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能源战略

2024-07-19

石油能源战略(精选十篇)

石油能源战略 篇1

3月3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在产品互供、物资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煤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能源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煤炭生产及贸易、煤化工、坑口发电、煤矿建设、煤机制造、煤层气开发, 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等, 是我国第二大煤炭生产企业。中煤能源是中煤集团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公司, 2006年12月在香港上市, 于2008年2月回归A股。

以石油为例论述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篇2

据 2002 年全球能源统计报道,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为世界第 11 位,2001 年探明石油储量 33 亿吨,占世界的 2.3%。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第七位。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 14 年后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油气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2.原油进口来源及通道过于单一,风险增大

目前我国 90% 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这使中国的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风险,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同时,中国海军还不能够确保海上能源交通线的安全。因此,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使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比较明显。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正常的石油进口可能无法得到保证,中国将承受重大损失。

3.原油供给受大国影响明显

石油经济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美、俄、日等国在能源领域已对中国构成了较大牵制。

第一,中国有超过一半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而美国不惜动用武力加强对中东地区石油控制权的争夺。

第二,中亚国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美国通过控股及参股等形式,竭力插手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油气投资及国际合作项目,力图控制中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

第三,中国原油水路进口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是美国控制的全球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

第四,美国、日本和韩国通过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影响,阻挠中俄能源合作顺利进行。4.中国能源安全的解决对策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3.有效开发厉行节约并重,确立节能优先地位

4.着力发展替代能源,降低石油进口依赖

5.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石油专业解读:能源推动世界 篇3

最近两年,国际原油价格“高烧不退”,国内93号汽油也自国家发改委于3月20日宣布提高成品油零售价格之后迈入了“8元时代”。一时间,全国一片哗然,一方面,消费者们对高油价谴责不断,另一方面,石油企业皆大欢喜,利润又创新高。成品油价格已经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际关注焦点。能源产业,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又是保障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而石油专业以及石油院校,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逐渐成为报考热门。石油人关键词:高薪、勤恳、健康、吃苦耐劳

自打石油从打进入新世纪以来,就一直成为了国人瞩目的焦点。如同今天上市的创业板。红得发紫,很多股票硬生生翻了一倍或更多。不过,石油行业虽然热门,但其艰苦也不能漠视,石油的油井建设、开采、运输一般都在偏远边区、西部地区。一线员工必须做好常驻边区的准备,两三个月回一次家是工作的常态。即便是学历较高的工程师,也要经常出差,长年奔走在新疆、西藏等产油大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因此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报考。且听师兄师姐为你道来:

石油行业工资比较高,虽然辛苦但有回报。一般来说,大学毕业非常好找工作,工作三四年后,年薪一般都有十多万。如果你看重工资待遇,选择这个专业绝对没错,就是工作环境不太好,想留在大城市比较难。

——西安石油学院周杰

适合身体比较健康、强壮的人,因为工作量大,非常辛苦。相对来说,对女生的需求不大,一般以男生为主,少量女生会被安排在较为轻松的机关工作。

——西南石油大学张涛

所有石油相关公司的招聘启事上都会加上一句“吃苦耐劳”,该行业适合能吃苦、忍受寂寞的人。我所说的吃苦可跟一般意义上的吃苦不一样,而且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虽然工资不低,但是选择了它就选择了寂寞,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趟。

——中国石油大学李传亮

石油相关专业简介

与石油相关的专业很多,但核心专业莫过于石油工程。做“石工”的学生,那是一种荣耀,其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不管学习好坏,找工作是绝对不用发愁的。在石油工程专业学子中一直流传着一个经典笑话:一位石油工程的毕业生去参加双选会,用人单位问他:“有四六级证吗?”“没!”“有计算机证吗?”“没!”“有学位证吗?”“没!”“那你有身份证吗?”“这个有!”用人单位说:“好!签了吧?”那学生说了一句令他们难以忘怀的话:“我再考虑考虑行吗?”

这笑话虽然夸张,但几年前石油工程专业就业大概就是这样红得发紫,不过到了现在,石油相关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已经不可能这么好了,但和不少工科专业比起来,还是有一定优势。

从发展历史来看。石油工程或者叫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称谓一直就不怎么专业。新中国最早一批开采石油的是什么人?是军人。军人有良好的纪律和作风。这是油田开始建设时期所需要的。

我说的“不专业”,并不是说国家起初没有石油这么个专业。而是学得比较笼统。后来才细化分为开发、钻井、采油三个专业,在培养了一大批各自领域的大学生后,又意识到新的问题:钻井的不懂采油行不行?采油的不懂油藏行不行?答案肯定是不行。于是石油工程这个专业就诞生了。

石油工程专业覆盖面很大,有点像基础学科。在课上不仅要学钻井、采油、油藏的专业主干课程,还要学岩石力学、渗流力学、物理化学、普通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石油工程中的数值方法、测井、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石油企业管理概论、文献检索和应用等等。这些课程看似没用,在工作的最初,却是工作起步的基石。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石油一半是进口的,一半是自给的。不久的将来,当这个比例大于1的时候,石油工程专业还会添加涉外方向,这个时候对学生英语的要求也会提高。

当然。除了石油工程之外。还有不少石油相关专业值得一说:

(1)油气勘探

顾名思义,油气勘探专业通俗说法就是“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专业,油气勘探的方法主要有地质法、物探、化探和钻探等,其中物探又以地震为主。在石油高校中油气勘探专业主要有“石油地质”“石油物探”“石油测井”。或叫“资源与环境勘查”“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名称,从各学校招生简章上面的专业描述上可知具体专业内涵。

(2)油气田开发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战略资源。如何提高已探明储量的采出程度是高效开发油气资源的关键环节。油气田开发专业以实现油气藏的高效开采,通俗一点说就是将石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开采出来的专业。石油高校中相关专业名称多为“采油工程”“油气开发”等,从名称上容易与其他专业区分。

(3)油气钻井工程

勘探发现地下有油气了,需要钻油井或气并将其开采出来,钻井工程就是做这个事。油气钻井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手段。石油高校中本专业名称比较容易与其他专业区分,有些综合性学校可能将本专业纳入石油工程院系。

(4)油气井下作业工程

井下作业是钻井完成后,需要在井筒中进行一些施工,用于了解地下真实的地质、油气藏状况,或作用于钻井过程中的钻井事故处理,或对老油井、油气藏进行改造,使其提高产量。石油高校中本科阶段一般不单列该专业,通常纳入“石油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阶段才会单列该专业。

