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贷风险

2024-07-30

网络信贷风险(精选十篇)

网络信贷风险 篇1

违约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表现, 即由于贷款人不愿或无能力正常偿还贷款本息从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可能性, 这是不良贷款产生的最直接原因[1]。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 并能连续地掌握信贷风险的特征、大小及变动趋势, 使得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和减少损失[2]。目前, 欧美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估方面主要采用的度量模型包括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等。我国推行五级分类国际标准制度, 但实际中难以把握贷款在未来的变动情况, 需要发展合适的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由于信贷风险的复杂性和高度非线性, 不断有新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模型出现, 例如支持向量机模型、专家系统等[3], 不同模型需要和不同的应用对象相结合, 以实现对实际信贷过程风险的最准确化预测。为此, 本文根据Elman神经网络的特点, 利用其非线性与泛化的能力, 建立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Elman神经网络模型理论基础

Elman型神经网络一般分为输入层、隐层、承接层和输出层。[4], 其输入层、隐层、输出层的连接类似于前馈网络, 输入层的单元仅起信号传输作用, 输出层单元起线性加权作用。隐层单元的传递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函数, 承接层用来记忆隐层单元前一时刻的输出值。

Elman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Y (k) =G (w3X (k) ) X (k) =F (w1Xe (k) +w2 (U (k-1) ) ) Xe (k) =X (k-1) } (1)

式中, Y, X, U, Xe分别表示m维输出结点向量, n维中间层结点单元向量, r维输入向量和n维反馈状态向量。w3, w2, w1分别表示中间层到输出层、输入层到中间层、承接层到中间层的连接权值。G (k) 为输出神经元的传递函数, 是中间层输出的线性组合。F (k) 为中间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 采用逻辑斯蒂函数。

log istic (x) =11+e-n (2)

Elman网络采用误差平方和函数进行权值修正:

E (w) =k=1n[Y (k) |w-Y¯ (k) |w]2 (3)

二、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建立

(一) 模型的输出和信用等级的转换关系

模型的输出节点数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是多个, 对于分类模型, 输出节点数量和分类的类别数量有关, 假定信用等级分为m个级别, 则评估模型的输出节点数量可以为m或log 2m。在多数情况下, 为了简化网络结构, 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 一般将一个具有多个输出的网络模型转化为多个具有一个输出的网络模型。本着这个原则, 本文对评估模型的输出进行简化, 先, 根据业务需要, 将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BBBBB六个级别;其次, 参照信用评分的方法, 将评估模型的输出转换为一个连续型的变量, 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对应不同的信用等级。为了得到合理的评估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 本文根据以下经验法则, 确定隐含层节点数的一般范围, 然后在该范围之内, 采用扩张法, 通过反复的实验确定合理的隐含层节点数: (1) 较好的隐含层节点数介于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数量之和的50%-70%之间; (2) 隐含层节点数m必须小于N>1 (其中N为训练样本数) 。

(二) 求解速度和误差界值分析

对于Elman神经网络模型, 模型的求解速度等价于BP学习算法的收敛速度, 一般用达到指定误差精度时的学习次数表示, 它和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模型本身的结构、样本数据的数量和数据特点、模型的初始权值以及模型的学习参数等。对Elman神经网络算法训练速度的影响参数, 有学习率η、动量因子α和收敛误差界值E (w) 等, 对于学习率必须小于某一上限, 取0<η<1 ;增加动量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模型训练陷于较浅的局部极小点, 理论上其值大小应与权值修正量的大小有关, 取动量因子α为常量 ( 0<α<1 ) 一般比学习率大, 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评估模型训练之前, 应根据实际情况预先确定误差界值E (w) , 误差界值E的选择完全根据评估模型的收敛速度大小和具体样本的学习精度来确定。E值的选择必须在分类精度和训练效率之间权衡;当E值选择较小时, 评估模型分类精度高, 但收敛速度慢, 训练次数增加, 如果E值选择较大则相反。

(三)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神经网络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的任务是完成信贷风险评估指标和信用等级之间的映射, 建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 一方面需要探索信贷风险评估指标和信用等级之间的映射规则, 另一方面需要解决信贷风险评估指标的权值问题。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可以用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和输出节点数以及隐含层数量和各隐含层节点数来表示, 在评估模型的网络结构中, 输入节点的数量可以比较直观地得到, 它就是信贷风险评估指标的数量。

三、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 指标和样本数据选取

指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其中定量方面指标均来自于各企业的财务报告, 定性方面指标为对每个指标深入剖析, 指标选取参考了商业银行《信贷客户评价报告》中信贷评价打分要素的各项条款, 按其涉及方面综合考量, 有些参考接近的指标值进行量化, 有些直接打分化。最后模型的输入值为各大指标下小指标的加权平均数。

从某股份制银行总部的贷款企业海量数据库中选择样本, 将200个企业客户按行业分为工业、商贸、事业、服务和其他行业等五个模式, 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第二层次的模式划分。在所有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中, 市场竞争力指标数据差异最大, 按销售毛利润指标可以将工业企业样本划分为两个有效模式 (模式样本数量大于30) , 划分方法为将销售毛利润数量为1 000万元的样本归为小型企业评估模式 (模式Ω1) , 将大于1 000万元的样本归为大中型企业评估模式 (模式Ω2) 。

(二) 实证分析

确定工业企业评估模式评估模型结构为28×m×1, 中小型企业模式的训练样本数量为25, 大中型企业模式的训练样本数量为20。根据隐含层节点数介于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数量之和50%-70%之间的规则, 隐含层节点数m的取值范围大约为14<m< 21。为了确定合理的隐含层节点数, 针对取值范围内每一个值构建评估模型, 通过综合比较每个模型的训练效率和分类准确率来确定最合理的隐含层节点数。经比较, 本文最终为工业企业评估模式选择了隐含层节点数为16的三层BP网络结构, 具体结构28×18×1, 即评估模型包括28个输入节点、18个隐含层节点和1个输出节点。

采用变学习率和加动量项相结合的方法以改进评估模型的训练效率, 学习率η取值0.9, 动量因子α取值0.8, 误差精度E (w) 设为0.001。本文采用Matlab工具完成信贷风险评估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和验证工作。从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结果可以看出, 对于Ω1评估模式, 对于全部25个训练样本的Ω1评估模式中其分类准确率为86.1%。对于Ω2评估模式, 对于全部20个训练样本的Ω2评估模式中其分类准确率为87.6%。

四、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以上指标体系建立Elman神经网络模型来对中国企业进行信用评分分析是切实可行的, 而且其判别准确率比较高。

2.利用Elman神经网络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评价出分数值之后, 然后采取排序的方法或者评级的方法, 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神经网络的优势, 更进一步把握企业的信用状况。

3.实际在银行信贷风险评估过程中, 信用等级分类准确并不是商业银行可以接受的最低底线, 从风险的角度考虑, 如果将低信用等级客户评级为高信用等级客户, 则银行需要承担相当高的风险, 而如果将高信用等级的客户评级为低信用等级的客户, 银行承担的风险反而降低了。

参考文献

[1]杨军.商业银行客户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34-41.

[2]杨保安, 朱明.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决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770086回溯[J].管理学报, 2006, 3 (4) :387-390.

[3]FANNINGK, COGGERK.Neural NetworkDetectionofManagement Fraud Using Published Financi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 Finance and Management, 1998 (7) 45-57.

农村信贷风险(范文) 篇2

2008年11月28日 10点48分来源:中国农村金融网作者:陈保平查贵琴

关键词:

【本文摘要】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是多年以来各种矛盾积累结果,它既有政策因素,社会因素问题,但也有内部管理上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贷款虽面向“三农”,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农户贷款不仅用于农业生产方面,有很大一部分贷款用于自办小企业,发展服务业,经济发达地区有的用于外出经商。信贷业务的发展对农信社贷款风险防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降低信贷风险,是确保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关键。现就农信社贷款风险防范的措施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以下论述。

一、健全内控制度提高管理人素质 强化信贷管理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是多年以来各种矛盾积累结果,它既有政策因素,社会因素问题,但也有内部管理上的问题。要提高农村信用社风险贷款的防范能力,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在确保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得以贯彻落实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体系和事后监督协调运转的内部控制制度,抑制内部违规行为,要在已构筑的风险防范监控防线上再加强一线信贷人员在信贷投放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要不断强化信贷员和信贷会计及事后监督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作用,完善信贷操作的合规合法情况,把信贷风险控制在原始的萌芽之中。信用社的高级管理人员是信用社的灵魂。只有业务精良的高级管理人员,才会发挥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号召力,督促下属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提高农信社风险贷款的防范化解能力。

二、强化风险管理,切实落实贷款的“三性”,即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强调贷款的安全性

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风险管理,在各种风险中应始终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安全经营,提高资产质量。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信用社资产质量有较大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贷款投向多元化,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变化,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出口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从严的货币政策,使大量小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生产难以继为,甚至面临倒闭。农村信用社对此类小企业贷款同样面临难以收回的地步,信贷资产风险增大。因此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拓展中,应注重风险管理,首先是贷款投向上应该分散风险,行业上不能过于集中,“鸡蛋”永远不能放在一个篮子上;其次在借款个体上,贷款不能垒大户,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借名(户)贷款,累加了信贷风险;再次要根据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同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展有特色的金融产品,把资金投向特色农业、林业及个体经济发展中去,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在小额贷款、短期贷款方面做足文章,发挥农信社小银行的作用。

