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规范

2024-08-12

用字规范(精选八篇)

用字规范 篇1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笔者的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1) 亲自收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 (2) 把收集到的错别字进行整理、分析。 (3) 有意识地搜集社会上出现的错别字并进行归类, 作为辅助分析的材料。 (4) 进行个别访谈, 找—些经常写错别字的学生谈心, 了解其写错别字的原因。

为了更准确地调查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 笔者以自己执教的高一 (6) 班学生为调查对象。该班共有53位学生, 语文基础欠佳, 几乎每次作业都有人出错。笔者从该班中收集了530篇作文, 有42万字左右;周记954篇, 57万字左右。其中, 发现有1484个错别字, 人均出现28个。这样, 通过收集、整理、归类, 掌握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第一手材料。下面以高一 (6) 班学生出现的错别字为例进行分析。

二、错别字状况分析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是笔画、结构有错误, 不合乎规范的字。如“领袖”的“袖”写成“”, “宝贵”的“宝”写成“”;别字指字本身没有笔画、结构方面的错误, 但意义使用不当, 即该用甲字却写成了乙字。如“成绩”写成“成积”, 虽然有“积”这个字, 但用法不当。无论写错字, 还是写别字, 都与用字的规范化相悖。决定一个字是否规范, 以正字为衡量的依据。

1. 错字分析。

经调查分析发现, 学生写错字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 因改变笔形而成错字。例如, 许多学生把“练习”中的“练”写成“”。

(2) 因增加笔画而成错字: (1) 增加一横而成错字, 如“考试”的“考”字, 很多学生都写成“”。 (2) 增加一竖而成错字, 如“喉咙”的“喉”字, 写成“”字。 (3) 增加一撇而成错字, 如“武”写成“”。 (4) 多加一点而成错字, 如“步”写成“”。

(3) 因减少笔画而成错字, 如“悠”写成“”;“或”写成“”;“衬”写成“”等。

(4) 因部首安排失当而成错字, 如“默”字写成“”;“荆”写成“”。

(5) 生造字。顾名思义, 是无中生有, 捏造出来的字。如把“酒”写成“”;“餐”写成“”;“停”写成“”;“家”写成“”等。

2. 别字分析。

所谓别字, 是写了与词意不符的另一个字, 例如:把“刻苦”的“刻”写成“克”字, 把“冶炼”的“冶”字写成“治”字。根据对学生别字所进行的分析归类, 发现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 因字形相近而误用别字。这类别字中所占比例最大, 这可能与汉字的特点有关。汉字中形声字最多, 而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 很多汉字形体相近, 因而很容易写别字。如把“宽恕”的“恕”写成“怒”;把“瑞雪”的“瑞”写成“端”。

(2) 因音同或音近而误用别字。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 其字形不能明显反映字音, 每个汉字表示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但有许多字的声音都相同或相近。学生写此类别字, 就是由这一因素造成的。例如, 把“汇报”的“汇”写成“会”;把“刻苦”的“刻”写成“克”, 这样的例子很多。

(3) 因字义上有某些联系而误写成别字。例如, 把“坚决”写成“坚绝”;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把“首屈一指”写成“手屈一指”;把“沧海一粟”, 写成“沧海一栗”, 等等。

三、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学生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经常写错别字, 究其原因, 既有主观原因, 又有客观因素。

1. 主观方面:

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 不少学生对消灭错别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没什么关系, 不想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规律, 不重视或不正确认识汉字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认为写字是小事, 多一笔少一笔无所谓。于是, 遇到不会写的字就不想去查字典, 写完了也不检查。有的明知写错了, 也不愿加以纠正。其次, 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学习规范汉字, 态度随便、草率, 没有下功夫把字的笔画和字的轮廓辨认清楚, 写起来就难免出错。

2. 客观方面:

(1) 汉字数量庞大, 笔画繁多。作为形音义结合体的不同汉字, 其形音义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如形同而音义不同的同形字, 形不同而音同义同的异体字, 形义不同而音同的同音字, 形同义同而音不同的异读字, 以及大量存在的形似字、音近字等。这些因素造成了人们在书写汉字时经常容易出现错误, 再加上汉字的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挑、折、钩八种, 而且由这八种笔画交互错杂而成的字多不胜数, 不少字形体或偏旁相似, 容易混淆, 如己、已、巳, 哀、衰、衷, 等等。

(2) 受社会不规范用字环境的影响。学生学汉字的渠道是很广的, 除了在学校接受教师的灌输、传授外, 还潜移默化地受社会的影响。现今社会用字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影响了人们正确地认字和写字。不规范字在商店橱窗、宣传标语、报刊书籍、电视屏幕中不时出现, 尤以街道上的招牌匾额为多。这种现象容易造成社会用字的混乱, 引起学生误解, 并产生误导作用, 因此必须重视。

