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2024-08-13

留住乡愁(精选七篇)

留住乡愁 篇1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乡愁,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 乡村也越来越冷清;就连春节传统的灯会、舞龙舞狮等传承了几千年的节日文化也在逐步淡化。留住田园的老人和小孩, 再也无力精耕细作, 种田化肥当家, 杀虫多打农药, 不少小溪河流到处可见废弃的农药瓶, 塑料垃圾袋, 人们对孩童时代下上树摘果, 下河抓鱼的记忆, 已然消失在梦中。“乡愁”无处寻, 让人回家之情越来越淡。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新型城镇化, 务必留住“乡愁”。

一直以来, 由户籍和土地限制, 城乡两极分化, 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且公共资源配分配不均匀, 形成了收入水平城镇高乡村低、福利待遇城镇好乡村差的现状。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关键是要最大程度缩小城乡差距, 建设与城市协调互补的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 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让广大农民最直接受益。村庄规划要根据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文化特色等特点来整编, 彰显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风格;注意保留田园本来的村落自然风貌,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让水更碧、天更蓝、村更美;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古村落、民居、祠堂等加以修缮, 注意保护乡村原始文化脉落, 留住乡愁。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 对故土的眷恋。著名诗人余光中写到:“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可见, “乡愁”是故乡之魂, 是精神家园。古村落, 则是“乡愁”载体。身临其境, 睹物思人, 故乡情, 责任感, 民族情, 给我们以强烈触动。如今, 很多地方对保护古村落越来越重视, 但是对于留住乡村自然风貌, 则显得力不从心, 毁起来也毫不留情。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天都有80 个至100 个村庄在消失, 全国12000 多个传统村落还剩不到5000 个。村庄是中国礼仪和伦理发源地, 古村落则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体。遏制大拆大建的现象, 留住美丽“乡愁”需要我们紧急行动起来。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的根系所在, 是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资源。现存的那些古村落,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护好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古村落, 不仅只是留住乡愁, 代表着丰富文化底蕴的这些古村落, 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比现代人用金钱堆砌的“仿古”更具吸引力。所以, 我们要重视保护古村落。

中央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 也不是城乡一样化, 而是要遵循农村与城市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 留住乡愁、保持乡村本土风貌, 开展乡村人类居住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匀化、实现差异互补, 协调发展。文件还提出, 抓紧把历史文化等价值的传统村落列入保护名录, 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美丽和谐乡村, 留住乡愁, 从产业角度来看, 要大力发展乡村第三产业, 要让资源自由流动, 重点提升农业, 让服务下乡, 城乡服务业平等, 推动农业快速运行。农民还是农民;乡村还是乡村, 更好地传承乡村文化。

有个理念应成为共识:“美丽乡村”首先得像乡村。在城镇化中有个问题正愈发严重, 即“乡村不像乡村”。有些地方就是在按照城市标准建设新农村, 乡村也变成了“钢筋水泥森林”。这不仅破坏了乡村自然风貌, 还搞得农民生活很不方便。“美丽乡村”包括发展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底色则是自然风貌和田园风光或。没有“乡村”, “美丽”也就没有了依附。也只有留住乡村自然风貌, 才能留住美丽“乡愁”。遏制大拆大建现象, 需要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知道, “城乡一体化”, 主要是要把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整体统筹谋划, 绝不是大拆大建追求视觉效果上“城乡一体化”。

我们还应强化一个意识:“不建设”有时也是功劳, 新型城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建”。加快村庄人居环境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才能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建”绝不是大拆大建, 不该拆的拆了, 不该建的建了, 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可以说, 不该建的不建, 留住乡村自然风貌进而留住“乡愁”, 也功莫大焉。这种“不建”不是不作为, 而是不要乱作为。提升品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方向, “品”是文化品位, “质”是生活品质, 处理好“建”与“不建”之间的关系, 关键就是学会用“品质”这把尺子来衡量和决断。

只有守得住“村”, 才能“忘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古村落来说, 如果没有保护, 就没有发展。保护也好, “留住乡愁”一方面要留住古村落的神, 对古村落文化的合理开发与传承, 只有形神兼备的古村落才能获得新生, 才能留住现代人的苦苦寻觅的乡愁。留住乡愁是遵循规律, 顺应发展中。一方面, 对传统村落进行整体排查, 科学谋划, 将传统村落与城镇化进程进行统一整合、合理规划, 保护村落文化遗产。同时, 对古村落进行改良,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将保存乡土特色与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另一方面, 把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旅游产业等相结合, 以“游”为重, 融农业生产、文化体验、乡村憩居于一体, 开拓思路, 探索出适合本土的开发模式。

