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面向

2024-08-05

三个面向(精选六篇)

三个面向 篇1

新一轮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什么是课程?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是课程;生活是课程;自然是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 只有在和其他因素融合起来, 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的时候, 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课程应该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 这是现代世界各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所以我们认为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生活实践。

一、历史教学尤其要面向学生, 面向学生的生活

历史教学内容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 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更容易理解地接受。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 引导学生生疑、生趣,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乐学爱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学习对他们来说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才会觉得是一种享受, 才会越学越想学, 越学越爱学, 才会由被动变主动。

在一堂历史公开课上,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七年级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导入的。 (1) 请几位同学讲一讲你每一天的衣、食、住、行的情况。 (2) 教师:我们今天的生活可真幸福啊!同学们可知道在170万年前, 我们的祖先怎样生活的吗? (3)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推测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情况。 (4)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让华夏子孙无比自豪。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开创了灿烂的远古文明,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5) 师生共同观看远古人类生活的课件。

像这样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 进行创造性想象活动, 有利于让学生凭借生活实践主动积极地去探究, 用于让学生感受到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历史就是世界的昨天, 使原来索然无味的历史课堂充满了“生活味”。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亲切感, 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逐渐学会用历史知识看待、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精神, 体现“历史源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二、历史教学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历史教学要面向社会, 就是历史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历史课各内容要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 并最终将走向社会, 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 了解科技的发展状况, 对他们的现在和将来都是极其重要的。

1. 可以拓展历史课程的时空, 使学习的不仅是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

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穿越时空的隧道, 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 供采摘, 它跨越地域的界碑, 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

2. 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

理解和感悟, 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 了解人不但活着, 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 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去感受生命的崇高, 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下面的课例可以体现出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可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案例:

(1) 教师出示学生的社会调查表:

(2) 教师:同学们, 通过上面图表的信息, 你看到些什么呢?

学生的回答摘要: (1) 我发现20世纪80年代拥有电器的家庭少, 没有家庭拥有空调和电脑。 (2) 我在调查表中看到80年代洗衣机是单缸的或半自动的, 而90年代后全自动的多起来了。 (3) 我在表中发现电器的档次越来越高, 价格也越来越贵。 (4) 在做社会调查的时候我觉得以前在酷热的夏天, 主要用电风扇, 而现在多半人家都用空调。 (5) 现在的电器比以前的更环保、更节能。 (6)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芝麻开花节节高。 (7) 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前用手工洗衣服, 现在用全自动, 节省时间可以看书, 上网或做其他想干的事儿。 (8)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邓小平说得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啊”。

“三个面向”与素质教育 篇2

邓小平同志1983年曾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简称“三个面向”),这个题词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概括。作为战略方针,“三个面向”科学、严密、完整、高度概括地揭示了教育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矗而素质教育则较完整地体现了“三个面向”的基本精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虽然只是近年的事情,但作为对立的观念却已具有较长的的历史,只是由于二者的对立现今已达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应试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面对这种局面,人们才不得不用冷静的头脑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说促使目前提出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基础教育已经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那么,从更深刻的意义讲,其原因是在于基础教育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偏离“三个面向”战略方针的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迅速现代化,人的主体意识的高度强化及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要求教育必须同步甚至略有超前。然而,近几年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滞后状况,这种状况极易使人的认识陷入暂时的迷失状态。从而导致教育思想观念的混乱和教育行为的失常、失控,产生短期教育行为。因此,有必要站在“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基础教育,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素质教育,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三个面向”的基础,它揭示了教育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其含义主要有两层。其一,它要求教育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二,教育自身要现代化。它要求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现代化。只有面向现代化来改革教育,才能使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等纳入现代化的轨道。无论是第一层含义,还是第二层含义,其目标指向都是一致的,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不但适应现实,而且也适应未来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

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教育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人们常说的科教兴国中的“教”,绝非指陈腐的传统教育,而是指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包括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众多教育因素。

