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

2024-07-16

慢性肾衰(精选十篇)

慢性肾衰 篇1

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22例, 女18例, 年龄21~68岁, 平均45岁。本组均为原发性慢性肾衰, 均为维持性血透治疗, 最长8年5个月, 最短3个月, 每周血透1~3次, 每次3~9 h, 平均6 h。40例均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水肿、头晕等尿毒症症状外, 均有心悸、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双肺明显湿啰音, 心率快, 奔马律。高血压34例, 血压150~230/90~120 mm Hg。血尿素氮31.2~56.5 mmol/L, 血肌酐636~1 332 μmol/L。40例患者均有心脏扩大, X线示心胸比例增大, 伴单例或双侧胸腔积液8例, 超声心动图示有不同程度的左房、左室增大及室壁肥厚, 少量心包积液4例, 心电图示ST-T改变17例, 阵发性房颤4例, 频发性室早2例。

2治疗和结果

取坐位, 双腿下垂, 吸氧, 40例患者均立即进行急诊透析, 先单纯超滤1 h左右, 脱水量视心衰症状是否改善而定, 大约2.0~2.5 L, 后改为常规血透, 必要时增加透析次数, 1次/d, 连续2~3 d。合并高血压者予心痛定10~20 mg或卡托普利25~50 mg含服, 严重者静脉滴入长效硝酸甘油、硝普纳等。贫血严重者透析时可输注浓缩红细胞1~2 U。经治疗后, 肺部啰音均明显减少, 甚至完全消失, 症状缓解, 临床治愈达到100%, 无1例死亡。

3讨论

3.1 容量负荷过重是40例患者急性左心衰的主要原因。

慢性透析患者水平衡均不正常, 超滤不充分或透析间隙进水过多, 使心脏前负荷增加, 左室舒张末容量增加, 心搏出量及心排出量增加, 增加心脏作功和心肌耗氧, 均可促发心肌肥厚, 导致心力衰竭。本组32例有容量负荷过重占80%, 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患者的体质量、尿量, 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量, 食盐每日不超过3 g, 两次透析间体质量增加量不超过干体质量的4%~5%。每周血液透析2~3次, 每次透析10~12 h[1]。

3.2 高血压是CRF患者导致左心衰的重要因素。

本组高血压34例, 占85%, 严重高血压, 增加左心衰后负荷, 血压控制不理想, 易造成左心衰反复发生。对容量依赖性高血压, 可通过透析至干体重, 有效地控制血压, 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可行ACEI、ARB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可改作血液滤过 (HF) , 因为HF能有效地去除中分子物质、血管收缩物质及体内过多液体, 更容易地控制血压。如无条件做HF, 可选择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 它不仅有效清除中小分子物质, 吸附部分PA、ATII, 能有效降低血压, 减少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 提高生存质量,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

3.3 贫血是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又一原因。

尿毒症患者贫血主要是EPO缺乏所致, 并与长期透析中缺血、凝血、溶血、出血和抽血有关, 加上毒素对造血功能的抵制、原料的缺乏、铝中毒等进一步加重贫血。贫血使心肌缺血、缺氧, 并处于高搏出量状态, 致使心肌肥厚、扩张、心功能受损, 为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均有贫血。

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 肺部啰音均明显减少, 甚至完全消失, 症状缓解, 临床治愈达到100%, 无1例死亡。结论透析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主要原因是容量负荷过重、高血压和贫血。

关键词:慢性肾衰,左心衰

参考文献

[1]佐中孜, 秋叶隆, 庞宝珍.血透析疗法.军事医学出版社, 2000:110.

慢性肾衰竭护理论文 篇2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 年 5 月~ 12月收治的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结论:通过临床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临床治疗 ;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由于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虽然是肾脏病变的晚期表现,但经过适当治疗,特别是近年开展透析疗法与肾移植以来,预后大为改观,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对 2013 年5月~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3岁,平均42岁。氮质血症6例,尿毒症14例;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肾小动脉硬化3例,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 1 例。

1.2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纠正加重肾衰竭的因素是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和促使其有不同程度恢复的关键。可采用饮食疗法,应用必须氨基酸,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治疗高脂血症或痛风所致高尿酸血症。临床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85%。

2 护理

2.1 休息和活动

一般卧床休息,但应根据病情和活动耐力,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如对于严重贫血、出血倾向、心力衰竭及骨质疏松者,要卧床休息。长期卧床患者应指导或帮助其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避免发生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对能起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其进行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劳累和受凉。活动时以不出现心慌、气喘、疲乏为宜,要有护理人员或家属陪伴、协助活动,一旦出现不适、应暂停活动并卧床休息。

2.2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是改善生命质量和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护理应越早越好。合理摄入蛋白质。既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又要防止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因减少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能使血BUN降低,尿毒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少摄入植物蛋白,如花生、豆类及其制品。因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多。设法去除米、面中所含的植物蛋白质,如可采用麦淀粉做主食。如感觉饥饿,可食用芋头、马铃薯、苹果、马蹄粉、萝卜等。保证充足的热量为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应供应125.5 kJ(30 kcal)/(kgd)的热量,以糖类和脂肪为主,可食用植物油和食糖。伴有高分解代谢或长期超量摄入不足的患者,可经胃肠外补充热量。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叶酸和钙质的食物,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多食磷的摄入。氮质血症期,应采取低磷饮食,即≤600毫克/天。多食钠的摄入。通常根据体重、血压、尿量、血清钠等指标,并结合病情调整钠的摄入。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应限制钠的摄入,≤3 g/d。又因慢性肾衰患者钠贮存功能减退,可有钠缺乏倾向,加之长期应用利尿剂以及呕吐、腹泻致脱水时,常伴有低钠血症,因此饮食中不宜过严限制钠盐,每天可给食盐4~6 g。钾的摄入,如尿量>1 L,不需限制饮食中的钾。多尿或排钾利尿剂的使用导致低血钾时,可增加含钾量高的食品或谨慎补充钾盐。

