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本质

2024-08-19

社会本质(精选十篇)

社会本质 篇1

从竞争的阶段性发展规律入手,使我逐步认识到,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属性是竞争使然。

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的主要竞争特点是价格竞争。这一阶段竞争手段不多,价格竞争较为突出。企业通过加大规模求得规模效应,再通过降价去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一种赢得竞争的基本模式。问题是这一模式损害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当然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是一种损人而不利己的作法。这种模式的破坏性很大,它不仅牺牲了很多企业的利益而且牺牲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能力,当然从长远的观点看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越长损害就越大,但它却是走市场经济之路的不可逾越的初级阶段。

与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企业间的竞争,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表现为产品的质量、企业的管理、成本管理、新产品的开发,也有品牌的宣传、技术服务、售后服务、客户培训的软性竞争等等。价格仍是重要的竞争因素之一,但其权重已大大降低。企业的产品几乎是企业全部竞争因素的结晶,跨国公司的每一个细胞都渗透着竞争,除了竞争之外跨国公司什么也没有了。这期间也会出现一些合作,合作也是竞争的需要,这反映了竞争形式的多样化。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那些在行业中处于顶尖地位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动向,他们在竞争上几乎已是尽善尽美了,他们还要做什么?

他们注意到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一些不可持续的因素在增加,显然这也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他们注意到在社会方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来社会责任的概念;他们注意到自然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自然也威胁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引出环境责任的概念。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不可持续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全世界的关心与忧虑之所在。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社会的共同课题和共同的需求,他们理解了社会的需求和呼声,尽管这是一种软需求,于是这些顶尖的跨国公司率先开始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尽管这些行为还不是尽善尽美,但据我观察还是实心实意的,并无虚伪之处。他们赢得了社会,他们也为自己赢得了未来,他们的股票指数迅速走高,因为他们同样也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有人称这是跨国公司的软实力,我以为不管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既然是实力一定是针对竞争而言。这是企业间竞争的新发展,是发达市场经济后的新的竞争形式的体现。

说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就不能不说到企业的慈善活动。我认为可以把企业的慈善活动看作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远不止于慈善活动,把企业从事慈善活动看作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唯一形式,既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慈善事业是一种崇高的事业,因为它只讲奉献而不讲索取,完全体现的是人类的仁爱之心。如上所述,我们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确认为竞争使然,如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竞争脱不了干系,那么我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相比,就不那么高尚了,因为竞争一定与企业的自身利益有关。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宣传上要做得恰如其分,要警踢不看实质只看表面而过分宣传的老毛病。这样,对于“跨国公司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但同时又在履行社会责任”这样令人费解的矛盾着的现象,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其一,那就是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是竞争,与追逐利润并无本质的区别,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其二,因为是竞争使然,就不要与做慈善事业等同起来,等同起来的结果,自然会对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感到费解。虽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作慈善事业相比没有那么高尚,但是政府对此应该给以鼓励和提倡,因为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本质 篇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与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重要性联系在一起可以分析题形式考核。

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揭示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找到了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推动生产力彻底解放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当前,尤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和掌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会使用最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二,要立足本国实际,继承以往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成果,循序渐进、锲

而不舍地推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集中精力把

经济实力搞上去。财大才能气粗。

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的,理解共同富裕,首先要了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其次,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社会主义财富 属于人民,社会主义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再者,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患穷,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只能平均贫穷,不能致富;共同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总之,共同富裕应该是共享社会成果,而不是瓜分社会财产。

论信息化的社会本质(上) 篇3

第二次现代化真正的挑战在于:现代化的重心,正从为人民服务转向为人人服务。换一种说法,这叫“以人为本”。将前苏联的解体放在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的冲突中看,其社会实质就在于:“人民”抽象肯定苏维埃,“人人”却具体反对苏维埃,于是一个“盛世”中的世界老二,谈笑间灰飞烟灭了。在为人民服务的水平随着GNP的增长与世界距离迅速缩小的同时,为人人服务的水平与世界的距离却进一步扩大,这个问题将成为新一轮现代化中被淘汰国家最大的问题。

信息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是:在工业化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以信息化为人人服务为主导,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在GNP达到世界第一后遇到发展的瓶颈。

“理性缺位”的现代化

在上一轮现代化中,从1840年到1895年,中国在现代化战略上犯了两个重大错误,一是把农业化与工业化理解为同一次现代化,二是把社会现代化理解为技术现代化。前者表现为中体西用论,后者表现为洋务运动。中体西用论的逻辑,建立在两次现代化是一次现代化的假设之上,认为农业化社会的逻辑可以一以贯之到工业化社会,把工业化社会当作另一种农业化社会来看待。而洋务运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只从基础设施、工业资源、工业产业、工业技术、工业人才、工业法规(“工业化六要素”)这些客体特征方面把握现代化,而没有从人的本质这个主体特征来把握现代化。

归结到一点,就是清代末期的统治者没有认清工业化的社会本质在于把自然社会意义上的“人人”,转变为社会化意义上的“人民”。这里的“人民”是类人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中,它既可能被资本的人格化代表所代表(如资本主义),也可能被劳动的人格化代表所代表(如社会主义)。不管哪种情况,在工业化国家中,类人代表人的本质力量即社会化力量。而自然经济条件下所谓的人民,只是聚不成社会化的“人人”而已。农业国基于土地,“人人”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工业国基于机器,“人民”处于社会化状态。竞争起来,自然是优胜劣汰。

