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英语专业

2024-05-18

师专英语专业(精选十篇)

师专英语专业 篇1

汉语的语言能力一直都是师范院校培养对象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但随着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片面认识影响了师范院校的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结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针对从某师范院校抽取的200名受访者,采用调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调查方法,针对学生对于汉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认知、学习现状以及学习动机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研究对象以及背景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的对象均来自某师范学校的2014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0份,无效问卷10份。本次调查面访对象20人,男女学生均为10人。

1.1调查对象的选取原则和专业信息

本次调查所选取学生系2014年入学的师范专业学生,入学已满2学年。经过了两学年的学习,调查对象对自身所在的专业有一定的认识,且专业方向已经确定,相关专业的学习也已经初入轨道。

被调查学校为其开设过汉语相关的课程课时为前两学年每周6课时(以45分钟为一课时),第三学年每周4课时。所开设过的汉语相关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写作和书法练习等。

1.2调查对象及访谈的相关信息

在190份有效问卷中,女生提交的问卷为139份,占问卷总数73.15%;男生提交51份,占26.84%。

访谈对象20人,以学号为基准随机抽取。访谈时间为每次30分钟,访谈形式为问答。访谈过程尽量保证无干扰,保障访谈过程的客观性,尽量控制和降低环境和其他变量对于访谈的影响。

二.调查设计以及调查过程

2.1调查内容设计以及构成

结合本次调查的内容和目的,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主观性自我评估、客观状况调查以及访谈。主观性自我评估和客观状况调查为调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李明(2009)、黄柯亮(2011)等的相关调查问卷。

2.1.1主观性自我评估

主观性自我评估设计为两种题型:判断题和选择题。判断题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身状况对问题对出是否判断。

主观性自我评估内容包括:

1)学生对自身汉语水平的整体认知性评估

2)学生对自身汉语基础技能的分项评估(演讲、阅读、写作)

3)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情感认知

4)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

2.1.2客观状况调查

客观状况调查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其中,部分选择题要求被调查者按照自身的认知状况对题型进行多项选择。

客观状况调查包括:

1)学生每周读书情况调查

2)学生参加汉语相关课外活动情况的调查

3)学生参加普通话等级等汉语语言能力相关的等级考试的情况

2.1.3面访

面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汉字辨音辨形测试,第二部分为结构式访谈。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2012全国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语文》,选取日常使用率较高的易错易混字词,分别作辨音辨形各一组,让学生进行识别。

2.2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在该师范学校相关专业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课堂或班会时间进行调查,即发即做即收,尽量让受调查者在无干扰的状况下独立完成问卷。

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选取教师休息室作为访谈的操作室,采用问答形式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结合本次调查和访谈的综合与分析,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该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能力现状和问题。

3.1汉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认知的调查分析

结合190份调查问卷的主观性自我评估部分总结的分析,09级学生对汉语能力的认识呈现下列趋势。

1)学生对于自身的汉语语言能力评价不高,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能力一般。

2)在三项汉语基本技能中,学生对自身的演讲能力评价略为高出阅读能力,而写作技能的评价最低。42.63%的学生认可自己的演讲能力,而认可自己写作能力的学生仅27.89%,不足三分之一。

3)学生对自身汉语能力的综合认识评价的结果与对演讲能力的评价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

4)超过95%的学生认可汉语的重要性,但认为汉语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实用性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只占25.26%。相较89.47%的学生支持继续在本专业开设汉语相关课程的高比例,却只有9.47%的学生对汉语学习有兴趣。

3.2汉语语言能力的客观状况调查分析

3.2.1学生读书情况调查

1)84.7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读书的习惯,但44.21%的学生每周读书时间不足4小时,30.52%的学生每周读书时间能超过6小时。

2)学生阅读书目中,流行小说是学生的首选,经典名著、散文和历史传记次第排列。以上四类书籍占学生阅读书目数量的八成以上。

3)学生的读书方式倾向多元化,但大部分的学生仍采用传统的纸质书进行阅读,这一比例为75.26%,高达58.42%的学生也采用手机看书。有29位学生选择了“只用手机看书”,占总人数的15.26%。

3.2.2学生参加汉语相关课外活动情况的调查

52.63%的学生参加学生参加过汉语相关的课外活动,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参加两项以上活动。在这些课外活动中,普通话正音、朗诵、演讲最受学生青睐;而参加人数较少的写作却成学生最希望参加的课外活动之一。

3.2.3学生参加普通话等级等汉语语言能力相关的等级考试的情况

受访学生中共有142人已参加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占总人数74.73%。其中,通过一级乙等11人,二级甲等53人,二级乙等69人,未获得等级9人。

3.3访谈结果分析

3.3.1汉字辨音辨形测试

20位学生的辨音辨形显示:

1)女生的辨音辨形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男生。

2)测试正确率最高的7号女生辨音辨形正确率高达97.5%,而正确率最低的4号男生辨音辨形正确率为62.5%。

3)男生的正确率差异值高于女生12.5%。

3.3.2结构式访谈

1)一次性发言时间最长为6分11秒,最短发言时间37秒(M4)。综合,受访者面谈时间平均18分34秒。

2)除了编号M4的受访者,其余19位受访者均能按照提示性演讲部分的要求完成任务。

3)15位受访者的面访问答中均为出现清晰的逻辑指示词。

四.反映的问题与建议

4.1调查中反映的问题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本次调查反映了受调查学生在汉语语言能力和汉语学习方面的一些问题:

4.1.1自我能力认知和实际能力的偏差。

在自我能力整体认知方面,绝大部分的学生认可自己的汉语能力,认为自己汉语能力较好的超过40%,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在相关的汉语水平考试中得到优秀。但是在具体的项目调查和抽查访谈中,学生的汉语能力在汉语基础知识方面和表达描述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4.1.2喜欢动口,不愿动手;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动机不明确。

被调查的学生普遍喜欢和愿意以自己的口语能力来衡量和代表自己的汉语能力,关注演讲等外向型语言能力和活动,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认可较低。88.95%的学生认为应该在自己的学校普及汉语能力方面的相关测试和活动,但愿意或计划参加这些测试和活动的学生仅占37.89%。

学生们普遍认可汉语作为母语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而同时学生对于汉语对今后学习生活的实用度认同偏低,仅25.26%的学生认可汉语的实用性,远低于同年级段学生对于英语的实用度认同。仅9.47%的学生对汉语学习有较高的兴趣,这一比例也远远低于该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比例。[2]更多的学生倾向于认为作为汉族学生,汉语是自己的母语,不必要花大力气进行学习。

