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意识培养

2024-07-17

学意识培养(精选十篇)

学意识培养 篇1

一、在化学教学中密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中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并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使学生明白, 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就一定要保护环境。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 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道理。使学生对学习环保知识感到既生动又兴趣盎然, 印象至深, 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

二、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实验教学中, 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 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在实验操作中, 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防止学生一昧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 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 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实验过程中, 注重环保问题, 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对于某些实验中的废弃物还可以变废为宝, 例如, 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固体可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作花、草、树、木的化肥等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还要不断改进化学实验, 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 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仅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 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强化环保教育。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 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寓环境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中, 一方面使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初步提高认识环境和评价环境的能力, 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而言之, 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并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 它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只有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 人人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 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学意识培养 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活动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下面我将谈谈从数学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二、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了小学实践活动“做数学”的内涵,我们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内容有书本上提供的,如在教完“人民币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我去买东西”,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不管是书上的,还是师生自行设计的,这样的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紧密结合教材;重点是解决单一课堂教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类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之后,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如二年级下册的《统计》,学生统计20分钟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统计的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活动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数学小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四、活动是张扬个性、体现创新的媒体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张扬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此便产生了不同的特点,这便是个性。活动便是使个性外显的一种方式,有个性才可能有创造。就这点来说,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将“钥匙”交给学生,创造性地教,要解放儿童,让儿童创造性地学。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课堂,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在活动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和思维发散的可能性,为学生创设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异中求优。在活动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活动是开放的天地、实践的场所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这一教学理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的封闭性教学而提出的,其实质是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只有采用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才可以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性教学过程。因此, 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应把自我发展的空间交给学生,使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形成自由开放、整体发展的机制,力求使数学活动课成为问题解决的“汇报课”,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学习动力的“激励课”,知识用于实践的“指导课”。

1、体现活动的开放性,促进全面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从具备多方面的智慧、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舞台,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潜能得以发掘。因此,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开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的开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尽可能的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时,我设计了“为我们的学校设计合理布局图”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生初步学会辨认东南西北方位,并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以后,问学生:你们想成为一名规划设计师吗?请每个小组拿出一张学校平面图和“教学楼”、“操场”、“实验楼”、“厕所”、的图形,请你们想一想,学校的这些设施建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布局?再说说这些设施的方位。由于活动问题的开放,学生们的设计也五花八门,而且非常富有实践性和创造性。

六、突出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实践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数学活动的实践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这么说,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数学活动中,突出实践,加强感悟,努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我们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例如:教学“体和体积”的概念,教师在一个盛有水的正方体缸里放入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学生观察到水面上升了,这样学生就直观地理解了物体具有占据空间这一特征。然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观察体验,悟出了圆柱形铁块的大小与上升水的体积有关,它们是相等的。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角度得出计算液体体积的多种方法。由于学生对认识客体的考察没有脱离实践,因此对“体”这种概念的认识就比较深刻,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在认识“体”这一概念以后,学生能主动借助与固体的体积去研究液体的体积。这种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及能力在实践中诱发出来,并得到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索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真正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当学生领悟到实践的价值时,就会自觉地萌发出再创造的动力,这样循环往复进行下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也会不断发展。

