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2024-07-17

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精选五篇)

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篇1

本文论述的教师德育专业化, 是指包括德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过程。

一、教师德育意识的内涵

教师的德育意识是指教师作为德育过程的主体, 对自己言行的德育意义及德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始终保持清醒认知的意识。

教师不是教学的机器, 而是传递道德价值、彰显教育个性的道德主体。有些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而只抓教学, 但教师的个性、观念和行为却不可能不对学生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潜在的, 也是持久的、深刻的, 这是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影响。因此, 根本不存在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 “教书育人”提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强调教师在教书的同时, 必须增强育人的自觉性。从这一意义上说, 教师必须主动培育和提高德育意识, 对自己言行的德育意义形成清醒的认知。

二、交往实践:教师德育意识唤醒的重要途径

某些片面的观点认为,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其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方法与技能等, 只强调了教师发展所应具备的客观知识与能力, 而将教师的主体性及教育实践活动排除在外。随着对教师专业化理解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很难用某种孤立的知识与能力来描述教师发展, 那会使教师发展变成各项割裂的指标, 而不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也曾陷入重知识和能力、轻过程与实践的误区, 交往实践论的观点则恰好可以帮助教师克服这一思维缺陷, 走出这一行为误区。

交往实践论的观点是, 实践对于教师专业化的价值高于教师所应掌握的客观知识本身。这一观点认为, 教师的专业意识唤醒对于教师专业化具有关键作用;而教师如果离开了教育实践, 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专业意识的唤醒与觉醒。教师的专业意识唤醒是教师建立主体性、发展自主性、实现教育理想的关键。

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呼唤教师德育意识的生成和唤醒。教师德育意识的生成和唤醒, 源于教师与他人的交往实践。如,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德育教学活动, 通过与同事的热烈研讨、合作探究等途径, 教师的德育意识逐渐被唤醒。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 教师能体会到他人的教育主张、立场及教育行为背后的内在观念, 通过对话的过程, 达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目的, 进而促进自我德育意识的澄清与增强。在交往实践过程中, 教师德育意识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德育意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才能得到检验。

有学者提出, 教师的德育意识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德育活动的心理映象。是指教师把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和程序等在自己头脑中“复现”出来, 以感知、回忆、想象的形式把德育活动的具体图景展示出来。如果教师的德育意识仅仅停留在这种水平上, 那么教师实施的德育只能算是经验操作型的活动。二是对德育意义的自觉认识。德育意义是德育活动的自然属性, 每一种德育活动都有其德育意义。教师要掌握并体现活动的德育意义, 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能够全面地分析德育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它们与学生道德素养的生成及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之间的联系, 并能够正确预测德育活动在进行中会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阻碍, 从而改进德育活动的结构、内容和方法, 实现对学生的正向的德育影响。教师对德育意义的认识可以保证德育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但这种意识水平仍然停留在对客观环境的意识, 还未触及对主体的意识。三是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德育意识发展到第三个层次, 开始将认识的焦点指向主体自身, 把德育主体视为德育意识的对象。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与教师的自我意识有本质上的区别。自我意识是指教师始终提醒自己, 自己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 即如加里宁所说:“教师必须检点自己, 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没有任何人像教师这样受到如此严格的监督。”强调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给学生做出表率。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指教师时刻以实施德育为己任, 自觉地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发生预期的德育影响;不光要独善其身、以身作则, 还要时刻想到如何以自己的个性为德育手段去影响学生。四是对德育个性的主体意识。不同教师的德育活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教师对自身德育行为和德育活动的个性特点应形成清晰、全面、自觉的意识, 从而创造自己鲜明的德育个性和风格。教师的德育意识要达到第三、第四层次的水平, 离不开教师的交往实践活动。教师的德育意识唤醒, 常常体现在教师之间的互动之中。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 可以说, 教师的交往实践有多丰富、多深入, 德育意识唤醒的程度就有多深刻。教师在交往实践中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各种意识, 如有关德育活动的意识, 有关教育对象的意识, 有关自己德育观念与行为的意识, 有关德育目的与任务的意识等。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可以加深对与德育行为和活动有关的语言、知识、观点等的理解和认识, 并共同研究和调整德育活动的目标、方法、途径等。当然, 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氛围能够促进教师的交往实践, 从而为教师的德育意识唤醒开辟广阔的空间。

