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防治分析

2024-07-26

番茄灰霉病防治分析(精选八篇)

番茄灰霉病防治分析 篇1

花瓣及柱头是整个番茄灰霉病菌刚开始就容易受到侵害的部位,后来随着侵蚀逐步加重就会侵蚀幼果,当已经发病的花瓣又落在叶片上,就很容易出现叶片发病,由此可见,在整个番茄果成熟之后就必须摘除花瓣以及柱头,从而防止病菌的二次侵害,摘除整个病果的同时,还要利用塑料袋固定,套牢后才能进行摘除,以防出现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侵害和感染。

2 高温焖棚

在上午时,将大棚的温度提升在3 3℃,如果超过34℃就可以适当通风,尤其是利用中午时间;下午需将室内温度降低至25℃左右,当温度下降至20℃时就可以关闭通风口;晚上保持室内温度在15℃左右。

3 带药喷花

蘸花药加适乐时喷花,能降低番茄灰霉菌的传播。花瓣在后期还能保持一定的鲜度,防治效果不错,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可采用保丰灵喷坐果胶囊(鞍山园艺所)喷花处理,当番茄一个花穗上的花3开2裂时,喷花1次即可,坐果防病效果显著。

4 施药浇水

盲目浇水很容易引起更大的病虫害,从而导致果实出现腐烂,一定先施药,当整个施药工作完成后才能够浇水,浇水的重点主要是花叶以及果实。

5 清洁田园

田园清洁过程中,事先用塑料袋套住后才能进行摘除,从而防止番茄灰霉菌的扩散,对于已感染的病果进行掩埋。

6 药剂防治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篇2

1.灰霉病的发生

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果,亦可为害叶与茎。番茄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葡萄孢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寒冷地区)或菌丝体及分孢梗(温暖地区)随植物病残体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腐生,在寡照条件下,空气湿度90%以上时,4℃~31℃可发病,但发育适温为20℃~23℃,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寡照、适温(20℃左右)、相对湿度大(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寄主生长衰弱的易诱发本病。

2.防治方法

2.1播种期防治

2.1.1因地制宜 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抗(耐)病品种,如毛粉802、佳粉17、佳粉10号等。

2.1.2种子处理 利用高温对种子进行处理,杀死表面附着的病原菌。针对病害情况可选用下述方法处理:

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温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2.1.3苗床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按每m2用药8g与15~30kg细土混合。播种时1/3铺在床面,其余2/3盖在种子上。

2.1.4安装防虫网 棚室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孔径为25~40目,幅宽1~1.2m,覆盖在放风口处。

2.2生长期防治

棚室种植的番茄灰霉病发病重。 病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即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方式。生态农业防治方面选择抗耐病品种,棚室高垄全程覆膜,膜下小水渗浇,加强通风,及时清除病果、病叶于室外集中处理。与非茄科作物实行轮作,避免带露水进行农事操作,合理密植,均衡施用氮、磷、钾肥。 预防应该从采用高垄栽培,严禁带露水或潮湿条件下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

2.2.1增施磷钾肥 采用滴灌、膜下暗灌技术,防止大水漫灌。发病初期及时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清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防止病害漫延。摘除病果病叶时,要用塑料袋套住后,方可摘除,以免操作不当,散发病菌,传播病害。

2.2.2生态防治 以增温、排湿为目标,加强通风管理, 具体做法是:晴天上午先闭棚升温,当温度达28℃~30℃时持续1小时后开始放顶风;中午继续放风,温度保持在20℃~25℃;下午温度到18℃~20℃时关闭通风口;夜温保持在14℃~16℃,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阴天也要在中午短时通风换气。

2.2.3药剂防治 烟剂熏蒸、粉尘法防治病虫,同常规喷雾相比具有不增加棚内湿度、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农药等优点,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不同的施药方法。

科学喷花:喷花时,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0.1%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及少量链霉素水剂,可预防病菌从开败的花处侵染果实。

烟剂熏蒸:在傍晚进行,按每使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00~300g熏烟,点燃后密闭棚室l夜。

粉尘剂防治:保护地内可采用6.5%万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1kg/亩。

喷雾防治:可选用50%农利灵、50%速克灵、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000~12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2.3发病后的防治措施