4.1.3网络和速食文化的影响下的趋同心理严重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对于网络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在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趋同心理。网络流行语和速食文化的影响痕迹明显。调查中,有超过60%的学生热衷于阅读网上流行小说,近三成的学生有自己关注和追捧“网络IP”。有13位学生在访谈中较频繁使用过诸如“颜值”、“小鲜肉”、“醉了”等网络流行词,8位学生在语言中使用“也是蛮拼的”、“我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句型。

4.2意见和对策

针对以上反映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师专学校的非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和建设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结合,慢慢引导学生的汉语学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

1.导向明确,合理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细化课程设置,强化课程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以后学生的就业方向开设教师口语、语言与文化、演讲与交际等课程,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和自身需求进行选修。

2.寻求师生重视、相互配合的立体化语言文字培养系列

在访谈中,学生的认知反映出目前师专教育对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有偏颇,导致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如对词的运用、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思维训练等都不够重视,尤其对阅读理解与学生原创作文的指导比较薄弱。只有建立一个师生重视、相互配合、各科协调一致的立体化语言文字培养系列,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3.挖掘兴趣点,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转变单一的学校设置、教师主力的课外活动形式,发掘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社团在汉语学习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变教师为顾问,变学生为主导,鼓励和支持多元化的学生课外活动,寻找新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鼓励与自身专业的交叉结合。

4.经典牵手流行,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

正确认识网络自媒体时代下,网络和其他电子产品的传播特点和优势,以经典牵手流行,雅俗共享,将传统经典进行重新挖掘,鼓励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学习,提高学校和教师对于多元文化的宽容度,深度思考流行背后的语言与文化,在规范汉语语言能力学习的同时,合理的看待新元素的出现。

本次调查由于受人员等条件所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共时调查和相关的追踪调查。但是在本次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学生的重视。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汉语应不仅仅是自己的母语,是日常使用的工具,更是以后的教学语言,是以后传播知识的工具,意义更加的重大。加强和规范自身的汉语学习,提高自身的汉语能力是每个学生的所需的基本技能,也是必要要求。

摘要:针对于当下学生中存在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母语教育弱化、语言应用能力下降等问题,结合师范专业学生的需求和职业培养要求,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的方式,对苏北某一师范专科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和汉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反映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语言能力,自我认知,学习动机,趋同心理

参考文献

[1].吴春相,尹露,当代青少年使用的日源流行语调查分析,当代修辞学,2011年06期。

[2] .邬美丽,熊南京,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调查及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谢俊英,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3 期。

[4]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0年。

[5] .屠国平,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语言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师专英语专业 篇2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会议精神,及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强化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办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进行本次问卷。非常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一、选择(请在相应的项目上划“√”)

1.您对成立学前教育系的观点是:

a.十分必要,有利于集中管理,综合优势,搞好特色办学;

b.没必要单独成立系,也能搞好特色办学。

2.您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

a.全部合理;

b.大部分合理;

c.少部分合理;

d.急需调整。

3.开展若干个第二课堂,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您认为这个做法:

a.应抓紧开展;b.没必要。

4.建立永久实习、实训基地的办法是:

a.联系部分公办幼儿园;b.建立自己的附属幼儿园。

5.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并作为资金重点投入项目,您认为:a.切合社会和学校发展实际,很有必要;b.短期效应,没这个必要。

6.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合理模式为:

a.2.5 + 0.5;b.2 + 1;c.1.5 + 1.5。

7.您对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知名度的做法选择是:

a.狠抓内涵,学生自我宣传;b.不抓内涵,重视外在各种宣传。

8、您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培训的做法是:

a、利用假期分批培训b、利用假期整体培训

c、在职外出培训d、不用培训

9、您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活动的做法是(可多选):a、每学期见习一次b、每学年见习一次

c、统一组织见习d、学生自行回原属地见习

10、您认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的比例是否需要调整:a、迫切需要调整b、保持现状c、部分需要调整

二、问答

1、您认为应该怎样将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结合起来并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请谈谈您的想法。

2、如果您是幼儿园园长,您聘请的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和条件?

英语词典教学与师专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词典教学 非英语专业 师专

就师范专科类院校而言,由于专科院校的学生通常存在自身英语薄弱,学习能力差异性较大等问题,因此会大大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因此英语教学的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差异。笔者认为,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固然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词汇学习,由于现阶段教师与学生对英语词典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英语词典教学与师专英语教学两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希望为其他教师提供一点建议。

一、师范类专科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主要现状。

(1)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在进入师专之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英语素养并未养成。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受过长时间的英语教育,因而英语学习能力较强,水平较高,这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情况给英语教学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2)综合学习能力上比较缺乏。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这一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在词汇的掌握、口语表达、写作等方面均需达到一定要求,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记忆,这就造成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死记硬背,但对于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就会对形成完善的英语思维造成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

(3)缺少扎实的基本学习能力。无论是词汇、语法、句法,还是听力、口语、写作、阅读,都需要建立在学生扎实的基本学习能力上。目前来说,大部分专科类院校的学生在这一能力上都有所欠缺,并且眼高手低,遇到不明白的词汇不愿意动手去查,知晓意思后不愿意去记,导致下次再出现同一词汇还是不明白词义和用法。在听力方面也无法跟上教师和音频的速度,在口语训练中表达不够流畅,这些都是师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教学的主要现状。

(1)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目前就国内教育来说,无论什么年级、什么专业,都在进行积极的改革,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过去的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师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也不可免俗的存在这一问题,教师并没有根据教学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通常情况下,在师专英语课堂上,教师仅采用“讲授——接受”的教学形式,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使英语课堂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并不符合现在的教学要求,不仅无法使学生对英语知识深入了解,还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忽略英语教学的真正意义。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切教学手段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能力与英语思维,让学生能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但在考试的压力下,许多师专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反而将英语当成学生升学的工具,仅注重成绩,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一直处于缺乏培养的状态。

3.对学习工具(词典)的应用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现在电子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功能越来越多,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传统英语学习工具——词典的重视性不够。

(1)学生不够重视英语词典的作用。由于兴趣、专业等因素,非英语专业的师专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忽略自身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们忽略了英语词典之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导致英语词典被束之高阁,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购买一本英语词典。对他们来说,英语词典并不是学习的必需品,只是偶尔使用罢了,是可有可无的。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对应于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不高以外,教师也有着主要责任,许多英语教师对英语词典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们也就不意外他们的学生为什么对英语词典不重视了。

