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长期增长

2024-08-21

经济长期增长(精选十篇)

经济长期增长 篇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GDP年均增长9.79%, 原油消费年均增长5.77%, 而国内原油供应年增长速度仅为1.67%。特别是我国不断增加的石油需求和对进口石油越来越高的依存度 (自2004年以来, 我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一直位居40%以上) 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石油安全。因此, 对中国石油消费的基本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开创性研究是Kraft和Kraft (1978) 二位学者做出的, 他们发现GNP增长与能源消费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Crompton和Wu (2005) 基于1956年~2003年期间中国的能源消耗问题, 预测在2004年~2010年期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Zhu (2003) 认为, 在中国如果天然气、核能源和电力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石油消耗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减少以及石油存储量的减少都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范雪红、张意翔 (2005) 通过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发现,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带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却并不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因。田澎、靳萍 (2006) 利用1953-2002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李光谱 (2009) 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认为, 导致中国石油消费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消费本身的累积性冲击。石油价格的波动并没有导致石油消费显著下降。在长期, 煤的消费会对石油的消费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综述, 解释研究石油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基于我国1553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相关系数和冲击反应动态的分析, 表明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轨迹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石油消耗增长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强, 而经济增长率变化对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影响较弱;最后对所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解释。

二、石油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一) 数据

我们分别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和年度石油消耗水平值的对数值, 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增长率和年度石油消耗增长率, 选取的数据样本区间为1953年至2006年, 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及《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二) 动态相关系数分析

我们分别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和年度石油消耗水平值的对数值, 利用变量gt和Ot代表我国年度实际GDP增长率和年度石油消耗增长率。GDP与石油消耗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可表示为:

其中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 分别表示两变量的标准差。j<0表示当期gt与滞后j期Ot+j之间的相关性;j<0表示当期gt与超前j期Ot+j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样本协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GDP增长与石油消费增长的动态相关系数轨迹。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所有时滞范围内, 经济增长率与石油消耗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时正时负, 当期的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最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接近于0.4, 这说明当期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快速增加会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率, 从而导致同一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在3年的期限内, 二者的相关性轨迹具有负向的变化模式, 超前3年的石油消耗增长率与当期经济增长率的负相关性最强, 几乎达到-0.65, 而且这种负向相关性说明前期的石油消耗增长速度将对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负向影响, 前期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加会阻碍后期经济的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我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 国内石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 在供求矛盾日益增强、石油战略储备不足的情况下, 前期石油消耗的快速增加将会减少后期石油的供给, 导致资源紧张, 油价上涨, 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另外, 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轨迹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石油消耗增长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强, 而经济增长率变化对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影响较弱。在经济长期发展态势下, 石油消耗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 而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对石油消耗增长速度产生反馈作用, 高速的石油消耗增长量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降低石油消耗增长率。

(三) VAR结构的冲击反应函数动态反应路径分析

我们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率序列和石油消耗增长率序列中的波动特征。首先利用信息准则和拟合优度检验, 选择AR (1) 过程描述石油消耗增长率的均值过程, 并估计石油消耗增长率序列的GARCH (1, 1) 模型如下 (仅给出方差方程, 均值方程略) :

采用同样的检验办法, 我们选择经济增长率的均值过程为AR (1) , 然后建立并估计GARCH (1, 1) 模型如下:

从方差方程估计的显著性上看, 上述模型的估计效果较好, 表明石油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序列中存在着明显的条件异方差现象。进一步, 图1和图2给出了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条件异方差曲线。

在图1表明1953年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 由于参考和借鉴了苏联模式而大力发展高耗能的重工业, 1958—1960年又实施“大跃进”发展战略, 粗放型增长方式无以复加地放大了,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系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1961年国家无力再支撑“大跃进”模式, 导致了1961—1963年的能源消费负增长, 1960—1963年能源消费下降幅度达到48.43%。1967年“文革”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能源消费量随之下滑, 但这一次的影响并没有持续太久。随后,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家生产建设资金紧张, 造成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下降, 出现1981年的能源消费负增长。进入90年代中期, 我国显露出买方市场特征, 国内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产品与要素市场需求都表现出疲软的迹象, 1997—1998年旺盛的能源需求也得到暂时的降温。

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从建国初到现在的经济增长率波动的状况, 在1958-1960出现第一次波动聚类区;1966-1972出现第二次波动聚类区;19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一直都比较活跃, 出现经济增长率波动的持续“多高态势”。综合图1和2的分析, 本文认为在大多数年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均围绕经济增长速度上下波动, 改革开放前波动较为频繁且幅度较大, 反映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 资源的配给制度与现实经济的不和谐。1978年后, 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波动较小,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这表明经济运行趋于平稳, 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2003年后, 大量的重复建设与投资冲动降低了投资效率, 同时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上升,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再次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能源利用效率下降。

而采用VAR结构当中的冲击反应函数识别经济增长率波动和石油消费增长率波动对各种冲击的动态反应过程。我们采取含有3阶滞后变量的VAR模型 (进行阶数比较后, 发现3阶的效果较好) , 取经济增长率和石油消耗增长率的波动成分建立VAR模型, 并选取滞后长度为10年, 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到冲击反应函数, 其轨迹由图4和图5给出。图中的横坐标是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 (以年度为单位) , 纵坐标直接以坐标尺度表示百分点数。

从冲击反应曲线当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冲击反应模式不同:当发生一单位石油消耗增长率波动成分的正向冲击后, 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首先具有负向的反应, 并在3年后达到最大值-0.03, 而后有所缓和, 在4.7年后变为正向反应, 并在7年后方向又有变化。而当发生一单位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的正向冲击后, 石油消耗增长率在1年后达到正向的最大反应值0.057, 随后有所下降, 在3年后方向改变。

注意到图3和图4纵坐标尺度上的差异, 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对石油消费增长率波动成分的冲击反应惰性更强一些;石油消耗增长率波动成分对经济增长率波动成分的冲击反应显得更敏感一些, 特别是在单位经济增长率波动冲击发生的1年后, 显示出经济增长对石油消耗具有很强的冲击作用。将石油消耗的波动成分和经济增长的波动成分的预测方差进行分解, 可以判断形成这些变量波动性的主要成分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所在各列表示它们在形成标准差中的贡献) 。方差分解提供了另一种描述系统动态性的方法。方差分解给出每个扰动对VAR中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三、基本结论及解释

