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2024-06-15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精选九篇)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篇1

教师非正式群体:概念的提出与分类

学校中存在着一些由于成员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投、利害一致等未经人为的设计而自然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 进而形成一定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人际关系既无法定地位, 也缺乏固定形式和特定目的, 对学校组织的目标达成会产生促进、限制或阻碍作用。一般来说, 学校里难得见到纯属某一种类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 但是, 这些教师非正式群体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心理相容, 情感融洽;结构不稳, 流动性大;有“中心人物”等特点。[1]

学校中各种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并不一定和学校组织的目标一致。我们通常按照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把非正式群体分为积极型的、消极型的和破坏型的三种。积极型教师群体的目标多与学校组织目标一致, 它的活动不仅不会损害组织的利益, 反而有助于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消极型教师群体不太关心组织目标的实现, 只关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其利益与组织目标一般无大的冲突, 没有多大害处。但当其利益与组织目标发生冲突时, 就有可能置组织利益于不顾;破坏型教师群体其群体活动多与学校组织目标相违背, 对学校组织利益起着损害和瓦解的作用。

教师非正式群体:原因与影响分析

布鲁克斯在其与葛特里合著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 曾经列举许多形成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因素。其中包括年龄、服务年限、性别、兴趣嗜好以及价值观念等等。[2]这些由于利益、爱好等形成的教师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管理与教师自身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 教师非正式群体直接影响新进教师的社会化方向。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不断在探讨个人如何符合与团体规范于行为模式的因素。当一个人面临困难以及当他发现有经验的长辈可以作为他的参照的对象时, 他就易于接受他们的看法, 模仿他们的行为。[4]

其次, 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影响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平凡的规范”, 一方面是指同事之间期望在学校工作方面能尽量保持步调一致, 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学校工作表现不宜太热心。[5]这种合乎“中庸之道”的规范, 伴随“平凡的规范”而产生的是一种“反智主义”, 意指教师通常不研究教育理论, 除非是即将普遍推行的课程改革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再次, 消极型、破坏型教师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起抵制或阻碍作用。此群体中的成员或是有心理挫折, 或是打抱不平, 或是有其他原因造成逆反心理, 他们这一群体的表现往往是消极的, 甚至是不理智的, 对教师文化具有极大的冲击。消极怠工、办公室的蜚语流言多是由这两类非正式群体发起的。

当然, 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并不是没有其合理之处, 因此, 我们对于教师非正式群体要区别对待, 逐步引导, 使他们形成“和而不同”的健康格局。

规范教师非正式群体:和而不同

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 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 这种规范方式, 有利于在团结互助的大环境下, 激发教师的创意与想象, 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学校领导要切实重视各群体的发展与建设, 引导、协调其间的关系, 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发展, 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一) 横向强化各群体之间的渗透和各群体成员的流动

为打破中心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对立, 除了教研组以外, 在学校内可建立各种任务小组, 使一部分教师在多个教研组和任务小组内担任成员, 且随时调换, 从而打破教师“马赛克文化”的低渗透性和高持久性;与此同时在各个教研组之间建立一套联系制度, 使大家能够在信息上分享、在经验上交流, 教师文化能从个人主义、派别主义、人为合作的阶段升华到自然合作的境界。“参与研究的教师之间的友好态度对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和谐的协作关系有助于培养浓厚的研究氛围和愉快的工作环境, 而这种富有建设性、支持性的气氛和环境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6]

(二) 纵向打破教师年龄、观念的差距, 催生学术型非正式群体

在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 具有强烈的创造需要和成就需要, 他们为了充分利用时间、空间, 更好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及在某一领域内从事更深的探索研究而自发结群, 互相切磋, 形成了学术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学校管理者应因势利导, 鼓励支持学术型教师群体的存在, 同时在纵向上打破年龄和观念的差距, 在各个教师非正式群体间加强联系、实现信息共享, 从而客观上促进学术型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三) 引导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 使其目标尽可能与学校目标一致

任何一个非正式组织并不一定总是积极型或者破坏型, 在不同的环境或者时机下, 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组织的作用也是可以转化的。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举措取消破坏型群体、调动消极型群体的积极性、保护积极型群体的活动。越是有消极影响的非正式群体, 越是要注意诱导, 尽力平衡和缩小各群体在规模、地位、资源等方面的差别。

教师非正式群体是复杂教师文化的一个侧面, 要想描述、解释和评价各种类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 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学校领导者要认真研究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征和作用, 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措施, 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熊卫红.如何对待教师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J].江西教育, 1991 (6) .

[2][3][4][5]陈奎喜.教育社会学[M].台湾:三民书局, 1986.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篇2

【摘要】班集体是一个正式群体,相对于班集体而言,班集体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着的,他们与班集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班级建设都会造成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所以,作为班级管理者一定要正确看待和管理班级中的这些非正式群体,从而更好建设我们的班集体。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正确对待

管理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引言

自从班级授课制以来,班集体也就成为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一种正式的群体,作为正式的群体,历来广泛被研究和关注。然而,班级这个正式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多是由学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人生价值取向相同而自发组成的群体。因为这些群体与我们班级和师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探讨和研究这些群体是很必要的一项任务。当前的教育是指向学生个体的。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来指导教育,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然而,这些个体都是有情感的个体,他们有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活动空间。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这些情感世界,就必须认真观察,正确看待和管理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以下,我们将会探讨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怎样对待和管理等的问题。我相信,等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一定会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更深的认识,并且对你的管理策略也会有帮助的。

一、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和分类问题

要界定“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首先要对“群体”一词做出定义。群体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直接反映。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群体是按某些共同特征而划分的人类共同体。狭义的群体则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社会活动和交往需要而结合起来的具有组织特征的联合体。[1]除了以上的分类之外,群体还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就是指班级少先队组织等之外,一些由于利益共同或兴趣、情感、爱好相同且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同一社会心理而自发形成的群体。这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多种多样、稂莠不齐的,根据他们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根据成员间需要的性质可分成三种类型:

(一)情绪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之间享有共同的感情基础,彼此之间有好相处,相互支持和鼓励。

(二)爱好型: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经常在一起进行活动。

(三)利益型:学生之间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结合在一起能够避害趋利。[2]这些非正式群体会影响到班级这个正式群体。但是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于班级中的,要想正确对待及管理非正式群体,还必须认清这些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关系。

二、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关系

由于非正式群体是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通常,一个班级中会产生很多个学生非正式群体,对于这些群体而言,他们的内部学生在价值取向上一致,但是这些群体和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举例来说:某个群体是由于学生成绩好,积极汉族懂得学生成员而自愿结合成的,这些学生都是爱学习的,以学习为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群体都是以成绩好,积极主动的为学习目标的,有的甚至形成一些与班集体相冲突的群体,这类群体的学生比较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像这类的群体对班级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总的来说,班级中这些非正式群体是有好有坏,不论是有利于班级的还是与班级相冲突的,他们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他们与班级这一正式群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这些学生非正式群体会影响但班集体所确立的种种规范和制度,如小学生守则,班级规章制度等。另一方面,非正式群体又与班级保持一定的张力。也就是说,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虽然在外表几近相似,但还有能找出不同点的,这些非正式群体还是要有其自身的成长空间的。综上所述,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一致型,即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他们主要是学习为只要目标,遵守班级的规章和制度,听老师的话。二是偏移型,这类群体大部分同学都是认同班级的目标的,大部分同学服从班级的领导。三是冲突型,这类学生非正式群体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的纪律,处处与班级作对,对班级的负面影响非常大。[3]但也并不是不能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如果班主任用心观察,恰当管理,给他们恰当的教育转化都是可以把他们引入正轨的。所以,对于班主任而言,要先认清这些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从而更好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把这些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缩小。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其作用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大,心理的成熟,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有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所以这些非正式群体无形中就存在于班级中了。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在班级中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已达80%以上,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有的是因为共同的兴趣(如:学习、体育、娱乐、文学等)而结合成的,有的是因为住在同一个地方或住的较近而形成的。归纳起来,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大概有如下几种原因分类:

(一)满足友谊。学生都是有感情的个体,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都会寻找有情有义的人进行交往,发现谁可以交往,谁不可以交往,可以交往的这些人也就形成了非正式群体。

(二)追求群体认同。在非正式群体中,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得到群体对自己的认同,满足学生自我的心理需要。

(三)取得群体的保护。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生有像借着群体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心理,也就是法不治众的心理。

(四)想要更好的发展。学生在这类群体中,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而成功达成自己的某些目标,更好的发展自己。[4] 以上我们了解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那他们的作用又有哪些呢?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美国教育家马克汉森说:“非正式群体可以被看成是组织中未经正式计划而出于组织成员自发需要的过程和行为。”前面对于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也曾提到: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班集体等一类正式群体之外的群体,这类群体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之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都是以个人的爱好、喜爱为基础。但是,这类群体却有着很大的内在凝聚力,学生会“举荐、选举”出他们的“领头人”,这些“领头人”都是这个群体的核心人物,这些“领头人”对其内部成员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对他们的“领头人”言听计从,所以,这些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建设没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这而群体是与班集体一致型的群体,那他们对班集体的建设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如果这些群体是与班集体相冲突的群体,那他们对班集体的建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管理,转化他们的思想,把他们引入正轨,从而最大限度的把这些群体的负面影响转化成正面影响,发挥他们的优势,更好的建设班集体。[5]

四、正确对待及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教育社会学认为:正确对待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并且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和作用都是不一样,因此在对待和管理中要认真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

(一)认清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本质

非正式群体学生的管理指在班级内部恰当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从而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情感。教师要从心底里去爱护关心每位学生,对学生平等相待,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对班级的凝聚力,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那些与班级一致型的群体,老师要尽量多听一些他们的意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展现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那些与班级偏移型的群体,老师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把其中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正面影响,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那些与把集体冲突型的,要坚决予以分化瓦解,但特别注意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不能将整个群体当作小集团加以处理。

(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方法

前面已经提到:非正式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一致型、偏移型、冲突型。对于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开展管理工作。例如,与班级相冲突的群体,毫无疑问,教师要刻不容缓的分解掉。但是,对于与班级一致型的群体,教师也不能一问地放手不管,任其发展。如果这样的话,势必会导致一些负面、消极的小团体产生,班级的凝聚受到冲击,因而教师要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1.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氛围之中,班级的舆论就是班上同学经常生活的主要氛围,有利于班集体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反之,不但会造成非正式群体负面作用的扩大。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给班级建设带来很大的阻碍作用。

班级中会存在一些“弱势群体”。所谓“弱势群体”就是一些被轻视的非正式群体,其成员主要是由后进生组成的,他们在班级里遭受到其他同学的厌恶。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看不起他们,时间一长,这些被轻视的群体就很容易形成与班级相冲突的非正式群体。其成员经常违反班级纪律,不听老师的话,无理取闹,逃避班集体的活动,甚至破坏班级,这类学生群体极易与成绩好的非正式群体形成对立敌对的局面,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受到严重的冲击,造成不良的班级氛围。不良的氛围又会导致更多的“两极分化”的群体对立形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局面对班级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样的冲突型群体,教师要不让他们过于甚密,即使出现问题也便于各个击破。同时,要设法把他们吸引到班集体的活动中,促进全体同学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帮助这些群体与优势群体能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建设优秀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秀班风的建设又需要教师正确对待及管理这些非正式群体,使他们都能够向好的方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正面影响。笔者认为,良好的班级氛围是能否达到要求的前提条件。

2.多方面配合,加强群体的交流和合作

各种非正式群体形成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于局限于自己的那几个人形成的圈子内,与他人、其他群体之间交际相对少。特别是那些具有消极倾向的小团体,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严重,只顾群体成员的利益而妨碍班集体的利益,种群体则应以疏散。因为他们也许因为一时冲动而走到一起,长此下去,必然会削弱整体——班集体的力量。因此,就内部而言,我们应注重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内部效应每位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课堂中来创造机会;利用群体的内部帮助,纠正老师无法纠正的错误;利用群体内部的竞争,让更多的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就群体内部而言,应引导学生进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提高其表达、理解、评价、综合、协调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把群体的积极的共同的认识,通过群体互助,纠正群体的局部性错误。通过群体竞争,促进群体共同进步,而不是把班级瓜分为几个鼓励的部落,彼此之间互补往来,各自为阵,造成班级的硬伤。

在平常的班级中,我们要创造机会,通过各种突进促进学生群体之间参与正常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安排优势群体中学生与弱势群体中学生自由选择与组合结成帮扶对子。其效果会优于老师的“拉郎配”。在集体活动中,有意识地从不同群体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其中,尤其是要让被人冷落、一起的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真情,而不致自暴自弃。那便是“志趣相投”与“共同进步”的一致型群体,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既让更多的同学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有一技之长,又能促进积极向上的非正式群体不断壮大,还可以在他们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对优势群体取得的成绩,奖励表扬应恰如其分,固步自封。对于弱势群体,千万不要总拿他们去与那些“明星”相比,而迫使他们离班集体越来越远,更不能号召其他同学“不要与某人交友”、“避开某同学”、“不要总与某同学在一起”等等。因为他们或许才是最需要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帮助的群体。如果在他们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只会把他们从“偏移型”推向“冲突型”的深渊。后果不堪设想。有经验的老师,为了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总是开展一些活动,让同学们合作与交流,如:“我的爱好”、“我的性格”、“理解万岁”、“世界需要热心肠”等主题班会、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形成班级合力,避免产生消极狭隘的“群体意识”。

3.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转化核心人物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有其公认的代表、智囊,在某一群体中有着领袖的地位或核心作用。该生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威望与他在正式群体中的地位优势不会一致,也就是说,这些“领袖”在班级里不一定是班长、团支书,也许连小组长都不是。但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可能会胜过父母的赞许,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认可。因而,有效的利用非正式群体中核心成员的作用,必然会受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我们不妨经常与这些同学接触交谈,通过他们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呼声。你会发现,利用他们去做好其他成员的工作,有时比老师直接做某个同学的工作效果更佳。有意识安排这些同学到班级的管理层中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联络的方法。因为,他们至少在某一方面有一些冲突,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果他们在正式群体中是一个“干部”,两种群体之间就会和谐合作,并充分发挥功能。倘若把他们排斥于班集体的各层领导层外,稍不留神便会造成两种群体领袖间的对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些工作安排交由这些非正式群体学生去完成,如编小报,研究性学习,各类比赛等,会发挥他们的群体优势。当然,还要注意打消这些核心成员的“出头椽子先烂”的思想顾虑。通过他们,带领一大批的同学融入到班级中来,朝着整个班级的目标共同前进。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么?[6]

五、非正式群体的学生成长的影响

在社会学上,一半认为参照群体具有的两项重要功能:比较功能和规范功能。参照群体是指这样一个群体,它或者为个人树立或维持各种标准,或者当作个人与之进行比较的一种比较框架。因此对于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无论是班级组织,还是其中的学生来说都具有特殊影响力。鉴于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具有多种多样的。我们这里主要集中通过阐述小学生同辈群体对于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首先,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能够提供小学生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独特的成长空间。班级中这些非正式群体创造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学生同辈文化,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客观存在为小学生以理解和宽容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由于其价值取向的相似性,所以彼此之间具有特别的相处感和理解感,为学生的相互支持提供社会基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空间。其次,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能够满足学生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最后,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当然,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的成长并不总是具有正面的作用,前面已提到,除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还有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这些群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最大限度的把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力求班集体协调健康向上发展。[7]

六、最大限度的把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

具有负面影响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往往使得整个班级很难团结一致。要使他们逐渐缩小与班级的距离,把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要求教师要用心去管理。

首先要细心观察。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过细心观察一方面可以及早发现他们思想上一些不好的苗头,即使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把这种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通过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也并非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也有一些闪光点。比如,在他们中间,有些学生字写得漂亮,有几个学生则是体育活动的佼佼者,多次在校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而有的学生则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凡此种种,只要一经发现,班主任必须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激励他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到班主任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他们,关注着他们。