四、纠正错别字的途径和方法

规范地写字, 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面谈谈纠正写错别字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1. 要从主观上解决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多渠道宣传写错别字的危害性, 逐步提高人们对错别字的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 也应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汉字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明白, 如果经常写错别字, 不仅影响自身形象, 还会影响思想交流, 影响人际交往, 甚至贻误工作, 害处多多, 使其在思想上加以重视, 从而逐渐养成一丝不苟的书写习惯。

2. 教师要重视识字教学, 指导学生针对汉字特点强加辨记。

为使学生重视正确用字, 避免写错别字, 作为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 就必须在识字教学上下足功夫, 应把识字教学作为一个长期任务贯穿于整个中小学阶段中。对新接触的生字和一些易写错的字应要求学生做到口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 以达到巩固的效果。针对汉字本身笔画多变, 结构繁杂, 形音义关系复杂的客观特点, 要指导学生平时学习时应认准字形, 读准字音, 辨别字义, 多查字典, 对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和近义字要认真比较, 严格区别, 坚持不懈地强加辨记, 避免写错。

3. 加大管理力度, 规范社会公众招牌广告用字, 创造良好的社会用字环境。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其第二章第十四条中规定:“公共场所设施用字, 招牌广告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然而, 社会上仍有不少公共场所和店铺的招牌广告与这一要求相悖, 用语用字不符合汉字规范, 出现不少错别字, 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于公众招牌广告的受众甚广, 写了错别字就容易造成文字的混乱, 尤其是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作用, 因此, 有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 对不符合规定的招牌广告用字, 进行强制拆除或作适当的处理。全社会各单位和店铺也应自觉行动起来, 纠正自身招牌广告的错别字, 这对整个社会的规范用字大有好处。

纠正错别字、消灭错别字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参与这项工作, 为规范文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以观当今社会, 人们使用错别字、不规范字的情况比较常见。错别字、不规范字在商店、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 在招牌广告、报刊杂志也不时出现。在学生的作业中, 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有责任关注这一问题。

关键词:不规范字,错别字调查,原因分析,途径方法

参考文献

[1]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概论[M].上海:时代出版社, 1948.

[2]谭正璧.中国文字学新编[M].上海:上海北新书局, 1936.

[3]朱德熙.语法丛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规范用字作文 篇2

有一天,我和妈妈在逛街买衣服时,我看到一个商店的名字叫做“衣衣不舍”,我问店主:“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这不是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成语失去了庄严吗?”店主说:“我起这个名字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这“衣服”的“衣”。因为它是“依依不舍”中“依”的同音字。”我说:“这样就严重地侵害了中华民族的庄严,这样做是非常不对的。因为一些小朋友和外国人记住了这个“衣衣不舍”,那么他们将来肯定会用这个词语,那他们写错了,不就出现错别字了吗?你应该把这个错别字给改过来。”

还有一次,我在家看电视时,看到了一条广告语,发现了一个错别字“长”。他们把“四季常青”写成了“四季长青”。这个字错了,对我们关系可大着呢,因为这个错别字也许会引起很多争论。

多措并举规范学生用语用字 篇3

一、规范教师用语用字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一种标准、典范和楷模,尤其是小学生,老师的行为举止、言语腔调往往成为影响他们思想品行形成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教师的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否,文字的书写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作为教师,要强化规范用语的意识,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包括每一句口头的表达,每一个手势的演示,以及每一节粉笔的板书,每一本作业的批阅,都要力求规范,为学生做好表率。

二、规范课堂用语用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表现为听说读写、用语用字。学生参与教学应该是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统一。师生言语用字规范化是有效参与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听、读、想、说、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语文教师要要安装新课标要求,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听、读,从口头和书面作品中内化的知识,经过说、写的规范化训练,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运用时,外化为语文能力。

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工具所承载和表达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如果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形式比作“刀”,把它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比作“刃”,不重视语言文字这个“刀”,“刃”也就不存在了。思想内容在一段言语、一篇文章中的地位固然是重要的,但忽视语言文字的品味,就谈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也就不成其为语文课了。师生、生生课堂交往、合作探究时,如果使用方言土语和一些违反语法、逻辑的病句,就难免会产生言语隔膜,妨碍感情、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传授和智能的开发。而教材中的每个字音不是每个教师、学生都能念准,每个字形并非每个师生都会规范书写的。况且,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远远大于教材。生活中每个人为表情达意组织起来的句子、语段、篇章,难免有语法或逻辑上的错误。师生、生生之间又有经验和认识水平诸方面的差异,个体言语用字不规范在群体交往、合作探究时会产生隔阂,妨碍交互沟通。课堂上经过反复训练、品味、辨析,取其精粹,丢弃糟粕,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规范化能力的提高。