三、规范贷款操作程序与会计处理完善档案管理 从源头防范风险

贷款操作程序是指贷款过程的基本要素和各项环节,是保证贷款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合规合法性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建立信贷关系、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办理担保或抵质押、贷款发放、贷后检查监督、贷款收回、贷款展期、逾期处理、信贷制裁等环节。在信用社实际工作中,建立信贷关系十分重要,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农户发放“贷款证”,评定信用等级,就是建立信贷关系的体现,然而农户以外的贷款,农村信用社却往往忽略了建立信贷关系的环节,有时误认为建立信贷关系就是接受了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其实建立信贷关系是指对贷款对象的初步资格审查,并根据初步的资格审查确定信贷关系的确定、变更或中止,是黄金客户建立的基础。在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办理担保或抵质押、贷款发放等环节中,则应注意各种书面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合法性。在贷后检查监督环节,农村信用社也很少重视和使用这一重要风险防范措施,认为贷款发放了,只要借款人按时结息还款就行,对怎么用、如何经营管理缺乏有效检查监督,如果借款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企业在陷入困境前信用社不能及时发现,必将会给信用社造成部分或全部损失,给贷款风险埋下极大的隐患。农信社信贷员要特别重视和遵循贷款操作程序,加强贷后管理,以确保贷款安全,从源头防范贷款风险。信贷人员与信贷会计要在帐务处理上达成共识,密切配合,堵塞一切可能产生风险的漏洞。

四、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合格的信贷队伍

人才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信贷业务中,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信贷队伍建设,要培养人才又要引进人才。加强信贷人员对各种国家经济法规的学习,尤其是对《合同法》和《担保法》的学习。加强职业教育,要培养其运用金融、会计、法律等综合知识能力,更主要是强化其职业道德。一个农信社的信贷资产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信贷人员素质高低,由于信贷人员的失职,造成贷款难以收回,形成贷款呆帐、死账,导致信用社经营困难的事例在农信社中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信贷人员应该抵制各种诱惑,视信用社的资金是自有资金,对不该、不能发放的贷款,杜绝发放。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担保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这样从贷款的始点彻底杜绝信贷资产发生风险。

五、加强新增贷款的管理增强信贷员风险责任

首先加强信贷人员管理,强化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信贷员要严格要求贷款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贷档案。完整的信贷档案有助于农信社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管理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助于保障信用社资金安全,防范风险的产生。信贷档案包括:借款申请书、借款人担保人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法人委托书、担保人书面担保书、贷前调查报告、借款合同、贷款审批报告、抵质押物凭证和清单、信贷员承诺书、贷后检查报告、展期申请书、展期协议及担保人同意展期证明、贷款催收通知书等资料。贷款档案的真实、完整、合规、有效性也是保证贷款安全和防范风险形成的有效措施。

其次建立贷款管理与风险防范奖惩机制。对贷款营销额大,且贷款到期收回率达到100%的信贷员可按一定比例的贷款营销额进行奖励,对到期贷款回收率低于95%的信贷

员,按逾期贷款的一定比例进行处罚,增强防范风险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中国P2P网络信贷的风险与监管 篇3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是对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借贷的空白区域,但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问题,更是受到金融行业、政府以及广大民众的持续关注。因此,本文深入分析P2P网络借贷的各种风险成因,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策略,希望能借助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来加强P2P网络信贷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关键词】中国 P2P网络信贷 风险 监管

一、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2007年~2010年:发展初期

2007年8月拍拍贷正式在上海成立,其初始的注册资金为100万,是国内首个P2P网络借贷平台,采取的是无抵押无担保的中介管理模式。所谓无抵押无担保,可以理解为借方无需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贷方也不要求有担保人来保证其偿还能力,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很容易造成违约情况的的发生。

2009年,深圳市红岭创投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岭创投)于2009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原始注册资金为5000万,通过先行垫付本息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新兴的这种借贷模式虽然便利,但其安全性仍受到质疑,因而到2010年底为止,活跃在网络上的网络借贷平台只有10家左右,而且并不被大家看好。

(二)2010年至2013年:快速成长期

2011年,平安集团出资成立了现在著名的陆金所,并宣称将其纳入央行征信平台,以此消除了广大投资者及创业者的疑虑。至此,网络借贷行业开始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末,P2P平台远超200家,累加的借贷规模也在500~600亿之间。也有一些分析的数据与此存在出入,但这种网络借贷平台的大力发展是大家有目共识、不可小觑的。

(三)2013年至2015年:高速发展期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进入2013年以来,40家全国性主要的P2P平台的日贷金额为6000~8000万元。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网络借贷平台已达2595家之多,相比2014年增加了1020家。在短短的几年内,P2P信贷市场的规模迅猛增加,P2P网络信贷平台自身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也在不断增强。

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商家开创的P2P借贷平台开始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平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据数据,2015年的问题平台约为900家,这些沿海城市存在问题的运营平台则占到六成左右。因此,对P2P网络借贷风险进行监管已刻不容缓。

二、P2P网络借贷中的风险分类

P2P网络借贷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借款人以及网贷平台,而P2P网络借贷业务的支撑平台则是主要包括网络借贷平台软件、第三方支付以及担保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不论是业务主体还是业务支撑平台,都可能给P2P网络借贷带来各种风险,因此根据风险影响的结果来进行分类,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别: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一)基本风险

基本风险主要是指非个人原因而对整个团队以及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风险,是个人无法预防的风险。本文中针对P2P网络借贷的基本风险研究主要包括法律风险、监管风险。

1.法律风险。目前我国针对金融体系构建的法律体系,基本上都适用于传统金融业,还没有针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特定的法律体系建设。我国P2P网络借贷所使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所出台实施的《贷款通则》,这两项法律法规虽然基本上符合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需求,但在细节部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法律空白区域。缺失了法律监管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可能成为“非法集资”、“影子银行”等非法金融的集合之地,更加重了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难度。

2.监管风险。P2P网络借贷风险的监管不仅是在法律上无法可依,甚至相关的监管体系也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相关的业务标准,P2P网络借贷业务也无法进行规范和管理。

(二)特定风险

除了外部环境带来的上述两种基本风险,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发展方式,P2P网络借贷平台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了特定风险。特定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个人行为导致的风险,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或者是部门才会产生这种风险。在P2P网络借贷的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网贷企业内部没有进行妥善的风险管理而引起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投资风险。

1.信用风险。现今我国的信用体系发展还不健全,仅对银行体系形成的借贷信用形成规范,却没有对网络借贷进行具体公开化,而P2P网络借贷的网络化特性,使借贷双方在借贷前没有事先做信用调查,因此,导致信息不对称,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人之所以参与借贷,其目的是获得收益。信用低的借款人为了能够在网络借贷中获得借款,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投资人无法对借款人进行准确的信用调查和分析,因此,投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选择高风险的借款人,导致更大的投资风险。

三、基本风险的成因

(一)法律地位的缺失

P2P网贷平台的本质是为借贷双方提供服务来促成借贷关系的中介平台,属于民间借贷的性质,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并自愿签订的借贷合同,如果条款合法,在法律上是可以得到相应保护的。但作为第三方的中介平台,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却没有明文规定。

为了获得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很多贷款利率都远远超过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甚至是银行利率的好几倍,因此其超出部分无法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当出现风险时,投资人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正当利益的维护。

(二)行业监管的缺失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业监管长时间处于空白发展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它只是网络贷款公司,不在其金融市场管理的监管范围内;银监局则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属于公司的性质,其开展的业务和银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无法进行直接的管理;网络监管部门认为他们只能对P2P借贷平台的网络程序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对于P2P网络借贷的日常经营活动则是无法进行直接的干涉和管理。因此,我国P2P网络借贷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监管部门。由于没有受到正规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信息严重不透明,进而间接引起道德问题。在这种监管背景下,网络借贷出现逾期、跑路、倒闭等等问题,致使投资人损失惨重。在行业监管的严重缺失下,有的P2P网络借贷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进行边缘性业务的发展,如通过和信托公司进行合作来实现非法集资,还有很多的直接发展为高利贷公司。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完善化监管体系构建

(一)创建监管体系

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7年,但是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监管模式,鉴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特殊性,P2P网络借贷监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监管体系:

首先,必须在法律层面将P2P网络借贷的行为规范纳入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其次,确定主管部门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比如由银监会来确定基本的市场限制条件和相应的标准。第三要进行协作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涉及P2P网络借贷的相关环节,需互相配合,协同合作。比如涉及担保,则由保监会出台相应的担保规则;第四是要对P2P网络借贷进行分类监管,不同的借贷模式要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监管细则。

虽然P2P网络借贷长期无人监管,但社会各界已经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议题就在“两会”期间首次进行讨论,全国政协委员谢卫专门提出了《关于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几点建议的提案》。到2016年“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的关注重点则转向了P2P网络信贷,政协委员相继提出议案,要加快出台P2P网络信贷的监管政策,严格制定P2P网贷运营平台的进入和退出准则,提高平台的准许门槛,对平台的经营范围、行业标准以及禁止性的条约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做好防范准备。

(二)创建自律体系

行业的自律是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机制,以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一般来讲,行业的自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一定的要求,二是行业内部的行规对企业进行一定的约束,其中主要包括对行业的监督管理以及保护功能。

现今,我国针对P2P网络借贷的行业监管,主要是将P2P网络借贷行业直接纳入自律组织中进行管理,其中主要有两个自律组织: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如果能直接针对P2P网络借贷成立一个自律组织,通过行业的自律管理,来加强对P2P网络借贷的辅助监管,可能对降低行业整体的风险有所帮助。

(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首先要重点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风险管理上更加重视并加强管理。

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对风险的态度、专业技能等都能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主动的进行风险监管责任的承担,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系统。

要做好内部风险管理,不仅是管理者要重视,要有内部的管理体系,还可以通过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使全员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一般来说,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理念、风险道德标准以及风险行为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等。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文化的传递,才能真正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五、总结

从过去的历史来看,金融市场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金融危机则会导致经济的倒退。金融创新为我们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而P2P网络借贷作为新兴的金融发展方式,虽发展迅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其风险绝对不可轻视。

随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与日剧增,其风险问题也越发突出,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对P2P网络借贷无人监管、无法可依。没有正规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信息严重不透明,进而间接引起道德问题。尽管政府、金融行业与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甚至两会期间也有政协委员提出相关的监管政策提案,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却是任重道远,不仅要从法律上给出相应的明确规定,还要有强大的监管部门、整个行业的积极配合,并最终落实到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风险管理之中。

虽然风险监管难度很大,但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传统金融借贷的一种补充,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持续关注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变化,并积极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完善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才能保障社会大众的利益,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炜,张晓锋.从本质特征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7:64-68.

[2]屈援,李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监管原则与监管路径[J].学术交流,2014,08:137-141.