素质教育作为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产物,尽管它在我国教育舞台的出现略显迟缓,然而,由于它浸透着进步、科学和富有生命力的因素,因此,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的现代化已不可能离开素质教育。因此,为使整个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为使教育自身现代化并与现代化建设同步,首先要树立体现现代意识和未来意识的现代素质教育观,改革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2]。因此,要努力造就掌握现代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从而充分发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行为,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标志。

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保证

“教育要面向世界”,揭示了教育与世界的关系。它不仅要求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为参照系考察教育,而且要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为参照系来考察教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整个世界将更加开放,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的开放性、国际性也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教育的改革、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国制定其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国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竞争胜败的关键,首先取决于教育,取决于全民族素质的`高低。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3],很明显,面向世界,首先是以高素质的人才面向世界,这种面向,不是单靠几个学者、几个科学家来实现,而要靠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去实现,这是面向世界的核心所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任务也绝非是以培养少数“尖子”、面向少数学生的“应试教育”所能完成的。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全民族的努力,需要各级、各类、各种层次的人才。从中国目前的国情看,首要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延伸,即在空间上立足本国,走向世界,并确定人才培养的全球战略观念和价值观念。只有面向世界,与世界接轨,与世界相融,与世界进行科技、文化、信息、物资、人才诸方面的交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使中国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培养有国际视野,有国际交往能力,关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交流与合作,才能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三、面向未来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教育要面向未来”,是以21世纪,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期为时间坐标来考察教育。教育应当立足现在,着眼未来。面向未来要求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要科学地预见未来,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未来的需要。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广阔空间在未来,正如《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所言:“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4]为此,有人说面向未来,设计未来,是当代教育的本质所在。当代教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前瞻性和预见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为这种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我们不仅应根据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考察教育,而且要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来考察教育、培养人才。

这样才能掌握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在国际间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这正是基于对未来的科学预见。就个体而言,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有独立人格,能独立思考,不唯命是从,善于提出问题,求真、求实、会学习、会创造、会思考、会生存、会生活、会工作的人。这样的人,才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竞争的实力。就群体而言,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层次的各类人才。所有这些都

是当前,以至今后素质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面向未来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它表明邓小平同志是把教育放到更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加以考察,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把握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样,教育的超前性、先导性就更加突出了。“教育要面向未来”不但反映了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与中国目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关系;而且更凸显出教育与未来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关系。因而,它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

育指明了正确方向。素质教育是真正重视人才与未来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教育,这就决定它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

总之,“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核心是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三个面向”仅仅是在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事实上它在促进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方面也起到了客观的促进作用,它为这种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空间,而素质教育则是把这种教育变成现实的手段和途径。素质教育的提出标志教育思想观念的进一步成熟化。

“三个面向”从宏观上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作出了方向性规定,而更艰巨的任务则是具体实施素质教育。首先,由于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此,它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学科教学的落实。课堂教学实质是将“三个面向”和素质教育观具体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科教学必须以学生全面素质与基础学力的提高和个性发展为目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教学准则,将本学科置于整体教育目标之下,以实现素质教育总目标。各学科课程标准应围绕素质教育总目标相应地提出本学科承担的素质教学要求。学科教学只有切实落实这些要求,并互相渗透,才能使本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形成合力。课堂教学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还必须加强以学法为中心的教法研究,教的方法应该根据学的方法。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另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自觉地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主动承担起素质教育的责任和任务。另外,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除教学改革外,还有赖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相关领域运行机制的系统改革。因为素质教育的实现不能停留在某一特定层面,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

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受到阻碍,而且在人们头脑中已初步建立的素质教育观也可能被动摇,“三个面向”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正因如此,李岚清同志在视察汨罗教育工作时指出:“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等。”由此可见,实施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从教育内部乃至社会生活的各相关领域着手进行系统的改革。目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些同志嘴上讲的是素质教育,而实际做的却仍是“应试教育”。之所以如此,其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原因是观念尚未转变,教育内部乃至与教育相关联的其它社会领域尚未形成一套保证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合理机制。

幼儿教育如何实现“三个面向” 篇3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中指出:“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我提出若干方面,请大家考虑:第一,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归根到底就是要赶上时代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是邓小平同志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具时代特征和前瞻性的内容,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长期思索的正确判断,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是很容易纠正过来的,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知识、人才是四化建设的基础,娃娃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开拓者。既然如此,幼儿教育如何遵循邓小平和温家宝同志提出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发展方向,做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