其次是关心。非正式群体尽管会对班级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对教师而言,不能因为难管就不管,听之任之,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每个人都有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都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非正式群体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对他们另眼看待或置之不管。而应该把心放正,应该在学习上,生活上对他们多家关心,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即使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发动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多跟他们交流、接触,让他们认识到,虽然在平时他们与班级其他同学的矛盾较深,但同学们仍然重视他们的存在,仍然关心他们。

最后是耐心。要清楚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群体之间的隔阂,要使他们重新融入到这个班级,教师不仅要做大量的工作,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经常会有一些反复。今天表现不错,明天可能又出事了,对此教师不能急躁,不能失去信心,应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使人,具有人的感情。教师的付出他们是可以感知的,他们的回报就是转变和发展。

对于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要促使他们从负面走向正面。一方面不能姑息他们的错误,但也不能一味地采用“下猛药”的方式,而是应该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既要有严父的批评,又要有慈母的关怀,双管齐下,才能逐步成效。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篇3

和而不同  管理观  非正式群体

观察教师的日常活动,我们可发现,除科室、教研组正式群体外,他们中还存在着众多的自发群体,即非正式群体。传统的教育管理科学虽然也重视对群体的研究,但是只重视对正式群体的研究,而忽视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霍桑实验以后,非正式群体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非正式群体有时虽然没有一定的组织形态,但是非正式群体中的心理因素,往往对学校管理起着重大的影响,教师非正式群体通过独特的方式进行认同,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寻求方略来协调非正式群体,促进非正式群体的良性发展。“和而不同”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这种管理符合当下的生态管理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共生——融和”,是目前教师非正式群体管理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一、“和而不同”管理观的思想基础

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如果只有一个音符,怎么会有悠扬动听的音乐?如果只有一种色彩,哪里有美轮美奂的图画?如果只有一种味道,哪里有惹人垂涎的美食?“和而不同”是人们睿智地洞察宇宙、理性地审视自我的产物,它是一种文明的成果。对“和”的价值的认识,其中包含着对异质要素,也就是说,对事物对立面的价值的肯定和认识。墨子曾经形象地说明基于异质性所带来的效率:“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墨子·耕柱》)做任何事情就像修筑一堵城墙,能筑的人筑,能填土的人填土,能挖土的人挖土,这样城墙才能筑成,协作带来了高效率。

“和”与“同”是内涵互有差别的一对概念。不同的事物相克相生、配伍相成叫做“和”,而相同的事物加在一起只能叫做“同”。“不同”则意味着基于异质性所带来的能力互补、持续创新。“和”与“同”的意义全不相同,只有允许不同的事物存在,才能形成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向上的发展态势。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何晏《论语集解》)天地万物,无不是在“和”,也就是各不相同的各种要素,在相互作用之下才显得五彩斑斓生气贯注,而相同要素的“同”,不管有多少,它最终只会导致发展的停滞和生机的消歇。

“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宽容“不同”,在“不同”基础上达到“融合”,这样才能使组织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而不同”的“和”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建立在异质性基础上的。而“同”则是同质性的一致,是没有生命力的同一。“和而不同”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发展的始终,又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在“和而不同”思想指引下,学校管理才能不断创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管理中如果片面地谋求“相同”,不仅无法使学校得到发展,相反会阻碍学校的发展。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亦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把它作为教师非正式群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在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中,校长要通过对话和沟通,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取得共识,取得从“不同”到相互“认同”的过程。在管理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过分强求一致,尊重彼此的差异,力求达到共存共荣。这种“认同”不是靠权力来消灭对方的认识,也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同化”对方,应该在不同意见中寻找共同点,这正是“和”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的管理思想,同时赋予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诠释,并把这种理念落实到操作层面,这样才能使管理发挥作用。

二、教师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1.社会向度

现代社会是在现代的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陌生人的关系,相互疏远与冷漠,相互信任度较低,人们感到无根漂泊、孤独空虚,没有归属感。德国社会学家F·托尼斯提出非正式组织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基于人的意志如情感、地缘等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人们在友谊的基础上进行交往,人们都有一套核心价值和信仰,拥有一种归属感和依赖感,相互信任度较高。从单一的价值观到价值多元化,这是社会进步的表征,伴随着价值多元的是价值冲突,这样就形成了正式组织无法一统学校、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并存的局面。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了价值冲突就失去了活力,就会走向封闭和死亡。我们要正确认识价值冲突的意义,科学地对待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价值冲突,既不能视而不见或人为压制,也不能大惊小怪或一味夸大,而是通过对价值冲突的解决,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2.管理向度

我国学校现行的是直线型组织,就是按照管理的纵向层次进行结构排列,由低到高,事权逐级集中,构成一个垂直分叉的金字塔形态的权力线。校长高居塔顶,垂直管理几个平行处室的主管,而各个处室则各自独立地管辖下属人员。它把组织结构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认为学校是“真实的组织,能使教师充满归属感,教师根据他们在学校的职位来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活”[1]。教师一般都有交往和合群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依附于某个组织,这样可以减少孤独和不安全感。教研组、年级组虽然也能够让人置于人群之中,但一些教师感觉合得来的人并不多,而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群体更能做到心理上的相互体认。如果当教师认为他们在教研室里不受重视或不被信任的时候,就会寻求能施展自己才干或者实现愿望的心理环境,这就必然要形成非正式群体。

三、“和而不同”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有些学校领导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识是失之偏颇的,他们往往认为,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正式组织是个危害,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不利于学校管理,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必然要排除异己,想方设法除掉非正式组织,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师的反感,学校管理出现紧张的局面。相反,如果学校领导给教师非正式组织提供发展的条件,创造生存的环境,教师会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感觉到领导对他们的重视,他们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

1.“和而不同”共生存

(1)形成“和而不同”的观念

传统学校领导的概念,必须接受再检验与省思。Foster认为:“领导在本质上是一种批判性的实践,他要求教育领导者以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思考某些学校的文化和组织状况,以及这种文化可能需要改变的地方。”[2]批判理论下的学校组织是权力分享及非阶层组织的,这有别于传统领导理论将领导者定位于科层体制的金字塔的最上层者。Heck与Hallinger在领导研究方法论的评析当中指出:“强调并没有单一的研究方法,可以捕捉人类经验中所有的变异,必须将研究的视角从偏颇的伟人论或是英雄导向的领导理论,转移到探讨田野脉络限制下的领导者作为,并且从传统的领导领域,转移重点到草根阶层,开启非正式组织领导的研究方向。”[3]

教师群体是在统一职业规范的制约下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个体的集合体,大一统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校长在管理教师非正式群体所表现出的“统一”、“求同”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教师个体对教师群体表现出依附与归属的“中庸”的思维方式[4]。统一的思维方式倾向于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强调整体,排斥个体,影响着校长管理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理念与方式,对非正式群体管理的理解上,“领导倾向于将其赋予集体这个内聚力极强的概念,在对非正式群体管理制度上,以规章制度作出统一要求,来抑制个性的张扬,强化集体的言行统一,以培养非正式群体集体归属感,增强集体荣誉感来达成。求同的思维倾向在管理者的评判意识中体现较为突出,即以同一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当下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主体性、主体间性是时代性的主题,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最大限度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不能是单一的,也不能是局部的。“和而不同”正是对时代主题所做的这样一个回应。正如罗斯诺所说的:“共享的价值观并不一定被认为是反映组织特征的整合程度的指数,而是被视为在即将瓦解的组织中统治力量的成功的体现。”[5]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认识到“和而不同”的重要性,凸现教师的主体身份,允许教师有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声音,这样可以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

(2)创设和而不同环境

由霍桑实验开启的行为管理科学,向泰罗主义发起了诘难,提出“社会人”假设,强调通过激励“士气”,注重非正式组织,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就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的规则体系而言,现代学校管理是最不宽容的,然而,就现代管理所包含的精神实质而言,它又是最具有宽容的本性,现代学校管理作为“对人”的性质,必然要求着对他人的宽容。非正式组织是组织发展的必然,学校管理要把握这一特点,学校不是哪一种组织的复制,而应是对两种组织的超越。人们由于背景不同,如知识、经验、价值观等,也容易使领导与非正式群体之间产生矛盾,如何解决这些人际冲突是学校管理急需解决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否则,会造成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解决这些冲突上,有些管理者只靠强制手段,缺乏真诚,或感情用事,而造成了心理距离。“和而不同”倡导的是工作氛围,在工作中,也许每个人的性格各异,做事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如果我们本着“虽然我不喜欢你,但我尊重你”的态度,怀着感谢、感激、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身边的人。

