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2024-08-01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精选十篇)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篇1

一、财政性投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重要保障

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需要可靠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必须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供给应该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 而不能主要靠市场收费解决。近年来,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财政投入力度, 全国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十一五”期间, 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达1 220.41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46倍, 年均增长速度为19.3%, 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1]。针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 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提出“文化投入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方针, 全国文化投入结构有所改善, 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倾斜。据文化部的统计结果显示, 2010年, 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 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 占36.0%;2011年, 农村地区文化事业费为187.12亿元, 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47.7%, 较2010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一系列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07—2010年, 中央财政共投入39.48亿元, 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截至2012年3月底, 全国已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2 443个, 建设资金总计89.49亿元, 平均每站建设资金39.87万元[2]。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扩大

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呈不均衡发展态势,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少, 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农村财政性文化经费的政府支出层级较低, 一般由县级以下政府提供。自从2002年我国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 乡镇取消了原先纳入财政预算和财政财务开支的税费项目, 仅剩下为数极少的工商税, 可支配财力薄弱, 基本上没有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 村一级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中也没有“基本文化活动经费”这一项目。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据文化部统计显示, “十一五”期间, 全国文化事业费1 220.41亿元, 其中, 农村投入389.76亿元, 仅占30.29%;城市投入850.65亿元, 占69.71%, 城市投入约为农村投入的2.3倍。由此可见, 城乡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差距依然较大, 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项目选择结构失衡

在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中, 各地都将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获取上级财政的拨款上, 而将财政支出的项目选择放到了次要位置。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显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过剩, 而一些见效慢、期限长, 具有战略性的“隐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投入不足。此外, 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方面, 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盲目追求数量的现象———热衷于投资新建公共文化项目, 而不愿投资维修现存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绝对数量虽然增加了, 但很多质量没有跟上, 没有实用价值, 形不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政府分层较多, 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转移支付过程中, 各个环节挪用、截留、挤压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资金到位慢, 到位率低。而财政资金经过层层截留, 下拨到农村后, 基层政府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差, 不仅出现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下拨资金的局面, 而且往往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专项文化资金、项目运作, 这些机构和行政人员又占用了大量资金, 这都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 在各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导致财政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乏力的原因

(一)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与政府财政统筹体制的矛盾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 要求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均等的分配公共文化资源。要做到这一点, 政府必须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进行统筹。但我国目前实行各级政府“分税制”, 这就出现了“统”与“分”的矛盾。即“税”要分而用之, 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却需要“统”而用之。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统筹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二) 非均衡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 公共财政投入一直以来重城市而轻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国民收入的城乡分配当前依然存在向城市倾斜的问题。此外, 政府在GDP政绩的指挥下, 文化建设长期受到轻视、忽视和偏视, 加之财政性公共文化建设的显性效益低于其他公共事业建设, 一些地区没有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因此, 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三) 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健全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 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强, 资金监管难度较大。因此, 目前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在我国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所占比重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针对具体项目, 规定了具体用途, 在资金的使用上受到严格监管。这种转移支付方式由于投入项目种类繁多, 重点不够突出, 对于缓解地区间公共文化建设的差异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而且专项性转移支付额的额度、对象的确定均未进过科学论证, 财政部门很难对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所划拨的金额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四) 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

文化经济领域的统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统计中的难点,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支出的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对财政资金投入文化领域的评估不仅要衡量其经济效益, 还要有针对性的衡量其社会效益, 而社会效益的评估很难直接量化, 需要借鉴中间指标, 这样难免出现评估主体认识所引起的误差。因此, 现行的评价方法存在欠缺连贯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评价指标关联度不高等问题。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 合理界定各级财政的出资责任

首先应改变“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均衡发展思路, 平衡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财政投入结构, 平衡城乡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的结构;其次,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分税制改革后, 财权主要集中在中央, 事权却集中于县、乡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体, 然而由于基层政府财力有限, 用于文化建设经费的缺口不断增大。尽管中央财政已逐年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但依旧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作为一项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益福利事业, 根据公共财政“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理论, 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中理应承担主体责任, 而在地方财政的出资中, 则应明确以省级财政为主要出资主体。

(二)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选择上应结合农民对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要考虑到文化传统、人口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 再对适合的公共文化项目进行资金投放。可尝试构建一个由辖区内部需求决定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决策机制, 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辖区内的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进行表决,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实际效率。其次, 应积极调整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资金使用方向。目前我国乡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应将今后的财政投入重点分配到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成本, 提高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文化产品的使用效益, 扩大各类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三) 建立合理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化、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专项性转移支付只能作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 起辅助性作用。所以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 这样才能有效填补基层政府为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所产生的资金缺口, 保证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稳定。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就需要相应增强资金的监管力度。自上而下成立一个管理和分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的独立的专门机构, 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及规范性。在降低专项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对专项经费的投入上, 应该选择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绩效评价和反馈体系

可从量化指标与民主评议两个方面设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体系。一方面, 可以采用量化指标, 测算年度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量及财政实际投放量等数据来量化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质量。另一方面, 可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 通过引进专家咨询制度和中介机构评价监督制度结合农村群众民主评议的形式, 考核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与资金使用效果。

(五)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财政投入方式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由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 受财政总量的限制, 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投入, 因此应该应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非财政投入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可以尝试利用积极的金融及财税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新格局。

摘要:当前, 我国城乡文化均等化任务非常艰巨,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滞后, 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短缺、财政投入乏力。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现存的问题, 分析其成因, 探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均等化

参考文献

[1]于群, 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2012)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2-3.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篇2

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研讨会暨学术年会论文综述

1 本次论文征集与评审情况 本次年会共收到会议征集论文214篇.经省学会学术委员会在沈部分委员的评审,共有132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53篇,占征文总数的`24.8%;二等奖36篇.占征文总数的16.8%;三等奖论文43篇,占征文总数的20.1%.获奖论文占全部征文的61.7%,未入选论文82篇,占征文总数的38.3%.

作 者:李德戈 作者单位: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刊 名: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年,卷(期):31(2)分类号:关键词: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篇3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51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mand for Cultural Service of the Users of Public Culture Space

Abstract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the visitors of 10 scientific museums about their interest, channels to get information, demand for informa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new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it was found that outreach programs such as micro-letter spreading should be based on multimedia and channels for public culture space; mobile terminal dispaly and LBS should be done to satisfy the users and make the space more valuable.