2.3 病情观察

每日定时测生命体征和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心功能、水肿、尿量、体液平衡情况及相关系统表现。

2.4 对症护理

少量多餐,特别是少进食油腻食物以减少恶心、呕吐,呕吐者用甲氧普安(胃复安)。协助患者早晚及餐后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晚间睡前饮水以避免夜间脱水导致血尿素氮相对增高。注意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观察以及早发现消化道出血征象。如有头痛、失眠、躁动,将患者安置于光线较暗的病室,保持安静,注意安全及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严重贫血者应协助其缓慢坐起或下床,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出血倾向者,活动时应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以防止皮肤黏膜受损,同时尽量不使用纤溶药。患者因瘙痒不适,常易抓破皮肤,导致感染.且影响睡眠和休息,所以应勤用温水擦洗,勤换衣裤被单,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忌用肥皂和乙醇擦身。严重水肿者应按水肿的`护理要求进行皮肤护理。

2.5 预防感染

以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为多见,其次是皮肤和消化道感染。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咳嗽、咳痰、尿路刺激征和尿液改变及白细胞增高等感染征象。但因患者反应差,发生感染后常无高热等表现,应加强预防,注意保暖和室内清洁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以防交叉感染。因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故对血透者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尽量减少血液制品的输入等,一旦发现感染,应选择对肾脏的毒性小的抗生素,并及时控制病情。

2.6 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理、发病过程和加重原因、治疗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其明确本病虽然预后较差,但只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消除或避免加重病情的各种因素,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

3 讨论

护士能掌握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的表现,并能及时发现,紧急处理。患者学会正确护理皮肤,掌握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患者知道正确判断内瘘的通畅,并能做好内瘘的保护工作。患者居家会行腹膜透析,并能及时发现并发症。提供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鸣. 综合性肾保护的最新概念[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3(3):333-336.

[2] 张文红,徐秀花,张秀云,等. 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人医从行为的研究 [J]. 护理学杂志,2003,18(2):89-90.

[3] 马莉冰,张洁,王晶 . 高龄慢性肾衰竭病人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 [J]. 护理研究,,21(4C):1064-1066.

慢性肾衰的研究近况 篇3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机虚实夹杂,阴阳交陨,正虚邪实贯穿于本病的始终。

正虚为主:一些医家认为慢性肾衰之正虚主要表现为脾肾阳虚,由于慢性肾衰病程缠绵迁延日久,因此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脾与肾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病理关系。如脾虚湿困,运化不健,气血化生不足,无以养肾;肾虚不能制化水湿,水湿寒邪愈盛,失于摄纳,精微不能固撮,使蛋白尿、血尿长期不消,加重了精血的亏耗,则更伤脾肾,气虚及阳,久病及肾,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可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之病证。因此,慢性肾衰患者以脾肾阳虚居多,其中又以肾阳的衰败为根本。有人认为慢性肾衰患者脾肾虚损乃为其素因,且以肾虚为主。素因肾元之气亏虚,气化不健而分清泌浊功能下降,致使“湿浊”贮留体内,应当排出的湿浊不能排出,久之使湿浊化为“溺毒”,且“入血”为患。这种病之标邪(主因)的产生,乃为肾虚或脾肾两虚所造成的,并为病之根本。另有一些医家认为慢性肾衰以气阴两虚为多见。认识的差异,可能与地域、原发病、临床经验、收治病人的轻重程度以及辨证侧重点都有关。故宜因人而异,不可定论,如有人根据本病病变日久、逐渐损伤正气的特点,认为不论初期先伤阳,还是先伤阴,病至后期必阴阳两损、气血两伤。

正虚与邪实并重:有人认为肾衰多由毒瘀所致,毒入营血,瘀毒互结,内侵于肾,一则肾体受损,二则脏真受伤,致气化无权,脉络失约,肾门开阖不利,命门受损,相火失助所致。有人认为由于脾肾阳气虚衰,气化不及,升清降浊的功能受到破坏,不能及时疏导、转输、运化水液及毒物,因而造成湿浊、湿热、瘀血和尿毒潴留,形成因虚致实,虚中夹实的复杂局面;这些夹杂的病邪,虽然源于正虚,一旦留滞停蓄,又会反过来阻碍正气的升降,虚实寒热间也呈动态变化。

邪实为主:沈氏[1]强调湿热是贯穿CRF始终的病邪,并认为外邪侵袭“逢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人认为慢性肾衰中湿浊、瘀毒既是正虚所致的病理产物,又反过来进一步损伤正气,使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从而进一步加剧病情的发展。这也正应了近来一些医家提出的“浊毒”学说,他们多认为由于脾肾衰败,二便失司,三焦气化严重障碍,分清泌浊功能下降,浊阴难从下窍而出,故停留于体内,阻遏气机,壅塞三焦,波及脏腑,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出入失衡。气因水壅,水因气闭,水湿浊邪蓄积而不得下泄,清浊相混,继则或化热生毒,生风动血,或化郁成痰,蒙神闭窍,或浊瘀内结,戕伐五脏,诸症蜂起,产生肾衰的种种表现。