四、活动是课外实践的载体、数学价值的再现

英国教育学家萨德勒认为:“学校以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以内的事情更重要。”可以说,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适当的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数学信息、参观调查、体验生活,增加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了判断能力与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了综合的数学素养,扩大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的空间也增大了。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丰富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我的具体做法是: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来收集数学信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这样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发展数学才能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开展社会调查是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书本知识实践化。因此,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应付为积极参与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我经常结合课程内容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去到课外收集一些相关信息:例如,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告诉学生“白色污染”是个现实的问题,它对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以环境污染的实例出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他们通过网上浏览收集信息、查阅相关书籍等方法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成因、危害等,学生通过自己对网络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媒体的接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平均每个家庭1天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并利用这个平均值去算一算育红小学学生家庭每天、每周、每年使用塑料袋的个数。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认真地收集与白色污染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有的说,我家占地面积大约是120平方米,把全校师生的家庭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铺开相当于550个家庭的占地面积。有的说,体育场占地面积1公顷,把全校的家庭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铺开相当于7个体育场的面积等等。各小组根据自己得到的不同数据信息形成学习体会和探究成果:学生体会到白色污染的可怕性,消灭白色污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该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调查研究的气氛是合作的、认真的。学生能够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大胆的设想,积极参与,敢于发言。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收集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学意识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问题意识;科学素养;实验材料;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58-02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勇敢提出问题、积极研究问题,才会获得收益。爱因斯坦强调提问的重要性:“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然而在今天,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即使有问题也不敢问、不知怎样问或没有机会问,学生好奇善问的天性被禁锢,因此,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坚持兴趣引导,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兴趣爱好是学生提问题的源泉,是学生学好科学课的基础。学生只有对科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不断去探究,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如讲《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我先讲述了儿提时代做的一件傻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实施有线广播工程,每家每户屋内安装一个黑色的纸质小喇叭,小喇叭中间是一个圆形白色压电陶瓷片,正反两面分别焊接一根导线,外轮廓镶嵌黑色凹型硬纸片,我嫌黑色纸片不好看,用剪子剪掉了,把不显眼的压电陶瓷片悬挂在墙上,自从纸片被剪掉后,小喇叭再也不能发出声音了。当时自己年幼并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上初中,才明白其中奥秘。同学们,你们能讲出小喇叭不发声的奥秘吗?想知道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 声音的产生)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教学《空气中有什么》,上课时教师做演示实验:在水槽中点燃蜡烛,并用空杯子倒扣使它慢慢地熄灭。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看到刚才的实验现象你想提哪些问题?学生纷纷发言: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慢慢熄灭,而不是一下子熄灭?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刚才的实验,你还有什么重大发现?愿意自己做一做实验吗?此刻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了,他们按教师的要求一丝不苟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生成了新的问题:水为什么会上升?燃烧用去了多少气体?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趣盎然地进入了下一步的探究活动。

二、自备实验材料,加速问题的生成

充足的实验材料是有序进行实验的保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搜集实验材料的能力,且他们喜欢搜集,如讲《工具和机械》单元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钳子、小锤、镊子、螺丝刀等家庭常用工具;讲《声音的变化》一课时让学生搜集废弃小钢锯条,代替课本中的钢尺;讲《电磁铁》时,让学生寻找形状不一的各式磁铁、小磁针、铁粉、细导线、电池、铁钉等,鼓励自制电磁铁;讲《植物的种子》时让学生课前搜集多种多样的种子并带到班内展示;讲《蚯蚓》一课时让学生捉蚯蚓、饲养蚯蚓、观察蚯蚓。总之,凡是学生能动手找到的实验材料,尽量让学生去寻找。因为寻找材料的过程也是学生初步认知、研讨、探究的过程。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求知欲强,在自备材料时,每位学生一定会研究手中的材料、动手做小实验,脑海中一定会生成很多相关的问题并互相探讨,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得到了积极的培养。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搭建提问平台

在课堂上,让每名学生都提出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是很不现实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搭建提问题的平台。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分组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因素,保证在发挥优秀生引领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经过研讨筛选,凝结成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最终达到提升全班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使每名学生均受益。

四、改进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向,善待学生的提问,使学生在得到积极肯定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

其一,教师要奖励每一位善于提问题的学生。无论课上课下,教师都应该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提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可能对自己或对他人有一定的影响,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尽管有些想法天真幼稚不成熟。教师要热情地鼓励提问题的同学:“你讲的真好,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你的想法真的很奇妙,对同学们很有帮助,从你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你的知识面很广!”等等,经常采用一些传统的鼓励方式如鼓掌、伸出大拇指、做一个“OK”的手势等来鼓励勇于提问题的学生。

其二,把学生是否善问好答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教师上课带一个分数记录本,对课上提问题、回答问题踊跃且有创新、有难度的学生赋予一个分数,同时颁发 “智力星”奖章(学期初教师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好“智力星”奖章),全学期获奖章五枚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被评为三好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篇4