Key words scientific museum; information service; demand for information; investigation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逐渐普及,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和变化,这些服务需求的变化既影响到了以其为盈利点的新兴科技企业等社会信息服务组织的盈利杠杆等盈利模式,如以微信为载体的微营销模式和以电商资讯为服务内容的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等,也影响到了传统的以信息组织和加工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如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服务空间导航、以APP为实现途径的掌上图书馆等。掌握这些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于其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其服务体系、延伸其服务途径将有着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同时,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推动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在文化与服务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对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用户服务需求调查广泛存在于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与政策调研之中,一些学者如我国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徐建华教授等加大了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推广与研究,实证调查研究方法成为了近年来图书馆等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科技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是社会知识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但随着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其原有的信息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新情境下用户对其信息服务的需求。因此,改革科技博物馆的信息服务模式,积极寻求依托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在移动本地加社交的互联网大趋势下显得格外迫切。研究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及信息服务需求,是科技博物馆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基础。

基于以上背景与研究需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用户参观兴趣、用户展品信息查询渠道、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以及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需求的态度等方面,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0所科技博物馆的用户进行实证调查,以图对调查结果分析来掌握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博物馆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和信息行为,进而为科技博物馆更加有效和具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2 问卷设计与研究实施

2.1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分为科技博物馆用户的基本信息、信息服务使用信息、新型信息服务需求态度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用于调查用户的基本特征,包含用户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等信息,以了解调查用户的基本群体分布以及调查是否具有代表性;第二部分主要用于了解用户对科技博物馆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包括参观兴趣、参观科技博物馆的目的、信息查询渠道、用户信息服务痛点、社交软件及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等,以了解调查用户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信息行为与特征;第三部分旨在调查用户对科技博物馆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并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从1-5将题项设置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无所谓”,“重要”,“非常重要”五个评分等级,以此反映用户对科技博物馆新型服务的需求态度。

调查问卷初稿完成后,在中国科技馆现场邀请了50名用户进行与测试。根据反馈情况,并结合多位专家的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正式问卷。

2.2 研究实施

在调查问卷完成后,研究于2015年2月1日到2015年2月10日期间实施,采用问卷调查现场发放回收的形式,在全国各地10个科技博物馆1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最终回收调查问卷231份,在剔除全是相同答案或存在大量缺失的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2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76%。

2.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收回问卷后,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即问卷的第一部分用户基本信息数据进行了统计(见表1),发现参与调查的用户具有以下特征:涉及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农民等不同职业和群体;学生用户比例最高;调查对象年龄跨度比较大,集中分布在40岁以下;70%的用户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等等。这说明问卷调查用户分布与科技博物馆的用户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且对所涉及的问题能够有较好的理解。因此该问卷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对其调查结果分析能为科技博物馆的信息服务等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nlc202309040952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参观兴趣

通过统计用户到科技博物馆最感兴趣的参观内容和参观目的(见表2和表3),发现86.29%的被调查用户每年参观科技博物馆的次数在三次以下,这说明多数用户参观科技博物馆的频率都比较低;被调查用户中事先有明确参观内容的只有11.35%,62.01%的被调查用户是到科技博物馆参观过程中逐渐发现感兴趣的参观内容;用户最感兴趣的参观内容是展览展品,其次是围绕展览展品相关的科学表演,再次是培训实验和特效电影。可以发现其与目前科技博物馆提供的主要服务资源基本一致,也是科技博物馆发挥科学传播与普及作用的主要信息资源载体。

用户的参观目的大多数是为了充实知识、休闲娱乐或者教育孩子,可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们更加重视对自身知识的充实,注重精神层次的休闲娱乐,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更加重视。所以,科技博物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应该重视对展览展品相关知识的提供,让用户更快更容易地获取相关展览展品的知识。而大多数人参观科技博物馆事先都没有明确的参观目的,说明用户参观前并不了解要参观的展品,针对性不强,科技博物馆对展品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也从侧面说明了如果用户参观科技博物馆前为用户推荐参观路线,必然会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个性化的提供信息服务。

3.2 信息查询渠道

从用户寻找想要参观内容的渠道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到科技博物馆参观的用户主要通过展厅公共导览图寻找自己想要参观的内容,其次是宣传介绍的折页或者直接咨询工作人员,只有15%的用户使用馆内的自助导览机寻找想要参观的内容(见表4)。经访谈得知,造成用户很少使用自助导览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用户不清楚科技博物馆存在自助导览机这种服务,另一方面,用户不知如何使用自助导览机,相比公共导览图、宣传折页和咨询工作人员等方式使用自助导览机过程复杂,学习时间成本高,最终导致很少用户使用自助导览机。因此,科技博物馆在提供新型的信息服务时要简化新型服务的学习流程,做到容易上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用户了解新型服务,必要时开展一些新型信息服务使用的培训讲座。

对用户获取更多展品相关知识的渠道调查结果发现,当用户想要了解展品更多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手机上网来查询获取,其次是与志愿者或同伴交流(见表5)。经访谈得知,用户想要获取展品更多知识时会首先考虑使用手机查询信息,使用手机不能找到或者很难找到所需信息的时候再尝试与志愿者或者同伴进行交流,年纪比较大的用户不使用智能手机,与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沟通效果不好,往往会采取比较消极的办法如自己放弃,这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博物馆在提供信息服务上应该重视与移动端的结合,对于志愿者或工作人员要加强展览展品相关知识以及服务方式的培训。

3.3 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

对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用户服务需求的痛点主要表现在找不到展品位置、难以获取和下载与展品相关的知识扩展,以及没有专门交流的区域(见表6)。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上述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的痛点,科技博物馆可以做自己的App给参观用户提供展品位置导航以及展品相关知识拓展的下载。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端社交软件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占73.37%,说明调查用户偏向于在移动端上进行社交活动和信息交流的,所以可以使用流行的社交软件或者在博物馆自己的App上集成社交功能为参观用户提供专门交流的空间。

3.4 移动端社交软件功能与LBS

从用户经常使用的移动端社交软件功能与应用LBS统计来看,使用移动端最主要功能是分享新鲜事,其次是发表评论;用户的LBS使用频率比较高,LBS服务已经成为用户的使用移动终端的主要习惯(见表7和表8)。

3.5 信息服务需求

根据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总体上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都持有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态度,表现比较积极,尤其是在提供专用的APP软件、基于LBS提供导航服务、获取展品相关拓展知识三个方面(见表9)。因此,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用户对这三个方面有比较强烈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SOLOMO情境下,科技博物馆可以重点从这三个方面为用户提供新型信息服务,也就是说科技博物馆可以做自己的App,同时集成基于位置的导航服务和相关知识下载等功能。

4 启示与建议

基于上述对我国10所科技博物馆用户相关信息行为与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与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包括科技博物馆等在内的公共文化空间用户对其所享受的文化服务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用户自身需求与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对手机移动终端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与应用广泛性、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LBS等新型服务有着较强的需求感等。笔者基于以上特征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开展实际情况,认为此次调查研究将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组织的服务宣传与营销、服务延伸与创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提供一定的启示。

