锁定在与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关的各种信息上;四年级为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时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已确定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

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就业与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道德素质;素质教育;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83-01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也随之增加,尽管学校及相关部门一直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以考虑,但是,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与此同时,有些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素质与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不相符合。招聘单位已经从单纯的看学历,转向了重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调查显示,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

总体来说,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要知道,社会是比学校更复杂的地方,没有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走向成功的。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考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素质、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

1.1综合素质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丰富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诚实守信、较强的沟通能力等等。一些招聘单位的主管表示,应聘者的学历很重要,但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教育部的一项调查也说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有明显差距,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素质便成了就业的重要因素。

1.2道德素质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加注重道德考核,把道德标准列入人才考核项目,几乎有半数企业在招聘中都会涉及道德、诚信问题。道德标准已经成为重要的用人考核标准。从调查看,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求职的最大本钱。许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拔尖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道德观。因此,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时,多数单位会把个人品德放在第一位。

1.3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有助于事业的成功。随着社会的细分,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多人的协同合作,因而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成了一些用人单位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要求大学生应具备团队精神,在竞争中应学会合作,这既是对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检验,也是用人单位考察的重要标准。但遗憾的是,在竞争过程中,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对此,多数用人单位的态度十分明确,对此类学生坚决拒用。

1.4高校存在的问题

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几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现在社会已经不再需要,变成了滞销专业,供需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另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的滞后,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知识单一、陈旧,专业面过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和建议

2.1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

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求职择业中处于主动,获取理想的就业单位,就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择业素质。另外,大学生应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从现实出发选择就业。

2.2高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所以,学校是决定大学生素质的主要因素,应从学校入手,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

在目前就业形势及其严峻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学校的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集中在招聘方对人才的要求上来。首先,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把德育教学内容、形式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质,注重学生的品德塑造,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的德育教材比较注意体系的完整,但在针对性和实践性方面结合的还不够。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素质教育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把德育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教书是育人,管理也是育人。在制定和执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更有利于大学生德行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发内容健康、形式多样、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塑造的校园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德育环境,营造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综上所述,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想使培养的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使学生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目前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着眼于现实,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入手,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切实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这不但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同时,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形势下,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永春,韩娜,杨红芹.从社会营销观念谈大学生就业[J].素质教育论坛,2008(9):171.

[2]丁艳平.从名企招聘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08(36):205.

“大学后”就业与就业教育延伸 篇4

一、高校毕业生“大学后”就业现象的形成

由于就业教育政策的惯性, “大学后”就业现象目前尚未引起政府、高校和社会关注, 也没有被就业教育和公共就业服务覆盖, “大学后”就业群体成为政策作用的盲点,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催生“大学后”就业现象。

1.“大学后”就业没有纳入就业指导, 离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教育的盲点。

职业是个人发展的载体, 而就业是职业发展的起点, 就业选择影响大学毕业生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 作为人才培养关键内容的就业能力培养应该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以足以实现就业为目标, 只要毕业生没有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教育就不应该停止。因此, 就业教育应该分为毕业前就业教育和毕业后就业教育。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率衡量指标主要采用毕业前初次签约率, 如果大学生毕业前一次性签约率低于80%, 高校下一年的招生比率将缩减至实际就业率水平。这种考核导向让高校将就业任务重点放在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 而轻视大学生离校后的就业帮扶。大学生一离开校门, 学校就卸掉了就业责任, 那些毕业前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成为就业指导的盲区。

2.政府、高校和社会对于“大学后”就业责任缺失, 未就业大学生孤立无援。

就业实现是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单靠大学生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毕业前未就业大学生更需要就业指导、就业援助和职业培训。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 未就业毕业生户口在学校保留3个月后退回原籍, 如果申请暂缓就业, 户口在学校至多保留2年。受教育资源约束, 单靠高校自身难以为所有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跟踪就业教育, “大学后”就业教育似乎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然而地方政府就业责任主要以辖区户籍为限, 社会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也没有给与足够关注。也就是说, 在3~24个月时间里, 未就业毕业生既没有被原就读高校重视, 也没有纳入原籍政府就业帮扶计划, 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大学后”就业责任缺失。没有被就业教育庇护的未就业毕业生孤立无援, 就业结果不容乐观。据麦可思调查, 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6.6%, 约有73.56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仍然处于失业状态[1] 。这个数字经逐年累加, 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大学生失业群体。

3.高校创业教育缺失, 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创业难。

高校不但需要开展就业教育, 更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就业教育不能替代创业教育。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工作岗位不是自然存在的, 而是由开拓者创造出来的。就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岗位搜索和匹配能力, 而创业教育则能够培养大学生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综合素质。然而十几年来, 创业教育仅在几所高校试点, 尚未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从毕业生创业情况来看, 据麦可思调查, 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1] 。大学生创业受其家庭文化影响较大, 来自“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家庭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 而就业率最低的无业和失业家庭因其企业家文化的缺失, 其子女自主创业比率最低。这说明学校创业教育缺失, 没有普遍提高毕业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 即使在难以就业的困境下, 就业难的压力也没有驱使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创业。

二、毕业生“大学后”就业现象的成因

高校毕业生滞后就业既有自身原因, 也是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就业教育、劳动力市场竞争和就业政策是主要因素。