言语用字是否合乎规范,关系到课堂教学时效的高低。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能力点及其系统性都是从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这方面来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量约为3500个,若要顺利阅读文艺作品或学术性文章须识5000字。要不念错字音,能认清字形“规规矩矩地写”,不写错写别,会理解字义不用错,必须考究和遵守语义关联和组合的手段、语汇搭配的规则等,不违反语法和逻辑。积累词语的数量至少是识字量的十倍,乃至几十倍,要靠在听说读写中潜心体会词语的性质功能、感情色彩,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才能正确掌握、熟练使用。

三、规范学生课外阅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有过调查:语文水平较高的一些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学好语文的经验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授课时间。学生们生活在语文的海洋里,需要的是各种有关方面——报纸、广播、电影、话剧等等所谓新闻媒体上的语言,孩子们喜爱看的一些书以及各种文学作品上的语言,如果不仅仅是规范的,并且是优美的,熏也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反之,学校里的语文授课时间再加几倍也教不好。”这些“大语文”观阐明了语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突出了各种媒体“规范”、“优美”的用语用字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听到和看见的有些言语用字却不够规范。闲暇时,漫步于大街小巷,就能发现处处都是语文,但细心一看,街头的店名、标语、匾额都不太统一,有的是简体字,有的是繁体字,有的是冷僻字,有的甚至是错别字……各种各样,参差不齐。在校园里,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规范、不文明用语用字现象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QQ、微信等网络交流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用语用字不规范现象不断加剧,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作为教师,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要通过“好书推荐”“读书沙龙”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甄别,学会有选择的阅读。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

日常生活中看到不规范的用字不要模仿,口头言语中有不合乎规范的字音要摈弃,书面作品有错别字要能识别。要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口头和笔头以及文学作品中,特别是现在的网络用语中都有违反语法或逻辑的现象,要有批评的学习。在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中,在师生日常交往和社会交往时,不规范的言语用字都有碍思想感情的交流、经验知识的传播。师生之间应平等而友善地指正,互相学习,互勉共进,以能者为师,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形成一个有意识规范用语用字环境的浓厚氛围。

用语用字力求规范化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捍卫祖国的文字规范性、纯洁性,是每一个公民在文化上享有的最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作为教师,规范用语用字,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迎积极倡导使用文明、规范的文字交流,让每个人都能在这种和谐的人际环境和优美的校园文化影响下产生一种规范的力量,一种内聚力,一种良好的行为风尚,达到“修己善群”的和谐境界。

作者简介:

用字规范 篇4

解放日报消息, 上海教育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浩日前发表了“汉字镌刻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汉字传承民族发展的智慧结晶。字音是韵律, 字形是图画, 字义是内涵”的精彩开场白。来自上海24所中学的选手代表热情回应着“悠悠五千年, 我爱汉字美”。这是近日上海教育电视台举办的沪上首档语言文化类大型季播节目《我爱汉字美》 的录制现场。该节目是继《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之后, 又一档围绕汉字展开竞技的电视节目。在汉字类节目走热的当下, 如何理性解读汉字的缺失, 成了业界关注的热点。“关注汉字的准确应用比关注汉字的准确书写更重要。”语言文字研究专家、著名出版人郝铭鉴指出, 荧屏汉字类节目引发的全民听写热潮及对汉字传承、语言教育等一系列的反思, 值得肯定。“但汉字类节目不应只停留在‘书写’层面的关注。”在郝铭鉴看来, 汉字类节目容易走入一个误区, 因为过于强调书写本身, 随着比赛难度升级, 最后往往变成生僻字大战。“文字是工具学, 要全民像参赛学生一样背字典记生僻词写法, 会陷入误区。”

规范用字作文 篇5

星期日的清晨,天空瓦蓝瓦蓝的,金色从人行道旁茂密的枝叶间洒落下来。我和同学杨新航,刘佳琪组成一个调查小组,调查一些商品,店名的错别字滥造字和乱用成语的情况。

我们先在繁荣街调查了几家商店,其中发现一家错别字。这家的牌子是“心z露”,其中的“z”字,是属于乱造字。我们又在一条街发现了几家,一家是“食面八方”,正确地应该是“十面八方”。我们进店访问了店主,店主说明了原因:把店名定为“十面八方”的原因是希望十面八方的人都来店里吃面。听后,我们向店主提议:成语是固定词组,不能滥用成语。老板红着脸说:“我会按政府要求按期改正的,谢谢你们。”我们接着往前走,又在前面发现了一家,“美食美客”,其实正确的应该是“每时每刻”。店主对我们说:“小朋友,每个店的店名都是有意义的,我店的店名意义就是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欢迎客人来本店品尝食物。”“叔叔,但是成语是有规则的,不能乱造成语。”我的反驳让叔叔心服口服。