1. 创设生活情境,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中, 提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呈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加深他们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再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后, 他们就会把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联系起来, 认识到这个问题与数学有关, 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 从而建立起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 可以通过创设一个早上起床的情境让学生想想自己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是根据什么判断这个时间的? (看钟表) 引出钟表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还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而建立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2. 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尝试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数学的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发挥这一理念的作用。当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时, 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尝试着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 在教学垂线的知识后, 我出示一幅小明上学的线路图, 先让学生找出有几条上学的线路, 再找一找哪条是最近的, 想想为什么。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后得到垂直距离是最近的。又如, 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 有“小明的一天”这么一道题, 要找出小明做每件事的时间, 就可以让学生运用上面学过的看时间的数学知识找出每一个时间数来。这些都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举措, 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平时学的数学知识是可以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 体验到应用数学知识的成功。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周围出现的数学现象,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的语言非常简洁明了, 表达起来更加简单易懂, 很多学生都会说, 只是平时很少运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这时我们要引导他们大胆地说、乐意去说, 甚至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在课堂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回答问题, 引导多了, 学生就会慢慢习惯用数学语言回答问题。

(2) 要求学生在课外多用数学语言交流生活周围出现的数学现象, 让他们习惯于数学语言。例如, 一个同学买了一本作业本, 用了1元;另一个同学买了2本, 用了2元钱。第一个同学可以说, 我用了1元钱, 而第二个同学可以引导他说:“我用的钱是你的2倍。”

(3) 摘录数学语言的句子。鼓励学生把平时听到的、看到的运用有关数学知识的句子或词语摘录下来, 积累运用数学语言的经验。

(4) 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就是记录每日有关数学的知识, 它自然用到数学语言去写, 这样学生便会经过想再到写的过程, 数学语言能力便会逐渐增强。

在学习、练习和运用数学语言后, 学生便会养成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4.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反复练习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应贯穿在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实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做、观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它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非常有帮助。在教材中也编入了大量此类题目供学生作答。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其中的题材,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课本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向有着较大的指引性, 学生根据教材里面的内容探究学习时, 通过自主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汇报交流等过程活动, 让学生逐渐累积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达到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位置”这一教学内容时, 让学生现场实践一些知识应用: (1) 让他们说说自己前后左右各是谁; (2) 说说另一个同学的前后左右又分别是谁; (3) 说说教室、家里的前后左右分别有什么。让他们亲身经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活动, 强化他们的应用意识。

5. 结合现代社会中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使其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升华其数学应用意识

20世纪, 数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应用数学和数学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个学科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 由于广泛应用数学, 产生了许许多多现代化产物, 如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 电脑、数字电视、智能洗衣机等电器, 还有医学上的CT、核磁共振等, 这些高科技的产物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一方面,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内容, 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这些事物给学生亲眼目睹。另一方面, 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让他们自己去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 领悟数学知识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应用范围是多么的广阔, 应用价值是多么的高, 在开阔他们视野的同时达到了升华其数学应用意识的作用。

论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 篇5

论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信息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技巧,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总免不了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的“美”的追求,认识和研究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对于翻译本身来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如何在理解过程(对“美”的直观理解和对“美”的深层理解)与表达过程(“功能对等”的.选择、“归化”与“异化”的选择、对“美”的再现和再创造)中准确领悟和恰当传递美学意识,实可影响到能否正确生动地将原文信息中的美学内涵传递给读者.

作 者:唐健禾 陈琪 TANG Jian-he CHEN Qi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刊 名: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SOCIAL SCINECES EDITION)年,卷(期):200823(5)分类号:H059关键词:翻译过程 美学意识 理解 表达

树立两意识 轻松学古文 篇6

从初中到高中,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学一篇懂一篇,拿起另一篇却仍旧不懂。我该怎么学古文,怎样才能提高我的古文阅读水平?希望编辑老师给我指一条捷径,谢谢你们啦!

