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2024-08-27

学术观点(精选十篇)

学术观点 篇1

一、对汉学和宋学的一些看法

所谓汉学, 就是汉儒以训诂、辑补、校正为主的研究先秦经典的治经方法;宋学则是注重领会经典要旨, 探求经典义理的解释经典的方法。学者们在研究经典时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两种方法来进行, 有的偏重一种, 有的则兼用。在清朝初年, 学者却把这两种治经方法完全对立起来, 各偏一执。其实这两种治经方法各有利弊, 兼采汉、宋学之所长, 将考证、义理结合在一起, 才是治经的理想方式, 纪昀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对于汉学和宋学, 纪昀各指出其弊端。汉学讲究考证, 可是日趋繁琐, 这是它的弊病。在《滦阳消夏录 (五) 》中纪昀批评道:“儒者日讲考证, 讲‘曰若稽古, 动至十四万言’。安知冥冥之中, 无在旁揶揄者乎?”而对宋学, 纪昀则主要对其空疏、臆断、标榜门户比较反感, 议论也比较多:“以讲经求科第, 支离敷衍, 其词愈美而经愈荒;以讲经立门户, 纷纭辩驳, 其说愈详而经亦愈荒。” (1) “洛闽诸儒, 无孔子之道德, 而亦招聚生徒, 盈千累百, 枭鸾并集, 门户交争, 遂酿为朋党, 而国随以亡。”“自古圣贤, 却是心平气和, 无一毫做作。洛、闽诸儒, 撑眉怒目, 便生出如许葛藤。” (2)

纪昀认为:“夫汉儒以训诂专门, 宋儒以义理相尚, 似汉学粗而宋学精, 然不明训诂, 义理何自而知。……盖汉儒重师传, 渊源有自。宋儒尚心悟, 研索易深。汉儒或执旧文, 过于信传。宋儒或凭臆断, 勇于改经。计其得失, 亦复相当。” (3) 可见纪昀认识到了汉学和宋学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在自己治经的过程中各取其长, 主张汉宋兼采, 这表现出他对学术文化的宽容性。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经学评论秉承着汉宋兼取、泯灭门户的宗旨, 这与《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思想是对应的, 对汉、宋两学的看法表述得更清楚明白:“夫汉学具有根柢, 讲学者以浅陋轻之, 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 读书者以空疏薄之, 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 则私心祛而公理出, 公理出而经义明矣。” (4) 这就明确表达出消除门户之见, 取各家所长的意思。不止如此, 《四库全书总目》还指出汉学与宋学之争的原因:“攻汉学者, 意不尽在于经义, 务胜汉儒而己;伸汉学者, 意亦不尽在于经义, 愤宋儒之诋汉儒而已。各挟一不相下之心, 而又济以不平之气, 激而过当。” (5)

二、对宋明理学的批评, 主张实用

清初的学者们将宋明的灭亡归咎为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有所说明:“南宋积削之后, 士大夫犹依经托传, 务持浮议以自文, 国势日颓, 其来渐矣。” (6) “明人之弊, 则直以议论亡国而已矣。” (7) 因此提倡实学, 即躬行实践, 不空谈就成为了主流。

《笔记》多处表达出对动言格物穷理的理学进行批评:“宋儒每于理所无者, 即断其必无。不知无所不有, 即理也。” (8) 纪昀还对反复摭拾程朱牙慧、只尚空谈、并不躬行实践、无所发明的假道学们进行讽刺。“宋以来, 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者, 独此人也哉?” (9) 在《姑妄听之 (四) 》中纪昀对于读书人只知死读书而不加理解、无法致用痛加贬斥:“然读书以明理, 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 贻害无穷, 亦何贵此儒者哉。”在《滦阳续录 (三) 》中两个老儒不解事, 兵临城下仍为一问题争讨不休, 致使逃亡不及, 全家遇难, “死生呼吸, 间不容发之时, 尚考证古书之真伪, 岂非惟知读书, 不预外事之故哉!”在饥疫盛行、民不聊生时, 道学家仍聚徒“盛谈《西铭》力一物一体之理”, 这于民何益?

道学家们认为:“所谓道者, 曰天曰性曰心而己。忠孝节义, 犹为末物;礼乐刑政, 更末之末矣。” (10) 这种看法纪昀显然不同意, 他更倾向于经世实用, 因此他提出:“公所讲者道学, 与圣贤各一事也。圣贤依乎中庸, 以实心励实行, 以实学求实用;道学则务语精微, 先理气, 后彝伦, 尊性命, 薄事功, 其用意已稍别。” (11)

三、对西学的认识

纪昀对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有着清醒的认识, 既看到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学术文化的好处, 又清楚地看到传教士真正的目的。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多次夸赞西学:“西土最讲格物学。” (12) “其推步星象, 制作器物, 实巧不可阶。” (13) “其致力亦以格物穷理为要, 以明体达用为功, 与儒学次序略似。” (14) 纪昀对西学格物穷理、明体达用的如此夸赞显然是和当时社会上, 以及纪昀自己提倡读书明理以致用、要有裨于世的实学主张有关, 西学虽然有着一些和中国本土的学术文化相似的主张, 但是根本还是不同的, 纪昀并没有忽略掉这些不同, 看出西学的一些弊端:“特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 所穷之理又支离怪诞而不可诘, 是所以为异学耳。” (15) 由此可见纪昀很公正地看待中学与西学, “中法西法, 固各有所长, 莫能相掩也”。 (16) 在《滦阳续录 (一) 》中纪昀提道:“先师刘文正公曰:西洋人用意至深, 如算术借根法, 本中法流入西域, 故彼国谓之东来法, 今从学算, 反秘密不肯尽言。”这说明纪昀等学者早已看出传教士向中国传授的仅是他们文化的一小部分, 真正精深的成果他们反而会秘而不传, 而且学者中普遍有着西学源于中学的看法。

至于传教士到中国的目的, 可不仅是传授一些先进的文化, 传教士是“彼奉其国王之命, 航海而来, 不过欲化中国为彼教”。 (17) 纪昀认为天主教是由佛教改造而来的, “其教则变换佛经, 而附会以儒理”, (18) 在《总目》中也有相似的说法:“盖西方之教惟有佛书。欧罗巴人取其意而变幻之, 犹未能甚离其本。” (19) 天主教在中国不流行的愿因, 纪昀则解释为:“每谈至无归宿处, 辄以天主解结, 故迄不能行。” (20)

《笔记》涉及的学术方面的东西很多, 对文学也有涉及。纪昀从高处着眼, 指出各朝代文风的流变, 并指出文风变化的原因在于“质文递变”, 更难得的是他排除门户之见, 指出“大抵能挺然自为宗派者, 其初必各有根柢, 是以能传其后, 亦必各有流弊, 是以互诋” (21) 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理。

综观以上纪昀的思想主张可以看到, 纪昀是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下进行着对各种学术文化的总结, 这与他编修《四库全书》, 以及撰写《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是分不开的。在对从古至今的各种典籍的博览中, 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 看出其中的发展规律, 指出弊端, 进而引导人们。《阅微草堂笔记》虽然只是一本笔记小说, 但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

[2]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整理本) .北京:中华书局, 1997.1.

[3]周积明.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10.

[4]李学勤.中国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学术自由与学术评价 篇2

近三十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繁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哲学界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历史学界的现代化问题探索、经济学界的市场经济问题争鸣、法学界的法治国家问题研究等,都直接指导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以致于我们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理论先导的结果.就学以致用而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总体是幸福的,从某种程度上找到了与自然科学学者一样的感觉.但这种幸福中蕴含着痛苦,这种痛苦的内在根源是宪法所确认和保障的学术自由未能完全实现.外在表现是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学术评价体系(本文所说的“学术评价”特指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

作 者:程乃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30 关键词: 

最新学术观点 篇3

卫星导航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所以要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需求旺盛,前景很大。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以及百姓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必将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国内已有相关企业开始着手从事北斗应用终端研发以及北斗和GPS兼容终端的研发。这就意味着将来有一天,使用GPS终端的用户既可以单独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兼容的终端。随着卫星导航市场的日趋成熟,相关的行业标准也亟待完善,需要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资格鉴定审查的过程,以进一步规范市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李德仁

地震存在“时空关联”

印尼8.5级地震应再次引起我们的警觉。需要千百年积累的能量,为什么能凑得那么整齐,集中在几天、几年内同时释放?这表明地震的能量纵然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成分,然而,从短期内连续集中释放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尚需警觉其快速供能机制。大地震发生的地方、时间分布还是有些规律的,如这次地震也发生在午后。这都说明,一些地震,如果有构造的关联,即使看上去距离很远,实际上可能关系密切。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震学家 许绍燮