事实上,英语词典的作用已经远不止为使用者提供语义、语音和用法了。好的英语词典所展现的词汇网络功能十分强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的进步,许多英语词典的功能也在逐步发展与完善,可以无形中提高学习的词汇量不说,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学生眼界,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可以这样说,再优秀的英语教师的知识面也不会比英语词典的更广。至于学生更喜欢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网络工具,其优点是便携、查询方便,但其提供的信息纷繁芜杂,规范用语与不规范用语并存,干扰信息较多,学生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不够,无法去伪存真,有可能会有错误识记或受到其他干扰。

(2)学生缺乏学习词汇的主动性。词汇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就好比地基对于建楼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词汇量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的各个部分。目前对于词汇的学习,大部分师专的方法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学习词汇的主动性。

二、英语词典教学与师专英语教学

1.语音教学与英语教学词典。检验一门语言学科的学习是否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口语表达。作为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语音是师专英语教学的第一关,任何一名学生在进入师专院校后都必须进行语音考核,开始上课后还需要在开设的语音课上接受系统的语音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考核,这些学生一般都会掌握语音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发音就十分标准,因为虽然这些原理和规则可以在很多语音中得以体现,但是英语单词的发音还是存在很多特殊性,像地名、人名等等。例如gourmet学生在读它时根据一般规则会读成['g??mit],这是错误的读法,正确的发音应该是['g??meit]。还有像Roosevelt之类的人名,按照一般英文单词的字母组合规律,oo的发音是[u:],学生一般会按照这种方式去读,但实际上这个人名的正确发音中oo是读作[?u]的。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遇到人名或地名时就要勤查字典,这是一条用于正音十分有效的途径。另外,根据词典的国际音标注音来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减少口语表达上给对方造成的误解。例1:A: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You are so hot. B: Oh, I have come a wrong

(此处应为long) way. 例2:A: Ive bought a big watermelon. B:How nice! A: Can you give me your knife? B: Shocked.

2.语法教学与词典。毫无疑问,英语教师在语法的应用和掌握上都是驾轻就熟的,但教师对语法的熟练掌握并不能保证学生不出现语法错误。例如,经常有学生造出以下句子:(1)I bought one kilo of apple and three watermelon;(2)I think she is not right;(3)Yesterday we have seen a film.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单纯只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语法知识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独自去查字典,找出自己造的句子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双管齐下,学生印象才能深刻,确保对语法的正确运用。

3.词汇教学与词典。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只有词汇作为保障,语音才能发挥交际作用,语法才不是抽象的规则。对于词汇的学习,依靠词典来掌握词汇的语义和用法是十分有效的途径。目前,在学生们倾向购买比较多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在这里,笔者认为《柯林斯英语词典》也是很值得推荐的教学词典,里面的词汇解释均采用完整的句子,并且基本使用口语化和简单的词语,易读易懂。例如capsule这个单词,该词典是这样解释的:A capsule is a very small, rounded container with medicine in the form of a powder inside, which you swallow.这个的的英语解释用的单词都比原单词浅显易懂,不仅让学生完整而准确的掌握词义,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造句。

综上所述,词典教学在师专英语教学中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查字典查的多了、勤了,英语思维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游甦萍.英语教学词典与师专英语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 2001,01:82-83+103.

[2]张慧.英语词典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词汇教学的作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5,06:151-153.

[3]陈霞.关于师范专科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21:311.

师专英语专业 篇4

综观国内关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研究, 更多关注的是:校内课堂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论述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但事实是:学校课堂教学并不能包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实践证明, 校外实习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依据丽江师专2011级旅游英语专业学生酒店服务实习报告, 分析专科旅游英语专业实习生跨文化交际适应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 第三学年丽江师专和外语系统一安排大部分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丽江市和西双版纳高星级国际品牌酒店实习10个月。为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跨文化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搭建了平台。

1 国内外关于跨文化交际及其与外语教学的研究状况

在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研究中, 首先需要厘清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基本概念, 明确外语教学目标。

Chomsky (1965) 认为, “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是指一个内化的 (internalized) 有限规则系统, 它使语言使用者能够据此而生成并理解无限多的合乎语法的句子, 与人们实际所说出的话语即语言行为 (linguistic performance) 有根本的不同, 语言行为由于受到记忆的限制、注意力的分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常常只是其潜在能力的不完美实现。①据此概念, 具备语法能力, 不一定能恰当地运用与理解适宜于不同社会场合和环境的言语。

Hymes (1987) 把交际能力定义为“说话者在特定的言语社区内进行合适交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what a speaker needs to know to communicate appropriately within a particular speech community”) , 指出“交际能力不仅涉及语码理解、说话内容、在特定情景中如何恰当使用语言, 还与说话者能使用和理解语言形式的预设社会文化知识有关。”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volves knowing not only the language code but also what to say, and how to say it appropriately in any given situation.Further, it involv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knowledge speakers are presumed to have which enables them to use and interpret linguistic forms.②Hymes的交际能力概念涉及语言、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交际情景中语言的恰当运用要与社会文化因素联系起来探讨。许力生 (1997) 认为语言运用与特定文化有关, 交际能力受制于文化语境。由此可见, 文化知识对交际的重要性。

Spitzberg (2009:381) 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简单说是“行为在某一特定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 (“behavior that is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in a given context”) 。③此外, Kim (1991:259) 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个人在处理文化差异性和陌生性、群体间态度、经受压力等跨文化交际具有挑战性特征时的全部潜在能力。” (“the overall internal capability of an individual to manage key challenging featur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namely,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unfamiliarity, inter-groups posture, and the accompanying experience of stress”)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能够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用其语言进行有效和恰当的互动。

我国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原则部分中规定“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④因此, 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授和学习语言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

国内在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研究方面, 陈俊森和樊葳葳 (1998) 指出,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 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第二, 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第三, 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⑤在中国知网上, 以“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为题的一般论文就有16篇, 研究者主要指出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论述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探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但有关通过校外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跨文化, 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

2 专科旅游英语专业实习生涉外酒店服务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Byram (1995, 1997) 年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五要素:知识、做事的能力、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能力、对于自己和他人文化的思辨性判断。⑥高一虹 (2002) 总结国外学者研究, 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三种模式:心理学理论模式、行为中心模式、知识中心模式。心理学理论模式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行为中心模式在西方很盛行, 强调“功效”, 一般包括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任务完成情况。知识中心模式, 在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⑦下面, 按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层面, 结合实习反馈信息, 分析实习生在企业文化适应, 工作岗位适应以及社会适应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1 认知能力

学者们指出,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需要交际者具备一般文化知识、特定文化知识以及关于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亲身经历获得的知识。实习生的很多知识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学得的, 在与人打交道中积累经验。如果知识欠缺就给交际造成困难, 实习生中就有在电话接听中遇到客人提的问题答不出来的情况。不过, 当学生具备足够的知识, 经过培训和实际操作, 逐步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 与外国客人的交际变得轻松容易。

