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2024-07-29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精选十篇)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1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

交易成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 外包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在给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 企业有三种选择, 一是自己生产, 二是从现货市场购买, 三是实行外包。企业的所有者将根据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值做出选择。虽然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最优办法, 然而市场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 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寻求资源的内部一体化。当完全内部一体化由于竞争的交易成本很高而受到限制时, 进行外包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动因

(一) 内部视角的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新定位的需要。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再是组织经营战略的被动执行者, 而是组织经营战略的决策者。

2、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士从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职能上。

3、促进企业管理专业化。外包服务商的优势在于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外包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4、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一方, 外包降低甚至是取消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人员、设备体系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持续性维护投资。外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获取和维护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途径,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技术性投资资金。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够运用比企业内部管理还低的运营成本提供比其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外包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专业服务公司帮助企业突破逐渐老化的管理模式, 制定清晰的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 将员工考核记录及时归档, 管理员工进出记录,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工作绩效, 同时能够使企业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二) 外部视角的分析

1、竞争的加剧。企业实行外包是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所致。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成本是高昂的, 为了保持公司的竞争力, 企业更趋向于压缩雇员人数, 实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保持其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这相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源薄弱背景下, 外包既能节约成本, 又能提高效率, 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 将是企业管理者的理想选择。

2、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推动。在实行国际化战略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到国外设立营运机构或分公司、子公司, 并招募东道国公民到其公司工作。这种跨越地理边界的国际雇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 面对国际大企业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是关键。这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没有丰富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机制, 没有对人力资源的大量投资, 难以与国际大企业抗衡。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部供应商可以帮助分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压力, 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3、外包市场的成熟。企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的成熟度。如果具有较好的服务供应商的外部市场, 则能产生规模效应, 为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相应地企业也更放心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

4、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人力资源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于效率和竞争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比如互联网的应用、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工作评价技术的开发应用、人才测评工具的应用、建立员工数据仓库和知识管理系统等工作, 这些工作都依托先进的专业技术, 需要专业人员来运行和操作。

参考文献

[1]Andrew Campbell, Kathleen Sommers Luchs编, 严勇, 祝方译.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1]Andrew Campbell, Kathleen Sommers Luchs编, 严勇, 祝方译.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2]Gray Hamel, C.K.Prahalad著, 朱戎, 段盛华等译.战略柔性—变革中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2]Gray Hamel, C.K.Prahalad著, 朱戎, 段盛华等译.战略柔性—变革中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2

摘要:如何实施《基础会计》这一入门课程的教学,实现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文章阐明在校期间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又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基础会计;案例教学;职业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新的经济格局对我国会计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不断革新,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已从过去简单地对数量的要求转化为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为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重点研究的问题。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逐步形成职业能力,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该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一)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会计专业还是非会计专业的新生,会计是从未接触过的陌生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讲授该门课程时,不妨先让学生各抒己见,把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相关事情讲述一下。讨论的问题诸如:有没有亲朋戚友从事会计工作的?有没有同学自己会做帐的?新的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有何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感受到会计原来与生活如此接近,使得会计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象,即便这只是模糊的印记,但为以后的学习培养了兴趣。

(二)用事实说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目标在于着力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再生能力。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进而形成职业能力呢?笔者认为,不妨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用他们的切身体会来引导和促进新生在校努力学习,让新生明白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是不能适应社会工作的。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如何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在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备双证书毕业是很重要的。那么,可以让往届生来谈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认证在就业中的含金量,使得新生对将来就业有种压力感和紧迫感,让他们知道学习会计的重要性,从内心对基础会计学习有一种需求。

二、针对教材,联系考证要求,写好教案

虽然《基础会计》课程有许多版本,但大体内容和框架都基本相同。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以后考取会计相关的证书,不妨以考证的要求来要求学生。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一门就是《基础会计》,那么,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考试大纲、考试题型来加强该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学校以后还会安排时间来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训练,但是,让学生提早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为以后专业能力的学习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无论是多媒体教室还是一般的教室,教案的编写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教案要与教材相联系,把教材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教案也要对教材进行充实和完善,并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和新推行的会计制度进行补充和改进。比如说,有些教材编写时是根据以前的会计准则,教材中的一般原则的划分与现在的划分方法不一致,就需要教师在讲课时作适当的说明。再比如,有些版本的教材并没有详细介绍编写会计分录的步骤及方法,仅仅是简单地给了一些例题,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很吃力,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补充一些编写会计分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下去。再如,在讲解会计科目时,大部分教材都只是给了个科目表,并没有解释各科目的含义和用法,即便是后面在经济业务核算时会提及到,但也不全面。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对各会计科目不了解,导致学习后面的内容时十分困难。由于会计这门课程的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前面知识弄不懂的话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时间一长,学生就不再愿意学习后面的内容了。为此,教师在讲解会计科目时,不妨参照《企业会计制度》,把各科目的相关解释和用法讲授一遍,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学生在学习后面知识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接受了。在讲授这些环节的时候,教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只有把需要补充的内容都写上了,讲课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三、改变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从教学的全过程来看,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在明确教学目的,写好教案之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性因素。《基础会计》与其他课程(如营销、旅游管理)相比,技术性较强,内容比较单调乏味,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如果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在这种情形下,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练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应只是传授书本知识,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讲授“会计凭证”这章内容时,应给学生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给他们一些支票、发票等原始凭证,让他们自己填制。

(二)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由于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才能进行。但是,如果运用得当,案例教学法照样可以使课程的讲授增色不少。对初学者进行案例教学,最好是先进行理论阐述,然后举出案例来进行解释。比如,在讲授会计法规制度的时候,可以列举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虚报利润欺骗投资者的例子。通过分析会计虚假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把会计诚信的思想灌输给学生,从而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职业道德。分组讨论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自由发言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则从旁进行指导。通过分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手段大多仍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很少运用多媒体教学。但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也被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软件来进行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同时也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会计软件操作能力。为此,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配套地讲授一些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会计模拟实验室看看什么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教学。

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实践性能力,缩短步入社会的适应期

虽然在毕业前夕,学校大多会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但是,在学习《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前,为了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内技能训练场所或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参观,以便让学生在就业初期就有较为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精神。

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是相互依托、彼此促进的。只有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把课程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会动手操作的合格财会人员。

参考文献:

1、谢丽安,梁斌,李丹丹.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会计之友,(27).

2、陈庆合.能力本位教育的四大理论支柱.职教论坛,.

3、朱晨辉.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关键能力”.青年时讯,2006.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存在的理论基础 篇3

一、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人和环境的基本假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实质就是人力资源交易过程(即企业购买人力资源的过程),从外部的交易向内部的交易转变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规划、招聘、人员考评、工资、晋升、福利等等,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在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报酬不仅仅指工资、福利等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还包括职务的晋升、成就感等的获得。按照这一思想,根据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人和环境两个方面基本假设,在这一交易中存在许多风险。

人的因素是指行为主体的两个有关行为的基本假定,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环境因素是交易活动的两种基本状况,即不确定性和小数条件。信息压缩是介于人的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一种因素,它不仅与人的因素有关,而且与环境因素也直接相关。

1、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人的行为存在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最早是由西蒙提出的,意指人的行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达到”。有限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度的,如人们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它们不可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二是表现在语言上的障碍,人们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递,都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但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障碍,其中包括主观方面的,也包括客观方面的。人的认知能力方面的限制是指个人在无误地接收、储存、恢复以及处理信息时是有限制的:有限理性的第二个表现是语言的限制,它指不管人们多么努力,人们在使用文字、数字、图表等来表达自己的知识或感情时是有限制的。另一方面,环境通常是不确定的或者复杂的。因为人力资本的交易是在不确定性或复杂性条件下进行的,要将一笔交易完美地完成,要花费昂贵代价,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其中存在许多风险。

2、机会主义和小数条件。机会主义是关于经济活动中行为主体的一个基本假定,它是指行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不仅追逐自利的目标,而且在追逐自利目标的同时使用策略性行为,这些策略性行为包括隐瞒真实信息、交易意图的不实陈述和欺诈等。在人力资本的交易活动中,机会主义受到来自大数条件的约束。也就是说,机会主义倾向只有在小数条件下才表现得更为严重。大数条件是指交易双方面临的可供选择的交易对手很多,如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方如果有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交易的另一方很快就会谋求与其他潜在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在大数条件下,所有的交易方都清楚地意识到机会主义倾向的严重后果,所以,机会主义行为通常处于被抑制状态。小数条件则相反,如果交易一方面临的可供选择的交易对手不多,交易另一方就会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机会主义倾向。

3、信息压缩。它是指交易活动中一方掌握了与交易有关的更多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这一信息通常是要花费一定代价的。一般认为,在交易活动中,如果信息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则交易活动的风险就会出现。但是,在威谦姆森看来,与信息相关的交易中的风险问题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条件:①仅仅是信息的不对称还不构成风险产生的条件,还必须考虑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获得信息需花费较高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机会主义倾向问题。②即使交易双方拥有相同的信息,信息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仍然存在。这是因为相同的信息对于双方来说在运用时是有差异的,如理解上的差异等。③信息分布在小数条件下的缔约活动中尤其重要。

二、委托代理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将其在企业产权中的经营权委托给经营者行使。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利益差异,使得经营者的行为有可能偏离所有者的要求。在委托代理关系里,对他方的行为承担一定风险而获得监督他方的权力的一方,被称为委托方。相应地,代理方则是指不一定非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一方,他不承担风险。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委托人掌握的信息不够,自己去亲自谋划某件事情所带来的收益,还不如委托给一个代理人去办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委托人就找代理人为自己的目标服务。委托代理不只存在于股东和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之间,也存在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人员之间。从高层到基层责、权、利的层层落实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只不过是更制度化了。所以委托代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问题在于,代理人是否会一心一意地为委托人服务。

从经济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个人效用目标。因此,代理人能否为委托人带来利益就存在风险。由于代理人掌握的信息较多,委托人掌握的信息较少,因此实际上就会出现委托人不如代理人主动的情况。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签订过程及签约后履行的过程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体现为招聘及随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应聘者拥有自身的素质、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招聘只能通过对方提供的履历表和面谈、笔试等形式获得其部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应聘者存在隐藏个人不利信息(如动手能力差、缺乏敬业精神等)的条件,从而造成不合格的人员流入企业。当人才市场不够规范,缺乏真实可靠的人才信息时,就给弄虚作假行为打开方便之门。进入企业后,还存在偷懒、虚报浮夸、截留、扭曲信息,甚至贪污、受贿、盗窃等行为。

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有因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引起的四个方面问题:

1、信号传递。这是指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特征,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不知道他的特征,代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特征而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知道了代理人的特征以后,再与代理人签订契约。在信号的传递过程会产生人为的扭曲、失真、损失,所以在信号的传递过程中是不确定的,会产生风险。

2、信息甄别。这是指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特征,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不知道特征,委托人提供多个契约供代理人进行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契约,并根据契约选择行动,但这种选择不一定对委托人有利,有时甚至有害。

3、隐藏知识。这是指缔约双方在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缔约以后,一方当事人不知道在这种关系中另一方当事人的某些特征。委托人的行动是设计一个最优契约,促使代理人在给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4、隐藏行动。这是指缔约双方在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缔约以后,代理人选择了行动,自然状态是变化的,代理人的行动是由自然状态及其努力水平所决定的;委托人只能观察到某些结果,而不能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的本身。在这种条件下,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机制,促使代理人的行动对自己最有利。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4