信息产业急需自主可控的生态环境

中国信息产业急需打造自主可控的生态环境。我们的加工能力并不差,至于芯片设计能力,我们起步晚,的确与国外有一定差距。我们需要打造自己的生态环境,从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一直到应用软件,建立自己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完全开放的,但其发展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不用总跟在人家后面。要在产业价值链上占据较大份额,必须在自己的硬件平台,尤其是在开源软件上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虽然这样做目前看起来势力小、发展慢,但不真正改变产业链格局,我们的信息产业没有希望。信息产业打造自主可控的生态环境,要从做中国人自己的指令系统开始。中国不缺信息产业人才,在AppleStore上开发软件的很多都是中国人,而且有些做得相当不错。大公司都没有动。华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最大的企业,但现在看不出它有做这件事的决心;联想可能想做,但这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其每年的利润还难以支撑;如果靠龙芯、梦兰这样的公司来挑大梁,他们力量不够,不现实。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很多中国公司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来做这件事情。希望能由政府出面组织,或者形成强有力的产业联盟来推动这件事。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可能军口还好些,民口做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 李国杰

中国孩子为何计算能力第一创新能力倒数

我看到一项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的孩子全都争着当官当企业家挣大钱,我们的国家很难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媒体必须和科研人员紧密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从科普角度讲,要把科学的门槛降低,低到中学生都能看得懂而且想看的地步。我是搞数学的,数学里头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微积分。我现在有个愿望就是用漫画或者动漫讲述微积分。科普是科学家的天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师昌绪

中国需要一流的民办大学

20年来,我一直在做一流大学梦,从国内做到国外,再做“中外合作大学”的梦,最近又有了一流民办大学的梦。一流大学不一定有大楼,但一定有大师,学生不一定交得起学费,但一定读得起书;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教出来的学生不但博学、优雅,而且懂得如何做人,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合格公民。最主要的是,当学生走向社会后会强烈地感受到:是大学改变了他一生!并学会了感恩,时刻想着回馈母校;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美国之所以是头号强国,根本在于它是头号教育强国。在它的教育体系中,民办教育占了极重要的地位,顶尖大学前20位都是民办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显示,到2010年,中国民办高校已有676所,占普通高校的24.83%,在校学生477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7.22%。现实是三本学生总感到“低人一等”,这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育人的根本理念。我主张取消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分类方法。凡是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火种的学校,能使大多数毕业生感到改变了自己生命轨迹的学校,就是高水平的学校。只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育人尽心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敢于争辩、追求真理的品格,我们的一流大学一样可以教育出“全面发展的人,站在巨人肩上的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 杨福家

观念误区阻碍地热开发利用

地球正处在壮年期,热量很大,可供我们利用的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地热能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巨大的自然资源,已成为21世纪能源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也是可再生资源中最现实和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之一。相对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最大优势在于稳定、连续和利用效率高。地热不受天气和季节变化影响,任何时候都能发电,可以避免风能、太阳能利用中产生的垃圾电。地热发电的利用系数高达73%,约为风能发电的3倍,太阳能发电的4倍。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最具现实意义,将替代化石能源为我国未来能源提供基础负荷。地热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大类。一般来讲,150摄氏度为高温地热与中低温地热的分界点,高温地热用来发电,而中低温地热则直接利用。我国以中低温地热为主,高温地热主要集中在西藏羊八井和云南西部腾冲等地。经历了地热开发热潮后,我国地热利用技术尤其是地热发电技术没有形成积累,也正是这段时间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现在正是地热开发利用的最好时期,一定要牢牢抓住。一要加大支持力度,摸清资源家底;二要建立国家级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要加强新技术研发,实施示范工程;四要制订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地热发电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学家 汪集旸

北京新机场建设势在必行

从服务首都大都市区而言,京津冀经济圈积聚了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北京新机场以服务北京为主,也同时考虑京津冀经济走廊和城市密集带的发展需要。这也是都市化的发展趋势。北京新机场如果建得好的话,可以更高效地利用都市区,为城市发展创造一个更具优势的环境。从世界发展角度来说,航空运输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现在正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一般一个都市化地区需要一两个,甚至更多机场,来满足这类区域人们出行的需要。只要布局合理,管理不是难题,起降空间规定好了,就没什么问题,现在管制系统都非常完善。对首都新机场的论证工作已有近十年。选址就曾考虑过七八个地方。诸如区位合理与否,规模应建多大,年吞吐量应该是多少;跑道的条数最终是多少;按设计的吞吐量,需要留出多少平方公里土地,分几期建;哪些航空公司要进驻,怎么组织;与现在的首都机场是什么关系,功能定位如何设置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至于周围的地形、水文、气象条件、防震、防洪等方面,则都是论证中涉及的最基本要素。地上和地下各种设施,诸如供电、供水、供气、通信、道路、排水等,更是论证中要涉及的基本方面,都被充分论证过。论证中,看法很多,争论也很多。由于时间所限,最终以建设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的意见胜出。从规模经济效益来说,现有首都机场的规模和吞吐量已经比较大,空域和地下的资源都已经很紧张,没有资源了。机场不能再在首都机场那儿扩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金凤君

文理分科不利于人文素质培养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我9岁才上学,没有接受过数学培优,更没有钻过奥数的偏题怪题,那时恰逢日寇侵我河山,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是救国图存的道理。自己在那时就知道要立志为国。湖北的李时珍是医药学大师,他那时读书没分文科、理科,而其著述也无不体现人文修养之深厚。实践证明,文理兼读对人文修养裨益良多,而人文修养也能成就一个人的专业才能。近年国家教育大纲修订时,曾请了20多人座谈,北京三中校长当场讲了中学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灌输、轻视社会实践,件件事实让听者深感我们的教育该好好反思了。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倡导学术宽容促进学术繁荣 篇4

关键词:宽容,学术宽容,包容,学术自由,理解尊重

人类认识世界的无限性、复杂性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表明, 对未知世界进行科学研究探索, 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失败不可避免;任何学者都不可能掌握绝对真理, 独揽学术话语权, “包打天下”。然而, 当下的境遇是, 任何一个科研项目, 一旦获得资助, 总是要有预期成果, 而且只有达到预期目标才能结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是科研管理的金科玉律, 其结果是促生了大量的平庸之作。扭转这些不良现象, 促进我国学术的健康发展, 必须倡导学术宽容, 保障学术自由。

一、学术宽容的内涵与边界

1.学术宽容的内涵。

“宽容”来源于拉丁文tolerare, 是指宽大包容。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 宽容是指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 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能够予以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是一种自尊, 一种自信, 一种成熟, 是主体对自我的一种超越, 是一种超然的大智若愚。学术宽容主要是指学者对学术思想、学术行为的包容、容忍。它既包括对“荒诞无稽”学术观点的包容, 也体现在对学术错误的容忍。学术宽容是一种涵养、气质、风度, 它不需要夸张、不需要装饰、不需要吹嘘标榜;学术宽容是理解、是豁达大度, 它是做学问的一种风范、一种修养、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境界;学术宽容是人格的一种主动开放状态, 是对真理深刻洞察后表现出的一种超然学术态度;学术宽容意味着对多元价值主体的承认与尊重, 意味着对不同价值标准的理解, 意味着对自己价值标准的执着和恪守, 它彰显了学术的自由与平等。因此, 任何学者, 不论其才华出众还是能力平庸, 不论其高贵典雅还是朴实平凡, 都没有权力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凌驾于他人之上。

2.学术宽容的边界。

学术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它是有限度、有边界的, 超越这个边界, 就会走向宽容的反面。宽容不是怯懦, 不是包庇、放纵、怂恿;宽容不是见风使舵、逢场作戏。无节制的宽容, 播下的是吞噬宽容的种子。正如波普尔所指出的, “如果人们主张一种绝对的宽容——即使对不宽容者也是如此, 而且不保卫宽容的社会来抵抗不宽容者的进攻, 宽容者就会被消灭, 宽容也随之消失”[1] 。学术宽容的边界表现在:一是学术宽容不等于软弱。软弱是指对学术权威的观点被动接受, 缺乏自己的主见, 丧失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甚至“奴性”突显。学术宽容与之相反, 它是一种自尊与自重, 是一种学术智慧。二是学术宽容不等于仁慈。仁慈是仁爱慈悲, 是人的心理品质, 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术宽容则是对学术思想与观点的包容、容忍, 是人的理性选择, 是从事学术研究必备的基本素质。三是学术宽容不等于冷漠。冷漠是一种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 置之不理的态度。学术宽容是一种扬弃态度, 需要开阔的胸襟和气度。

二、学术宽容的理论依据

1.本体论依据:

真理的多维性。 学术宽容的本体论依据在于真理的多维性。“承认世界的本质是丰富的‘差异性’, 而不是僵死的‘同一性’, 这一点构成了宽容的‘本体论根据’。”[2] 差异性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是世界的本质特征。正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多质性, 导致了客观世界的绚丽多彩、丰富多样。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事物, 需要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究。而对于每一位学者而言, 他只能从某一维度接近真理。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通过分析人们对六面体的认识阐述了真理的多维性:立方体有六个面, 然而, 没有一个人可以同时看到它们, 六个面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人们面前, 一个人只能在某个时候看到它的某些方面而不可能看到它的全体。在此意义上, 不同的人站在六面体前, 所看到的部分都具有“真理性”, 但又并不能因此否定别人所看到的也同样具有真理性。正是这些各有所偏的“真理”的共同存在, 才可能有六面体的完整存在。所以说, 真理是多维的, 多维的真理需要宽容来认识, 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予以接纳,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 否则, 只会坐井观天, 扼杀真理。

2.认识论依据:

真理的或然性。 追求真理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 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 甚至“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 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主题。”[3] 但是, 真理又是暂时的、相对的、发展变化的, 因为人是认识的主体, 他的能力是有限的, 是会犯错误的, 这就是人的“可错性”, 其实就是真理的“可错性”。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修正的命运。所以, 威廉·巴雷特将数学比作为“一艘在大海上行驶而出现了某些漏缝 (悖论) 的船;这些漏缝被暂时堵上了, 但是我们的理性不能保证船不会再出现其他漏缝。”[4] “可错性”是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特征。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暂时的、猜测的, 都是试探性假说, 而且永远都是这样的试探性假说。既然是假说, 它和真理就一定有距离。既然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真实的理论, 那么我们就必须想到这样的可能性, 即我们的理论, 不管目前多么成功, 只不过是真理的一种近似。因此, 面对人类认识的“可错性”与真理的“或然性”,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自己的认识是绝对正确的, 也永远不能证明我们企图压制的思想与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对此, 我们必须倾听不同的声音, 了解他人的观点, 以便更好地修正错误、接近真理。

3.人性论依据:

人的有限性。 首先,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尽管人被称为是万物之尺度、宇宙之精华, 但人毕竟是人, 其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总是有限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 甚至值得怀疑。因此,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人们只能永远接近而不能到达绝对真理的“彼岸”。正如苏格拉底所言:真正的智慧是发现自己的无知, 是找到自己知识与能力的界限。爱因斯坦也坦言, 面对无限的未知世界, 自己只不过发现了大自然中几个有限的小秘密罢了。因此, 宽容是我们惟一的选择。其次, 人受环境影响。德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提出“思想社会境况决定论”, 认为个人的思想是由个人所处的社会境况和社会位置所决定的。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境况中、处于一定的社会阶层, 人在这种社会境况中的社会位置决定了其思维方式、思想观点。“所谓世界, 就每个人说来, 是指世界中它所接触到的一部分, 如它的党、它的派、它的教会、它的社会阶级。”[5] 每个人生存环境的局限性决定了其认识世界的片面性。因为我们都是凡人, 有人性的弱点, 会犯错误, 所以, 宽容是人类的特权。

三、学术宽容的作用

1.点燃智慧之光。

宽容不仅是人的一种修养, 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人的人生智慧;不但表现为一种胸襟, 也表现为一种睿智。它是打开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越是睿智的人, 越是胸怀宽广, 大度能容, 因为他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 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 知而能容愚, 博而能容浅, 粹而能容杂”。“没有判断的自由就没有智慧, 没有智慧就没有繁荣的社会。”“不宽容使人愚蠢, 正如愚蠢使人不宽容一样。”[6] 宽容是学者的职业智慧。荷裔美籍著名作家房龙曾说, 宽容是一种美德, 更是一种奢侈品, “收购”它的是那些智力非常发达的人。古今中外, 那些成就大业、有所建树的人, 无不有一颗宽大之心, 因为他们具备“收购”宽容的智慧。

2.展现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 是指学者在开展学术活动时, 不受非学术因素的干扰, 独立解决学术问题。探究学问、追求真理, 必须在一个自由自在的、不受外界干扰与强制的环境中进行。学术宽容能够允许别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 耐心并且不带任何偏见地容忍那些有别于自己或被普遍接受的学术思想与观点。 胡适认为,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没有容忍, 就没有自由。要想享有学术自由, 须先学会学术宽容。“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 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虽然不支持你的行动, 但我坚决维护你合法行动的自由”就是展现学术宽容、体现学术自由的最好注脚。追求真理是人的本性, 是一项永不停息的事业, 而宽容的学术品质, 能够使学者打破狭隘的个人空间, 走出“自我中心”的场阈, 真诚地倾听, 平等地交流, 自由地畅谈, 宽容地理解、接纳各种思想观点, 学术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相反, 如果缺乏宽容, 就如斯宾诺莎所认为的, “假定这种 (判断的) 自由能够被抑制, 有可能使人们处于从属的地位, 除了统治者的规定之外便不敢说一句话, 尽管统治者永远也不可能使人们只有他想有的思想;这样一来, 由于必然的结果, 人们就不断地会有与他们的语言不一致的看法, 于是国家最必需的诚实受到侵蚀, 可憎的阿谀奉承和背信弃义受到鼓励, 导致欺诈流行和一切社会交往的腐败……” [6] 所以, 只有具有宽容品性的学者才能真正领略到学术自由的价值。

3.促进学术繁荣。

宽容是为发现真理、维护真理而形成的一种学术品质。有了宽容, 你会容忍我的意见, 我也会容忍你的意见, 不必担心因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或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学术思想、学术成就的诞生总是在宽容的学术氛围与尊重不同意见的自由争鸣中形成发展的。前文已述, 真理具有多维性、或然性, 但“人类心灵具有一种品质, 即作为有智慧的或有道德的存在的人类中一切可贵事物的根源, 那就是, 人的错误是能够修正的。借着讨论和经验, 人能够纠正他的错误。”[5] 真理愈辩愈明。宽容的学术环境能够打破学者的思维定势, 使学者摆脱“常规”束缚, 拓展思维空间, 纠正错误观点, 激发创新能力, 提高学术水平。相反, 离开了宽容, 惟我独尊, 不宽容地压制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就会阻塞通往真理的道路。

四、学术宽容的培育路径

1.豁达大度。

学术宽容需要心胸开阔, 需要豁达大度, 没有豁达就没有宽容。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心胸豁达、大度是一种超脱, 是自我精神的解放。任何学者都不可能全知全能, 都具有人的局限性, 都会犯错误, 不能保证对真理的认识绝对正确, 所以, 我们没有权力不宽容对方。伏尔泰把“我们彼此宽容各自的愚蠢”视作“大自然的首要法则”。因此, 学术宽容需要学者走出“自我中心”, 承认并确认他人的价值, 形成开放的心态, 这就需要学者豁达大度、心胸开阔。有了开阔的心胸、包容的心态, 就会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认识, 甚至包容反对自己的意见, 而不是斤斤计较, 执著于别人的错误。相反, 心胸狭窄, 患得患失, 耿耿于怀, 只会制约自己的思维, 压制对方同时也压制了自己的发展。

2.对话交流。

宽容产生于主体之间的交往过程中, 交往的过程就是对话交流的过程。“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既然是公器, 它就应当为学者所共同关注, 而关注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对话意味着不同观点甚至对立观点之间的碰撞, 允许各种“荒诞无稽”之观点的充分表达、自由探讨, 最终实现各种观点的“大融合”。对话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因此, 对话交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一方说服另一方, 而是在于相互理解, 彼此欣赏, 共同进步。任何学者都有必要通过对话交流, 展现学术宽容, 探究学问, 掌握真理。雅斯贝尔斯认为:“对话的惟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 [9] 综观科学发展史, 任何有创新的思想观念都产生于“百家争鸣”的对话交流之中。一旦罢黜百家, 独尊一家, 就会导致学术垄断, 学术霸权凸显, 学术发展停滞不前。

3.理解尊重。

学术宽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学术的理解尊重。理解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 是一种倾注着深厚感情的信任和互爱。尊重是指在民主、平等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与态度。一个人只有尊重他人, 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知之深, 爱之切”。任何学者都应该认识到个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凡的社会成员, 而不是社会权威、真理代言人, 没有权力凌驾于他人之上。认识自己的有限, 欣赏他人的优势, 宽容意识也就会油然而生。因此, 任何人都不应该把自己装扮成真理的化身, 指手画脚, 到处吆喝, 而应该换位思考,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4.宽容失败。

学术的本质是创新, 而创新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 既没有固定的模式, 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切都需要探索、实践。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失误, 甚至是失败。创新就是从无数次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许多重大创新成果正是在失败的基础上产生的。有时是“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有时甚至是无果而终。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都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做出来, 甚至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术活动的失败是人类发展需要付出的代价, 也是学术活动不可避免的。失败也是对科学的贡献, 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如果我们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没有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共识, 就会扼杀学者的创造欲望和自由, 真理也就与之无缘, 学术水平无法提高。只有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里, 才能解除他们对有可能失误的后顾之忧, 激励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学术活动中去, 更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提高学术水平, 促进学术繁荣。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宽容:当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6) :23.

