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构架

2024-07-01

理论构架(精选八篇)

理论构架 篇1

一、《文心雕龙》的理论构架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发展历史中, 散文是反映现实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中最基本的文体是史传文 (也可说是叙事文) 和议论文。古代的许多优秀公文, 如先秦诸子和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些公文, 以及李斯的《谏逐客书》, 贾谊《陈政事疏》、《治安策》, 晁错的《言兵事疏》、《论贵粟疏》, 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 赵充国的《上屯田奏》, 侯应的《罢边备议》, 等等, 都被视为优秀的散文。因此在秦汉以后, 把公文作为广义的“文”学来研究是很自然的, 是研究公文理论与写作实践的必经阶段。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讨论文学的论文, 是魏代曹丕的《典论·论文》。继曹丕之后, 晋代陆机著《文赋》, 这是我国最早用韵文写的一篇创作专论, 目的是为解决“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的问题, 也就是解决文学创作的“物”、“意”、“文”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南朝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 他在世时编集《文选》 (后世称《昭明文选》) , 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 分三十七类, 达七百篇, 其中包括不少公文名篇。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继曹丕、陆机、萧统的论著之后而又超迈前人的文论巨著, 要数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分为十卷五十篇, 包括总论、文体论、写作论和批评论等方面的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中沿用萧统在《文选序》里提出的文笔之分的说法, 指出:“今之常言, 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 有韵者文也。”在《序志》里又谈道:“若乃论文叙笔, 则囿别区分。”把文体分为论文、叙笔两部分。这种文与笔之分虽然还不科学, 但刘勰将辞藻华美、抒发感情的骚、诗、赋等有韵文章叫做“文”, 将朴素的、实用的、无韵的文章叫做“笔”, 反映了文学观念与应用文 (含公文) 观念的逐步明确, 对后世研究文章的科学分类具有启迪作用。

《文心雕龙》的理论构架, 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 文源论, 是讲文章写作的哲学基础, 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 共5篇。除《正纬》、《辨骚》外, 均与公文有关。

(二) 文体论, 是讲每一文体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点, 包括《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 共20篇。其中《祝盟》、《铭箴》、《诔碑》、《哀吊》、《史传》、《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篇与公文有关。

(三) 写作论, 从总体上论述文章的写作理论, 诸如内容、形式、谋篇、语言等。包括《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熔裁》、《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练字》、《隐秀》、《指瑕》、《养气》、《附会》、《总术》、《物色》, 共20篇。其中《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熔裁》、《事类》、《练字》、《指瑕》、《养气》、《附会》、《总术》等13篇与公文有关。

(四) 发展论与批评论, 主要是关于文章的发展变化、作家作品论述, 仅有4篇:《时序》、《才略》、《知音》和《程器》。除《知音》外, 其他3篇皆与公文有关。

《序志》一篇是全书的序言, 可算是本书写作的总说明。

《文心雕龙》全书共50篇, 除《序志》属于序言, 余共49篇。由以上分析来看, 与公文有关的篇章有30篇, 纯论文学的19篇。由此可见, 把《文心雕龙》说成文学理论专著是欠妥的。而其与公文联系之密切, 由此也可见一斑。

二、探讨《文心雕龙》的理论构架中的文体论

即《文心雕龙》上篇之“体”与下篇之“体”的关系、文体与风格的关系、文体与体制 (体裁) 的关系、文体与体要的关系、文体与体貌的关系、文体与情性的关系等。若作进一步分析, 这些问题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内部关系 (如文体与文类、文体与风格、文体与体制等) , 一类则属于中国古代文体论与西方“文体论” (Stylistics) 之间的关系 (如文体与Style) 。因此, 若想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的解答, 不仅要对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内部关系有比较准确、完整的把握, 而且要对西方“文体论”的特征, 以及中国古代文体论与西方“文体论”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太理想, 学理上留下了很多漏洞:其立论虽新颖独到, 但往往失之臆断;其目的虽在揭示“文体”一词的本义, 但又与原始文献多有出入;其征引虽然广博, 却有很多牵强附会之处;其愿望虽在实现中西互通, 却无视双方语境和理论内涵的差异;其目的虽在为中国文体论研究奠基, 却未能找到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石。这些学理缺陷集中表现为对中国古代文体论自身诸多概念关系, 以及中西有关概念关系的混淆和缠结。

三、文体与Style的混淆———文章整体观与语言本体观的区别

根据对“文体”范畴涵义的重新理解, 可以对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作出更准确、融通的说明, 也可以看出错误所在。

首先看“文体”与Style之间的关系。徐复观先生对此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 肯定“文体”与Style的含义完全相通, 认为二者都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的形相”。他在《文心雕龙的文体论》第一节明言:“文学中的形相, 在英国、法国一般称之为Style, 而在中国则称之为文体。”在另一篇文章中, 他把这层意思表述得更加详细:“日人以‘文体’一词译西方的Style, 较之以‘哲学’译西方的Philosophy更为恰当。因为‘哲学’一词本为中国所未有, ……‘文体’则为六朝很流行的名词, 它的基本条件及基本内容, 与西方文学中的所谓Style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内容有本质上的一致。例如西方文体观念中的简洁体 (Concise Style) 、繁缛体 (Diffused Style) 、刚健体 (Nervous Style) 、优柔体 (Feeble Style) 、枯淡体 (Dry Style) 、平明体 (Plain Style) 、清肃体 (Nest Style) 、高雅体 (Elegant Style) 、华丽体 (Florid Style or Flowery Style) 等与此书《体性》篇中的八体, 在构成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以上见本间久雄, 《文学概论》:78—79) ”在一篇回应批评者的文章中, 徐氏又再次申明:“日本凡专门研究文学的人, 尤其是研究西洋文学的人, 对文体一词的观念, 却了解得清清楚楚;并且凡是遇到西方文学著作中Style一词时, 除了用音译者外, 绝对多数, 即以‘文体’一词译之。因Style一词扩大使用到一般艺术中去, 所以近年来有人意译为‘样式’;样式与文体的‘体’ (形体、形象、形式) , 基本意义完全相同。”其次, 徐氏一再强调“文体”与Style的含义完全相通, 一方面是为了从侧面印证他对《文心雕龙》“文体”一词理解是恰当的, 更大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通中西文学理论之邮”, 即找到中西文学理论的相通之处。如他在文章中所说:“我写《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一文, 要复活此一传统的‘文体’观念, 因而为研究文心雕龙及传统文学理论的人开辟出一条大路;并进而通中西文学理论、技巧之邮。”

文体论惑于西说, 迄今未能从中国古代文体论自身及其文化背景出发, 寻其脉络, 发其思理, 完整认识和把握其整体面目和内在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 也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 1986.12.