由此可见,正虚有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虚損,邪实则有外邪、水湿、湿热、瘀血、风动、蕴痰寒化或热化等诸般变化。因而有以正虚为主,正虚邪实并重,邪实为主等不同病机变化特点。

中医药治疗肾衰

辨证论治:慢性肾衰的病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病情深重。为了便于临床治疗,传统上将慢性肾衰分为正虚和邪实。正虚诸证包括: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邪实诸证包括:外感,痰热,水湿,湿浊,湿热,瘀血,风动,风燥。肖氏等[2]独辟蹊径,以整体功能代偿疗法治疗慢性肾衰。他们认为这是对中医整体观念、脏腑相关学说、治未病理论和西医代偿理论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是将CRF时肾脏自身的功能代偿扩展至脏腑间整体的功能代偿。即CRF时不仅要积极治肾,而且还要根据CRF的发展变化规律及与全身各脏腑的关系,积极地调治相关脏腑,增强各脏腑自身的功能和对肾功能的代偿能力。并根据各脏腑参与代偿的先后顺序,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人对脾肾阳虚型用金匮肾气丸,肝肾阴虚型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气血两亏型用八珍汤,浊毒犯胃型用黄连温胆汤,随症加减,配合中药灌肠,治疗160例,显效65例,有效57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达76.25%。吴氏等[3]从脾论治慢性肾衰,她们认为慢性肾衰常以脾胃病变为首发见症,后以脾肾两虚贯穿始终,提出湿浊碍脾、胃失和降为尿毒症早期的主要病理证结;脾肾两虚、阳不化气为尿毒症之渐,病之本。治疗早期化浊醒脾,和胃降逆,中晚期则以健脾益肾,强调健脾可斡旋中运,有助疾病的稳定与康复。

辨病论治: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还要根据病情的发展采取辨病论治。在这方面不同医家均有独到之处,但不外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如淡氏等[4]采用健脾益肾活血排毒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中药自拟方治疗本病42例,总有效率88.1%。

其他疗法: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一种独特、有效的方法。临床和实验证明,中药灌肠有结肠透析作用,能清除血中氮质,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减轻水肿和临床症状,使早、中期的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有所恢复。如有人用化毒降浊汤灌肠治疗慢性肾衰30例,方用:生大黄30g,蒲公英30g,丹参30g,制附片15g,生黄芪30g。浓煎200ml,每日1剂,分2次作保留灌肠,保留时间在30分钟以上。结果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其中BUN或Cr治疗后下降至正常者6例。

综合疗法:由于慢性肾衰病机复杂,单一疗法起效慢,故临床上应该采用多途径给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提高疗效。如有人从益气温肾、化瘀泄浊立法,采用中药口服、灌肠、静脉注射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4例,显效率54.17%,总有效率83.33%,均明显优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沈庆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认识和临床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2-44.

2 肖相如,张绍武.整体功能代偿疗法治疗慢性肾衰临床研究.湖北中医杂志,2002,24(3):9-10.

3 吴燕燕,李自强.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脾论治浅谈.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3):35-36.

慢性肾衰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慢性肾衰住院患者, 男47例, 女51例, 年龄26~69岁, 其中69~61岁27例, 60~51岁19例, 50~41岁17例, 40~31岁12例, 30岁以下23例;病程3个月~10年。200μmol/L≤血Cr<300μmol/L者19例, ~400μmol/L者29例, ~500μmol/L者50例, 血肌酐小于200μmol/L或大于500μmol/L者未列入观察范围。98例中60例有慢性肾炎病史, 38例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用规范后的灌肠法) 50例, 男23例, 女27例, 对照组 (用一般保留灌肠法) 48例, 男、女各24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无统计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用金水宝, 每次5粒, 每日3次口服, 静点丹参注射液及中药 (生大黄30g、制附片10g、蒲公英30g、牡蛎30g、地榆30g、泽兰20g) 浓煎保留灌肠;治疗组采用规范后的灌肠方法, 即: (1) 中药浓煎成150~200ml, 应用纱布滤去药物残渣, 药液温度37~40℃; (2) 灌肠前嘱患者排尽大小便, 取右侧卧位; (3) 选用细肛管, 用石蜡油润滑管端, 缓慢轻柔地插入肛门20~25cm; (4) 灌药时速度要慢, 压力宜低, 药液平面不宜高于肛门口25cm; (5) 药液灌完后, 慢慢拔出肛管, 嘱病人平卧休息, 用一小枕抬高臀部10cm。对照组采用一般的保留灌肠方法 (见西医护理学教材) 。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10、20、30天分别进行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检查。

1.4 疗效判断标准[1]

按全国第一次中医肾病会议讨论制定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症状基本缓解, 生化指标明显改善, 血肌酐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可改善, 生化指标改善, 血肌酐下降50%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 生化指标无改变, 血肌酐不下降;发展:症状及生化指标变坏, 血肌酐升高。