“外包”这个概念是由加里·哈梅尔和C·K·普拉尔德于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的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文章中首先提出的, 具体而言,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包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是企业将原来由自己做的一些非核心的、低组织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交由第三方的专业服务机构来完成, 以便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核心人力资源建设能力以及集中优势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从繁琐的任务中释放出来, 裁减不必要的人员, 从而使该部门人员关注于附加值高的、对企业影响更大的专业工作。同时, 通过外包, 可以使高层管理者减少处理较不重要事务的时间, 集中于核心业务, 由此来提高企业效率。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

1、核心能力理论

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就如同一个人, 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 总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 是不同技术、管理和系统的有机结合, 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环境中形成的竞争合力, 其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根据核心能力学派的观点,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 企业需要培养和开发企业所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系统。核心能力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平衡能力, 是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环境快速变化的反应能力和维持稳定的能力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 是在不同的业务单位之间一体化与分散化之间的平衡能力。因此, 企业必须采取不同于传统的战略, 通过全球战略、柔性战略、联盟战略和合作战略来建立和维持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2、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外包是介于巾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 在给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 企业有一种选择。一是自己生产, 二是从现货市场购买, 三是实行外包。企业的所有者将根据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值做出选择。虽然市场机制足解决资源配置的最优办法, 然而市场巾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 这此因素将导致企业寻求资源的内部一体化。因此, 进行外包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动因考察:内部与外部的视角

在促使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动因方面, 我们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 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 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组织将人力资源外包的因素有降低营运成本、改善业务焦点、增加管理控制以及与供货商分享并发展策略。有人认为将人力资源活动外包的动因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品质、节省时间、减少对新技术的投资、将人力资源角色由服务提供者提升至策略事业伙伴。我们认为,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应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1、内部视角的分析

1.1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新定位的需要。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 人力资源部门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动态发展, 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再是组织经营战略的被动执行者, 而是组织经营战略的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成为企业决策层的战略伙伴, 帮助企业的领导计划和实施组织的变革, 比如企业再造、结构重组、规模精简、精专分工等。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外包出去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繁杂的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 真正参与到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中去, 实现其战略性职能。

1.2 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士从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职能上。许多企业正在寻求将人力资源等非主营业务职能诉诸外包管理, 与专业的外包管理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外包管理机构为其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确保突出经营重点和提高绩效, 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3 促进企业管理专业化。

外包服务商的优势在于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外包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为外包不仅可以使企业得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意见和指导, 并能够运用外包服务机构的最新系统和技术, 而且外包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内部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过程, 有利于其管理能力的提高。

1.4 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一方, 外包降低甚至是取消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人员、设备体系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持续性维护投资。外包通过法律确认使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起符合双方利益的风险共担机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的连带责任成本。外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获取和维护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途径,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技术性投资资金;在外包服务机构一方, 外包服务机构因专门承接大批量的人力资源工作而形成规模经济的低成本运作格局, 避免了企业因不熟练专业性业务和不了解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规律而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够运用比企业内部管理还低的运营成本来提供比其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外部视角的分析

2.1 竞争的加剧。

企业实行外包是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所致。进入20世90年代, 企业已经越来越难以靠资本或技术的先进而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 因而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显得日益重要。企业业务量有限, 它们更迫切地渴望从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成效。在这种情势下, 企业在不断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过程中, 往往将企业非核心因素放在企业考虑之外, 而重点关注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和高附加值活动。

2.2 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推动。

在实行国际化战略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到国外设立营运机构或分公司、子公司, 并招募东道国公民到其公司工作。这种跨越地理边界的国际雇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 面对国际大企业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是关键。这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没有丰富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机制, 没有对人力资源的大量投资, 难以与国际大企业抗衡。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部供应商可以帮助分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压力, 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2.3 外包市场的成熟。

企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的成熟度。如果具有较好的服务供应商的外部市场, 则能产生规模效应, 为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相应地企业也更放心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迅速成长, 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的发展成熟, 为更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带来了机遇。

2.4 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人力资源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于效率和竞争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 而且人力资源职能的成功运作, 需要不断地加大技术投资力度。比如互联网的应用、企业系统的实施、工作评价技术的开发应用、人才测评工具的应用、建立员工数据仓库和知识管理系统等工作, 这些工作都依托先进的专业技术, 需要专业人员来运行和操作。

总之,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外包。应以价值型和独特性这两个维度去衡量, 属于核心类和进阶类的人力资源职能和活动适合由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部来执行, 而属于普通类和辅助类的人力资源职能则适宜以业务外包的方式实行。

参考文献

[1]、郫彩云, 刘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探讨[D].商业研究, 2006, (4)

[2]、玛丽.L·库克, 吴辜芳译.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3]、朱立丽.透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U].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2008, (6)

[4]、邵瑞银, 刘又礼.人力资源外包——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U].经济师.2004, (5)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5

关键词: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 影视资源;引入尝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103-03

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三门课程是幼师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幼师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也是幼师生学习“五大领域”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对培养和形成幼师生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帮助幼师生获得保教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对中职幼师生来说,文化理论课向来是她们的 “短板”,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深入接触过幼儿,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显得遥远而空洞,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工作中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这种局面,在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中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下面笔者将以《幼儿教育学》课为例,谈谈把影视资源引入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的一些尝试。

一、影视资源引入课堂的意义

当今社会,以电影电视、多媒体为代表的新科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影像资料。这些影像素材以其赏心悦目的特性,直接生动的视觉形象,散发出不可抵挡的魅力,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而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全国的开展,目前很多学校也都引进了多媒体、校园网等先进设备,为信息化、数字化的课程资源进入课堂创造了条件。把影视资源引入《幼儿教育学》课,一般是截取影视片段作为案例辅助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减少课堂无意义的讨论。这种影视案例教学给《幼儿教育学》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丰富了信息接收渠道,激发了学习兴趣

以往学生学习《幼儿教育学》,主要是围绕教材进行。教材的文字是抽象的、图片是静态的、呈现是无声的。影视资源作为信息时代的课程资源,有声音、有形象、既生动又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多感官学习,比单靠教师口授效果要好得多。比如讲到“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这一内容时,这里面既包含“幼儿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又包含“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要点琐碎抽象,如果依靠口授,教师需要列举大量的经验和事实,效果不得而知。而播放央视《人与社会》栏目中《快乐的男幼教》的一段视频,学生从男幼儿教师——赵昌盛每天的工作、内心的酸甜苦辣、与幼儿相处的感动……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看得感动又投入。影视资源可以使学生眼耳并用、视听结合,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使单调的教材图文、声影并茂,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促进了课堂积极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

《幼儿教育学》是前人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课堂教学主要提供间接经验,学习内容以定论为主, 这使《幼儿教育学》课堂很容易成为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难以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将影视案例引入《幼儿教育学》课,形形色色的案例所呈现的教育情境和行为令学生有着或兴奋或吃惊或愤懑的感受,无需教师启发点拨,学生们会纷纷有话要说。例如,在讲到“早期教育与幼儿发展”这一内容时,播放央视《大家看法》栏目中《超常教育之路是否可行》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海南小神鹿”——张小敏的父亲对小敏的训练强度令人咋舌,同学们不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影视案例辅以的真情实景中,学生们课堂参与的热情提高,在碰撞和交流中建构了知识,焕发了课堂活力。

3.培养关注和思考幼儿教育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师生的人文素养

影视资源的引入将幼儿教育理论与现实问题对接,增强学生对幼儿教育现实问题的关注,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并学以致用。比如在2014年3月曾被多家电视台报道的“西安幼儿园喂药事件”,除了问鼎卫生、教育、药监部门的职责,笔者也以此为例,引领学生深入感悟身为幼儿教师应坚守的教育理念:师德为先、幼儿为本。之前学生对“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也许是模糊的,但联系“喂药事件”所带来的拷问,“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变得具体和明晰:坚持把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把幼儿的权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从幼儿园的利益或其他私利出发。另外,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人格魅力等素养也很难凭教师的说教达到目的,优秀的教育影视会带给学生无可比拟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理想的追求、情感的震撼、心灵的洗礼……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幼师生的人文素养。

二、影视资源的选取

影视资源必须经过合理选取,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一般来讲,选取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典型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典型性,实际上指选择有针对性的影视案例,即选取的影视内容能够恰当正确地反映相关幼儿教育原理、规律,具有突出的说服力。当然所选取的影视教学资源可以从正面诠释,也可以从反面影射,但都要紧扣教学内容。

2.趣味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哪个阶段的学生,都愿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对学生来说,她们喜欢富有儿童情趣、天真可爱的幼儿生活纪实片,喜欢造型夸张、语言搞笑的儿童动画片、也喜欢情节曲折、感人至深的儿童影视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影视资源的选择上,倾向于学生喜欢的内容和类型,但前提是要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

3.热点原则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重大事件更多、更快、更直接冲击着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对周围世界的热点,《幼儿教育学》课不能视而不见,特别是一些与幼儿教育关联的热议话题,教师要及时把这些热点事件的影视资源引入课堂,扩充和更新《幼儿教育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与教育的现实,跟上社会培养幼儿师资的节奏,达到专业教育的目的。

三、影视资源在不同教学环节的运用

影视资源可以在《幼儿教育学》课堂的导入、讲授、结束或作为贯穿整堂课的线索在不同教学环节中使用,它们往往是课堂上的兴奋剂,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1.在导入时呈现,渲染情绪

导入的方法很多,但利用影视资源导入会使教学充满动感,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设情景等全方位的作用,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如讲到“幼儿游戏”这一章时,首先播放“丢手绢”的音乐游戏视频……稚嫩的童声和欢快的游戏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然后在“小时候大家常玩什么游戏?童年的游戏给你带来了那些快乐?”的漫谈中……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讲授时呈现,深入浅出

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些知识原理比较深刻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深奥的知识浅显易懂地呈现给学生,这也往往是一节课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在给学生讲“幼儿的特性”时,其中一条强调“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语言表述比较专业化。对此笔者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小人国》里的一段“一一交朋友”:当大李老师再三说服一一不要总是一个人玩,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劝一一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有三岁的一一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想!……我有权利这样……我只想一个人玩……把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到了深入浅出、突破难点的作用。

3.结束时呈现,意味深长

《幼儿教育学》课大多是采用两节连上的形式,尤其是在最后一节的后半段时间,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有疲顿之感,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给学生留下轻松愉快又意味深长的回忆非常重要。在《幼儿教育学》的绪论部分,学生学完“什么是幼儿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这三点后,笔者给学生播放她们正在追随的综艺纪实片《爸爸去哪儿1》中“五爸读信致萌宝齐飙泪”,在深情的泪水中,五位爸爸表达了对孩子成长的欣喜,对孩子未来的希望,也表达了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反思……视频放完,笔者说了这样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贝,承载着父母太多的希望……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我们从事的是一份谨慎又神圣的工作,为此我们必须要修养自身,给幼儿最好的教育。这样就再次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幼儿教育学》的重要性,也让萌娃的可爱在学生心中久久回味,激发了热爱幼教工作的情感。

此外,有的教学内容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可选取完整意义的影视资源进行播放,比如“幼儿园教育原则”一课,引入电影《看上去很美》,让学生通过对电影中教师不当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分析,理解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重视个别差异、教育活动多样化等教育原则的含义和注意事项。

四、影视资源运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影视资源决不是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它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堂课运用哪些影视资料,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影视资源的使用,要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还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来决定。

二是规划好放映的时间、时长。影视资源的使用决不能只是充当活跃气氛的调味品,影视片段的运用要适量,另外,要善于抓住影视资源播放的时间点,要利用注意转换规律缓解学生长时间听讲的疲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要做好问题或解说词的构思。问题和解说词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将影视资源与所学知识结合,升华主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在欣赏影视时,容易沉浸在影视画面和情节中忽视思考,问题的设计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点。同时问题的设计也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

总之,影视资源在《幼儿教育学》课中的运用,超越了冷冰冰的知识体系。它鲜明的色彩、连续的画面、生动的情节,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升了教学实效。影视资源在《幼儿教育学》课中的运用,也帮助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领略幼教工作的教育智慧,放飞了学生的心灵,具有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可以借鉴和继续研讨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敖金玲.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运用影视资源的研究[M].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9.