(5)油气地面工程

石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开采到地面后,需要做一系列的事情,那就是油气田地面工程专业的事了,其主要包括原油(气)集输、注水、给排水、污水处理、电力、通信、道路、消防、土地等。

石油专业的就业前景

与其他专业相比,选择石油行业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其一,石油是国家资源,石油单位是国企,所以许多就业单位都是国有企业或国际石油公司,比较稳定:其二,国内石油院校较少,竞争小,压力小:其三,石油单位待遇比较好。员工收入在当地城市中应该在中上等。

在国内,国企主要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三者均为中央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CNPC)。被人称为“亚洲最赚钱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SINOPEC)有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和直属事业单位95个: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CNOOC)是中国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最大生产者。

还有其他一些大公司,如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陕西省政府,是在国内拥有勘探开发资质的第四家企业: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隶属于北方工业集团,近年来在国外购买了几个油田,发展势头良好。此外还有一些国企与地方或与民企合资创立的公司,也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知名外企主要有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英国石油公司(BP)、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shell)、美国康菲公司(ConocoPhillips)、美国雪佛龙公司(chevron)、道达尔石油公司(Total)、全球最大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公司。

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中,石油工程毕业生规模在4000~5000人。211院校就业率区间处于A+,就业率在95%以上:普通院校就业率区间处于A-,就业率也在90%以上。

由于担负为国家培养人才和解决就业的义务,石油国企通常以招聘应届毕业生为主,应届本科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去油田现场工作,工作地区一般都较偏远。较辛苦,工资待遇各油田有差异,但年薪三万以上没有问题。如果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不想一辈子待在偏远的野外工作,那么他通常会考虑跳槽到外企或私企,其工作环境和待遇会好很多。应届研究生(硕士和博士)通常会签到油田研究院或研究所工作,相比本科生,其工作环境和待遇会好很多,一般都在城市里面,年薪普遍也能到五六万。较高的会超过十万,这与各企业内部经营有很大关系。有经验的研究生到外企或私企,往往年薪能超过十万甚至更高。由此可知,当前这个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行业确实不太适合女生。除了从事油田开发的工作者能过上有规律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过着游击战般的生活,真的很辛苦。

石油高校推荐

国内的石油高校不多,笔者从学校规模、名气和总体教学水平等,列出我国石油高校十强。

石油能源战略 篇4

6月14日,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成立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出任院长。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的成立, 旨在满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 研究能源战略相关的复杂性、前沿性和综合性问题, 创新科研组织和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加强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 建成服务国家制定能源战略与政策的“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下设资源评价与战略研究、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能源市场与金融研究、能源政治与舆情研究四个方向, 集能源战略、经济、金融、政治和舆情研究于一体。

国际石油公司战略 篇5

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即将结束入世过渡期,中国将根据有关协议执行WTO的自由贸易竞技原则,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趋于一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石油环境,中国石油集团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更为剧烈变化国际国内石油市场,二是空前加大的环保压力,三是面临挑战的垄断发展模式。面对以上挑战,中国石油集团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战略为了研究中国石油集团的循环经济战略,有必要首先对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

1、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从1987年提出以来,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近年来在不断发展。针对不同领域的学者,可持续发展可能有不同的定义,但很少有哪一个概念如同可持续发展概念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联合国众多国际机构如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等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定义。尽管在理论上,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理论模式。但是其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即人类可持续繁衍、地球环境友好和人类福利永续最大化。

2、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循环经济根植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集约式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 资源———产品———资源再生” 的反馈式流程;其经济特征是对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对废物的低排放。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是新的产业形态。通过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分析,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循环经济根植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理论上的一个具体实现。近50年来的发展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短期来看,资源和资本的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长期来看,人口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创新决定经济的长期增长;技术的进步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石,同时是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和变革发展路径的决定力量。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严重、地表气温增加、沙漠化加剧、灾害性天气的频发,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重大的转变。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循环经济是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必然的重要保证。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模式。

二、跨国石油公司的循环经济战略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当今的跨国石油公司无不把循环经济作为其长期发展的基石。杜邦公司是知名的跨国公司。其产品涉及石油化工、材料和能源等众多领域。杜邦公司创造了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即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使用,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排放。它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领域取得的骄人的业绩。当前杜邦公司正从传统的化工领域转向更广泛的科学领域,将其全球业务增长定位于化学与生物科学交叉发展。为此,杜邦正在进行全球业务整合,包括分离其在中国大陆所拥有的石油公司,退出中国的能源市场,重整现有化学品业务,并大规模地投资生命科学领域。为了实施杜邦公司的循环经济战略,在过去两年中,杜邦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已超过14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杜邦公司目前一半的销售额。此外,公司还设立了2015年循环经济战略目标英国石油(BP)集团是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其业务范围涉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炼油和销售及发电和再生能源。其产业结构与中国石油集团非常类似。在BP2005年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集团的延续能力,这些能力包挂:更新资产、创制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随时代演化而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吸引新生力量加入我们的员工队伍;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并赢得顾客、股东及我们的业务所在地的信任和支持。为了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BP提出了系列的战略目标: 1)专注循环技术的开发,重点发展先进地震勘探、水平钻井技术和水压裂技术、合成气技术(一氧化碳加氢)和低碳技术(用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015年,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400万吨;3)发展替代能源,未来十年投资80亿英镑发展太阳能、风力、氢等替代能源;4)执行高标准环境要求,加强环境影响评估、执行环境管理标准、实施原始环境的恢复(年花费在3.66亿英镑以上)。壳牌石油公司也是基于石油及其产品的跨国石油公司,在《2005年可持续报告》的扉页也写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满足当代的需要,但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壳牌石油公司在2005年11月16日召开的“ 循环经济和绿色广东高层论坛”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壳牌的核心价值观和商业原则。我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就是以正直、诚实、守信和持续的方式进行商业运营,保护环境,创造经济和社会进步。壳牌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和资本运营中遵循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其它国际知名石油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了与之相关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石油行业在世界经济向着循环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新生力量其合适的选择。

三、循环经济下的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其产业结构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中国石油的油气生产和消费链长面广,大多涉及饮用水源地、生态敏感区;炼化装置易燃易爆,基本濒临江河湖海、居民集中区。

从而石油石化集团具有高风险特点,决定了中国石油在其上游下游及产品销售等环节全面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根据跨国石油公司的成功经验及循环经济的要求,中国石油集团应改变认识、建立中国石油集团循环经济模式和实施替代能源战略。