学校应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要吸取非正式组织的优点,如具有归属感、重情感交往。相对于科层结构组织来讲,学校更倾向于松散型结构组织。马克思曾指出:“人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而存在,也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6]教育组织理论自泰罗以来,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目的手段理性。在管理理论中,理性成为了组织与组织系统的特征,而不是个体的特征。强调规范性、归属感的正式组织与强调主体性、独立性的非正式组织的分离,这样就偏离了学校发展的要求,学校就是要与一种超越两种组织的复合型组织的统一。

2.“和而不同”促生长

作为一个健康的学校,既不能过分强调统一和相同,也不能听之任之,形成一盘散沙。否则,学校组织就不可能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一个士气高昂的团体,其成员都有较高的抱负水准。此外,不同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动机。现实中的行为动机常常不止一个,会同时存在很多个,而这些动机的强度又随时会变动。学校领导要了解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动机结构,洞察每个教师盼望的是什么。通常我们的衡量算计,如教学质量的分析,以及政策分析等,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往往忽略了组织或生命存在价值的意义。学校管理要为非正式群体的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成为自由的人、创造的人、幸福的人。

学校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而要使学校系统结构优化、发展健康、功能高效,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品质。教师非正式群体是影响学校系统的子系统之一,普遍存在于教师之间。“一个领导如果不了解他(她)所在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是如何运行的话,那就会遇到真正的麻烦。”[7]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和而不同”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满足非正式组织中的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建设教师的专业社群,把学校建设成充满活力的集合体。

————————

参考文献

[1] 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3).

[2] Frost,D.&Harris,A.Teacher leadership: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003.33(479).

[3] Heck,R.H.,&Hallinger,P.Next generation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leadership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n J.Murphy & K.S.Louis(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sociation.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9(141)

[4] 唐芬芬.试论几种社会因素对教师文化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2001(11).

[5] 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7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56).

[7] 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冯大鸣,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9).

[作者:袁宗金(1970-),男,江苏徐州人,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博士。]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篇4

一、“和而不同”管理观的思想基础

在先秦时代, “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 因而有别于“同”。如果只有一个音符, 怎么会有悠扬动听的音乐?如果只有一种色彩, 哪里有美轮美奂的图画?如果只有一种味道, 哪里有惹人垂涎的美食?“和而不同”是人们睿智地洞察宇宙、理性地审视自我的产物, 它是一种文明的成果。对“和”的价值的认识, 其中包含着对异质要素, 也就是说, 对事物对立面的价值的肯定和认识。墨子曾经形象地说明基于异质性所带来的效率:“譬若筑墙然, 能筑者筑, 能实壤者实壤, 能欣者欣, 然后墙成也。” (《墨子·耕柱》) 做任何事情就像修筑一堵城墙, 能筑的人筑, 能填土的人填土, 能挖土的人挖土, 这样城墙才能筑成, 协作带来了高效率。

“和”与“同”是内涵互有差别的一对概念。不同的事物相克相生、配伍相成叫做“和”, 而相同的事物加在一起只能叫做“同”。“不同”则意味着基于异质性所带来的能力互补、持续创新。“和”与“同”的意义全不相同, 只有允许不同的事物存在, 才能形成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向上的发展态势。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心和, 然其所见各异, 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则同, 然各争利, 故曰不和。” (何晏《论语集解》) 天地万物, 无不是在“和”, 也就是各不相同的各种要素, 在相互作用之下才显得五彩斑斓生气贯注, 而相同要素的“同”, 不管有多少, 它最终只会导致发展的停滞和生机的消歇。

“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宽容“不同”, 在“不同”基础上达到“融合”, 这样才能使组织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而不同”的“和”是指多样性的统一, 是建立在异质性基础上的。而“同”则是同质性的一致, 是没有生命力的同一。“和而不同”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发展的始终, 又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在“和而不同”思想指引下, 学校管理才能不断创新, 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管理中如果片面地谋求“相同”, 不仅无法使学校得到发展, 相反会阻碍学校的发展。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亦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 把它作为教师非正式群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在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中, 校长要通过对话和沟通, 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取得共识, 取得从“不同”到相互“认同”的过程。在管理中, “和而不同”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 不过分强求一致, 尊重彼此的差异, 力求达到共存共荣。这种“认同”不是靠权力来消灭对方的认识, 也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同化”对方, 应该在不同意见中寻找共同点, 这正是“和”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的管理思想, 同时赋予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诠释, 并把这种理念落实到操作层面, 这样才能使管理发挥作用。

二、教师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1.社会向度

现代社会是在现代的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陌生人的关系, 相互疏远与冷漠, 相互信任度较低, 人们感到无根漂泊、孤独空虚, 没有归属感。德国社会学家F·托尼斯提出非正式组织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基于人的意志如情感、地缘等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 人们在友谊的基础上进行交往, 人们都有一套核心价值和信仰, 拥有一种归属感和依赖感, 相互信任度较高。从单一的价值观到价值多元化,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征, 伴随着价值多元的是价值冲突, 这样就形成了正式组织无法一统学校、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并存的局面。从一定意义上说, 没有了价值冲突就失去了活力, 就会走向封闭和死亡。我们要正确认识价值冲突的意义, 科学地对待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价值冲突, 既不能视而不见或人为压制, 也不能大惊小怪或一味夸大, 而是通过对价值冲突的解决, 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2.管理向度

我国学校现行的是直线型组织, 就是按照管理的纵向层次进行结构排列, 由低到高, 事权逐级集中, 构成一个垂直分叉的金字塔形态的权力线。校长高居塔顶, 垂直管理几个平行处室的主管, 而各个处室则各自独立地管辖下属人员。它把组织结构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认为学校是“真实的组织, 能使教师充满归属感, 教师根据他们在学校的职位来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活”[1]。教师一般都有交往和合群的心理需求, 他们希望依附于某个组织, 这样可以减少孤独和不安全感。教研组、年级组虽然也能够让人置于人群之中, 但一些教师感觉合得来的人并不多, 而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群体更能做到心理上的相互体认。如果当教师认为他们在教研室里不受重视或不被信任的时候, 就会寻求能施展自己才干或者实现愿望的心理环境, 这就必然要形成非正式群体。

三、“和而不同”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有些学校领导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识是失之偏颇的, 他们往往认为,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正式组织是个危害, 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 不利于学校管理,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 必然要排除异己, 想方设法除掉非正式组织, 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师的反感, 学校管理出现紧张的局面。相反, 如果学校领导给教师非正式组织提供发展的条件, 创造生存的环境, 教师会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感觉到领导对他们的重视, 他们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

1.“和而不同”共生存

(1) 形成“和而不同”的观念

传统学校领导的概念, 必须接受再检验与省思。Foster认为:“领导在本质上是一种批判性的实践, 他要求教育领导者以反思和批判的态度, 思考某些学校的文化和组织状况, 以及这种文化可能需要改变的地方。”[2]批判理论下的学校组织是权力分享及非阶层组织的, 这有别于传统领导理论将领导者定位于科层体制的金字塔的最上层者。Heck与Hallinger在领导研究方法论的评析当中指出:“强调并没有单一的研究方法, 可以捕捉人类经验中所有的变异, 必须将研究的视角从偏颇的伟人论或是英雄导向的领导理论, 转移到探讨田野脉络限制下的领导者作为, 并且从传统的领导领域, 转移重点到草根阶层, 开启非正式组织领导的研究方向。”[3]