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 对我国石油消耗与GDP水平值以及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石油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容易被察觉, 因为在经济增长的当期 (一年内) 二者是正相关的, 只有在长期石油消耗量的增长速度过快才会阻碍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的高速增长才能够促使石油消耗增长率下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首先, 当期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短期内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长会刺激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大量的石油消耗部门能够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其次,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 石油消耗量的快速增长会阻碍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 这归因于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 前期石油的过快消耗可能会导致后期石油能源供给不足, “中国国家能源综合战略和政策研究组”对我国石油供需预测认为, 到2020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 但是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 到2020年预计为1.8-2.0亿吨, 然后逐年下降, 而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4.5亿吨。这些数据也更加警示我们,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不能以石油的加速消耗为基础, 尽管在短期内会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 以加速石油消耗而带来的经济短期内的高速发展, 最终有可能因为石油供给不足而导致经济的衰退;最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内, 经济的高速增长会降价石油消耗的速度, 有两点原因:一方面, 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加速石油生产企业、石油需求企业以及石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从而会使石油的生产技术、利用技术大为改进, 从而提高石油利用率, 进而降低了石油消耗增长率;短期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会促使石油消耗增长率的下降, 这是因为,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只有在长期经济增长中该作用才能凸现。

摘要:本文利用动态相关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石油消耗与经济增长水平值以及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 在经济运行的长期过程中, 石油消耗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在短期内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促进石油消耗的迅速增加。

关键词:石油消费增长,经济增长,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1]Yu, E.S.H., Hwang, B.K., 198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Future Results”, EnergyEconomics, 6, 168-190.

[2]Cheng, B.S., 1995, An Investigation of co integrationand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21, 73-84.

[3]李光谱.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价格月刊, 2009 (1) .

[4]李震.中国石油供需趋势预测及供需矛盾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5]王海鹏, 田澎, 靳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6 (3) .

对“经济长期发展”的思考 篇2

内容摘要: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威胁,经济发展必然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支持长期经济发展的经济思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长期发展,循环经济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用较短的时间走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较长的时间才走过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大量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经过深度利用即被消耗,生态和自然环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导致本应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已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到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形成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态势,对生态系统、食品、以及人体的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这些情况的出现反过来又对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经济长期发展的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而与之相应的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日趋严峻。如果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再按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去盲目追求物质的增长。

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概括地说,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效率’。但是,我们不应把经济长期发展的“长期”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很有限的时间观念,而应将我们的眼界尽量扩大,只有跳出了追求 “短期经济增长”这个惯性的巢臼,才容易对一些问题进行更加深人的观察和认识。

在理论上,自然资源储量的有限性和经济发展需求上的无限性是制约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个制约整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就是经济发展本身不可避免的造成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染污。这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假如要把这些污染恢复到染污前的状态所要投入的资金实在是很难估算的。以前,某电视台在新闻中曾报道过“昆明滇池”的情况,像这一类的情况为数并不少。

要减小以上两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首先应调整发展经济的观念,高瞻远瞩、全面审思,以尽可能大的全局为观察点,建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与环境保护观,努力追求整体最佳化效益。如果没有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就盲目地制定一些经济增长目标往往不会收到理想的长期效果。

在我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好的经济发展思想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但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以“长期和谐”发展为目标,绝不能只顾发展经济而置“人与自然”的固有联系于不顾。

我们也往往会被一些从短期看来有效果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是非常糟糕的经济思想所蒙蔽。比如:“盲目提倡高消费,过度倡导消费刺激生产……等”。这种经济思想,很容易在生产领域造成资源的无畏耗费,也容易在消费领域产生不注意节约的不良倾向。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核心理念大相径庭。

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经济方面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足以使国民在物质和金钱上有比较大的提高,但要想使国民素质有所提高就绝非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可做到的。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

如果从自然生态的角度看,发展经济的本身就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要做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思想。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

因此,循环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世界上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

三、循环经济值得推广原因

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强制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

循环经济则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上。从技术上看,清洁生产最初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物综合利用演化而来。它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之中,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污染预防,实施全过程管理,通过节能降耗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一种理论范式,可很大地缓解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长期发展的一种可行之路。

四、推广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体制的支持,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体制严重落后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国家相比,体制滞后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

首先,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采取循环经济发展的态度以及在具体实施上存在差异。

其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

再次,宣传动员力度不够,民众参与低下。

五、推广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对各类企业和民众的宣传,更新观念使发展循环经济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同和重视。应将长期经济发展的观念统一到全面协调发展上来,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物质发展、轻精神文化建设;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倾向。

各级政府应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积极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扩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

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推广,需要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众较高的环保意识作基础。应尽快制订出详尽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地方主管、企业和公众的责任,鼓励每个人为建立循环社会做出努力;增加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对产品从生产到最终处理的全过程负责;

借鉴国外发展的相关经验,着手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制订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也是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的载体。

六、结语

经济长期增长 篇3

“我们预测,2011年第四季度GDP增速9.0%,全年可达9.3%;根据模型测算,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

尽管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四年,世界各国也相继采取了各种调控政策措施,但世界经济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复苏。当前,欧债美债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通胀和热钱等不利因素冲击新兴市场……这都显示着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不明朗。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形势到底如何?引发此轮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全球经济格局有何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形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全球经济:

长期波动低速增长

《经济》:从2007年开始,全球经济一直陷入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之中,您对全球经济形势有何判断?为什么?

李扬:2007年3月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其严重程度堪与上世纪30年代危机和70年代危机相比。因此,我们的判断是,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这个时期可能延续5~10年。

形成这一判断的基本根据是:此次全球经济危机,集中反映出发达经济体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等各个层面存在严重扭曲。因此,危机的恢复须以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基本前提。但是,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十分困难,而且短期内难以奏效,其过程亦十分痛苦。

此外,4年来,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各国均采用了大量非常规刺激政策。这些政策或在短期内有阻止危机急剧下泻的作用,但亦有损害经济长期发展基础的副作用。如今,这些负面影响已开始显露。这无疑给艰难恢复过程中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经济》:多数学者认为,蔓延于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过度消费产生的,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扬: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消费拉动为基本特征。消费超出收入水平,形成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意味着低储蓄并导致过度借贷。过度借贷持续恶化便形成债务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美国和欧洲均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在美国,次贷危机首先是私债危机。私债危机发生后,为了救助,美联储和财政部先后深度介入。致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大了数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均创历史新高。于是,私债危机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私债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并发。