现代化的社会本质问题,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才有条件得到定论;至于是不是两次现代化的问题,直到提出“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才得到定论。经过一百年动荡,工业化才最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如果我们只是形式化地汲取清朝在工业化冲击下灭亡的教训,以为下一轮现代化也是比类人的力量,那就错了。在新一轮现代化中,此“人民”与彼“人民”在“民富国强”程度差不多的条件下竞争,比的是“人人”的力量。这个“人人”,已不是农业社会那个一盘散沙式的“人人”,而是螺旋式地上升到比工业化更高阶段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人”。如果说类人的力量可以用GNP表示,那就是有钱没有钱、强大不强大,而人人的力量则主要表现在GNH上,即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可以说,下一轮现代化竞争的社会本质,就是“民富国强”之国与“幸福快乐”之国的较量。我们现在强调“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人人为本,就是提高人人的幸福水平。下一轮现代化竞争的主导价值是幸福快乐,而民富国强只是基础价值。基础不牢,当然无从主导;但只有基础,没有主导方向,国家软实力也无从体现。

3月2日和3月3日,《参考消息》连续以《幸福指数挑战GDP》和《幸福指数: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新标准》为题,报道了有关国际趋势。在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与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克鲁格将于2006年起编制国民幸福指数,“使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在英国,2002年内阁公布的“生活满意度”文件,认为“国家有理由进行干预,以提高国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在日本,人们提出了GNC,即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概念在其它国家,包括联合国,一般用GNH来表示。世界各国的做法正向我们显示出一种趋势。我们的邻国不丹也顺应国际潮流,毅然在国家统计中率先废除GNP,代之以GNH。在这一轮现代化中,在核心价值的认知上,中国如果不及时跟上世界潮流的话,将可能落后世界一代。

从这个角度来说,前苏联的失败与清朝的失败,性质是一样的,都比错了所在时代的现代化主导价值。清朝是在世界潮流趋向比富强时,去比温饱;而前苏联是在世界潮流趋于比幸福时,去比富强。结果,清朝在农业化的粮食生产成为世界第一时彻底崩溃;而前苏联在工业化的导弹成为世界第一时彻底崩溃。这就是现代化中的理性缺位,即核心主导价值的认知缺失造成的后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时代潮流变化给国家竞争带来的影响,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制订信息化战略时,尤其不能比错了东西。信息化要以人为本,以人人之人为本,为全面建设小康、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而奋斗。

在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现代化中,我国以整体GNP为标志的为人民服务水平与世界的距离极大地缩小了;但在2000年到2050年下一轮现代化的50年中,我国以人均GNP(或GNH)为标志的为人人服务的水平,与世界的平均水平仍然差距很大。工业化完成后,人民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从全世界看只占整个需求的百分之三四十,也就是说地球这个社会体用百分之三四十的资源,就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这种世界平均水平下,国与国的竞争焦点,日益转向更高层次的人人需求满足之争。在未来的竞争中,如果一国用百分之七八十的资源,只能解决人民吃饭穿衣出行住房的问题,而无力让人人满意幸福,它在面对另一个只用百分之二三十资源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把百分之七八十资源用来让人人满意幸福的国家时,就会处于竞争的劣势。一遇风波,人人不满意的国家就会不堪一击。

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思考 篇4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认识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这样指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 即在生活时, 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108页《哲学的贫困》) 。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 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并且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说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 归根结底,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毛泽东选集》第3卷, 1966年版, 980页) 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精辟的论述, 但是, 他并没有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 毛泽东同志虽然遇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新问题, 却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 没有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产关系的转变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了。并没有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因而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至发生了重大历史偏差。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并不是空洞的理论, 它表现为是一种实际运动。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家依据自己的权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政治宣言, 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济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所体现的关系

1. 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

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 这个人的因素, 以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个物的因素。此外, 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种种限制, 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浪费与破坏。生产力的一切要素都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特别是在中国, 将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一次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从剥削者手中“剥夺”回来的生产资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脱离了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 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生产力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力从旧的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 中国现阶段生产力使总体素质差、水平低, 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 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工农业基础力量薄弱,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等等。

当今, 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广泛应用,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使生产力的发展迅速。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一次具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意义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深刻意义在于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 使生产力在种种束缚下解放出来。

中国旧的经济体制中存在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窒息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例如, 在所有制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长期把生产力的发展推到次要地位, 使生产力水平得不到较快地提高, 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过分集中, 政企不分, 统得过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 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否定, 由此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 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 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种种束缚, 使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能得到充分发展所需要的程度, 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能够促进生产力更进一步解放的新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社会经济资源基本配置的经济。

2. 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 归根结底, 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要求。

首先,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之上, 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在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大国的条件下建成社会主义的。因此, 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 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其次,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本身就要求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那么, 共产主义的建立所要求的物质基础则更高。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商品经济就不能充分发展。这样, 共产主义就不会有一个充分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共产主义, 一定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 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再次, 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 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2007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 年均实际增长9.8%, 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 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中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最后, 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的素质。而提高生产力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3. 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在要求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要求必须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无论是解放生产力, 还是发展生产力, 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正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这就不容许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新的剥削和贫富分化。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有凝聚力, 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 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的历史早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占有形式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条件下, 必然存在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在中国现阶段, 地主、富农、资本家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 在剥削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 许多私人企业出现, 很可能产生新的剥削现象和贫富分化现象, 因此, 社会主义必须在消灭剥削的基础上, 防止新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出现。

4. 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奋斗目标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经济上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到达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是一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当然, 共同富裕体现出以下基本含义:首先, 它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这样, 为中国提供更多的积累, 为社会提供较多的财富。其次,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后, 可以为其他人和地区提供致富信息和成功的经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劳动者参与竞争和生产的条件是有差异的。必然会产生富裕程度上的差异和先后富裕时间上的差别。

摘要:深刻阐述分析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论证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性质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行动纲领。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张宇.60年的实践我党获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EB/OL].京报网, 2009-06-01.