25%灰克防治番茄灰霉病防效试验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25%灰克可湿性粉剂 (齐齐哈尔北方化工所提供)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南通农药厂生产, 市售)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日本进口, 市售) 。

1.2 试验地点及概况

试验于2010年在龙游县绿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春季大棚番茄地进行, 番茄品种为早丰一号。大棚面积300m2, 土壤为沙壤土, 前茬为花椰菜、卷心菜, 该棚历年都发生灰霉病。大棚施肥与灌溉条件一致。3月10日定植, 大棚温度在8~20℃之间, 湿度90%左右, 作物自然发病。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 分别为25%灰克800倍液、1000倍液、1500倍液和2000倍液, 50%速克灵1500倍液, 50%福美双600倍液, 设空白作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 每小区面积10m2, 小区随机排列。田间施药前先调查发病基数。于3月22日第1次喷药, 3月29日、4月5日分别再喷药, 最后一次施药后10天调查防治效果。施药方式: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喷雾, 喷雾时正反叶面都均匀喷到。

调查方法:调查时每小区定10株, 每株调查上、中、下10片叶片, 果实每株调查5个, 计算番茄灰霉病病叶率、果实发病率、病情指数。病害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如下:

叶片发病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单叶片有病斑3个;3级——单叶片有病斑4~6个;5级——单叶片有病斑7~10个;7级——单叶片有病斑11~20个;9级——单叶片病斑占叶面积1/4以上。

果实为害分级标准 (以果为单位) :0级——无病斑;1级——病斑直径小于1cm;3级——病斑直径1~3cm;5级——病斑直径2~3cm;7级——病斑直径3~4cm;9级——病斑直径大于5cm。

1.4 计算公式

1.5 气象条件

施药当天无风雨, 气温16~24℃, 药后7天均无雨, 平均气温21.5℃。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25%灰克对番茄叶片灰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效, 4种浓度的防效依次分别为83.0%、82.6%、80.2%和75.8%, 其中:800倍液和1000倍液2种浓度防治效果相当, 比1500倍液、2000倍液液防效要好。50%速克灵防效为60.0%, 比25%灰克4种浓度的防效都低, 也低于福美双600倍的防效。25%灰克对番茄果实灰霉病也有较好的防效, 防效分别为83.0%、81.7%、74.9%、46.6%, 与叶片灰霉病有所不同的是, 果实的灰霉病随着灰克浓度的增大, 防效提高。不同浓度之间的防效差异也很大。灰克的4种浓度防效均高于速克灵和福美双的防效。

以25%灰克增产效果较显著, 增产率分别为17.77%、26.29%、4.20%和11.52%。速克灵1500倍液增产8.52%, 福美双600倍液增产12.97%。灰克800倍液增产率低于灰克1000倍液, 我们认为是因为浓度较高对番茄生长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而1000倍液以上则无此现象。

经差异显著性比较, 除灰克2000倍与福美双600倍差异不显著外, 其它处理间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程度, 说明各处理间的防效是很明显的。

3 讨论

由于本试验面积较小, 生产上不可能象试验喷药那样细致、周到, 加上试验周期较短, 田间防效受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 25%灰克作为新型复配药剂应进一步研究。

25%灰克等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表

本试验所采用的试验药剂即25%灰克, 是一种新的化学药剂, 虽然使用效果很好, 可明显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 但番茄灰霉病菌是否对该药剂易于产生抗药性还不是很清楚, 还有待于生产的进一步检验。

由于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还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 因此, 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小气候的湿度, 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关键。另外还要注意合理轮作, 清洁田园, 减少病菌积累, 加强栽培管理。

4 结论

25%灰克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佳的防治效果, 其防治效果高于速克灵1500倍液和福美双600倍液。

25%灰克使用浓度以1000~1500倍液为宜, 在此浓度之间, 既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又能提高产量;既经济, 又不会对番茄产生不良影响。

在常年发病的大棚, 最好在定植后用25%灰克进行预防。同时, 发病初期用25%灰克进行防治, 每隔7天1次, 共喷3次为好。

参考文献

[1]方中达.植病研究法.北京:农业出版社, 1979.1~132

[2]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害诊断.北京:农业出版社, 1978.85~863