[3]何文虎,杨云龙.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4,08:48-54.

[4]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103-118+6.

[5]刘志阳,黄可鸿.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2:64-76.

网络信贷风险 篇4

网络信贷为当今中小企及个人急需资金又无渠道借贷, 投资者手头有钱却不知投往何处的现象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融资理财平台, 与传统的民间借贷模式及小额借贷公司相比, P2P网上信贷手续简便、方式灵活自主, 具有其他借贷方式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因此, P2P自开展以来, 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安信证券2012年12月20日的报告, 目前全国P2P公司已超过300家, 2012年以来全行业的成交量高达200亿元。

一、P2P网络信贷模式发展特点

(一) 业务专业化与服务对象差异化

P2P信贷专注于民间信贷市场, 如果市场主体有资金需求, 可以借助P2P平台进行借贷, 市场空间巨大。在中国发展初始信贷公司没有对具体的业务范围及贷款主体做限制, 随着业务的开展及各网络信贷公司的崛起, 信贷公司的发展道路更加多元化, 业务更加专业化, 从综合信贷到专注于某一类型的信贷, 如“微贷网”只针对同城 (浙江) 业务, “51-give”专注捐款性质的公益性信贷, “齐放”则主要针对学生, 其服务对象出现了差异化的趋势, 业务内容走向精细化与专业化。

(二) 内部操作的规范化

随着P2P信贷平台的爆炸式增长, 各个网络信贷公司在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 积极寻求政府对信贷公司的支持与监管, 并在规模大的网络信贷公司的带领下成立了民间自律组织 (如小额信贷联盟) , 规范行业内部操作, 在当前没有明确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 努力实现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当然, 随着各级政府对此问题的重视, 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体制上的创新, 比如温州已成立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两年来已经进驻了多家网络信贷公司, 该中心尝试通过引导P2P网络平台的市场进入, 从而对网络借贷市场进行有效规范和监管。

(三) 运营方式突破常规化

1. 担保及风险金的引入

P2P信贷平台在发展初始主要承担信息服务中介及资金投资管理咨询的角色, 大部分网站不具有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的功能, 如果借款人出现超期不还款或者拒绝还款的情形, 网站仅负责协助追偿和退还服务费, 不负责赔偿借款人本息。但近来, 很多知名P2P网站开始与担保公司合作或者作出承诺 (1) , 为借款人提供担保。此外, 一些公司已开始规定向借款人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风险金, 用于逾期不还款时对贷款人的补偿。

2. 单一经营模式到线上、线下模式的结合

网络信贷经历了线上模式到多种模式结合的转变。线上模式中, 网站只起到中介桥梁作用, 信贷公司负责在网站上建立借贷信息平台, 收取服务费和中介费, 主要作用是为借贷双方提供借贷信息、资信证明、信贷审核等服务, 促进双方协商。线下模式中网站的作用愈发重要, 往往要参与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整个借贷环节, 负责协调双方的沟通, 时刻关注借款人的动向, 必要时实地考察借款人的资信情况, 尽力协助贷款人催收款项。早期P2P信贷平台受制于资金和人力成本, 大都采取线上模式。伴随着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 各网络平台的实力逐步壮大, 竞争日益激烈。在现实需求的刺激下, 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开始提供这种多元化、复合式的中介服务。

(四) 运营主体与合作形式的多元化

由于P2P具有巨大的利润升值空间, 该模式在吸引民间资本的同时, 也聚集了国有资本的加入。各大国有企业 (2) 逐渐与网贷公司开展合作或者自主开展网贷业务, 运营主体及合作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二、P2P网络信贷模式的法律风险

近年来, 基于P2P网络信贷市场惊人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其规模和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加速暴露了该类平台自身及法律环境的缺陷。由于法律及监管的缺失, 加之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备, 这种融资方式实际上隐含着一定的风险。在现有网贷运营过程中常见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 具体操作的“合规性”问题

P2P网络信贷因缺乏清晰的法律规定, 一些网络信贷公司在创新业务的同时不免涉嫌打法律的擦边球, 出现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等现象。P2P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模式, 但创新的前提是不违反法律, 禁止利用P2P平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虚构交易, 各网贷机构都应该严格遵守。

(二) 资金安全保障问题

对于如何防范非法挪用客户资金, 如何检测资金的真实用途, 如何加强贷款人的审核, 预防诈骗与还账等问题, 笔者认为, 一方面, 信贷公司自身应该加强贷前审核, 完善贷后信息追踪与协助追款服务, 控制信贷风险。通过设立风险储备金制度与最高贷款额度、建立黑名单曝光等制度监督借款人的借款行为, 保障贷款人的本息安全。另一方面, 应当强化工商、税务、金融相关部门与企业、个人的合作, 加快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 在现有央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 通过完备信用资料库及实时更新机制,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 实现行业内部与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形成一套完善系统的信用体系, 从而保障资金的安全。

(三)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网络平台借贷双方需要登记真实信息, 由于P2P网络平台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网站信息安全维护的投入也比较低, 有可能发生客户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因此, 应该重视交易平台的信息安全, 升级网站系统及基础设施, 为借贷双方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

三、P2P网络信贷模式风险防范建议

(一) 完善网络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机制

1. 厘清政府部门职责, 促进网络金融监管明朗化

P2P网络信贷通过信贷公司的形式运营, 国家对网络信贷业务的监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规定, 现有P2P信贷公司通常由工商部门注册, 不同地区设置了不同的监管部门, 有些地区还规定了部门联合监管的方式。这种地域化的监管方式如今已经难以应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 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厘清政府部门职责, 明确P2P信贷公司的监管主体和具体的监管工要求, 促进各部门的分工合作, 建立基本一致的监管框架, 构建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2. 明确网络信贷法律性质, 建立网贷市场准入的配套机制

民间借贷网络平台为借贷双方提供咨询和场所, 促成交易, 它不是借贷关系中的任何一方当事人, 并不直接进入融资活动之中, 因此, 网络信贷公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机构。银监会在《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人人贷风险提示的通知》 (3) 中, 将民间借贷网络平台称为“信贷服务中介公司”。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法律对此问题作出特别规定。目前, 法律对于P2P信贷业务的法律性质、资格条件、组织形式、经营模式及经营范围等方面的规定仍是空白, 网络信贷平台的深入发展亟需国家进一步确认其性质, 营造健康的法制成长环境, 将P2P信贷经营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现行网络信贷公司的准入门槛比较低, 在发生跑路事件时成本较低, 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在明确网络信贷的法律性质及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职能的前提下, 通过出台针对网络借贷的管理办法或监管细则等形式, 统一P2P市场准入标准, 如公司注册资本﹑网络信息技术标准限制、从业人员资格限制等,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明确划分网贷公司的类别及定位, 规范业务运行。

(二) 加强行业内部监管与风险控制

1. 统一网络信贷行业协会, 促进自律监管

在相关法规、监管机构和监测制度完善的条件下, 促进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合作, 成立统一的P2P信贷协会组织, 代替目前分类不一的信贷联盟。行业内部通过制定详细的行业准则和规章制度, 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 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促进从业人员执业技能的专业化, 以实现网络平台运营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目标, 从而维持信贷市场的稳定。

2. 完善网络借贷平台内控机制

网络信贷公司应不断完善P2P网站内控制度, 提升网络平台的服务质量。一方面, 公司应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的要求, 健全网络信贷平台的功能, 优化网站操作组织架构, 完善其内控机制。另一方面, 公司需积极拓展产品创新, 基于社会实际需要开发区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金融信贷产品, 扩大服务范围, 更新服务手段, 推行个性化服务方案。积极引进科技手段, 维护网站安全, 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保证系统稳定, 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

3. 优化网络信贷服务环境

在现有登记制度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信用行业的发展经验, 尝试建立网络借贷资金运用中介机制, 针对资本的汇集与流出提供不同的中介平台, 保障资金的安全。另外,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提高网络借贷市场的独立性和运作效率, 优化网络服务环境, 充分实现网络信贷对正规金融的补充功能。 (4)

(三) 健全网贷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随着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资金已经进入到这个行业, 然而, 近几年频繁出现网络平台“跑路”的事件, 从最初的贝尔创投、天使计划、蚂蚁贷, 到后来的安泰卓越、优易贷, 接二连三的网贷平台沦陷, 给社会金融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此, 合理设计网贷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防范运营风险, 保障投资人利益具有直接现实意义。政府应该加强与网络信贷公司的合作与交流, 时刻保持与行业的沟通, 了解行业的动态, 制定行之有效的退出方案, 维护网贷金融秩序的稳定。

四、结语

目前网络信贷快速发展, 但国家对该行业尚无明确的法律框架, P2P信贷模式依然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P2P信贷模式的风险防范问题, 行业内部已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风险防范办法, 而最关键的还是要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法律规定, 促使网络信贷合法化和规范化。如何合法有效的运营网贷业务, 平衡社会资金需求, 还需要整个行业及政府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震, 何璇.“人人贷”亟需法律规范[J].中国城乡金融报, 2012.8.

