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静脉栓塞

2024-07-26

急性肠系膜静脉栓塞(精选五篇)

急性肠系膜静脉栓塞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6例, 男16例, 女10例, 年龄35岁~48岁, 平均年龄44.5岁。脾功能亢进术后9例, 肝硬化脾大术后17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3 d 5例, 7 d8例, 9 d 7例, 10 d 6例。全部病例术后均有腹胀与腹痛, 其中持续性钝痛22例, 剧烈疼痛4例;伴有腹泻17例, 黄色溏便9例;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21例, 干呕5例;轻度发热 (37.5~38℃) 19例, 体温正常7例;血压明显降低15例, 血压无变化11例。术后3年发病13例, 术后4年发病10例, 术后5年发病3例。

1.2 方法

对所有病例进行血常规检验血小板, 腹部B超检查, 主要是进行剖腹探查确诊;确诊后进行保守治疗。采用肝素25 000 IU/d, 分2~4次静脉点滴, 共7 d[1];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 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 L静脉点滴, 每日1次, 2周1个疗程。手术治疗采用手术切除坏死肠段并行相应常规治疗。

2 结果

2.1 确诊情况

所有病例血小板均正常在100×109/L~300×109/L, 排除凝血障碍引起的疾病;腹部B超检查均显示腹腔内不同程度的液性暗区, 且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腹腔穿刺抽出血性不凝渗出液, 有4例仅能抽出约1 m L血性不凝渗出液;22例进行了剖腹探查而确诊。

2.2 病情情况

4例患者血性不凝渗出液较少、腹部持续性钝痛轻微、腹泻较轻, 考虑仅有轻度的血液循环障碍而无明显的缺血性坏死, 经抗凝及活血化瘀等方法保守治疗后痊愈。22例做剖腹探查手术均见到程度不同的静脉血栓及小肠坏死, 其中有14例缺血性坏死肠管在85 cm左右, 6例缺血性坏死肠管在150 cm左右, 1例缺血性坏死肠管在320 cm左右, 1例患者小肠仅剩90 cm存活, 所有病例均显示肠管缺血性坏死。

2.3 治疗结果

有4例采用保守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22例进行剖腹探查后20例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后经抗炎、抗凝、活血化瘀、支持等治疗而逐渐治愈;1例肠管缺血性坏死较长且发病急, 剖腹探查后手术切除坏死肠管320 cm, 1例仅存90 cm左右的有生理功能的肠管, 均在术后3 d~5 d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少见, 腹痛的发生往往较在相同部位的动脉形成梗塞更为缓慢, 腹痛也并不很剧烈, 病情发展也并不十分迅速, 因而, 本病临床上大多数不十分凶险。但病情进展过程中也可能突然急剧加重, 腹痛可持续性或阵发性, 也可为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 数天甚或1周以上才以肠坏死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如:突然发生持续剧烈的腹痛、呕吐、腹胀、腹泻、血性便及休克等, 而一般临床体征较轻, 与严重的自觉症状不相称。本病多发生在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而行脾切除手术后的患者, 大多在手术后2年~5年内发病, 年龄多在40岁左右, 男性略多于女性。辅助检查:检验血小板正常或明显增高;大便呈暗红色血性便;晚期B超检查可见腹腔渗出液征象。腹腔穿刺多数可抽出血性不凝渗出液, 最后确诊更多是依赖剖腹探查。该病预后与确诊早晚、肠坏死程度及全身状况有关, 本组2例死亡, 24例现仍存活, 其中6例坏死肠管在150 cm左右, 而术后现仍正常生活。治疗主要是尽早将已发生坏死的肠管切除, 并联合应用抗凝药物, 如果血小板长期处在较高水平, 则应长期应用抗凝剂。早期经排除诊断而高度怀疑本病者, 主要应以肝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 另可辅以活血化瘀之中药制剂进行治疗, 此举不失为一较恰当的诊断治疗措施,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挽救患者生命。通过对26例患者的诊治, 我们深刻认识到, 对于肝硬化并发脾大之患者, 应严格掌握脾切除手术的适应证, 如果确需做该项手术, 则应让患者定期复诊, 严密观察血小板的变化, 一旦血小板明显增高, 必须及时应用抗凝剂。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占全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患的5%~15%, 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 而肠系膜下静脉很少累及。该病在临床上表现较为隐匿, 诊断往往被延误, 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切诊断[2]。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肠系膜血管缺血的临床表现都是与体格检查不吻合的腹部疼痛。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疼痛多位于中腹部, 呈绞痛性质, 提示病变起源于小肠。病程后期可出现发热、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提示出现缺血性肠坏死。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本组26例患者均在脾切除术后发生静脉血栓与获得性疾病所导致的高凝状态有关。