三、德育意识唤醒下的教师德育专业化途径

1. 达到教育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所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 就是指教师应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 (达到专业标准) 。一般来说, 教师的素养结构从内容上分为三个基本维度, 即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教育专业素养。通常情况下, 教师对于学科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认识得比较清楚, 而相对忽视了教育专业素养, 这两方面素养是不同的。教师要实践和达到德育专业化, 就必须关注和提高自身的教育专业素养。

在德育专业化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是指, 教师对于教育对象的品德发展特点与规律性的理解, 教师对于德育的目的、过程、途径、策略、方法与技巧等问题的认识, 以及对相关事务的实际处理能力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德育活动的具体开展及其效果。教师德育专业化所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 如德育观念与技能等, 一方面要靠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理论知识的研修去获得, 另一方面要在实际训练中去培养和提高。在帮助教师提高与德育专业化有关的教育专业素养方面, 教育管理者应有所作为, 应在制度上建立职前、职后教师发展的德育专业标准;不能达到标准者, 就不能进入教师行业。日本在其教师资格获取的必要条件中就明确规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人必须获得道德教育、教育伦理等方面课程的学分。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2. 达到专职德育教师的德育素养要求。

对于专职的德育工作者或德育教师来说, 应达到更高的专业标准要求, 即达到德育素养要求。这是由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所决定的。比如, 在德育所要完成的任务中, 知识的学习只占很小的部分, 学生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行为的实施才是德育追求的根本目标。所以, 教师要实现德育专业化, 就必须接受特别的专业训练。

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师的德育 初中生文化意识形成 策略与研究

英语教师的德育对初中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德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题和宗旨,在新课程的全面改革中,初中学校的教育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德育资源的拓宽和整合,有效地发挥其主要的作用,深入挖掘学校在学生文化意识形成方面的新途径,而英语作为当今初中学校的主要学科,它实现了国内外文化的相结合,而英语教师作为这些文化的传播者,其德育对现代的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可以促进我国初中生对于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了解和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当今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升。

一、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增加一些英语教师的德育意识

1.英语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德育教学是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英语教师的德育对初中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有着不可估计的重要性,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主要强调了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三大方面,英语教师在教育学生们英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的文化意识的养成,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这个目标本身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必须将初中生们的文化意识渗透到教学课堂中去,并且对其进行修饰,使其成为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让其成为教学内容中的灵魂。

2.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运行德育是其应有的职责。现在的初中生有着自己的思想,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对初中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英语教师作为外国文化的传播者,在初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英语教师在初中生们的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方面是很重要的,英语教师的作用不单单仅仅是培养学生们学习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和学生们的身心的健康。而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运行德育有助于初中生对于文化意识的形成。

3.英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与功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其素养的体现,会给学生们一些巨大的影响,而英语教师也不例外,英语教师们的德育是其道德的体现,而对于学生们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英语教师的表现为学生们做出一个表率,以自己的德育来对初中生们的文化意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进一步调整英语教师的德育目标,强化其德育的可操作性

一直以来,初中学校都存在着德育的目标过高的问题,德育的教学内容过于空乏,太过政治化,这对于初中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具有消极的影响,而英语教师们对于学生们的教育业不能急功近利,这样会使学生们对与道德理想的形成产生一些虚假的想法,学生们难以去接受这样的教育,以至于德育教育无法落到实际的教育当中,更别说要促进学生们文化意识的形成问题了。所以,英语教师们对于德育养成问题需要做的有三大方面:第一点,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一些不同的德育计划和目标,要针对学生们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向,以达到学生们对文化意识形成的目的;第二点,英语教师们要选择适和的德育教学内容,德育的教学内容要稳定,要贴合实际,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文化意识的形成;第三点,英语教师要改进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英语教师要注意学会教育的技术,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用心的教育,要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进行细致的研究,避免对学生们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英语教师应该注意对于德育教育的策略,对于初中生文化意识的形成。