在欧洲,危机发生的路径有所不同。那里径直发生的是主权债务危机。这集中体现了很多欧洲国家多年来财政赤字高悬并依赖它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由于私人部门借债生产和消费的现象在欧洲也十分普遍,加之政府的主权债务多被私人机构购买并持有,致使主权债务危机迅速向私人部门转移,私债危机接踵而来。于是,那里也是主权债务危机和私债危机并发。简言之,此次主要发生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危机是广泛涉及公、私部门的全面债务危机。

2、实体经济层面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表现在实体经济方面,便是长期过低的国民储蓄率。因此,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发达经济体必须提高其储蓄率。然而,一方面,在长期崇尚消费的经济体中,提高储蓄率绝难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提高储蓄率本身,正是一个经济紧缩的过程,这会大大延缓经济恢复的步伐。

3、金融领域中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表现在金融领域,便是过高的杠杆化。病因在此,发达经济体的全面恢复,显然就以金融部门全面“去杠杆化”为必要条件。但是,去杠杆化也是非常痛苦的长期过程。一方面,去杠杆化所需的资本只能得自实体经济的储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另一方面,去杠杆化的本质是修复资产负债表,而这个过程将大大降低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例如在今天的美国,虽然联储和财政部联手投放美元并已达到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程度,但其国内信贷市场依然不振,流动性依然奇缺。加之,诸如“巴塞尔Ⅲ”之类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客观上也会对金融部门的放贷能力施以极强的约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欧洲理事会于本月27日宣布的在2012年6月底前将欧洲主要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的决定持怀疑态度:我们不仅认为该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也对其政策效果存在质疑。

4、财政领域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表现在政府部门,便是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率和相应的高债务率。因此,平衡预算,构成了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的最重要环节。但是,实现这一目标更是困难重重。平衡预算,必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这意味着要裁减公职人员,减少福利支出,缩减政府投资;同时,需要增加税收,从而增加居民与企业的负担。这一战略举措的宏观效果就是削减需求,增加失业。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恢复,进一步,还会带来无尽的社会动荡,抗议、罢工和社会对抗。毋庸置疑,在社会动荡的环境下,经济形势难较快恢复,更难稳定发展。

总之,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了两难困境:要想真正走出危机,他们必须在实体经济、金融和财政等多层面上动大手术;而治理债务问题的任何举措,都将严重拖累其经济恢复的进程。这使得危机的恢复过程具有了长期性。

《经济》:您认为,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显著的变化?

李扬: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产生了一波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化浪潮。这一浪潮导致全球分工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生产链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重组。形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发达经济体主要集中于发展高端制造业、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同时致力于“制造”并向其他国家输出各类“规则”、“标准”和“秩序”;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外围”,广大新兴经济体则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成本,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从事传统的制造业,并被动地接受各种冠以“国际惯例”、“最佳实践”等基于发达经济体之实践和价值标准之上的规则、标准和秩序。

现在,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产出中的增量贡献继续超过发达经济体,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完全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发展模式已趋式微。面对这一事实,发达国家不得不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包括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任务,所谓“再制造”、“再出口”、“再工业化”,乃至建设“智能地球”、“低碳经济”等等,便是这种努力的具体体现。但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调整劳动力市场结构,同样绝非短时期内所能完成。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就难以进入新的稳定发展轨道。

《经济》:您认为当前的世界经济萧条,对中国经济有何挑战?

李扬:全球经济萧条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如果全球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中国在未来5~10年中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自然是紧缩的。这意味着,依赖外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对于中国的增长当然不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引擎。但是,就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而言,这无疑创造了一个好机会。

中国经济:

增长趋缓已露端倪

《经济》:多数经济学人认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趋缓。请您预测一下今年全年GDP增速是多少?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有哪些?

李扬:我们预测,2011年第四季度GDP增速9.0%,全年可达9.3%;根据模型测算,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对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1、第三季度名义消费平稳增长,实际消费下降

2011年7月份和8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值分别增长17.2%和17.0%,比去年同期低0.7和1.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名义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第二季度增幅基本持平,实际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下降较多。经季节调整后,7月和8月实际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0.6%和10.3%,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左右。物价上涨速度较快、汽车销售大幅下降、新房销售面积有所下降并导致与新房销售相关的产品(如家电、家具、建筑和装潢材料等)的消费涨幅下降等,是导致实际消费下降的主要因素。

2、作为投资主动力的住宅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或面临下滑

前3个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出现回落。虽然住宅投资累计同比增长比去年同期略高,但是,随着政策紧缩与房地产调控的继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僵局。这对于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将产生抑制作用。尽管目前房地产投资仍处高位,但4季度已有回落迹象。另外,由于中央为控制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采取了若干较严厉的措施,使得地方投资资金来源成为问题,从而可能令地方投资增速加速下滑。总结以上,我们认为,作为投资主动力的住宅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在4季度将面临下滑趋势。这样,如何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处理好融资平台问题,就成为决定这两方面投资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

3、受外部形势恶化影响,外需面临萎缩

今年以来,我国商品贸易顺差呈缩小之势。考虑到目前欧美形势恶化,导致外部环境更加不利,我国的外需今后将面临较大负面冲击,4季度出口形势仍不乐观。但是,由于国内需求也在收缩,全年顺差规模不会下降太多,对GDP的负面冲击也不会太大。

4、国民经济运行领先指数的走势显示了同样的趋势

从社科院的经济领先指数看,经济增长的同比增幅自2009年12月以来连续下降,目前继续保持在相对低位。2011年6月,领先指数为102.9%,7月和8月分别为103.0%和102.8%,呈轻微下滑之势。这一趋势与PMI的趋势相一致。

预计三季度GDP增速9.3%左右,比2季度稍有回落。由此,2011年前3季度GDP增速将达到9.5%左右。从环比指标来看,1季度和2季度GDP环比年率分别为8.7%和7.8%,预计3季度略微回升至8.3%左右。鉴于领先指数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下滑,一致指数和领先指数的水平已经接近2008年4月和5月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须警惕领先指数增幅的进一步下滑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防止出现硬着陆。我们测算的四季度GDP同比增幅可能回落至9.0%左右,2011年全年增长9.3%。预计2012年一季度同比和环比分别回落到8.8%和8.4%左右,增长下滑趋势已较明显。

《经济》:您对我国通胀问题有何看法?