[2]&lt;银行业研究报告:安信证券-影子银行系列之一:P2P网贷繁芜丛生-121220&gt;[Z].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篇5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第六章

6.1

概述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建设银行为加强信贷经营管理,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及时准确揭示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增强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的能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为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提供依据而设置的一项基础工作。

6.1.1定义

6.1.1.1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是指由建设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要求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全面、及时和准确的评价,并将信贷资产按风险程度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根据信贷资产按时、足额回收的可能性,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不同类别,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6.1.1.2五类信贷资产的核心定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正常。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用足够理由怀疑债务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债务。

2.关注。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债务人的还款能力明显出现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债权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6.1.2分类范围

建设银行发放、提供信用以及承担信用风险而形成的信贷资产均纳入风险分类的范围。具体包括:

1.表内本外币贷款:建设银行用信贷资金发放并纳入综合统计报表统计的各类本外币贷款(含境外筹资转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项下的贷款、保理预付款、账户透支、国家投资债券贷款、政策性住房“大委托”贷款、贴现、远期信用证项下汇票贴现、延期信用证项下应收款买入、福费廷、信用卡透支、买入企业返售证券、买入票据等,下同)。

2.表外信贷业务:主要包括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保证、信贷证明、保理担保付款、贷款承诺(限于已经签定了借款合同或合作协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账户透支业务中未支用的额度,借款合同中分期用款尚未支用的贷款)。

6.1.3分类原则

1.真实性原则。信贷经营人员应广泛搜集有关客户信息,充分估计客户现实和潜在的风险状况,全面、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2.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信贷经营、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分类人员”)应对债务人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同时结合授信方式、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银行内部管理等,分析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和偿还意愿,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信贷资产风险进行整体评价,合理划分风险类别。

3.重要性原则。分类人员应根据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可能性的诸多因素,区别其重要程度,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分析、评价。

4.及时性原则。分类人员应把风险分类纳入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的有利、不利因素,及时录入、更新客户信息,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工作,及时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

6.2 分类程序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分类准备及初分、信贷讨论、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类认定、分类认定结果审批、提出改进意见等五个主要环节。

6.2.1分类准备及初分

信贷资产的分类准备及初分,由信贷经营部门负责完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整理、收集信贷档案资料。由信贷经营人员收集债务人的基础信贷档案资料,包括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务人和担保人的财务信息、重要文件、往来函件、债务人偿还记录和银行催收通知、贷后跟踪管理报告等,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做好准备。

2.初分及信息录入。信贷经营人员通过整理信贷档案,结合调查、了解的其他最新信息,损失类单户余额100万元(含)以上、非损失类单户1000万元(含)以上应撰写债务人的背景材料(见附件3-6-1),填写分类工作底稿和分类认定审批表(附件3-6-2),提出初分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复核后,提送本级或上级风险管理部门认定,并将相关信息录入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信贷经营部门对录入的客户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6.2.2信贷讨论

风险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信贷经营部门进行信贷讨论,对经营部门提送的分类材料、分类认定工作底稿、债务人背景材料等(以下合称“分类资料”)进行讨论,对分类意见不一致的应进行充分交流、沟通,信贷经营部门应按照信贷讨论的意见对不符合分类要求的分类资料和信息及时补充完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2.3分类认定

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分类资料和信贷讨论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分类认定意见。

6.2.4分类认定结果审批

在审批权限内的分类认定结果由本行资产质量认定审批工作组或授权本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填写审批意见,超过本级行审批权限的,报上一级行审批。

6.2.5提出改进意见

审批工作组或风险管理部门在认定、审批过程中要对信贷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6.3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方法

按照分类对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可分为对公司类客户和个人类客户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6.3.1公司类客户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6.3.1.1风险分类的一般方法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在执行核心定义的前提下,参照主要参考特征,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结合贷款的逾期时间,并以债务人正常的营业收入作为主要偿还来源,以担保作为第二偿还来源,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主要参照以下六大因素:

1.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包括债务人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2.债务人的偿还记录,包括债务人在建设银行和其他银行的偿还记录。

3.债务人的偿还意愿。

4.债务担保的有效性。

5.债务偿还的法律责任。

6.银行的风险管理。

6.3.1.2主要参考特征

贷款类别 正

常 息。关

注 1.借款人财务状况不佳,表现为:关键性财务指标(如流

主 要 参 考 特 征

债务人有能力履行还款承诺,能够全额归还债务本金和利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经营性现金流量虽为正值,但呈递减趋势;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借款人的借款总额在短期内激增并与其业务发展不成比例,且借款人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以致有理由怀疑借款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2.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如问题继续存在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

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较差,不愿与建设银行合作。4.抵(质)押贷款的抵(质)押品价值下降。

5.银行对贷款管理不善,如未能及时了解借款人经营及财务状况。6.借款人提供的财务资料存在一定问题(如: 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存在对借款人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的公开信息;监管机构因一些负面消息或从常规调查中发现问题,进而对借款人进行非常规调查),可能影响建设银行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评价。

7.借款人从事固有风险很大的行业(如:从事证券投资行业的市场风险高,可能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很大的影响;高科技行业借款人的新技术可能尚处于研发阶段,最终能否形成产品尚不能确定等),其最终还款能力容易因市场波动或产品的成败出现负面大幅度变动。8.借款人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如高层管理人员大范围变动或主要领导人离职),且新任管理层的还款意愿较差,可能削弱借款人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

9.难以获得充分的资料对中长期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现金流量状况作出定期更新评估,因此很难确定项目是否能够产生明确的现金流在到期时作为还款来源。

10.项目长期被延迟或项目原有计划的重大更改对项目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削弱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1.借款人经营所处的法律环境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以致削弱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12.借款人股利分配行为与盈利状况不匹配,可能影响借款人最终的还款能力。次

级 1.借款人出现持续财务困难,影响到其业务的持续经营,表现为:出现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2.借款人内部管理混乱,影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3.借款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可

疑 1.贷款会发生较大损失,但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质)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仲裁)等因素,损失金额尚不能确定。2.借款人陷入经营和财务危机,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固定资产项目处于停建或缓建状态;借款人资不抵债,无力还款。3.建设银行已采取法律手段,但预计即使执行法律程序仍将发生较大损失。

4.借款人因无力还款,虽经过重组、兼并、合并仍不能按还款计划偿还本金和利息。

5.经多次谈判借款人明显没有还款的意愿。

6.全额抵(质)押的贷款已取得法院判决,但借款人未履行法院判决或者银行难以执行法院判决。损

失 1.借款人的经营停滞,贷款绝大部分或全部将发生损失: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人完全停止经营活动;抵(质)押品价值难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确定,变现困难;固定资产项目停工时间很长且无望复工。2.借款人破产或对借款人的诉讼(仲裁)程序已经完结,即使处置抵(质)押物或向担保人追偿也只能收回很少的部分,或因为各种原因决定不提起诉讼(仲裁)。

6.3.1.3重要参考因素

1.贷款逾期时间。在执行核心定义的前提下,贷款逾期时间应作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考虑因素。

(1)国债、金融债券、建行存单、100%保证金作为质押,当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未超过3个月(含),仍可分为正常类。

(2)抵(质)押或只有部分抵(质)押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未超过3个月(含),全额抵押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未超过6个月(含),全额质押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未超过12个月(含),可以分为关注类。

(3)抵(质)押或只有部分抵(质)押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超过3个月但未超过6个月(含),全额抵押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超过6个月,全额质押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超过12个月,应分为次级类。

(4)抵(质)押或部分抵(质)押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超过6个月,应被列入可疑类,除非符合以下所有条件:

①业务经营基本正常;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②银行关于重组贷款谈判仍在进行中,且谈判期间未超过12个月(包括自贷款逾期日开始的6个月);

③欠息或只剩少部分欠息,或建设银行已与担保人达成或正在进行具体的还款协议,而且担保人具有毫无疑问的偿还能力。

2.抵(质)押品。是否考虑动用担保是区分好资产(正常、关注类)与不良资产的重要分界线。因此,必须对抵(质)押品、保证人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抵(质)押品的有效性。用于担保的抵(质)押品是否符合总行规定的范围;抵(质)押手续是否完备、有效,是否办理了抵(质)押登记并取得相关登记证书。

(2)抵(质)押品价值的估计。在有市场的情况下,初分和认定人员要按市场价格定值;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应参照同类抵(质)押品的市场价格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定值。

(3)抵(质)押品价值评估的有效性。如抵(质)押品价值已经建设银行认可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已经信贷人员审核确定符合要求,自该评估报告出具日起一年内有效;如抵(质)押品价值一年内未经外部评估,需由信贷人员按照现行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估计抵(质)押品价值。

6.3.1.5特殊方法

1.重组贷款。重组贷款是指银行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需要重组的贷款在实施重组前至少应划分为次级类,在重组实施后6个月内(含6个月)为观察期,观察期内不可调高分类类别;如果借款人按修订条款正常还本付息6个月,应按照核心定义,根据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分类,符合条件的可调升至正常或关注类;但观察期满6个月后一旦出现延迟付息,仍应将该笔贷款降为原级别,并再观察12个月;如果借款人在观察期内未能正常还本付息,则应降为可疑类。

2.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最终被其他关联或非关联的企业接收,如果债务人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其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偿债能力,可以调升至正常或关注类;否则,至少应被列入次级类。3.循环贷款、展期贷款、贷款期限不匹配的借新还旧贷款,按核心定义进行分类。

4.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信贷资产。对借款人利用企业兼并、重组、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授信余额,如借款人没有逾期未归还的贷款本息,至少划分为关注类;如借款人仍有逾期未归还的贷款本息,则应划分为不良贷款并依法追偿,按实际偿还能力和意愿进行具体分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违反国家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法规实施破产,或不符合国务院关于规范破产有关文件规定,以破产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2)债务人通过兼并、租赁、转让、承包、分立等名目逃废银行债务,债权银行尚未依法起诉追索的;

(3)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决定关闭或撤销,有行政干预逃废银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债务嫌疑的。

5.违规信贷资产。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建设银行信贷业务管理规定发放贷款、办理表外业务而形成的信贷资产,分类结果按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的顺序下调一级,已经划分为损失类的不再调整。同时,对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的责任人要认定和追究责任。

违规信贷资产主要包括:对关系人发放的信用贷款,以优于同类借款人的条件向关系人发放的担保贷款,违规办理展期、借新还旧的贷款,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和利率规定的贷款,借款人不具备《贷款通则》和建设银行规定的借款人资格及条件的贷款;超过本行授权(或转授权等)权限办理的授信业务;没有真实贸易、劳务背景的承兑汇票及贴现,滚动签开的银行承兑汇票。

6.3.1.6同一债务人有多笔信贷资产的分类要求

同一债务人有多笔授信业务的,如果担保条件完全相同,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以合并判断;如果担保条件不相同,则应逐笔分析担保情况,按照审慎性的原则进行分类,对于其中可以量化担保价值的部分,可根据量化价值及追偿可能性情况等分别认定信贷资产的风险类别。

6.3.1.7减值损失的估算

1.正常、关注类信贷资产。对最近一期分类结果为正常类和关注类的公司类信贷资产按照组合测算方法估算减值损失。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平均减值损失比率计算方法:

①正常类信贷资产平均减值损失比率 = [ 三年前分类为正常类,但最近一期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的信贷资产认定的减值损失 + 三年前分类为正常类,但三年期间内已核销的信贷资产 ] / 三年前分类为正常类信贷资产的总余额

②关注类信贷资产平均减值损失比率 = [三年前分类为关注类,但最近一期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的信贷资产认定的减值损失 + 三年前分类为关注类,但三年期间内已核销的信贷资产 ] / 三年前分类为关注类信贷资产的总余额

根据各经办行目前风险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真实性状况等因素,按上述方法估算的平均减值损失比率可按照总行确定的损失比率调整系数、调整方法和调整频率执行。(2)平均减值损失计算方法为:

①期末正常类信贷资产的平均减值损失 = 期末正常类信贷资产余额×正常类信贷资产的平均减值损失率×正常类损失比率调整系数

②期末关注类信贷资产的平均减值损失 = 期末关注类信贷资产余额×关注类信贷资产的平均减值损失率×关注类损失比率调整系数

2.次级、可疑、损失类信贷资产。最近一期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的公司类信贷资产,按照单笔测算方法计算减值损失。

(1)确认单笔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帐面价值。

单笔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帐面价值 = 该笔信贷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产本金的期末帐面余额

(2)逐笔估算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从债务人、保证人可偿还本息额,可从其它途径(如借款人上级单位、关联企业、第三方愿意且有能力替债务人承担债务,偿还贷款本息等)收回的贷款本息,抵(质)押物及可查封资产可变现价值等因素分析。(3)计算单笔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减值损失。单笔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减值损失= 该笔信贷资产的帐面价值 — 逐笔估算的可收回金额。

在分类时,应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根据对信贷资产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差异的估计,对每笔信贷资产的减值损失比率进行分析判断,形成《减值损失估算报告》(附件3-6-3)。

减值损失比率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重要依据。

6.3.2个人类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 6.3.2.1分类方法

对个人类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进行分类时,在执行核心定义的前提下,结合贷款方式和贷款到、逾期情况,采用个人贷款分类矩阵方法,按户逐笔或合并进行分类。

到逾期情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贷款

方式 贷款未到期或部分、全部贷款逾期30天以下/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60天以下/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30天(含)的 部分或全部贷款逾期31—90天/ 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61天-120天/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31天-60天(含)的

部分或全部贷款逾期91—180天/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121天-180天/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61天-180天(含)的 部分或全部贷款逾期181天-365天/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181天-365天/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181天-365天(含)的 部分或全部贷款逾期366天以上/信用卡准贷记透支366天以上/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366天以上的

质押 正常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 抵押 正常 关注 关注 次级 可疑 保证 正常 关注 次级 次级 可疑 信用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 损失

6.3.2.2减值损失的估算方法

1.对于个人类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中最近一期分类为正常、关注或次级类,或虽分类为可疑类或损失类但属于信用方式或保证方式的,统一按照组合测算方法计算减值损失。

2.对于采用抵押或质押担保方式的个人类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近一期分类为可疑或损失类的,按照逐笔测算方法计算减值损失。

(1)确认单笔可疑类或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的帐面价值。

单笔可疑类或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帐面价值 = 该笔信贷资产本金的期末帐面余额。

(2)计算单笔可疑类和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可收回金额。具体计算方法参考公司客户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测算方法。

3.计算单笔可疑类和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的减值损失。单笔可疑类和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的减值损失= 该笔信贷资产的帐面价值 — 估算的可收回金额。

6.4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审批

6.4.1认定审批原则

对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认定审批应遵循“本级认定、常规管理、超限核准、归口负责”的原则。

1.本级认定。指本级经营的信贷资产,由本级信贷经营部门负责按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流程操作,提出风险分类初步意见,由本级风险管理部门组织认定。

2.常规管理。指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作为信贷经营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信贷人员应及时搜集掌握客户最新的信息,根据影响债务偿还各因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变化,及时调整分类信息并进行实时初分,将初分结果录入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待有权认定审批行批复后,再调整分类结果。分类结果定期汇总上报上级行。

3.超限核准。指分类业务余额超过本级认定审批权限的必须报上级行认定和核准。

对已经上级行审批同意的正常类和损失类信贷资产,如果没有余额变化或有利(不利)于还款等重大情况变化的,可以沿用上季分类结果半年报批一次,如有余额变化或重大情况发生的,按季重新分类或报批。

4.归口负责。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分类质量检查、上报等工作由风险管理部门归口负责,信贷经营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6.4.2分类认定审批权限 6.4.2.1非损失类认定审批权限

1.经办信贷业务的县级支行(包括二级分行直接经营机构,下同)可以经上一级分行授权,认定审批单户余额在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信贷资产分类,并报上一级分行备案。

2.获得一级分行信贷业务审批转授权的二级分行(包括一级分行直接经营机构,下同),可按一级分行转授的单户授信余额的上限,认定审批单户授信余额在100万元以上、转授的单户授信余额以下的信贷资产分类,但最大认定审批额度不得超过单户5000万元(一户多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要将多笔合并计算)。

3.一级分行未给予信贷转授权额度,但确有信贷经营业务的二级分行,可按单户余额最大不超过3000万元的原则认定审批,具体数额由一级分行确定并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备案。

6.4.2.2损失类认定审批权限

单户损失类本金余额在100万元(含)以下的信贷资产由二级分行认定审批;单户损失类本金余额在100万元以上5000万元(含)以下的信贷资产由一级分行认定审批,单户损失类本金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信贷资产由总行认定审批。

6.4.3审批方式

6.4.3.1资产质量认定审批工作组会议审批

审批工作组由主管风险管理工作的行领导任组长,计划财务、风险管理、法律事务部门的人员任成员,相关信贷经营部门人员列席。审批工作组一般采取会议形式进行审批并形成会议纪要(详细记录审批过程、审批的客户名单、审批结论等),会议纪要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记录并整理,经小组成员签名后,由审批工作组组长审核签发。经风险管理部门认定为次级、可疑、损失的不良信贷资产,原则上应由审批工作组会议审批。对认定为正常、关注的信贷资产,审批工作组也可酌情抽测审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4.3.2授权本级行风险管理部门认定审批

各级行审批工作组可根据本行的信贷业务工作量和审批力量,经本行主要负责人批准,授权本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分类为正常、关注类的信贷资产进行认定审批。风险管理部门对认定审批的资产质量真实性负责。

6.4.4超越权限的申报和批复

1.申报。对超过本级认定审批权限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项目,必须提供以下材料上报有权审批行审批。①行发文(电子文件);

②工作底稿(电子); ③背景材料(电子);

④减值损失估算报告(如需)(电子)。

2.批复。有权审批行以行发文或风险管理部门发文(电子文件)进行批复。以资产质量认定审批工作组会议审批的用行发文批复,授权风险管理部门审批的用部门发文批复。

6.5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监管

6.5.1 检查制度

上级行可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或调阅分类报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对下级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质量、贯彻执行分类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5.2 检查面

一级分行对二级分行的现场检查面每年应达到所属分支机构的80%、分类余额的50%以上。

6.5.3 检查报告

检查人员独立地对抽查的客户进行分类,对被检查行风险分类的操作程序、结果和风险管理水平作出评价,并撰写评价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向检查行的主管领导报告。

6.5.4 整改措施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操作、管理不善、高估或低估风险、谎报、瞒报、漏报、改报分类数据等问题,责成下级行限时改正。经上级行确认需要调整分类结果的,在报经检查单位所在行主管领导同意后,以通知书形式责成被检查单位调整原来的分类结果。

如发现下级行在审批权限内不认真履行职责、分类明显失误的,可随时调整、取消下级行的分类认定、审批结果或审批权限、资格。对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及相关资料,除按有关规定报送银监会(局)或上级其他监管部门外,未经总行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披露。

6.6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档案管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形成的档案资料,如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工作底稿、背景材料、分类认定审批表和汇总表等,纸制文件必须分次专夹装订成册,电子文件用磁盘拷贝或刻录成光盘,专柜上锁专人保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附件3-6-1 债务人背景材料

一、编报内容

(一)债务人背景材料 1.债务人名称; 2.职工人数和资产规模;

3.债务人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对主要关联企业关系应简要说明); 4.简要发展沿革和经营业绩介绍;

5.债务人目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必须说明上一会计的经营业绩);

6.债务人与建设银行业务合作情况(建设银行是否已经给予债务人额度授信,额度支用情况及贷款等授信业务还本付息情况,已经掌握的债务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信状况等)。

(二)授信业务背景材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授信的申请理由及申请时的还款来源;

2.是否属于重组贷款,如系重组贷款应说明重组原因及基本过程(如贷款是借新还旧贷款,应说明自贷款首次发放以来的基本经过、历次借新还旧原因、类型、合同起止期限、金额、担保变化情况、贷款分类类别等);

3.授信业务的审批层次,审批结论的主要内容(应专门说明是否为有条件同意,条件内容、审批条件落实情况); 4.授信协议签订和债务人支用情况;

5.授信业务的担保情况(包括担保有效性情况、保证人担保能力的进一步分析,抵质押物价值变动情况);

6.贷后管理的简要情况,要说明近三期对该笔授信业务五级分类的结果。

7.已进行过责任认定的,要列明经营和审批责任人。一个债务人有多笔贷款的,应在借款人背景材料中逐笔说明。

(三)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针对授信业务的现状和债务人的经营、财务状况,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上一期分类时提出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编报要求

非损失类单户授信余额1000万元(含)以上,损失类100万(含)以上的,第一次分类必须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撰写,内可以重点撰写本期比上期的变化情况,没有变化的可沿用上期材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附件3-6-2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底稿和认定审批表