教师答疑

你好!能为你们解答问题是件愉快的事情。你说“读一篇懂一篇,拿起另一篇仍旧不懂”,这说明古文阅读的迁移能力不足,这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也是高中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阅读一篇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解决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研究文章“如何写”的问题,思索文章“为什么美”的问题。高中生往往因不能理解字词,无法完成第一步,进而很难完成后面的阅读。准确的理解字词句,成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的关键。如何解决呢?我认为在于养成两种阅读意识。

一、积累意识

没有积累,谈不上阅读;没有积累,谈不上迁移。积累什么,如何积累是初学者特别应该研究的。

我们必须了解古代汉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点。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古代汉语的词汇知识,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和古代文化知识。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的词,在汉语里,一个个词合起来构成汉语的词汇。如果我们掌握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就算是基本上掌握了古代汉语,所以积累词汇是重点。古今汉语的语法差别不大,但掌握规律性的内容是必须的。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官职科举、宗法礼教、服饰器物、历法刑法等内容。以下面短文为例,看看应该积累什么。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钓于濮水》)

[词汇知识]

①古今异义:往矣,(古义)回去,(今义)前往。

②词的活用:累,使……累。巾,用巾包着或者盖着。笥,用竹箱子装着。

③单音节词为主:持,拿着,握着。顾,回头。曳,拖着。宁,宁可,愿意。

[语法知识]

①句子的成分: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主语+谓语)

庄子||持竿不顾。(主语+谓语)

②省略句:(你们)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楚王)愿以境内(之事)累(尔)矣。

③倒装句:庄子钓于濮水。(状语后置)

④固定句式:其……,其……(是……还是……)

[文化知识]

①大夫,官名,各历史时期的具体含义不同。

②庙堂,宗庙之堂,用来祭祀先人的地方。

二、整体阅读意识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先从文章的整体内容人手,领略文章大概。不纠缠于某一难字难句的精确理解,而着眼于不同文体大致内容的把握。比如,记传类文段,抓人物及人物间关系、事件、时段、结果等要素;议论文段,则抓论点、论据、思路;一事一议类文段,则了解事件与评者观点;写景叙事类文段,则弄清何人、何时、何地、所观何景、所抒何情等等。

初读全文,可采用做记勾画的方式以显示把握的重点。边读边画出难字难句的同时,还画出人名、官名、时间、地点等信息,或者开头结尾等处的议论抒情句,通过这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对文章宏观层面心中有数的前提下,再回过头来咬文嚼字,推敲难字难句,这样往往有得。但如果依旧不能解决,就只有求助于工具书或其他资料。考试中则可借题答题,阅读中模棱两可之处,可通过阅读题干和选项来理解文意,印证已把握信息的正确性。高考文言文最后一题往往要求针对全文内容选出不符合原意的一项,那么正确的三项无疑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地获取和印证已获得的信息。

实战演练

在儋耳书

苏轼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

[注]①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县。②少海:小海。③方轨:两车并行。

浅谈数学预习学案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7

预习学案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合理有效地设计预习学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设计预习学案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在概念、性质及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培养提问的针对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旧知识间存在着内在的递进关系。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事例,创设情境,精心引出新问题。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备感亲切,进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去括号”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探究过程,了解去括号法则的依据,会用去括号进行简单的运算,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等知识点的基础。初一学生接受该知识点存在着思维上的转换过程,对于括号前面是“-”号和括号前系数不为1的括号的去法难以掌握。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教材79页的农田问题,其中防护林带的长为(3a+4b+3a+4b)+(a+b)或3a+4b+3a+4b+a+b,水渠的长为(3a+4b+3a+4b)-(a+b)或3a+4b+3a+4b-a-b,你会把它们化简吗?怎样才能化简呢?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以“计算农田的防护林带、水渠的长度”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感受“去括号”的必要性及其价值。问题的多种算法,既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为学习“去括号”作铺垫。

二、主动探究,引发思维冲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得到重视。倡导由“静态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动态的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演变过程,关注学生探究、思考、交流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去改变教育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立场出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索。在探究中引发思维的冲突,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精心设置探究性的材料,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知识体系,选择一些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探究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步步为营。探究素材直接影响着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效果。以“去括号”为例,让学生自己填一填表格,并仔细观察,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去括号的方法吗?