[2]贺来.“宽容”的合法性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宽容文化及其哲学透析[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2) :1, 4.

[3][德]恩斯特.卡西尔 (甘阳, 译) .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326.

[4][美]威廉.巴雷特 (杨照明等, 译) .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39, 38.

[5][8][英]密尔, J.S (程崇华, 译) .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21, 23.

[6][7][法]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 (吴岳添, 译) .小爱大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74, 176.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业1 篇5

(一)1.在数据的收集中,应该做到保证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 和完整性。(填空)

2.引用的形式包括直接引用 和间接引用。(填空)

3.学术评价的标准,包括分类评价、注重质量与合理量化、保护学术自由。(填空)

4.马克思把(C)视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将其作为劳动过程的要素。(单选)

A.资本 B.劳动力C.技术D.以上皆不对

5.下列不属于高科技伦理研究现实目标的是(A)。(单选)

A.获取利润B.增进认识C.制定标准D.培养能力

6.在评估与选择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行动,并根据科技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它属于4A策略中的(D)。(单选)

A.把握事实B.寻求替代C.进行评估D.动态行动

7.在国际期刊的同行评议中,科研人员会应邀参加文章评审,主要有(A)种方式。(单选)

A.二 B.三C.四D.五

8.黑格尔所谓的法哲学就是探讨法的理念的发展过程,他将这个过程概括为(BCD)。(多选)

A.具体法 B.抽象法 C.道德 D.伦理

9.科研诚信的基本内涵有(ABCD)。(多选)

A.科研工作选题立项、执行以及报告方面的学术诚实

B.研究项目申请及研究成果报告中对自己贡献表述的准确性

C.同行评议的公正性D.学术交流中的同行相尊和资源共享

10.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ABCD)。(多选)

A.指导院属机构和院部机关科研道德工作

B.制定并修订科学不端行为处理规定

C.受理投诉D.以上都正确

11.科学家的良心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判断)

正确错误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责任中,知情同意包括过程。(判断)

正确错误

1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责任中,风险评估包括不伤害。(判断)

正确错误

14.编辑阅读评审意见后,一定会做出接受的裁决。(判断)

正确错误

学术观点 篇6

摘要:我国传统的德育课程,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施,大部分都是以知识为主要内容形式的,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处于被教化、被规范、被约束的地位。德育中的问题源于生活,德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具有经营幸福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景与能力。有效的德育应蕴涵于生活中,是为学生所接受的“无痕”德育。

关键词:生活德育;研究现状;观点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A-0044-03

基于对传统德育的反思和批判,学界提出了“生活德育”,这一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许多学校围绕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对生活德育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笔者在查阅了与生活德育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活德育的研究现状、学术界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

一、生活德育理论的源头是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说到生活德育,人们首先会提到杜威和陶行知。在我国,一般认为,生活德育衍生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思想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和运用,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杜威曾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生接受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活教育还强调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二、对传统德育的反思、批判和生活德育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以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班华、鲁洁、高德胜、汪凤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唐汉卫,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唐爱民等学者为代表,通过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对传统德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对生活德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鲁洁教授认为,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是一种知识道德。它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这种道德观把道德的知识看成是自足的、自明的。道德的学习可以不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甚至可以违背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在知识道德观的逻辑中,不是生活产生和规定道德的知识、理论,而是由道德的知识、理论来宰制生活,道德的知识、理论才是生活善恶的裁判者。由于这种道德知识、观念、理论不是源于生活,对于生活来说它是一种异化物,为它所控制的生活也只能是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其结果不是生活抛弃“道德”,就是“道德”破坏生活。[1]

高德胜教授总结了传统德育课程的弊端:一是政治教育代替了道德教育;二是与儿童生活严重脱节;三是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2]

唐汉卫教授指出,传统德育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具体表现为:一是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二是道德教育的理想化。[3]

正是在反思传统道德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004年3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更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

三、对生活德育理论的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专家学者对生活德育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围绕生活德育的内涵、目的、内容、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什么是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从纯知识理论体系中走出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多地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4]

“通过生活来学习生活和道德。”个人品德是在其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教育要想有效,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提升人的生活。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道德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的做法,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所内含的道德。[5]

生活德育论的精髓在于用生活引导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儿童的生活反思、加工和提炼,丰富和改进儿童生活并由此指导儿童去过更美好的生活,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更不是对消极生活或生活中消极因素的迁就。而是要高于生活,通过亲切可感的生活形式来引导生活,引导个体对道德意义的追求,对真、善、美生活的追求。[6]

张建平认为,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体验式的德育,是一种终身性的德育,是一种开放式的德育,是一种实践性的德育。[7]

2.生活德育的目的、内容

鲁洁认为,在生活道德的视域中,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8]

也就是说,生活德育是为了生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具有经营幸福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景与能力。

在我国近十年德育课程的改革中,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应“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价值纬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了“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即家庭、学校、社区、中国、世界等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架构。endprint

3.生活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生活德育,应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通过道德谈话、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讨论交流、社会实践等途径,促进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以不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提升。[9]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高一新生入学仪式上的讲话中,建议学生在高中三年要做18件事,就是很具体的生活德育引导。

有效的德育应蕴涵于生活中,是为学生所接受的“无痕”德育。

四、生活德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1.国家层面的改革探索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被列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程。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专家参与,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针对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德育课程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将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合并,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在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在7~9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依据新制定的课程标准,鲁洁教授任主编的编写组,编写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编写了起始年级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进入实验区实验。

鲁洁教授认为,新设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是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二是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三是在学习观上,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10]

2.中小学的改革探索

在反思传统德育的基础上,一批学校进行了许多生活课程的探索实践。

南京市玄武区开展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实验,努力让中小学德育从抽象、空洞的说教中走出来,通过“小、近、实、序、趣”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内化、感悟、发现,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形成创新意识和优良品德。在实验中,学校提出了“具体直观、以小见大、贴近实际,以近及远、知行统一,以实促效、讲究层次,以序求律、生动活泼,以趣施教”等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探索实施生活德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接受各种积极、健康的影响,尝试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有益活动,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历生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学校通过日常养成、课堂生成、主题实践、文化引领、家校互动和社区教育,开发并建构了生活德育课程的六大活动内容模块。

我校近十年来积极开展生活德育的实践探索。在分析普通高中德育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设计了熏陶浸润课程、指导引领课程、实践体验课程等三大板块的校本德育课程,让学校德育源于生活,基于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8][10]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3]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周孚辉.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讨[J].中学时代,2014(21).

[5]高德胜.生活德育与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小学德育,2011(2).

[6]易丹妮,易丹娜.论生活德育实施的途径[J].学园,2011(9).

[7]张建平.回归生活的德育有何具体含义[N].中国教育报,2006-09-21.

[9]杨卫.在生活中挖掘德育资源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8).

学术论文如何体现学术精神 篇7

现在学界有关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主要以杨玉圣为先锋和代表, 又有陈平原、李醒民、方舟子、宋学鹏、许纪霖、谢泳、葛剑雄、姜朋等知名人物, 主要为两大阵营, 分别是李醒民的《自然辩证法》杂志“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笔谭”专栏与杨玉圣“学术批评网”。学术规范专著并不是很多, 主要有杨玉圣著《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读本》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叶继元等编著《学术规范通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李兴明主编《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吴励生著《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邓正来教授《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 (修订版)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等书。中国期刊网上有关“学术规范”的文章共1287篇, 有关“学术批评”的文章共429篇, 有关“学术道德”的文章共566篇。我以学术规范的两大阵营上的学术规范评论文章为依托, 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综述。

《辞海》中关于学术有如下解释:“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②那么, 既然学术是一种较为专门、系统的学问, 那么就应当有一套专门的系统的规范作为依托, 而这种规范是“合乎标准”③的, 仅仅靠制度规范并不足够, 还应该有道德约束, 这种道德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道德要求, 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 也是判断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④

学术论文应该以“德”为先, 以“道”为准, 让学术回归真学术, 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学术批评, 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术规范。

究竟什么是“学术精神”?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2009年硕士生毕业典礼上将学术精神概括为“诚笃的精神”、“独立的精神”、“超越的精神”⑤, 与半世纪前陈寅恪所主张的“精神之独立, 自由之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更加体现了一种时代要求。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呼唤理性精神的回归也需要独立精神的彰显。学术是一种行为, 更是一种精神, 学术需要一种正气, 一种浩然正气。但是, 为何经济在发展, 学术在倒退, 这种精神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追求?很多学者都试图探究学术失范的原因。

有关学术失范、学术精神衰弱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从根源上说, 学术界虚浮风气盛行;从建设上说, 国家缺少必要的制度规范;从监督上说, 社会缺少媒体的有力支持。

从根源上说, 学术界虚浮风气盛行。

持这样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 多数学者在探究学术规范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从根源说起, 这种虚浮之风更多时候与物质利益和荣誉虚荣相联系。扬州大学政法学院熊登榜教授倡导“学术不宜政治化和世俗化”, 主张“学人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学者”。⑥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舒远招在《为什么会有学术失范》一文中将学术失范归结为“市场化的负面效应”和“道德的失范”。⑦很多时候, 学术研究已经不再是纯粹为了研究, 为了真理, 而更多地与升官领俸相联系, “学术政治化”、“学术经济化”⑧甚嚣尘上。学生需要发表更多的学术文章, 只有这样才能申请好学校, 才能获得保研的资格;老师需要发表文章、著书立说, 这样才可能获得职称, 提高工资待遇, 才能有资格从讲师升到教授;甚至有些官员也要发表文章, 这样才能被冠以“学者官员”的美誉, 获得更多社会的尊重。但是, 很多时候,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潜力研究学术、发表文章, 在社会的催促下只能迎合这种浮躁的氛围, 于是学术道德开始沦丧, 抄袭、一稿多投、假署名、买卖版面的现象屡见不鲜。是否可以考虑重构社会评价系统, 为学者们“减负”, 引导学者坚守学术精神?