摘要:目的 探讨肠系膜栓塞形成的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 对26例肠系膜栓塞患者的发病年龄、确诊手段、病情、治疗结果以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腹腔渗出液及肠管缺血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4例经保守治疗, 20例经手术治疗治愈, 2例死亡。结论 肠系膜静脉栓塞的发生与肝硬化后脾切除手术密切相关, 其症状与体征无明显特异性, 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以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病因诊治

参考文献

[1]金忠余.静脉滤器置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定向溶栓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6) :856.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篇2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血栓形成 诊断与治疗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最早由Eilot在1895年首先报道,1935年由Warren和Eberthert总结并确立了临床上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疾病。 1994年前MVT仍然是致死性疾病,其死亡率达27%。MVT是一种肠系膜静脉阻塞性疾病,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累十分罕见。发病率较低,因其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较少,早期诊断较困难。尤其在基层医院对本病认识不清,所以误诊率较高,我院从2001~2005年共收治11例MVT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1例,10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在35~74之间。平均50 ±3.6岁。病程为1周~1.5个月。

临床表现:本组11例均以腹痛病史入院,入院前病史2~7天,起病初为隐痛或阵发性腹痛,可自行缓解,逐渐加重,后期腹痛无缓解,其症状有类似肠梗阻表现,即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增高、X线腹透可见液平。早期无腹膜炎表现,虽然腹痛剧烈(呈绞痛),但腹部体征极轻,腹软、全腹无压痛、无腹膜炎表现,腹穿阴性。后期为腹膜炎表现,腹穿可有血性腹水,腹水镜检可见脓球。

本组11例中均有厌食、腹部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6例伴有恶心呕吐,3例呕吐咖啡样物,2例便血,5例体温在38℃以上。

本组11例中伴有伴发疾病占54.5%,其中血栓性静脉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门静脉高压症2例,阑尾炎术后1例,11例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例有中毒休克表现,并且腹腔穿刺均抽出血性腹水。

治疗:2001~2003年5例(4例行开腹手术、1例行抗凝治疗),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全部小肠坏死,无法进行肠切除。2003~2005年6例(1例行开腹手术、5例行抗凝治疗)。

本组中6例是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同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

结 果

术中均见腹腔积液(呈血性),小肠肠管呈不同程度肠壁水肿、肠壁变硬、出血及坏死,相应肠系膜水肿增厚、肠系膜静脉内血栓形成。肠切除段可见肠黏膜糜烂、脱落、坏死。

讨 论

病因 :MV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直接导致MVT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1]。原发性MVT可能为早期对蛋白s和c、抗凝血酶Ⅲ缺乏等疾病的认识不足,继发性MVT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周围静脉炎、腹腔炎性疾病、腹部损伤、腹部手术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使用口服避孕药物等[2]。

治疗:根据Laurent Brunaud教授在急性MVT非手术治疗方面报道,急性MVT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生存率是近似的,对于非透壁性肠梗塞而言,单纯的抗凝治疗是可逆的。在张教授的实验中我们也看到:阻断肠系膜上、下静脉后6小时内死亡,而临床上病人往往发病几天,这是实验是静脉急性的完全阻断,临床病人则是血栓缓慢形成,并且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累十分罕见的结果,而这一结果使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MVT的治疗在于早期治疗,同时早期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是否有后期并发症的存在。张教授[3]等就报道了早期诊断溶栓治疗MVT 17例均获成功。而且本组6例均是早期诊断,并且进行抗凝、溶栓治疗,获得良好的结果。

保守治疗(抗凝、溶栓):对于MVT诊断成立,或经过排除法去除其他腹部疾病的情况,高度怀疑为MVT时,要尽快、尽早的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给予尿激酶50~100万U/日,常规肝素5000U2次/日静点或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给予低右等改善循环药物。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使其控制在用药前2~2.5倍之间。抗凝治疗时间在2周内,溶栓时间在5~7天。在保守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监测D-二聚体的改变。若病情好转则继续治疗,一旦腹部体征加重、腹膜刺激症状出现、腹膜炎发生、腹穿抽出血性液体,说明肠管发生坏死,应立即手术治疗,以防坏死逐渐扩大或毒素吸收加重病情。

手术治疗:对已有坏死的肠管应行肠切除手术,切除肠管距离病变范围应大于20cm,并扇形切除对应的肠系膜以防血栓残留并蔓延,继续发生肠管坏死。对于肠管处于水肿、变性严重,但还未坏死,可将肠系膜血栓取出,留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肠管部分留置于腹壁,观察肠管的变化,一旦坏死二次切除,如果血运恢复则可将肠管保住。