1、正确评估中国石油的循环经济形势中国石油集团自1998年七月在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组以来,对循环经济极为重视。在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利用及承诺在世界任何地方和任何领域对环境保护态度始终如一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中国石油各个企业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保工作,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化HSE管理体系,强化环境风险管理。但是中国石油集团实施循环经济的形势依然严,特别是油气田勘探开发区的环境保护、节能和降污存在的不足应有清晰的认识,中国石油集团与跨国石油公司尚存在很大差距。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总量是世界前五大石油公司的1.6倍至4倍。以大庆油田为例,在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之前,大庆地区是一草肥水美之地,由于长期石油勘探和开发,以及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意识缺乏,造成了油田区植被的大量破坏,油田开采区草原荒漠化面积已达95%,地下水的漏斗区高达5500平方公里。根据水文地质学的有关原理,该区的环境恢复有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这种现象在我国其它油气田开发区广泛存在。尽管中国石油集团已组建自己的环境研究院,但在集团公司开列的重大科技研究项目中,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投资明显不足。

2、建立中国石油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目前,杜邦公司在企业内实施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值得中国石油集团借签。中国石油集团应通过延伸石油产业链建立自己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资源(或中间产品)价值可以划分为外显价值和潜在价值两个部分。前者反映可以用传统产业链,后者存在于循环经济产业链之中。潜在价值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才能实现,中国石油循环经济的任务就是使石油资源的潜在价值显性化,即在原油勘探、开发、运输、油品生产、油品消费等多个环节实施内部循环经济,降低油气勘探开发成本,推动非接触勘探技术的发展,减少对油气勘探开发区的环境破坏,积极推进油气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煤中碳、氢、氧等有效成分最大程度地转化和利用。实现尤其油气田和石化产业优化与升级,提高效益。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使中国石油集团的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合理利用废弃资源、推动绿色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利用成为新的产业、新的油气经济增长点。

3、加快实施替代能源战略。替代能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美国、欧盟和日本在2055-2006年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替代能源计划,跨国能源巨头阿莫科、BP公司、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德士古无不在加强替代能源的投资,致力于再生能源的开发,尤其是替代液燃料、太阳能利用和氢燃料电池的开发,一些技术已有重大突破。自1973年以来,国际上众多风险投资资金都流入可替代能源领域,风险投资界的领导人物如Kleiner Perkins以及私人股权公司和对冲基金(如凯雷集团)都在生物燃料上投入赌注,中国石油集团作为国家石油公司,在实施国家替代能源战略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根据IEA研究结果,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产能峰值可能出现在2030年和2050年,替代能源将决定未来能源市场的走向。石油尽管石油在未来的五十年不可能完全替代,但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总有一天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石油集团目前应加强对替代能源研究和投资,利用现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及时向其他替代能源延伸,建立专项基金开展替代能源的研究,把握世界替代能源的长期发展方向,从国际一流的石油天然气公司走向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

四、结论总之,循环经济是21世纪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具体实现。当今世界知名的跨国石油公司无不将循环经济作为自己长期发展的基石。中国石油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正确评估中国石油的循环经济形势,建立中国石油集团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实施替代能源战略。

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跨国石油公司进行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与管理变革:突出核心和优势业务、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经营战略全球化以及管理决策信息化等

趋势一:核心能力战略

随着国际油价走高,国际大石油公司迅速从多元化浪潮中扩张起来的非石油石化领域中撤出,把经营活动集中在与油气有关的核心业务上,实施核心能力战略。国际大石油公司普遍做法是:突出回报率高的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发展特色炼油业务,将炼化一体化、化工产品的差别化、精细化、高附加值化作为下游领域实现产品结构最优化的重要途径,重点发展油品营销和贸易,构建强大的终端销售网络,以期在销售环节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国际大石油公司石油产业链大多呈放射型结构,即油品销售量大于加工量,加工量又大于原油产量,其核心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体现在终端上。

实施核心能力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并购,为强化核心业务而并购相关企业和部门;分拆,指为强化经营力度而将一个公司分拆为两个或更多个;重组,为加强核心业务而重新整合业务和分公司;剥离,指跨国公司通过撤销、出售、互换、外包等多种形式,不断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其余还有长期协议、战略联盟等多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新型纵向关系形式。

趋势二:技术领先战略

随着石油资源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在技术竞争上。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的研发经费在同业公司中都居领先地位,一般在3%~5%,有的甚至高达9%~10%。

除了不断加大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能为公司在中短期内获取竞争优势的传统技术研究和开发上的投入力度,以确保其技术领先地位,而且为了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非常注重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储备。此外,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成为国际大石油公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满足环保要求的重要手段,从而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例如,随着埃克森美孚将炼油、销售业的重心朝着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更高品质的洁净产品和特殊产品转移,新的流化催化裂化等技术显得日益重要,成为公司削减成本、获得高回报的利器。在巴斯夫研究开发预算中,50%用于开发新产品,15%用于现有产品改进,25%用于新工艺和现有工艺改进,其余10%用于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较高的科技投入使跨国石油公司拥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特色专利技术和名牌产品,从而使公司扩张有了资本,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的石油石化公司转让技术专利获取市场利益。

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的技术创新目的非常明确:使公司核心业务能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促进新产品和新事业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其科研机构设置专业化、全球化,更贴近市场,对市场反应更灵敏更快捷,并形成一个具有统一开发创新战略的完备体系。

趋势三:运营一体化战略

上下游纵向一体化的业务结构能使公司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近20年来,坚持和促进纵向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大石油公司的共同选择。从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跨国石油公司的业务构成情况看,上游、下游和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平均为51:32:13。大多数石油公司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兼营原油运输、炼制、电子和冶金等。在产品结构上表现为上下游一体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各大公司逐步向一体化演变。在世界经济加速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合作也在发展。为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国内外企业集团在调整经营战略的同时,也相应不断调整自己的组织管理体制。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的组织管理体制特别是管制方式逐步向一体化演变。这种组织管理体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国外大型企业,形式上有很多子公司,实质上实行全面一体化运作,母公司作为一个主体而不是多个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国外大型企业集团在内部管理控制上实行“几个统一”,即实行统一战略,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调度资金和运作资金;三是国外大型企业只在必需情况下设立子公司。

通常设立子公司的主要依据是:降低进入新产业、新市场的风险,利用竞争对手优势,结成战略联盟,规避行业壁垒或法律限制,扩展与主业相关的业务或试探开辟新的业务领域,以及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

趋势四:信息化战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石油行业跨入信息集成时代,信息技术促成生产经营过程的集成化和科学化,并将成为公司战略制定、决策、调整,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计划、监控、管理和协调不可或缺的工具。迄今为止,全球近90%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实施ERP,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实现协同电子商务。每天有超过50万石油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战略、勘探、开发、炼化、营销及人财物等全面管理。因为使用ERP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壳牌化工每年节省的费用都在1亿美元以上。