包括:附表1[A]:《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审批表》;表1[B]:《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合并认定审批表》;附表1-1:《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工作底稿)》;附表2-1[A]:《票据贴现类业务分类认定审批表》和附表2-1[B]:《票据贴现类业务分类合并认定审批表》(附表2-2:《个人住房贷款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3:《个人消费贷款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4:《个人权利凭证质押贷款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5:《单位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6:《个人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7:《个人助学贷款风险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8:《贷记卡透支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3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汇总表》;附表4-1:《贷款分类汇总表(按行业)》;附表4-2:《表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行业)》;附表4-3:《其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行业)》;附表5-1:《贷款分类汇总表(按债务人经济类型)》;附表5-2:《表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债务人经济类型)》;附表5-3:《其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债务人经济类型)》;附表6-1:《贷款分类汇总表(按种类)》;附表6-2:《表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种类)》;附表6-3:《其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种类)》;附表7-1:《损失贷款汇总表》;附表7-2:《表外及其他信贷业务损失类汇总表》;附表8-1:《损失类资产逐笔登记表》;附表8-2:《表外及其他信贷业务损失类逐笔登记表》等表格样式详见总行下发的“建总发〔2003〕239号”文件附件。)附表1-A

编号: 中国建设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审批表

填报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IT管控消费信贷风险 篇6

欧美股市暴跌,欧债危机正造成消费信贷的资金枯竭,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二次衰退和欧洲债务危机蔓延的担忧日益加剧。对比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足见消费信贷的风险管控对于经济的重要程度。今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信用卡消费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达到32%,信用卡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那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将消费信贷的危机降至最低,来保证资金的健康流转呢?在技术层面上,IT人员可以给出答案。

信用卡爆炸背后的隐忧

近几年,中国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无论是本土央企还是外资银行纷纷开疆辟土,将开拓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作为一大业务重点。

“2007那会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银监会主要为银行做一些IPO的准备,还有巴塞尔II协议合规性的工作。当时银行主要想怎么使自己的业务得到快速增长,并且能够有足够的准备金。在早期,我们看到很多银行重点是放在争取新的客户上,发放更多的信用卡。”经济学家、博士马克•格林(Mark Greene)曾经先后任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IBM,目前,他是一家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费埃哲(FICO)的CEO,这家公司已为国内包括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十多家银行提供信贷审批决策系统、信用评分模型等多方面的解决方案。

马克告诉记者,当费埃哲在2007年进入中国时,世界上信用卡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就是中国。时至今日,中国持有银行卡的人一共有5亿,每个人手里几乎有两张银行卡。

与此相对应的事实令人担忧,中国有2.3亿的信用卡正处在睡眠状态,这对于银行业来说,管理成本代价高昂。这些信用卡中庞杂繁琐的数据给银行的信息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有待开启。

要想平衡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增长和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银行自身的信息化系统着手,用技术手段科学地规避风险。

“最近几年这些银行开始从当初一味地争取新客户,转向了维护早前建立好的客户关系。另外这几年银行也开始看重他们的催收以及反欺诈这两个工作。所以客户关系管理、催收、欺诈,是信用卡客户管理目前的主要工作。”马克介绍到。

技术管控风险的重要环节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的银行对于消费信贷的审批明显严格起来。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欧美很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大幅提高了评分标准。然而,信用评分系统在中国才刚刚起步。

光大银行的零售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是国内第一个整合了分析技术和决策引擎的大规模智能化、自动化的零售风险管理系统,具有示范意义。

过去,光大银行的信贷审批主要依靠人工,信贷风险管理无法实现自动化,如何提高效率、促进零售信贷业务的大力发展是光大银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光大银行引入一整套的风险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四个子系统:决策引擎加速器、信用评分模型、个人贷款管理系统(信贷审批和放贷管理),以及数据集市(报告和巴塞尔内部评级法开发),从决策、评分、资金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为安全信贷把关。

在审批环节,决策加速器(CDA)用于新增账户的信贷审批,光大银行可以自己设计并且灵活地修改决策。而且,对于已经制定的规则和决策,CDA可以简单地完成复用功能,从而避免重复开发。CDA为光大银行所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实现信贷审批决策的集中化管理;快速实施信用政策和部署评分模型;通过自动化决策提高效率;可拓展的技术架构适用于多种平台等,减少了IT资源的维护投入。

在信用评分环节,系统中的信用评分可以实现对贷款申请的量化风险管理,光大银行在对申请者进行评分时会考虑综合因素,而不是通过传统的主观判断。同时,信用评分模型还充分利用了统计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其他科学方法来实现评分的准确性。这大大节省了信贷审批的时间和人力,降低了信贷审批流程中的不一致性。

在贷款管理环节,新的信贷审批系统可以对信贷申请工作队列进行有效管理。该系统自动将每一步中的任务进行路由分配,让所有的操作人员能够更有效地使用电子化工作流程来工作。它通过实现流程和参数的灵活配置来进行业务变更,实现客户经理现场预审批。该系统通过使用应用信用品分模型所生成的结果,增强了光大银行根据单个借款人的还款概率对信贷申请进行更准确评估的能力,此外还以更科学、经济的方式来进行贷后管理和早期预警。

在数据分析环节,光大银行使用数据集市模块这一以分析技术为向导的数据平台对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数据支持,它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等级体系,可以对多种业务绩效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中国银行也已经开始利用IT技术来进行风险管控,中国银行的零售信贷业务占整个信贷业务的30%,而这一比例在未来有望增长到50%。借助费埃哲Blaze Advisor作为中央决策管理平台,中国银行开发出新的消费信贷审批系统,有效地提高了业务决策效率。

健康的消费信贷文化

在美国,个人消费占到GDP的70%,而在中国,个人消费只占30%。也就是说,中国大部分国内消费是由公共消费来带动的。但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个人消费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拥有庞大的个人消费群体之后,成熟消费信贷文化的建立和完善也就指日可待了。相关专家指出,中国想建立健全这样的消费信贷文化,需要把握好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信贷评分。在很多成熟的消费信贷市场,信贷评分是银行用来发放信用卡或者审批贷款时所使用重要决策依据和基础。在中国,今年年初才开始出现信贷评分,目前并未大规模使用。

第二个要素是特征,即持卡人或者申请者的特征。银行需要知道信用卡可以发给谁,这就需要先跟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掌握客户特征。

第三个要素是还贷能力。也就是银行对持卡人的现状、收入、财务状况要有所了解,清楚持卡人有没有偿还贷款、按揭的能力。

第四个要素是抵押物情况。银行需要了解,在持卡人无力偿还的时候,银行可以收回多少抵押物。这样在发放贷款之前,银行可以规定相应的贷款额度。

网络信贷风险 篇7

关键词:Elman神经网络,信贷风险,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即由于贷款人不愿或无能力正常偿还贷款本息从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这是不良贷款产生的最直接原因[1,2]。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信贷风险的诱导因素,并能系统、连续地掌握信贷风险的特征、大小、属性及变动趋势,进而可能及时采取行动,使得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和减少损失[3,4,5]。目前欧美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估方面主要采用的度量模型包括Credit Metrics模型、KMV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等[4]。在我国推行五级分类的国际标准制度,但实际中难以把握贷款在未来的变动情况,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需要发展合适的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以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由于信贷风险的复杂性和高度非线性,不断有新的非线性风险识别和评估模型出现,例如基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型[5,6,7,8,9,10,11],不同模型需要和不同的应用对象具体情况相结合,以实现对实际信贷过程风险的最准确化预测。为此,本文根据Elman神经网络的特点,利用其非线性与泛化的能力,建立了一个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来验证其有效性。

1 Elman神经网络

Elman型回归神经网络一般分为4层[12]:输入层、隐层、承接层和输出层,如图1所示。

其输入层、隐层、输出层的连接类似于前馈网络,输入层的单元仅起信号传输作用,输出层单元起线性加权作用。隐层单元的传递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函数,承接层用来记忆隐层单元前一时刻的输出值。Elman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undefined

式中,Y,X,U,Xc分别表示m维输出结点向量,n维中间层结点单元向量,r维输入向量和n维反馈状态向量。w3,w2,w1分别表示中间层到输出层、输入层到中间层、承接层到中间层的连接权值。G(·)为输出神经元的传递函数,是中间层输出的线性组合。F(·)为中间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采用logsigundefined函数。

Elman网络采用误差平方和函数进行权值修正:

undefined

2 贷款风险识别和评估模型的建立

2.1 已有贷款风险识别和评估模型评价

影响信贷风险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各种因素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实际上是无法用确切的定量关系来描述的。已有的多元判别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数学规划、贝叶斯决策模型、聚类分析、存活分析等方法虽然得到大量应用,但这些统计模型的判别函数和样本分布的假设前提不尽相同,它们较为突出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解释性,模型中变量的系数都具有一定的涵义,缺点在于统计方法一般都有较为严格的前提假设,如多元判别分析要求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等协方差,且协方差、错分成本和先验概率均要已知等,但现实中许多数据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虽然可以采用对数变换、二次差别分析等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加以改进,但这些方法应用的同时又会相应地产生变量经济涵义不清晰等新的问题。

作为研究复杂性的有力工具,神经网络技术近年来在模式识别与分类、识别滤波、自动控制、预测等方面已展示了优点,特别是能处理任意类型的数据,它克服了传统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及选择适当模型函数形式的困难,更有利于对非线性情况下的模式识别和预测的理论建模和分析计算。相比其他类型的神网络技术,Elman神经网络自适应能力更强、泛化能力更好,更有利于处理非线性问题。

2.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建立

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的任务是完成信贷风险评估指标和信用等级之间的映射。建立合理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一方面需要解决信贷风险评估指标的权值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探索信贷风险评估指标和信用等级之间的映射规则。

神经网络的结构是通过神经元的特性以及网络中神经元连接的特性来定义的。对于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其结构可以用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和输出节点数以及隐含层数量和各隐含层节点数来表示。在评估模型的网络结构中,输入节点的数量可以比较直观地得到,它就是信贷风险评估指标的数量。模型的输出节点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对于分类模型,输出节点数量和分类的类别数量有关,假定信用等级分为 m 个级别,则评估模型的输出节点数量可以为 m 或 log2m。在多数情况下,为了简化网络结构,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一般将一个具有多个输出的网络模型转化为多个具有一个输出的网络模型。本着这个原则,本文对评估模型的输出进行简化,首先,根据业务需要,将信用等级分为 AAA、AA、A、B、BB 和 BBB 六个级别;其次,参照信用评分的方法,将评估模型的输出转换为一个连续型的变量,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对应不同的信用等级,如表1所示。

