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学法指导

2024-08-23

语文课堂学法指导(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学法指导 篇1

一.用范读引领, 教给学生诵读方法

阅读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和学生为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的方式, 它是联系阅读教学活动中诸因素的纽带。在教师、学生、阅读教材和阅读教学方法这些基本要素中, 阅读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小组合作的语文诵读课堂教学中一开始我每天坚持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诵读示范, 我深知教师的示范诵读会唤起学生的诵读欲望并增强他们的诵读兴趣, 因此在一节课中我不止一次的范读, 每读一次都先提出具体的诵读要求, 读后请学生来谈听的感受。当然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什么时候开始诵读, 把握恰当的时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诵读篇目非常有名的而且短小精悍的文章, 并且诵读运用的技巧简单的文章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七律·长征》这样的经典诗词。教师在课堂上多次范读让学生跟着诵读, 课堂的效果会非常好也会让学生有强烈的共鸣意识。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听上多遍, 然后让学生自己诵读, 这种方法的效果显然不利于学生诵读兴趣和热情的激发.笔者多年的教学感受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经典作品的魅力, 但是等到他自己展示的时候他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不知怎么开口好了。因此, 笔者认为在一开始诵读的时候, 学生能更好的张口诵读, 全班一起来的实际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当然随着行动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后面就可以有一些诵读的水平较高的学生来领诵, 这样一方面可以落实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一方面还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竞争热情当然要防止课堂成为几个优生展示的舞台。所以笔者认为根据每个具体的诵读材料的内容来定, 采取现场即兴点名的方式或由学生自主选定诵读学生的方法来定是诵读教学能在不同的情况中受到很好效果的有效做法。

二.随文指导诵读技巧, 提升学生诵读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教师的范读和优秀学生的个体诵读活动后,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文体不同的诵读技巧:首先是关于语调的问题。语调指句子的升降高低。语调是贯穿整个句子的, 只是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语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 可分为四种:升调, 降调, 平调, 曲调。诵读时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体味和把握这种情感的基调, 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运用声音把它比较准确地再现出来。要懂得“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全面掌握文本背后的故事, 这样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比如在诵读《西花厅的海棠花》一文时, 由于作者是老革命家邓颖超她在文中表达了对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怀念和真挚的情感, 学生不了解的时候认为文本写的豪迈愉悦, 在全面了解邓大姐的写作缘起时, 学生也明白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深情后面的无限缅怀和感伤。关于语速方面的指导主要是让学生养成深刻研读的习惯, 在诵读前先仔细研习文章, 这样才能更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诵读需要的语调。

其次关于语速的问题。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 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在诵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 比如在诵读《鼎湖山听泉》时, 当读到作者受到鼎湖山泉水的感染而心情非常喜悦的时候, 这一部分应表现的欢快, 兴奋, 紧张些, 语速应该是快一些;而在诵读《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一文时表现对莫泊桑的深切缅怀时, 这部分的内容是沉重, 追忆的, 语速应该慢一些。而在叙述事件的部分应该用中速。关于语速的教学指导点拨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 很多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经常因为速度快而出现了吐字不清的情况, 笔者认为应该首先让学生把握诵读的基本速度, 以此作为基准, 根据内容调的处理。在诵读时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去把握语言的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 用不同音量把语句的跌宕起伏充分表现出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很有效的。

再次是关于节奏停顿的问题。语言的节奏美需要恰到好处的来运用停顿来体现。段、句群、句子间的停顿, 需要教师在实际中根据文本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建立语感, 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句例, 培养学生迅速把握。从而真正通过恰当的语音停顿, 达到意蕴无穷的效果。这个环节在操作过程中, 笔者认为最为合适的文本就是文言文, 也就是古人所言的“句读”训练。

三.通过多层次合作, 整体优化诵读水平

随着小组合作的诵读教学不断走向深入, 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 小组之间,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开展多层次的诵读教学合作, 来整体优化诵读教学水平。小组之内常用的诵读方法有配乐诵读、个别领诵读、组内成员间对读、小组之间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笔者在行动研究中切实感受到, 应该根据不同的文本, 采用多层次的诵读小组的合作法。比如读散文诗歌:可采用配乐诵读, 个别领诵读, 组内成员间对读等几种诵读方法综合展示。读小说戏剧:学生分几组进行表演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可以全文诵读, 也可部分诵读。读说明文、议论文:可采用小组之间男女对读、分小组读限定时间快速诵读等。

四.通过诵读展示, 体现学生诵读水平

首先, 诵读教学的行动研究课堂上小组合作有序进行到一定阶段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诵读展示, 来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特诵读水平。笔者这里所说的展示, 并不仅仅是指小组间的展示, 更重要的是小组间成员互相赶超, 尽最大努力到达各自目标的高水平状态。笔者在班级的诵读小组中, 经常能够看到几个小组间的同学互相合作的情况, 特别是对于大家共同面对的难题, 同学们经常发现, 各自为政的解决方案很难行得通, 目标难以达到, 这是因为最初在分组的时候, 将班级里诵读某一方面能力较强的同学平均分到各组。要想达到目标, 只能几个小组合作。这样的分组方法更重要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参加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实际上正是在这样的展示活动中进一步体现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指导方法 篇2

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让读占鳌头,避免议论纷纷,自由诵读太多。我曾听过不少这样的课,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学生只需在教师超强的表演能力下,配合好教师读读书,作作陪衬即可。课堂不是靠学生自己从语言文字的咀嚼和品味中产生情感,而是靠教师大段大段煽情的, 甚至是声泪俱下的语言感召,达到情感的高潮。