[3]李裕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4.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意义 篇5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上面是《百度百科》对宗教的基本定义。

我觉得宗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还是人类的本性必然表现的形态。人类是靠精神活动支配社会活动及个人行为的高级动物。动物是靠本能生理欲求支配活动的动物。而宗教的主要特点就是靠共同的精神信仰来集合人群,并要求人们遵循一定的宗教教义来规范个人的行为和观念。从这个特点可以看出,所有的正常人类都有信仰【对真理的信仰】。就连所谓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和“科学主义”者们也不例外。因此,只要你信仰某个主义,你就是信仰宗教。你说别人的宗教信仰是“封建迷信”,其实你比人家更“封建迷信”!因为除去宗教的名称,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点---教义。离开了教义,宗教就没有了内涵。所以,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类精神活动和道德行为的基础性指导原则【教

义信仰】。换句话说,宗教教义就好比电脑的源代码程序。源代码程序是电脑的“灵魂”,是电脑的一切运算记忆功能活动的基础。人类若失去了信仰,也就失去了人的本性,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后天患的精神分裂症和忧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丧失了信仰或信仰混乱。因此,宗教对人类社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宗教是人类精神【灵魂】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者。没有宗教信仰,人类社会就会崩溃,陷入无边的混乱,与禽兽界没有本质的区别。谁若不信,可以调查全球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看看哪个没有宗教信仰?

就说当今中国吧,中国现执政党是以“唯-物-主-义”【无神论】为标榜的。其实它本身就是典型的“政教合一”政权组织。它更强调信仰。只不过它的信仰【教义】经常有点变化而已,这从它的口号变化可以证明。如果它的基本信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改变了,它就成为非政教合一的“社-会-民-主-党”了。这个宗教教派的组织性特别强,这是它能“腐而不败”的主要因素。这个教派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即全靠对个人的崇拜来维持本教的社会权威和党员对教义的信仰。例如对马-列等“导师”的个人崇拜,对“四个伟大”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为了维持这种个人崇拜,这个教派甚至不惜在国家首都的中心广场兴建陵墓---毛主席纪念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多民族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时代,各家族或部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自然界万物有特定标志物的信仰崇拜。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的原始图腾崇拜是形象凶恶的龙,龙其实就是蛇的变形。而蛇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是教人【亚当和夏娃】学坏的邪恶化身。不知从什么时候,汉族开始信仰崇拜龙这种形象邪恶的怪物。中国从东汉末期开始从印度引进佛教,2000年来,佛教在中国民间发扬光大,与中国官方的政教--儒教【道教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社会并驾齐驱。儒教在官场和读书人中流行发展,佛教在民间流行发展。这两个主要宗教分别管理支配影响着仕人阶层和庶民阶层的精神活动。其它还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一些被排斥限制的宗教在中国艰难的生存着。

动物不会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只有人类总想知道万物从何而来。动物也不会追求真理,因为它们没有人类这样的大脑。因为人类的大脑里有追求真理的理性机制,而动物则没有这种理性机制【不排除有些动物如大象,海豚,鲸鱼、类人猿等高级动物有一点理性】。这种理性机制【其实就是宗教信仰机制】难道真的是进化而来吗?大千世界万物真的也是进化而来吗?进化是什么?进化就是变化发展。然而,我们不难看到,万物的进化是有方向性和特定形态的。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是有章可循,即有一定规则的。这规则显然是先于进化过程而存在的。而大千世界和这规则的创造者显然不是人类,而是人类目前还无法真正了解的万能造物主---上帝。而真正的上帝只能有一个。如果有多个上帝,宇宙和大千世界就乱套了!可能会存在一些比人类还有智能【神通】的魔鬼与上帝捣乱,但是都敌不过上帝的智慧和能力。

论体育的社会性本质与功能 篇6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众化;生活化

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体育的社会性本质与功能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体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与接受,大众体育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体育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逐渐增强。

一、体育的人文精神

从21世纪开始,体育的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体育的人文素质也成为体育工作者与教育者的共识。体育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三者融合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按照国内的分类和思想方法,人文被消融在科学之中,体育的人文目的也就被涵盖在科学的目的之中,甚至认为经过专家学者统计的科学数据才是解决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唯一方法。因而体育人文的价值被淹没了,体育人文精神的独特性和特殊性被忽视了。如此一来,与体育强调的科学性相比,与强调知识、技术和体质“显性”元素相比,对“显性”元素起决定作用的“隐性”元素—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很不够,对体育人文价值的研究被忽视。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体育的人文精神恰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契合教育本身的生活工具,是一种身体运动的习惯、精神,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人生命发展过程的“本源”需要。因此,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体育走向人性回归的必然选择,这不只是一个体育文化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

二、体育的社会性本质表现

1.体育的大众化本质。体育的大众化是现代体育的社会性十分突出的表征。大众化亦即人人化,说明其活动的普及化程度极高,达到了不分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人人参与的社会状态。应该强调的是,体育的大众化表征并不是从它诞生的时候就自带的一种特征。在采集狩猎时期,由于性别不同和劳动分工,男性所要掌握的技能与女性有较大的差异,并在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不同性别的行为评价标准。在体育领域中,性别排斥现象同样存在,直到1900年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11名女选手的参赛才宣告了体育国际舞台上男性独演的时代结束,体育的参与方式开始向无性别差异的方向发展。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变革,特别是社会法制化趋势,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个人权利上逐步失去了差异。那些本质上根本就没有社会阶层差异的活动,如体育运动,便以十分迅速的方式向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成为了这个世界中最具大众性的社会活动。从本质上讲,体育的大众化发展就是消除社会差异。