李扬:全球总需求的回落令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这将使得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就国内而言,食品价格尽管难以预测,但类似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上升的局面料难出现。

综合来看,由于目前物价上涨水平仍处于高位,我们仍需对物价上涨保持高度警惕。但是,在一系列紧缩政策的叠加作用下,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减速迹象: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实际消费增幅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保持平稳,但增速下降势头已初现端倪。鉴于此,在保持政策紧缩的总态势下,我们应高度关注出口、消费和投资的发展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简析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篇4

关键词:长期经济增长,增长核算,外溢效应

一、增长核算给我们的启示

增长核算背后的中心思想是, 产出的增长能被分解为可归因于投入要素增加的增长和未归因于投入要素增加的剩余增长。归因于特定投入的产出增长率等于此投入在G D P中的份额乘以此投入的增长率。产出的增长超过了投入的贡献。产出增长率与投入增长的贡献之间的差距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即它表示各种形式的技术变化总的影响。根据测算, 全要素生产率始终是增长的主要源泉。德里格斯等的结论: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别能解释工人平均收入差别的6 0%以上。在解释工人平均收入增长率的跨国差别时, 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甚至更大。全要素生产率差别能解释工人平均收入增长率的跨国差别的大约9 0%。

为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因素促进知识的积累, 特别是什么因素提供了对知识创造的激励。这自然地导致我们去探求下列因素的影响:研究和开发、干中学、外部性, 以及报酬递增;同时也导致我们去考察鼓励或者不鼓励知识创造的制度因素。

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1. 物资资本的积累是重要的, 但物资资本的积累不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

跨国数据表明较高的人均产出总是伴随着较高的人均资本存量。但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某种外生因素的引入, 则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最终无法避免零增长的稳定均衡状态。实证分析发现传统的要素 (劳动和物质资本) 并不能解释全部经济增长, 积累推动的增长有两个重要特征: (1) 长期内人均收入增长率趋同于技术进步率。增长率随资本密集度而变化:资本劳动比率越高, 人均收入增长率越低。 (2) 收敛性:如果真实人均G D P的初始水平越低, 那么模型预测的增长率就越高。但实证研究表明:如果除了初始资本密集度以外, 所有的经济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那么收敛性在绝对意义上会成立。然而, 如果经济体具有多方面的差异——包括储蓄倾向、生育倾向、工作意愿、技术的取得和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那么收敛性仅在条件意义上成立。既然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终极根源, 那么经济增长理论就不应该关注投入的积累, 而应该关注技术进步。

2. 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 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受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 不可能决定长期增长, 但知识或技术进步则不同, 它决定着不断变化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即使同样的投入要素也可以以异常多样的形式加以组合, 由此带来边际生产力递增的无限空间。因此,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内生化的知识积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水平。由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 投资与资本收益率可以是知识存量和资本存量的递增函数, 一国既有的知识存量越大, 其投资与资本收益率越高, 经济增长率也就越大。这不仅表明了经济长期增长的可能性, 而且表明了既有的知识存量的差异决定了各国投资与资本收益率的差异, 进而决定了各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同。

(1) 内生化的技术进步。知识或技术如同资本和劳动一样是一种生产要素, 并且是“内生的”, 是由谋求利润极大化的厂商的知识积累推动的。因此, 尽管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或知识的出现也许是随机出现的, 但技术进步或知识的全面增加与人们为其贡献的资源成正比例。 (2) 规模收益递增。在长期增长的经济过程中收益递增不仅是普遍的, 而且是必需的。内生增长理论家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引入增长模型中, 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这就突破了传统增长理论关于要素收益递减或不变的假定, 说明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与动力。

(3) 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在于分工的演进, 而分工的动态演进是由经济中的边干边学引起的。边干边学的存在使个人的生产经验不断积累, 生产的收益不断增加, 从而导致经济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加深和经济的内生增长。

3. 国际贸易和知识的国际流动是一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因为知识跨国流动, 国际贸易和投资影响对创新、模仿和使用新技术的鼓励。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产生一种“外溢效应”, 可以加速先进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 使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能够在贸易伙伴国内迅速积累, 从而提高贸易国的总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由于知识传播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可以节约一部分R&D费用, 间接地增加了本国国内的资本积累, 从而使各国经济得以更快地发展。就发展中国家而言, 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可以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加快自身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进而可以形成一种“赶超效应”。

4. 经济和政治制度影响对积累和创新的激励, 最终影响国家的长期增长。

目前的研究表明:与研发投入或物质及人力资本积累相比, 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更基本因素。许多结论目前尚为尝试性的:意义重大的技术进步一般都发生在能够较好的保护私有产权的国家。实现对产权的保护需要建立以下两种制度:促进交易的法律制度和限制行政官员权利的政治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并不是增长的充分条件, 因为重大的技术进步一般会导致经济组织的重大变革, 因此, 一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取决于其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 而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1]E.赫尔普曼:《经济增长的秘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经济开发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篇5

一、人才发展状况

(一)基本情况

1、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现。新世纪新阶段,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中央、省、菏泽市相继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部署。开发区建区以来,走人才强区之路,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有利地保障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2、人才队伍总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10年年末,开发区就业总人数XXX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有XXX人,占就业总人数的XXX%;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XXX人,占就业总人数的XXX%。在研发机构从事科研的人员XXX人,其中高级职称XX人,中级职称XX人,硕士研究生XXX人,博士、博士后XXX人。

3、人才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开发区坚持“科技兴区,人才强区”的方针,认真落实省、菏泽市,定陶县人才工作的各项政策,同时制定了具有开发区特点的人才支持政策,建立了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服务平台,营造了便捷、温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二)发展形势

4、“十一五”期间,面对经济全球化、国家加大西部开发力度、东中部产业西移加快等新形势,开发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到2010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XXX家,工业总产值将达到XX亿元,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业、生物医药制造业、化工及机械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出口加工业、现代物流业等。开发区现有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还存在差距,高层次人才短缺,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加快发展,关键在人。加快发展对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则要求和总体目标

(一)原则要求

5、坚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扩大人才总量与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坚持适度超前与质效统一相结合。

(二)总体目标

6、“十一五”期间,开发区人才总量明显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分布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规模和人才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有新突破。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环境一流、机制健全、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的人才优势区域,吸引和集聚各类人才的高地。到2011年,全区就业总量达到XXX人,中层以上管理、技术人才总量达到XXX人。“十一五”期间,人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XXX%,引进高中层管理、技术人员XXX名以上,其中高层次专家、博士后、博士XX名以上,留学归国人员、硕士研究生XXX名以上。

三、人才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7、坚持科学的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树立“科技引领,人才先行”的观念,以科技创新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以人才的培养和积聚为科技创新提供先决条件。全面落实“人才强区”战略的各项实施措施,为开发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8、改进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开发区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实施“党政人才能力建设工程”、“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9、制定和实施人才引进规划,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探索建立符合市场取向、适于不同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体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的新方式。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项目合作,积极推进跨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外智力引进工作,形成全方位、广领域、多形式的人才智力柔性引进工作格局。