课上完以后,学生脑海里除留下教师的表演,对文本语言文字并未留下多少记忆。为什么要强调读的重要性? 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读的目的和作用。

我们大致可以把语言分为口头语言规范语言和精美语言,要使规范语言和精美语言内化成学生的习惯语言,增强语感,只有在掌握了大量书面语言以后才能实现,因此书面语言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积累是对母语最好的学习。只有多读才能充分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和思想碰撞。

教师要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潜心会文的读书习惯, 这种好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使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我们要记住:生命的苍白与丰富,浅薄与深邃,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阅读经历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后,教师要迅速地引导到感情朗读上面来:说得这么好,能把你的理解和情感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吗? 那么,该怎样读呢? 你尽可以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读得这么好了,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 如果学生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还可以指向读:看来理解这句话还有些困难,这样吧,我们再好好把这句话读一读,还要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向别人讨教一下,你一定会有新的感触。师生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研读和一次次对语言的品味中受到语言文字的浸染、滋养,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这样水乳交融的。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分析表达都要用读和品来统领,整个阅读教学过程都应是从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受到人文性的熏陶的,

以读代说,以读代训,以读代练,以读代写。在不断地读中,达到以读促理解,又以理解来促读,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正所谓以读促思,读中悟情。

人教版第十册的《桥》,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洪水袭击这个村庄的时候,老支书像一座山一样,冷静地带领着一百多村民通过一座窄窄的桥转移,他果断地做出决定,共产党员靠后,让群众先过,甚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留到了最后。

刚送走最后一个群众,桥塌了,留在最后的父子俩被洪水卷走。有的教师带着学生一个劲地分析:老支书什么举止深深地打动了你,使你最受感动?分析完一个段落就走向另一个段落:还有那个地方让你深受感动? 可偏偏就是不深入朗读。

都说得这样动情了,为什么不顺势指导读呢?愤悱之处,是需要用感情朗读来宣泄和倾诉的呀! 我心里不禁想着。后来才发现,教师是等全部分析完再来读, 甚至有些地方只安排一下齐读便作罢。这样读成了课堂的一种点缀,仍是以繁琐分析为主。

怎样安排读呢?我们在重点处的教学时,说到哪儿,就读到哪儿;读到哪儿,就指导到哪儿;指导到哪儿,就再读到哪儿。很通俗,很好操作,很有效果。这样做,就把理解、感悟与读书的层次性融为一体了,师生的感情随着读书的深入,不断升华,词句积累也在其中了。

二、阅读技巧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做阅读题的排头兵,是做阅读题成败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首先要读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去读,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答题的效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对于比较易读懂的文章,基本上读2-3遍即可,对于很难读懂的文章,大凡需要读到4-5遍,此时的这些阅读看似浪费时间,其实是恰恰相反的,因为只有在读懂文章的前提下再答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窘境。

此外,默读时要做到有针对性,学会取舍,对于重点的语段(如揭示课文中心思想或阐述道理)要详细地研读,对于叙述性(陪衬中心思想)语段要快速地一眼带过,这样详略得当地阅读文本,才能大幅度地提高阅读效率。

(二)题段对应,编排有序

对,是阅读中的保障兵,是节省做阅读题时间的基石。从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大多数阅读题下面的问题与阅读材料的段落是一一对应的。

有时出现下面的问题与上面的每个自然段一一对应,有时下面的问题与上面的自然段是一对多的,这样就需要先看有几个问题和几个自然段,做到心中有数,在答题时,快速地定位到相应的段落,这样就会避免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从第一自然段读起的现象,同时会大幅度地节省阅读的时间。

(三)快速定位,学会摘抄

定,是阅读中的攻坚兵,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成败。学生在读阅读问题时要搜索问题中的关键字和关键词,直接去上面相对应的段落里去寻找,当找到相对应的字或词后,进行文本分析, 此时问题的答案不在前面就在后面,有时在前一句或者前一段,有时在后一句或后一段。

当找到符合问题的答案时,要进行合理的摘抄,避免抄得过多或者不足,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迹的规范整洁。有时在文本中没有合适的原句符合问题,这样就需要整合语句,结合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话进行整理概括。

(四)水滴石穿,勤能补拙

练,是阅读中的后勤兵,直接关系到阅读能力的长足提高。阅读的能力是在阅读量、知识积累、做题联系等条件下逐渐提高的。

注重学法指导,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学法指导;语文教学;有效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将有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注重学法指导,构建有效课堂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有效课堂,其核心是指学生在教者的引导下“学得有效”,课前的学法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不可缺少。通过关注学情、研究学情,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的45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一、注重学法指导,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把“有效”作为生成精彩课堂的源头活水,教师注重教学内容整合,注重学法指导,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注重学法指导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要求我们在备课中,必须对教材的知识点加以整合或重组,使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并最大限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帮助学生整理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时,归纳“徒”在该文中出现的两种解释:一是“光”,另一个是“只”,又罗列“以”的一词多义,在该文中出现三种解释:用、把、因为,学生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碰到“以”,就会有选择地来辨别该句的“以”是何种意思。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建立了一个范式,有利于学生运用类似方法来梳理归纳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解释。

注重学法指导利于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教法的设计要灵活多样,要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诗词课型设计中,一是考虑诵读,二是赏析品读。读侧重于动,教师配乐朗读,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感受诗词的独特韵味。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先有感情地范读这首词,为学生做表率,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读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作者远大的抱负之感,读出了一代伟人的豪迈胸襟。看到学生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时,觉得做语文教师是幸福的。我用真情感染了学生,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采用同桌互读、小组选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合作读,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较好地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音乐美、意境美。赏析侧重于静,要赏得透彻,赏得百花齐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在读中赏,在赏中悟。采用修辞法赏析、重点词赏析、主旨句赏析,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赏析感悟,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其他学生纠正补充,教师点拨归纳,这样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构建有效课堂。