古村落的保护就是要让人们重新找回乡愁,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村落原始风貌与内涵共存, 赋予古村落以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其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王恬, 古村落的沉思【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2]《江苏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编著。江苏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赵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留住乡愁,我的梦想散文 篇2

近年来,我热衷于新乡土散文的创作,并取得了点滴成绩,主要得益于老师的栽培,读者的鼓励,以及乡愁的召唤。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新乡土散文作为创作的方向,我会饱含深情地说,故乡有我太多的“爱”和太多“痛”,不写故乡心中痒得不行。

故乡是相对于那些远走他乡的人们而言的,我压根儿就没有离开过故乡,所以我在这里只能把故乡称作家乡。我的家乡在陕南旬阳,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在那里生活,在那里工作,可以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所以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种特殊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上。我热爱家乡的山水、家乡的土地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我眼中,家乡的秦岭和巴山是那样的`巍峨俊秀,家乡的汉江和旬河是那样的清澈美丽,家乡的白云和蓝天是那样的碧空如洗,这些都是我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我认为,家乡的大自然是世界最美的大自然,家乡的老百姓是世界最好的老百姓,家乡的一草一木都会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家乡是我人生的港湾和创作的源泉,写家乡更能写出真情实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乡也不例外。这种变化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这是摆在人们眼前的事实,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古老农业文明的渐次萎缩,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部分农民缺乏环境意识,加之人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眼光,破坏植被,污染河流,砍伐古树,开山取石,占用耕地,拆除古宅,毁坏景点等等。面对乡村将要沦陷的社会现实,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真是痛心疾首。我常常摇头叹息,暗自落泪,心中很是矛盾: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能不能拿起手中的笔,正视现实,直面问题,呼吁社会?

我很欣赏“文人要为时代为社会立言”这句话,作为一名作家,我有责任有义务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警醒人们热爱自然,保护乡村,留住乡愁。

有“爱”才要写它,有“痛”更要写它。有了这样的理念,我就一发而不可收。《守住家园》、《留住乡愁》、《冷清的故乡》、《陌生的家乡地名》、《远去的秦巴柴郎》、《又闻水笑声》、《水泉坪记事》等一大批新乡土散文脱手而出,于是才有了这部新乡土散文集《留住乡愁》。

非常感谢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老师!他对我的新乡土散文创作特别重视,积极引导,重点培养,给予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在20xx年第四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上,安排我就新乡土散文创作作了交流发言;在20xx年第五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上,再次安排我就新乡土散文创作进行交流发言,使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留住根脉 记住乡愁 篇3

【关键词】 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文化遗产;根脉;乡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南平市管辖的闽北地区毗邻浙江、江西,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是中原文化传入福建的第一驻足地。勤劳智慧的闽北先民,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营造了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美好的精神家园。遍布闽北广袤大地的古村落古建筑,是闽北先民生活的遗存、文化的体现和智慧的结晶。现今南平市共有武夷山风景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处,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邵武市和平镇、武夷山市武夷镇下梅村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处。近年来,南平市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力度,深入挖掘其独特的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为了充分展示闽北古村落古建筑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从而提升人们对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愿,由福建省文化厅和南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忘不了的乡愁——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展”于2014年12月28日——2015年3月5日在福建博物院展出。