[2]李昌远.中国公文发展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5.

[3]蒋祖怡.文心雕龙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8.

理论构架 篇2

摘要:文艺美学是传统美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和谐论”文艺美学体系弘扬、发展了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它对艺术审美本质的界定吸收了康德的思想,又超越了康德把美归于形式的倾向,将美与艺术统一起来。“和谐论”文艺美学对美和艺术既有总体的把握,又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作具体探索。文艺美学的方法论与其理论体系运用以辩证思维为统帅的多元综合一体化的方法,构筑了一个纵横结合、网络式、圆圈型的逻辑框架。

关键词:关学思想;文艺关学;和谐论;审美关系

为了使人们便于理解和掌握“和谐论”的理论体系,我把自己在学术上的一些追求概述一下:

一、我认为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既是传统美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20世纪诞生的一个新兴学科,有的同志说它是中国美学家对世界美学一个独特的创造和贡献,是有道理的。

因为时一间短,目前学术界对文艺美学的对象、内容和学科定位,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有益的。我根据长期反复地思考,试从研究视角、方法、对象、内容和相关学科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界定文艺美学的内涵、性质和学科位置。我认为文艺美学既是哲学美学和艺术部门美学的中介环节,又是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的并列学科。但似乎不是美学与文艺学交叉产生的既非美学、又非文艺学的第三种学科,也不是黑格尔式的艺术哲学之一。

因为传统的艺术哲学只有单一的哲学视角和哲学方法,所以文艺社会学主要是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文艺心理学也主要是心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它们都着重从一个方面揭示文艺的本质和规律,而文艺美学则将哲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视角和方法综合起来,力图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现艺术的审美本质和美学规律。它是哲学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新发展。它是整个美学科学的一个构成部分,在学术范围和学科性质上是属于美学学科的,同时它又吸收和融合了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也可成为彼此互动互补的文艺学的并列学科。

二、在理性的科学认识和感性的伦理实践之间的艺术本质的审美规定上,我也在着力弘扬和发展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

古希腊的摹仿再现美学,在自然和人本、客体与主体的素朴统一中偏重于客观本体的认知;古代中国偏于抒情的表现美学,在自然和人本、客体和主体的素朴和谐中偏重于主体心灵的呈现。西方17世纪理性派和经验派的对立,特别是康德之后,在自然与人本、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基础上,日益转向主体情感的表现。从康德开始客观本体日益转向人类理性主体,以后又擅变为柏格森的生命主体。海德格尔则由康德抽象的主体,走向感性的生存着的“此在”(d a sein)。雅斯贝尔斯则由海德格尔原始的主客体未经分化但又非个体的“此在”,走向“我”这一“非知识性”个体的决定论。如叶秀山同志所分析的:他认为“我”不是由因果律决定的,不是“我”的过去决定了“我”的现在,“我”的现在决定了“我”的未来,而是“我”吸收了过去和将来,我是决定性的,“我”自己决定我是(什么)。这种“我”的存在论意义上的个体决定论,把个体主体突现到首要地位。解构主义的德里达,则在否定客体本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否定了一切本质、中心,把一切归于个体主体的虚构,它用主观相对主义勾销了客体、绝对和普遍真理。总之他们拒绝传统的客观的理性认识论,拒绝知识哲学,只强调存在、主体、人、生存的个体的本体性,只承认艺术是“存在的本真的”呈现,是人的主体的“呈现”,而否认艺术的客观性、认识性、真理性。这有部分的真理性,但也似更为极端和片面。因而近现代的中国美学,虽然在西方文化、美学的冲击和影响之下,却没有像西方那样极端,而是在曲折中走向更高的和谐。和谐美学的艺术审美本质论综合了古代和近现代的美学并予以辩证的发展,真正突破了西方近代的二儿对立,审美地把理性的科学认识和感性的伦理实践、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客体再现和主体呈现辩证地和谐地统一起来,力图在二者之间巧妙地恰到好处地把握艺术的审美特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艺术是对世界“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也正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1983年我曾写过《论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艺术掌握“既不是单纯的物质实践,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思维,而是两者的融合”也就是说,“既与感性实践活动的感性、具体、物质性相联系,又与科学认识活动的理性、抽象、精神性相联系,同时在根本上又不同于感性实践和理性认识。它是感性与理性、心理与认识、情感与理智、具体和抽象、物质实践性和精神息识性的和谐统一”

三、我把艺术审美本质界定为审美关系的典型形态,界定为理性科学认识和%少l伦理实践之间的第三种审美意识,界定为以情感为中介的感知、表象、想象、情感、理解有机统一的心理结构整体。

这一规定既吸收了康德在智、情、意的三大划分中把审美判断归于情感领域的论述,又超越了康德把美归于形式的倾向。因为美、艺术本身就是真与善和谐统一的产物,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脱离真、抛弃善的唯美主义。同时处于这一之间的审美艺术,也防止了把艺术等同于理性科学认识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也遏制着把艺术等同于感性伦理实践的意志化理想化倾向。前者貌似于再现客观生活的现实主义,后者一冒充为抒发内心情感、追求主体理想的假浪漫主义,它们都超越了这二者之间的界限,而易于滑入纯理智认识或纯意志实践的非艺术领域。

四,与把美和艺术砍成两撅的观点不同,我把美和艺术、美的形态和艺术的形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美和艺术的本质,美的形态和艺术的形态,只有物质存在和精神意识的区别,而在结构上、本质上是一致的。从美的本质到艺术的本质,从美的形态到艺术的形态,是美学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美的本质是由审美关系决定的,而艺术正是审美关系的典型形态。同样,古代的美是偏于和谐的,古代艺术也是和谐美的古典主义艺术;近代是偏于对立的崇高,近代艺术也是偏于对立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现代反和谐的丑,规范了丑的现代主义艺术;在对立中走向极端化和悖论的荒诞,陶铸了荒诞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而新型的辩证和谐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艺术有本质上的一致。美和艺术这种本质上的共性又正好说明文艺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美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理论中介和逻辑环节,而不是脱离美学轨道的第三种学科。