从建设上说, 国家缺少必要的制度规范。

在这一点上, 学者们主要从学术体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张国春《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术繁荣》一文指出“学术体制不完备”、“管理机制存在弊病”、“学术评价过分量化”⑨是当今学术规范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的刘兵撰写的《学术规范与体制保证》一文对比几年间学术规范的建设成就强调:“学术监督体制的完善, 犹如一个社会是否有合理、恰当的立法、执法和监督系统。”⑩现在很多大学都没有一套完整的处理学术失范问题的办法, 有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待学风不正的老师、学生都是得过且过, 本着中国自古就有的“好人主义”护短和遮掩。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 导致这样类似的问题无法得到重视和根本解决。然而, 现阶段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制度规范, 杨玉圣、张保生主编的《学术规范导论》一书的下篇分两章分别列举了有关学术规范的基本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文本,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等。可是, 戏剧的是, 尽管已经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明确规定, 现在各种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格式依然五花八门, 自成一家。

从监督上说, 社会缺少媒体的有力支持。

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 以及社会舆论作用的不断加强,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体监督学术规范所起的作用。杨玉圣主办的“学术批评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依托网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 也得到了更多业外人士的关注, 网页首页竖排的“为了学术共同体的尊严”十个大字也成为很多有志学者追求的目标。但是, 很明显, 媒体的作用还有很大的空白, 网络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发挥, 这里的作用更多的是强调舆论的监督, 要发挥舆论监督的威慑力, 让越来越多的学者了解学术失范后的惩罚, 形成自我约束意识。

《辞海》在有关“道德”的解释中追溯了这个词的来源:“孔子主张:‘志于道, 据于德。’ (《论语·述而》) ”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 “德”指“立身根据或行为准则”。⑪“道德”这个词可以拆分为“道”和“德”两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刚好可以涵盖学术论文应该遵守的学术规范和必须体现的学术精神。

(一) 学术论文应以“德”为先。

之所以把“德”放在“道”之前, 是因为“德”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 却是学术规范的前提和基础, 与道德相对应的是学者的尊严和人格。必须有尊严才能谈得上做人, 而做学者的前提又是先做人。尊严如何获得?必须尊重自己并且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体现在每位学者心底都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学术准则, 不能越过的学术规范底线, 而这个底线也必须是得到社会认可的;尊重他人体现在能够为社会提供有学术价值和研究质量的作品。中南大学王友良将学术道德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是“创作层, 求真、求实”、“显现层, 自由、自律”和“评价层, 宽松、宽容”, ⑫他倡导只有在学术批评下才能有学术生命。上海理工大学许良撰文列举了神圣学术殿堂里种种失德现象, 认为重建学术道德重建已经刻不容缓, “首先, 学者要加强自身独立人格的培养”, “其次, 学者要自律、自尊、自爱”, “第三, 自律与他律双管齐下”。⑬诚然, 学风日益沦丧, 但是, 我们也看了一丝希望, 李醒民教授就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他奉行“三不政策”和“六不主义”, 面对不合理的规章, 按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原则进行学术研究, 坚持“不招收研究生”、“不申请官方课题”、“不申请评奖”。⑭学术的失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道德的失范, 整个社会道德标准模糊化, 人们不知道什么是耻, 什么是荣, 学术规范从何谈起?

(二) 学术论文应以道为准。

“道”是一种行为规范、行为准则, 属于形而下的范畴, 虽然不如“德”作为前提那么重要, 但是也是学术规范必不可少的条件。山西《黄河》杂志社编辑谢泳认为:“学术失范不是因为学者的道德坏了, 而是因为我们对学术的管制出了问题。”“学者的道德出了问题, 根子在学术制度失范了。”⑮学术规范的遵守贵在自律也需要完善的制度规范制约。这里的制度要求就与之前谈到的学术失范原因相映成趣。没有制度规范, 学者失范不能得到惩罚, 甚至有了制度规范, 也不能很好地按“道”执行, 使得学术论文抄袭者逍遥法外, 学术论文假署名者洋洋得意,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审慎思考。

学术论文需要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需要学术批评, 学术批评需要学术精神。

学术规范的“鼻祖”陈平原在《关于“学术语法”》中谈道:“做买卖得讲‘商业道德’, 做游戏得讲‘游戏规则’, 做学问当然也得讲‘学术语法’。”⑯为什么幼儿园玩“过家家”的孩子们都可以遵守游戏规则, 某些思想成熟的学者们却无法重视和实践呢?面对学术批评和学术规范的呼吁, 很多人质疑、惧怕、抵触甚至批判, 殊不知, 只有在学术批评中才能构建学术规范, 使得学者的学术论文更加符合学术精神的要求。

让学术回归学术, 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学术批评, 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术规范, 才能真正迎来重塑学术精神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杨玉圣著.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杨玉圣, 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杨玉圣, 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4]叶继元等编著.学术规范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兴明主编.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学术观点 篇8

一、学术追求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学历部分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背景不同,文化传统、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所以对本科生的教育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也不一样。美国、日本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强调的是“通识教育”,而我国目前强调的是“专业教育”。

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科生所接受的教育要具有“学术性”,是学术的基础,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学术性教育,是在本科生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学术教育。学术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良好的思维习惯、科研精神和作为现代人的道德素养,是无形的内在素质。学术素养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纯粹的学术意识是大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的学术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早在20世纪初期,我国一批经史学家就编印了《国粹学报》,章太炎撰写的《国故论蘅》并作为《国学概论》的演讲,从此便有了“国学”。它是为了区别于西学,是指中国本有的传统学术。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学”与“术”是两个词。到了近现代,“学”、“术”两字通常放在一起使用,对“学术”的理解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尽管对“学术”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思想是大家公认的,即学术是指对高深知识的传授和研究,学者应当通过自己独立的研究,揭示和发现人们所未知的真理或事物的内在规律,学术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是自身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文化成长的过程。是一种开拓理论应用实际的道路或方法。

学者均必“治学”与“为人”两兼,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在于求善美,为学在于辨真伪。独立性或者说独创性、原创性是学术的基本性格,从事学术研究要力争作到学与术、知与行的统一。学因有用而为人所求,追求有道而成术。

1. 学术与大学

大学从它孕育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伴随着“学术”的气息。最初的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与学习中心。

1810年世界上创建了第一所大学洪堡柏林大学,为振兴民族,柏林大学确立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它为世界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铺垫了基石。北京大学之所以成为著名的高等学府,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功不可没。早在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担任教育总长时就正式提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1916年在他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后,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教授治校。正是本着这样的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使得北大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不但在中国,在世界领域都具有极深远的影响。

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特殊场所,它的根本特征就体现在“学术”’方面。大学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制度,是一种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能反映学校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文化形态,是重要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这种环境是大学的师生员工为达到既定的教育和发展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象一块磁铁,牢牢地把教职员工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而不懈地追求。

2. 学术的责任

一个民族学术文化学术位置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本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1905年王国维在其发表的《论新学语之输入》一文中指出,从中国学术水平的发展来看,“我国人之所长宁在于实践方面,而与理论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恩格斯断言:“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理论思维或者说逻辑推理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欠缺的。

今天中华民族已进入21世纪,国民经济在腾飞,社会地位在提升,但也要看到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一个多元化时代,一个让人振奋又让人忧虑的学术时代。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曾预言:“此后若中国之实业之发达,生计优裕,财源浚辟,则中国人经商营业之长技,可得其用。而中国人当可为世界之富商。然若冀中国人以学问美术等造诣胜人,则决难必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的学术必须纵贯古今,横通中外。只有这样,学术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立于世界之不败地位。