2.2 情感能力

情感层面包括交际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 对不同文化的包容, 对于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其他文化的尊重等。实习生在服务客人的工作中深刻体验到校园文化和酒店文化之间的差异, 并学会不断调整心态。

实习初期1~2个月, 学生大多表现出不适应性。学生在实习报告和与指导教师交流时都说“累”。实习生从学校到酒店, 时空改变了, 生活节奏加快了, 接触的对象不同了, 角色改变了, 学习的方式不同了, 学校里单纯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变成了酒店里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主顾关系。但实习中后期, 学生的心理和态度都有很大的转变。

其一, 从对服务工作持有偏见到喜欢上服务客人的工作。大学生去打扫客房、端盘子, 心理落差大。但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并不比学历低的员工做得优秀, 融入环境和团队后发现服务工作同样需要智慧和技巧, 开始虚心求教, 积极主动地做事。

其二, 实习磨练了学生的意志, 学生经过实习心理成熟了, 在实习中成长了。当受上司或客人的责骂, 或者得不到尊重和认可时, 曾想过中途放弃。“你不是学英语专业的吗?连这个都听不懂是什么?”这样的打击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经受住挫折, 坚持完成实习任务, 面临挑战时, 保持自信, 受到批评, 遇到投诉, 能换位思考, 理性地待人处事。

其三, 认为受到不公待遇的抱怨到体验生活、收获成功和快乐的转变。当学会某项技能, 能独立上班, 工作表现得到同事、上司和客人的肯定、赞扬, 自己成为新员工的师傅, 工作表现优秀得到调动岗位的机会, 靠自己挣钱生活, 实习生就会感到高兴和满足, 自信心增强, 有成就感。特别是酒店和客人对自己的服务致谢时, 学生感觉特别甜美。王宗炎 (1993) 曾说:“在外国人眼中, 中国人在礼貌方面又不太注意。送上菜来, 递过信来, 拿上报来, 中国收受者视为当然, 很少道谢。在中国熟人中间, 很少听见‘谢’字;在父子、夫妇当中, ‘谢’字更少。相反, Thank you这句话, 英美人一天要说上千百遍。”⑧实习生就切身体验到了致谢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

其四, 具备了一些很好品质。遇到脾气不好的上司、无礼的客人, 学会理解、宽容, 学会关心、帮助别人, 学会耐心倾听、细心做事, 学会感谢他人, 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实习生从陌生到熟悉, 从贬低服务工作到喜欢上服务工作并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 在遇事处事中, 学生学会辩证思考,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社会经验。

2.3 行为能力

胡文仲 (2013) 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行为层面主要是指交际者的各种能力, 如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变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异文化环境中做事的能力等。

2.3.1 语言能力

学生到涉外五星级酒店实习, 入住酒店的外籍客人比较多, 学生感觉经过实习自己的口才, 特别是英语水平提高了很多。学生在实习报告中写道:“今天办理入住时来了几位外国人, 顿时紧张了, 看到外国人不知道要说什么。”“有时, 接听到国际外线就会很紧张, 会把自己能说的英语都忘了。”由于紧张导致的“失语”说明学生需要在真实的情景中锻炼。“餐厅来了几个外国人, 他们说的话半懂不懂的, 甚至要重复几遍, 感觉尴尬惭愧。”“听懂外国客人的意思, 但不会表达, 以至于帮不了客人。”与非英语国家的外国客人交流存在较大困难, “我还遇到一个韩国客人, 与他交谈并不是很顺利, 但是自己已迈出了这一步, 感觉有点成就感。”“对日语一窍不通, 与日本客人用简单汉语、肢体语言及自己的微笑和客人交流, 发现这样的交流过程很有趣, 有想学日语的冲动。”从学生的记录看, 学生感觉到实际语境中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 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 学生能用英语自如地向外国人打招呼、给外国客人办理入住、点单、提供咨询和电话应答服务, 能翻译菜单、邮件, 与外国人聊天, 交际变得容易了。

2.3.2 非语言能力

微笑和礼貌对酒店服务很重要。实习生学会了主动打招呼, 问候客人, 学会说礼貌语, 学会了真诚地微笑, 认识到“微笑是服务的最好交流技巧。”在总机当话务员的同学写道:“接听电话时, 用清晰的语言, 和友好愉悦的语气通话, 客人被亲切地问候, 采取温暖和微笑的语气谈话, 并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 避免使用方言或口头语, 使用规范标准的话语, 并使用客人可以理解的语速。”同学还发现不同的语音、语调给客人带去的感受是不同的, 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 通过声音传递给客人的就是一种快乐。电话服务不直接面对客人, 但实习生能认识到非语言交际手段的效果。

2.3.3 做事能力

学生在实习报告中记录下很多学会的服务技能。比如, 摆台、点单、调制酒水、整理客房、记账、填单、做报表、接听电话、学会使用的各种机器, 掌握OPERA操作系统等等, 熟悉前厅、餐饮、客房各部门顶岗的服务流程和内容, 做到标准服务的基础上, 能提供个性化服务, 获得荣誉卡, 收到表扬信, 增加收入。

2.3.4 应变能力

实习生有时因不注意细节导致记错房号送错餐, 学生在处理客人投诉时能倾听, 感同身受, 道歉, 承担责任, 并采取补救措施。有时客人会点菜单上没有的菜, 或者菜单上的菜没有供应等情况, 学生会解释说明, 并适时推荐其它套餐。面对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 学会随机应变。

实习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提高了交际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及营销能力。实习生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服务技能, 增强了服务意识、还提高了文化修养, 而且能使用一套知识技能, 在涉外酒店工作环境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成功交际。

3 结语

实习实训证明, 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非只通过讲课就可以实现, 还需要课外的配合。实习生在酒店从事服务工作, 初期由于经验不足, 心理压力大, 影响了沟通。但随着知识的丰富, 服务技能的提高, 逐步具备了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校外实践教学, 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获得, 实习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学生在体验企业文化中实现从校园文化到社会文化的跨越, 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注释

11 许力生.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J].浙江大学学报, 1997 (3) :105-109.

22 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53.

33 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rter, and Edwin R.Mc Danie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oston 2009:384.

44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3.

55 陈俊森, 樊葳葳.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3) :126-128.

66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 2013 (6) :2-8.

77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27-31.