五、理性主义美学偏重于艺术审美本质抽象的.总体的研究

黑格尔宏大的《美学》三卷,缺失艺术作品的具体剖析。20世纪非理性美学似正好相反,它们拒绝抽象的总体研究,而日益关注艺术作品具体而微的解析。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开始转向语言、形式的具体探索,英美新批评派把文本提到本体论的高度,现象学美学在“走向事实本身”的口号下,专注于艺术作品的思考。现象学美学家英伽登1931年写了《文学的艺术作品》,1939年写了《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1962年写了《艺术本体论研究》,到1969年又写了《体验、术作品和价值》,他用了30多年几乎是一生的时一间,研究艺术作品。而他所说的艺术作品就是艺术的本体,所说的艺术本体论,也就是艺术作品论,二者一没有什么差别,实质上是以具体的艺术作品论,取代和否定了艺术抽象的总体研究。“和谐论”文艺美学体系则取二者之长,力避二者之短,既对美和艺术抽象总体把握,又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作具体探索,尽力把抽象思考的艺术总体和具体分析的艺术作品辩证结合起来,以相互补充、相交印证、相映生辉。

六、我认为重视方法论,是文艺美学作为哲学、美学学科的标志之一。

没有深刻的方法论,不能称之为哲学理论,也不能称之为美学理论。我历来主张研究方法是学术科学的生命线。美学要创新美学理论要有原创性,首先方法要创新,要有自己方法论的特点。“和谐论”文艺美学的方法论与其理论体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运用以辩证思维为统帅的多元综合一体化的方法,构筑了一个纵横结合网络式圆圈型的逻辑框架。“和谐论”文艺美学体系以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思维为根基,以抽象上升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主线,展开了一个从艺术的萌芽(亦即其本质的抽象规定)开始,经古代的古典主义、近代对立崇高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丑的现代主义、荒诞的后现代主义、向现代新型辩证和谐美的社会主义艺术发展的历史画卷。“和谐论”文艺美学体系又吸收融合了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及现代哲学、现代美学的方法。它对美的本质、艺术审美本质的分析,借鉴了系统论的方法,是一种超越对象性思维的关系系统思维。在美的形态和艺术形态的研究上也渗透着现象学的方法、结构主义的精神,它们是在构成美和艺术的各种元素或和谐或对立的矛盾构成上,划分着古典美和艺术、近代崇高和崇高性艺术、现代辩证和谐美与社会主义艺术的根本差异。结构主义与系统论骨子里也是相通的,它们都可以升华到哲学方法论的高度,由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子以整合和融汇,成为丰富、发展、完善辩证思维的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构成部分。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思维长于纵向动态的历史观照,缺乏横向静态的共时分析。而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是一种横向、静态、共时的思维模式,20世纪的现代哲学、现代美学也多专注于共时的横向研究。它开始倾向于艺术家研究,后又转向艺术作品论、文本中心论,最后又转向受众中心论。创造美学,特别是文本美学、接受美学,成为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要内容,但它缺失了黑格尔、马克思宏大的高瞻远瞩的历史眼光。“和谐论”文艺美学体系力图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取二者之长,弃二者之短,把纵与横、动与静、历时与共时高度融合起来,使之既包括美和艺术由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嬗变的多彩画卷,又包括横向的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的静态解析,力争成为目前最全面、最丰富、最完整的文艺美学体系。而这种纵横、动静的结合,不仅表现在其内容的组合和构成上,而且渗透于各个范畴、各个观念的分析上,使它纵向中有横向,横向中有纵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历时中有共时,共时中有历时。如美和艺术由古代、近代向现代历史的嬗变,是纵向的、历史的、动态的,但对古代、灼_代、现代关和艺术本身的剖析,则是相对静止的、横向的。再如绘画、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各种艺术样式,既有自己产生、发展、成熟a变的历史,又都是相互并列的姊妹艺术。特别像视觉艺术给画、听觉艺术音乐,几乎和人类同时诞生,也将永伴着人类生存的历史。只要有人类,恐怕就要有绘画和歌声。同时在横向的研究中,也渗透着纵向的历史感。如内容与形式这对古老的范畴,虽然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但在古代强调二者素朴的和谐,近代则把二者对立起来,现实主义艺术、再现艺术偏重内容,浪漫主义艺术、表现艺术则偏重形式。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开始把形式提到本体的地位,现象学和存在论的美学则致力于消解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则应把内容与形式更高的辩证和谐作为美和艺术的最高理想。人物与情节的关系也如此,一方面要阐明二者一般的美学关系,一方面要揭示其组合的不同的历史原则。古代艺术偏重于情节,古希腊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情节放在第一位,人物处于第二位。中国古代文学富于故事性,人物在故事的演进中展示出来。近代艺术则把人物提到核心的地位,为了塑造典型人物,打破了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单一性,甚至剪取和集中一些互不相关的细节,多侧面、多层次地刻画典型性格。现代主义淡化人物和情节,后现代主义则把人物作为一种符号,情节可以随意编造。还有艺术是感知表象、情感、想象和理解高度融合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历史上也各有偏重,古代艺术倾向于四者平衡协调,近代艺术趋于分裂对立,现实主义更张调感知、表象、理智,浪漫主义更追求情感、想象、理性,表现主义和荒诞艺术则把想象推到幻想、梦想、直觉甚至荒诞离奇的极端,强调本能、无意识和荒诞意识。新型和谐美的社会主义艺术则追求再一次把四者更高更理想地融合起来。这样便形成为一种动静结合、纵横交错、螺旋上升的网络结构,我力图用这种发展着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复杂的网络结构,多视角、多层次、动态的、立体的、全方位地完整地揭示文艺的美学原理和历史规律。

参考文献:

[1]叶秀山《思・史・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理论构架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

初中教育最前列的是班主任,面对个性差异、特点不同的班级,我注重以人为本,精心雕琢孩子的心灵、努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在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将自己做班主任工作二十几年时的一些感受与领悟、欣喜与快乐、疼痛与坚持、收获与成功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注重班级量化管理