10、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支持力度。根据开发区产业导向和发展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重点,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规划,制定鼓励和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评价机制,健全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供求信息系统。

(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励人才创业创新

11、营造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和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在各自领域内创新和实践应用。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对开发区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荣誉和重奖。

12、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完善宽覆盖的社会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引导用人单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为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入托等提供必要的服务。

(五)发挥产学研基地作用,推进人才集聚平台建设

13、发挥大学生创业园优势,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以大学生创业园为载体,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作用,支持企业技术自主创新。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开发人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园工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稳步推进企业大学生创业园设立,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招聘和引进工作。

14、发挥大学高科技产业园“孵化器”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智力引进。发展科、工、贸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产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人才智力优势,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优化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吸引各类人才到园区创业和发展,吸引高新技术项目到园区落户,实现技术创新与人才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形成科技园区人才智力集聚效应。

四、加强组织领导,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15、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形成落实人才规划、推动人才工作的合力。建立责任明确的规划实施机制,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以及配套实施细则。

16、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设立开发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人才队伍能力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扶持政策以及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等。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投入人才开发。

经济长期增长 篇6

摘要:文章采用1978年~2006年的财政支出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估计了财政支出总量和财政支出结构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与经济增长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财政支出;支出结构;经济增长;误差修正模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78年~2007的三十年间。GDP平均增长率高达9.88%,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770美元。已经跨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作为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也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从改革之初的“放权让利”到公共财政建设与完善.中国的财政变迁与经济增长始终紧密相连。以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和财政自身的改革来换取整个体制改革的成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可以追溯的一条清晰的线索(高培勇,2001)。其中,财政支出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总量和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我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财政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以来,财政支出不断加大了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事业的支持力度,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公共性不断增强。但是,财政支出及其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怎样的影响:如何把握财政支出的合理调整.在实现政府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长期增长 篇7

一、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 消费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

众所周知, 投资、消费、外贸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俗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外贸已进入高成本时期, 出口率已拉升3 5%的上限。一是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巨额贸易顺差造成了经济运行的风险, 不断的外贸摩擦日益凸显, 不仅给出口贸易的增长带来了压力, 同时也给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压力;二是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且引发了人民币汇率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因此, 扩大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已难有作为, 拉动效应惟有依靠扩大内需。毫无疑问,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 但从长久来看, 投资如果得不到消费的导向和支持, 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就难以优化, 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和提高, 消费的需求效应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和最关键的动力源。在目前出口、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下, 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呼之欲出。消费历来就是G D P增长的主导因素 (在我国通常占6 0%左右, 国外这一比率更高达70%以上) , 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 可以拉动GDP 0.6%的增长点。

2. 消费具有独特的检测机制和反馈功能。

消费是度量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测量器”, 又是引导经济运行不断改善的“指示器”。从再生产一次循环看, 生产是“起点”, 分配与流通是“中介”, 消费是经济运行“终点”。前三个环节的功效评价, 显示在终点环节之上, 消费显示和检验着经济运行的总效果。但从动态的循环看, 消费又是下一循环的“起点”和“先导”, 它引导着下一循环的投资方向、发展的结构和规模, 通过“看不见的手” (市场) , 传达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并通过“看得见的手” (宏观调控) , 调整和改善运行功效, 为下一次运行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目前消费需求在宏观经济趋势向好的背景下, 2 0 0 3年以来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消费率由2 0 0 3年前的6 0%下降到目前的3 0%左右。虽然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长, 但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最终消费额年均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 D P增长速度。

1 9 5 2年~2 0 0 0年, 按1 9 5 2年不变价格计算, 我国最终消费额年均增长7.1%, 增长25.5倍;同期GDP年均增长7.7%, 增长33.4倍。消费率增长慢于GDP增长。即便是在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2003年, 在人均GDP已达1703美元的2005年, 消费率不仅没升, 反而下降。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00年以来,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由1 0.3%提高到处3 1.3%, 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仅由9.7%提高到1 3.3%, 增速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3. 消费率大大低于历史同期的国际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资料显示, 1978年~2005年, 我国年均消费率为40%~50%, 而世界各国消费率大致在6 0%~8 0%之间。我国比世界水平大约要低20%~3 0%。

三、消费需求滞后的原因

1. 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1 1%,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9.6%而对应同期我国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在8%~1 1%。

2. 收入差距扩大, 有效需求不足。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于2000年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 达0.417。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 6 4%左右的人属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 这些居民有消费欲望却无支付能力, 形成不了有效需求。最可怕的是, 由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导致的收入不公, 使一部分利用权力致富的人集聚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些人手中资金虽多, 但由于不是企业家, 不会将聚敛的货币财富用于投资, 且职务消费又使他们无须自付消费, 结果造成相当多的资金游离于再生产过程之外, 形成不了实际消费需求。

3. 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

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看, 1 9 9 8年~2003年,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比重由47.9%下降到41.4%, 6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下降1.1个百分点。

4. 由改革引致的未来不确定因素增加, 居民即期消费减少, 预防性储蓄增加。

随着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项改革制度的深入, 居民很难准确地预期自己的未来收入、收益率和能够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数量。加上近几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使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明确, 对收入的预期下降。为防范意外、疾病, 预备养老、子女教育、购房等, 老百姓不得不压缩、削减当前的消费开支, 大量储蓄, “积谷防饥”。

四、提高消费需求的措施

1. 充分发挥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继续农村税费改革, 减轻农村负担。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对农村的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应该尽一切可能考虑减轻农民的交费负担, 特别对一些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 中央政府可以优先考虑由中央财政来承担一些地区的公共服务, 如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等。

2. 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非常有限, 要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医疗、养老、失业保障体系, 扩大保险覆盖面, 减少城乡居民的因病致贫现象, 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 防止因失业致贫群体的出现。有条件的地区应率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加强各级政府对教育、医疗的救助, 从支出的角度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 增加即期消费。

3. 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尽快制订出台改革方案。

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个人分配系数, 也就是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向个人倾斜力度, 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建立起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 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改革, 实现职工福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同时, 尽快完善其他各项经济体制改革, 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 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

4.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居民的就业。

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经济的转移, 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居民的就业。就业乃民生之本, 对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来说, 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劳动性收入, 而获取劳动性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就业。