石油为什么是“能源之王” 篇6

东汉时期有个叫唐蒙的人,写了一本《博物记》。既然是博物,天上地下、飞禽走兽当然无所不博。在这其中,他比较有趣地将石油比作了肉汤:有一种会流出泉水的山岩,这种山岩形成一些像竹篮那样大小的坑,有细流从坑里慢慢地流出。流出来的水像肉汤那样肥腻,像未凝结的油脂那样粘稠。用火去点,它就会燃烧,而且燃烧时的火焰非常明亮。这种水不能喝,当地的人把它叫做石洛。

不过,唐蒙当时没给石油取名字,直到北宋的杰出科学家沈括,在开始研究撰写那部大名鼎鼎的《梦溪笔谈》时,才真正将这种“石漆”,正式命名为: “石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国外,人们还称石油是“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

实际上,石油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了。小编敢打赌,同学们从每天的电视、报纸等铺天盖地的新闻里,了解到关于石油的各种信息绝对占得最多、最广,因为,石油早已渗透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1亿年前后的那些动、植物们首先绝对会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的尸骸,名石头中腐化作“内汤”后,会成为人类维持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必备“血液”——同学甲:我对石油

的第一认识是,它可以让汽车跑起来,让飞机飞起来,是一种燃料。

雪花:让汽车跑起来的

石油,是将石油加工后做成的汽油。

汽油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按照汽油在汽缸里燃烧时,能够抗爆震燃烧性能的

优劣,商品汽油的标记为辛烷值70、80、

90或更高。数字越大,表明该类汽油性能越好。商品汽油中还含了添加剂,这是为了改善汽油的使用和储存性能。按环保要求,今后还将限制芳烃和铅在汽油中的含量。另外,我们还

会将石油加工成柴油,作为大型车辆、船舰的燃料。现在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了。

而让飞机飞起来的,则属于将石油加工后制成的喷气燃料,专供喷气式飞机用。

同学乙:我听说,煤油也是从石油中产生的,对吗?

雪花:对呀!在中国社会早期,特别是我们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农村地区没有电的,会普遍将煤油作为生活照明。煤油就是供照明、生活炊事用。但目前产量已经不大了。

同学丙:我爸爸是做工业清洗剂的,他给我讲到,工业制造中,许多方面都要用到石油。

雪花:嗯!工业清洗剂是用来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的。石油还会被做成石油溶剂,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还有比如润滑油等。

同学丁:妈妈用的化妆品里也有石油呢!雪花:你真是见多识广呀!不单是化妆品,肥皂、洗衣粉、洗涤剂里,都有石油。因为它们的成分就是用石油加工成的石蜡。像同学们互送礼物,要用到的包装纸,还有包装零食的袋子等,都有石蜡的成分。

同学甲:我还想到了一点,不单是车,连我们的路里也有石油。

同学丙:啊?道路里怎么会有石油呢?

雪花:很简单啊。铺路的沥青,就是从石油而来。大部分建筑中都要用到沥青的哦。

同学乙:咦?我知道雪花姐姐今天的衣服为什么全是棉制的了?雪花:说来听听。

同学乙:因为你想暗示我们,穿棉

制品是一种环保节能行为。现在很多衣服是纤维制成,还有其他化工原料。这些材料的主要来源就是石油。

同学丙:除了衣服,药品的制造也需要石油。饮食烹调品中更有石油。总之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依赖石油。

雪花:经过以上讨论,现在,同学们终于知道石油为什么是能源之王了吧?

英国某石油专家曾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油的需求会不断增长。据美国能源部估计,全球石油消费量预计将从2000年每天大约7700万桶增加到2020年的1.1亿桶,涨幅为43%!

因此,这也导致了近几年里因石油开发成本的急剧上涨而引发的

油价攀升。2006年4月23日,国际油价创历史新高,达到每桶75.17美元——目前已经维持在70美元/桶的高位上。对比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20-30美元/桶价格,看来我们的低价油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同学们赶快来出出点子,想个办法吧!比如,如何节省石油用度,如何降低石油能耗,如何去开发更多不依赖石油的新能源……

相关链接

世界石油之最

世界上最早的油井是古波斯首都苏萨附近的阿尔利卡地区的油井,2500多年前,开始采油。

最早发现的海上油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的亨廷滩油田,发现于1920年。

世界上最深的油井,是位于俄罗斯境内科拉半岛上的科拉3井,设计于1966年,1970年开钻,至1992年7月,井深12260米。

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1948年发现,总面积2300平方千米,石油可采储量112亿吨。最高年产量1981年2.8亿吨。

世界上已探明的储量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砂岩油田是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可采储量达99亿吨。1928年发现,1964年开发,属白垩纪砂岩,面积700平方千米,油层厚度1082-1462米。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百万吨级油田是中国青海油田,平均海拔2900-3000米(1991年建成)。

各国石油规划新举措

美国:关注低成本的传统石油的开发和战略储备,在2004年就达到7亿桶。而同期全球每天原油开采量822万吨桶。但在最近5年内,也由政府主导,启动了氢燃料和混合动力车的计划。

欧盟:鼓励能源高效使用和降低排放,特别是依赖高技术的柴油车来减少能耗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最近几年还致力于开发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和混合动力汽车。

日本:关注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车辆小型化、氢能源及混合动力车,并率先将后者实现了量产化。

中国:注重节约能源,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2010年实现新车平均百公里油耗比2005年降低15%的目标。同时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着手新能源的开发。

什么是欧佩克

“欧佩克” (OPEC)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它是一个自愿结成的政府间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进行协调、统一,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是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的,创始成员国有5个,它们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

目前,欧佩克共有11个成员国(括号内为加入欧佩克的时间),它们是:阿尔及利亚(1969年)、印度尼西亚(1962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亚(1962年)、尼日利亚(1971年)、卡塔尔(1961年)、沙特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67年)和委内瑞拉(1960年)。

欧佩克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欧佩克大会,各成员国会向大会派出以石油、矿产和能源部长(大臣)为首的代表团。大会每年召开两次,如有需要还可召开特别会议。大会奉行全体成员国一致原则,每个成员国均为一票,负责制定该组织的大政方针,并决定以何种适当方式加以执行。欧佩克大会同时还决定是否接纳新的成员国。

欧佩克组织条例要求该组织致力于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此,为使石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如果石油需求上升,或者某些产油国减少了石油产量,欧佩克将增加其石油产量,以阻止石油价格的飙升。为阻止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也有可能依据市场形势减少石油的产量。