三、英语教师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发现英语知识中的美

英语教师的德育对于学生们文化的养成具有重大的作用,而英语知识的文化的体现在于一些英语作品中一些美好的情感,其中包括了亲情之美,友情之美和生命之美,他们可以感染学生们的情操,使学生们对于一些外国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第一方面,英语教师们可以结合一些英语知识,为学生们布置一些关于亲情培养的活动,例如一些像家人祝福的英语句子,这样不仅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国外的风俗文化,还增强了本国的文化,英语教师们利用自身的德育特征培养了学生们思维的发散;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在教导学生们英语知识时,可以利用国外的一些友情知识为基础,对学生们进行一些询问,使其更加信任朋友,在增加了学生们文化意识形成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之间的交往能力;最后一个方面,英语教师通过传授一些著名的外国名人的例子,向学生们展现了生命的美好,利用国外的一些文化知识,来向学生们传递生命永恒的美丽,英语教师的德育对初中生门的文化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作用。

四、结论

现在的教学改革,对于学生们的素质教育有了很多的要求,而英语作为一大主科,其代表着的是国内和国外文化的交流和结合,对于英语教师的德育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过教育部门应该要加强对于英语教师的德育培样,使其为初中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晓明.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M].2012,11,23.

论学科德育中教师自觉意识的培养 篇3

一、学科德育:被忽视的德育力量

教师缺乏学科德育的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愿”:观念上的偏差

一部分教师“不愿”开展学科德育。所谓“不愿”,是指教师以一种“逃避”和“无视”的态度对待学科德育。在某些教师的观念中,开展学科德育一方面会增加自己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对教学成绩的提高并不直接相关,认为学科德育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事实上,这是对学科德育的一种“误解”。学科德育不是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额外增加德育的要求和内容,更不会因为渗透德育而影响教学成绩。一般而言,优秀的教学行为一定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而具有德育意义的教学行为也一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不能”:能力上的匮乏

一部分教师“不能”开展学科德育。所谓“不能”,是指由于教师德育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德育能力的不足,在开展学科德育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在教师培养或培训环节,德育理论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大部分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并没有把德育理论作为必修课。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实践领域,德育一直被认为是班主任或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领域”,对于一般学科教师而言,德育专业知识相对于教学专业知识明显薄弱。学科德育也因此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短板”,长期处于“不自觉”的经验摸索阶段。

3.“不精”:方法上的误用

一部分教师将学科德育理解为“给学生讲人生道理”,生硬地开展德育,这就是所谓的“不精”。如果不能够将学科德育运用得恰到好处,只是在教学中“添加”德育内容,那么德育就可能变为一种机械的“灌输”,这一方面会影响到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将学科德育沦为一种“说教”,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灌输)这样的教育也使得人们难以形成一种富于想象力的、理性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此种意义上,灌输就简化了人们对各种现象及其经验自然而自由的认识。”[1]显然,方法上的不恰当,使得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综上,“不愿”、“不能”和“不精”都是教师缺乏学科德育自觉意识的种种现实状态。事实上,学科德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出现“不自觉”的状态既有学校教育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二、对学科德育的再认识

学科德育之所以会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学科德育的专业认识不够。提高教师学科德育的自觉意识需要从正确认识学科德育入手,厘清学科德育的一些本质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学科德育的专业素养。

1.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教学论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之一。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教育性原则的确立,实际上指出了学科德育存在的必然性,道德教育应该成为教学的首要和主要的目的。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告诉我们:优秀的教学本身就是有效的德育,有效的德育应该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数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艺术教学中的审美情怀等,都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最好体现。学科德育就是要将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最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方面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人格的发展。

2. 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

尽管国内外对于隐性课程的定义莫衷一是,但隐性课程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我们将“隐性课程界说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3]那么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之间就存在密切的联系。在隐性课程中有一部分与学科德育紧密相关,那就是“各科课程及教学存在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4]具体而言,这包括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甚至于教师的体态和语态。这些内容一方面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则会对学生的品格发展造成潜在的影响。例如,学生在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习得一种对权威的服从和认同的态度,而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则会习得一种开放、自由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所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品格发展。但是,如果教师对这一类的影响总是处于“不自觉”的状态,那么就等于忽略了一部分具有重要价值的德育资源。