教师群体是在统一职业规范的制约下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个体的集合体, 大一统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校长在管理教师非正式群体所表现出的“统一”、“求同”的思维方式, 也影响着教师个体对教师群体表现出依附与归属的“中庸”的思维方式[4]。统一的思维方式倾向于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 强调整体, 排斥个体, 影响着校长管理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理念与方式, 对非正式群体管理的理解上, “领导倾向于将其赋予集体这个内聚力极强的概念, 在对非正式群体管理制度上, 以规章制度作出统一要求, 来抑制个性的张扬, 强化集体的言行统一, 以培养非正式群体集体归属感, 增强集体荣誉感来达成。求同的思维倾向在管理者的评判意识中体现较为突出, 即以同一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当下是一个多元的时代, 主体性、主体间性是时代性的主题, 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最大限度的价值判断标准, 而这个标准不能是单一的, 也不能是局部的。“和而不同”正是对时代主题所做的这样一个回应。正如罗斯诺所说的:“共享的价值观并不一定被认为是反映组织特征的整合程度的指数, 而是被视为在即将瓦解的组织中统治力量的成功的体现。”[5]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认识到“和而不同”的重要性, 凸现教师的主体身份, 允许教师有不同的群体, 不同的观念, 不同的声音, 这样可以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 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

(2) 创设和而不同环境

由霍桑实验开启的行为管理科学, 向泰罗主义发起了诘难, 提出“社会人”假设, 强调通过激励“士气”, 注重非正式组织, 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就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的规则体系而言, 现代学校管理是最不宽容的, 然而, 就现代管理所包含的精神实质而言, 它又是最具有宽容的本性, 现代学校管理作为“对人”的性质, 必然要求着对他人的宽容。非正式组织是组织发展的必然, 学校管理要把握这一特点, 学校不是哪一种组织的复制, 而应是对两种组织的超越。人们由于背景不同, 如知识、经验、价值观等, 也容易使领导与非正式群体之间产生矛盾, 如何解决这些人际冲突是学校管理急需解决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否则, 会造成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解决这些冲突上, 有些管理者只靠强制手段, 缺乏真诚, 或感情用事, 而造成了心理距离。“和而不同”倡导的是工作氛围, 在工作中, 也许每个人的性格各异, 做事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 但如果我们本着“虽然我不喜欢你, 但我尊重你”的态度, 怀着感谢、感激、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身边的人。

学校应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要吸取非正式组织的优点, 如具有归属感、重情感交往。相对于科层结构组织来讲, 学校更倾向于松散型结构组织。马克思曾指出:“人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而存在, 也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6]教育组织理论自泰罗以来, 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目的手段理性。在管理理论中, 理性成为了组织与组织系统的特征, 而不是个体的特征。强调规范性、归属感的正式组织与强调主体性、独立性的非正式组织的分离, 这样就偏离了学校发展的要求, 学校就是要与一种超越两种组织的复合型组织的统一。

2.“和而不同”促生长

作为一个健康的学校, 既不能过分强调统一和相同, 也不能听之任之, 形成一盘散沙。否则, 学校组织就不可能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一个士气高昂的团体, 其成员都有较高的抱负水准。此外, 不同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动机。现实中的行为动机常常不止一个, 会同时存在很多个, 而这些动机的强度又随时会变动。学校领导要了解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动机结构, 洞察每个教师盼望的是什么。通常我们的衡量算计, 如教学质量的分析, 以及政策分析等,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但往往忽略了组织或生命存在价值的意义。学校管理要为非正式群体的成长、发展提供支持, 帮助他们成为自由的人、创造的人、幸福的人。

学校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 而要使学校系统结构优化、发展健康、功能高效, 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品质。教师非正式群体是影响学校系统的子系统之一, 普遍存在于教师之间。“一个领导如果不了解他 (她) 所在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是如何运行的话, 那就会遇到真正的麻烦。”[7]作为学校管理者, 应充分认识到“和而不同”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满足非正式组织中的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建设教师的专业社群, 把学校建设成充满活力的集合体。

参考文献

[1]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强海燕, 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63) .

[4]唐芬芬.试论几种社会因素对教师文化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 2001 (11) .

[5]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173)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256) .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篇5

关键词: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班集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50-02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含义

20世纪初,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提出“非正式群体”概念。它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在满足需要的心理推动下,基于某些个别需要,由个体在心理、动机、观点、信仰、爱好、感情等一致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组织结构形式的群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除班、团、队等正式学生组织外,在学生群体中实际存在着的,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无形组织。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具有一般非正式群体的人类结群需要、空间上的接近、个性上的相似等成因外,还由新生所特有的特殊心理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自身的交往和兴趣共生需要,以及盲目的从众心理等等因素。

二、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符合新生心理的需要,有其合理和积极的成分,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和活动目标的社会价值。如果规范和目标与班集体建设要求一致,符合班级成员的需要,就会起积极作用。反之就起消极作用。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失范不利班级建设。班集体内存在的消极型群体很容易形成“小帮派”。成员为了参与所属群体的活动,会放弃参加班集体活动甚至旷课,长久下去会导致学生的组织纪律涣散,集体荣誉感降低,破坏了班集体共同的活动规范。

2.削弱班集体的凝聚力。大学新生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关系和谐、融洽的团体。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班集体的凝聚力。许多大学新生的身份的存在交叉重叠(既是某一非正式群体的一员又是班集体正式群体的成员),当二者的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冲突的时候,学生个体就会为双方之间的冲突而左右为难。如果班集体内有若干封闭性很强的非正式群体,就会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互相排斥的局面,这样班集体的凝聚力就会严重下降。

3.阻碍班集体目标的实现。班级有明确统一的组织目标,统一班集体成员的思想观念,调动其积极性。班内的每个成员都要以集体的规范和价值标准作为参照标准和行动指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必须是存在于班集体这个正式群体之中的,它产生的基础是新生需求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多元化与班集体的规范化同时存在,必然会引发冲突和矛盾。届时,非正式群体成员往往最终会选择所属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对班集体工作产生抵抗情绪,甚至不参加班集体活动,班集体所提出的各种措施将无法得以贯彻执行,影响班集体共同目标的实现。

4.扰乱班集体舆论导向,影响班级团结。非正式群体迅捷的沟通渠道,很容易使群体成员情绪得以传播和扩散,但由于各个成员感情好恶不同,往往使流动的信息失去其真实性,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扰乱班集体正确的舆论导向。青年大学生的身心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加之他们归属于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因心理上的相近容易产生保护自身相关利益的心态,与其他群体成员间的矛盾也就可能引起群体之间的矛盾摩擦。这种冲突与摩擦大都以隐蔽的形式呈现,班主任、辅导员很难觉察到。很难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可能演化成为群体间的矛盾冲突,很有可能破坏班级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不利于群体间观点的交流、活动的沟通,影响班集体的和谐团结。

三、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导控

针对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自发性、心里相融性、流动性等特点,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导控。通过“导”,引导新生积极参加健康的社团组织,参与社团活动,陶冶情操、调高能力,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把精力放到正式群体活动上;通过“控”,控制新生中的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弱化以至消除其负面影响,形成优良班风。

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加强班级建设,健全班级组织功能。在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中也存在着具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应该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以点带面”的作用。班集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加强班集体建设十分重要。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不但要选择一个事业心强、懂得教育规律的班主任、辅导员,还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健全班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尽可能地为新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服务,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新生的归属感。

2.充分发挥新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作用。新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在群体中处于领导地位,他们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他们的行为影响着整个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应重视核心人物的转化教育工作。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应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关心、爱护、信任他们,发现本质好、能力强的,要选拔培养、调动他们的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便于做其他成员的转化工作,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辅助作用,以此激发良性的非正式群体能在班级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3.采用学业指导教师制度。创建大学新生学业指导教师制度。通过这一体制,发挥学业指导教师在非正式群体中的教育影响作用,弥补大学新生在转折期由于种种问题所导致的心理上的不适,满足新生对集体、对交往的需求。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用自己的学术造诣、生活经验,给新生以及时的指导,避免他们在非正式群体的选择上出现问题,从而达到对新生非正式群体的监督、教育与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起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

[2]熊焰.大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探讨[J].教育前沿,2008,(9).

[3]余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6,(5).