1 教育从面向少数转向面向全体是实现“三个面向”的出发点

幼儿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幼儿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深刻领会和正确实施幼儿教育纲要和教育目标,把传统的那种教育只面向少数转向面向全体,并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使全体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因为幼儿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建设者、接班人,应当是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开拓进取,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善于与人合作,具有高尚品德和创新、竞争意识的人。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当从这一培养目标的高度出发,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热爱儿童、教育儿童。

1.1 全面把握,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以人为本的目标,又是以人为本的结果。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必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的每个环节》中指出:“第一,儿童是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第二,儿童是发展的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第三,儿童是独立的人,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第四,儿童是独特的人,教育要体现儿童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首先要懂得幼儿是一个和成人一样需要各种情感、需要各种精神的人,在此基础上要知道幼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稚嫩的、独立的个体,同时,是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对幼儿实施的培养教育目标、内容要遵循和符合幼儿不断发展变化的身体、心理要求,使幼儿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同时还不能忽视幼儿也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人,虽然他们的思想、行为、各种意识还比较模糊,判断是非能力差,各种认识具体,行动和行为大都时候是无意的,但每个孩子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育还有符合幼儿个体差异,应人施教。

1.2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是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看法、立场和态度之总和;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体现;是一种追求效率的整体性影响活动;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一项社会事业;同时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其次,在教育中根据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内涵,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注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變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面向个别,重点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全面培养的教育弊端,把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位幼儿身上。第三,要把每一位幼儿作为一个活动的主体,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让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操作、探索、实践,从而获得成功的尝试和体验。第四,在教育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和照顾那些胆小,语言、动作发展较缓慢的幼儿,多请他们参与各种操作、讲述和担任游戏主角,使这些幼儿变得勇敢、聪敏、好学、好问,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班内各方面发展较快的幼儿得到同步发展。只有教师将教育从面向少数转向面向全体,尊重幼儿、了解幼儿、解放幼儿,让每一位幼儿都成为活动的主体、集体的主人,幼儿教育也才能实现“三个面向”。

2 实施好生存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是实现“三个面向”的基础

2.1 学会思考、学会生存:温家宝同志在“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中指出:“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此,学会思考、学会生存也是当代社会及未来世界对人的要求,幼儿期的生存启蒙教育也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后继生活和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期,除了让幼儿知道生命自然存在的同时,要让幼儿学会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生存。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首先,让幼儿知道生命自然存在的同时,要学会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生存,从生理、心理行为上帮助幼儿由被动的受呵护者成长为积极参与活动、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人。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善于交往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游戏活动认识大自然、认识周围环境,了解社会环境中各种不同的角色及关系,了解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交往、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同伴之间及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独立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幼儿生存条件的积累,即:健康的身体、健全的机能、灵敏的反应、开朗的性格和乐于交往的态度;要利用充足的时间、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和多种自然环境进行身体素质和机能的锻炼,培养幼儿机智勇敢的精神,活泼开朗的性格。第三,是生存本领的掌握;让幼儿认识周围及常见、常去的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会热爱、学会欣赏、学会判断,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清新宜人,什么样的环境有害无益。教会幼儿生活中各种常见、常用的技能技巧,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有害于健康、危机生命的各种事情,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品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一个智力超常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和生活、学习习惯这些非智力因素,那么他以后的成功只有一半的希望,因为,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和制约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因此,作为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应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各种行为习惯,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从不同角度、多种方法诱导与强化对幼儿的生存教育。

2.2 学会自我保护,延长生存寿命:《幼儿教育纲要》指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要成就事业,从小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对自我生命的一个保障。作为教师首先要理解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从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习惯、知识、能力入手,教给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避免身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和安全知识,远离和消除生活中一些不安全的因素,遇到问题及事件能够首先想到要维护自身的安全;提高幼儿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做出维护和处理的反应,主动进行自救和自护的能力。因此,在幼儿期进行自理、交往、协作等能力及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它为今后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打下良好的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基础。