4.1 建立基于多种媒介与渠道的微信推广等宣传方案

用户对参观科技博物馆感兴趣的内容特征与博物馆馆藏设置特征基本相符,一方面说明博物馆馆藏设置基本能满足用户的文化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馆藏吸引了对其有兴趣的用户,这就启示科技博物馆乃至其它所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如何将其具有的服务条件和提供的服务告知用户,以此吸引用户,其不仅关乎到文化服务空间的利用率问题,也关系到基于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文化空间社会价值与长远发展问题。而传统的宣传方式主要局限于海报、网页、讲座等形式,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用户的发展需求,如早在10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就通过对用户(在校师生)的图书馆应用调查和对图书馆传统的网页宣传、论坛与专题讲座宣传方式分析,发现其宣传已跟不上当时的用户需求,于是创新的采取了成立“学生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和开展游戏等宣传形式[1]。如今,多媒体、自媒体及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则为解决这个困惑即开展基于多种媒介与渠道的宣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机会,如据国际图联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在2012年对四大洲25个国家的46个都市图书馆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5%的图书馆利用社会媒体如Twitter、Facebook等提供信息服务与宣传[2],而微信等社交工具在企业营销推广等领域的成功应用也为公共文化空间做出了榜样,值得借鉴与引进。在实践中,一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也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等开拓出了独具特色但效果良好的宣传渠道,如大英博物馆于2000年底开放的新大厅以公共空间为中心,用各种配套休闲服务设施如餐厅、咖啡厅、阅览室和纪念品销售部巧妙的连接起周边各个展览空间[3],这些配套设施不但吸引了更多的用户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这些嵌入在展览区间的便民服务点还巧妙的通过与博物馆合作开展活动、销售博物馆的纪念品等方式开展博物馆的宣传工作。

nlc202309040952

4.2 开展基于用户潜在需求的移动终端展示、LBS等创新与延伸服务

从本次实证调查的信息行为可以看出公共文化空间用户查询信息时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查询,对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表现积极,这一方面说明公共文化空间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使用手机移动智能终端来获取所需的信息服务,但对相关服务的需求强烈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公共文化空间所提供的相关创新型服务还非常有限,依赖现代新型技术、可以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创新与延伸服务增长空间非常巨大。这些都启发以科技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需重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增值服务开发,通过APP等途径开展基于服务导航、空间展示、信息推送和社交空间构建等功能的LBS等服务。如科技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设计自己的App,用户下载App即可获取室内定位、位置导航功能帮助用户查询想要参观内容,同时通过App还可以获取到与相关参观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针对用户没有专门交流区域的痛点,App上还可以针对相关展览展品开通评论功能为用户提供交流的虚拟空间。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用户的信息需求,科技博物馆App还可以推荐相关参观路线,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对于咨询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不能得到满意回答的痛点,可以在App上开一个类似百度知道的咨询板块功能,用户提出问题,工作人员或者普通用户都有权限在最短时间内给出问题答案,而科技博物馆可以针对这一咨询板块成立专门的咨询部门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服务策略改进、运营决策等成为了社会组织管理层和决策层无法忽视的途径,本文基于全国10余所科技博物馆的用户信息行为调查与潜在文化服务需求实证调查尽管样本数据少、调查水平低,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科技博物馆乃至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水平及未来的服务改进途径,本文所提出的扩大宣传、延伸服务也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服务水平与存在价值的两条基本措施,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延长服务时间、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也均是可行和科学的发展道路。总而言之,科技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只有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服务工具和社交平台,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开发创新服务,强化宣传效果,建立反馈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芳,徐璟,顾江.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模式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宣传案例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6(12):36-37.

[2]Libraries in Changing Times:A Global[EB/OL].[2015-01-12].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metropolitan-libra

ries/publications/annual-statistics/annual-statistics_2010

/libraries-in-changing-times-2010_2012-05-22.pdf.

[3]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管理博士论文,2010:35-36.

[4]黄炜宇,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浅谈[J].现代情报,2007,27(10):81-83.

作者简介:胡滨(1979-),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馆高级工程师。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篇4

近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我市的文化建设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呈日益繁荣趋势,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大进展, 特别是社区文化的活跃, 使我市基层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乡镇、村级文化建设仍比较滞后, 农村基层文化设施、队伍、活动等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文化发展和农民的需求,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已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当前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经费严重短缺

基层文化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足, 有些地方文化事业经费短缺, 严重制约了当地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在各乡镇包括有的县区局、文化馆经费都实行包干, 有的文化单位连工资都开不全, 没有资金去搞文化建设, 大多数活动要依靠文企联姻等方式开展。文化站更是缺乏经费, 且无法保障, 一些文化站人员的工资很低, 甚至没有工资, 部分文化站有名无实, 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丧失或半丧失, 几乎无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严重阻碍了农村在科技化、信息化时代与城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步伐。

2、基础设施落后

经费严重短缺, 使文化设施建设出现无米之炊的局面, 而现有文化设施又难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80年代前后建造的一批农村文化设施都以相当陈旧, 维持生计困难, 管理落后, 另作它用或“空壳化”现象严重;有的区乡为减轻财政负担, 把文化馆 (站) 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 缩减财政拨款, 让其创收, 使本来就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挪为他用, 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替代;有些馆站由于经费不足, 存在出租房屋、被经营性用房挤占挪用现象, 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

3、专业人才匮乏、流失

随着基层精减机构, 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被减掉了, 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已身兼多职, 被调去抓计划生育或其它经济工作, 无暇顾及文化站工作, 一仆多主, 谁给钱为谁服务。文化站工作人员老化, 并存在大量流失现象, 多年来, 一些馆、站工作人员有减无增、有出无进, 造成人员老化、综合素质偏低, 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各种年轻、优秀的文艺人才不能及时充实到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中来, 人员编制被挤占挪用, 有人无编、有编无人的情况都有所存在。

4、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

传统的以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室等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已面临多种危机。由于机制僵化, 服务方式单一, 对现代文化形式、内容缺少研究, 已很难吸引公众上门, 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由于缺乏长效机制, 几乎流于形式, 农村靠一时的送文化来活跃生活。有些村虽建有多功能的文化室、阅览室、但图书以破旧陈旧书刊居多, 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与农民需求相差甚远。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构建服务体系

1、提高认识, 加强投入, 把文化工作重点向农村文化

倾斜

各级各部门及有关单位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深刻认识搞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部门更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放在整个文化工作之首, 特别是各级群艺馆、文化馆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力争短时期内让农村文化工作有一个新的变化。

2、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

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每个乡镇都要恢复或建立放映队, 丰富农村电影拷贝, 加强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科学技术教育。按照“政府推动、财政扶持、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 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3、加快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提出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 它充分利用现代传输手段, 快捷地把文化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 要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网络, 重点支持边远贫穷地区乡镇、村, 搞好基层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 综合利用, 使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4、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严格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以村级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大力发展县、乡镇、村级文化设施,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10年全市实现县区有文化馆、图书馆, 乡镇有综合文化站, 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县、区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的功能, 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 综合性文化站要配齐专职管理人员, 村级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 明确村级专职干部具体负责。

5、积极开展多种文艺活动

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和谐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 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 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村级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本村文化活动的长期开展, 建章立制, 保障村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6、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各级行政村要结合实际, 挖掘潜力, 调动村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 重点培养一批文艺人才, 建立一支长期的文艺队伍, 编排一批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 定期为村民演出。各级群文干部注重农村文艺骨干的辅导和培养, 注重农村文化工作的调查和研究, 利用“三下乡”契机, 把形成长效机制, 把“常下乡”逐步改变为“常在乡”, 更好地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 篇5

三、文化政策导向下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路径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以文化政策的赋权性、交互性、均衡性和综合性为引导,探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发展路径。