二、注重学法指导,构建有效课堂的实施平台

注重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有

深度的交流讨论。例如,在教学《陈涉世家》时,我把设计的问题出示在黑板上,学生组成小组,把问题分配给个人,先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问题,然后在组内交流学习的成果,疑难问题共同探究解决,最后各组汇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注重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重学法指导,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在教《孔乙己》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创作此篇的时代背景,学生自主疏通字词,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提供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平台。其次是细读和精读文本,通过文中对孔乙己的描写,个性化地刻画了孔乙己的性格,分析出孔乙己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原因,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和麻木。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了学法指导,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注重学法指导,构建有效语文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方面。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唐余富.注重学法指导 建设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2(03).

[2]田青地.注重学法指导 建设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3(02).

一年级语文课堂朗读的指导 篇4

一、抑扬顿挫变换节奏

词语必须经过多读、多记才能牢固掌握, 在指导孩子读词语的时候, 为了避免一遍一遍朗读带来的枯燥, 我采用了抑扬顿挫, 变换节奏的方法。比如有一组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我是这样指导孩子朗读的, 也许孩子们天生对音乐比较敏感, 对于节奏感强的节拍表现极大的兴趣。于是我说:“下面, 请同学们仔细听, 看看老师是用怎样的节奏来读这些词语的?老师看看谁模仿的最像, 跟老师读的节奏一样。”一听这话, 孩子们劲头可大了, 谁都跃跃欲试, 不甘落后, 竖起小耳朵认真的听了起来, 于是, 我不时地变换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的节奏读着词语, 孩子们也聚精会神地模仿着。过一会我又说:“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 老师慢读, 你也慢读, 老师快读, 你也快读, 可要仔细听好了。”读一会之后, 再增加难度, 与老师相反读:老师快读, 学生就慢读;老师慢读, 学生就快读;老师大声读, 学生就小声读, 等等以此类推, 在不断地高低快慢的变换朗读下, 同学们轻松地记住了这些词语。

二、巧妙引读加深记忆

一年级的课文, 短小精炼、结构整齐, 因此要求背诵的篇目也比较多。怎样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就把书上的内容掌握了, 而不至于在课外再增加孩子的负担, 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指导孩子学习《阳光》一课时, 我在指导孩子读熟课文的基础上, 采用了拆句引读的方法。老师读:“阳光像———”学生读:“金子。”老师读:“洒遍———。”学生读:“田野、高山和小河。”老师读:“田里的禾苗, 因为有了阳光, ———。”学生读:“更绿了。”老师读:“山上的小河, 因为有了阳光, ———。”学生读:“更高了。”等等, 就这样, 老师想让孩子记住哪些关键性的句子, 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到哪里, 也可以男女生互相引读, 这样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 很快地就会记住了这些句子。

三、随性表演提高兴趣

鉴于一年级课文, 动作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 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随意做动作, 只要能够帮助你记忆就行。在教《影子》一课时, 孩子们在记忆“影子常常跟着我”一句时, 有的同学摆动小胳膊做出小跑的姿势, 有的手脚并用一蹦一蹦地跟在其他同学后面, 通过动作理解并记住了“跟”字, 在记忆“影子常常陪着我”一句时, 同学们有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表示“陪着我”, 有的跟相邻的小朋友搂着肩膀表示“影子就像好朋友一样, 陪着自己”。通过做动作, 不但记住了句子, 还理解了“跟”和“陪”的不同, 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以上是我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朗读指导方法, 其实还有很多方法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那么我们就会为孩子们创设出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

语文课堂学法指导 篇5

江苏省江都市小纪小学 马丽萍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而接下来,有关朗读训练的具体操作,却有好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究。比如:如何在朗读训练中张扬个性;如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等等。

关键词:形式 示范 个性 评价 品读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在评价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朗读,可以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思考读,读通文本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一篇文章拿到手,首先解决的就是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地读,开始就强调“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畅”,这就是注重读书的质量。初读是很重要的,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不熟读,谈何精讲?所以,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这是个硬任务,要求人人做到,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应该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我们平时也一直强调语文课堂要以“读”为主,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读、读、读,就可能会走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

老师要让学生的读书有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读,一遍就应该有一遍的效果。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做到“读”和“思”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读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古人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从课伊始,就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初读反馈的时候,老师要做个认真的倾听者、发现者,发现学生读不通畅的地方、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指导,这样来提高学生读书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不思就叫死读书,读书唯有眼到心到,“其义”方能“自见”。读中要思,思中要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规律,熟读加上 思考,这才是辨证的统一。

二、多形式,读出兴趣

以朗读代替听答,促进理解,传统语文教学最大弊端是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机械”与“被动”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我们要致力于克服弊端,走出误区。要坚持以教师的导读代替讲与问,以学生的朗读代替听与答。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强化感悟与体验,达到以读促解的目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繁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情,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而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示范读,读出榜样

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许多老师喜欢用名家的表演性朗读代替自己的范读,我认为这不是最佳的方法。固然,多媒体的朗读,普通话比较标准,朗读技巧比较娴熟,再配上背景音乐,那样课堂的氛围更浓烈些。但其实,它远远不如教师的朗读来得亲切、真实,远远不如教师朗读对学生的感染力,影响力大。