[2]伏彬,蒋文静.影视资源在高师公共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教育学课程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3]葛 春.论影视教学在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3(10).

[4]张爱红.提高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2011(12).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6

1.1 应激适应

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于1946年提出的应激学说,通常也被视为生理学和医学中的一种基本理论。Selye观察到机体受到剧烈的环境因素变化、交通事故、创伤失血、缺氧、工作负荷过重、人际关系紧张、饥饿以及恐惧等刺激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他将上述引起的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刺激称为应激刺激(stressor),所发生的机体功能活动变化称为应激反应(stressreaction)。

在应激状态下,整体的功能活动发生突然的变化,这种“突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可帮助机体的功能脱离通常的状态,使内在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血糖水平升高,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储备得以充分的动用,抗伤害的能力迅速提高,以帮助机体能渡过难关,获得在特定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在机体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中,既存在有利的方面,也有某些损伤性因素,只是在人类长期的进化中已对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因素产生了适应。应激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整体反应,其实质也是一种适应性反应。

运动训练是建立人体“适应”基础之上的,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能精确调节,使身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简称内稳态。当身体受到各种强烈刺激时,内稳态受到冲击而发生波动,机体通过调节力求重新达到新的内稳态,从而提高对强烈刺激的适应。这种身体内的适应性变化Viru(2001)[1]分析了以酶和蛋白质为中心的三个部分的适应机理:①机体调节能力提高,包括酶和结构蛋白质增加、激素平衡调节加强;②机体能源储备能力提高;③机体防御动员能力提高(内环境变化的免疫力调节能力等)。

1.2 节律推进

人的生物律(生物钟)与自然节律相应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日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的变化。在内分泌功能上,也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如甲状腺分泌功能在夏季最低,而在冬季最高;影响性腺功能的松果体受日照时间长短影响很大,其分泌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血浆皮质醇在秋冬季节每日平均浓度和分泌总量高于春夏;三碘甲状腺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浓度夏季最低,冬季最高等等。中医研究发现,人体出现年节律变化最明显的是脉象。在月节律中,由于月亮与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表现出月亏月圆规律,人也出现相应的月节律生理变化。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节律的形成是人类受月球引力及海洋潮汐的影响,与下丘脑—垂体——松果体——性腺系统等整体生理活动有关。在日节律方面,中医认为,从日出到日落,自然界有阴阳是有规律变化的,而人亦应之。现代医学研究已发现人体有几十种生理功能,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尿、细胞代谢及神经内分泌活动均受周期变化。

人体的自然生物节律是个客观存在并贯穿人的一生,竞技体育的频繁赛制是个现实情况,运动训练的组织与实施是我们得以实现各种比赛目标基本的、阶段性的、可控的能动因素,链接从运动员选材伊始,到运动员运动生涯结束的始终是训练和各种比赛的交替发展。

运动训练包含“生物节律”、“训练节律”和“目标节律”三个基本阶律,运动训练的基本过程为“训练——比赛”的交替循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与节律调整的互动前行伴随着运动训练、比赛的全过程,“训练——比赛”交替和能力提高与节律调整互动是一个有机整体,训练活动与训练主体是整个运动训练系统最为能动的因素,运动训练中要把握好运动训练基本思想、专项特点与比赛需要等。

其中,“生物节律”即生物体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和特性。“训练节律”是由训练计划安排的内容、方法和时间顺序与实际执行情况来实现的,主要涉及训练内容、方法(主要是负荷的量度、组合与走势等)和个体差异(身体情况、自身条件、能力水平、性别、年龄等)等。“目标节律”主要是拟参赛的次数、间距与不同比赛的重视程度等表现出来的节律波动特点。

运动员通过选材以后的早期训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这时期要突出训练的全面、系统性,不宜过早专项化,更不宜过早的实战化,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功近利,以打下正确、规范和坚实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的专项功底;一般达到专项训练年龄(限)后,通过阶段化训练参加比赛,尔后就是“训练——比赛”交替循环向前发展,这是运动训练活动的基本形式与内容,直至运动生涯结束。在实践中“训练节奏”用的较多,节律与节奏相辨析,“节律”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释义为:反映的是生物周期和物体运动的规律,“节奏”在《辞海》里释义为音乐术语,也用于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二者相比较,节律是内在的规律性特点,而节奏是这种规律的外在表现性的特征。

1.3 个性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所特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个性典型特征的表现。每个人都具有显著的独特特点,人们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它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个性的规律性有如下三种表现[2]:一是个性的显著标志是其独特性,即人和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性。二是形成个性过程规律性。个性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它依赖于生物因素,特别是对神经系统、脑机制的依赖性。脑不仅影响个性的个别特征,也影响某些个性特征的发展水平。生物学的一般原理在个性中所起的作用是有其规律性的。其次,外界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个性心理的产生也不例外。个性心理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依赖,它在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有规律的。三是个人行动的规律性。个性是通过个人的言行表现出来的。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境的表现有一致性。只要了解一个人的生活规律性,就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行动中,他将会做什么,如何做。这也是个性本身规律性的表现。

遗传方面的心理个性特征差异最大[3]。成功培养一名奥运选手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复杂的过程,美国奥委会运动员培训与发展部对2100名曾代表美国国家队参加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选手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美国奥运选手在自身发展中的10种成功因素及10种阻碍因素。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在美国奥运选手10种成功因素中,有5个涉及了个性特点,分别是奉献和坚韧、天赋、竞争性、专注和道德规范。在这五个因素中,有四个因素说明了动机和努力工作的因素。这些结果可能印证了教练员已知的,即一名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可能是其成功取得奥运优异成绩的核心[4]。

针对运动训练来讲是基于教练员与运动员个性及其关系,体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并表现出所属的时代的、社会的某些本质特征。教练员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还要在运动员个性发展上发挥作用[5]。

2 竞技能力发展的指导思想

2.1 专项化

运动员专项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夺取比赛胜利、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最重要的因素。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就必须依据项目的本质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能卓有成效。认识和把握运动项目的本质特征,对树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控制训练的正确方向,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改革创新训练方法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标志着它同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因而也是它自身的最根本的规定性。由于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所以,它只能由思维去把握。人们对本质的把握,反映了认识的深化。把握了本质,也就认识了事物的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方法中的核心方法,这同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同志说[6]:“什么叫本质,只能说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

在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与专项能力的发展在比例上并不是等同和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和专项成绩的提高不断地进行变化。一般来说,在基础和初级训练一般能力的训练占重要位置,而随着年龄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专项能力的训练比例逐渐增加,直至在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后成为训练的核心。专项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专项技术与专项运动素质的训练获得的。全面完整(成套)技术的训练是提高专项能力的有效手段,高水平的运动员应有计划地采用,在训练中应占相当比重。

专项技术,专项运动素质与专项能力三者在训练过程中既有区别,又是密切联系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的。专项能力是高水平运动员强化训练的主要内容,运动员必须在掌握好全面完整的技术和已获得较高专项运动素质条件下,专门进行提高专项能力的训练才会有良好效果。不要混淆专项技术训练与专项能力训练,更不要以专项能力训练代替专项技术训练。在初期训练阶段,应主要致力于合理技术的掌握与相关运动素质的提高。

2.2 实战化

现代比赛优秀选手众多,实力水平接近,造成赛场激烈,结果不确定,冠、亚军相差极小,谁能夺冠要到最后才能明确。这种形势对训练安排实战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而只能根据所处时代的比赛特点、样式、需要等决定。任何违背实战要求的运动训练,都会因不适应比赛的需求而在比赛中失败。可见,运动训练的出发点和终结目的只有一个,即“练为战”,训赛一致是运动训练的永恒法则。

“练”、“赛”统一的训练指导思想,就是探索和遵循竞技体育的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就是突出运动训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创造出优异比赛成绩服务,也是专项训练与比赛一致性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

2.3 个性化

运动员竞技水平是由多方面组成的,每一个运动员的能力构成和能力差别是普遍存在的现实。在运动员成才的每一个训练周期和阶段,都应针对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和个性特征,针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组成各要素如机能、体能、技能、心理的发展变化情况,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充分的挖掘运动员的个体机能、体能优势和充分地引导运动员个性的发展上,最终形成最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能力结构,才能造就出一流的优秀运动员。对于具体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来说,找到一种“万金油”训练方法是几乎不可能的[7],如个性化是制定现代体操训练课计划的显著特征[8];Wehrlin J, Held T.研究了个性化训练中,体能在耐力训练中的作用[9];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技术个性化思想,符合运动员个体特点和实际能力,最能发挥运动员个体所长[10]。

个性化训练是由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个性特点与能力水平及其二者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的训练方式方法[11]。运动训练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是形成与决定个性化训练最为能动的因素。只认识到了教练员或运动员一方的特点与能力,而没有联系二者的关系,是不完整的,是个体训练,而非个性化训练。教练员只有认识到运动员的特点与能力,教练本人自身特点与能力及其与运动员相互关系,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训练。

3 竞技能力发展的实施方法

3.1 竞技能力发展的不同层面

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的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2]。王清等认为[13]:竞技能力主要由体能、技术、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四种基本能力所构成。郑念军将竞技能力定义为[14]: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能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

3.1.1 重点发展主导竞技能力——切实提高本专项的核心竞争能力

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涉及体能素质、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运动智能等,主导竞技能力是本项目参赛起决定作用的能力。在竞技能力诊断中要首先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实施诊断,常常要把测定的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这一标准值就是运用科学方法所建立起来的特征模型。为此,必须首先建立不同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包括单因素特征模型、几个因素的组合模型以及全面的总体特征模型[12]。

专项的主导竞技能力是训练的核心,这个核心是专项的本质特征。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比赛比什么就练什么”的思维,这本身没有错,但由于缺乏辩证思维的基本知识,往往在操作中只是抓住了一个方面,比速度的项目就重点训练速度,比力量的项目就重点训练力量,比技术难度的就重点训练技术难度。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训练成效不高、实力水平欠佳等情况。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指出[15]:“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矛盾”。毛泽东同志指出[16,17]:“什么叫本质,只能说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列宁指出[15]:“辨证的东西=‘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头脑里能同时装下对立矛盾的双方面,既是思维成熟的标志、也是能够把握客观规律的标志。