首先,强化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博物馆拥有典藏、教育、研究、展示和休闲等功能。公共教育功能体现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是公共文化精神价值的体现。早在19世纪的欧洲,博物馆就被理解为教育设施,成为与图书馆等机构同样的公众进行自我教育、获取知识的途径。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教育机构与博物馆之间逐步建立了组织结构上的联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新博物馆学理念的发展,终生教育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博物馆与区域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其作为社会教育场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问题受到重视,形成了独特的公共教育功能:一是以审美教育作为知识认知的主导教育方式;二是尊重教育者的个体性差异,赋予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以尊重与自由,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同时让他们在互动与自我参与中获取知识。正如美国首都博物馆的托马斯·福特(Thomas Ford)认为:“所谓的博物馆教育就是让来博物馆的人自由参观、比较、提出问题、自己学习,而博物馆按照每个来馆者的需要、情趣,为其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服务。”

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具有普及性、长期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认知为目的。博物馆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公共教育。如借助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项目,观众能够对博物馆的收藏及陈列展览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从中获取知识与体验;博物馆依照藏品、展览以及博物馆理念的差异性,采用讲解导览服务、公众讲座、出版物、文化活动、网上教育项目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存有差异,不同博物馆结合实际情况逐渐衍生出一些更为有效的教育项目模式。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博物馆现状,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方式应进行积极探索:首先,博物馆应超越其本体空间,积极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其他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充分吸纳社会文化人才如高校的专业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水平,并缓解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其次,注重博物馆教育中的普及性和专门性的关系,实行“因人施教、按需施教”。注重共同性和地域特色的关系,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教育项目,形成地域文化认同;再次,博物馆应更多地引入商业管理模式,以高效的商业运作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辐射力的扩大,比如运用商业营销手段有效扩大宣传,吸引受众来到博物馆,开发、销售衍生产品,全程性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此外,博物馆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提供特别教育服务,努力帮助他们感受艺术,从艺术当中获取快乐与知识,体现博物馆的.人文关怀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其次,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

公共性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指向,但公共性的实现不一定只依靠由政府单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10月28日颁布实施的新《文物保护法》第五章专门为民间收藏文物立法,明确许可民间收藏文物,从而结束了中国民间收藏无法可依的历史。2月2日,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积极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民办博物馆的质量,这意味着将来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私人博物馆相配套的博物馆体系的形成。但是,民办博物馆在发展实践中还缺乏明晰的政策支撑;民办博物馆的日常运行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一困境反映了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的共同问题。

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是公共文化制度层面的体现。民办博物馆相对国家综合博物馆而言具有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优势,是不同群体各自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是民间资本进行长期积累和收藏以后,把个人的收藏拿出来,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将个人收藏与社会共享,变为社会共有的财富。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需要打通政策瓶颈。“两会”期间,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吕建中提出尽快制定民营博物馆享受国有博物馆同等法律地位的实施细则的提案,主要体现在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来源、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所有权、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流通、民办博物馆财政支持等四个方面,需要具体落实。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

第三。合理开发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一座现代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公共建筑,更重要的是它与相关的文化机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与某个时代、社会对应的功能空间。200多年来,博物馆的空间形象和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有关展示的空间变化事实上也是现代性的结果和一种体现@。博物馆建筑不仅有其美学价值,其建筑构造也赋予了博物馆意义,隐含在它内部的公共权力,对艺术和公众都有一定的规约和重塑的作用。

博物馆的公共空间是公共文化物质层面的体现。公共空间是公共文化的具象体现。公共文化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影响力是通过众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实现的。公共文化服务只有和具体的城市公共生活相结合,其文化管理职能才能落地生根,其服务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当前,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变化有两种趋势:一是伴随着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的日益增强,现代博物馆从单纯的展览空间逐渐发展成公共生活的综合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随,如周末去博物馆看展览,享受餐饮,与朋友聚会,博物馆或者消解于庞大的商业空间,或者与商业、文化共同构成人们生活的环节。二是博物馆的数字化,包括数字化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前者是指完成了数字化处理的博物馆,其依然是实体博物馆。后者则指建立在数字空间(cyberspace)之上的博物馆,它具备博物馆的基本特征,但是是虚拟的。在当下网络时代的语境下,网络的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使网站成为全球博物馆发布信息、进行教育活动、分享研究资源的必然选择,博物馆的公共空间拓展了新的形式。可见,博物馆的空间演变可视为社会观念与生活变迁的一个侧影,其公共服务功能的实现应从文化政策的视域考量服务对象的结构均衡,进而实现文化空间的均衡分布。

相关阅读:

论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

论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推力。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为“两个率先”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举措。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我省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挥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心灵,促进人际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

“十一五”以来,江苏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十一五”以来,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南京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正式开放,各地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16个。全省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率先在全国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

二是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08年,江苏省三大公益文化场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美术馆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省“三大馆”的带动下,全省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机构均着力彰显公益性质,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设置免费开放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免费开放服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入馆人数大幅增加。我省现有国家一级图书馆63个,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在文化部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江苏共有81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比上届增加26个,亦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三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加大。全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省政府连续数年实施了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活动,将精美的文艺演出送到全省农村基层。全省各地普遍采用政府购买和集中配送的形式,把演出、图书、电影、展览等优质公共文化资源送到农村、送进社区。

四是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吴江市“区域文化联动”、“激情鼓楼”南京鼓楼社区文化艺术节、“和谐江宁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太仓市业余文艺团队“百团大展演”活动、“淮风楚韵”民间艺术节、“时代潮”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靖江文艺节等一大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品牌。在活动中,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和舞台的主角。

加快完善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江苏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将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现代科技为依托,加快建设江苏大剧院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江苏省文化馆新馆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其现代化装备水平,增加和丰厚其文化内涵。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按照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重点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设,消除设施布局空白,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对服务人群的全面有效覆盖。

二是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配合国家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十二五”期间,县级以上图书馆全部实现数字化。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切实推动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实行免费开放,推动高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品种内容,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大全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

四是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对城乡文化建设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一同推进。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弥补历史“欠账”。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强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着眼于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农村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努力提供更具针对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

五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项目创建工作。从2011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省文化厅、财政厅也从2011年起共同开展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创建目标,“十二五”时期,全省将建成“四个三”,即:3个地级市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个地级市、30个县(市、区)和300个乡镇(街道)建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此外,还将建成若干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区的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办法、路径和措施,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篇7

公共信息是发生在社会的公共领域, 主要由政府提供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它是一种公共品或公共服务, 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其终极价值在于保障和维持公民最基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需求, 具有底线保障的社会意义, 使人能够像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生存、发展, 有的学者将其涵盖的范围概括为“国民在现代社会中求生存时在民生方面, 诸如食、衣、住、行、育、就业、医疗和各种生活规划等所必需的资讯”。政府提高信息的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人人享有信息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 既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 也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二、充分认识和重视公共信息的公开和服务