手术后治疗:无论是否切除肠管,术后均应给予抗凝、溶栓治疗,一是预防其他肠管再次发生MVT ,二是预防其他部位继发血栓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结论:总之,随着对MVT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种诊断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MVT的早期诊断率将大大提高;MVT治疗困难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荫槐,何三光,段志泉.现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4): 314~315

2 宋明.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进展.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28(5):280~283

急性肠系膜静脉栓塞 篇3

资料与方法

2005年以来收治50例肠系膜上静脉及门脉栓塞致肠缺血的患者, 男35例, 女15例, 年龄30~68岁, 平均49.5岁。这些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和体征, 均为CT确诊病例。

检查技术:采用CELight speed 16层螺CT机, 检查前空腹, 层厚5mm, 螺距1.5:1, 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 50例患者中均增强扫描, 以3ml/秒速率注射含碘对比剂100ml, 注射开始后行动脉期扫描, 60~80秒行静脉期扫描, 180秒行平衡期扫描。

结果

受累血管:50例肠系膜上静脉主干, 5例门静脉左右支, 2例肠系膜上静脉分支, 1例脾静脉。

直接征象:50例均表现受累血管增粗及充盈缺损, 平扫受累血管增粗, 增强受累血管充盈缺损, 栓子密度低, 无强化及营养血管影。

间接征象:50例肠壁增厚, 30例肠管扩张、积液, 25例出现腹水, 5例肠密度增高, 18例出现肠系膜水肿, 1例肠壁积气。

讨论

发病原因:在临床工作中, 笔者治疗了大量肠系膜上静脉及门脉栓子形成的患者, 对于该疾病的发病原因, 有些患者是明确的, 为继发性, 有些患者的发病原因不能明确, 为原发性;据目前文献报道, 肠系膜上静脉及门脉栓子形成的患者, 其中大概有75%的患者病因是明确的, 而其余25%的患者以目前现有的检查方法查不出明确的病因。在能查出明确病因的患者中, 最主要的病因是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所致的高凝状态, 如肿瘤、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等。对于年轻女性而言, 除了上述的主要病因外, 还有一种主要的病因是长期口服避孕药, 这种病因占9%~18%。

临床表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急性发病者发病突然, 迅速出现腹膜炎和肠坏死。亚急性是指那些腹痛持续数天或数周而发生肠坏死的患者。慢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实际上是肝前门脉高压。

CT表现:直接征象为50例均出现受累血管增粗及充盈缺损 (图1、2) , 密度明显低于动脉和下腔静脉, 栓子无强化, 需与癌栓鉴别, 癌栓有强化。间接征象: (1) 肠壁增厚:截断面见“双环征”, 密度为内低外高 (图2、3) , 肠系膜静脉的栓塞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形成瘀血、水肿, 致使肠壁增厚。本组50例均表现肠壁增厚, 厚度大4~8mm, 增强扫描黏膜强化, 与文献报道一致[2]。 (2) 肠管扩张、肠腔积液:30例出现肠腔扩张、积液 (图2、3) , 这是由于在供血减少时, 因缺血肠壁张力降低、蠕动消失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扩张。同时在缺血缺氧的肠腔压力作用下肠壁及肠系膜血管渗出增加, 使肠腔内充满液体, 有时表现为血性高密度渗液。 (3) 腹水:在肠管缺血缺氧严重病例会出现不同程度腹水, 有肝硬化者, 白蛋白低亦会出现腹水。 (4) 肠系膜水肿:18例可见肠系膜水肿。可见于多种疾病, 反映了血液淋巴循环障碍[3]。 (5) 肠密度改变:5例出现肠密度增高 (图4) , 增强扫描缺血段强化不均匀或延迟强化, 断面上可见分层, 呈“双晕征”。出现此征象标志预后不良[4]。 (6) 肠壁积气:1例出现肠壁积气 (图4) , 是由于肠腔内大量积气, 产生高压气体经坏死肠黏膜进入肠壁及血管内, 并经血流进入门脉。出现此征象标志患者预后不良。

本组病例继发45例, 分别为肝硬化30例, 肝癌6例, 胃癌肝转移3例, 胰腺癌6例, 其中原发5例, 肝硬化及肿瘤所致高凝状态为主要发病原因, 与文献报道一致[5]。

参考文献

[1] 杨波, 全显跃.急性肠系膜缺血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23 (9) :822-824.

[2] DesaiPK, TagLiabue JR, wegryn SA, et al.CT evaluation of wall thickning in the alimentary tract[J].Rad iolographics, 1991, 11:771.