“忘不了的乡愁——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展”展出的100多幅精品佳作,是主办方从300多位摄影者选送的1万多幅摄影作品中精心遴选出来的。这些精品佳作巧妙地运用镜头的光影技法,从“村落民居”、“建筑构件”、“宗祠寺庙”、“特色建筑”四个层面表现古村落古建筑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独特的地方性,全景式地展现了闽北古村落古建筑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闽北边陲的山区小镇邵武市和平镇,有着千余年的悠远历史,自古以来,中原文化、楚文化、闽越文化在这里传承,徽派、京派、闽派建筑特色在这里交融。这一座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保留了一片完整的古街巷和古代乡土建筑,尤其是民居建筑,形成了古建筑民居群,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浓郁的地域风情,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平古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约40公里。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下辖5乡15都353村,素为邵武的一大集镇,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建的城堡,辟有8个城门,至今尚存东、西、北三座城门及东、北两座高20余米的木构三层谯楼,保留的3条传统街道连接着近百条纵横交错的巷道,临街的建筑多为前店后宅,古色古香。镇内昔日的丞署、书院、庙宇、宗祠、牌坊、教堂等建筑以及百余座明清民居富有地域的历史风貌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和平古镇地处边陲要塞,是汉唐以来邵武通往闽西北的咽喉要道,而且由江西进入福建的一条主要隘道“愁思岭”也在和平镇境内,历史上中原人曾有三次因动荡而大规模南迁,三条入闽通道均在闽北,其中一条就是经“愁思岭”隘道通过和平镇进入福建。因此和平镇成为古代邵武沟通闽西北和江西的交通枢纽,兵家要地。从唐、五代开始,这里已经形成繁华的商贸街市,有“旧街市”、“石马街”、“张毕街”等,商贾云集,经济发达。其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由青石板铺筑长约600米的主街,历史上曾以街为市,叫卖五谷、茶叶、笋干、家畜、篓桶等日常用品和劳作用具,热闹非凡,有“福建第一街”之美称。《老街的回忆》(图1)就是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着力表现老街历经沧桑,风韵依旧,一位红衣女子骑着自行车背对镜头行驶在青石板铺的老街上,古貌融新颜,老街焕发出青春的气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另一幅《古巷里的欢乐》(图2)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沿着古道快乐地奔来,就在这条古道上,历史上曾走出过2名宰相、6名尚书和137名进士……在古街的两旁耸立着合院式古民居建筑277幢,且不乏豪宅巨院,仅大夫第就有5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氏“大夫第”堪称古民居瑰宝。黄氏“大夫第”,又号“大东家”,位于和平镇北门,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映壁宅第,也是和平古镇区内5处“大夫第”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处。黄氏“大夫第”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3座合院,均临大街。街西一座,坐西朝东;街东两座并列相映,坐东朝西。门楼为天柱五间式,平面内凹做八字形,门面砖雕丰富多彩,工艺精细,成为特色建筑的一大亮点。有简洁疏朗的瑞兽花草图案,有内涵深刻的谐音寓意画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门两侧四幅采用粗犷豪放的写意手法,用松、竹、柳、梅寓意“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的浮雕。《黄氏大夫第的门楼》(图3)的作者用饱满的构图、特写的技巧,表现黄氏大夫第门楼的威严气派,四面松、竹、柳、梅的砖雕格外引人注目。在和平古镇遗存的大量古建筑中,既有中原古风,又有地方特色,从各种建筑的布局、结构、构件外部特征,工艺特点,装饰花纹等“建筑语言”上,强烈地反映其民族属性,时代演变和地域差异,成为无法再生的历史人文景观。除了砖雕装饰外,飞檐翘角也是一大特色,这是闽北古建筑檐部常见的表现形式,用在亭、台、楼、阁、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向上的动感,让静态的建筑物动起来。《飞檐翘角》(图4)的作者匠心独具,把画面切割成7块小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飞檐翘角”的各种形态,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