“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学生通过数值计算、探索、讨论,发现a+(-b+c)与a-b+c的值相等,a-(-b+c)与a+b-c的值相等,让学生在研究中,经历去括号的过程,归纳得到去括号的方法。自主学习后,交流收获,提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得到收获的同时再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提问的针对性。

三、动手操作,凸显问题的本质

操作是数学学科教与学的基本方式之一。俗语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操作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一些数学的概念、公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很强,学生在形象的感官中,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形成思维的源泉。再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出问题,分析、综合,借助于语言表达出来,实现质的飞跃。数学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多感官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促使学生手、眼、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识过程,实现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渡,提高感知的效果,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在展开、折叠活动中,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学生动手试一试,把圆柱形、圆锥形纸筒的侧面分别沿虚线剪开,展平后看看得到什么图形。将无盖无底、无盖有底、有盖有底的正方体纸盒沿一条棱剪开展平,把得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学生手脑并用,逐一动手操作,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直指数学问题的本质。归纳出圆柱体、圆锥体展开图的特征,学会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否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学生思维活跃,在动手操作中凸显了教学的本质,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学意识培养 篇8

一、在肯定学习活动成果中, 培养小学生“我要学数学”能动意识

处于起始阶段的学习群体, 其学习心理对教师充满“膜拜”, 教师一举一动, 都将直接对学习对象的内在情态和外在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渲染. 小学阶段学习群体是教与学的活动进程生力军, 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亲身践行者, 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个体. 教者应深刻认识他们的主体地位,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品质. 但笔者发现, 还是有少数数学教师轻视学生个体人格, 忽略他们的能动潜能, 致使他们的心理处于 “警觉”、“压抑”状态, 实践活动成为被动行为, 毫无“自愿”、能动意味. 因此, 教师要增强小学生“学数学”的强烈意识, 首要任务就是要尊重学生, 肯定学生, 欣赏学生, 对小学生的实践探索活动、过程表现, 方法思路等, 要运用肯定性评判, 对呈现的优点长处要用“放大镜”, 对反映出来的不足缺陷要用“过滤镜”, 让小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决心, 从而树立能动学习数学的意识. 如“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知”一节课,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分析过程中, 由于学生在阅读和思考平行四边形定义内容及重点关键字词时, 将“相对应的”一词忽视, 导致小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图形的认知出现“片面性”. 此时, 教师没有一味的教训学生, 训斥他们认知探析活动, 而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段, 先用“学习活动表现不错”、“分析内容比较深刻”等积极的教学语言, 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和赞扬. 然后话锋一转, 引导他们再次对研析内容进行分析, 教师“点睛”向学生提出, 分析过程中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 小学生在教师肯定语言和顺势利导下, 内心能完全接受, 并将之转化为学习探知行动.

二、在生动教学情景氛围中, 培养小学生“我要学数学”主动潜能

情由景生. 外部环境或氛围, 能够对学生的内在情感及实践状态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功效. 新版数学教材, 具有更为清晰的画面感, 更为浓烈的生活性, 更为激励的情感性, 更为深远的实用性. 新教材的这些特点和特性, 对小学生的感官刺激和情感触动更为显著, 更为明显.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应该将新教材所具有的情感激发功效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释放, 设置出生动形象、趣味幽默、真实动态的教学场景或氛围, 引导小学生“亲临”现场, 感知和体验, 内心在受到触动下, 形成要学数学的主动潜能. 如“千克、克”知识点讲解中, 教者放大数学生活性元素特点, 采用情景讲解法, 设置“某一水果店销售水果”的生活场景, 让两名学生扮演“销售员”和 “顾客”, 再现在水果店购买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的销售场景, 并引导他们通过用手掂量、用称称重等方式, 对千克、克等重量单位进行直观、感性的一个认知, 让小学生切身感悟数学现实生活“应用之妙”, 内心受到强烈“刺激”, 形成主动探知的潜能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 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隐含了数学学科知识内容, 教师只要加以挖掘和利用, 必然会成为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习情感的有效“抓手”和有利“武器”.