师专英语专业 篇5

1 研究对象

以丽江师专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与实施、就业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需求等四个方面。本次调查总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84份,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8%,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分别占35%、33%、32%。根据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了访谈提纲,就部分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20名学生和7名教师。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学生自我认知情况

自我评估是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不到位,在能力、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心理特征及个体差异方面无法准确和深入描述。评价途径单一,对个人和职业测评了解甚少,基本没有使用过测评工具。(见表1)

2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与实践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评估。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仍有57%的学生不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非常了解、基本了解的比例为2%、28%,13%的学生持不确定的态度。(见表2)

3 学生对专业与未来职业选择的认识

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存在对所读专业不感兴趣、期望不相符,职业发展前景模糊等情况。具体来说,认为“非常愿意”“愿意”“不愿意”从事与目前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18%、31%、52%;认为现在所学与将来工作“不确定”“不必要”和“根本没关系”的学生占总数的49%。

深入访谈中发现,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和调整后,对专业的认可度较高;但在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和了解后,二年级学生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工作“太辛苦”“工资低”“没前途”,对专业的认可度反而会降低;三年级的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强化和社会经验的总结后,对专业的认可度又会逐渐上升,并趋向于稳定。

4 学生对职业发展指导的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总体上学生对就业信息和专业实践经验的需求较高,不同年级对职业发展指导需求有一定差异,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时要进行差异化教学。

5 学生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前景的认识情况

调查表明,学生就业积极性高,信心饱满,毕业生职业去向明确,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发展,但自主创业能力尚待加强。(见表4)

访谈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如果不喜欢工作以后就跳槽的想法,可能导致将来岗位流失率高;从不同年级的差异来看,有20%的一年级学生对将来专升本的期望较高。此外,学生对岗位的收入待遇、工作性质期望值高;就工作性质而言,希望能从事管理工作,认为服务型、技术型的基层岗位工作“又苦又累”“工资低”,不愿意从事。

三 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

1 大学生职业规划认知差、主体意识薄弱

尽管就业竞争压力和学校教育使得学生有了一定的职业规划意识,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缺乏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和正确的职业认知,即便做了职业发展规划,也不能很好地执行和完善。

2 学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念的误区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生活状况,更是考核学校就业工作和办学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致使许多高校把职业指导教育的重心放在解决毕业生的“就业”上,不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和质量。因此,高校职业规划指导需要关注学生当前就业及职业的长远发展。

3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支持不足

高职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时偏少,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招生、就业形势的介绍、国家就业政策法规的阐释等。普遍存在诸如与专业结合度低;理论讲授过多,实践活动少;缺乏评估分析工具,师资专业性不强;课程效果评估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

四 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建议

1 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情感和职业规划意识

对于学生来讲主体意识就从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上体现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其次,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激发学生在专业方向发展的主体意识,改变自身目标缺失、期望过高等状态,提升职业发展能力。最后,借助相关分析工具和专业老师的帮助,对个人进行合理评价并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职业观,最终达到重视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2 建设全程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全程化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始至终都要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需要在高职专业类课程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中渗透职业规划思想教育,通过学生不断丰富准工作环境的认识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差异化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与指导。一年级学生处于自我和职业生涯的探索期,教育重点要放在正确自我认知、明确职业要求、培养专业情感;二年级学生则处于职业准备阶段,重点是根据岗位标准和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通过实习、兼职等形式获得工作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准员工”的身份,也是落实职业规划的阶段,重点是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组织应聘等服务工作,让学生顺利实现由学生向职员角色的转换。

特色化是指根据旅游行业特色开设专业职业规划课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就必须要让学生明确岗位的特殊性,了解行业职业发展通道。

3 加强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服务能力

学校应通过专门机构的设立与多部门、多学科形成合力,并在教学的软件和硬件上逐步完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教育学生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例如,设立专门的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职业信息资料室、开发职业指导交流平台(网站、QQ、咨询电话专线);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如创业大赛、职业规划比赛、模拟应聘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认识与体验;根据专业和学校特点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具有职业体验、技能训练和职业发展指导功能的校外教育平台。

通过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现状的调查表明,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增加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限于本人研究水平,本文仅是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的一次浅层次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与全面性都有不足,在职业测评工具使用与评估、课程建设与教育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平台打造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汪琳.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江 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34(2).

[2]稂艳玲,等.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 效模式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 报,2013(6).

[3]叶红英.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 成人教育,2012(5).

英语词典教学与师专英语教学 篇6

一、师范类专科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主要现状。

(1) 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在进入师专之前, 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 英语素养并未养成。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受过长时间的英语教育, 因而英语学习能力较强, 水平较高, 这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情况给英语教学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2) 综合学习能力上比较缺乏。与其他学科相比, 英语这一学科有自己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在词汇的掌握、口语表达、写作等方面均需达到一定要求, 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记忆, 这就造成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死记硬背, 但对于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 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一旦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就会对形成完善的英语思维造成影响,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

(3) 缺少扎实的基本学习能力。无论是词汇、语法、句法, 还是听力、口语、写作、阅读, 都需要建立在学生扎实的基本学习能力上。目前来说, 大部分专科类院校的学生在这一能力上都有所欠缺, 并且眼高手低, 遇到不明白的词汇不愿意动手去查, 知晓意思后不愿意去记, 导致下次再出现同一词汇还是不明白词义和用法。在听力方面也无法跟上教师和音频的速度, 在口语训练中表达不够流畅, 这些都是师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教学的主要现状。

(1)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目前就国内教育来说, 无论什么年级、什么专业, 都在进行积极的改革,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过去的教育模式过于传统, 师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也不可免俗的存在这一问题, 教师并没有根据教学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通常情况下, 在师专英语课堂上, 教师仅采用“讲授——接受”的教学形式, 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 使英语课堂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并不符合现在的教学要求, 不仅无法使学生对英语知识深入了解, 还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忽略英语教学的真正意义。在我国英语教学中, 一切教学手段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能力与英语思维, 让学生能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但在考试的压力下, 许多师专教师忽略了这一点, 反而将英语当成学生升学的工具, 仅注重成绩, 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一直处于缺乏培养的状态。

3.对学习工具 (词典) 的应用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 现在电子移动设备 (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的功能越来越多, 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传统英语学习工具——词典的重视性不够。

(1) 学生不够重视英语词典的作用。由于兴趣、专业等因素, 非英语专业的师专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忽略自身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学生们忽略了英语词典之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导致英语词典被束之高阁, 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购买一本英语词典。对他们来说, 英语词典并不是学习的必需品, 只是偶尔使用罢了, 是可有可无的。究其原因, 除了学生自身对应于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不高以外, 教师也有着主要责任, 许多英语教师对英语词典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我们也就不意外他们的学生为什么对英语词典不重视了。