2 结果

治疗30天后, 治疗组显效18例, 有效16例, 无效8例, 发展8例, 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显效11例, 有效12例, 无效11例, 发展14例, 总有效率70.83%。经Ridit分析, 两组R差别显著 (P<0.05) , 说明治疗组 (用规范后的灌肠法) 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虽然肾移植手术和血液净化技术给慢性肾衰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 但由于其费用昂贵、技术复杂, 难以普遍推广, 广大的慢性肾衰患者将依赖内科非透析治疗。在我国, 慢性肾衰的治疗对中医药寄予很大的希望, 综合现代文献, 其思路集中于:保护残存的肾功能, 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 改善机体中毒症状, 即中医的扶正、排毒、化毒疗法。本文采用金水宝口服, 金水宝具有补肺益肾的作用, 可提高慢性肾衰患者的抵抗力;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 增加肾脏的血流量。规范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能使中药药液在结肠停留2h以上, 使中药的有效成份最大限度地从结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 发挥最大的“排毒”及“化毒”作用, 一方面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 即发挥其泻下祛毒的作用, 即“排毒”作用, 另一方面促进代谢废物分解、转化的作用, 即“化毒”作用。我们临床观察到一些患者用药后并无泻下反应, 但肾功能也得到了改善。因为国外也有人发现大黄及大黄鞣质能降低BUN、Cr, 影响血浆游离氨基酸谱, 抑制肝脏和肾脏合成尿素, 降低血氨, 增强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 从而促进机体氨质的再利用过程, 降低血中甲基胍和GSA水平, 改善氨基酸组成比例, 纠正低钙高磷血症, 从而达到降低BUN、Cr和缓解尿毒症症状的目的。由此可见, 在护肾及充分改善肾循环的前提下, 采用正确的灌肠方法是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关键。

综上所述, 规范后的保留灌肠法合并金水宝口服、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 对慢性肾衰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同时由于本方法使用方便、价廉、安全、无副作用, 值得推广使用[2]。

摘要:对98例慢性肾衰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 (规范后灌肠法) 与一般保留灌肠比较, 疗效有显著差异, 且使用方便、价廉、安全, 值得推广。

关键词:保留灌肠,中药,慢性肾衰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516.

遭遇慢性肾衰,选腹透or血透 篇5

慢性肾炎的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早期可给予相应的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蔡先生在经过生活方式以及药物干预后,血清肌酐仍持续上升至735.4μmol/L,已处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阶段——终末期肾病,药物治疗已不能有效控制肾功能恶化进展。据报道,当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10.5mL/(min·1.73m2),则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经计算,蔡先生的GFR为8.79mL/(min·1.73m2),需行肾脏替代治疗。

目前,肾脏替代疗法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应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包括原发病、身体状况、血管条件、工作情况、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结合当地医疗技术条件,选择最符合患者情况的肾替代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改变肾替代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目前采用最多的腹膜透析方式,对于还保存有残存肾功能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蔡先生,建议选择前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那种更好呢?能不能相互转换呢?

腹透和血透的特点

1.透析效率

每周3次,每次5小时的血液透析与每周7日,每日24小时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简称腹膜透析)(8升)几乎都能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若从尿毒症的间接指标(日常生活能力、血清蛋白浓度、贫血)来判断,腹膜透析纠正氮质血症的能力胜于或不比血液透析差。腹膜透析的透析效率与腹膜的性质、腹膜容量(注入透析液的量)等机体方面因素相关。和血液透析不同,腹膜透析几乎不可能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决定透析量,尤其在腹膜和腹腔状态难以维持长期透析时。若反复发生腹膜炎,腹腔内粘连导致腹腔容量减少,腹膜性质变化(如高度纤维性肥厚)均会使得透析率降低。据报道,使用高渗或乳酸透析液其效率也会降低。在发热和感染所致的高分解状态时,因不能提高透析效率,故腹膜透析亦不能充分控制尿毒症。因此,腹膜透析仅对没有高分解状态且腹腔状态良好的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才有明显效果。

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血液透析在短时间内清除尿毒症物质,使内环境发生急剧改变,常出现“失衡综合征”,特别是在清除过程中,因血浆有效循环量减少而出现低血压或末梢循环衰竭等症。此症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醋酸透析液向血内移行而加重。心排出量减少和末梢血管弹力降低,使不少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严重并发症。腹膜透析对内环境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小,心绞痛、低血压的发生率甚低。因缓慢地纠正尿毒症物质而易控制体液依赖性高血压,故对有心血管系统损害的肾功能不全,较血液透析为宜。

3.对糖代谢的影响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糖代谢异常,经透析可随肾功能的改善而好转。但葡萄糖是透析液里形成渗透压的物质,每日经腹膜透析能吸收30~150克,若大量吸收则成为高脂血症和肥胖的诱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子。

4.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多伴有严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血液透析管理很困难,故对腹膜透析寄予很大的期望。但腹膜透析透析液内含1.2%~4.25%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高血糖患者若过度饮水,增加的体液会诱发高血压和肺水肿。若为控制因此而增加的体液,则需用更高渗的葡萄糖透析液,从而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这点来看很难说腹膜透析是种适当的疗法。

5.并发腹膜炎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至今对腹膜透析的器械、操作方法都做了很多改进,选用先进的器械已使其发生率从原来每月2个患者中发生1例,减少到20~30个患者中有l例。但由于设施不完备,腹膜炎的发生率依然是高的。

6.生活上的限制及其他

血液透析的不便在于患者为了透析需依赖特殊的治疗设备,同时在时间上、活动的范围上也都受到了限制。而腹膜透析的原理、设备、操作方法等各方面均远比血液透析简单,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决定透析时间和地点,有利于患者复归社会。就费用而言,腹膜透析在没有腹膜炎时比血液透析便宜,若伴发腹膜炎需住院用抗生素治疗时则未必比血液透析便宜。此外,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后:①对腰椎的压力增加,常诉腰痛;②腹压升高易引起腹壁疝;③腹部胀满引起食欲不振和向透析液内漏出蛋白等而导致营养不良。

肾脏替代疗法的选择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要综合考虑以下问题:费用要合理,并发症及病死率低,生活质量高,生存期长,同时结合当地医疗条件及患者情况等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高,适合于较年轻(<65岁)的患者,但需要费用昂贵,同时还受供体困难和伦理学等因素制约。