[3] Klein HM.lensing R, klosterh alfen B, et al.Diagnostic imaging of mesen teric infarction[J].Radiology, 1995, 197:79.

[4] 江浩, 张蓓, 张华.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 (8) :85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治疗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肠胃科收治的3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1例, 女13例;年龄65~85岁, 平均年龄 (64.2±3.5) 岁。既往病史:高血压13例, 风湿性心房颤动9例, 糖尿病6例, 心功能不全3例, 脑梗死3例。

1.2 临床表现

34例患者均系急性发作, 表现腹部剧烈疼痛, 其中下腹部疼痛17例, 中腹部疼痛11例, 上腹部疼痛6例。恶心、呕吐22例, 便血13例, 腹膜刺激征7例, 腹痛压痛14例, 肠鸣音减弱9例。影像学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查均发现不同的小肠壁扩张, 证实肠系膜上动脉存在栓塞或肠梗阻改变。

1.3 治疗方法

34例患者均行经皮吸栓治疗。穿刺后, 选用特制的椎动脉引导管在路径图引导下缓缓插入病灶浅动脉内, 同时给予一定量的肝素抗凝。当导引导管头端达到血栓闭塞段上端时, 将导引管尾端连接50 ml注射器行负压抽吸, 将抽吸的血栓置于注射器内, 记录吸出血液量, 观察有无血栓斑块吸出。之后行动脉鞘造影观察血栓抽吸后血管再通情况, 直至官腔完全畅通, 血流改善。其中4例溶栓后造影检查发现管壁仍存残余血栓, 改为行球囊血管成形术;4例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确认肠系膜血管尚有侧支循环, 后行介入下肠系膜动脉溶栓治疗。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取门诊和电话随访, 首次随访于术后1个月, 此后改为2个月复查, 6个月后改为间隔3~6个月复查。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术后1个月腹痛症状消失, 检查无阳性反应, 排便正常无血便或黑便, 饮食正常;好转:术后随访腹痛症状明显减轻, 腹部压痛局限, 但需进一步观察;无效或死亡:症状未见改善或恶化、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4例患者中, 治愈23例, 均确定打通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动脉, 且血流恢复良好;好转6例, 其中3例发现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 经呼吸机支持呼吸及透析治疗后好转。2例显示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不全, 对症治疗后好转;死亡3例。

3 讨论

3.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特点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症状特异性不太明显, 但对循动脉关联疾病研究发现, 该病多在诸如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病变等基础上发病, 提示高血压、心脏病等与血管动脉相关疾病的患者尤其应高度重视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2]。调查发现, 栓塞栓子源于心脏病的患者占到80%~90%, 且以老年患者居多, 同时伴有房颤, 这或可作为本病的一个症状或高危因素之一[3]。从该病早期症状来看, 似与其他急腹症临床表现无特别不同之处, 其腹痛部位、病程演变过程与常见急腹症几乎相同, 因此临床对该病误诊率高, 而确诊时多已至病程晚期, 此时会经常出现腹膜刺激和中毒性休克, 机体内环境已严重失衡, 因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3.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

近年来, 随着血管造影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 腔内介入溶栓治疗显著提高了开放式手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通过发挥血管造影在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部位及其分支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可增加手术视野, 提高手术精确性;另一方面可对取栓效果进行即时、多次的评估, 从而了解血管再通情况, 为后续是否行剖腹探查肠管活性提供指导。在临床手术过程中, 时常会遇到栓子栓塞时间短、动脉未能彻底阻断情况, 对此先行取栓、吸栓治疗, 若无效或效果不甚理想则改行介入治疗。本组结果显示, 行取栓、吸栓加介入溶栓治疗的34例患者, 23例患者痊愈, 占总数的67.6%, 好转6例, 提示介入溶栓治疗对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是可行的、有效的。然而对溶栓时间仍有待于长期研究, 因为时间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时间长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综上所述,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病情凶险, 死亡率高,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 因此对出现类似急腹症症状时应加强诊断, 以赢得治疗的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1]马永强, 杨宁, 张晓峰, 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经皮动脉长鞘抽吸去栓的实验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2, 21 (2) :144-147.

[2]马昊, 章希炜, 杨宏宇, 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手术预后因素分析推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10) :1463-1465.