1. 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是现代国家从法律上对公民知情权确认和规定的结果。

对公民而言, 是应该享有的基本的宪法和法律权利, 对政府而言, 是一项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和承担的法定责任。政府在保证公民知情权方面承担着完全责任, 有责任、有义务保证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 公民是权利主体, 而政府则是义务主体。知情权是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权和公民公共信息获取权基础上的合成权。因此, 知情权是与公共信息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现在它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宪法规定和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 而在中国现行的宪法中并没有明确、直接、具体地规定公民的知情权, 但我们不能由此否定在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第四十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知情”是公民行使上述权利的前提条件。故此知情权是中国宪法中的一项隐含权、默示 (许) 权。另外从法理上讲, 既然主权在民,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公民就有权依据法律,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首要条件是民主公开, 首先是包括政府信息在内的公共信息公开, 人民要知情, 要有赖以参与、评判、选举、管理、监督的足够信息;不知情, 无以评判, 无以监督, 也无以有目的地、理性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公民监督、公民参与、公民管理是民主的重要形式, 公民行使知情权, 正是一个有效获取公共信息、正确使用公共信息和切实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他政治活动的过程。可见, 没有知情权, 就谈不上参与权、监督权和管理权, 乃至于整个民主权利。保证所有人可以公平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特别是公共信息, 是民主社会的基础。既然公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其服务, 而服务又是政府的公共职能, 那么政府公开和提供其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其他管理职能过程中, 收集和形成的公共信息, 就是理所当然的。从另一个角度看, 政府的一切活动是由公民纳税支持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就是公共品, 公民当然有权知晓和利用。公共信息公开则是为了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施和落实, 通过法律的形式和法定程序, 要求国家机关, 主要是政府在行使国家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 主动将与其行使职能有关的信息, 如法律政策信息、社会信息主动、及时、准确、完整向社会公布或向提出申请的特定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2. 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制度不仅关乎公民知情权及随之而来的

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的落实与保障, 而且更关乎公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信息权是发展权的保障, 发展权又是生存权的延伸, 故公共信息公开制度也是生存权、发展权的落实与保障。1994年《公共图书馆宣言》曾指出“自由地不受限制地获取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 是个人行使民主权利和获得平等发展机会的基础。”在信息社会,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的三大资源 (物质、能源、信息) 之一, 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要素资源和资本。既然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要素资源和资本, 获取和掌握信息的程度, 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 生存能力的强弱, 发展潜力的大小, 拥有财富的多寡, 社会声誉的高低, 政治地位的尊卑。信息不公开、不对称、不公平, 往往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不仅无法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无法行使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亦无法享受由此而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利益, 丧失了更好地生活、生存、发展的机会和权益, 日益成为边缘化的社会弱势群体。人们只有不断地、及时地获取新的信息, 准确地掌握信息, 创造性地运用信息, 才能有利于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提高自己生活、生存、发展的机会、技能、要素, 获得自己在社会中生活、生存、发展的权利, 占据生活、生存、发展的优势位置和制高点, 占据生活、生存、发展的先机。故此, 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 既是保障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的需要, 又是保障和实现公民生存权、发展权的需要。如若没有基本的起码的保障, 人们就丧失了参与正常社会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权利与手段, 甚至丧失了顺利表达自己基本生存要求的起码权利和手段。因此, 保证公民获取与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 是现代政府特别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 是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应当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公开等方式和措施来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 为公民的生存、发展及自我实现创造条件。

三、必须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和服务要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规范运行

切实执行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制度, 防止公共信息的行政垄断, 保证政府信息主动、及时、准确、完整地发布, 做到所有公共信息 (以法律规定为限) 必须向所有信息权利人平等开放, 所有信息权利人都有权共享所有的公共信息资源。因为公民对公共信息的权利, 首先是公共信息获取的法律权利。对政府而言, 公共信息公开则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和法定责任。只有公共信息的有效获取, 知情权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进而使公民监督政府、管理社会成为可能和可行。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完善政府公共信息公开的保障制度和机制。

1. 要依据立法宗旨和原意, 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时要严格遵循立法精神和宗旨, 政府公共信息“以公开为原则, 以不公开为例外”, 《条例》虽然未明文这样规定, 但并不能由此否定这一原则是《条例》立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可以说这一精神和原则是《条例》默示性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条例》在具体条款的规定中始终都贯穿着这一精神和原则。在公开与例外的关系处理上, 公开无疑居于主导地位, 例外虽是必要的, 但毕竟是从属的、有限度的。可公开可不公开的信息, 应尽可能公开。我们亦承认, 有些信息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是需要保密的, 但这种保密是为了公众利益和公共利益, 而不是为了特权利益或不平等竞争。

2. 加快公共信息公开和服务的立法步伐, 建立、健全我国公共信息的社会法律保障体系。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一俟时机成熟, 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 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升为国家正式法律, 以增加其权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要对公开信息的义务、公开信息的范围、公开信息的程度作出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信息公开范围的规定, 要摒弃正面列举的方式, 以避免这种方式带来立法上的过于粗疏、过于笼统, 执法中信息公开的边界模糊、难以准确把握以及主观随意性, 当然更不能由政府部门或其负责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还应对公民如何行使信息权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2) 尽快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修订程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修订中, 应有专门的条款, 甚至章节对信息垄断, 特别是公共信息的垄断 (包括政府公共信息的垄断) 作出周详的、限制性的规定。信息垄断是最隐性、最具危害后果的垄断。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修订, 平衡各方利益,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 保障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尽快形成和创造有利于社会信息公平的法律信息环境, 促进社会信息公平的实现。 (3) 根据结构优化的原则, 整合知识产权法律资源。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整合为处于部门基本法地位、具有法典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以增强其法律体系的完备性、科学性、严密性;增强其法律内容、法律手段、法律责任制度的明晰性、统一性、协调性。 (4) 加快创制和制定《信息法》或《社会信息保障法》、《图书馆法》、《电信法》、《隐私权法》、《新闻法》、《行政程序法》。

公民的公共信息权利能否得到保障, 是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和公共信息服务的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面和基础工作。换言之, 公民公共信息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社会, 是信息不公平的社会。因为一个公平的社会, 首先应该是公民起码的平等的基本的信息权得到有效保障的社会。而社会信息公平的主要责任者是作为承担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者的政府, 实现社会信息公平, 政府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吉宇宽.信息公平障碍因素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07 (6) .

[2]肖希明, 水亮.和谐社会中的信息公平制度[J].图书馆论坛, 2006 (6) .

[3]刘传玺, 等.信息平等的实现途径[J].情报科学, 2008 (3) .

[4]袁峰.信息公平与政府责任[J].政治学研究, 2005 (4) .