巧用字理识字, 扎实识字教学 篇6

的确, 识字教学现已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约2500左右的汉字。但是我们的汉字比较复杂, 笔画比较多, 对于儿童来说, 要掌握这么多的识字量, 的确是有难度的。而且, 他们往往记得快, 忘得也快。经常听家长抱怨:明明昨天晚上默出的词语, 怎么到了第二天又忘记了?甚至有的孩子因此对语文产生了厌倦的心理。识字难, 已成了很多学生的共性。

如何改善这一局面?现今教育家已认识到了这一点, 提出了很多的识字教学理念, 识字教学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 因义而音, 靠形状来表示意义, 其中蕴涵着许多造字的规律。因此, 字理识字应运而生, 且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

通过观摩别人的课及总结自己上课的经验, 我归纳出常见的几种字理识字方法:

一、运用图画, 再现汉字起源

古人最先是根据事物特点直接画出“字”的,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象形字。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那么, 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 按照“图形———古体汉字——楷体汉字”的演变顺序, 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 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演示给学生, 把汉字变成一幅幅形象可感的图画, 让学生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 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 把汉字字形的难度分解降低。

如教“鸟”这个字:老师可先出示一张小鸟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接着出示鸟的象形字, 使学生了解到“鸟”字是根据鸟的形状演变而来的。最后出示楷体“鸟”字, 并对其进行分析 (鸟头、眼睛、身子、尾巴、爪) , 在理解了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当学生在看到这一神奇的演变过程时, 他们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汉字是经历这样的演变而来的!

借助图画的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字义。如在教“托”这个字, 我先告诉学生:右边的“乇”本义是草叶, 并动画演变成乇的古汉字———, 指导生理解:“托”是像用手托住初生的嫩芽那样小心翼翼, 可见做托这个动作的人是多么珍惜他手中的事物, 为接下来学生更深的朗读感悟做好深入的铺垫。

在借助图画理解字理识字的过程中, 老师运用直观手段把看上去枯燥无味的笔画变成了形象生动的思维, 学生通过想象, 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和形象的图画加以联系, 使汉字在脑中变得富有趣味、富有意义, 更易于记忆和感悟。如果长期训练, 自然会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促进儿童的逻辑发展。

二、趣编谜语, 巧记汉字结构

猜谜语一直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谜语短小而又易记, 且能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对于猜对的学生, 更是能产生成功的喜悦, 加深对这个字的印象。字谜的创编可以从汉字的结构出发, 以下就是教生字时学生自己编的谜语:“王先生, 白先生, 一起坐在石头上” (碧) ;“一人靠在树木上” (休) ……创编谜语, 既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树立识字的自信, 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真是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但是老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字理的角度出发进行创编, 切忌对生字进行“强行拆除”。如有次听课, 正好学“哀”这个字, 学生就说:“衣服破了口子就哀伤了”, 这其实是不对的, 但是老师并没有及时纠正引导。哀的本义是亲人去世后, 披麻戴孝痛哭流涕, 所以字形中既有衣, 又有口。而学生的谜语完全偏离了字理, 纯粹是为了创编而创编, 脱离了字理识字的本意, 歪曲了汉字的创造理念, 更不利用于学生以后汉字学习的发展。这也要求我们老师在今后的字词教学前, 一定要自己对每个生字进行查证, 做到不随意教、不任意导, 带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

三、联系偏旁, 辨析易混汉字

汉字有很多长得很像的形近字, 常常让学生混淆。如果我们按照生搬硬套的识字教学方法, 机械地教, 只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写来达到识字的目的, 效果一定是不理想。这时, 老师不妨从偏旁入手教会学生区分, 让学生从字理的角度辨析字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还可以用儿歌、顺口溜来启发学生由一字联想多字, 引导他们学会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区分汉字, 正确使用它们。

如在《争论的故事》一课中, 有生字“辩”与“辫”混淆, 我就从偏旁入手:争辩要用嘴, 所以中间是言字旁, 古时候人梳辫子用的是丝带, 所以是绞丝旁。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区分请、清、晴, 让学生掌握诀窍。

在识字教学中, 将形近字进行比较, 寻同辨异, 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

四、借助动作, 感受构字巧妙

在识字教学中, 老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构造, 通过形象生动的动作表演, 将字形扎根于学生脑中, 活跃课堂气氛, 将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精彩有趣。如《树叶》一课, 老师在教“拿”这个字时, 先让学生做做拿的动作, 让学生理解“拿”是要用手的, 所以下面是个“手”, 再引导把手合起来才能把东西拿牢, 从而记住了字形, 掌握了字义。在整个识字过程中, 学生们顿有所悟, 所学的生字记忆深刻。

浅析唐诗中用字的“推敲”问题 篇7

唐代大诗人贾岛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的五言诗。其中……时韩退之尹京兆, 车骑方出, 与贾相撞, 贾具实对未定推敲”, 韩愈说, “敲字好”。由此可知韩愈当时任京兆尹, 又是当代的大文学家、诗人。另外, 贾岛受韩的知遇。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且狭路相逢,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故韩信口选用了“敲”字, 借以应付贾岛。何况, 这两句诗, 乍看有些费解。难不成我们的大师的视力是裸视超过3.0?