而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相比,因腹膜透析有更好地保护残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可以自己在家庭操作等优点,适合于较年轻的(<65岁)、外周血管不易造瘘的,以及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无血液透析条件的农村患者,但鉴于透析治疗费用巨大,对于那些享受医保政策而腹膜透析的报销费用又低的患者可能不合适。

血液透析目前开展较为普遍,适合于那些年老的(≥75岁)、生活无自理能力,以及有腹部病变、肥胖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但血液透析对中分子毒素清除能力较差。不过随着高通量透析治疗新模式的出现,血液透析已经不局限于清除小分子毒素,对中分子毒素也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慢性肾衰 篇6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 (200±15) g, 40只, 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许可证号:SCXK (沪) 2003-0003, 饲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实验动物中心, 清洁级饲养, 人工光照, 阴暗各12小时, 45%左右相对湿度的普通设施中, 自由饮食, 饲料由上海必凯公司提供。适应性饲养1周。

1.2 实验药物

肾衰灵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熟地15g、淫羊霍15g、半夏9g、黄连6g、制大黄9g、桃仁10g、当归15g、积雪草30g, 水煎浓缩至1.5g/ml。赖诺普利:上海五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10mg, 批号:060304。

2方法

2.1 造模及分组

造模组应用Platt法切除大鼠5/6肾组织制作CRF模型。2%戊巴比妥钠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左肾切除2/3肾组织, 术后10天行右肾全摘除。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肾衰灵组10只、赖诺普利组10只, 并使治疗前各组间肌酐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另设正常组10只。

2.2 给药方法

治疗药物根据人鼠剂量换算约为人剂量的20倍, 治疗组予肾衰灵方3g·kg-1, 对照组用赖诺普利20mg·kg-1大鼠, 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 各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 每次10ml·kg-1, 连续8周,

2.3 取材

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首先分别置代谢笼内留取24小时尿液, 末次给药后禁食12小时, 摘眼球采血, 分离血清后待测。

2.4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肾功能[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血脂:CX4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磺柳酸比色法检测。

2.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均值±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3结果

3.1 肾衰灵对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见表1。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与赖诺普利组比较△P<0.05

3.2 肾衰灵对CRF大鼠血脂的影响

见表2。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与赖诺普利组比较△P<0.05

4讨论

5/6肾切除大鼠模型是研究肾小球硬化的常用模型, 其病理改变在于早期出现肾脏代偿性肥大, 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和高压力, 继而出现肾小球硬化和间质性损害。用微穿刺等方法证实, 肾小球硬化时, 残余肾的单个肾单位肾小球滤过率增多 (高滤过) , 血浆流量增高 (高灌注) 和毛细血管跨膜压增高 (高跨膜压) , 即所谓“三高”, 是机体为适应大部分功能性肾单位丢失的自身调节。在此代偿过程中, 肾脏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积聚, 系膜细胞增殖等, 该模型大鼠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 (angiotensin, Ang) Ⅱ浓度显著升高, 且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 可明显减轻该模型的肾小球硬化[1]。因此本实验选取此模型, 并以赖诺普利作对照。

中医认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血络瘀阻、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机演变的基本特征。肾衰灵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 方中黄芪大补元气;熟地黄补肾益阴养血、补精益髓, 共为君药;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当归补血活血, 积雪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补肾化瘀,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共为臣药;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茯苓健脾、利水渗湿, 淫羊霍温肾助阳, 与熟地配合阴阳双补, 共为佐药;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半夏燥湿化浊、降逆止呕, 甘草调和诸药, 共为使药。全方具有健脾补肾、活血降浊的功效。

有研究表明, 蛋白尿是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肾活检也发现, 每天尿中含蛋白的量超过1g的肾小球肾炎 (GN) 患者极易出现肾小球硬化和肾脏疤痕, 每天尿中含蛋白的量超过2g的GN患者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的几率大大增高[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降低蛋白尿及延缓肾功能下降趋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模型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增加,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肾衰灵、赖诺普利组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 , 肾衰灵组明显低于赖诺普利组 (P<0.05) 。提示肾衰灵具有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且疗效优于赖诺普利。

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研究已经证实, 高脂血症可诱发和加剧肾损伤, 促进肾小球硬化。对阿霉素大鼠喂以高脂饮食较标准饮食组大鼠尿蛋白明显增加, 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基质的扩张更为明显。人类Ⅲ型高脂血症的患者, 其血浆中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及载脂蛋白E (ApoE) 水平增加, 临床可有肾损伤的表现。在肾小球疾病的研究中发现, 患者肾组织脂蛋白沉积与临床和病理学改变有相关性。有脂蛋白沉积的患者主要为与低密度脂蛋 (LDL) 及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有关的ApoB和E, 较无脂蛋白沉积的患者有较严重的蛋白尿及较高的肾小球硬化倾向[3]。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TC、TG、HDL、LDL值, 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增加,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肾衰灵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赖诺普利组 (P<0.05) , 赖诺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提示肾衰灵方对CRF脂质代谢异常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肾衰灵通过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进而达到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目的。

摘要:目的:观察肾衰灵对慢性肾衰 (CRF) 大鼠肾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赖诺普利组、肾衰灵组, 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血脂。结果:模型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脂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增加 (P<0.05) , 肾衰灵、赖诺普利组各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 , 肾衰灵组明显低于赖诺普利组 (P<0.05) 。结论:肾衰灵有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能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 进而达到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目的。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医药疗法,@肾衰灵/治疗应用,大鼠

参考文献

[1]陈香美, 李岩, 李文歌, 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减轻肾小球硬化机制的探讨.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8, 14 (3) :139.