[3]珂, 李明远, 吴钜文.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53~544

[4]陈树仁, 丁建成.西瓜蔬菜病虫害图解.合肥: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38~39

[5]尹学军, 孙琴华.早春大棚番茄灰霉病及防治.长江蔬菜, 1996 (3) , 16~17

[6]薛照文, 翟洪梅, 甄冬清.保护地主要蔬菜诊断与防治.长江蔬菜, 1996 (4) , 17~18

[7]高丰, 万贵平.茄果类蔬菜灰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长江蔬菜, 1997 (7) , 16~17

[8]蔡银杰, 李均.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长江蔬菜, 1999 (2) , 17~18

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篇4

关键词:壳寡糖;灰霉病菌;菌丝生长;产孢;EC50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灰霉病菌:采自河北省唐山市郊区保护地番茄灰霉病果,PDA培养基分离、纯化。壳寡糖:相对分子质量≤3 000,脱乙酰度(DD)≥85%(浙江澳兴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番茄品种:巨丰(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

1.2試验方法

1.2.1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影响的测定制备含壳寡糖浓度为300、600、900、1 200、1 500 mg/L 的含药平板,用打孔法反接5 mm的灰霉菌菌饼。25 ℃培养箱培养,每天测量菌落直径,待对照组菌落长满整个培养皿为止,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光暗周期12 h-12 h交替条件下继续培养产孢,分别取各浓度梯度的菌落打取直径为5 mm的菌饼5个,用2 mL无菌水配制成孢悬液,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产孢抑制率。分别求出毒力回归方程,计算EC50。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组菌落直径-处理组菌落直径)/(对照组菌落直径-5 mm)×100%;

产孢量=(孢子平均数/80)×4×106。

1.2.2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影响的测定灰霉病菌培养9~10 d后使其产孢,加无菌水稀释至40倍镜下每视野20~30个,用凹玻片加不同浓度的壳寡糖21 ℃黑暗培养12 h后,计算抑制孢子萌发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计算EC50。

孢子萌发率=萌发孢子数/视野下总孢子数×100%;

抑制孢子萌发率=(对照孢子萌发率-处理孢子萌发率)/对照孢子萌发率×100%。

1.2.3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影响的观察在PDA平板上反接灰霉病菌2 d后,在菌落边缘加0.2 mL的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后竖插盖玻片,待菌丝长到盖玻片上,取出,直接观察菌丝形态进行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菌落直径随着壳寡糖浓度的增大呈现递降的趋势,浓度越大抑菌效果越明显,其中300 mg/L壳寡糖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1 d时为32.12%,2 d为4735%,5 d为21.48%,1 500 mg/L的抑制率1 d时为100%,2 d为8632%,5 d为81.95%,900 mg/L以上的壳寡糖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5 d内均大于50%,1 500 mg/L 的壳寡糖对菌丝生长抑制率5 d内均大于80%。由表2可见,不同处理天数下,壳寡糖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不同。其中2 d的EC50最小,为34696 mg/L,5 d的EC50最大,为629.65 mg/L。

2.2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产生及萌发的抑制作用

从表3可见,壳寡糖对灰霉病菌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产孢量和萌发量降低,抑制率增大。300 mg/L条件下,比对照组产孢量减少1.84×107个,抑制率达33.82%;孢子萌发率降低1360百分点,抑制孢子萌发率达到18.38%。

2.3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通过显微观察,对照组菌丝细长、细胞壁光滑(图1);而不同浓度梯度的壳寡糖溶液处理组菌丝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菌丝变粗、分隔增多现象。壳寡糖浓度越大菌丝形态变化越明显(图2、图3)。

3结论与讨论

为了减少对灰霉病防治的农药使用,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抑菌物质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黄芳等研究结果表明,用0.1% 硼处理灰霉病菌孢子后, 显著抑制了孢子萌发和芽管伸

长[4];白文苑等研究苍耳的丙酮提取物,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 为20. 27 mg/mL,在30 mg/mL 浓度下,对番茄灰霉菌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对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EC50 分别为9. 06 、15. 21 mg/mL[5];廖敏等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钠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灰霉病菌的生长[6]。本试验研究可食用的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 500 mg/L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壳寡糖对菌丝生长2dEC50使用浓度为

346.96 mg/L,低于苍耳丙酮提取物;而对菌丝形态变化的观察表明,在浓度为1 500 mg/L时,出现最大程度的肿胀、菌丝变粗、分隔增多的现象。1 500 mg/L壳寡糖对灰霉菌产孢量抑制率高达83. 82%,对孢子萌发的最大抑制率达55.97%。表明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结果为壳寡糖作为一种绿色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克勤. 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7(5):40-42.