在武夷山市市区东南12公里、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东北4公里处,有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村——下梅村,因村庄位于梅溪下游,故称下梅村,村中有一条900余米长的人工小运河——当溪,将下梅村一分为二,沿河两岸为街,两街由小桥连结,村内铺以河卵石路面的巷道纵横曲折,古色古香的民居错落有致,村落格局呈江南水乡风格。历史悠久的下梅村,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与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相交融,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古民居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石墙基、柱础以木为主,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建筑空间。屋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结构精巧的闺楼、书阁、花园、经堂、厢房等天然合一,形成下梅村古民居的独特风格。为了采光、集水、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天井下一般都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古民居外部结构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体现村民求安、保安的意识。封火墙上多绘有二方连续彩画,清新高雅,意蕴深厚。这些彩画历经数百年风吹日晒而不褪色,至今仍清晰绚丽。而砖雕、石雕、木雕无疑是古民居建筑的三朵奇葩。在民居门楼上无一例外地饰以精美的砖雕,体现了豪华和高贵。砖雕以浮雕为主,也有镂空雕法,内容取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采用谐音的吉祥语,也有民间喜爱的花卉、鸟兽、祥云等。精雕细刻,造型逼真,描绘生动,寓意深刻,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纯朴的民风和精湛的技艺;石雕有础石、门当、石鼓、花架、池栏、井栏、水缸等,既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可观赏的艺术品;木雕更是精彩纷呈,有挑梁、吊顶、桌椅、栏杆、窗棂、柱础等。图案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植物、人物、祥云为主题,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崇善、忠孝等传统美德。《下梅砖雕艺术》(图5)的作者从下梅村现存500余幅明清时期以来的砖雕中,撷取6幅颇具代表性的砖雕组成和谐统一的画面。这组砖雕的构图之美、工艺之精、制作之巧令人叹为观止。而另一幅《门当户对》(图6)则是表现石雕与砖雕、木雕的完美结合。门当户对是指一种用于镇宅的大门建筑装饰品,门当是石雕的一个品种,位于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户对特指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与门楣垂直,取双数,精美的石雕与砖雕、木雕在建筑上构成“门当户对”的和谐美。从古民居中纵贯而过的小运河(当溪)和沿河9个古码头,正是当年下梅村茶市繁荣景象的写照。自清康熙以来,下梅村成为武夷山重要茶叶集散地,9个码头供船筏停靠装卸,所运茶叶在下梅村集中经延平(南平)下福州,运往广东或远销海外,成为著名“万里茶道”的起点。当时两岸店铺林立,茶市兴盛,商业繁荣,船筏往返,使下梅村成为有名的商业集镇。摄影作品《夕照下梅村》(图7)和《当溪廊棚》(图8)从同一角度拍摄当溪与两岸建筑的美景。一幅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下梅村显得宁静而有生气;一幅突现沿溪两岸作为村民休闲、娱乐场所的骑楼式廊棚的建筑特色。两幅作品相同景物,不同时段,互为衬托,相映成辉。在下梅村正南面,海拔927米的芦峰是座文化名山,南宋理学家朱熹、蔡元定等在此筑庐讲学,留下了云谷书院等历史文化遗址。还有现今保存完好的邹氏家祠、邹氏大夫第、西水别业、施政堂、陈氏儒学正堂、邹氏闺秀楼、方氏参军第、隐士居等古民居和镇国庙、天一井、古码头等古建筑,以及祖师桥、文昌阁、百岁坊等遗址遗迹,充分展现了下梅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2005年,下梅村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留住乡愁 篇4

近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承办的“创新中国·城镇化与新型卫星城2015 新都论坛”在四川成都新都区举行。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数以亿计的人加入了城镇化的洪流,然而,还来不及吸取三十年城市化磨灭城市记忆、城市情感,最终造就“千城一面”的教训,城镇化浪潮已经像海啸一般卷地而来,袭向乡村。

城镇化真的就不能避免这个问题吗,真的就无法让人“记得住乡愁”吗?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历史文脉的传承并不矛盾,是可以统一的。传统村落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尽量简单地防止“以城并乡”“拆村并居”,要做到生态和生活兼顾、自然和人文并存。在农村人口转移中,不能让城镇新居民失去心灵居所,要把“根”留住。

“乡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城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脉的延续都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规律,使人“记得住乡愁”,要有必要的载体,尤其要有标志性的东西,发展自己的城市特色,切不要把城市变成一个钢铁水泥累计的区域,乡愁是对故土的思念,对传统的眷恋,也是情感的归依,这种情感不是浮在空中的虚无缥缈的影像,而是同具体的物质、非物质载体紧紧联系在一起,乡村如此,城市也是如此。“但最关键要把人放在首位,都要与人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力。”

据调查,2000 年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 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70 万个,10 年间消失了90 万个自然村,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传统村落。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巨量的村落消失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一些农村确实自然条件艰苦,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二是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定居;三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政府行为,撤村并点力度强大,是直接导致近10 年村落急速消亡的最主要缘由。

留住乡愁 篇5

①留住美丽的乡愁,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村落是人们的发源地,即便是城里人,往上数好几辈,也是村里人。这样乡村就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对于城里人来说,看着万亩良田,能够让他们暂时远离水泥,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对于根在农村的人来说,回到乡村,跟自己的亲人亲戚朋友团聚,既能享受亲情,又能舒缓一下自身的压力。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描绘的村落。现实中,却是另一幅场景,“这村里站着最后一座房子,荒凉得像世界的最后一家。”有价值的传统村落消失的快速,着实令人心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乡村都没了,我们还到哪里去找“乡愁”?如此说来,传统村落的.消失,从小的方面看,是让人们失去“乡愁”的寄托;从大的方面看,就是截断我们民族“思乡”这一文化根脉。