以中长跑项目为例,有研究提出,在我国有的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由突出训练量而转向突出强度,逐渐确定“以速度为核心”的训练指导思想[18]。笔者以为中长跑项目比的就是速度,这是项目规则决定的,但“以速度为核心”的训练指导思想表达的不完整。其一,“以速度为核心”是中长跑项目训练发展的根本方向、目标,但在不同的小项、目标,队员、阶段,其训练的指导思想绝不能简单的都是“以速度为核心”。如果唯“以速度为核心”的训练,其实就有些形而上学,机械式的味道。其二,“以速度为核心”对中长类项目来说是比赛主导能力的一个方面,并不是本质的全部,因此,它是不完整的,而本质是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抛弃主要矛盾,唯独拿出矛盾的一个方面,训练就难于成功。其三,训练指导思想是依据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分层次、分对象、分阶段看具体情况中的矛盾主要方面是什么,整体的把握去实施的。

所以,中长跑项目的主要矛盾是速度与速度的耐力的对立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如何全程高速度的问题,也就是全程快速持续的奔跑能力,即速度耐力。也就是速度与速度的耐力是中长跑项目的主要矛盾,速度的耐力是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中长跑类的项目训练的核心,也是中长跑项目的本质。

在抓住项目本质的同时,要切实注意运动训练是个长期、系统、动态的过程。项目本质是训练指导思想的主线与方向,在这一过程之中,要遵循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基本原理,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组织训练。同时,重视主要矛盾,并不能忽略次要矛盾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实现“全程快速持续的奔跑能力”的训练的支持体系是多维、多层与全面、动态发展的。主要可涉及到力量、技术、机能,心理、意志、境界,营养恢复、身体健康、综合保障,以及训练的体制、机制、文化氛围等。作为研究中长跑的训练问题也是如此,要涉及到认识项目本质、水平与发展趋势,本项目队实际水平与运动员能力层次,运动员群体与个体特征等。这就需要全面系统、动态分层的研究分析,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思维抓住相互关系、关键环节与核心问题。而同一运动项目,不同能力层次的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度与时间、距离等安排是完全不同的,而速度与速度耐力始终是相辅相成、互动发展的,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训练一般而言表现为时间、距离愈来愈短,而负荷强度愈来愈大,针对最高水平的运动员可能就是“长距短练、高强优质”为基本训练模式。

3.1.2 突出发展优势与特长——“不断择优”训练原则

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彼得?杜拉克曾在《哈佛商业评论》撰文指出:“精力、资源和时间应该使用于使一个能干的人变成一个出众的明星”。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使无能的做事者变成成绩平平的做事者”[19]。彼得·杜拉克认为:“从无能提高到中等水平所耗的精力和劳动,远远超过从一流表现提高到卓越超群所需耗费的精力和劳动”。因而人们不应该把努力浪费在改善能力低的人或技能这一方面,而是应该使那些表现一流的人或技能变得更加卓越超群,这一思想称之为杜拉克原则。杜拉克原则关注了人的优长,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把精力、时间和金钱都用在尽量发挥人的优长上,而让人的缺点、不足不起作用,或者至少不干扰优长的发挥,既用已所长、避己所短。

运动训练的基本特征是挖掘运动员最大潜力,人体运动能力是有极限的,在接近极限的临界负荷时训练效应最大。竞技能力提高与训练节律调整的互动前行伴随着运动训练、比赛的全过程,训练活动与训练主体是整个运动训练系统最为能动的因素,运动训练中要把握好运动训练基本思想、专项特点与比赛需要等。在运动员成才的每一个训练周期阶段,都应针对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和个性特征,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充分的挖掘运动员的个体机能、体能优势和充分地引导运动员个性的发展上,最终形成最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能力结构,才能造就出一流的优秀运动员[20]。

前苏联运动训练学专家普拉托诺夫教授认为[21]:“有天赋的运动员,通常这种人具有明显的个人特点。这些特点可能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在掌握运动技术或者某一项机能系统、或表现出意志素质等方面,都会证明其有独特的能力。在分析杰出运动员的比赛活动时可看到许多基本特点。或者在这些基本特点的发展中突出了它们中的某一部分。”

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必须注重生物机体、训练过程和比赛需要的有机统一、协调,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运动素质、竞技能力挖潜的应激适应,生物节律调整的适宜、适度,并注重发展运动员的个性与优长。其训练内容安排、手段、方法与负荷量度的选择和程度主要是依据运动员自身的能力层次来决定,如像世界一流高水平的运动员更多的是适于比赛的专项训练内容、负荷与节奏,而年轻运动员可能更注重一般身体素质或专项能力相接近的运动素质训练[22]。

3.1.3 注意拾遗补缺——“木桶理论”

竞技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均衡性与补偿效应。刘大庆(2000)研究结果认为[23]: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非衡结构特征。在集体项目中有不同优势的运动员,在综合项目中运动员有不同的优势单项,在某一项目中运动员有不同的优势因素,在不同的时期运动员有不同的优势表现,所以,从哲学意义上讲,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23],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是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形成与构成中,会有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不足是必然的。有的会对更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形成与构成中形成阻碍,甚至有的方面不足可能就直接制约着竞技能力的突破,如有氧素质、力量素质不足,其高强度训练就成了空中楼阁,成绩突破也无从谈起。因此,在“扬长”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适宜的补缺,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有长可扬,有长先扬,而不总是关注短缺之处,这就不是竞技运动训练了。因此,根据比赛规则,目标任务,选手实力现状,发展阶段、薄弱环节和对手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训练。

也就是对没有补偿效应,或补偿有限的某些构成竞技能力的因素进行拾遗补缺,个别加课。拾遗补缺——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木桶理论”,即通过个别加课提高某些竞技能力中较弱、较差、较低的因素。在训练安排中,既可以通过教练员有计划的实施,也可以给运动员、特别是较高水平的运动员一些自由训练时间来进行。

3.2 竞技能力发展的不同权重

运动项目根据主导竞技能力等属性,可以有多种分类,这里仅举单一(个人)、两项组合和综合性为例来说明,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以及单项训练发展安排的权重,其他不同项目需要结合项目的本质特征与训练规律,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

3.2.1 单一(个人)项目中不同竞技能力要素贡献的权重(以田径部分项目为例)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17]:“在诸多矛盾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捉住这个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而“竞技能力”形成与表现的主要矛盾在不同项目、不同队员、不同时期表现不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以一般情况下,田径部分项目运动全年训练各时期的部分训练内容与比重为例[24],由于运动员训练水平不同,专项不同,各时期的全面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等所安排的比重大小也不相同。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理论知识教育要结合身体训和技术训练进行。规划各时期训练内容比重时还要考虑运动员的专项和个人的特点。不同训练水平、不同项目的田径运动员各时期训练内容参考比例见表1。

注:A一般身体训练;B专项身体训练;C技术训练。

3.2.2 两项组合项目中不同竞技能力要素贡献的权重(以冬季两项为例)

注:3 关键(主导)作用;2 重要作用;1 基础作用

运动竞赛实质上是运动员个体或群体之间竞技能力的较量,因此,甄别与分析冬季两项与射击和越野滑雪项目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我们认识冬季两项运动员独特竞技能力结构特征,进而认识冬季两项竞技性质特征的重要依据。

作者采用结构式访谈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对部分知名冬季两项和射击、滑雪教练员进行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访谈(先把问卷发到访谈者手中,再约定访谈的时间)。将访谈结果和调查结果按3,2,1的比重进行了统计,为了与我们的等级分配相对应,笔者按4舍5入的原则,对各竞技能力因素的得分进行了模糊处理(结果详见表2所示)[25]。

表2的结果显示,在冬季两项中,运动员竞技能力各要素在作用等级上表现为: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均起关键(主导)作用,而身体形态和战术能力分别起重要和基础作用的构成特征;在射击项目中,表现为:运动技能、心理和运动智能起关键(主导)作用,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起重要作用,身体素质和战术能力起基础作用的构成特征;在越野滑雪项目中,体现为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起关键作用、身体形态起重要作用、其他均起基础作用的构成特征。

从关键(主导)竞技能力来说,运动技能为冬季两项与其单项共同的竞技能力关键要素,此外,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还是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的共同竞技能力关键因素,心理与运动智能是冬季两项和射击的共同竞技能力关键因素,反映出冬季两项与其单项之间在主导竞技能力因素上的共性特征,或者说这是冬季两项与其单项在项目特征上的一致性,这是我们以单项为基础探讨与研究冬季两项的依据。

3.2.3 综合项目中不同单项贡献的权重(以铁人三项为例)

以铁人三项为例,来说明贡献多少决定着训练安排侧重[26]。铁人三项由3个单项,2个转换构成,它们对总成绩的贡献大小是我们训练的安排侧重。以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2001年世界铁人三项锦标赛和2002亚洲锦标赛优秀组运动员,八一铁人三项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三场比赛为奥林匹克标准距离,即51.5公里,其中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跑步10公里)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奥运会、世锦赛、亚锦赛三个层次的铁人三项比赛中所有男、女选手成绩的标准回归统计,得出如下结果(见表3,图1)。

注:标准回归系数大的变量,为对最后成绩作用强(贡献率大)的变量

从表3、图1结果显示可见,跑步对总成绩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自行车,再次是游泳,两个转换贡献差别不明显。其中性别不同、比赛级别不同贡献有所差异,但总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只有奥运会女子自行车贡献大于跑步。在三个单项比赛时间的构成比例中,自行车所占时间为60分钟左右,跑步占30分钟左右,理应自行车贡献最大,而实际情况则不是,从这个意义更可以明显地看出跑步对总成绩贡献更为重要,跑步可以说直接决定总成绩好坏,换言之跑步不行不可能赛出好成绩,这种情况特别是男选手表现更为突出一些。形成跑步对总成绩贡献大的原因可能是跑步成绩中选手差异大,成绩好坏对最后名次(成绩)有决定性作用。但不是自行车不重要,对跑步产生直接影响和影响大的恰恰是自行车项目,而不是游泳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单项突破应是突出跑步的专项化训练,通过抓铁人三项在自行车结束后跑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控制自行车的无氧比例来促进跑步的能力。同时,自行车所占时间长,有突破的空间,可进一步提高,赶超一流选手的自行车成绩。

3.3 竞技能力发展的不同安排

运动训练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其普遍存在的矛盾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指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是一个普遍的哲学原理,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例外的事物存在,就这一点来说是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指每一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有其特殊性,所以又具有个性,这种个性不同于一般,是有条件的,是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是相对的,暂时的。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17]:“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的灵活运用,把握这一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共性和个性也就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就人的认识过程来说,是由个别到一般,然后又用这一般的、共性的东西去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

“竞技能力”相对于其他事物具有特殊性,这是运动训练领域的特殊性;就“竞技能力”本身而言,又具有运动训练一般的、共性的普遍性与专项的、个性的特殊性;就从事某一专项训练的运动员而言,又具有专项训练的一般的、共性的普遍性与具体运动员、个性的特殊性;就具体运动员而言,又具有自身的共性、普遍性和不同情况的个性的特殊性。

“竞技能力”的构成的因素在不同项目、不同队员、不同情况下,既有具体情况,也有主次之分。研究“竞技能力”,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抽象共性矛盾,寻找其普遍性,又要寻找其特殊性。而无论寻找其普遍性,还是其特殊性,首先要有方法论原理的指导,这样才能保障我们认识的方向性、正确性和深刻性;其次是要有探索规律的基本的知识与方法;并要有勇于探索的态度与精神。