1.职业定位模糊和社会资本约束延长了大学生就业搜寻期。

职业和人的匹配是职业特性与人格特征相互选择的结果。个人与职业关联的人格特质可以称为职业人格, 不同的职业人格对职业特性的要求不同, 确定适合自身职业人格的职业定位是职业选择的基础[4] 。大学生就业选择期涵盖职业定位期和职业搜寻期, 职业定位期和职业搜寻期的滞后让大学生就业选择期从毕业前延伸到毕业后, 形成“大学后”就业现象。职业定位期的延迟源于职业定位的模糊, 这是就业教育作用的结果。就业教育除就业能力培养外, 还应通过职业人格识别教育帮助大学生职业定位, 大学生在职业定位基础上进一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5] 。在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基础上, 大学生依靠就业能力和社会资本实现就业[6] 。从就业教育开始到职业定位为止为职业定位期, 从职业定位到就业实现为职业搜寻期。当前的就业教育重视就业能力培养轻视人格识别教育使得职业定位期延迟;大学生社会资本匮乏且社会资本积累缓慢拉长了职业搜寻期。“两期”延长形成了“大学后”就业滞后期。

2.市场竞争、信息不对称和试错心理共同作用拉长了就业搜寻期。

首先, 正规工作岗位的稀缺性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在竞争中失利的求职者从最优目标到次优目标的调适需要经历一个多次失败后逐步修正期望值的过程, 就业期望值的梯次修正促成了就业滞后期;其次, 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增大了劳资双方选择的失误风险, 重新选择开始了新一轮的职业搜寻 (吴可明, 2004) ;最后, 大学生初次就业普遍存在试错心理, 喜欢尝试不同工作, 不甘心长期驻留在一个岗位而频繁跳槽, 这就形成了持续的职业选择。市场竞争、信息不对称和试错心理的共同作用拉长了就业搜寻期。

3.就业的过程性和招聘的常年性催生“大学后”就业现象。

计划经济时期, 大学生就业和单位招聘几乎同时完成。与毕业生计划分配不同, 市场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信息搜索处理、预期调整和不断试错的过程。就业的过程性迫使用人单位改变过去毕业前集中招聘的惯例, 部分单位及时调整招聘策略, 开始常年招工。这两个方面使大学生就业呈现常态化。如果大学生毕业前没有实现就业, 毕业后就进入一个期限不等的就业选择期。

4.计划经济时期毕业即就业的观念使就业教育缺乏延续性。

就业教育或就业指导是应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而产生的, 继承了计划经济时期毕业即就业的观念。与计划安排就业不同, 市场化就业是劳动力市场竞争的结果。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不同, 市场机制作用必然存在一个效应时滞, 这个时滞阶段将大学生毕业和就业分离开来, 大学生毕业即就业现象已不是必然, “大学后”就业成为常态。相应地, 大学生就业教育也应该从毕业前延伸到毕业后阶段。然而, 高校没有及时应对市场化就业需求, 没有提供延伸性就业教育, 如此“刻舟求剑”, 必然会出现“大学后”就业现象。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识别自身职业人格, 缩短大学生职业定位期和职业搜寻期。

就业实现的内因是大学生基于就业能力的自我认识和自主职业搜寻匹配能力。高校就业教育除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外, 还需要帮助其识别自身职业人格。就业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个性特征进行个性化教育设计, 帮助大学生尽早识别自身潜在个性特质, 明确职业定位, 缩短职业定位期。在此基础上, 借助社会资本搜寻和匹配适合自身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工作岗位, 尽早实现初次就业, 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自身职业人格, 修正职业定位, 提高职业匹配效率。

2.政府、高校和社会协同行动, 共同分担“大学后”就业责任。

失业大学生就业实现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政府应该为失业大学生提供免费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能力训练, 或者委托私营培训机构组织未就业大学生培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将就业指导服务对象延展到毕业后半年内的大学生, 让其享有应届毕业生权益, 就业工作人员应该分工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跟踪服务, 为其组织专门的校园招聘会。优秀的暂时未就业毕业生可以留校从事一段时间的科研助理, 在此期间通过高校的就业帮扶实现就业。鼓励企业聘用失业大学生, 为失业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可以享受额外的优惠政策。

3.建立社会补偿机制, 促进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

麦可思调查表明,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毕业生求职成功最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 无业与失业家庭毕业生求职最主要渠道为“大学招聘会”, 每得到一个面试机会需投递简历最多、求职成本最高。无业与失业家庭以及农村和偏远地区家庭毕业生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更需要就业服务援助[1] 。当前, 应首先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实现就业。一是要建立贫困失业大学生社会救济制度, 帮助其度过失业难关。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失业大学生统计工作, 建立倾向贫困家庭的失业大学生就业援助帮扶计划。三是将失业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险, 发放失业保险金。

4.注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结合, 提高失业大学生培训效率。

除专业知识外, 胜任工作岗位还需要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大学毕业生亟待提升的素质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等能力。大学毕业生失业主要不是由于知识技能的缺乏而是经验和综合能力的缺失。失业大学生的培训除职业技术培训外, 还需要进行素质能力的专门训练, 如信息搜集分析、人际沟通和商业谈判等情景模拟训练。

5.建立专项基金与风险补偿机制, 激励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

越是就业环境好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越低, 12%-15%的创业是源自失业的被动性创业。但被动性创业者往往因家庭经济条件约束难以实现成功创业, 创业政策应该在激发有创业压力的失业大学生创业意愿基础上, 为失业大学生建立专门的创业启动基金。除此之外, 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创业风险补偿政策, 目前, 我国各地的扶持政策对创业失败者有补偿规定的较少。从实际情况看, 创业失败的损失均由大学毕业生本人及其家庭承担, 这显然对鼓励和促进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利。如果经过专家鉴定, 政府给予不是人为因素导致创业失败的创业尝试者一定比例的损失补偿, 创业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而大学毕业生创业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2][3][7]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4]丁立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人格与社会不适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1) :7-11.