5. 加快消费信贷发展的步伐。

通过大力发展和规范消费信贷, 可以将广大消费者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品大量生产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扩大内需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这既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 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 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 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 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一国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消费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也屡次出现“过热—调整—再过热—再调整”的经济波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有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必须通过各种经济手段, 增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 从“不愿消费 (高收入者群体) ”、“不敢消费 (中收入者群体) ”、“不能消费 (低收入者群体) ”变为“乐于消费”、“敢于消费”、“能够消费”, 从而收到投资与消费“双拉动”的政策效应, 实现经济运行高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 (上) [J].领导参阅, 2002 (, 9)

[2]王子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J].求是, 2006. (4)

[3]安体富 王海勇: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4)

[4]朱庆芳:影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领导参阅, 2005, 2)

经济长期增长 篇8

一、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目前消费需求在宏观经济趋势向好的背景下, 2003年以来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长, 但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最终消费额年均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

1952年~2000年, 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 我国最终消费额年均增长7.1%, 增长25.5倍;同期GDP年均增长7.7%, 增长33.4倍。消费率增长慢于GDP增长。即便是在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2003年, 在人均GDP已达1703美元的2005年, 消费率不仅没升, 反而下降。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00年以来,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由10.3%提高到处31.3%, 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仅由9.7%提高到13.3%, 增速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3、消费率大大低于历史同期的国际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资料显示, 1978年~2005年, 我国年均消费率为40%~50%, 而世界各国消费率大致在60%~8 0%之间。我国比世界水平大约要低20%~30%。

二、消费需求滞后的原因

1、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9.6%而对应同期我国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在8%~1 1%。

2、收入差距扩大, 有效需求不足。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于2000年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 达0.4 1 7。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 64%左右的人属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 这些居民有消费欲望却无支付能力, 形成不了有效需求。最可怕的是, 由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导致的收入不公, 使一部分利用权力致富的人集聚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些人手中资金虽多, 但由于不是企业家, 不会将聚敛的货币财富用于投资, 且职务消费又使他们无须自付消费, 结果造成相当多的资金游离于再生产过程之外, 形成不了实际消费需求。

3、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

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看, 1998年~2003年,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比重由4 7.9%下降到41.4%, 6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下降1.1个百分点。

4、由改革引致的未来不确定因素增加, 居民即期消费减少, 预防性储蓄增加。

随着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项改革制度的深入, 居民很难准确地预期自己的未来收入、收益率和能够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数量。加上近几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使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明确, 对收入的预期下降。为防范意外、疾病, 预备养老、子女教育、购房等, 老百姓不得不压缩、削减当前的消费开支, 大量储蓄, “积谷防饥”。

三、提高消费需求的措施

1、充分发挥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继续农村税费改革, 减轻农村负担。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对农村的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应该尽一切可能考虑减轻农民的交费负担, 特别对一些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 中央政府可以优先考虑由中央财政来承担一些地区的公共服务, 如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等。

2、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非常有限, 要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医疗、养老、失业保障体系, 扩大保险覆盖面, 减少城乡居民的因病致贫现象, 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 防止因失业致贫群体的出现。有条件的地区应率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加强各级政府对教育、医疗的救助, 从支出的角度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 增加即期消费。

3、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尽快制订出台改革方案。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个人分配系数, 也就是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向个人倾斜力度, 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建立起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 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改革, 实现职工福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同时, 尽快完善其他各项经济体制改革, 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 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

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居民的就业。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经济的转移, 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居民的就业。就业乃民生之本, 对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来说, 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劳动性收入, 而获取劳动性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就业。

5、加快消费信贷发展的步伐。通过大力发展和规范消费信贷, 可以将广大消费者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品大量生产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扩大内需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这既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 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 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 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一国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消费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也屡次出现“过热—调整—再过热—再调整”的经济波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有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必须通过各种经济手段, 增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 从“不愿消费 (高收入者群体) ”、“不敢消费 (中收入者群体) ”、“不能消费低收入者群体) ”变为“乐于消费”、“敢于消费”、“能够消费”, 从而收到投资与消费“双拉动”的政策效应, 实现经济运行高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及滞后的原因, 提出了提高消费需求的措施。

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经济长期增长 篇9

1 长期均衡关系分析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教育投入是多渠道、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经费、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及其他教育经费。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教育经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1990-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 (GDP) 作为经济增长变量,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Edu) 作为教育投入变量, 数据来源于历年的《内蒙古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由于数据取对数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而且可以消除异方差, 因此, 对变量做对数处理, 记为Ln GDP和Ln Edu。

1.2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选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时, 如果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其统计规律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其均值和方差在时间过程上保持是常数, 并且在任何两时期之间的协方差在时间上仅依赖于该两时期之间的距离或滞后, 而不依赖于计算协方差的实际时间。如果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回归分析的传统检验统计量可能出现偏差, 会造成虚假回归。因此, 在分析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时, 要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平稳性检验的方法是单位根检验。

用Eviews 5.0对Ln GDP和Ln Edu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见表1。

从表1的检验结果来看, Ln GDP序列和Ln Edu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 但一阶差分以后, ΔLn GDP序列和ΔLn Edu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统计量在绝对值上均大于临界值, 表明不再有单位根, 故序列是平稳的。说明两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 存在协整关系。

从协整的定义可以看出协整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经济变量, 虽然它们各自具有长期波动规律, 但是如果它们是同阶单整的, 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所以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 对LnGDP和LnEdu建立回归方程, 得到

LnGDP=0.13546+0.2038LnEdu+et

R2=0.815 6 D.W=2.073 4 SE=0.021 05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 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R2拟合程度达到0.815 6, 说明LnGDP与LnEdu相关程度很高, D.W自相关检验值为2.073 4, 说明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 模型拟合较为理想。但是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 协整关系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所以必须对et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结果见表2。

表2结果显示, e的单位根检验中ADF值在绝对水平上均大于1%、5%和10%的临界值, 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即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 内蒙古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1.3 格兰杰检验

传统的计量经济思想是首先根据理论或实践经验确定变量, 然后建立模型, 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假设检验判断所选解释变量是否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虽然也测定了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但高度相关的两个变量, 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着因果关系。内蒙古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对于1990-2010年内蒙古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还需进行格兰杰成因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由检验结果可知, 经过滞后9期, F检验统计量的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Edu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 不拒绝GDP不是Edu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 表明内蒙古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而经济增长不是教育投资的格兰杰原因。