③留住美丽的乡愁,就要建设好乡村。古村落的纷纷消失,与农村贫穷,人们受不了而纷纷逃离不无关系。这就促使我们要提高乡村生产和获得收益的条件,确保经济来源,才能激发年轻人务农的积极性,人们才能留在村里,实现“就近城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乡村建设中注入现代物质文明元素,与美丽的自然生态相融合,从而实现新的理想的美丽乡愁——屋外,青青的山脚下,篱笆上缠绕着美丽的花儿;屋旁,清澈的溪水流过,渴了可以直接掬一捧来喝;屋内,卫生间、厨房现代设施一应俱全,与城市生活并无区别。

④农村人有钱了,盖新房是不可少的,但盖的跟城里无区别,钢筋水泥小洋楼,千户一型,连贴个楹联的梁柱都没有,有的只是物质上的华丽光鲜,这样似曾相识,毫无个性,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也就缺乏让人记在脑中,留在心头的独特价值了。冰心在《我家的对联》中说到:“‘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挂在梁柱上的好对联,孩子们天天眼里看着,口里念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他们人格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其效果决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因此,留住美丽的乡愁,还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

⑤白沙鸥,黑耕牛。秋雨春风,花树满山丘,少小欢声追蝶路。乡关万里载乡愁,从此乡愁绕心头。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本来延续的命脉;留住美丽的乡愁,就是要留住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文根据冯骥才有关访谈等资料整理)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怎样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请简要概括。(6分)

3.本文引用精当,请找出一处并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

1.(3分)留住美丽的乡愁,就是要留住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或:我们要留住美丽的乡愁。)

2.(6分)(1)要保护传统村落;(2)要建设好乡村;(3)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或:留住美 丽的乡愁,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美丽的乡愁,就要建设好乡村;留住美丽的乡愁,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

3.(4分)示例一:选文第②段引用了陶渊明 的诗句(1分),并与“现实中传统村落不断凋敝”比较(1分),有力地突出了“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2分)。

示例二:选文第②段引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名言(1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的道理(或:保护传统村落对留住美丽乡愁的重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分)。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 篇6

关键词:民居;青岛特色;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建设

2014年11月份,青岛出台了《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规划》要求,在小城镇建设方面,青岛将重点建设5个小城市试点镇、4个重点中心镇、31个特色镇。那么,将来在小城镇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如何落实“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要求,将成重点研究的问题。

1 当前青岛小城镇建筑风貌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青岛的小城镇建筑风貌比较雷同。多数小城镇沿公路自发形成,小城镇无论在功能上、结构上、还是建筑风貌上单调雷同,地域自然环境特色,文化传统特色没有得到保持。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镇,小城镇建设单纯的模仿外来建筑,特别是地产开发商从城市中带来的欧式风建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建筑风貌的要求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小城镇风貌建设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第二,文化传承,彰显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第三,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城市功能、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三农”相结合。

据《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示稿,青岛的小城镇建设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引导小城镇差异化发展。按照“一镇一特色”原则,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特色城镇,建设各具特色的特色强镇、产业重镇和文化名镇。

3 青岛地域民居的历史与特点

青岛民居的两个典型样本——别墅与“里院”。

别墅区,当首推“八大关”。“八大关”占地约1000亩,这里有独家居住的庭院式建筑,也有公寓式的夏季度假式建筑。这些建筑多为当时的市政要员和商人居住,房屋外部的装饰多样,建筑立面或简洁明快,或华丽典雅。这里的建筑式样、围墙和园林布局都应形态各异,每幢建筑都有独树一帜的设计思想,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青岛的“里院”具有独特的建筑样式,可分为一、二、三层建筑不等。从居住形式来看,小到一户一“里”,大到百户一“里”不等。其院落又可分为“口、日、凸、目、回”五种类型,依次为独院、两进院、不规则院、三进院、套院等。

4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

4.1 划定风貌区域范围,塑造城镇特色

围绕“品质青岛、海洋之都”的核心定位,构建多元文化特色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海湾生态湿地风貌区、新欧陆文化风貌区、琅琊文化风貌区、齐鲁文化风貌区、海岛风貌区和大沽河流域田园城市风貌区等八大特色风貌区。