课题项目:2011年度山东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立项课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的影响研究(201122A1602)

作者简介:王子强(1982-),男,山东轻工业学院电气学院助教;蒲金钰(1983-),女,山东杏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篇6

一、被负面化的“非正式群体”

许多学者、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合理性提出质疑或否定, 认为:“班级群体应该是正式群体、是坚强集体、是参照群体, 但是班级内部也存在着非正式小群体、小团伙。”[2] 其中“但是”“团伙”二词显示出“非正式群体”是作为班集体的对立面出现的。在他们看来, “非正式群体”是班级结构的负面因素。 也有学者承认“非正式群体”是班集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要求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控制与削弱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 加强班级的凝聚力。”[1] “非正式群体”仍然被负面化。

二、“非正式群体”视角下的班集体构成

从许多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的感性描述中, 我们似乎可以概括出他们眼中“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和类别特征, 大致不出“利益相关” (所谓“穿连裆裤”) 、“兴趣相近” (所谓“臭味相投”) 和“个性相似” (所谓“鱼找鱼, 虾找虾”) 。

但是, 中小学生还处在“社会人”的形成阶段, 彼此间缺乏真正的实际利益, “利益型”并非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主体。而“兴趣型”和“相似型”虽可以概括许多“非正式群体”, 但实际上, 我们也经常发现不少兴趣、个性并不相似甚至大相径庭的学生构成了“非正式群体”, 事实上, 大量的“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群体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壁垒森严, 往往存在“交集”。相对于复杂的现实情况, 这种分类的准确性很值得我们怀疑。

深入来看, 许多教师和学者之所以用过分简单的分类来概括极度复杂的现实, 根由在于他们对班集体 (也就是“正式群体”) 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一般认为:“集体, 是由个人组合而成的集合体。”[2] 因此, “非正式群体”不仅是非正式的, 同时也是少数的。对班集体来说,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虽然有一些学生常常单独行动, 但是这些学生的数量很有限。他们大多是在性格、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缺乏合群的特性, 难以被其他学生接纳 (即使这样, 我们也会发现其中的一些人仍是某些“非正式群体”的边缘成员) 。而大部分学生基本不会单独行动, 他们几乎都处于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中。这些群体有些比较固定, 有些则比较松散。有少数比较接近成人社会的群体——以某种独特的行为方式作为群体成员的标志, 但大多数群体则缺乏这样严格的边界, 只是以某种相似性为黏合剂, 而这些聚合原因往往是模糊的, 从“气味相投”到“谈得来”都有可能。而班集体其实是由大量各类“非正式群体”和少数不合群的“孤独者”构成的。

三、“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生态的有益影响

一般而言, 对“非正式群体”所采取的教育策略要达到的目标, 即控制、削弱甚至消除“非正式群体”影响, 以增强班级“凝聚力”。这一目标体现了一种集体观:“构成集体的要素是个人、个人间的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共同的活动、共同的利益和舆论、合理的分工、稳定的结构。”[2] 考虑集体的实际构成, 我们会发现这种集体观反映的只是一种理想化的 (而且未必是最好的) 集体。任何一个集体, 固然会有主导的目标、行为、思想等, 但其间也都存在各种差异、矛盾、裂缝, “非正式群体”代表的就是这些差异、矛盾和裂缝。

社会要比“个人、个人间的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共同的活动、共同的利益和舆论、合理的分工、稳定的结构”复杂得多。其复杂性根源于构成它的要素绝不会有那么多的“共同”。无论是从“功能分化”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的角度还是从“结构分化”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的角度来看, “社会变迁的方向始终是分化程度日渐增强。分化意味着社会结构各个单元之间的分离。诸如此类的单元可能包括各种制度、集合体、职业、人群、位置、任务、群体、范畴或系统。”[3] 这种分化必将导致各种矛盾冲突。尽管社会有主流价值观, 但这种主流价值观只能是寻找各种价值观共同点而不是对各种价值观的整体否定。班级中存在的大量“非正式群体”, 它们经验、观点、行为 (尽管也许还称不上明确的价值观) 的差异、碰撞, 以及一种“班级共识”的逐渐形成 (或瓦解) , 正是对社会分化 (复杂性) 的模拟。它们的存在, 对形成较为复杂和“逼真”的班级社会生态、提高学生社会化过程的质量是有好处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 “人人一条心”的社会 (班级) 岂不比存在矛盾和裂缝的社会 (班级) 要好?但和谐社会 (班级) 并不意味着单一的社会 (班级) , 所谓“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无讲。” (《国语·祁语》) 只有在差异中才能找到和谐, 一个丧失了内在多样性的社会 (班级) 也绝不是健康的社会 (班级) 。由此看来,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 而且提供了班集体良好构成与和谐运转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论, 尽管实际中有一些“非正式群体”违背了法律、道德的基本要求, 应该被瓦解, 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整体性地负面化“非正式群体”。从总体上看, “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社会生态的影响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四、转变教育策略, 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传统教育策略的缺陷

根据“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中所起作用, 一些学者将其大致分为“积极——亲班集体型”、“中间——偏离班集体型”和“消极——反班集体型”三种[4] 。针对负面定性与分类, 许多学者和教师提出的与“非正式群体”相应的教育策略, 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三个做法”:“一个目标”就是即使不能完全消除“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也要尽量引导它们成为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三个做法”就是巩固积极型非正式群体, 引导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转化、瓦解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经常采用的针对“非正式群体”的三种方法——巩固积极型, 引导中间型, 转化、瓦解消极型, 从一般的教育原则来说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仔细考虑一下, 就会发现它有两大缺陷:

第一, 之所以说这些做法“从一般的教育原则来说没有什么问题”, 乃是因为巩固积极者、引导中间者、转化消极者本身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教育的一般方法, 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处理群体问题时情况会有所不同。正如许多学者注意到的, 一个良好的群体不一定绝对是由良好的个人组成, 而有些单个看来很优秀的学生聚合在一起竟然会成为班级的“麻烦”。这是因为群体一旦形成, 它将要求自己的成员按照群体的规则行动, 尽管学生群体制约力有限, 但是它仍然对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群体需要有些成员在群体活动中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方式, 一旦离开群体, 有些人的行为常常会有大的变化。因此, 如果我们只是笼统地针对群体行为展开教育活动, 简单化地把群体中的个人想象成与群体完全一致, 就有可能忽视了其中个体的多样性, 从而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二, 总体来说, 目前针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行为以针对“中间型”和“消极型”群体为主, 主要的手法是“打破”与“重组”。对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甚至违法的“非正式群体”, 当然要毫不犹豫地“打破”。但是, 对占大多数的“中间型”群体, “打破”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正如D·冯塔纳指出的, “非正式群体”能“使其成员产生安全、归属和被社会接受的感觉。”一些在被社会、教师、家长认同的价值体系 (尤其是考试成绩) 中无法成功的学生, 却能在小群体的价值观中获得成功和满足——尽管他 (她) 也许只是善于给人起外号。尽管这些满足未必合理, 但它们客观存在。而教师强行打破群体, 使这种满足成为泡影, 这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某种伤害。在“打破”后的“重组”中, 这些学生可能并不会像教师希望的那样“良性重组”, 而往往可能重组成一些更具对抗性的群体, 以至于组成消极的群体。

2.创新“非正式群体”教育策略

第一, 确定底线、减少强行干预。

班主任的主要角色并非班级的控制管理者, 而是班级行为底线的确认者与评判者, 如果底线被较好地遵守, 学生群体的组成、变动、消解就基本上可以预见和把握。即使情况要求班主任必须介入, 也要小心。“在认识到分群体对儿童的重要性时, 一个好的教师应谨慎小心地保护儿童在其伙伴眼中的地位不受到不必要的威胁。如果在这方面使儿童蒙羞不仅使他们受到精神的创伤, 也会使他们以后产生使教师更难处理的行为。”[5]