2 短期动态关系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是由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 是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其理论认为, 若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则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而这种长期均衡关系是在短期波动过程的不断调整下得以实现的, 因为, 传统的经济模型通常所表述的是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而实际经济数据却是由非均衡过程生成的。协整模型度量序列的长期均衡关系, 而误差修正模型则解释序列的短期波动关系, 因此, 要引入误差修正模型, 它能够削弱原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和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性, GDP的变化决定于Edu的变化以及前一时期的非均衡程度, 同时也弥补了简单差分模型的不足, 因为, 长期均衡模型含有Edu、GDP水平值表示的前期非均衡程度。为了增加模型的精度, 把协整回归中的残差项作为均衡误差, 利用这个误差把长期变化与短期行为联系起来, 所以, 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阐述地区生产总值与教育投资之间的短期波动规律。

将地区生产总值与教育投资的回归方程的残差作为均衡误差项把两序列的长期、短期行为联系起来,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ΔLnGDP=0.039011+0.62571ΔLnEdu-1.80081et-1

R2=0.861 0 D.W=1.882 1 SE=0.013 23

3 结论

通过以上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分析, 可以看出, 在1990-2010年内蒙古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0.203 8, 即教育投资增长1%, 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0.2038%;并且在短期内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0.625 7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另外,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即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而经济增长不是教育投资的原因。这说明内蒙古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教育投资的持续增加使内蒙古教育事业获得了稳定的发展动力, 而教育的发展必然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发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自治区政府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投入要持续稳定增长, 并且要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以上。 (2) 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保证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 优化教育投资结构, 建立多元的教育投资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 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教育投资总量的比例由1999年的61%, 增长到2008年的80%, 非政府渠道教育投资偏低, 尤其是社会捐赠经费近几年增长缓慢, 有些年份甚至负增长。因此,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教育, 通过非政府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4) 建立科学的经费管理机制, 加强对教育投资的监督, 防止教育资金、资源的浪费现象。

摘要:本文运用1990-2010年内蒙古教育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 探讨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也存在短期的波动关系。从长期来看, 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教育投资,地区生产总值,长期均衡,短期波动

参考文献

[1]王文博.计量经济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经济长期增长 篇10

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的产业污染状况 (1950———1972年)

(一)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956年, 日本加入联合国, 其战后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1959年, 东京的高架快速公路全线开通, 次年《国民收入成倍增长计划》出台, 之后又出台了《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在这些强有力政策的推动下, 日本由“神

武景气”时代进入了“岩户景气”时代。1964年, 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 使日本经济跨入“奥林匹克景气”时代, 到1968年, 日本的国民收入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1970年, 日本又成功举办了大阪世界博览会。在进入“伊奘诺景气”时代之后, 日本社会小轿车拥有量已经突破了10000万台。1972年, 《日本列岛改造论》发表之后, 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期开始向稳定发展期过渡。

(二) 环境污染状况

战后初期是日本经济由复苏到高速增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日本对追赶欧美趋之若骛。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跨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 成为全日本国民的兴奋点。然而, 日本在陶醉于日渐成为东方经济大国的同时, 却没有多少人想到肆虐环境将带来的灭顶之灾。正是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 在20世纪初期发生的世界8大公害事件中, 日本就占了4件, 足见日本当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1. 重金属污染

部分化学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节约生产成本, 将含有重金属的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严重污染了附近地区的水源、鱼类、农作物, 最终导致附近大量居民患上神经系统疾病。例如, 日本富山县神通河流域发生的“痛痛病”, 该病是由于三井矿业公司炼锌厂将含镉废水排入神通河所致。另外, 还有“四大公害”之一的水俣病 (Minamata disease) , 俗称有机汞中毒。该公害是因氮肥厂排出的含汞废水将海水污染, 而导致水俣湾附近渔村陆续出现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965年, 在日本新泻县阿贺野河流域也发现了甲基汞中毒病例, 原因也是化学工厂将大量含汞的废液排入阿贺野河中所致。20世纪70年代, 东北松花江中、下游地区也曾发现过类似病例。

2. 水体污染

与个别企业导致的重金属污染相比, 多家企业排污导致大面积水体污染, 其危害更为深刻, 影响范围更加广泛。1951年, 静冈县多家造纸厂将大量未经处理的纸浆水排入港口, 由于港内污泥逐渐堆积, 致使田子湾港口趋于瘫痪。同时, 从污泥里产生的硫化氢, 严重影响着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 并且威胁着港口外海域的优质鱼场。随着大量工厂将生产污水排入日本近海, 1965年以后, 红潮发生水域不断扩大、发生回数增多、持续时间明显延长。1970年, 红潮的发生已经波及到了濑户内海、伊势湾和东京湾等内海水域。该水域养殖的大量鱼类和贝类因缺氧而死, 使渔业受到了重大损害。

3. 食品安全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 个别食品生产厂家由于片面地追求发展, 严重忽略了食品生产的安全管理。1968年, 日本九州的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 因管理不善, 操作失误, 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联苯 (PCB) , 造成食物油污染。这一事件的发生在当时震惊了世界。多氯联苯 (PCB) 中毒使日本遭遇到一场新的灾难, 所以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又称“多氯联苯污染事件”。

4. 大气污染

工厂、汽车等排出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 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二次生成物。二次生成物里的氧化剂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烟雾, 使人产生眼部刺激、喉咙疼痛等症状。该现象就是所谓的光化学烟雾。

1970年, 东京立正高中女学生在运动场活动时, 光化学烟雾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眼部刺激、喉咙疼痛, 甚至呼吸困难, 四肢痉挛等严重症状。不久, 该情况在东京周边地区扩散。1971年夏季以后, 大阪湾以及爱知县等地区也相继出现了类似受害情况。光化学烟雾发生的地区逐步扩大。

除了光化学烟雾污染外, 烟尘污染也十分严重。日本三重县居民, 把6家因排烟至使附近居民得病的企业告上法院。该诉讼作为煤烟公害的首例而引起全日本轰动。

二、日本国内的环境保护对策

(一) 民众环保维权运动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 日本民众开始了保护生存环境的各种维权运动。民众坚持不懈的斗争, 形成了日本国民最初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于后来日本取得世界瞩目的环保成绩功不可没。

1. 东京湾渔民的抗议活动

1958年, 由于东京本州造纸厂向江户河直接排污, 渔业协会要求工厂对污水实施净化, 并且要求市政府妥善处理该污染事故。5月, 东京湾渔民约1000人乘船在造纸厂附近举行抗议游行, 但是情况并未好转, 事态逐步恶化。6月, 千叶县渔民约700人到国会以及东京市政府上访, 归途中强行拥入造纸厂内静坐示威, 并与赶到现场的警察及工厂的有关人员发生了严重冲突。冲突发生后, 依照公害防止条例, 东京市市长要求该造纸厂停止部分生产。此次冲突性事件, 促使日本国会将“水质污浊防止法”的制定提上了议事日程。