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甚至可以说。学生个性化读书就是在一开始的模仿中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学生一开始读课文都只是平平地读,这时,教师的朗读就极为重要了。通过教师当场示范读,让学生知道原来课文读起来还可以这么好听,这么有趣,从而激发了他们读好课文的兴趣。著名特级教师王舟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让人最为赞叹的便是王老师那极富磁性的嗓音在动情地诵读着精彩句子,朗诵着那首令人感动的小诗《他是这样的人》;特级教师俞国娣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就那样地和着音乐,深情地朗读全文,该激昂处激昂,该婉转处婉转。在那样一种境界里,又有谁说这不是语文课的亮点呢?老师在学生读通文本后把自己的示范读抛出来,学生一定想知道自己的朗读和老师的朗读差距在哪,为什么这样读?老师示范读中,学生又得到了思考。读是训练,同时又是一种享受,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更能够潜心会文。老师朗读的情感及文本中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学生一定会认真听,在读中自然融入了文本。

当然,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挖掘,只有对文本有了深入的把握,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才能读好文章。老师还要把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使朗读成为情感自然的流露,语言好像出自自己之口。这样老师就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就能够熏陶学 生。

四、读中悟,读出方法

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项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构建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强化朗读感悟。

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关照,将识字解词、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

五、自主读,读出个性

所谓自主读,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当今课堂,一些流行语就处处可见,如:“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所谓的“自主选择”引起了许多老师的争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现在我们课堂中的朗读教学很多在自主读书方面都是浮光掠影,在学生没有对文本整体感悟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的段落。可想而知,这样所谓的“自主”,所谓的“尊重”有意义吗?我认为这样的“自主”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初衷。“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更多的是处于赏读角度,是对文章表达的精妙的欣赏,是对文章表达情感的又一次的感悟,是心灵与文本的又一次的撞击。

自主读,应是在学生读通读懂的情况下进行的。放手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时的老师应该是“忠实的听众”,发现学生读得好的地方,适时的表扬。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朗读,就能充分让学生读出个性,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就从读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的个性在读中才能得以体现,同时也得到发展。

六、评价读,读出激励

朗读中评价的语言是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和能力很关键的一环。课堂评价语言运用得精妙,对创造学习的氛围,激发朗读的兴趣,调动积极思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很多公开课上,我们不难听到老师对学生朗读评价的语言单调,无非就是“你读得真棒!很好!你读得很有感情!”这样的评价语言怎能激励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呢!在评价 语言方面老师能做到独具匠心,要能客观地点出优缺点。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会树立信心,朗读的兴趣就会更加浓烈。老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甑别,更应侧重于小结、引导、提升。这样既评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训练了思维。

老师的评价语言,不仅可以使评价的学生有所收获,还能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知道朗读的标准是什么?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老师应抓住时机,把这个朗读评价抛给学生:“他什么地方读得好?”这样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通过评价就反映出来了。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我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读给其他同学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同学说:“老师,她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我让其他学生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让品读训练到位,相信在朗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地提高。当学生读得不好的时,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能“雾里看花”,老师更要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指出不足,然后再提出朗读要求。

七、品味读,读出内涵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批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他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是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载体本身。”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意思“,有客观的内容,也有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读懂内容,特别是情感的体会,更与理解文字分不开。我们的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其内涵。

浅谈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 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40

朗读就是将无声的语言、情感转换成声音环境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文本时的助燃剂和中心环节。要想使朗读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和智慧的艺术水平,语文教师就要做到用心去阅读课文,用捕捉到的艺术情感去朗读课文,从而达到智慧教学的境界。

一、指导学生朗读后想象其包孕的深刻寓意

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少,对文章的理解水平低,这些因素造成了他们很难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找到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也更容易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槐乡五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PPT出示槐花实景拍摄图片: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白茫茫的一片,好像翠绿的枝头挂了一层白雪;有的槐花一枝枝的,像一串串诱人的葡萄;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朗读)“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同学们仔细听我朗读的这句话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1:槐花很美,绽放着,抱着的像圆球,挂满枝头的像姑娘披在肩上的小辫儿。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生2:槐花挂满枝头,句子中“抱”“一条条”“挂满”这些词已经说明了。

(教师再次指导学生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调朗读上面的句子)

师:同学们再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如此美的槐花还像什么呢?

生3:有的槐花一枝一枝的,像一串串葡萄。

生4:有的槐花一朵一朵的,像银光闪闪的项链。

生5:有的槐花一串一串的,像飘落在地上的“槐花雪”。

生6:有的槐花一簇一簇地绽放,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师:槐花真的太美了,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节,紧扣描写槐花多、白、美、香的这些词,进一步体会这使人心醉的槐花之美。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读中感悟,在领悟中读,让学生的朗读激情尽情地迸发出来,读出情感和智慧。

二、指导学生在自悟中朗读出真情实感

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要巧妙地设计,精心地点拨,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找感觉,学生自然就能读出感情。其实,要读出感情并不难,重要的是抓好朗读环节的训练。在这个环节中,依靠的是教者的精心设计和点拨,带领学生在理解中找到感觉。

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教者对天游峰的“高而险”的朗读教学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多媒体出示三张图片:(图一)看,天游峰的石梯真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图二)游人真往上爬呢。(图三)石梯又细又窄,天游峰是那么高啊!可以想象游人想攀登天游峰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师:这样高大挺拔又险要的天游峰,作者描写技艺的高超又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你能在朗读中读出高而陡峻的感觉来吗?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用“——”画出。学生读这些语句,想象天游峰的样子,感悟其陡峭的美)

生1: “九百多级石梯”说明它很高;“第一险峰”“银丝”“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说明它很险。

(学生朗读语段)

师:听了他的朗读,我们感受到“高而险”了吗?