[5]范并思.论信息公平的制度选择[J].图书馆, 2007 (4)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篇8

(一) 公共文化产品

公共文化产品是社会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公共产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基本特征, 由于市场具有市场失灵的缺陷, 无法进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因此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公共文化产品主要包括纯公益性文化产品和准公益性文化产品, 其中纯公益性文化产品是指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与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准公益性文化产品是指与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不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这类文化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私人产品的竞争性, 在技术手段上难以实现排他性消费的服务和收费, 应当采取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的模式来向公众提供此类文化产品。

(二)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 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指保证公民文化活动的权利, 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需求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

二、公共文化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消费占GDP比重逐渐提高, 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以文化为背景的综合国力竞争。加强文化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而且对继承、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立性, 扩大我国竞争优势和文化吸引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对于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首先,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基本设施可以促进公共投资, 政府的转移支付会促进一部分人的消费;其次, 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素质, 尤其是提高偏远地区的文化水平, 从而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使财富分配更公平, 从而有助于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制度层面上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中期以后, 由于欧洲福利型国家的大量出现, 有关文化民主概念的研究越来越丰富, 各国政府开始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 支持文化艺术创作和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由此开始达到高潮。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侧重于介绍欧洲各国文化政策发展概况及公共行政和管理理论对文化的影响。

在文化提供主体方面, John Myerscough (1990) 指出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 为全体公民提供平等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机会逐渐地方化和商业化, 国家逐步从文化政策的主导者转变为重要的参与者。Peter Duelund (2003) 提出从国家单方面的文化提供与传播过渡到社会多层次介入, 强调公众的参与, 重点应放在以地方和社区为基础的文化价值。

在文化管理方面, Anthony Everitt (1999) 提出了全局性治理概念模型和实际操作模式, 实现部门“横向”合作从而达到文化政策全面落实, 并且进一步阐释了政府职能转变与切实执行文化政策的关系。

在文化支出方面, Baumol and Bowen (1966) 认为虽然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但生产力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工资的增长速度, 造成文化产业产出成本比其他部门产出成本价格高, 导致公共文化支出的增加。Mouliner Pierre (2002) 运用国家和地方的投资合并的数据进行模型假设, 得出这些投资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 对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与主体

李少惠 (2009) 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与社会共同建立的以传播先进文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称。其中政府作为主体, 主要发挥导向作用, 使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韩军 (2008) 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办主体是政府, 具有公益性、普适性和服务性等特征,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多元化、整体化的公共权益。丁煌 (2006) 认为公共文化作为公共产品, 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社会教育功能, 市场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应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 公共文化支出的绩效管理与评估

喻文益 (2008) 认为应当本着“为顾客服务”的思想和文化行业的特色对公共文化事业进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并在每个项目开始前进行专业的评估, 在项目结束后进行绩效评价。王列生 (2007) 认为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中, 应当查验公平正义、普适价值和基本权益三大原则的落实情况。

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刘淑兰 (2008) 认为构建并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项目, 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任务。羊守森 (2008) 认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乡镇文化局可以加强宣传公共文化, 通过建设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来引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并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从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体制创新。

四、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评析

(一) 美国———市场调节模式的典范

作为目前世界上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随着经济政策的释放, 美国主要依靠社会和市场力量来完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核心, 不直接参与而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 发布经济政策, 鼓励民间文化机构和中介组织来间接管理文化事业。美国所采取的是“市场主导、政府间接引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开放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下, 政府只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制度, 保障文化和艺术活动能够自由竞争发展。虽然这种模式有许多缺陷, 但在保证文化单位自由竞争, 促进文化多样化和法制化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 英国———政府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阐述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 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府提供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 积极制定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政策及发展战略, 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 达到了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降低失业率的目的。可见英国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 法国———重视本国文化传统

法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非常重视本国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文化例外”的主张, 鼓励文化遗产保护,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努力创造就业机会, 大力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文化产业政策。

(四) 日本、韩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少数文化产业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 与欧美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 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特点:一是政府对文化产业财政税收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二是以发展创意产业为核心;三是多渠道为文化产业融资。

五、国内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供给机制不完善

首先公共文化产品分配不均, 由此造成农村或偏远地区文化设施落后;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面窄, 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仍显不足;第三,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 有效利用程度低, 造成大量的浪费。

(二) 整体创新能力不强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创新主要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服务创新。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创新能力较弱, 文化活动内容形式过于单一, 服务理念陈旧, 管理上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管理运行方式。

(三) 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能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健康运行, 但目前, 我国明显缺乏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和法规来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文化公益事业。

(四) 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目前, 我国对群众文化生活的结构、内容、传播方式以及发展趋势所做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这就导致一些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群众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因此我国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亟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估机制, 从而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五) 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缺乏相关人才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障碍, 尤其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和市场策划人才。目前, 文化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数量都无法达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 加大力度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经营管理人才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六、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 对整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构建、规划及运行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在思想上把握全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为全社会的公共价值观提供思想保障;二是积极进行宏观政策上的引导和调控, 协调管理, 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三是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运行机制提供环境保障, 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技术和服务机制, 健全运行评估机制;四是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财政支持, 增加文化产品的供给, 加大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大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 2006 (6) .

[2]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科纵横, 2007 (2) .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篇9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成绩,比较差距,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政策范畴的概念, 最早在2004到2005年各地的政府文件中出现,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内容进行了解释和指引, 此后, 这个概念就被广泛运用。具体而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 由公共组织机构使用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 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 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的文化是“中文化”概念, 涵盖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报刊、互联网、演出、文物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广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政府提供的所有公共文化职能, 包括文化产业;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指与文化产业相对应的文化事业, 即公益性文化活动, 满足广大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体现文化的福利性和普惠化。目前, 我国的政策文件和学界使用的主要是狭义概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涵盖六大要素, 即政策法规, 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机构和人才, 文化产品, 服务方式, 经费。

为了了解“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状况, 笔者走访了天津市文化局, 北辰区、红桥区、宁河县文化局以及个别社区文化活动室, 本文以此为基础, 总结了2006年到2008年天津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成绩和经验, 分析了其与国内同类城市和发展较快城市的比较差距, 试图为下一步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主要成绩

截止2008年底, 天津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得到较大改善, 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 服务的均衡化向前迈进一步, 服务方式趋向于多样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基本建成。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投入, 巩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

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大幅度增加建设资金, 是这些年天津公共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2008年, 天津市政府用于文化事业的费用是5.27亿元, 人均费用44.88元, 在全国排名第三,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2元, 比2007年增涨19.34%。政府财政支持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得到巩固。

(二) 公共文化设施四级网络初步形成

到2008年底, 完成了10项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文化设施工程 (天津图书馆整修、李叔同 (故居) 纪念馆、滨湖剧院、周邓纪念馆西花厅、小白楼音乐厅。杨柳青年画艺术中心、文庙大修相继开工) 。各区县加快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 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博物馆、文体中心及影剧院, 现有18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32个图书馆。街道 (乡镇) 文化设施建设有很大发展, 243个街 (乡镇) 已经建成203个文化站, 两年内将建成100个6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的乡镇文体活动中心。村和社区的文化设施在规划与建设中。总体而言, 市、区 (县) 、街 (镇) 、社区 (村) 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搭建起来。

(三) 文化产品不断丰富, 精品迭出, 品牌活动影响力扩大

1.2008年, 一批艺术精品荣获国家级大奖, 京剧《护国将军》、《郑和下西洋》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获新编历史戏一等奖。评剧《寄印传奇》在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第一名, 并获得多项大奖。儿童剧《第七片花瓣》在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比赛中荣获三项大奖。