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指出:“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大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传统。对于大学精神是什么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有细致的阐述,综合起来就是大学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我不否认这些都是大学精神,但我想说的是学术创新是大学最主要的精神,大学精神的实质就是纯粹的学术意识。1928年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蔡元培先生明确地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世界公认的现代大学的源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才出现的,1895年的“北洋大学”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现代大学的先河。综观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尽管大学的特征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大学精神的学术的本质没有变,大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让他们懂得如何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大学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学术的意识、学术的追求,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三、如何营造学术环境

大学要追求学术,没有学术追求的大学不是一流的大学。学术是一种意蕴,是一种积淀的结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品质。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并能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巨大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行为和习惯。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 通过校园自然环境的营造培育学术氛围

大学是美好的,美好体现在一切美的事物之中,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所有的校园也不都是一样的;美好是相对的,你的心情美丽,事物也随之变得美好,你的心情糟糕,看到的一切也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对于那些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莘莘学子来说,大学带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往往是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关注的第一焦点,为什么是这样呢?为什么环境最开始决定了一个刚刚入校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学术的基本的看法,校园环境和学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当一个陌生的学生刚刚来到大学校园,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新鲜的,惟有自然环境对于这时的学生内心来说是彼此平等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从美学角度讲,这里体现一个最为基本的和谐的美学特征。这种和谐体现在主、客体的相对统一的宁静、柔和的和谐状态。优美的和谐感常常使人产生一种舒畅、清爽、平静、柔和、适情顺性般的轻松愉快的感觉。对于和谐的事物,人们总是乐于接近它,亲近它。诚如现代著名美学家陈望道所指出的:“看去无何等的威压,无何等的狂暴,无何等的冲突,无何等的纠纷。只是极自然地、极柔和地、却又极庄严地、仿佛明月侵入一般地有一种适性柔顺的情趣。”

整洁、美丽、优雅、宽敞的大学校园环境会使人感到舒适、轻松、愉悦,让人获得美感、舒畅感,同时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但身心得到完全放松,美好的环境还可以激活脑细胞,让人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学的建筑是高层次人才的象征,它既不同于繁华的商业区,也不同于观光旅游的胜地,朴素、典雅的建筑形象和宁静、质朴的学府氛围,是大学建筑的显著特征。它强调整体的布局、自然的人情化的设计,这样利于学生读书学习,利于教师教授、休息,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浮躁、过分追求豪华材料和矫揉造作,都不是大学建筑所为,更不利于创造出适合大学校园的氛围。湖光塔影的北京大学、古色古香的清华大学、亭栏如画的中山大学、艺术高雅的鲁迅美术学院无不令来访者交口称赞。他们在自己特殊的校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学术界、科学界、政界的重要人物,正是在那古老而又特殊的校园中散发着一种无形而又博大精深的传统学术力量,感染着青年学生,熏陶着中华少年。在他们的心中荡漾着一种立足时代又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2. 通过对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营造学术追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制度能够保证学术的尊严。在这方面,香港中文大学率先为高校做出了典范。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1996—1997)》这个文件中对如何引用文字等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2004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称之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此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比较全面地涉及了学术规范的各个方面,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因此在高校也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科科研时的纪律规范教育,避免出现抄袭造假的现象。

要把学术规范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术如何规范处于一知半解的状况。即使知道也是自己在阅读论文书籍的过程中看到的,但很少有专门的任课教师给学生讲过有关学术如何规范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自学而习得的。所以在大学本科的课程教学中,应对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这方面有统一的思路,由专门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把学术研究的要求告诉学生,可以随着课堂作业讲解,也可单独安排课程。还可以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统一集中讲论文的要求,从选题到查阅资料,从基本的注释标记到最后的参考资料仔细详尽地向学生讲解清楚,还可以把学术上的规矩交待给大家,这样学生完成自己毕业论文的过程就是学习学术规范的过程。

3.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学术文化引导学生的学术追求

大学精神主要是学术精神,大学校园文化也首先是指大学的校园学术文化,大学生对学术知识的渴求与探索也是多方面的,所以,适应这种校园文化的需要,一般的高校都会组织各种不同的学术活动。

如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挑战杯大赛、科研立项与实验室开放基金、各种研究项目、发表的论文、各种比赛等等活动都是大学校园的学术活动。学术讲座是直接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相联的,各个高校也会普遍采用各种各样的讲座来吸引学生。聆听一位高水平的学术大师的讲座,犹如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学生会在一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的聆听中获得一流信息,了解到该学科的最前沿的知识领域。社会热点话题讲座、时事政策讲座、各种应用知识讲座、各类学科的专业知识或学术讲座等等都是讲座的最为基本的形式。学术论坛可大可小,话题多种多样。介于大众与学术之间,强调参与性和差异性、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涉及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环境、法律等多个方面。学科竞赛、辩论赛、创意大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等各种比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又一种方式。科研立项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培养学术探讨兴趣的一种,许多高校每学年在大学生中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活动,对其中具有一定意义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而挑战杯赛在学生这里是一个学术位置极高的大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界的“奥林匹克”。挑战杯自1998年以来已举办过八届,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高校学生的科技成果及高校的育人成果,目的是为了激发广大在校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学术文化对学生的学术追求具有引导性的作用。

学术论文的异化与学术回归 篇9

关键词:学术论文异化,学术回归,学术评价,核心价值

1 学术论文异化的原因

由于学术水平难把握, 同行评价的公正性难保证, 有人提出了貌似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 将论文质量简化为刊物级别, 对成果要求简化成有几篇规定级别的论文, 一个数字就解决了复杂的评价问题, 造成科学公正、简单高效的表象, 迅速在学界大行其道。这种一目了然的标准, 赋予了论文表观指标[2]一票否决的权力, 如此本末倒置, 使期刊和论文寻租皆成可能;与名利的紧密挂钩, 为操纵论文的表观指标提供了强大动力。

2 学术论文异化的危害

1) 科技成果难转化, 中国的知识难变成力量。只重视论文级别和数量, 必然忽视质量、放弃成果转化。导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低落, 核心技术都掌控在外国手中, 中国的知识不能转化成力量。

2) 科技论文大量外流, 不利于科技发展。2011年我国尖端科技论文外流超过80%[3], 国家科技信息安全堪忧, 我国期刊质量全面下滑, 科技信息被无偿甚至付费提供给国外出版, 中国想用这些信息需支付高昂版权费;国内同行不能最快获悉最新成果。

3) 误导实际工作, 隐患无处不在。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在实践中将原形毕露。如果将这些影响广泛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造成的后果将难以估量。

4) 败坏学风, 后患无穷。论文级别比内容更加重要, 成为南郭先生的天赐良机。期刊、机构、学者各显神通, 熟谙此道者快速功成名就, 求真务实却难立足;论文和教授越来越多, 成果和人才却越来越少。科研变得与其本来目标南辕北辙, 学术已面目全非。这才是对我国科学事业的最大伤害, 中国学术界正在举刀自戕[4]。

3 学术论文的本来角色

3.1 学术论文的本质是“科研产品”

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其本质就是科研的产品。

3.2 学术论文的本质属性是“创新”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学术论文的本质属性就是“创新”。

3.3 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

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是有所创新, 提出了新观点或发现新方法;二是有意义的创新。研究结果或能为科学宝库增添新知识、攻克科学难题、推动科技进步, 或能解决实际问题, 创造效益。

3.4 学术论文是评价对象, 而不是评价标准

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反映了成果质量和学术水平, 使论文间接具有评价功能。但论文应该被评价, 不能直接用作评价标准。必须先评估论文的核心价值, 再衡量学术水平及贡献。

3.5 学术论文的角色错乱, 造成学术界是非不分

以论文出身论水平、数量分胜负的评价机制, 将评价对象直接当成评价标准, 使论文的角色错乱, 形成了“以刊评文”的错误观念, 抛弃了对质量的追求。学术成果好歹不辨, 导致学术界是非不分。

4 探讨学术回归之路

4.1 明确学术论文的角色是评价对象

直接用论文级别衡量学术水平, 无异于将评价对象当成评价标准, 等于对科研产品免予检测和监督。无数事实证明, 产品免检只能催生假冒伪劣, 失去监督就会滋生腐败, 科研产品也概莫能外。

4.2 学术共同体是学术质量的守护神, 同行评价不能走过场

虽然对“以刊评文”的批评不断, 却苦无他法, 学术评价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同行评价的极度弱化和形式化。学术水平不能靠规定级别分出高低, 同行评价的关键是对成果的核心价值进行评估, 学术共同体才是学术质量的守护神。以刊评文将学术评价变成了“分级别、数数字”的游戏, 使外行评价内行成为可能和现实, 将同行评价轻而易举逐出了学术评价领域, 同行评价已名存实亡。