3.“教学内容知识”对学科德育的启示

在对教师知识的研究中,舒尔曼指出有一类知识类型是教师所独具的,即“教学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独有的知识类型,是教师区别于专家的标志,是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的整合,简单说,教学内容知识就是教师有关如何把某一特定内容教授给不同学生的知识类型。”[5]教学内容知识为学科德育提供了两方面的启示:一是关注学科德育对于教师本身的价值;二是反思教师培养过程中教师知识的基本构成。

首先,如果说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区别于专家的标志,那么学科德育则是“人师”区别于“经师”的标志。“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根本职责,“教书”与“育人”不是一分为二的,更不是截然对立的。如果说教学内容知识关注的是“如何教”的知识层面,那么学科德育关注的就是“如何教”的方式和方法问题。而从当下的教师培养机制来看,教师教育体系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论知识方面,但是对于德育基础知识关注较少。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受过德育专业的培训,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学科德育知之甚少。这也是教师对学科德育缺乏自觉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让德育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

提高教师学科德育的自觉意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

1. 转变教育观念

针对当前教师“不愿”开展学科德育的现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增强学科德育自觉意识的第一要务。这里的“转变”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认识到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二是在观念上要理顺教学和德育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重要性”,一方面指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对学生的品格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指学科德育有利于改善教学品质、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如果能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那么学科德育中“不自觉”的现象就会显著减少。而教学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问题,事实上,二者关系的处理不能只在学校层面做宏观调整,更要深入到课堂内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融会贯通。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体制中,不仅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校的管理者同样需要转变观念,只有创造出相对宽松的学校教育环境,才能够让教师得到自由发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2. 提高育德能力

提高育德能力是增强教师学科德育自觉意识的必由之路。育德能力相对薄弱,成为教师德育专业发展的瓶颈。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

首先,学习德育理论。德育理论知识既可以通过个人自修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来获得。理论知识的积累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有必要学习德育专业理论知识,并尝试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其次,提高教师的育德技能,积累实践性知识。可以说,实践性是学科德育的天然属性。因此,提高教师的育德技能对提高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教研组研讨、集体听课备课甚至建立师徒制等方式来进行。

3. 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是增强教师学科德育意识的具体途径。要注意两个限度的问题:一是在内容上不是生硬地添加德育的元素;二是在方法上不是机械地灌输和渗透。

首先,在内容上,教师要认清学科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位置。学科德育不是在原有学科教学基础上去添加德育内容,而是需要教师具有自觉的德育意识和自发的德育行为,做到“润物无声”。学科德育就是要在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有所增益。如前文所言,真正的学科德育一定不是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反而会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在具体方法上,要避免机械灌输,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特征。涂尔干早就提醒过我们,“教授道德既不是布道,也不是灌输,而是解释。如果我们拒绝把所有这类解释提供给儿童,如果我们不尝试帮助他理解他应该遵守的那些规范的理由,我们就会贬低他,使他陷于一种不完备的、低下的道德”。[6]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科专业内容将学生发展所需要的道德规范解释给学生,那么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也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译者:戚万学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译者:李其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1.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5.

[5]Lee S.Shulman.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1).

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篇4

大学作为在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站, 也是成人成才的最关键阶段, 大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师要有较客观的对象分析和与时俱进, 甚至是高瞻远瞩的教学意识, 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教学环境中调动每个学生自身喜爱音乐的的积极因素, 唤醒学生的音乐能力从而展现他们应具备的音乐素养。

一、承认音乐能力是人人皆备的一种普遍能力

承认音乐能力是人人皆备的一种普遍能力, 这是当代音乐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音乐能力普遍比我们设想的要广泛的多, 大量成人之所以表现出音乐能力的欠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不具备这种能力, 而是由于在他们最容易接受音乐教育的年龄, 缺少耳朵和心灵的训练, 从而丧失了天生的音乐能力。神秘的音乐感就天资意义上说就是每个正常人的禀赋, 把它发展成为用于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通过音乐能力造就优秀的个人音乐素质的养成, 是我们所有阶段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音乐能力与音乐素养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 所谓音乐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演唱演奏、音乐欣赏或音乐创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本领和个人的音乐感、节奏感、音乐听觉表象等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一种多种综合能力的反应。与音乐能力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音乐素质, 它是指为了适应音乐艺术的感受和表达的需要, 在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某些特点, 属于先天解剖生理特点, 但是经过教育和实践, 是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的。就开始表现能力的年龄而言, 音乐能力可能比其他任何能力都早。孩子们反映出来的对于音乐的热爱完全是出于天性, 主要表现在音乐感、节奏感和音乐听觉方面, 随声而动、随乐而乐, 这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出音乐的魅力与天职所在。而我们的大学生, 所有的人都有着一定的音乐能力, 或表象或潜藏, 甚至于除了极个别文艺特长生, 绝大多数同学在此阶段都是潜藏了自己的音乐能力, 但潜意识里对音乐素养的需求仍然非常的迫切。