中国人习惯于追求简单化,但简单化不是不要复杂化的过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就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法是把研究对象复杂化,是把本来复杂的研究对象复杂化,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出研究对象本身复杂的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复杂的矛盾所引发的事物自己的发展[27]。

3.3.1 个体化训练

个体化训练是指针对单个具体运动员的情况,而实施的训练。个体化训练主要涉及不同的个体情况、运动项目,训练阶段,任务目标等具体情况。要对个体运动员实施训练,就要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支配着个体行为。就主要方面来说,个体行为是建立在个人生活背景、能力、性格、经验等方面的基础之上的[28]。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必须严格按照每名运动员所独具的身体能力、潜质、特征以及从事的专项等各方面特点,设计出适合每名运动员特点的个体化方案。也就是说,整个训练过程必须依据该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安排,使之得到最大的发展。

在训练实践中时常有这样一个误区:冠军的技术便是最佳技术,冠军的训练计划便是最佳训练计划。从而造成有的教练员喜欢“拿来主义”,考虑自己队员的特点、能力与训练经历等不够。更有甚者,个别教练员甚至把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不加消化地应用于青少年运动员,结果产生不良效果。

在现代运动训练中,个体化原则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训练原则之一。教练员唯有在认真分析每一名运动员训练的不同方面的基础上。精心地制定出最适合个体发展的训练计划,才能使该运动员得到最佳的发展,才能发掘出该运动员的最大潜能。

(1)不同个体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

一般而言,不同年龄的人在训练组织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比如,普遍的现象是,训练成绩与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并趋于成熟有稳定的表现。同时,年龄越大越不轻易改变专项;年龄越大专项发展空间越小,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技能特别是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都有所减退;年龄越大欲求生活安定,创造的精力、心志都有所减退。不同专项的运动员成才过程与运动寿命都有不同的特点,运动训练的要义是如何缩短成长期、充分挖掘表现最高水平和增长运动寿命。

不同年龄运动员在训练负荷适应性方面是有差异的。如儿童少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在解剖结构、身体形态、机能能力以及心理成熟度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运动负荷承受能力的差异。儿童少年运动员可以耐受较大的运动量,但难以承受较大的训练强度。他们疲劳快,但恢复也快。从心理角度而言,他们的兴趣难于持久,容易转移。这些都提示教练员,在为其安排训练计划时,应注意他们的身心特点。

同等年龄层次的不同运动员个体,在训练负荷适应性方面也存在个体差异,即便是运动成绩相似的运动员,其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激活程度也不尽相同。换言之,组成运动成绩的各要素对这一成绩所作的相对贡献不同。

(2)不同性别运动员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

女子运动员无论从身体形态、解剖结构及身体机能方面,均与男子运动员有极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练员充分了解女子运动员的解剖、生理与心理特点,按照女子的特点安排训练。对待男女能力差异的看法,在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中比较普遍的认识是:第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男女智力发展速度不同。例如,青春期后,男生智力发展速度超过女生。第二,在智力结构中,两性智力要素的发展各具特色。普遍认为,女生长于记忆、形象思维和语言能力等;而男生长于空间能力、抽象思维和操作能力等。第三,男女生在能力发展上所存在的局部或阶段性差异并非先天固有的,因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29]。

(3)运动员不同生理机能状态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

同一运动员处于不同机能状态时,如体能下降、生病、睡眠不足和伤病等具体情况下,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下降。故在训练时,必须及时发现运动员的机能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个体化处理方案。

综上所述,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没有一个万能的训练计划能够适用于所有运动员。因此,安排训练计划时,必须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爱好、习惯、特长、特定需要及发展目标,以取得最佳训练效果。此外还应注意,即便是在个体化的基础上制订训练计划之后也并非一劳永逸,该计划尚需根据运动员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如该运动员对计划负荷发生的反应是否理想,完成负荷是否吃力,机体是否适应,恢复情况如何等。必须清楚:我们是要有一个计划且按照该计划安排训练,但训练计划必须根据运动员所处的特定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相应调整,以使运动员得到最佳的发展。

3.3.2 个别化训练

个别化训练是指不同的个别情况进行挖潜优长,非衡发展,长中补缺的训练。竞技体育实质上是一种动态中的“冒尖”教育,要切实提高个别尖子队员的训练质量与效益,是运动训练的核心,是个长期坚持的工作与方向,不可动摇,不可分心。尖子运动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情况和条件,进行针对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运动员的情况千差万别,尖子运动员的情况也各种各样,要各尽所能,各有其所。

运动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充分发展个人特长方面,而不是力图克服其短缺之处,否则即是舍本求末的做法。只有长处得到长足的发展,才可能把短处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运动训练的个别化的宗旨强调:首先是优中强优,其次才是优中补缺,这是一个根本指导思想,先强优后补缺,没有优根本就用不着补缺,那是义务教育,而不是竞技体育。从对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构成中分析,也可以发现他们各方面的训练水平都不是均衡的。只有个人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的运动员才能获得个人最佳的成绩。目前的一些“集体模式化”的训练行为,教练员往往观察注意到的是后面的、一般的运动员情况,既保证不了尖子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也掩盖了尖子运动员的优点、长处,缺点、弱点。

在日常训练与管理教育中也要注意发现、防止和消除尖子运动员可能有的甚至已经有的缺点和弱点。尖子运动员可能由于优秀成绩的激励,而一味地埋头自身训练,不问政治,不管他人,不愿做队里的工作。也可能因为成绩优秀而高高在上,骄傲自大,脱离群众,从而使自己陷入仅仅与少数几个人交往的小小人际圈子中,不能融入群体生活的大环境,从而使一部分尖子运动员存在着既自负又自卑的双重性格。对于尖子运动员应当多进行一些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运动员的团结协作精神。

3.3.3 个人化训练

个人化训练是充分发挥运动员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训练。

要赢得比赛,人是决定性的力量,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动地改造训练对象是最具有生机的训练条件。这是在同样的条件下,训练出不同层次运动员的根本区别,也是训练变革最为活跃、最有生机的内在因素。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发挥运动员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运动员潜能,张扬运动员个人特点。否则,没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成就不了优秀运动员的。

运动训练是教练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教育运动员积极主动地掌握、形成与提高竞技能力的过程。因此,运动训练的过程,不管是什么样的训练,都是教练员主导作用与运动员能动作用的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教练员的训练观念及其指导行为贯穿于运动训练全过程,渗透于运动训练各方面,主导着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另一方面,强调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训练主体—运动员的能动作用。教练员所做的一切,终究都是外部条件,只有运动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是推动运动训练过程的内部动力。

运动员起根本作用,是运动成绩提高的核心力量,是运动训练的直接承担者,成果的唯一展示者,教和练要围绕运动员成才展开。教练员与运动员是良师益友关系,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在训练、活动中教练员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训练参与的积极性,引领运动员积极参与训练设计。

以教练员为主导、运动员为主体,其他体育工作者相配合组成的运动训练活动的进步是竞技体育取得成功的基本因素。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7

关键词:战略联盟,二元性,竞争与合作

许多理论视角都可以用来研究企业战略联盟行为, 包括战略定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博弈论等。Child&Faulkner (1998) 指出战略定位和资源基础理论两种传统思想可用来对竞争合作战略进行研究。Stiles (2001) 偏爱用博弈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来研究战略联盟中的合作与竞争, 他认为这两个理论的结合能有效地推进这一研究。本文将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博弈论融合起来, 试图提出一个研究战略联盟合作竞争动因、本质和策略的多重范式。

一、合作竞争的动因

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认为, 每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 如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 这些增值活动构成价值链。一个企业只要在某一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 就可以与在其它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展开合作。价值链理论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价值链某项或某几项活动的协调和共享达到扩展价值链和增强竞争力目的的活动。对于一般的竞争性企业, 可以选择在价值链中某些环节如技术开发、营销或服务进行整合, 或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或共同合作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这样每个企业都受益于战略联盟, 最终反映为企业价值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

注:领导企业指拥有品牌、提供最终产品的企业, 核心企业指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企业间竞争不断升级, 原来不断一体化的大型企业相继进行战略调整, 将不擅长的价值链环节剥离出去, 专心于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 (如图1所示, 一体化的企业分离成核心企业、零部件供应商、领导企业和经销商, 但领导企业可能也是核心企业) 。一些学者认为, 企业集中于与核心竞争力直接相关的活动是最佳选择, 非核心活动可通过外部采购解决。结果, 这些归核化的企业往往以战略联盟形式保持与上下游环节的稳定关系。相对于单个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 全球价值链具有源自整合各环节企业竞争优势的系统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所拥有、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价值链中的领导企业或核心企业利用全球价值链的系统竞争力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 全球价值链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过去人们总认为价值链之间只有竞争, 而同一价值链的企业只有合作。其实, 合作与竞争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存在于价值链内部和不同价值链的企业之间 (如图2) 。价值链内部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合作是为了提升整个价值链系统和单个成员的绩效, 合作成功的基本前提是整个价值链和所有成员都创造更大利润。价值链上每个企业都是单独决策者, 即使领导企业或核心企业在价值链协调与管理中拥有较大的决策权, 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价值链上各企业为了提升绩效而展开竞争。不同价值链的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竞争, 且这种竞争是不同价值链系统性竞争力之间的竞争, 集中体现在最终产品竞争上。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价值链之间在竞争的同时却也存在合作, 例如不同价值链上同一环节上的企业可能是同一家企业 (如不同价值链上的领导企业从同一家企业采购零部件的情况) , 即使是不同的企业, 他们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或共同研发可能建立战略联盟。因此竞争合作就象硬币的两个面, 同时存在于价值链系统内部与不同价值链间的战略联盟中, 这种竞合关系使产业系统并不纯粹地表现为几条平行的具有不同特征和优势的价值链, 而是一个相互关联、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价值网络 (如图2) 。

说明:每一条曲线表示一条价值链, 价值链之间的切点表示相应环节上的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

二、合作竞争的本质

资源基础理论指出, 企业业绩差异本质上是由每家企业所拥有资源的异质性决定的。能积累或获取稀有、有价值、不可替代和很难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即独特资源和能力) 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 (Wernerfelt, 1984) , 而一家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往往因为专用性、信息不对称或企业依附等原因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被另外一家企业获取。于是, 我们发现了价值链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的融合:价值链理论认为产业链分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战略联盟是为了充分发挥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协整和互补效应, 为成员巩固现有的优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解释的是, 不同企业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上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是其拥有的稀有、有价值、不可替代和很难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而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展开合作竞争的本质是为了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以提升各自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所属价值链的整合竞争力。

价值链上下游企业间和不同价值链间合作的目的是接近对方的独特资源和能力以产生协同效应。成功的企业将联盟看作通向伙伴的广泛能力的窗户, 联盟每一方都相信能从另一方学到东西, 同时能控制技术外流。竞争性合作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充分接近竞争对手, 预测联盟拆开或到期后竞争对手行为的方式, 通过揭示竞争者的管理哲学和理念, 合作能增加企业在未来残酷竞争中的成功几率。企业通过合作可以获取别人的独特资源, 但前提是自己拥有独特资源。同时, Lei (1997) 还指出与竞争对手合作存在风险。因此, Hamel et.al (1989) 相信合作是竞争的不同形式, 公司间关系主要是竞争性的, 并且这种竞争性由彼此能力和策略所支配。他通过对美国、欧洲和日本15个战略联盟的研究, 发现联盟企业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张力, 我们叫它竞争性合作, 它暗示了合作不是无限制的。