狭路交流, 人们往往说出最惯于使用, 而且符合生活习惯的语言。贾作为僧人平时出入山门或禅室, 多半是推门而入, 故初稿用“推”字, 而且经过“吟哦, 引手作推敲之势”, 到了“傍观亦讶”的程度, 还不肯捨弃“推”字而就教于韩愈。韩是地位较高的官僚, 居家在外, 多半有人随从。这类从者往往就是敲门者。待到室内有人打开正门以后, 才迈着方步进去。此乃所谓仕大夫之流的生活习惯和举止规范培植了韩愈的本位主义, 所以他才自然地落实了“敲”的选择。

另外, 中国文化蕴藏着动静结合。夜阑人定, 万籁无声, 容易让人产生悚然之感, 于是需要有一位“僧人”出现。

首先, 推———轻巧动作, 但发出的声音也足以划破夜空, 以示夜深但仍有人在继续他独自的生活律动。此时的静与动起到了“鸟鸣山更幽”的效果。当然, 推的声响要恰当, 过低, 不能为黑夜增添几分活的气息。达不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而作为老僧的自然行动———推门, 使之发出不高不低的适度的声响, 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然后, 敲———声音清脆, 与夜色不和谐, 但这正是诗人构思之巧, 用心良苦之处。月光皎洁, 万籁俱寂, 老僧傍晚外出, 多半是散策与访友, 行前关照小沙弥看门。老僧回来, 轻轻一推, 即可进入。若小僧关起门来睡觉, 就需敲几下门环。此时, 清脆的敲门声可以说是一段优美地小夜曲。而小沙弥越睡越沉, 老和尚越敲越响, 本来浪漫而美妙小夜曲却变成了扰民的噪音, 好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夜归图”如果就这样毁掉, 岂不太可惜了。故用敲而不用推, 但请老和尚手下留神, 千万不要用力过猛。

接下来再看贾岛的大作。“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中, 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必须是对偶句, 此句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诗的立意和内容。从表面上看, 诗原意应为顺接, 倦鸟归林, 老僧回寺, 一切均是夜间就寝的前奏, 并非不协调之举。而敲门声过高, 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变化。通常林中之鸟, 入夜非常敏感, 听到声响, 立即起飞观察, 一鸟起飞, 众鸟相随, 为了安全起见, 它们会随时转移。“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莫非就是此情况。而宿鸟惊飞的责任自不在鸟而在于僧。上面两句诗句由上下一致变为前后矛盾这和树欲静而风不息鸟欲眠而风不止的意境相似。此情此景均由敲门声而起, 并不稀奇。

作诗原本是一种消遣, 例中贾岛诗, 并无任何政治主张, 也谈不上“言志”。他为何要这般投入, 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上马路, “闯红灯”, 竟撞入京兆尹先生的车骑队伍。看来并非闹剧, 而是一幕极富教育意义的精彩演艺。另外, 他的佳句“秋风生渭水, 落叶满长安”、“长江人钓月, 旷野火烧风”等, 或气象雄浑, 或情景幽独, 耐人回味, 传诵至今。他曾在“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两句诗后自注:“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足见他锻句炼字的呕心沥血, 做事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他反复思考这篇新作, 寝食难安, 终于破门而出, 走上了街头。作者这种敬业精神远远超过诗作本身的价值。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 深深地影响着千百华夏儿女, 缔造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坛佳话。

传说中, 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 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 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 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 张口就来:前句加“摇”, 后句加“映”, 即成为“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 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 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 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 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 不禁叫绝。“轻风”徐徐, 若有若无, “细柳”动态不显, 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 柳枝拂然的柔态, 与“轻”、“细”相宜, 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 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 “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 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 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 一个“失”字, 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 满句生辉。

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 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 一树早梅何处春”, 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 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 同时, 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 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 “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 却符合生活的真实, 也使全诗气机流畅, 韵味平添。

我国古代诗人对炼字感慨良多。老杜自称“新诗改罢自长吟”, 孟郊感慨“夜学晓不休, 苦吟鬼神愁”, 杜荀鹤自诩“江湖苦吟士, 天地最穷人”, 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贾岛更是激动得“二句三年得, 一吟泪双流”。炼得好的, 便成了诗眼, 甚至句以字名、诗以句名, 千古流传。“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以“噪”衬“静”, 以“鸣”衬“幽”, 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 更为鲜明。“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 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给人以美好享受。“微风燕子斜”, 一“斜”字, 化动为静, 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