三、在讲授数学学习策略中, 培养小学生“我要学数学”积极情感

笔者以为, 学习对象“要学数学”的前提, 就是要能够学习, 也就是要懂得和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实践证明, 掌握良好、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或解析技能, 是有效学习数学、主动学习数学的重要“前提”和先决“基石”. 笔者发现, 不少教师学科教学存在重数量, 轻讲解, 重结论, 轻进程的弊端, 忽视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讲解和传授, 导致小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 “无从下手”, “手足无措”, 影响和降低了要学数学的积极情感“主动值”. 笔者以为, 应将数学学习策略的讲解和传授, 作为培养小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重视对数学问题解题思路、解答过程以及解题方法的讲解和指导, 同时, 要让小学生成为“亲历者”, 参与问题解析的全过程, 感受和掌握解题方法或策略的内涵和精髓, 形成良好的解答问题技能, 由此在坚实方法论的保证下, 树立“我要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如“路程类”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 教师抓住小学生认知实际特点, 设计出“在一个400 米长的环形跑道上, 甲和乙两个人同向并排起跑, 甲的速度是每秒6 米, 乙的速度是每秒5 米, 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距离跑道起点多少米? ”问题, 组织他们进行探析, 教师进行引导, 形成“要求他们相遇的地点, 实际就是要求出他们二者之间速度之差, 然后通过追击时所用的时间和路程, 从而求出相遇时距离跑道起跑线的距离”的解题思路, 在面对此类数学问题时, 树立信心, 主动探究.

参考文献

[1]王朝阳.例谈情感体验, 让学生学会关爱[J].吉林教育, 2010年02期.

学意识培养 篇9

一、创设空间情境, 让学生想问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教师得在观念上要有数学问题意识, 感受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才能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并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师的作用不仅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上, 而且要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如改变传统的课堂结尾模式:“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当学生说听懂了, 没问题了, 下课铃也响了, 教师也“满意”的走了。这样的结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了一部分内容下来, 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懂、不可能个个都没问题了。因此, 教学流程的预设, 在课尾时应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自己思考, 发现并提出问题。当然, 教师也应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下适当的空白, 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 让他们互相提问, 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在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 而应持审视和质疑的态度。

二、创设冲突情境, 让学生要问

创设认知冲突情境, 就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环境条件, 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起学生概念上的冲突, 造成认知的不协调, 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皮杰尔主义者认为:认知冲突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便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激发其好奇心, 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 从而促进他们提出问题。

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创设问题情境,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 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自然会水到渠成了。

三、创设安全情境, 让学生敢问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一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消除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教师提供的心理安全环境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 想让学生提问题, 就必须让学生发现有问题可问, 努力营造安全平等的教育氛围,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灵感。开放、自由、和谐的教育氛围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适宜气候与土壤”。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 在提问时, 有些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对提错问题的学生, 也绝不能批评, 而应鼓励、启发其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时, 也应对其做出鼓励并讲明原因。如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 有学生提出“老师, 硬币为什么是圆的, 而不是方的?”这问题本身与所学内容无关, 但教师马上就表扬了他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并鼓励其他同学要像他一样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也就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四、创设激励情境, 让学生会问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兴趣能使人对问题专心致志, 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它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力之一。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 才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趣的问题设置, 给学生创设悬念, 当学生跃跃欲试时, 教师再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掌握新知。如在讲解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前, 教师先让学生出数考老师, 无论学生出多大的数, 老师都能一口说出此数能被几整除, 就这样, 学生的兴趣高涨, 一个比一个说的数大, 老师都一一说对, 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你们用心学, 你们这节课就能掌握这个本领,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学习新知识。

五、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善问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教师只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学生, 才能提出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 并引导学生去观察、解释和探究。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 可以先问学生:“你们今年几岁了?过了几年生日了?……小红今年8岁了, 可他只过了2个生日, 这是为什么?”有关生日问题在人们生活中是比较现实而且感兴趣的, 学生听了定会兴趣盎然, 议论纷纷, 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对于类似的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肯定迫切地想解决, 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学翻译中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影响 篇10