生2:我觉得还不够险。

师:谁能读得再险些?

(学生激情朗读)

生3:第七自然段,我觉得好。你看,从“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中我感受到了天游峰真的很高、很险。

师:同学们真会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用心感受课文,你会觉得课文越品越有味!

(学生动情朗读课文)

只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以感悟为主进行朗读,学生就容易读出真情实感。只要学生流露出真实感受,在朗读中学生自己感觉到舒服和美,就算符合要求了。

三、指导学生在比赛朗读中提升学习兴趣

比赛的阅读形式可以多样化,男女生可以竞争、个人和个人之间也能竞赛、团队间还可以比赛,甚至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博弈都可以。对于简单的朗读比赛,教师可以说:“看看谁读得最好!”复杂些的比赛,也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议,教师再给出评语,最后的得分计入小组群体。例如,朗读《黄河的主人》中的精彩片段,可以在学生间展开竞争,看看谁能够读出黄河的那种惊涛骇浪和波澜壮阔的样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读,然后评价,也可以让男生和女生交错朗读,或三五成群地竞争朗读,看看谁读出来最有气势,谁读得最好。实现朗读兴趣提升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声读,建立小组朗读机制,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最后教师讲评,得分可以计入小组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要把朗读放在中心环节。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引导,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让学生能在朗读中得到感悟,在朗读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如今,语文教学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更要注重朗读教学的指导,通过激情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写作和口语水平。

生成教学法——构建语文大课堂 篇7

创设情境——寻找成功原动力

成功教育从创新开始, 创新教育必须从课堂出发。高效的课堂要为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留下空间, 让学生勇于设疑。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须从三点做起。

一是营造氛围, 让学生产生创新愿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 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 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开学伊始, 学生们面对的是新的老师和新的知识挑战。三分好奇, 七分紧张, 一个个睁大眼睛等待着我的开场白:“同学们, 欢迎你们进入九年级的学习生活!老师送你们一个礼物好吗?”说着便打开了北国下雪后的录像课件。伴随着舒缓美妙的音乐,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如诗如画的雪景, 浑然忘我。此时, 教师适时点拨:想不想对祖国山河多一些了解?想不想知道一代伟人毛泽东面对如此美景是怎样抒怀的?同学们必然是求之不得。正所谓好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

二是创设情景, 让学生敢创新。“施教之功, 贵在引导。”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 板书课题后, 便引导学生大胆设疑, 敢于发现:读了课文的题目, 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地创设情景, 不断地设置认知矛盾, 巧妙设疑, 使学生见疑生“奇”, 因疑激“趣”, 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引导学生逐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 揭示出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三是联系实际, 让学生能创新。英国数学家迪卡莱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才能, 不仅来自于课堂, 还来源于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我觉得小学语文教学《曹冲称象》最具有代表性。教完这一课后, 教师即可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现在让我们再称一次大象, 你还有什么办法?小朋友们纷纷开动脑筋, 妙计连连:把石头换成人, 不是更省事?用电子磅来称……克服了特定环境下的思维定势, 并达到学以致用、推陈出新的功效。

自主合作——开发生命新活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旨趣和愿望, 把学生看成是移动的“精神花园”, 让其精神之树自由生长, 精神之花自由绽放。而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两个教学环节的灵活应用、“自主”和“合作”的尺度的准确把握, 无不体现着生成教学法的精妙。

生成教学法对新课标最好的诠释是:课程不再是跑道, 而是跑的过程。学习也因此成为意义创造的开放过程。例如在开放、愉悦的氛围中,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沁园春·雪》时, 我适时为他们反馈和展示的空间: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告诉老师你已经读懂了这篇课文?

生:我想有感情朗读。可以给我配上音乐吗?

师: (先是惊愕, 之后暗喜) 你觉得应该配上什么音乐?

生:我觉得应该是欢快的, 这首乐曲应该把大家带入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生:老师, 我们小组可以表演吗?

生:我们想唱歌。

生:我们画了一幅画, 想给大家看看。

……个性化的学习, 那么主动, 那么尽兴, 那么酣畅淋漓, 那么富有创造性, 不经意间创设了民主、开放、生动的课堂, 教师直面生本资源, 打破了传统的机械、死板的课程设计, 使得课堂变得富于弹性与挑战性, 变得富于动态与发展。尽管课堂显得有点“乱”, 但在“乱”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东西、产生新思想、新创意、新问题, 产生了“一千个哈姆雷特”, 呈现出无限的生机, 这不正是“开放”带来的生命活力吗?

“固定设计”走向“开放设计”, 创设探究知识的空间, 以最简洁的教学线条, 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 引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以最轻松的形式, 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

平等对话——体现师生零距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还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 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生成教学法通过四种形式实现了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 尊重了学生主体的独特性、发展性与生成性, 更好地体现出我校所倡导的“师生零距离”。

自我对话。自我对话往往是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之后进行。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阅读的心得和感悟与自己原有的生活积累、思想实际或情感体验发生碰撞, 从而产生的反思、与文本共鸣的过程。记得一次去听本校一位老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 课堂尾声时, 这位老师让同学们谈谈收获。有个学生主动站起来, 显得非常惭愧地说:“周总理身为一国总理, 工作是那么辛苦, 而他的生活却是那么简朴。相比之下, 我每天吃得好, 穿得好, 却不珍惜时间, 对待学习粗枝大叶, 真是太不应该了!”