2.体育的生活化本质。生活化是现代体育的社会性表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源于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演变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的生活化。体育的生活化意味着体育如同吃饭睡觉那样,成为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的生活化以大众化为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体育必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内容纳入广大民众的需要范畴。

尽管运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特征和需要,但体育运动与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体育运动是一种以精神成分为主的社会文化形态,如果说对人产生的物质意义可能在于对生活主体的生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即对人体本身产生的物质效应。一些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认为:生活主体的体力是生活主体进行生活活动的基础,体力是生活主体进行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体育运动则是改善和发展这种物质基础的手段和方法。

三、发挥体育的社会作用

1.学校体育教育对发挥体育的社会作用的意义。学校是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接受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场所。现在,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终生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向工作之后能够把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自身的健康服务。

2.加强社会的宣传和教育。利用社区街道的作用,加强社区健康教育,使社医成员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同时应开放学校、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运动场所,政府应把赢利性和公益性两种不同性质的场所分开,不能都转成赢利性,两者都应兼顾。社区和政府应多举办参与面广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3.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在经济社会的今天,企业职工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单位。体育的社会作用根本是促进全民健康,从而提高人民的社会满意度。虽然当前社会的发展仍然要以经济为中心,但是经济的发展应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能以牺牲广大职工的健康为代价。政府应做好杠杆的调节作用,发挥企业能动力,积极有效地使职工参与到体育健康的活动中来,最终群众体育才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后明光.新时期体育的社会功能[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2).

[2]张之沧.论体育的逻辑[J].体育与科学,2009,(6).

[3]卢锋.论体育的本质及社会性表征[J].成都体育学院,2001,(6).

社会本质 篇7

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社会主义一般特征的概括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但他们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他们认为, 没有私有制和没有剥削的无阶级的社会, 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同时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资本主义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 就得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其次, 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基础。马克思主义还认为,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再次, 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把未来新社会划分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上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生产力高度地发展了, 所有的产品充分涌流, 实行的则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原则。

但是, 马恩的预测对于现在的从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产生出来的社会主义, 是不能完全适用的, 因此绝不能把它到处套用。相反我们要科学辩证发展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二、社会主义实践中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和局限

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坚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思想和原则, 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列宁说:“没有全社会严格遵守的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 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又有发展。1918年至1921“战时共产主义”带来的困难促使列宁重新思考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他谈到:“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1921年3月, 俄共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具有很大借鉴意义。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坚持并发展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思想。1936年基本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消灭私有制的设想。晚年斯大林还认识到, 社会主义的苏联还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 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不相容的理论。但是斯大林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过早过急采取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措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认为商品生产只限于消费资料, 价值规律只限于流通领域中的调节作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也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中国1956年生产资料改造完成, 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实行了计划经济和按劳取分配。同时, 毛泽东多次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搞经济建设。提出十大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重视知识分子, 向科学进军;重视执政党建设, 发扬党内民主等思想。在所有制问题上, 提出除国营、集体外, 可以搞一点私营作补充。这些认识, 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丰富的新内容。

三、辩证发展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问题上, 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测无疑是科学的、正确的。这些设想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一定可以实现的。但是, 马恩的预测对于现在的从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产生出来的社会主义, 是不能完全适用的, 因此绝不能把它到处套用。总体上, 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领袖们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 他们忽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申明, 既: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二是当代社会主义已经是脱离了发达资本主义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的产物。仍然把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典型推断出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为教条、公式来运用。从俄国革命胜利之后,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以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行动的根本指南。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 普遍存在“超阶段”和急于求成地建设社会主义现象,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离开了各国实际, 导致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从社会主义建设八十多年的实践来看, 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邓小平的回答是: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没完全搞清楚。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践了几十年, 实践对这个理论进行了验证与回答:现实的社会主义中, 纯粹的公有制是行不通的, 公有制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它的生命力。计划经济也是不能是单一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分配方式也不能是一个模式, 而是根据不同的所有制采取不同的分配方法。

现在我们从过去简单的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的认识中走了出来, 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一般特征和时代发展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科学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谈话中, 还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价值标准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告诉我们, 只有发展生产力, 才能够奠定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础,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稳步进行, 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命力, 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超过并战胜资本主义,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决定性和根本性力量。中国改革开放及取得的巨大成功告诉我们要科学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确定是统一的。我们只有辩证发展地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 才能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辩证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中文第2版:2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中文第2版:757.

[3]《列宁全集》第3卷, 1985:279.

[4]《列宁全集》第43卷, 1987:344-345.

[5]《列宁全集》第3卷, 1985:62.

社会本质 篇8

一、理论渊源

和谐文化从古至今已延续了两千多年, 向往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和世界各族人民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在中国古代, 最早提出“和谐”一词的是《左传》, “八年之中, 九合诸侯, 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随后孔子提出“和为贵”, 小到家庭, 大到国家, 只有实现内部和谐, 才能民富国强。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只有齐心协力, 才能战无不胜。到了近代,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 托古改制, 用资产阶级社会发展观对儒家的“大同”和“小康”社会思想进行了改造, 提出了建立一个“人人相亲, 人人平等, 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天下大同”的观点, 也集中体现了他对孔子“大同理想”的推崇与发展, 他的“大同”不仅指“天下大同”, 而且指“社会大同”, 这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是相一致的。在西方, 最早提出“和谐”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 他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理念的提出, 到1803年,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 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 必将为“和谐制度”所取代。1824年,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公社”, 就是以“新和谐公社”命名的。直至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对空想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 并通过全新的理论创新, 实现了社会主义者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提倡社会和谐”, “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也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 所有这一些政治学家所提出的理念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和谐社会理论的种种构想以及实现途径的设计。而我们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 就是对中外优良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发展及对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的借鉴。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