3 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三个面向”的关键

3.1 深刻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的教育,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反映了当前一代新人应具有的合理素质结构和学前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的教育各有不同的组成内容和发展过程。体育是机体的各组织、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及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人有了健康的身体和机能的正常发育,才能从事各项活动,也才能完成从幼年到青年的学校学习生活,学好应有的一切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建设出力。而智育主要是智力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培养;从小培养幼儿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要有良好的注意力、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良好的智育能促进幼儿认识周围环境,发展各种能力,为将来做好知识和能力准备。德育是幼儿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发展,也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同时良好的美育能使幼儿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从而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3.2 体、智、德、美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由于体、智、德、美反映的是一代新人应具备的合理素质结构,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应遵循教育原则,将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不能孤立和偏废任何一方。但是在各地很多幼儿园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孤立、分割或偏废全面教育的问题。例如:有些縣镇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心理,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小学化倾向严重,教授汉字、学算算术,忽视和偏废了幼儿健康、品德、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还有部分幼儿园由于片面理解了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和幼儿教育之间的实质内涵,园内只重视的是美育和单项教育,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不同的形式开办所谓的兴趣班、特色班,从某种程度上强制性的让幼儿参加兴趣班、特色班,让幼儿接收不符合生理、心理要求,又不适合个性特点的单项培养教育,使幼儿过早的在发展上进行定位,种种做法,一方面剥夺了幼儿健康、全面培养发展的自由,另一方面严重违背了我国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也违背了未来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在幼儿期实施体、智、德、美得教育是时代教育的要求和体现,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总之,幼教工作者在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内容,真正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懂得幼儿素质教育的起点、方法,并不断地研究探讨,幼儿教育才能在不断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邓小平倡导的“三个面向”。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纲要》.

[2] 温家宝总理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坚持“三个面向”, 办好高职院校 篇4

一、面向现代化, 高职教育要适应我们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署, 到本世纪末, 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各类专门人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建设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由此看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长远方向, 是一个伴随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现代化而同步的进程。

“现代化”是一个不易界定的概念, 从东西方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看, 它是一个多方面的发展过程, 涉及到社会发展模式、人类的思想和活动的所有领域。“三个面向”中的“现代化”意指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目前所指的现代化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 它包括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等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和丰富内涵。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 主要包括了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比如, 在制造业的改造提升过程中, 必然要求调整人才结构, 大力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能力、管理素养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正因为如此, 《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提出了到2020年,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来说, 要做到教育面向现代, 可以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学科设置方面, 学院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学科的设置不仅要应适应国家发展规划, 还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 走出一条种以专业发展为纽带, 以校企合作为重点, 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低投入、高产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2、学院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 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走进实验室。

学校要根据现有的财力, 对教学设备加大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可以把实验室与教室套起来使用。这种有效机制如果建立起来了, 我们的教学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面向世界, 高职教育要适应国际发展新形势

在建设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科技无疑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科技的支柱, 教育则是人才的摇篮。而职业教育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是国家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人才保障, 也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 中国的教育, 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 不能离开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 不能没有面向世界的高度, 不能没有面向未来的视野。从世界范围看,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来势凶猛, 新经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数据传输技术的革命。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世界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交融平台, 从而推翻了许多传统的认知模式和规则。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三个面向”的突出表现之一。对于高职院来说, 要做到教育面向世界, 可以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学院要融入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 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 结合学院实际, 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

要融合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当中的有用部分, 要用别国先进的办学理念, 来更新我们的思想, 来推动我们的工作, 来促进我们的教学改革。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资本主义国家的整个模式, 但对能结合我们实际的, 要做一点是一点, 改一点是一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首要的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融入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来促进我们的教学改革。学院应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学院注意引进优秀人才, 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