班级量化管理市管理班级的重要措施,管理制度对事不对人,就像我们学校管理每个班级一样,我在班级内部也进行了量化管理,事事落实到个人。 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比如值日分配具体到每个人,而不是互相推诿。由组长负责检查。某个区域如果打扫不彻底,组长就能找到负责人让其打扫干净后再离校,这样刚开始分配的时候可能有些麻烦,但是进入正轨以后就会很轻松地管理了。并且各组之间也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会出现在每周的卫生评比栏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责任感,都要为班级争荣誉。

二、培养良好习惯、纠正学生不良行为

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你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你,并且爱你所教的学科。教育孩子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能按照你的意愿生产出质量保证的产品。孩子们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敏感心灵能感受到老师的爱,自然就懂得爱老师,那么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良好的,否则就会是恶劣的。如果心中有爱,即使在你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能感受的到。如果你从心里讨厌孩子,为了教学不得不夸奖他们时,你和孩子的心灵之间也是有距离的。在与孩子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使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为人师者,不能站在山腰,更不能站在山顶,而要和学生站在同一地平线上。只有这样才能平等,才能构架起心灵的桥梁。班主任答应孩子们的事情或者做的什么决定,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如果真有什么不可抗拒的事情发生而没有办到,也要认真地向同学们解释原因,把他们当做小大人一样看待,这样不仅不会降低你的威信,还会得到孩子们的理解和信任。

在日常学习中,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2、针对课间不注意安全,玩危险游戏,抓安全教育,培养文明行为

最近一段时间,我班学生安全意识不够强,表现在课间不断出现各种新花样的危险游戏,老师刚制止这一种,没几天又创新了另一种。比如在走廊和追逐打闹,以及一些容易造成自身和别人安全的一些游戏。

3、帮助学生改正做事懒散、慢吞吞的坏习惯

利用早上早读和班会的时间,课前、课间下班,不断把:“做事快的孩子最聪明”, “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脑筋就会越用越灵活”,“做早操认真,身体棒!”“眼操做得好,眼睛变得亮”的信息强化在孩子们的每一次行动中,所以,学生们都能有意识地积极改正。

4、鼓励胆小的学生积极发言

三、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

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第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四、家校联系,共育学生

平时,我能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对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心血。我经常和他们谈心,抓住他们的闪点鼓励他们。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帮助他们。一但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性、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健康地成长。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学生。家校联系为我们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依据,处理学生问题时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也能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中肯的评价。

总的来说,感觉当班主任确实不容易,当班主任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不仅要管学生在校的各个方面,就连他在家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也要管,很多时候家长没办法教育,就会找老师协助教育,比如说:学生在家不尊敬老人家了,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了,这时就全靠班主任来帮助教育。

谈土地生态学理论构架 篇4

1 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结构是组成系统的要素和单元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由于土地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环境组分和生物群落存在差异, 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结构。

1.1 土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差异很大, 生物种类繁多, 两者相互结

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生态系统, 主要有林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等。

1.2 由于土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因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

差异而导致系统的空间结构产生分异。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方面。垂直结构表现为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的种群占有不同的空间和生态位置, 如林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上的乔木、灌木与地被物, 地下的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土地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也就是土地和植被的平面配置, 表现为各种子系统在地球表面连续不断的分布, 受地形、土壤、植被分布和土地利用状况影响。

1.3 土地生态系统中, 通过营养结构把生物与环境联系起来, 使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 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有其独特的能量交换和系统功能, 是进行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和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

土地生态系统的这三种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生态系统, 无论是环境组分还是生物组分, 都是各种因子纵横交错而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各个因子相互联系、彼此制约而又协调一致。

2 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发挥土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是人们进行土地利用活动的主要目的, 不当的利用活动会带来土地退化现象, 进而对这些功能的发挥产生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说, 土地保护就是围绕这些功能的保护而展开的综合治理活动。

2.1 生产功能

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是自然形成的, 即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它体现为自然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 意指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所能累积的有机干物质, 包括植物的茎、叶和根等的生产量以及植物枯落部分的数量。劳动生产力是施加人工影响而产生的, 即人类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对土地限制因素的克服、改造能力和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人类通过对自然的改造, 大力发展集约化经营, 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 满足了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2.2 土地生态系统的交换功能

土地生态系统及其环境之间以及土地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 通过各类营养关系, 相互联系在一起, 期间不断地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 这就是生态系统的交换功能。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根本的实现方式, 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统一于物质循环中。

2.3 净化功能

土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功能, 包括自然净化和人工净化两种形式。自然净化还原功能是通过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分解和同化作用, 使自然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原状的能力。进入土地生态系统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可通过扩散、分解、沉淀、胶体吸附、生物和化学降解等作用, 使污染物变为毒性较小或无毒性甚至有营养的物质, 或者变为难以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存在于土地中, 暂时脱离食物链退出生物小循环。

2.4 土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美学功能

土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美学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美学功能和文化景观美学功能两个方面。土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是地球表面经千百万年演化形成的, 是具有价值的景观客体。自然景观结构性最强, 和周围的环境相比最有序, 具有“最大的差异性”与“最大的非规整度”, 因此它最能吸引人, 唤起人们追求奇异的特性。

土地生态系统又是人与自然长期作用的产物。在长期的人类干扰下, 它带有深深的人类活动烙印,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档案功能以及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 这种景观被称为文化景观。

3 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

3.1 整体性

任何一个土地生态系统都是由多种因子、不同层次和多个子系统构成的。若干小的土地生态系统单元可以构成一个大系统, 若干个大系统再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以此类推, 直至构成全球土地生态系统。在某个子系统中, 无论是环境组分还是生物组分, 都是各种因子纵横交错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各个因子相互联系, 是一个彼此制约而又协调一致的整体。土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

3.2 开放性

不管是人控的还是自然的土地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开放系统, 不断地从外界输人能量和物质, 经过转换, 一部分以有机物的形式积累在系统内, 另一部分以热量或废弃物的形式输出到系统外, 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任何生态系统没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 就谈不上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3.3 区域性

土地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区域性。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多样、地形各异, 森林、草地、农田和水域等土地生态系统地域性特征明显。因此, 土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 山区应以林地生态系统为主, 平原区建立以粮、油、棉为主体的农田生态系统。我国在西部进行的生态建设, 就要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环境条件, 仔细考虑生态退耕后的土地应以“还林”为主, 还是以“还草”为主, 以实现理想的生态恢复效果。