(一) 、要理解这一论点, 首先得知道何谓“社会主义本质”和“和谐社会”的内涵。

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当今世界,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 二者的竟争主要表现在高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上, 最终都要体现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上。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就必需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情况。邓小平同志正是把握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脉搏和契机, 1992年初, 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谈话从物质资料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长期没有完全搞清楚, 因而严重困扰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2、“和谐社会”的内涵。

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 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将社会建设纳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它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石;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支点;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即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和谐”的“四个文明”建设。

(二)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

建国后不久,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我们党宣布, 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 我国大多数矛盾已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同志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在这些思想的指导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民族凝聚力大幅度增强。但毕竟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我们所面临的形势非常的复杂, 一方面, 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主、人权、民族、宗教和台湾、西藏等问题加紧对我国进行分化、这些分化给我国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人的发展需要与自然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并且我们不少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不高, 在对这些矛盾处理上又缺乏经验, 思想观念上、具体办法上都存在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适应的问题。社会矛盾的突出, 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的欠缺等成为国家和民族继续发展的阻力。特别是我国大陆现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转型关键阶段, 这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发展期”, 也是一个增长、矛盾突显, 消费结构快速升级,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国民对民主政治和人权的要求越来越高, 社会矛盾最容易激化的高风险期, 这时最容易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和社会动荡, 处理得好社会就能够顺利发展, 经济就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 甚至倒退。为此,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和谐, 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趋势。

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论断的实践价值。

1、注重公平,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形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但我国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仍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公平现象, 如贫富差距的悬殊、城乡差距的加剧等等, 所有的这一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正如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 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要把只注重经济发展速度, 转变为注重社会公平公正,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全面反思历史经验,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 切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2、加强社会管理,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涌现, 特别是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所诱发的群体性事件处于持续多发状态。对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决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思想为指导, 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 更新社会管理理念,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秩序, 确保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

3、“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我们衡量开展和谐社会构建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 我们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确定为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目标, 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 才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 从根本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四、结束语

总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经济社会仍不发达、正处于并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 遵循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要求, 贯通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些根本性问题,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关系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深刻、更加系统的新高度和新境界。现在, 我们必修要站在这样的高度上, 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来做好目前的各项工作, 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论是在是在深入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反映, 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点, 打开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的广阔前景, 为我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

【2】刘立宏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大连干部学刊第22卷第11期

社会本质 篇9

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彼得·布劳(Peter Michael Blau)使用的“社会交换”概念“指的是人们被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并且一般来说确实也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回报的自愿行动”。[1]他认为“交换的必要条件是为了继续得到所需要的服务,个体们要为他们已经得到的服务履行义务”。[2]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就像通过契约、交易和购买我们彼此能获得我们需要的绝大部分帮助那样,分工最初也是从这种相同的交换倾向中产生的。”[3]由此可见,社会交换的本质是指通过交换得到回报或满足需要。同样,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本质也是满足高校和捐赠主体的不同需要。因此,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是满足高校与捐赠主体不同需要的社会行为。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与其他交换本质相同,但在很多方面又有着明显的不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与经济交换相比有以下不同:一是交换的前提条件不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前提条件是人际吸引,即“交友在先、捐赠在后”;而经济交换是以资源的性价比为前提条件的。二是交换的资源不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资源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还有赞同、尊重、爱、情感、地位、权利和教育资源等;而经济交换的资源是金钱和商品等物质资源。三是交换原则不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遵循“自愿、自主和非对等性”原则;而经济交换遵循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四是交换结果不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结果正如彼得·布劳所说,“只有社会交换会引起个人的义务感、感激之情和信赖感,而纯粹的经济交换则不能”。[4]五是交换满足需要的层次不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既能满足捐赠主体内在的精神需要,又能满足受赠主体(高校)外在的物质需要;而经济交换则是满足交换双方外在的物质需要。六是交换产生的效益不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产生的社会效益大于个人效益;而经济交换则相反,个人效益大于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经济交换的溢出效应。

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特征

(一)美国高校与捐赠主体互利互惠关系的交换特征

一是捐赠主体物质资源的捐赠与高校精神资源回馈呈对应交换特征。美国高校以个人捐赠主体命名学校、学科、建筑设施以及奖学金等,是高校回馈社会捐赠常见的对应交换形式。如哈佛、斯坦福大学都是以个人捐赠主体的名字命名的。这些命名都是与捐赠主体物质资源的捐赠对应交换的。通过对应交换,捐赠主体获得了尊重、地位、心理慰藉等精神资源的满足;高校获得了发展资金等物质资源的满足。

二是捐赠主体的捐赠意愿总是与高校的发展水平、发展规划与募捐组织建设等呈关联交换特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主体不断扩大,捐赠数额持续增长,首先来自于高校发展水平与发展规划对捐赠主体的吸引。美国基金会奉行“帮助强的而不是满足弱的需要”原则,把大量资金捐赠给了研究型大学。支持研究型大学发展成为美国以福特、卡耐基等几大基金会的工作重点。大学的科研能力与发展水平成为吸引基金会捐赠交换的首要因素。美国高校的发展规划为捐赠主体提供了捐赠交换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预期,对于捐赠主体捐赠交换意愿的坚定与达成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其次,美国高校高度重视募捐组织的建设。高校有庞大的募捐组织和专业化募捐队伍,校长有明确的募捐职责和募捐任务,并且校长亲自组织、参与募捐活动,对大额捐赠主体校长亲自面谈。强大的募捐组织功能与校长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了捐赠主体捐赠交换的信心,持续了捐赠交换行为。从历年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数额排序分析,哈佛、耶鲁等大学始终高居榜首的事实,说明学校的发展水平、发展规划、强大的募捐组织功能以及校长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捐赠成效呈正相关的交换特征。通过关联交换,捐赠主体获得了精神资源满足,提升了对捐赠项目的选择能力与捐赠价值预判能力,实现了捐赠交换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不仅获得了发展资金,强化了募捐组织、丰富了募捐经验,而且高校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也由此得到提升。