[5]刘维政, 罗萌.浅析基于“职业锚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12) :206-208.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篇5

人的幼年时期是人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期。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使幼儿智商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使其智力充分发展,为以后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前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在大学生就业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幼师毕业生却十分“抢手”,就业市场十分宽松。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如上海近两年每年幼儿教师缺口1600多人,贵州省20缺口近万人,江苏省在各级学校师资短缺现象中幼儿教师短缺尤为突出。柳州市近三年来每年新增幼儿园近20所,新增幼儿教师约300D400人,其中只有40%左右是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幼儿教师缺口很大。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刍议 篇6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国家未普及义务教育,不少地区的孩子读到小学或初中就设有升学的机会,他们去哪了?毋庸置疑,都就业了,否则今天不会出现不少学生的父母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只是他们与自己的孩子不同,没有受过“職业教育”。如果按照“職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点,也没有受过“就业教育”,但是他们却“就业”了。

如果把職业教育定位在就业教育,它应该是世界是最容易办的。因为除了“官二代”、“富二代”可不考虑就业。普通人为了生存必须就业,就业事实上是当今人类生存的内驱力,也是每个人走向自立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把職业教育定位于就业教育,其实和人们经常说的“混口饭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就业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得到職业,参加工作。也就是说只要得到職业,参加工作事实上就是“就业”了。这就不难理解今天職业技术学校的就业率高达99%,甚至达到100%,以往可能认为这个数据有很大的水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可以看出,只需稍加努力,高就业率是不难达到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办職业技术学校的成本要比普通中学高很多,而事实上,资金少也可办職业学校,如不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相当多的学生连学费也交不起。政府亦没多少教育经费投入職业学校,但学校仍能生存下去,也不影响他们成为省级重点和国家级重点。经过调查才明白:关键是如何理解办職业教育?

应该说,有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办職业学校真正“践行”了“職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職教观”。比如,前几年教育部大力推行的中職学校“半工半读”就是“職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学生刚进職业学校,还没弄清学校的方位就去企业或工厂的流水线“就业”了。实行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学生不用交一分钱学费,也无需父母给生活费,这些都由企业支付。众所周知,企业必须赢利才能生存,为何如此“大方”?因为企业愿意中職学生来“半工半读”,给学生交学费也是从用人成本考虑的,亦是从赢利的目的出发。对于学生来说减轻了家庭困难,对学校而言完成了招生任务,避免学费的损失,客观上也减少了政府投入。表面看来,这是一个“三赢”的模式,但却无法复制。原因有二:一是如果学生的家庭并不困难,家长更希望子女专心学技术、技能,将来能体面就业或高质量就业;二是所谓“半工”,学生基本上是在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作时间并不比一般工人短,差不多是“全工”;所谓“半读”也不是一半时间读书,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文化课,三年时间的“半读”只学了些文化课的皮毛。十六七岁的少年,白天工作了一整天,晚上还有多少精力读书学习呢?因此, “半工半读”的模式听起来很美,实际上断了穷孩子可持续发展之路,他们确实“就业”了,却是“混口饭吃”式的就业。

石伟平着的《比较職业技术教育》中有一段介绍美国的職业技术教育:与英、法、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美国的職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非像铁道的双轨一样彼此平等、各成体系,其学制也没有反映出中等職业技术教育的分支。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職业中学。但却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和科技大国。美国并不是没有職业教育,而是不把就业当成職业教育的全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篇7

这种变革,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更是中国产业机构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的时势要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人口红利”即将耗尽,人才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运用带来的职业技能人才缺乏,即人们常说的“高级技工荒”,另一方面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年复一年的就业压力,职业教育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事实上,用职业教育破解中国就业难题和经济发展难题,一直是我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

今年2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NO.1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难,只有更难”?问题究竟出在哪又是一年毕业时,全中国727万高校毕业生,你们还好吗?你们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了吗?

在之前的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 , 被一些人 称为“史 上最难就 业季”。而今年的形势只能套用网络上流传的那句老话“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为什么工作这么难找?为什么“没有最儿?

2014: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根据媒体报道,截至4月底,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1.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江苏省毕业生签约率为37%,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研究生签约率为40%、本科生为34%、专科生为39%; 黑龙江省毕业生签约率不足40%,比去年同期降低几个百分点;四川省毕业生签约率61.18%,签约率增长0.06个百分点;河南省毕业生签约率也只有四成。

截止到5月23日,辽宁省毕业生签约率50.07%,比去年同期下降一个百分点。

截止到6月2日,重庆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签约率为70.56%,比去年同期增加0.6%。

……

总体来看,各地大学毕业生的签约情况与上年基本持平。毫无疑问,在这个离开学校的月份,仍将有很多大学生只能拿着毕业证书回家。

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该机构认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这意味着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与去年相比还会加剧。

上述报告 显示 , 100家企业计 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 届毕业生45577人,面向大学本科以上应届生的招聘职位主要为技术(产品)研发和销售。这100家企业是该机构从中国30万家活跃雇主中评选出的, 这些企业平均拥有雇员18700名。因此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机构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这是由于多数行业在2010至2012年期间招募的大学毕业生规模较大,加上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诸如IT、机械和汽车等行业的招聘遇冷。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2013年大学实习生的招聘高过2012年17.2%, 显示出企业仍有旺盛的人才需求。