3.4 可变性

土地生态系统的边界、结构和功能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于土地生态系统内部组成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引起土地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也是多样的, 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这都存在较大随机性, 人们目前还无法对其变化进行长期精确的预测。一般说来, 生态系统层次越多, 结构越复杂, 系统就越趋于稳定, 受到外界干扰后, 系统自我调节及恢复能力也越强。相反, 食物链越单一, 系统越趋于脆弱, 稳定性也越差, 稍受干扰, 就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对于系统结构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 只有通过人工调控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3.5 土地生态系统是各种过程最活跃的场所

土地生态系统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等相互作用的中心, 是各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物质和能量交换转化过程最活跃的场所;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循环———大气循环、地质循环、水分循环和生物循环都在土地生态系统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许荣彦.土地保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如何构架智慧网络(上) 篇5

王煜全

Frost&Sullivan

首席咨询顾问本文作者信箱yuquan.wang@frostchina.com

最近由于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先生和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先生的高调宣传,有两个名词在IT界迅速窜红,那就是“智慧地球”和“物联网”。

其实,“智慧地球”和“物联网”都只是现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如何使“智慧地球”得以实现的现象后面的体系架构,以及由此现象带来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重大改变的意义。

从如何实现的角度,李毅中部长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把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就是“智慧地球”。

不过,二者如何结合,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像我在前文中讨论过的,智慧存在于连接之中,在大脑中是这样,在网络中也是这样:如果连接合理,智慧就得以展现;如果连接不合理,反倒会出现混乱,例如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的“网络暴民”现象。

因此,对于如何成功地架构未来的智慧网络,以实现“智慧地球”的目标,三个方面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建立网络的闭环反馈系统、提高网络的智能处理能力和自学习机制以及发掘主导的应用。

我们先着重谈谈第一点。对于网络来说,智能化的实现有赖于建立起具备感觉神经元、中央处理器和运动神经元的应用的闭环反馈系统。

我给电信运营商做过很多年的咨询,其中被问到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避免运营商被通道化?”和“如何能在和手机厂家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我的回答是:未来当网络泛在化已经实现的时候,只提供基本接人能力的运营商必然被通道化,但运营商完全有能力在基础网络的基础上架设包含感觉神经元、中央处理器和运动神经元的智能层。

在这个闭环系统中,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布设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而对运营商来说却相对容易。

例如,分众传媒的液晶屏如果能联网,就可以被看作是系统的运动神经元,而如果这些液晶屏是由运营商来布设的话,广告信息的提供完全能做到更加智能。

同样,日本已经广泛实现了基于RFID的手机小额支付体系的建设,人们去零售店买东西可以不用带钱包,只要把手机往RFID支付终端上一放,钱就自动支付了。类似的应用将来会越来越多……

当这个智能层建立起来之后,运营商的新的竞争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那就是,为社会提供智能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或者叫做“智慧地球的运营者”,到那时,终端的竞争自然不再可怕了。

当然,如果运营商不能完成这个智能层的布设,那无疑就给未来的创业者们留下了极好的创业机会。

除了兼具感觉神经元、中央处理器和运动神经元应用的闭环反馈系统,要成功建构智慧的网络,提升其智能处理能力,还需要建立网络的自学习机制。智慧其实是建立模式和基于现有输入识别模式的过程,我们在网络分析中对模式的建立越成功,网络就越有智慧。

理论构架 篇6

1.边际教学理论

边际效应是经济管理学的一个概念, 所谓效应就是“效用程度随着商品量的变化而变化, 商品数量增加, 效用程度最终会减少。”课堂教学的边际效应关注的就是, 教学投入的后一个环节比前一个环节更加有效, 最终能让学生正好“吃饱”。[1]

2.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原理

拓扑心理学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根据动力场说, 采用拓扑学及向量学的表述方式, 研究人及其行为的一种心理学体系。勒温否定了刺激—反应的公式, 认为行为可表示为人和环境的函数, 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2]

3.考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考夫卡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 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 其中的每个成分都牵连其他成分, 每个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 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由此构成的整体, 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 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 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 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3]

二、边际教学模式的认识

1.边际教学是关于学生发展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如果教学没有让学生获得哪怕一丁点儿发展, 那么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拓扑心理学原理》中对个体描述为“心理学必须给每个个体和他自己的环境确定一个分离空间。每个这类空间相当于一个心理生物世界的总体 (从科学理论的观点来看, 它等价于整个物理世界) 。这些世界‘在动力上是不封闭的’, 对于心理学之外的某些影响来说, 它们具有边界或者它们的每个点显示边界属性。”[2]而学生的发展和心理发展具有相同的属性, 伯奇和科布说过:“发展为此是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并发起下一个阶段的生态继续。”而这种发展的“准备”和“继续”都需要在“边际”上或者越过“边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描述道“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4]“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和勒温提出的“心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可见边际教学直指学生发展的问题。

2.边际教学是关于教学实践的问题

边际是一个单位教学自变量的变化, 引起的教学因变量的变化。它涉及了最小的单位, 也就是关于教学实践的问题。美国教育家申克在《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一书中写道, “要塑造行为, 教育工作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1) 了解学生现在能做什么事情 (起点行为) ; (2) 了解希望他表现的 (终点) 行为; (3) 认识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 (4) 把终点行为 (第二步) 分解成可以按循序掌握的细小步骤; (5) 经过不断地强化每个接近终点的行为, 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渐地向终点行为靠近。”[5]它把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为, 和教学边际的展现方式一样。沟通了理论和实践、目标和方法、结果和过程, 是一种直指教学实践的理论。

3.边际教学是关于教学智慧的问题

有了学生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标) 和教学实践 (教学行为) , 是否就是智慧的教学呢?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辛尼加说:“一切艺术的种子都已经种在我们的身上, 上帝把智能从黑暗中引出来。”教学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惊奇之心, 催发孩子的智慧种子。也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种行为之间保持着适度的张力。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 一位学生突然站了起来, 激动地说:“邱少云真傻!难道他不会跑!”“我知道, 你一定不想让邱少云死!”王老师说, 这位学生用力地点了点头。“邱少云也不想死, 可是他毅然选择了死亡。这时, 他肯定听到了一个声音。你们听到了吗?”一个学生说:“邱少云, 全体战士在看着你, 全中国人民在看着你, 全世界人民在看着你。”一位学生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是英雄还是狗熊就看你的了!”……学生们群情激奋,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在此我们看到了王老师给学生创造了一条最佳的路径———用最轻松的方式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一种智慧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 在学生的付出和所得,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是边际教学需要的动力特征, 这是一种智慧的教学方法。