但是欧佩克并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因为其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只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的40%和14%。但是,欧佩克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0%,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

天然染料新煮法卢嘉妍 辛琳钟汶欣

辅导教师 林少欣

当世界迈进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采用人工染料染布,工厂排出的废料对环境会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天然染料因较环保亦渐渐被人们注意。但因为自然染料稳定性偏低,所以我们决定寻找一个天然的媒染体。

1.目的

(1)利用自然的媒染体,令自然染料更能上色,以此帮助解决商业染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2)确保所采用的媒染体能产生一定的结合效果,令自然染料在日常染布过程中得以应用。

2.基本思路

寻找卵磷脂含量较高的天然媒染体,并测试其不同含量对叶绿素在棉布上的结合效果的影响,然后选出效果较佳的媒染体,研究光、热、酸碱和洗涤对染料的影响。

3.实验过程

我们选择蛋黄、蛋白、豆奶、豆粉和鱼胶粉作为天然的媒染体进行实验。实验分为如下两部分:

(1)找出各媒染体的最佳含量。根据叶绿素和棉布的纤维素可形成氢键及卵磷脂能有效促进氢键的产生,测试媒染体的不同含量对叶绿素在棉布上的结合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黄和鱼胶粉均是较有效的媒染体,最佳含量分别是1mL蛋黄对3.5mL水和3g鱼胶粉对45 mL水。而蛋白几乎没有具体的结合力。

(2)研究光、热、酸碱和洗涤对染过的布料的影响。我们分别进行了紫外光、热、酸碱和洗涤对染料和媒染体的影响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情况下蛋黄和鱼胶粉的结合效果,发现用蛋黄处理过再染上叶绿素的布料不但令叶绿素的色泽光鲜,而且留色度和在紫外光下的温度性也远比鱼胶粉要好。

4.结论

论石油能源的未来发展 篇7

关键词:石油能源,可持续发展,石油战略

1 中国石油能源的现状分析

1.1 中国石油能源的需求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今后石油以来, 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急剧增长, 石油的需求量和进口量也在急剧增加。总体上看, 目前中国正处于原油进口快速增长期。在2004年, 中国的原油进口数量达到12 000万t,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进口依存度超过令人不安的40%, 而在2010年, 中国的原油进口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393亿t, 比2009年增加了17.5%, 进口依存度也将随之突破了50%。据预计到2030年, 中国原油的净进口数量将增加到4.9亿t左右, 对外依存度也将激增到80%左右。对此, 中国应将能源多元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1.2 中国石油能源的产油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 已探明油田的产油量服从发现到低产, 由低产到高产, 再由高产到衰减、枯竭的发展过程, 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 自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中国原油产量由1963年的643万t提升到1983年的10 607万t, 彻底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然而从1993年开始, 中国石油开采数量正常减缓, 开采数量很难再实现大的突破。

2 中国石油能源未来发展面对的问题

2.1 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还不够完善

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主要是为了防止石油供应中断、油价大幅异常波动, 在一定时间内调节原油供需上的矛盾, 减少对一国经济的损害, 保持石油供给的稳定性。战略储备体系在中央政府近几年的筹备下, 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还不够完善, 这就使得中国石油的供给还暴露在很大的矛盾和高风险的威胁之下, 尤其是近几年油价的大幅波动和原油突发性供应中断, 给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例如油价的持续上升、“柴油荒”等, 由于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不够完善, 政府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和应对措施。除此之外, 企业也应当有自己的储备体系, 可以起到保证生产、稳定市场等作用。

2.2 石油能源需求急剧增大, 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

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直接导致石油需求的急剧增大。但是, 中国从上世纪80年就已经很难通过自产来保证石油能源的供给, 中国对石油的需求, 越来越依存于进口, 进口依存度还在不断加大。在当今中国油田产出的分布上, 大部分主力油田都已经进入了中后期的开发, 产量下降明显, 中国东部油田的产量开始逐年递减, 西部开发还未形成未能形成有限的战略规模, 虽然海上石油产量在逐年增加, 但是所占份额仍较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石油能源的需求将逐年增大, 石油供需之间的矛盾也将逐年加大。

2.3 面临着激烈的石油竞争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石油能源仍将是世界能源消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 欧洲与北美对原油的供需变化不大, 而亚太地区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世界能源的需求量, 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中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 其中最主要的是中、日、韩三国, 而日本与韩国的石油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虽然三国在稳定石油市场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可言, 但是三国原油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远远偏离正常状态, 在石油资源的争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未来中国石油外部需求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3 中国石油未来发展的建议及策略

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保障国内石油供给的稳定、充足, 维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中国需要从多方面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石油能源发展战略。

3.1 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石油储备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要从自己的国情, 借鉴别国的发展经验, 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体系, 要采用国家和企业战略储备相结合的途径, 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 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可确保石油供应的安全, 提高中国能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3.2 积极开发新能源

由于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据有关专家预计, 现有的石油资源可供世界使用30年, 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都在面临着石油危机。所以, 要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逐步减少煤炭、石油比重,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积极寻找石油资源的替代资源, 例如风能、生物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还可以大力发展核能等新技术能源, 增加新能源的消费比重, 努力改变的石油资源依赖度, 改变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

3.3 加强石油勘探开采力度

据勘探资料显示, 中国的东南海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等待进一步开发, 西藏和新疆是中国路上未来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 所以中国的石油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等待进一步发掘, 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 突出重点, 加强勘探力度, 努力保持增加中国石油的产量, 为我国的石油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联盟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石油进口的渠道和方式, 为我国石油能源未来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4 结论

面对石油能源的紧张, 经济危机的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形式的日益复杂化, 石油发展战略始终是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石油。所以, 面对中国石油能源的未来发展, 我们要加强石油勘探开采力度, 积极建立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积极寻找石油能源的替代能源, 建立更加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兵, 和金生, 王亚平.中国石油能源的未来发展战略探析[J].未来与发展, 2007 (2) .

[2]孙永祥.俄石油业2006年发展及能源新战略构想[J].教学研究, 2007 (7) .

[3]何冠明, 何国正.石油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探析[J], 徐州教育, 2006 (8) .