三、合作竞争的策略

如果说价值链与资源基础理论分别解释了联盟合作竞争的动因和本质, 那么博弈论为联盟合作竞争行为选择提供了巧妙的剖析工具。联盟成员的合作竞争行为分析可从囚徒困境模型开始, 但缺点是该模型建立在零和和非重复博弈基础上, 而战略联盟因考虑合作而主要涉及非零和与重复博弈。Child&Faulkner (1998) 指出, 在战略联盟中, 背叛在一次性囚徒困境博弈中是短期占优策略, 但它却不适合结果不确定的多重博弈。因为在重复博弈的条件下, 合作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即使是一次性博弈, 如果背叛的惩罚很高, 或者合作各方都重视合作并且关心自己在商业圈子里的声誉, 背叛同样不是占优策略。

Key (1993) 对战略联盟的两分法 (“共同目标”和“相互利益交换”联盟) 对于理解合作与竞争十分有用。前者是指合作一方的独特能力需要另一方的互补资产, 或者两种独特的能力互补;后者是指联盟双方具有对另一方有价值的技能、信息和专门技术。在“共同目标”游戏中, 结果———收益或损失对于双方是对称的, 所以合作是双方的占优策略———它促使双方投入最大的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相互利益交换”游戏中, 结果是非对称的, 可能出现一方获益一方受损———那是每一方都在努力获取的结果, 因此双方占优策略是隐瞒。在“相互利益交换”联盟中, 如果游戏是重复的, 囚徒困境的结果可能被修改, 因为双方都希望联盟继续存在。如果联盟即将结束, 每一方都会开始看到隐瞒的好处, 而不是考虑使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临时性的联盟很难成功。

博弈论的标准假设是“完全理性”, 它假设代理人有偏好并尽可能用最有效的方式满足它的偏好 (Hay, et.al., 1996) 。Hay和其他学者也强调有必要考虑人的信仰系统, 使游戏的结果具有新的特色。一些学者指出博弈论的“完全理性”模型假设太严格, 不能包含游戏者个性、社会关系、社会习惯和制度规则等, 我们需要更合适的例如考虑有限理性和过程理性的模型 (Hay, et.al., 1996) 。有限理性暗示代理人的理性被一些形式的计算能力和信息限制所限制, 他可能走捷径或采取“试验——错误——调整”路径来进行决策 (Stacey, 2000) 。过程理性暗示面对计算能力限制的代理人遵循已经建立好的程序或标准而不是严格遵循利益最大化标准来选择行为, 行为被描写为满意而不是最大化。如果我们采用有限理性或过程理性重新观察“共同目标”联盟, 合作伙伴的战略选择可能与来自严格的“完全理性”行为模型不一样。当历史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因素被考虑时, 结论将变得更复杂, 例如“相互利益交换”联盟中背叛 (竞争) 和合作的并存。即使在无限重复博弈中, 合作还是受到限制, 因为双方发现情况发生变化、采用捷径、历史和社会规范以及经历都可能引起合作行为的改变。另外, 信息不对称可能影响游戏者的行为, 它可能降低威胁和许诺的可信度。

博弈论能帮助我们理解联盟中的合作竞争现象, 也能为联盟成员合作竞争行为选择提供依据。当我们将企业间一连串博弈看作一个整体或过程, 博弈论便可以揭示合作与竞争的复杂联系, 也能证明合作竞争关系在战略联盟成员间是与生俱来, 它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从博弈中去掉。同时, 战略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博弈是一种自定规则的博弈, 不同的规则可能产生不同的合作竞争效应, 因此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战略联盟本身的不合理, 而是双方或多方在战略联盟时规则制定的失误。

四、结论

联盟伙伴的战略焦点不是在合作与竞争之间作出选择, 而是如何去管理好它们之间的张力。在“二元”概念的基础上, 本文将价值链、资源基础和博弈论融合起来, 提出了一个研究战略联盟的多重范式。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只要在某一环节具有竞争优势, 就能与在其他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不同价值链上的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共同开发产品或市场、共担成本等目的也可能展开合作。无论在价值链内部还是价值链之间组成的战略联盟中, 成员关系都不是单纯的竞争或合作, 而是两者并存。正是这种竞合矛盾二元性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价值网络。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在价值链环节上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是独特资源和能力, 而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的本质是为了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以提升各自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的整合竞争力。以“完全理性”为假设前提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为分析合作竞争行为提供了基础。当考虑有限理性、过程理性、不完全信息和信仰、经验、历史规范以及制度习惯等因素时, 问题的分析更接近现实。它的结论暗示任何游戏者为了实现战略联盟目标, 在博弈过程中一定要管理好合作与背叛之间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3.6.

[2]Child, J.&Faulkner, D.Strategies of Co-operation:Managing Alliances, Networks and Joint Venture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Hamel, G., Doz, Y.&Prahalad, C.K.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and W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1989, pp.133-139.

[4]Hay, F.G., Oughton, C.&Skinner, A.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Perspective on Price Theory[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5]Stacey, R.Strategy Management&Organisa-tional Dynamics:the Challenge of Complexity[M].3rd ed.,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2000.

[6]Stile, J.Strategic Alliances[M].in H.W.Volberda&T.Elfring (ed.) , Rethinking Strateg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8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闭卷考试的弊端

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标准化的闭卷考试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闭卷考试内容一般直接来源于教材,很多时候就是教师考前给学生划定“复习重点”,知识性记忆内容占较大比例,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如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特点是以课程知识要点为本,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或明确的几条要点,方便教师进行批改,而对概念内涵的正确理解、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分析方法的熟练掌握等似乎并不注重[1]。过多地关于理论、观点的识记,突出对学生死记硬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程度,存在严重的考‘智’不考‘德’的弊端。导致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考前突击应付现象屡见不鲜,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实际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没有显著效果。有些学校考试内容多年不变,既体现不出社会需求,又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更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2]。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的目标与要求

开卷考试是闭卷考试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难以为继的一种变通方式,虽有助于消除闭卷考核方法带来的种种弊端,若执行不当,又会滋生出新的问题。比如,只是把考试形式由闭卷变成开卷,而试卷内容、题型、分值等跟传统闭卷别无二致,试问这样的转变除了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减少学生作弊处分和不及格率外,还有何意义和长处可言?直接导致很多高校所谓的“开卷改革”直接沦为学生的抄书活动。这种情况更助长学生对平时教学和期末考试的不重视,如一些学生平时不怎么学习听讲,临时抱佛脚却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与平时认真学习听讲的同学相同甚至更好的成绩,不仅带来某种意义上的不公平,更助长不好的学风[3]。因此,开卷考试虽势在必行,但为使其达到预定的效果而不流于形式,考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即通过考试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有难度、有压力,而难度和压力主要体现为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观察、勤思考,关注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注重所学内容与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的联系,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改革期望实现的以考促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考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测评要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以下简称《基础》)课程组在2015年秋季学期实施的开卷考试改革中,在试题设计中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减少纯粹知识性内容。

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纯知识性试题分值不宜过高、考察知识点要分散,而且要多考细节。在此轮《基础》课考试改革中,我们在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分配上采取四六开的原则,即客观题40分、主观题60分。其中客观题包含填空题10道(20分)、简答题2道(20分),虽然题目不多,但内容却分散到各个章节的细处。这样,即便是开卷,学生如果不熟悉教材,很难取得高分。目的不仅在于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的掌握,强化学生对基本内容的记忆,更是为了督促学生将理论学习落实到细节,形成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

(二)注重内容与学生学校、社会、家庭生活的对接。

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都可以被提炼为《基础》课考试的优秀素材。通过吸收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发展中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可以把学生思考视角从课本延伸到课外、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帮助学生广泛关注学术发展的前沿问题,主动思索发生在身边、社会、国内乃至国际的热点问题[4]。如此次《基础》课材料分析题我们既选取“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这样的社会热点事件,又选取“十堰市‘五城联创’面临的困境”这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件,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又能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做到考中有学。

(三)突出思想政治学科思想教育内容。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使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5]。考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试题必须展示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提升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升华[6]。因此,此次《基础》课考试中,我们专门设置了思想认识题,如A卷第五题(20分)中要求学生:“认真回顾一下,本课程任课老师曾讲的哪些具体观点或老师的哪些行为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你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修养水平有了提高?和上大学之前相比,你在思想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纪修养、适应性修养等方面各有怎样的提高?目前在修养方面,你还存在哪些不足?在今后修养方面,你有什么样的具体打算?”

(四)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目的不仅是测试学生的成绩,更是检验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性思维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此次三本《基础》课A卷考试中,我们设置了一道思考题(20分)“焦裕禄、方志敏及某些见义勇为者这些人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自己的生命却没能保住或者说自己的一些利益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何谈人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呢?因此,他们据此认为,‘人生的社会价值并不是与人生的自我价值统一的,二者是相互矛盾的’。对此观点,请你作出辨析”。这道题目的设计是层层深入的,首先需要学生表达对以上现象的看法,然后依据教材相应的知识点(人生个人价值与人生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对试题观点进行辩证并提供充分理由。此类题型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讨论环节中都训练过,具备在短时间内列出分析提纲、提供论证理由的能力,而涉及的核心理论在教材中都有依据,这类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看学生是否真学、是否真懂及是否会用,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有效考查。

(五)体现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这种考试在问题设计上要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留给学生知识与思维拓展空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潜力。如《基础》课A卷中,我们设计了一道观后感的题目:“选择你曾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观看的一部视频,结合视频资料中的一些具体情节(至少列出3个以上情节),联系自身思想实际,自拟题目,写作一篇观后感。要求:条理清楚,分析到位,具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以上。”这类题目只设评分标准,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见解独到,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给予肯定性评价。

(六)侧重对学生学科内容知识的综合考查。

社会问题是纷繁复杂的,涉及的道德、法律、人生知识较多、较分散,很难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和解答,需要学生答题时既能对教材各部分知识点理解到位,又融会贯通,有整体思维。在《基础》考试A卷中,我们引用2015年底火爆一时的“某著名大学导师发文与其硕士研究生公开断绝关系”事件,要求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并说明:“此硕士研究生在网上说“X教授是‘垃圾’、‘庸才’,其作品是‘小儿科’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侵犯公民什么权利的行为?网络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道德要求?公民言论自由有哪些限制?看了这则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对于这道题目,学生如果对涉及的知识点不熟悉,不能综合从多个视角分析材料,或不能很好地联系个人实际,都将影响其卷面成绩。

对学生而言,这种考试不是通过简单的死记硬背就能取得高分的,而必须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虽然与简单的机械性记忆相比,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开卷考试在试题难度上会有所增加,但同时能有效增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如果不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学习,没有日常理论积累和能力训练,就无法实现知识的理解和有效运用[7]。因此,这种考试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和优良学风养成,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对教师而言,“开卷考试”的出题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否则“开卷”就易流于形式而无实效性可言。需要任课教师命题前进行共同探讨研究,对试题的材料、命题的难度和出题的范围进行反复商酌,力求使题目更加科学、规范,能够真正区分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8]。同时,实施开卷考试,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清基本知识,更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不能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讲解,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关心时事,学会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付耀霞.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4,(11):176-177.

[2]徐冰.“三结合”考试模式初探———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改革[J].科技创业月刊,2015,(17):84-85.