2.经常性举行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馆举办展览229次, 文艺活动879次, 举办培训班642次。送电影下乡、进社区共放映电影19000场, 观众近400万人次。送戏下乡281场, 观众17万多人次。不定期的“送书下乡工程”和“流动舞台车工程”服务受到热烈欢迎。

3.“国字号”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天穆杯”首届全国小品展演初步确立了天津在全国小品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平杯”第九届全国京剧票友大赛总体水平有很大提高;“文化杯”第十七届全国梁斌小说评选活动, 进一步扩大了在全国文学评奖中的知名度;第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共吸引世界各地游客近20万人。这些活动突出了天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 吸引了全国的瞩目, 达到了展示天津、影响全国、波及海外的效果。

(四) 服务均衡化向前迈进一大步

2007年以来, 天津市以“重心下移、普惠基层”的工作思路, 树立起“共享文化成果, 共建和谐家园”的品牌文化活动, 面向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中小学生、老年人等社会群体, 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型公益性主题文化活动, 惠及500多万群众。由全市著名艺术家和优秀中青年演员抽调组成的“海河情”艺术团, 连续十余年深入农村、厂矿、军营慰问演出, 惠及广大基层群众。数以万计的社区文化指导员和文化骨干活跃在全市各个社区、村镇, 组织100多万居民经常参加各类文化活动, 创建区县文化活动品牌。这一活动推进了文化服务的基层化和均衡化。

(五) 服务方式便利化, 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1.推广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方式。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建成共享工程18个区县支中心和泰达支中心、223个基层服务点, 开通共享工程天津数字频道, 覆盖全市700多个农村基层点, 大大延伸了共享工程的服务范围。

2.运用多种服务方式, 进一步延伸图书馆服务。在全市建立社区和行业分馆125个, 流动汽车服务点36个, 通过向注册读者开放公益性的电子文献网上检索和阅览, 推出“一码通”通借通还项目, 开通家庭虚拟图书馆。通过举办“文化大讲坛”、“天津历史文化行”等系列公益性讲座, 把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乡镇和行业。

3.实施免费开放服务, 在全市推出包括博物馆、纪念馆等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 接待观众200余万人次。

三年来, 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质量显著改善。这三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 以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预测, 到2010年, 将初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文化服务体系, 基本达到天津市“十一五”文化规划中设定的目标。

比较差距

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 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相比还有差距, 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时, 与国内同类城市如北京、上海, 以及发展较快的深圳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国际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不相匹配。

(一) 经济总量小, 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少

近年来, 虽然市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 但由于历史原因, 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政府财政投入和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根据2008年文化部的统计, 在文化事业人均投入方面, 北京市是87.4元, 上海市是71.02元, 天津市是44.88元, 和北京和上海存在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二) 缺乏标志性文化设施,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北京、上海、深圳基本完善了城市重要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 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上。而天津目前还缺乏有相当规模的能够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文化设施, 缺少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或举办国际性文化盛事的重要平台, 严重限制了参与国际文化盛会的竞选能力。

天津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总数少, 人均占地面积小, 基层设施, 特别是社区和农村的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预计到2010年, 上海将建成150个博物馆, 北京建成130个, 而目前天津只有17个。届时, 上海所有社区都建成文化活动中心, 1867个行政村全部建有百姓影院, 建成1800个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 “一村一室”的实现比例达到96.4%, 北京“一村一室”也基本能全部实现, 而天津的“一村一室”实现比例仅能达到67%。深圳计划在2010年实现常住人口每15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每1.5万人拥有一座社区图书馆, 常住人口人均拥有藏书2册 (件) 。目前, 天津有32个公共图书馆, 按常住人口计算, 平均32.5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要达到深圳规划的目标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据2008年对电影院的统计, 上海有104个, 北京69个, 天津只有9个。这些数据都可以显示出天津与这些城市的明显差距。

设施建设思路略嫌保守。北京推进了文体设施与城建、园林, 甚至与休闲购物相融合的建筑, 集健身、娱乐、文化休闲为一体, 促使文化娱乐向便民化方向发展。

(三) 文化产品数量相对少, 特色不鲜明, 影响力小

北京、上海、深圳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城市特色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动, 如深圳的读书月活动、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北京的春节庙会;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电影节, 这些城市还注重打造市内各区的文化品牌活动。天津市已经创建了一些“国字号”文化品牌活动, 但是特色不突出, 很难树立对外的文化形象。同时, 社区群众活动缺少组织, 活动项目单调不规范。

(四)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效率比较低

上海市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可以整合全市文化资源, 通过宣教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 为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打造文化系统的资源配送, 按需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天津市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快,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个区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共享工程示范区”, 但服务方式的单一化或基层基础设施不到位等问题,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效率。

(五) 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深圳、上海等发展较快的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深圳对一些大型文艺活动实行政府采购、委托承办, 鼓励吸引民间团体积极参与。上海充分发挥社区与非营利组织的积极作用, 增加文化投入和资助的渠道, 同时还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绩效评估机制,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天津在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以及整合资源方面较为滞后, 民营性非营利性组织少, 而且活动不规范, 文化服务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 很难保证文化建设支出的需要。

(六) 缺乏对人才的有效整合

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一般都有专职专业服务队伍, 保证机构的高效运行;有兼职的专业参谋咨询和服务队伍, 提高决策水平、深化对外服务;有数量庞大的义务服务志愿者队伍, 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较高。而天津市基层文化工作者严重缺乏, 多数文化站存在空壳化、工作人员老龄化、不专业、不专职的情况。文化站的编制少、人员待遇低、职称晋升机会少等现实问题, 又成为优秀专业人员参与其中的现实问题。因此, 基层文化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开展, 基层部门急需专业的工作人员和制度化管理。

(七) 服务均衡化有待进一步推进

深圳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全员化, 强调服务的公平性、便利性、多样性, 初步实现了“老少皆宜、各得其所、均衡发展、惠及全市”的服务效果。天津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群体差距。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展区县, 在资金、人才、设施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短缺。只有通过整合文化资源, 加强这些区域的文化服务发展, 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对于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 北京成立了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图书馆。上海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 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天津也举办过类似的活动, 但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惠及民众的范围有限, 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分析与建议

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六个要素都还处于发展阶段, 整体服务水平还不高, 下一步要从现实问题出发, 完善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

(一) 发展多元化文化市场主体, 完善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

资金保障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建议政府把公共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建立专项资金, 努力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在财政支出中占1%。当然, 更重要的是积极引入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发掘社会和市场的潜能, 支持各类基金和投资公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 发展多元化文化市场主体, 形成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格局, 多渠道完善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 建立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 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服务性。

(二) 突出本土资源, 分板块发展, 打造特色文化设施和文化产品

就文化活动缺少特色和影响力小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该围绕各区县的特色文化元素分板块发展, 建成一批有天津特色的文化设施, 如运河漕运文化长廊、海河生态与休闲文化长廊、近代文化观光旅游街区、杨柳青民间艺术基地等, 体现天津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同时, 以历史文化名镇、民间艺术之乡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托, 用特色文化元素壮大大型文化活动项目, 树立文化活动品牌。比如将妈祖文化旅游节打造成辐射华北、影响全国甚至东南亚华人区的大型文化节事活动, 树立天津作为海港城市的文化形象。从不同社区 (村) 板块的优势资源和群众的文艺基础出发, 统筹规划文化活动, 使文化活动特色化、常态化、便民化。