4.3 学术回归之路——确保同行评价的客观公正

“以刊评文”能大行其道, 并非因为它有多好, 而是因为它“不太坏”。正是以刊评文的相对“公正”打败了同行评价的相对“不公正”, 使以刊评文屹立不倒[5]。只有建立客观公正的同行评价标准、公开透明的评价和监督平台才能对同行评价形成有效制约, 克服其不公正的致命弊端, 同行评价才能重获新生。

4.3.1 政府科教行政管理层面

1) 转变政府职能, 为学术评价掌舵, 为学术回归提供动力。政府的职责是制定科技政策法规, 指导和督促政策落实;研究能反映学术成果核心价值的指标, 评价政策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改革机制、纠正方向。简言之, 就是为学术评价掌舵、为制度改革提供动力。因此, 首先必须明确学者的使命是创新、传承和传播学术。评价目的是鼓励真正的学者, 使之鞠躬尽瘁做学问, 而不是将学者变成欺世盗名之人;其次, 学术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术健康发展和科技进步, 而非损害和扭曲学术。如果评价结果适得其反, 只能说明评价制度有问题[6], 政府必须干预和拨乱反正。

2) 构建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为学术回归提供制度保障。叶继元提出的对学术成果进行形式、内容和效用三维评价的三位一体评价体系[7], 对评价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实践中, 关键是制订标准和实施细则, 保证执行到位。

3) 改革学术评价标准和制度, 赋予成果的核心价值一票否决权, 为学术回归设岗。

(1) 期刊评价不等于论文评价。期刊和论文的评价标准不同, 期刊不能越俎代庖。

(2) 级别!数量!评价的法宝!论文和课题的级别及数量已成为各类学术评价的法宝。若将课题比喻成栽种学术成果的“化肥”[8], 各级政府给想种“学术庄稼”的人分化肥;政府和学术机构则按化肥来源的级别、分到化肥的数量和入库数量论功行赏, 却不管田里长的是“野草”还是“庄稼”, 不管入库的是学术成果、还是垃圾!岂不荒唐?如此评价, 结果只能是人人热衷“争化肥”, 无人有心“种庄稼”。

(3) 职称!职称!学者的命根!职称牵涉了太多利益, 已成为学者的命根和最有力的指挥棒。甚至有人为了晋升职称而不择手段, 如果论文和课题级别成为职称晋升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 可以想象, 为了晋升职称他们会怎么做, 对科学事业又能贡献什么?

(4) 以职称评聘作为学术评价回归的突破口。职称不仅意味着功名利禄, 还能一劳永逸, 激励作用无与伦比。因此, 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可以此为突破口。

A、改变现行的职称评聘标准和条件

a、取消论文和课题数量、级别等表观指标的刚性限制, 改用代表作制。表观指标与学术水平没有必然联系, 这种本末倒置的限制只会为操纵表观指标提供可能, 明紧暗松, 只能将不愿粗制滥造的学者拒之门外;而代表作反映本人学术水平更准确, 又能减轻评审工作量, 优越性明显。

b、让成果核心价值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具有一票否决权。职称评聘中应赋予成果核心价值一票否决权, 由同行专家把关, 每个评委必须给出有关成果的创新点及其重要程度的具体评估意见和依据, 并署名负责, 彻底摈弃“分级别数数字”式评价;取消论文和课题限制, 扩大了竞争范围, 成果核心价值实际是明松暗紧的评价标准。只有斩断与成果核心价值无关的利益链, 才能启动创新基因。

c、构建职称评聘的监督和申诉制度。评价过程、关键步骤及评价结果等应有详细记录和责任人签名, 适时公开、接受监督;可借鉴美国的法律补救机制[6], 只要发现不公正的评价, 人人有权诉诸行政或法律、质疑评审结果;如果胜诉, 将予补救和赔偿。

B、使职称评审和聘用真正分离

目前的职称评聘:第一, 只分不离。聘用指标一定时, 晋升环节卡人, 只聘用已有职称者, 形成职称垄断。第二, 任意扩大双肩挑范围。只对群众限制聘用, 领导全是“双肩挑”。第三, 聘用岗位职责不清。真正的评聘分离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 让破格聘用制度化, 实现全方位的、公平的学术竞争。

(5) 学术管理设置必要的专业技术岗位。学术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但学术机构中的管理岗位不能评职称, 导致管理人员极少有人研究学术管理, 双肩挑的领导们无暇顾及管理。落后的管理制度已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 有必要设置学术管理的职称岗位和岗位职责并严控聘用条件, 激发管理队伍活力。

4) 打造大众化的同行评议平台, 为学术回归铺路。只有构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交流、评价和监督平台, 才能为同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为学术回归铺平道路。同行评价才不会随心所欲。

这个平台非学术期刊莫属。但目前的学术期刊与学者正日益疏离, 要实现科学公正的同行评议, 障碍重重。只有完善学术期刊体系, 才能发挥学术评价平台的作用。

5) 建立学术诚信体系, 为学术回归保驾护航。诚信乃学术治理之本。很多学者却不以学术失信为耻, 学术诚信建设任重道远。应从高校和学生抓起, 使教师成为学术诚信的典范, 将学术道德规范作为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必修课, 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4.3.2 学术机构层面

学术机构的微观制度直接涉及学者切身利益, 对学术行为具有直接而强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将宏观政策比喻成“开药方”, 微观制度就是“抓药治病”, 如果“不照方抓药”也无人监管, 自然沉疴难除。只有将政策细化成实施细则, 加强监管, 宏观政策才能发挥威力。因此, 宏观制度改革必须有微观制度配套, 并先从微观制度突破。

1) 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研究机构:在学术相关事项决策中, 让学术价值成为决策的最高准则。

2) 学术出版和评价等学术服务机构:坚守学术本位, 加强审查和监督, 引导科学公正的评审, 严把学术质量关;建立学术评价的元评价机制, 严格约束评价行为。

3) 学会和协会等学术团体: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 着力构建学术评价平台,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学术监督和技术服务。

4.3.3 科技工作者层面

科研人员肩负着学术发展和评价的重任。必须坚持真理和诚信, 坚守科研道德规范;心无旁骛地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 提升学术能力, 攀登学术前沿高地, 洞悉学术发展动向和趋势, 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专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 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 勇于负责, 不随波逐流,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学术评价和监督。

参考文献

[1]蓝皮书:学术评价被期刊分级制主导制约学术创新[EB/OL].中国网, 2011-02-24.

[2]禹慧明.科技成果的表观水平与科技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14) :69-73.

[3]吴锋, 王建冬.20年来中国大陆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与评析[J].情报杂志, 2013 (3) :66-71.

[4]江晓原.学术界举刀自戕:核心期刊在中国的异化[J].社会观察, 2007 (2) :10-12.

[5]朱剑.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7 (1) :5-15.

[6]王希.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改进学术评价[J].社会科学论坛, 2009 (04) :86-89.

[7]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2010 (1) :97-110.

切实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 篇10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 200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 其中综合类485种, 哲学、社会科学类2456种, 自然科学、技术类4926种, 学术期刊在整个期刊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术期刊是学术理论的载体和传播的渠道, 是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学术质量作为学术期刊的核心, 包括科学性、前沿性和创新性。[1]科学性是指论文观点正确、逻辑清楚、材料真实、论证充分;前沿性是指论文代表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创新性是指论文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或研究结论上有新的突破。但是我国学术期刊论文的科学性、前沿性、创新性都不够, 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 学术期刊审稿大多采用三审一评制, 所投稿件的筛选必须经过编辑初审、专家评审、编辑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四个环节。编辑把关与专家评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而编辑的主导作用和同行意见之间会有一定的冲突。编辑在论文的筛选和甄别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国内作者较多地从学术评价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问题。但是提高学术期刊学术水平不能只依赖完善学术评价, 更需要加强编辑的把关人作用, 并完善其他配套措施等。

我国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现状

我国学术期刊学术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水平、编辑服务质量、出版发行渠道等几个方面:

学术论文水平不高。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是由学术论文的水平决定的, 但是目前作者投稿的学术论文大部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1.文字重复率较高。据知网统计, 通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的90万多份作者投稿中, 有10万多份稿件文字重复率超过30%。2.选题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不够。有大部分题目陈旧或和已发表文章的题目相近, 笔者在收到作者投稿后, 通常会上知网检索相似的文献, 发现很多“热门”的题目已发表几百甚至上千篇相近的论文。很多文章不仅研究角度相同、研究对象相同, 而且研究结果也没多少区别, 重复前人的研究较多。3.依据的研究理论陈旧。国内作者很少有独创的理论, 即使有也趋向于在国外顶级刊物上发表。大部分作者只有借鉴和模仿已翻译过来的国外理论, 而且大部分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4.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简单。大部分作者不熟悉现代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技术。以社会科学为例, 为了能快出成果, 大部分作者采用成本低的文献查阅法, 很少作者采用费时费力的问卷或实地调研法;大部分作者采用简单的定性分析或质化研究法, 很少作者采用需要懂数理统计和计算机软件的实证研究或量化研究。