综合而言, 边际教学要确立学生发展区域, 选择教学行为, 保持动力特征———这就是边际教学模式的设想 (如图1所示) 。阴影部分是学生原有水平, B点是教学长期目标, A点是教学短期目标, 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佳量比 (教师的教在学生的学中发挥最佳效益) 。从学生原有水平区域穿过A点的粗线是教学最佳程序。

三、边际教学模式的过程

1.区域定位

根据学生水平、教师经验、课程内容, 确立连通区域。将教学目标置于学生已有水平之上, 教学起点置于学生已有水平之内。根据长期目标, 形成短期目标, 确立教学路径。

例如, 在“会变的线条”一课中是这样区域定位的:[教材定位]一年级“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年级“会变的线条”, 三年级“跳舞的点和线”, 四年级“线条的动与静”。从编撰的目的来看, 从具象走向抽象, 从外化走向内化, 从空间走向时间是一个重要的趋向。从前后关系来看, “奇妙的爬行”、“我们来跳舞”、“泥条头像”、“雄伟的塔”中的内容都涉及线条造型, 包括动态、内部形体以及意象等等。从教材中学生范画来看, 学生对于毕加索的名画认同和理解有困难, 学生的作品比较集中于一些图案的装饰, 没有在造型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学生定位:从学生的线条造型能力来看, 线条的准确程度、有意识的表现程度不强。线条是美术造型的基本因素, 古今中外、大师顽童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线条, 本课定位为能够用变化的线条进行造型, 初步读懂不同线条的内涵意蕴, 掌握富有个性化的造型方法和步骤。

2.行动预设

将目标细化为具体行动的连接, 包括教学结构、内容、策略、方法、途径、工具的设置, 教学行为、语言、表情的展开, 这一切要符合学生、教师和教材的行动规律。

例如, 我在“会变的线条”一课中, 以“变化”为核心, 具体从线条、形体、意象的变化出发, 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变化的线条进行造型。营造变化的情境, 从创造中体验艺术的乐趣, 变化成为最奇怪、最美丽、最有趣、最活泼的变化之最。教学流程设计为:点线面的变化—揭题—变化线条—变化形体—变化装饰—线条变变变的创作—拓展。

3.激起需要

需要是推进教学过程的动力因素, 教师、学生、教材的需要被共同激发, 打造合适的课堂氛围, 形成适度的强化措施, 推动并维持课堂教学进行。

例如, 我在“会变的线条”一课中是这样激发学生需要的, 首先教师播放Flash课件, 让学生直观了解点线面的变化和组合, 然后出示“金箍棒”的形象, 对学生说“如意金箍棒能够变幻出许多形状, 你们也想有一根吗?今天, 我们就来借一根如意金箍棒, 画一画‘变化的线条’, 好吗?”通过如意金箍棒的原型, 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 强调了“变化”, 并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

4.边际推进

根据具体的最小的任务, 采取最合理的途径, 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语言和情绪之中, 不断调整任务的进度, 通过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成果, 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 我在“会变的线条”一课中, 将教学任务———运用变化的线条进行有意识的造型练习, 分解为三大块, 第一块———线条变变变, 第二块———形状变变变, 第三块———组合变变变, 提出了线条练习的三个要求:创新、造型和美观, 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第二块形状变变变的设计中, 为了激发学生变形的兴趣, 教师采用了翻绳游戏, 让学生通过童年熟悉的印象, 感受线条组合的变化无穷。在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时, 教师让学生体会不同线条的组合, 并没有过度展开。

5.智慧建构

通过作业、展评、拓展等环节, 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形成艺术智慧。

例如, 我在“会变的线条”一课中, 设置了这样的环节, 让学生跳出美术学科, “看看”音乐、文学、诗歌等作品中的“线条”,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哲学性思考。

子模式群:

(1) 教材分析—教学预设—行动设计—过程展开—验证—巩固;

(2) 畅想—规约—情景设置—传授—运用—自我小结;

(3) 边际练习—概括总结—适度展开—最优展开—整理;

(4) 教师体验—三维融合—师生体验—学生主体体验—师生评价;

(5) 课程边际—教师边际—学生边际—过程边际—拓展;

(6) 整体—局部—整体—拓展。

四、边际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评估要求

五、边际教学模式框架模式图

六、边际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从理论到实践的策略

边际教学模式认为良好的理论具有实践性, 良好的实践具有理论性, 理论和实践是可以沟通的, 方法是边际落实。例如教学原理与长期目标存在一定的边际关系, 即通过教学目标的实施体现教学原理, 大小依次为原理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和教学途径, 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和教学工具等都存在着边际关系。最后落实到的实践行为必然具有理论的高度, 能够通过行为直达教学原理。因此, 此模式的实施需要建构从理论到实践的策略。

2.数值定位的策略

如何达到教学边际, 需要数值化的定位。这种数值定位的方式有的相对稳定, 例如学生的绘画发展阶段、形象记忆能力等方面, 都有固定的数值;有的需要我们动态把握, 如何通过最少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成果。在一些教学活动中, 通过微格研究和“洗课”等方式, 能够取得最合理的组合, 获得相对准确的数值。例如我在“猜猜我是谁”一课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让每组第一位学生画背景, 后面学生画前面学生的背影, 每组完成一幅由背景和背影组成的画面。这样的设置, 学生在纪律上无法交头接耳, 速度上要追求整体统一, 作业质量上要接受小组评价……一个最简单的设置, 取得了相对最好的效果。在课后学生作业满意度的调查上, 93.8%的学生都比较满意, 大大超越了前几堂课的水平。

3.边际操作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点组成的,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每个点。我们经常可以遇见这样的现象, 某个难点无法突破, 会造成整节课的“垮塌”。而追求每个单位的最优化, 是边际操作的主要策略。教学实践者最后的落脚点都要关注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情绪。例如我在教学“面具”一课中, 无意听到了一位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难看死了!”的确, 学生画得不太好。但是他没有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点———把眼睛画成了星形。于是我让学生评价这件作品的创意, 发现这样的处理方式全班只有一位———这种创造力是多么与众不同啊!这不是丑, 而是美!全班学生都形成了这样的观点。这样的一个“点”的处理, 不仅使孩子转变了审美观, 而且提高了作画积极性, 取得了良好的作业效果。

参考文献

[1]娄小明.合理利用边际效应, 提高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江苏教育, 2007 (10) .