(二)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功能的交换特征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具有满足高校和捐赠主体内在社会性需要与外在社会性需要的功能。这一功能充分体现了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

美国高校参与社会捐赠交换的资源主要包括教育、科研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社会赞同、爱、感激、尊重等精神资源。捐赠主体通过与高校进行资源交换,不仅获得了社会赞同、爱、感激、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内在社会性需要,而且满足了捐赠主体发展对教育、科研等资源的需求。

在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中,不同的捐赠主体都能获得不同需要的满足。美国高校与校友通过捐赠交换,使校友获得了报答母校的情感慰藉;获得了学校管理权,如学校董事会设立一定的校友名额;获得了学校提供的继续教育等。这一切都有效地满足了校友报恩母校、实现意愿、提高社会地位和持续发展的多种需要。美国高校与企业通过捐赠交换,为企业科技攻关、职工培训提供了科研人员和师资,高校给企业的专利转让促进了企业新产品开发,满足了企业对经济效益的需求。美国高校与基金会通过捐赠交换,提高了基金会的社会价值,满足了基金会对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公信力的需求。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不仅满足了捐赠主体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高校发展需求。首先,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满足了高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社会捐赠是美国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Council for Aid to Education)2012 年对1,005 所高等教育机构自愿捐赠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自愿捐赠在日常经费开销中的比例平均为9.4%,其中私立最高达16.9%,公立最高为9.8%”。[5]2013 年哈佛大学社会捐赠总收入84.47 亿美元,占学校经费总支出的19.9%。[6]其次,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提升了高校办学水平和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满足了高校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美国获得社会捐赠排名前位的大学都是世界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

(三)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原则的交换特征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遵循自愿、自主与非对等性原则。自愿原则是指捐赠主体愿意将其财产捐赠高校,而没有外在的强迫和要求;自主原则是指捐赠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支配自己财产的行为,不受别人支配和左右。非对等性原则是指高校社会捐赠不是一对一的等量交换,社会捐赠会引起高校为捐赠主体提供更多服务的义务。正如布劳所指出的“社会交换引起了未加规定的义务”,“回报的性质不能加以讨价还价,而是必须留给做回报的人自己决定”。[7]

高校社会捐赠是捐赠主体根据自身对社会捐赠价值的理解和预判,在对社会捐赠理性认知基础上,以其产权和能力为前提,为满足个人意愿和精神需求,自愿、自主与高校进行的资源交换。在美国,对高校社会捐赠主体没有任何外在的制度强加与行政命令,更多的是支持性政策引导与激励,如教育捐赠的免税制度。而美国高校在对应交换的基础上,会努力扩大为捐赠主体服务的义务。由此可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遵循的自愿、自主与非对等性原则与自愿、自主的社会交换原则相一致。因此,在交换原则上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体现了社会交换的基本特征。

(四)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与方法现代化的交换特征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主体的多元化体现了宏观领域的社会交换特征,即交换的主体由个人扩展到群体和社会组织。据美国《教育自愿支持》报告统计,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来源主要有校友、个人、公司(企业)、基金会、宗教组织及其他利益组织等多个捐赠主体。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形式多样化、捐赠方法现代化表现出宏观领域社会交换的现代特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的具体形式有现金、支票、网上汇款、有价证券、信贷捐赠(硬信贷捐赠和软信贷捐赠)、配套捐赠和不动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寿保险和遗产等。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方法现代化,如电话商谈募捐、邮件答谢、网上捐赠等。多样化的捐赠形式和现代化的捐赠方法,有效促进了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便利和迅捷。

(五)美国高校社会捐赠行为的理性自觉交换特征

美国高校与社会捐赠主体的自觉捐赠交换行为,主要取决于他们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理性认知:一是对自身社会责任的理性认知;二是对高等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理性认知;三是对捐赠项目、募捐行为意义及其价值的理性认知。

从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主体捐赠行为自觉分析,如美国企业捐赠主体捐赠交换行为自觉,首先是来自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性认知。美国现代社会倡导“企业公民”理念,“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结合的行为方式,认为公司的成果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8]“企业公民”理念使企业家们认识到企业有责任为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做贡献,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要回报社会。因此,企业把社会捐赠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开发相结合,使捐赠逐渐变为理性自觉的社会道德行为。由此可见,企业捐赠是企业在对自身社会责任理性认知基础上进行的,是一种理性自觉的社会交换。其次是来自企业对高等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理性认知。高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以及职工培训等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由此认识到高等教育巨大的社会价值。于是,企业与高校的捐赠交换就自觉达成。