生本对话。这是学生熟读课文后产生感悟, 提炼观点, 到文中寻找依据的过程, 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过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以学生的感悟如“作者用词用得好, 景色写得美”等为话题, 通过品词学句、美读等形式, 让学生各抒己见, 得到比较全面、完整和深刻的理解, 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思想。

生生对话。学生通过独立阅读, 获得了独特的感悟后, 便产生了交流的欲望, 希望能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 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时,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师生对话。生成教学法有机地融合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 也不主张以学生为轴心, 教师无原则迁就学生的“学生中心论”, 在师生平等对话中, 学生思维活跃, 畅所欲言, 真正让课堂成为启迪心智、教学相长的平台。

应用提高——引领创新真境界

没有创新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它的人文光彩。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标志就是把注意的中心由作者、作品转移到读者自己身上, 能够不甘于只做作品的接受者, 敢于超越文本, 提出新见解, 做出新答案。

“应用提高”作为生成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对整个课堂教学起到了“总结——展望”的作用。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练习、资料或游戏等动脑活动, 巩固课堂知识, 检查了教学效果, 还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 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 真是一举多得。在学习《敬畏自然》这篇课文后, 我设计了这样环节:你学了课文后一定有很多关于保护地球的感想, 请你设计一则不超过40个字的广告词或宣传语。又如《归田园居》一文设计:想想“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是怎样一番景象?如果让你画出这样一幅画面, 你想怎样画?一定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来完成。面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 多数学生在跃跃欲试中, 不但掌握了知识, 培养了能力, 还树立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特别是后进生, 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被唤起创造的欲望。此时的课堂, 是五彩的, 灵动的, 是真正放飞学生心灵的天空。

检验评价——收获成功课内外

课堂接近尾声了, 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终结。“检验评价”是生成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学了《故宫》《中国石拱桥》等文, 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赞叹不已。我让学生广泛搜集资料, 开一次“神奇伟大的古代建筑交流会”:有的介绍了“阿房宫”的最新鉴定, 说明了秦王朝的暴政;有的介绍了圆明园, 谈到了八国联军的罪恶;有的结合电视节目《国宝档案》《鉴宝》等栏目畅谈自己的见识和感受。学生在寻找资料和选择资料过程中, 融进了个性化的理解, 不仅开发了课程资源, 还利用了学生资源, 此正是生成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语文课堂愉快教学法的尝试 篇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愉快教学法”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的尝试,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师的学生观和学生的教师观的相互交流。教师的教态、仪表、语言等自身素质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保证。

据调查, 92%的学生反映:“我们最不喜欢老师一天到晚板着脸孔上课。”在课堂上我经常保持微笑, 因为我相信教师的微笑就是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情感交流。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表情, 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愉快的气氛。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问题学生, 面对他们, 我信奉一句话:把脾气拿出来是本能, 把脾气压下去是本事。在课堂上, 尽量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 不随意、不加节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 表情尽量积极健康, 自然真挚的, 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

苏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教师激励性的语言, 就像久旱之后的甘霖, 能激励学生奋进, 甚至成就他们辉煌的一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从正面引导, 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我尽量不用:“好”“你真棒”等空泛的词语来评价学生, 而是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去安慰、鼓励他们。对于回答问题不准确的学生会说:“想好后, 你会说得更精彩!”哪怕学生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 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错了问题, 会夸他“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进步真大!”所以教师的语言应充满爱心、智慧、充满尊重, 既有对事实的肯定, 又有对行为的鼓舞。

大量的实践证明, 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了愉快气氛,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相信自己、乐观向上的品质, 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实施愉悦的教学过程

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 愉悦的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如进行《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时, 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视剧《红楼梦》, 通过观看电视剧中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学生能形象又直观地了解《红楼梦》这部名著, 迅速把握好了课文内容, 省时又高效。学生对《红楼梦》里重要的信息, 经过整理资料, 形成了对人物形象的独特认识。在讲解课文时, 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问题, 学生踊跃回答, 积极性被调动, 带着自信很快地解决了问题,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再比如进行《长恨歌》的教学时, 通过多媒体播放品读经典《长恨歌》视频, 给枯燥的诗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视频以故事展示情境, 图画再现情境, 音乐渲染情境, 讲解分析情境。学生受到启发, 个个兴趣盎然, 畅所欲言,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增强, 通过个性化的见解, 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身心愉悦, 启迪了思维, 扩大了教学信息量, 开拓了学生思路, 丰富活跃了语文课堂。

小说内容引人入胜, 课文有极强的表演性, 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 是语文教学中很好的尝试。例如, 在教《祝福》时, 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 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按剧本分角色表演。学生利用自制道具, 揣摩人物心理, 运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动作, 说出个性化的话语, 学生观看热情和表演情绪空前高涨, 他们在高度兴奋中接受了鲁迅文章的抽象理论。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游戏比赛是中学生喜欢的活动, 中学生性格好动、好胜心强,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游戏比赛, 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 能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妙趣横生的教学活动。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 诗歌部分内容多, 背诵难度大, 学生畏难情绪高。在教学中, 我模仿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节目, 设立竞争机制, 进行古诗文背诵接力比赛。全班分成学习小组, 选出闯关者和守关者, 如果闯关成功, 即可参加比赛。通过抢答、对战、终级挑战等一系列紧张而又充满兴趣的环节, 决出本场的优胜者, 可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比赛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 使学生愉快热情地完成了背诵。针对学生作文中错别字多的现象, 让学生进行“汉字英雄”游戏活动, 学生在黑板上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汉字, 完成“汉字十三宫”的填写, 获得相应积分, 获胜者考取状元、榜眼、榜眼、探花“成为真正的“汉字状元”。通过游戏, 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 在愉悦中收获了知识。