生物柴油:节省石油消耗替代能源 篇8

项目简介:该项目化学合成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参考国外生物柴油标准, 完全符合、达到通用标准。成果可应用于公共交通中的“石化柴油”的替代。近几年来, 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 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 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目前, 生产柴汽比约为1.8, 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 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 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 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因此, 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 而且意义深远。

固定化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术

项目简介:固定化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术成果, 具有条件温和、醇用量小, 无污染物排放, 对原料油脂无选择性等优点。该成果中选育了适合于生物柴油转化的脂肪酶高产菌株, 使得酶法合成生物柴油中昂贵的催化剂更为廉价, 开发的以膜纤维固定化脂肪酶方法制备生物柴油为国内外首创;开发的旋液甘油在线分离装置, 实现了生物柴油的连续酶法转化, 其中新型连续式膜反应器可连续反应500小时以上。在采用北京市地沟油、煎榨油及菜籽油进行酯化, 进行了生物柴油的中试工作, 生物柴油 (脂肪酸乙酯) 转化率达93%以上, 产品收率达86%, 产品主要质量指标符合国外同类产品指标。

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工艺

项目简介:目前生产的生物柴油与矿物0号柴油性能相当, 具有同样的使用效果, 既可单独使用, 也可以以任意比例与矿物柴油混合使用。汽车不需作任何改动, 均可使用该产品, 应用广泛。同时其它点燃式油炉、柴油空调压缩机等也可使用该产品。并且生物柴油闪点比矿物柴油闪点高, 不容易挥发, 比矿物柴油更安全, 更好管理, 只需用矿物柴油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即可, 对使用、存放没有特殊的要求, 因而极容易推广使用。

生物柴油新技术

项目简介:该项目拟在实验室小试基础上, 以资源比较丰富, 价格相对较低的棉籽油为原料, 在高转化率前提下, 研制生产高性能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 通过中试最后实现产业化。

该项目原料易得且价廉, 用油菜籽和甲醇为生产原料, 可从根本上摆脱对石油制取燃油的依赖;有利于土壤优化, 种植油菜可与其它作物轮种, 改善土壤状况, 调整平衡土壤养分, 挖掘土壤增产潜力;副产品具有经济价值,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甘油、油酸、卵磷脂等一些副产品市场前景较好;环保效益显著。

生物柴油稳定性添加剂

项目简介:该产品由抗氧化剂、金属催化防止剂与石化柴油的可混性加强剂等组成, 解决了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容易发生水解和氧化, 而且高不饱和度容易产生热聚合和氧化聚合反应的缺陷。产品的氧化安定性符合标准, 冷冻性合格, 与石化柴油的混合透明, 可以不影响原冷滤点。该产品可直接混入生物柴油, 添加量在1‰。

生物柴油降凝剂

项目简介:该产品成本主要取决于原料油, 即油脂。由廉价的油脂来源如棕榈油或餐饮废油生产的生物柴油往往凝固点高, 不能符合现行的柴油标准,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添加降凝剂。添加降凝剂可使生物柴油的凝点降低5~10℃。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性, 资源不会枯竭。生物柴油作为优质的柴油代用品, 具有良好的前景。

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项目简介: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 十六烷值高, 含氧量高, 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的氧气量较石化柴油少, 燃烧、点火性能优于石化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和再生性能;具有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和润滑性能, 具有较高的运动粘度, 在不影响燃油雾化的情况下, 更容易在汽缸内壁形成一层油膜, 从而提高运动机件的润滑性, 降低机件磨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原料易得。

该产品广泛使用对实现《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解决世界范围的环保问题和能源问题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油脂原料合成生物柴油法

项目简介:该发明提供了利用油脂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以短链脂肪酸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作为酰基受体, 利用生物酶催化生物油脂进行转酯反应, 短链脂肪酸酯:油脂的摩尔比为3:1~20:1, 经4~20小时反应后, 即生产出生物柴油。副产物三乙酸甘油酯进一步与甲醇反应又可得到上述短链脂肪酸酯, 生成的短链脂肪酸酯可循环用于生物柴油的合成。短链脂肪酸酯与油脂反应摩尔比的优先选择范围为4:1~14:1, 置于可自动控温的往复摇床中加热反应温度的优先选择范围为30℃~60℃。

该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反应过程简单易控等优点;且多次回用的脂肪酶仍可保持高的催化活性。

淀粉酶解培养异养藻制备生物柴油

项目简介:该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工程与能源领域的一种用淀粉酶解培养异养藻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首先以低质粮食淀粉为原料, 利用酶解淀粉制葡萄糖水溶液配制培养液, 再通过异养转化技术获得异养小球藻, 使异养藻细胞制备成本降低3-4倍;脂肪含量高于自养藻3~4倍, 然后用高脂肪含量的异养藻细胞快速热解, 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生物柴油, 热解油产率提高3~6倍, 油的热值高达40~50MJ/kg, 粘度小, 在常温下有很好的流动性。

该技术为最终用生物和工程技术生产可再生能源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基础和科学依据, 并具良好的应用和市场需求。热解油中还含有多种通过常规石油化工合成路线不易合成的物质, 可从中提取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或具药用价值的产品等。

生物柴油麻疯树开发性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对生物能源植物--麻疯树进行开发性研究。因麻疯树种子种仁含油率高达40%~60%, 其油脂通过化学或生物学转换可得到优于目前0#柴油的生物柴油。因此, 麻疯树作为能源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具有非常好前景。

目前该项目获得了5项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研究项目支持, 正进行麻疯树的资源收集和品质改良研究, 初步筛选出5个有应用前景的麻疯树株系, 克隆若干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功能基因。为研究麻疯树的油脂代谢分子机制和进行油脂分子修饰的基因工程操作奠定了基础。

生物柴油设备制造工艺

项目简介:该课题研究的热喷涂技术在生物柴油设备上的成功应用, 可以在新产品的制造中进行强化和预保护, 使其“延年益寿”, 报废的零部件可以“起死回生”。其中, 玻璃釉涂层技术的巧妙应用, 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有机物防腐方法普遍存在的“老化”问题, 使生物柴油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数倍以上;具有极强的抗化学腐蚀作用, 适应除氢氟酸外的所有强酸、强碱性及盐类物质的输送。该技术的应用对降低设备整体成本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涂层针孔率控制在1%以内, 采用火焰热喷涂成功把热喷涂技术从高端移至民用、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大于40兆帕, 在各种使用环境中不龟裂。耐腐蚀性能极强, 设备使用寿命数倍延长。

清洁生物柴油生产技术

项目简介:该产品原料价格低廉且易得, 可以对柴油的供应提供补充;副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环保效益明显。生物柴油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 排出的有害气体只有传统柴油的70%, 且可以获得充分降解,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制取生物柴油与精制甘油工艺联产, 将取得较为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物柴油大规模清洁生产技术