(三) 推进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均衡化

从天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六个要素的分布情况看, 城乡、区域以及不同群体间形成较大差距, 因此,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大力扶持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的文化服务, 加强文化服务的均衡化。就城乡而言, 加强基层社区和农村的建设, 加大“重心下移、普惠共享”的文化活动的覆盖范围, 在资金、人才、政策等层面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倾斜。就区域而言, 大力扶持经济落后的区县;就人群而言, 特别要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 切实为老年人设置适合他们体力、精力和心理需求的文化设施和活动。针对大量外来务工群体开展长效性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同时, 也要顾及残疾人、低收入等特殊社会群众的文化需求, 并使活动规范化、长效化, 切实保护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

(四) 完善公共文化中介组织和人才网络体系

文化中介机构少是限制天津文化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议激励和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发展中介机构, 使之真正起到传授、传播、传承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作用, 深入推广文化服务。同时, 要充分整合天津市的文化人才。天津的文化艺术传统根底深厚,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建议出台灵活的用人政策, 解决专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吸引一批懂业务、擅经营, 会管理的人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发挥京津文化圈的地缘优势, 吸引北京的专业人士, 共同推进天津的文艺创作水平和文化活动策划水平。继续发展区县到社区的四级文化指导员, 成立指导员协会, 发展多个业余文艺团队, 形成万人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 建成人才网络,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平台。

(五)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建设, 切实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力量提供政策优惠和法规保障。放宽文化企业集团市场准入标准。对重点文化活动项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行税收、征地、市政配套等优惠政策。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六) 推进服务方式信息化

数字化资源越来越成为提高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建议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加强数字资源库的内容建设, 建设数字广播电视信息平台、数字电影放映网络系统, 高效整合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 向每个社区、家庭输送高质量的文化信息。发展网络文化, 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 提升、扩大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

(七) 提高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能力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篇10

近几年, 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经济政策, 研究、制定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 实现工作目标下移, 文化资源下移, 文化服务下移, 切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从中央到地方, 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搞的热热闹闹, 活动内容紧跟主旋律反映了各个地区的群众生活、经济建设、农村建设、党风廉政等方面的典型题材, 展现了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氛围, 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在看到文化建设成就一面的同时, 我们也发现, 在基层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但文化建设相对缓慢。由于基层面广、线长无法覆盖所有乡镇, 部分文化站萎缩趋势较为严重, 形成断层。文体娱乐设施也明显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活跃文化生活载体的作用。各级文化馆发展不平衡, 硬件设施、文艺骨干的培养更是千差万别。部分基层文化站缺少带头人, 文化干部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地区群众因经费、场地等因素无法投入到文体娱乐活动中, 文艺爱好者也缺少培训、提高和展示的舞台。

2011年, 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意见》, 向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进一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提出要求。淄博市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深入文化部门, 通过各种措施把政策落实到位, 确保“免费开放工程”顺利实施。我市文化系统各单位也将由此为契机,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强化社会公益功能, 加大无偿服务力度, 建立一个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打造有淄博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一、加强对基层文化站建设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和文化室四级群众文化网络, 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文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站覆盖面广、社会性强、影响力大, 决定了它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我市各级文化站将按各地人口密度、经济水平, 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等各种有效途径来建设、升级硬件设施。具体包括:活动场所、培训场地、器材、网络建设等配套设施。对于新建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及配套建设上具有长远目光和前瞻性。选址在城镇文化中心或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地区, 各项配套设施, 功能完备, 设施齐全满足群众需要。多功能厅、图书资料档案室、辅导培训室、歌舞室等基础空间设施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 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性质凸现在其中, 让每一个文艺爱好者都能参与其中。

淄博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有“齐国古都”“聊斋故里”和“陶瓷之乡”等美称, 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在的历史、人文等方面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为我市建设文化大市提供了坚实基础。对于直接面对广大老百姓的基层文化工作者, 要开展对本地文化艺术品种、文艺爱好者状况、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及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等, 要求基层文化工作者详细地了解掌握当地的文化背景等, 并制定出短、远期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等。不断加强、深化对基层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 强化基层文化建设无偿、免费的作用。

同时, 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挖掘和传承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的热潮, 五音戏、聊斋俚曲、刻瓷、内壁画等一大批具有淄博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得到了传承、创新和发扬, 并走出淄博, 深受全国观众喜爱。作为各基层文化站要积极参与其中, 剔除有封建、迷信、仪式倾向的糟粕, 将具有历史、人文特色而又被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传承、发扬下去。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开拓创新, 在各种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中起到积极作用, 如演出场所免费开放, 无偿专业培训等, 让百姓参与其中, 使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我市将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假日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开展, 并积极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兴办、组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文化活动覆盖体系。增强重点文化设施的载体功能, 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将免费开放,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活跃文化生活载体功能。文化活动形成特色, 以群众参与类活动为主, 欣赏展示类为辅, 使文化活动做到多样化、经常化、规模化。

大力发展、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对文艺爱好者定时组织、举办各类免费业务培训班, 聘请专家、老师进行专业知识讲座, 通过作品解析在培训班上交流讨论, 互相学习。提高基层文艺骨干专业水平, 调动社会、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在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作为组织、管理者, 各级文化馆要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文化馆各类专业人才齐全的优势, 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 加大无偿服务力度。无论办班辅导、策划编导、还是文艺演出, 文化下乡, 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真正体现文化馆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无偿服务水准。巩固基层文化馆的业务地位, 进一步提高和扩大文化馆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三、打造“百姓舞台”和“精品文化”下乡

“百姓舞台”文化演出工程是淄博市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我们将以“文化搭台、群众唱戏、惠及群众”为宗旨, 剧场、广场和社区演出免费、企业赞助等运作模式, 从社区、农村、企业及专业团体和社会演出团体中精选出各种水平高、特点鲜明的文艺节目, 通过无偿培训、包装、推广, 不断将淄博本土的优秀演出节目搬上舞台, 送到基层, 走出市外。大力开发基层演出市场, 使每一个文艺爱好者都有机会站上舞台, 每一个普通群众都能参与其中。

文化精品的水平能清晰的反映出一个地区文化建设水平, 是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市推出了一批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文化精品, 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深受群众喜爱, 对我市的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示范作用。打造文化精品的意义在于充分增强文化的辐射力, 让文化魅力能够影响、感染到社会每一个人,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使全社会人人都以参加文化活动为荣。同样, 精品文化的打造也离不开大众文化这个坚实的土壤, 浓厚的文化氛围, 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像百姓熟知的五音戏、内壁画等都是从我市民间、群众中走出的。作为文艺作品创作的主力军, 淄博市文化系统各专业团体, 不仅进行高等专业学术方面的交流, 更要经常组织、参加各种基层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深入到社会、群众中, 起到基层文化建设带头人的作用。

上一篇:职高的数学教学下一篇: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