为了得到合理的评估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本文根据以下经验法则,确定隐含层节点数的一般范围,然后在该范围之内,采用扩张法,通过反复的实验确定合理的隐含层节点数。

1)较好的隐含层节点数介于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数量之和的

50%至 70%之间。

2)隐含层节点数m必须小于N

>1(其中 N为训练样本数)。

对于Elman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求解速度等价于 BP 学习算法的收敛速度,一般用达到指定误差精度时的学习次数表示,它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模型本身的结构、样本数据的数量和数据特点、模型的初始权值以及模型的学习参数等。

对Elman神经网络算法训练速度的影响参数有学习率η、动量因子α和收敛误差界值E(w)等,对于学习率必须小于某一上限,取0<η<1;增加动量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模型训练陷于较浅的局部极小点,理论上其值大小应与权值修正量的大小有关,取动量因子α为常量(0<α<1)一般比学习率大,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评估模型训练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预先确定误差界值E(w),误差界值E的选择完全根据评估模型的收敛速度大小和具体样本的学习精度来确定。E值的选择必须在分类精度和训练效率之间权衡;当E值选择较小时,评估模型分类精度高,但收敛速度慢,训练次数增加,如果E值选择较大则相反。根据表1来推算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的误差界值,以 AA 类信用等级为例,在计算模型输出误差时,AA 取值 0.85,而在将评估模型输出转换为信用等级分类时,[0.8, 0.9) 区间的值映射为AA 类,用最大的差值计算模型的输出误差,则由式(2)可得:

undefined

在综合考虑评估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分类精度的前提下,选择评估模型的误差界值E(w)为 0.001。

3 评估模型的实证分析和验证

3.1 指标和样本数据选取和确定

指标选取参考了商业银行《信贷客户评价报告》中信贷评价打分要素的各项条款,筛选出若干指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其中定量方面指标均来自于各企业的财务报告,定性方面指标为对每个指标深入剖析,按其涉及方面综合考量,有些参考接近的指标值进行量化,有些直接打分化。最后模型的输入值为各大指标下小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具体指标见表2,下面依据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从某股份制银行总部的贷款企业海量数据库中选择样本,将300个企业客户按行业分为工业、商贸、事业、服务和其他行业等五个模式,样本的分布如表3所示。

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第二层次的模式划分。在所有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中,市场竞争力指标数据差异最大,因此按销售毛利润指标可以将工业企业样本划分为两个有效模式(模式样本数量大于30),划分方法为将销售毛利润数量为101和102数量级万元的样本归为小型企业评估模式(模式0101),将103和104数量级万元的样本归为大中型企业评估模式(模式0102)。第二层次的模式划分如表4所示。

这些企业的信用等级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

3.2 实证分析

确定工业企业评估模式评估模型结构为28×m×1,其中小型企业模式的训练样本数量为27,大中型企业模式的训练样本数量为36。根据隐含层节点数介于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数量之和的50%至70%之间的规则,隐含层节点数 m 的取值范围大约为14 < m < 21。为了确定合理的隐含层节点数,针对取值范围内每一个值构建评估模型,通过综合比较每个模型的训练效率和分类准确率来确定最合理的隐含层节点数。经比较,本文最终为工业企业评估模式选择了隐含层节点数为 18 的三层 BP 网络结构,具体结构 28×18×1,即评估模型包括 28 个输入节点、18 个隐含层节点和 1 个输出节点。

采用变学习率和加动量项相结合的方法以改进评估模型的训练效率,学习率η取值0.8,动量因子α取值 0.9,误差精度E(w)设为0.001。本文采用Matlab工具完成信贷风险评估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和验证工作。表6为两种模式仿真测试部分结果。

从表6可以看出,对于 0101 评估模式,在5个给出的评估实例中,评估模型对其中7个实例分类正确,其分类准确率达到100%,对于全部27个训练样本的0101评估模式中其分类准确率为88.9%。对于 0102 评估模式,在7个评估实例中,评估模型对其中5个实例分类正确,其分类准确率为71.4%,但对于全部36个训练样本的0102评估模式中其分类准确率为86.1%。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的具有相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际中,在银行信贷风险评估过程中,信用等级分类准确并不是商业银行可以接受的最低底线,从风险的角度考虑,如果将低信用等级客户评级为高信用等级客户,则银行需要承担相当高的风险,而如果将高信用等级的客户评级为低信用等级的客户,银行承担的风险反而降低了。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准确的信贷风险评估结果和降低了信贷风险的评估结果都是银行期望得到的信贷风险评估结果。

4 结论

1)在对现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并讨论了其建立过程和特点;

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具有相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准确的信贷风险评估结果和降低了信贷风险的评估结果都是银行期望得到的信贷风险评估结果。

参考文献

[1]杨军.商业银行客户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34-41.

[2]杨保安,朱明.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决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770086回溯[J].管理学报,2006,3(4):387-390.

[3]FANNI NG K,COGGER K.Neural Network Detection ofManagement Fraud Using Published Financi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Financeand Management,1998,7:45-57.

[4]KRISHNAN C N.On Credit Spread Slopes and PredictingBank Risk[J].FRB of Clevel and Working Paper,2004,26(7):123-129.

[5]李萌,陈柳钦.基于BP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实证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8-30.

[6]朱明,杨保安.混合专家系统模型和贷款风险分类[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4):44-47.

[7]FAN Y.Study on the Framework of Risk Management Sys-temfor Commercial Bank[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00,13:83-88.

[8]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9:24-32.

[9]YANG B A,LI L X,JI H,et al.An Early Warning Systemfor Loan Risk Assess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System,2001,14:303-306.

[10]肖文兵,费奇,万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用评估模型及风险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23-26.

[11]COATS P,FANT L.Recognizing Financial Distress Pat-tern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Tool[J].Financial Manage-men,1999,22:145-155.

加强信贷档案管理防范信贷资产风险 篇8

关键词:信贷,档案,风险,管理

信贷档案是指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应信贷业务的重要文件和凭据,主要由相关契约及凭据、借款人的基本材料、借款人的信贷业务资料、银行综合管理资料等组成。信贷档案是银行业务发展业绩的呈现,是出现信贷资产风险时的有力证据,加强信贷管理有利于防范信贷资产风险的作用。随着贷款风险分类及信贷征信系统的不断完善,对信贷档案立卷的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银行业务人员必须持有积极的观念、高度的责任感,必须要重视绩效考核、重视服务意识,共同提高信贷档案管理水平。

一、信贷档案管理的模式

信贷档案管理模式不同银行单位采取的模式不尽相同,但大概主要采取分段管理、专人负责、按时交接、定期检查的管理模式。首先分段管理主要是将每一个信贷项目的文件资料根据信贷的执行状态分为执行中的文件(简称新卷、增补卷统称为信贷文件)和结清后的信贷档案(简称结清档案),相关信贷文件与结清档案应该分开存放管理。其次专人负责是指银行各级行的业务经办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信贷文件的日常立卷归档及审核等工作。再者按时交接是指业务经办人员及风险管理部门应该按要求完成信贷文件的立卷、审核及移交工作。最后定期检查是指信贷档案管理工作由办公室及风险管理部门共同监督与指导,将检查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和档案工作综合管理考评,最后将结果检查报送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主管行领导。[1]

二、信贷档案管理的作用

信贷档案是银行金融各种业务的历史记录,反映了银行业务运行的真实状况。信贷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严肃性工作,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借贷过程,加强信贷档案管理是检验信贷员办理贷款的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合格、操作是否逆向、信贷风险是否人为等现象。通过归档移交前的检查,可以矫正信贷员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认真、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有效推动信贷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的提高。

(一)建立健全的信贷档案管理,是银行日常经营活动决策参考的核心信息资源,是银行减少损失的必要条件

每家银行的业务都是从无到有,而信贷档案也是随着业务的量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加大了项目的贷前、贷后检查的力度,也形成了大量的客户资料、用款材料证明、贷后报告等信贷档案材料。加强对贷款人第一手资料的信贷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贷款人的信誉及资产情况,在信贷管理中把好贷款关、掌握客户综合信贷与单笔信贷风险的程度,合理掌握信贷投放量、降堵住信贷风险源头,确保贷款的安全回收,有效预防信贷风险。

(二)建立健全的信贷档案管理,可以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规避企业改制风险,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

及时对企业资金用途所涉及到的合同、发票等材料的收集,促进企业“以销订购,以效订购”,减少盲目采购引起的经营风险。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能够保证银行积极与企业改革,坚持“债随资产走,资产与负债相统一”的原则,及时有效落实贷款债务,制止企业人员挤占信贷资金,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三)建立健全的信贷档案管理,是银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管贷的依据

银行档案信息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凭证。大量信贷档案信息真实的记载和反应了在开展业务以及管理工作内容,它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及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法律效力,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对到期贷款及时通知,对不良贷款及时催收,并收回回执,有利于保证诉讼时效。通过对信贷资料的分析,并以借贷资料为依据,对不良贷款及时实行依法诉讼,对资不抵债、通过陪同诉讼程序无法回收的,及时提出破产申请,对依法破产的及时申报债权,积极参与和监督借款人资产的清算、评估、变现和分配,最大限度减少信贷资产的损失,利用档案调解贷款纠纷、解决经济纠纷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信贷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信贷档案管理认识存在偏差,重业务发展,轻档案管理

有些信贷员认为只要业务提高就行了,而忽视规范整理档案材料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来得及应付检查就行了,而忽视整理档案材料的及时性,而造成有些资料不能弥补而缺失,认为档案管理是档案员的事,于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以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对待,最后很有可能深埋了一颗隐形的炸弹而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二)信贷档案管理中资料收集不够严谨

有些信贷员在收集资料的时候不够严谨表现在有的企业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有效期过期却没有发现,有的复印件中由于油墨变质,纸张粘贴,造成自己重叠甚至模糊不清,有的没有签字盖章,有的合同复印件断了序号,缺页,一旦贷款出现风险,这将在诉讼时处于不利地位。