长期以来, “忠实性原则”在文学翻译中占主导地位。不论是西方的“等值”、“对等”学说还是中国的“信、达、雅”, 都是主张以原作为权威, 追求译作与原作全方位契合, 译者在翻译中扮演着仆人的角色, 必须忠实于原作和作者;在地位上, 译者从属于作者, 译作从属于原作。然而在实际翻译操作中, 由于中西语系、社会文化等领域存在的巨大差异, “忠实性原则”在推崇“忠实”的同时却也无法否定那些“不忠实”甚至“叛逆”的精品译作。这种矛盾实际正是说明了传统的忠实译论已经无法全面解释所有的翻译现象。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文化转向的翻译理论给中外译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 译者主体性开始得到发掘, 人们的注意力也从“原文中心”转向了“译文中心”, 译者与作者不再是主仆关系, 而是享有同等地位。美国学者勒弗菲尔 (Lefevere) 是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勒弗菲尔将社会视为一个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大系统, 而文学则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社会中的各个系统相互制约影响 (Lefevere:11) 。总体说来, 文学系统包括文本本身和写作、阅读和改写文本的人, 影响文学系统的控制机制 (control mechanism) 有内外两部分:一是文学系统内部的由评论家、教师、译者等组成的“专业人士” (professionals) , 他们控制文学的诗学 (poetics) ;一是系统外部的由促进或阻止文学阅读、写作或改写的各种权力 (人或机构) 组成的“赞助人” (patronage) , 他们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更感兴趣 (Lefevere:16) 。勒弗菲尔将翻译活动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 把翻译成果作为译入语文化中的译作加以研究, 考察文本与文本外的意识形态、文化、历史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是翻译研究中的新声音。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 考察译者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如何操纵原文, 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在译语环境中建构所需文化。

二、意识形态影响译者对原作的理解

意识形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 演化极其繁杂的名词。它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属于意识形态部分的总称, 亦称‘社会意识形态’, 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新编哲学大辞典》, 1293-1294) 。提出制约翻译二因素论的勒弗菲尔没有给意识形态下一个确定的定义, 是其翻译理论的遗憾之处, 但他却对制约意识形态的赞助人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指出, 赞助人是“促进或阻止文学阅读、写作或改写的各种权力 (人或机构) ”, 赞助人可以是“个人势力、集团、机构、社会阶级、政治团体、出版社、传媒机构”等 (Lefervere:15) , 而权利机构在控制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意识形态对译者如何理解和阐释原文也更多地反映在政治层面上。

正是因为译者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影响, 对原作的理解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原作, 有时会对原作做出若干种解释。同一作品在同一个国家被翻译, 由于译者所处的时代不同, 受不同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 也会对作品做出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第34章中刻画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达西的不满, 同样的语言描写在不同时代的中国译者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以下3个例子分别是王科一1955年的译作和雷立美2003的译作, 通过比较他们的译文, 译者在翻译中受自己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可见一斑。

原文1.I have never desired your good opinion, and you have certainly bestowed it most unwillingly. (Austin, 1996:205)

王科一版:我从来不稀罕你的抬举, 何况你抬举我也是十分勉强。 (1986:216)

雷立美版:我从来不企望你对我有什么好的看法。你刚才对我的一番盛情嘉许当然完全不是由衷之言。 (2003:140)

原文2.Or under what misrepresentation can you here impose upon others? (Austin, 1996:207)

王科一版:你又将怎样来颠倒是非, 欺世盗名? (1986:218)

雷立美版:还能用什么样的虚言假语来欺蒙别人? (2003:142)

原文3.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on to marry. (Austin, 1996:209)

王科一版:我还没有认识你一个月, 就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 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 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1986:219)

雷立美版:我认识你还不到一个月, 我就感到, 任何人都不能说服我嫁给你, 你是普天之下我最不愿以身相许的男人。 (2003:143)

同样的原文, 新时代的雷立美用了较为中性的语言再现了原文, 而王科一凭着自己的主观性, 在译文中添加了不必要的、中国人特别敏感的主观成分 (如“抬举”, “欺世盗名”, “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 , 夸大了伊丽莎白对男性的批评色彩。王之所以这样阐释, 与他当时的年代的意识形态有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政治气候敏感, 阶级斗争火药味十足, 译者很容易自觉地将伊丽莎白当作是中国受男性压迫妇女的代言人, 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责备看作是妇女对腐朽社会男性的控诉。