尤其要加快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并逐步达到1:1的专兼结构, 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授课的比例。据了解, 不少国家的技术职业类院校都十分重视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的作用, 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三、面向未来, 高职教育应体现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规律和需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世界在变, 就业市场也随之改变。一些特定技能或学科会在内部或边缘升级换代, 新技术导致不同岗位之间的壁垒开始土崩瓦解, 技术的“半衰期”也大幅度缩短。新浪潮可以催生形形色色的新产业和新职业, 也可以导致一个产业或一种职业瞬间或逐步消亡。在经济和技术全球化的推动下, 社会变迁加快, 技术发展提速, 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高职院来说, 要做到教育面向未来, 可以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学院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在此基础上, 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 (群) 所必备的技术应用能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 还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学习,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通过不断的改革, 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通过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 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 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立足点, 是教学改革中的实质内涵, 树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 确立了具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学校的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摘要: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给景山中学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30周年纪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坚持“三个面向”, 深入探索教学方向, 培育合格的建设者, 是当代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三个面向,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三个面向 篇5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 适时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战略发展思路, 在中国整个社会主义教育时空中, 系统地构建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模式, 体现了中国教育发展从基础层次向更高层次飞跃的时代要求, 高度地概括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教育改革开放的全新境界, 对中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对中国教育进一步走向世界, 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精髓, 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贯彻落实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 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学习和讨论, 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 并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就总体上看, 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对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以致就如何落实教育“三个面向”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中还停留在“口号”层面, 还未真正落到实处。因此, 本文拟从系统论的角度, 用系统科学理论来探究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的理论渊源及其对教育的思维方式, 从而揭示落实教育“三个面向”的科学途径。

二、教育“三个面向”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十分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他第三次复出后, 首先胜利地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重新走向正轨, 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国内外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 于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1]"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 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是一脉相承的, 反映了他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 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的总体要求, 即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 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服务。"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深化改革和健康发展的指导方针。"三个面向"的提出, 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就是说整个教育事业要同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教育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同时教育本身也要面向现代化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 人们都说好, 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 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 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2]我们的教育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应当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不断提高国民素质, 使国民素质现代化, 从而促进人的现代化。为了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教育结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体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 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 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进展。"[3]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改变旧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学科、专业, 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 拥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及时把最先进的思想、事物、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知识引进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指出:"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 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4]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也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时刻注意并积极创造条件, 用现代化设备装备自己, 努力实现学校自身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同时更要用科学的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武装广大教育工作者, 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现代化,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人, 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还要求我们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更新教育观念, 优化教育结构, 统筹安排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布局, 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 邓小平同志就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 例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 培养“四有”新人, 高校要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等, 甚至对教师地位作用、教材改革、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质量等具体问题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邓小平同志通过对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发展的敏锐观察, 通过对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入分析, 针对中国国情, 明确指出,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面向世界"就是指, 教育作为复杂的开放系统, 必须面向大千世界, 必须面向整个世界, 才能谋求自身的快速发展, 切不可搞封闭教育, 要敞开校门、国门吸纳外界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从而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教育要面向世界, 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关于教育要"面向世界", 邓小平同志认为,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 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特别是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 改革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同时, 更主要的是要努力从我们学校里培养出大批既懂国外又懂国内, 既会利用国内资源又会利用国外资源, 既会组织国内建设又会进行国际交往的人才, 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其他方面的专家。

邓小平多次强调, 教育要面向世界, 不仅现在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好的东西, 即使我们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也还要学习人家。教育要适应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加大教育改革开放的力度,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此同时, 要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种种腐朽东西的侵蚀。