2. 反对石化联合企业建设运动

1963年, 日本政府计划在东骏河湾地区建设石油联合企业。1964年3月, 三岛市市民在政府广场举行了反对建设的市民大会, 并向三岛市市长递交了拟建用地所有者的联合签名抗议书。在居民自治会会长联盟大会上, 一致通过了“绝对反对石油联合企业建设决议”。沼津市渔民也举行了反对建设的誓师大会, 并开车进行了游行示威。1964年5月, 三岛市市长向市民发表了拒绝富士石油公司开发建设的声明。至此, 三岛市首先成功地拒绝了石油化学联合企业的建设计划。

《三岛民报》的小西政三经理全身心地致力于反对运动的相关报道, 广泛而深入地对居民的最新动向, 以及知事、市长为首的议员们的言行作了全面报道, 甚至将报纸免费提供给当地居民。和当时各大报纸几乎不刊登关于反对运动动态消息相比, 《三岛民报》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站在居民的立场上”的地方报纸特色。《三岛民报》在此次居民反对石油化学联合企业计划运动中, 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二) 法律、法规的制定

日本最早的公害防止协议是1952年3月, 岛根县分别与山阳造纸厂以及大和纺织厂签订的《备忘录》。该《备忘录》规定, 工厂应依照县有关部门的技术指导设置排水处理设施, 水质不达标禁止工厂生产等。之后, 日本又不断出台了许多关于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为形成日后科学的环境法理念夯实了基础。

1. 公害对策法律

1955年, 为了防止由冬季取暖造成的烟害问题, 东京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煤烟防止条例》。后来又将《煤烟防止条例》、《工厂公害防止条例》、《噪音防止条例》等3个条例合并制定成《东京市公害防止条例》, 该条例是东京市相关条例中规模最大, 又具实效性的公害防止条例。1962年6月, 日本正式制定出台了《煤烟排出限制法》。1958年, 日本首次制定了《公用水域水质保护法》和《限制工厂排水法》等排水限制法。之后数年, 各种生活设施和工厂排入公用水域的水质逐步得到了改善。

1967年7月, 日本制定出台了《公害对策基本法》。该法除规定了经营者具有处理煤烟、污水、废弃物等的责任和义务外, 还规定了国家在保护国民健康和生活环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以及地方公共团体在防止地方公害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还有居民配合实施公害防止对策的责任和义务。

1968年, 日本政府制定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止法》。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种类, 以及污染排放设施的种类、规模等。并且要求污染物排放者必须遵守规定标准。

1968年6月, 为了统一工厂生产噪音以及建筑施工噪音的限制标准, 促使全国性地推进防止噪音对策, 制定出台了《噪音限制法》。

2. 自然环境保护法律

1957年, 在对《国立公园法》彻底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自然公园法》。该法以保护自然景地, 以及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的, 将自然公园分为国立公园、国定公园、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3种类别。该法是有着80多年历史的自然环境保护制度, 而且划定区域总面积占国土的14%, 这些区域成为了日本自然环境保护的核心所在。

1972年, 日本制定了《自然环境保护法》。该法除了提出自然环境保护的理念、规定自然环境保护的基础调查等基本事项以外, 还指定了原始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以及对保护区的保护限制等。同时, 《自然环境保护法》也给予了都、道、府、县在制定关于保护自然环境条例时的法律依据。

3. 合理化生产法律

1959年, 日本制定了《工厂选址法》。该法以健全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为目的, 对工厂的选址和布局进行调查, 对工厂选址和布局的基准进行公布, 并依照调查结果以及选址和布局的基准, 要求不达标工厂进行整改。

(三) 行政管理的完善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得到了日本中央的重视, 数量众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被国会通过并实施。特别是环境厅的成立, 使环境保护在行政管理上实现了一元化, 提高了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执行效率, 明显缓和了公害问题。

1. 第64次国会

1970年末, 在第64次国会中, 修改制定了以《公害对策基本法》为首的14个法律。其中包括《公害对策基本法》、《海洋污染防止法》、《公害防止事业费经营者负担法》、《大气污染防止法》、《噪音限制法》、《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水质污染防止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自然公园法》、《下水道法》、《涉及人体健康公害犯罪处罚法》、《大雪地带对策特殊措施法》、《道路交通法》、《农药取缔法》。因此, 第64次国会被称为“防治公害国会”。

2. 环境厅的成立

佐藤荣作首相在1971年的施政方针演说中, 提出要把公害问题作为今后重点的工作来做。在此施政方针的强有力主导下, 当时作为厚生省、通商产业省等各省厅分散的公害限制的行政管理被一元化, 并且与涉及自然保护的行政机关, 以及政府环境行政机关合并后, 于1971年正式成立了环境厅。环境厅的成立标志着日本的环境保护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三、日本环境保护对内蒙古的启示

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 虽然付出了十分惨重的环境代价,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在保护环境、构筑循环型经济社会方面终于开拓出了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事实证明, 经济增长的代价并不必然与经济增长本身成正相关变化, 增长代价是有拐点的。只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无视代价产生的客观性, 又不采取任何积极的防范措施, 才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纵观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环保历程, 对我区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逐步确立科学的环境法理念

日本在战后的最初几十年一直未能摆脱“经济优先”的环境法理念, 使得日本曾经一度陷入“公害大国”的困境, 但其自1952年签订了《公害防止备忘录》后, 逐步在立法上确立了治理环境的基本理念。确立科学的环境法理念更是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使环境法向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安全保护和国际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对已有法律的修改和新法的制定上, 都要贯彻落实科学的环境法理念。

(二) 密切关注世界环境法变化趋势要充分借鉴成功经验, 在注重完

善我区生态安全法律体系的同时, 密切关注世界环境法的变化趋势, 并将世界环境法变化趋势融入我区环境生态安全法律制度之中, 修改和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 为我区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提供更好的途径。

(三) 建立绿色产业结构体系

应该加快我区改善传统产业结构的步伐, 优先加强节能、低耗、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鼓励加工工业集中的地区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 而将高耗能企业集中到能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区, 同时加强清洁工厂的建设。另外, 从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入手, 建立新兴的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体系。

(四) 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推动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应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包括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 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要密切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增产减污”。

(五) 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消费

通过绿色消费教育,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动, 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消费引导方面, 各级政府应起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 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影响企事业单位和公众。

上一篇:糖尿病足的家庭预防下一篇:制造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