第二, 选准时机, 降低外部威胁。

如果教师一定要干预“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那么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一般说来, 一个群体在变动时, 其内部结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非正式群体”的流动性比“正式群体”要强很多, 教师应当选择群体变动的时机介入、干预, 有时还要尽力促成变动, 不要总是“攻坚”。因为教师的干预无论怎么小心翼翼, 都容易被“非正式群体”视为威胁, 而群体的内部关系在外部有威胁时才最为紧密。这样, 教师的干预就很难奏效。选择群体变动时介入, 群体内部的“应激”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 从而有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同时, 教师应该尽量消除群体成员“被干预”的感觉, 尊重他们、加入他们, 这也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第三, 协调关系, 树立教师形象。

对许多班主任来说, 50名俯首帖耳、思想一致的学生当然比由大量“非正式群体”构成的集体要“好管理”。但真正良好的班集体往往并不如此。教师应该以一个班级“非正式群体”关系协调者的角色出现, 力图使“非正式群体”之间关系的合力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瓦解、消灭“非正式群体”。

更重要的是, 教师需要赢得小群体们的共同接受和喜爱。如果教师被群体们喜爱, 成为不同群体成员共同的社会角色榜样, 那么班内的“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就很可能是合作的、和谐的、向上的。在这里, 教师最应具有的不是教育的方法或技巧, 而是真正高尚的人格和过人的智慧。

摘要:中小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并不应被视为班集体中的少数情况和负面因素, 实际上它在班级中大量存在, 并且是班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完全不属于任何“非正式群体”的学生非常少。同时, “非正式群体”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和班级的构成优化。对待“非正式群体”, 不应简单消灭、瓦解, 而应科学地引导、协调。

关键词:班级管理,非正式群体,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班华.中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370-431.

[2]辛.中国班主任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231-328.

[3]M.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312.

[4]“新时期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中学班主任工作100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228.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篇7

20世纪初,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提出“非正式群体”概念。它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在满足需要的心理推动下,基于某些个别需要,由个体在心理、动机、观点、信仰、爱好、感情等一致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组织结构形式的群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除班、团、队等正式学生组织外,在学生群体中实际存在着的,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无形组织。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具有一般非正式群体的人类结群需要、空间上的接近、个性上的相似等成因外,还由新生所特有的特殊心理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自身的交往和兴趣共生需要,以及盲目的从众心理等等因素。

二、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符合新生心理的需要,有其合理和积极的成分,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和活动目标的社会价值。如果规范和目标与班集体建设要求一致,符合班级成员的需要,就会起积极作用。反之就起消极作用。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道德品质失范不利班级建设。

班集体内存在的消极型群体很容易形成“小帮派”。成员为了参与所属群体的活动,会放弃参加班集体活动甚至旷课,长久下去会导致学生的组织纪律涣散,集体荣誉感降低,破坏了班集体共同的活动规范。

2. 削弱班集体的凝聚力。

大学新生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关系和谐、融洽的团体。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班集体的凝聚力。许多大学新生的身份的存在交叉重叠(既是某一非正式群体的一员又是班集体正式群体的成员),当二者的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冲突的时候,学生个体就会为双方之间的冲突而左右为难。如果班集体内有若干封闭性很强的非正式群体,就会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互相排斥的局面,这样班集体的凝聚力就会严重下降。

3. 阻碍班集体目标的实现。

班级有明确统一的组织目标,统一班集体成员的思想观念,调动其积极性。班内的每个成员都要以集体的规范和价值标准作为参照标准和行动指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必须是存在于班集体这个正式群体之中的,它产生的基础是新生需求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多元化与班集体的规范化同时存在,必然会引发冲突和矛盾。届时,非正式群体成员往往最终会选择所属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对班集体工作产生抵抗情绪,甚至不参加班集体活动,班集体所提出的各种措施将无法得以贯彻执行,影响班集体共同目标的实现。

4. 扰乱班集体舆论导向,影响班级团结。

非正式群体迅捷的沟通渠道,很容易使群体成员情绪得以传播和扩散,但由于各个成员感情好恶不同,往往使流动的信息失去其真实性,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扰乱班集体正确的舆论导向。青年大学生的身心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加之他们归属于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因心理上的相近容易产生保护自身相关利益的心态,与其他群体成员间的矛盾也就可能引起群体之间的矛盾摩擦。这种冲突与摩擦大都以隐蔽的形式呈现,班主任、辅导员很难觉察到。很难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可能演化成为群体间的矛盾冲突,很有可能破坏班级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不利于群体间观点的交流、活动的沟通,影响班集体的和谐团结。

三、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导控

针对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自发性、心里相融性、流动性等特点,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导控。通过“导”,引导新生积极参加健康的社团组织,参与社团活动,陶冶情操、调高能力,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把精力放到正式群体活动上;通过“控”,控制新生中的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弱化以至消除其负面影响,形成优良班风。

1.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加强班级建设,健全班级组织功能。

在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中也存在着具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应该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以点带面”的作用。班集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加强班集体建设十分重要。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不但要选择一个事业心强、懂得教育规律的班主任、辅导员,还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健全班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尽可能地为新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服务,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新生的归属感。

2. 充分发挥新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作用。

新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在群体中处于领导地位,他们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他们的行为影响着整个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应重视核心人物的转化教育工作。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应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关心、爱护、信任他们,发现本质好、能力强的,要选拔培养、调动他们的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便于做其他成员的转化工作,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辅助作用,以此激发良性的非正式群体能在班级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3. 采用学业指导教师制度。

创建大学新生学业指导教师制度。通过这一体制,发挥学业指导教师在非正式群体中的教育影响作用,弥补大学新生在转折期由于种种问题所导致的心理上的不适,满足新生对集体、对交往的需求。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用自己的学术造诣、生活经验,给新生以及时的指导,避免他们在非正式群体的选择上出现问题,从而达到对新生非正式群体的监督、教育与管理的目的。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含义、形成原因,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在大学新生班集体建设中通过采取“导”、“控”措施减少和削弱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建设的消极影响, 促进新生迅速适应环境, 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关键词: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班集体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起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8, (1) .

[2]熊焰.大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探讨[J].教育前沿, 2008, (9) .

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 篇8

在学校结构中,除了有明文规定的正式群体组织外,客观上还普遍存在着“各种以志趣、观点、情感和社会交往为联系纽带的,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虽然没有组织的明文规定,但由于成员之间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观点、利益和社会交往等为基础,因此它具有相对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而且成员在工作中会自发形成一些共同遵守的准则,这些约定俗成的准则对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甚至,一些非正式群体会左右群众舆论,对群体中成员工作的态度和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教育工作,她是“心灵的事业”,如果没有教师积极主动、自觉自愿、能动创造的劳动投入,其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可想而知。在学校的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很多很不错的教革想法和措施,但一落实到学校的教研组或年级组总会被“消减”的无影无痕。这就是“非正式群体对组织变革的阻抗作用”的具体表现,其作用有时甚至超过正式群体。

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梅奥及其研究小组进行的霍桑实验表明:“(1)组织成员从事工作并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感情及心理方面的需要。(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对组织成员的行为乃至正式组织的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3)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重要影响,尽可能满足员工需要,以鼓舞群体士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霍桑实验认为,社会因素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因此,学校教师团队中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它既可能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些困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组织群体功能的不足。从“人的需要层次”看,教师的需求千差万别,仅仅依靠组织确实很难满足每一个教师的需要,于是情趣、需要相近的教职员工就很容易结为同伴,自发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非正式群体。教师团队中的这些非正式群体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及教师团队的集体效率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让学校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降低管理内耗,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集体的劳动效率,当是学校管理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校通过实施“双向选择,自由组阁”的教师管理体制,赋予了非正式教师群体以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使学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效应。

“自由组阁”———指“年级组长组阁班主任———班主任组阁任课教师的体制”;“双向选择”———指“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可以自由选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加入到自己的团队组织,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可以自愿选择加入某个团队。团队组织和组织成员之间的选择都是自觉自愿的双向自主选择,而没有学校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学校每个年级组设三个组长,每个组长领导六个班级,增加了每一位教师选择的权力和被选择的机会,既促进了绩效竞争机制的形成,也激活了学校的生机和活力。“双向选择”和“自由组阁”,相互依托,互为条件。如果没有“双向选择”,“自由组阁”就是“有名无实”,如果不赋予“自由组阁”的权力,“双向选择”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正是由于二者的互动共生,开创了学校管理,简洁、高效,民主、透明,公开、公正的新局面。