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 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 上下数千年, 只在`有'与`自'两字间, 而呑纳山川之气, 俯仰古今之怀, 皆见于言外。”

报纸用语用字的失误分析及对策 篇8

关键词:社会用语,错别字,标点符号,语法,语用

报纸作为社会用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而社会用语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龚千炎 (1992) 指出:“社会用语充分地反映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城市的精神面貌。社会用语是社会各个方面的语言运用特点和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公民教养等社会文化诸因素的综合体现。它不是一个自足的封闭式静态系统, 而是一个向外的开放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 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 社会用语更显示出其开放、多变的特征。一些人为寻求语言的“新”“奇”“特”而不顾用语规范滥造词语, 使“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社会用语规范”指的是社会用语必须遵循公众、至少是一类群体所共同认可的语法、语义、语用上的一般规律。规范的社会用语不仅是文明社会的象征, 又可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总结社会用语规律, 指导人们正确、规范、文明地运用社会语言,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报纸中用语用字的失误

浙江工商大学语言文字协会的同学和老师 (以下由我们代替) 对某些报纸的用语用字进行了监测。报纸中用语用字的失误一般集中在错别字、标点符号、语法语用这三个方面。

(一) 错字别字随处见, 规范用字须加强

1. 形近而讹

《处州晚报》2009年4月27日19版《俄罗斯男子火山上跳伞》中“因为火山连续不断喷发出炙热的蒸汽”。“蒸气”在《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以下略) 中释为:“液体或固体 (如水、汞、苯、典) 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蒸汽”仅指水蒸气。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火山喷发物的化学成分很复杂, 水蒸气只属于其中的少部分。所以, 例句中的“蒸汽”应改为“蒸气”。《金华晚报》2009年4月27日第14版《欧洲男乒领军人物波尔因伤退出世乒赛》中“与均衡守在上下半区的其他六名队友成犄角之势”。《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无“犄角之势”。“掎角之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例句中的“犄角之势”当改为“掎角之势”。

2. 对于字义、词义理解不准而造成使用上的错误

“必须”与“必需”的使用常会出现错误。“必须”是副词, “必需”是动词。《金华晚报》2009年4月27日第15版“上周体坛之声”栏目中“网管中心坦然面对, 认为这是必需付出的代价”。例句中需要的是副词“必须”而非“必需”。《钱江晚报》2009年4月27日C2版《陈光标:慈善让我无畏》中“已成为人生的必须”。“必须”应改为“必需”。再如《处州晚报》2009年4月27日24版《沈傲君将与某国外交官男友5月在北京完婚》中“自称‘拼命三郎’的沈傲君说, 以前自己工作太忙无暇顾忌个人问题”。例句中“顾忌”当为“顾及”。出乎我们意料的是, 报纸中频繁出现“的、地、得”错误用例。《湖州晚报》2009年4月28日F02《南太湖滨湖新区中央商住区》中“将国人心目中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院落情结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句中后一个“的”当为“得”。

3. 机械性错误

这一类错误在整个错别字中所占比例较大, 其中包括了同音字的讹误情况, 还有一些属于纯粹的机械性错误。前者如《钱江晚报》2009年4月28日A16版《如此促销百姓质疑》中“购成了不正当竞争”。“购”应为“构”。后者如:《金华晚报》4月27日第13版“生活资讯”板块中“胜煌牌技”提到“址址:义乌宾王市场”。很明显, 例句中“址址”为“地址”的讹误;《湖州晚报》2009年4月28日F06版《滨湖新区:你拿什么吸引我》中“温泉高尔夫等休闲度假项目的相断落成……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亲近太湖、品位太湖”。例句中“断”当为“继”, “位”当为“味”。

(二) 标点符号胡乱用, 《用法》识记要加强

标点符号误用在报纸中经常可见。下面仅举最常见的几类错误论述:

1. 标题中标点符号使用混乱

国家语委文字应用管理司的专家在1999年全国党报质量评比前的采编、校检培训会上介绍了关于报纸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概括专家们的意见, 我们一般认为在大标题中不应使用标点符号, 如果表示一些强烈感叹或者疑问语气, 可在句末使用感叹号或者问号。我们监测对象就存在许多大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 错例详见检测报告, 此处不赘。