[2]张新虎,何静,沈慧敏. 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初探[J]. 草业学报,2008,17(3):99-104.

[3]张筠,杜鹏,张亚东. 壳寡糖抑菌作用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1):88-90.

[4]黄芳,王建明,徐玉梅. 硼抑制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机制的初步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8,38(4):370-376.

[5]白文苑,沈慧敏. 苍耳愈伤组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4):82-86.

温室番茄叶霉病农药防治研究 篇5

叶霉病 (Leaf mold)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其真菌定名为黄枝孢菌, 是影响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温度在9℃-34℃之间, 叶霉病病原都能生长发育, 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0~25℃。在最适生长温度且湿度较大 (相对湿度在80%以上) 时, 10~15d可普遍发病。

叶霉病主要感染番茄叶, 严重时也可以为害茎、花、果实等。植株感病从下部向上蔓延。叶片感病初期正面出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 叶片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 后期则变为淡褐色至深褐色的不规则形绒状霉层,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在叶片正面相应的部位变黄, 条件适宜时, 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 严重时, 霉层布满叶背, 叶片常会出现干枯卷缩。果实染病后, 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或不规则形斑块, 后发生硬化凹陷, 不能食用[6], 需将病果摘除, 以防病菌转染。嫩茎上也可产生相似的病斑, 花器发病易脱落。感染后期植株呈黄褐色并干枯。直接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和果实成熟。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番茄病害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 而且在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农药防治[7]等方面多有研究。国内许修宏研究了叶霉病药剂防治作用[8], 义树生、唐蓉探讨了百菌清粉尘剂[9]、万霉灵超细粉尘剂对叶霉病的控制[10], 苗则彦三种杀菌剂敏感性测定[11], 刘长远斯克可湿性粉剂毒性[12]等在化学防治做了较多研究, 由于病菌极易产生抗药性, 影响防治效果。

为了减少番茄农药残留查、叶霉病病菌抗性, 以番茄温室中的病害及其农药施用情况的追踪调查, 为后续农药残留检测提供基础资料。本文中探讨叶霉快克对温室番茄叶霉病的短时、高效、低残留防治作用, 以及环境因素的共同防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样点。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某一番茄温室。

1.1.2 供试药剂。

叶霉快克 (腐霉.福霉双) (山东罗邦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 可湿性粉剂, 低毒, 总有效成分25%, 腐霉剂5%, 福美双20%。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温室面积866.7m2, 分9间, 每间6垄, 每垄定植18株, 每间108株。

施药方法:叶霉快克 (25g) +水 (30L) 混合, 于下午4~5时喷洒, 对患病植株叶片进行正反面喷洒, 5桶 (5x30L) /866.7m2/次, 连续喷3d, 3d为一个周期, 看病情决定循环次数。

1.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随机抽样法。3、4、5月定期到茄子温室观察, 分别于施药前、第1轮施药后7d及第2轮施药后7d采样。

温室内任选3样点 (每样点108株) , 并记录每样点植株数和患病植株数 (果实染病株数和叶子染病株数) 、样株番茄总叶数和病叶数、样叶叶面积和病斑面积, 每样本进行3个重复。用尺子量取整片叶子的对角线长度、病斑对角线长度, 叶子面积计算方法为对角线乘积的80%。记录温室内温度计所测得的棚内温度。

将统计得到的数据新建入Excel中, 求得病株率、病叶率、病果率、病斑率, 并用SPSS Statistics17.0进行单因素 (ANOVA) 数据分析,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重比较 (LSD、Duncana) , 显著性水平为0.05, 分析各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

病株率=感病植株/所有植株, 叶病株率=叶片感病植株/所有植株, 果病株率=果实感病植株/所有植株。病叶率=感病叶数/该株总叶数, 病果率=感病果数/该株总果数, 叶病斑率=叶片病斑面积/该叶片总面积。