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相对应的,今年春节过后,人才市场虽然渐次活跃起来,但是用工荒的状况仍然存在。北京市赵公口人才市场一家餐饮企业需要12个岗位40名员工,但是工作人员一上午只招到两位洗碗大叔。“现在我们这儿后厨最高工资开到4000元,服务员最高开到2800元了,但应聘者还是寥寥无几。”负责招聘的女士说。

从一项调查数据来看,在被调查的2014届未签约毕业生中,七成认为求职压力大。其中本科生认为求职压力大的比例最高,为72%,硕士和高职高专生认为求职压力大的比例均为68%。

一方面是众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人才而等米下锅的企业。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说法随之而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从供给看,高校毕业生占适龄劳动人口的比例逐年加大,从全国来看已经占到新成长劳动力的半数以上。”

就此,山东省人社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分析,“从需求来看,新兴产业发展所创造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还不协调、不匹配。”

高校扩招惹的祸吗

中国的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初衷是延缓青少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纾解当时的就业压力。而高校扩招之后所发生的变化是急剧的和根本性的,使得人们未能充分理解和良好应对。这个根本性变化就是,在极短的时间里,中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按照习惯划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 在50%以上为高 等教育普 及阶段。2002年即在高校扩招的第三年,中国便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蔡昉指出: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性逐渐显现出来,认识不到的话则会误导舆论和政策。

毋庸置疑,劳动力市场信号对于引导各当事人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失业、下岗现象, 从而激励劳动者通过改变就业预期和就业技能,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城镇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至今也不能建立在市场机制上面。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是一样,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业,对于这个劳动者群体调整预期和寻职行为也是必要的。

2013年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显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具有专科和本科学历的劳动者,不如具有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高中学历的劳动者受欢迎。事实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还不如初中毕业生。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于持有较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劳动者,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 而仅仅持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低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劳动者,则相对不受欢迎。

这无疑意味着,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并非没有用处,只是学历所显示的受教育程度,并没有能够转化为劳动力市场所需的就业技能。

中国的大学生多了吗

中国到底缺不缺大学生,中国的大学生究竟多了还是少了?我国目前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大概在700万左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还有800万,目前,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就业率很高,达到95%, 而高等教育的就业率只有7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蔡昉对此分析如下:正像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出现过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往往伴随着毕业生就业难和工资相对降低等现象,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发生了。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这个劳动者群体的就业面过窄。中国就业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重,2010年为10.1%,比美国2006年40.1%的水平低30个百分点。把两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劳动者的行业分布相比较,则可发现,中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过度集中在金融、信息、教育卫生和公共管理等行业,即这几个行业中大学生比重甚至高于美国。

而那些直接生产性行业中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重,中国比美国要低很多。例如,在农业中的大学生就业比重,中国是0.6%,美国则高达24.6%;在制造业中大学生比重,中国为10.3%,美国为30.0%;在交通业中的大学生比重,中国为10.8%,美国为27.1%;在商业、贸易、餐饮和旅游业中的大 学生比重 , 中国为11%, 美国为28.6%(图1)。

拥有较高学历的劳动者,并不自愿从高端服务业转向制造业甚至农业这些传统上认为的低端就业岗位。一方面,直接生产性行业对高端劳动者的需求增长,有待于这些行业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只有发挥市场力量,经过从寻职、待业到就业,从失业到再就业的过程,才可能实现大学生就业结构的更加均衡和多样化。这个转变过程也是一个劳动者遭遇冲击的过程,无疑需要社会保险体系提供更多安全屏障。

蔡昉的对比分析表明,我们高等教育的人数没有多、没有过剩,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培养什么类型的人, 办什么类型的大学非常重要。

NO.2让职业教育解就业之难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并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内蒙古视察时表示,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要用改革的办法形成良性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进来,共同办好职业教育,增加就业,不断释放“人才红利”。

今年3月,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2000年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将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高校转型改革。

现状:结构性矛盾

据统计,到2012年我国共有本科高等学校1147所,其中1999年以来升本的有640多所,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

近年来,职业院校就业率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大家早已经习以为常,但当我们看到高职院校在教育部统计的就业率排名榜上甚至高于211大学的时候还是难免感到惊讶。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分析指出:先从教育角度看,我们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形势是这样的,我们大约每年出生1700万人,每年就业市场应该容纳的劳动力、新增的劳动力1700万,1700万当中, 受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毕业的孩子,大概是在1400万左右。那么大学生是700万左右,在这些大学生当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里面,受到职业教育的应该有1100万,那么从需求来看,新增长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短期来看,突出的一个重要矛盾的表现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比较突出的。我们每年毕业很多大学生,但是企业,尤其产业升级,产业转型,站在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场需要两个、我们只能提供一个。

中长期来看,产业加速转型和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匮乏的矛盾也非常突出。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那么转型升级的过程,需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哑铃型的职工结构:一头是研发人员,中间是生产一线,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人员。我们的教育和现在这种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突破口:现代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被提升到中国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高度加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既是高校改革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就业、民生的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耀军告诉记者,职业教育之所以前所未有地被重视,一个大背景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人口红利”即将耗尽,人才结构性矛盾近年来越发突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运用带来的职业技能人才缺乏,即人们常说的“高级技工荒”,另一方面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年复一年的就业压力, 每年庞大的高校毕业生的出路不停拷问着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