2. 逗号、句号使用混乱

《标点符号用法》中明确指出:句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如果逗号与句号使用混乱, 会造成该完结的地方没有符号标识, 而不该结束的地方却被强行点断, 使得文义不通, 产生阅读障碍。《钱江晚报》2009年4月28日C1版《周末, 杭城酒店一房难求》中“现在, 这景象却变了……一房难求, ”。例句到“一房难求”这里已经表达了一个完整内容, 当用句号点断, 应为:“现在, 这景象却变了……一房难求。”《金华晚报》2009年4月27日16版《楚河汉界谁称王》之《规则之争和为贵》中“中国自古有‘和为贵’的说法, 而象棋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 有人说……”一句中, 到“精粹”已经表义完整, 其后应用句号。

3. 顿号使用不规范

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这些并列词语合起来做同一成分, 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并列词语之间如有了“和”“与”“及”等连词, 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金华晚报》2009年4月28日第2版《“五一”旅游市场可望价格稳增》中“离‘五一’节还有几天时间, 市区各个旅游机构、风景区的路线、票价纷纷打折吸引顾客。”句中第一个顿号应改为逗号。同版中《“消防教室”对市民开放》:“观看消防器材、消防车辆、体验消防生活、学习消防知识。”句中的“观看”“体验”“学习”为并列谓语, 所以句中第二个顿号、第三个顿号应改为逗号。《处州晚报》2009年4月28日第8版《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组来莲都检查指导》中“指导组一行又走访参观了碧湖通济堰, 大港头古街区、油画展览馆、画坊……”。该句中的“碧湖通济堰”“大港头古街区”“油画展览馆”“画舫”均为并列的宾语, 第一个逗号应改为顿号。

4. 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搭配混乱

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正确搭配使用一直是我们学习研究的重点,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错误。以下略举一二:《绍兴晚报》2009年4月28日, 第12版《我们给“鲁迅”做造型》中“大伙不约而同地说:‘像像’。……他向来访的记者说:‘是化妆师使我对角色的把握有了更大的信心’。”该句中的两个句号都应该放在引号内。《温州晚报》2009年4月28第3版《市民体味沉重一夜》中“我们是应该‘直面…历史重演。’”该句属于间接引用, 最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此外, 还有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问题, 如:冒号的使用, 问号的使用, 书名号的使用等。《舟山晚报》2009年4月27日第3版《舟山网举办首届网络爱情招聘会》中“岛上就两多:一是铁多, 二是男人多, ”。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 也就是说, 冒号要管到句末, 不能只管到句中。例句中“男人多”后面应该是句号。《钱江晚报》2009年4月27日B0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这不但配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应加书名号, 而非引号。《宁波晚报》2009年4月27日A11《“中国妈妈”为什么成了贬义词?》中“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吗, ”, 此句是有疑而问, 句末当用问号。同天A12《推荐大学生去的十大旅游地》中“云南是多少人的梦乡?”此句是无疑而问, 表示感慨之义, 句末的问号当改为感叹号。

(三) 语法语用问题多, 使用规则能帮忙

语法语用的失误也是我们所常见的问题。列举以下几个方面:

1. 搭配不当

《金华晚报》2009年4月27日第1版《林政:村民给了我最高的礼遇》中“由于天气阴冷和潮湿, 10天过去了”。在该句中天气与潮湿的搭配明显错误, 应在潮湿前加“空气”。同文中“给村民都设计了牲畜用房、牲畜粪便和污水集中处理。房前屋后……”。该句中“设计”的对象应该是“装置”而非“集中处理”, 当补出中心词。同天第3版《“村官”旁听“‘村官’腐败案”》中“这些工程普遍涉及数额较大, 动则成百上千万, 巨大的利益对村干部能否抵御防止利用工程建设进行腐败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涉及”的对象当为“资金”, 缺少适当宾语。《处州晚报》2009年4月27日第2版《松阳第一次解放》中“1948年7月21日, 国民党诸暨县长祝更生走马上任松阳县长。”“走马上任”义即“官吏就职”, 其后不应再加宾语。

2. 主动被动分不清

《处州晚报》2009年4月27日第5版《三井村民请专辑“品茶”》中“据《遂昌县志》记载, 白云上的三井毛峰茶是历史名茶, 明朝初年列为御用贡品”, “茶”应是被列为“贡品”, 属被动关系, 当在句中添加被动词。

3. 随意使用网络用语

《钱江晚报》2009年4月28日A4版《太子湾免费开放后首场草坪婚礼花了1万元》中“很西式很山寨”“荷包指数”为不规范网络用语。同天A8版《“牛狗配”, 有多少幸福样本》中“96068热线晒幸福”, “晒”为不规范网络用语。同天D2《左蓝沈傲君5月结婚》中“最后把你PS上去”, “PS”为不规范网络用语。