三、教师如何唤醒音乐能力, 培养音乐素质

1、激活音乐意识。

激活每位学生都应有的对音乐的喜爱和热情。比如在课程开始时做一些简单的问卷调查, 问卷主体是让学生自己衡量对音乐的熟悉、了解、运用程度。另外一方面, 可以从中找到他们集体比较认同的音乐形态, 谈谈从成长过程到日常生活中音乐与自己的关系等。有了自我认知, 有了回忆与比较, 音乐的存在就变得显而易见了。

2、唤醒音乐能力。

在这里, 我们着重说的依然是每个人应天生具备的基本音乐能力:音感、节奏感和音乐听觉, 也是培养音乐素养最基础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当然针对大学生已有的较强的理解力和分析力, 我们在内容设计上可以采用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方式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完成音乐能力的唤醒。比如, 笔者认为在音乐能力中最难唤醒的是节奏感, 无论是节奏还是旋律都是在音乐节拍规律中产生和进行的, 因此, 第一个首要任务应该是解决节拍问题。节拍就如同是生物的心跳, 它不表象但它是音乐生命力的唯一共同特征, 是无论音乐的形态怎样发生变化都不会发生改变的客观规律。一切音乐上的听觉感受可能能让学生走近音乐, 只有熟悉和掌握音乐的律动规律也就是节拍规律, 才是真正推开了音乐的大门, 走进音乐。

3、培养音乐素质。

音乐的素养问题当然是在唤醒音乐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再回到音乐的感受层面, 在这个环节主要从知识背景的了解和音乐环境的熏陶两方面入手。在介绍音乐背景时可用横向中西纵向历史的对比方法让学生有个清晰直观的背景框架, 在介绍经典音乐作品时又要做到局部的、细节的深入剖析, 先给出听觉提示, 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细致地感受与分析, 哪怕一堂课只用一个作品为例, 也会呈现巨大成效。

4、鼓励音乐表达。

这也是音乐能力所表现的最高级形式, 音乐的表达不一定完全就是音乐创作, 当然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有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初级创作, 也要尽可能的教每位同学了解一两门乐器的演奏方法, 还可以带大家一起歌唱或者舞蹈, 但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分享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音乐表达, 而后者更应该是我们关注和引导的重点。总之, 无论每个人选择什么的音乐形态或是表达方式,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音乐的内涵和外延本质上都是积极的、向上的, 热爱了音乐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 这也是我们的课堂所要传达或给予的最终导向, 那就是热爱我们的人生。

结语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先进意识, 才能帮助我们的年轻人与时俱进甚至高瞻远瞩的构筑起坚实美妙人生大厦, 如果我们只顾喊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 挥舞素质教育的大旗, 而行动依然是那些陈词滥调的话, 学生爱音乐不爱音乐课堂的悲剧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摘要:音乐能力是人人皆备的一种普遍能力, 音乐素养是需要经过一定的音乐实践过程和一定的音乐环境培养而成的。目前在综合类大学的音乐素质教育教学虽普遍的进行着, 然而很多经历了不少于10年音乐教育的大学生们却普遍存在着音乐素养的缺失, 作为在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站, 也是成人成才的最关键阶段, 大学音乐公选课的教师要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教学环境中调动每个学生自身喜爱音乐的的积极因素, 唤醒学生的音乐能力从而展现他们应具备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能力,音乐素养,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意识