(三)信贷档案管理中资料收集存在漏收和多收等现象

例如在土地贷款项目中,由于各地标准不统一,出现了缺少规划的、施工许可证,有缺少环保测评的材料。有的把不必要的企业质地探勘材料全部归档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未来档案的法律效力。

(四)信贷档案管理的操作不规范

虽然各银行都对信贷档案管理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不够规范,存在着大量的漏洞。例如签订合同的日期比合同审查日期要早,合同审查表信息少填或多填,放款通知单日期在审批时间之前,企业信用记录查询不及时,信贷员岗位变动时,没有根据制度执行相关移交手续,而造成管理上的脱节等,这些不规范操作将会造成操作风险,从而引发各种信贷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四、信贷档案管理的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发挥信贷档案的作用,防范各类信贷风险。各级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不断健全和完善信贷档案管理。

(一)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责任与操作流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好信贷档案管理,务必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要根据业务发展及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明细工作要求,细化操作流程。要求每位信贷员在做业务之前,必须加强信贷管理制度的培训,履行责任义务,熟悉操作流程,必须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确定办事准则,在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及跟踪等各项环节中做到材料齐全、合规,并建立相应的信贷档案,定期关注贷款本息安期回收和逾期贷款问题的材料的收集,及时立卷归档,提高信贷档案管理水平。

(二)加强信贷档案审核力度,提高归档质量

信贷档案在审核环节中,要求审核人员必须严格把关,在审核过程中特别留意整个档案的材料是否齐全、字迹是否清晰、资金用途材料证明是否合法合规、企业提供材料是否有盖企业公章、贷款审批时间与签订合同的时间、放款时间是否存在逆向操作、信贷员是否按要求做相关的贷后检查报告等等。

(三)加强信贷档案资源无纸化利用管理,优化借阅流程,便于审查

信贷档案在审核通过后应及时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为了便于借阅及内外部门的审核,银行机构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体系,改进信贷档案传统的“坐等查阅”服务方式。通过扫描上传到相关系统,授权于借阅人及审查机构。银行机构同时要做好系统的安全维护,防范信息泄露而造成相关操作风险。

(四)加强信贷档案管理的绩效考核,促进信贷档案管理的有效开展

信贷档案管理应纳入日常业务考核范围内,应制定信贷档案规范化考核标准及办法,与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奖罚挂钩,激励主管部门负责人对该部门信贷档案工作的积极性。要根据考核办法建立惩戒机制。对被查出问题的档案应按要求整改并根据问题严重性程度执行相应的通报批评和惩罚金额,同时对档案立卷没有问题的信贷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励。

参考文献

网络信贷风险 篇9

当前由于中小企业独有的经营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理念的落后、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性,在业务受理和贷款管理环节,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更加难以控制。换句话说,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便会对银行的竞争力和经营绩效带来较大影响,甚至会关系到银行的资产安全和生死存亡。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概述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在企业或者个人的信贷中往往存在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等,而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风险中虽然都或多或少有所涉及,但是最为突出的部分仍然是信用风险。和大型企业相比,很多中小企业在信用方面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在偿还银行贷款方面显得随意性比较大,很多中小企业的信贷负责人往往会因为忙于公司经营而忘了偿还贷款,另外,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资金周转不畅,也很容易出现不能按时按量偿还贷款的现象。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格局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话,势必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商业银行在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和缓释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风险的积累必将演变成危机。因此,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防范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当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还缺乏健全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它们往往只注重于微观层面上的管理,很少在整体上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进行把控。而且在对信贷风险管理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层次不明确的情况,审批和业务部门相脱节。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后管理不到位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贷款后管理是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因为,在信贷批准之前,中小企业很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信息去获取贷款,骗取商业银行的信任,而如果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后就放手不管,而是等到规定的还款日期再去联系,这种做法必然会放大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但是本文通过对很多商业银行的调研情况来看,这种现象还比较突出,这样就会给商业银行埋下信贷风险的隐患,而且在贷款后管理中,商业银行也要注重对中小企业情况不断动态变化的掌控,以降低信贷业务风险为银行带来的影响。

四、针对当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防范体系

我国应该倡导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体系,尤其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监控,避免商业银行出现信贷危机。而且银行之间也需要加强资源共享,共同对监督机构进行执行。对于商业银行自身来说,它们也要建立起一套可行有效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机制,包括商业银行统一客户准入标准和全行审批制度,实行完善的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测,避免出现不同分支行为了争抢一个客户而出现多头授信的现象,要真正能够做到审贷分离,分级审批,以保障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专业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二)加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后的管理

中小企业贷款后管理对于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商业银行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在贷款之前的审批阶段。而本文通过作者的实践来看,渐进策略是商业银行进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贷款后管理风险防范的最为有效措施。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在拨付中小企业贷款时,应该按照企业实际使用资金的情况分步给予,在这种方式下,商业银行可以有效确保了解到企业的资金用途,还可以对下一步资金的发放提供借鉴。如果中小企业按时履行贷款合同,而且进展顺利,则银行可以继续给予贷款补助,否则,便可以终止下一步的合作,使的银行免于承担资金风险。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果加强了对中小企业信贷后的管理,就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给银行资产带来的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不断获取回报、发展前行的巨大金矿,而随着当前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面对日益突出的信贷风险,我们要做的不是胆怯退步,而是不断加强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范中的水平,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贷也是中小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中小企业便成为了其拓展业务、获取回报的重要信贷业务对象。而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征,在信用风险上表现的更加突出,需要引起商业银行对风险防范的重视。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信贷风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马建峰.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5,02:76+397

[2]龙正清.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15,06:140-142

[3]赵瑞波.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问题浅析[J].河北金融,2014,04:47-49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 篇10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特征

1.受宏观环境影响, 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较短

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下端。由于它们的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外部环境, 因此缺乏对政策、制度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就容易陷入被动局面。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中小企业的淘汰率较高、生命周期较短, 极易遭受到信贷风险的侵袭。

2.经营管理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的优势之一是经营管理方式灵活, 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灵活性, 就极易形成经营管理风险。一是扩张风险。有些中小企业因缺乏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 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一些表面现象的影响而作出不正确的信贷决定。二是对外投资风险。有些企业受到市场上投资机会的诱惑而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致使企业处于对外投资风险中, 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3.不确定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实力较弱, 一个突发事件或意外事件就可能使其陷入瘫痪甚至崩溃。由于这些突发或意外事件很难预测, 因而使企业处于不确定风险中。

如何防范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

1.合理细分市场, 科学把握信贷投向

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应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所为, 有所不为”。从风险控制、价值发掘和客户管理的角度, 对企业进行合理细分, 并实施差别化的信贷发展策略。选择企业客户要根据各地区域经济特色和产业集群的特点, 充分考虑当地金融生态、经济环境、信誉环境、风险控制能力和水平等情况, 确定重点发展区域, 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好客户+成长性”的标准, 选择、确定优质客户, 确保风险和财务成本可知可控。

银行在确立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的标准之后, 如何迅速有效地找到这些目标客户群,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寻找切入点:

(1) 在产业链上寻找优质中小企业客户。

(2) 在优势商业生态链上发现优质中小企业客户。

(3) 在经济金融信息网络中挖掘优质中小企业客户信息。

(4) 在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企业孵化器中, 寻找和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客户。

(5) 在本行业的“隐形冠军”中发现和培育中小企业客户。

在中小企业客户准入方面, 根据小企业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财务报表可信度不高、主要经营者对企业有较强控制权等特点, 对小企业的等级评定和客户评价应更多的依据实际情况, 减少对企业正式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等“硬”信息的过分依赖, 以建立专门的、不同于大中型企业的小企业客户评级和评价体系。

2.优化风险管理体系, 监控第一还款来源

(1) 按“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要求,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客户评价。在关注财务信息的同时, 更要侧重对企业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和评价, 坚持审慎原则, 全面考察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 合理确定企业的授信控制量。

(2) 严格把好中小企业客户信贷准入关。坚持执行放贷标准, 把好准入这一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第一道关口。

(3) 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贷款调查、审核、审批、发放、贷后管理等制度。由于借款人与贷款人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根源, 因此要认真执行“双人实地调查制”, 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要实行客户经理和风险岗位人员共同实地调查制度, 将风险关口前移。要严格控制贷款用途, 实行账户封闭监管;加强贷后跟踪检查, 尤其要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 强化资金结算管理, 重点是对第一还款来源进行监控。还要加强与工商、税务、海关和中介机构等协作单位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了解所在区域中小企业客户总体经营状况, 防范区域经济风险, 并且从行业角度把握好总体贷款投向, 解决行业组合风险问题。

3.完善贷款担保手续, 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1) 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现金流即第一还款来源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 可以采取抵押等方式, 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2) 根据抵押物所处区域、变现能力、企业信用等级, 审慎确定抵押率;通过“1+N”金融服务方案, 按照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和横向的协作链关系, 构造产业链条中以核心企业为主的系列企业金融链;在掌握真实贸易背景的基础上, 采取票据、质押、保理等操作手段, 有效控制不良风险。

(3) 采取其他形式, 提高担保价值率, 增强第二还款来源的偿还能力。比如:增加主要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对不能提供有效担保的优质中小企业, 可采取“企业承贷、股东联保”的保证方式;与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合作, 探索信贷业务担保和保险的融合, 利用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的信誉、实力, 分散信贷风险。

4.加强定价管理,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1) 根据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收益目标、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 确定贷款利率;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别利率, 并在风险发生变化时灵活调整, 使利率杠杆更具有弹性, 确保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

(2) 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组合方案, 通过金融产品组合提升客户价值回报, 减少风险损失。

(3) 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类、损失拨备、呆账核销的风险补偿机制, 切实降低信贷风险。

5.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1) 为了保障贷款管理到位, 在中小企业客户数量较多且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 应尽量为每一个客户配备兼职客户经理。

(2) 通过培训, 增强客户经理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能力、对企业经营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能力、对财务数据的识别分析能力, 提高客户经理对贷款定价的认识和谈判能力, 否则发放贷款越多, 资本回报和经济增加值实际与目标之间绝对额相差越多。同时还要加强客户经理职业道德建设, 严防产生道德风险。

上一篇:公诉机关下一篇:防追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