三、意识形态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

理解是翻译的一个重要过程, 而表达便是把这一理解的结果在归宿语体现出来。如何在归宿语中表达译者的理解就涉及一个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 而译者如何选择翻译策略, 是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 在很大程度上也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意识形态不仅指大环境下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一整套或有系统的社会文化信念和价值观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清代的严复被誉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他一生致力于译介和传播西方思想文化, 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译作。严复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正法”翻译, 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解释了非正法:“题曰达旨, 不云笔译, 取便发挥, 实非正法。”非正法翻译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变译, 即“译中有评、译中有释、译中有写、译中有编、译中有‘附益’、译中有删削、译中有案语” (王秉钦:71) 。在译《天演论》时, 严复的译者主体性得到了极致的发挥。考虑到英汉语言、文章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为了达到顺和美的标准 (即他“译事三难”中的“达”和“雅”) , 他不拘于原作的句式语法, 颠倒原作结构, 改变语气、人称、情调, 将一部通俗自然的现代科学文译成一篇桐城气十足的雅洁的古文;同时加入大量的案语, 不仅注释了文中不为国人接受的新思想、新事物, 更是旁征博引, 阐发自己的独识先觉、思想主张。“非正法”是严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摄取西方文化思想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翻译手段, 是他出于对社会、对读者高度负责而创造出的可行的译法。严复意识到当时国家落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思想守旧、人民视野封闭, 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引进西方的先进文明思想;他将吸收先进文化、引发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官僚士大夫们的身上。为了吸引官僚士大夫群阅读自己的译作, 严复不惜将赫胥礼的现代文变成平仄有声的古文, 可谓用心良苦。

与严复翻译思想大相径庭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大文豪鲁迅先生。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主主义革命, 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的转折时代。受这一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鲁迅的翻译思想闪耀着革命思想的光辉,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他主张的“宁信而不顺”的“硬译”方法力求保留原作的丰姿, 要求译文有异国情调, 即所谓的“洋气”;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 “一方面尽量的输入, 一方面尽量的消化, 吸收, 可用的传下去了, 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 (《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 转引自王秉钦:121) 。鲁迅提出这样的翻译方法, 向传统的严复时代的变译提出了挑战。雅洁的古文只能在士大夫和文人墨客的圈子里生存, 要提高国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素质, 就必须提倡白话文。为了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发展中国的白话文, 鲁迅采取了忠实于原作的白话文的直译法;这样的翻译方法一方面使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思想不走样地传入中国, 另一方面, 引进欧化的语法有利于当时还不成熟和精密的中国的白话文的改进和发展。严复和鲁迅, 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两位翻译大家, 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个人意识形态的不同, 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策略没有高低之分, 各自的译作均在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结语

“原文中心”的翻译理论无法解释不同历史时期的复杂的翻译现象。历史证明:无论是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 还是其翻译策略的选择, 不仅受到原文的左右, 更加受到其所处国家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本文探讨的中心在于: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影响不容忽视。“当我们不再把对翻译的理解停留在字词的层面上, 不再试图去寻找与原文本对等的影子, 而是把翻译文本看作经过变形和改造, 融入译者主观审美和历史存在的一种自足的艺术创造产物时, 立刻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面临关于翻译主体性及其能动空间的提问” (袁莉:402) 。翻译参与了译者创造性的文本操纵过程, 而这一创造性则是受译者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所深深影响的。译文不是对原文的简单复制, 而是体现了译者意识形态的文化政治行为。

摘要:文章探讨的中心在于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影响。翻译行为并不是简单复制原文, 而是体现了译者意识形态的文化政治行为。本文从历史的角度, 考查译者在译语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如何理解阐释原文、选择翻译策略, 在译语环境中建构所需文化。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解,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黄楠森, 杨寿堪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Z].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2]雷立美译.傲慢与偏见[Z].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3.

[3]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5]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A].张柏然, 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6]Austin, Jane.Pride and Prejudice[Z].Beijing:Com-mercial Press, 1996.

上一篇:书馆建设下一篇:语言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