2 结果

2.1 番茄叶霉病形态

健康植株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 长10~40cm, 小叶极不规则, 大小不等, 常5~9枚, 卵形或矩圆形, 长5~7cm, 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 (图1-a) 。番茄叶霉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 (图1-b) , 叶片背面出现一些灰白色霉层 (图1-c) ,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晚期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 条件适宜时, 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 (图1-d) , 叶背面变为淡褐至深褐色的不规则形绒状霉层 (图1-e) , 严重时, 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 (图1-f) 。健康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 肉质而多汁液, 桔黄色或鲜红色, 成熟前为绿色, 光滑 (图2-a) 。染病果实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 或不规则形斑块, 硬化凹陷 (图2-b) ?;嫩茎和果柄上也可产生病斑 (图1-c) 。

2.2 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

病株率:4月的番茄叶霉病病株率比3月增长了0.31% (图3-a) , 5月的病株率下降约53%, 差异显著 (p≤0.05) 。

病叶率:相同样点不同时间叶霉病病叶率差异显著 (图3-b) 。样点1, 4月病叶率比3月增长了10.42%, 5月比4月减少了32.32%, 差异显著 (p≤0.05) ;样点2, 4月的病叶率比3月增加了2.65%, 5月比4月减少了29.663%, 差异显著 (p≤0.05) ;样点3, 4月病叶率比3月略有减小, 5月病叶率与3、4月相比减少约22.5%, 差异显著 (p≤0.05) 。相同时间不同样点间叶霉病病叶率差异不显著 (图3-b) 。3月, 3个样点病叶率差异不大;4月, 样点1和3差异显著 (p≤0.05) ;5月3个样点病叶率差异不显著 (p≥0.05) 。

病斑率:相同样点不同时间叶霉病病斑率差异显著 (图3-c) 。样点1, 5月的病斑率为0.2257%, 比3、4月的相比减小了月5%;样点2, 5月病斑率最小, 为0.4804%, 4月的病斑率与3、5月的差异显著 (p≤0.05) ;样点3, 病斑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3月病斑率与4、5月的差异均显著 (p≤0.05) 。3、4、5月3个样点中番茄病斑率均差异不大 (p≥0.05) 。

3 分析与讨论

样点间喷洒叶霉快克的时间、剂量差异不大, 造成样点间发病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病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 20~25℃、相对湿度95%以上极易发病, 需及时通风、降温。棚内与由于温室内通风口的相对位置不同, 不同样点间通风效果有所差异, 空气湿度变化也不同, 导致样点间发病率和防治效果有所差异。样点3距草帘通风处病率低, 样点1、2距通风口处远发病率较高。湿度大的样点1、2比湿度小的样点3发病率高。一天24h不同样点所接受光照程度不同, 发病率也不同。

相同样点不同时间的叶霉病发病率, 主要由于3、4、5月温室内温度分别为18℃、22℃、27℃, 外界气温升高, 温室内温度也逐渐升高, 在4、5月是叶霉病病原菌发育的最适温度。由于3月中旬及时喷洒叶霉快克, 连续3d为一个周期, 用药2个循环后, 4月叶霉病发病率与3月的发病率无较大差异, 说明叶霉病已得到控制。5月气温上升至27℃, 超出了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 生长受到抑制, 同时4月连续3d为一个周期, 用药2个循环后, 5月叶霉病病株率、病叶率、病斑率明显减小。温度和农药的综合作用, 叶霉病病情得到控制, 趋于治愈。

由于叶霉病、可发生在番茄整个生长期, 虽然农药对叶霉病有一定的防效, 但受到空气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如长时间用药, 病原菌产生抗性, 引起农药残留影响番茄的品质。通过实验得知, 根据气温升高与番茄叶霉病发病率的关系, 及时调整温室内湿度、温度, 降低农药使用, 减少农药残留, 保证番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发科, 陈满盈等.番茄病害防治的关键环节[J].长江蔬菜, 2001 (3) :28

[2]梁朝辉.番茄病害辨别及防治[J].农村科学实验, 1996 (6) :21-22

[3]毛国忠, 王维国等.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资讯, 2001 (3) :28-29

[4]金钦汉, 等, 译.Ambrus A.农药残留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何亚斌.不同蔬菜中农药残留与消解规律的初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5.