教育要面向未来, 就是要求教育必须从自身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 使今日的教育能够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长远的、历史的战略眼光办好当前的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复杂的社会活动, 培养人才的周期比科技开发和经济活动的周期都要长, 教育的效益往往在十几年或几十年后才逐步显示出来。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看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教育和科技密切相关, 把发展教育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 把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始终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的理想, 共产主义的品德, 要从小开始培养"。[6]1985年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 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 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 并且从中小学抓起, 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7]邓小平同志认为, 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要在我国实现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为我国2l世纪中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准备好各类人才和劳动后备军, 同时还要使我国教育事业本身具有长远的发展后劲, 使我国教育走向世界前列。因此, 发展教育事业, 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 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 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质上,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是从三个维度讲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 从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维度, 教育的发展要面向现代化, 从教育发展的空间维度, 教育要面向世界, 从教育发展的时间维度, 教育要面向未来。因此, 这不愧为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精髓, 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三、教育“三个面向”的理论渊源及其思维方式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社会活动”, “按系统的观点看, 教育可归属到复杂的开放系统一类。”[8]邓小平不是孤立地就教育论教育, 而是从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维度, 把教育同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联系起来, 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联系起来。他把教育、人才、科技、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看成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发展整体 (系统) 。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 不抓教育不行。”[9]“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他把教育的社会作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也可以说, 教育第一次被视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前途与命运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不是片面地就教育论教育, 也不是片面地就中国教育论中国教育, 而是从教育发展的空间维度, 把教育放到大千世界、整个世界这个广阔背景 (环境) 下来考察教育, 来探讨教育的发展问题, 得出教育必须开放, 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向世界这个结论。邓小平也不是静止地就中国目前教育论中国教育, 而是从教育发展的时间维度, 要求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办好当前的教育, 要有“百年树人”的观念, 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权衡利弊, 综合考虑。1985年, 他深刻地指出:"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 并且从中小学抓起, 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 就会误大事, 就要负历史的责任。"[10]由此看出,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克服了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教育的行而上学教育观的错误倾向, 把教育看成是整体的、有机联系的、变化发展的体系 (即系统) , 同时把它作为一个要素 (子系统) 纳入整个世界这个大体系 (系统) 当中, 树立了辨证唯物主义的系统教育观, 揭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标、途径及其规律, 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因此,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渊源于辨证唯物主义系统观, 是辨证唯物主义系统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不难看出, 他对教育的思维是系统思维, 对教育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方式。

四、掌握系统思维方式, 落实教育“三个面向”

如何真正把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从口号层面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去, 仍然是困扰许多善于思考的教育工作者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 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尤其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 了解他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历史背景, 真正领会其本质内涵, 弄清楚教育“三个面向”的理论渊源及其思维方式。

其次, 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辨证唯物主义系统理论知识, 用系统理论武装自己, 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确立“教育是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11]的观念。克服形而上学教育观, 树立唯物主义系统教育观, 掌握系统思维方式。

再次, 掌握系统思维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这些基本原则, 构成系统思维方式的一套方法论体系, 分别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唯物辨证系统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归结到一点, 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认识教育现象和研究教育问题, 要在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的指导下, 把对象如实地看作是由各种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整体,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通过分析事物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等所包含的内部和外部各种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 深入地揭示事物的全貌, 把握事物的本质, 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认识问题, 并且以整体优化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 才能把教育“三个面向”落到实处。

最后, 教育工作者要把系统思维方式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要把加入WTO以后对各种人才所需的知识系统、国际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教育行政系统、教师的整体系统、学生的整体系统、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小系统等充分有机地揉合起来, 从教育战略的制订到具体教育教学、素质培养的实施, 细化到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 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需要, 又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 才能做到教育上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 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才能真正掌握系统思维方式, 才真正把教育“三个面向”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总之,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是从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教育发展的空间、教育发展的时间三个维度揭示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 是他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精髓, 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思想渊源于辨证唯物主义系统观, 是辨证唯物主义系统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他对教育的思维是系统思维, 对教育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方式。因此, 要想真正落实教育“三个面向”, 就必须掌握系统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陆光中、叶延钅兹:《现代人应有的思维方式》 (M) , 江苏科学技出版社, 1993年1月第1版。

[2]孙玉林汪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J) 载《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第4期 (教研版) , 第33~34页。

[3]叶澜:《教育概论》 (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6月第1版

三个面向 篇6

一、解读“三个面向”

“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是小平同志从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出发, 结合世界格局和时代特征, 着眼未来趋势, 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殷切期望和发展要求。小平同志认为, 教育改革只有以面向现代化为标准, 才能使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纳入国际发展的新潮流。小平同志曾说:“我们的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要求正是着力于劳动者劳动技能夯实、素养提升、水平拔高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面向世界”是教育发展的空间目标。教育只有把准人才发展的世界脉搏, 才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面向未来”是教育的发展的时间目标, 面向未来、设计未来是当代教育的职责之所在。教育只有真正重视人才与未来社会的协调发展, 才能切实培养出更多有真才实学的、有实际价值、有用武之地的人才。