“双向选择,自由组阁”的教师管理体制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组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增强教师职业的效能感和归属感

在“双向选择,自由组阁”的教师管理体制中,由于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源于非正式群体的中的领袖人物,而这些人又往往是群体中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品德较优的人,在群体内有较高的公信力,使其对成员的影响力更大。并且,这样组阁形成的团队是在原有非正式群体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式组织,使得这样的群体兼具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纪律严明的特点,也有非正式群体各个成员间感情较为融洽的特点。在这样的群体中,成员之间,更易彼此激励、相互欣赏,更容易对彼此的角色和工作产生认同,也使“群体的领导者对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方面更易发挥作用。更易使群体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职业归属感,相互更加团结与合作。”个体在“竞争、合作”关系处理中,更易找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平衡点。在群体内部,这种相互接纳、彼此承认、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师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与合群性、利他性等良好人格的发展,更易于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建立。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是使教师形成内在的自律性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帮助教师从更客观全面、利他的角度,从更高的视点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决策,进而更有效地自觉遵守制度和履行职责,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教师的内在潜力和创造性,使教师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新的创意和乐趣。从管理层面上彰显了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有利于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的形成打好基础

学校基于非正式群体基础上建立的集体组织,创新了我国当前学校科层制的管理模式,打破了科层制管理对组织内成员交往、资源共享和学习方式的限制,为群体成员间的交流、学习、互动与合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在这样的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群体安全感,成员彼此间更容易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使组织成员在与组织内外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多重对话中,组织成员的行为认知更容易发生重构和改组,有利于组织中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和学习的发生。在此过程中,蕴含着个体价值建构与群体价值建构的相互促进与共创共赢,使组织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个人的利益取得和价值实现必须建立在与团队的精诚合作、紧密联系与努力工作的基础之上,实现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共赢。

三、“双向选择,自由组阁”的教师管理体制,建立了学校管理的民主程序

民主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对公民人生权中劳动权及劳动产品分配权的选择能力与支配能力上,公民对自己的劳动权及劳动产品的选择支配能力越强,那么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就越高。校长把原本属于教师的劳动岗位的分配权及获得相应岗位劳动报酬与相关利益的支配权归还教师。让教师“双向选择,自由组阁”自己的教学岗位和劳动组织,充分行使自己对生产关系的选择权与支配权,从根本上实现了学校基层组织的民主化。让“民心、民意”在管理的过程和结果上都得到了全面反映,不仅产生了对劳动管理的组织性与民主性有效结合的良好效应,而且建立了学校实现民主管理的基本程序,使“民主管理”这一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理念在学校文化中有了生长的土壤。

在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有效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非正式群体搞“小帮派,拉圈子”,开展不正当竞争,谋取不合理的利益。在考核评价机制上,我们实行了“个人评价奖励”与“团队评价奖励”双轨并行的评价奖励机制,有效制衡了年级组长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不良效应。扩大团队奖励的比重,把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捆绑在一起,只有做大团队利益,才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考评奖励,基本实现,“团队不优,个人受损”“团队最优,个人全优”的目标导向原则。教师在进行双向选择时,都会把彼此的工作能力、态度、人品放在突出的地位,从而达到对每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全面评价,推动了教师的专业研修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修炼。这样充分唤醒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把学校真正还给了教师,使办学朝着“教师治校”的方向努力。

摘要:在学校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对组织成员的行为乃至组织的集体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实施“双向选择,自由组阁”的教师管理体制,赋予了非正式群体以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使学校管理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基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的群体组织具有三方面的明显优势:(1)有助于建立组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增强教师职业的效能感和归属感;(2)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3)有助于学校民主管理的程序的建立。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双向选择,自由组阁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江玲.学校管理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1.

[2]柴志明,冯溪屏.社会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管理对策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引导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关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蒋文礼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中认为是未经官方规定,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群体;牟德刚、潘从玉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与分析》表述为成员自然结合的、成员活动和成员相互关系无明文规定,组织结构无固定形式的群体;谢相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对策研究》则认为它是情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友伴群体,是指没有明文规定,以成员之间的共同利益、共同兴趣或共同认识为基础形成的群体。综上所述,非正式群体是指除班、团、队等正式学生组织外,在学生群体中实际存在着的,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无形组织。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便是相对学生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各个高校中的正式群体而言的,是在心理相容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没有固定形式和条文的限制,志同道合是非正式群体所追求的目标。①

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环境层面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环境对于各种组织群体的形成功不可没,而互联网日益发达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影响深远。首先广大学子网民通过聊天平台、论坛社区等交互性媒介,得到了表达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其次对网络的使用可以按学习闲忙进行自由调度,所以通过网络来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网络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便是得益于此。

2.2 校园环境层面

校园环境成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又一因素。首先处于同一学校,统一、同步的学习和自由时间,使大学生有充分的接触机会。其次高校中虽然有着很多正式群体,但无法满足所有大学生的全部需要。他们便在正式群体以外寻找好伙伴,形成各种公开或不公开的非正式群体。再次,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学生班集体意识日趋淡化,跨学院、系科、年级组建的新群体逐渐形成。

2.3 学生个体层面

大学生的个人需要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土壤。当人们在规定的群体中无法获得归属感时,自发组建的非正式群体可以补充正式群体的不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相近的一群人会为了彼此交往的需要也会建立非正式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能够满足一些大学生的发挥自我才能、优势的需要,他们甚至成为具有影响的核心人物、领袖人物。②

3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更加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就是“只要是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即使个体相互之间互相不认识或者没有竞争存在,也可以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助长的影响”。学生在大学阶段,比较关注自身和他人,而相互模仿、影响和学习,也容易产生共同感受。

(2)更加明显的自发趋群性。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在青年时代更加明显。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结群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他们容易在交往中主动了解,相互认同并结成对自身具有各种不同意义的群体。

(3)更大的情感约束力。对于成员来说,非正式群体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主要由情感来维系。所以积极密切的交往、对彼此的依赖被默认为是群体接纳的信号。而情感约束力比较高的非正式群体稳定性也相对比较高。

(4)更加明显的从众行为倾向。大学阶段是人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却也是缺乏社会经验、对自我认识不完善的阶段。大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自我维护的欲望强烈,对他人的评价敏感,容易接受暗示。所以对群体的依赖也就更加强烈,从众行为的倾向也更加明显。 ③

4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建议

第一,对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及必然性要充分认识。非正式群体作为客观的一种社会存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管理学认为,忽视其存在及作用会带来工作损失。从霍桑实验开始,人们便开始不断认识了解非正式群体。高校中只要有正式群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所以对存在和管理有意的忽视,会直接影响学生教育管理的成效。

第二,对于非正式群体在高校工作中的补充性和广泛性要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高校的存在是广泛的,其类型也丰富多样。应该针对非正式群体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工作。在为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非正式群体。可以通过利用其成员间感情亲密、信任度高、共同语言多的特点,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达到促进学生思想水平、工作能力的提高的目的;通过利用非正式群体当中信息传递的快捷,并且容易沟通等方面的特点,来收集和了解学生的意见,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特长突出、联系紧密的特点,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可对正式群体的不足进行弥补。

第三,对于正式群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有效性和严密性要努力地营造。在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清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果想达到削弱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权威的目的,就只能对正式群体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进行强化。通过对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增强,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进而衍生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正式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第四,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和方向性。每个非正式群体中,基本都有自发形成的、权威性较强的人物。做好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工作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强化非正式群体成员的集体、纪律观念等,有助于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实现维护学校秩序及稳定的作用。工作中利用核心人物的人际关系,建立起学生的信息反馈系统,便能及时掌握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思想动态,提高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对于担任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学生骨干、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要明确地提出工作要求,使其在双重角色上保持头脑清醒。而素质较好、确有发展前途的核心人物,则可以让其在正式群体中担职务,从而获得高层次需要,强化其在正式群体中的角色。

注释

① 许浩.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形成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社科纵横,2006(7).

② 黎万和,胥宗勇,王德平.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上一篇:凝血酶联合云南白药下一篇:尊严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