[6]刘志恒.番茄叶霉病[J].新农业, 2003, (4) :28

[7]张英杰, 张举梅, 张赓红.国外番茄抗病育种研究概述[J].北方园艺, 1998.3 (4) 40-42

[8]许修宏.番茄叶霉病药剂防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30 (1) :36-40.

[9]义树生, 唐蓉.5%百菌清粉尘剂防治保护地番茄叶霉病效果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8, 16 (3) :12~14.

[10]义树生.6.5%万霉灵超细粉尘剂防治保护地番茄叶霉病效果试验[J].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17 (4) :30~32.

[11]苗则彦.番茄叶霉病菌对三种杀菌剂敏感性测定[J].辽宁农业科学, 2000 (3) :49~50.

大棚番茄叶霉病的综合防治 篇6

叶霉病的病原为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 是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常见症状是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为害番茄的茎、花、果实。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退绿斑, 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霉层, 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褪绿变黄, 严重时, 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

(1) 选用抗病品种。适宜本地种植的有中杂9号、合作918、大唐四号等番茄品种, 抗性较好。

(2) 种子及设施消毒。播前可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3~4小时, 再放入50%多菌灵500倍液中浸60分钟, 即可杀灭种子表面的叶霉病病菌。育苗床 (旧土) 在使用之前, 先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洒土壤消毒。连年发病的大棚, 可在定植前进行环境消毒, 密闭棚里, 按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0.25千克, 锯末0.5千克, 混匀后分几堆点燃熏烟一次。

(3) 降低棚内湿度。一是选用防尘、无滴的多功能聚氯乙烯 (PVC) 膜或聚乙烯 (PE) 膜。二是采取膜下暗灌方式, 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 一般在水流到头时即停止, 小水勤浇, 不进行大水漫灌。三是经常通风。一般在晴天上午浇水, 浇水后先密闭棚室升温至30℃, 然后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排湿。如果地面湿度过大, 可以在走道上撒些草木灰或碎稻草, 不但可以降低地面和空气中的湿度, 碎稻草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4) 加强栽培管理。实施配方施肥, 避免氮肥过多, 增施有机肥, 适当施用磷钾肥, 及时进行追肥, 必要时可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微肥。同时, 进行合理的整枝打杈, 以利于植株的通风透光及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 并及时摘除病老残叶, 将其带出棚外掩埋或焚烧, 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

(5) 及时药剂防治。一是及时预防。叶霉病的预防一般从育苗期开始, 每间隔10天左右喷洒一次预防性的药剂, 比较关键的时期是在番茄的第一至第二穗花坐果期, 应重点预防, 每间隔7天喷施一次药剂, 喷药的重点是植株的下部叶片和大棚两侧的植株。预防性的药剂有百菌清、阿米西达、达克宁等。二是及时治疗。发现田间有叶霉病后, 要及时用药, 喷药重点是保护植株中上部的功能叶片。目前对叶霉病最为有效的防治药剂是32.5%的阿米妙收1000~1500倍, 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连喷两次。也可喷施世高1000倍液混加宝丽安800倍液防治。

(6) 合理轮作换茬。多年种植番茄或茄果类的蔬菜, 会使叶霉病病菌的数量不断积累。而换种其他非茄果类蔬菜, 可使得病菌因为失去寄主或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减少或被消灭。一般来说, 番茄的合理轮作间隔期为三年。

摘要:叶霉病是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常见症状是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为害番茄的茎、花、果实。结合经验, 针对大棚里番茄叶霉病发生的原因进行论述, 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番茄叶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篇7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病, 是设施栽培保护地番茄生产上重要叶部病害, 发病后使叶片变黄枯萎, 严重影响番茄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番茄叶霉病仅发生在温室和大棚 (包括中管棚及连栋大棚) 栽培环境中的番茄上。果实发病后, 先在绿果上产生暗黑色革质的斑块, 后转变为灰白色, 在尚未成熟转色果实上或成熟的果实上, 病斑表面密生黑褐色的霉层, 此霉层果实不能食用, 一般减产20%左右, 严重时可减产30%~35%。