事实上, 英语词典的作用已经远不止为使用者提供语义、语音和用法了。好的英语词典所展现的词汇网络功能十分强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的进步, 许多英语词典的功能也在逐步发展与完善, 可以无形中提高学习的词汇量不说, 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学生眼界, 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可以这样说, 再优秀的英语教师的知识面也不会比英语词典的更广。至于学生更喜欢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网络工具, 其优点是便携、查询方便, 但其提供的信息纷繁芜杂, 规范用语与不规范用语并存, 干扰信息较多, 学生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不够, 无法去伪存真, 有可能会有错误识记或受到其他干扰。

(2) 学生缺乏学习词汇的主动性。词汇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就好比地基对于建楼的重要性, 它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 词汇量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的各个部分。目前对于词汇的学习, 大部分师专的方法是教师讲授, 学生接受。这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 缺乏学习词汇的主动性。

二、英语词典教学与师专英语教学

1.语音教学与英语教学词典。检验一门语言学科的学习是否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口语表达。作为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 语音是师专英语教学的第一关, 任何一名学生在进入师专院校后都必须进行语音考核, 开始上课后还需要在开设的语音课上接受系统的语音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考核, 这些学生一般都会掌握语音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发音就十分标准, 因为虽然这些原理和规则可以在很多语音中得以体现, 但是英语单词的发音还是存在很多特殊性, 像地名、人名等等。例如gourmet学生在读它时根据一般规则会读成['gʊəmit], 这是错误的读法, 正确的发音应该是['gʊəmeit]。还有像Roosevelt之类的人名, 按照一般英文单词的字母组合规律, oo的发音是[u:], 学生一般会按照这种方式去读, 但实际上这个人名的正确发音中oo是读作[əu]的。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遇到人名或地名时就要勤查字典, 这是一条用于正音十分有效的途径。另外, 根据词典的国际音标注音来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减少口语表达上给对方造成的误解。例1:A:What have you been doing?You are so hot.B:Oh, I have come a wrong (此处应为long) way.例2:A:I’ve bought a big watermelon.B:How nice!A:Can you give me your knife?B:Shocked.

2.语法教学与词典。毫无疑问, 英语教师在语法的应用和掌握上都是驾轻就熟的, 但教师对语法的熟练掌握并不能保证学生不出现语法错误。例如, 经常有学生造出以下句子: (1) I bought one kilo of apple and three watermelon; (2) I think she is not right; (3) Yesterday we have seen a film.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单纯只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语法知识是绝对不够的, 还需要学生独自去查字典, 找出自己造的句子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这样双管齐下, 学生印象才能深刻, 确保对语法的正确运用。

3.词汇教学与词典。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 词汇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只有词汇作为保障, 语音才能发挥交际作用, 语法才不是抽象的规则。对于词汇的学习, 依靠词典来掌握词汇的语义和用法是十分有效的途径。目前, 在学生们倾向购买比较多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在这里, 笔者认为《柯林斯英语词典》也是很值得推荐的教学词典, 里面的词汇解释均采用完整的句子, 并且基本使用口语化和简单的词语, 易读易懂。例如capsule这个单词, 该词典是这样解释的:A capsule is a very small, rounded container with medicine in the form of a powder inside, which you swallow.这个的的英语解释用的单词都比原单词浅显易懂, 不仅让学生完整而准确的掌握词义, 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造句。

综上所述, 词典教学在师专英语教学中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 学生查字典查的多了、勤了, 英语思维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游甦萍.英语教学词典与师专英语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 2001, 01:82-83+103.

[2]张慧.英语词典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词汇教学的作用研究[J].英语教师, 2015, 06:151-153.

[3]陈霞.关于师范专科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J].赤子 (上中旬) , 2015, 21:311.

师专英语专业 篇7

一、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五年制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招收初中起点的毕业生, 这些学生文化课基础差, 没有文化底蕴, 入学时年龄小, 自控能力差,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长远的打算, 无论“情商”“智商”都很低下。加之初中体育课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而缺乏规范性, 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 并且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女生, 青春期不愿意运动, 因此就出现了学生上课比较懒散, 对运动技能项目不感兴趣, 积极主动学习意识不高, 参与运动的欲望不强等问题。

二、理念滞后, 教法陈旧

首先, 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教师为中心、掌握运动技能为第一”的思想还处于主导地位。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势必就减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过程中如果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的, 过分强化运动技能的教学, 只重视少数尖子生的选拔和培养, 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自主健身习惯的培养, 不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情的实际情况, 总是一味地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 这样就会出现学生喜欢体育活动, 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其次, 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学前教育体育教学还没受到足够的重视, 体育专业教师人数较少, 兼职较多, 加之体育课外活动、早间操、竞赛等活动, 使体育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研究教法。专业教师的匮乏及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少等原因, 使体育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法的研究和创新, 导致简单、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重复使用。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学生只能机械的模仿, “照葫芦画瓢画葫芦”, 不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依赖性增强, 泯灭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影响了体育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没有统一的规划教材, 课堂教学随机性大

目前, 吉林省五年制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没有统一的规划教材, 大多采用高师专业化院校的教材或高职院校的地方教材, 有的是四年制中师的体育教材的翻版, 教材的选用也是“各自为政”, 显得零散而缺少系统性, 没有充分考虑五年制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 盲目拔高或专业化太强, 理论性的课程太多, 而与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的内容又很少, 这样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实用性、操作性不强。虽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进度对教材内容可以进行取舍, 但它是一把双刃剑, 处理的不好就会出现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学期教学的随机性、年段教学的重复性等显性问题。同时没有统一的规划, 教材还会出现教学大纲的不完善、培养目标偏差等隐性问题。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器材少

目前, 由于吉林省五年制师范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没有统一的规划教材, 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沿袭四年制中等师范学校的衣钵。从表-1可以看出, 教学是按竞技运动项目排列、按竞技运动结构安排内容, 主要还是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 涉及幼儿体育内容不多, 新兴体育项目和时尚体育项目很少, 女生比较喜欢的健美操、瑜伽、手指操等内容因场地、师资, 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课程设置没有重点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 只是对个别运动项目进行简单的叠加和复制, 没有把师专学前教育体育的师范性、教育性、专科性、幼教性等因素统筹安排在课程里, 造成课程设置的偏差, 进而影响到目标的达成。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直以来, 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基本上是以定量的这种单一的方式, 基本上是教什么就考什么, 然后根据测试的项目累计给出一个分数 (百分数形式) 为最终评定标准。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不仅偏窄, 而且容易导致评价的功利化。可以想象, 那些被忽视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的幅度、培训过程等方面产生的原因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学生, 将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缺乏教学评价将会影响他们体育活动及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摘要:现阶段, 五年制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与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无论是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定位等软件方面, 还是在场地、器材等硬件方面, 都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需要发展, 需要创新, 更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五年制师专,学前教育,体育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冬华, 冷小刚.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42-46.