急性肠系膜静脉栓塞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 女5例;≥60岁者8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绞痛, 伴有恶心、呕吐等, 均为急性发病, 病程为6~48 h, 中间时间为10 h。均行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CTA。术前均诊断为SMAE。

1.2 治疗方法

根据有临床症状至手术的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I组4例, 均在发病的8 h内进行手术;II组8例, 均为发病8 h后进行手术。手术探查:术中见I组4例及Ⅱ组中的2例 (25.0%) 肠管缺血较轻, 未发生肠缺血坏死;II组6例 (75.0%) 发生肠坏死, 其中2例发生了局灶性的梗死, 4例发生了广泛的坏死 (全部小肠) , 腹腔见大量淡血性渗出。术中显露系膜根部, 仔细解剖肠系膜, 找到肠系膜动脉。全身肝素化后, 横行切开肠系膜上动脉的前壁, 以3F或4F的Fogarty导管插至肠系膜上动脉近心端, 取出栓子, 远心端以2F或3F的Fogarty导管取栓。取栓后, 应用剪破球囊的取栓导管向肠系膜上动脉远端注入尿激酸20万U, 观察肠管血30 min, 对于无活力肠管予以切除。术后持续普通肝素泵入, 监测APTT, 使其达到正常的1.5~2倍。

2结果

6例患者 (I组4例, Ⅱ组2例) 取栓后加末梢动脉内注入尿激酶后效果良好, 未发生肠坏死, 治愈出院。Ⅱ组在注入药物之后, 6例 (75.0%) 肠管无好转, 予以切除。其中, I组发生便血、MODS1例;Ⅱ组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 (其中2例放弃治疗) , 呼吸衰竭2例, 6例均死亡。

3讨论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 且发生率较低, 发病急骤, 很短的时间即可出现肠管坏死, 并且大多数临床医师对该病警惕性不高, 易延误诊治, 可导致急性广泛肠坏死, 病死率高达88%~98%[1]。剧烈急性腹痛、器质性心脏病、强烈的胃肠排空症状是该病的三联征, 有助于早期诊断, 尽早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根据本人的经验, 手术有以下几点体会:①不论肠管有无坏死, 均应先切开取栓, 尽快恢复血供, 再根据缺血肠管的血运恢复情况再决定肠管的实际切除范围, 尽可能保留肠管, 预防短肠综合征。②如果肠管已发生大面积不可逆坏死, 应尽快切除坏死肠袢, 减少毒素吸收。③取栓血供恢复后, 如果肠管生机不易判定, 可应用利多卡因行肠系膜根部封闭, 并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垫热敷缺血肠管10~30 min, 观察肠管生机。④应用剪破球囊的取栓导管向肠系膜上动脉远端注入尿激酸20万U, 以溶解小动脉内及静脉内的继发血栓。术后继续抗凝, 扩血管治疗。本人不建议术后大剂量全身溶栓治疗, 考虑大剂量全身溶栓治疗, 有引起血栓再次脱落致再栓塞之虞。⑤取栓插入导管时应避免粗暴, 以免血管破裂, 致肠系膜血肿。故建议远端用较软的2F/3F取栓导管。近端应用4F取栓导管, 置管时避免将血栓推入腹主动脉, 进而造成下肢动脉栓塞。若合并下肢动脉栓塞, 可同时行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⑥如果术中发现肠管内大量暗红色液体, 考虑存在肠黏膜缺血坏死脱落, 不论肠管浆膜血运是否良好, 在保证不影响肠道功能的情况下, 均应考虑行肠管切除。在小范围肠坏死可适当放宽肠切除的范围, 而大范围的肠坏死, 则应该考虑缩小切除长度。因为肠黏膜屏障破坏后, 不切除肠管, 术后感染中毒重, 且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可以导致患者衰竭死亡。⑥较肥胖的患者不易显露肠系膜上动脉时, 可经回结肠动脉取栓。

总之, SMAE的病死率极高, 尽早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如下原因易致迟误诊治:①部分医师缺乏对本病的认识, 仅满足于常见疾病的诊治。②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欠仔细, 以致忽略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尤其是对“三联征”的警觉。③辅助检查欠缺目的性。因此, 临床医师对本病应有较高的认识和警觉, 争取在肠坏死之前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当已有肠梗阻乃至腹膜炎征象时, 应果断地进行手术探查, 力争取栓或行血管架桥以恢复肠道血供, 并切除坏死肠管及栓塞的肠系膜。术后积极支持、抗凝并预防MODS, 如此才能在一是程度上提高SMAE救治成功率[2]。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5~2012年10月收治的1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手术证实。术后死亡6例, 治愈6例。结论 剧烈急性腹痛、器质性心脏病、强烈的胃肠排空症状是该病的三联征, 有助于早期诊断, CTA有重要诊断意义。提高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水平及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春喜, 王新文, 李荣, 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手术探讨.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 10 (3) :174-177.

上一篇:网络教育的建设下一篇:灌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