编辑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1.学术论文的质量把关不严。学术论文的质量是学术期刊质量的直接表现, 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作为内容, 期刊也不会有较好的影响力。由于少数编辑的责任心不强和业务水平不高, 不能很好地对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等把好关, 这直接影响到了学术期刊的质量, 甚至让一些学术不端的文章蒙混过关。2.出版周期长。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作者的研究成果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发表。因此, 出版周期的长短就是作者考量投稿的一个主要因素。然而, 大多数期刊从收稿到出版需要3~6个月的时间, 部分期刊甚至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出版周期太长, 会影响某些文章的时效性, 很容易影响优秀稿件的征集, 从而会减少期刊高质量文章的发表。3.与作者的沟通不够。很多期刊都采用生硬的组稿方式。比如在很多期刊的征稿启事中可见到:“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 3个月后未被刊用者, 可自行处理。所有来稿本刊在不违反文章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有权对稿件作必要删改或加工。”其实作者是期刊的上帝, 有了忠实优秀的作者, 才能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不仅要加强与知名专家学者的联系, 还要在组稿过程中和作者沟通, 让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培养出忠实于自己期刊的优秀作者。

出版发行渠道有待创新。由于我国学术期刊长期采用单一的纸质期刊发行模式, 导致发行量较小, 客户量少, 读者群不够, 处于盈亏边缘的现象。纸质期刊数字化以后, 出版发行渠道有所改变, 但是由于大多数学术期刊下载率低, 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渠道还有待创新。考虑到学术期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应该追求社会效益, 为了让学术出版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 可以借鉴国外的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模式。“开放存取期刊OAJ (Open Access Journals) 作为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模式, 与传统的出版模式相比, 具有成本低、传播广、获取便捷等优点。”[2]开放存取期刊显然有利于我国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 可以发挥学术期刊的传播作用, 扩大发行量, 使学术期刊的发行渠道多元化。结合现代化的促销手段, 必然会使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增加, 市场份额变大。

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对策

加强编辑的把关人作用。高婷认为编辑在论文的筛选和甄别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把关人作用, 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3]提高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关键是加强编辑的把关人作用。加强编辑的把关人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对稿源的组织和来稿的初选。首先, 要尽可能组织较多的稿源。其次, 由于不同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不尽相同, 会导致稿件的质量参差不齐。期刊编辑作为把关人先要对来稿进行细致的初评和筛选, 然后将审稿工作给审稿专家, 以提高审稿的效率。2.合理筛选分配审稿专家。编辑的另一项把关职责就是对来稿根据其稿件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分类, 在初审和筛选后, 分配给研究方向相同的审稿专家。对一些题目新、研究方法新、研究前沿的文章可以多方面征求审稿专家的意见。3.做好期刊整体策划。由于不同期刊所刊登论文的方向不同, 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办刊范围, 学术期刊的定位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编辑作为期刊的把关人, 必须根据期刊宗旨、性质、特点、风格以及所服务的读者范围, 做好期刊整体策划。从题材、内容等角度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本刊刊登的文章, 使得学术期刊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

优化编辑流程。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 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编辑流程:1.加强稿源组织, 提高论文质量。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提高以所发表论文质量的提高为前提。要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编辑可以利用参加前沿学术会议跟著名学者和不同领域的专家约稿, 在学术会议上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及时把握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的发展动态。编辑还要发挥自身的编委作用, 积极和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或者国家级、省级重要课题的作者共同组稿, 以保证优秀的稿源。对于部分选题新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论文免版面费和增加稿酬, 并加快发表速度以提高作者的忠诚度, 不断提高期刊的论文质量和整体学术水平。2.缩短论文发表周期。要把出版周期缩短以争取更多的优秀稿件,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学术论文具有时效性, 学术期刊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将科研成果公布于众。为了加快论文的发表, 学术期刊可以扩大版面, 采用稿件管理软件和远程审稿系统, 实现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编辑修改和在线校对, 进而提高论文的处理速度。目前, 很多期刊论文最快也要1至2个月才能定稿, 有的期刊从投稿到发表要接近一年时间, 使得作者论文的新颖性大幅降低。因此, 为了长期吸引拥有优秀稿件的作者, 学术期刊应完善审稿流程, 严格执行审稿期限, 尽量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

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筛选论文和提高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术期刊大多数采用三审一评制。首先是将来稿登记后按专业分给各个编辑, 编辑通过初审后选择对应的专家审稿。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跟踪国家基金项目主持人等方式来扩大审稿专家库。选定合适的审稿人是正确评价和认定稿件质量的关键。这些审稿人往往是稿件内容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 他们对稿件所涉及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和应用前景等都有更加深刻的见解, 而且能够判断稿件是否为原创, 是否具有剽窃、抄袭之嫌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得出的审稿意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另外, 还可以根据学术期刊的具体情况建立编委推荐制, “编委推荐制是保证期刊论文学术水平的一种有效举措。它对稿件的判断更为科学, 稿件处理和发表更为及时、快捷, 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年轻科学家和推动学科的发展”[4]。

建立学习型编辑组织。由于纸质期刊数字化的要求和全媒体浪潮的发展, 期刊编辑的手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对编辑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学术论文涉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导致编辑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把关人, 为了履行编辑的职责, 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能坚守工作岗位, 求真务实, 必须具有较高的编辑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 编辑要主动参加培训, 了解国际学术讲座, 熟悉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和学科发展前沿, 注意与专家沟通, 及时捕捉各种新信息, 为组稿、审稿打下良好的基础。编辑优秀的基本素质是期刊学术水平提高的基础。要整体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 还必须提高编辑团队的整体素质, 建立学习型编辑组织。要提高对创建学习型编辑组织的认识, 建立共同愿景, 建立扁平化编辑组织, 加强编辑组织的培训和沟通, 强化主编在学习型编辑组织中的作用[5]。

完善期刊评价, 改变论文生产方式。在目前期刊评价方式中, 采用期刊影响因子、期刊被引总频次、反应速率、平均引文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载文量、基金资助项目论文比、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数、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数等定量指标来考核, 对于提高期刊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期刊评价功能作为期刊质量评价的学术标准之一是可行的, 但不应是唯一的;核心期刊对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 但核心期刊与论文学术水平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6]“期刊影响力大, 并不一定某一论文的影响力就大, 也就是说, 期刊影响力大并不代表某一论文的质量高。”[7]要改变这种情况, 就需要重视论文本身的质量, 不应该只关注期刊整体的影响力。比如, 在科研和职称评定考核中, 不应该把发表核心期刊作为评定职称和科研水平的标准, 而要重视学术论文本身的质量。

另外, 由于目前我国职称评定、教师和科研人员工作考核和绩效薪酬考核都与论文数量挂钩, 部分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都以发表论文作为毕业的基本条件。学校评估、学校申请博士点、硕士点、科研基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等都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 除了从编辑方面来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之外, 还应该改变整个社会的学术土壤, 把论文生产的方式从追求数量转变到追求质量上来。

摘要:我国学术期刊普遍存在学术论文水平不高、编辑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和出版发行渠道有待创新等问题。要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 必须加强编辑的把关人作用、优化编辑流程、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学习型编辑组织, 以及完善期刊评价, 改变论文生产方式。

关键词:期刊论文,学术水平,编辑

参考文献

[1]钟华.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控制[J].军事管理, 2010 (5) .[1]钟华.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控制[J].军事管理, 2010 (5) .

[2]胡德华, 常小婉.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8 (2) .[2]胡德华, 常小婉.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8 (2) .

[3]高婷.期刊编辑的把关人作用——兼论期刊编辑初审作用的不可替代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3]高婷.期刊编辑的把关人作用——兼论期刊编辑初审作用的不可替代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

[4]沈美芳.编委推荐制:保证期刊论文学术水平的一种举措[J].编辑学报, 2008 (8) .[4]沈美芳.编委推荐制:保证期刊论文学术水平的一种举措[J].编辑学报, 2008 (8) .

[5]刘向红.论创建学习型编辑组织[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5]刘向红.论创建学习型编辑组织[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

[6]贺小英, 邝幸华, 陈建宏, 黄玲, 黄月中.正确认识核心期刊与学术论文水平的关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4) .[6]贺小英, 邝幸华, 陈建宏, 黄玲, 黄月中.正确认识核心期刊与学术论文水平的关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4)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术观点】相关文章:

业界观点09-11

观点谈06-14

观点报告07-03

发展观点05-06

历史观点05-25

错误观点06-02

高观点06-14

主要观点07-16

认知观点07-23

观点探讨08-06

上一篇: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下一篇:蛋鸡葡萄球菌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