结合生产实际和田间调查, 我们对番茄叶霉病在上海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等进行了经验总结, 希对番茄生产有所参考。

1 主要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 也能为害茎、果柄、花和果实,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1.1 叶片染病

叶片染病, 发病初始在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斑, 椭圆形或不则形, 边缘无明显拮抗反应的淡黄斑纹, 后在叶背面长出霉层, 初为灰白色, 后成灰紫色或带有绿褐色的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 及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 叶片病斑密集, 发黄, 向内卷曲, 最后干枯, 提早脱落。一般从病株下部成熟叶片先发病, 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

1.2 茎、果柄和花染病

茎、果柄和花染病, 在嫩茎及果柄上产生初为灰白色, 后成灰紫色或带有绿褐色的霉层, 并可延及花部, 引起花器凋萎或幼果脱落。

1.3 果实染病

果实染病, 先在绿果上产生暗黑色革质的斑块, 后转变为灰白色, 在尚未成熟转色果实上或成熟的果实上, 病斑表面密生黑褐色的霉层, 不能食用。

1.4 苗期染病

苗期染病, 下部叶片叶面产生淡黄色的斑, 扩大后病部叶背生灰白色至灰紫色霉层, 严重时叶片很快变黄干枯。幼苗生长缓慢, 成株后易早衰。

2 病原菌

番茄叶霉病病原为黄褐孢霉菌[Fulvia fulva (Cooke) Cif.], 属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属, 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 初无色, 后呈褐色, 大部分细胞上部偏向一侧膨大。其上产生分生孢子, 产孢细胞单芽生或多芽生, 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串生, 孢子链通常分枝。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 初无色, 单胞, 后变为褐色, 双细胞。

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 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9~34℃, 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 相对温度95%以上, 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封行至座果期。发病潜育期5~10 d。阴雨天气, 光照不足, 温室或棚内空气不流通, 湿度过大, 温度在20~28℃范围内波动, 从开始发病到盛期只需12~15 d。天气晴朗, 阳光充足, 温度或棚内短期温度升高至30~36℃时, 对病害有明显抑制作用。

3 发病规律

3.1 传播方式 (侵染循环)

番茄叶霉病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 也能以菌丝块或菌丝体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下年度 (翌年) 随播种带病的种子引起田间初次发病或由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 通过气流传播, 引起初次侵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病株上反复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造成多次再次侵染。病菌孢子萌发后, 一般从寄主叶背的气孔侵入, 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形成病斑。此外, 病菌也可以从花器侵入子房, 潜伏在种皮上。

3.2 发病条件

上海地区番茄叶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3—7月、9—11月, 且常年春季发病重于秋季。 (1) 年度间早春低温、连续阴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2) 晚秋温度偏高、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3) 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 (4) 栽培上保护地种植、定植过密、寒流受冻、通风透光差、浇大肥大水、氮肥施用过多、春播特早熟茬口的田块发病重; (5) 不同番茄品种对叶霉病的抗性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大红番茄品系及小鸡心品系较易感病。

4 防治方法

番茄叶霉病是蔬菜保护地栽培上常发的重要叶部病害, 其防治方法以采用农业防治为基础, 以化学防治为关键。

4.1 农业防治

4.1.1 实行土壤茬口轮作

发病严重田块必须与瓜类、豆类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防病轮作, 也可以实行水旱轮作, 以直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4.1.2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市场适销为原则, 利用品种间抗病性优势作用, 尽量选用粉红品系品种, 尽量回避402系列, 小鸡心系列及大红品系的易感品种, 以直接减少菜农在经济上亏损或不理想收入。

4.1.3 留种与种子消毒

选无病株留种。引进商品种子在播种前, 干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适乐时) 包衣、包衣使用剂量为种子重量的3‰~4‰, 包衣后晾干播种;或用52℃ (半开水) 温汤浸种0.5 h后, 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 晾干后催芽播种。

4.1.4 设施消毒

发病重的温室, 管棚 (包括中管棚、连栋大棚) 设施, 在换茬时, 及时处理好病残体植株, 减少病源的残存, 可利用夏季高温, 灌水关棚高温熏棚10~15 d, 促进病残体早腐蚀分解, 打断病源侵染循环 (传播方式) 。