多元文化特色风貌区,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城区为主的东岸城区。这里的老建筑以德风建筑为主,特色鲜明。新建建筑将按照城市风貌和建特色统一规划、延续老青岛特色。

现代都市风貌区,包括西岸城区。依托山、海、岛的独特资源,突出西海岸国家新区的城市特色,展现时尚、运动的城市性格。

海湾生态湿地风貌区,包括北岸城区。位于胶州湾湾底,以体现生态湿地景观为城市特色,发展低密度的生态旅游城区。

新欧陆文化风貌区,包括蓝色硅谷核心区。依托优美的自然海岸景观,建设诸如意大利五村镇的特色旅游小镇。

琅琊文化风貌区,包括琅琊台片区, 展现琅琊台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海洋文化多元包容的特点。

齐鲁文化风貌区,包括即墨与胶州。依托即墨古城,弘扬青岛海洋文化包容下的山东地区具有地域特性的历史文化。

海岛风貌区 ,突出海上星座、海上灵山、田横精神等。 突出海洋生态保护,发展海岛旅游,注重海岛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

大沽河流域田园城市风貌区,包括大沽河流域的区域。发展自然与人文并茂的流域旅游风貌区,形成有青岛特色的流域水文化區域。

4.2 传统民居特色与建筑语言提炼

就青岛的建筑而言,应该反对两种趋向:一种是无视地域特色的存在,盲目、全面的接受国际化的建筑成果,从而割裂了历史文脉的延续;另一种就是不应将青岛的建筑特色囿于那些德式建筑的形式片断和个别手法,踟蹰不前,而且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对青岛建筑地域特色的重新诠释,深入研究场地特征,结合地形进行外部空间设计,营造建筑的场所精神。注重实用地方材料,运用不同的构造工艺,表达材料的审美特性。地方材料的使用,是建筑地域特征最直观的体现。青岛地区多产石材,常见的有毛石、剁斧石、蘑菇石、光面石材等,不同的石材加工工艺表达了材料的多种美学特征。

4.3 传统民居建筑空间意向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传承

传统的民居建筑意向不仅表现在材料、符号、功能、空间构成等方面,整体性的环境特征才是它的灵魂。总体环境的构思与设计在新型城镇化中显得更为重要,通过有效控制体量,拒绝过度开发,市政配套设计、景观绿化设计等各方面的统筹考虑才能真正地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才能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何子张.城市新区建筑风貌规划的必要与可能——厦门新站片区建筑风貌规划的困惑与体验[J].新建筑,2010(4)

[2]陈琦,陈秀莲.传承与发展——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新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0(9).

[3]张朝晖,孙海军,魏鹏.形式风格之外的青岛建筑地域特色浅析[J].山西建筑,2006(24).

留住乡愁 篇7

首先,沈家营镇环境治理工作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城市管理精细化,既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也是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管理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其灵魂是科学与效率。沈家营镇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制订了中长期环境规划,落实了管理体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考评奖惩机制。达到了管理精细化要求,大大提高了全镇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水平。

其次,沈家营镇环境治理工作的标准化措施有利于经验的进一步推广。沈家营镇制定了《2013年农村垃圾户分类工作方案》:一是制定了标准和要求。要求按照“分类投放、定时收集、分项处理”的流程,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二是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机制。镇党委、镇政府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检查和监督。各村成立村级环境整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贯彻实施各村垃圾分类具体工作。三是配备标准化的村级垃圾分类人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是各村垃圾分类的第一责任人;各村监管员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各村按每80户左右的标准抽取一名垃圾分类收集员。四是建立了各级人员的考评机制。有村干部、片长及垃圾分类收集员职责及考核制度,并完善了具体的奖惩措施。这些标准化的措施为其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沈家营镇锐意打造的优美环境也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镇政府更加呵护这片难得的“干净”之地,经济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产业选择不突破环境底线。良好的环境正在吸引着大批像万科集团这样的国内知名企业入住投资。“筑巢引凤”、和谐宜居、绿色发展的前程似锦。

(责任编辑:李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留住乡愁】相关文章:

留住乡关于乡愁的论文题目05-04

乡愁创意06-26

乡愁赏析07-06

乡愁全文07-08

我教《乡愁》07-12

留住员工08-01

留住人才07-11

集体乡愁范文05-16

诗歌乡愁范文05-17

乡愁优秀范文05-17

上一篇:局部自适应模型下一篇:中国保健食品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