[2]黄正平.五年制高等师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32-35.

师专英语专业 篇8

一、音乐课程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一)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

1.学历层次的不一致。据笔者对和田师专音乐教研室教师的实际调查发现:该教研室在职教师一共有13名教师,其中获得本科学历的有11人,硕士学历的有2人。学历层次的不同很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的不一致,以致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2.师资队伍的不健全。教师队伍的结构决定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据对该校音乐教师调查发现,在13人中,有近30%的教师所授的课程并不是教师在校期间所修的主专业。由此可见,解决当下音乐教师的匮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

3.学术研究普遍较低。众所周知,支撑学校的软实力就是教师队伍的庞大且强硬的业务水平。然而,和田师专音乐教师在这方面却略显薄弱。因为音乐课程多半是教学生吹拉弹唱等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因此大多的教师更偏重于关注技能方面的训练,相反在学术研究上,他们不太擅长,也并不太感兴趣。

(二)教学语言使用现状

1.学生对教师语言的接受状况普遍较低。现如今,伴随社会大发展、民族大团结的推进,很多少数民族基本实现汉语的普及。当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基本实现。运用国家通用语(汉语)交流,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者的常态化。然而,一般化下总有特殊性存在。针对新疆自治区对于汉语的普及问题,南疆地区就是特殊。尤其是处在和田、喀什地区的一些偏远的农村,受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会说汉语的人还是很多。

(三)师生互动模式状况

1.学生对音乐知识接受程度高低差距大。众所周知,回课效率的高低往往折射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作为工作在和田师专的一名音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回课率有很大的差距。一般而言,汉族学生回课率比较好,从而说明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然而对于来自南疆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回课效率往往不太乐观。因为基础教育及汉语听课能力的薄弱,导致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有些学生完全听不懂教师讲述的内容。如此接受程度势必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进度。

2.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行为表现。维吾尔族是一个激情洋溢的民族,热情的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对于音乐及舞蹈的灵感也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对于音乐课程,大部分学生充满着热情和期待。然而,针对和田师专学前专业培养对象专门是幼儿教师,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的原因,导致部分乐感好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因此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难易适中,也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的有效途径。

3.教学发展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笔者通过调查及观察发现,和田师专学前专业学生不仅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因该地区生活节奏相对比内地城市慢,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比较松散。他们不愿意接受有难度的知识,哪怕稍微一点也会激起反感。当然,如此现象势必让教师陷入两难的困境,使教学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中。当然教师为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严格地要求学生,然而因为学生基础水平的薄弱及早已习惯的生活态度突然被打破,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如果教师不施加压力,任其自然发展,势必影响教学质量,更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化解教学发展与学生实际情况是每个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前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1.学前专业学生普遍没有专业基础。就和田师专学前专业而言,学生在进校之前普遍没有专业基础,可以说其专业水平就像一张空空的白纸。据调查,这样的空白纸在很多教师眼中很招喜欢。因为纸上没有任何勾画过的痕迹,教师可以直接在其纸上作出美丽的画作。相反,如果是一张已经画过的纸张,要想画出美丽的图画,首先得将原先留有的痕迹清除掉,这样就浪费了很多精力。然而,虽然“空白纸”是音乐教师比较喜欢的学生,但不得不承认存在一定的弊端。譬如,学生上课明显显现出吃力,对于基本技术很难达到全部掌握。当然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起来都很吃力,更就谈不上知识的扩展。

2.学前专业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差导致听课效率低。出于和田师专学前专业音乐方面教材的编写都是汉语的缘故,学生在掌握知识时也应该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然而由于该校民族学生部分来自艰苦偏远农村,他们并不具备汉语交流能力,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也并不乐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同样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改变南疆地区整个幼儿基础教育状况。我们应该从日常的课程教学入手,努力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技巧培养力度,通过提高质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摘要:在幼儿领域日益成熟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幼师方面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技能技巧方面的提高是学前教育专业不可忽视的环节。当然音乐课程的提高也被划分在内。然而就南疆民族地区而言,音乐课程教学并没有出现预期理想的状态。本文就以南疆地区高校-和田师范专业学校为例,粗略阐述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原因的分析。

关键词:学前专业,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成因

参考文献

[1]陈磊.安徽省农村小学音体美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以安徽省三县为例.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5(14):5.

[2]郭燕花.维汉双语教学模式成效与问题调查研究-以新疆疏勒县小学双语教学为例.当代教育与文化[J].2012(4):3.

师专英语专业 篇9

一、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

我国2004年公布的高职专业目录的分类是“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 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 分设19个大类, 下设78个二级类, 共532种专业。专业大类中的二级类专业体系可称为专业群。现在多数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规划和建设由院校的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确定。通常而言, 专业群是指高职院校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 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 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 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 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 并代表着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专业群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核心专业的带动作用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水平, 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培养与建设, 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 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享, 发挥集“群”效益实现“1+1>2”的功能, 提高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对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这才是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路径

1. 构建合理的运行体制, 为专业群建设保驾护航。

专业群需要构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管理体制。同时在该体制构建的基础上, 进行以目标考核为导向的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专业群骨干教师培养机制, 强化教书育人和服务意识的激励措施, 建立正确的政策导向, 充分调动专业群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建立与专业群内涵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专业群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表明, 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群建设中, 不仅要加大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还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方并举, 提高专业群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连云港师专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 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采取“学训交替、双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外贸人才。其理论成果已经显现, 王宏、李海川主持的连云港市级课题《高职高专外语专业“双证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ZH200706) 已经通过鉴定和验收, 以该课题为基础的《高职高专“双证结合”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获得2012年连云港市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这一模式在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以及电子商务专业中全面推广实施。本专业群培养的学生以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和熟练的商务和办公技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各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三年协议就业率高达95%以上, 形成了生源和就业的良性循环, 体现了社会对本专业群办学质量的肯定。

3. 搭建“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 建立“双证融通”机制。

专业群建设中课程是核心,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关键。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 必须把握工作岗位、课程性质和授课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工作岗位群和国家职业资格的相关标准, 又要考虑帮助学生职业生涯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专业迁移能力。通过“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现动与静、个性与共性的互动。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搭建了以平台为基础, 以模块为方向的课程体系。其中, “平台”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群基础课组成。“模块”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而设置的, 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而组成, 分为专业必修与选修两大模块。同时, 该课程体系将学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有机衔接, 建立“双证融通”机制。相关课程的设立, 既能满足其职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 也能帮助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从而获取相关从业资格。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模式将课程与考证、教学与就业有效地融合,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求, 实现了“双证”融通的多元化课程目标。