事实上,用职业教育破解中国就业难题和经济发展难题,一直是新一届政府谋求的 可持续发 展的长远 之道。今 年2月 , 李克强主 持召开国 务院常务 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在很多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尤其是实体经济比较强大的国家,产业升级很大的国家,就是核心竞争力在全世界排在前10位的国家,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的比重很大。

这个比重在德国占了78%,在瑞士占了82%,正是这样一种人力资源结构支撑了其经济结构。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认为,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任何一个走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以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德国、美国、日本概莫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就业导向和实践能力培养,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发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才能输送适合各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人才红利”。

显而易见,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就是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就是现代职业教育,就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叫技术技能型,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

NO.3“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所谓职业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我国现代形式的职业教育发端于l9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140多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前50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两次发展的高峰。一次是文革前的1965年,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后的1998年。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需求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职业教育困局

认知困局:望职业教育而却步

“宁做三千块的办公室白领,不做月薪上万元的高级技工”, “只在空调房里坐,不在生产线上站”是不少“90后”和家长们的共同想法。这样的想法让很多人在做自己的人生选择时,明知大学毕业后不好就业,仍要挤破头皮去挤独木桥,有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抱着随大流的想法,没有更长远地考虑问题。导致许多孩子一毕业就失业,一毕业就回家当了啃老族。

山西省教育厅职教处赵敏副处长指出,认知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认知困局的背后还包含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目前在我国蓝领与白领之间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距,同时,更多职教生就业后,工作缺乏保障。大量的职教生毕业后进入私企工作,而目前许多私企在经营管理方面不规范,导致员工缺乏稳定性,流动性大,加上工作环境差、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这些都加大了社会对 职教生未 来的忧虑 , 也让更多 的家长在 帮孩子做 选择时“望职业教育而却步”。

转变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就业观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退却后,要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任重道远。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耀军认为,要加快人们观念的转变,形成职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还需要政府从政策设计、社会保障等方面统筹协调,加以引导。他相信中国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数千万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也将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袁振国认为,在用人机制上,政府和社会尚未给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待遇、职称、职务等方面仍存在政策性歧视。一些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宠爱过度”,而对职业教育却看不起,甚至漠不关心。这些现象和问题,都严重阻碍着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需要切实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社会经济地位。

传统观念困局:学而优则仕

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寒窗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为的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我国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 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指出,望子成龙成为中国人生活的首要动力。

望子成龙恐怕是自古以来中国家长的心态写照,从古至今,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希冀令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有实现的公平路径。

望子成龙本无可厚非,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但实际上“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个孩子都有某一方面的天赋,作为父母要学会发现并积极引导、鼓励,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全面发展。

现在的现实是,许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地认准上大学一条路, 许多孩子违心地上了大学,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许多对职业技术感兴趣的孩子也因此而走到了另一条路上。

生源困局:哪些人在读职教

记者在走访各地职业院校时,听到的普遍反映就是生源问题。

就读职业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中考、高考的“备胎”选择,职业教育成为落榜生的“收容所”,生源质量堪忧。

一项面对上海、云南、广东、山东等地13所中职、高职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 72.2%的中职学生选择的答案是“未能考上普高”,73.1%的高职学生选择的答案是“未能考上本科”。

“连三本都考不上,才去读职校,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是这样的心态。”湖南铁道职业学院院长姚和芳告诉记者,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认同度很低,所以很难招到好生源,学生很少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入学。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的确有限。“哪怕是不爱读书、不愿深造的孩子,也宁愿读个三流大学,而不愿意来职校学一门手艺。因为大学文凭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通行证和福利卡。”姚和芳说。

赋予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 才是回答“人从哪儿来”这一问题的关键。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认为,内在动力,取决于一个“可期待的前途”。这不是教育一个层面的问题,例如,取消城乡户籍差别,或许就会改变许多学生的入学选择,“如果农村孩子不需要靠大学文凭来换城市户口,他可能就会高高兴兴去学一门实惠的手艺”。

山西省为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在2011年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列为加快推进山西省农村公共事业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内容。在落实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 学费相关政策的基础上,2011年秋季学期免除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学生学费,2012年秋季学期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普通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全部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学生,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2011年,全省共计307785名中职学 生实现免 学费上学 , 2012年,免学费上学的学生达到561056人。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政策的实施, 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选择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础能力困局:上职校学不到真本领

据山西省教育厅职教处负责人介绍, 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不低于20平方米,山西省中职学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3平方米,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短缺校舍建筑336.95万平方米,而且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现有校舍中有相当数量不达新的抗震设防标准,急需加固或改造;

教育部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医药类 专业生均 仪器设备 值不得低 于300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2500元,而山西省生均设备值为2106元, 全省中等 职业学校 教学仪器 设备缺额31105万元;

职业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的问题也很突出。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落后,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应用科技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缺乏吸引力、容量不足、招生困难成为普遍现象, 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南车电机集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许多大型企业对技术工种的需求缺口很大,现实却令人无奈,“一线技术岗位‘岗多人少’,高级技师更是重金难聘。与此同时,职校毕业生进入车间上手很慢, 需要再培训,这说明现在的职业教育对接市场需求的意识和程度远远不够”。