[2][德]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梁,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89.

[3][美]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3.

[4][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222.

理论构架 篇7

一、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经济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在科学判断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 其二是,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要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提高劳动生产率, 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现代化的国家,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

这一理论根据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必须参与全球经济化;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 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理论还具体地规划出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 到本世纪末, 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到下个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从以上内容来看, 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内容。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切工作, 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具体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 都是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 因此,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础理论 (蒋南平, 2009) 。

(二) 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实践证明, 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所有制, 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必须加以改革, 在改革中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 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改革开放后,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鼓励“富余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 搞活经济, 繁荣流通市场。在坚持公有制为不变的前提下, 鼓励发展个体经济, 同时在经济特区, 鼓励发展“三资企业”经济。

这个理论提出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一方面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私营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这个理论指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这个理论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没有的东西, 但却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个伟大创新。

(三)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该理论吸收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合理内容, 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又叫国营企业, 实行的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统一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的工厂制度。该理论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现代产权理论的要求, 理顺产权关系,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法》为法律依据, 实行股份制下的公司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核心。

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国家拥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 依法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有限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四是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的形式是公司制。按《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中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东西,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的东西, 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和谐包容。事实上,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的改造, 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下的国有 (国营) “工厂制”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司制”转型, 实现了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解决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随着价格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相继推进, 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 这个理论在中国经济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四) 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政策、分配措施。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 同时分配又决定消费。分配制度的合理与否决定人们最终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配问题决定改革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 因此,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决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为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把按劳分配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结合起来。按劳分配的形式有工资、奖金、津贴, 其他分配形式有:个体劳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劳动力价值、福利。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这个理论提出了, 应鼓励一部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政策, 以及体现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在执行具体的分配政策过程中, 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时, 该理论提出了要积极扩大就业,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通过调整分配格局, 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具体分配措施上, 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了,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 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国民收入的分配, 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公平性和均衡性,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这个理论始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在分配上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在分配上体现社会公平。可见, 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论, 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这个理论冲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 解决了多年来一直争论不清的“姓社”、“姓资”的问题。长期以来, 中国的经济建设, 往往忽略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人民生活贫困, 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 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以后,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才明确指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解决了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矛盾,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超越,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马克思本人甚至没有提出‘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可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世界经济理论史上的重大突破。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发展。”

这个理论提出了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对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中, 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 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抑制通货膨胀, 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政策是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 中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沉着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六)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是对中国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结和概括。该理论肯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批判了那种乘改革之机, 借改革之名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想, 且必须予以坚决反对, 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该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提出了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是非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理论中, 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上采取了渐进式和激进式相结合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认为, 农村改革和特区开放, 步子算是大的, 可以看成是激进式改革, 企业承包、调整价格, 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性质转轨, 步子就不算大, 可以看成是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改革就是从这样走过来的 (李晓西, 2010) 。

这一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是“体制外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 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 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的关键是价格改革。”每一个阶段改革的重点都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 顺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当然转型的过程是长期的, 在转型过程也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 如在居民住宅市场化的转型中, 就遇到了房价过高, 涨幅过大、市场投机严重的矛盾。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 中国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限购和提高信贷利率的政策出台, 2011年中国的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因此,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理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七)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改革开放初, 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

这一理论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走“台阶式”的发展道路。提出要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同志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 跳一个台阶, 跳了以后,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 再前进。”

这一理论提出, 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把速度搞上去。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 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该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要服从“两个大局”的思想。邓小平提出, 先发展东部地区后发展中西部地区, 这是一个大局, 当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发展西部地区, 这又是一个大局。20世纪末, 当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个理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出了随着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 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提出了地区结构必须优化,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八)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对我国农村改革的总结和发展。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以及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 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 首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 其次是取消农业税, 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 提高农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个理论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农民权益, 促进农村和谐。这一理论提出了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 按照科学发观的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个理论提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这个理论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提出了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 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和地位作用

从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具体理论内容, 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结构。该理论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也有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包容吸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八个理论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统一体, 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 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 核心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基础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中的每一个理论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体现着生产关系内部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理论体系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决定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又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这八个理论共同贯穿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 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的革命性、科学想和实践性特点所决定, 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也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由于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的理论, 它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由实践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 既是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又是检验这个理论的试金石。改革开放30来, 中国经济以“GDP年平均增长率达9.89%”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到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创造了中国奇迹, 或中国模式。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 不仅对全球各国都有影响力, 而且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界来说是值得总结和研讨的。当前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学中, 存在着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关注过多, 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关注过少, 学生热衷于对西方经济理论的选修和研讨, 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不足的现象, 因此, 当前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 用中国的经济理论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或“中国现象”, 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品牌构架的难点与误区 篇8

品牌构架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品牌构架其实就是回答一个企业需要多少个品牌,以及品牌之间是什么关系的问题。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品牌建设与执行的过程中,却是最容易被忽略而且也是最容易出现迷思的环节。

具体来说,品牌构架不但梳理了企业内部业务群或产品类别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决定了企业该优先与哪一些目标群体进行沟通,从而影响了企业该投入多少资源和精力来进行管理。因此,唯有合理地规划品牌构架,才能确保品牌传播时清晰一致、稳定平衡地支撑品牌的整体形象,最终强化企业的品牌资产,实现品牌增值。

有关品牌构架类型的讨论非常多,大多聚焦在品牌构架的理想原型问题上。然而对企业而言,不该只是认识所谓的三大类或是四大类(单一主品牌、独立多品牌、背签品牌、复合品牌)(参见下图),而是要先思考自己需要品牌构架的背景原因或痛点。

一般品牌构架问题的出现背景,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产业链或是竞争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带来的品牌构架问题

企业所处的产业舞台发生重大变化,例如能源行业配送、分销的中游业者开始走向终端消费者,提供家用器具;或是产业链整合出现新的行业类别,例如零售业切入商业地产,开创零售地产模式(Retail property)。由于沟通的目标对象发生变化,势必需要梳理一套适宜的品牌构架来调试原有的传播资源。

■企业销售模式改变带来的品牌构架问题

企业因应、利用新技术改变销售模式,例如软件行业从传统线下销售转向互联网线上下载(online subscription/ download);或是手机厂商原来替电信运营商做贴牌业务(ODM),到自己开始经营独立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构架的规划能够协助企业思考如何平衡传播资源,并适宜地过渡到新的销售模式。