项目简介:该项目主要利用各类动植物油脂 (或废弃油脂) 为原料, 生产符合美国ASTM6751标准的生物柴油, 实现连续化清洁生产, 不产生工艺废水, 同时对副产品甘油进行利用, 得到高纯度甘油产品。其关键技术有:连续化反应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优化, 无工艺废水技术;副产品甘油综合利用新技术;非传统强酸催化技术。

该项目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建成一条日生产100吨生物柴油清洁生产线, 原料为植物油、动物油脂、潲水油、酸化油等, 由于该技术可以处理高酸值的废弃油脂, 可以为彻底解决潲水油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条可行的出路, 具有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高性能生物柴油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目主要利用内蒙古地区现有的生物质资源, 包括秸秆、谷壳、树枝、油草、油灌木、大豆、高油酸菜籽等物质, 采用创新的生物质精炼技术, 通过加工、炼制、化学合成等工序, 制备出生物柴油、生物润滑油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 实现物质和能源完全利用的技术体系及工业生产系统。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国家扶持政策。项目将建成年产5万吨生物柴油、6万吨生物润滑油产业化示范基地。

小油桐果仁油生产生物柴油工艺及产业化

项目简介:该项目利用贵州可再生资源--小油桐、蓖麻仔、菜籽油油脚等油料林木果实和油料农作物, 在已建成的年产500吨实验装置和已取得的“高酸质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工艺”的发明专利, 现已进入公布阶段, 基础上建成年产1万吨的中试规模, 为实现产业化奠定技术基础。

酶促餐饮业废油脂转酯生产生物柴油

项目简介:该项目在工艺技术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筛选到较廉价、能高效催化餐饮业废油脂转酯反应的酶制剂;大大提高了酶的催化效率和操作稳定性;以高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餐饮业废油脂为原料时,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些缓冲物质, 解除了废油脂中高含量的游离脂肪酸对酶的抑制;通过选择适宜的酰基受体, 既解除了底物抑制等问题, 又提高了副产物的附加值;设计了适宜的酶反应器。该项目废油脂的转化率接近100%, 酶在反应器中循环使用30天, 未发现明显失活。

古杉生物柴油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采用醇解、酯化一步法从废料中回收脂肪酸的技术来生产的。主要技术特点有:原料经连续真空脱水, 使含水率降至千分之二以下;该项目采用醇解、酯化一步法生产技术, 将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酯交换, 和酸性催化剂条件下的酯化交换, 同时甲酯化;一体的结构, 有利于随时除去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水, 使反应彻底, 转化效率高, 并且可回收提纯未参加反应的过量甲醇, 大大降低了成本;整个生产过程分为预处理阶段和酯化阶段;原料收集方便, 回收量足够实现年产10万吨的生物柴油;催化剂采用无机酸和有机酸的复配, 复合的催化剂系统, 不但可使脂肪酸转化成甲酯, 也可使中性油醇解成甲酯, 使产品得率高。

生物柴油合成技术

项目简介:该项目开展了酶法催化脂肪酸酯化反应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生物柴油产物分离提取工艺的研究;建立了目前国内外最大的、年产200吨的生物柴油中试生产装置, 该反应器具有操作压力小, 固定化酶利用率高等优点, 对于植物油及废油等原料生产生物柴油转化率均可达到95%以上, 精制收率达到85%。粗产品经过分离精制后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德国生物柴油生产标准, 达到0号柴油标准。

该工艺制造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化学法, 利用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约为2700元/吨。

制备生物柴油工业化技术

项目简介:该技术可使用各种不同酸价的油脂为原料, 在常压下反应, 反应转化率可达96%, 油脂利用率达100%;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 设备投资省, 生产成本低。

该技术是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利用废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示范”, 先后在福建、浙江等地的诸多大公司建立万吨级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单体酸为主料合成生物柴油法

项目简介:与普通柴油相比, 生物柴油更有利于环保, 使柴油车尾气中有毒有机物排放量仅为1/10, 颗粒物为20%, CO2和CO排放量仅为10%。该发明采用耐高温大孔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其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80℃, 且具有腐蚀性低、无毒等优点, 大大降低了对生产设备的使用要求, 同时免除了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时所需的洗涤、干燥等后续处理过程;采用反应精馏的生产工艺能充分利用反应过程过量甲醇气体及水蒸汽所夹带的热量, 大大减少了废甲醇提纯时的能耗。该产品的十六烷值大于47, 闪点大于110℃, 对铜的腐蚀效能1级, 运动黏度, 40℃, 2.0~5.0mm2/s, 酸值小于1mgKOH/g, 冷滤点小于10℃。

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

项目简介:该成果以废弃油下脚料为原料, 采用自行研制的固体酸复合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 实现了“一步酯化工艺”。产品容易分离, 减去了水洗工艺, 使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大为缩短, 其固体酸复合催化剂具有和硫酸催化剂相同的催化效果, 而又避免了使用硫酸催化剂的工艺中所产生的难以处理的有机废水的问题, 实现了清洁化生产。

该技术经查新表明国内尚未见报导, 用该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的生物柴油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参照国外生物柴油标准制定的企标Q/WXY002-2006规定的指标要求, 经用户使用结果表明其排烟量少, 成本比使用柴油低, 有很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冷静看待石油巨头“弃”可再生能源 篇9

世界五大石油巨头中的四家——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荷兰皇家壳牌, 近年相继宣布退出可再生能源, 到目前, 唯有欧洲第三大石油公司道达尔还没有表态。这促人思忖:世界石油巨头为何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上打退堂鼓?

正如雪佛龙公司的前可再生和分布式能源业务部总监在离职前所言:“当核心的石油和天然气业务非常成功和赚钱时, 公司很难找到充分理由投资再生能源。”而BP中国副总裁安杰逻博士则称:“公司在光伏领域没有竞争力, 退出光伏是正确的选择。”荷兰皇家壳牌也表示:“可再生能源业务的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撑起壳牌的财务报表”。埃克森美孚更是毫不掩饰, 在今年5月的年度董事会上, 当股东问及为何公司不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更多资金时, 其CEO雷克斯·蒂勒森直言:“因为我们不想把钱白白扔进水里。”

有专家曾分析测算, 与同类技术相比, 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比化石燃料高得多。比如发电技术, 若以燃煤发电成本为1, 则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2倍, 生物质发电 (沼气发电) 为煤电的1.5倍, 风力发电成本为煤电的1.7倍, 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18倍。高成本、高价格, 无疑是制约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和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以赚钱为基本追求的西方石油巨头, 从不来钱的可再生能源领域退出, 不足为怪。