“上职校学不到真本领”,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担忧。广州一个课题组对制造业企业中工作3年以上的2502名职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5.06%的毕业生认为职业院校缺乏实验、实训设备; 20.67%的认为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去甚远;15.56%的认为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盲目、陈旧;13.01%的认为教师大都“纸上谈兵”。

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将实习安排在三学年的最后一年,前两年主要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这一“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收效并不乐观。

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培养了大量顶尖技师与优秀工人。其职业教育实施“双轨制”工学交替式培养,即每周两天在学校,三天在车间,注重对口操作与企业实践。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 参照欧美的成功经验,真正的职业教育, 应该与产业密切联系,无缝对接市场,以行业的需求来决定培养模式和内容。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已在进行尝试。2012年起,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宝马中国合作开设定向委托培训基地,俗称“宝马班”, 每届培养学生二三十人。

该校汽车运用系主任李治国告诉记者,校企合作最大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过去职业教育“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窘境,能够对接市场需求培养人才。“让学生手头有功夫,契合企业需求,成为特定领域的专才,这就是‘真本事’。”

社会需求与社会认可

“技不压身,学好技术,就有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本事,这是一辈子都打不破的铁饭碗。”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时对学生如是说。

其实,职校生、技校生们早已在各行各业为我们书写了许多不朽的传奇。

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洪家光,就为我们展现了从农村娃到技校生到首席技能专家的成长历程。洪家光家在农村,父亲重病,母亲靠清运垃圾收入微薄。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技校。毕业后,他进入中航工业黎明公司,从一名普通的车床操作工,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能熟练操作多种车床的多面手。2005年,25岁的洪家光获得高级技师职称,成为当时1万多人的工厂里最年轻的高级技师;2011年,洪家光在第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车工组冠军。

十几年来,他设计制造了56套高效便捷的专用工装,完成了100多项技术革新, 解决了300多个技术难题,成为了大家公认的高手和能人。

现在的洪家光不仅可以有尊严地体面生活,更成为许多青年职工敬佩不已的大师傅。

上海人片桐,1993年初中毕业,中考分数达到一般普通高中的分数线,当时大学没扩招,普通高中没啥吸引力,他选择了四年制的中专,专业是空调制冷。2003年,片桐以技术移民的身份考过雅思,然后用半年工夫又顺利通过了澳大利亚的电工实作考试。“那个考试一点也难不倒我,在考试现场,澳大利亚的主考官看了我的操作演示,马上让其他参加考试的当地人过来看,说我这才是标准的电工操作。”片桐自豪地说,“他可能不知道,我在中专学了四年,这些活计,对我来说只是雕虫小技。”

如今,片桐已经在阿德莱德置业——一栋三层楼别墅。他在当地开了一家空调修理铺,年收入在10万澳元左右,相当于50万人民币。此等收入,使得片桐太太不需要出门工作。

2013年12月12日,中国技术工人群体荣获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14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特别奖。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数控配管高级技师苏健、北京北一机床公司高级技师刘海旺等,代表全国数千万技术工人登台领奖。这是中国技术工人群体首次登上被誉为“中国经济界奥斯卡”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获奖的舞台。而在2009年,美国《时代》杂志曾将“中国工人”群体评选为年度人物,该杂志当时评价称,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早在2004年,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即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如何构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周济提出,职业教育必须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周济说,“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决不能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转向普通教育。”职业学校从开始办学就要找准就业市场需求,积极配合劳动和人事部门,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的合作,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运行机制的改革,打造在就业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建立稳定、有序、灵活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网络, 探索职业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的经验。

2009年3月,在湖北思远信息技术培训学院视察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要大力发展。他勉励学生们既要学知识,又要学技能; 既要会动脑,又要会动手;既要学会生存,又要懂得做人,这样才能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为国家作出贡献。

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临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家宝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就业”, “职业教育大有前途,因为它面向就业,面向青年,面向整个社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并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明确了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任务:“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确了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了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调整教育结构的目就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因为每年1700万孩子,不管读什么书都要就业,怎么解决增量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可以找到工作,通过教育部的改革, 最终使我们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市场需求的结构,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法,我们的老师,所有的观念都要紧紧围绕市场,从而解决就业增长与就业的包容性的问题。

2014年的春天,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吗? 2014年的春天,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春天吗?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我国现代形式的职业教育发端于l9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140多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前50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两次发展的高峰。一次是文革前的1965年,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后的1998年。在1965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专、技校、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加起来有6万多所,在校生499.5万人。当年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已经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3%。

“文革”十年,职业教育受到了很大破坏,技工学校、农业中学和半工半读学校绝大部分已经停办,到1976年,我国整个高中阶段教育中绝大部分就是普通高中,当时留下的中专学校比例已经很低,教育结构严重失调。

“文革”结束之后,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大家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比例。当时讲到的非常关键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把教育事业的计划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计划中,而且要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看来,我们不觉得什么,但是要知道,这涉及到教育的摆位问题,教育开始进入到整个国民经济计划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件事就是教育结构要改革,特别是中等教育结构,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比例。1980年教育部批准了国家教育总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报告》,教育部开始着手中等教育的调整工作,原有的技工学校得到了恢复和发展。20年后,中等职业学校当年的招生是526万,在校生规模1467万。当时高中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规模比例基本实现了6∶4。

在世纪之交,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一段调整之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2004年、2005年,由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批准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两个职业教育专门决定。中央重申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出台政策来扶持, 职业教育形成了又一个发展高峰。这就是建国以后的第三个高峰,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发展阶段。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统包统分、改革的调适过渡以及市场化政策实施三个阶段。实施市场化就业政策之后,社会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但是,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政策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调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8-1987:统包统分,即大学生就业由国家负责, 按照计划统一分配;