4.1.5 培育壮苗

苗床定期适时用药防治, 秧苗移栽前一定要做到带药移载, 不移栽病、弱苗, 从严控制秧苗带病移栽。

4.1.6 合理密植

根据番茄品种的特性, 植株的开展密度, 品种的抗病性等制定合理密度。一般标准中棚每667 m2田块栽2000~2100株, 单棚以700株左右为宜。

4.1.7 科学肥水管理

以降低湿度为关键的小肥、小水勤浇的科学肥水管理栽培技术为主, 并注意加强开棚通风换气控制发病, 雨季 (梅雨) 来临前开好排水沟系, 防止雨后积水。

4.1.8 温度调控生态防治

利用设施栽培宜于调控温度的优势, 回避发病适宜温度, 特别是利用晴天中午前后关棚, 使棚内温度保持在32~35℃, 控制发病。傍晚开棚排湿, 并使棚温低于20~22℃, 晚上不低于10℃时不将棚全部关闭降湿, 达到生态调节, 控温治病。

4.1.9 清洁田园

在发病初期, 及时整枝打叉, 摘除病叶、老叶, 直接减少田间再侵染病源。

4.2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 每隔8~10 d喷药1次, 连续喷药2~3次, 重病田视病情发展而论, 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数。

4.2.1 绿色防治用药

每667 m2田块, 可选用农药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爱苗) 50 g, 2000倍液、或选用20%苯醚甲环唑徽乳剂 (捷菌) 50 g, 1800倍液, 进行认真喷雾防治。

4.2.2 常规防治用药

每667 m2田块, 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速克灵) 120 g, 1000倍液, 或选用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托布津) 120 g, 1000倍液, 进行喷雾防治。在防治时如遇阴雨天气或低温而不便喷药时, 宜选用一熏灵或百菌清烟剂防治, 特别是阴雨天使用烟剂的效果好于药剂喷雾防治, 但在使用烟剂之前必须先开棚通风排湿, 以防止产生药害。

绿色防治用药与常规防治用药相结合, 连续交替使用, 基本上能控制或减轻番茄叶霉病 (包括其他病害, 如灰霉病等) 的危害。要注意农药使用后在番茄蔬菜作物的残留量和安全间隔期, 在每批 (次) 番茄果品采收与销售之前8~10 d必须停止用药, 以确保番茄果实产品的安全性。

5 结语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篇8

一、症状识别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时,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晚期病部叶背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紫灰色至黑色绒状致密霉层,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严重发病时,叶片布满病斑,逐渐卷曲、干枯。病果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斑,病部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病症与叶片相似。

二、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在病残组织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为病害初侵染源,田间病菌靠气流、灌溉水重复侵染。一旦发病,7~15 天内即可暴发成灾。棚室温度在20~25 ℃,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该病易流行;多雨连阴天,重茬地、低洼地、种植密度大时发病重。

三、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处理。用50 ℃温水浸种25 分钟,再浸入冷水3~4 小时后催芽播种。3培育无病壮苗。每平方米苗床用2~4千克4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进行消毒。育苗和定植前,每立方米棚室用2克硫黄粉加适量锯末,密闭熏烟24小时;或每667平方米用40%百菌清烟剂250克,密闭熏烟3~5小时。4合理轮作。发病重的地区应与瓜类和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5加强管理。采用半高垄、覆膜栽培,深冬、早春灌水宜在晴天上午于膜下暗灌,忌阴天灌水和大水漫灌,灌水后应加强通风排湿。要求苗期轻浇,定植前灌透,开花前不灌,开花时轻灌,结果后重灌。早春的夜间,应采取适当延长加温时间、早通风等措施控制叶面结露。要经常清除棚膜上的灰尘,及时整枝打杈和吊蔓,防止行间荫蔽,还要注意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老黄叶、病叶。也可选晴天中午密闭棚室,使棚温升到30~36 ℃,并保持2小时左右,然后通风降温至25 ℃再关闭风口,7~10天再进行1次。注意施足有机肥和平衡施肥,多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逆性。

上一篇:一次函数检测题下一篇:地理读图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