参考文献

[1]大学美育讲义[M]王德言王文革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篇5

关键词:终身教育,音乐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化角色定位

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 首先要了解优秀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明确培养目的, 有计划地培养出符合时代的教师人才。教师专业化在上个世纪就已经风靡全球, 成为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地位、教师待遇的世界性战略措施。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 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伴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脚步, 艺术教师队伍自然也会走向不断优化, 这种发展趋势本身是对音乐教师的挑战。高等音乐教育教师专业化的角色定位是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第一要求。高质量的音乐教育需要高质量的音乐教师, 社会的发展需要紧跟发展步伐前进的音乐教师。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的四个基本类别中, 教师专业角色定位为实现相应教育决策、落实教育理念、实现课程设置目标服务。例如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理念是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音乐教育要传承文明, 音乐教师首先就要了解民族文明, 其广阔的知识量肯定就要超出艺术类知识的范畴。

二、专业化角色转变更新

音乐专业教师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我国大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是各类高校优秀的音乐专业毕业生, 其中既包括国内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 也有来自高级别演出团体的专职演员。不论来自何种行业, 成为高校音乐教师后, 都面临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更新。

对于高校毕业后进入大学当老师的人来说, 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是一个完全颠倒性的角色转变。由学生变成教师最大的好处是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可以根据自己学生时期的成长经验、学习经验来丰富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模仿, 让学生明白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是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的重要过程。一个教师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成为受社会尊重的音乐教师, 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自觉磨炼、自我更新。对于来自演出团体的专职演员来说, 从专业艺术家到教师, 是由创造有形的艺术作品变成了教育一个一个的人。艺术家们向教育对象用语言从感觉上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肯定不像音乐创作那般自由。因此, 既需要学生增加知识量, 展开想象空间, 更需要教师用常规教学法传递内心的智慧。从演员、音乐家到音乐教育家, 是形成新的专业品质转变角色的过程。

无论是哪种途径转变为现在的音乐教师身份, 都需要完成由传授技艺到传播文明的转变。培养一个高水平的演奏者是希望他凭借高超的技艺, 表现内容更为丰富、结构更加精妙的音乐艺术作品。炫技的目的不是展示个人魅力, 而是体现博大文明的绚丽多彩。教师要由技艺传授向文明传播的转变, 需要完成对其本身的共同关注和理想追求。共同关注音乐教育的语言, 关注选用精致的词语教学, 对音乐不是解释、不是规定, 而是对提供感觉条件的音乐事件颇有号召力、恰如其分的描述;理想追求是撑起艺术文明的天穹, 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把握艺术文明作品, 带领学生学习音乐, 走向文明, 传承文明。

三、终身学习传承文化

终身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了, 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不容忽视。作为高等音乐教育的教师, 自觉进入继续教育, 享受终身教育的过程为时不晚。高等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习者的成长。提高全民素养, 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等音乐教育目标, 最终通过学习者进入社会得以实现。因此, 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对学习者的引领, 是终身教育意识的重要体现。

1.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 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教师。教师陪伴学生走过放飞个体思维、创造自由思考、启迪生命智慧、感悟快乐生活的学习过程。教育意味着“教”, 教会学生知识和真理;“育”是对学生思想和走向生活舞台的引导, 是对学习音乐者专业、专注、专情精神的引导。它是奠定学习者终身学习和今后专业发展的基础。音乐教师要用自己的艺术教育人生指导学生学习, 把音乐带入生活, 向观众展示自我。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到个人的社会价值所在, 以及如何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

2.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学生走向社会能否成功, 是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价值的体现。音乐教育与当下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连, 社会虽然为音乐教育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平台, 但他们面临的竞争却更加残酷。教师要坚定地支持学生在茫茫人海中实现个人价值, 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此, 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 要支持学生树立音乐艺术学习者不一般的素质, 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启发学习中新的理解和创造。

3.做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不是成熟的个体, 对于学习目标和过程的认识有限, 需要教师参与其中, 为学生提供思考研究的方向。通过教师的研究,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 根据社会需要, 帮助学生运用所学技能, 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代表民族、国家把自己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让学生的一生伴随民族文化成长, 向全世界、全人类展现本民族艺术元素, 使世界艺术宝库中各民族艺术争奇斗艳, 交相辉映。这是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实现的美好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J].音乐研究, 2000年9月.

上一篇: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下一篇:快乐充实的英语教学