■产品线延伸带来的品牌构架问题。

当企业延伸产品线,切入新的品类,例如碳酸饮料业者推出茶饮料、果汁饮料;或是针对细分市场的特性,推出更多元的产品,例如婴儿尿布业者推出成人用产品。由于成熟环境中市场细分的需求,使得企业必须合理规划品牌构架,才得以确保在市场上形成清晰一致、稳定平衡的品牌联想。

■企业资本扩张或是整合带来的品牌构架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正处在资本扩展与整合时代,集团化运作或是控股公司形式的操作方式,往往伴随着合资、收购或并购、上市、国际布局等资本运作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构架的设计与规划,往往是跟随或是反向影响业务结构的变化,因此必须从企业业务战略的角度一并考虑。

品牌构架规划的难点

在协助企业规划品牌构架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误区和难点,使得企业空有品牌构架却不知道如何管理与应用,以至于无法发挥其功效。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业务分类或产品构架当成品牌构架。企业在拟定战略规划或是组织结构时,都会优先明确第一层级的内容,不论业务范畴(例如语音业务、数据业务)、销售区域(例如华北、华东),或是目标群体(大型客户、中小企业),甚至是型号、版本,此时只能说是企业对其业务或产品或顾客对象进行了有效的分类,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完善的品牌构架。因此,品牌构架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层(个)品牌?应该采用哪一种品牌构架类型?

第二个误区则是试图将每一块业务、产品细分都进行“品牌化操作”。除了一部分快速消费品企业可采取多产品、多品类竞争策略外,大多数企业未必适合将所有的子业务或产品线都进行“品牌化操作”。很多企业误以为只要确认了品牌构架类型,明确了品牌标志的应用规则,就可以把每一个子业务都进行传播推广。其实企业的传播资源有限,应该聚焦在一起(或聚焦于某一些品牌),统一发力,先深化稳定、一致的形象;另一方面,部分业务环节并非面向终端市场,或某些产品属于中间产品,则适合凸显其“品质”而非其“品牌”。因此,品牌构架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应该基于平衡业务需求的考量,进一步明确关键业务“品牌化操作”的优先顺序。

第三个误区主要是发生在规范层面的问题。有些企业只是纯粹从静态的“结构关系”思考品牌构架,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动态“规范原则”。毕竟企业的业务不断成长,核心能力和技术也会有所精进,甚至必须预留资本并购的可能性。因为会出现该不该赋予新产品独立品牌的地位,或是将核心技术平台包装成特性品牌,甚至将服务整合成一项子品牌等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通常我们会建议企业在思考相关问题时,可以采用决策树的方式,以完善品牌构架与分类的框架性标准和原则,适时考虑企业成长与延展的空间。

如何通过一系列品牌传播活动,让业务单位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支持主品牌?不同业务单元的子品牌(产品品牌与服务品牌)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是什么?它们与主品牌的关联性是什么?这些问题其实与品牌构架密切相关,也凸显了企业不知道该如何善用品牌构架、设定传播主题信息的难题。在理想的状况下,品牌构架不但能明确关键业务“品牌化操作”的优先顺序,更能够进一步指导业务单位应当配合的传播主题信息,使企业能够有效地管理每一个层级的品牌对主品牌的支持与贡献。

第五个误区则是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有关。品牌构架可以理顺企业、业务单位、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承接关系,并在品牌战略的指导下,确定品牌传播的优先顺序以及相应的资源投入。不过,大多数中国企业只考虑在品牌构架中增加或并购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整合与削减的可能性。事实上,配合企业整体业务规划和自身资源,学会整合与削减是品牌构架调适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了更精准地切入目标群体,强化市场认知,发挥品牌价值,如何将内部传播资源和目标市场更有效地整合,在不改变目标人群认知的前提下,对原有品牌构架进行整合与削减,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品牌构架规划与定量研究方法

我们之前比较了企业规划品牌构架的背景因素,也说明了品牌构架的设计与应用时的误区与难题。然而究竟有没有一套科学性的方法或规则,用以协助企业选择合适的品牌构架,可能是众多企业关心的问题。以下我们简单介绍一下Interbrand采用的品牌构架审计与研究方法。

英国巴克莱银行在从传统银行向国际综合金融服务中心转变的过程中,发现旗下金融产品和业务群庞杂,在不同地区给予客户的感受也无法统一,亟须进行重新整合,但是却无法确定哪一种整合方式既符合顾客期待,又能够配合自己的业务转型,同时还能继承原有的品牌资产。

我们首先确定了巴克莱银行主品牌和各项子品牌所有的24项关键属性(例如具有活力、有知识、高回报、值得信赖的等),并对所有业务群的顾客进行大规模的定量研究。研究的前提假设是,如果巴克莱银行主品牌具有下列几项特征,就应该扮演影响其他子品牌的关键性角色:

共同性:如果一般顾客对巴克莱银行各个子品牌的业务需求,与对巴克莱银行主品牌有着相当的需求,那么管理完善的主品牌就应该对各个子品牌起到正面的影响作用。

熟悉性:如果巴克莱银行主品牌在个别金融区域市场上,其品牌熟识度展现出一些相关性,那么巴克莱银行主品牌应该能够影响该区域市场的金融决策和购买行为。

偏好度:如果顾客对一个子品牌的偏好程度,与其对巴克莱银行主品牌的喜爱能够紧密联结在一起,就表示其对主品牌的喜好可以运用扩散到子品牌上。

通过研究主品牌与子品牌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巴克莱银行主品牌对各个业务子品牌都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其高端子品牌对其大众零售品牌有着积极的驱动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我们建议巴克莱银行采用单一品牌的品牌构架。

品牌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建设意味着开创与管理品牌价值,以增强其带给目标人群的利益感受,以及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合理规划品牌构架,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不论采用何种品牌构架类型,唯有根据自身资源和业务发展的步伐,做出适当的调试和整合,才能平衡品牌资产,实现品牌增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理论构架】相关文章:

构架结构06-17

建设构架07-11

焊接构架08-11

系统构架08-14

组织构架09-06

公司构架介绍04-15

安全播出系统构架05-07

固定资产管理构架07-26

网络教学环境构架05-25

750kV变电构架07-21

上一篇:自我之路的探寻下一篇:课堂指导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