[3]吴家虎.高校思政课期末成绩考评方式效度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4):87-91.

[4]张艳慧,张济林.改革考试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5):23-25.

[5]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

[6]魏春艳.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122-123.

[7]张济琳,夏继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机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0):85-87.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9

一、竞争战略的逻辑思想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外部市场结构会对市场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并最终影响企业市场绩效。依据这种逻辑, 企业需要首先对企业的外部环境有充分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竞争战略来获取或者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学者迈克尔·波特, 基于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和思考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提出了其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思想。竞争战略的主要逻辑思想是企业能否获得很好的盈利空间和盈利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所在的产业环境和结构决定, 任何企业都需要对其所在产业的各种力量有深刻的理解, 认真思考自身与各种力量对比博弈的情况, 基于此建立自身的基本战略 (低成本战略或者差异化战略) 。在执行自身基本战略的过程中, 企业需要认真审视价值创造的整个活动链, 在战略的指导下, 按照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和相互关联, 设计或者变革各种价值活动或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因此, 遵循竞争战略理论的逻辑, 企业要努力去在产业内寻找到合适的位置, 然后通过基于内部价值活动获得低成本或者差异化特色, 以获得竞争优势。按照竞争战略的逻辑思想,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两个重要工具。

二、资源和能力理论的逻辑思想

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领域当中最为流行的分支之一。其主要的思想是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企业适应生存战略的发展, 首先要基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战略思想。资源和能力理论自身的发展按照研究发展的时间顺序又可以分为三个研究流派, 分别为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

资源为基础的理论基于1817年学者David Ricardo的研究发展 (W.Scott Sherman, 2007) [1~2]。资源为基础的理论对此进行了发展, 视公司为各种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资源的组合。由于没有两个公司会有相同的经历、资产、技术, 亦或是文化, 促使企业之间资源的区别。而这些资源的区别一定程度决定了企业之间效率和效果的差异。同时企业对于资源的不同使用和调度更决定一个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 (Barney和Arikan, 2001) [3]。遵循这种逻辑, 一个企业如果拥有最好的和最合适的资源, 则更容易迈向成功。建立竞争优势, 企业要做的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兼并、发展和调度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和技术来比其竞争对手更好的或者成本更低的开展运营活动。因此, 与波特的竞争战略相对比, 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要求企业不仅是回应外部环境来定位, 而是寻找战略的成功;它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战略逻辑, 是一种由内至外对战略进行发展的逻辑思想。

核心竞争能力理论是人们在对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产生了某些质疑, 同时又对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不断深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该理论认为, 在相同的产业结构下, 企业之间不同的绩效表现在于企业不同的资源和能力, 其根本是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4]。它是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要素, 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自从核心能力概念提出后, 有关什么是核心竞争能力和如何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成为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前沿问题, 涌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综观不同的理解, 可以概括出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 核心竞争能力不是包括企业所有的资源和能力, 也不是单指某一项技术或某一资源, 而是特指对企业最具重要作用的部分资源和能力的组合;第二, 对于企业最具重要作用的衡量, 以价值性为基础。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 必然对于创造顾客需要的价值最具贡献, 其二, 对于企业自身价值实现最具贡献;第三, 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独有的, 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第四核心竞争能力往往和知识、经验、管理能力与学习能力等各无形资产相关。理解核心竞争能力的含义, 总结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主要逻辑思想:其指导企业从企业内部出发, 深刻思考企业内部所具有各种资源和能力, 构建最具核心价值的独有资源和能力的组合, 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决策往往在不确定的环境下, 面对日益动荡和不可预测的现代商业环境, 企业很难长期依靠某些稳定的资源和能力应对变化。即使是某一时期的核心竞争能力, 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 其核心价值也可能消失殆尽。因此, 企业不应该也无法去寻求和创造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或者经营运作的路径, 而应该不断的重新审视和构建他们能够发展的能力 (Shaker A.Zahra, Harry J.Sapienza and Per Davidsson, 2006) [5]。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逻辑为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可能长期依赖稳定的资源和能力生存和发展, 唯一可以依赖的便是在企业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对资源不断重新规划、整合、管理和控制的动态过程管理能力。因此, 动态的过程管理能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和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而企业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根据环境的动态变化, 培养和构建该动态管理能力。

三、价值创新的逻辑思想

在顾客需求快速变化以及竞争者快速回应的动态环境中, 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必备武器。基于企业存在的意义, 企业创新的根本是更好的创造和服务顾客。创新所有的努力都要以顾客为核心, 致力于意在为顾客创造顾客价值的一系列活动中。1997年W.Chan Kim和Renee Mauborgne两位学者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 提出了价值创新理论。价值创新理论主要的逻辑思想是企业应该突破各种传统思维定式和产业、企业以及产品的固有界限限制, 尽一切努力在价值链中为大多数重要的顾客不断地以最有效的方式创造更多的有用的需要的价值。通过持续的成功的取悦顾客, 以此来驱动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具体来说, 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和传统的战略逻辑有很多的区别 (W.Chan Kim&Renee Mauborgne, 1997;Mohanty, 1999[6]) 。价值创新认为企业运营所在的商业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企业对于所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商业界限, 而是通过不断地与顾客进行开放性的持续的接触和了解, 不断地学习, 理解顾客价值当中的关键共同之处, 试图为满足顾客需求寻求全部解决方案。因此, 价值创新战略指导下的企业并不是仅仅聚焦单一职能领域内的提升或者优化, 也不是更多地关注防御、打败对手以及规模化标准化, 或者寻求一种最好的方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围绕顾客价值的关键共同之处, 从全局角度自由地权衡各种可能的优化提升方案, 寻求多重路径促使创新顾客价值, 为企业找到一个开创性的转折点。在这个过程当中, 企业不是完全依赖自己已有的资源, 而是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各种利益相关者开展各种基于竞合关系的动态战略联盟, 以创造新的资产和能力开展围绕顾客价值的创新。而实际的工作进行中, 价值创新关注过程、关注系统, 但是往往以一种更灵活的具有自主权的团队形式来灵活机动地开展工作。

价值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要素 (王迎军、曲亚民, 2002) [7]。挖掘价值要素, 企业需要对顾客需求进行深入理解, 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品和服务的新的价值曲线, 促使所推出的新产品和服务能够保证顾客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属性、反映顾客明确表达出的更高要求, 透析顾客无法表达出的隐性要求, 预测顾客本身都未预期的潜在需求 (于畅海, 2003) [8]。在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执行过程中, 一般可以使用四步分析图和由价值曲线所反映的战略分布图促成实现和满足这种顾客价值的各层次需求。

四、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竞争战略理论逻辑与资源和能力理论逻辑之间的关系

竞争战略、资源和能力理论以及价值创新战略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不同思想流派。通过对三种思想流派之逻辑思想之阐述和分析, 本研究认为其彼此的逻辑思想之间, 具有矛盾的对立统一之处 (见下页表1) 。

首先, 此三种战略思想无论有多少区别, 有一个最根本的相同之处, 即其致力于的最终目标完全相同, 都是致力于企业目标的达成———实现企业价值, 帮助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建立优势地位。

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

其次, 三种战略思想确实视角不同, 强调重点不同、观点不同, 也因此各自致力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任务不同、所对待外部各方的态度不同, 同时使用的分析工具和策略也各有区别。

竞争战略强调产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产业内企业的获利空间, 因此战略行为之首要步骤是进行环境分析, 再由外而内考量企业自身经营活动应该如何调整以实现最终目标。资源和能力理论则强调企业自身力量是竞争优势之根本, 要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应对环境变化。从各种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到核心竞争能力, 到动态的资源整合协调的过程管理能力, 其逻辑思想都是由内而外考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调整来实现最终目标。价值创新战略强调围绕顾客和顾客价值开展各项活动, 本质上也是一种由外而内的逻辑思想。这点和竞争战略相同, 但又与之区别于两点。首先, 价值创新战略对于外部环境的考量, 只关注于企业存在的意义, 即创造顾客;其次, 价值创新战略逻辑所聚集的顾客部分, 并非如同竞争战略所述, 将顾客作为产业环境中的一个竞争对手, 而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与顾客一起致力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目标实现。价值创新理论的所有思考的主要出发点均是围绕顾客价值思考。为了实现优越的顾客价值, 企业以创新为导向、和产业内各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 强调企业不受各种传统和界限的束缚。

在视角有差异、强调重点有所区别以及看待解决问题的观点不同的基础上, 三种战略思想提出了不同的企业经营之主要任务。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主要任务是进入有吸引力的行业, 然后通过价值链之分析与构建, 建立竞争壁垒, 与企业所在行业之内的各方力量的博弈竞争中获胜, 建立优势地位。资源和能力理论指导企业开发和培养独特的、有价值的不易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然后基于此, 更好地做更擅长的事情。而价值创新则希望企业所有工作都围绕如何促使顾客感知价值获得巨大的提升和飞跃进行。

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 企业对外界的重视与看待自身与外界之关系的态度、与使用的分析工具和策略均各有特点。竞争战略和价值创新战略高度重视外部力量, 两者又有所区别。前者使用五力模型来分析企业与环境中的各方力量之间的力量博弈, 用一种对立的竞争关系, 思考如何设计安排和管理价值链在竞争中取胜, 往往使用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或者集中战略中的某一种战略;而后者则认为外部力量非常重要, 却限于顾客, 除顾客以外的其他各方不应成为束缚其活动的力量;同时与所有外部力量都可能是竞合关系, 尤其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为合作双赢的关系。价值创新逻辑指导下的企业使用“增加—删除—提高—减少”四步战略分析方法重新设计价值曲线, 来满足顾客价值需要, 所使用的策略可能是低成本, 也可能是差异化, 亦或是二者的结合。而资源与能力理论, 与竞争战略以及价值创新战略认为外部力量是最重要的观点不同。这种战略逻辑认为外部力量不是最重要的, 最主要的是自身力量, 通过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来获得胜利, 但其与外部力量的关系却是与竞争战略相同, 认为是对手的关系。同时, 基于更好地做更擅长的事, 资源与能力理论的战略逻辑所使用的策略是在细分市场中使用集中战略。

最后, 三种战略逻辑又都存在着一个各有特点的共同之处, 即均具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竞争战略强调产业结构特点给企业带来的优势, 但是环境变化, 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互动都会促使优势消失殆尽;同时即使优势产业内也有绩效不佳的企业, 而夕阳产业内也存在着绩效极佳之企业抑或产生新的商机促使冉冉升起的新兴企业, 竞争战略不能完全解释。资源和能力理论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模仿和过时的问题。那些企业独特的, 曾经具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在失去价值之时, 原有称之为优势的刚性特点, 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如此, “到底什么样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始终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是资源和能力理论必须不断发展的认知。而价值创新不限于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 不等于不需要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却并没有详细阐述构建何种能力、如何构建实现战略思想。由此可见, 三种战略逻辑各有各的局限性和不足。结合前述三种战略之逻辑思想之异同, 本研究认为, 三种战略逻辑之思想实际上分别具有一些相对于彼此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由于本质上服务的最终目标完全一致, 三种战略完全可以结合起来, 弥补三种战略彼此之局限性, 优势互补, 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价值。

五、总结

通过分析, 本研究认为, 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和竞争战略、资源与能力理论不是非此即彼、完全对立的关系。其彼此关系应该是对立与统一的结合。竞争战略着重产业环境的定位分析, 资源与能力理论着重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构建与保持, 而价值创新战略则强调企业存在的意义以及环境定位与资源能力构建围绕的核心问题。但无论各自特点与相互区别, 三者均为围绕企业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获得优越的市场地位之思考。其中, 竞争战略、资源与能力理论, 此两者都强调的是从供给一边来考虑组织的战略定位, 而价值创新战略, 是从企业需求一边考虑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三者各有特点, 各有局限性, 应该结合起来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今天的市场环境当中, 顾客需求是主导, 因此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应该是主导之战略逻辑, 同时在价值创新战略之实现过程, 应该结合竞争战略和资源与能力理论之逻辑观点, 重视战略与执行的结合, 构建一种基于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动态竞争能力, 打开战略实现的黑箱, 从过程入手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

摘要:战略管理领域中竞争战略与资源和能力理论是两种典型的理论代表。而价值创新理论则是上个世纪末提出广为探讨又备受争议的一种新的战略理论。三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 完全对立的关系, 而是有着企业实践领域的高度结合点。通过对三种战略管理流派的逻辑思想的对比分析, 探寻三者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 指出今天的市场环境当中, 顾客需求是主导, 因此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应该是主导之战略逻辑, 同时在价值创新战略之实现过程, 应该结合竞争战略和资源与能力理论之逻辑观点, 重视战略与执行的结合, 构建一种基于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动态竞争能力, 打开战略实现的黑箱, 从过程入手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矛盾,价值创新,竞争战略,资源,能力理论

参考文献

[1]W.Scott Sherman.Improving organization by coaching individual development using the resource-based business strategy[J].Sam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3) :40-46.