4. 整合实训资源, 强化实践育人, 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整合现有的实训资源, 建设符合专业群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训中心, 实现专业群校内实训资源的共享。同时, 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 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形成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体系。专业群实训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校内实训结合课程实训为主, 辅以校外实训及实习, 增强应用型、操作型学生的培养。目前依托已经立项的省级《港口涉外商务实训基地》, 正在建设一所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现代物流、外贸单证、报关与货代于一体的实训中心, 大力引入企业合作机制, 联合开发和运作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顶岗实训提供条件保障。

5. 优化师资队伍, 建设高效的专业群教学团队。

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的师资来自于6个不同的专业, 各有其专长。但是如何让这些教师在同一个专业群建设理念下工作, 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专业群运行机制下的师资建设方案, 整合师资资源, 优化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

6. 确立评价体系与标准, 引导专业群建设的方向和效果。

构建专业群建设评价机制, 就是要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健全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 坚持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逐步形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 要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率、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水平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7. 立德竖人, 以生为本, 做好专业群学生思想工作。

要坚持探索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新情况、新特点, 做好群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在建设过程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群内的专业整合不够合理, 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现象。

通常, 专业群要以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关、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的技术能力要求的若干个专业整合而成。但实际上很多专业群的专业划分不够科学合理, 很牵强地把一些不相关的专业划分到同一个专业群里, 或大都仍限于现有学院或系部的内部, 很少有跨院、系的专业群合作。这样, 相关资源没有得到共享, 同时还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

2. 专业群的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亟需完善。

对于专业群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 或者是将其等同于某一专业的建设。群的建设有其名而无其实, 也就是虽然从机制上建立了专业群, 但实际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专业建设思路上, 与之配套的组织管理形式也没有更新, 这都极大地制约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

3. 专业群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现象之所以存在, 关键在于专业群的评价机制没有建立。事实上, 由于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起步晚, 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尚无现成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供借鉴。

摘要:专业群建设已经开展数年, 实践证明这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的建设实践, 分析了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 从专业群的管理运行体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建设以及评价体系与标准的确立等方面, 提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专业群构建基本路径, 以指导和促进专业群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路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 (教高﹝2003﹞8号) [Z].2010-04-06.

[2]沈建根, 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

[3]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1, 20 (6) .

[4]梁慧社.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构建[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0 (5) .

[5]韩继红, 李曙明.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3 (27) .

师专英语专业 篇10

1 原培养方案的分析

1.1 原培养方案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原方案按课程类型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职业课、个性选修课以及实训环节五大板块, 把选修课全部计算在内有50多门课程;按课程性质及学分构成可分为公共基础课23学分, 专业基础必修课32学分, 专业必修课20学分, 专项必修课36学分, 教师职业必修课13学分, 实训必修课11学分, 个性选修课16学分。

1.1 原培养方案的存在问题的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 领导和老师探讨过程发现教学方案存在着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 首先是术科课程比例太高, 这虽然为学生一专多能的“一专”训练了坚实的技术能力, 但也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理论基础, 偏离了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这一规格定位, 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体育教师的岗位。其次是方案容易误导任课老师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当作是运动训练学校的学生, 甚至当成了专业/职业的运动员来进行教学, 特别是在各级行政管理机构/部门热衷于比赛成绩并以之衡量教学单位及老师的绩效的情况下, 长期停课训练的情况也就都遇得到。第三是考核方式的落后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简单地把课程分类为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和术科课, 只进行题库出卷、技术考评或两者简单结合这样的考核过于呆板, 按照各科的教学与考核大纲建立综合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力的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 新培养方案的分析

2.1 新培养方案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学校要求新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设置。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职业教育平台和素质教育平台五个平台;共有 (括号内为学分数) 公共基础课 (21) 、素雅课程 (4) 、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 (74) 、综合实践课程 (9)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18) 、素质教育环节 (6) 和创新教育环节 (4) 构成课程模块。基本特点是课程规模的小型化、学科术科学分比例的合理化、专项方向绝对性的轻淡化以及藏羌体育研究的学术化。

2.2 新培养方案体现的专业培养改革思路

首先是素雅课程和创新课程的增加, 体现了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视以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大学生不能只懂一门职业技能, 应该加强提高综合素质, 并且具有推动文明发展科技进步的创新能力。虽然阿坝师专体育教育专业是专科层次, 但办学思路需要与本科接轨, 也为专业的升本作好铺垫。根据实际定立培养目标, 培养能胜任学前中小体育教学、管理、训练和竞赛工作, 并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宽出口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一专多能型体育人才。学校地处藏羌民族地区, 对于族群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发扬来说, 条件得天独厚, 义务与生俱来。

2.3“模块”化理念构架课程体系

要让学生在专科三年较短时间内掌握到“够用”的理论知识和“好用”技术技能, 那就要精简课程以令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训练。以精品课程的要求来建设主干课, 根据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调整其它课程, 这样既能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解决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 也可使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模块有被誉为“运动之父”、“体育之母”的田径、体操;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又包括几个模块:体育理论模块、运动人体科学模块、大众体育运动项目模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时尚体育项目模块;在专业方向模块设置在三四五学期开设各6学分共18学分。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化构成有利于将内容、功能相近的课程进行归类, 有利于因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进行模块内容的调整提乃至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

2.4 考评体系的新思路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应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术科考核中, 单项的技术指标或技能评定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这个科目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尤其在专项课程上, 考核维度应当体现出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专项理论、专项实践 (包括场地知识、裁判法以及专项教学能力的实践) 等方面的能力。考试的方式上来说, 应当注重成绩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 传统的细则评分法例如理论的大题库抽考、技能的多考官评定、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公式统计等评定方式还是有其现实依据可继续执行, 而对于具有创新性成果的同学可以由教研室/组专家的一票法直接作出肯定性的成绩——这不能简单理解为主观, 而是催生创新。

3 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中的关键任务, 解决学生来学校干什么的问题, 是紧跟时代步伐持续进行的工作。在订立人才培养方案时, 必然要考虑师资团队的构建。通过师资团队的建设, 不仅能造就一批教师脱颖而出, 同时也能有效的推动方案的实施, 进而有效的推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步伐, 使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于社会的需要。

摘要:本文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民族师范学院<筹>)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例, 对比分析了新旧培养方案的结构特点、优劣异同, 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 为高职高专相同或相近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阿坝师专,专业建设与发展,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覃荣周, 王琪林.成都休闲保健服务行业的市场分析[J].商, 2012, (16) :170-171.

[2]覃荣周.营养补充对减轻运动疲劳的效果分析[J].金田, 2012, (12) :363.

上一篇:国产动画电影下一篇:装备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