由此可知, “三个面向”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发展系统, 它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适应世界竞争、行业发展的高技能专门型人才;它因其独具前瞻性、指导性等重要价值成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 也带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

二、高职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小平同志历来重视培养、使用、提拔技术人才, 主张多途径办职业教育, 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根本措施。当前, 我国高职教育在时代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得到了长足而迅猛的发展, 而相应的高职班级管理任务也日益艰巨。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来看, 高职班级管理并未跟上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 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和管理的盲区。

1、心放“两头”, 力减中间

伴随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 低坡度招生门槛使高职班级人数剧增, 招生质量参差不齐, 班级管理难度增大。在日益壮大的班级队伍中, 有喜欢钻研、好学务实的“种子选手”, 也有自律性差、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学生”。当然, 大多数还是成绩平平、表现平平、性格特征不鲜明的普通“百姓”。在高职班级管理过程中, 为使工作成绩突出, 大多数辅导员、班主任会选择把培养、激励的重心放在班级极具潜力和发展势头的优秀学生身上;另外, 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迟到、旷课、漏宿、晚归的学生也成为班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循规蹈矩、表现不突出的普通“老百姓”们则过着“默默无闻”的平淡生活, 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渴求被关注、被关怀的, 他们也需要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舞台。

2、重考核, 轻教育

由于班级人数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加之绩效考核等原因, 部分高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工作中“走捷径”, 为应付学校的各项考核、盲目为达标, 依然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家长制作风来管理班级, 要求学生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来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部分老师因缺乏教育机智, 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引导不到位。

3、重视技能夯实, 忽视素质提升

高技能型人才只有在高素质的铺垫下才能更有效的发挥能量, 更长足的发展进步。一个技术能力再强、业务水平再高的人, 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和明确的是非观, 他不仅不能成其为人才, 甚至可能成为危险品。部分高职班级管理者片面理解了高职教育的属性, 一味强调学生技能的重复和训练, 而忽略了班级人文环境的创设和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 从而使学生陷入“高技能低素质”的泥潭。

三、高职班级管理与三个面向的结合

针对上述问题, 为使高职教育的功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使高职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高职班级管理必须迈开科学化、合理化的步伐。重温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将“三个面向”与高职班级管理相结合, 将开创高职班级建设、班级管理的新格局。

1、高职班级管理着眼于“现代化”

(1) 现代化的高职班级管理应该是制度化的管理

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是“制度管人”而非是“人管人”。让学生从学生时代开始了解、接触、适应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方式也为学生日后适应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基础。高职班级的学习管理制度可参考优秀企业的工作管理制度, 广泛听取来自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意见,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制定出适合班级学生的可操作、能落实、见成效、有生机的班级管理机制。

(2) 现代化的高职班级管理应该是人性化的管理

当然, 制度管理并不是一味的“依样画葫芦”, “爱”和“成长”是班级管理永恒的主题。制度不是完全冰冷的, 制度的执行更应该是人性化的。高职班级管理要“爱而有度, 爱中有严, 严中有爱, 爱严统一”, 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人性化的管理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 没有有色眼镜、没有绿灯也没有盲区, 能施与每一个学生阳光与温暖。其次, 人性化的管理应体现理解和信任, 真正做到换位思考, 充分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 能给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最后, 人性化的管理应充满关爱和激励, 能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热情, 能奠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和前途。

(3) 现代化的高职班级管理应该是管理方法、途径多样化的管理

顺“网”势, 创设“虚拟班级”。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第四媒体日益成为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另一个活动空间, 是广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主要媒介。“虚拟班级”是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互动作用下, 利用网络交流工具, 为班级内的每一个成员提供理论学习和各种信息的平台, 是营造情感交流与展现自我价值的学生自主管理和维护的虚拟环境。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积极作用拓展和深化班级内涵、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督控和引导学生思想动态。与此同时, 也要加强网络监管和网络道德教育, 减小网络对少数分辨能力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负面影响。高职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善于在大学生的网络交谈中捕捉倾向性、苗头性的信息, 及时分析, 并加以引导, 杜绝一切不良倾向的滋生和蔓延。