1988-1997:双向选择,即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 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

1998-2008:自主择业,即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学生自主选择职业。

第一个十年(1978-1987): 计划经济“统一分配”

就业背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以及大学生作为我国经济振兴的科技型人才高度缺乏,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有计划地统筹安排,既国家根据需要对大学生集中调配,使用于国家最需要发展的领域及行业。

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共和国总理亲自负责大学生分配工作。

1962年,中央决定成立由习仲勋负责的“毕业生分配委员会”。直至“文革”前,负责和参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部门先后有政务院、教育部和内务部。

1981年,“文革”后首批统一招收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国家恢复中断了十几年的毕业生统一计划分配制度。这一时期大学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个人无需为毕业分配操心,但也没有把握个人命运的自主权,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正是当时情形的写照。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其中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决定》的重大决策之一,允许学校有一定自主分配的权力。

1986年,原国家教委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

第二个十年(1988-1997): 改革深化“双向选择”

就业背景:90年代,上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从“两包”到“两自”。“两包”,即考生上大学学费由国家包下来,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两自”,即学生上大学要自己缴费,毕业后要自主择业。实际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已开始酝酿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过程与收费制度基本一样,持续了较长时间。

1987年,清华大学第一次尝试供需见面活动,这是大学生第一次在工作前与“婆家”见面,受到普遍好评。

1989年,国家正式推出“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

1994年,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提出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国家包安排职业的做法。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

第三个十年(1998-2008): 市场经济“自主择业”

就业背景:自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毕业生数量从1996年的83.9万人增至2006年的413万人,10年间增加了近4倍。政府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多项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多个方面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对中、东部地区的毕业生 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户籍管理、工资定级、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企业用人自主权的规定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规定。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事部发起“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2006年开始连续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八部委联合发起“三支一扶计划”,每年招募选拔2万名高校应届毕业生,主要安排到农村基层从事2~3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四个部委发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将2007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要求做好就业网络联盟组建、就业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等工作。

2007年,全国陆续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旨在规范就业市场、促进大学生就业。

2009年至今

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 篇8

1 素质教育

1.1 素质教育的定义

所谓素质, 在辞海中有不同定义范围,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 而且要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 学会合作, 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学会辨别各种是非, 明确历史使命, 坚定理想信念, 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构造精神支柱。

1.2 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高校学生的素质要求应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一般应注重培养以下基本素质:

(1)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正确的政治方向,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包括“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 “爱岗敬业, 诚实可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此外, 还应有文明的行为举止等。思想道德素质应成为学生各项基本素质的第一位。

(2) 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 它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很大的影响力。

(3) 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主要是指所从事的专业和职业技能的素质, 应该是专业知识扎实, 厚基础、宽口径, 善于进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并掌握所攻读学科的方法论。同时, 还要求具有把所修学科知识同实际结合以及与其它学科成果相结合的能力。专业技能知识是人类知识的核心和精华, 是影响人的最大生活领域的知识。

(4) 身心素质。又可以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5) 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高的人文美学修养、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6) 创新素质。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在:第一, 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二, 出众的创造才能;第三, 显著的创造个性, 就是为创造主体成功的积极心理品格, 主要包括事业心、进取心理、自信心理、勇敢心理、坚韧心理、独立自主心理等。

2 大学生素质与就业的关系

大学生素质与就业具有密切的联系。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更看重就业者的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三大方面, 而非一张文凭。在个人素质方面, 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 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定的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排名依次为: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 有高达89%的企业尤其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 其他素养还包括敬业精神、工作效率、知识结构、实践应用能力、自我充电等。

2.1 个性、兴趣与就业

社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表明, 职业个性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兴趣是使人投入和坚持职业工作的重要内部因素。一个人对某种职业产生兴趣可以增强其对职业的适应性。兴趣有助于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2 能力与就业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特征, 它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人的能力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差别制约着人们活动的领域与职业选择的范围。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错误地选择职业, 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终将一事无成。具备一定能力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2.3 知识与就业

现代职业所欢迎的是这样的求职者: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程度, 并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所选职业的具体要求, 将自己的知识科学地组合以形成合理的结构。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如何, 将决定他在求职择业时的自由度和取得的岗位的层次。求职的准备是漫长的, 尤其是你想选择一个理想的职业, 更需要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 努力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准备。

3 提高综合素质, 为就业做好准备

3.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

理想目标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应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是促使大学生不断进取、奋发拼搏, 坚定不移地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保障, 为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确的职业理想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 合理确定自己的期望值和判断方向。作为求职者, 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 进一步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与限制, 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目标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 人生才能有目标, 工作才能有方向。

3.2 注重职业教育个性化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正确分析自己的实际能力与职业理想的差距, 寻找与自身匹配的职业。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性格, 只要找到真正与自身匹配的职业性格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有良好的趋势。

3.3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品质

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 成功因素中85%取决于积极的态度, 15%是技能。由此可见, 职业品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职业品质包括积极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的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应变能力等。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品质, 就是帮助他们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3.4 培养大学生具备多方面的技能

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门票, 因此, 除了品质培养外, 必须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指导学生了解专业技能和职业目标的差距。通过实践, 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如个人价值观、兴趣、需要、人格、能力倾向等, 进一步补充他们的学习内容和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

总之,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与就业是有密切关系的。就业是民生之本, 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 打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落实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解决切身利益的重大研究课题。作为辅导员, 我们应为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服务, 使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更加顺利。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 就如何通过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向社会提供合格的有用人才, 促使大学生顺利择业与就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就业,择业

参考文献

[1]张大昌.云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指导读本[Z].云南:云南大学出版, 2003.