另外,从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类型分析。按照捐赠主体对捐赠款项的使用要求,可分为限制性捐赠与非限制性捐赠两种。其中限制性捐赠是指捐赠主体对捐赠款项有具体的使用要求。限制性捐赠体现了捐赠主体对捐赠项目的理性认知水平和选择能力等。在美国高校社会捐赠项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限制性捐赠已占捐赠的大部分数额。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Council for Aid to Edu-cation)2010 年教育自愿资助调查报告指出,“大多数捐赠都指定有明确目的”。2010 年限制性项目收入占捐赠总额的23.5%,当前使用有限制捐赠占捐赠总额的51.8%。[9]由此可见,限制性捐赠比例占捐赠总额的75.3%,充分显示出捐赠主体对捐赠项目的理性认知水平和捐赠行为的理性自觉程度。

从美国高校募捐行为自觉分析,美国高校募捐行为自觉来自于高校对自身社会责任的理性认知,如“威斯康星”思想就是20 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对自身社会责任的理性认知。在这一认知基础上,威斯康星大学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成立技术转移中心,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知识服务,获得了企业对大学的捐赠。又如,哈佛大学陆登庭校长领导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历时5 年、目标21 亿美元的基金募捐运动,就是在对哈佛传统“绝不让任何一位才华横溢、成绩优异的学生因经济困难原因而无法在哈佛完成学业”[10]的理性认知和大学责任的理性认知基础上开展的。募捐运动结束时,“哈佛大学一共从近17.5 万名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手中募集到了26 亿美元,比预定的目标多出了5 亿美元”。[11]陆登庭校长利用这些资金大大地改善了对学生的资助状况,并增设教授、资助教学和科研项目。

美国高校募捐行为的理性自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组织内部,高校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努力提升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地位,增强高校在社会捐赠交换中的实力。另一方面表现在组织外部,积极争取联邦政府、州政府的法律、政策支持,加强校友关系和其他捐赠主体关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捐赠交换的人际环境和制度环境。

(六)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环境的社会制约性特征

首先,美国社会相关制度影响和制约捐赠主体的捐赠意愿和行为:如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相关条款规定教育为抵税捐赠性项目;所得税采用累进制,超过减税捐赠额的捐赠部分可顺延5 年抵扣;遗产税和继承税允许对教育捐赠税前扣除。[12]美国政府的教育捐赠税收制度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人们心理和收益,刺激人们对教育捐赠的偏好和选择,激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为教育捐赠。

其次,美国社会文化影响捐赠主体的捐赠行为:一是宗教文化影响,如基督教中“富人原罪”说和《圣经》中明确规定“十一捐”主张对他人的利益负责,对社会公正负有集体责任。慈善捐赠思想脱胎于宗教,宗教文化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兴起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的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不同,其内涵强调民主自由思想,也强调对他人利益和社会公正的责任。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有一种超越个人私利的利他同情心和对群体、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激发了美国人对高校发展的责任担当。三是共和文化影响,美国共和文化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参与”和“民主”。杰斐逊认为“捍卫自由的最佳方法是让人民接受教育并积极地参与政府管理”。[13]有人甚至认为教育是共和制的“壁垒”和“支柱”,它支撑着美国的民主,教育“把人们转变成共和国的公民”。[14]美国人因此把高等教育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杰明·拉什说,“在一个共和国内,每一个人都是公共财产,他的时间和才能,他的青春,他的年月,他的人生都属于他的国家”。[15]这种自我牺牲的共和精神和对公共利益的追求一直是美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共和文化促使美国人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并自愿为高校发展慷慨捐赠。

社会本质 篇10

一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阐述来看, “人的类本质”就是指既作为自然界生物圈中的一员, 又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的人类每个成员所具有的与其他动物类相区别的共同特性, 即人类这个“种的全部特性”, 其中包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其一, 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人作为产生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的类的存在物, 对其自身的生命活动是有所意识、有所反省的, 可以意识和控制自己的活动。自由自觉性使人的生命活动由自在的成为自为的, 从而超越了本能, 使自身的活动延伸为对现实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的实践活动, 进而和动物的自在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其二, 人的能动的创造性。“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 证明了人是意识的类存在物”, 而且“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 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 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可见, 任何一种形式的人类实践活动, 都是在一定目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意识指导性能够使人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的世界。因此, 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实践本性的核心, 是对自由自觉的确证。其三, 人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人之为人, 不仅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 同时人也是社会存在物。人不像动物那样可以满足于自身的肉体的存在, 只有在整个人类的即社会的存在中才会赋予自己活动的完满性, 人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因而, 人的意识创造不是本然存在的,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才得以产生。社会性是人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存在的基础, 是人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获得其现实性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所包含的“人的现实本质”即人的社会本质, 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涵义。首先, 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而不是它的自然属性, 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是他们的自然生理特点的差别, 而是在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等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的差别。其次,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具体性表现在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因而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关系总和都各有不同, 总处于变动之中。历史性表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再次, 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决定的, 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总和决定的。因为现实的人都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 并从事实践, 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实践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家庭、阶级、国家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二“虚拟人”与人的类本质

虚拟社会是指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中展开活动, 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改变了社会结构, 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的新形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 形成了人类的虚拟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思维的社会基础, 形成了人类的虚拟思维方式。虚拟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计算机网络中, 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这不仅表现在计算机网络中, 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 而且表现在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 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 并由此引发其一系列新的活动特点。这样, 人在计算机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的人, 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的活动。另外, 从技术的角度看, 计算机网络建构的人类赖以进行活动的网络空间的最根本特性是虚拟性;从人文和社会意义的角度看, 人类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方式和展开的活动及其关系体系的根本特性也是虚拟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看, 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不过是人类社会虚拟性的再现和发展。由此, 人在虚拟社会中可以被称为“虚拟人”。