以上只是我个人愉悦教学法的尝试, 还有待于完善。总之, 语文教学如果缺乏积极情感的投入, 课堂教学活动就变得沉闷、枯燥, 缺乏生机和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潜力的开发, 从而造成学生厌学, 教师厌教。因此愉快教学法尤为重要。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指导艺术 篇9

一、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我认为课堂朗读教学首先要目的明确, 我一般分几个课堂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逐步朗读课文。 由字、词、句、段, 再到对于整篇课文的朗读, 每个读书阶段都设置好相对应的目标, 在课堂中在对应时间段给出对应要求, 教师可以口头说, 也可以将朗读要求出示在黑板上。

在教学《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时, 我发现这篇课文篇幅较长, 生字和二会字也比较多, 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 在第一课时中, 我设计了四个阶段的朗读目标: (1) 在文中划出生字和二会字, 并借助拼音读熟生字和二会字; (2)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把句子读通顺; (3) 读通课文后,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新词; (4) 逐段练读课文, 把握课文大意。 有了这样明确的朗读目标, 学生的朗读效率自然提高。 目标不仅明确, 还特别细致, 这样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慢慢地熟读课文, 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段、段到全篇课文, 一步一步地将难读的课文化为简单的部分。

除了目的明确之外, 还要重点突出。 每篇课文都有难读之处和易读之处, 也有理解的重难点。 所以, 在朗读时更应该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花在重点地方。

如《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中, 有几处长难句子, 学生读起来特别吃力, 许多学生断句的地方都不准确。 于是我将这几处长难句直接出示在黑板上, 先指名读, 再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 接着师范读, 让学生跟读, 慢慢地学生掌握了文中长难句的读法, 其他的句子也就不难了。 这样重点突出的朗读, 提高了朗读效率, 便于学生快速地学会朗读新的课文。

二、形式多样, 兴味盎然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使学生上课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多样化的朗读教学形式,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朗读效果。

(一) 走进人物

低年级学生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有限, 对于文本中的人物了解得不够深入, 刚开始阅读文本时, 并不能深入理解这些人物的心理。 所以, 朗读时先让学生走进人物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走进人物, 除了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相关背景资料外, 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这个角色。 比如在《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中, 我让一位男生读狼的话, 另一位女生读小羊的话, 男生很能够表现狼的蛮横无理和怒气冲冲, 而小羊的竭力申辩、着急及害怕也都被女生给表现了出来。 这么一读, 孩子们都笑开了, 凶恶的狼与温柔、胆小的小羊立刻形象分明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所以在人物对话比较多的课文中, 让学生走进人物朗读绝对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二) 聆听范读

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方式有限, 他们往往对于课文中作者抒发出来的一些感情不甚理解, 当孩子们怎么读都读不出效果时, 不妨让孩子们聆听范读。 让范读在孩子们的心理留下一些痕迹, 拉进孩子们与课文的距离。 比如在《云房子》这篇课文中, 孩子们读不出小鸟们的造云房子时的开心, 教师便可以适当范读, 也可以出示朗读配音, 造云房子的有趣和小鸟们的开心从这些范读中直接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有了很好的示范, 孩子们读起来自然好多了。

(三) 用心表演

在课文中有许多对于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描写, 这些描写使得人物的形象变得非常生动, 人物性格也跃然纸上。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可以让学生表演朗读, 也就是带上动作和表情读书, 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比如, 在《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中, 曾多次提到狐狸的动作, “眼珠一转”、“摇摇尾巴”、“直流口水”等, 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带上这些动作来读,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让学生品悟出狐狸的奸诈和狡猾。这样一种朗读方式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原本平淡的课堂也变得有趣起来。

除了这些朗读方式外, 还有配乐读、课本剧式朗读、赛读等各种各样的方式都可以在朗读教学中使用。 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得朗读教学不再枯燥, 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充分想象, 引发共鸣

对于文本的学习有时候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 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方式, 让学生逐步理解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深意。 低年级的课文, 往往看上去不难, 篇幅不长, 生字也不多, 可是仅仅是一般方式的朗读, 不能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之美, 或者说学生因为自身发展有限, 不能理解人物语言背后更深刻的含义。 这时, 带着想象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的《识字6》中的“杏花、春雨、江南”这一词串时, 孩子们自己读, 怎么也不能读出江南烟雨连绵、杏花娇艳时的美好景象, 这时教师应当让他们先自由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相关情景, 启发学生回忆相关体验。再出示图片,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最后, 让他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江南水乡春季的美景, 一边读好这一词串, 读起来自然就有了美感, 整个人都仿佛进入江南水乡这幅画里, 陶醉在这美景中。 自然引发学生对于作者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喜爱, 即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语文课堂学法指导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评价,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关键时期,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就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 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开始采用“朗读”这种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采用朗读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评价, 就成为许多老师关心的重要问题, 结合笔者的长期教学实践经验, 在本篇文章中对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和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一、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朗读, 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 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是把文字转化为声音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语文学习中, 朗读有利于开发智力, 传递情感, 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中的朗读需要一定的技巧, 即朗读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做的一种设计和处理, 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初中生正处于情感丰富时期, 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朗读教学方法, 可以使学生在朗读中, 体会文章叙述节奏和音乐美, 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大声读他人作品的同时, 也是学习的过程,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的现状及原因