[2]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Z].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004.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乔亨瑞.云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素质教育刍议 篇9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1999年,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增长。从1998年到2003年间,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08万迅速增长到335万, 高校在校生从643万迅速提高到1600万,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近3倍。短短几年时间, 我国就走完了英、美等国用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高校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刺激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向高校的投入规模, 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 其中就业难问题是其中最突出的。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大学生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足。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全国人口的35%, 日本为23%, 而我国仅为3%, 可见, 我国大学生中人才的数量是少之又少;其次, 目前我国的人才就业现状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发展, 每年可以创造上千万的就业岗位。然而, 由于高校扩招和学生自身原因, 处于待业状态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 同时, 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员工。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原因是因为其中人才太少, 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 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非常必要。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有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大力提倡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我们面临着技术、资金和资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和素质问题, 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取主动地位, 必须提高国民素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如何应对接踵而来的挑战是我国建设的关键, 正如十五大报告所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尤其是素质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技术挑战的需要

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呈现出发展速度快, 发展领域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周期缩短;知识信息传播跨越时空限制。这些都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 为了迎接新的挑战, 每个人都必须不断提高、充实、调整自己, 在教育视野的要求下, 每个人都要加强自身教育, 养成基本素质, 学会自我发展。

(三)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是教育自身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要求每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充足的知识储备, 所以终身教育就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终身教育的概念最初被应用于成人教育, 后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 目前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 因此, 终身教育形成了由一切形式、表达方式和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的一个循环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人才, 使他们有能力应对未来工作带来的挑战, 而素质教育可以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 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应试教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发展要求, 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教育改革的关键, 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 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主题。

三、就业导向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高校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和开发潜能获得的可以满足实现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等, 下面就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 以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出分析。

(一) 培养专业素质, 使大学生学会学习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在不断的变革, 革新在不断的进行。”教育应该将注意力较少的放到知识的传递和存储上, 而应该更多的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上, 也就是学会如何学习。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活跃力量, 更应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习惯, 拓宽知识面, 学会如何学习。首先, 高校要注重专业调整, 大力推进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 努力是学生素质符合岗位要求。近几年, 高校处于经济需要, 开设了一些不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就业负担。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时的调整专业开设和课程内容设置, 提高专业素质, 强化能力培养, 拓宽就业途径。其次,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习能力中的重要方面, 是独立探索知识、不依赖他人独立学习的能力。它的本质是学习个体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精神。事实证明, 学生用自己能力获得的知识往往比教师直接传授更加富有生命力。再次, 要培养学生获得证书的能力, 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总是在考虑应聘人员具有专业能力以外还具有相关的其他能力, 如是否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证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大学生含金量的一个重要代表。有选择的考取证书可以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调整, 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二) 锻炼实践能力, 明确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

“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关键在于改变世界。”学会做事, 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 为以后就业提高工作能力提供了保障。首先, 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指的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对其事业产生影响, 大学生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 而作为高校本身来说, 可以建立实践基地, 工作岗位推荐就业能形式,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适应环境, 提高适应能力。其次, 要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业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深厚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 也可使自己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再次,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学会做事的最好表现,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要, 依靠科技学会创新也成为企业最关注的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需要创新能力, 同时, 创新能力也成为大学生就业必备的能力之一。最后, 要加强创业教育, 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还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素质,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竞争力日益显著。

(三) 培养良好的基本素质, 使大学生学会生存

21世纪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 信息迅速膨胀的时代, 随处充满了竞争, 因此, 大学生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以就业为导向, 要使学生具备诚信道德观念、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首先, 要教育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经济迅速发展, 但是诚信道德的观念不能缺失, 讲诚信正在成为当前社会的立身之本, 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往往也是以诚信为主。因此, 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素质, 而且可以让用人单位提高对大学生的录用信心。其次, 要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素质, 团队精神是工作中为人处事的必要环节, 这两项能力也越来越要求高校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对于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要和知识传授结合起来, 给学生提供协助锻炼的机会, 使大学生从学校内就具有明确的团队意识。再次, 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 求职能力是对应试能力和日常礼仪等方面的要求, 求职能力的高低往往会影响用人单位的取舍, 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谢纳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9年Z1期。

[2]王妍:《以就业为导向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天津大学, 2007-06-01。

中等职业教育不等于就业教育 篇10

“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就业, 但不等于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有重要作用, 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结果, 但不能因此简单地把就业确定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应包括三个方面:职业功能、社会功能和升学功能。

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功能是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 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 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整合形成职业能力, 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从理论价值来讲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

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十二个字, 即“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使无业者有业”是指职业教育职业功能, 即为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 形成人的职业道德与智能, 使职业者能够胜任和热爱承担的职业岗位。具体而言, 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应该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培育学生将来作为社会个体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应具有的交往与协调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和抗挫折等各方面的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升学功能是合理的, 升学教育对整个中职教育的发展是有利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指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当然, 职业学校要以“就业教育”为主, “升学准备”为辅。同时, 职业学校的“升学”应该强调“职业技能优先”而非文化基础优先。

上一篇:设计真实性下一篇:内部经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