4. 任意缩略词语

《处州晚报》2009年4月27日第4版《现在来苏宁, 实惠没法比》中“届时预交顾客购买彩电、空调、音响、冰洗、油灶消”, “冰洗”似乎为“冰箱、洗衣机”的缩略形式, 乱用缩略会造成语义不明。《金华晚报》2009年4月27日第2版《林政:村民给了我最高的礼遇》中“春节后, 林政马上回到了青川, 如今里坪农房重建范点都已基本成型, 其中一部分在5·12地震周年前要乔迁新居”。该句中“范点”表义不明, 应为“示范点”, 词语缩略不当就会造成语义不明。

5. 感情色彩错误

《钱江晚报》2009年4月27日A12《姚明这道疤痕拜谁所赐?》中“疤痕的始作俑者该是开拓者的几大内线肉棒”。“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是贬义词, 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与内容均不相符。

综上, 我们从错别字、标点符号、语法语用这三个方面论述了报纸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亟需规范和改正。

二、建议

许嘉璐先生曾指出“新闻出版是超时空的人际交流工具, 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在社会上通行, 它与全民教育相配合, 对全社会的引导力是很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 自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成为我们规范社会用语用字的指导。对于报纸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我们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以求教于方家。

(一) 使用规范字, 告别错别字

笔者认为错别字的问题是可以消除的。只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一些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知识, 在创作时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为用语用字标准, 在交稿排版时详细检查, 大部分的错别字是可以避免的。

(二)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虽小, 但它所涉及的问题却很大。不同的标点会让人得出不同的结论。规范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素质, 也是一个城市乃至社会文明程度的标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以《标点符号用法》为使用标准, 错误也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的。

(三) 语法语用有规则, 新词新语谨慎用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我们从小就学习汉语的语法语用规则。虽然社会用语的本质属性是动态的, 开放的,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 但我们并不能以此为理由允许各种语法语用错误的出现。在第二部分中, 我们所举的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主动与被动分辨不清等问题都是可以在创作过程中避免的。如:《钱江晚报》2009年4月27日C2《陈光标:慈善让我无畏》中“我总是试图穿越他那方正的面容、温和的表情”。“穿越表情”这种搭配虽然会一瞬间让人感到很新颖, 但只要我们想到“穿越”一般搭配“沙漠”“边境”等有时空感的实体事物时, 我们就会知道这种搭配并不符合语用规则。

在当今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并且张扬个性的时代, 很多人喜欢新造词语, 随意搭配词语, 像白瓜 (白痴傻瓜) 、蛋白质 (笨蛋, 白痴, 神经质) 、很巴黎、很宝贝等等。网络上更有许多使用数字、英文、混用谐音的网络词汇, 并因其简单直接的表义方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像88、gf、3C、3G、好in等。《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中指出“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新闻报道除需要外, 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我们在报刊等公共出版物中 (除特殊版面需要外) 也不提倡使用网络语汇, 建议使用规范的汉语词汇。

荀子早在《正名》篇中就提出:“名无固宜, 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许嘉璐《关于语言文字若干问题的思考》:“约定俗成是基础, 因为它来自使用语言文字的千千万万人, 是一种习惯, 制定和推广规范是归纳性行为:从社会习惯里择优而推而广之。如果自上而下的运动不理睬自下而上的运动, 制定的规范将是无效的;反之, 社会的习惯要靠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加以引导, 无序的运动将给约定俗成者 (社会及其成员) 造成不便, 而这‘不便’才是促进社会规范的最大动力。”这正可以作为我们对于社会用字用语新造语汇的态度。但我们也要注意“语言工作者不能以从俗为借口, 轻而易举地被同化, 甚至打起白旗投降”。

三、结语

罗常培、吕叔湘在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上作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标准的建立不能违背语言本身的规律。但是建立与不建立一定的标准, 采取或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推广这个标准, 这是完全由人们做主, 完全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规范化工作中, 语言学家不是无能为力, 而是能起很大的作用。”以现在的社会用语现状来看, 这种约定俗成所起的作用较大, 而自觉的规范的意识所起的作用较小。因此, 社会用语的规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 新闻工作者在其中肩负着最为重要的表率作用。我们要把向社会宣传和推广使用规范语言文字, 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并以身作则还给城市一片“干净”“和谐”的“天空”。蓝卡佳把这类纠正语言文字的缺点叫做“消极规范”, 把发现和介绍新的好的语言现象叫做“积极规范”。他指出消极规范主要看到了语言使用的负面的部分。其实语言使用中还有许多新的好的部分, 对此, 我们应该大胆吸收, 以便丰富我们的语言。

综上所述, 我们应当尊重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 充分认识和谐的语言生活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通用文字法》为标准, 努力规范社会用语用字。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肯定会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关于语言文字若干问题的思考.语言文字应用, 1998年, 第4期.

[2]罗维明.关于社会用语规范的理性思考.广州大学学报, 2007年5月.

[3]蓝卡佳.社会用语的规范与特点.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12月.

上一篇:预应力智能张拉下一篇:土—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