朗读, 作为一种基本的语文教学方式, 在全国各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都有所采用, 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首先, 学生缺乏对朗读的认识, 将“朗读”和“读”混为一谈, 在教师要求朗读时就用普通话将课文读一遍, 存在语速快、吐字不清、感情不到位等问题。此外, 初中生正处于敏感时期, 存在一些畏惧心理、害羞心理、自卑心理等小情绪, 因此, 有些初中生可能还存在想读又不敢读、怕读不好被同学笑话等思想。其次, 教师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 重视讲解轻视朗读, 没有将朗读真正作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 只是流于形式。虽然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但是初中生依然要面临中考这一关。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质量, 将更多的语文课堂时间用来“讲”与“练”,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大多采用默读的形式, 即便提倡学生朗读, 也没有给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给出一些评价, 导致学生的朗读只是无目的和无要求的, 流于形式而已。最后, 在教学质量考核和学生素质考核中, 没有将学生的朗读能力纳入其中, 学生的朗读能力高低无从考查。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仅仅从声音高低、语速快慢、情感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没有从专业的角度给学生进行指导。为了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评价, 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

三、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策略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 在不断的题海战术中获得死记硬背的知识;新课程改革之后, 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要重视朗读的作用。新课标规定, 初中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帮助初中生学会朗读课文, 语文教师可以从合理地把握停顿、 巧妙地选择重音、准确地控制语调、适度地控制节奏等方面进行指导。

1.注意停顿

在课文朗读中, 停顿要以课文中的标点符号为依据, 因为标点符合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依据, 更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此外, 语感也是朗读的重要依据, 朗读者根据语感进行自然地停顿, 可以避免读破词、短语和句子的情况发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朗读,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停顿, 教师要先示范, 从而使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进行自然而恰当的停顿。停顿也是一种感情的体现,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现出情感。例如, 在朗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这句古诗时, “亲射虎, 看孙郎”就可以根据作者的壮志雄心的感情来朗读, 以感情为停顿的依据。

2.把握节奏

节奏是指朗读者在朗读文章时, 其波澜起伏的思想感情在语音形式上表现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回环往复。不同的文章类型有着不同的朗读节奏, 根据朗读的声音特点, 朗读中的节奏可划分为五种类型。

(1) 轻快型。轻快型的朗读文章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代表, 特征是多扬少抑, 顿挫比较少, 且时间比较短, 语速比较快, 表达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2) 低沉型。低沉型的朗读文章以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代表, 特征是声音偏暗偏沉, 语调沉缓, 句尾处多显沉重。

(3) 凝重型。凝重型的朗读文章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代表, 多抑少扬, 色彩凝重, 顿挫较多, 时间较长, 语速偏缓慢。 重点处的基本语调和基本转化都显得分量较重。

(4) 舒缓型。舒缓型的朗读文章以 《济南的冬天》为代表, 声音较轻松和明朗, 语势有跌宕但多轻柔。

(5) 高亢型。高亢型的朗读文章以 《白杨的赞礼》为代表, 声音明亮且高亢, 语调多上扬, 峰峰相连, 势不可挡, 语速较快, 展示出一种积极昂扬的情感。

3.控制语调

语调, 是指在语文课堂朗读文章时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调分为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类型, 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升调多用于疑问句、反问句;降调多用于感叹句、祈使句;平调用于陈述句;曲调则多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 例如:讽刺、夸张、讥笑、双关、惊讶等。不同的作品, 语调把握的要求是不同的, 特别在朗读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句子时, 需要准确定位语调, 传达人物内心的感情思想。教师在进行语调指导时, 需要侧重关注学生在朗读时有没有通过采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4.重音和重读

抑扬顿挫是朗读的基本特征, 那么怎样在朗读中表现出抑扬顿挫呢?重读就成了朗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重音就是关键因素。重音, 是指在语言的表达中为突出鲜明编写语言的目的和具体思想感情而着意强调的词或词组。怎么才能读好重音呢?首先是根据语法, 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等需要重读。其次, 把握强调重音, 种种重音形式是受读者主观意愿制约的, 读者可根据自己对文意和情感的把握, 根据表达的需要, 进行重读。强调内容不同的读者, 选择的重音位置不一样, 处理方式也不一样。第三, 感情重音是比较难把握的, 这种感情重音一般出现在抒情性较强的文章中, 会以修辞手法来展现, 例如排比、反复、夸张等。重音能让朗读者情绪饱满, 很好地展示出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可以对学生的朗读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走进课本, 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准确把握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通过朗读来使学生真正感受汉语的魅力。

四、初中语文课堂朗读评价策略

初中生是青少年身心变化发展最关键的阶段, 也是人生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对中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 在尊重学生自尊、性格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及时改正。

在语文课堂上, 朗读课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例如: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全班一起读、分开男生和女生的角色、小组朗诵、 单独朗诵等;在展示方面, 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配乐、演话剧等形式进行展示, 不只是一味地在座位上站着读。对于不同形式的朗读, 教师在评价上也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朗诵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不是选拔优秀的朗读人才。教师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到一些学生在性格、声音、普通话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要加强鼓励而不是打击。在课堂进行朗读评价时要采取赏识性的评价方法, 重在激励, 关注学生的提升空间。

读, 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朗读是体会作者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中, 朗读是被许多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好, 是一门大学问。上述内容是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而得出的感悟与体会, 希望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进行朗读指导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游泽生.“读什么”与“怎么读”对朗读教学的深度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 2011 (03) .

[2]李彦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一堂课改公开课引起的反思[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05) .

[3]陈姗姗.和风细雨, 滋润心田——浅议课改下批评的艺术[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05) .

[4]苏海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 (教师) , 2010 (03) .

[5]王艳玲.赏识教育—新课改下爱的甘露[C].//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 2004.

上一篇:融合技巧下一篇:大学生义利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