[2]Ricardo, D.Principal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M].London:J.Murray, 1817.

[3]Barney, J.B., and Arikan, A.M..The resource-based view:Origins and implications.Eds., M.A.Hitt, E.Freeman, and J.H.Harrison.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124-188.

[4]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3) :79-93.

[5]Shaker A.Zahra, Harry J.Sapienza and Per Davidsson.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6) :917-955.

[6]R.P.Mohanty.Value innovation perspective in Indian organizations[J].Participation&Empower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99, 7 (4) :88-103.

[7]王迎军, 曲亚民.价值创新:利基、途径与风险[J].南开管理评论, 2002, (1) :4-8.

[8]于畅海“.价值创新逻辑”成就星巴克[J].企业研究, 2003, (23) :17-18.

基础资源与能力理论 篇10

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实质上就是大学高层管理在综合考虑主管部门的委托目标及其可控资源的基础上, 做出的在教育类型上的相关多元化决策。一般认为, 综合性大学办高等职业教育可发挥其剩余资源和能力 (大学所拥有、尚未被利用或者完全利用的资源和能力) 的作用, 进而可获范围经济之益。而经过近十年的实践, 这一战略在大学之间所显现出来的办学成效差异, 显然用主观上意愿和两个办学类型上的不相容性是难以解释的, 而需充分考虑资源和能力两个维度才能对这一现象加以阐释。事实上,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资源和能力的要求上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 原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 综合性大学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新的办学活动不仅需充分考虑既有可利用的资源和能力及其与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匹配度, 而且还需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资源和能力要求。

(一)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资源和能力上的差异性

从资源和能力的角度考察分析,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既有相通之处, 又存在显著区别。普通高教与高职教育在部分资源和能力 (如后勤保障) 的要求上是完全一致, 但就其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来看, 两类办学活动在关键性资源和能力上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从事学术教育的普通高等教育, 其所需的关键性资源应明显具备学术性, 例如在师资队伍上要体现“高层次创造性”, 在实验资源的配备和开发上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需要, 同时应满足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需要。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 所需的关键性资源则需具备“技术技能职业性”的特征, 如师资队伍要具备与相关专业相匹配的“实践技能”, 实验 (训) 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要满足相应职业岗位技能所需。此外,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资本、组织资本等方面的特征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两类教育的高层决策机构中的学术委员会在人员构成、治理机制等方面就具有显著区别。

就能力而言, 两种教育类型所需的关键性能力及其结构也是不相同的。对于普通高等教育, 应具备把握科学研究前沿动态、提出并组织实施相关学科 (及其交叉) 前沿性研究以及围绕学术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类基本活动组织、协调和配置资源的能力。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 则应具备把握地区或行业的职业类型和结构变化趋势, 开发和发展针对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所需资源并加以组织、协调和配置的能力。事实上, 由于能力是资源及其有机结合所具有的内在动力特征, 而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资源上又存在诸多差异, 因此, 两者在办学活动潜力及其在办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现实能力也是显著不同的。

总之,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之间尽管可共享部分资源和能力, 但两种办学类型在资源和能力上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差异。综合性大学在实施办高职教育这一多元化战略时, 需要在部分可共享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创造新的资源, 并形成高职教育特有的资源系统, 在此基础上形成其特有的能力系统, 唯有如此, 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才会卓有成效。

(二) 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的现实基础及其差异性特征

大学高层管理者在进行多元化办学决策时首要考虑的是各类可资利用的资源和外部环境。从大学高层管理者的视角考察大学, 大学是由主管部门或投资方的委托目标以及相应的委托—代理合约, 师资、图书馆藏、管理团队、后勤保障以及其它有形与无形资产, 大学历史、文化以及制度和规范等等组成的。一些大学的成功经验表明, 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可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就形成了综合性大学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既有资源基础。如上所述, 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不仅要对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 尚需开发、创造、积累高职教育所需新的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对既有资源和新增资源加以协调和配置, 进而形成高职教育特需的资源系统。这一资源系统就形成了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的现实资源基础, 且这一资源系统在不同大学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另一方面, 当大学高层管理者在做出大学的相关多元化战略选择——关于大学资源的分配、协调和应用的抉择时, 还会使大学表现出对既有和新增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的能力。这里的“资源协调和配置的能力”是由大学高层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主管部门或投资方与大学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大学的历史文化和现有资源等诸多因素所共同决定, 是为大学高层管理者所难以观察和分析的。当综合性大学在执行高等职业教育活动时, 不仅要对其存量资源进行重新协调和配置, 而且还需对其新增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考虑到不同大学在可控资源的量、类型以及结合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其资源协调和配置的能力也必将表现出差异。同时, 由于大学在既有资源和能力上的差异性, 其资源开发和发展能力也具有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差异性能力构成了各个大学执行高等职业教育活动时的差异性能力系统。

综上所述,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资源和能力上存在系统性差异, 而不同大学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所造成的资源的异质性和能力上的差异性, 表现在执行高等职业教育活动时亦存在差异性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从综合性大学创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来看, 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创办高等职业教育受主管部门委托目标以及相应的委托—代理合约影响极大, 加之大学确实有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可共享的资源, 做出这样的决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应该明确的是, 综合性大学在其以往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在执行新的办学活动中会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近十年的实践表明, 综合性大学之间在办高职教育活动的成效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而这种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综合性大学之间在资源和能力上的系统性差异以及资源和能力的路径依赖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性大学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效不仅受制于其剩余资源和能力的制约与约束, 而且还取决于其在执行高等职业教育活动时所积累的资源与能力系统。

二、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的内部治理模式

我国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98年之前的自主创办阶段, 该阶段创办高职教育的综合性大学也是目前办高职教育卓有成效的综合性大学。第二阶段是1998年之后的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创办阶段,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综合性大学高职教育都是在这个阶段创办的, 其显著特征是其创办目标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目标以及相应的委托—代理合约的影响极大。目前为止, 这些大学的高职教育已显现出明显分化。实践表明, 作为能力形成基础的综合大学高职教育治理模式及其机制对于综合性大学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下面我们在大学一般治理模式基础上, 初步探讨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下的综合性大学高职教育的几种有效治理模式。

(一) 我国大学的一般治理模式

大学治理形式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指党委、校长、职代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大学内部权力机构相互制衡实施对大学的治理, 是我国《高等教育法》所确定的一种正式制度安排, 构成了大学治理的基础。外部治理是指政府、社会团体、学生家长以及就业市场等利害相关者对大学办学活动、管理行为所施加的影响和监督。

(二) 综合性大学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内部治理模式

高职教育所面对的外部治理环境与普通教育是不一样的, 例如两类教育分属两个并列性法律法规监督, 所面对的社会团体和就业市场也是有差异的。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实践, 各大学逐渐摸索出适应本校的内部治理模式。总的来看, 可将其归属于三种基本内部治理模式:一是关系型内部治理模式;二是官僚科层型内部治理模式;三是复合型内部治理模式。

关系型内部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执行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 (如××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能够独立行使办学主导权, 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务管理办法和制度, 有一套稳定的师资队伍, 有专门负责高职教育的管理运作和研究的团队, 甚至有独立的校区以及其他办学基础条件 (如实验实训场所) 等等。相对于其他两种模式, 该治理模式的高职教育只能共享其母体有限的资源和能力, 尚存大量本可共享资源未获充分利用。

官僚科层型内部治理模式的综合性大学高职教育机构完全附属于其所属综合性大学母体, 虽然有专门的高职教育管理团队, 但该团队与其母体之间是完全的行政隶属关系, 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场所基本和普通高教混用。有的大学也将这种模式称之为组织资源型模式, 但又要求尽量使用本校的既有师资和其他办学资源。这种治理模式的最大缺点是难以形成高职教育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系统。

复合型内部治理模式是介于关系型和官僚科层型之间的一种治理模式。该种模式下的综合性大学高职教育机构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办学主导权, 但在有关资源和行政管理上与其母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 受其母体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活动的影响较大。一旦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活动发生冲突, 一般情况下得先满足普通高教需要, 结果会严重影响高职教育正常的办学活动。

(三) 基于差异性的资源和能力系统的综合性大学高职教育目标治理模式

考虑到各个大学在资源和能力上的异质性, 且高职教育和普通高职教育在资源和能力上存在系统性差异, 如何既能够充分利用各个大学的既有资源和能力, 进而获范围经济之益, 又能够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高职教育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系统, 是大学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 要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在于成立由大学治理机构部分成员、职业技能专家和职业技术教育家共同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对执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进行指导, 职业技术教育执行机构向该委员会纵向说明责任。这种治理模式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大学既有资源, 又有助于开发、创造新的资源, 进而形成高职教育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系统。

综合性大学的异质性、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在资源和能力上存在的系统差异性, 以及综合性大学在其以往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系统的路径依赖性, 是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成效分化产生的原因。要避免现有办学模式对高职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又能够既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和能力, 并形成高职教育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系统, 唯有建立有别于传统治理模式的新型治理模式。

摘要:综合性大学之间的异质性、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在资源和能力上存在的系统性差异以及综合性大学在其以往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系统的路径依赖性, 造成了综合性大学办高职教育的成效分化。本文在系统分析综合性大学办高职的现实基础及其差异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大学既有资源又有助于开发、创造新的资源, 进而形成高职教育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系统的综合性大学高职教育的目标治理模式。

关键词:大学办高职,多元化办学,资源,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维华, 韩红梅.资源观的演化及全面资源论下的资源定义[J].管理科学文摘, 2003, (2) .

[3]封小超.走多元化办学跨越式发展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11) .

[4]朱宝贵.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4) .

[5]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2) .

[6]曹勇, 刘灿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比较研究———兼谈普通本科院校办高职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教通讯, 2001, (9) .

上一篇:配电变压器吊心检查下一篇:泰山土特产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