曾经, 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英国、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确立了以新世纪、新能源、新政策为主题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并纷纷建立以立法为基础, 出台了一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2013年, 全球可再生能源补贴达到965亿美元, 创下历史新高。然而,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财政困难, 加之技术进步使风电、光伏发电的成本显著降低, 一些国家开始下调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或减少财政补贴, 同时增加对可再生能源设备及发电的税负, 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减弱。政策的不连续性, 加上原油进入低价时代, 可再生能源的高成本劣势进一步凸显, 令石油巨头感到无利可图, 这就必然促使其纷纷打退堂鼓。

西方石油巨头纷纷退出可再生能源, 带给我们多重思考。

思考之一:世界能源结构也将呈多元化, 有一个很长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并存的过渡期。可再生能源发展初期运营成本高、风险大, 其低排放与可循环等优势并不能体现在价格上, 因此与传统能源相比没有竞争优势。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传统能源不仅储量仍保持较大潜力, 也在经济性上仍占据优势地位, 这决定了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双方之间的博弈不太可能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更可能随着成本、规模、政策支持的变化而呈钟摆式运动。

思考之二: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分化。随着世界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以及国际经济形势、传统化石能源紧缺和地缘政治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变化, 各国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上可能会进一步分化。在全球能源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各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 会或多或少受到大潮流影响 (比如目前发达国家改变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减少对光伏发电的补贴, 就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光伏出口, 进而影响中国的光伏产业) 。对此, 中国应该有充分的估计, 相应的对策。

思考之三:低油价对可再生能源的阻遏。理论上讲,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其稀缺性决定了价格会脱离成本, 而石油价格过高, 不仅会导致投资增长, 反过来形成产能过剩, 而且会促使替代, 因此石油价格又不能长期高于替代产品的价格。石油价格战因此不时为产油国所使用, 石油价格的波动也成为常态。去年以来, 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使用低价增产策略, 虽然付出巨大代价, 但也直接教育了全球非常规石油投资者:非常规石油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如果没有把握将成本做到足够低, 投资就必须更加谨慎, 过快的投入和过高的融资杠杆可能促使产油国运用低价增产策略, 导致可再生能源投资血本无归, 打击非常规石油气的投资积极性, 延缓非常规油气的技术进步。这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思考之四:中国要不要继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当今世界, 各种燃料、市场及价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日益加剧,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成为能源“孤岛”。能源消费巨大的中国, 要想寻找到同时能够实现能源安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目标的良方殊为不易。从长远看, 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永续利用, 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保障能源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也是获得未来竞争优势的战略考量。开发可再生能源因此是我们国家必须坚持的国策。中国不能像国际石油巨头和能源企业那样, 受资本逐利性的驱使, 在可再生能源投资上打退堂鼓。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笔者认为, 中国必须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本的国策, 但是, 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正视与化解三大障碍。

成本障碍。可再生能源生产制造技术滞后、生产规模小, 决定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市场难于拓宽。要扩大市场, 获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模效应, 就必须逐步降低成本, 提高技术可靠性;也只有建立成长的市场, 才能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在发展中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降低能源的供应成本, 形成良性循环, 进一步拓宽可再生能源的生存发展空间。

市场障碍。可再生能源同化石能源的较量, 目前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可再生能源在发展过程, 必须回避与常规能源直接竞争。这就要求对可再生能源给予政策保护与支持。但是, 在政策保护下, 可再生能源因成本过高所导致的偏高价格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降低, 这不但会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的负担, 也会削弱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 或将从根本上伤害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此, 需要根据国情, 采取适当的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发展机制。

石油能源战略 篇10

一、强化能源计量检测是实施节能的核心手段

1、能源计量管理是石油企业保证能源量值统一和准确的重要技术基础。

能源计量管理是在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条件下, 利用先进的测试技术, 通过提供具有一定准确度的各种数据信息, 按照有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析整理, 为企业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2、能源计量是石油企业节能管理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

油田作为资源性企业, 通过技术改造降低企业成本是保障油田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依靠能源计量检测提供的客观数据, 才能准确分析能源利用状况, 为节能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达到节能降耗、节约挖潜的目的。

3、能源计量是节能降耗的基础性工作,

是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做好能源计量, 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统计数据, 是企业加强节能管理,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评价能源利用状况的重要依据, 也是企业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 随着企业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 管理措施逐步精细, 考核力度不断加大, 能源计量工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二、做好能源消耗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工作, 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

1、重点抓好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工作。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按照GB/T20901《石油石化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要求》, 结合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现状, 用能单位和次级用能单位的配备率要达到100%。只有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工作, 才能将能源计量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能源计量器具检定工作, 将用能

单位、次级用能单位的计量器具纳入A类计量器具检定计划范围, 确保计量器具合格率100%;用能单元和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全部列为B类管理, 计量器具合格率要到达90%以上。

3、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台帐, 动态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数据库。

各单位要在完善能源计量器具数据库的基础上, 在管理方面要做到3清1对应。即:在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数、合格数、到期检定数清, 台帐数和实物数相对应。

4、建立能源计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制度, 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

加强各级二级单位能源计量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

5、配备高素质的能源计量人员, 不断进行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

全油田范围内开展节能宣传, 定期组织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培训, 进行节能信息交流, 提高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

三、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监测工作, 实现节能降耗, 促进企业发展。

1、按照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计划, 组织

计量、节能测试人员, 完成节能监测, 对发现的高耗能情况及问题, 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整改, 降低能源消耗, 确保主要能源消耗指标达到先进水平。

2、对监测结果认真总结分析, 加大专项整

治力度, 夯实基础, 提高水平, 确保耗能用水和节能节水数据的准确、可靠, 提高数据保障能力。

3、继续实行将节能量、节水量和单位产

值能耗作为硬指标纳入年度考核, 认真做好节能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要不断完善节能激励机制, 探索建立与节油、节电等实物量节约挂钩的节能奖励机制, 把节能降耗作为当前石油企业降本增效、实施低成本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多年来对油公司体制下井控安全监督工作的不断探索, 该中心初步建立了一套井控安全监督的长效机制。由于工作超前运作, 监督检查到位, 已经连续十三年未发生井喷事故, 为冀东油田公司安全环保工作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4结束语

井控安全人命关天, 井控安全重如泰山。井控安全监督工作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油公司体制下的井控安全监督还任重道远,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创新。落实好井控安全监督工作, 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井控意识是关键, 风险识别是重点, 事故预想是载体, 监督检查是手段, 可靠的井控设备是基础, 有针对性的井控措施是保证, 提升井控应急处置能力是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SY/T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上一篇:引起注意下一篇:岩土工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