如果将“虚拟人”看做是一种“类”, 那么它作为一个整体所展现的本质特征与现实人之间存在根本区别。首先, “虚拟人”在虚拟社会中的活动从其根本意义上讲是对现实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提升, 对现实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超越。“虚拟人”虽然是数字的, 以符号形式呈现并且可以以人的现实活动为模仿对象进行社会活动的“类”, 但它是由电脑之外的现实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实践活动构建出来的, 因此“虚拟人”在这个意义上来讲, 是使现实人在虚拟社会中对自我意识、目的和创造性的一种超越。其次, “虚拟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借助图像、声音、文字、符号等中介, 诸如网上购物、网上学习、参加虚拟社区等活动得以实现的, 但如果把现实人的活动抛开来单独谈“虚拟人”在虚拟空间里的活动, 那么显然“虚拟人”的这种类存在物就无法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 “虚拟人”在虚拟社会中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现实人的自由自觉性的活动。但是由于“虚拟人”与现实人所处的社会存在方式不同, 所以“虚拟人”可以被认为是虚拟化了的现实人的“类”存在。最后, 虚拟社会的出现形成了二重化的社会结构。

虚拟社会产生之前, 现实社会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和活动空间, 但是虚拟社会产生之后, 在现实社会之外开辟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新空间, 形成了与实现社会并存的新的社会存在形式, 从而使社会由过去单一现实社会分化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两大部分, 使社会二重化, 因此人也面临着从一重变为二重的问题。现实人是在一个具有一定时间与空间的物理环境中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 并且这种活动是可以通过现实社会的关系展现的;“虚拟人”是在一个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数字化和个性化以及时间与空间完全被压缩了的网络虚拟社会中进行活动, 但是这种活动只能在虚拟空间中展开。

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 可以看出, “虚拟人”和现实人的“类本质”都是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为内容, 但两者却是自由自觉活动的不同层次, 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性的不同功能。但是, 两者的必然联系是不能被忽略的, 我们从两者的区别中也能明显看出, “虚拟人”和现实人的“类本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

这里所描述的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不同于以上所说的“虚拟人”, 以上所描述的“虚拟人”是指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非现实的虚拟的人。而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依然是现实中的人, 因为对“虚拟人”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的依然是现实中的人。由于“虚拟人”的虚拟本质只是形式上的规定, 而其实质上规定性依然来自现实社会, “虚拟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来自于现实中的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所以, “虚拟人”的虚拟本质是不存在的。

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 具备了与现实社会相同的性质, 社会的联系有赖于社会网的连接, 虚拟社会亦如此。虚拟社会中的人如同现实中一样拥有自己的特有的关系网, 这种关系网将网络中的社会成员连接起来, 然而有些人处于关系网的连接点、中心点, 掌握了大部分的信息来源, 而另一些人位于关系网的边缘, 无法及时获得有效信息, 致使其处于一种相对较弱的地位。在关系网中处于连接点, 掌握大部分信息的人于是就拥有调控网络社会资源的权力, 并且得到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结构洞的存在, 致使任何主体都无法保证和其他每一个主体都发生联系, 主体与主体间势必存在着间断的现象, 因此竞争的优势不仅是资源的优势, 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的优势。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包括现实和虚拟的社会。任何一个人或组织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和发展优势, 就必须与相互联系的个人和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 以获得信息和控制优势。这里所强调的关系网处于构成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极其重要的地位, 甚至可以说, 如果没有关系网, 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都不能被称为社会。另外一个构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作为主体的人。人处于关系网中的位置也决定了其获得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可能性。人如果离开关系网, 就不能被称之为人, 因为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 虚拟社会也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而存在的, 离开现实社会, 虚拟社会也就没有其实质的意义, 虚拟社会就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化。如果说人的现实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那么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虚拟本质就是虚拟社会关系的总和。

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与现实社会中的人一样, 承担着其在虚拟社会中的角色, 这种社会角色实际上就是虚拟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同时, 虚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带有随意性的, 人们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在虚拟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虚拟化的社会关系并不被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所决定, 这就使由这种“社会关系”所规定的人在虚拟空间的地位和身份是没有实际内容的。所以说, 这种虚拟本质绝不可能是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 因为离开了现实社会, 这种虚拟的社会关系也就毫无内容, 成为一种空洞的无意义的存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现实本质在虚拟空间中的另一种表现, 也就是说, 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是具有虚拟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结论

在马克思看来, 人之所以是现实的, 就在于其处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 而诸多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平行的,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的形成离不开生产力:“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一个人是什么样子“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 “现实的人”之所以现实, 是因为他“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恰恰离不开“现实的人”, 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力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 (主要是生产关系) 之中的“现实的人”所具有的生产力, 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马克思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关注人、关注“人的本质”不是矛盾的, 而是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统一。

“虚拟人”的“类本质”是现实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提升, 是对现实人自由自觉活动的超越。“虚拟人”的虚拟本质是不存在的。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现实本质在虚拟空间中的另一种呈现, 也就是具有虚拟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 虚拟社会中的人也具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中所阐述的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这两种属性。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包括关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 人的类本质是实践劳动, 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它将人与人、集团与集团、阶级与阶级区别开来。二者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构成了完整而科学的人的本质的学说。在网络化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 虚拟存在与人的本质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但也存在根本区别。虚拟社会中人的本质也同样具有“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这两种属性。

关键词:虚拟社会,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

参考文献

[1]夏之放.论马克思 (手稿) 关于人的科学的思想[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0 (4) [1]夏之放.论马克思 (手稿) 关于人的科学的思想[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0 (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刘琼.论虚拟存在的意义及其向人的本质的回归[D].北京邮电大学, 2009[3]刘琼.论虚拟存在的意义及其向人的本质的回归[D].北京邮电大学, 2009

上一篇:教学创新模式下一篇:Flash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