跟趋势, 融入企业化管理模式。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就业市场, 以企业需要为教育教学目标。在高职班级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模拟公司, 模拟企业管理模式, 设立“经理 - 主管 - 员工”的管理架构;在班级评价机制中引入企业员工评价体系, 完善班级学生评价体系;还可以引入模拟工资制, 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和激励机制实施班干部和奖、助、贷等的评选, 让每位学生如同在企业一样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并引导学生能够将压力变成竞争动力。在班级文化氛围营造上, 模拟企业办公环境, 设计张贴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标语,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另外, 还可以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 经常到班级给同学们做报告、指导班级管理、沟通交流等, 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 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 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自然融入现代企业文化当中。

2、高职班级管理着手于“面向世界”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高职教育要培养能与世界水平平衡的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 在教育管理的意识和方法上, 就必须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高职班级管理创新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时刻牢记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 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创新管理要求在班级管理中独具卓识, 能提出新创见, 作出新发现, 实现新突破, 要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如通过取班名、设班徽、制班训、写班歌等实现育人环境的创新;通过企业化管理模式引入、增设岗位、定期轮换等实现班级运作机制的创新;也可以在改变后进生的方法上创新, 在班级活动上创新……不一而足。总之, 高职班级管理者思想要活跃, 要注意观察研究新事物, 积极探索, 敢于创新, 形成“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精”的独创格局。

3、高职班级管理着力于“面向未来”

(1) 做好三年总体规划, 着眼高职校园生活的圆满

高职班级一组建, 辅导员或班主任就要协同学生制定班级三年发展规划。大到整个班级文化的建设、凝聚力的提升, 小到班级成员的专业资格证考试、毕业实习、就业导向等, 都要有规划、有思量。让集体的良好氛围带动学生的长足发展, 让学生的点滴成长汇聚集体的荣耀和光芒。辅导员和班主任对于班级内部少数目标不明确、意识不清晰、紧迫感不强的学生尤其要起到一个督促、提醒的作用, 让学生早深思、早领悟、早学习、早进步, 深谙就业压力大, 为未来早做谋算, 知道要从今天开始努力。

(2)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着眼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是高职学生进入社会、谋求发展的基石。在高职班级管理中, 辅导员或班主任既要强调、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 又要引导学生加强人文素养的积淀;另外, 也有必要为学生传递诸如就业观念、社交礼仪、沟通技巧等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使学生树立“活到老, 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脚踏实地的走好职业里程的每一步。

(3)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着眼学生一生幸福

未来社会的竞争, 不仅是学识、能力的竞争, 更是情商、心理素质的竞争。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 高职班级管理者更要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力争敲开学生的心门, 点亮学生理想、信念的航灯, 密切与学生的感情。充分把握学习、活动、生活、实训等多个环节, 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和对困难与压力的应对能力, 惠其一生, 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综上所述, 高职班级管理是一个极具复杂性、长期性和挑战性的系统工程。高职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有道德、有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我们要高举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伟大旗帜, 以正确的理论思想为统领, 以坚定的政治目标为航向, 以切实的实际行动为支撑, 对学生的成长循循善诱、耐心培养, 在高职班级管理工作中争取不辱使命、再创佳绩。

摘要:当前, 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 高职班级管理任务随之加巨。为使高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圆满实现、高职班级管理更具科学性, 我们有必要以“三个面向”为高职班级管理的航标, 重新审视高职班级管理, 对其进行再认识、再实践。

关键词:高职教育,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93.

[2]侯平.试论教育“三个面向”与高等教育“三个境界”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2增刊) :212-21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个面向】相关文章:

浅议高职教育中的“三个面向”09-12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三个面向”11-29

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06-17

面向全体05-01

面向岗位06-02

面向企业07-17

面向方面07-23

面向应用07-26

面向表达08-08

面向框架08-16

上一篇:单元习作下一篇:企业人才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