[2]吴永贵, 林善锬.蛋白尿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新见解.中华内科杂志, 1998, 37 (11) :772.

慢性肾衰患者腹膜透析的家庭护理 篇7

腹膜透析 (腹透) 是透析方式中最早被采用的治疗方式。腹透利用人体天然的半透膜-腹膜作为透析膜, 腹膜的面积一般为23.2 m3, 有效的透析面积为腹膜总面积的1/2左右。由于腹膜毛细血管的内皮和基底膜的限制, 过大的分子不能从腹膜透出, 如血内的细胞成份和大分子的球蛋白等。腹透过程中由于弥散和超滤作用, 达到清除代谢产物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使患者身心安泰, 恢复正常的生活。通过临床的观察与护理, 体会到腹透患者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临床资料

本组38例患者, 男20例、女18例, 年龄 (45.3±6.3) 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 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动脉硬化2例, 慢性肾盂肾炎2例, 梗阻性肾病1例, 多囊肾1例, 均为尿毒症终末期。腹膜透析次数4次/d。

2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预防

2.1 腹膜炎是腹透的主要并发症, 也是长期导致腹透失败的主要原因, 及时治疗腹膜炎容易治愈。观察透析液的混浊度, 有无发热腹痛等早期症状。因此对每一个腹膜炎征兆应非常警惕, 腹膜炎时可以预防的。家庭透析时需要一个清洁的透析环境, 一个专用房间, 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备有紫外线消毒装置, 定期常规消毒30~60 min/d。

2.2 透析时,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者和透析者必须带口罩, 操作者洗手戴手套。严格检查腹透液温度, 袋有无破漏, 透析液有无混浊和絮状漂浮物, 注意透析液出厂批号, 如有异常及时更换。

2.3 为防止透析管路细菌污染, 对慢性长期透析患者, 在接头处加用一密封小盒, 内装2.5%碘酒纱布, 减少感染机会。

2.4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长期透析患者体内蛋白丢失, 免疫力下降, 给予患者优质蛋白饮食。定期输新鲜血液和氨基酸, 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3家庭护理的科学性是腹透顺利进行的关键

3.1 心理护理 患者离开医院回到家中, 自己和家人应掌握腹透知识, 患者应正确对待病情, 科学的掌握护理技术, 这是自救的过程, 主动和医生配合, 及时沟通反馈信息, 积极地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

3.2 饮食护理 进食高热量 (每日热量≥35大卡/公斤体质量) 、高蛋白 (鱼、瘦肉、牛奶、蛋) 、高维生素 (B族维生素和含丰富VC食物) , 低钾、低盐饮食避免高磷饮食, 如:黄豆、牛肝、羊肝、鲤鱼。

3.3 透析前测体温、脉搏、血压、体质量, 填写腹膜透析记录。

3.4 按医嘱注射药物到透析液袋内, 在注射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 并于每次入液前才注射, 切不能早上便配置1 d的药物。

3.5 如室温低, 透析液在使用前须加温到38℃, 但不应放入热水中加温容易污染, 应放入保温箱内定时加温;如室温>24℃, 则无需加热。

3.6 透析时检查腹透管道、透析液、连接管道是否通畅, 透析液是否新鲜, 浓度和有效日期是否正确, 有无漏夜的情况。

3.7 透析时每次输入腹腔内透析液为1500~2000 ml, 正常约为10 min输完, 而透析液引流出来约为15 min可引流完毕。

3.8 每次透析时正确记录输入、排出量。观察颜色透明度有无凝块。定期做细菌学检查, 透析结束后再1次测体温、脉搏、血压、体质量, 填写好腹膜透析记录。

3.9 保持腹膜透析管皮肤出口处清洁干燥。用无菌纱布覆盖, 每日更换敷料, 并消毒皮肤和透析管道连接处。

3.10 更换管道、透析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打开腹透装置的任何部分, 都要注意无菌操作, 操作前后均要彻底消毒, 拆接后以无菌纱布密封包扎。

3.11 连接管道定期更换 (2月更换1次) , 透析液在腹腔停留期间应夹闭管道。

3.12 保证腹透管在正确位置, 定期做腹部X线透视。

3.13 定期做血钾、钠、钙、磷、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常规化验, 避免低钠、高血钾症的发生。

3.14 患者生活起居衣物应选择宽松、舒适、柔软、无刺激性衣料。患者喜欢的运动一般可以继续进行, 但运动前要向医生咨询。有一段时间, 患者会出现情绪沮丧, 家属、朋友要多给予安慰和帮助, 患者会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4小结

对38例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 患者和家属都能严格掌握腹膜透析的无菌操作规程,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腹膜透析的长期有效治疗, 取得了患者的合作,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从事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活动, 以体现了患者的自身价值,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腹膜透析是维持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的依靠。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在家庭生活中治疗的关键。方法腹膜透析过程中疾病的预防, 治疗及效果。结果腹膜透析是维持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的依靠。结论腹膜透析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慢性肾衰 篇8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90例, 所有病例的诊断标准和分期均参照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和分期”。门诊患者62例, 住院患者28例。其中男47例, 女43例, 年龄17~78岁, 平均43岁, 血肌酐 (Scr) 136~707.2μmol/L。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 糖尿病肾病22例, 慢性肾盂肾炎9例, 高血压肾病9例, 多囊肾4例, 梗阻性肾病4例, 药物性肾病4例, 缺血性肾病3例, 原因不明4例。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5例, 对照组45例, 两组患者均病情稳定, 在年龄、性别、病因、临床分期和肾功能损害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饮食, 口服复方α-酮酸,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纠正贫血, 控制高血压等一般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 还给予肾衰宁胶囊, 6粒/次, 3次/日口服;爱西特, 5~6片/次, 3次/日口服, 3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项目及检测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Scr、尿素氮 (BUN)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 以及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心肌酶等常规检查。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指导原则》的疗效。 (1) 显效: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 Ccr增加≥30%或SCr降低≥30%; (2) 有效: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 Ccr增加5%~30%或SCr降低5%~30%; (3) 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判断条件者。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45例患者经肾衰宁胶囊、爱西特治疗3个月后, 显效率22.22% (10/45) , 总有效率73.33% (33/45) ;对照组45例患者, 显效率6.66% (3/45) , 总有效率28.89% (13/45) , 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0.01) , 见表1。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组治疗后Ccr明显升高, Scr、BUN明显下降 (P<0.01) ;对照组治疗后Ccr明显下降, Scr、BUN明显升高 (P<0.05) 。两组相比, 治疗前后Ccr、Scr和BUN的变化幅度均差异非常显著 (P<0.01) 。治疗组4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肝功能、心肌酶异常改变, 未出现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 未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见表2。

讨论

如何治疗CRF, 延缓其进展一直是临床工作的主要课题。在西医领域, 饮食疗法、复方α-酮酸、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钙离子拮抗剂 (CBB) 等药物对防治CRF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在中医中药方面, 含有大黄、丹参等中药组方对防治CRF也取得了一定疗效。肾衰宁胶囊是目前被广泛用于CRF治疗的常用中药, 肾衰宁胶囊的主要成分有大黄、丹参、太子参、牛膝、黄连、半夏、红花、茯苓、陈皮、甘草。研究证实, 大黄入脾胃经大肠, 具有泻下、解热毒、散瘀通经的作用, 减少肠道对毒素的吸收, 还能通过抑制肾小球代偿性肥大、系膜细胞增生、清除氧自由基和降低肾脏的高代谢水平等机制, 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1]。另有报道丹参、红花具有活血化瘀, 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增加肾血流量, 提高肾小球滤过率, 同时还具有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生, 减轻肾小球硬化, 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2]。肾衰宁胶囊作为复方制剂, 比单味大黄、丹参等更有效, 通过利湿降浊、活血化瘀、益肾健脾、补益气血的作用, 能直接清除体内毒素, 改善症状, 延缓CRF进展。

爱西特是一种新型碳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肠道吸附剂, 不溶于水, 不为消化液或细菌所分解, 不被人体肠道所吸收, 以原型从粪便排出, 其表面有丰富的大小不同的孔径, 构成了巨大的表面积, 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吸附表面积每克达1000~1400m2, 吸附肠道内中分子及小分子代谢产物, 使毒性物质不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被排出体外, 改善了慢性肾衰患者的消化道症状, 延缓了CRF的病程进展, 推迟了进入替代治疗的时间[3]。

本研究证实, 在饮食疗法、复方α-酮酸、控制血压、降低肾小球囊内压等一体化治疗基础上, 配合应用肾衰宁和爱西特, 对中早期CRF起到协同治疗作用, 改善了肾功能, 延缓了CRF的进展, 为中早期CRF患者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虎章, 王文浩, 黄大伟, 等.肾炎康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 2001, 12 (3) :169-170.

[2] 徐曼, 王逸平, 孙伟康, 等.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慢性肾衰竭时肾功能及内源性内皮素释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1, 15 (1) :39-42.

慢性肾衰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我院住院肾衰早期、肾衰竭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50例, 其中糖尿病肾病56例, 梗阻性肾病16例, 原发性肾病78例;年龄33~78岁, 平均 (56±12) 岁;营养治疗时间5~44 d, 平均 (17.4±10.9) d。排除透析患者。

1.2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综合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膳食调查采用3 d回顾、营养软件处理;营养状况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 (SGA) ;治疗前后患者一般情况、化验指标制成调查表, 专业人员预调查后正式调查并进行百分制打分, 然后考察其整体改善率。统计采用x¯±st检验和χ2检验。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方案无统计学意义。

1.3 改善率分级标准

<50%为无效, 50~70%为进步, 70~100%为显效, 100%为治愈。无效+进步为无效率, 显效+治愈为有效率。总体改善率为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

1.4 肾衰分期

肾衰早期 (血肌酐106~405 μmol/L) , 肾衰竭期 (血肌酐405~707 μmol/L) [1]。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营养状况

治疗前营养不良发生率55.3%, 治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率46.0%, P<0.01。

2.2 治疗前后能量、蛋白质摄入情况

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组无明显改变, 而梗阻性肾病和原发性肾病组则改变明显, 结果见表1。

注:*P<0.01

2.3 治疗前后蛋白质来源分布

治疗前患者肉鱼奶蛋及大豆类优质蛋白摄入比例偏低, 治疗前后分别占总蛋白摄入量的44.1%和73.5%;大豆蛋白分别占优质蛋白的10.0%和35.1%, 治疗后比例明显提高, P<0.01。

2.4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有所上升, 血肌酐、尿素氮下降, 但血尿素氮下降较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变。

2.5 治疗后总体改善率

无效率17.8%, 有效率由56.7%增至82.2%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462, P<0.005) 。

3讨论

3.1 合理的营养治疗可缓解残存肾单位的破坏速度和尿毒症症状[1], 不适的营养治疗可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和营养不良的加剧。早期采用优质低蛋白方案, 可减轻高蛋白引起肾小球高过滤和缓解尿毒症表现, 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足够的能量摄入可保证低蛋白饮食有限氮源的充分利用, 从而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改善蛋白质代谢;限量范围内提高高生物价的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摄入、限制非必须氨基酸丰富的植物蛋白食物的摄入, 可减轻肾脏负担、防治营养不良的发生[2]。本次采用适量高的能量摄入、优质低蛋白饮食, 在保证血浆白蛋白适宜水平基础上, 减少蛋白质和磷的摄入水平, 从而减轻肾脏负担和改善营养不良。血尿素氮是营养治疗中反应蛋白质摄入状况的敏感指标, 据此可了解患者膳食蛋白质摄入和机体蛋白质代谢状况。综合考虑患者营养治疗前后食欲、治疗依从性等自觉症状和行为、血清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以及SGA评估结果, 总体改善率明显提高。

3.2 大豆蛋白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受到关注。动物实验和糖尿病肾病的人群研究报告表明[3][4], 大豆蛋白对降低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不全恶化有益, 特别是改善该类患者脂质代谢优于动物蛋白。本方案在食谱设计上增加了大豆蛋白的摄入比例 (基本保证占优质蛋白的1/3左右) 。

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案, 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缓解尿毒症症状、改善肾功能, 从而改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42-547.

[2]黄万琪.临床营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21-223.

[3]袁伟杰, 叶志斌, 金慧敏, 等.肾脏病营养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227-228.

慢性肾衰 篇10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20例CRF患者均符合《肾脏病学》[2]诊断标准,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28~65岁;肾功能检测尿素氮(BUN)18~25mmol/L,血肌酐(Scr)280~750umol/L;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8例,慢性肾盂肾炎7例,肾病综合征13例,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6例。

方法:①对照组: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及西药对症治疗。②试验组: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及西药对症治疗,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综合疗法:患者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综合治疗,包括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维生素B12、力蜚能、血塞通、前列腺素E1等保护肾功能、纠正贫血、抗炎、降压等对症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同时臀部抬高10~15cm,可使灌肠液顺利流入结肠,并使药物与肠道充分接触,有利于肠道毒素的排泄,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以及延缓药液的溢出。

灌肠前药浴锅控制药液温度为39~40℃,若温度达到41℃以上,灌肠液能使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烫伤肠黏膜,影响治疗效果。若药液温度低于38℃以下,会因药液温度过低刺激肠道,出现肠蠕动异常,引起腹部不适而不利于药液的保留,而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护理时须注意保证温度适中的药液滴入结肠内,以利疏通经脉、畅流气血而共奏药效。

插管深度及滴速:为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选肠肛管要细,插入深度要适度,滴速适中。我们选用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14号导尿管,插入深度为18~25cm,药液量为200ml,在15分钟内灌毕,并使患者保留药液时间为45~90分钟,以提高临床疗效。

操作方法:灌肠前排空二便,将200ml灌肠液在药浴锅内加热至39~40℃,将药液挂于输液架上,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另一端头皮针和末端过滤器减掉后接一次性导管,排尽管内空气,关闭调速器,轻轻扩肛,用石蜡油润滑过的导尿管轻缓插入肛门内18~25cm。插管时如遇阻力,轻轻拔出少许后再重新插入。药液滴完后关闭调速器,拔出导尿管后用卫生纸轻轻按揉肛门数分钟。嘱患者保持屈膝卧位15分钟左右,对于年老体弱者,可令其保持原体位30分钟左右。待45~90分钟后或不能忍受而排便时起床排便。

评价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肾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50%;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肾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下降30%~5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肾功能各项指标下降<30%。

较佳的操作方法:无不适症状、药液保留45~90分钟;不适合的操作方法:腹部不适,药液保留时间<45分钟或>90分钟仍不能排便及排出药液者。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中药知识,交代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及如何配合,并告知其操作、治疗的安全性,耐心做好解答工作,消除其紧张心理,使其积极配合。同时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过程中应胆大心细、稳重、忙而不乱,给病人及家属留下良好印象,从而产生信任感。

饮食护理:控制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不食富钾食物,如无浮肿则正常进食食盐,如有浮肿则控制饮水及每日食盐摄入量。午饭后2小时左右灌肠,不应空腹或餐后立即进行灌肠,以免影响疗效及诱发不良反应。

排除禁忌证:实施结肠透析前测量生命体征,检查腹部情况,向患者解释透析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询问有无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痔疮、肛裂、肠手术及直肠狭窄等中药保留灌肠的禁忌证,进行肛门指检,若发现异常则暂停治疗。

结 果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4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5.7%,不良反应发生率7.1%;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讨 论

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导致肾实质进行性损害,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地区、生活条件及卫生习惯等不同,引起慢性肾衰的病因所占的比例,各地可能不一致。我国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最多,占50%~60%,慢性肾盂肾炎次之,占15%~20%,再次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引起。据发达国家统计,如美国报道糖尿病肾病占第1位,高血压次之,慢性肾小球肾炎降为第3位。

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灌肠液温度、插入深度、手法熟练程度及患者配合有關。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大部分临床症状是由尿毒症毒素引起,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物质能产生尿毒症的全部症状。国内外专家基本认同,尿毒症毒素是一群物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这些物质聚积在血液中,其中包括由肾脏降解排泄的激素、多肽等物质潴留。肠道黏膜血管丰富,物质交换速度快。中药保留灌肠由于体位改变,药液可到达高位结肠,充分扩大了结肠黏膜的可滤过面积,有效地清除了肠道内及血液内的有毒物质,促进血液中毒素的降低及肾功能的恢复。

上一篇:建筑工程材料研究管理下一篇:填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